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0:22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1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打造和谐社区的目标,通过争创“扶残助残爱心社区”活动,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全力提升残疾人工作水平,实现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明成果,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发展原则。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到社区全面工作,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社区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推进残疾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3、坚持依法推进原则。根据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

二、创建内容

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缩小残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力求残疾人的工作生活达到社会中上水平。

1.残疾人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超过当地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5%以上,残疾人家庭年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当地人的75%。残疾人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超过当地当年人均面积70%以上。

1232.健全残疾人工作机制。把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发展工作总体规则,社区书记、主任为组长,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残疾人工作中的问题。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工作制度,社区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扶残助残。

3、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按照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完善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社区残协干部遵纪守法,不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4、提高为残疾人服务水平。加强社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法律救助、文体活动等“多位一体”功能。

5.打造残疾人教育保障平台。普及残疾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率达95%,建立和健全残疾儿童的助学结对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的助学补助生活补助,确保残疾人子女人人受教育。

6、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使就业年龄段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都有机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

7、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困难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根据普惠特惠的原则,因人制宜、分别施救,对困难残疾人实行社会救助,对困难的重度残疾人逐步实施托安养工程,动员残疾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和各种社会保障工作,逐步解决残疾人的后顾之忧。

8、做好残疾人的维权工作。依法确保残疾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认真做好残疾人的信访工作,及时帮助解决残疾人反映的问题,防止残疾人到越级上访,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1239、加快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与上级残联和当地政府部门横向信息交换,完善残疾人综合信息系统,及时更新信息系统数据。

社区残疾人家庭拥有彩电和电话85%以上。

10、丰富残疾人业余文化生活。整合、完善公共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残疾人文化活动。积极引导残疾人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残疾人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内容。

三、创建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对照“扶残助残爱心社区”创建标准,拟定创建报告,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创建内容,搞好责任分工。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扶残助残爱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工作。

(二)严格创建标准。发扬真才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照区标准创建,全面推进残疾人工作的开展。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2

关键词:协同;残疾人;就业服务;就业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6)05-0054-06

残疾人是特殊的弱势群体,许多残疾人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难以融入社会。关心、爱护残疾人,提高残疾人的参与能力是社会主义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残疾人社会服务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可以说,残疾人社会服务是完善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体现。在诸多残疾人社会服务项目中,残疾人就业服务不仅能有效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而且对提升残疾人的自理能力、变“消极利”为“积极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述评

国外学者对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研究大致为三个方面:一是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及就业服务特征研究。如韩国学者对首尔、仁川、光州等地不同类型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的实地研究,对残疾人个人特征与就业条件的具体分析(GuanSunjin,2008)。二是残疾人就业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对残疾人就业数量、服务类型等的详细统计分析,对残疾人劳动力服务市场阻碍性因素的探究(wiltonR,2006)。三是残疾人就业服务促进政策与残疾人相关法案研究。如对残疾人就业服务支持相关政策研究(misawaC,2016);以及通过对相关法案如《美国残疾人法案》的具体研究,促进政府与社会对残疾人由提供现金为主向创造与健全人享有同等机会为主的转变;鼓励雇主为残疾员工提供便利的工作(JulieL,2010)。

国内学者对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研究包括四个维度:一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引,分析残疾人就业数量少、劳动关系不稳定、参保率低等问题(黄淑敏,2007)。二是影响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因素分析,涉及对残疾人自身的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等内因(赖德胜等,2011),以及对社会偏见、政府政策、企业岗位等外因的研究(许琳,2010)。三是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发达国家残疾人就业服务支持政策的深入分析,总结可供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吕学静,2012)例。四是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对策研究,涉及政府公共服务政策优化(郑功成,2008),福利企业及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汤潇,2013),社会扶残助残氛围形成的期待(李迎生等,2008),以及对集中就业、分散就业、自谋职业等不同就业模式进行研究(程凯,2010)。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涉及面较广,也较为深入。但现有的研究大多以“个体视角”及“消极福利”而非以“整体视角”及“积极福利”来看待残疾人就业服务,影响了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有效推行。本研究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从“协同”的视角出发,创新残疾人的就业服务模式。

协同是指“协同合作”之意,是通过协同而使得主体间相互作用、渗透、合作,进而形成诸多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系统功能的强化,即“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综合的效益”。协同理念最初适用于企业效能的提升,认为“多元化的战略可以创造诸多协同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企业的效能被无形的放大”。20世纪末有关协同的研究多集中于交易活动的细节及由此对交易成本降低的探讨。目前,协同的研究主要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受研究领域及视角的影响,不同学科对协同研究的出发点不尽相同。社会学关注于社会资本与协同之间的关系,认为随着社会资本积累扩大的影响,专业领域的边界会变得愈加模糊,这为协同合作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当代社会大到社会治理,小到治理主体间的合作,都受协同思维的影响,多元合作的治理局面也日益形成;管理学对协同理论的认识会专注于组织结构的变化,随着组织变革的发展,传统的组织(如科层制)形式会随着横向主体的联系而愈加趋向扁平化甚至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与协同的发展是双向的,也是相互作用的;经济学对协同的研究则从成本角度来考虑,认为协作能较大程度的减少交易成本,同时会增加企业的绩效。由此可看出,协同的方式无论对个人、组织还是社会,都有诸多益处。总体上看,协同理论在社会服务领域表现出的特点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化

