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十篇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十篇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0:59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1

孙瑞玺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秘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企业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以此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正因为如此,商业秘密常常成为不法之人猎取的目标,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有些企业因此而失去竞争优势,面临停产、歇业;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因此而破产倒闭。因此,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就成为一个企业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二个方面谈如何保护商业秘密,其一,企业内部如何建立一套商业秘密保护的制度;其二,当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时,应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而上述二个问题均是建立在法律规定基础上的,因此,探讨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现状,是研究上述二个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我国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

尽管我国商业秘密立法起步较晚,但速度很快,至今已基本建立了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制度,为企业保护商业秘密提供了法律保障。笔者以法律层次效力为基础来列举我国主要商业秘密的立法。

(一)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第20条的规定关于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的规定。

(二)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1款列举了3种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禁止性规范;第2款是关于不正当竞争进行界定的解释性规范;第20条是关于侵害商业秘密等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第60条第2款关于附随义务的规定;第92条关于后合同义务的规定;第十八章第二节关于技术转让合同中关于技术秘密转让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4条、第80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可以以非专利技术出资(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以及对非专利技术金额的限制规定;第61条第1款、第123条第2款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经理竞业禁止的规定;第62条、第123条第2款关于董事、监事、经理不得泄露企业或公司商业秘密的禁止性规定;第215条关于董事、经理违反竞业禁止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其他责任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5条第1款关于合营企业各方可以以工业产权(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进行投资的规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8条关于中外合同者可以提供工业产权以及非专利技术(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作为合作条件的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8条关于侵害其他科技成果(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33条关于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的规定;第40条第6项泄露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8、《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10条第2款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职责中,对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的规定;第37条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泄露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51条第1款关于国家建立科学技术保密制度的规定;第60条关于非法窃取技术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27条关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应当签订保守商业秘密的协议以及中介机构在从事或者居间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负保密义务的规定;第28条关于企业内部的保密制度建立的规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关于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的规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22条关于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可以约定保守企业商业秘密有关事项的规定;第102条关于违反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事项,给企业造成损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219条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以及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规定。

(三)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2条第2款关于技术秘密转让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24条第3款关于属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中医药科研成果,确需转让、对外交流的,应当符合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第35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中医药资源流失和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泄露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26条第1款关于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工业产权(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作价出资的规定。

(四)部门规章

1、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关于正确理解商业秘密的定义,合理认定商业秘密的范围的规定。

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共12条,以下简称12条规定)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作了具体的规定。

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商业秘密构成要件问题的答复》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进行了规定。

4、原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作了细致的规定。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5条关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的规定;第6条关于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

第2条关于由于劳动者未履行保守商业秘密的内容,造成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侵害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依据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作出裁决作了明确的规定。

(五)最高人民法院的会议纪要和司法解释

1、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关于对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2款、第3款关于侵权发生时当事人诉讼主体的规定。

(六)国际条约

主要是1994年4月5日签署、1995年1月1日生效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第7节关于“未披露的信息的保护”的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这一规定,揭示了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1)非公开性,即作为商业秘密的信息不被社会公众普遍知悉或者容易获得。

(2)有用性,或称作实用性,即作为该种秘密的信息具有商业价值。

(3)秘密管理性,即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等。

上述条件是商业秘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个要件,均不构成商业秘密。

二、企业应如何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上述立法规定,根据法律部门的理论将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简称民法保护。第二类是劳动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简称劳动法保护。第三类是行政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简称行政法保护。第四类是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简称刑法保护。企业建立内部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是一种作为的行为,主要适用民法和劳动法保护的规定,对行政法和刑法保护则主要是不作为,即企业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的商业秘密的法定义务而为了(或者从事了)侵害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一般不能成为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适用的依据。

(一)依据民法保护制度建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对外经济交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外交往,就不能进行交易,企业作为营利组织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所以,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和个人进行经济交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也正因为交往的存在,所以伴生着商业秘密被泄露的风险。克服这种风险最有效的法律手段就是签订合同,即不管从事何种交往行为,只要存在企业商业秘密有泄露的可能,就签订商业秘密保护合同。而合同保护则是民法保护的主要手段。现列举几种主要的合同制度保护方法,供企业参考。

(1)合作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各方就技术秘密共同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合同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归合作开发各方共有,因此,共有各方均有保守技术秘密的义务。

(2)委托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技术秘密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委托开发所完成的技术秘密,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技术秘密归研究开发人,即受托人所有。因此,建议在合同中约定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归归委托方所有,受托人负保密义务。

(3)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是指技术秘密成果的权利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让与人将技术秘密提供给受让人,明确相互之间技术秘密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受让人支付价款或者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许可的方式包括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变通许可、交叉许可、分许可和混合许可等。不论签订何种方式的许可方式,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均要签订保密合同,或者是在许可合同中明确约定保密条款。

(4)商务咨询及服务合同,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专门问题,可能求助于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如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策略、企业形象设计、财务制度的建立及法律事务、资产评估等。上述机构在从事咨询及服务的过程中可能知悉企业的商业秘密,也有可能同时为竞争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所以非常有必要签订保密合同,或者在咨询合同或者服务合同中约定明确的保密条款。但须特别注意的是,企业与上述机构大多签订书面的合同,也约定了保密条款。但这些合同均是事先由中介机构事先拟就的格式合同条款,对企业不利,特别是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条款大多比较笼统,对企业不利。如果不另行签订保密合同,也应对保密条款进行修改,使其更容易操作,公平地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5)正式合同订立前的商业秘密合同,企业在进行技术转让、联合投资、企业购并等情形下,存在将企业的商业秘密交给相对方进行论证和评价,这时主合同是否签订尚不能确定,企业可以与相对方签订对商业秘密的评价合同,约定保密和不使用义务。

须附带说明的是根据合同法第42条第3项、第43条规定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将其知悉的商业秘密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该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不以是否有保密合同的存在为必要。这的确是企业可以利用的一种重要的法律武器,但从更有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角度出发,笔者还是认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对于对方知悉的商业秘密另行签订保密合同,比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得到保护。

(二)依据劳动法保护商业秘密

作为企业所有或者具有正当使用权的商业秘密,企业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为企业的一部分劳动者知悉,而知悉是使用的前提。这是企业实现商业秘密的经济价值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者的知悉和使用就不能发挥商业秘密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保护商业秘密的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比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保护商业秘密更为重要。劳动法上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主要包括二个方面:建立保密规章制度和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还应当包括竞业禁止的内容和条款。

1、建立保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的区分,没有固定的要求,根据要求保密的对象可分为对物的保密和对人的保密,相应地可以称之为对物的保密制度和对人的保密制度。对物的保密制度又包括厂区或生产区域的保密、生产设备、过程的保密、对原材料、模具的保密、对文件的保密、对计算机的保密以及对废弃物的保密等。对人的保密制度则包括外来人员的驻留保密、内部人员保密管理(在此主要指保密合同或者竞业禁止合同以外的保密管理)、离职职工清退资料的保密管理等。相应的对上述内容均应当制订相应的保密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根据该条规定,企业制订的保密规章制度产生劳动法上的效力,在制订时应当通过民程序制定,即通过企业工会或者通过过征求员工的意见。同时,制定出规章制度后,还要向员公示,即向职工传达,使员工知悉。公示的方法包括召开职工大公布,或者在企业的宣传栏中张贴公示等,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达到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

2、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合同

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是企业的一项义务。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这是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保守商业秘密的法律依据。该规定是指在企业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条款,但不妨碍在劳动合同之外,另行签订保密合同,以约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方式更为直接有效。

在实践中,有些企业只是签订了保密条款或者协议,但没有约定支付保密费用,实际上也没有支付保密费用的,该条款并非当然无效,劳动者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申请变更或撤销,即通过行使变更权或撤销权的行使达到保密约定对劳动者不生效力。这对企业来讲是不利的。

