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惠民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0:53

金融惠民政策篇1

关键词: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优惠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1-0120-04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长期处于非常低下的水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众多,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索洛、斯旺、米德为代表的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认为,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民族地区,更离不开国家政策性银行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民族地区的贷款、融资问题也引起了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制定了多项优惠的金融政策去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

一、民族金融优惠政策回顾

民族地区的金融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通俗一点说,没有钱,就谈不上发展,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优秀人才的引进,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期间,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民族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198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关于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企业给予低息贷款的通知》,要求对生产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定点企业所需流动资金,给予低息贷款,利率优惠1.08个百分点,1988年起提高到优惠2.88个百分点。这项金融民族优惠政策对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民族贸易”发挥了很大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信贷扶贫政策,贷款利率先是执行优惠1.44个百分点,后来执行优惠2.88个百分点。这项金融民族优惠政策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根据商业信贷的自主原则,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根据建设进度保证贷款及早到位。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国家开发银行新增贷款逐年提高用于西部地区的比重。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优势产业、小城镇建设、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在西部地区积极发放助学贷款及学生公寓贷款。农村电网改造贷款和优势产业贷款中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银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有步骤地引入股份制银行到西部设立分支机构。”

国家和政府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优惠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这些优惠政策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

二、民族地区实施金融优惠政策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是一个内部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上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里所提到的中西部地区,自然也就是我们所讨论的民族地区。金融水平的提高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落后的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的支持显得尤其重要。

(一)金融优惠政策是民族地区改变长期落后的面貌必然要求

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这种落后是历史性的、长期性的,民族地区在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市场竞争越加激烈,民族地区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显然不能够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此一来,只会让贫穷的地方更加贫穷。因此,落后的民族地区比其他较为发达的地区更加需要优惠政策的支持。而一个地区要发展,资金是基础,在众多优惠政策之中,金融优惠政策更显得重要。另外,由于国家首先发展东部地区,国家的很多政策法规都是根据东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的,很多在东部地区取得了成功的政策直接引用到西部民族地区,

显然是不适用的,甚至会带来不好的效果。因此,制定相应的适合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优惠政策,才是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金融优惠政策是民族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

民族地区企业的特点是亏损严重,适应市场能力差,其国有小企业多,改革进展缓慢,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技术水平低,经营效益不高,特色产业产品不突出。如自治区国有企业60%亏损,大多数企业已没有流动资金,全靠银行贷款维持。也就是说,民族地区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性比其他地区都要大,而且这种依赖是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实力较为落后的企业提供大量的低利率的贷款无疑是为其打了一针强心剂。从另一方面说,民族地区要发展,单靠当地民族企业的发展是不太现实的,而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投资环境,其他发达地区的优秀企业自然不会主动前来投资,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低利率的贷款和低费率的保险也降低了其他企业前来投资的风险,一旦企业在此取得成功,自然会对整个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企业如果碰到了经营困难,较低的贷款利率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企业的损失,并且还有保险公司对企业进行补贴。

尽管民族地区地理环境恶劣,但是不可否认其丰厚的资源储备,而且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西部要开发,民族地区要开发,就必须好好利用其自然资源。但是,就目前来说,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些甚至遭到了破坏。资源要开发,环境要保护,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更多优惠政策的支持,才会有企业愿意去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从而推动整个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优惠政策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要求

不仅民族地区的企业要发展,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也要发展。目前民族地区金融业总体较为落后,集中表现在规模小、金融运行环境不理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经营困难。金融机构要发展靠的是企业有更多的贷款需求,人们拿出更多钱投入到证市场和保险市场中,而金融优惠政策所规定的低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无疑正符合民族地区企业和群众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肩负着政府对于部分民族地区区内银行出现资金不足时,发放再贷款支持的责任。这些政策都对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更多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贷款需求时,各大金融机构必然会提高自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推出最新的

金融产品,这种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会促进整个民族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民族地区企业和群众都会是这种良性竞争的最终受益者,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部分特殊的优惠政策支持下,民族地区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金额每年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融资融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民族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仅优化了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对于民族企业的发展也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并且吸引更多的外资投资。

但是,在金融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自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是可以解决的。下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

(一)优惠政策难以真正执行

虽然国家和政府制定了相应的金融优惠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政策终归只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自然会碰到很多的阻碍。

国家和政府给予民族地区低息的贷款是为了支持民族地区民族产业、民族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带动民族地区金融产业本身的发展,这些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由当地的营业所负责实施。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金融体系自然也不够完善,单从数量上来说,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会远远少于其他地区,金融机构之间缺少必要的竞争,比如说很多偏远的民族县市中仅仅只有一家农业银行,这家农行肩负着该地区所有的金融业务,即使中央政府制定较多的优惠政策,其商业化的经济方式与优惠政策之间必定会产生矛盾。这是因为民族地区的很多贷款存在着点多、面广、周期长、利润低、风险很难控制的特点,导致很多优惠政策在银行内部就被腰斩。当地的企业和群众根本无法享受其带来的优惠。

另外,尽管有较多的金融优惠政策,但是目前的贷款体制依然不够完善,很多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贷款手续日趋复杂,贷款权限日益上收、变小,群众或者企业要申请一笔贷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能够申请成功;同时,对于一些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些政策,因而很难调动当地群众和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即使政策已经安排,也难以真正地服务于人民。

(二)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缺乏管理机制

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对于金融优惠政策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竞争小,导致各大金融机构管理不到位,产生的结果便是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很多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型企业贷不到款,而银行内部却有很多余款贷不出去。

由于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未来偿债能力有限;市场竞争力不足,经营风险较大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以风险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管理的商业银行不愿意把资金贷给中小企业。加上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遗留问题严重,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非常谨慎。更重要的是优惠利率政策规定,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利率一律按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执行,不得浮动,这对贷款的额外风险无法补偿,银行对小中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内部资金往来上,现行管理制度有弊病。如:各行上存资金利率偏高,比有的商业银行总行一年期优惠贷款利率还高,中国人民银行赋予地方银行再贷款利率制定权,并且赋予地方再贷款以不低于存款准备金利率为原则。因此,三家商业银行转存款利率明显高于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这样做的结果,虽能有效地调动基层组织闲散资金向上级行集中的积极性,但也带来基层行坐吃存款利差,不主动拓展信贷业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造成了银行有大量的资金却不贷,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却又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又无其他的融资方式,经济上面临无法正常运行的局面。

(三)金融优惠政策导致民族地区资金外流严重

在金融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民族地区的存款余额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二者有了更加迅速的增加,表现出了金融优惠政策确实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金需求,也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同时民族地区的存贷差却也在逐年增加,并逐步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存贷差总额已经超过贷款余额。这表现为一方面银行有大量的剩余存款贷不出去,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农牧民以及基础建设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

大量的存款剩余就有可能存在资金的外流,有理论认为判断一个区域的资金是否有可能外流,就应该看贷款占存款的比重,贷款占存款的75%是正常值,如果低于75%,则表明资金有可能外流。比如自治区,它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地区,历年来地区贷款占存款的比例大多都低于75%的水平线,在1959年至2003年长达44中。仅仅只有4年的比率超过了75%的水平线,它们分别是1990年、1993年、1994年和1997年,这就表明的银行长期处于高剩余储蓄余额水平,由于民族地区实施的金融优惠政策导致银行区内贷款的收益大大低于向区外贷款收益。这是很多民族地区在金融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导致民族地区急需建设资金却得不到相应金融支持的困窘局面。

四、提高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的使用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民族地区拥有诸多金融优惠政策条例,但是由于分配不当、实施不力或者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导致了这些政策不仅没有能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反而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不仅没有为民族地区的引资带来金融帮助,甚至使得本来缺乏资金的民族地区资金进一步外流。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便是完善其优惠政策,并提高这些政策的使用效率。

(一)完善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

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是这些优惠政策的直接接受者和直接实施者,政策能够切实完整的实施,就必须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政策实施者,因此,要提高政策的使用效率,首当其冲的是整顿和完善当地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

作为营利型的商业机构,各大银行自然要为自身利益考虑,银行也不是慈善家,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其工作环境和收益状况和其他地方是没有可比性的。中央政府应当了解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中央银行应当及时对当地银行进行奖励和补贴。要切实实施这些优惠政策,地方银行必定会有较大的损失,相应的补贴是必要的,而适当的奖励则更能够调动地方银行的积极性,更好地实施政策。而作为当地的银行,也必须制定确切的法规约束自己,上级颁布的保证每一条章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地银行必须要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局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顾自身的利益得失,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加大政策地宣传力度,让政策能够走到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之中。另外,要适当的简化贷款程序,制定统一的贷款评级格式,对所有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将每一笔贷款落实到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

(二)利用优惠政策培养优势产业,完善基层设施

对于民族地区的第二产业来说,现在产业中还未能形成使地方财政增收的主导产业,尚不能通过财政分配为其他产业提供资金帮助。从资金的角度,任何产业都没有对产业群的总体发展起到向导和辅助作用;从技术的角度,尽管各产业向技术进步的方向发展,但技术辐射和带动能力还很差。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全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之后,对区域具有潜力发展的产业、绝对优势产业以及比较优势产业具有相当的认识之后,注重对这些产业的培育,并通过积极的、优惠的金融政策加速这些产业的发展,使之培育出区域的主导产业。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首先要加快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其次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贷款担保体系和信用保险基金,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缓冲机制,只有好的信用保证才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银行信贷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对铁路、公路、机场、水电、热能、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要给予优先支持,加快贷款的审查、评估和发放进度。

