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基本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7:32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1

浮躁: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

为了使采访更好地进行,宁先生先与笔者谈起了现今新闻学研究的一些不良现象,诸如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既不沉下心来对新闻史料进行仔细梳理,又不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清理,影响了新闻学科的科学性,而更紧要的是,学术界对此现象没有清醒的认识,因而谈话就从清理“新闻学”概念展开。

记者:宁老先生,您谈到了当下包括新闻史在内的新闻学研究的一些浮躁之气,对学科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这些情况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我们今天就是为了溯本追源,所以今天集中谈的是新闻学概念混乱所引起的矛盾,以及应该怎么清理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矛盾发展的脉络。这个概念100多年前形成,它有个很大的缺点是名实不符。100多年来,矛盾不断积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今天爆发了,也应该到新闻观念大清理的时代了。因而我今天的主题是“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这完全是个新的活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怎样清理还有些混乱,而现在的实际是在混乱中前进。今天强调这个问题,是希望大家重视,一同起来参加这个清理,向科学道路迈进。

“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

记者:那这个矛盾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应该讲这问题是100年前开始的。“新闻学”概念是从日本人松本君平的《新闻学》来的。这本书在日本是1899年出版,介绍到中国是1903年;《实用新闻学》是1913年翻译过来的。外国人叫“Journalism”,是我们把它翻成“新闻学”的。1918年北大有了“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民国8年)徐宝璜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新闻学》。可见,中国人使用这一概念,是从民国初开始的。

我们要知道“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它是在研究新闻之学吗?不是,是报学。这一点徐宝璜自己都说了,“新闻学”实际是“新闻纸学”,也就是报学,但徐宝璜没有感到有矛盾,他承认两者有区别,但又视为同义语。这确实是个问题,为什么呢?本来两个有很大差异,却认为是一回事。

其实当时有人对此提出意见,第一个人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他1921年访问上海时,有人问“SchoolofJournalism”翻成“新闻学校”对否,他不以为然说:“新闻二字不能包涵报纸全部事业”,(《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编)否认了将“新闻”等同于“报学”。

1948年,袁昶超在《报学杂志》上发表《初期的报学教育》一文,提出“新闻学”一词不能包括报学的范围,因此主张以“报学”为Journalism的正确译名。主张把新闻系改成报学系,当时有人支持,结果还是无人执行,混乱如初。

我的思考历程

记者:您是怎么发现这个矛盾的呢?

宁树藩:我感到这个矛盾时,是在1994年给黄旦的《新闻传播学》写序时认识的。首先感到“新闻学”名实不符,从科学观念看,学科的名称应该与研究对象一致。像研究经济的称经济学、研究政治的称政治学,这些都是以学科对象命名的。以此类推,新闻学是应以新闻为研究对象的,但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报学,新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产生了名实不符的矛盾。

但是,“新闻学”这个称呼已有100多年了,约定俗成了,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还得承认它的存在,但只能看作一种符号。为了避免研究中的混乱,还得给不同含义的“新闻学”取个称呼,即真正研究“新闻”之学的可称为“本义新闻学”,研究“报业”的可称为“广义新闻学”。

记者:您当时提出这个区分时有什么反应呢?

宁树藩:当时马上就有人问这样分的意思是啥,我不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一个学科如果可以承认、容忍错误概念,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在哪里呢?因为一个学科只有在概念准确时才能发展,这是个前提,一个学科对自己的概念无所谓、允许你的学科概念模糊,能是真科学吗?在当时我是从逻辑上进行判断的,依照这个判断,我开始系统地思考这个问题。

记者:您能详尽地谈谈这个思考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吗?

宁树藩:1994年提出时,只是从逻辑上认为一个学科应该概念准确,对当时混乱的情况还没有多想。后来看了好多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影响广泛、涉及面很广,一时尚难以认清,目前所知,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以“报”为题名的研究在20世纪风行一时,如《论新报体裁》、《报馆之益》、《说报》、《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20世纪后,研究报业的书称之为“新闻学”。在《报学》被称为《新闻学》后,由其演化而来了《新闻学》(徐宝璜)、《新闻学总论》、《新闻学概要》……等等。

其次,“新闻学”这个学科概念纷纷向“报学”有关概念伸展,形成同一概念两种称谓,像报界新闻界、报章体新闻体、报业新闻业、报学系新闻系、报人新闻工作者。起初它们还同时并存,慢慢地“新闻”压倒了报,“报学”这个词慢慢都不大用了;解放后已很难看到“报学”这个词。

“新闻学”概念大量地向边缘学科发展,1988年统计有30多门这样的课程,像“新闻社会学”、“新闻美学”、“新闻政治学”、“新闻心理学”、“新闻文化学”等,而这些科又不是专门讲新闻的。概念不断地延伸,可见,情况多严重了。

概念混乱造成研究中的严重混乱

记者:那您能谈谈它的后果吗?

宁树藩:第一,由于“新闻学”研究对象模糊、没有统一、整体的认识,在研究时两个概念都发挥影响,使现行的新闻论著和教材结构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偏重于新闻、有的偏重于报论;结构不统一,有的开头讲“本义新闻学”,后来讲“广义新闻学”,结果是四不像,自作主张、各行其是。

第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广义新闻学,但老是用“本义新闻学”思路来提出问题,经常会说“新闻是新闻学的细胞”,实际上它是“本义新闻学”的细胞。还提出要建立“新闻学理论体系”,但因为广义新闻学所涵盖的评论、以及报业管理、企业体制之间,是多元松散的、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能构成理论体系,只能是知识体系。

第三,“新闻学”实际对“新闻”并不重视,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依附于报纸上的新闻作品,将新闻与新闻作品的概念混淆,对新闻本质是什么没有认真思考;陆定一就是受到这个影响,“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实际上说的是作品。所以我把它改了一下,称之为是新近事实的信息。陆定一这篇文章很好,讲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都是精辟的论断。

第四,在“新闻学”这个符号里,人们对“报学”的概念不强烈,没有人化时间研究报业是什么、其结构是什么?

第五,是学风上的影响,即对模糊概念的宽容性,对科学不科学无所谓,有人还为这种模糊观念辩护,把社论、评论也作为新闻作品。

第六,滋长了脱离实际的倾向。研究过程中没有搞清新闻本体,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把新闻学概念和实际工作对照,问题马上就出来。

还有翻译问题,英文词没错,我们把它翻译错了,把不是新闻学的翻成新闻学,影响自己不说,还说美国也叫新闻学院,就像前面说到的威廉博士,他是不认可这种翻法的,而我们将错就错,并以此为由,坚持错误。

记者:照此看,名实不符的现象已非常严重;为什么说到现在大爆发了呢?

宁树藩:名实不符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民国后比民国前严重,解放后比解放前严重。解放前有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厦门大学报学系、民国大学报学系,有汪英宾的“报学科”等,还有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解放后“报学”一词基本消失了,辞典上都找不到,比如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没有“报学”,1988年我参加编写的《新闻学词典》上没有“报学”;《新闻学大辞典》上的“报学”仅仅专门介绍“报学杂志”;陆谷孙先生编的、权威的《英汉大词典》中对Journalism的解释是“新闻学”……。

造成名实不符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对“作为媒体的报纸与新闻的关系问题、谁制约谁、是新闻制约媒介、还是反之?”的问题认识不清。认为是新闻的发展带动了媒介的发展,这一点上传播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事实上,媒介是新闻的载体,制约着新闻的发展,而不是相反。由此看来,随着媒介的发展,新闻的地位和比重越来越少,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新闻在媒介的地位小了。而一些学者们反而认为新闻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大,连电视学也是新闻学,这种名实不符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记者:难道这种现象就一直没有人意识到吗?

宁树藩:有。是有人感觉到的,第一个是1993年出版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作者是闾小波,搞历史研究的。你看他用的是“传播媒介”这个词。第二个是1998年出版的《重庆市志・报业志》中有这样一段话:“四川省新闻志在1995年改为四川省报业志。”看来其他学科和搞实际工作的人都已经明白了。

记者:您看这个清理应该怎样进行呢?

宁树藩:这种对“新闻学”概念大清理的新潮,约始于20世纪末,广泛发展于21世纪初,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例如,上述以“新闻”概念混同“报”概念的错乱倾向纷纷在纠正。“传媒”概念(如传媒体制、传媒事业、媒介结构、传媒人士……等)逐渐起而取代传统的“新闻”有关概念。新设的以“新闻”、“新闻学”作为教育机构总名的基本没有了。原来一些命名“新闻学”的院系,有的也在改名。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有的博士生把清理“新闻学”概念混乱作为博士论文的重点论题了,形势喜人。但也要看到,“新闻学”概念进入误区,已有百年之久,形成了思维定式,清理也实属不易。目前乱局依然顽强地渗入很多方面。尚希望业内人士,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以科学观念(包括逻辑思维),耐心细致的态度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奋力拼搏,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作者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博士)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2

1“新闻策划”的概念浅析

新闻业务策划是指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谋划和设计,这一行为的根本目的是更好的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帮助新闻业务活动可以在社会上取的最佳效益;媒体运作策划的观点认为新闻策划的内容范围大于报道策划,同时也将新闻报道策划归纳到新闻策划体系中,新闻业务活动策划、新闻经营管理活动策划以及新闻报道策划都应纳入到新闻策划中。我们可以从目前新闻界对“新闻策划”予以的概念阶段中了解到,目前新闻界和学界没有予以新闻策划最准确的概念界定,同时针对新闻策划的实践范畴以及分类也没有予以准确的界定,这便要求我们要基于学理角度重新审视新闻策划有关的理论。

新闻界传统的新闻理论没有明确界定出“新闻策划”的概念,所以当“新闻策划”这一专业术语自出现起很多学者就开始对其进行定义,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事件、新闻报道、新闻业务以及传播运作等几方面的策划,这是通过对很多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所获取的最终结果,新闻事件策划是指在新闻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由记者参与设计促使事件的发生并将其进行新闻报道,这种由新闻工作人员之间参与的行为被称为新闻事件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是指针对新闻活动及新闻报道宣传活动的策划,这种新闻策划的观点强调在新闻报道活动中;

2“新闻策划”实践的范围与分类

“新闻”是指人类在社会生存、生活中特有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新闻媒介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最新重要信息的方式,可以泛指为消息、通讯以及特写中的多重题材、素材,更是新闻媒介向受众传播“消息”的一种重要载体,更是新闻媒介报道事实真相的全部体裁,从对“新闻”的概念及内涵分过程中我们可以明确“新闻策划”广义概念的成立。现阶段广义“新闻策划”概念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的策划行为,其主要包括:新闻报纸定位策划;新闻报纸思路策划;拳头产品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纸营销策划;新闻事业发展道路策划;社会活动策划;新闻单位内部管理策划等方面。

