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2:13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公共利益;解释

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对于这个概念的内涵及功能,学界至今尚无系统的论述。本文试图对知识产权法上的“公共利益”概念做一较全面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并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概念的类型和功能

(一)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概念的类型

“公共利益”这个概念在知识产权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是在著作权法和专利法中,兹举其要者如下。

(1)《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2)《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有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所列侵权行为,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处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经营额难以计算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4)《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有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所列侵权行为,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

(5)《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专利法》第五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7)《专利法》第十四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中国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应用的,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8)《专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概念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被分为两类:

(1)总则性“公共利益”概念。所谓总则性“公共利益”概念都分布在知识产权法的总则部分,例如《著作权法》第四条、《专利法》第五条都属于这一类。总则性“公共利益”概念并非具体的法律规范的构成部分,政策宣示的意味较浓,其内容最为抽象。

(2)非总则性“公共利益”概念。知识产权法上绝大多数的“公共利益”概念分布在知识产权法总则以外的其它条文当中。非总则性“公共利益”概念大多数属于法律规范的构成部分。

(二)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条款的功能

无论是总则性“公共利益”概念还是非总则性的“公共利益”概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具体而言,知识产权法上的公共利益条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消极性或否定

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条款的消极功能或否定功能的发挥,将会使不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知识产权行为不能够发生行为人所希望的法律效果。如《著作权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在该规定中,“公共利益”与“宪法和法律”并列,同时作为限制著作权人行使权利的标准,也就是说,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时,若“损害公共利益”会产生与“违反宪法与法律”相同的后果。再如《专利法》第五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根据该条规定,即使某人的发明创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如果妨害公共利益,也不会获得专利权。

2.积极

在知识产权法中,有些公共利益条款是以一种积极的指引形态存在的,它们一般作为构成某些知识产权行为的积极条件而发挥作用。例如《专利法》第十四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中国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应用的,参照前款规定办理”。在这里,公共利益成了构成指定使用的重要条件。又如《专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根据该条的规定,公共利益是构成强制许可的一项条件。

知识产权之所以具有上述积极,乃是由其本身特性决定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其保护对象是智力成果

,这种成果是在人类已有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本身就曾得益于社会,因此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其做出适当限制,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另外,法律保护的目的在于激发和促进新成果的产生和使智力成果得以实际利用,如果过分强调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就会阻碍智力成果的传播和使用,为此,需要对知识产权做一定的限制,包括对财产权的时间限制和对知识产权权利效力的限制。“对知识产权权利效力的限制是指为了国家或公共的利益,行使了法律规定通常属于权利人才能行使的权利,这种行为依法不属于侵权行为”[1](211)。3.惩罚

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条款的惩罚功能是指将违反公共利益要求作为引起法律责任的条件。例如《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这个条文中,损害公共利益是构成著作权行政责任,使著作权人受行政处罚的必备条件。

二、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

虽然我国知识产权的各种立法高频率地使用了“公共利益”概念,但是,考察各种立法,我们找不到关于“公共利益”的具体解释。这无疑是立法者的一种有意安排,以便保持知识产权法在适用上的适度弹性,使法律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具体社会情境。然而,在理论上,我们必须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以便能够为知识产权法的执行者提供有效的指引和规范。

对于“公共利益”或者类似概念的解说,在法哲学领域已经有所涉及。美国学者埃德加·博登海默曾经为确定共同福利或公共福利这类基本概念的内容和范围指出了一些基本原则。他认为,共同福利或公共福利不能被认为是个人欲望和要求的总和,同时,“我们也不能同意将共同福利视为是政府当局所作的政策决定”。[2](298)另一位美国学者庞德也曾将法律秩序所应保护的利益划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且对公共利益进行了界定,他所提出的公共利益是指涉及政治组织社会的生活并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3](141)。

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反垄断法上的“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无疑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不过,只靠法哲学的解释,我们还不能具体地把握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还有待到更近的法律领域中去寻找答案。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尽管人们也承认知识产权法的独特性,但是大多将其放在民法体系当中,因为知识产权的制度框架与民法一样是以规范平等主体的活动为基础展开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要想探讨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首先还得向传统民法理论寻求依据。

在各国民法中,存在大量的包含“公共利益”或近似概念的条款。我国《民法通则》有两处直接使用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措辞:其一是该法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其二是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1964年《苏俄民法典》也曾在第49条规定,“实施目的违反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法律行为无效”。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中,与此相近的用语较多情况下是“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等词。如《法国民法典》使用了“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用语。其后的《德国民法典》第138条规定,“(1)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无效……”;《日本民法典》第90条规定,“以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事项为标的的法律行为无效”……等等。但各国民事立法并没有对“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等概念做出解释。在民法对此类概念的理解全赖司法实践和学理上的解释。

在西方国家,理论界有时将“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统称为“公序良俗”。按照法国判例法的观点,公共秩序分为政治的公序和经济的公序。政治的公序为传统的公序,包括关于国家的公序、家庭的公序及道德的公序;经济的公序为现代的公序,分为指导的公序和保护的公序。日本学者也将公共秩序分为宪法秩序、刑法秩序、家庭法秩序等[3].关于善良风俗,各国立法也未见阐述。法国审判实践往往将善良风俗与道德准则相联系;德国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也以“社会道德学说”作为对善良风俗的最新解释。[4](281)

从纵向发展来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公序良俗基本上是以保护社会主要组织即国家和家庭为目的,因而被称为政治上的公序。直到二战结束以来,公序良俗才被赋予更广泛的含义,在传统的政治公序之外,加上了经济的公序。经济的公序又被分为指导的公序和保护的公序两类,前者是统制型经济的产物,旨在从私人契约关系中排除违反国家经济政策的成分,后者是指保护劳动者、消费者、承租人和接受高利贷的债务人等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中的弱者的公序。[5](70)

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利益”等概念被关注得较少,其含义尤感含糊。不过,按照民法学界的通行观点,“社会公共利益”在内涵和作用方面与西方国家民法中的“公序良俗”概念大体上是相当的。[5](71)

我们可以上述论述为基础来确定知识产权法上的“公共利益”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知识产权法中“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至少要把握以下两点:

(1)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的含义既是开放的,又是有限制的。其开放性在于,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并没有确定的答案,其具体含义不仅包罗广泛,而且还随着具体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动。其限制性在于,对“公共利益”概念的理解存在某种基本的社会认同,它并不认可无限任意的理解。

(2)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的含义既有政治和道德性内容,也有经济性内容。政治和道德性内容包含了从国家利益、婚姻家庭道德规范到法律法规的普遍原则要求等一系列的具体意义;经济性内容则包括对社会整体经济的保护和市场秩序的维持,对劳动者、消费者、承租人和接受高利贷的债务人等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中的弱者的尊重,等等。

三、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公共利益”概念的完善

尽管“公共利益”概念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勿庸讳言,相关立法在使用“公共利益”概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产权法使用“公共利益”概念的非一致性问题。

从法理上分析,知识产权法的诸种立法之间具有内在的协调性要求,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在使用共通概念上应该保持一致。然而,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对于“公共利益”概念的

使用,三部基本知识产权法之间还存在较严重的非一致性。依《著作权法》第四条之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可见,我国《著作权法》将“公共利益”与“宪法和法律”并列,认同了“社会公德”包含在“公共利益”概念中的理念。而依《专利法》第五条之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很明显,这里将“社会公德”与“公共利益”并列,显示出立法者认同的是“公共利益”不包含“社会公德”的立场。由此可见,相关立法对“公共利益”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对“公共利益”概念内容的理解。如果我们将“公共利益”概念理解为包含社会公德,那么它所包含的内容就包括政治、经济和道德诸方面,而如果我们将社会公德内容剔除出“公共利益”概念,那么,“公共利益”概念将仅包含政治和经济内容。

上述非一致性不应当被看做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它不仅有损立法本身的严谨程度,而且由于“公共利益”概念在知识产权法上的重要地位,也由于对于“公共利益”概念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执法者的自由裁量,“公共利益”概念的这种非一致性会造成知识产权法适用上的消极后果。

要消除这种非一致性缺陷,须通过修订法律来实现。我们应以前述对“公共利益”概念的通常理解为基础,将知识产权法上“公共利益”概念的使用统一起来。这主要牵涉到修改《专利法》第五条,将该条的现有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修改为“对违反国家法律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参考文献:

[1]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 梁彗星。市场经济与公序良俗原则[a].民商法论丛(第1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4] 徐国建。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2

关键词:食货;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框架

近年来,公共财政框架的理论倍受财政理论界人士的瞩目。这一理论不同于西式的公共财政理论,也有别于旧中国的公共财政理论,这种理论是在新中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的财政理论,所以,可以说这一理论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财政理论的重大突破。