(三)完善优惠政策内容,协调优惠政策体系

要提高优惠政策的使用效率,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根本入手,即不断完善金融优惠政策的内容,并适当协调优惠政策的体系。

首先是完善利率优惠政策的让渡办法。现行的让渡办法在收贷结息中体现,直接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不仅企业实际经营成果无法真实反映,而且银行让出的利息被分光吃光,达不到优惠的目的。为此,必须变暗为明,银行先按照同类贷款项目基准利率向企业结息,年终企业结算后返还利差部分给企业直接抵账,限定80%以上用于补充自有流动资金。其次是完善利率优惠政策的计息办法。对扶贫贴息贷款五年周转期限内,收回再贷仍实行优惠利率,对逾期贷款只实行正常的贷款利率、不再实行上浮、加息制度。再次是完善专项贷款的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各种专项贷款发放对象和管理层次的不同。扶贫贴息专项贷款必须改变原来的贷款发放办法和指标管理方式,贷款发放由二级分行对专业银行中支行改为人民银行县支行对专业银行县支行,贷款指标按季下放给人民银行支行。人民银行县支行掌握实贷权后,根据专业银行县支行申报项目与借贷企业合同及项目用款时间,提前到五天安排专业银行县支行发放贷款,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对农户贷款由有关专业银行县支行在人民银行预算支付指标内“实贷实报,资金先垫付后划拨,其他专项贷款则按项目申报评估进行逐个发放。

其次是协调优惠政策体系。改变金融部门执行优惠政策孤军作战,相互抵触的环境,依靠全社会共同建立和健全扶贫系统工程的政策体系。第一,行业政策与金融优惠政策协调。行业政策是国家产业政策组成部分,以计划、物价、财政、税收等部门的政策与金融优惠实施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建议这些部门应研究制定如何配合金融优惠政策和措施。如税务部门应在税收分配比例上给予优惠政策,物价部门应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上给予优惠政策,继续执行物价补贴或运杂费补贴的政策;第二,监督政策与金融优惠政策协调,监督部门应给予贫困地区金融部门创造一个较好的经济利益环境,因为同量贷款在发达地区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增加职工福利待遇,民族地区由于执行优惠政策、收入少、流利微、福利差,因此,应允许民族地区金融部门在不突破费用限额的情况下自主使用按比例计提的费用资金,上级行给民族地区职工增发的福利等资金不应计奖金税或以违纪违法处理;第三,分配则很难观测应与金融优惠政策协调,民族地区金融部门执行特殊的信贷资金营运环境,就应享受一种特殊的分配政策。建议一是提高贫困地区金融企业的利润分成比例;二是贷款按基准利率执行所应得的收入计提各项费用,以改善民族地区金融部门实施优惠政策自身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清娟,李季刚.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8:369.

[2]路完民,杨建新.正确认识民族优惠政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3]黄勇.西部民族地区融资对策思考[J].新西部,2008,(8).

[4]李铀,李宏伟,张春清.西南民族地区金融政策研究[J].西南金融,2000,(9).

[5]郑飞跃.试论如何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在民族地区的作用[J].现在审计,2003,(6).

[6]郑飞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需要政策性银行的支持[J].西南金融,2002,(6).

[7]罗莉.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支持[n].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8).

[8]吴锦华.贫困地区金融优惠政策浅议[J].广西城市金融,1992,(8).

[作者简介]赵志刚(1973―),男,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农村金融。

[收稿日期]2009-12-09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长期处于非常低下的水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众多,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索洛、斯旺、米德为代表的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认为,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民族地区,更离不开国家政策性银行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民族地区的贷款、融资问题也引起了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制定了多项优惠的金融政策去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

一、民族金融优惠政策回顾

民族地区的金融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通俗一点说,没有钱,就谈不上发展,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优秀人才的引进,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期间,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民族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198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关于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企业给予低息贷款的通知》,要求对生产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定点企业所需流动资金,给予低息贷款,利率优惠1.08个百分点,1988年起提高到优惠2.88个百分点。这项金融民族优惠政策对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民族贸易”发挥了很大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信贷扶贫政策,贷款利率先是执行优惠1.44个百分点,后来执行优惠2.88个百分点。这项金融民族优惠政策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根据商业信贷的自主原则,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根据建设进度保证贷款及早到位。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国家开发银行新增贷款逐年提高用于西部地区的比重。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优势产业、小城镇建设、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在西部地区积极发放助学贷款及学生公寓贷款。农村电网改造贷款和优势产业贷款中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银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有步骤地引入股份制银行到西部设立分支机构。”

国家和政府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优惠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这些优惠政策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

二、民族地区实施金融优惠政策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是一个内部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上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里所提到的中西部地区,自然也就是我们所讨论的民族地区。金融水平的提高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落后的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的支持显得尤其重要。

(一)金融优惠政策是民族地区改变长期落后的面貌必然要求

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这种落后是历史性的、长期性的,民族地区在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市场竞争越加激烈,民族地区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显然不能够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此一来,只会让贫穷的地方更加贫穷。因此,落后的民族地区比其他较为发达的地区更加需要优惠政策的支持。而一个地区要发展,资金是基础,在众多优惠政策之中,金融优惠政策更显得重要。另外,由于国家首先发展东部地区,国家的很多政策法规都是根据东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的,很多在东部地区取得了成功的政策直接引用到西部民族地区,

显然是不适用的,甚至会带来不好的效果。因此,制定相应的适合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优惠政策,才是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金融优惠政策是民族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

民族地区企业的特点是亏损严重,适应市场能力差,其国有小企业多,改革进展缓慢,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技术水平低,经营效益不高,特色产业产品不突出。如自治区国有企业60%亏损,大多数企业已没有流动资金,全靠银行贷款维持。也就是说,民族地区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性比其他地区都要大,而且这种依赖是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实力较为落后的企业提供大量的低利率的贷款无疑是为其打了一针强心剂。从另一方面说,民族地区要发展,单靠当地民族企业的发展是不太现实的,而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投资环境,其他发达地区的优秀企业自然不会主动前来投资,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低利率的贷款和低费率的保险也降低了其他企业前来投资的风险,一旦企业在此取得成功,自然会对整个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企业如果碰到了经营困难,较低的贷款利率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企业的损失,并且还有保险公司对企业进行补贴。

尽管民族地区地理环境恶劣,但是不可否认其丰厚的资源储备,而且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西部要开发,民族地区要开发,就必须好好利用其自然资源。但是,就目前来说,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些甚至遭到了破坏。资源要开发,环境要保护,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更多优惠政策的支持,才会有企业愿意去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从而推动整个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优惠政策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要求

不仅民族地区的企业要发展,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也要发展。目前民族地区金融业总体较为落后,集中表现在规模小、金融运行环境不理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经营困难。金融机构要发展靠的是企业有更多的贷款需求,人们拿出更多钱投入到证市场和保险市场中,而金融优惠政策所规定的低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无疑正符合民族地区企业和群众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肩负着政府对于部分民族地区区内银行出现资金不足时,发放再贷款支持的责任。这些政策都对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更多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贷款需求时,各大金融机构必然会提高自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推出最新的

金融产品,这种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会促进整个民族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民族地区企业和群众都会是这种良性竞争的最终受益者,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部分特殊的优惠政策支持下,民族地区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金额每年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融资融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民族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仅优化了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对于民族企业的发展也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并且吸引更多的外资投资。

但是,在金融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自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是可以解决的。下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

(一)优惠政策难以真正执行

虽然国家和政府制定了相应的金融优惠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政策终归只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自然会碰到很多的阻碍。

国家和政府给予民族地区低息的贷款是为了支持民族地区民族产业、民族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带动民族地区金融产业本身的发展,这些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由当地的营业所负责实施。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金融体系自然也不够完善,单从数量上来说,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会远远少于其他地区,金融机构之间缺少必要的竞争,比如说很多偏远的民族县市中仅仅只有一家农业银行,这家农行肩负着该地区所有的金融业务,即使中央政府制定较多的优惠政策,其商业化的经济方式与优惠政策之间必定会产生矛盾。这是因为民族地区的很多贷款存在着点多、面广、周期长、利润低、风险很难控制的特点,导致很多优惠政策在银行内部就被腰斩。当地的企业和群众根本无法享受其带来的优惠。

另外,尽管有较多的金融优惠政策,但是目前的贷款体制依然不够完善,很多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贷款手续日趋复杂,贷款权限日益上收、变小,群众或者企业要申请一笔贷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能够申请成功;同时,对于一些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些政策,因而很难调动当地群众和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即使政策已经安排,也难以真正地服务于人民。

(二)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缺乏管理机制

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对于金融优惠政策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竞争小,导致各大金融机构管理不到位,产生的结果便是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很多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型企业贷不到款,而银行内部却有很多余款贷不出去。

由于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未来偿债能力有限;市场竞争力不足,经营风险较大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以风险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管理的商业银行不愿意把资金贷给中小企业。加上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遗留问题严重,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非常谨慎。更重要的是优惠利率政策规定,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利率一律按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执行,不得浮动,这对贷款的额外风险无法补偿,银行对小中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内部资金往来上,现行管理制度有弊病。如:各行上存资金利率偏高,比有的商业银行总行一年期优惠贷款利率还高,中国人民银行赋予地方银行再贷款利率制定权,并且赋予地方再贷款以不低于存款准备金利率为原则。因此,三家商业银行转存款利率明显高于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这样做的结果,虽能有效地调动基层组织闲散资金向上级行集中的积极性,但也带来基层行坐吃存款利差,不主动拓展信贷业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造成了银行有大量的资金却不贷,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却又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又无其他的融资方式,经济上面临无法正常运行的局面。

