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税收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2:48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公共财政/乡镇财政/地方财政关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地方基层财政问题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受到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强烈关注。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和中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改革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的努力联系在一起的。1994年,中国对中央和省的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在全国实行同一的分税制体制。这个改革一方面将税务和财政分开,明确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另一方面在事权的划分上也更为具体: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国防、外交、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等全国性公共事务,地方政府则负责本地行政管理、公共安全、基本建设、城市维护和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地方性公共事务。不难看出,在事权的划分上这个体制更加符合公共财政原则。从支出方面来看,中央无疑减少了对地方支出的限制,财政支出更加分权了①。但是,分税制改革仅仅是明确了中央和省的财政关系,那么在省以下,尤其是县乡两级基层财政中分税制改革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比分税制改革的前后,至少县级财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县级财政的职能开始从办企业、发展经济转移到教育、地方安全等公共品的建设方面来,尽管问题还比较多(黄佩华,1999;世界银行,2002)。

但是,乡镇财政作为中国各级财政体制中最为基础的一级,其公共财政建立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则缺乏实证研究。

就已有的文献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公共财政建设情况较好,但是中西部地区则是发生了和公共财政原则相比较为严重的“偏离”,甚至干脆就是“吃饭财政”,且债务缠身,陷入困境,根本谈不上公共财政(周飞舟,2002;谭秋成,2002;汪涣生、彭先发,2001)。

那么,在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到底是按照什么原则运行的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乡镇财政在近年来受到关注的第二个原因和“三农”问题中的农民负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的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造成农民负担屡减不下、越减越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层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直接和分税制改革联系在一起(赵阳和周飞舟,1999;张军,2002;陈锡文,2003)。

总结现有的研究,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的困难和严重后果已经显得较为突出,但是这其中对于乡镇财政运作机制的实证研究则显得相对缺乏。换句话说,对乡镇财政困境的产生机制的研究还不足够,笼统地将其归因于分税制或者经济转型,都不能切实指中乡镇财政运作中的要害。而只是一般性地讲“中央财政喜气洋样,省市财政勉勉强强,县级财政拆东墙补西墙,乡镇财政哭爹叫娘”之类的流行语言就更难以说明问题的实质,对于理解乡镇财政的实际状况并无实际的帮助。

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在全国三个县(湖北xy、河南yl、江西tt)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农村基层财政状况调查,积累了大量这个方面的翔实资料和相关数据。本文就是在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乡镇财政的三个方面:收支结构、运转流程和困境成因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以求读者在读完本文后,能够对乡镇财政的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本文分成这样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支出和收入,看看乡镇财政的收支结构有哪些特点;接下来展示一个乡镇财政的流程图,这个流程图将显示乡镇政府如何捉襟见肘、拆拆补补地过日子;最后一部分探讨乡镇财政何以会落到这个地步。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用一个乡的数据和资料做分析的基础,以图简明清晰,必要的时候结合其他乡的材料作对比和辅证。

一、乡镇财政的收入结构

乡镇财政的收入规模在地区间差异极大。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个乡镇的财政收入可达几个亿,而西部地区许多乡镇则只有几十万的水平。笔者调查的几个乡镇财政收入维持在几百万元的水平,代表了中部地区一般的乡镇财政收入水平。在这一部分,通过对乡镇财政收入的分析,我们回答这样的问题:乡镇财政收入以什么部分为主?在过去的10年间这种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

(一)乡镇财政的收入组成

一般说来,乡镇财政总的收入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预算内的财政收入、乡镇统筹收入和部门收费。对于后两个部分,有些地方将其统称为预算外收入,而有些地区则只将收费部分划为预算外收入。下面分别对这三个部分做概念上的解释。

(1)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这是由乡财政所在县财政局的监督和指导下通过正规的税收入帐的资金。在一般的情况下,这是乡财政的最主要部分;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还包括上级返还和补助收入。