一、我国对资本主义财政理论的引进及沿革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对国家以行政手段直接参与或间接干预国民经济、安排百姓生活与生产的活动,通常以“食货”一词来概括,历代史书中,都有“食货志”专篇记述或论述这些活动。“财政”一词是清朝末年从日本舶来的,后来成为概括上述活动的术语。据有关文献记载: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从法国引进了Finances这个单词,在翻译时,借用了汉字中的“财”和“政”二字,于是形成了“财政”这个概念。而FinanceS这个单词的英文为Financ.,起源于13一15世纪的拉丁语FiniS,汉语的意思是货币支付,后来又发展为Finars,汉语的意思是支付货款、裁定款项等,16世纪末法国政治家布丹在论及财政问题时,将Finars译成法文Finances,到了18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财政问题时,将FinanceS写成Financ.,并多处使用Financ……[1]直到1892年巴斯塔布尔才用publiCfinanc.表述财政这个概念(汉语的意思是公共财政)。这一表述虽然得到西方大多数学者的赞同,但也不乏反对者。例如1898年阿当斯就曾以Scienc offinanc.一词来表述,1937年瞻森曾以govemlnentfinanc.一词来表述,1965年,约翰森则以public economics一词来表述。[2]

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前后,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希望从发达国家借鉴富国强兵的经验,“财政”一词就是那时从日本引进我国的。但见诸官方文件,大概在光绪年间。光绪10年,“户部统筹财政。[3]光绪24年(1898年),提出:”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4]光绪29年3月,”命奕?痢Ⅵ暮韬杌?峄Р空?聿普?#?月)命那桐、与奕?痢Ⅵ暮杌??砘Р坎普??5]此后,经常以财政处的名义,上奏有关事宜,如建铸造银钱总厂、在京办银行等。光绪32年,实行新官制,改户部为度支部,”改户部设省,财政处入之。“中央在度支部下设”清理财政处“,各省设”清理财政正监理官、副监理官“等职官。[6]这里有两点应该加以说明:其一,当时对”财政“一词的理解偏重于货币,所以所设”财政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铸币,包括铜钱、银币、纸币,以及制定各种钱币发行的制度规则等,直到民国(1912年)以后,才逐渐对”财政“一词有了较全面的理解;其二,这时的财政处不过是度支部下属的一个机构名称,并不是理论意义上的财政概念,但这已经证明,最高统治者在革新派人物的影响下开始接受这个新的概念,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在财政概念被广泛应用的前后,中国的财政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在财政收入中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收入,铁路、轮船航运、电讯、邮政、矿业收入等,虽然收入甚微,但已不同于封建制度下的官营企业收入,三次发行国内公债和股票,也是按资本主义方式发行的;在财政支出中也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支出项目,如创建新军、训练警察、独立的司法机构支出、教育费、外交费等都属于此类支出;同时也出现了与资本主义性质的财政收支相配套的财政管理制度,如预算制度就是比较典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财政管理形式,其实,光绪29年设立清理财政处的目的之一,亦是清理地方财政,测算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为实行西方模式的预算作准备,经过4年的准备,于宣统二年试办宣统三年的预算。这个预算尽管比较粗浅,而且没来得及实施,清朝就被了,但这个没会诸实施的预算,不能说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宣统二年,制定了统一国库章程,这一章程也不同于封建性的国库制度,而是初步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库制度。

从清末舶来资本主义的财政概念以来,到政府的崩溃,在这不到40年的时间里,财政概念得到当时的统治者和经济学人士的普遍认同,并在各类财政文件和财政著述中予以广泛采用,20世纪30一40年代已有多部《财政学》之类的论著问世,政府还第一次编印了《财政年鉴》。然而就其实质而言,与资本主义的财政概念,无论是内涵,抑或外延,都有很大差距,当然,由于真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在中国建立起来,所以也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财政概念,这期间虽然使用的是资本主义的财政名词,但仍然难以掩盖其封建制度遗留的专制性和半殖民地时产生的买办性,以及连年不断地战争所造成的军事性。

二、新中国对资本主义财政理论的革命性改造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新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相当完善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制度,例如统收统支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和利润上缴制度、促进国营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促进农业发展的农业税制度等等。这个时期的财政概念虽然仍以“财政”二字加以概括,但对其内容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首先,新中国的财政理论是以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剩余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从而摈弃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契约论和边际效益论(Financ.或publiCfinanc.的理论基础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契约论和边际效益论)。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阶级不可调合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7],赋税(财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8];其次,新中国财政的实践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而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上,从1951年以来经过许多财政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到1982年,基本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概念,即“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或再分配”,这就是所谓的“国家分配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无偿的具有强制性地分配活动及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这个概念的外延是:财政分配是一部分社会总产品,其中包括一部分国民收入,一部分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m),一部分是V或C.对财政概念的这种表述,比较科学地概括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活动,因而得到了新中国大多数学者的赞同。与此同时,从财政的本质、职能、范围、作用,到财政政策、制度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当然,这期间关于财政概念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表述,如公共需要论、价值分配论等。

“国家分配论”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工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能够胜利渡过三年困难时期,并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能够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冲破“”时期的重重阻力,巩固了政权,稳定了经济;能够在“拨乱反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使国家财政从危机的边缘走向恢复和发展;无不与正确的财政方针、政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国家分配论”为依据的。

但由于“国家分配论”是在特定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一理论对国家财政内涵—国家财政本质的论述具有普遍真理性,但对国家财政外延的论述却不具有普遍真理性,例如对国家财政的职能、范围的论述,如果说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完全正确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就需要加以修正了;特别是对不同国家财政在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模式或类型未能进行科学地区分,所以当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一理论就遇到了来自实践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一尴尬局面,“国家分配论”必须突破过去对国家财政这一概念的外延的认识,打造一种新的财政理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财政改革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公共财政框架论应运而生了。

三、公共财政框架理论是我国财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时,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士就根据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提出了“公共财政”的概念,并引发了关于“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的学术之争。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更加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此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同时,财政制度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例如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方面,已由国家统收统支逐步改变为分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在财政收入方面,原来以国有企业利润为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改变为以税代利、以税为主的缴纳方式;在税收制度上,建立了以增殖税为主体、消费税与营业税为补充的新流转税制度,修订和完善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完善了资源税、财产税制度等;在财政支出方面,改变了原来对国有企业一揽子包下来的做法,而是按照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行企业改制,将大多数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而以有限的财政资金保证公共部门的需要;在财政管理方面,实行复式预算制度,又颁布了预算法、公司法等。由于经济制度、财政制度的改革,原来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及所体现的分配关系的财政概念,显然无法全面概括财政活动的实践,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冲破各方面的阻力,进一步探讨“公共财政概念”。以“公共财政”来概括现实财政活动的财政概念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199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这就是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由于前期实行的财政与货币的双紧政策的负效应,致使投资严重不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市场萧条,经济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及时调整财政政策,于1997年底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加大力度,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财政部长项怀诚于1999年初,在《关于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提出了“转变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的思想。《财政》杂志1999年第4期为此配发了《转变财政职能,建立公共财政》的专论。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政府部门已经接受并已在实践中开始运用“公共财政”这一概念,随后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关于“公共财政”概念和“公共财政”理论的讨论热潮。随着“公共财政”概念和理论大讨论的深入开展,中国的财政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如财政支出方面的政府采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融资方面的发展证券市场、发行品种齐全的国债制度等。目前,财政理论界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深入研究公共财政概念内涵和外延,密切关注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可以预期,随着“公共财政”概念与理论大讨论的深入发展,必将带来财政制度的更大变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建立的“公共财政”理论,继承了“国家分配论”的马列主义传统,摒弃了西方公共产品论中关于否定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阶级性和剥削性等糟粕,借鉴了这一理论中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提供非排他陛和非对抗等合理内容,创建了新的财政理论。其实,在“公共财政论”提出之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系例类似“公共财政”的改革实践,例如利改税、分税制的实行、国有企业改制、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等等,所以这一理论实际上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改革实践的理论升华。故此,笔者称之为“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