毋庸置疑,协同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也需要资源的优化组合。在此条件下,通过主体间的协同,形成最佳的服务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等等)供给方式。网络化并不意味着权力的分散,恰恰相反,网络化需要一个相对权威的主体在资源调动、分配、整合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固化的网络管理格局。以社会治理为例,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背景下,社会资源被逐步调动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处于管理的劣势,政府在资源的引入、使用等方面应发挥主要作用,要适当放权,并与其他主体一起共同完成社会服务的任务。

(二)顾客导向

协同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顾客的多元化需求。目前,信息的扁平化、多元化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人们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此种情况下,需要对不同服务主体间所掌握顾客需求的信息进行分类,并以协同理念为基础,形成信息融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效能优化

除满足顾客需求外,协同还能减少(产品或者服务)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优化管理效能。此外,通过协同的方式,能形成针对性较强、灵活性较高、项目化运作的管理模式。

由此观之,协同理论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融合,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如若将协同视角引入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中,还要考虑残疾人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该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服务应遵循的原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当前残疾人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多以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在残疾人群体间开展诸如就业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就业教育、能力评估等方面的服务项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到2015年,城镇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每年安置1000名残疾人就业,全市建成残疾人扶贫基地80家,直接帮助3000名残疾人脱贫”。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主体较为单一

2007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鼓励和扶持职业培训机构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这表明政府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的主导作用。这一规定考虑到了残疾人就业促进的复杂性,短期内对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存在服务主体单一、信息不对称、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残疾人就业服务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残联部门的主体地位较为突出。仅以2015年为例,我国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6.3万人,其中政策性就业(包括集中就业或按比例就业,以上方式直接或间接由残联部门组织安排)的人数合计为13.4万人(占比为51%),而公益性岗位和辅就业岗位的就业人数仅为1.3万人和1.2万人,以上数据足以说明残联部门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助残社会组织的发展规模较小。目前,许多助残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服务多集中于就业政策咨询、就业单位信息沟通等内容,如笔者在江苏省南京市调研时发现,某一社会组织为残疾人提供的就业服务只集中于就业信息的统计工作,没有涉及到残疾人就业的培训等内容。此外,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助残社会组织的发展规模。

(二)服务方式不够灵活

残疾人就业服务不同于其他服务形式,它涉及就业类型、就业单位、残疾人的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但目前残疾人就业服务多集中于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庇护性就业等几种方式(部分地区还涉及到务农就业),而新兴的就业方式发展动力不足,难以形成长期、稳固的服务模式,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策性就业服务效果不够理想。我国规定企业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未安排或未达到标准的企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激发了残疾人工作的潜力,减少了残疾人的就业压力。然而,按比例就业在我国推行时间较短,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如笔者在江苏地区调查时发现,大部分企业宁愿交纳残疾人保障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另一方面,新兴就业方式发展空间不足。新兴的就业方式(如灵活创业、自主性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居家就业等)是未来残疾人就业的发展方向,但受宣传力度不够、推动力不足、认知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新兴的就业方式并未得到残疾人的完全认可。

(三)服务效果不够理想

残疾人就业服务效果的好坏受就业岗位的社会评价、就业环境、工作期限、工作满意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从现实来看,一方面,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影响,部分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在就业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另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或企业普遍缺乏履行对残疾人就业义务的自觉性”,较少设置残疾人工作岗位,即使是福利企业,也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况且部分福利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对引进残疾人就业持排斥态度。此外,残疾人就业岗前培训类型如计算机类、手工类、农业实用型技术、保健按摩、就业前培训等已经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而新开发的培训类型并未形成固定化的培训方式,这也会影响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效果。由于以上因素的共同影响,现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如集中就业、庇护性就业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率,但这类就业大多是短期就业,对残疾人工作能力提升的帮扶效果不够明显。

以上问题的解决并非朝夕之事,需要转换服务视角,在管理、资金、人力等有效配合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三、协同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服务应遵循的原则

在协同视角下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进程,还需要考虑诸多问题,如协同成本的测算,虽然通过协同的方式能减少实施成本,但资源在交换、融合、发展方面也会产生成本,需要对以上成本进行分析甚至测算,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使得协同的效能进一步优化;再比如权力的转移问题,协同的前提条件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但这是否会造成权威主体权力的转移,进而影响协同的进程和效果也值得深入研究。对此,我们认为,协同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服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明确原则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残疾人实现稳定的、长期的就业,这需要政府、残联部门、社会组织、企业、残疾人家庭等共同努力。在协同视角下,社会服务较容易出现主体地位不明确或权力转移等问题,因此,残疾人就业服务主体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因利益冲突而发生偏离目标的现象,需要做到:1.要有明确的分工机制。政府要针对残疾人就业服务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残联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融合社会、市场等部门参与到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社会组织要联系相关部门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残疾人家庭要配合残联、社会组织等部门,从提高残疾人能力的角度,放开约束,让残疾人走入社会。2.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功能的转换。残疾人就业服务的载体集中于各地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该中心在残疾人就业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仍认为自己处于管理者的地位,缺乏服务意识,官僚化较为严重。这要求部分地区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转变职能,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和残疾人及其家庭的需求,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3.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许多社会组织的服务对象多集中于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较少考虑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这一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如许多助残服务的购买主要集中于民政部门,残联部门的购买服务功能相对弱化;再比如残疾人群体性特征明显,部分群体较难融入社会,阻碍了服务的开展,等等。社会组织是以弱势群体的帮扶为宗旨的,不能脱离于残疾人群体,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残疾人服务(尤其是就业服务)购买的力度,为社会组织服务的开展夯实基础。

