产业与经济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38:50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经济增长;关系

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四大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就是通过科学的方式,与市场经济情况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对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的科研资源、经济投入、占比份额、生产结构进行合理分配,进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迎合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的。

1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以高原及山地为主,不与外部水域相连通。通过对甘肃省农业产业占比进行观察可以看出,该省农业经济产值以种植业及畜牧业为主,林业和渔业产值较低。

1.1种植业

甘肃省种植业在全国位于中上水平,其中马铃薯、苹果、中药材为甘肃种植业中的代表产业。调查显示,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总产量接近1500万t,在全国位列第2名,既是国家重点马铃薯生产、研发及加工基地,同时也是甘肃省种植业中的主导产业[1]。甘肃省介于北纬32°11′~42°57′,地处全球最适合苹果生长的纬度上,加上黄土高原昼夜温差较大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合苹果的糖分积累,使得甘肃的苹果品质优良,但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较为一般,在全国知名度仍不够高。中药材属于甘肃省的特色产业,2018年甘肃省中药种植面积已超过30万hm2,产量超过100万t,位于全国前列,是甘肃省脱贫增收项目的主导产业。

1.2林业

甘肃省由于历史原因及人为过度开发导致森林面积锐减,至近代已成为国内典型的少林省区,国家虽然已经加大甘肃省森林保护力度,逐步退耕还林,但甘肃省林业年总产值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3畜牧业及渔业

甘肃是国内五大牧区之一,以肉食牛及肉食羊为草食畜牧业的代表,但甘肃省畜牧业产业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结构,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仍处于粗放发展状态。甘肃省渔业产值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全省渔业产值在8亿元左右。根据甘肃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该省的粮食产业并不是优势产业,但在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是甘肃省的特色产业,但发展仍不充足,在全国竞争性不够强;渔业及林业是甘肃省的劣势产业,应加大其发展力度。甘肃省内农业企业仍存在规模偏小、全国性竞争力弱、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科技含量低、未形成产业链、整体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契合度低等问题。

2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2.1增加经济作物占比

粮食产业属于第一产业,粮食种植利润较低,在全国内竞争性较大,很难对甘肃农业经济造成大幅提升。甘肃省是全国中医药药材主产区之一,主产品种有当归、党参、大黄、黄芪4种,其中当归产量可达全国总产量的90%,大黄和党参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黄芪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1/2以上。甘肃省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资源超过1400余种,其中276种中药材资源在201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中药材品种,占全国重点中草药品种的80%左右[2]。中药材产业链较长,附加价值高,是帮助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良好模式,也是甘肃省的优势特色资源。现阶段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已覆盖全省超过50个贫困县区,精准扶贫24万余人,中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以上[3]。因此,改变甘肃省农业产业中以粮食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存结构、提升经济作物占比、增加经济作物的产量,是促进甘肃省种植业农业经济有效增长的方式之一。

2.2形成产业链经营模式

甘肃省在畜牧业、林业及渔业方面仍不具备完善的产业链经营模式,未能与市场需求形成良好契合,甘肃省内肉食牛饲养量超过700万头,肉食羊饲养量已接近3000万只,牛、羊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经管模式仍十分粗放,行业内部经营规模小且散乱,欠缺深加工及品牌建设,未能创造出较高的农业经济价值。饲养肉食牛及肉食羊是畜牧业的第一步,对牛肉及羊肉进行加工是第二步,形成良好销售渠道是第三步,构成全产业链还需要饲料、皮毛制品及生物制药一共4步。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推进,牛、羊肉加工不断深入,经济价值逐渐呈现指数型增长。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各个步骤在产业链中所占据的比重,才会与市场形成良好供需关系,提升农业经济价值。

2.3加大宣传力度、扶持劣势产业

甘肃省苹果性质优良、口味鲜美,是优质的林果资源,但在市场宣传力度仍显不足、全国知名度不高,没有发挥出地方产业优势。同时,甘肃省渔业生产全部依赖内陆养殖,虽已在不断推进“十百千万”工程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但总体渔业生产总值仍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所以甘肃省应当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优势产业,提升对劣势产业的扶持力度,从盲目追求产量提升向注重市场需求及生产质量进行转变。由于供需关系不断发生改变,单纯依靠提升产量或增加农产品价格的方式来提高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不再适用。而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而提高甘肃农产品品质,打造农业品牌,既可对市场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起到良好的适应,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甘肃农业经济价值,为农民、牧民创收。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2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经济增长;探索

通过利用投资乘数法和生产(投资)诱发系数对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初始效应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较高。

2.房地产部门增加投资所带动的产业内部收入增加较小,其产业收益的增加具有滞后性与分散性的特点,故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较小。

3.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大于其初始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总和,所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较大。

4.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过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要在固定资产总量平衡的前提下,调节好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二)房地产投资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从前向关联产业来看,房地产投资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邮政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综合技术服务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14个产业关联程度较高。