(三)金融优惠政策导致民族地区资金外流严重

在金融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民族地区的存款余额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二者有了更加迅速的增加,表现出了金融优惠政策确实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金需求,也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同时民族地区的存贷差却也在逐年增加,并逐步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存贷差总额已经超过贷款余额。这表现为一方面银行有大量的剩余存款贷不出去,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农牧民以及基础建设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

大量的存款剩余就有可能存在资金的外流,有理论认为判断一个区域的资金是否有可能外流,就应该看贷款占存款的比重,贷款占存款的75%是正常值,如果低于75%,则表明资金有可能外流。比如自治区,它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地区,历年来地区贷款占存款的比例大多都低于75%的水平线,在1959年至2003年长达44中。仅仅只有4年的比率超过了75%的水平线,它们分别是1990年、1993年、1994年和1997年,这就表明的银行长期处于高剩余储蓄余额水平,由于民族地区实施的金融优惠政策导致银行区内贷款的收益大大低于向区外贷款收益。这是很多民族地区在金融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导致民族地区急需建设资金却得不到相应金融支持的困窘局面。

四、提高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的使用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民族地区拥有诸多金融优惠政策条例,但是由于分配不当、实施不力或者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导致了这些政策不仅没有能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反而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不仅没有为民族地区的引资带来金融帮助,甚至使得本来缺乏资金的民族地区资金进一步外流。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便是完善其优惠政策,并提高这些政策的使用效率。

(一)完善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

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是这些优惠政策的直接接受者和直接实施者,政策能够切实完整的实施,就必须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政策实施者,因此,要提高政策的使用效率,首当其冲的是整顿和完善当地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

作为营利型的商业机构,各大银行自然要为自身利益考虑,银行也不是慈善家,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其工作环境和收益状况和其他地方是没有可比性的。中央政府应当了解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中央银行应当及时对当地银行进行奖励和补贴。要切实实施这些优惠政策,地方银行必定会有较大的损失,相应的补贴是必要的,而适当的奖励则更能够调动地方银行的积极性,更好地实施政策。而作为当地的银行,也必须制定确切的法规约束自己,上级颁布的保证每一条章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地银行必须要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局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顾自身的利益得失,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加大政策地宣传力度,让政策能够走到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之中。另外,要适当的简化贷款程序,制定统一的贷款评级格式,对所有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将每一笔贷款落实到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

(二)利用优惠政策培养优势产业,完善基层设施

对于民族地区的第二产业来说,现在产业中还未能形成使地方财政增收的主导产业,尚不能通过财政分配为其他产业提供资金帮助。从资金的角度,任何产业都没有对产业群的总体发展起到向导和辅助作用;从技术的角度,尽管各产业向技术进步的方向发展,但技术辐射和带动能力还很差。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全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之后,对区域具有潜力发展的产业、绝对优势产业以及比较优势产业具有相当的认识之后,注重对这些产业的培育,并通过积极的、优惠的金融政策加速这些产业的发展,使之培育出区域的主导产业。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首先要加快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其次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贷款担保体系和信用保险基金,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缓冲机制,只有好的信用保证才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银行信贷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对铁路、公路、机场、水电、热能、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要给予优先支持,加快贷款的审查、评估和发放进度。

(三)完善优惠政策内容,协调优惠政策体系

要提高优惠政策的使用效率,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根本入手,即不断完善金融优惠政策的内容,并适当协调优惠政策的体系。

首先是完善利率优惠政策的让渡办法。现行的让渡办法在收贷结息中体现,直接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不仅企业实际经营成果无法真实反映,而且银行让出的利息被分光吃光,达不到优惠的目的。为此,必须变暗为明,银行先按照同类贷款项目基准利率向企业结息,年终企业结算后返还利差部分给企业直接抵账,限定80%以上用于补充自有流动资金。其次是完善利率优惠政策的计息办法。对扶贫贴息贷款五年周转期限内,收回再贷仍实行优惠利率,对逾期贷款只实行正常的贷款利率、不再实行上浮、加息制度。再次是完善专项贷款的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各种专项贷款发放对象和管理层次的不同。扶贫贴息专项贷款必须改变原来的贷款发放办法和指标管理方式,贷款发放由二级分行对专业银行中支行改为人民银行县支行对专业银行县支行,贷款指标按季下放给人民银行支行。人民银行县支行掌握实贷权后,根据专业银行县支行申报项目与借贷企业合同及项目用款时间,提前到五天安排专业银行县支行发放贷款,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对农户贷款由有关专业银行县支行在人民银行预算支付指标内“实贷实报,资金先垫付后划拨,其他专项贷款则按项目申报评估进行逐个发放。

其次是协调优惠政策体系。改变金融部门执行优惠政策孤军作战,相互抵触的环境,依靠全社会共同建立和健全扶贫系统工程的政策体系。第一,行业政策与金融优惠政策协调。行业政策是国家产业政策组成部分,以计划、物价、财政、税收等部门的政策与金融优惠实施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建议这些部门应研究制定如何配合金融优惠政策和措施。如税务部门应在税收分配比例上给予优惠政策,物价部门应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上给予优惠政策,继续执行物价补贴或运杂费补贴的政策;第二,监督政策与金融优惠政策协调,监督部门应给予贫困地区金融部门创造一个较好的经济利益环境,因为同量贷款在发达地区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增加职工福利待遇,民族地区由于执行优惠政策、收入少、流利微、福利差,因此,应允许民族地区金融部门在不突破费用限额的情况下自主使用按比例计提的费用资金,上级行给民族地区职工增发的福利等资金不应计奖金税或以违纪违法处理;第三,分配则很难观测应与金融优惠政策协调,民族地区金融部门执行特殊的信贷资金营运环境,就应享受一种特殊的分配政策。建议一是提高贫困地区金融企业的利润分成比例;二是贷款按基准利率执行所应得的收入计提各项费用,以改善民族地区金融部门实施优惠政策自身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清娟,李季刚.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8:369.

[2]路完民,杨建新.正确认识民族优惠政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3]黄勇.西部民族地区融资对策思考[J].新西部,2008,(8).

[4]李铀,李宏伟,张春清.西南民族地区金融政策研究[J].西南金融,2000,(9).

[5]郑飞跃.试论如何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在民族地区的作用[J].现在审计,2003,(6).

[6]郑飞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需要政策性银行的支持[J].西南金融,2002,(6).

[7]罗莉.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支持[n].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8).

[8]吴锦华.贫困地区金融优惠政策浅议[J].广西城市金融,1992,(8).

金融惠民政策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经济发展

1实施优惠的金融政策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金融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地区的金融业从无到有,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条件,整体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李景跃等在《商业研究》2008年第一期指出,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为金融生态环境脆弱,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国家早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民族地区金融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并且各民族地区根据其不同的经济特征相应的实行了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这些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设立专项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放宽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等。

对少数民族专项贷款给予优惠利率。如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民族贸易县贸易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的通知》规定,对国家确定的421个民族贸易县贸易贷款,在利率上实行优惠政策。民族贸易贷款年利率为5.76%。贷款行向企业按年利率的8.64%收息,对年利率5.76%与8.64%的2.88%利差按季返还企业。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贷款,适当放宽贷款条件。1993年的《城市开民智工作条例》规定,信贷部门对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饮食服务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贷款额度、还款期限、自由自己比例方面给予优惠。开发性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和其他专项贴息贷款也适当的向民族地区倾斜。对民族地区开发当地资源的项目,在保证有效益、能还贷的前提下,贷款条件要适当放宽。

2实施金融优惠政策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2.1促进农业的发展

金融业要把农牧民增收致富与拓展信贷效益信贷增长点紧密结合起来,借鉴东部地区灵活多样的农业经营,经济发展大户承包经营、专业户经营、公司加农户、订单农牧业、公司加农工和股份合作经营等多种农牧业经营方式,把粗放的农牧业经营方式改造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现代农牧业。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创新并推行了大额农贷、订单农业贷款等“三农”信贷模式,组织扶贫贴息贷款工作,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累计发放民族优惠贷款约21亿元。金融优惠政策的实行使农业资源的配置获得较高的效率,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并对农业经济活动起宏观调节作用,以及对农业经营者的行为选择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2.2促进民族地区贸易的发展

民族地区的企业是民族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和发展民族企业的生存能力,有助于加强地区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为加强民族贸易网点建设和民族用品生产技术改造,国家设立专项贷款。并对民族贸易所需流动自己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共有11个口岸,享受着国家最多最全的优惠政策,包括享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和部级珲春口岸特殊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互市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三区合一的运行机制和特殊的优惠政策。延边州外贸企业达到483户,2003年延边对俄边贸进出口额只有2861万美元,到2005年全州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7.20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对俄贸易超过1亿美元。

2.3促进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民族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给予资金支持。金融业要在新增信贷总量中保持一定比例用于旅游发展的资金需求,指定性适应的信贷政策促进其发展。重点支持民族地区旅游路线的开发和国家、省级旅游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特色旅游,支持特色、有事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2001年,国务院批准延边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部分优惠政策,使延边成为东北惟一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地区。延边全州,投资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及配套设施的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对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旅游项目,所在地政府可给予贷款贴息或以奖代补的政策扶持。