另一个与保守商业秘密相关的问题是竞业禁止问题,所谓竞业禁止是指在劳动关系中或曾经存在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负有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兼职从事与用人单位相同或者类似业务的竞争性行为。分为在职员工的竞业禁止和离职员工的竞业禁止。前者是指劳动合同存续期间或者受事实劳动关系约束的劳动者,包括停薪留职人员;后者包括劳动关系已经解除或终止的员工和虽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但调离原职或被安排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竞业禁止作为一项禁止性规则,其主要的价值是保护商业秘密。参照原国家科委制定的《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7条:“单位可以在劳动聘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者技术保密协议中,与对本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有重要影响的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协商,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有关人员在离开单位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

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凡有这种约定的,单位应向有关人员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费。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竞业限制条款一般应当包括竞业限制的具体范围、竞业限制的期限、补偿费的数额及支付方法、违约责任等内容。但与竞业限制内容相关的技术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或者已不能为本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不具有实用性,或负有竞业限制义务的人员有足够证据证明该单位未执行国家有关科技人员的政策,受到显失公平待遇以及本单位违反竞业限制条款,不支付或者无正当理由拖欠补偿费的,竞业限制条款自行终止。”该规定对竞业禁止的相关内容作了相对具体的规定,企业应特别注意应特别注意支付补偿费,否则,竞业禁止条款自行终止。关于补偿费的支付标准,现行的规定没有规定。由企业与劳动者自行约定。参照相关国家的立法例,以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离职前一年的报酬总额的二分之一为宜。

三、当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时,应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

我国现行法上保护商业秘密法律可以分为四个法律部门,如前述。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可分为四种方式,即民法上的救济、劳动法上的救济、行政法上的救济和刑法上的救济。

1、民法上的救济

民法上的救济,即依据民法上的规定请求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害商业秘密的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民法上的救济的请求权基础是合同或者侵权行为。

第一,违反保密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商业秘密保密合同(前面已论述)负有保守秘密的一方当事人违反保密合同约定,泄露或者擅自使用其知悉的商业秘密,即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企业在此情形下,可以根据保密合同中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方式,商事仲裁或者诉讼方式,向约定的商事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侵害企业的商业秘密应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属侵害他人的商业秘密: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当事人有述行为之一,给企业造成损害后果的,企业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承担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2、劳动法上的救济

劳动者违反企业商业秘密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保密合同或者竞业禁止合同约定,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企业可以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违反上述约定的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上述约定,擅自解除合同或者终止合同后违反保密约定将其知悉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存在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的,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6条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此情形下,企业应将劳动者和新的用人单位共同作为被申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在法定期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劳动法第79条的规定。

3、行政法上的救济

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管机关对商业秘密侵权的处理。其依据是《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暂行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当企业(申请人)认为其商业秘密受到侵害,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查处侵权行为,当侵权人侵权行为成立时,其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企业因损害赔偿问题也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调解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进行调解。企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损害赔偿。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2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足,这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去探求。同时,我们也应纠正对西方经济学“一边倒”,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倾向。

为了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于2007年编写了一本颇具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试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作一些探索。下面把我的尝试向各位同行汇报经济学论文,以求得到指点。

一、增加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学理论教学,只开设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而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其内容全是西方经济学。这样,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只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把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全部内容,会使教材内容与课程名称不相符。经济学不等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的课程中,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其内容不应该相同。经济学原理应该包括比西方经济学更多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经济类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院校,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应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有意在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方面作些尝试。本教材既以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为主要内容,又包括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理论(特别是经济制度理论和价值理论)。在本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第一章第二节(经济制度),二是第三章(商品价值);其他章节也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

本教材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简单的拼凑,而是尽量进行有机的结合经济学论文,避免出现理论上的矛盾,坚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例如: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均衡价格;归纳了“资本”的五种含义;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利息的产生;用货币流通规律来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等。

二、在具体内容上的改进

把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融入本教材中,我在具体内容上作了以下的探索。

1.“社会人”范畴(第一章)。第一章包括资源配置(第一节)和经济制度(第二节)两部分。在经济制度部分提出了与资源配置部分的“经济人”相对应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讲的“社会人”,不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提出的管理学的“社会人”范畴,而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制度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社会人”下了定义:“所谓社会人,就是与社会相联系,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经济主体。”同时指出:“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研究经济制度,必须以社会人为前提。不研究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深入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2.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第一章)。本教材从狭义和广义来介绍生产关系范畴,提出:“讲生产关系,一般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从广义来说,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等。”同时还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了说明。

3.制度变迁的原因(第一章)。本教材不仅讲了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经济学论文,还讲了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指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4.供求决定价格(第三章)。有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导学生这样的观点:供求只是影响价格,不能决定价格。其实,这种观点既与现实不符,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不符。本教材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对供求决定价格的观点作了明确的表述:“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①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在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和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供求平衡的市场条件下,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供求平衡下全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包括劳动者在生产中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又包括正常使用生产资料所平均耗费的生产资料中已凝结的劳动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劳动时间分别决定了商品的新价值和旧价值。”与流行的说法相比较,本教材增加了两个新摘要劳动时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决定商品的旧价值,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中提到过的。

6.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用劳动的智力成分来解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教材中指出:真正决定人类劳动本质的东西是智力劳动②;智力劳动的含量决定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决定了各种复杂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不同。

7.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第三章)。在我国流行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价值规律和均衡价格是脱节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讲均衡价格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讲价值规律。本教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教材写道:“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按照代表价值量的均衡价格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也就是说,价值体现了利益的平衡。而在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利益就失去了平衡。这时,为了经济利益而开展的竞争就会引起供求变化,从而导致价格回到代表价值量并体现利益平衡的均衡价格上来。……价值有一种力量,把价格拉向代表价值的均衡价格,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必然趋势。”

8.收入的来源和分配制度(第七章)。本教材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专讲收入分配的第七章开始时就指出:“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但是,收入如何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分配制度。”大多数同类教材都没写“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9.资本的含义(第七章)。学生们会接触到不少“资本”概念,如“资本家”、“资本主义”“国有资本”、“资本金”、“资本与负债”、“资本品”、“资本市场”等,可能会对“资本到底是什么”迷惑不解。应如何解释资本的含义?本教材的解释是:在经济学中,“资本”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表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资本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②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额的价值。③资本是企业中属于所有者的价值。④资本是被生产出来又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物品。⑤资本是长期资金的特征。

10.利息存在的原因(第七章)。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讲述利息存在原因时,分别对资本主义利息和社会主义利息进行分析经济学论文,没有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撇开制度特性的利息。西方经济学解释利息存在的原因所运用的是“时差利息论”和“迂回生产论”,没有讲到本质上。本教材对利息存在原因的说明,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同时抽掉其中有关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指出:“利息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资本具有价值增殖的本质属性。”对此,从资本供给者和资本需求者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1.利润产生的原因(第七章)。本教材没有采用“利润的来源”的提法,因为这提法容易造成误解。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讲利润有三个来源:创新、承担风险和垄断;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利润也不例外。关于利润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承担风险只是与创新活动相伴的一种行为,它本身不会产生出利润。因此,本教材只讲创新和垄断这两个原因,重点讲述创新,分别叙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活动是如何产生出利润的,由此得出结论:“创新利润是由于创新活动使产品价格高于成本而产生的。”本教材重视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经济学论文,指出:“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劳动是高级的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

12.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第十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货币流通规律一般是在关于货币职能的部分,而不是在通货膨胀理论部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不讲货币流通规律。本教材把二者结合起来,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并用一个与货币流通规律有联系的、表示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作用的总供求平衡公式来说明。这公式是:价格水平×流通商品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1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一章)。本教材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作了较多的论述。教材中首先说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是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通过分析这些矛盾,从四个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②经济稳定要求宏观调控;③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④社会稳定要求宏观调控。在论述第一个必要性时指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失效的矛盾,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

1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十二章)。一般的教科书在讲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时,只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四个因素,本教材增加了第五个因素——制度。本教材指出:“从根本上说,制度是通过影响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发生作用的。”

注释:

①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此观点来自何明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数学化——关于完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有两个重要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重视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但是,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哪些方面?斯大林的论述与马克思的论述是否完全一致?哪种提法理论上更科学、更符合经济社会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马恩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完全一致,还是应有所发展?当然,都要研究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前者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后者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生、发展和最终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规律。但作为研究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是有必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生产力问题

1938年,苏联出版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其中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斯大林执笔的。他用通俗明快的语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从整体上说是应予肯定的。其中,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联系历史发展过程的实际进行了系统论证和论述。并论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但是,斯大林对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是什么,讲述的并不完全准确。既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观点,也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他对生产力所作的定义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资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构成社会生产力。”[1]学界简称为生产力二要素,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

斯大林在世时,中苏政治经济学都以这个二要素论来定义生产力。我国老经济学家王学文同志于1950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主张生产力三要素论,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王学文的生产力三要素论比起斯大林的二要素论来,与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和生产实践更靠近一些。马克思指出:“撇开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只从劳动过程来考察,其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和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生产力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或如马克思所述,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而生产物资资料,光有劳动和生产工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劳动对象,即原材料、自然资源等。劳动资料不仅首先包括生产工具,还包括如水电、燃料、基础设施等。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也是生产过程或生产力的简单要素。其内涵远远超过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论。二要素论不仅舍弃了劳动对象,连劳动资料的多项内容也被舍弃了,只留下生产工具了。

如果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过程或生产力的简单要素,“三要素论”也存在问题,对马克思的原意没有完全领会。人们往往忽视了马克思所讲的是“简单要素”,这是指从古到今以及今后任何社会生产都离不开的最简单、最一般的要素。这个提法本身就显示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有新的要素加进来。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3]这表明生产力的要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谓“发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原有“简单”要素的优化发展,二是新要素的加入,是总体要素的发展。马克思还对其所讲的“简单要素”做了说明:“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所共有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4]“物质基础”的发展既指原简单要素的发展,也指新的物质基础,如科学的发展,“社会形式”的发展,包括诸如分工协作、企业管理等形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已有很高的发展。马克思已看到英国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中科技和企业管理的重大作用,看到自然力的广泛应用,他反复强调科学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有些学者由于受原有生产力二要素三要素的观点的影响,虽然承认了邓小平讲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但到现在其论著中,还不承认科学是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只把科学作为渗透于三要素中的因素。其实,科学不仅是渗透到其他生产力要素中发挥作用,并且也独立发挥作用。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7]又说:“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8]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技创新成为加速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分工协作和自然力也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中专门分析了协作的作用,认为在多数人结合劳动的条件下,结合工作日会产生一種特殊的生产力。这是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在社会生产中,需要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农业生产中更需要多种自然力。马克思指出:应用机器劳动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而上述增加的生产力,只是所用的单纯自然力的一部分。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就系统论述了决定生产力的五种要素。这是资本主义生产中已经具有的发展了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9]在《资本论》中,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的内涵是一致的。但长期以来,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力二要素与三要素之别,并以此去套解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并误解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论述,硬把《资本论》中“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割裂开来,硬说劳动生产力是劳动生产率,而非生产力。我曾用多个论据论证了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一致的。第一,在马克思论述中,经常把两者通用。兹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在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指出:“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降低而降低。”[10]显然,这里讲的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同义的。第二,劳动生产力概念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是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用语。李嘉图等强调生产力是劳动的生产力,即由劳动创造的生产力,而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学者则强调资本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是生产中的主导力量,生产资料表现为生产资本,分工协作、企业管理是资方组织的,自然力的利用也是由资本支配的。所以,他们强调资本生产力而不赞同李嘉图只强调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当然强调一切生产力要素都是由劳动发动的,所以把生产力也称作劳动生产力。第三,马克思所讲的决定劳动生产力的五个要素,在其他章节中称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其中所讲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是指分工协作、管理工作等并在相关章节中作为生产力要素展开论述。第四,马克思把生产力界定为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因此,生产力或劳动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第五,不能把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割裂开来,生产力的高低会通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表现出来。因此,决定生产力的要素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要素。发展生产力,不是重在产值多少,而是重在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历史的发展和理论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论述及其所包含的多层要素,是准确的、科学的。而来源于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论,则是残缺不全的。斯大林去世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学者仍坚持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外,在有关教材和论著中,都将其放弃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也放弃了二要素论。该书关于生产力的内容除了讲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外,加入了科学,还加入了马克思没有讲过的信息。这也超出了生产力三要素论。信息作为生产力的新的要素,是马克思没有看到的,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随着未来科技的高度发展,还将有新的生产力因素加进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的要素和途径在不断创新中,我国提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放弃不符合生产力发展途径和规律的非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观点,恢复和创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二、关于生产关系问题

1952年,苏联发表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是写给为编写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召开的讨论会参与者的。在我国50年代曾作为全国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权威论著,其中既有正确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也有受历史局限性和体制束缚具有片面性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制度不相适合的内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不回顾和审视斯大林的这一部在我国起过深远影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

毛泽东很重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部著作。他在1958年11月的谈话中主张对这部著作“要好好读,要多读几遍……目前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认为这部著作“正确的方面是主要的,一、二、三章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东西,也有一些写得不妥当,再有一些恐怕他自己也没有搞清楚”。[11]

应当肯定,这一著作中阐发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的观点。例如,强调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和废除规律,更不能制定和创造新的规律。还论述了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并指出不能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国家制定的计划混为一谈。这两条规律在50年代的中央文件和中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完全肯定和予以传播,但后来在我国的有关论著和教材中不再提了,近年来,有些学者重新提出。笔者认为,具体提法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其理论观点是应当肯定的。因为重视科技领先快速发展生产力、自觉地按比例协调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著作中,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因为生产过程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12],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再存在矛盾。而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则肯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仍然存在矛盾。“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仿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决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的现象。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无可争辩地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13]这是正确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需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以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保留商品生产和交换,曾是苏联学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斯大林以其权威的地位肯定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要性。毛泽东对斯大林肯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给予积极的评价,并批评了1958年有些人急于消灭商品生产的错误。但斯大林只肯定消费资料是商品,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却否认其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这与当时苏联的经济体制有关。他肯定商品流通在当时发展经济中的作用,但又提出要逐步用产品交换替代商品流通。这个认识会涉及后面将讲到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

在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上,斯大林既提出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的科学观点,也提出某些不够准确的值得探讨的观点。其中一个科学观点在我们论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特别是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时,应予以重视。斯大林提出:要把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领导机关经济政策的对象区分开来,不要将二者混同。“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政策则由此作出实际结论,把它们具体化。把经济政策的问题压在政治经济学上,就是葬送这门科学。”不要把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写成经济政策的堆积。不过我们应当将治国理政正确的大经济政策和处理日常经济事务的具体经济政策区分开来,诸如实行改革开放、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股份制等,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大政策,同时又是一种重大经济理论导向,并要转化为经济实践。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研究诸如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各自性质和相互关系以及怎样在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共同发展,研究怎样搞好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等。至于改革与发展中适时提出并根据条件变化而随时改变的某些具体政策,则不应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斯大林提出的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4]

有学者曾,批评斯大林把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独立的一项内容,指责这是蒲鲁东的错误观点,他们所根据的是马克思讲过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一类观点。这种批评不能成立。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所有制并不是如蒲鲁东所理解的那样是独立于其他生产关系之外的单独的一项。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会渗透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诸关系中,并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所以,我们经常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称作社会主义经济,代表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和。不过,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没有讲马克思、恩格斯很重视的交换关系。他在第二项中虽讲到“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但马克思这句话所讲的是生产中劳动者分工协作的关系,是劳动交换关系,不是生产领域之外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忽视交换关系,这与斯大林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会逐渐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不利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观点有关。然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需要确立商品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将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由计划经济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更离不开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运用其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斯大林论著中缺少交换关系的生产关系,不能照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一般都放弃这种论断了,个别学者再去坚持就脱离我国实际了。现在的有关论著中,讲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的生产关系时,大都讲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即再生产四环节的关系。其实,马克思的论著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范围更广泛。《资本论》是从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才开始进入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前三章讲商品和货币,是阐述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前提条件,阐述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阐述作为资本主义财富表现的“庞大的商品堆积”。第四章是阐述作为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即货币变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了这个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结合,才能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论》还讲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讲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讲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等等。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再生产四环节所不能概括的。要知道所谓“四环节”或四方面的经济关系,并不是由马克思先提出的。马克思是对某些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所讲的“论生产、论交换、论分配、论消费”的相互关系的肤浅看法进行辩证,提出自己的科学观点。马克思并没表示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就是他所创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全部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与生产力的关系