2.从后向关联产业来看,房地产投资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邮政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教育等13个行业关联度较大。

3.房地产投资对关联部门的投资和产出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即房地产业的需求项目(如投资、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社会需求)时,带动相关行业相应增加的生产额均超过1。

4.房地产投资对第二产业的部分,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诱发程度高,房地产投资对这几个行业的产出存在放大效应。

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与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保持房地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和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有很大作用。但是,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其他产业的促进并非都是正向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看,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过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贡献;从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看,如果房地产业过快发展,容易导致其他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或过热增长,为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一,通过改善房地产投资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入新世纪后,面对世界能源的有限性,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模式开始发生变化,即从以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逐步向消费驱动型增长迈进。这种趋势预示着,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动力将继续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型逐步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在这一条件下,房地产投资传导机制也面临发展变化。而当前,我国房地产投资主要流向商品房领域,商品房价格高又使得居民购房负担逐步加重。在这一情形下,许多居民消费被抑制,不利于我国实现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新转型。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应改变过去通过投资于商品房带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方式,而应通过投资于社会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廉租房)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以此来扩大居民消费。

第二,通过调节房地产投资规模平抑经济增长波动。根据我们的研究,房地产投资能够导致经济波动,过度的或者被压抑的房地产投资都能够引起经济的剧烈波动。而且,由于房地产投资涉及行业部门众多,且行业关联性强,按投资乘数原理其作用将会被放大数倍,在短期内影响经济正常运行,使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产生巨幅波动。其中,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经济波动给经济带来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在经济总量上,而且在产业结构上都会导致大的衰退。在这一情势下,应当通过调控房地产投资规模平抑经济增长波动与行业过热。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确立通过调节房地产投资规模平抑经济波动和行业过热的调控思路。二是逐步探索和分析房地产投资规模对经济波动和产业过热影响的传导路径,通过模型分析传导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及调控方式。三是国家应当建立通过调节房地产投资规模平抑经济波动及行业过热的长效机制。

第三,通过完善房地产投资统计指标体系更准确地反应宏观经济走势。首先,在房地产投资统计中,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较少。目前,在日常房地产统计工作中,计划总投资、本年完成投资、商品房建设投资、土地开发投资等投资指标涉及较多,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指标如收入、利润、税收等经营指标涉及的较少。这不利于把握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其次,尚没有反映二、三级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指标。在目前的统计体系中,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和经济结构日趋复杂、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实际不符合,特别是对二、三级市场中的房地产投资行为统计不够,这也是目前房地产投资统计指标体系中缺少的内容。最后,某些指标被明显低估,统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现在随着经济增长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升温,土地价值被不断抬高,其资产效应日益明显等,这些目前都没有通过统计指标反映出来。

第四,通过完善房地产投资统计指标体系更准确地反应宏观经济走势。由于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不断加大,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特别是金融等行业的关联效应日渐增强,房地产投资本身存在风险,因此,可以建立房地产投资预警系统,通过跟踪投资规模、投资增速、投资结构与投资方向,了解房地产投资变动对经济增长和其他产业的影响效力,并于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前及时预警,避免整个行业及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因此,建议统计部门将房地产投资作为切入点,通过科学、正确地投资数据获取与分析来监督整个国民经济及产业发展运行情况,及时就房地产投资规模及速度变动情况作出未来预测及情势判断,为中央政府更科学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基础性资料。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石志华:(1997)“‘九五’经济发展,谁主沉浮?”《中国房地产》第1期

[3]李蔚:(2003)“深圳房地产的现状与发展思路,”《特区经济》第12期

[4]林玉伦葛新权周将:(2007)“北京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第2期

[5]谭刚:(2001)“深圳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建筑经济》第8期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3

关键词:总部经济生产企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01-02

一、总部经济对生产企业集聚的影响

1.总部经济为生产性服企业集聚提供直接动力。企业总部的集聚发展能够产生大量的高端服务需求,促进各类生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根据产业乘数理论,总部经济模式下以企业总部作为产业“诱因”,能形成相关联产业的新生与集聚,这些关联产业除了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业外,更多的是金融保险、会计评估、法律、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咨询等生产业[1]。据调查显示,企业总部的集聚发展,重点对金融保险、会计评估、法律咨询、会议展览、软件信息和中介服务等生产业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能够推动这些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北京市为例,总部的集聚带动了一大批为总部经济服务的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信息等高端生产业的发展。2007年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372.8亿元[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8.05%,2007年这一比重为67.3%[1]。其中,生产业发展突出,仅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就实现增加值1951.1亿元,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44.62%。可见,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能够促进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2.总部经济营造生产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生产业的集聚发展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生产业集聚必须在一个便捷的区域。第二,生产业的集聚需要必要的资源配置。第三,生产业的集聚需要人才资源上的整合[3]。总部经济是一种集聚经济,具有区域性。企业总部进行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科技、人才等战略资源丰富。二是区位和交通条件。三是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四是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五是政府服务及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和高效的政府服务,使城市的综合运营成本最佳,能给企业总部提供公平、开放、规范的投资发展环境[1]。可见,凡是总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也为生产业的集聚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总部经济促进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辛向阳(2007)认为,由于具有广泛的关联效应,生产业成为市场资源强大的“调配器”,能直接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并提高整体经济绩效。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靠生产业的支撑,伴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制造业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使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两者日益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总部经济是实现生产业和制造业融合的纽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脑体分离”将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总部集聚,链结原本就存在的一些生产业,形成总部经济的初级形态。另一方面,伴随着这种总部经济的初级形态的发展,继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包括制造业企业总部和服务业企业总部)和生产业新业态的集聚发展,从而发展到总部经济比较高级的形态。在总部经济的这个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不断向第二产业渗透,特别是与生产相关的生产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流程,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价值比重下降。因此,正如李善同(2006)认为的,总部基地是制造业和生产业的结合点,能够促进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