新闻界在提出“新闻策划”另一概念“新闻媒介策划”过程中,将“新闻媒介策划”的对象也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精神;媒体受众定位和方针政策;新闻媒体产品形象和质量;新闻单位营销服务;新闻单位人才阵容与管理模式;新闻单位资金实力和技术设备;新闻单位经济效益和福利待遇;新闻媒体的标志、外观以及地理位置;广告及多种营销;新闻媒体集团化发展;新闻单位社会公益及公关活动等方面。我们可以从广义“新闻策划”概念和“新闻媒介策划”概念中发现本质区别,这是因为新闻业务策划与媒体经营管理策划是存在性质上的差异,新闻业务活动策划主要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以及评论等专业性工作,新闻业务活动策划是为了帮助新闻单位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而传媒经营管理活动策??主要包括传媒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等工作,传媒经营管理活动策划更倾向于传媒单位所能获取的经济效益总值,而且“新闻事件策划”根据其本质可以将其划分为公关人员的公关活动,而“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者一种新闻活动的专业行为,上述四个方面都是属于“新闻策划”的有效范畴之内。

根据对“新闻策划”几个方面的概念定义的分析可以明确,新闻传媒运作策划在本质上可以划分为新闻业务策划和经营管理策划,新闻业务策划应该涵盖传媒定位策划、版面/栏目策划以及新闻报道策划三个方面,经营管理策划应该涵盖经营方针策划、管理方式策划、发行策划、广告经营策划、新闻事件策划以及促销活动策划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新时期广义“新闻策划”概念可以有效立足,同时“新闻传媒运作策划”的本质内容就是“新闻策划”在新时期的有效实践范畴,所以要求新闻界与学界在新时期发展中要充分认识这一点。

3关于新闻策划的相关体会要素分析

身为一名新闻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工作素质和工作态度,在接受到新闻任务时应在采访之前做好充足准备,做好采访策划工作和编辑策划工作等,不能敷衍了事,只是单单流于形式,一些工作人员在接到采访任务后会直接到现场进行新闻采访,在简单拍摄完新闻镜头后就算完工,显然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合理的,作为一名一线新闻工作者,许多人都是流于形式,接到采访工作任务后,直接到现场,拍几个镜头,或者做两个采访,拿到稿子资料后,套一套、摘录一部分,敷衍了事,无法出精品、出亮点,其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预期采访效果和采访质量。较为正确的做法是,新闻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做好新闻采访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新闻策划工作重视起来,列好采访提纲和策划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事半功倍,能够提高最终新闻采访效率和新闻采访质量。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3

现代信息科学把信息概念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它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这里所说的“事物”,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实在客体,也可以是主观世界的精神印象;而“运动”既可以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也可以是一切意义上的变化;“运动的方式”是指事物运动状态随时空的变化而改变的式样的规律。①信息科学关于信息定义的描述,对我们全面理解新闻的本质有很大启示。

在新闻学中,我们把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叫作事实,把具有大众传播价值(即新闻价值)的事实叫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一旦进入大众传播媒介被传播,就转变成为新闻。因此新闻事实又可叫作潜在的新闻,新闻就是新闻事实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体现。很明显,新闻传播活动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的,因此它所传播的新闻事实主要就是指人或社会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

正如信息科学对信息概念是从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来确定的一样,我们对新闻传播最基本的概念――事实的理解也可分为这样两个层次。从本体论层次看,事实是事物运动(主要是人的社会运动,下同)的状态和方式。这个意义上的事实概念排除了新闻传者(记者、编辑,下同)主体因素的介入,是先于传播者的存在而存在,是不依传播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从认识论层次看,事实是指新闻传者主体所感知的或所表述的相应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这一层次的事实概念由于引入了传者主体这一因素,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传者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相应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即传者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事实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换一种说法就是新闻信息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这是因为传者主体作为人不但具有感觉的能力,而且具有理解的能力和判断的能力;因此他不但能够理解它的内在含义,而且能够判断这一事实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可见,认识论层次上的事实概念,由于加入了传者主体的因素,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1)事实所呈现的外在形式,如who(何人)、when(何时)、what(何事)等;(2)事实所包含的含义,如事实的why(何故)、how(如何)、meaning(意义)等;(3)事实所体现出的效用。需要说明的是,事实相对于传者主体,与事实作为新闻相对于新闻受者主体所体现出的效用价值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传者主要关心的是什么样的事实和怎样传播事实才能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新闻受者则主要关心某则新闻是否是自己的需要,两个主体对于同一事实的目的不同,事实所体现出的效用价值也就会不一样。因此,在这里事实对传者主体所体现出的效用价值,准确地说就是事实所体现出的新闻价值。

上文已经谈到,认识论层次的新闻事实信息概念中加入的认识主体其实就是新闻传者。因此这一层次事实的内涵除了本体论层次事实的内涵以外,还包括了新闻传者对这一事实的感知、理解和判断。这种感知、理解和判断,是在传者确定和传播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内化到新闻事实中,并通过新闻而表现出来的。在事实与传者这一矛盾范畴中,传者是作为主体而出现的,主体对事实这一客体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在开始表现出主观的一面,但是传者一旦将某一事实确定为新闻事实,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通过大众传媒以新闻的表现形态传播出去,传者对这一事实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就已经通过不同方式内化到新闻中而成为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说这一层次的新闻并不仅仅只是事实的一般描述(物理描述),它还体现出(或负载着)传播者对这一事实的认知态度(新闻接受者能有意或无意地从新闻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上感受到传者的主体烙印)。在事实以新闻形态呈现出来时,传者主体主观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已变为客观的了,并随着新闻的传播而传播。

新闻作为一种体现在大众传媒中的最新事实信息,经过以上分析,其内涵已被层层剥开。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讨论一些新闻学的相关问题。

首先是新闻的客观性问题。问题出在如何看待新闻中的主观添加物。首先应看到,由于这种主观添加物是传者主体的大脑对本体论层次的事实概念的感知和反应,而这种感知和反应应被理解为是思维物质(大脑)的属性,因为传者主体所感知和反应出的事实仍然具有物质的属性;其次,所谓的主观添加物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因为在一则具体的新闻中,你根本无法把新闻中本体论层次事实的内涵,同所谓的主观添加物分离开来。事实上,所谓的主观添加物,总是内化到新闻事实中,通过语言、声音等物质的形式存在和传播。它虽然来源于精神,却又脱离了精神而相对独立存在,不但可以以不同形式传播,而且可以以不同形式储存。可见,这种主观添加物在新闻的形态上也是物质的。总之,新闻在总体上是客观的,只不过这种客观不是那种许多人所理解的完全排除掉精神的客观。

其次是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是针对新闻传者而言的,它要求新闻传者对事实的反映必须全面、准确、真实。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因为新闻传播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告知,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实现这种功能。绝大多数传者不是也不应该是传播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实。既然是传播传者身外的事实,这就必然要求新闻与原本事实要相符合。此外,之所以对传者有真实地反映事实的要求,还因为这是可能的。上文已谈到新闻是客观的,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派的。只不过这种反映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具体来说,相对于认识论层次事实概念三个方面的内涵,传者主体对事实的反映也包括在这三个层面上都要真实,即形式层面上的真实,如事实的who、when、where和what要真实;含义层面上的真实,即是指对事实的原因、结果、逻辑关系等等的分析、解释都必须准确、客观、全面;价值层面上的真实,即是指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要真实。显然,对于第一层面的真实来说是易达到也是易证明的;对于第二层面上的真实也是较易达到和较易证明的,因为这两个层面都是对事实本身的了解;第三个层面上的新闻真实由于直接与新闻受众的需要、态度、情感、信念等有关,因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复杂性。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新闻价值能否认知的问题。新闻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素质,包括它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含义;另一方面就是新闻受众的需要情况。这两方面结合体现出新闻价值。也就是说,新闻价值是指事实对受众的满足程度。表面上看,不同人的需要、不同时间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表现出对同一新闻有不同的接受情况;但是在一个相对确定的条件下,完全能设想出,某一特定事实对某一特定群体有某一特定大小的关系,由于事实的属性与受者的需要是客观的,因而这种关系也是客观的,理论上甚至是可以量化的。这就是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内在根据。有了这种根据,要求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要符合这种根据,是完全应该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说传者主体对事实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含义的反映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事实本身来证明的话,那么传者主体对新闻价值的反映是否真实,则是通过受众对新闻的反应来直接体现的。

为了达到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传者主体在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刻苦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要尽最大可能克服自己的成见和偏见,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在此基础上,训练和培养高水平的新闻敏感。

可见,在借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对事实概念作了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划分,并对认识论层次的事实概念作了三个方面的理解后,围绕这一概念产生的一些混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在此基础上,再来讨论一些新闻学众说纷纭的问题,才会有一些较为明确的结论。

注释: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4

记者吴华也是这一事件的合谋者、制造者。真相大白后,事件制造者由于故意造假行为,不仅遭到了舆论谴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

不过,这里要假设,如果记者吴华不是这一事件的合谋者、制造者,而是他确实偶然拍到了这样的镜头,并且把它作为新闻传播出去,这时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或者虚假性)?老虎在山里真实地出现过,这是事实,这是实际存在过的现象。记者看见了,并且真实地拍了下来,这样的“真实”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这样的新闻为什么不是真实的新闻,在什么意义上不是真实的新闻?如此假设,并不是纯粹的想象,在实际采访中,不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到某个单位、某个地方、某个人那里采访,记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报道出来,可事后却证实所报道的现象、所记录的话语,是被采访者预先专门为记者设计的、准备的、制造的,并不是某个单位、某个地方、某个人的实际情况。于是,人们说记者的新闻报道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但这里要问的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不真实?什么样的虚假?记者当初亲眼看到的事实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事实?当初所谓的真实报道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在理论上讲清这一系列问题,要费很大工夫,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但无论如何,首先需要认真厘清“事实、真相、真实”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笔者在这里的解释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同意见和看法,衷心希望得到同仁们的批评指正。

三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1.事实。这里所说的事实,当然是指具有新闻性的事实,或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一定是事实,新闻性、新闻价值不过是从新闻学角度对事实的范畴化或分类限定①。

什么是事实?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指出:“严格地说,事实是不能定义的”②,这足以说明人们在事实概念理解上面临的困境。但是难理解,并不意味着不能理解。如果放在具体学科范围内来界定事实,会更容易一些。