有必要讨论一下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研究生产力的问题。这里也存在继承和发展的论题。任何生产关系都是以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状况为基础的。因此,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是紧密结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的,但又不讲生产力是研究对象,这是因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阐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终将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经济规律,是为革命事业服务的。马克思没有责任为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出谋划策,为其致力于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时,都强调要紧抓两个基本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斯大林在其论著中遵循马克思的理论,正确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提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特别是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其中心思想是:社会主义要利用高度技术快速发展生产力,以满足社会的物质文化需要。其原话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与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根据这一基本经济规律,顺理成章地可以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提出创新与发展的见解。但他在讲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时,没有考虑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对象与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有所不同,没有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为发展生产力服务。这是个欠缺。在当前条件下既然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因而,应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服务,这方面研究得还很不够,还存在许多误区和盲区;也要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这样,研究对象就需要发展。只讲研究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就不够了,要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应明确的是从经济理论上和社会层面上而不是从技术或工艺学层面上研究怎样快速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这里不是简单地讲要研究生产力。因为如马克思所讲,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研究如怎样采煤、怎样炼钢等,那是科技工作者的任务。无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不会把这作为研究对象。我讲的是“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是从社会层次进行研究的。可以分三个层次:其一是研究怎样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以解放生产力。比如怎样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其二从经济理论上研究怎样优化和发展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比如怎样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科技水平,怎样搞好分工协作,怎样搞好企业管理和发挥科技作用,怎样提高诸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其三是从生产力的社会层面研究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怎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怎样实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續发展;怎样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怎样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和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和产能过剩,等等。怎样实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这都是属于社会层面的生产力发展问题,需要提供政治经济学的智慧,也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3、124.

[2]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0.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8.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43.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1.

[11]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印,1998:7.

[1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9.

[13]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7.

[14]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94-595.

(责任编辑吴晓妹)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4

??一、企业应如何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上述立法规定,根据法律部门的理论将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简称民法保护。第二类是劳动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简称劳动法保护。第三类是行政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简称行政法保护。第四类是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简称刑法保护。企业建立内部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是一种作为的行为,主要适用民法和劳动法保护的规定,对行政法和刑法保护则主要是不作为,即企业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的商业秘密的法定义务而为了(或者从事了)侵害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一般不能成为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适用的依据。

??(一)依据民法保护制度建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对外经济交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外交往,就不能进行交易,企业作为营利组织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所以,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和个人进行经济交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也正因为交往的存在,所以伴生着商业秘密被泄露的风险。克服这种风险最有效的法律手段就是签订合同,即不管从事何种交往行为,只要存在企业商业秘密有泄露的可能,就签订商业秘密保护合同。而合同保护则是民法保护的主要手段。现列举几种主要的合同制度保护方法,供企业参考。

??(1)合作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各方就技术秘密共同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合同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归合作开发各方共有,因此,共有各方均有保守技术秘密的义务。

??(2)委托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技术秘密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委托开发所完成的技术秘密,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技术秘密归研究开发人,即受托人所有。因此,建议在合同中约定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归归委托方所有,受托人负保密义务。

??(3)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是指技术秘密成果的权利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让与人将技术秘密提供给受让人,明确相互之间技术秘密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受让人支付价款或者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许可的方式包括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变通许可、交叉许可、分许可和混合许可等。不论签订何种方式的许可方式,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均要签订保密合同,或者是在许可合同中明确约定保密条款。

??(4)商务咨询及服务合同,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专门问题,可能求助于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如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策略、企业形象设计、财务制度的建立及法律事务、资产评估等。上述机构在从事咨询及服务的过程中可能知悉企业的商业秘密,也有可能同时为竞争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所以非常有必要签订保密合同,或者在咨询合同或者服务合同中约定明确的保密条款。但须特别注意的是,企业与上述机构大多签订书面的合同,也约定了保密条款。但这些合同均是事先由中介机构事先拟就的格式合同条款,对企业不利,特别是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条款大多比较笼统,对企业不利。如果不另行签订保密合同,也应对保密条款进行修改,使其更容易操作,公平地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5)正式合同订立前的商业秘密合同,企业在进行技术转让、联合投资、企业购并等情形下,存在将企业的商业秘密交给相对方进行论证和评价,这时主合同是否签订尚不能确定,企业可以与相对方签订对商业秘密的评价合同,约定保密和不使用义务。

??须附带说明的是根据合同法第42条第3项、第43条规定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将其知悉的商业秘密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该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不以是否有保密合同的存在为必要。这的确是企业可以利用的一种重要的法律武器,但从更有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角度出发,笔者还是认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对于对方知悉的商业秘密另行签订保密合同,比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得到保护。

??(二)劳动法的保护

??作为企业所有或者具有正当使用权的商业秘密,企业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为企业的一部分劳动者知悉,而知悉是使用的前提。这是企业实现商业秘密的经济价值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者的知悉和使用就不能发挥商业秘密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保护商业秘密的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比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保护商业秘密更为重要。劳动法上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主要包括二个方面:建立保密规章制度和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还应当包括竞业禁止的内容和条款。

??1、建立保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的区分,没有固定的要求,根据要求保密的对象可分为对物的保密和对人的保密,相应地可以称之为对物的保密制度和对人的保密制度。对物的保密制度又包括厂区或生产区域的保密、生产设备、过程的保密、对原材料、模具的保密、对文件的保密、对计算机的保密以及对废弃物的保密等。对人的保密制度则包括外来人员的驻留保密、内部人员保密管理(在此主要指保密合同或者竞业禁止合同以外的保密管理)、离职职工清退资料的保密管理等。相应的对上述内容均应当制订相应的保密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根据该条规定,企业制订的保密规章制度产生劳动法上的效力,在制订时应当通过民程序制定,即通过企业工会或者通过过征求员工的意见。同时,制定出规章制度后,还要向员公示,即向职工传达,使员工知悉。公示的方法包括召开职工大公布,或者在企业的宣传栏中张贴公示等,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达到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

??2、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合同

??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是企业的一项义务。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这是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保守商业秘密的法律依据。该规定是指在企业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条款,但不妨碍在劳动合同之外,另行签订保密合同,以约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方式更为直接有效。

??在实践中,有些企业只是签订了保密条款或者协议,但没有约定支付保密费用,实际上也没有支付保密费用的,该条款并非当然无效,劳动者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申请变更或撤销,即通过行使变更权或撤销权的行使达到保密约定对劳动者不生效力。这对企业来讲是不利的。

??另一个与保守商业秘密相关的问题是竞业禁止问题,所谓竞业禁止是指在劳动关系中或曾经存在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负有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兼职从事与用人单位相同或者类似业务的竞争。分为在职员工的竞业禁止和离职员工的竞业禁止。前者是指劳动合同存续期间或者受事实劳动关系约束的劳动者,包括停薪留职人员;后者包括劳动关系已经解除或终止的员工和虽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但调离原职或被安排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竞业禁止作为一项禁止性规则,其主要的价值是保护商业秘密。参照原国家科委制定的《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7条:“单位可以在劳动聘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者技术保密协议中,与对本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有重要影响的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协商,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有关人员在离开单位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

??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凡有这种约定的,单位应向有关人员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费。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二、当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时,应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

??我国现行法上保护商业秘密法律可以分为四个法律部门,如前述。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可分为四种方式,即民法上的救济、劳动法上的救济、行政法上的救济和刑法上的救济。

