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45

新闻学的理论篇1

一些“元”问题也还存在分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比如何为新闻伦理,这是新闻伦理学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新闻职业伦理的简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新闻伦理包括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容,着眼于道德现象;还有观点认为,新闻伦理应是宏观层面(整个新闻领域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中观层面(具体的新闻媒体机构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微观层面(新闻工作者对本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履行情况)三个层面的综合。学界目前对新闻伦理的定义和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争鸣固然重要,但是理性的、有根据的思考之后的共识也必不可少,特别是一个学科的关键概念。只有弄清楚了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解决了基本理论层面的问题,学科建设才有可能推进。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反思、讨论中不断推进、完善和超越。我国伦理学者万俊人说,“伦理学不能只停留在经验描述的层次上,而要为道德经验和道德规范提供更深刻的基本理论说明。”③应用伦理学更是如此。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句名言:“伦理学不在于呼吁,而在于论证。”④新闻伦理的本质是什么、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伦理规则,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如何等,不是在新闻活动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程序,通过长期的总结和理论化的过程,在学术研究中达到学界的广泛共识的结果。那么如何有效改变目前的现状,促进新闻伦理理论的研究呢?这就需要把理论提升当作新闻伦理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以优先的方式推进新闻伦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具体来讲,首先应该从理论伦理学中吸取营养,找到强大的理论根基,全面深刻地反思新闻伦理学学科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另外也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方面吸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开放的态度提升新闻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其次,在一般伦理的背景下研究新闻伦理的个性,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方式,借助学科研究方法论来思考、讨论、论证新闻伦理学前面讲到的基本问题,确定自己的学科定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研究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再次,工作上要在新闻伦理研究队伍中集中力量攻关,讨论一些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举行大的以理论为目标的学术研讨会,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一些理论性强的重大课题,出版一批具有理论深度的研究专著。只要学界普遍重视,研究者动员起来,经过数年的努力,就能从理论上增强新闻伦理理论的深度,向着建立新闻伦理体系的目标迈进,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二、从规范伦理学视角来看:新闻伦理规范之本在于理论

规范伦理,狭义上说,指道德体系中涉及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的伦理,旨在为人们的道德生活确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广义上说,规范伦理因人们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理解而有所不同,一般凡是运用理论研究,论证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提出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伦理,都属于规范伦理。广义的规范伦理包含或部分包含了理论伦理的内容。目前,我国对新闻伦理规范研究较多。就专著和教材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军的《新闻工作者与法律》,王天定的《新闻道德与规范》,黄瑚编的《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等,这些专著涉及到的新闻职业伦理的规范比较系统。同时,一批学术论文对新闻伦理规范的探讨也比较多,特别是从新闻伦理规范的角度来评价和解读新闻实践,成果比较突出。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应当说这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是,仅仅就规范研究规范是不够的。比如目前学界往往是将自律和他律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来看待,研究多是在自律和他律的阐释框架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多是用现有的新闻道德规范去评价相关实践。那么,为什么应用自律、他律的框架而不用别的框架,自律、他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发挥效用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条件、记者素养、媒介场域、制度基础等是否具备,以及各因素之间如何互相影响,还有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中为何自律、他律常常失效等等。这些问题必须用理论的思维去研究,不能仅满足于制度的制定与解释。新闻伦理规范是指导新闻伦理行为的准则,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但是,伦理学理论才是新闻伦理规范制定、研究和评价的前提。只有理论的提升才能为新闻伦理规范研究找到合法性空间,进而增强其有效性。比如说新闻伦理规范的制定需要遵循一系列社会普遍伦理的基本原则。显而易见,只有在关于道德价值的判断是真理的条件下,所制定的道德规范才能够与道德价值相符,从而能够成为优良的道德规范;相反,如果关于道德价值的判断失误,甚至出现了谬误,那么,在其指导下所制定的道德规范,则不一定能起到抑恶扬善的引导作用,甚至会纵容不道德的行为。那么,这种新闻道德规范就是恶劣的道德规范。⑤新闻伦理规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的规范,属于实践规范。“合理的实践规范既是‘是’与‘应该’的统一体,又架设了一条由‘是’转变为‘应该’的‘桥梁’。同时,合理的实践规范架设的‘桥梁’为实现实践主体的价值追求、社会需要提供了观念保障。”⑥如何判断规范与价值相符与否,如何使规范有效而不失范呢?“人在社会中为什么愿意交出一定的自由,接受、遵守某种规范和约束,或放弃某种规范、另外选择其他规范,这是需要论证、需要充足理由的。这种关于规范之前提、基础的探讨,关于规范确立的原则、方法、程序的探讨,是伦理学‘讲道德’‘有道德’的核心”。⑦新闻伦理学研究不只是单纯地将各种规则和价值标准简单地应用与推广,而是一种再研究、再创造、再构建,将新闻伦理理论具体化的过程。任何一种伦理规则的生成、生效、失效都有其社会历史上的根据。伦理学的分析工作即理论的反思和观照,在于发现一种伦理规则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研究一种伦理规则能够有效的客体性条件和主体性条件。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理论提升才能使规范本身具有合理性,以增强新闻伦理规范约束力的有效性。

三、从实践伦理学视角来看:新闻伦理实践提升依靠理论

实践伦理,实质是指规范伦理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理论伦理经过规范伦理向现实的道德生活的转化,同时也是检验理论伦理和规范伦理是否真切实用的标准和尺度,是形成和产生新的理论伦理和规范伦理的伦理场所和领地。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转型中,新闻职业道德中的问题较多,所以新闻伦理实践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学界的研究中,论文很多,著作也不少。但是从问题方面来说,相当多的新闻伦理实践研究往往就事论事、缺乏深度,没有从理论上深刻分析。比如“就当下的新闻道德研究来看,更多的是对有关新闻事件中道德问题的个案分析,而这些个案研究,大多是用现有的道德规范说明有关新闻行为的道德与否。”⑧这样就会造成道德判断没有合理性的理论支持,对案例的解析也缺乏理论的深度和依据。再如研究新闻伦理失范的归因和对策的文章较多,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普遍停留在新闻伦理表征研究,而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索。⑨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层面研究新闻伦理实践中的问题,让理论建设来指导学科实践。新闻伦理理论不仅是新闻伦理实践价值的提炼,更重要的是它指导着新闻伦理实践,能为新闻伦理实践提供合理性的根据,也会使新闻伦理实践的研究不流于表层。正因为这样,更要求新闻伦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在这方面学界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对现在的新闻道德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的,有以中国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为代表的论著,这些研究就虚假新闻、“有偿新闻”、虚假广告和误导广告等新闻职业道德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再比如对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的研究,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王卉副研究员从关系角度研究失范现象;还有近年来伴随着公共性突发事件的频发,一些研究者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思索,指出应不伤害、不侵权、生命至上等超越一般伦理规范的原则意见等等。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尚有提高的余地,亦即能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上给予提升。