(二)多主体融合原则

所谓多主体融合是指残疾人服务的主体能否通力合作形成多样化的组合方式,服务主体融合是协作的前提。目前,残疾人服务主体的融合需要残联部门发挥主导作用,联合其他服务主体,需要考虑到:1.管理成本。主体融合后不得不考虑成本问题,这是因为原有单一化的管理方式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弊端,但亦有信息传递透明、职责分工明确等优势,无形之中减少了行政成本。如若引入其他主体共同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则会造成管理成本的上升。减少管理成本的主要方式还在于权责明晰,残联方面要明确政策制定、实施、监督等功能,社会组织在服务方面要具有主动性,而其他部门也要从残疾人就业促进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管理成本,并形成完善的服务模式。2.分权或均权。分权并不意味着均权,虽然在协同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服务倡导分权机制,但也要考虑到不同主体在残疾人就业服务方面功能发挥的异同。如若实施均权的方式,不仅会造成多头管理,而且也难以形成较强的服务结构,很难提升残疾人的就业水平。3.保障措施。保障措施是主体融合的基石,也是服务开展的前提。保障措施涉及多方面,如资金的保障,政府在残疾人就业服务方面安排多少资金对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再如专业人员的保障,残疾人就业需要众多专业人员的参与,以残疾人就业培训为例,不仅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要求做出规定,而且还要对培训人员、设施设备等方面做进一步规定。

(三)灵活性原则

目前,社会服务多以项目化的方式来运作,一个项目的完成意味着服务的终止。这种方式对服务需求单一的群体来说效果较好,但是对残疾人就业服务来说,由于致残原因、残疾类别的不同使得具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在服务需求方面表现出多样性,这就需要残疾人就业服务不能完全以项目化的方式来运作,应采取灵活服务的方式,需要考虑到:1.购买服务的监督问题。灵活性原则要求残疾人就业服务的购买涉及多个主体、多个项目,这为购买服务的监督提出了挑战。因此,需要在第三方评估组织介入的基础上,采取客观的方式对购买服务进行监督。2.标准化的问题。灵活性原则在丰富残疾人服务项目的同时,也影响了服务的精准化。因此,要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标准,这一标准不仅要针对项目(如残疾人就业培训项目、残疾人就业心理咨询项目)进行设置,而且要针对服务条件,如服务组织的硬件设施、人数安排、场所等。3.服务时间的安排问题。要针对就业服务的期限设置不同的服务项目,如工作安排项目可设置较短时间,技能提升项目可设置较长时间。

四、协同视角下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的对策

协同视角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开展提供了理念支持,可创新诸多服务模式,以此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水平。残联、社会组织、残疾人家庭、就业单位等残疾人相关服务主体,可通过资源互补、介入等方式达到融合的效果,进而形成创新的服务模式。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有效开展需要发挥残联的核心地位,因此,残联需要做到:其一,完善残疾人信息对接机制。需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情况对接;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接;残疾人就业招聘工作对接;残疾人相关信息平台数据对接;残疾人就业、培训、创业等优惠政策对接等方面的工作,为残疾人就业服务夯实政策基础,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其二,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标准体系。残联要联合其他部门,加快推进与残疾人权益保障、残疾人就业紧密相关的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等立法工作。其三,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建设统一的维权热线,建立残联系统网上工作平台;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维护残疾人合法利益诉求;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形成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此为基础,各主体可根据残疾人对就业的需求形成不同的组合模式:

(一)社会组织与残联部门的整合

对残疾人就业来说,残联的服务涉及职业信息、职业培训、职业安排等方面内容,囊括了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大部分内容,这使得社会组织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空间较小。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服务水平,需要社会组织介入相关服务的“额外领域”。如在就业培训方面,残联提供的就业培训多集中于基础能力的提升(如计算机、会计、盲人按摩等),较少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置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挥社会组织灵活性的优势,通过购买残联组织服务的方式,根据企业的需求,集中安排上岗培训,增加残疾人工作安置的可能性。社会组织需要做好企业、残联、残疾人之间沟通工作,把残疾人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二)残疾人家庭与社会组织的整合

笔者调查发现,残疾人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家庭成员的阻碍,部分残疾人亲属考虑到风险、社会歧视的因素,宁愿残疾人无业在家,也不愿意残疾人走向工作岗位。社会组织需要与残疾人家庭建立融合关系,通过宣传、疏导、合作等方式,使得残疾人家庭成员放开对残疾人的就业限制。如社会组织可上门为残疾人家庭服务,对部分家庭成员进行疏导,消除其对残疾人就业的抵触情绪,引导残疾人走向工作岗位。

(三)企业与残疾人服务相关部门的整合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以《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和社区服务资源优势,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社会化工作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为康复对象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2.从社区实际出发的原则。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依据社区康复对象的具体需求制定适宜的康复工作计划,为康复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

3.低投入、广覆盖的原则。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较大的服务覆盖面,保障康复对象的基本康复需求。依托康复机构,深入康复对象家庭,培训亲友,以科学、简便的康复技术,使大多数残疾人享受到方便、快捷、廉价的康复服务。

4.预防为主、抓早抓小的原则。大力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建立健全预防机制,落实随报制度,从0—6岁儿童抓起,做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早期康复。