??1、民法上的救济

??民法上的救济,即依据民法上的规定请求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害商业秘密的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民法上的救济的请求权基础是合同或者侵权行为。

??第一,违反保密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商业秘密保密合同(前面已论述)负有保守秘密的一方当事人违反保密合同约定,泄露或者擅自使用其知悉的商业秘密,即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企业在此情形下,可以根据保密合同中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方式,商事仲裁或者诉讼方式,向约定的商事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侵害企业的商业秘密应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属侵害他人的商业秘密: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当事人有述行为之一,给企业造成损害后果的,企业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讼,请求被告承担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2、劳动法上的救济

??劳动者违反企业商业秘密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保密合同或者竞业禁止合同约定,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企业可以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违反上述约定的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上述约定,擅自解除合同或者终止合同后违反保密约定将其知悉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存在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的,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6条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此情形下,企业应将劳动者和新的用人单位共同作为被申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在法定期内向人民法院,这是劳动法第79条的规定。

??3、行政法上的救济

??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管机关对商业秘密侵权的处理。其依据是《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暂行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当企业(申请人)认为其商业秘密受到侵害,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查处侵权行为,当侵权人侵权行为成立时,其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企业因损害赔偿问题也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调解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进行调解。企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损害赔偿。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5

某收费公路企业员工李某与同事在班车发生纠纷,反映至所在基层单位领导后,对处理结果不服,并多次找领导纠缠,并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处理此事的主管冲动之下辱骂该员工,李某借题发挥,到上级单位要求处理该主管作风问题,此事造成恶劣影响。后上级单位协调双方,就此事达成和解,对李某工作岗位进行调整。

随后,李某由劳务派遣员工转为合同制员工。在某日当班时,李某携带手机上岗,按照所在公司规定,该行为属于严重违纪,于是公司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不服,认为该规定没有告知其本人,并且其他员工也有许多带手机上岗的但对自己“特殊照顾”很不公平。

根据之前的“心得体会”,李某不断找上级单位,乃至更上级单位,要求恢复劳动合同并赔偿经济损失。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李某同意到劳动仲裁部门处理此事。李某提出:1.不知晓被拿来处理他的企业制度;2.有短信和照片证明别的领导和员工也带手机上岗;3.自己没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上签字。要求仲裁委员会裁定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并恢复劳动合同关系。企业辩称:1.用来作为解除李某劳动合同依据的企业制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经过全体传阅学习,有包括李某签字在内的所有传阅记录表为证,且该制度到劳动部门进行过备案;2.公司依法履行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告知和送达程序;3.其他员工违纪事宜与此案无关。

劳动仲裁部门经审理查明案情以后,做出如下裁定:被申请人用来作为解除劳动合同依据的制度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并向申请人进行了公示;申请人确实存在规章制度中“给予解除劳动关系处理”的事实;被申请人已提前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告知工会,并向申请人出具了书面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综上,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并未违反法律。申请人恢复劳动合同的诉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经调解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仲裁部门遂裁定驳回李某的全部仲裁请求。但李某不服裁定,并不断上访。

二、该劳动纠纷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

1.《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中第二款内容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2.《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3.《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中第二款内容为“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其中第三款内容为“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如何理解“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上述法律条文和劳动仲裁书中反复出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但是却没有法律明确规定何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那么如何理解这一规定呢?笔者认为应有两个判断标准:

(一)实质标准

从实质标准的角度来看,所谓严重,必然是造成死亡、重伤、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重大恶劣社会影响等。该公司规章制度之所以规定员工携带手机上岗就要按照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是因为该岗位工作性质十分特殊,发生过员工利用手机和车主内外勾结偷逃通行费的前例。笔者认为若从实质标准去看,李某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并不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要想实现“法律得到很好地遵守,而遵守的法律都是良法”,贯彻实质标准并将之作为评判自己工作的准绳,意义十分重大。

(二)形式标准

从形式标准的角度来看,所谓严重,就是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或者规章制度中关于严重的定义。实践中许多用人单位乃至调解、仲裁、诉讼部门都是这么操作的。

1.已于2001年1月1日失效的原劳动部《关于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第25条规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可根据《企业职工奖励条例》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认定。本条中“重大损害”由企业内部规章来规定。”因为企业类型各有不同,对重大损害的界定也千差万别,故不便对重大损害作统一解释。若由此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其规章制度规定的重大损害进行认定。尽管该文件已失效,但是实践中许多进入仲裁环节的

劳动争议依然按照该规定进行处理,主要原因是它具有一定和理性并且“易于适用”。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譬如本文开篇所述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就是按照形式标准进行处理的。形式标准的优点在于相对比较容易进行裁定。

三、结语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6

关键词:宽严相济;轻罪;前科消灭

在我国的“宽严相济”语境之下,“轻罪”有几个方面的含义。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在量刑意义上的概念,指《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较轻的犯罪。而另一种意义上的“轻罪”,则指的是与重罪相对应的属于犯罪分类意义上的轻罪,本文所研究的“轻罪”即指的是这一类犯罪分类意义上的轻罪。

纵观我国刑法,尚不存在犯罪分类意义上的轻罪制度,《刑法》也没有对轻罪与重罪进行划分。因此建立轻罪制度,对实现刑罚预期社会效果,以及形成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所要求的注重效果原则的违法行为制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我国轻罪制度之必要性

轻罪制度的建立背景是由我国长久以来存在的法律传统和社会文化决定的,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我国的刑法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改造劳动教养制度

劳动教养制度在中国实施50多年来,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等方面都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社会和法治建设的发展进步和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慢慢凸显出来,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劳动教养制度在实体上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劳动教养不具备法律上的依据。劳动教养制度的基本依据是国务院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以及国务院批准、公安部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由此看出,劳动教养制度所依据的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而不是法律。我国的《立法法》明确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规定。劳动教养显然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但其依据不是法律。第二,违背了刑法基本原则。劳动教养所依据的相关规范文件缺乏明确的可预测性,尤其是在劳动教养所应适用的范围和性质上的表述,以及适用对象和条件,都不像法律那样具备明确的可预测性。作为实质意义上的刑法,劳动教养缺乏刑法的明确性及可预测性。

劳动教养在程序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作为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劳动教养的决定程序是行政程序而非司法程序。行政决定程序的性质使劳动教养无法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在这种程序中,被劳动教养的人无法有效参与,缺乏最基本的程序权利保障,使劳动教养决定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存在质疑。

劳动教养所调整的违法行为主要是介于犯罪和行政违法行为之间的行为。如用轻罪来调整这一类型违法行为,必然需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轻罪的刑罚是以罚金和短期自由刑为主,较轻微,覆盖面大,可以在社会秩序、法益保护与国民自由之间维持合理的平衡。建立轻罪制度来调整轻微违法行为,既符合犯罪轻重程度存在差异的事实,也有利于维护刑法的罪刑均衡原则。

(二)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是指,对于犯罪行为应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区分“宽”与“严”所指的对象,灵活运用这两种手段。宽严相济的基本内容是区分对待或者差别待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是区分对待所包含的区分精神。区分犯罪严重程度、划分轻罪、重罪则是真正做到区别对待的前提之一。

我国目前的刑法结构有着调整范围过小、对社会违法行为的控制不力等亟待改善之处。当前社会犯罪率的攀升,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所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刑罚网是必然选择。引入轻罪概念、建立我国的轻罪制度将满足上述的基本要求,适当扩大调整对象范围,对部分违法行为纳入轻罪范围,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直接表现。

二、轻罪制度的具体设计

(一)轻罪制度的范围

1、劳动教养处罚的部分行为

劳动教养规制的行为中,应纳入轻罪行为范畴的主要是违法情节轻微、不宜刑事处罚的行为,主要有:第一,危害国家安全但情节较轻微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一般较严重,而对于没有明确包含在《刑法》分则第一章中的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可作为轻罪行为。第二,共同犯罪行为中未给予刑事处罚的从犯行为,如杀人、、抢劫、放火、拐卖妇女儿童等的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行为。第三,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第四,扰乱生产秩序而不在《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制范围内的行为。第五,共犯中的教唆犯而又不应刑事处罚的行为。