(2)乡镇统筹资金。这是由乡农经站入帐管理的资金收入,又被称为“五项统筹”①。

在多数情况下,统筹款是按人头从乡内农民摊派收取的。在许多乡镇,农民的劳务负担(义务工和积累工)也被换算成钱按人头从每个劳动力收取,所以除了统筹资金,乡农经站还有一笔所谓的“民工建勤”收入。

(3)部门收费。这是乡镇的各个行政或事业单位在提供服务时的有偿性收费,如土管所向土地开发商收取的服务费;学校向学生收取的杂费等。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收入有些是乡政府可以支配使用的,有些是乡政府不能支配的,由部门收取而部门直接使用,属于列收列支的范畴,如卫生院和学校的收费。

那么,这三个部分的比例如何?本文以江西tt县ms镇的情况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

2000年ms镇的乡镇收入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占了接近3/4(包括预算内和返还补助),这是税的收入,而费的收入(乡镇统筹收入和部门收费,我们可以将其视为非预算收入)超过了1/4.其他几个县的情况也与此接近。由此看来,在不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收入主要是以预算内财政收入为主①。

(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的结构

那么预算内财政的收入结构如何?一般而言,乡镇预算内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这样三个部分:农业税收、工商税收和其他收入。农业税收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和契税,又称“农业四税”。其中,农业税反映粮食产量增长带来的财政收入,而其他三项则反映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等产业带来的增长;工商税收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类是与当地非农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税收,包括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这类税收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繁荣程度以及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另一类是杂税,包括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筵席税;最后一大部分是“其他收入”,包括罚没收入、从非预算收入中调入的收入。此处以2000年tt县ms镇为例分析税收结构。

从表2可以看出,农业四税比其他三类税费的总和还要多,所以说与主要依赖工商税收的县级财政不同,乡镇财政主要依靠农业四税。这是不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又一个特点。

(三)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结构的变化

这种严重依赖涉农税收的收入结构并非自来如此,而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仍以tt县ms镇的数据为例,来分析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10年来的变化情况。

图1列出了预算内总财政收入和其四类组成部分在1990~2000年11年间的变化情况。

图1显示出,明显存在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3年。这一阶

段农业税收同企业和个体户税种的总量相当,都是乡镇预算内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这一期间总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工商税收的增长,而农业税收几乎没有变化;第二阶段是1994~1996年。

这一阶段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农业税收的高速增长。1993年农业四税共34万元,到1996年迅速增加到106万元,净增72万元,增幅达212%;而在同一时期,总财政收入也由75万元增长到146万元,净增71万元,这期间工商税收总额有所下降,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完全是靠农业税收的增长取得的。

第三个阶段是1997~2000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农业税收的增长重新出现一个平台,企业和个体户税种有一定的增长,但是总的财政收入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农业税收在第二阶段的增长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农产品价格在这个阶段有大幅度增长。自1993年到1995年,粮食类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从373.9上升到707(以1978年为100),上升了89%,而同期这个乡镇的农业税从31.1万元上升到56.3万元,上升幅度81%,几乎与农产品上涨价格幅度相同。另一个原因是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在1993到1996年几个年度中,这两种税收分别从2万元和0.8万元增加到7.2万元和16.1万元。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按照税法规定都是应该据实征收,即按照每个农户的实际经济作物产量和生猪出栏头数征收,但是根据这次的调查,这些税收在实际中有些是按人头摊派的。实际上这也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①。从当地的文件中可以得到相应的证实:“……二是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水费存在平均摊派的现象。检查发现,我县仍然有一些乡、村干部迫于税费任务的压力,图省事走捷径,将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水费,按人口或面积分摊到农户。“(中共tt县委办、tt县人民政府办公室:《tt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自查情况的汇报》,2000年9月)

这种摊派的现象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农民的负担。所以可以由此判断,在1993到1996年间,乡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完全是自农业四税而来,而农业四税的增长除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因素的影响外,靠摊派增加的农民负担也是一个重要的财政收入增长因素。