三、主要目标

通过在全区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达标单位活动”,力争到20*年底,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单位,社区康复室设置率达80%;各社区康复站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社区康复协调员配备率达80%,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合格率达95%;残疾人康复需求筛出率不低于60%,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率达到90%,残疾人及亲友对康复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5%。

四、部门职责

(一)区残联

负责组织协调区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制订社区康复计划。指导社区对康复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确保康复需求筛出率不低于60%;建档立卡、组织宣传,为社区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确保建档率达90%;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2.协调组织区卫生部门进一步完善、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制定贫困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的优惠政策。

3.配备社区康复协调员,落实好康复工作经费和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补贴经费。

4.制订培训计划,对社区康复协调员和部分残疾人亲友进行相关康复技能培训。

5.完善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站工作职能。督促社区康复协调员在社区服务卫生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的指导下,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等康复活动;指导聋儿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6.会同区卫生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工疗和心理疏导等康复活动,帮助社区配备经济实用、便于社区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辅助用具和康复普及读物。

(二)区发改委

负责将残疾人社区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和年度公共卫生建设范畴,合理规划,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三)区卫生局

1.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社区康复室,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

2.负责残疾筛查、诊断,督促社区康复协调员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残疾人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各类残疾人的状况。

3.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等障碍者进行早期干预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等能力训练,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和心理辅导。

4.做好康复知识普及宣传,为社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社区康复疑难患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

(四)区民政局

按照培育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指导社区居委会依托本社区现有服务机构和设施,安排固定的残疾人活动场所,在社区设立社区康复站,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2.协调区卫生局、残联等部门,依托老年“星光计划”的实施,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社区康复室,确保社区康复室的设置率达到95%。

(五)区财政局

负责对区残联申请购买康复设备器材、康复(站)点改造、康复人员培训等经费进行审核。

(六)池阳、秋浦街道办事处

1.制定本辖区培育活动具体工作方案,提出社区康复站的建设计划,确定家庭康复的重点对象。

2.做好康复需求的调查,制定康复需求计划,支持协调各项培育活动开展和落实,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培育活动其他任务。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领导,区政府成立贵池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残联,负责此项活动的计划制定、组织开展等日常工作。

六、工作任务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做到上下联动,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所需工作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筹集为辅。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确保辖区覆盖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0.30元。

(三)建立康复机构。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普遍设置社区康复室,配备专职康复医生,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各社区居委会要依托社区现有的卫生等各类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建立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并配备专职康复协调员及相适宜的康复器材、辅助用品、康复普及读物,积极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4

[关键词]平等;残疾人;权益保障

[作者简介]谢晖,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10―04

一、研究背景

“残疾人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根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残疾人8296万。其中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约2004万,占24.16%;语言残疾127万,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约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如何关心照顾残疾人、给他们提供平等机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

我国制定了相关法规政策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991年5月15日,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四个五年计划(1988―2005)及其配套方案。这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本文拟从平等机会的视角下,分析我国现行残疾人保障的现状,探索维护残疾人权益的路径。

二、机会平等与社会公平

机会平等是现代公正的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所谓“平等机会”,是指社会成员在解决如何拥有作为一种资源的机会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平等的应当予以平等的对待,不平等的应当予以不平等的对待。“在社会的所有部分,对每个具有相似动机和禀赋的人来说,都应当有大致平等的教育和成就前景。那些具有同样能力和志向的人的期望,不应当受到他们的社会出身的影响。”罗尔斯强调的平等不是完全追求结果和事实的一致,而是每个人权利都被尊重的平等机会。

罗尔斯在《公正论》中提到,为民主社会建立一套政治原则,以此确立公民应有的权利与义务,并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这样的一套原则,便是所谓的社会公正原则。罗尔斯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在与其他人的自由兼容的情况下,每个人有平等的权利享有一系列基本自由,包括思想信仰自由、结社言论自由、政治参与及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等。第二,社会及经济的不平等分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它必须对社会中最弱势的人最为有利;在公平的平等机会的条件下,职位与工作向所有人开放。

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看,影响社会平等的社会因素主要是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与它所在环境拥有密切关系,社会系统中的社会目的、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能量以及外在环境对社会系统有较大影响,要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发展,需要有科学的制度安排及社会结构。

制度安排决定着个人所能够获得的权利和机会,决定着社会生活的规则体系,也影响社会正义的实现。要实现社会公平,就要形成从制度安排到规则执行的一整套体系。社会结构对社会平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影响着人们获得各种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从而影响其获得平等待遇的机会。第二,社会阶层结构的流动性或开放性影响着社会流动的机会。在封闭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人们只能够凭借出身、家庭势力等先赋性因素获得社会地位,多数人没有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机会,而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更加难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相反,在开放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多数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意愿,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对于残疾人而言,强调机会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会平等是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提升残疾人社会地位,促进残疾人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实践

我国现行的残疾人保障法是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1991年5月15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其宗旨是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综观整部残疾人保障法,涉及到健康、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福利、环境及法律责任七方面内容,宏观上涵盖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从机会平等的视角,以教育、劳动就业与职业训练、无障碍环境为例分析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

1,教育

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杂费。我国在保障残疾人教育权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我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6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03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达到58,万人。我国已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83所,在校生4978人;其中聋高中68所,在校生4047人;盲高中15所,在校生931人。全国有5234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086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此外,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区、市)三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已发展到4032个,接受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普通机构有2114个,近73万人次的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并有9万人次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中等学历的职业教育机构有148个,在校生9028人,毕业生5647人,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4345人。