新闻学的理论篇2

1把杆理论

把杆理论最早被应用于传统舞蹈学习训练之中,要完成舞蹈基本功训练必须借助把杆,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所谓把杆理论是指存在一种能够帮助完成某一事件的虚拟标准,这个标准是达成其他目标的前提,只有达到这个“把杆”标准,才能实现其它一切可能完成的目标。本文所述的新闻播音就以“把杆”标准形式出现在整个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新闻播音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审美能力,提倡创作法则纪实化,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将规范性作为前提才能进行。加强新闻播音学习和训练能够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怎样规范吐字归因和科学勇气发声的能力,以使语言表达更具逻辑性,使有声语言传播更加精准。除此之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学会如何俯帖受众,深入理解内容以及加速思维运作等。所以,将新闻播音作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把杆”极具可行性。

2播音主持专业新闻播音学习现存问题

2.1教学内容老套

信息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的广电事业改革,“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融入”这一进程的发展便是最好体现。广大受众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满足广大受众需求,传媒工作者也不得不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作为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输送人才的大学也不断加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但是大部分学校专业教材仍然选用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实用播音教程3》,书中内容大多以“理论+例稿”形式出现,虽然形式不错,但是例稿内容过于陈旧老套,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2教学模式单一

“理论大课+实践小课”已经成我现阶段我国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最主要形式。在大课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老师讲并记笔记。这种“注入式”理论教学方式通常会让学生感觉乏味,提不起兴趣,课堂积极性不高。小课教学中,通常都是老师先示范,学生再进行模仿训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同样性格或是处于同一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消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2.3忽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优秀的传媒工作者应当是宽口径人才,具备采、编、播全面协调发展的能力。但是我国现阶段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所开设的课程却仍旧采用以前的标准,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大多数课程设置都是以提高播音员播音能力为目标,使其能够将文字稿件巧妙地转化为有声语言。所以在教学时通常只注重培训关于有声语言的相关技能,忽略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以及培养其他能力。

3“把杆理论”在新闻播音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3.1设定“把杆”偶像

在新闻界,有很多荧幕形象非常好的播音员、主持人,播报水平极高,经常成为决定大家对一个电视台的认可度的关键性人物。这些关键性人物就相当于一个“把杆”,学生可以设定自己的“把杆”偶像,以“把杆”偶像的标准要求自己,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例如,学生将白岩松设定为自己的“把杆”偶像,通过模仿白岩松在播音过程中的吐字、发音技巧等来加强自己的专业基本功练习。同时,也可以观看他主持的《新闻周刊》《、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学习他的应变能力以及其它专业技巧,但是切莫一味照搬照抄,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样才不会黔驴技穷。

3.2规范“把杆”标准

语言品质是衡量新闻播音员播音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对语言传播者的普通话水平要求极高。播音者在播报过程中必须吐字清晰、发音准备、声音动听圆润并富有变化等。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却需要播音学习者花很长时间去学习和训练,训练包括怎样吐字归因、运用气息、控制口腔等一系列繁琐又复杂的过程。当前,新闻播音学习标准五花八门,规范性不足,学生在学习是很难决定到底将哪一个标准作为“把杆”,因此,规范“把杆”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个刚开始接触新闻播音学习的学生首先想要做的就是选择学习参考标准,但是五花八门的标准很难使其做出合适的选择,于是草率做了决定。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个标准好像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又放弃了这个标准,重新选择,如此循环往复,并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效果。所以,学生在一开始不应该急于做出选择,而是应该先对自己做一个全面分析评估,选择一个最适合自身特点的“把杆”标准之后才开始学习。

3.3加强“把杆”训练

上文已经谈及了设定“把杆”偶像和规范“把杆”标准,如此一来,要取得良好学习成效,加强“把杆”训练就必不可少了。如果只是设定偶像、规范标准而没有行动,学习很难取得成功。在同样的教师、教材和教学方式前提下,刻苦训练的学生一定会比一个只停留在理论上而从不加强训练,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要强很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这个学生更能深刻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吐字发音技巧时,教材上的理论能够让其知道具体操作流程,如果不加以训练,就很容易忘记,更不能将其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但是,如果在学习理论之后就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就很容易理解和吸收这些知识,产生良好的效果。

4结论

新闻学的理论篇3

关键词:新闻学理论体系公共性

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时常被人质疑,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新闻学学者深思。郑保卫教授扛起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大旗,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比较明确,回答了中国新闻学的特性问题,有助于明确中国新闻学的个性价值和努力方向。新闻学只有充实了自身的内涵,凸显了自身特色,才能进一步巩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理论溯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

由于新闻在中国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新闻学又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人发出“新闻无学论”[1]的质疑,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新闻学已“走入黄昏”[2]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新闻学并未走入黄昏,而是在不断迈向辉煌,新闻学学科的基础扎实,其学科独立性具有现实和理论依据。郑保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都为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基础。[3]新闻学的学科创新是宏观创新理念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不断创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闻学。[4]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在找准问题、继承传统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下和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发展新闻学学科。[5]他提出,我国新闻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当是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6]郑保卫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要坚持用马克思新闻观作指导,并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7]

郑保卫教授的观念为我们探索新闻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如何明确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功能,解决这一体系的贡献和普世性、阐释力等问题,规避理论构建中的伦理风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理论的时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内在上与目前学界认同的推进“去西方化”理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学开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学术理论,以信息、传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传的学术话语,希望借西方话语达到学术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极大解放。经过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现象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新闻学开始反思西方理论的局限,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体现中国的传播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平衡点。这种“去西方化”理论研究,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就是应该找一个基于全球化中国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黄卫星所言,当务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闻传播学研究不仅在于摆脱技术化、“贫血化”的庸俗路线,而且更在于科学解释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并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8]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研究的视野被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的诸多禁忌开始被打破,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再次被重新审视,在“再政治化”的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研究的公共参与精神。