“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既能够深刻阐释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国家财政改革的新事物,又能化解在国家财政改革中出现的有关矛盾,同时也能指导国家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这一理论必将显示其蓬勃的生机。因而,“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是我国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因为这一理论为国家财政的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率先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改革过程中,理论滞后的问题一直困绕着改革的步伐。无论是对利改税,还是政府财政行为的转轨,抑或国家预算体制与制度的改革,都需要理论界给予财政理论的指导和诊释,然而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对此却无能为力。例如国有企业的利改税,传统的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是以两种身份从国有企业取得收入的,即一种是以国家的行政权利强制取得的税收,一种是以所有者的身份取得利润,如果将利润改为税收,就等于放弃了国家的所有者身份,所以,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而在利改税出台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有人进行理论上的批评;政府财政行为的转轨更是有悖于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国家财政一向以建设财政、生产财政自喻,为了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到了80一90年代,中央已经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的亏损户仍不断增加,亏损额急剧上升,为了弥补巨额亏损,国家不得不再三削减政府必要的开支,更无法兴办基础性事业和公共事业,致使经济建设一度出现“瓶颈”梗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仍然按照传统思维,呼吁“放水养鱼”,可鱼儿还是难以生存,当时如若有人换一种方式思考,就会与传统的国家分配论相碰撞。而“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不仅能够对这些改革给予充分的理论解释,而且还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从而保证这些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其次,这一理论更有利于我国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公共财政,但既然都是公共财政,就必然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无疑为各国财政之间进行国际比较,提供了前提,有利于我们吸取国际上各国财政的先进经验(当然,这些经验主要是技术性的),也使我国的数量统计口径与国际上的数量统计口径更加接近,进而拉近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距离。此外,这一理论也敦促职能部门更好地运用资本运营规律,改造国有资产,加快国有企业转轨改制的步伐,提高国家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是对新中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的发展和创新,国家决策部门选择这一理论,应该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明智的抉择。

参考文献:

[l]何盛明,梁尚敏。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

[2]应从市场经济的基点看待公共财政问题「J].财政研究,1999,(l)。

[3]《清史稿》卷124《食货志》5((茶法》。

[4]光绪24年《明定国是诏书》。

[5]《清史稿》卷24((本纪德宗记》。

[6]《清史稿》卷ll9((职官志》6“度支部‘,条和”清理财政处“条。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

2012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1万公里,达9.6万公里,仍居世界第二。回顾高速公路发展历程,对高速公路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在实践中摸索与升华,在管理体制、政府监管、资产管理等战略问题上还未形成成熟的共识,管理的法制滞后、体制不顺、内容不细、手段不强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2013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势必超过美国的10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届时我国拥有了世界最庞大的高速公路资产,高速公路发展也将很快实质性进入“管理重于建设”的时期,要回答如何平衡国家、高速公路投资者、高速公路使用者、公众等各方利益,在数量第一的形势下实现管理品质的第一,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问题的再探讨显得至关重要。

1.政府监管概念内涵

明确政府监管概念内涵是解决高速公路政府监管问题的前提。高速公路政府监管是监管主体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对高速公路市场经济行为的微观干预和控制[1]。根据政府管制领域著名的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的观点,高速公路政府监管应属于“公的监管”,监管实质是国家及其机构运用强制权利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干预和控制,对已经不能通过社会私有主体之间的合同达到约束效果的经济活动实施约束[2]。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是国家,由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来共同实现监管权力的取得、事中执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行政机关是由立法机关设立以贯彻政策目标的政府单位,从监管的具体实施看,行政机关是监管的实施主体,监管更多的体现出的是行政权力的作用。高速公路与其它领域的政府监管权力一样,随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集准立法权、行政权、准司法权于一身的权力集合,完全超越了传统政府行政权力的界限。划分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主体不能以组织类型而应以是否拥有监管的权力为标准。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主体广义的是经法律授权监管高速公路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监管高速公路的授权组织,狭义的是拥有高速公路监管权力并且独立于传统行政部门具有一定独立法律地位的政府行政机构。政府对高速公路领域经济运行的介入和参与主要是宏观调控、微观监管和资产管理等三方面的内容:

1.1宏观调控

高速公路政府宏观调控是政府运用财政、货币、税收等宏观经济政策对高速公路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控制”和“调节”,概念特征是间接的总量的。

1.2微观监管

高速公路政府微观监管是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在微观层面上,依据法律授权对高速公路市场主体及其活动予以规范、限制和约束的行为,概念特征是直接的、具体化的。

1.3资产管理

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中政府是出资者以参与高速公路企业治理和直接介入市场等方式对高速公路国有经济主体实施的直接管理,概念特征也是直接的、具体化的。

明确政府监管的作为内容,需要把握两点基本认识:一是参与高速公路市场经济活动的多面性政府主体,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都要求政府以公共机构身份持中立立场,资产管理要求政府以出资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内部行政管理,以使经营权与监管权分离,保证政府监管高速公路客观、中立立场;二是高速公路政府监管内容宜限于微观监管领域,宏观调控一般以间接方式引导高速公路市场利益主体的行为走向,微观监管以直接禁止和强制性要求方式更为直接干预高速公路市场利益主体的权利、利益和行为[3]。

2.重构政府监管体系

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涉及要素的主要包括:主体、客体是谁;职能、内容是什么;类型是哪些等。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政府监管的主体模式主要两种:一是国资委监管;二是交通部门监管。对这两种模式不少学者在研究中指出,高速公路产业仍然存在“政监、政事、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中政府监管概念不清与其他概念混淆使用等问题。依据高速公路政府监管的概念,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是高速公路政府管理体系中的子体系,高速公路管理体系中的各子体系的管理主体、目的、内容、特征等是不同的(表1)。

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一般都通过公共政策予以实施,借鉴植草益总结的政府干预经济的七项公共政策得到结论[2],政府宏观调控与微观监管高速公路的公共政策是不同的。

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部分(表3):

国外基础设施监管一般由独立的监管机构承担政府监管职能,基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政府监管职能近期应逐步由交通部门承担发展到由交通部门内设立单独监管部门承担,中远期走向由独立于交通行业,直属于国务院的监管机构承担。

3.政府监管的法制环境和主要内容

3.1政府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是高速公路监管的基础性保障。应加快此项工作建设,以《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为核心基础,制定和完善包括《高速公路特需经营管理办法》、《高速公路运营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实施细则》、《高速公路权益转让合同(协议)范本》、《高速公路权益转让动态监管办法》、《高速公路权益价值评估操作指导意见》、《高速公路保护条例》、《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保证金管理办法》、《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管理办法》、《还贷型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支管理办法》、《经营性高速公路收益动态监管办法》、《高速公路改扩建管理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高速公路政府监管的法规制度体系。

3.2明确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

依据美国黑弗兰、英国安东尼・奥格斯等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监管按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的分类观点,高速公路政府监管可以认为主要分为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表4)。

政府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高速公路具有不同的监管内容(表5)。

4.结束语

厘清高速公路政府监管概念,依据政府监管概念内涵和政府宏观调控、资产管理等概念外延,可以重构清晰的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框架,为解决高速公路政府监管的主体、客体、法制环境、主要内容等问题,以及解决高速公路存在“政监、政事、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中政府监管概念不清与其他概念混淆使用等问题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得到更为合理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卢毅李庆瑞刘建江我国高速公路管制的必要性和思路【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3

[2]【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绍文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4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5

项目化教学经济数学整体教学设计考核方案《经济数学》系统项目化整体教学从《经济数学》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考核方案、第一次课设计梗概、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设计,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其内容共分5个模块,每个模块设计1个能力训练项目,共设计5个能力训练项目。每一模块内容结束时,学生提交本模块能力训练项目的分析报告或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经济数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经济应用问题的能力。

一、《经济数学》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1.能力训练项目名称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有:寻找经济学中常用的经济函数;连续复利问题;边际与弹性问题及最值经济问题;由边际函数求总函数,资本现值与投资问题;经济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

2.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第一,能识别需求函数、价格函数、供给函数、总成本函数、收入函数与利润函数,并掌握这些函数的性质及图像画法。

第二,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变化的连续性,会用单利、复利两种方式计算利息。

第三,能求解经济学中边际与弹性问题及最值经济问题。

第四,掌握由边际函数求总函数的方法;会讨论资本现值与投资问题。

第五,会求解经济学中较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相关支撑知识

第一,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正确求解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函数的性质,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等。

第二,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求极限的方法;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会正确判断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理解函数在一点X0、区间(a,b)、闭区间[a,b]上连续的概念;理解函数间断点的概念,知道间断点的分类,能判断函数的连续性等。

第三,理解导数与微分的概念,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并能加以应用。

第四,理解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直接积分法、凑微分法、第二类换元积分法及分部积分法;掌握微积分基本定理和定积分的计算公式;掌握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第五,理解行列式、矩阵、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及矩阵秩的概念;熟练掌握行列式的两种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及矩阵的乘法运算;熟练掌握求逆矩阵的两种方法及求矩阵秩的方法;掌握克莱姆法则求线性方程组的方法;理解n维向量、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秩、基础解系、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这几个重要概念;熟练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其判别法则。

4.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第一,让学生自学第一章函数第三节经济中常用的函数;找出经济函数、观察函数的性质、图像;最后得出经济函数分析报告。

第二,通过对函数变化趋势的讨论,引入数列、函数极限概念,引导学生寻找极限的计算方法;通过函数图像的观察,分析函数变化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得到函数连续的概念、判断函数连续的方法;最后推导连续复利公式、并解释其经济意义。