4.总部经济促进生产企业的集聚。一是产业基础方面,总部经济引导城市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生产业的集聚发展奠定产业基础。总部经济的发展,从需求方面诱导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把制造环节向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是制造业比重下降,生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促进生产企业的集聚发展。二是服务支撑体系方面,围绕总部经济的集聚发展,大量服务于总部经济的人事、财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流程设计等生产业活动快速发展,并吸引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合理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以企业的总部经济活动为中心,以一系列生产业为支撑体系的具有较强生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1]。

二、生产企业集聚对总部经济的影响

1.生产企业集聚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生产业是智力型行业,汇集了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为总部基地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比如风险投资商、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性企业为特定的投资项目供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保险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特定的技术项目提供专业性的研究人员和实验条件;咨询公司为特定的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企业策划、市场调研等;律师、会计、资产评估、审计等事务所为企业提供特定的法律、财务、兼并等事务等[4]。这些专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为企业总部的纵深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而生产企业的集聚通过不断的自我血液更新,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2.生产企业集聚使得总部经济的发展获得成本优势。生产业的集聚有利于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一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每一企业都将资源集中于自身最擅长的某一产品或服务上,扩大了产品或服务的运营规模,规模经济导致成本降低;二是在集聚区内,服务的提供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三是企业区域临近,容易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5]。

3.生产企业集聚促进总部基地创新。生产业一方面是技术和知识创新的主体,另一方面它也是这一创新向外溢出的主要媒介物[6]。生产业嵌入在总部经济的创新网络系统之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内部化合作用,生产组织是构成总部经济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之一,其对总部经济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从内部发挥作用的。总部经济的创新网络系统分成两个部分:(1)内核部分,总部基地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企业自身所实现的创新;(2)辅助部分,企业与生产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7]。二是中间搭桥作用,即发达的生产业吸引优质资本加入到总部基地。生产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吸引企业总部落户,并促进新技术扩散,推动创新。首先,生产组织为迁入企业总部可以提供完善的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其次,行业协会等生产组织可提供完善的市场环境,为企业间的交流搭建平台。最后,研发、咨询等生产企业对新知识有更强的吸收消化能力,这为企业总部的技术和知识更新提供支持。三是外部修正作用。金融担保、管理咨询等生产业可以通过资金支持、智力支持帮助企业在创新中加快成长,进而加快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速度。生产业的发展还可形成专业化市场,对创新成果进行交易,即是对创新行为的激励,更是把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8]。

三、生产企业集聚与总部经济的互动效应

1.总部经济的外延包括了生产企业的集聚。在笔者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总部经济是一种集聚经济,广义的总部经济是把与总部经济相关或由总部经济衍生的生产业包括在其中的。

2.总部经济是生产企业集聚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总部经济的发展,会更好地改善总部基地的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制度环境、人才环境等外部条件,这些都会吸引更多的生产业在总部基地集聚发展。但是,并不是说生产企业集聚必须发生在总部基地。只要是有适当的资源配置、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撑、有生产需求的区域,都可以集聚发展生产业。

3.生产企业的集聚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总部经济发展初期的选址条件来看,生产业较为发达是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没有生产业的支撑,总部经济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总部经济的发展也将是不完善不健全的。生产业集聚发展,可以使生产的分工更为细化和深化,从而带动生产水平的提高,也能更好的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

4.生产企业集聚和总部经济良性互动将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性。在总部基地内,集聚的生产企业和总部企业可以从专业分工和协作中分享到高效率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可以降低总部基地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生产企业集聚和总部经济的互动中,可以吸引、创造生产要素。总部基地内总部企业和生产企业的集聚,会因为地缘、人缘和业缘而形成多样的信息沟通机制和网络,可以促进总部基地内技术扩散、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等机制的生成,有利于吸引、创造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新技术、新知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6]。而充分的外部性,可以使后来的企业聚集在原有的企业周围,由此形成产业集群[9]。

参考文献:

[1]赵弘.2007―2008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8-01-30.