中国传播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学科走上历史前台的重大转折时期,政府或国家的需要发挥着一种引领和重组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作用。目前,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并面临转型,信息化持续加速新闻需求高涨,媒介技术变革推动公众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姜飞[9]认为,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的社会形势和公共需求,同战后美国对新闻传播学的需求十分相似。在这个冠之以“转型”、“信息”、“风险”、“新媒体”等名称的社会中,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空前重要,而党和政府、企业组织、公众个人等,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理论创新机遇期,新闻学有必要加强“去西方化”研究,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去西方化”理论的一个恰当选择。

三、理论合法性: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和文化书写

学界中的很多人对但凡牵涉以“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理论应该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实践的检验,或者理论应该是意识形态中立的,不应有政治倾向。这些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学术不是政治,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也应该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适应性。但理论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活动,仍然无法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全部问题,而且理论也无法回避自身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质疑,人文学科遭遇表述危机。人文学科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念正在被重新评估,那些曾经想当然地被当做事实,或者被当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础的“确定性因素”,成为有问题的东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知识大全。[11]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不仅仅限于文学界和人类学界,但人类学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诸多人文和社会学科。后现代思潮带来的质疑权威、消解中心、打破权力,给传统的理论带来诸多挑战,这种质疑给所谓的普世理论和客观真理以巨大打击,普世理论和绝对中立都是被后现代给解构了的“神话”,他们并不存在。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实验民族志的启发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理论构建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普世理论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态度。

但是,如果放弃理论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论的合法性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公共人类学的实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示意义。公共人类学的主要声望来自它对世界范围的某些问题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它从过去的研究所积累的传统中吸取智慧并应用于当代。[12]学术研究应该是作者(学者)利用文本(理论)与读者(公众)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具体的公众,要解决的是理论的普世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解决过程中,普世性成为解决“本土问题”的前提和语境,而“本土理论”成为特殊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并证实或证伪普世理论。我们要发展的新闻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新闻学学者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建立同中国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公共精神为基本原则,这符合学术研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总在一个原点开始旅行,后人会按照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入歧途,误入困境。这时知识会推崇复古或是返回原点,重新考问,摆脱困境,以便开始新的旅程。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当原有的学术传统难以解决困境中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返回原点。在这个原点,永远高昂着人性,永远驻扎着对人的生命的追问,对真理的追问。后现代主义返回了这样的原点,打破了原来树立的传统和权威,但在打破这一切的同时,它仍然在建构。后现代民族志同样打破了民族志积累起来的权威,但同时它也致力于一种新的秩序。

现在,新闻学的理论构建也急需做这么一项工作:返回原点。返回原点,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理论无法支撑社会发展、西方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刻,返回那一时代,梳理最近30多年来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经验和不足,以公众联系的时代变迁为底色,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描绘新的理论图景。这种总结的源泉就是30年来的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理论阐释力: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目前,中国研究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很多西方理论无法在中国得到验证,因此中国研究成为理论验证的天然“试验场”。很多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特性表述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表达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同时,中国学者更喜欢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怪圈”。我们所要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是要解决这种怪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这种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学者在走入一个村寨做研究时,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处的乡情、县情、省情,乃至国情和整个世界。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论和全球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问题。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对西方理论进行发展或修正,它的创立目的是强化普世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学术界以外再建立一个理论界,学术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系统,它最早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同当前的现实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欢迎西方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检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逐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这一理论建立在从殖民时代开始从未有过的全新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影响逐步扩大的基础之上,这些现代历史上的崭新经历和发展历史将给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以更强的阐释力。

我们的态度并不是为了通过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建立一种真正的“普世理论”。克利福德在《写文化》一书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词,用来说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这种“有承诺的、不完全的”真理带来的“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为机智表达的源泉”。[13]或许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就是要探索这样一种“部分的真理”,这种部分真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理论或真理不同,但这种真理面对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公众时,可以解释中国的问题,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于公众和公共事业的一种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们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能。我们应该捕捉历史难得的机遇,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纳入世界范畴之中,发扬公共精神,服务于中国的公共事业,扩展学术的公共空间,发挥学者的公共作用。

注释:

[1]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2009年第3期。

[3]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黄卫星:《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9]姜飞:《中国传播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第23、25页。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36页。

[12]乔治·e·马库斯:《中文版序:〈写文化〉之后20年的美国人类学》,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4页。

新闻学的理论篇4

从笔者的研究和教学经历来看,新闻学教育所面临的困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某些新闻院校的专业课程强调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新闻教育在学理上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而新闻实践则强调现实主义,两者的“语境”并不完全一致。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就像任何一门社会科学一样,必然要求有相对独立的学术品味和价值体系,但新闻实践部门要么经常被“宣传计划”牵着鼻子走,要么在资本的渗透下成为利益追逐的工具,新闻教育所追求的“专业理念”在现实中难以完全体现。因此,在强调理想主义色彩的新闻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对现实复杂性的考虑而实践中遭遇与他们的学历不相匹配的困惑甚至挫折,而业界对新闻学教育的质疑也由此产生。

要在新闻理论教育环节解决这个问题可从多方面进行尝试,而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则可从教学模式创新上进行探索。笔者认为,在新闻理论课堂上引入“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经典理论的同时又能认识现实运作和实际情况,在新闻理论教学中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

1“案例工作坊”——一种并非全新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工作坊”(workshop)并非全新事物,其起源于欧洲(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为宗旨的包豪斯学院。该学院的创建者、现代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格拉皮乌斯以“技术与艺术并重”为教育理念,提出学习过程仿佛“工厂学徒制”,学生是“学徒工”。在教学过程中,负责教授理论课程的教师引导学生的专业发展;而担任技术制作课程的导师则负责指导其实践教学。由于教学实践需要特定场地,因此学生日常实践空间——工作坊逐渐成为实践教学的核心,以此形成的教学模式亦被称为“工作坊教学”[1]。

工作坊的教育模式被教育者引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后,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教学和讨论模式。这种“案例工作坊”模式是指,以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20~30名成员组成的小团体在该主讲人的指导下围绕某个话题或案例进行活动和讨论。由于这种学习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和参与者的互动学习,因此参与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案例工作坊”便逐渐成为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普遍存在于各专业领域中[2]。