第三,通过分析函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引导学生发现导数概念,为更好计算导数,寻找计算导数的方法;为寻找计算函数改变量的近似方法,引导学生探寻微分概念,进一步寻找计算微分的方法,最终找到用微分计算函数改变量的方法;为找到判断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函数图像的做法,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导数这一重要工具。

第四,通过已知某函数导数求某函数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原函数的概念,通过寻找求原函数的方法,发现不定积分的概念,最后找到求不定积分的四种方法。

第五,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发现二阶行列式、三阶行列式概念,通过归纳法引导学生发现n阶行列式概念,在寻找计算行列式方法中得到行列式性质等。

5.结果

结果有:经济函数分析报告;连续复利公式的推导及经济意义解释;边际与弹性问题及最值经济问题解决方案;由边际函数求总函数,资本现值与投资问题解决方案;经济学中线性规划问题解决方案。

二、考核方案

对学生考核分三个方面:平时成绩(占30%)+能力考核(占25%)+期末考试成绩(占45%)。期末考试采取相同教学内容的班级统一命题、闭卷考试的方式。命题的范围和水准严格按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要求执行。期末考试出同等难度和题量的a、B、C三套试卷及评分标准。

平时成绩及能力考核具体内容设计:

1.平时成绩

考核项目:出勤;课后作业;课堂表现。

考核内容:迟到、早退、旷课、事假、病假、上课睡觉;完成作业情况;上课态度、参与程度、处理问题准确度。

考核标准:迟到、早退、旷课、事假、病假、上课睡觉此项共计10分。学生上课迟到一次扣1分,请事假一次扣1分,病假一次扣0.5分,上课睡觉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2分,扣完10分为止。完成作业情况此项共计10分。少交一次作业扣2分,作业不认真、质量差一次扣1分,扣完10分为止。上课态度、参与程度、处理问题准确度此项共计10分。上课积极参与,主动并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板书做题正确一次得2分、两次得5分、三次得8分、四次得10分。上课不回答问题或板书解题此项得0分。

2.能力考核

(1)考核项目

提交经济问题解决方案或分析报告。

(2)考核内容

第一学期:第一章内容学完后提交经济函数分析报告;第二章内容学完后提交连续复利公式的推导及经济意义解释;第三章内容学完后提交边际与弹性问题及最值经济问题解决方案。

第二学期:第四章内容学完后提交由边际函数求总函数及总函数改变量,资本现值与投资问题解决方案;第五章内容学完后提交经济学中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

(3)考核标准:

此项共计25分。提交方案或分析报告内容翔实、准确,第一学期提交一个得8分、提交两个得16分、提交三个得25分。第二学期提交一个得12分、提交两个得25分。一个学期内一次也不提交方案或分析报告此项得0分。

三、第一次课设计梗概

1.设计思想

4个关键词:沟通、介绍、渗透、要求。

2.教学过程

师生相互介绍用多媒体课件――财经、金融专业中的数学函数导入新课并介绍课程内容介绍课程教学方法介绍学习方法介绍考核方式与学生约法三章,提出纪律要求进入正题――研究函数、反函数概念及函数四个基本性质课堂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第二,注重数学文化的学习。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6

一、中国公民社会理论研究兴起的背景

从civilsociety的本源来看,它是一个完全源于西方的极富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涵义,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意蕴。然而,从90年代开始,大陆学界对这一概念倾注了大量的热诚。对中国大陆的学者而言,借助于这样一个纯粹西方的概念并不仅仅是用于解决现实的困境,更多的是希望能用其来提供一个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理想框架。

1.从整个世界的大环境来看,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公民社会理论在西方的重新复苏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最直接的知识来源。西方公民社会理论之所以复兴,其原因在于:a.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非西方国家都面临着强大的民主化浪潮,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人们重拾了对市民社会的关注。

B.前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暴露出来的高度集权的弊端使人们开始对斯大林式的全权国家进行反思。从70年代起在东欧的一些国家自下而上的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争取民主的运动,一些学者借助于市民社会的概念对表达他们的反国家主义的思想,最终酿成了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巨变。有学者把巨变看成是市民社会复苏的直接结果。

C.从整个西方社会来看,二战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福利国家的危机,也促使一部分学者呼吁限制国家的权力和活动范围,向市民社会回归。国家中心论开始衰落,人们期待官方的、扎根于共同体的组织比国家更能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80年代起,随着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国家权力重新向社会回归,公民社会理论家开始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此理论展开研究。

2.中国国内状况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公民社会的复兴密切相关

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让学者们敏锐的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促使在中国出现一个类似于西方早期公民社会的阶层,并推动政治社会体制变革,从而使中国走向真正的现代化之路。因此,civilsociety这样一个极具灵活性和挑战性的概念在90年代的中国学界看来,因为能够作为这个古老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工具因而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了浓郁的本土色彩。

从中国大陆的研究情况来看,公民社会理论的兴起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介绍引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92年开始到上个世纪末。90年代开始,中国正值政治社会体制转型期。中国的政治体制正从无所不包的、社会力量被行政吞噬的国家体制中转型,从个人的淡化到个人主体自觉意识的复苏,从分割的城乡二元体制到变迁的城乡结构。尤其是1992年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了市场经济新阶段,现实层面的发展需要重新确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也急需借用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中国知识界在对西方理论进行甄别时,选中了公民社会这样一个发源于西方,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且又重新在西方得到复苏的概念。

在这一阶段,知识界对公民社会的讨论主要围绕现代化的进程而展开,这与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舶来”性紧密相连。这一时期的成果,除了探讨建立中国的公民社会以外,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评介上及对概念移植中国展开论证。(以〈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为代表,首先在1992年率先推出邓正来、景跃进的〈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这是当代中国研究公民社会之滥觞(见邓文)。随后,这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的有影响的文章,围绕如何建构中国公民社会,及中国公民社会有无可能而展开。(出版的国家与社会论文集)

到了上个世纪末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治理与善治的兴起,15大之后的政府机构的需要对中国政府的治理变革、创新制度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公民社会理论的兴起符合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见《治理的变迁》,俞可平)此阶段的研究主要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作为实体的公民社会进行实证的研究、对国家、社会之间疆域的确立、社会空间的建构及第三部门的发展展开切实的论证。二、

公民社会研究的内容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研究的核心主要有两个,一是建构中国的公民社会话语体系,或是说中国的公民社会何以可能;二是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可以说90年代以来整个的中国公民社会研究都是围绕这两个论域而来的。

1.市民社会的概念及其建构

要解决论题一:建构中国的公民社会,首先对中国的学者而言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如同众多的西方概念引入中国一样,首先就面临如何将西化的概念植入中国的话语体系里。“civilsociety”一词在国内有着几种不同的翻译法,每种翻译都体现了译者对这个词的不同理解。有“公民社会”、“市民社会”、“民间社会”等三种常见的译名。其实,在92年以前,市民社会是一种广义的用法,中国知识界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可谓不陌生,它来源于马克思的著作中,已有无数的知识分子拜读过“bourgeois”(关于它的词源学背景,可以参看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极其在现代的汇合》),然而,对马克思的著作中市民社会等同于资产阶级社会这一印象也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对同一个德文单词有的书有的地方翻译成市民社会,有的则译为资产阶级社会。随着学界对这一概念的深入了解,慢慢的在论述时学者开始比较普遍的采用了市民社会的译名,但也注意到不把它和资产阶级社会等同起来。不过,也仍然有学者遵照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的理解来谈论这一含义丰富的概念。(胡承槐,《“市民社会”及其历史地位》)。也有的仅从城市居民的狭义范围来理解市民社会,容易在语言转换时产生混乱。所以随着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及90年代后西方公民社会的兴起,强调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采用这种译法。从中国大陆的研究状况来看,在第二阶段采用这一译名的比较普遍。而且就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来看,中国是一个拥有8、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如果采用市民社会的术语,无形中就将广大农民排斥在外,而且civilsociety就其政治学意义上,侧重的是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所以在当下,这是一种较好且较为普遍的译名。至于民间社会则是台湾学者的译法,这是一个中性的称呼,为历史学家所喜欢,在分析近代中国的民间组织时尤好采用。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它过于边缘化,带有台湾社会发展的显著痕迹,突出强调了官民对立和台湾社会的那种自下而上的运动特征,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不具备普遍性。(邓正来〈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