教育上的平等机会,不仅指平等的入学机会,还有平等的受教育方式。目前,残疾人保障法侧重于采用特殊教育方式,鼓励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固然有益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残疾人,但残疾人始终生活在社会中,进行融合性教育才能令残疾人更好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同时也能让社会成员更好地认识、了解残疾人。

2,劳动就业与职业训练

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就业是个体获得生活资料最重要的途径。“人人生而平等”,残疾人也有工作劳动的需要,实现自立的愿望,拥有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劳动就业是残疾人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需要,劳动就业使

残疾人以社会财富创造者的平等身份,有尊严和自信地参与社会生活,通过劳动创造更多价值和获得更多的享受资料,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十分重视残疾人的就业情况,《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要在政策中增加有关“反歧视”的规定,将反歧视制度化、法制化,确保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

目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在公务员、员工录取中依然存在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令其未能享有平等就业机会。以广州为例,广州市规定市内各单位应按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比例的应交纳残疾人基本保险金。但不少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减少员工的工资福利支出,宁愿交钱也不愿聘用残疾人,致使不少残疾人只能在家领取政府补贴过日子。

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在政策上鼓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增加为残疾人就业提供特殊的服务,增加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制定鼓励在残疾人就业的服务机构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或适当增加庇护性工场的规定,加强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训练,以保证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有平等就业的机会。

3,无障碍环境

一个坡道,即可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影视字幕,即可使聋人走出无声世界……无障碍环境,是方便残疾人的重要措施,也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十五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比较突出。在城市道路中,修建了盲人道、方便乘轮椅残疾人的缘石坡道。但总的来看,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确保残疾人的无障碍通行,要制定相关规定,加大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是要对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二是制定有助于残疾人交流的相关规定。要通过有声读物、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等方式帮助残疾者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三是制定无障碍设施保护规定。由于城市施工、违章建筑、商贩私设摊档以及部分民众的好奇心等原因,很多地方的无障碍设施遭到人为损坏。应制定规章制度,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保护无障碍设施。

四、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的路径

我们看到,一方面,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努力,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了保护,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但是另一方面,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还有待加强和完善。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必须完善立法、改善处境、防止歧视、建立社会支持体系。

1,建立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

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要为残疾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我国现在虽有关于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但存在着滞后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制定一套完善、系统、可操作的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和制度,对残疾人在求职、接受教育、医疗服务及社会福利等上的待遇和权利作出相应的规定。法制化和制度化对于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将残疾人的权益保护纳入法制化和政策化的体系,使它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社会政策实质上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活动。合理的社会政策是减少社会歧视、消除社会排斥的重要手段。首先,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消除社会排斥。其次,要制定全国性、有约束力和强制力的残疾人保障法律和政策法规来保护残疾人的权利。最后,切实落实有关法律和政策法规。相关部门制定法律和政策法规时要考虑法律和政策法规的实施条件和落实措施,确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实施。

2,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处境

残疾人所面临的二个很大的问题是经济收入的减少和生活的贫困,因此国家和政府要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为残疾人提供一定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以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利,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在经济上要加大对残疾人的财政支付力度以改善其医疗和福利状况,改变其经济贫困状况。另外还要增加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就业一方面可以增加残疾人家庭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残疾人的心理压力,增进他们与社会的融合。

3,创造宽容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能提高残疾人的积极性,增强他们重返社会的信心。因此,要努力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为残疾人营造一种宽容、接纳、信任、支持的社会氛围,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为他们营造一种融洽的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开展反对歧视、提倡关怀的宣传教育,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4,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残疾事业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由此,“科学发展观”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高频率现诸媒体的热门词汇,而在全国各行各业上下一心、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众志成城贡献力量的大环境下,作为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基层组织及工作人员,尤其需要就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以开展好本辖区残疾人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而进行深入思考。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建设这个社会的目的是着眼于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以人为本"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和谐社会既是人类的一种追求,又是一个谋求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创造较高文明形态的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统一。       

二、和谐社会与残疾人事业的关系

残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不付出的痛苦代价,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但残疾人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因而,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职责。残疾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又是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拥有者和享受者。人尽其能、各得其所,整个社会才会有繁荣、健康、充满活力、安祥和谐的环境,才会有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能力。

发展残疾人事业,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搞好残疾人工作,使残疾人能够同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共同参与创造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分享社会文明的成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发展残疾人事业,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搞好这项工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

残疾人是全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人群,这个群体有着不同与健全人群体的特殊性,极其需要全社会予以高度关注:

一是由于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使之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的条件。

二是低收入决定了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以相公庄街道残疾人群体为例,一部分具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者,大多在福利企业就业或自谋职业,但是收入较低;另一部分则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能力,大多靠国家救济或家人抚养,其经济收入低于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表现为生活必需品的占有量低下和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经济上的低收入进一步造成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其他灾害,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三是政治上的低影响力。残疾人群体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他们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是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的缺陷及其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大多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较低,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没有职业安全感,收入低且不稳定,“常有衣食之忧”。这些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被社会所抛弃,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从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出现过激行为。

四、发展残疾人事业,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公正,它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人权和公正,首先就表现在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解决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问题,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努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广大残疾人尽快融入到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中,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由于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处于不同程度的困境之中,因而,各界应当多一点偏爱,为他们开点“小灶”,从各方面多给予关心帮助。如加大扶贫力度,扶助贫困残疾人;保障残疾人及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开展职业培训,拓展就业途径,切实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确保残疾人进行康复的权利等等。而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基层工作者,只有进一步密切与残疾人兄弟姐妹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好地为这个群体提供服务。残疾人事业的每一项工作,都闪动着人性善良的光芒,都需要付出真诚的关爱。