工由于新闻学与传统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不同,是一门现实性,操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新闻理论教育仅仅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不可能使学习者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这就要求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做到知识、理念与技能并重,提高新闻实践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把实践意识贯穿于新闻教育的全过程。尽管绝大部分新闻院系已经强调专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传统的新闻理论课堂教学和教案则依然围绕“教师、教材”为中心展开,其核心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却不利于他们的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从新闻学科本身的性质来看,把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工作坊”引入新闻理论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吸收,更有助于增加课堂的现实元素,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实战能力。

2案例工作坊在新闻理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从国内新闻院校的教学实践来看,已有部分高校以“案例工作坊”作为新闻理论课堂教育的主要模式,笔者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也开始以“案例工作坊”为突破口对理论教学过程进行探索。下面将以新闻理论中的“新闻价值”为例,简单介绍“案例工作坊”在新闻理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与运作。

第一,由指导教师全面制定与掌握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明确“新闻价值”专题的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明确学习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引领学生全面贯彻该计划。

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计划以“新闻价值”的概念、“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之讨论、“新闻价值”要素的要点和内容,以及“新闻价值”要素的变迁作为学习目标。其中,为了适应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等媒介环境变化的需要,课程设计将以“新闻价值”要素在不同媒介环境中的变迁作为讨论和分析的重点,也计划通过“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在当前我国新闻环境下,有关新闻价值的把握和判断标准的转变问题。

第二,教师为学生提供理论帮助和宏观指导。理论学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基于工作坊模式的课堂教育以讨论、实践为核心,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相关理论的学习不可或缺,因此教师需要在讨论实践之前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具体办法是教师作为引导者,提前安排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教材、专著和论文,并要求学生在媒体实例中进行印证和思考,为“案例工作坊”的讨论做准备。

导师除了要求学生自行寻找媒体案例进行学习外,还布置学生准备讨论2010年初在各大媒体风行一时的“犀利哥”报道。2010年3月,一个在宁波流浪了十余年的乞丐从网络红人一跃成为大众传媒竞相报道的明星——“犀利哥”。各地媒体亲自到宁波追踪他的生活状况,以大篇幅报道此人的身世之谜,帮助他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并护送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更为有趣的是,境外媒体也加入了追捧这位网络红人的队伍,香港《苹果日报》在3月6日的头版头条刊登题为《本报宁波直击,犀利哥身世大曝光》的报道,英国《独立报》内页的世界新闻版面以头条报道犀利哥,将其照片与著名时装品牌D&G最新时装照放在一起,并称他为“中国最酷的男人”。导师提前向学生介绍上述案例背景,要求学生查看有关报道,并提出“新闻价值”的有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第三,教师模拟情境向学生提出争议性问题。导师在课堂上模拟编辑部和学术讨论会两个相对独立的情境,向学生提出实践性和学理性的两类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全方位思考,使理论与实际在讨论中得到结合。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分析讨论并非盲目地进行,而是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规范展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

一方面,导师首先为学生模拟一个媒体编辑部的情景并向学生提出实践性问题,要求学生从媒体编辑和记者的角度思考面对“犀利哥”这样一位网络红人,新闻媒体是否应该报道、怎样报道,并由此思考在媒体实践层面“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和受影响因素等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导师再模拟一个学术讨论会的情境并向学生提出学理性问题。根据传统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像“犀利哥”这样的“小人物”并不具备多大的报道价值,甚至难以登上大众传媒的“大雅之堂”。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甚至是社会底层进入媒体报道的视野,以致出现了不少用传统的新闻理论难以圆满解释的现象。因此,导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列更为深入的理论问题,如:从当前出现的媒体现象来看,传统的新闻价值要素受到怎样的挑战;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响新闻价值的标准判断;同时,在新闻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新变化和新挑战等等。

第四,强调学生分组展开充分讨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是综合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学生也可根据讨论中遇到的困惑向指导教师提问,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回应也不是讲述,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引导启发。

针对“犀利哥”报道的案例,指导教师可根据专家的研究成果提示学生可从传播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价值要素的判断呈现多元化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网络新闻实践认知的不断积淀,新闻媒体在价值取向上也越来越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致使新闻价值要素判断上的侧重点发生转移,整个新闻报道呈现出软化的趋势[2]。在引导的过程中,导师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观点,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得出相关结论,这样学生才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判断能力。

第五,总结、评估与反思。讨论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在“案例工作坊”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最后,教师还需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份讨论报告,其作用主要是反思在工作坊中获取的经验感受,并使其把这种专业理念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结语

有鉴于当前媒介环境急速变化的现实需要,“案例工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引入新闻理论教育,具有较高的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传统的新闻理论课程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化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但“案例工作坊”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并不完全遵循新闻理论的逻辑来设计,而是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以新闻业务、新闻研究的不同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选择和设置内容,突出课程对学生现实分析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新闻专业素质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和学习理念,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制,并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所遭遇的知识和心理落差。而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90%的学生对“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效果表现满意,并认为从中获得很大收获。

参考文献

新闻学的理论篇5

关键词:伦理;人文关怀;道德;新闻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057-02

一、伦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定义

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伦理学即为道德的哲学。由此,新闻业也衍生出了新闻伦理学,主要是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产生与形成匮乏的学科。新闻伦理学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带有根本性质,有关在新闻伦理中强调了人文主义关怀,在报道时尽可能减小对采访对象的伤害。这样既体现出了人文主义关怀,同时也没有减弱新闻报道的新闻性和真实性。中国是一个国,不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注重伦理,更在国家关系与行为中不断践行着,因而在新闻报道中我们更应该体现出伦理以及人文主义关怀的重要性。

中国的人文主义可以追溯到三代时期,周公提出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敬天爱民”等思想。待到春秋之时,孔子将其进一步发展,“仁”、“智”、“泛爱众”、“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也进一步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地位。人文主义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和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相辅相成,它非常强调维护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纵观现在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很多都是在用噱头赢取关注度,而忽略当事人的感受。比如:《老太下葬70多天遭民政局掘坟火花》《纪录片披露16岁女模被侵犯》等,人文关怀更加缺失的便是在灾难性报道中,不管不顾伤者的情况而执意要对其进行采访。新闻报道在社会行为中起到和受众做到良性互动的功能,在新闻中不论何时人都是最高价值的体现,人的尊严应该受到最大的尊重。