对Civilsociety的不同译法其实就代表了学者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其实,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人们很难给市民社会下一个清晰的定义(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从西方的传统来看,公民社会的概念就在不断发展变化,从古希腊最初指城邦社会,代表的是高贵、优雅、道德的文明社会是civilis(这一概念的变化见布百科全书)到近代的两条不同的研究进路,一条洛克式的社会先于国家或外在于国家到黑格尔式的国家高于社会(查尔斯.泰勒更指出还有孟德斯鸠式的以法治为核心的进路)(这一点,邓文、方文曾在国内着重介绍过,在国家与社会的书里也提到过)。到了当代,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之后,又有了以市场经济为划分点转到以文化领域的变化。而要建构中国自己的公民社会话语体系,就必须要对这个概念有自己本土性的理解,对此,中国大陆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陆学者对公民社会的理解正如译法的多层次一样,在研究进程中也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采用的二分法,所谓二分法主要就是坚持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强调市民社会是由非政治性的社会所构成,并强调市场经济作为市民社会的主要成分。这种市民社会概念是由黑格尔提出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而在后一阶段主要则是三分法。

但前面说过,国内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由于始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所以国内研究文献为数众多的一部分集中在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研究上以及与此相关的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研究上包括伯恩斯坦、葛兰西等人的市民社会研究。(如郁文,王文)一般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作者往往从唯物史观出发,阐述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点,并想发掘出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历史意义。

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时,有学者撰文指出,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对应物,看作是置于个人和国家之间、对私人利益和普遍利益起调和作用的“中介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显示出了重要的现代意义。(〈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探析--兼论“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王岩江海学刊2000年04期)

而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研究中,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作为规范和标准的“真正的自由”概念,建立在互主体性哲学模式之上,是一个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表现为从“家庭”经过“市民社会”到“国家”的概念各个环节的辩证发展,体现着自由意识的发展。这一概念对于黑格尔的伦理概念及其辩证运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正是在伦理概念的运动过程中,“市民社会”表现出了深刻的辩证性质,黑格尔结合古代与现代熔于一炉的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才真正是可能的,或者说是必然的。(郁建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人文杂志》2000年03期)。在对伯恩斯坦的研究中指出他是提出建构市民社会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之关系问题的第一人,并探讨了他与马克思的观点的异同之处。(《伯恩斯坦的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郁建兴,《哲学研究》1997年04期)。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个人的市民社会观念,更多的属于评介性质的。在这一层次上,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对经典原著的解读,希望重现原著对这一论题解释的本来面貌。然后,再有限的探讨马克思、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他们一般用的都是市民社会的译法,这样,在对这一概念介定时,往往把市民社会等同与城市居民,并且把它当作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这样一个问题,容易产生歧义。(如胡承槐文)

上述的观点我们可以称为经典派,除此以外,方朝晖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两篇文章则详尽的从词源学的意义上阐述了西方学者的两种不同的市民社会观念和两种不同的理解趋势,指出现代市民社会是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自治城市社会两种观念的总合,既是一个“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又是“国家公民”的社会,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而成。

最有代表意义的则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上的文章,而汇其精华的是邓正来的《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对当时市民社会的研究概况做了一个批判性的总结。邓文围绕当时市民社会的研究状况做了俯瞰式的研究,针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发生学背景,指出市民社会的研究其实是在原来的知识界讨论背景之外的一个全新领域并指出市民社会的研究对学界来说有两大可以运用的资源,一是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实体社会的资源;一是作为认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解释式的资源。作为一种解释模式,市民社会在阐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多大的作用是邓文论述的重点,以此为出发点,邓文分析了市民社会的中国化概念后,对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指出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或发展的具体道路有两段论模式和三阶段三种动力滚动驱动式,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应该是良性互动说。(指出“市民社会概念能否确当地适用于中国,则完全取决于具体运用此一概念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人的具体研究效度(童文))基于此,这一时期的市民社会的概念理解就有以下几个特色:(1)

民社会既是以市场经济甚或私有产权为基础的,(2)市民社会的内在联系是内生于市场经济的平等自治的契约性关系;(3)市民社会遵循法治原则(4)市民社会奉行自治原则(5)市民社会通过公共传媒表达其意见和在公共空间交换意见(6)市民社会内部的民主发展进程(见邓正来《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

总言之,邓文主要是从二分法来谈论市民社会的,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中,市民社会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人们几乎就是想用这样一个纯粹西方的术语来找到现代化的道路,所以,这段时期的文章尽管纷繁多杂但1.脱离不了二分法的框架,2.围绕现代化的进程而展开。这个可以说是自由派的观点。

在当时,之所以采用二分法,我想主要与几个因素有关。在90年代初的大气候下,正值市场经济方兴,面临的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的问题。其时,被压抑许久的社会这一概念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习惯的还是它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说明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其实是一种政社合一的社会,“社会”这一概念没有独立存在的空间。从我们出生到死亡,都是国家的、单位的附属物,没有独立于国家之外的任何私人领域,所以知识界对市民社会既是熟悉而期待又是陌生的。因此,在重新认识的时候,无疑,适应当时大气候的形式采用了国家和社会的二分法。其次,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当时的中国社会,谈论文化传播的公共领域还是不成熟的。因此,市民社会成为了通用的译法,也被知识界所认可。

到了第二阶段,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西方理论的进一步了解,学界逐步对三分法产生了兴趣。当代西方的学者如柯亨和阿拉托提出国家-经济-市民社会来代替国家-市民社会的二分法。主张把经济领域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去,认为市民社会主要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我们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经济与国家之间的社会互动领域,它首先是由私人领域(尤其是家庭)、结社的领域(尤其是志愿结社)、社会运动以及各种公共交往形式所构成的”。()这一观点无疑受到哈贝马斯的影响,反映了西方社会市民社会理论重心的转移。因为经济系统的过分扩张和商业化倾向的影响会阻碍公民社会的独立性。而中国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团体的兴起,私人自主的社会生活空间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也促使了对这一问题重新审视。

这一时期的市民社会理论有了大量的介绍当代西方理论的文章。按照三分法,如童世骏的第三个向度——与政治、经济关系微妙的市民社会;陈晏清的《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则分析了近、当代市民社会观念难得不同,指出市民社会观念由近代的因商品交换关系而结合起来的私人自律的经济交往领域转为当代自主的社会文化领域论。而王新生的博士论文则以市民社会为题,在厘清近当代市民社会的差别之后,力图表达出市民社会是一个由家庭、“需要的体系”、公共领域三个方面共同构成的社会生活空间,而且这三个方面是一种历史递进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侧重点不同。并提出市民社会的概念由三种不同意蕴:描述性的、分析性的、和价值性的。这是一种颇有见地的看法。

而在第三部门的兴起之后,有了要素说来说明公民社会的概念。在国内有这样一个趋势,采用公民社会译法的,大部分都是采用三分法的,以何增科为代表,吸收当代公民社会的研究成果。他们采用西方学者Gordon.white的观点,认为“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何文提出,就公民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和文化特征及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而言,它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有四个:1.私人领域2.志愿性团体3.公共领域4.社会运动。一般而言,主张公民社会译法的学者他们的研究重点倾向与公民社会与治理、善治和第三域有关。

2.如何建构中国的公民社会

在厘清了中国的市民社会概念之后,学者就如何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也论述了自己的看法。集中起来,主要围绕中国学者对市民社会概念的认识而展开。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建构当下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新型互动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处理国家和社会,国家和个人的相互关系,建立各自相对独立而又共存一体的功能界限。而关于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则有五种模式:公民社会制约国家、公民社会对抗国家、公民社会和国家共生共强、公民社会参与国家、公民社会和国家合作互补。并指出,公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这五种模式并不互相排斥,是对复杂现实的高度抽象。(何文)而在中国的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上,首先。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有的学者就否认中国有过市民社会,有的也只是宗族社会,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内似西方历史上完善的市民社会阶层。(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近期难圆的梦)学者认为西方的发展模式很难适宜于中国社会的情况,因为西方社会是在权利高度分散化和多元化的特定背景下形成的,一开始就表现出与现实社会及政治结构的异质性,但其内部的理性化过程完成较早。而对许多后进国家来说,市民社会与现实社会和政治结构是同质的,因此内部的理性没有完成,所以中国的市民社会不可能走西方那样的道路。反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市民社会的健康发育必须依赖外部条件,尤其以政府的促进作用最大。(方文,90年代)从中国的现实和历史状况出发,中国市民社会论者主张“良性互动说”,它既是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运作方式,又是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想形态。(邓文)理解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互动关系,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公民社会与市场经济:

市民社会是和商品经济相伴而生的观念,早在黑格尔,就明确从从市场经济出发来分析市民社会的《法哲学原理》,把市民社会理解为“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是私人自律的商品交换领域。马克思则更进一步的将其理解为“物质的交换关系”。现代后自由主义者约翰.格雷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市民社会的主要成分,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上而下展开的,原来被压制的个人和社会开始凸现。国家虽然仍然是社会资源的控制者,但与改革前相比,社会也已经成为控制资源的潜在有力力量,社会占有资源多元化,社会的自主性慢慢的表现明显,出现了相对独立的个人与社会力量,一大批非营利组织和独立社团的出现促使学者对此现象的关注。这是由于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需要必须而且能够彼此独立和自由活动的公民个体,任何一种成功的市场体制不仅需要完善的内在竞争机制、健全的法律制度,而且更需要一个完整的公民社会来配合,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造就了一个完善的公民社会。而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及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市场经济造就了市民社会的主体、拓宽了空间、培养了意识形态、营造自治机制(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储建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市场经济通过经济制约体系的自我构建,将社会成员以内在和外在两种方式整合成为经济有机共同体,并通过对企业、利益集团、社会组织、社区这些不同的组织机构的结构性整合而使之形成为一个形态完整的社会共同体,这就是市民社会。因此,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市民社会的胜利。(郁文)

二是市民社会与法治:

市民社会是以一种普遍的契约关系和契约精神建立起来的,并以此来保障其良性运行。从市民社会的产生发展来看,它与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和近代法治的确立密切相关。

查尔斯.泰勒就指出,早在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市民社会时期,孟德斯鸠就强调一种“来自国家并针对国家的自由”——政治自由,一个自由的社会总是和一定良好法制的国家相符合的,自由状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源与宪法。强调了市民社会和法治的关系。实现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良性发展,法治的约束作用必不可少。要想使市民社会成为真正的文明社会,也必须要以法治为保障。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运作的体制条件是法治,而法治则是通过其两个经济作用来为市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的,一是约束政府,二是约束经济人行为。

有学者认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是法治运行的基础和界限。法律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矛盾互动发展中,在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冲突和协调中得以发展;而市民社会的多元权利有效的分解了国家权力,遏制了公权力的专断倾向。市民组织的多元化、自主化发展,形成了对国家权力的分割与制衡。市民社会多元利益的冲突、互动与整合衍生了理性规则秩序;具有自由理性精神的公民意识构成了法治的非制度化要素。中国要真正走向法治,就必须重新构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确立多元权利基础、公共权威和良善之法。(马长山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与界限)。

三、是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thirdsector)或者称为nGo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在西方兴起于80年代,它最初只是在行政管理理论层面展开研究,而随着公民社会理论家开始对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公民社会进行实证的研究,第三部门也开始关注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部门的作用及其与国家和市场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双方开始寻找理论契合点,两者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在以前的研究中,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倾向与政治哲学方面的,它本身固有的自由主义传统就反对极度扩张的国家权力,认为国家的干预对公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主张国家和公民社会分离。以契约为基础,法治为保障,依靠强有力的公民社会来制衡国家权力,公民社会被抽象为一种理想的模式。而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减少,公民社会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扩大社会自治领域,限制国家活动范围,对于政治民主意义重大。而第三部门的研究正是专注于对社会自治性团体的研究,对社会社团的基本结构、从业人员、对政府社会影响能力和服务能力等等的基本能力,对社区的大的趋势的调查。与公民社会的侧重于理论性相比,在nGo的研究中,实证性研究占主导地位。其实从实证的角度来看,两者都是在看同样的问题,可以说都是想用政府与市场的框架,或是用自身管理的框架,从公共事务的角度,从制度治理角度,从更多的更复杂的管理治理角度来进行研究工作。因此,在研究趋势中,二者结合在了一起。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的“公民社会”的构架中,社会基本结构发生的最根本变化是,由政府-单位-(作为单位人的)个人的单向、单维的关系,转变为多元、互动、社会参与与自组织形式的结构。政府不再是一个全能的部门,它行使国家安全、公共政策、宏观调控等有限职能,并主要通过监督、规范、政策优惠等间接手段调控企业和非营利部门的行为。这一改革过程首先从企业行为的独立开始,改革开发以后,企业逐渐扩大了自主权,形成不同于政府下属的“工厂”的“法人”,而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最终还要归于社会自组织体系的形成。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大量的公民自组织形式为基础,个人作为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社会的成员,形成广泛的自组织形式,构成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或称“非营利部门”,是大量具体社会功能的直接履行单位。所有这一组织结构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基石。(王名,2001)

四、公民社会的研究方法:

谈及此,不得不对中国的公民社会研究方法做一概述。总体印象是,规范性研究在第一阶段占主导地位,因为,前面说过,公民社会理论一直是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恪守一种社会政治理想,有强烈的现实批判作用,也是不同派别的理论家用以表达自己政治理念的工具,因此,它主要是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理论来加以研究的,公民社会概念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分析概念来运用。作为研究方法,它以公民社会为中心来研究问题,一方面反对以国家为中心,另一方面也反对以经济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分析性的概念它主要被视为一种社会实体或历史实体,人们从不同学科分析其起源、发生发展过程及未来前景(何文中国社会科学季刊982期市民社会:民主化的希望还是偶像——80年代以来国外市民社会研究述评)

然而,随着第三部门研究的兴起,实证性的研究逐渐凸现。他们找到了共同的研究兴趣,而且实证性的研究极大的拓宽了公民社会研究的范围,使的公民社会的研究泛理论的研究注重了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民主与全球化等专门问题的研究。并且用此理论,深入调查进行个案研究。从全球的趋势来看,这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如美国学者读《使民主运转起来》就是历时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然而,从大陆的情况来看,这一方面还相对薄弱,虽然这些年关于基层民主已经成为显学,但是对这一问题显然还只停留在乡、村一级。而从中国的行政体制架构来看,乡显然不属于一级政府,而中国社会的特殊情况需要我们把视野拓宽。目前进行调查的成果较为典型的有:1998年出版的《静悄悄的革命——中国当代市民社会》,该书从四个层次:个人层次、基层层次、阶层层次、nGo组织(社团组织)层次探讨了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状况。大致结论是:中国改革开发以来个人的自由大大提高,在四个层次当中最为活跃;基层层次讲了农村基层社会的变化、城市单位组织的变化,由于社会大量的变化,基层层次也成了非常活跃的层次;阶层层次不太明显也不活跃;而第四层次也不太活跃。我们认为市民社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刚刚发展,也很不成熟。提出,我国市民社会很明显的两个特征是自我冲动的特征和自我约束的特征。

五、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关于公民社会理论本身知识界仍然有几个问题需要梳理清楚:

一是市民社会问题讨论中往往将近代市民社会观和当代市民社会混为一谈,这就产生了概念的歧义。如仅仅将市民社会作为私人自主的经济交换领域;及单纯将市民社会理解为城市居民,这就容易剥夺广大农村居民的权利,使的这一概念过于狭隘、片面,没有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另外,就是前面已经说过的将一个西化的概念移植于中国,而这个概念本身是源于西方的语境的,在对中国现实的分析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以西方的模式为标准,对中国的现状加以评判,或者是简单的依据西方的概念的框架,对中国社会做一简单分析;或是盲目的比附,照般西方的经验,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说明中国的市民社会早已经存在。这是后进国家在全球化的强势下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3期

2、

邓正来和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总第1期

3、

邓正来,“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总第8期

4、

景跃进,“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学术讨论会述要”,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5期,页197

5、

方朝晖,“对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6、

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7、

陈晏清,王新生,“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01期

9、

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10、

何增科,“市民社会:民主化的希望还是偶像——80年代以来国外市民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2期

11、

马长山,“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法学研究》,2001年03期

12、

郁建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人文杂志》,2000年03期

13、

郁建兴,“伯恩斯坦的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哲学研究》1997年04期

14、

童世骏,“第三个向度─—与政治、经济关系微妙的“市民社会”,《欧洲》,1995年03期

15、

王元,“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述评”,《东南学术》,1995年03

16、

梁治平,“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Society──CivilSociety概念再检讨”,《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1年,第1期。

17、

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8、

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近期难圆的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

何增科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

20、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

21、

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2、

李凡:《静悄悄的革命:中国当代市民社会》,香港,明镜出版社,1998

23、

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4、

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7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着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着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着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8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 概念框架 评估要素

一、引言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评估政府行为的活动,需要完备和系统的理论为基础,以便科学指导实践。要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的有效作用,必须对评估理论基础概念进行界定和关联分析,形成有机框架,即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forGovernmentperformanceappraisal,CFGpa)。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的构建,有利于政府绩效评估准则的制定,有利于评价并据以修订既有的评估准则。有利于指导评估准则制定机构发展新的评估准则,同时在缺乏评估原则的领域内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从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成果看,有关政府绩效评估概念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政府绩效评估内涵界定。美国的奥斯本与盖布勒(1992)、美国《国家绩效评论》(1993)和菲利普・J・库珀(1995)等,我国臧乃康(2001)、蔡立辉(2002)等,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一系列概念(评估的内涵、评估的主体和对象、方法和形式、价值取向、评估的目的和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各自不同的阐述,形成了不少有益结论。但对于政府绩效评估的一系列概念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基础理论框架,导致有关概念的界定仍然比较模糊。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研究的逻辑起点,导致研究缺乏目标性。笔者认为,借鉴国内外经验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构建范式,积极构建系统性、整体性较强的、具有本土化特色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与准则体系,应成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领域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构建概念框架,旨在指导政府绩效评估准则的制定和绩效评估实务。