[3]周群.2006年中国产业园创新论坛[Z],2006-08-11.

[4]杨奎,蔡小芳.生产业发展与企业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管理,2006,(3).

[5]唐珏岚.生产业集聚――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社会科学,2006,(2).

[6]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68.

[7]苏敬勤,喻国伟.多学科视角中的生产业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8,(5).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4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

体育产业是指围绕体育或由体育引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一种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例如,举办奥运会所需巨额资金的筹措、众多场馆的建设、体育赛事的经营和相关商品的开发等,都属于体育产业的范畴。体育产业包括健身娱乐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转播销售业等。从产业的角度看,体育产业的市场是庞大的,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却面临诸多问题,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存在规模小、结构和体制不完善、体育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缺少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本体产业所占比重小于相关产业尤其是体育用品产业;市场体系不健全,,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体上仍然是行政集权、高度封闭的部门管理模式,体育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没有形成。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家在华投资。全球体育用品企业产值前10名全部进入中国,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都已进入我国市场。迄今为止,这些公司几乎占领了我国高档体育用品市场。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回报丰厚,面对奥运这块大蛋糕,如果国内企业再不迅速抢占市场,外资很快就会全面占有,无疑会给初起步的中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从举办奥运会的历史上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一改奥运会长期亏损的历史,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奥运养奥运”的新思路,为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收益;2000年悉尼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带来了63亿美元的收益。可以说,每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我国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住这次机会,完全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

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但带动了其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是一个长期存在并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我国体育产业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多,涉及国民经济许多相关联的产业,如建筑业、制造业、信息服务、交通业、食品卫生、服务业、服装业、旅游业、广告业、娱乐业、业、新闻出版业,等等。奥运会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加速城市建设,拉动内需,带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城市文化的发展,使城市的品位、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高,并带来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北京奥运会直接带动体育产业的收入约在30亿美元,而间接收入约在54亿美元左右。每年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拉动是:就业因素0.00012个百分点,住宅0.06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0.183个百分点,旅游0.85个百分点,共1.094个百分点。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到2008年,北京的第三产业将占到国民经济比重的70%,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80多万个。而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仅北京奥运会所需的各类体育器材设备用品,就提供价值约为1.7亿元的商机。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举办奥运会既能带来“奥运景气”,也能带来“奥运泡沫”,即景气过后,对国家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体育产业战略应同奥运战略紧密结合,共同规划,协调发展,使两者互为支持、互为补充,从而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和奥运经济发展的有效互动和双赢。 三、奥运会与我国体育产业的互动

发展体育市场,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奥运经济的带动下,人们对体育意识,即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弘扬体育品格和传统体育精神,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体育素质,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与时俱进地建设和发展体育产业,以现代的市场观制定和实施体育市场的规划。将体育资源与相关行业整合,打造特色的体育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建设体育产业市场,繁荣体育经济。完善体育经济体制,推进体育市场对外开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体育商品和各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竞争。我国体育市场的优势和劣势将随着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日益凸现。因此,要努力开发体育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体育市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借助奥运经济发展,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运用国际比较价值规律,进行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促成优势体育产业创新,带动相关产业,促进高效率的体育产业与地区经济综合体的良性互动,使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朝着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加入wto的前提下,举办奥运需要一大批既懂体育专业、法律,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产业也必须大力发展这方面的人才。我国的体育市场还很不成熟,这方面的人才还相当匮乏,要想使我们的体育产业走向世界,加大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体育院校和综合大学要利用各自的优势,有重点地转移培养方向,从学科设置上进行改革,加大经济、法律的课程设置,向有关部门输送合格人才。同时,在引进人才上应该市场化,将各类优秀的专业人才吸纳到体育产业中来,提高体育产业人才的素质。

虽然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很快,但真正属于国际品牌的却寥若晨星。在九运会上,自行车、皮划艇、射击等体育项目的高档器材全部是进口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体育企业的悲哀。面对奥运会庞大的市场份额和众多跨国产业集团的竞争压力,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必须推出自己的民族品牌,力争较大的市场份额。当今国内不少企业的产品质量上乘,但由于未得到相关国际体育专业委员会的认证,难以走出国门,甚至连国内举办的国际赛事也无缘进入。

要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国外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普遍认为,电视改变了体育运动,媒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过奥运会电视转播,全世界40亿左右的观众将会实时收看,这对举办国扩大影响,树立“国家品牌”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使本国企业借助奥林匹克市场营销计划、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悉尼奥运会共有106家企业成为各类赞助商,其中绝大多数为本国公司。它们正是借助奥运会的巨大传播力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具有了国际影响。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5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n9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56-02

按照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发展中国家中,钱纳里的研究规律是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人均收入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1}。本文将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长三角经济区进行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性研究。