二、新闻报道中缺失人文主义关怀

2013年7月27日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一名男子在社交网站上预告自己要投江自杀,并于次日跳江身亡。这名男子跳江时,韩国KBS电视台拍下了其投江的全过程。记者们只顾拍摄而不去阻止该男子自杀,虽然得到了一手的新闻资料,但是却没有丝毫的人文关怀。在生命面前,难道新闻会比活着更加重要。这样单纯地为了获取新闻,同时也是我们当代社会的一种悲哀。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记者,也就是我们的职业道德不能高于我们的社会道德。作为媒体,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也是在向受众传达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同时将受众的戾气渐渐将以减少。当然,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阻止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但作为媒体也绝对有能力劝说那些只为了一些小事而误入歧途的人们。

作为新闻媒体来说,拍摄这样的一个事情并没有违反法律的明文条例,但是这却明显的违背了我们的道德伦理,在不同的情境下伦理道德和记录新闻哪个更重要,我们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新闻工作者在伦理道德之下应该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将人文主义关怀渗透在报道之中,新闻如果缺失了人性,那么对受众也会起到同样相反的作用。最应该受到关注的是人本身,而不是所谓的新闻。

2013年沸沸扬扬的“袁厉害”非法收养孤儿和弃婴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新闻报道中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2013年1月3日,河南兰考县一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起火地点为“袁厉害”的家,多名儿童在火灾中伤亡。“袁厉害”20多年来,一共陆续收养了100多名弃婴,在当地被称为“爱心妈妈”,但是这样一次意外的火灾,却成为社会以及媒体一致指责“袁厉害”的利器,甚至将她这20多年的辛苦一笔抹去,而贯上利益的色彩。除去政府在这次事件中的失职,新闻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味的批评职责和反向报道只会让受众在慈善事业上一次又一次的心寒。在各媒体看来只有金钱利益才是人一生最高的追求,不管个人做的事情多么有意义,新闻报道都是持怀疑和讽刺的态度,认为只有这种满足利益的需求才应该是人们真正追求的。在这样的报道中很明显没有对“袁厉害”本身的人文关怀,而是将她束之高阁来供人们分析,在当作样本的同时忽视了受众在看到新闻时的感受。倘若在报道的同时可以多加一些对“袁厉害”本身的人文关怀,受众在看到时也会更多一些对慈善事业的关注,而不是对利益的关注。

特别是《中国青年报》关于韩亚航空客机失事的报道,措辞更为令人震惊。记者写道:“如果她们在世,知道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在关注她俩,王琳佳也许会惊喜地睁大了眼睛,笑眯眯地,而叶梦圆也许不敢相信的跳了起来。”这样的话语不仅仅是打破了新闻伦理的底线,更是打破了做人的底线。而这种所谓合理想象是不是也对逝者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用孩子的死亡来当作对公权力的献媚,这更是在报道中没有体现出应该给予的人文关怀。报道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而是扭曲了写作的方向和意图。媒体工作者作为社会消息的传递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坚持自己的操守、伦理和原则,不能向博眼球这类的新闻靠拢,而丧失了新闻报道该有的底线。

三、如何解决新闻报道中缺失人文主义关怀

(一)避免媚俗化、庸俗化、博眼球的新闻报道

随着微博的更加普及和微信5.0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更需要在标题上下功夫,因而就会出现很多的标题党,甚至于很多标题和新闻内容没有任何联系。在娱乐至上的现在,各家媒体为了争取受众便会用一些突破寻常伦理的新闻。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新闻丧失了新闻性,只是为了博出位而进行写作。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果将博眼球作为目标,那么很容易断章取义和捏造新闻,甚至像中青报韩亚航空的报道那样超出了合理想象,而造成负面效应。例如,还有很多案的报道当中,不能为了让受众有视觉冲击或者为了让报道有可读性,就使用受害者大幅照片以及在新闻报道中过细的描写案件发生的过程,而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没有在其中有任何体现,反倒是这种冷漠的记录者行为可能就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其次,在灾难性报道中,很容易出现很多能够博眼球的新闻,这时便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做出合理的取舍。例如,鲁豫在进入地震现场时戴白手套等,将灾难性报道娱乐化,忽视了受灾群众更需要的是我们的人文关怀。比如说《中国青年报》在雅安地震报道中便使用了大量具有人文关怀的图片,取代了以往灾难报道中大量的血腥,悲痛的画面,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灾区和全国人民。在给人以悲恸或惊恐的情感体验之后,注重挖掘灾难中的人性之美,引起社会上的情感共鸣。

(二)新闻媒体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

比如我们在案中不说过度的细节,如果报道的主体是未成年人不说名字,照片要马赛克。同样其他的也是这样,先要保证隐私权不被侵犯。再者在报道中不用形容词,不扣帽子,就像朱令铊中毒案。在对待嫌疑人孙维上,媒体就不能使用杀人犯,凶手这样的字眼,在没有确定她是真正的凶手之前,她只是犯罪嫌疑人,而如果我们仅凭自己的猜测就乱扣帽子,这是对受害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伤害。孙维是否真有下毒,尚未最终定罪,还不能称之为罪犯,因此也就不应被扣上杀人犯这样的罪名。更不能以所谓找出真凶为理由,人肉孙维的家人,定论孙维的人品,在现实生活中围堵她,这都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也是媒体蜂拥一边倒报道而造成的结果。假如有一天,如所有人期望的那样,此案的真凶大白于天下,若到时发现真凶就是孙维,那朱令也算沉冤得雪,孙维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朱令案总算可以落幕。但如若真凶另有其人,那么孙维岂不是成了此案第二个受害者,她这些年受到的冤屈和人身攻击又有谁能给予补偿。从始至终都没有几个人站出来为孙维说话,其实所有的网友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孙维确有下毒,不过是拿着只言片语和自己的猜测,在网上声讨公正。在这种时候,新闻媒体报道时就应该给予公众正确的舆论引导和适当的人文关怀,这也是避免网络极端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将新闻报道正规化