3实施金融优惠政策面临的问题

(1)信贷资金潜在风险大,制约了金融支持力度。一是信贷资产质量低,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能力。由于民族地区扶贫任务艰巨,民族地区金融机构长期以来不得不承担大量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如扶贫专项贷款,全国每年用于扶贫投资的总额高达200—300亿元,其中扶贫贷款占45%。使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包袱沉重,经营困难,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调查显示,目前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企业的不良贷款占比达64.4%;其中民族贸易企业不良贷款占比高达100%;民族用品生产企业不良贷款占比28.8%。这些不良贷款无不进一步加重了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负担,而且已给全地区银行造成极大的信用风险,严重影响到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2)市场发育程度低,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部分民族地区属于“市场失灵”区域,由于比较成本收益的巨大差异,资源尤其是生产资本不可能自觉自愿流向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总体上是“资本流出不流入,金融资金外流趋势明显”。同时,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机构,上收信贷权限,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多存少贷,资金通过上存上级形式大量流出,民族地区存差资金扩大。

4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1)提高民族地区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营造和谐信用环境。

商业银行在核定和下达贷款计划的同时,应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进行适当的倾斜。降低民族地区存款考核计划及上存比例,适当控制资金的流出数量和速度,适当提高呆账准备金比例,简化核销手续,化解不良贷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一,商业银行在核定和下达贷款计划的同时,应统筹兼顾,对落后地区适当倾斜。第二,金融业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信贷结构,优先支持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建设、资源开发型主导产业建设和高科技产业建设,重点扶持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质量产品、高效益回报的项目,向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第三,建立金融保障体系。建立基础产业风险保障基金,发行由财政贴息的基础产业债券,允许多种投资方式并存,为企业进入金融市场筹资创造好的金融环境,等等。这些措施既有利于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形成规模,又能较好地兼顾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三方的利益关系。

(2)调整和完善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

一是放宽贷款规模限制。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由国有商业银行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增加授权授信额度。有重点的加大信贷投放。二是实行优惠的存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扩大中长期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提高增量存贷款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三是放宽对金融机构再贷款的条件和期限,在民族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出现资金头寸不足时可发放在贷款支持。四是改进有关贷款发放和经营管理指标的考核办法,使民族地区商业银行考核指标有别于内地。

金融惠民政策篇3

关键词:金融惠农;农村金融市场;资本边际效益;补偿性回馈;基层人才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引言

从我国的城镇化率水平中可以看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数目依旧较大,因此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多、潜力大的消费群体,它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基”、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金融惠农政策研究概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农业信贷补给理论

anjiniKocha指出,印度正规信贷市场的运行显著地影响了农村经济,通过分散地参与曾由大农场享有的农业信贷改变了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均等,并且认为是通过土地租借市场起作用的。adams,Dw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低利率的农业贷款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收入的集中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良运作。他们主要是关注与农村居民这一低收入低消费群体,通过更低的门槛,给予农村居民借贷上更多的便利,以促进起自身的发展。

(2)金融服务理论

这一观点站在金融服务的视角来阐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ohnRichardHicks认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缓解理性经纪人对于流动性风险的顾虑,促进资金的最优配置,提高经济效益。Diamond、Greenwood等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对交易成本的降低来论证金融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作用。

2.国内研究现状

(1)农村金融主体研究

邓海英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类为农户、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供销社以及粮食企业,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韩俊认为,农村金融需求按照主体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农户金融需求和乡镇企业金融需求两类,分类比较清晰简便。赵德旺则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为了五大类:一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一般农户和种养专业户;二为医生、教师等智力型职业者以及乡镇企业务工者;三为初具规模的农村个体工商户。

(2)金融惠农的整体性与区域性研究

惠农政策是一个体系庞杂、历史深远的系统结构。目前相关学者将我国惠农政策作为一个政策整体研究对象的成果还比较欠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整体角度,例如薛恒的《国家“三农”政策的制度化建设》建议稳定惠农政策的目标取向和行为导向,强化政策落实监控制度;包括硕士学位论文陈燕妮《取消农业税后我国惠农政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等也给予了关注

(二)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均衡研究与非均衡研究相结合

虽然本文是做实证研究,但是研究的是金融惠农政策的实施状况及其对农村经济实实在在的影响。本文采集了诸多数据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同时又借助于一些科学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与解释。既从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了解了重庆农村发展的情况实证分析,又从区域特点上加以解释。

2.文献研究是实地考察相结合

在论文撰写之前,本文作者查阅了诸多资料,来完善论文的内容。同时抽样考察了荣昌县、永川区、潼南县、黔江区等地区的农村,对其基本状况做了记录与分析。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1.由于重庆市是1997年才正式挂牌直辖,本文选择了重庆市1997年至2012年的农村经济数据,所以数据的选择样本较少,时间范围较窄。因此在模型设计的时候由于样本较少而带来的误差可能会有所增加。

2.理论知识与学术能力的不足给予论文的撰写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造成论文质量缺陷请老师指正。

二、重庆市农村金融主体与基本结构

据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是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庆市农村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新型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为生力军,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为辅助,民间金融为补充的格局,在具体金融机构上包含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民间借贷机构。

三、重庆市惠农政策实施困境与解决

(一)重庆是金融惠农政策实施面临问题

1.农村发展面临资金匮乏问题

由于农村资本的边际效率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农村其实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危险。虽然我们看到重庆市对于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加,惠农政策也在不断地颁布实施中,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仍旧不容乐观;

2.重庆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储蓄率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也较高,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有待提高,落后的消费观念只会抑制经济的增长。

3.农村金融体系亟待完善

金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纽带,只有资金流动起来,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而由于重庆地区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产品较少,同时由于农村居民素质普遍不高,信息对称严重失衡,进一步导致了农村经济瓶颈的出现。

(二)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由被动的金融惠农政策到积极引导的金融惠农政策

我们可以发现,重庆市为了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因为这些政策普遍是被动情况下,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瓶颈的消极应对。要从根本上解决瓶颈问题,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对金融惠农政策的谋划能力,不能消极盲目地投入资金等方式来提高其经济的发展,应主动引导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应该把传统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手段转化为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上来,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储蓄率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制定和实施金融惠农政策的过程中,政府和政策性促农经济发展银行因注重对农村居民消费挂念的转变。实现从资金投入到观念引导的转变。

3.积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完善首先应该从主体出发,主体是体系中的最活跃因素,也是关键因素,因此,金融惠农政策的实施应该注重发展多元化、规范化的金融主体,以期提供给农村给多的更多的金融产品。只有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使农村资金高效有序的运作起来,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充分有效的沟通反馈,能够有效地促进惠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因而必须重视和加强我国惠农政策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也是目前惠农政策建设的当务之急。

4.注重基层人才培养

基层人才是贯彻落实金融惠农政策的纽带,通过他们,可以更好地将惠农政策的理念传达给基层老百姓,是他们更加了解惠农政策的细端末节,乡土精英通过自身特有的信服辐射力对公共事件进行信息整合、传播,实现着对公共事件导向的影响和控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农政策体系健全落实的战略角度出发,乡土精英在村民自治体制内部发挥着落实、传达政府惠农政策,引导农民对惠农政策的信息反馈,提高农民与政府政策对话能力的综合作用,且具有低成本、效果好的特点。

5.谨慎实施金融惠农政策,避免陷入补偿性回馈陷阱

补偿性回馈是指善意的干预引起了系统的反应,但这种反应抵消了它所产生的利益。金融惠农政策的实施不是政策愈多愈好,而是应该集合实际恰到好处,太多太繁杂的金融干预,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尊重规律。物极必反,金融惠农政策的实施也是如此,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金融惠农陷入补偿性回馈陷阱。

四、结论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让更多的业内人士人士到金融惠农政策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价值所趋,从而对现阶段的金融惠农政策有一个全面了解,认识到这样的金融惠农政策必将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走向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陆海忠,杨晓义.加强金融支持惠农政策落实的思路[J].甘肃金融,2010(02):77-78.

金融惠民政策篇4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创新;金融环境;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是个外来词,我国于2006年初正式使用这个概念。其核心理念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国家降低了金融市场门槛,允许和鼓励设立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的金融机构,并且大量的城乡信用社改组、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跨区经营,使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参与和享受到金融服务。但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体系不健全、金融基础薄弱、金融产品单一,导致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以及农村人口素质不高、金融意识淡薄等,影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瓶颈

(一)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普惠还很难充分实现

金融普惠首先需要有充足的金融资源作支撑,一个金融资源贫乏的地区是很难实现金融普惠。目前,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地域上呈现东部多,中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的不平衡现象。城乡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金融资源很难向农村聚集。

(二)金融服务还很欠缺,影响了金融普惠的成效

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是金融普惠实施的主体,对金融普惠的推行起着重要作用。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相当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论思想认识、经营观念、管理模式、发展战略、市场定位,还是服务创新、机制建设,都难以适应金融普惠的需要。即使是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金融机构,随着商业化改革成为商业银行后,在“三农”服务上却有所弱化。至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目前虽然在做小额信贷,但这是由其现有规模决定的,一旦规模做上去了,难保它们不会改弦易辙。在这种经营思想指导下,最广大的农村地区得不到金融的有效服务,不能体现普惠金融的价值目标。

(三)缺乏一个运转有序、协调有效的联动机制,使金融普惠推行面临较大困难

金融普惠不是金融一家的事,而涉及到多个部门。而目前显然缺乏这样一种机制,外部环境欠佳,一些部门出于利益考虑,往往管理得多而服务少、收费高,司法公正也差强人意,即使政府出台若干优惠政策,一遇到利益问题就大打折扣,政策变了味,使金融机构不敢放心、大胆地支持弱势群体。