除了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外,还必须给他们以安全感和尊重感,这有利于实现残疾人的自身价值。人们不仅有生理、安全、归属的要求,而且有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是对一个人价值的承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希望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凭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一点对残疾人来说尤其重要。单纯的给予残疾人人道主义的同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解除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调整其因残疾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得到调整,必然会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自强不息的动力。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6

为了做好镇残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文化及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于“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要求,总结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快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一)代表大会由主席团召集、大会主席团主持。按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实行民主集中制。

(二)按照民主程序,认真推选好代表,充分体现代表性、先进性和广泛性。代表名单8月29日前报镇残联。

(三)代表总数中残疾人(含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亲友)应占60%以上,有关部门代表,残疾人工作者代表、残疾妇女等要有一定数量的代表。

三、会议时间

会议定于年8月底召开。

各村、社区居委会必须充分发扬民主,认真推选好代表大会的代表,要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广泛性。

(一)代表名额(详见附表)

(二)代表条件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工作业绩突出。

3、热爱残疾人事业,密切联系残疾人,能倾听和反映}残疾人的呼声和迫切需求,在残疾人中具有较高威信。

4、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活动能力。

5、年龄在55岁以下(含55岁)

四、工作要求

1、各村、社区残协要以本次换届为契机,总结成绩和经验,研究制定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新思路、新举措,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着力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各村、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加强残协组织建设,完善制度,做到有牌子、有活动场所,要推选专职或兼职的残协主席,并配两名副主席(含残疾人)。8月29日前报街道残联,经镇党委审批。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7

残疾妇女儿童工作的发展,是全区妇女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妇联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区妇联联合区残联深入开展调研,掌握全区残疾人现状。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强化政府行为,发挥组织、协调、领导、督促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残疾妇女儿童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积极消除贫困,体现“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原则。

区妇联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妇女儿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积极协调和配合司法等部门开展残疾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免费为贫困残疾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加大妇女法、劳动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力度,教育引导大家不得歧视残疾人,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近两年妇联拓宽残疾妇女就业领域,使残疾妇女享有充分的就业权利。联合劳动、科技、农业等部门组织残疾人参加种养殖、电脑、柳编等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残疾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

做好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免费服务工作。我区以实现“有康复训练需求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全覆盖”为目标,按照省文件要求,做好0-6岁残疾儿童以及7-14岁肢体(脑瘫)、孤独症残疾儿童的筛查、评估、系统录入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转介到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免费康复训练。近两年,我区共完成518名0-6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年度免费服务任务。我们还在全省率先开展7-14岁脑瘫、孤独症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项目,在我区残疾人康复医院和启蕊儿童康复中心进行试点,全年共完成56名脑瘫儿童和17名孤独症儿童的试点训练任务。

我区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大部分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就读于区特殊教育学校,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我们按照立足基层,面向社会,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实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宣传形式上坚持多层面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长期宣传与阶段性宣传相结合、创造声势与专题宣传相结合;在宣传主体上坚持面向社会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性别意识;面向广大妇女儿童宣传,提高其参与意识。主要在助残日、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使广大残疾人了解新规划,促进新规划实施。

全区残疾人妇女儿童工作正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两个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积极、主动、扎实。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残联妇女工作及保障残疾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残疾妇女生活还比较贫困、残疾儿童受教育程度还很低,侵害残疾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特殊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一步,我会将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工作,以解决残疾妇女儿童的基本需求为重点,紧紧围绕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开创“十三五”工作新局面,加大残疾妇女儿童工作力度,使残疾妇女儿童能享受到应有的优惠政策。

一是做好本会女职工政策宣传,学习《婚姻法》、《妇女儿童保护法》,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鼓励女职工积极参加妇联组织的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激励她们爱岗敬业,创一流业绩,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

二是进一步加大就业扶持力度。组织有身体条件的残疾妇女进行就业培训。通过实施“千企万岗”助残就业招聘计划,提高残疾妇女就业率,帮助她们解决就

业难题。三是加大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力度,维护好残疾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做好贫困残疾妇女帮扶工作。

四是通过实施民生工程,确保残疾妇女享受到相关政策。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8

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以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帮助其克服自身困难,突破环境障碍,从而更加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成果(王思斌,1999)。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多方面多角度对残疾人进行的专业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康复服务。残疾人身体机能的问题是其最根本的困难,康复服务着重于对残疾人身体机能进行恢复和补偿,以增强其基本的生活能力。第二,特殊教育。受教育是残疾人的基本权益,而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教育不仅保障了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而且可以发掘其特殊的潜能,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第三,劳动就业。职业获得是残疾人的重要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人寻求合适的工作、适应工作环境、维护合法权益。第四,社会适应。婚姻和家庭生活是残疾人实现其社会康复的重要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咨询、介绍和指导对其进行帮助,从而促进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王思斌、马洪路,2010)。残疾人社会工作不仅在内容上包含诸多方面,而且就服务方式而言也有多种类型。残疾的类型和程度不同,家庭和社会的资源不同,帮助残疾人的方法也会不同。社会工作者可从一些重要的方面进行残疾人的服务和帮助。