2006年虐猫事件将人肉搜索推上了一个高潮,此事件一出网上一片声讨之声,《新闻调查》栏目前去采访,踩猫的女子说当时会这么做完全是为了释放,是对自己不幸生活的一种发泄,其实她平时也是很善良很有爱心的。女子姓王,独自一人带着女儿,虐猫事件之后,她把工作辞掉了,孩子也没法上学,经常遭到威胁。甚至有网友发起人肉搜索,公布了虐猫事件踩猫、拍猫和网站负责人的信息,有人把他们的照片做成通缉令,以五十万买他们的人头。《新闻调查》栏目同时也采访了搜索的发起者,他在面对记者的时候问起网站负责人现在的情况,他说“他现在的处境多多少少和我有点关系,我想和他说声抱歉。当初他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后,就已经是错了,既然他都错了,为什么我们还有跟着他一起错呢。他攻击了动物,我们攻击了他。”片子播出后,有人留言说:“踩猫拍猫的人不见谴责,倒让正义的人道起歉来了,这是什么逻辑?”这样的报道便会让正义成为施暴的借口,对整个社会来说,媒体没有做到对虐猫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没有从虐猫者的角度来看待这样一个现象的发生。如果媒体总是不断放大新闻事件本身。而忽略了作为事件中最应该被关注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永远只能听到一样的声音,而且对人的伤害也会愈演愈烈,这种伤害终会从网络虚拟到现实生活中。

理性的思辨和人文关怀是一个社会最需要的,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才是最终会让人们受益的。过于同质化一边倒的小范围内舆论,通过选择与接收机制,会聚集越来越多与自己观点相符的意见,很容易把现有的主张推向不受理智约束的边缘,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出台相关的政策,可以将人文关怀切实的融入到新闻报道当中,使新闻报道不仅具有客观事实性,也增加许多人情味。

参考文献:

[1]赵兴林.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新闻学的理论篇6

论文关键词:网上教学设计;情境教学法;新闻情境

《国际贸易原理》是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主要讲授国际贸易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其理论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十分突出。传统的网上教学设计常常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由于对这样的经济学理论课程感到复杂深奥、晦涩难懂,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同时,感觉经济学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有距离,很难学以致用,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些都会给做好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挑战,要求教师对网上教学设计不断创新。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依据情境教学法和对本课程开放教育学员学习情况的客观分析,尝试规划并逐步实施一套基于新闻情境的网上教学设计。

一、网上教学设计的依据

(一)情境教学法

受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思潮的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知识和学习的性质以及教育活动诸要素,表现之一便是情境教学(contextualteachingandlearning)成为教育理论界的焦点之一。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讲授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新闻情境是可创设的一种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展示与课程相关的新闻文字和图片或播放新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新闻情境中,了解和理解新闻,并对新闻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学生在这种切身的体验过程中,会主动探求必要的理论知识,并无意识地自觉加以运用。

(二)本课程学生分析

参与本课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属于在职的成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工学矛盾突出;文化素质、学习素质普遍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不足,不习惯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以通过考试为最终学习目标。另外,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缺乏足够的经济学知识准备。学生希望降低学习门槛,节省学习时间,取得学习效果。

二、网上教学设计的规划

(一)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基于新闻情境的网上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行体验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本课程中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的不同标准。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二)划分教学模块

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划分出i、ii、iii三大教学模块(如下图)。

i是教学体验模块,包括新闻素材、新闻背景、新闻关键词、新闻解读、和新闻评价5个子模块。合理选择新闻素材十分关键,既要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新闻情境,又要能够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程教学内容。新闻背景的提供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既为学生完成新闻情境的体验活动提供帮助,又向学生展示了本课程的相关知识要点。将新闻素材中出现的本课程中的重要概念设为新闻关键词,让学生识记这些专业术语。新闻解读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新闻,不仅看到事件的表象,还能理解表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新闻评价让学生无意识地自觉运用经济学理论、观点和方法,表达意见和立场。

ii是教学目标模块,这是一个虚拟模块,在课程网页上没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包括情境创设、知识要点、识记、理解和运用5个子模块,与i的5个子模块一一对应,与iii的子模块息息相关。它既是是教师在创设新闻情境时的教学目标,也是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

iii是教学效果反馈模块,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多个子模块,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习题及参考答案,体现了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题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三)填充教学模块

以下是笔者提供的一个范例,仅供参考。

说明:由于模块ii是虚拟的,因而只列出模块i和模块iii的填充范例

三、网上教学设计的实施

在电大在线平台上,可分别或同时在课程论坛、课程网页和多媒体资源展示区实施基于新闻情境的经济学理论课程网上教学设计。

(一)在课程论坛发起讨论

教师可以在课程论坛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发起主题帖,提供新闻素材和新闻背景,标出新闻关键词,引导学生通过论坛讨论跟帖的方式参与新闻解读和新闻评价。这种实施操作的采用了师生互动的模式,教师持续的对讨论的引导和控制显得至关重要。虽然没有习题,但学生在论坛里的表现可以作为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和完善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二)设置“课程新闻榜”栏目

教师可以在课程网页上设置“课程新闻榜”栏目,在栏目内以时间为序或以教学内容为序,分设若干个文件夹,文件夹名称即为新闻标题。每个文件夹中设置上述模块i和模块iii,供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新闻学的理论篇7

关键词:历史;新闻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G210.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36-01

复旦大学刘海贵教授编撰的《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以五四时期为开端直至改革开放时期,详细记述了中国新闻事业中的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的历史,是一部较为完整全面的新闻业务史。由于该书侧重导论,故而添加了相关的新闻理论知识,以此对新闻业务史进行评论、佐证或批判。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史论结合。理论大多是作者对新闻业务史上的问题发表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本书是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书中的史实大都比较详尽全面,具有学习价值,而且史实中穿插着理论,故又有很强的理论性。读后,能认识到新闻史的重要作用,深刻体会到新闻史的魅力所在,笔者在此试讨论一下新闻史的作用问题。

1.借助新闻史,人们可以了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对学好新闻学有利,同时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毋庸置疑,新闻史可以使人了解新闻事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学好新闻学的基础和关键,是学好新闻学的叩门砖,也是学好新闻学的一条捷径。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新闻史还能够拓展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新闻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新闻史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社会历史的其它方面,诸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学史和文化史等等,极大丰富阅读者的知识量和知识面,提高阅读者的人文素养。