(四)有利于金融普惠的法制环境还不宽松,限制了部分主体参与金融普惠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金融资源供求失调和金融服务不足,刺激了大量的民间融资行为,而政府部门对此却一直态度不明,甚至进行打击,从而限制了部分主体参与金融普惠的积极性。近年来虽新设了较多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将民间融资纳入到正规金融系列,但这还远远不够,只分流了部分的民间资金。

二、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议

(一)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和支柱,应坚持为农服务方向,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全面深化内部各项改革,进一步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要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完善其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加大各类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产权明晰的社区性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引导农村信用社朝着更加贴近“三农”的方向发展。必须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

(二)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随着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地区撤出,在切实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应允许新设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地区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特别是重点引导各类资本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金融竞争不充分的地区投资设立机构。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要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对依法运作、操作规范的民间借贷,要依法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对涉嫌非法集资的,要依法处置,坚决打击。

(三)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的主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还有近两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微型企业和农户数量巨大,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现实和潜在的客户量众多,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前景看好。为了能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要进一步放宽对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的途径,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四)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保障农村金融体系安全有效运行

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政府扶、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保障债权实现,促进农村资金融通。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村,改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逐步建立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结合的支农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周平军.从战略层面推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n].经济日报,2014

[2]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发展普惠金融改善基层金融服务[n].第一财经日报,2013

[3]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10)

金融惠民政策篇5

【关键词】农村包容性普惠金融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及其体系构架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

“inclusivefinancial”,即普惠金融(或者金融包容),这一理念是在联合国2005年的国际小额信贷年会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尤其是贫困、低收入群,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在2006年亚太地区小额信贷论坛上,焦瑾璞②首次在我国正式提出了“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概念,并认为,普惠制金融体系是能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为包括弱势经济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其所需的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的体系。它是不简单的扶贫,而是对贫困人群的援助与商业可持续相结合。李扬③指出“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让老百姓享受更多金融服务,发展为草根阶层服务的金融,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普惠金融体系构架

1.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金融市场内的所有客户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通过正规金融获得服务的客户;第二类是被正规金融排斥但是可以通过微型金融获得服务的客户;第三类是被正规金融排斥并且也被现阶段的微型金融排斥的客户。其中,后两类客户就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贫困群体、低收入者。

2.客户需求。主要需求有:中短期的、小额的贷款需求;普通的储蓄需求;小额的转账汇款及支付需求;农村种养殖业、人身保险需求等。

3.普惠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指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农村合作基金会、行业协会等互组织。

4.普惠金融运行环境。一是硬件环境。即基础设施情况,指允许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流动,进而促进快速、准确和安全的支付和清算系统。二是软件环境。指国家金融系统为保持其完整性所依赖的一系列辅助,包括机构网络、员工素质、服务流程等;三是政策环境。国家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认识、政策措施,国家中央银行、财政部以及其他国家部门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三)金融普惠评价

评估一个国家金融的普惠程度,通常用金融普惠指标来衡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从2004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金融可获得性调查(FinancialaccessSurvey,FaS),从可获得性(access)和使用情况(Usage)两个指标维度对世界各国金融可获得性进行评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通过对个人、家庭、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调查获取数据),二是金融服务提供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调查或者金融监管者报告获取数据)。需求和供应两方数据相互补充,相互结合评估。

二、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现状

(一)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架

金融农村农村金融最基本的矛盾是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矛盾,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向农户提供充足有效的金融服务。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出发点就是缓解这一矛盾。

1.农村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是“三农”,即服务需求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得到加强的最大的困难群体是农户,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户的基础金融服务不足,主要存在存取款难、汇款难、贷款难等问题。广义上讲,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三农”。

2.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主体主要是指农村金融机构,即服务供给方。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保险机构等涉农金融机构,从广义上讲,还包括通讯商、网络金融服务商、银联等等。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现状

1.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覆盖范围窄。近年来,人民银行、银监部门以促进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为核心,大力推动全国偏远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全覆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覆盖范围大幅提升,但农村村镇金融服务网点还未实现全覆盖。

数据来源:2013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作者整理。

截至2012年末,县域物理网点数量11.3万个,乡镇布设atm机、poS机等电子机具231.7万台,在40万个行政村设置了助农取款服务点,覆盖面④为58.82%,实现小额取现转账电话覆盖行政村30.4万个,覆盖面为44.7%,农村保险服务网点2.2万个,覆盖面为3.2%。从数据可看出,还有农村村镇没有金融服务网点,而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2.农村信贷还难以满足农民需求。截至2012年末,涉农贷款余额17.6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3.6万亿元,有8524万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尽管农民的贷款需求大,但获得银行正规借贷并不容易。《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⑤显示,农村有正规贷款的家庭比例为14.1%,低于全国15.1%的平均水平,有借贷需求的家庭比例达到19.6%,可见农村正规信贷需求十分旺盛。低收入农业家庭有农业生产信贷需求的比例达到52%。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可得性约为27.6%,低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但农村有民间借款的家庭比例为43.8%,远高于全国34.7%的平均水平。我国农村家庭参与民间借贷市场的比例不仅高,而且民间借款占债务总额的比重也大。农村家庭债务总额中有64.6%都来自民间借款,远远高于全国32.0%的比例,农村借贷总额中有40%是民间有息贷款,利率约为36.6%。可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具备市场条件,具有较大的服务空间和盈利空间。

3.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随着人民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推进,目前,全国约有3.8万个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接入人民银行跨行支付系统,4万个农村地区银行营业网点开办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但是,目前还有大量的农村行政村无金融服务网点,西部贫困地区更加明显。

4.农村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现代科技型银行服务还未普及。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家庭网购支付时选择最多的银行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就农村家庭而言,网购支付选择这三家银行的家庭累计占比超出80%。可见农村网银市场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银行,农村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如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这方面发展还不足,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健康活力还不够。

(三)普惠金融政策性支持情况

党中央历来重视“三农”,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金融改革明确“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⑥国务院下发了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⑦,提出“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稳定大中型商业银行县域网点,增强网点服务功能。按照强化支农、总量控制原则,对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布局进行调整,重点向中西部及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加快在农业大县、小微企业集中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支持其在乡镇布设网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⑧提出:“切实推动包容性金融发展,让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应该说,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其政策支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正处于最佳发展机遇期,正是扬帆起航时。

(四)农村普惠金融评价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成的金融普惠指标评估体系。我国的金融普惠指标评估体系可从三个维度:可获得性、使用情况、服务质量,去构建我国普惠金融指标。

三、制约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

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还难以向农民提供充足有效的金融服务,尤其是除融资信贷业务外,其他如金融资产管理,信托,租赁、保鲜和典当等金融服务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贫困地区更为突出。

(一)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面不够广,农民获取服务成本高

一是获得服务的成本高。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公司商业银行在片区机构不健全,县域级银行机构少,村镇几乎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现有的银行服务网点服务半径过大,西部一些县域金融机构一个网点平均服务面积几十平方公里,农民存取款一次要跑几十公里,来回车费需要几十元,成本高。二是贷款成本高。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成本、风险等原因,以高利率来覆盖其风险,使得农民获取贷款的利率与城市比较普遍上浮幅度大,形成了一个最需要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获得服务的成本最高的怪圈。

(二)金融功能配置不健全,缺位、错位等问题并存

一是政策性金融改革待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主力军,承担了服务金融空白乡镇、贫困农户等大量政策性任务。但另一方面,在近几年一些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情况来看,普遍改制后,脱农、去农趋势明显,普惠有弱化趋势。二是游离于法律法规规范和监管之外的农民资金合作社等组织大量出现,给农户代来一定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三是邮政储蓄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和大中型银行县支行存贷比总体较低,资金上存问题普遍存在,农村资金没有充分的运用到农村发展上。

(三)农村金融业态发展不协调,协同效应发挥不充分

目前,农村缺乏把富余资金转化为信贷投入的机制,农民缺乏抵御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和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能力。我国农业保险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涉农信贷风险尤其是因重大自然灾害形成的巨额信贷损失缺乏分散渠道和补偿安排。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覆盖面不足。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缺乏专业化的资产评估、抵押登记和担保机构,银行押品处置渠道不畅。

(四)扶贫机制不完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衔接不够

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地区差异、机构差异、业务差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在扶贫开发中,财政、金融、产业政策衔接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制约了金融的支持力度。国家出台的金融扶及相关政策宏观性的比较多,具体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缺乏明确的融资总量、执行标准、考核要求、激励措施等具体政策。

(五)农村金融法规尚不健全

解决农村抵押担保难、遏制农村资金外流和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需要通过立法予以推进。与巨大融资需求相比,农村合格抵押物匮乏,作为农民最主要资产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设置问题尚存在法律障碍。县域存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依然严重,无法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得到解决。农民享受金融服务的学习成本较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较差,农村基础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缺乏系统性安排。

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我国加快全面普惠金融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向被传统金融体系忽视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影子银行和民间借贷自2006年以来的爆发式增长折射出中国现有金融体系的不平衡和农村普惠金融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10年中央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能确保商业可行且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覆盖所有曾被忽视的群体,优质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广泛的无网点银行网络接入点提供了低成本服务广大农户的机会,同时,随着存款保险制、征信和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立健全,也将进一步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一)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完善普惠金融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发展普惠金融是政府应有职责,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普惠金融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一个孤立的模块,需要明确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和改革路线图,应由人民银行牵头制定普惠金融改革发展的方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制度障碍,构建“全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建立普惠金融发展的监测分析体系。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把普惠金融相关指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二)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增强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