二、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

(一)政府绩效评估框架结构。政府绩效评估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评估环境影响了评估价值取向与目标、评估的基本假设、评估对象等方面,这些方面决定了评估要素的产生,而评估要素的产生又需要一定的评估方法对其评估。以对比和验证假设,从而形成政府绩效评估报告。通过逐层分析概念框架涵盖的基本内容,对有关概念界定和特征区分,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因此,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是在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界定基础上,由评估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构成的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是解决“评估前提是什么、为什么评估、对谁评估、评估什么、评估信息达到什么质量、如何评估、评估结果如何报告”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框架。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政府绩效评估并为政府绩效评估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系统,其可以用来评估现有的评估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的绩效评估准则和解决已有的评估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的绩效评估问题。以评估环境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图如(图1)所示。

概念框架描述:首先,政府绩效评估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评估环境影响了评估价值取向与目标、评估的基本假设、评估对象等方面,因此它是政府绩效概念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次,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评估目标是在一定的基本假设前提下通过对确定的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来实现。从而在评估环境影响下的评估目标、评估假设和评估对象构成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框架。第三,评估目标、评估假设和评估对象共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的要素,包括它的具体设置、设置数目和评估要素的内涵。第四,评估信息质量特征介于评估目标和评估报告之间,具有“桥梁”的性质,既反映评估目标的基本内涵,又统驭着报告信息的披露程序。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构成了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框架,评估实务要在概念框架的范畴和指导下进行。并根据评估要素和评估信息质量特征要求,遵循一定的评估原则,并为此制定具体的评估执业准则。评估报告是通过具体的评估程序产生的。评估程序是根据评估的原则和具体准则而设计的,同时根据所选择的评估方式和报告类别并考虑评估的影响因素而执行具体流程。

(二)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逻辑起点评估环境政府绩效评估的产生、发展均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等紧密相连。政府绩效成为公共管理关注的焦点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经济停滞、管理危机、财政危机和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下降等问题,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改革运动。在这种“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的运动中,绩效评估与管理这个普遍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理念被引入政府管理,要求政府注重绩效,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重塑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从各国实践的情况看,绩效评估应用的各种手段、工具和方法日趋完善,效果非常显著。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绩效评估措施,包括政府围绕其使命采用目标管理(mBo),全面质量管理(tQm)等手段进行绩效管理,强化了政府对议会和顾客的双重责任;实行成本核算,加强财务控制,完善信息反馈,实行以绩效为基础的预算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打破统一的薪酬体系,推行绩效工资制和业绩奖励制。正是这些改革措施的实行推动了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绩效评估制度的运用与发展。公共项目及其产生的结果成为了政府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关注的焦点;绩效管理、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管理中引进竞争与市场机制等措施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政府管理目标也由单一地追求效率目标发展到全方位地追求社会公平、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改善公共责任机制和提高公众的满意程度。在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改善人民福利的激励下,以及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西方各国政府改革实践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关注和跟踪西方的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各级政府和部门以推进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和推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为突破口,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在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出现了如社会服务承诺制、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责任制考核、公民评议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等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赋予了绩效评估新的时代要求和价值取向。提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明确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并就服务型政府的宗旨、职能配置、管理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三、政府绩效评价框架第一层级概念:假设、目标和对象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假设基本假设是由政府绩效评估的环境所决定,作为绩效评估存在和运作前提的基本概念。政府绩效评估主要是向全部信息使用者和公共管理委托者提供政府整体的绩效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很明显,这种评估信息系统受到了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程序都离不开内外部环境所建立的假设。孟华(2006)在考察了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后,得出了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基础是:实用主义与科学理性主义的理论基础,质疑政府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基

础,分权化政治架构的政治制度基础。结合美国的经验与转型期我国的实践,本文提出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假设:一是政府的可信性假设。是指政府的可以信赖程度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这种可信性假设包括政府存在的必要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能力,政府官员的工作胜任能力,以及政府官员的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假设。这种假设是政府绩效评估方式选择的基础,政府的信赖程度决定了绩效评估以内部方式还是外部方式为主,同时也决定了评估主体的独立、客观程度。二是信息可验证假设。是指所提供的反映绩效活动的信息是可以验证的。它包含以下含义:首先,对政府的绩效活动的记录和汇总是客观的,即绩效活动和绩效活动的记录存在逻辑联系。其次,存在评估绩效活动合理性的客观标准。再次,重大舞弊差错及非法行为是可揭露的。最后,评估主体能在合理的时间、人力和费用范围内取得足够的证据并得到有效的结论。从信息可验证假设出发,可以推导出四个重要的政府绩效评估概念,即评估证据、评估准则、评估风险和合理保证。要对评估客体进行验证,首先必须取得充分有效的评估证据;为了做出评价,还必须有大家公认的评估准则;评估人员未能揭示的绩效信息的重大差错和舞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评估风险;社会公众就可以相信经验证的评估信息能提供某种程度的合理保证,一旦遭受损失,就可追究评估人员的法律责任。三是评估主体独立性假设。评估主体的独立性假设认为,由于委托关系和利害冲突的存在,客观上需要一个与评估信息没有任何利害冲突的独立“第三人”,对绩效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做出评价。四是评估主体胜任能力假设。是指评估人员在履行评估职责过程中应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包括技术、知识和经验等。五是评估主体理性假设。该假设认为评估人员也是有理性的,其自身存在着自利行为。因此评估人员必须通过制定规范予以约束、必须建立健全有关法律、规范对评估人员的评估行为和道德行为予以规范和约束,并建立一定监督措施对评估质量予以控制。六是风险可控性假设。是指虽然信息风险是不可消除的,但评估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评估程序。通过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防把评估风险控制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

(二)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只有明确评估目标,才能确立评估的原则、程序、方法,构建框架体系内容,从而建立相关的评估准则。从一般意义说,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是反映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讲,政府绩效评估是向全部信息使用者和公共管理委托者提供政府整体的绩效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为目的,以加强与改善公共责任机制,使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传递公共服务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竞争力,达到管理有效、社会公平、人民满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政府绩效评估目标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产生,价值的取向反映了政府绩效评估的方向。自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一般主要在于:顾客至上的价值、公共责任的价值和投入产出的价值。我国学者臧乃康(2005)在总结了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后认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既要遵循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一般价值,学习其先进经验和经典范式,更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按照符合中国国情的特殊价值进行政府绩效评估,两者必须兼顾。当代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是在社会转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起步的。因此,必须突出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和谐价值。同时,政府绩效评估价值一般必须以忠实公共利益为前提,才能实现绩效评估的协调与和谐,因为政府的目标价值具有多样性。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目标的设计,要使政府绩效评估过程和效应不仅是评估其行为的有效性,更要评估其行为正当性;不仅评估其行为的经济成果,还要评估其行为对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特别对公民及社会公平、公正的影响,不仅要评估效率、发展,还要评估和谐、协调。这一切都要求政府绩效评估应关注政府行为的价值衡量和价值选择。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对象及其内容 政府绩效评估对象就是“对谁评估”的问题。从传统意义上说,评估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个人绩效和政府行政机构绩效的评估,由于“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对行政机构的考核就是对行政首长的考核”。因此,评估对象主要是对政府行政机构绩效的评估。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政府绩效评估就是对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的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的评定。

四、政府绩效评估框架第二层级概念:评估要素和质量特征

(一)政府绩效评估要素 政府绩效评估要素就是“评估什么”的问题,是政府绩效评估对象的具体化,是评估报告的组成部分。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评估对象的业绩有不同的分类。从目前看有如下几类:经济、效率和效果要素,这种分类主要从政府公共管理过程的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角度考虑的;政治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要素,这种分类主要从政府宏观管理涉及的领域来考虑的;职能、影响和潜力要素,这种分类主要从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模式所构建的。本文以第二种要素分类为基础。构建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四方面的评估要素。之所以以宏观管理领域作为评估要素,是因为当前以这四种评估要素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明晰政府的行政责任,把握宏观管理各个方面;也有利于评估报告的使用者理解评估报告,对比和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别,客观地评价政府的作为程度;同时这样的分类既简明扼要,能够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要求。具体讲:一是政治绩效。政治绩效是政府绩效的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的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或社会秩序的供应是一种政府制度安排,这是政府核心能力之一。政府制度安排的能力越强。政治绩效就越容易凸现。二是经济绩效。经济绩效表现在经济持续发展上,国民经济不仅在量上扩张,而且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有质的提升。考察经济绩效要以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利率和汇率为重要衡量指标。良好的经济绩效还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较高、政府能供应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三是社会绩效。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内涵丰富,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和提高;社会公共产品供应及时到位,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社会群体、民族之间和谐协调,没有明显的对抗和尖锐的冲突。四是生态绩效。生态绩效是在社会全面发展基础上人与环境达到和谐相处的状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突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生态绩效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这种重要性要求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把生态文明程度作为评价政府绩效的重要方面,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绩效和生态绩效构成了政府绩效的基本内容。政府绩效体现在政府行政管理的每―个层面和领域。这种绩效既不是政府短期投入的回报,也不是政府终端产品的累积,而应该是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环境友好的总成果。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9