新闻学科所说的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就是指实际发生和实际存在的事物状态或状况。这里的“事物”概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物质性的事物,也包括精神性的事物。就是说,我们把人们的思想活动、言说活动,也叫做事实,因为它们都是实际发生的情况。新闻报道的对象就包括这样的事实,某人说了某话,某人说他/她怎么想或怎么想过,在原则上都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事实对象。因此,新闻学或新闻实践视野中的事实概念,是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和我们在唯物主义哲学意义上严格界定的客观事实,以及认识论意义上界定的作为真实判断的事实都有一定的差别,不能完全等同。

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更像哲学意义上的“存在”概念,即存在过的和存在着的就是事实,但可能性的存在不属于事实。在新闻学视野中,新闻事实具有充分的实证主义的事实特征,即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可以直接经历的事实,是可以为人们直接知觉到的事实,是可以依据一定的证据证明存在过或存在着的事实。

无法证明的所谓事实,只能是推测或想象,如果在新闻报道中有必要出现,必须加以说明。

强调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认识的内在要求,这样的内在诉求决定了新闻报道不可能关注所有的事实,而是主要关注特殊的、个别的某些事实,关注在新闻认识观念中认为有意义的事实。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往往不能呈现社会现实的整体面貌,新闻传播也承担不起呈现社会整体面貌的重担。这是我们理解作为新闻事实的事实概念时必须注意的。

2.真相。“真相”在直接意义上是与“假相”

相对应的概念;真相、假相都是针对事物的现象而言的,而现象是针对本质而言的,真相、假相都是以现象概念为上一级概念的二级概念。

真相是指真实地表现了一定对象的实际情况或本质的现象,因此,真相和本质是一致的;假相则是指没有真实地表现一定对象的实际情况或本质的现象,相反,假相是那种遮蔽了、掩盖了一定对象实际情况的现象,因此,假相是和本质不一致的。

但是,不管是真相还是假相,都是存在的,都是人们可以感觉、知觉到的事实现象,都具有客观性。如果说真相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那就可以说,假相也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但如上所说,相对事实的本质来说,它们必定不是同样性质的客观存在。

一种现象到底是事物的真相还是假相,只有经过一定的认识才有可能得到区分和认定,这正是新闻采访、报道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突出的难题。新闻采访中,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那些现象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现象(是真相还是假相),不是一下子就能观察出来、访问出来的。因此,总是存在着这样的可能:记者把真相当成了假相,或者把假相当成了真相。

一旦真假不分或者真假不辨,就会造成诸多迷惑,甚至引起某种混乱。非故意制造的假新闻,其认识论根源就是记者没有把表征事实的真相与假相区分开来。

假相也是事实性的存在,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些说法与人们在生活层面的通常理解不太一样。假相中的“假”,是对事物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现象性质的界定。说它是假相,就是因为这种现象不能反映事实的实际情况,不能反映事实的本质状态,并不是否认这种“相”本身不是事实或不存在。正因为假相是一种特殊的事实性的存在,所以才有可能被当作新闻事实去报道,甚至被当作真相去报道,从而引发一些特殊的新闻虚假问题。如果假相不具有事实性,也就很难直接被当作新闻事实去报道了。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看到,一些人会故意制造假相,把事物本来没有的东西、没有的现象故意制造出来,然后再“附加、粘贴”到事物身上,让人们觉得事物本来就有的,这就是制造现象、制造假相。比如,山里本来没有老虎,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把马戏团里的老虎“放虎归山”,制造了山里有老虎的现象。这一现象自然是假相,它不仅没有呈现出山里的实际情况,而且还掩盖了山里的实际情况。如果再通过记者、媒介加以报道,这就是典型的制造假相、制造新闻。显然,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蒙骗、欺骗社会大众的不道德的(甚至可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此看来,说新闻传播者只要报道事实的现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追求事实本质的观点,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但是,不管假相是怎样生成的,假相本身的存在是客观的。有人把马戏团的老虎放入山里,只要这样做了,这个事实就是不可否认的。一旦制造了假相,这个假相性的事实就确实发生过、真实存在过或仍然存在着。因而,我们可以说,事实也有“真事实”和“假事实”之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假事实”和人们平常所说的“虚构事实”不能完全等同。假事实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把它称为事实;但虚构事实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是纯粹主观性的存在,是纯粹主观性的构想、想象和捏造③。

因而,对“假事实”的报道是有所谓的事实根据的,而对虚构事实的报道,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正因为这样,前一种情况下形成的新闻报道具有更大的欺骗性,社会影响更加恶劣。

3.真实。真实是个认识论概念,是指认识结果与认识对象间的一种关系。如果作为结果的认识与认识的对象符合,就说认识是真实的,如果不符合,就说认识是不真实的。新闻真实也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因为从认识论角度看,新闻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认识活动,是人类以认识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具体形式。按照这样的逻辑,新闻真实的具体所指就是:“新闻作品(报道)”如果与“所报道对象的实际情况”

相符合,就说新闻是真实的,相反,就说新闻是不真实的。由于在新闻报道与对象实际情况之间往往存在着符合程度的高低问题,于是,也就有了新闻真实的程度或失实的程度问题,相应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概念,诸如基本真实、部分真实,或基本失实、部分失实等④。

由于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与所报道对象的符合性及其符合程度,因而什么是“实际情况”,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际情况,其实就是指事物的真相。我们不能把假相叫做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假相遮蔽、掩盖了事实的实际情况。山里本来没有老虎,有人故意放一只马戏团的老虎进去,使山里有了老虎,这就等于掩盖或遮蔽了山里本来(事实上)没有老虎这个真相,同时,却制造了一个有老虎的假相。因而,新闻真实的确切所指是: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的符合。如果新闻报道只是与事实的假相符合,尽管也是一种与事实的符合,但却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笔者曾经用“真相真实”和“假相真实”这对概念反映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情况⑤。由此也可以说明,仅仅用“现象真实”反映新闻真实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因为现象包含真相与假相,而只有真相才能够反映事实的本质,只有真相真实才是事实的本质真实。

三个概念间的关系

1.事实与真实。在新闻认识论或新闻真实论的视野中,事实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事实针对的是新闻的本原,真实针对的是传播状态的新闻。新闻的真实与否,只能通过相应的事实去衡量,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性唯一的和最终的标准。事实以外的任何标准作为衡量新闻真实的尺度都是绝对错误的。

新闻真实首先是相对具体事实的真实,因而新闻真实在本质上属于事实性真实。新闻中的其他非事实性信息,比如传播者或者媒介组织的意图信息(倾向性信息、情感信息、意见信息),都不属于新闻真实范围内的信息,也不是事实能够检验或证明其真实性的信息。这是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之间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关系。

在事实与真实之间,新闻的真实与否,在逻辑上受制于事实。因为,事实是源,新闻是流。超越事实的新闻,不再是新闻。但是,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在逻辑上无法左右的,因为事实总是先于新闻而存在,事实是自在的。当然,新闻可以再现也可能建构新闻事实的形象,并且,研究已经证明(比如框架理论),新闻对事实的呈现总是再现与建构的共同结果,即不管事实如何,新闻对事实的面目呈现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相对事实来说真实总是有限度的真实⑥。

尽管新闻真实不能左右事实的本真面目但新闻所呈现的真实却能影响人们对事实的理解和想象。新闻真实的完整实现,不只是报道真实的问题,而是贯穿新闻传收整个过程的问题:事实真实是源头(本真),再现真实是中介(媒介真实),收受真实是归结(理解真实)⑦。

2.事实与真相。事实与真相,在本体论意义上是统一的存在。相对事实来说,真相是事实实际情况的感性显现。存在过的和存在着的都是事实,但并不一定都是事实的真相。真相是事实的实际情况、本来面目。真相都是事实,但事实并不都是真相,事实中可能会有假相。可以说,在现象层面上,事实是由真相性事实和假相性事实共同构成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事实都必然包含真相和假相,而是说,在有些情况下,事实的现象就是事实的真相,它们是完全同一的;有些极端情况下,事实的现象完全是假相,与事实的本质是彻底背离的;在更多情况下,事实的现象中可能既有真相,又有假相。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认识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复杂的新闻事实来说,新闻报道只能在过程中实现真实报道,逐步呈现事实的真实面目。

一则新闻报道中包含的所有内容都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必然呈现了一件事实的真相。人们看到的是事实,但未必是真相。比如,你看到一个被抢劫的现场,但这个现场到底是否由抢劫造成的,即它是否真实呈现了抢劫的实际情况,还难以判断。如果这个现场是真实发生的抢劫造成的,事实就是真相;如果这个现场不过是有人故意制造来迷惑人的,那它就只是事实,而不是抢劫的现场真相。我们想反复说明的是,事实与真相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却是含义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新闻报道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报道事实,揭露真相。

3.真相与真实。真相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新闻的使命首先是走向事实本身,让事实通过新闻报道显现出自身的面目,呈现出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地步,新闻就实现了基本目的,而新闻真实则达到了最高境界―――与真相符合。

呈现事实的实际情况、本来面目,需要记者直面事实,以对事实负责的原则或态度面对事实。报道新闻事实,首先是尊重事实,为事实负责,需要的是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客观精神⑧,而不是为某群体或某个人负责,这才是新闻认识中的实事求是。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记者在呈现事实时必须去追求这样的境界,因为它是确保揭露事实真相必须有的基本主体条件。

真相呈现的是一件事实的整体的实际情况,而不只是某一事实要素的实际情况,也不只是构成整体事实的某个事项的实际情况。因而,新闻真实如果只要求新闻中呈现出来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还远远不够。最为关键的是新闻必须呈现出报道对象整体的实际情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说新闻报道了事实,揭示了真相。

点简要的结论

1.与事实符合是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与事实符合,是新闻真实的起码要求,凡是报道的,都是存在的,但存在的,并不必然是事实的真实情况,并不必然是真相。因而,与事实符合并不必然保证新闻是真实的新闻,只能说是与相关存在相符合的新闻。至于存在是什么样的存在,还是需要进一步追问的问题。

2.弄清事实与真相的关系,是实现真实报道的核心。事实与真相的关系,是新闻实践面临的真正难题。可以说,记者碰到的都是事实,但并不都是真相。如何在事实中把真相鉴别出来,这才是新闻采访的关键,也是实现真实报道的核心。记者的鉴别力、发现力、洞察力,首先表现在判断事实是否是新闻事实的能力上。而新闻事实能否转换成真正的新闻,就表现在他/她能否把事实与真相区别开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把表征事实的真相与假相区别开来。找到了、发现了真相,才算找到了、发现了真正的新闻。