一、长三角经济区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上海: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对产业结构而言,1978—1998年产业结构是二三一,1999—2010年产业结构是三二一,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演进。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并占有绝对优势,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1998—1999年进行交叉,与第一产业比重无交叉关系。第一产业比重稳中有降,即由1978年的4%降到2010年的0.7%;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即由1978年的77.4%降到2010年的42%;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即由1978年的18.6%攀升到2010年的57.3%。

江苏:1978—1988年产业结构是二一三,1989—2010年产业结构是二三一,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演进。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并占有相当优势,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1988—1989年进行交叉,与第二产业比重无交叉关系。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即由1984年开始的34.5%下降到2010年的6.1%;第二产业比重平稳下降,1978年是52.6%,2010年是52.5%,2005年最高是56.6%,1979年最低是47.3%;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即由1984年开始的17.2%攀升到2010年的41.4%。

浙江:1978—1986产业结构是二一三,1987—2010年产业结构是二三一,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演进。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占有一定优势,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1986—1987年进行交叉,与第二产业比重基本无交叉关系(1978、1979年除外)。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即由1979年的42.8%下降到2010年的4.9%,下降了3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即由1978年的43.3%上升到2010年的51.6%;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即由1984年开始的18.7%攀升到2010年的43.5%。

二、长三角经济区各地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上海: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对就业结构而言,1978—1982年就业结构是二一三,1983—1999年就业结构是二三一,2000—2010年就业结构是三二一,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转移。

江苏:1978—2003年就业结构是一二三,2004—2010年就业结构是二三一,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转移。

浙江:1987—2001年就业结构是一二三,2002就业结构是二一三,2003—2010年就业结构是二三一,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转移。进而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转移。

三、长三角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将长三角经济区两省一市生产总值{2}{3}{4}汇总,并核算结构如表1。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对产业结构而言,1978—1984年产业结构是二一三,1985—2010年产业结构是二三一,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演进。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并占有相当优势,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1984—1985年进行交叉,与第二产业比重无交叉关系。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由1978年19.64%下降到2010年4.65%;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由1978年61.27%下降到2010年50.13%;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由1978年19.1%攀升到2010年45.22%。

四、长三角经济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将长三角经济区两省一市就业人数{5}{6}汇总,并核算结构如表2。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对就业结构而言,1987-2001年就业结构是一二三,2002年就业结构是二一三,2003—2010年就业结构是二三一,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转移。进而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转移。

五、长三角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产值实证性研究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7}研究,其步骤为:

step1确定参考数列为X0={X0(1),X0(2),…,X0(n)},被比数列为Xi={Xi(1),Xi(2),…,Xi(n)},i=1,2,…,n;

step2进行初值化;

step3计算曲线X0与Xi在点K的关联系数为:

可分3个起点进行关联分析实证性研究:

第1个起点1978年改革开放。

1978—2010年按照关联分析方法步骤,经计算关联序为:第二产业0.957326;第一产业0.872009;第三产业0.811274。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而第二产业的关联度要高出1个数量级,并对经济总量有相当的影响。

第2个起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2010年经计算关联序为:第二产业0.97397;第三产业0.806945;第一产业0.71371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分别属于不同的数量级,第二产业对经济总量有相当的影响,第一产业对经济总量影响较小。

第3个起点2003年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3—2010年经计算关联序为:第二产业0.921144;第三产业0.85689;第一产业0.605545。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分别属于不同的数量级,第一产业隔了一个数量级,对经济总量影响更小。与1992—2010年相比,第二产业影响在缩小,第三产业影响在加大。

六、结论

1.稳步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调整。进而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调整,最终实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

2.努力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并且注重高端部门的升级。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的制造业。

4.加快探索和培育新兴产业。

注释

{1}陈景华,吴燕红.建国60年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联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22-25

{2}上海统计局.2011上海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江苏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浙江统计局.2011浙江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199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2

{7}王学荫,罗建军.灰色系统预测决策建模程序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129-134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VaR;模型;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研究的重要主题。在现实经济中,尤其是在二战后,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中国、印度等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都表明:从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各个经济部门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组成部分在发生着持续变化并且与经济增长事实密切相关。经济学家们将问题集中于:什么是经济系统中的产业结构演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怎样的影响。“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意义非凡。

众多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方向,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发达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实践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国要保持经济处于长期稳定增长,关键在于该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战略框架及效果。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进一步清晰的把握。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作用机制。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进行估计和检验,相关变量必须具备平稳的特性,否则容易产生伪回归,但在实践中经济数据大多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为此,本文首先对选取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若原序列不平稳且为同阶单整,再对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如果协整关系存在,则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运用方差分解,定量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指标的选取

表示产业结构变化的变量通常有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劳动就业结构、资产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为全面反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拟采用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指标作为产业结构的代表变量,分别以w和e代表。在计算w和e具体指标值时均以第三产业的比重结构为例,以体现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同时本文用人均GDp(Y)反映经济增长情况。

(三)稻菟得

本文样本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15》。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开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这一时期的样本数据更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来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并能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分别对人均GDp(Y)、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w)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e)取自然对数,分别用LY、Lw、Le表示自然对数化后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即:LY=lnY、Lw=lnw、Le=lne。