在农村偏远地区积极探索和完善银行模式。积极推动助农取款点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助农取款点银行功能,在农村推广移动支付和助农取款终端,加载其他金融服务,解决农村地区物理网点不足等问题,提升农户金融服务便利性。积极推动小额信贷。拓宽担保物渠道,在稳妥试点基础上,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解决农户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农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利用新技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三)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农村普惠金融运行机制

要解决农村金融问题,需要放开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应适当的放松管制,提高容忍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各种金融资源,让多种金融形式共同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大力发展贴近农村市场和县域微观经济主体服务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建设,发挥其经营机制灵活、信息沟通便捷、管理扁平化和决策链条短等诸多优势,为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

(四)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条件

加强以支付清算系统和农村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成本,控制经营风险,扩宽盈利渠道;加快发展偏远山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讯网络覆盖面,降低通讯成本。拓宽社会治安天网覆盖面,为银行、远程银行提供安全保障。

(五)健全政策扶持体系,促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发展须有赖对应的法治体系的建立。营造一个让金融机构实现商业可持续的政策环境,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前提。税收政策方面,对农户和小微型企业等贷款,给予税收优惠,优惠税率可因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别。财政补贴政策方面,对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和小微型企业贷款,给以一定比例的补贴。对设立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服务当地的地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的监管政策,支持其稳健发展;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给予再贷款支持。

(六)尽快建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掌握农村金融普惠情况、有利于推动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参照imF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可从三个维度:可获得性、使用情况、服务质量,去构建我国普惠金融指标。可获得性,其细项包括每万人银行网点数量、每万人atm数量、每万人poS数量、银行网点空白乡镇数量、银行网点空白乡镇比例、助农取款点覆盖率、助农取款点交易率、银行卡联网通用率。使用情况,其细项包括银行个人结算账户开户率、银行卡人均持卡量、个人网上银行人均开户数、小微企业贷款笔均贷款额、小微企业贷款获得率、农户贷款笔均贷款额、农户贷款获取率、银行卡渗透率、商业保险普及率、农业保险普及率。服务质量,其细项包括个人信用档案建档率、业信用档案建档率、每万人金融服务投诉率。

(七)加强农民金融知识教育和消费权益保护

农民要较好地享受普惠金融服务,需要其具备应有的金融知识,更好地利用金融产品。因此,培育农村金融消费者是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银行应深入推动金惠工程,让金融知识进入学校、乡村。金融机构在为农户提供服务时,要充分发挥教育辅导作用,让农户更好管理自身资产,避免过度负债。同时,在农户在金融服务过程中遭受侵权时,可以通过金融消费保护机构得到及时保护。

注释

①周小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求是》(2013年第3期)

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

③中国社科院副院长,2014年在《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会上的讲话。

④数据来源:新华网2005年5月30日,全国约有68万个行政村为基数,所计算的覆盖率。

⑤2014年4月,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联合。

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⑦(〔2014〕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

⑧周小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求是》(2013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曹力水.《努力破解农村金融难题》,2012.7.

[2]孙涌.《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的研究》,2013.12.

[3]刘婷婷.《我国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2013.

[4]焦瑾璞,陈瑾.《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2009.

金融惠民政策篇6

关键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与作用

“普惠金融”一词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旨在通过金融服务手段为农民和小微企业等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帮扶性的储蓄、贷款等金融帮助。而我国受自然经济发展和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影响,普惠金融多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结合我国本土的实际发展情况,其具体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来源渠道单一、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直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点关注对象。虽然普惠金融的具体金融形式丰富多样,但由于其帮扶性的特点,在实践中通常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群众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农村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历经多年的实践与完善,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金融机构的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仍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的质量却并未跟上数量增长的步伐,并且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和政府政策的不断调整,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仍然值得探索和研究。

二、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的实践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登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城乡差距的扩大仍然是我国当前面对的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仍是国家政府和全社会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在自普惠金融进入农村以来,已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大增加,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以农村商业银行为首的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的数量得到了显著增加,覆盖率大大提升。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其核心关注点一个是金融服务的普及性,一个是金融服务的优惠性,服务于所有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人群,才是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其次,农业贷款余额不断提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农民手里可以支配利用的资金不断增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再次,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而持续的创新。在过去的几年中,受惠于政府政策的专业性引导和金融科技的大力支持,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迈入了新征程。与传统的普惠金融商业模式不同,新兴商业模式是基于互联网为发展背景的情况下,结合金融科技,实现了普惠金融发展与数字化信息的有效融合。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在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性方面有广泛的提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降低时间与空间成本的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能够让客户更加方便简捷地得到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由此可见,数字普惠金融超越了地理上的限制,使得身处不同地区的人民在任何时间都能享受到相同质量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在形式上增强了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地位就是数字普惠金融。最后,在普惠金融的应用发展中多方机构合作倒推了整个金融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动普惠金融更加全面地发展不仅仅是银行机构单方面的努力,更是国家与多方机构共同建设了责任分担体系。国家通过各项财政支持和帮扶政策在宏观上推动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建设,为其有序健康地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向县、乡等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拓展网点和业务,平衡了乡村地区的供应与需求。同时政府与多方机构通过建立了风险担保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在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三、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建设不完善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个地区之间差异巨大,加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较大。部分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地势特殊和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差异,各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水平较为先进,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农村和地区已经出现线上支付等现代化手段,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和更加贫困落后的地区,由于设备建设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较高,尚未建立完整而健全的互联网终端,移动支付手段也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这就造成了这部分地区的金融服务领域难以得到满足和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通常是各级政府拨款,但经常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各级政府所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数量较少,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在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部分地区的农民并没有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因此当其出现违约行为时,很大程度上并不能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同时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开展还面临着很大的信息障碍,农民所能够获取到信息的渠道是十分有限甚至是单一的,而这对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来说,农民获取信息的对称性和时效性都大大被削弱。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需相应存在误差

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仍以务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一般比较长,并且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各种人为和自然灾害因素影响较大,极容易造成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降低,从而导致农户当期收益减少,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涉农贷款回收的风险。近些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里大部分的青壮年都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导致真正从事务农的农民的老龄化十分严重,尽管新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在不断涌现,但传统务农人员仍然面临着农产品滞销等问题。而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地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的收入日益增高,农民不再仅仅以追求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唯一的需求,对于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教育医疗等多方面也需要金融资金支持,但现有的配套机制仍是匮乏状态。这就造成了乡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与信贷投入的不统一。人们日常需求的产品及服务越来越多,但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配套的创新机制不完善,无法满足农村用户对金融服务的进一步需求。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也面临人才短缺这一难题,基层人员多数是单一工作的员工,未接受过金融创新方面的学习与培训,难以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三)金融生态环境薄弱

我国的征信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的,同时接入了多方机构的征信信息。但在农村地区,难以做到完全覆盖和信息共享,部分村镇的普惠金融机构还不能做到共享资源,导致客户信息不透明,大大提高了用户还贷不及时的风险。目前,我国农村的贷款对象仍然以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主,关于个人的有象征信信息仍十分缺乏,相关体制仍未建立,难以对个人借贷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差异,农村地区部分农民的教育层次和文化水平较低,涉及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更是十分匮乏,金融诈骗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这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机。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由于农民知识匮乏及部分道德水平不高的现象,可能出现故意骗取贷款和逃债等行为的出现;而农民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和金融意识还较为缺乏,容易出现将个人信息借予他人等多种问题,这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征信体制建立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与此同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贷款给农民本身就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举措,大多数农民从事的是农产品的生产相关的行业,本身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差,经济收入不稳定,有大很可能会出现无法还贷的情况,这就造成在农村的市场上,普惠金融具体的产品和种类比较匮乏。

(四)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相关的政策仅仅停留在针对群体的层面,并没有落实到农村现实环境下。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只是设立了面向农民这一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针对农村市场的普惠金融的发展,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体系。政府相关法规的制定也较为宏观,对于具体落实未形成指导意见。以常见的抵押担保为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过程中对资产的评估担保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经过以往简单化的数量增长阶段,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初步向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的方向发展,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些辅助机构开始出现并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显得十分重要。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健全有力的法制引导和保障,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尤其如此,只有在制度和法律层面进行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村市场地的普惠金融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四、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得到提高,而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速度却没有跟上。在政府层面,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进行扶持,帮助部分落后的乡村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做好物质条件基础;并通过补贴政策,推动一些传统的大型企业牵头,帮助农村地区建立移动设备网络,为今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引导农村地区尽快发展数字化产品做好铺垫工作。同时应该引导不同的地区借助自身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等形成新的增长点,并通过出台相关的扶持性策略,形成发展合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具备可操作性指导意见,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在金融机构层面,主动进行机构网点向乡镇级别的地区进行扩张,根据不同地区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进行金融机构网点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当地普惠金融服务的具体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二)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了应对农作物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除了加强水利建设以外,政府还应当完善财政补偿手段,尤其是对受灾群众的需求进行动态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同时政府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以缓解务农人员老龄化的问题。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机构应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下沉,将基础金融资源配置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坚持立足于农民群众的需求,针对乡村振兴的痛点,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培训,创造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此同时,金融创新还需要坚持因地制宜、风险可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变化和“三农”金融需求,有效地防控风险,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乡村振兴中。

(三)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和监管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社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征信信息,建立一套专门针对农村用户的征信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金融机构也要主动积极引导农村用户培养诚信意识,利用经济手段让客户切实体验到守诚信的好处。同时国家也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风气,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引导金融市场进行合法的交易。针对农村地区农民金融知识匮乏的现状,应当建立完善的金融知识普及体系,可以考虑通过设立专门的学习机构进行教学普及。同时为了保证具体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以村为单位,设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并定期开展金融机构下乡的活动,通过一些鼓励性的活动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并根据不同的农民基础水平进行差异化的普及工作。在普及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时刻结合当地发展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要以农民的切实需求为基础,确保农民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四)完善相关的法规建设,加强政府监管

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此过程中,相关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是指导和总领性的任务。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条款,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性补助,从而引导其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发展扩张,更好的服务农村地区;并通过一些鼓励性政策,降低农民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拓展农民获得收入的渠道。除此之外,政府监督部门也应加强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的惩处,营造健康良好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从高速增长完成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然而农村地区的发展必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实现普惠金融全面推广的过程中,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是不容忽视的;相应的,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普惠金融因其普惠性的特点也成为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对当前普惠金融在农村市场上的实践现状进行深度剖析,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继芳.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J].时代金融,2020(09):14-15.