3.与真相符合是新闻真实的最高境界。从上面两点得出的一个自然结论是:与真相符合是新闻真实的最高境界。与真相符合,要求新闻是对报道对象实际情况的反映、呈现既是全面的、客观的,同时也是正确的。这不仅是对具体新闻报道的要求,也是对整个新闻报道的一种价值诉求。对任何一个新闻媒体来说,努力通过自己拥有的新闻媒介,将报道领域的整体实际情况呈现出来,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理论新闻学系列专论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0314。)

注释:

①对于什么样的事实,才是有新闻性或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通行的看法表现为新闻价值要素学说,即当一个事实对于社会、一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显著的、接近的、有趣的时,它才有可能是新闻事实。需要人们注意的是,关于这些价值要素的内涵,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会有差异性的解释,并且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哪个或哪几个要素更重要,都会随传播环境的变化而不同。

②这是罗素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所写的导论中说的。参见[奥]维特根斯坦著,郭英译:《逻辑哲学论》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③杨保军:《新闻事实论》第7-9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④杨保军:《新闻真实论》第二章相关论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杨保军:《简论新闻的真相真实与假相真实》,《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⑥杨保军:《新闻真实论》第三章中关于新闻真实限度的论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5

关键词:新闻 历史起点 逻辑起点

新闻理论研究多年来难有突破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在关于新闻的一些基本理论的认识方面,我们仍然摆脱不了“转圈子”式的轮回。这就使得我们所建构的新闻理论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切性(uncertainty)。约翰·洛克将确切性(certainty)看作探讨知识的目的之一。但是在我们的新闻理论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切性(uncertainty)的知识。这些不具有确切性的知识如同浮萍,随波逐流,难以把握;它使理论的前瞻性、指导性逐渐丧失,新闻理论对于实践的影响和作用日渐苍白和孱弱,甚至引发了对其存在价值的怀疑。

比如,对于“新闻”这样的基本概念,我们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有人简单地统计了一下,发现关于新闻的定义居然不下几十个,而且至今也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无论是“事实报道”说还是“消息”说,或者“事实”说、“信息”说、“事实信息”说,这些观点虽然各自有着自己的特色,但都没能给我们带来关于新闻本质问题的认识上的突破,新闻理论的“不确切性”也依然存在。

通过对众多新闻理论研究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发现,这种“不确切性”的存在是和我们没有找到稳定适当的“坐标”密切相关的。许多新闻理论在建构的过程中要么将这两个起点选择的标准设置得过于宽泛(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起点问题),结果往往不能满足理论严谨性的要求;要么对标准的设立又过于苛刻(甚至加上很多仅仅有利于得出个人结论的限制),使得理论探讨丧失了必要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两种极端都不利于新闻理论的建构。因此,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新思考新闻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问题。

“参照系”或者“坐标系”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条件。如果没有恰当坐标系作参考,我们就难以准确描述对象的位置,难以充分(系统、全面)观照对象,当然也就难以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分析其本质。从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原则出发,这个坐标系的建立需要我们在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两个方面做出认真、深刻的界定。逻辑起点决定着思维的方向,而历史起点的确定则可以帮助我们划定可靠的范畴。有了这两个基本条件,我们就可以为新闻理论的研究建立可靠的坐标系。而这也正是多年来新闻理论研究所迫切需要的。从有利于“科学新闻理论”(童兵)建构的要求出发,这个参照系必须满足两点要求:1,它要能够给理论建构提供足够宽阔的空间(自由度);2,它同时又必须能够给新闻现象划分出恰当的边界(严谨度)。因此,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建构新闻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必须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解决得好坏对于新闻理论建构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于新闻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问题虽然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但却一直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翻阅新闻理论研究的文献,这方面的探讨并不丰富。这可以有两种解读:1,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这个问题已经无需多论。但从国内新闻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更多的还是第一种情况。因为制约我们新闻理论建设取得突破的正是两个起点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国学界围绕新闻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过讨论。复旦大学的王中教授曾提出,“作为科学的新闻学必须回答人类社会为什么必然产生沟通信息活动的道理”的问题。为了阐明新闻的真正含义,他还提出了两个“新闻”概念。一个是作为社会现象的新闻活动,不计传播的方式;另一个专指通过大众传播工具所传播的“新闻”。应该说,这样的分析思路实际上已经触及新闻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问题。遗憾的是,这样难得的思想观点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而是迅速被一些情绪化、功利化、教条化的认识所掩盖。此后虽然也有零星的文章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只是凤毛麟角,也没能引起重视。这使得我们今天重新来思考新闻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问题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

理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之下,而理论的突破往往起始于对其存在条件的重新思考。要探寻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它的历史源头——它所发生、存在、发展的广阔历史空间中;我们需要超越现实的诸多限制,将它还原到本来的状态中加以观察、分析和思考;我们必须剥离覆盖在其表面的种种修饰、限制和伪装,迫近它的核心。

一、“新闻”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的基础和前提,逻辑起点直接影响理论的进展和方向。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因而也必然有一个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并起制约作用。简单地说。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建设的根基。逻辑起点飘移不定,理论大厦必然难以稳固;逻辑起点存在偏差,理论体系必然倾斜。

黑格尔给出逻辑起点三个方面的规定性:1,逻辑起点应该是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它“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理论体系的概念推演过程,就是不断地丰富开端的规定性的过程。2,逻辑起点应该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根据、基础,而科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萌芽中。”概念的逻辑推演和展开,就是把蕴涵于开端中的内容充分展示发展起来。3,总的来说,逻辑的起点与对象的历史上的最初的东西相符合。“那在科学上最初的东西,必定会表明在历史上也是最初的东西。”

那么“新闻”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

首先,“新闻”发生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或者说,它首先是实践中的产物,而不是抽象的观念中的产物。这是我们在研究新闻理论时必须首先清楚明了的基本认识。有两种“新闻”的概念,一种是实践中发生的各种新闻现象,一种是我们理论观念中的“新闻”的概念。新闻现象的产生远远早于新闻观念的诞生,这是两者的逻辑次序。社会上为什么会发生“新闻”这一现象?很显然是出于人类的需要——包括生产、斗争、娱乐等等各种需要。既然产生于实践,我们就必须到实践(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寻找它的源头。而不是只在大脑中进行哲学式的思辨。

其次,从宏观的理论建构上看,“新闻”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我们既要从微观的(比如:一些具体的新闻)角度进行考察,更要从宏观的层面(比如: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层面)加以思考;我们既要分析“新闻”的个体,更要分析“新闻”的整体——古往今来一切被归人“新闻”范畴的那些社会现象。“新闻”不是某个时期、某个时代特有的产物,而是一切时期、一切时代共有的事物。它是源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信息交流行为。因此,我们要从历史的长轴出发,从人类社会需要的横断面人手来确定“新闻”的方位。

第三,“新闻”是具有自我规定性的存在,“新闻”是那种可以成为“新闻”的东西。这种自我规定性是“新闻”成为“新闻”而不是其他(如信息、事实等等)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它脱离时代、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制约的重要保证。从存在状态上看,“新闻”是由形式(符号特征)和内容(信息所指)共同组成的完整构造。至于“新闻”在交流时所使用的传输工具媒介),那并不属于“新闻”自身规定性的范畴。换句话说,“新闻”和它赖以传播的工具不是彼此不可分离的。“它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黑格尔)。媒介不是新闻的本质特性。用埃默里的话说,“并不是报纸创造了新闻,而是新闻创造了报纸”。

总结起来说,“新闻”是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信息交流现象。社会上先有“新闻”现象,然后才有“新闻”的概念。而“新闻”自身有着独特的规定性,这个规定性把它和一般的信息、事实区分开来,同时也把它与传输工具——媒介割离开来。这就是“新闻”的逻辑起点。

二、“新闻”的历史起点

理论是对现象普遍特征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现象则存在于其发生、发展的广阔历史空间中。因此,要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深入到它所存在的历史长河中去,追溯到它的源头。这样我们才能在一个完整的时间序列上把握对象的全貌,从而避免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造成差错或者谬误。可见,现象的取舍范围对于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历史起点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所在。

所谓历史起点,简单地说,就是该事物何时开始出现的问题。历史起点的选择为研究该事物提供事实选择的范畴。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两个联系非常紧密的问题。历史起点的选择并不纯粹或者简单的是一个时间划分的问题,它实际上也反映了研究者对对象在研究的基本逻辑取向上的抉择。或者更进一步说,逻辑起点的选择制约着历史起点的选择。

那么,新闻的历史起点在哪里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一点:历史起点问题并不是对新闻的某种定性。这里所说的“起点”是纯粹从技术层面上的一种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是“新闻”这种现象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时段,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段表现出结构性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要为理论研究提供取材的方便,而不是为理论建构设立某种基调。

传统的理论研究更多地从新闻起源的角度进行思考,由此产生了不少的说法。比如,有的从人的本能——好奇和知晓欲——出发来回答,代表人物有德国的groch、美国的约斯特、日本的衫村广太郎、中国的任白涛;有的从人的本能出发,提出新闻起源的“本能说”(或者“本性说”);也有从人的起源思考起,进而提出劳动起源说。

有两个因素导致关于新闻起源问题的研究一直众说纷纭,争议颇多。一是关于新闻起源的探讨因为缺乏直接的一手证据而往往更多的是以逻辑推想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对于史前景象的描绘,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往往显得浪漫有余,力量不足。二是上述观点因为过多地和意识形态分歧纠缠在一起而难以避免受到争议的牵连。总的说来,很多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容易陷入观念先行的研究思路,这对研究的走向和结果会产生很多干扰,使得理论在深入研究之前就先被打上某种倾向的印记——尽管研究者可能并非有意为之。

本文认为,在理论建构之初就进行定性,这种做法的技术风险是很高的。一旦差错,它将会引领研究者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我们决定放弃这种做法,转而采取一种更为稳健的研究思路。我始终主张,我们应该给与理论研究应有的自由(当然也应该有度),这才是获得真知的正确做法。接近事物本质的办法绝对不是给它加上一层层外衣,相反。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简化它的外在包装,使它的真实面貌袒露出来。