2.新闻史可以指导新闻工作,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新闻史中的大量史实值得新闻工作者借鉴、效仿和学习。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新闻实践。同样,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实践活动也可以反补新闻史,补充其内容,为其增加史料和积累经验,以此更好地指导他人。学好新闻史是记者、编辑的义务和责任,他们可以从中发现前人的闪光点、借鉴他们的工作方法、了解他们的人生历程、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从他们身上获得鼓励,以此勉励自己更加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史论不分家,新闻史可以促进新闻理论的发展。新闻理论是新闻学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和新闻史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当前新闻理论研究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新闻理论更新速度加快,这体现了新闻学研究的兴盛和发达,但同时也给人们学习新闻理论带来了一些困难。新闻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便是新闻史的不断丰富。无论是古代新闻史,还是近现代新闻史都能够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史料参考和佐证。一些经典的新闻史实往往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焦点,在这些研究当中,又产生出大量新的学说和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新闻理论的内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社会中的大量新闻事件正在书写新的新闻史,这无疑又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新闻史不断丰富,则新闻理论亦不断丰富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新闻学的理论篇8

一、从政治新闻学向学术新闻学的回归

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步虽早,但是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尚主要处于政党报刊时期,因而从新闻与政治的角度研究新闻传播,自洪仁在《资政新篇》中提出的报纸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宣传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信息传递功能等见解,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最具特色的作为其政治理想体现的“舆论归一”主张,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和“要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政党)新闻学的研究传统。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的学术新闻学的传统,除了在那个短暂的时期较为彰显外,基本上还是处于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的研究在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拨乱反正”阶段、“新闻改革”的狂飙突进发展阶段和多角度、多元化的学术发展阶段,我国新闻学的研究逐渐从“新闻传播与政治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相当程度上新闻传播是政治的一部分”的观念,回归到对新闻学自身的学科研究当中。新闻学适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中发展自身,政治上与党中央自觉保持一致,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上也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某些研究内容的选择、某些概念的使用,严格遵循上级的指示,以保障社会的稳定。

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对于中国当代新闻学来说,既是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其学术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的,正如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质一样,是与时俱进的、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是紧密联系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展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同志,十分关心我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宣传工作,他对新闻的论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党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闻工作,在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坚持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加大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力度、扩大新闻报道面、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等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改革措施,为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增添和充实了很多新的内容,也为新闻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和挑战。

三、新闻学研究向纵深开拓

内容上的丰富性和深入性。市场经济确立以后,新闻媒体走进了大市场,其本身形成了传媒市场;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中国当代的新闻事业产生了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新闻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向纵深开拓;中国加入wto,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产生了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网络“第四媒体”的兴起,“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媒体大融合的趋势,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媒体都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相应的,我国的新闻学研究是对当前新闻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是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和争鸣,因此必然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宽广的形态。

吸纳新知的节奏加快。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在吸纳新知方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在新闻传播领域,一些刚刚出现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很快就进入了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并每每成为热点。有学者在《在实践发展中寻求理论创新――2001年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综述》中,对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热点进行过概括:新闻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研究得以加强;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形成热潮,传媒经营管理研究持续升温,传媒资本市场研究成为时髦话题,加入wto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传媒集团研究开始转向,紧密联系实际的传媒市场定量研究得到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媒体霸权研究引人注目,媒介批评进入“预热”阶段。这充分说明,新闻学理论的研究在逐渐地适应最新、最快的新闻实践的发展,以往存在的新闻理论的研究滞后于新闻实践的现象正在改变。

四、新闻学与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虽然新闻学与传播学有着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研究风格的差异,但两者同属于同质的、相互交叉的范畴,两者的理论有着必然的联系。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的传播学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这种融合不仅是两个学科的融合,凡是与传媒活动有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都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的研究也广泛地借鉴了传播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的研究方法。

新闻学边缘学科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们不仅进一步认真研究了新闻学的基础理论,探讨了新闻与传播之间互为关联、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随着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新闻改革的深入和新闻科学的进步,新闻学越来越多地涉足于其他学科领域,以至形成和建立起一批与新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如:新闻法学、新闻文化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美学、新闻语言学、新闻伦理学等近30门学科,中国当代新闻学在体现开放的体系和海纳百川的开放性方面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经济社会和新闻实践的发展,迫切要求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与之大致同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进步,并为此提供广阔的空间。诚然,中国当代新闻学在建设和研究的过程中,相对于人们对经济社会的认识和研究,相对于充满生机和活力、迅速变化发展的新闻实践,仍然显得明显滞后,但是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断有所调整、不断有所创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原来的理论新闻学体系,淘汰原来某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兼容并包的姿态,来面对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2.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新闻学的理论篇9

新闻伦理的教学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托,由于多数成果的理论研究专长,其取向少不了道德说教的痕迹,因此,新形势下的新闻伦理教学内容要想更好地服务新闻实践,必须进行新的构建,其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理论理论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构成基础。“伦理”和“道德”是新闻伦理学的“元理论”。伦理有一整套的体系架构。新闻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学科。除“新闻伦理”的提法外,类似的还有“媒体伦理”、“传媒伦理”、“媒介伦理”等提法,这几种名称经常混用,这种混乱导致对新闻伦理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界定上产生分歧。如有学者把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学者把新闻伦理理解成新闻传播的伦理,讨论的是新闻传播行为及其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是新闻传播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规范系统。厘清这些理论认识的分歧有利于调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界定,新闻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方面应该没有实质性不同。基础理论共识是学科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观察新闻史不难发现,新闻法(规)的发展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几乎并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发展失衡时就容易产生新闻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对新闻法的讨论。由此可见,新闻法规也是新闻伦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道德和新闻法规是新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对新闻伦理学历史发展的曲解,结果会更难理解现实的新闻伦理困境。

3、新闻伦理问题:新闻道德失范实际上,新闻传播实践关注的是一系列伦理问题,关注的是客观、公正、责任以及民主等,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新时期新闻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问题,即新闻道德失范。所谓新闻伦理问题,主要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了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需要进行道德评价的问题。新时期的新闻伦理问题与以前有所不同,包括媒介商业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公正、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隐性采访、以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鉴于此,新闻伦理教学内容必须包括新闻道德失范,新闻伦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和处理以上的道德失范问题。新闻伦理学也就可以理解成一门解决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关注和热议。新闻传播实践遭到质疑意味着教育目标要有所调整。