[2]王林.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9(21):54-55.

[3]宋俊.普惠金融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21(30):7-9.

金融惠民政策篇7

关键词: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影响因素

“十一五”期间广西有116家企业被国家确定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至2008年6月末,广西有南宁、柳州、桂林等6个城市开展了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以下简称民贸民品)贴息贷款业务,北海市民贸民品优惠贷款利率政策还处于落空状态。本文从影响北海市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的主要因素入手,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期望能够对我国的民贸民品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一、北海市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民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通知》(民委发[2007]228号)文件,北海市有6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民品企业),其中合浦县有1家。“十一五”期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十一五”期间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利率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6]315号)文件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实行比正常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基准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政策,优惠贷款利率不得上浮。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成立较早,但生产规模普遍不大,实力不强,6家企业有5家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金银珠宝饰品、缸罐、角雕等工艺品,产品生产成本低,收益高,目前都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但是经过调查,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都没有获得过优惠利率的流动资金贷款。

二、影响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的原因分析

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一是宣传的对象受限制。在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前,北海市民族宗教局按要求对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政策的宣传。这种“点对点”有针对性的宣传虽然效率高,但是没有普遍性,政策宣传的广度不够,社会上很多生产有少数民族特色商品的企业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二是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狭窄。北海市有关部门对民贸民品政策的宣传主要体现在转发文件、电话解释,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宣传渠道狭窄,从而影响政策的有效宣传。三是宣传主体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据北海市民族宗教局的反馈,有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怕麻烦,不愿申请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实际上,民贸民品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是一项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可从中真正得到实惠的长远政策。[2]一般只有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够透彻的企业才不愿申请。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名单确定之后,有些企业相关负责人并不知道其企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不了解其可以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有些企业不了解如何申请优惠利率贷款。据调查,有民品企业曾经咨询过民族宗教局如何申请优惠利率贷款,但民族宗教局具体负责人不知情,也未咨询过人民银行,从而导致优惠政策落空。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使得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2.民品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无法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

一是企业不良贷款记录制约其新增贷款的注入。民品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的优惠利率贷款,首先必须符合银行一般贷款的准入条件。根据现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规定,如果贷款人已有贷款违约记录,形成不良贷款,那么贷款人很难再次获得银行的新增贷款。[3]作为民品企业之一,广西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亨通珠宝公司就遇到这种情况,其在1995年、1997年分别向建行北海分行贷款累计470万元,后来由于公司经营亏损,形成315万元不良贷款。建行已把该债务转给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虽然目前该公司生产运营正常,而且这几年该公司一直积极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征求减免债务、协商还款之事,但是毕竟存在不良贷款未清的事实,对于该公司新增贷款的申请,银行都表示拒绝受理。二是企业未能提供贷款要求的财产抵押或者担保,银行不予发放贷款。目前银行发放的贷款一般都是财产抵押贷款或者信用担保贷款,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大都是生产金银珠宝饰品或者工艺品,产品加工后即可卖出产品,技术水平含量低,资金实力较差,没有大型或者高精端的设备,有的甚至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因此,这些民品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由于未能提供财产抵押而无法获得贷款。而且,北海市担保机制不健全,几家担保机构由于自身实力较差而难以在担保方面取得良好的公信力。因此,很多企业包括民品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用担保贷款。由于民品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的一般条件,民品优惠利率贷款也只停留在文件层次上。

3.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影响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积极性

由于银行贷款手续较为繁琐,程序复杂,准入门槛高,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审批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积极性。为此,有些实力较强、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并不十分愿意向银行贷款。

4.信息沟通机制缺失

一是牵头部门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民委没有发挥明显的主导作用,没有与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过有效沟通交流,也没有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活动。二是联席会议制度没有形成。目前北海市尚未建立有关民贸民品方面的联席会议制度,没有组织召开过民委、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品企业和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民委、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品企业等有关部门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造成银行等有关部门不了解企业、企业不完全了解相关政策等现象。信息沟通机制的缺失无法使优惠贷款利率政策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4]

三、完善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发放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

一是放开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目前参与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发放的仅限于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由于这些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市场开发理念、贷款准入门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弱势群体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显现出一些不足。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建议放开民品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允许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也成为成员,发挥它们的优势,实现金融机构优势互补,为民贸民品企业创造更优良的融资环境,支持民贸民品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民贸民品的繁荣。二是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按照现行规定,优惠利率贷款一律不准上浮,也就是说只有民品企业与贷款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是基准利率时才符合优惠利率贴息政策,否则不予贴息。这种赢利锁定的规定对商业银行开发此类贷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所限制。为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建议修改相关政策规定,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给予企业贷款实实在在的比正常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补贴。这种政策修改不仅可以让民品企业在优惠期间切实得到政策支持的实惠,推动民品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也给予了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贷款业务的利率定价权限,调动它们营销的积极性。三是赋予商业银行权限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政策规定“享受优惠利率贷款政策的企业,其利息优惠部分的70%以上应用于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也为了加强银行对企业贷款资金流向的跟踪,确保资金安全,建议新增政策,规定商业银行有权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民品企业生产资金的支付与回收均可由贷款行负责监控。

2.商业银行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品企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品企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不仅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也传承与延续着中华文明。因此,商业银行应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品企业,为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提供优质、特殊的金融服务支持。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信贷政策不要“一刀切”。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约束机制等方面应当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点和民品企业的特点,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信贷政策,适当降低优惠利率的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效率。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要主动与民品企业建立联系,优先考虑并保证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严格执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协助做好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宣传工作,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民品企业真正享受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银企双赢的效果。

3.多部门联动推动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实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民委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建议民委牵头,金融机构、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民品企业、商业银行、人民银行、银监局、财政局、工商局、经委、人事劳动部门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民品企业可通过这个平台主动向银行、民委等相关部门通报信息,让银行、民委等相关部门了解企业经营动态;民委、人民银行可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宣传解释各项政策;各与会单位通过交流信息,协助解决企业困难,推荐项目与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和银行提供实质性的服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民委应突破“点对点”的政策宣传模式,积极拓宽政策宣传的渠道,变化宣传方式,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范围宣传。通过宣传,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成为政策优惠的企业,从而促进民品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持续发展,让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建立责任考核制度。贯彻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是民委等多个部门的一项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把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支持民品企业发展的工作列入责任考核内容,并定期向社会公开考核结果,使有关部门执行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具体行为透明化,推动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实。

4.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

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银行,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工作。一是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不断完善每年年初对辖区金融机构的信贷指导意见,引导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的信贷资金及时投入跟进。二是利用季度金融分析联席会议,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政策宣传,交流相关信息,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三是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指导及其他事务工作。四是创建平台,邀请商业银行和民品企业召开座谈会,交流信息,做好民品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参谋。五是加强调研,人民银行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商业银行、民品企业,了解各方实际存在的困难与需求,掌握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

5.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要提升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民品企业要抓住机遇,用足优惠政策,加强内部管理、产品技术开发、市场开发与营销,大胆引进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研发特色产品,使自身能够在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企业要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民品企业要用好优惠政策,诚信守法,不逃废债务,为自身塑造良好的信用记录。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通知[Z].[2007](228).

[2]淡亚君.青海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青海金融,2006,(5).