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研究策略上加以调整——我们不妨先跳出关于新闻起源问题的争论,抛除先验的倾向性。实际上,新闻起源问题并不是新闻的逻辑起点或历史起点的问錾,而是之后的问题。如果我们换用一种更为客观、中立方式来思考,也许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根据已有的材料,我们可以把“新闻”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三种状况:原始形态的新闻、日常状态的新闻和制度化,媒介化的新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视线集中在新闻现象本身而不是其他。我相信,这对于我们确定“新闻”的历史起点工作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谓原始状态的新闻。指的是在“新闻”概念或者“新闻”形成之前的新闻。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新闻的概念出现之前,新闻现象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判断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始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当中就参杂着“新闻”一类的东西。但是在那个时候,人们对这一类现象也许不称之为“新闻”,或者甚至根本没有一个名称。在这个时期,新闻和其他信息交流活动往往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而社会的需求也没有发展到专门化的阶段。因此,究竟是新闻还是别的什么,对于那个时期的人类来说并不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对于理论研究者来说,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新闻“包装”最少的时期,因此也是最接近本质的时期。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困难也最大,因为几乎无法进行直接的研究,只能进行间接地研究。

日常状态的新闻是区别于专门机构采制、传播的媒介新闻而一直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新闻交流现象。新闻的单独出现或者独立存在首先是人类传播的丰富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导致的。从一堆分不清眉目的信息当中辨认出一部分属于新闻,这反映了人类需求的细化,也反映了信息交流的进步。即便在大众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日常新闻仍然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它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下去,无疑是人类的需要使然。我们可以从大量文献材料中发现这一点,同时,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刻具备着体现这种日常新闻的机会。这是我们研究新闻本质以及其基本规律的一个重要的源泉,我们不应加以忽视。

我把那种借由今天意义上的大众传媒的传播进行交流的新闻称为“制度化新闻”。这是因为,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现象带有自身的特点,是在一定的操作制度下完成的作业。比如: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采制和传播;有相对稳定的传播(出版或播放)周期规律;有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撑(印刷、录制、播放等);等等。这和前两个阶段的新闻活动相比,至少显示出两点不同:一是专业,新闻已经成为一门职业,不再是早期那种相对随意的行为;二是高效——能够在瞬间将新闻传播给广大空间的广大人群。为此,现代大众传媒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也是媒介甚至超越新闻本身而被格外重视的原因之一。

这样,如何选择“新闻”的历史起点就变成选择何种状态的“新闻”的问题。换言之,在建构新闻理论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你所说的“新闻”究竟是哪一种“新闻”。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6

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大多数都是死记硬背,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个困扰,不少学生能背诵出很多新闻概念,能准确地将新闻名词与概念内容结合,可是在真正运用的环节中,却对不上号导致抓不住重点,直接影响到动手能力。通过案例进行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新闻报道策划”这一章节,对于“新闻策划”这一概念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如“新浪网”和中央电视台“神舟八号”飞船的报道来讲述,说明新闻报道策划能给新闻报道增添色彩,有图片有视频资料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引申出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又如,在新闻传播领域每年都会出现的假新闻系列,这些都是记者有意或无意为之的“策划新闻”,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分析其概念以及坏处等等,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区别开来。通过案例的导入,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基本概念,同时也能使课堂活跃气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教师为主导,但学生是主体,举例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扩展,使学生在领会了概念的内涵后能够举一反三。

二、巩固知识的案例讨论

在本课程的教学当中,每一章节的知识讲述完毕之后都可以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巩固。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佛莱雷曾指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2]课堂的讨论能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的真正提高。为了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教师组织学生对于某一案例进行讨论,如在“记者修养”这一章节讲述完后,我们可以讨论相关案例,如对于公众人物的采访报道中,记者作为采访者应该是秉承新闻传播的报道原则进行常规报道,还是窥探其隐私挖掘八卦博取受众眼球呢?诸如此类的案例分析及探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判断是非也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更要接受来自于其他人的质疑和反驳,进而能在师生之间的讨论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同的意见适时恰当地进行评析,加深学生对章节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中的案例模仿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7

关键词:新闻理论研究方法探寻

当今新闻理论研究方法众多,有政治学的、社会学的、实验心理学的、现象学的、哲学的、阐释学和传播学的等等,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这些研究多缺乏的是学术的开放与本土的观照视野和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缺乏的就是这种根本方法,即元方法的建构。

为了创新研究方法,国内不少学者进行了新闻理论研究元方法的探索,建构了一系列诸如“粒子说”、“世界图景”、“真相域”①等概念、范式或理论,提出了诸如“新闻理论要揭示新闻本身的知识结构,演化为序列性的原理体系。以最终解决‘对象的本质联系’、‘对象的关系范畴’、‘对象的真理体系’、‘对象的功能系统’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终极问题”②等新闻学理论建构的观点,为新闻理论研究方法的转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不过,这些研究要么是充实新闻学的社会学基础,要么是在哲学研究范式下进行抽象分析,要么借鉴物理学的“粒子”概念形式来建构新闻理论概念、理论或方法体系。这些建构没有建构起中国本土的元方法,没有对旧有研究元方法的超越,仅有经验性的总结和舶来品。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在他的《转型中的新闻学》③一书中,用他的极其丰富的新闻学教学和新闻业界的实践经验,通过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阐释,透射出较强的“实践――人学”意蕴。虽然他并没有把“实践――人学”这一新闻理论研究元方法提炼出来,但他关于新闻本质、新闻学的本质、新闻教育的本质、新闻学基本原理、新闻实务等众多的论述,都透射出“实践――人学”的深广内涵。他的著作较好地体现出“新闻理论的实践性”与“新闻理论的人学性”的有机融合,让我们看到“实践――人学”这一新闻理论研究元方法的因子。但李希光教授并没有对论述中的这种元方法因子进行提炼与整合研究,缺乏理论的逻辑提升。

元方法是方法的方法,是一个科学研究领域最根本的研究方法。即“形而上学方法”,也就是元方法,它是方法中层次最高,也是比较牢固的部分,构成方法的核心,包括某些基本原则、科学信念乃至世界观等,都受元方法的制约。新闻理论研究元方法是对新闻活动的科学发展进行方向性的规定的最根本的研究方法,它对新闻活动的走向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没有元方法就不可能有正确、健康、合乎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是强烈的“实践性”与丰富的“人学性”的有机统一。一个成功的新闻传播活动应是二者最完美的统一与结合,也即新闻传播活动是突出实践性的,新闻传播主体(媒体与新闻人)必须通过新闻传播实践来完成新闻传播活动,因此,新闻理论研究也必须把坚持实践的观点放在首位。正如陈坚所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我们就能高屋建瓴,眼界更加开阔,目光更加深邃,就有希望对新闻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难题有所突破。因为实践概念天生地就综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辩证法等多方面的素质,它使我们可以从多种视角、多种向度对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本质进行研究,从而使我们的研究立体化起来。”④同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的主体应始终坚持“人学性”,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强调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学意识”。在“如何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使命出发,提升新闻学研究的反思性,推进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成为现代性背景下新闻学的主要焦虑”⑤的现实学术语境下,当代新闻学研究缺少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缺乏能够统摄新闻理论研究的元方法。

只有把上述新闻理论研究的实践性与新闻理论研究的人学性进行有机的完美的结合,才能产生完美、健康、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活动。如此,才不会出现那些有缺陷的现象,诸如充斥新闻报道中大量的“客里空”⑥现象、各类新闻报道中数不胜数的“新闻侵权”现象和记者集体被“黑金收买”的腐败现象⑦等;也不会出现那些让人不愿意看到的新闻传播主体因“实践――人学”素质的缺乏而不能驾驭复杂的社会环境,从而被“诉讼”⑧或被抓入牢狱等⑨令人痛心的事。究其终极原因,都是因为缺乏新闻学的元方法的指导。因为这些新闻“事故”的产生,都是因为新闻传播主体的素质不佳或很差造成的,导致新闻主体出现如此情况的直接因素是我们没有恰当的科学理论指导。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新闻理论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建构,把新闻理论研究引向健康的发展途径。

笔者曾提出“新闻学是‘实践人学’⑩”的观点。???这一新闻学命题,不仅揭示了新闻学的本质,同时,它更具有元方法的价值与意义。其元方法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新闻学是实践人学这一关于“新闻学”概念的界定,可以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的元方法,即它是最根本的、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的方法。对此可以进行如下界说:在新闻理论研究中,要达到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业界实践中的实践的观点与人学的观点的有机结合;在新闻理论建设中,要密切联系实际,充分结合新闻实践,在实践中总结、提炼、抽象出具有本土化与科学化的新闻理论;在新闻理论研究中,不论是理论还是模式、方法的建构,都要始终坚持“人本理念”,站在人类本体的高度进行科学建构;在新闻理论研究中,要注重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在新闻教育理论与思想的确立和定位中,要以强烈的实践观点与丰富的人学观点为核心,在此前提下,构建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培养具有较强新闻实践能力和深远人学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

“实践――人学”这一元方法,是一个辩证的矛盾统一体。

一是表现在思维观念中的“实践――人学”方法,即新闻传播观念中的“实践性”与“人学性”的完美结合。新闻传播观念是在不断的变革与更新之中前行的,这种变革与更新始终以“实践性”与“人学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表现在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实践――人学”方法,即新闻理论研究要达到“实践性”与“人学性”的完美结合。新闻理论研究要对传统新闻理论研究进行科学的扬弃,紧跟时代新闻业界实践的步伐,在人本视野下进行新闻理论的科学建构。

三是表现在新闻传播中的“实践――人学”方法,即新闻传播是“实践性”与“人学性”的完美结合。新闻传播实践要实现“三贴近”,要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丰富的新闻实践引导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潮,同时要始终坚持人本理念,把人这个实践主体放在新闻传播实践最重要的位置。

四是表现在新闻教育中的“实践――人学”方法,即新闻教育是“实践性”与“人学性”的完美结合。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走出象牙塔式的书斋,把新闻课堂开设在社会生活一线,到工厂、矿山、农村,到大漠荒原,使学生在生活与社会的体验中把握新闻学;???更要让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人的本质有较深入的把握,具备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在各种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中,能把自己的新闻活动与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对人的本质、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全面理解与把握,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闻责任与使命。

这四对“实践――人学”方法关系在理论研究与新闻传播实践中是相互作用的。新闻传播或新闻实践主体只有通过“实践性”这个环节,才能达到“人学性”的充分实现;而“人学性”的充分实现,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性”,使“实践性”得到更大的扩展和提升。因此,这四对关系理应确定为新闻传播学中最核心的关系范畴。“实践――人学”方法能够科学地统摄这四对关系,这就奠定了“实践――人学”这一方法的元方法地位。这种“元地位”对新闻学的价值作用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它对新闻学的本质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它对新闻活动的本质进行了实践与人学的双重构建;它为新闻学理论研究的本质进行了方法层次的最高定位;它从实践角度与人学层面对新闻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方向性的规定;它对新闻理论研究的诸多方法进行了科学的统摄;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新闻传播实践、新闻理论研究、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它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当代新闻观念与实践模式进行了重构。