(一)社会康复

社会康复是指通过建立有利于残疾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其更好融入社会,更多享有社会权利。以往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更多关注医疗、教育、职业等方面,其实社会康复对于残疾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深远影响。残疾人的社会康复,不单单需要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对其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帮助和服务。所以,社会康复的服务方式,部分是面向残疾人个体及其家庭的,可以通过在康复机构中由社会工作者开展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来实现;而相当一部分则是面向社会整体的,这包括法律政策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良好和谐的人际氛围等内容。

(二)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目前广为接受和不断发展的残疾人工作模式。社区康复的基本特点在于社区对于残疾人康复的支持和参与。社区康复的目标有三个方面:第一,使残疾人身心得到康复,通过康复训练和给予辅助用具用品使残疾人生活能够自理,能够在周围活动(包括步行或用轮椅代步),能够与人互相沟通和交流;第二,使残疾人能享受均等的机会,主要是指平等地享受入学和就业的机会,学龄残疾儿童能够上学,青壮年残疾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就业;第三,使残疾人能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融入社会,不受歧视,不受孤立和隔离,不与社会分开,残疾人能得到必要的方便条件和支持以参加社会生活。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可以通过社区宣传、公共教育、社区组织等方式,在社区中形成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从而给予残疾人支持和服务。如何将社区资源组织起来,是社区康复的重要方面,社会工作者要从资源调动和整合的视角出发,将有利于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网络、社会机构和正式(政府)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

(三)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是指实现残疾人的就业从而达到使其康复与发展的目标。职业康复是治疗和发展的整合,对于残疾人的康复和发展具有综合意义。这是因为,就业不仅可以使残疾人获得收入,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身体的某些能力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增强残疾人自信心,使他们更成功地融入社会生活。在相关社会政策的支持下,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职业康复中所要提供的服务有:第一,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就业咨询要解答残疾人关于职业和岗位、报酬和条件等方面的疑问,为其树立就业的信心。就业评估则是对残疾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职业技能进行调查,对比其可能从事的职业所提出的要求,从而考察其是否适合相关的工作。第二,残疾人就业前的培训。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残疾人适合何种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应性培训。这不但包括技能训练,也包括心理上的适应性培训,从而最终助其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第三,就业后的随访和后续支持。残疾人就业后,社会工作者还应当进行随访,及时了解其遇到的问题,对其进行帮助和支持。

对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思考

(一)残疾人服务工作专业化的必要性

首先,残疾人的特殊性需要残疾人服务工作专业化。与其他弱势群体相比,残疾人不仅受自然或者社会条件的限制而生活在困境之中,更由于自己的身心缺陷或损伤而难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因而其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幸是双重的。这样的特殊性,使残疾人服务工作者在具体的实务过程中,远远比对其他群体的服务工作要困难得多,这也要求残疾人服务工作更为专业化。而社会工作特有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尤为强调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以及对其服务需求的考虑,这正与残疾人服务工作的特点相契合。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服务工作和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专业上的优势。第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要求残疾人服务工作专业化。在本文对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阐述中,可以看到,在中央精神的号召下,各地积极开展了各项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武汉市作为试点城市立足现实,拓宽思路,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可喜成绩。同时,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之上,更应对不足之处予以关注,对今后的发展空间予以思考。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要在硬件方面(服务机构、服务内容等)投入大量资源,也需要在软件方面(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力图取得突破。就此而言,残疾人服务工作专业化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点。残疾人社会工作强调:在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及时发现残疾人的不同需求,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在服务过程中,持有尊重、平等的价值理念,激发残疾人自身的能量,促进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在服务实施之后,及时跟进,对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案。这种专业的工作模式,有利于改变现有残疾人服务体系中“粗放式”、“一刀切”的不足之处,可以为残疾人服务注入科学化、人性化、专业化的内涵。

(二)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可能性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残疾人服务体系的任务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关联,构成了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服务体系的价值基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强调:康复服务必须尊重人的价值,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及鼓励,无论个人的残疾如何严重,都不会改变这些人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种残疾情况也是独一无二的,故此,康复计划是应独特的个别条件而设计的;残疾的意义受个人对自己及处境的感受影响,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残疾人的残障程度,残疾人的适应问题,与一些因社会及客观环境条件而出现的现实问题有关;有效的康复计划是需要残疾人士积极全面参与的,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份子,并不是一个孤立个体。目前,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而我国残疾人“两个体系”的建设,也提出了相似目标:“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残疾人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参与社会更加广泛,普遍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在认识残疾人服务上的价值共识,使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服务体系成为可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建设方向之间的高度契合,促使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如前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工作、特殊教育、劳动就业、社会适应等方面,工作模式体现为社会康复、社区康复以及职业康复等;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方向同样也包括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等主要方面。故此,这些共同内容使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可以介入到残疾人服务体系中,直接提供一些专业化的服务。例如,通过评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具体情况,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为其提供生活救助、身体康复、心理疏导、家庭关系改善、技能培养等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向残疾人正确解读相关政策制度,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反映残疾人的困难和意见,从而促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建设。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特点与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指导原则之间的相通之处,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加快残疾人的全面发展。整合利用周围资源,促进服务对象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特点;而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指导原则也强调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坚持资源共享等内容。因而,在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优势可以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通过整合社区、机构等多种资源,帮助残疾人实现受教育、再就业的权利;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帮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发动志愿者资源,在社区与社会倡导扶残助残的意识,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实现全面发展。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9