三、实证分析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自然对数化后的数据在进行回归时,易造成虚假回归,从而影响分析的准确性。所以,在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需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表1的结果表明,时间序列LY、Lw、Le均为非平稳序列,但其一阶差分后均平稳,故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两变量间的协整前提条件。

(二)VaR模型的建立

由于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所以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需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在建立VaR模型时,需先确定变量的滞后阶数,本文采用对数似然值和aiC与SC准则来决定滞后阶数。

(三)协整检验

VaR模型建立后,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依据前面的分析,协整检验的VaR模型滞后期为2。表3的结果表明,三个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四)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方程只是反映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回归关系,因此需进一步验证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表4格兰杰检验结果可知的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是人均GDp增加的Granger原因;人均GDp的增加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的Granger原因。

(五)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将整个系统的预测方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作的贡献,体现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

表5的结果表明,产值结构冲击对GDp有较大影响。产值结构的贡献率均逐渐递增,就业结构的贡献率有递减趋势,产值结构的贡献率在第十期达到最高46.57308%,就业结构的贡献率在第二期达到最大高2.039340%,说明产值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就业结构的影响。

表6的结果表明,就产值结构的分解来看,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在第十期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8.389855%和21.66437%,说明从长期来看,就业结构对产值结构的影响更大,并且远超过经济增长对产值结构的影响。

表7的结果表明,从就业结构的方差分解可看出,经济增长和产值结构在第十期的贡献率分别为39.92625%和32.94771%,经济增长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在第五期达到最大,之后影响逐渐减小,而产值结构对就业结构的贡献逐期增加,并且在第十期产值结构的贡献度已几乎接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预计未来阶段,产值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将超过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虽然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都不具有平稳性,但从长期看,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协同关系,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实际经济增长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不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据此,针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坚持“一转四化”产业转型模式:产业梯度性转移、产业集聚化、产业园区化、产业融合化、产业生态化。巩固基础,把握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地位,鼓励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

农业是国之根本,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必须保证农业产量。同时,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我国农民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绿色食品、安全食品,优化农产品结构,开拓国外市场,提高农民收入。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新型的产业组织结构和体系,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第一产业升级。

坚持第二产业的基础地位。第二产业的增长依靠重工业,重工i的发展依赖资源开发、创新驱动和人才建设。重工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先进设备技术,开发与资源优势相适应的新型产品,可持续开发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彻底改革产权制度,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开展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人尽其才。勇于创新,积极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民族企业,形成民族品牌。同时,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重视工业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政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正确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在适应第一第二产业要求的同时,突出重点,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完善相关新兴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消除一些行业的进入壁垒,优化信息网络资源的配置,加快建成电子基础网络服务平台,对新事物加以科学引导和规范,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基于三大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三大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同时,更需要重视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相互服务。

2.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三大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围绕重点方向、重点国别、重点项目,落实好标志性工程,打造合作样板示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生态环保、产业3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构建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实施一批长江黄金水道重大项目。同时,积极培育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珠江―西江经济带为支撑,西南、中南地区为腹地,辐射南亚、东南亚,对接“一带一路”的新的经济支撑带。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增长点。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统筹推进国际国内合作,在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全球自贸体系下,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3.积极利用适当的产业政策,突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年轻的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调节作用,产业结构变动在根本上是国家产业政策作用的结果。但产业结构变动方式与实际经济总量的差距限制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变动的失衡。为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同时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在各部门间的优化配置,使产业结构能适应经济总量增长的变化和需要。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尽快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就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因此,尽快实现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由传统的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方式向依靠结构转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集约型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宝新,刘璋.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3(6).

[2]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

[3]邓伟根.20世纪的中国产业转型:经验与理论思考[J].学术研究,2006(8).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71-04

一般认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是由技术推动的,而短期的经济增长是由要素增加来推动的。然而在要素、技术固定的前提下,由于各个产业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总产出。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灰色系统,产业结构是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之一。但是,目前通过灰色系统理论验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论文不多见。所以,本文以灰色关联理论为基础,对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一、云南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概况

云南省经济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发展水平取得了重大成果。如表1所示,1952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是“一、二、三”的形式,其中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1.71%,15.45%,22.84%;到了2009年产业结构转化为“二、三、一”的形式,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53.04个百分点,变为7.67%,第二产业上升了39.39个百分点,变为54.84%,第三产业上升了14.65个百分点,变为37.49%。在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云南省的GDp指数(1952年为100)也出现了大幅上升,上升到8367.3,翻了近83番。云南省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1975年),整个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但是第一产业下降了21.16%,第二产业上升了28.69%,第三产业下降了6.1%。这个阶段云南省实际GDp增加了97%(1952=100)。第二阶段(1975―1990年),在1978年,整个经济进入了“二、一、三”阶段,经济结构开始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农工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工业发展的速度很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第三产业却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上升了12.21%,达到了28.95%,超过了第一产业的22.24%。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经济是“二、三、一”的发展形式,经济的发展主体由一、二产业转化为二、三产业。2009年三次产业产值增加值比例为7.67:54.84:37.49。