其实早有学者指出:“研究新闻必然要研究‘人’和人的社会本质,研究人类社会是怎样创造了新闻以及新闻是怎样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确立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新闻学原理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关于人的观点、关于实践的观点已经很好地为新闻学的“实践――人学”方法提供了有力注脚。可惜的是,作者只是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论述,没有对这种思想萌芽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索与建构。

从本质层面和新闻学本体论的角度来说,“实践――人学”方法不仅揭示了新闻学的本质,更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最高方法论和最根本的研究范式。其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于它把当代新闻理论研究中的研究与实践脱节问题进行了解构与建构,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空中楼阁”现象,并对如何进行新闻理论的科学研究提出了实践性的根本性的方法论要求;同时,对当今新闻业界存在的轻视理论指导的现象提出了方法论层面的批评,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践方法模式。总之,“实践――人学”的新闻理论研究方法,如同“历史――逻辑”的方法,为新闻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为“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a860020)

注释:

①郝雨:《新闻理论的哲学化研究与体系建构》,《河北学刊》,2006(1)。

②转引自纪忠惠:《理论新闻学的范式转变》,《当代传播》,2007(6)。

③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482页。

④陈坚:《新闻实践论――实践的观点是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基本观点》,《江苏社会科学》,1994(5)。

⑤唐海江:《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现代传播》,2007(3)。

⑥“客里空”是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他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

⑦杜一娜:《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60人涉案14名媒体责任人受罚》,《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11-27。

⑧邱敏:《两记者遭富士康3000万天价索赔》,《广州日报》,2006-12-29。

⑨宋万林:《“实践人学”的缺位与“角色定位”的迷失――从“记者高勤荣案”透视中国新闻学体系》,《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5)。

⑩宋万林:“实践人学”这种概念最早是在宋万林著《“实践人学”的缺位与“角色定位”的迷失》,[《新闻爱好者》2007(5)]中提出的。

⑾宋万林:《“实践人学”视域下的新闻学理论研究》,《传媒观察》,2008(9)。

⑿王卫明、揭云:《新闻业务类课程怎样进行实战训练?》,《今传媒》,2008(7)。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8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新闻理论

新闻“故事化”并不是新提法和写作实践,在美国现代新闻业发端阶段,就出现了新闻报道的所谓“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又崛起“新新闻学派”,不过进到21世纪,新闻“故事化”才成为中国新闻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推出了讲故事的栏目或板块,新闻学界的理论探讨也很火热。本文试从理论上廓清新闻“故事化”对有关新闻理论带来的挑战,再次思考‘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一、新闻“故事化”对新闻概念的挑战

目前我国学界,对新闻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比较权威和能够被接受的定义,还是“陆氏”定义,即陆定一1943年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对新闻所下的定义,“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仍是不完全的,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事实”概念的模糊。新闻和历史有同构之处,在都属“事学”①方面,新闻学科可以从古老的历史学科那里借鉴智慧。在历史学科中,事实(facts)和事件(events)这两个概念是被区分开来的。如海登・怀特就认为,事件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而事实是历史学家所构建的东西,是某种存在于过去的遗留物或文献中的东西,亦即某种文本性的东西。②陆定一所说的事实是什么意思呢?按陆定一在同文中的说法,“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陆定一并没有给事实作出定义,但看得出来,他所指的事实的意思,乃是与“精神”相对的“物质”的存在。从通篇文章的论述线索来看,陆定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反映论出发反对新闻的“性质说”的。问题在于,的事实总是很少的,稍微有些后现代哲学思维的人,恐怕都要接受这样的说法,没有纯粹的事实,只有人对事实的构造与解释,历史学界正是基于对事实的这层洞见,才提出区分“事实”和“事件”。荆轲去刺秦王,而不是秦王去刺荆轲,这是事件。但对这史实的理解和表述,史家却可以各有不同,此处不妨借用贝克尔的名句“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好在陆定一并没有说新闻就是“事实”,他是说新闻是“报道”,故尔,新闻,乃是对“事实”的“讲述”或“陈述”,简单地说,新闻的本质是一种叙事。陈力丹先生说:“鉴于陆氏定义在新闻界产生的广泛影响和经历的各种考验,应该对它在具体的解释上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还是不改动定义词句为好”③,实在也是无奈说辞。

再来看看有关故事的定义。对故事的研究,有叙事学的深厚的学科理论作为基础。里蒙・凯南为故事下的一个经典的定义是,“故事是按时间顺序重新构造的一些被叙述的事件,包括这些事件的参与者。”④又如伯格把故事定义为,“叙事即故事。……故事中包含一系列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一段时期间发生的事件。”⑤叙事学家的共识是,事件与时间是故事最重要的因素,故事乃是事件在时间中的重新“构造”或“非现实化”。叙事学家认为事件是“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⑥在叙事学研究中,故事是由两个以上的事件单位构成的。表现为因果关系的事件,就是“情节”。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洛夫斯基说“故事是事件的基本延续,情节则是故事得以陌生化,得以被人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全非的独特方式。”⑦精要回答了故事、事件与情节的逻辑关系,以及情节在创作中的功用。故而,在叙事学研究中,事件的含义与地位都是明确的。

新近的新闻学论著认为,新闻事实是指“新闻报道的客观对象,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实在性事实”,并认为这是从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⑧。但本文作者认为,此处“事实”的意义仍是不明确的。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其名著《历史的观念》中分析说,历史学家在研究过去的事件时,区分了可以叫做事件外在和内在的方面。只能用思想来描述在该事件内部的东西。为此,柯林伍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我们不难获得理解,如果构成事件内在方面的事实,是只能用思想来描述的,就不能说是“客观对象”,也无法被称之为“实在性的事实”。这与前文分析的事实(facts)的含义,在表述逻辑上是一致的。

正因为事实与事件并非对应关系,新闻采访学中才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的区分,并引发对非事件性新闻是否存在的争论。⑨

新闻“故事化”对新闻概念带出的挑战就在于,新闻学必须正视新闻是否就是“事件”?因为唯有新闻是“事件”才与故事有重叠之处,我们才能说“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新闻学的根基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⑩如果认定新闻是“事实”,则需要对事实的内涵进行明确概括,如果认为“事实”是包含了“事件”与“非事件”的,从逻辑上无法成为一种分析模式,不能成为通用的术语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本文作者更反对“新闻的本质是信息”之类提法,用信息置换暧昧不清的“事实”,将新闻降格为“信息”,将抽去新闻的生命,使新闻学科失去进入人文学科的基础,因为信息没有生命,唯有事实的真相和真理才需要用生命去维护和见证。新闻学亟待对新闻概念的核心内涵作出定位。

二、新闻“故事化”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挑战

在对新闻概念带出挑战之余,新闻“故事化”的理论及实践,还对新闻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提出挑战。

1、对客观新闻学的挑战

郭镇之教授将所有新闻的客观性理想、方法和体系统称为“客观新闻学”。“客观性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必须避免偏见,避免歪曲,尽可能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如实进行报道。”⑾在实践层面,西方新闻界通过一套客观报道的方法,使客观性成了一套写作程式和惯例,其基本主旨是事实与价值分开。客观性被称为是北美传媒中的“不死之神”。新闻活动也是人类的精神交流方式之一,单波教授正确地指出,我们要从内在的精神交往的层次上去追问:人何以需要客观报道?⑿客观新闻学根植于人对的理性的信仰,人们相信,通过采取客观的形式和专业的规则,能使主观意志对客观事实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使人拥有探求真相的理性精神,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西方世界流传一句话,“报纸是真理的商店”。正如单波指出的,新闻的客观性问题来源于西方哲学上的客观性,又源于西方人的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模式。⒀

然故事是对客观新闻学倡导的理性精神的悖反。因为故事对世界的把握,并非通过理性的方式,而是诉诸于感性经验的渠道,故事的精神是主观的。本雅明早在1936年写的《讲故事的人》一文中,就提出叙事能力的降低将使人们在社会里交流自身经验能力丧失,和经验的贬值。本雅明认为,小说是对讲故事的第一次冲击,新闻报道更是讲故事艺术面对的陌生的力量。⒁故事从时间的记忆中模塑出叙事的内容和形式,因而成为人类组织经验和自我建构的一种基本方法,诉诸的是人类的心理联系,故事无需多解释。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近年电视新闻“故事化”栏目多是情感、揭密之类带有个人经历色彩的主题。学界广为征引的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富兰克林对新闻“故事化”的解说是,“新闻故事化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地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说白了,就是要把新闻装进故事的叙事框架里,用一套故事的标准来包装新闻,以此来解释新闻事件。这样,故事从精神与写作套路都与客观新闻学风牛马不相及,实际上解构了客观新闻学。

2、对新闻“时新性”的挑战

陆氏定义说,“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近”是“事实”的限定词,“新近”是指客观事实发生的“新近性”。

但故事和新闻从时间层面上本属相反的两极,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只有旧闻才算故事。美学家潘知常说到,故事的三大要素中,“过去时态”为其一。故事,按照汉语本来的意思,就是指的“过去的事”。鲁迅小说《故事新编》正是这个意思。英语的故事(story),其古义也是“史话”,还是指的“过去的事”。讲故事时往往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场……”。⒂故事的魅力在于其有历久弥新的价值,指向生死、爱恨、美丑等人类精神的永恒母题。本雅明甚至认为,死亡的权威才是故事的真正的源泉。

新闻学理论说时新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实际上隐含着一种所指,新闻的价值就在于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那一刻,新闻价值存在于那一刻,屈服于那一刻,这就是新闻界常常说的新闻是“易碎品”。

本雅明指出:“消息的价值昙花一现便荡然无存。它只在那一瞬间存活,必须完全依附于、不失时机地向那一瞬间表白自己。故事则不同。故事不耗散自己,故事保持并凝聚其活力,时过境迁仍能发挥其潜力”。⒃这是对新闻与故事的时间属性与价值差异的最好概括。

西方学者把时间比喻为记者的“暴君”。新闻“故事化”再次向我们提出,对新闻的“时新性”不宜作片面理解,“近者之旧闻,即远者之新闻”(语出宋人吕祖谦),“旧闻”与“新闻”的差异只是相对的,事实内容的新鲜性是以收受主体的经验为参照的,就如文艺学的读者接受理论所揭示,读者和本文之间可以建立新的意向关系,拓展作品价值。因而,新闻中出现一些时间性特征较弱,却有持续活力和潜力的故事副产品未尝不可,这是新闻“故事化”对新闻时新性问题的挑战和启示。