2、《刑法》规定的部分犯罪

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应采取双重标准区分轻罪与重罪:既要考虑某一罪名法定刑的轻重,也要考虑某一犯罪行为的性质上的严重程度。明确轻罪范围要注意两点:第一,我国《刑法》分则第6章中规定的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中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微犯罪应属于轻罪范围。同时,还要将《刑法》分则第4、第5章中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利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微犯罪也纳入轻罪范围。第二,《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都对某一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发生竞合的部分应属于轻罪;《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的行政违法行为,而《刑法》并不调整和涉及的行为,仍由《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

(二)轻罪程序

1、构建我国的轻罪程序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尽管没有明确规定轻罪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但可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大部分都可以纳入本文所指的轻罪范畴。所以,轻罪案件的诉讼程序可以参考简易程序。

(1)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简单、轻微案件。按法律规定,可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有:第一,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公诉案件。第二,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第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下情形则不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对于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

(2)构建轻罪案件的简易程序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的轻罪案件可以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可在基层人民法院设立专门审理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

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辩诉交易”制度可以引入我国的轻罪制度。辩诉交易制度,因其内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和存在的实践依据,已被世界各国逐渐接受。我国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自首”等制度正是我国特有的辩诉交易。因此,我国应进一步规范和制度化类似的辩诉交易制度,同时注意对辩诉交易划定必要限度,在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同时,保证辩诉交易不过分冲击刑事司法程序和结果的公正性。

对轻罪案件的侦查和审查程序也应有相应的规定。对于案件事实无争议或者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公安机关可直接将案件移送法院,由法院根据公安机关移动的材料直接做出裁判。

因轻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较小,对于轻罪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大多采用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逮捕只在必要的情况下严格适用,如在犯罪嫌疑人没有固定住所或有有可能逃避追责可能的情况下才能对轻罪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

2、轻罪与前科消灭制度

前科消灭制度是指对已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的犯罪记录予以消灭的制度。建立轻罪制度后,对符合轻罪条件的并决定适用轻罪制度的人,应当适用特定的轻罪前科消灭制度,从而消除轻罪犯罪人的负面影响。给有犯罪前科的轻罪犯罪人适用前科消灭制度,可以使轻罪犯罪人更好的回归社会。

建立轻罪前科消灭制度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

(1)适用条件。前科消灭制度的适用条件是只要轻罪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前没有犯新罪,就可以消灭前科;如重新犯罪,数罪并罚执行完毕后根据所犯新罪是轻罪还是重罪分别采取不同的前科消灭制度。

(2)适用时间。应当是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消灭前科。

(2)适用程序。由轻罪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向原审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原审人民法院审查是否符合适用前科消灭制度的条件,作出是否同意前科消灭的书面决定。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7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之前的分工理论

西方关于分工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对分工做了简单的论述,在阐述城邦的正义问题时,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论述了有关分工的思想。他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只有各个等级专心的从事自己的职业各尽其责,才能够维持城邦的稳定促进城邦的发展。在这里,柏拉图看到了分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分工理论过于理想化,并不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的。

在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国富论》中第一次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有关分工的学说。首先,他明确的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处指导劳动或者应用劳动时所用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结果。”为了使分工的作用更加形象和具体,斯密以当时最为普通的胸针制造业为例,通过论述在制造过程中分工的作用进一步指出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例如: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人一天可能都制造不出一枚扣针,但当分工出现之后将复杂的制作过程分解成不同的生产阶段,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制造出四千八百枚扣针。分工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原因在于:第一,分工使生产专业化,工人熟练的掌握生产技巧,劳动的娴熟程度增加提高他们所完成的工作量。分工把复杂的劳动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每个工人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操作并以此作为其终身的职业,俗话说“熟能生巧”,日复一日的重复势必会提高工人的劳动技巧从而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分工节省了劳动时间。在复杂的劳动过程中,工人需要随着生产的进行不停地变换工作地点,操控不同的劳动工具。而分工的出现恰恰可以将工人固定在某一生产环节,节省工人因生产需要不停流动的时间。第三,分工促进了机器的发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需求不断增加,分工日益专业化专门化,现存的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人们的注意力渐渐投向从事生产的工人本身,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学者和理论家面对的有一问题。斯密指出“适当机器的利用,可以大大地便利和节省劳动。这是大家一望而知,不待举例的。”机器的使用,提高了各个行业的产量,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交易。

实际上,在人们高度评价分工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斯密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分工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分工的过程中,人被当做简单的劳动机器循环往复的做着同样的工作,单调枯燥。劳动者丧失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热情变得愚昧无知。斯密指出“几乎各种技工,在特殊业务上,往往因操作过度而生特殊疾病”而且,工人不得不始终从事一项简单的劳动从而使他们“变成最愚钝最无知的人”。但是与分工带来的积极作用相比这一消极影响并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人们只是看到日益增加的国民财富和自身需求的满足,忽视甚至是无视分工对于工人本身的迫害。

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一)分工理论的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分工”

众所周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哲学创立和形成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著作,也正是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首次提出并阐述了关于分工的理论。从文本的现实内容来看,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于分工的论述散见于三个笔记的一些章节和一个题为“分工”的片段之中。分工,原本是国民经济学中的基本范畴,但马克思却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分工理论的哲学分析和批判,赋予分工以经济学哲学的内涵。在笔记i中,马克思开宗名义地运用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来揭示国民经济学中劳动价值和工资规律的内在矛盾,同时看到了工人生活的真实处境。马克思指出:“在工人对资本家处于从属关系的情况下,吃亏的首先是工人”。资本家用提高工资的方式刺激工人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增加工资的前提是工人必须牺牲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将自身作为生产的工具,“工资的提高以资本的积累为前提并且导致资本的积累,从而使劳动产品越来越作为异己的东西与工人相对立。同样,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依旧无法逃脱沦为机器、沦为资本奴隶的悲惨命运,分工成为了异化劳动的根源。

马克思在《手稿》别深刻的探讨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之间的关系,指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本质和根源。私有财产则是异化劳动借以实现的手段和形式。从根本上说,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劳动活动本身同劳动者异化了,才使作为这种活动结果的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私有财产所表现出来的奴役与被奴役关系是由异化劳动决定的,异化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内容,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论述深刻的揭示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工人与资本家相对立的社会关系。

(二)分工理论的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分工”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一方面指出分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社会生产最初表现为简单的自然分工,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按照性别、体能、年纪等生理因素或者依据部落所处的环境进行分工。随着分工的出现,人们获得的生活资料日益丰富并产生了较多剩余产品,为了节约资源人们最初表现为偶然的个体交换后来逐渐发展为必然性的经常性的交换,于是在部落之间形成了固定的交换方式,自然分工逐渐发展为社会分工。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发展使分工成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方式,由于这种分工导致了生产本身的异化,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异化的分工也必将在历史中被消灭。

另一方面指出了分工与生产力的关系,简单概括为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生产力决定分工。就劳动者本身而言,其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决定了他在分工中所处的位置。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人们就会越来越关注劳动者本身熟练掌握的劳动技能,在分工中只有当劳动者从事与其知识技能相当的职位时,他本身的生产能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例如,让一个木匠去从事科学研究势必会阻碍研究进程的发展,而相反让他从事与本身技能相匹配的木工,就会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劳动工具而言,不同的生产工具产生不同的生产效能,也会决定分工的程度。具体说简单的劳动工具只能进行简单的社会分工,复杂的生产工具就可以进行复杂的精密的社会分工。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的劳动工具只有一些粗糙石器,生产工具的单一决定分工类型的有限,而到了蒸汽时代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许多生产中的机器被发明创造出来,人们的分工也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马克思也曾这样指出:“生产工具的加速积聚和分工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工具积累发展了,分工也会随之发展,并且反过来同是如此。正因为如此,机械方面的每一次重大发明进步都使分工急速加剧,而每一次分工的加剧也同样引起机械方面的新发明进步。”