(一)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制

一是重点推进残疾人集中就业。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两个通知”精神,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二是积极落实残疾人分散就业。严格实施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督促用人单位积极履行有关规定和义务,主动接收残疾人就业。三是努力促进残疾人自谋职业。落实国家关于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对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四是全面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有计划地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二)完善残疾人社保服务机制

一要严格落实残疾职工社会保障措施。社会各类用人单位均应为残疾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等5大社会保险。对未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的,不得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对无书面审核认定的单位,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二要严格执行残疾职工工资薪金的发放规定。社会各类用人单位应足额及时发放残疾职工的工资,与健全人从事同一岗位工作的残疾人应当享受同工同酬待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的残疾人未上岗的,应执行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三要对从事个体经营或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残疾人,引导其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研究对其个人出资部分的保费给予适度补助;探索对无业残疾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贴制度及在医疗后的报支额度。四要对重度残疾人应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予以重点保障。对所有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及低保边缘的残疾人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并享受有关优惠待遇。

(三)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制

一要加快康复服务网络建设。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网络,完善社区康复室建设,并配备简易康复器材。积极开展家庭康复服务,实施简便实用、因地制宜的训练,组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家长、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及辅助器具使用知识培训。二要建立健全康复服务队伍。在社区要利用社区医生,组成康复员工作队伍。镇级康复服务中心,要设立有针对性的康复科室,并配有康复技术师。三要加强社会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广泛开发利用社会康复服务资源,积极探索引导成立社会化、专业化的康复服务机构。四要积极推进复明手术和儿童康复工作,开展0~6岁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组织先天性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并按计划减免康复费用。对“三无”、“五保”及重度残疾人进行妥善安置,为他们提供集中供养、日间照顾、托养或庇护。五要做好有关康复服务辅助工作,开展以“三助一给”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服务。

(四)完善残疾人维权机制

要与政府、人大法制部门联动,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协调,开展专项工作的执法检查,促进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要积极开展“文化助残”活动。倡导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为残疾人开放。要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各级残联要贴近残疾人,直接倾听残疾人的呼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要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加大残疾人教育救助力度,继续落实对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中健全在校学生的资助与奖励政策。

(五)完善残疾人信息服务机制

要加快为残疾人服务的“一网一站”建设,完善残疾人网站、数据库建设,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向全社会宣传残疾人事业,架构起政府、社会、残疾人之间的桥梁,为领导决策、社会扶残和残疾人生活就业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

(六)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

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篇10

一、基本原则

坚持残疾人及家庭成员自愿为原则,优先照顾特困或重度残疾、多重残疾、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建立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确保项目实施公开公正、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二、改造任务

2016年,对我县50户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结合实际情况,今年安排在洪川镇(5户)、瓦屋山镇(20户)、高庙镇(20户)、桃源乡(5户)进行,按户均2500元的标准补助。

三、改造对象

具有洪川镇、瓦屋山镇、高庙镇、桃源乡常住户口,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听力、言语残疾人、视力残疾人家庭户为受助对象,改造对象为残疾人日常居住的自有房屋,60岁以上老年肢体残疾人优先。

四、改造内容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内容要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一)出入口改造:台阶改坡道或设置轮椅斜坡板;楼梯、过道加设扶手;地面平整硬化;铺设提示盲道等。

(二)户门改造:户门加宽便于轮椅通行;剔除门槛;加设扶手、门把手、低位窥视镜等。户内实现无障碍通行。

(三)卧室改造:入门加宽;加设扶手、低位电源开关、呼叫铃等。

(四)卫生间改造:入门加宽;洗脸台低位改造,安装拨标式或单阀式水龙头;地面防滑改造;蹲便器改坐便器;安装扶手抓杆、淋浴椅、紧急呼叫装置、拨杆式淋浴阀。

(五)厨房改造:入门加宽,灶台、厨柜、水池等低位改造,方便坐轮椅者使用。设置呼叫铃、拨杆式或单阀式水龙头。

五、组织实施及分工

(一)5月30日前,镇残联负责协调组织村(社区)干部、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和村(社区)残疾人协会等,对本辖区内改造对象进行入户摸底调查,根据残疾人的无障碍需求并征求其意见,填写《县2016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明细表》(见附件),由乡镇残联汇总,以电子版形式报县残联。县残联会同乡镇残联按照优先照顾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或重度残疾、多重残疾、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的原则确定改造对象。

(二)6月20日前,县残联会同有关部门选定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签订设计、施工合同,根据残疾人提出的无障碍设施需求,按照“一户一策”的标准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选配最适合的无障碍设施,制定符合个性需求的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

(三)6月底前,改造方案报市残联,市残联入户进行抽查确定改造方案。

(四)7月,入户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乡镇残联负责组织协调村(社区)居委会干部、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等带领施工人员,根据《县2016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明细表》入户进行改造,协调处理有关施工矛盾纠纷问题。在实施改造过程中,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和残疾人家庭成员要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核定的改造方案和预算分配进行施工,确保无障碍改造进度和质量,同时负责做好改造前后的照片拍摄与存档工作。

(五)产品安装质量保障。1.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部采用上级残联公开招标的无障碍产品。2.产品制造和安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的《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建质〔2003〕143号)的要求进行设计安装。3.选择有一定设计安装经验和从事多次无障碍施工的公司承包此项工作。4.乡镇残联至少确定2名工作人员,协调村(社区)干部、残疾人工作者等具体负责监督本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5.县残联根据工作情况随机抽检安装无障碍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