金融惠民政策篇8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一、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政策落实不到位、宣传力度小,税收优惠手续复。国家、省、市出台的一些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上面政策很好但是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实施,导致好的政策成了纸上谈兵。同时,新政策优惠有限,贷款成本居高不下。虽然税收优惠大幅度提高,但对我国小微企业来说,优惠金额仍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真正的资金问题。再者,法律政策不够完善,贷款行为监管不严。最后,担保机制不完善。这些都阻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进度。

(二)银行支持力度不足

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过高,对其担保要求过高。且一直倾向于向偿债风险低的大型企业放贷。对于小微企业的放贷资格评审严苛、贷款金额偏少,导致小微企业很少能够从银行融到所需资金。

(三)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民间民众的闲散资金,一般都不会投资给初具规模的小微企业,而是选择投资给规模大、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有时就会出现小微企业在创业板上的股票,时有人观望却少有人问津的情况。而大型企业或知名企业的股票就相对火爆。政府应该在确保小微企业长期维持的情况下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流向小微企业。

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方案

(一)从政府角度提出对策

1.政府、各地方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推出的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法规。以此为基础,与当地状况相结合,充分发挥优势,发掘融资方案,指导小微企业的融资;各地小微企业协会要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与帮助。

2.为小微企业建立专门网站,收集、整理有关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等信息,及时,方便企业查询;加大小微企业政策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应从多种传媒渠道积极宣传有关于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3.政府在审批小微企业证明材料时,应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行政行为的规范。行政执法部门要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

4.降低贷款利率,鼓励银行降低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扩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享受优惠的小微企业覆盖范围。5.银行应引导金融机构、民间信贷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6.法律强制保障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均等机会。

(二)从银行角度提出对策

1.降低银行贷款利率。提高贷款发放效率,确保小微企业贷款金额,贷款速率。确保信贷担保合作更加普遍化。2.增设专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增设专业银行,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贷款发放速率。鼓励新建的专业银行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3.简化贷款手续,杜绝乱收费减少层层审批的过程,对已经贷款成功过一次的小微企业近期的贷款需求,可以不要求其再交审批资料,直接发放贷款。清理收费项目:取缔乱收费、无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降低高收费的金额。4.降低融资成本。缩短融资链条,清理各类融资通道业务,杜绝层层加码,抬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现象。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减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适时在辖内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

(三)从社会角度提出对策

1.建设民间金融机构,发展民间资本投入小微企业的渠道,建立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体系,要做到易满足各层次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差异且达到覆盖广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2.民间资本、民间企业在设立中小银行、小额商业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时,国家应放宽银行的设立标准,确保设立的银行合法化。民间银行合法化后,应集结社会游散资金,投向小微企业,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民间借贷也必须立法监管,规范民间借贷市场,防止因资金链断裂而引起的恶性追债状况的发生。同时也应把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

(四)从小微企业角度提出对策

1.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高效率运用现有的资金,提升理财能力。

2.提升小微企业管理水平,详实对外报表,建立财务体制标准。小微企业提升自己的财务水平有利于自身融资。同时也应拓展多种融资渠道,而不仅限于银行贷款。

3.细分市场,并增强在此市场的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品牌价值。

4.推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转向个性化市场,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设计出适应该市场消费群体的产品。

参考文献:

[1]于建国.中国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艳菊.我国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

[3]赵熙君.我国企业多元化筹资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1.

金融惠民政策篇9

一、当前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金融现阶段发展看,笔者认为,无论从普惠金融的供给、产品丰富度,还从是外在政策环境看,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影响普惠金融的推广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影响着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步伐。

首先从普惠金融的供给方看,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机构类型、数量和层次偏少,市场细分不够充分,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当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机构网点主要分布在县域以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明显偏少。调研发现,除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在乡镇一级设有分支机构外,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仅在部分乡镇设有分支机构,本应服务乡镇为主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大部分设在县城,保险、证券、信托、租赁、期货等其他金融机构服务基本上空白。同时各金融机构缺乏差异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不清晰,业务和服务对象同质化现象突出。可以看出,金融多样化程度明显不够,县域及其以下农村地区人均金融网点的占有率还相当低,金融服务资源难以覆盖和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有效供给明显不足。

其次从普惠金融供给的产品和服务来看,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不够丰富,产品创新机制不够健全。调研中发现,受益于人民银行总行从2008年开展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各地和各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创新型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有效满足了“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需求。但产品丰富度还不够,难以满足普惠金融主体的多样化需求。从产品服务领域来看,为种养业和农副产品收购加工提供的信贷服务多,针对新型经济组织、自建房、子女教育、旅游度假等方面的信贷产品少。从贷款方式来看,抵押担保贷款多,信用贷款少。从贷款期限来看,短期贷款多,中长期贷款少。同时在农村地区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为主,缺乏中间业务新品种和新领域的拓展,缺少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和农产品市场风险的农业保险品种。调研中还发现,信贷产品创新机制僵化不够灵活,缺乏随机应变,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实行贷款产品审批机制,县域机构缺少自主授权,逐层上报,审批时间长,有的需要一两年,更有的上报十年还未有消息,极大地延误市场机遇和抑制了创新积极性。

三是从普惠金融的供需整体情况来看,普惠金融发展与多样化需求存在明显不匹配,且供给的高成本高风险亟待有效化解,普惠金融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当前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生根,农村经济不断呈现出种养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生产科技化、运作组织化、生活城镇化,农村金融需求的规模、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更加旺盛且日益多元化、差异化。而相对于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融资需求,当前主要集中在存、贷、汇“老三样”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存在明显的错配和不匹配。同时普惠金融存在政策性便利与商业性运作的矛盾。以普惠性贷款业务为例,因普通农户、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较小,大多集中于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数额,而发放这样一笔贷款,其贷款调查环节相比大额贷款并不简单甚至更繁琐,而且还要求服务“小、短、多、快”,同时还缺少必要的抵押担保物,主要以联保、保证等作为担保方式,且区域分布较广,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低,由此带来银行业务运行成本与风险成本都较高。此外,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资产评估公司、信用评级公司、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等重要的信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风险缓释和分担机制仍然较为缺乏。因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受惠群体的金融意识和知识相对欠缺,基层金融服务提供者业务素质不强,工作理念和手段不新等等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普惠金融产品服务的普及推广应用。

二、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经济和金融发展成果红利能够更有效、全方位惠及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向给予改善和完善。

一是构建层次分明、定位精细、功能互补、竞争充分的差异化、特色化金融组织体系。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定位上,政策性金融重在支大普惠,进一步扩大支农领域,围绕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并以委托贷款加强与商业性金融的合作,实现政策性支农与商业化支农的兼容共赢。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重在创新普惠,充分发挥其在科技、专业、资金和产业链融资方面的优势,加快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重在支持科技农业、都市农业、园艺农业和休闲农业,并为发展现代农业金融和为“三农”提供理财、投资等高端跨界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重在支小普惠,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和贴近本土的地缘优势,重点支持农民进城、就业创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不断为农户提供更多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社区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重在竞争普惠,充分发挥贴近基层、链条短、信息对称的优势,主动重心下沉和向下延伸,形成机构差异、产品差异、市场差异、竞争合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农业保险、担保、租赁公司重在保障普惠,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信用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在银行信贷和客户授信中引入保险机制,有效为支农普惠提供保障。同时注重发挥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金融功能,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推动相关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私募债的发行,探索将粮食、生猪等纳入农产品期货交易,实现风险规避,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竞争力。

金融惠民政策篇10

问: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答:今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问: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问: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健全机制、持续发展。机会平等、惠及民生。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防范风险、推进创新。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问: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问:如何健全多元化、广覆盖的机构体系?

答:一、发挥各类银行机构的作用。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鼓励大型银行加快建设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继续完善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推动省联社加快职能转换,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加快在县(市、旗)集约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步伐。

二、规范发展各类新型机构。拓宽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融资渠道,加快接入征信系统,研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设备投入与技术改造的融资需求。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大力发展一批以政府出资为主的融资担保机构或基金,推进建立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省级再担保机构,研究论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促进互联网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从业行为规范。

三、积极发挥保险公司保障优势。保持县域内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相对稳定,引导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农村保险服务网点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

问:如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

答: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广创新针对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户、特殊群体以及精准扶贫对象的小额贷款。研究创新对社会办医的金融支持方式。开发适合残疾人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强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开发和推广,完善电子支付手段。引导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无障碍银行服务网点,完善电子服务渠道,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增加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品种。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逐步扩大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发行规模。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基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购买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的小微企业给予贷款优惠政策。鼓励保险公司投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专项债券。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保险公司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小额人身保险及相关产品。

二、提升金融机构科技运用水平。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互联网金融专营事业部或独立法人机构。

三、发挥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益作用。积极鼓励网络支付机构服务电子商务发展,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支付服务,提升支付效率。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便捷、对象广泛的特点,引导其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各类低收入人群的融资难问题。

问:如何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答:一、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鼓励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拓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广度和深度。支持有关银行机构在乡村布放poS机、自动柜员机等各类机具,进一步向乡村延伸银行卡受理网络。

二、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加快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和农民信用档案平台,实现企业主个人、农户家庭等多维度信用数据可应用。扩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积极培育从事小微企业和农民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构建多元化信用信息收集渠道。

三、建立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问:如何完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答:一、加快建立发展普惠金融基本制度。在健全完善现有“三农”金融政策基础上,研究论证相关综合性法律制度,满足“三农”金融服务诉求。研究完善推进普惠金融工作相关制度,明确对各类新型机构的管理责任。

二、确立各类普惠金融服务主体法律规范。研究探索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有关制度。推动制定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典当业管理条例等法规。配套出台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网络借贷管理办法等规定。

三、健全普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明确金融机构在客户权益保护方面的义务与责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引导各类金融服务主体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环境。

问:如何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

答:一、完善货币信贷政策。积极运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新增或者盘活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

二、健全金融监管差异化激励机制。以正向激励为导向,从业务和机构两方面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特殊群体等普惠金融薄弱群体和领域。

三、发挥财税政策作用。立足公共财政职能,完善、用好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

四、强化地方配套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政策衔接与配合,共筑政策支撑合力。

问:如何加强普惠金融教育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答:一、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广泛利用电视广播、书刊杂志、数字媒体等渠道,多层面、广角度长期有效普及金融基础知识。

二、培育公众金融风险意识。以金融创新业务为重点,针对金融案件高发领域,运用各种新闻信息媒介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