其次,分工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专业化需要更多从事专门化和特殊化劳动的劳动者,这样推动了生产工具的革新以适应分工的需要,从而使生产机器化成为可能。分工简化了复杂的劳动程序,降低了工人工作的难度,从而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三)分工理论的丰富:《哲学的贫困》中的“分工”

《哲学的贫困》是为了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完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其中,马克思以“分工”的范畴作为突破口,敞开了内在于经济过程的现实批判思路,发现了人类历史过程的辩证本性,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其分工理论。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机器和分工的关系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随着分工范围的扩大,生产方式日益完善,各民族闭关自守的状态因分工而改变,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历史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由于机器和蒸气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四)分工的消灭

马克思在论述了分工的本质及内涵、分工的发展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分工的消灭。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消灭的分工并不是专业化生产中的分工而是专指那种与私有制相联系、导致劳动异化、使人片面发展的分工。分工的消灭其主要依据在于:第一,当生产力处于高度发展的状态,人们从自发的分工中解脱出来形成自觉的分工,摆脱了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分工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使财富积聚在少数富人手里,穷人的生活日益痛苦,从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生产者没有因生产而获得相应的物质财富而相反使得生产与消费相分离,而消灭分工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第三,分工的消灭和分工的产生一样都表现为一种历史必然性,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8

[关键词]风险入职手续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43-01

入职手续办理的风险规避应该做到提前预防,也就是说在筛选简历、面试人员的时候,公司或者人事部门就可以防范风险,避免以后出现的麻烦,将风险降到最低。

一、提前做好准备

首先,简历筛选时,查看简历情况是否符合公司的招聘信息要求,对于简历不具有针对性的人员直接过滤,避免以后简历投递人通过面试,却又不来报到的情况。

其次,面试时,对于工作经验丰富的简历投递人,不妨直接问中间某一段的工作经历,并请对方说出该工作经历的具体时间,最好是带有突然性的提问,这样很容易鉴别是否工作经验造假。

第三,面试后入职通知发出前,一定要先对应聘人员做背景调查。

二、新入职人员办理入职手续

第一,填写新人试用表,发放公司员工手册,新人知晓其中内容后,让入职人员确认签字。

1.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推荐表、学历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近期体检报告、荣誉证书复印件等,并且要求携带原件进行审核。2.非应届毕业生,提供简历、近期体检报告、身份证复印件(审核原件)、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手续或证明文件。个人信息登记表(含:个人基本信息、送达地址、联系电话、紧急联系人/电话)。体检一定不要落下,有些隐性疾病在医院检查之后才能确认。

第二,第一时间签订劳动合同,避免突发性工伤。在劳动合同签订的时候,注意在合同中提及员工手册,对关键性职位,保密级别高的职位一定要签竞业协议。

第三,劳动合同一定要规范,现大多采用统一由社保部门印发的合同,此时就合同内容一定要和劳动者达成一致。双方签字,最好同时在合同后附相关的协议一次性签订。

第四,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含:生产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安全禁止事项、上下班交通工具、交通路线及行车时间登记、交通安全告知书等,对与安全息息相关的相关事项进行培训教育以及履行告知义务)。

第五,填写入职告知单(含:公司规章制度、任职要求、岗位职责、试用期要求等相关规章及考核制度),签订岗位职责说明及相关岗位责任状。(主要针对:企业高管、技术人员、关键环节操作人员、销售人员)。

第六,本人承诺书,主要是提交材料真实性的承诺。

第七,其他比如社会关系,紧急联系人等,总之入职是个谨小慎微的事情,需要人事部门的细心和完善的公司流程,人事部门做的就是在公司流程上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最大程度节约公司成本。

三、法律风险

(一)一般情况下存在的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1.试用期(或转正后)发现不能胜任工作而辞退员工引发的纠纷。2.辞退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消极怠工等)的员工引发纠纷。3.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事项造成企业损失而引发的纠纷。4.交通事故引发的相关纠纷。5.未能达到或完成相应的业绩,辞退员工(或少了工资)而引发的相关纠纷。6.重复用工引起的相关纠纷。7.生病引发的职业病纠纷。

(二)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的法律风险的情形,完善相应的手续

例如我们通过上述相关手续,起如下方面的预防作用:1.要求员工提供或登记个人相关信息,用于送达相关书面材料、函件,登记紧急联系人电话是防止在无法联系到本人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达信息。2.要求员工提供相关材料的复印件以及提供原件审核,是用于核实员工是否符合岗位用工要求。3.近期体检报告主要用于职业病的防范,入职时没有体检报告的,公司在一周内给员工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不用。4.填写入职告知单,主要用于证实公司履行了相应的告知义务,员工知道自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用于防范辞退员工或辞退试用期不合格的员工时规避相应的风险。5.岗前安全培训以及交通安全事项告知和填写上下班交通工具登记,主要是防止在发生意外事故和交通事故时,最大化地规避公司的风险。6.签订岗位职责说明或岗位责任状,主要是针对企业高层以及相关销售人员的风险规避。7.提供原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相关手续,用于规避重复用工的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而言,在用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有的问题,在入职时通过合法手续完全可以使其遏制在萌芽状态,达到最大化规避企业风险的目的。发生纠纷后,企业最终能否胜诉暂且不论,但如果企业在员工入职时,做好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少不至于落得被动挨打的地步。因此,在员工入职时,做好风险规避措施,必须引起企业的重视。

【参考文献】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双方签订本合同,用以明确和调整双方合作共事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二条 工会代表中方职工(以下称简职工)整体的利益,依据本合同的原则,指导职工正确处理和公司的劳动关系,并监督和调整这种关系。

公司用以和职工个人确定劳动关系的合同,不得与本合同相悖。

第三条 本合同是双方为促进公司发展,尊重和调动职工积极性应遵守的共同准则。

双方在有关法律、法规范围内,遵守不低于有关职工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险、劳动保护、生活福利、退休养老和各种节假日等方面的规定,并努力提供尽可能高的水平和标准。

第四条 公司尊重工会维护和代表职工利益的权利。公司制订各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均应符合本合同的原则并应有工会代表参加,听取工会意见,取得工会合作。

工会有义务支持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支持公司的合法权益,教育职工认真履行劳动合同,遵守劳动纪律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完成生产、工作任务,促进公司发展。工会主席或其代表依法列席公司董事会会议(包括预备会议)。

第二章 职工聘用

第五条 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情况,本着择优录用的原则,有权招聘职工。

公司招工计划及实施情况应向工会通报。

第六条 公司分别与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在签订个人劳动合同之前,工会和公司应指导职工明确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的处理。工会有权监督个人劳动合同执行情况。

第七条 公司制度和修改个人劳动合同标准文本,应听取工会意见。

第八条 因履行个人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按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处理。

第三章 工作日制度

第九条 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情况,以不超过政府规定的标准,实行本公司工作日制度。

第十条 公司有责任不断改善生产管理,严格控制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加班加点。

长时间或长期加班加点以及在公休节假日大范围加班时,应征得同级工会同意,并给职工另发加班加点工资,其待遇应高于正常工资水平。

严重有损职工身体健康或人身安全的加班,工会有权支持职工拒绝执行。

第十一条 在夏季高温时期和其他特殊情况下,工会可以建议公司减少工作时间。

第十二条 公司执行政府规定的各类节假日制度。

公司在制订本公司休假制度时,应听取工会意见。

第四章 工资和津贴

第十三条 公司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和实际需要,确定本公司工资制度,并发放各类专项津贴。

第十四条 工会在每年3月份根据生活物价指数和劳动力资源状况变动等因素,向公司提出本年工资要求。

董事会在讨论此类问题时,应有工会代表参加。

公司根据董事会的工资决议,提出分配方案。

第十五条 公司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工资分配形式、工资发放办法)的制定和变更,由公司决定。