4、新闻伦理问题的治理:新闻法规新闻道德失范造成新闻伦理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研究者将之总结为四个“矛盾”:新闻行业的两重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者的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新闻伦理缺失就意味着必须进行治理,新闻法规则是主要的治理应对之策。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新闻伦理学教学的核心应围绕媒体在实践中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通过选取案例进行讨论,努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教学模式,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

1、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是指以课堂的案例教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法在新闻传播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媒介经营管理等教学中广为采用,新闻伦理也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新闻伦理教学中教师讲解教材的传统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这一点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常被忽视,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上文的教学内容,笔者实行下面的课堂策略:首先,教师把新闻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出25分钟,讲授这部分内容要少而精。其次,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版块,即新闻伦理发展史论、新闻伦理实务、新闻法规实务。这三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课开始后,由教师主讲史论,然后由学生提问,进行答疑,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第二节课由两名同学各自从新闻伦理和新闻法规实务角度,举例阐释案例中新闻伦理缺失或新闻道德失范问题,如“周克华案”中媒体对其母采访报道中伦理缺失,包括最近的“复旦室友投毒案”等都可成为课堂案例教学的讨论内容,这个环节约需20分钟。就演讲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或困惑,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各种观点在课堂中交汇碰撞,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通过这种交汇,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后5分钟时间,由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讨论形成再次交汇,这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两个“延伸”“两个”延伸是指课前与课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两节课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的,必须依赖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深化。教师要精心布置和策划。在课前,教师和学生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对教师而言,应站到新闻伦理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尽可能掌握新闻伦理学科的全面知识,以深入浅出地完成理论讲解的任务,还要能对三个主题中学生讲解的两个部分进行有效点评,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只有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方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准备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同学和老师的收获就更大。在课后,发言的同学将自己演讲的ppt和相关的材料发到班级的群共享中继续交流探讨,对没有听清的同学进一步释疑解惑。教师课后若有新的理解,也可将自己的新见解传到QQ空间和学生继续分享,充分利用现代的互动媒体进行便捷的交流。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新闻伦理学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现代法治观念。以课堂案例教学为中心,有助于学生理解新闻道德的原理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新闻伦理素养与新闻法治观念。笔者通过几年的“一个中心,两端延伸”的教学方法实践,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新闻学的理论篇10

一、新闻理论性弱化的表现

(一)新闻理论研究中的“虚无主义”倾向。“虚无主义”是哲学术语,但是在当下的新闻理论界,许多的研究往往过分“空虚”,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支持,表现出理论专制或理论轻蔑心态,无视既有的成果。由此造成了理论的空洞,内容的单调。同时,因为注重一己之言,造成了孤家寡人式的研究多,直接的相互对话交流少,这无疑制约了当下新闻理论的发展和建设。

(二)缺少学术研究和对理论研究的基本敬畏。我国新闻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着成绩。但是,现有的理论研究学者却没有对于研究内容以及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味的强调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没有真正追本溯源,寻求理论的连贯性和脉络的传承,强调创新与突破的同时,忽略了对于优秀学术研究和成果的敬畏,个别人甚至不少人想在制造学脉断裂中取胜,动不动就填补空白、创造第一,如此必然带来的是当下新闻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无法真正形成一以贯之的研究。

(三)缺乏新闻理论意识,缺少建构新闻理论的自觉。当下的新闻对于某一现象的描述过多,而总结和归纳较少,缺乏对于深入背后深层次问题的论述。新闻报道以及研究中的总结报告式多,领导讲话式多。这样的理论研究,只是发表了论文,并没有学术,其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这也充分显示了我国当下新闻研究者以及从业者自身对于理论学习的肤浅。

二、增强理论性的根据与理由

(一)增强理论性的根据。新闻学、新闻理论有自身独立的领域。现代互联网的发展无疑为新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可以说,“后新闻业时代”已经到来。在当下,新闻理论本身的研究不再是单纯的单一领域,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因而,现代新闻研究是一种“新闻关系论”的研究。由此可见,新闻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特别是未来伴随着新闻活动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关联性的日益密切,以及互联网的涟漪效应,都决定了理论研究只能强化、不能弱化,这就需要当下的学者、从业者要真正从思想层面和行动层面重视当下新闻理论性的研究。

(二)增强理论性的理由。首先,尽管新闻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公认的重要成果,不过从当下研究的深度以及广度而言,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正如前文所述,当下的研究更多是停留在表层,缺乏系统性的钻研和探讨。其次,在新闻研究活动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模糊认知,由于现有研究者们自身理论性的不足,使得研究成果过“肤浅”,没有真正结合时展,将现代互联网对于新闻工作发展的影响性予以考虑,并且更有甚者否认新闻学科的独立性和新闻理论自主性。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当下新闻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每况愈下,使得当代人们不再愿潜心学习,浮躁情绪带来的必然是研究成果无法得到延续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强化理论性的途径与方法

(一)确立新闻理论的基本框架或基本结构。新闻理论研究的基础就在于框架和结构的构建。理论体系是对学科基本研究成果的重要凝结方式。对于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也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几个层次的基本内容。由此就要求首先在宏观层面,制定新闻业发展的总体规律,将不同的新闻关系进行连接与互通。其次,在中观层面,对于各个理论,包括新闻收受理论、新闻主导观念理论、新闻制度理论等等进行总结归纳,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微观层面则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当下各种新闻现象的解释。借助于上述三层结构的分析以及构建,从而形成比较合理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

(二)展开积极的学术对话与理论交流。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理论探讨可以促进不同学者之间的沟通,避免了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的学术现象。通过集思广益,借助于彼此之间的论辩与批评,对当下的学术难题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好的解惑答疑,从而在不断地探讨中提升新闻理论性。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实质性内容的探讨,不能够仅仅是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要真正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学术对话、理论交流当然不限于学科范围,要积极“走出去”,通过跨学科的讨论,从而实现新闻理论的多元化和丰富化。

(三)从本科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化建设着手。第一,在教材的理论建设中,不仅仅是从理论出发,同时也要积极结合实践内容,构建多元理论体系,借助于理论支撑观点,再由观点呈现出现象,并且最终由现象归纳出理论。形成一个闭环,进而实现教材编写和建设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第二,就是在教材内容结构上,应该把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叙述、解释作为主要任务,由点及面,在对当下新闻理论发展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相应的理论观念以及观点,从而更好地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