3、对新闻功能观的挑战

功能是一个哲学范畴。功能不是后现代幻相的“代名词”,功能决定“身份”定位,功能是存在的基石。

按照哲学系统论,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新闻的功能也不是单一的,但新闻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乃是孕育和推动社会舆论,新闻与舆论的回应是新闻作用于社会的最基本的特点。马克思曾说过,“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而流通的”⒄,又把舆论看作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⒅西方新闻界所谓的新闻“望塔”或“看门狗”的功能,最终也要通过舆论形态发挥作用。维护公共理性下的独立舆论,是新闻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新闻“故事化”,将消解新闻的舆论功能。故事从功能上说,与现实的舆论力量相去甚远。本雅明说,故事是要给人提出“忠告”,并天才地说,编织到实际生活中的“忠告”就是智慧,而智慧是真理的一个壮丽的侧面。⒆既是“忠告”,故事就主要是“为人生”的,不是“为社会”的。

但新闻“故事化”,将填补新闻的一项原本缺位的功能。我们论到文学的功能,将会分析作品对读者的功用和在创作过程中对创作者的功用。在论到史学功能的时候,通常也会关注历史写作对史学家的生命功能,司马迁在他的《太史公自序》对此有深入的表达,纯然的个体化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感觉,是史学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但前文分析到的客观新闻学的写作却是标榜客观公正,不主张新闻记者自我的介入。新闻写作无论如何不会被认为是对新闻记者的“治疗”和“救赎”。因此,允许主观的“叙事意图(point)”存在的新闻“故事化”写作,正可缓解新闻记者对还是拘禁于当下的书写意义的焦虑感。如此,才有来华访问的美国新新闻学叙述通讯创始人、《纽约时代》前记者盖塔利斯在勉力学子时说的,“我希望你们把新闻当作婚姻,而不是一夜风流。”⒇

结语

显然,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新闻学远比不上哲学、文学、史学深厚,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新闻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切形而上的“抽象”,常常需要对来自“形而下”的实践话题的思考和提炼,这即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①林帆,《新闻是事学》[J].《复旦学报(科学社会版)》,1983(5)

②Hayderwhite.Responsetoar-

thurmarwick[J].JournalofConte-

mporaryHistory,1995,30

③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④[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5-6

⑤[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⑥[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4

⑦[俄]什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a].霍布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65

⑧杨保军:《新闻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6

⑨濮端华,《非事件性新闻质疑》[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4)

⑩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10

⑾郭镇之,《客观新闻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⑿⒀单波,《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J].《现代传播》,1999(1)

⒁⒆[德]瓦尔特・本雅明著,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96、294-309

⒂潘知常,孔德明:《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5-6

⒃转引自成伯清《叙事和社会学》[eB/ol].,2008-9-24\2011-10-27

⒄⒅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1、237

⒇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561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9

“语段压缩”是备受高考青睐的考点,自1999年首次出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年都有考查,并已初步形成考查的题型模式。今年全国共有江苏、天津等六省市考查了这一考点。

不管何种题型模式的压缩,不管需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进行压缩,归根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有人说:“压缩后的语句其实就是一个关键信息的集合体。”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关键信息(有效信息)”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关键信息”就是“有效信息”,但“关键信息(有效信息)”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来找“关键信息(有效信息)”呢?下面依类分别类说。

一、浓缩概括类题目要求提取全面、准确的“有效信息”。

例1、(2004江苏卷)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代表人物,请用不超过50字的一句话概括。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搏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分析:此文段的内容理解有一定难度,即对“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一句不理解,很多同学遗漏了郭沫若的观点。另外因为没注意“魏晋封建论”的暗示而导致语言表述不够简洁。

解题时如能对应题目要求,找出涉及的所有代表人物: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尚钺。再依据“魏晋封建论”说法的提示概括出“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等学说名称就不会遗漏要点且语言也简洁了。然后再将人物与学说准确配对,则可完整答出该题。

答案为: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例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旨。(12字以内)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今年一月的读者调查显示,在2002年有50.8%的读者常读成功励志类的图书,有43%的读者常读人物传记类图书。这表明“成功进取的经验”是当前青年人的一个“强需求”。不过,“偏食”有害“健康”呀!

分析:如果不顾及最后一句,上文则可概括为:青年一代阅读取向为积极进取。但这样的概括未能全面把握有效信息,未能把作者的感情倾向概括出来。既不符合语段压缩的整体性原则,也不符合倾向性原则。本语段恰当的概括应为:青年一代“阅读”偏食。

一般说来,此类题目要求对“关键信息”即“有效信息”进行全面、准确提取。当然,“全面”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2001年全国高考27题,只要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信息概括全面即可,至于“发现古钱币”等是“无效信息”。

二、新闻压缩类要求挖掘具备新闻价值的“有效信息”。

新闻有三性:真实性、时效性、受众性。在语段压缩解题时可以把“真实性”作为次要元素处理,而“时效性”、“受众性”则是我们挖掘具新闻价值的信息关键所在。

新闻压缩类包括“拟一句话新闻”、“拟新闻标题”、“拟新闻导语”等形式,说到底,不管哪形式,落实到最后就是要找准新闻主体事件。可问题就是学生不知怎样把握新闻的主体事件。课堂上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多件事中,时间最近、社会影响最大事最有新闻价值,也就我们需要的有效信息!

在一次课堂练习中,不少学生竟以“谭盾在其音乐作品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后表示非常欢欣”、“谭盾音乐无国界梦想成真”等,诸如此类未抓住主体新闻事件的答案回答下题。

例3、为下面信息拟一句话新闻(18字内)

⑴华裔作曲家谭盾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以其融合各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创作而独树一帜,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更是他的一部成功佳作。⑵连续获得比利时佛兰德原创音乐奖、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大奖和台湾金马奖。⑶近日该作品又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及主题曲提名。⑷对此,谭盾表示:“作为一个作曲家,我的梦想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现在这个梦想和这份努力经由奥斯卡金像奖,经由‘东西方大家庭’中的观众而广泛传扬,真是让人欢欣不已。”

分析:文段可分为四个层次,但⑴⑵二层的内容只能算是“旧闻”,并非当前信息,不能构成新闻主体;⑷是借作者之口描述作者的感受,同样不是新闻主体内容;只有⑶才具有新闻价值,才是真正的新闻。

这一句话新闻可提炼为:近日,谭盾作品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三、下定义类压缩应找准“种差”、“属概念”的“有效信息”。

下定义的基本形式是: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找准“种差”、“属概念”等“有效信息”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与2003年全国高考卷24题一样,下面例4己给出了压缩后的“基本框架”,即明确给出了“属概念”,只需找出“种差”即可。

例4、提取材料的要点,整合为一个单句,为“太阳能窗系统”下定义。

⑴太阳能窗系统可有效满足一幢建筑的供热、制冷和照明需求。

⑵它运用了最新开发的太阳能科技,将阳光热能转化为可贮存的能量。

⑶这一系统被设计成遮阳天窗的形式,既可以在新建筑中也可在旧建筑中加装。

⑷太阳能窗系统是一种新型能源设备。

分析:“属概念”是“新型能源设备”,“种差”即其“特点”包含在前面三句中。

答案可组织为:太阳能窗系统是一种运用最新开发的太阳能科技,将阳光热能转化为可贮存的能量,能有效满足一幢建筑的供热、制冷和照明需求,并被设计成遮阳天窗的形式,可以在新旧建筑中加装的新型能源设备。

下面再分析例5的解答过程。

例5、东南亚金融风暴是由美国索罗斯操纵的对冲基金的冲击引发的。根据下面一段话,对“对冲基金”下一定义。

美国有很多投资基金。它们都要受到投资公司的监管,另外有一些基金,并没有注册为投资基金,通常被称为私人基金。由于没有受到相关法规的严格限制,可选择的投资工具及投资方式的余地比较大,往往采用高风险的投资策略,以期获得较高的回报,这些基金被称为“对冲基金”。

分析:此题需先找准“属概念”和“种差”等有效信息。但不少同学认为“属概念”应为“投资基金”或“没有注册的投资基金”。这是因为将“没有注册为投资基金”,理解为“没有注册的投资基金”而致误,“属概念”应为:私人基金。

本题答案应为:对冲基金是没有注册为投资基金,未受到相关法规的严格限制,采用高风险的投资策略,以期获得较高的回报的私人基金。

当然“有效信息”或曰“关键信息”都是动态的概念,我们应依据题目要求来判断选取,而不可机械处理。

再拿例3来作文章,如果将题目要求改为: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的话,那有效信息就不止第⑷句了,⑴⑵⑶句中的要点应力求全面准确概括到答案里来。

答案应为:谭盾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独树一帜,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在连续三次获得殊荣后,近日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对此谭盾感到欢欣不已。

由上可见,寻找最佳切入点,善于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语段压缩题的巧妙途径,当然随着高考形式的不断变革和考试题型的不断创新,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巧,但只要牢记“压缩后的语句其实是一个关键信息的集合体”这句话,善于提取“有效信息”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新闻学基本概念篇10

关键词 人文主义 语境 诠释

“Humanism” is being emphasized in journalism in america.it is ostensibly the reaction to the autocracy of the realistic industry and commerce and journalism specialization,But actually it serves for the politic practice of the journalism in america .”Humanism” is supposed to be a word acknowledged by the worldwild journalism,But the uniform of the “word” usually cover the difference of its meaning,which will give rise to different humanism concern even result in conflict in the journalism practice.so under the global circumstances,we should analyse dialectically various kind of “humanism” from different circumstances,Be cautious about the supremacy behind it and make efforts to urge the global journalism to stand at the same position and to serve for the whole human’ profit.