参考文献:

[1]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

[2]刘思峰,汤耀国,王庆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刘懿洋.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企业经济,2011,(5).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8

关键词:医药产业刚性需求国民经济产业发展

一、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宏观因素

在世界经济处在调整和低谷中,我国的经济仍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此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逐步进入到内需与外需相互平衡的阶段,以此国内的医药市场将随着刚性需求而进一步走向稳定发展,其从技术到资本转型等方面,都将进入到产业调整的实施阶段,总体的经济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我国医药经济进入转型发展阶段。

2.刚性需求促进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条件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本身的医药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却给医药经济创造了发展空间;同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医保流动性增加;医保支付水平的提高;城市医疗保健市场的多极化日趋细化,这些都给医药经济以巨大的推动力,让医药产业也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这些都是刚性需求所引发的医药产业大发展。

3.技术层面转型

我国的生物医药技术开展的较晚,以往的计划经济影响了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虽然改革开放促进了医药技术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明显。我国的医药产业的技术基础往往重于模仿和改进,缺乏创新和研发,因此进入wto后此种模仿式的产业模式将受到打击,因此国内的医药企业不得不进入自主研发的技术转型阶段,以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医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1.医药产业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

在要研究医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首先应关注的是医药市场的销售情况,因为医药市场的销售额所反应的是最直接的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因为不论是何种经营模式其最终的获利都将归结到其市场销售的业绩上,这是最为直观的了解一个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范围的指标。

从国际医药市场销售的总体情况分析,医药市场的销售额与国民经济的总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且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曲线基本是相似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可以利用线性回归来进行分析。线性关系分析可以了解到,医药市场的销售额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关度可以到达95%以上,这样就可以证明医药市场的销售情况实际上可以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即医药市场的发展可以对国民经济总量产生影响。简单的举例说明,如果国民经济总量增加100元,则医药市场的销售额就会随之增加1元,可见医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医药产业在发展中如果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增长态势,则经济发展也会随之稳定提高。而随着医药产在前面提及的各种要素的推动下持续发展,则经济的发展也将趋于稳步,医药产业也将以一个近似直线的比率在经济按照中起到作用。

从我国的总体情况看,医药产业在市场上所产生的销售额还不能完全达到或者接近前面所提及的线性关系,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离趋势,因此说明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还有发展的空间,也说明我国医药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在相关的研究中显示我国的医药市场销售在国民经济占有率上还没有达到前面提及的1%的平均水平,这表面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还没有完全释放其能量,空间广阔。

2.医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医药产业对虽然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线性关系,但是其发展是否就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即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也是研究医药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经济的发展在某个时期内是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曲线,如果经济发展稳定的使其不会形成剧烈的波动。但是经过研究医药产业的发展增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相对的指标指标,其可以敏感的反应出现经济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削弱短期波动的影响,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与医药产业发展的时滞性,研究往往利用某个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增长率与经济指标进行相关性的分析,以此获得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从医药产业的性质看,其与防治疾病有直接关系,是提供生活保障的一种必须品,从根本上看不会受到经济的波动而发生起伏。现实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药品的质量、品种、数量等都会有不断的高要求。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医药产业都是一个具有防御性和成长性双重性质的经济系统。从一个国家的范围内看,因为医药产业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即收入提高将带动人们对医药产品的期望和实际消费水平,同时对价格则十分命敏感,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景气期,收入的增长可以拉动药品需求,而医药产业发展增速加大,当出现不景气期,药品的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这就是药品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规律。所以药品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增速没有必然的联系,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不会表现出忽高忽低的大幅度波动,而呈现出整体的平稳和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双重特征。

三、医药产业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思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我国的经济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不断的融入到全球经济环境中,导致国外进口药品的关税将逐步降低,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内部的医药产业环境。从前面的论述看,医药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基础,尤其是对国家建立其完善的医药保障系统更是影响深重。因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医药产业对社会保障系统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而其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以此面对国际化的冲击和经济的国际化,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必须寻求自身发展的特殊模式,以此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和结果。

从医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医药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经济的发展,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因素中刚性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满足基本需求并保障医药价格合理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同时广阔的市场空间也给产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其次,技术的落后导致了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将在进入wto后受到影响,以往的仿制模式将逐步推出历史舞台,因此高科技创新的医药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综合的看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应当走内外结合,高低结合的发展模式。即在产业发展中利用合作模式将国外的先进管理和经营模式引入到国内,进而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即利用的模式对国际市场中较为成熟的产品引入国内,首先确保其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占有市场,以此逐步确立自身的网络渠道维护效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就可以利用自身的资产优势组织进行技术研发,利用成熟的渠道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以此从仿制中蜕变出来,实现内外结合。另一方面,医药产业应立足我国的国情,针对性的开展基础药品的开发和生产,即生产质优价廉的药品系列满足社会医疗保障系统的需求,利用本土和价格优势占有低端市场,以此稳定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进而获得资本积累。然后利用资本积累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进行产业技术升级,研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这样就实现了高低结合。