近年来,公共财政框架的理论倍受财政理论界人士的瞩目。这一理论不同于西式的公共财政理论,也有别于旧中国的公共财政理论,这种理论是在新中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的财政理论,所以,可以说这一理论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财政理论的重大突破。

一、我国对资本主义财政理论的引进及沿革

从清末舶来资本主义的财政概念以来,到国民党政府的崩溃,在这不到40年的时间里,财政概念得到当时的统治者和经济学人士的普遍认同,并在各类财政文件和财政著述中予以广泛采用,20世纪30一40年代已有多部《财政学》之类的论著问世,国民党政府还第一次编印了《财政年鉴》。然而就其实质而言,与资本主义的财政概念,无论是内涵,抑或外延,都有很大差距,当然,由于真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在中国建立起来,所以也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财政概念,这期间虽然使用的是资本主义的财政名词,但仍然难以掩盖其封建制度遗留的专制性和半殖民地时产生的买办性,以及连年不断地战争所造成的军事性。

二、新中国对资本主义财政理论的革命性改造

“国家分配论”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工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能够胜利渡过三年困难时期,并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能够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冲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重重阻力,巩固了政权,稳定了"经济;能够在“拨乱反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使国家财政从危机的边缘走向恢复和发展;无不与正确的财政方针、政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国家分配论”为依据的。

但由于“国家分配论”是在特定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一理论对国家财政内涵—国家财政本质的论述具有普遍真理性,但对国家财政外延的论述却不具有普遍真理性,例如对国家财政的职能、范围的论述,如果说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完全正确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就需要加以修正了;特别是对不同国家财政在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模式或类型未能进行科学地区分,所以当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一理论就遇到了来自实践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一尴尬局面,“国家分配论”必须突破过去对国家财政这一概念的外延的认识,打造一种新的财政理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财政改革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公共财政框架论应运而生了。

三、公共财政框架理论是我国财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199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这就是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由于前期实行的财政与货币的双紧政策的负效应,致使投资严重不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市场萧条,经济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及时调整财政政策,于1997年底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加大力度,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财政部长项怀诚于1999年初,在《关于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提出了“转变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的思想。《财政》杂志1999年第4期为此配发了《转变财政职能,建立公共财政》的专论。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政府部门已经接受并已在实践中开始运用“公共财政”这一概念,随后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关于“公共财政”概念和“公共财政”理论的讨论热潮。随着“公共财政”概念和理论大讨论的深入开展,中国的财政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如财政支出方面的政府采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融资方面的发展证券市场、发行品种齐全的国债制度等。目前,财政理论界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深入研究公共财政概念内涵和外延,密切关注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可以预期,随着“公共财政”概念与理论大讨论的深入发展,必将带来财政制度的更大变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建立的“公共财政”理论,继承了“国家分配论”的马列主义传统,摒弃了西方公共产品论中关于否定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阶级性和剥削性等糟粕,借鉴了这一理论中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提供非排他陛和非对抗性服务等合理内容,创建了新的财政理论。其实,在“公共财政论”提出之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系例类似“公共财政”的改革实践,例如利改税、分税制的实行、国有企业改制、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等等,所以这一理论实际上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改革实践的理论升华。故此,笔者称之为“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

“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既能够深刻阐释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国家财政改革的新事物,又能化解在国家财政改革中出现的有关矛盾,同时也能指导国家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这一理论必将显示其蓬勃的生机。因而,“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是我国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因为这一理论为国家财政的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率先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改革过程中,理论滞后的问题一直困绕着改革的步伐。无论是对利改税,还是政府财政行为的转轨,抑或国家预算体制与制度的改革,都需要理论界给予财政理论的指导和诊释,然而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对此却无能为力。例如国有企业的利改税,传统的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是以两种身份从国有企业取得收入的,即一种是以国家的行政权利强制取得的税收,一种是以所有者的身份取得利润,如果将利润改为税收,就等于放弃了国家的所有者身份,所以,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而在利改税出台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有人进行理论上的批评;政府财政行为的转轨更是有悖于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国家财政一向以建设财政、生产财政自喻,为了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到了80一90年代,中央已经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的亏损户仍不断增加,亏损额急剧上升,为了弥补巨额亏损,国家不得不再三削减政府必要的开支,更无法兴办基础性事业和公共事业,致使经济建设一度出现“瓶颈”梗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仍然按照传统思维,呼吁“放水养鱼”,可鱼儿还是难以生存,当时如若有人换一种方式思考,就会与传统的国家分配论相碰撞。而“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不仅能够对这些改革给予充分的理论解释,而且还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从而保证这些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其次,这一理论更有利于我国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公共财政,但既然都是公共财政,就必然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无疑为各国财政之间进行国际比较,提供了前提,有利于我们吸取国际上各国财政的先进经验(当然,这些经验主要是技术性的),也使我国的数量统计口径与国际上的数量统计口径更加接近,进而拉近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距离。此外,这一理论也敦促职能部门更好地运用资本运营规律,改造国有资产,加快国有企业转轨改制的步伐,提高国家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是对新中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的发展和创新,国家决策部门选择这一理论,应该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明智的抉择。

参考文献:

[l]何盛明,梁尚敏。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

[2]应从市场经济的基点看待公共财政问题「J].财政研究,1999,(l)。

[3]《清史稿》卷124《食货志》5((茶法》。

[4]光绪24年《明定国是诏书》。

[5]《清史稿》卷24((本纪德宗记》。

[6]《清史稿》卷ll9((职官志》6“度支部‘,条和”清理财政处“条。

公共经济的概念篇10

共享经济概述

共享经济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可简单解释为:民众公平、有偿地共享一切社会资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经济红利。此次提出的共享理念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概念的延伸。在改革开放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的影响,带动全民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共富的基础上实现共享,通过共享来实现共富,保证全民实现小康。国家提出“共享”概念,意在以新兴的经济模式带动经济发展,促使全民实现共同富裕。

共享经济的产生于壮大,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为其提供了强劲动力。一是产能过剩使得共享具备物质可能。在全球各地特别是像美国、中国这样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产能普遍过剩。二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催生出易用、标准化的共享平台。大众熟知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奇虎360,以及境外的世界级巨头,如谷歌等,都是善用过剩产能进行革命性的分割、整合,继而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三是形成了人人共享和合作关系。从“集体智慧”,到定制化“众包”创新,再到小众成果的众筹,人们乐意在人人共享结构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一致性和质量,享受到特殊和特别的服务,并为此共享自己的资源。

现下最火的共享经济模式要数分享经济了。自2011年爱日租的建立,标志着国内分享型经济实体的首次落地。至今四年时间内,分享型经济已经逐步渗透到全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产物是滴滴快的等打车平台及途家、木鸟短租等在线租房平台。这些平台的发展与分享型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共享经济的影响与发展趋向

十三五规划将共享概念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理念,必将会使共享经济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首先能够促进共享经济实体合法化进程,以政策保证共享经济的发展。其次,有了政策的扶持后,共享经济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个经济实体会向横向、纵向两方向综合发展。再次,共享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后也必将促进社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以及影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把共享概念作为国家发展理念时,必然会使之经历规范化进程。因此,作为共享经济的主体也会经历合法化历程。在力推共享概念,促进分享型经济发展时,国家必将会加快分享型经济的合法化进程。参照十三五规划的具体内容,在政策支持上,国家一定会加速落实分享经济合法化进程。

目前,分享型经济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在今后的发展中会逐渐向细分领域深入。作为分享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专车。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合作、兼并最终向着细分领域发展,从最初的滴滴、快的两家公司,合并成滴滴快的后开始向专车、巴士、出租车等多个方向发展。其他领域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以上过程,最终分享经济将会出现类似淘宝、天猫等覆盖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类大平台,实现分享经济跨越式发展。

从长远角度来看,分享型经济的发展将会改善民生。在分享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创造众多就业机会,而这些就业机会能够安置大批失业人群。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加民众的收入,减少失业人口,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帮助。

分享型经济的影响还将作用于当下整个经济形势。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下行时期,国家政策收紧,分享型经济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将会有力的刺激经济发展。分享型经济主体提供的服务对刺激内需有着重要影响,也与国家政策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