在美国新闻教育界,“人文主义”正受到关注:他们有的将“人文主义”作为与“专业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概念提出,如wiLLian.wU认为,新闻客观、自由等专业原则已经忽视了对人的关怀,使得新闻成为一种缺乏人文关怀的纯技术存在(他在“21世纪新闻传播峰会”汕头大学分会期间的一次发言);有的从新闻教育与文学的关系的渊源上提出,如JameS w.CaReY认为:“新闻学的学术来源应该根植于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新闻应该与政治联系,这样才能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和文学联系,这样才能提高语言和表达能力,并深刻理解叙述的方式;和哲学联系,由此确立自己的道德基准;和艺术联系,这样才能捕捉到完整的视觉世界;和历史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意识和直觉等等。”(《新闻教育错在哪》)当然,就新闻专业主义的弊端及新闻教育的起源这些角度来提出“人文主义”,有其合理性,其运用得当会给新闻业输入新鲜的血液,纠正目前新闻业界的一些弊端。但其实稍稍识理点的人都知道,美国新闻学界”人文主义”的提出使用的是”障眼法”,它掩盖了”人文主义”出笼的另一缘起,即直接地说是美国的9.11事件,间接地说是美国的价值中心意识。然而,这一表面看去并不怎么高明的手段却好像蒙蔽了不少人的眼睛。它甚至得到一些华人学者的回应,如李欧凡在肯定JameS.w.CaReY的观点的基础上:“卡莱的论点有一个人文主义的基础:他认为新闻教育本应该属于人文学科或有人文意义的社会学科……”,进一步指出,“媒体从文字、印刷逐渐向視觉和网络的转变,“不只为新闻也为整个社会帶來前所未闻也难以想像的影响。這一個影响所造成的就是一个更广泛的人文危机 。”(《新闻不等于传媒》)当然,李先生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表达自己的人文主义观点的,其观点本身无可厚非。但他却由于忽视了卡莱人文主义提出的复杂背景而无意中强化美国式“人文主义”的正确性。因此,基于“人文主义”出笼的背景的复杂性及其语意的模糊性,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辩证,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新闻学者在提倡“人文主义”时必须对其加以批判的再诠释,否则,会带来概念的混乱和操作的冲突。 本文旨在对美国新闻界“人文主义”关怀提出的背景作一番全景式的描述,以期引起读者在全球语境下对“人文主义”进行深度解读。

一 “人文主义”提出的背景

工商业背景:现代新闻的产生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对信息的需求。在技术(硬技术和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新闻越来越为一种工业化、图像化、流水线作业形态,越来越偏向于经济效益的单极发展。在这样一种语境下,与新闻专业理念相对应的一些传统操守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如正义、道德、民主、批判等。这样一来,社会中那些色情、暴力、猎奇、刺激等凡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东西成了新闻的“座上宾”,而传统操守却成了“阶下囚”。作为纯粹经济手段的新闻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却漠视了活生生的人的存在。新闻中“恶”因子正死灰复燃,而“善”的因子却正渐行渐远。政治背景:美国新闻媒体自由传统不仅受到商业的“软”挤压,更受到了政治的“硬”挤压。这种挤压在美国近几年发动的几次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9.11“战争”中表现得尢为突出。其中,9.11“战争中,美国政府对新闻的压制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据说美国政府甚至专门成立了假新闻的中心,以混淆视听,配合战略的需要。而主流媒体也是亦步亦趋,完全沦为政治的工具。更绝的是,美国政府利用”国家利益中心“的幌子压制不同的声音,把与政府不同的意见甚至宣判为“卖国”。在这样的“标签高压”之下,主流媒体更是噤若寒蝉了,新闻自由的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会背景:民族主义历来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美利坚民族确实是一个令人自豪的民族:这里有着世界上最繁荣的经济,有着最科学的民主政治制度,有着引领世界潮流的精神文化等等。生活在这样富有国度享受着现代财富的“单面向”(马尔库塞语)的人根本不需要媒体对现行制度作太多的批判。尤其是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人的自信、自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民族情绪空前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的批判更显得多余,“自由、客观”的呼声更成为一种不协调的噪音。在国家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他们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狠狠打击那些敢于与自己为敌的“恐怖分子”、“邪恶轴心”。在这样民族主义高涨的背景下,媒体必须为自己民族主义的呼声造势在必行,必须维护自己的”人文”的趋势成为必然.

在以上背景的压力之下,新闻的“自由”理念已经奄奄一息了,新闻的传统价值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然而,任何存在都是价值的存在,任何存在都要为自己找一个存在的理由,新闻也是这样的。当“自由、客观”的理念显得苍白无力时,美国新闻业必须为自己选择另一个生存的峰顶,于是“人文主义”便应运而生。

二 “人文主义”的悖谬

然而,美国新闻学者要么从经济、新闻专业主义弊端背景出发,要么从新闻教育的起源出发来倡导、传播“人文主义”,却闭口不提“人文主义”的政治、社会背景,以显示其治学的公正性、客观性。因此,表面上看,“人文主义”是一种对现实工商业、新闻专业主义专制语境的一种回应和反弹,也是对新闻自由、客观理念传统的接力和升华。因为在新闻传统价值中,无论是自由、民主,还是公正、客观等理念,它们的终极所指都是活生生的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的世俗性和理想的超越性,而当传统的新闻价值理念遭到当下语境的怀疑、批判时,“人文主义”无疑是一个更具时代感、号召性、普适性的概念。但我们如果联系其出现的政治、社会背景则会发现,“人文主义”只不过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又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其实,“人文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任何领域都是值得提倡的,都是正面价值取向的。但任何语词都有能指和所指两个层面,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其所指往往不同甚至是迥异的。换句话说,任何语词、理念的提出都有具体的语境,我们必须结合其具体语境对其进行具体的语用学的分析,而决不能将之普泛化、一般化。同理,对“人文主义”的判断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上文已经谈到,美国新闻业的“人文主义”是在经济、政治、社会压力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它对不同的背景构成不同的意义。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技术结构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个体的人在经济、技术意识形态的无形压力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文困惑,所以新闻业界的“人文主义”对美国社会与对其它国家的社会的意义是一样的,即对经济、技术对人的异化提出批判,强调新闻对人的尊重。从这个角度看,“人文主义”对全球来说都是积极的价值取向的。其次,经济的全球化并不等于政治、社会信仰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目今传递的并不是和平的福音,相反地却带来了政治、价值观、信仰的更大的冲突和激荡,而9.11便是这种冲突、激荡的最终表现。在一个价值观、信仰多元的全球语境下,基于其中一“元”价值观、信仰推导出来的语词、理念放到其它“元”的价值体系中肯定会产生冲突。而基于美国“国家利益中心”的价值体系中产生的“人文主义”也不能例外。因为不管其提出者、宣扬者如何美化它的合理性、人文性,他们都是站在自己国家利益立场来定义“人文主义”的,甚至完全不顾别国的“人文主义”立场。举个例来说:9.11事件中,美国新闻媒体完全是公开按照国家利益的原则来进行报道的。在这些报道中,媒体可以先验地将本.拉登及同伙标签化为“恐怖分子”,先验地将9.11与文明冲突联系起来,然后按官方及自身的刻版成见去现实中寻找素材。其结果就是,主流媒体往往不经任何权威的证实,通过夸张化的图像、数字来反复渲染9.11事件的悲剧性,夸大“炭疽”病毒的普遍性等等,进而在全国、全球范围内渲染恐怖气氛,给战争制造合法化的借口。而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媒体通过对“恐怖分子”非人道的揭露来表达自己对死难者、普通民众的“人文主义关怀”!然而,在对这一事件的“人文主义”的报道中,具有反讽意味是:阿富汗人民生活在贫困、饥饿、死亡、疾病、惊恐的非人环境下这样基本的事实却缺少美国主流媒体的最起码的人文主义关怀!

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人文主义”只不过是美国新闻霸权主义的又一理论的幌子罢了。

由上可知,语词的同一性并不代表内涵的一致性,它表现在新闻业务操作上则会出现不同甚至相对立的人文关注。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新闻界的“人文主义”理念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得到了全球性认同和肯定。但这种表面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掩盖彼此在其内涵上的相异性,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体制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主义”的关怀重心是不同的,这就是“人文主义”的悖谬。

三 新闻“人文主义”的再诠释

要使“人文主义”成为世界新闻业界的普遍理念,我们必须对它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并对不同语境下“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进行批判性的再诠秋。笔者下面就“人文主义”的这种再诠释发表一些综合性、一般性、方向性的意见,以供批评:

首先,“人文主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任何人都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世俗性与超越性的统一。新闻的“人文关怀”不仅应该关注人的基本生存权力的合理表达,而且应该关注人的正面精神、价值取向的申诉。如新闻在关注报道“全球化”这一命题时,不仅应关注“全球化”的正面作用,更应强力关注被“全球化”遗忘的弱势群体的物质生存落差及他们对于“全球化”的不同声音。

其次,“人文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人文主义”是在同自然、神学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概念,且其内涵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西方的“人文主义”自文艺复兴产生以来,就先后经历过古典人文主义、浪漫人文主义、非理性人文主义(其中主要流派又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等。它们关注的同样是人,但关注的向度是不一样的:古典人文主义关注的是人相对于自然、神而言的主体性、理性等;浪漫人文主义关注的是人超越功利、机械化的浪漫诗化的热情;而非理性人文主义关注的则是人自我意识、无意识等东西。因此,新闻的人文关怀应具有历史的、发展的眼光,不仅关注不同历史阶段上人的差异性,更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这些差异性。如中美记者在相互报道对方的国家时,既应看到双方在物质、文化、政治差异,更应看到这种差异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从而真正达到客观、公正的报道,真正达到对不同语境下“人“的理解。

再次,“人文主义”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人不仅有共性,更有差异性,其差异性表现在其外在的诸多规定性上,如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习惯制度等会影响差异的形成。所以新闻在表达人文关怀时应该注意不要从抽象的真善美、假恶丑的概念、逻辑出发去选择新闻素材,而应该结合不同的人文语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尊重不同语境下的具体的人,并全方位地传播能使这些具体的人得到正确理解的新闻信息。如在9.11事件的报道中,理想的人主义报道应该是这样的:在报道美国灾难的同时,媒体应以平衡的笔触去报道阿富汗的无辜难民,同时对这次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甚至应该给基地成员、塔利班政权一个自我辩护的机会。子

总之,“人文主义”在美国新闻业理论界的提出表面上看是一种历史进步,其实质是其国内新闻业实践界的一种理论回应。在全球化利益多元的格局的下,“人文主义”存在基于不同利益判断的多个“文本“。如果我们迷惑于它表面的同一性,丧失批判和整合意识的话,那么新闻业界的”人文主义“很可能成为霸权主义的新的借口,新的幌子。所以不同国家的新闻学者在提倡“人文主义”的理念时,一定要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批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得“人文主义”的口号真正为本国人民谋福利,同时也真正为世界人民谋福利,从而使得新闻“人文主义”的改进真正达到“帕累托”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新闻教育错在哪》JameS w.CaReY

media.tsinghua.edu.cn/new/reader.asp?id=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