四、结束语

医药产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其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其发展不会完全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其发展却反作用与经济发展,对其有推动作用;一方面其发展的速度相对稳定,不会受到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所以在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医药产业要发展就影响从基础做起,利用刚性需求发展基础优势,进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崇利,王维刚.医药产业的发展过程与成长轨迹[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

[2]李进.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02)

[3]邹鲜红,罗承友.我国医药产业成长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药房,2008,(34)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9

【关键词】物流产业;经济增长;因子分析;计量经济分析

彼得·杜克拉(美)曾预言,物流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黑大陆”;魏杰提出,物流产业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吴邦国副总理也指出,物流业是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88~2008年的统计数据,选取人均gdp等13个指标建立物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出物流产业综合产值,然后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物流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发展趋势一样,即经济增长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而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2)物资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和物流产业综合存量与gdp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都能推进经济的增长,其中,物资资本的推动作用最大,物流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小,可见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但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目前物流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对物流业提出的要求,我国政府和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可以采取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统一规划物流业发展、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以及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措施使经济与物流进入更加良性互动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经济领域的黑色大陆[j].财富,1962.

[2]魏杰.物流业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eb/ol].,1999.

[4]刘南,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7(1):151-154.

[5]王纪勋.物流产业发展与江苏经济增长[j].价值工程,2007(3):69-71.

[6]孙敬水,黄蕾.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工业技术经济[j].2009,28(1):53-59.

[7]孙敬水.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篇10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三次产业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可以克服市场的失灵,使得各类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状态,从而促进经济增长[2];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易于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从而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3]。经济增长反过来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恩格尔定律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会逐渐减少[4],这种需求的变化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其结果就是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则会不断上升,一定阶段之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将向第三产业转移,导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最大,一国的产业结构最终会调整成“三、二、一”模式。

二、东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地区生产总值的现状

从总量上看,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东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突破三千亿、四千亿和五千亿大关,人均生产总值在这三年也分别达到四万、五万和六万元。东莞市和佛山市的比较来看,2006-2012年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人均生产总值,佛山市都高于东莞市,但是东莞市的人均生产总值自2006年以来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产值构成的现状

从表2.1可知,2012年东莞市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0.37%、47.42%、52.21%,说明东莞市对第第一产业的依赖极低,而对第三产业的依赖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佛山市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97%、62.20%、35.83%,可见第二产业仍然是佛山市经济发展的绝对支柱,第三产业的发展依然不足。

三、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回归分析

1.变量的选取

(1)经济增长

人均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其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并且它相对客观、公平,因此在这里选择人均GDp作为衡量东莞市经济增长的指标,在这里我们多人均GDp取对数。

(2)产业结构

为了防止多重共线性,本文仅仅选取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的代表因素。

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为1990年至2013年,数据均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

2.回归的结果

从表3.1可知,修正的可决系数达到86%,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在5%的显著水平下,F达到72.62,说明第二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对人均GDp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t统计量也分别达到2.41、10.60,说明第二、三产业产值各自占GDp的比重也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可得出,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人均GDp增加5.81%,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人均GDp增加15.72%。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变量的选取

(1)经济增长

在这里仍然选择人均GDp作为衡量东莞市经济增长的指标,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人均GDp都取自然对数。

(2)产业结构

由于东莞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名城,因此本文重点考察东莞市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所以本文选取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东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为1990年至2013年,数据均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

2.检验结果

如果一个变量的滞后项对另一个的非滞后值有影响则认为该变量为另一个变量的格兰杰原因[5]。反之,说明该变量不是另一个变量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设定的原假设是被检验变量是因变量的原因,如果格兰杰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设定的置信水平,则认为被检验变量是因变量的原因;反之,认为被检验变量不是因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2:

从表3.2的统计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在短期中,GDp增长是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其中p值为0.0059,可见这种格兰杰原因显著的,GDp的滞后期能够非常显著地解释或者预测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动。

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中p值为0.0203,即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的滞后期能够解释或者预测东莞市GDp的变动。

四、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莞市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变化,然后也用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检验结果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与理论部分的分析是一致的。

笔者就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东莞市以后经济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充分发挥东莞市的比较优势,不断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全力强化优势制造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如今东莞市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制造业名城,它不仅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而且其许多行业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颇具竞争力。但也必须同时看到东莞市制造业存在的一些短板,如众多产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配套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都有待加强。因此,为了保持传统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动力,东莞应该不断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全力强化优势制造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2.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提高经济的质量和素质,还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截止到2012年,东莞市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突破50%,东莞市有望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干春晖.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5-31

[3]王永飞.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增长[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