公司在做出上述决定时,应听取工会意见,取得工会合作。

第五章 职工福利

第十六条 公司按规定每月提取工资总额20%的福利费用和7.5%的职工医疗费用,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提取10%的福利奖励基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和奖励,不得挪作他用。

其中用于福利的部分,由工会协助公司合理安排使用。

公司应定期向工会提供该项基金使用情况报表。

第十七条 公司有责任改善职工文化设施和住房、膳食、医疗、托儿、交通条件并提供其他与公司经济相适应的福利。

工会支持公司为此所做的努力。

第十八条 公司各项重大福利的设置、标准、实施办法,或由公司提出方案、或由工会提出要求,均应需双方同意后实施。

第六章 劳动保险

第十九条 公司根据中国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实行劳动保险制度,支付职工劳动保险费用,并努力扩大保险险种。

第二十条 职工因工负伤、因工致残、因工死亡,以及因患职业病,在治疗、疗养、残废、死亡时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费用由公司支付。公司制订此类费用细则。

第二十一条 职工一般每年应进行体检一次,女工及有毒有害工种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专项体检。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第二十二条 公司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公司根据有关规定,按时提取和发放职工退休费用。

第二十三条 工会协助公司做好各项劳动保险工作。

第七章 劳动保护

第二十四条 公司执行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条例。

公司负责加强和改善劳动技术和工业卫生、劳动防护以及特殊工种和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工作。

公司按规定向从事尘毒有害作业的职工提供疗养机会与费用。

第二十五条 工会支持公司劳动保护管理,配合公司检查、监督劳动保护情况。

工会发现公司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当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公司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公司行政方面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六条 公司依照国家规定在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及租赁厂房和技术改造工程时,对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实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工会有权对此提出意见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公司在引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时必须同时引进或采取可靠的劳动保护措施,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条 公司根据工种岗位需要,保证供应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公司应制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细则。

公司向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发放营养补助费或提供营养补助食品。

第二十九条 每年夏暑季节,公司负责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提供必需的清凉饮料。在冬季,公司负责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第三十条 公司优先保证用于改善职工生产安全和劳动条件的资金。每年由公司提出年度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方案,落实资金,组织实施。

工会参与安全技术措施立项讨论并监督实施情况。

第三十一条 公司和工会有责任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教育和组织职工接受安全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会支持公司对危及企业和职工安全的行为的惩处。

第三十二条 公司发生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或其他危及职工劳动安全的重大事故,应及时通知工会。工会有权参与调查和提出处理建议。

第八章 教育与培训

第三十三条 公司根据政府规定按期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帮助职工获得和提高文化及专业知识。

公司教育管理机构负责职工岗前、岗中及转岗的教育培训。

公司按年度向工会通报教育基金使用情况。

第三十四条 工会组织或协助公司开展对职工的职业道德、科学、技术、业务知识教育,鼓励职工自学成才,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第九章 纪律与奖惩

第三十五条 公司有权制定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

公司有权依据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决定对职工进行奖励或惩罚。

·集体合同的意义·什么是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集体合同的期限

第三十六条 公司对于模范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在完成生产、工作任务、产品开发、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提高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优异成绩的职工,有权分别给予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

第三十七条 公司对于违反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造成一定后果的职工,可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开具过失单或不同的行政处分;也可酌情处以一次性罚款或者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

对职工进行行政处分时,须征求工会意见,听取被处分职工本人的申辩,由公司作出决定。

开除职工,事先应经工会参加处分文件会签。

工会认为不合理的,有权提出异议,与公司协商解决。

因生产经营条件变化,公司大规模变更职工的工作或裁员时须征得工会同意。

第三十八条 各类处分和一次性罚款项目、额度,由公司奖惩规章制度统一规定。公司各基层单位或部门制定的同类制度,需经公司承认并备案。

公司奖惩规章制度,应经工会同意后实施。

第十章 合作与联系

第三十九条 双方为促进公司发展和维护公司与职工的利益,保证实行密切而有效的合作。

公司正、副总经理和工会正、副主席每月召开一次联系会议。就重大事宜和有关职工整体利益问题进行通报和协商。必要时,可随时约见对方。

对方遵守联系会议所做出的决定。

第四十条 公司正、副总经理或其代表可以应邀出席公司会员代表大会,并向大会通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工会正、副主席或其代表可以应公司要求向公司通报工会开展的与公司有关的重大活动情况。

双方应经常共同或分别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十一条 双方同意采取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或物质手段,以及通过各种公关联谊活动,联络和密切公司领导与职工的感情。双方同意继承和发展自公司开业以来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法。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和仲裁

第四十二条 为保证全面执行本合同,双方联合成立集体合同监督小组,其成员由工会代表、公司代表根据人数对等的原则组成。

本合同每年检查1次,检查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双方签约代表,签订代表应认真研究和处理检查结果。

第四十三条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争议,首先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按有关规定的仲裁程序办理。

第十二章 期限和变更

第四十四条 本合同有效期为3年。

合同期满前6个月经双方协商签订新合同。新合同未签订生效前,本合同继续有效。

第四十五条 本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特殊情况时,双方都有权提出修改本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后,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条款,作为本合同附件执行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无权变更本合同。

第四十六条 公司支持工会开展的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工会开展活动应在生产、工作时间以外进行,如有必需占用生产、工作时间活动的,应事先征得公司同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公司应给予支持。

第四十七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中国法律和政府规定执行,或由双方协商后确定。

第四十八条 本合同中、英文本各两份,双方各持中、英文本一份。

本合同中、英文本均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副本两份,分别呈报市劳动局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九条 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_________有限公司(盖章):_________ _________工会主席(签字):_________

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篇10

第一条  用人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时,应制定实施方案,包括起草劳动合同书、实施办法及有关规章制度等,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第二条  企业厂长(经理)应与聘用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厂长(经理)和有关经营管理人员与董事会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与其他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第三条  精神病患者,经专科医院确诊无行为能力期间,以及出国人员在约定的期限内和正在服兵役的人员,暂缓签订劳动合同,维持原劳动关系。

第四条  劳动者连续工龄十年以上(含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以内的,用人单位初次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五条  用人单位被兼并、合并、分立后,劳动者在原单位工作的时间,视作在同一单位工作时间,与现单位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第六条  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及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初次分配工作,本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上述人员初次参加工作并已签订了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变更劳动合同期限。

第七条  用人单位出资培训、进修(包括出国培训、进修)和招(接)收的人员,按有关规定签订的服务合同或其它协议,只要未到期仍然有效。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得短于服务合同或其它协议尚未履行的期限。

第八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还可以签订《岗位协议书》或《聘任协议书》,约定其岗位(工种)、工作数量、质量标准和劳动报酬等。劳动者因患病等原因长期脱离生产(工作)岗位的,应签订《专项协议书》,约定其在特定条件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暂时中止执行。各项《协议书》是劳动合同的附件。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第十条  为避免出现无效劳动合同,提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初次签订劳动合同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合同鉴证部门予以鉴证。

第十一条  签订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发生变化,应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

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

第十二条  下列情形之一,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当事人有一方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的;

2.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的;

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出现的;

4.劳动者离休、退休、退职及死亡的。

第十三条  劳动者与有人单位已签订了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规定》之日,劳动合同尚未解除的,劳动者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符合本《细则》第四条规定条件的,劳动者要求改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变更劳动合同期限。

第十四条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尚未处理完毕或因其它问题正在被审查期间,不得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义务服兵役期间的;

2.复员、转业退伍军人,退伍后初次参加工作未满三年的;

3.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初次参加工作未满三年的。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中有关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得收取或约定各种形式的抵押金;经济合同、承包合同不得代替劳动合同。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赔偿以及医疗期问题,按劳动部和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企业工会组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基础较好,职工和企业有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要求的,可按有关规定签订集体合同。

第二十条  自《规定》之日起,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试行办法》(京劳企发字〔1990〕327号)、《〈关于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试行办法〉的补充意见》(京劳企发字〔1992〕504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