如果观察图1的第三阶段,就会发现,在各类税收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总财政收入还保持高速增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这个问题。

二、乡镇财政的支出结构

在论证了案例中乡镇财政的收入主要靠农业税收之后,本节考察乡镇财政的支出。应该说,这是考察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在多大程度上变为公共财政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本节的分析中,将努力把人员工资支出(“吃饭”)和公共品提供、公共建设支出(“办事”支出)区分开来,以考察乡镇财政“公共财政化”的程度如何。

(一)乡镇财政的支出

乡政府的支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预算内的支出部分。预算内支出部分主要是指乡财政所在年初所做的预算内的支出,主要包括乡所辖各部门的工资开支和少量公用经费。

(2)乡政府可直接支配的支出部分。除了预算内的支出,乡政府实际上是将所有可支配的资金汇到一起,放在一个“大盘子”使用的。这个大盘子包括乡统筹资金和可支配的部门收费。按照相应的文件规定,统筹资金以及部门收费都有严格规定的支出用途,如乡统筹必须用于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优抚以及乡村道路修建;部门收费必须用于在本部门中的支出,但是卫生和教育部门的收费除外。所有这些资金虽然在名义上各有归属,实际上是放到乡政府这个“大盘子”里统一使用的。这也正是搞清楚乡财政运转的最为关键的部分。

这两个部分的比例在各县各乡都不太一样,仍以tt县ms镇为例,2000年预算内加上非预算支出共341.5万元,其中,预算内财政支出即发工资的部分为257万元(占总支出的75%),而乡政府可直接支配的支出即“大盘子”为96.3万元(占总支出的25%)。如此看来,用于“吃饭”的钱占总支出的75%,乡镇财政还有25%的钱可以用来“办事”,还不能算作完完全全的“吃饭财政”。但这只是从帐面划分上算出来的结果,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乡镇财政吃饭的钱根本不够,还必须把一部分“大盘子”里办事的钱用来“吃饭”。

(二)乡镇财政支出中“大盘子”的使用

现在来看乡政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是如何使用这些“大盘子”里的资金的。表3作了一个粗略的分类。

乡政府先将可控制的“大盘子”分成两大块,一块用于填补预算内缺口和维持日常运转(54.9万元),另一块用于教育(41万元)。教育的钱主要用于民办教师工资和校建;在第一块中,因为预算内的开支不够发放工资,所以将12.4万元(占非预算支出的13%)调入预算内(a),用于“垫付”预算缺口,以维持预算内的收支平衡;另外,编制外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差额补助单位(教育和卫生部门除外,其差额部分靠自己部门列收列支)的差额工资也要从这一块中出,这些工资额共25.6万元(27%)(b),只剩下16.9万元(18%)(c)去维持日常运转。

换句话说,乡政府在实际运作过程当中,将“大盘子”中共38万元(a+b)的钱用于填补缺口、发放工资,也就是说,“吃饭”的钱将“办事”的钱挤占掉了38万元。如果我们现在再来算“吃饭”和“办事”财政的比重,这个比就变成了86%:14%,用于发工资的“吃饭”钱占掉了接近90%的乡镇财政总支出。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剩下的14%的“办事”的开支只是维持日常运作,并不是兴办公共事业。具体到ms镇来说,维持日常运作的开支包括人头办公费、招待费、报刊订阅费、车子维护费、水电费等。也就是说,这些“办事”的钱其实只是用来维持乡政府日常运作、用来开门上班的费用,称作“开门费用”更为合适,真正办事要花的钱则没有着落。如果从公共财政的角度上讲,本文分析中的案例谈不上有什么公共财政,因为乡镇财政基本没有公共品建设的开支。但是乡镇财政果真一点事情也不做吗?

(三)公共品建设:“办事”的钱从哪里来?

本报告不打算详细探讨乡镇财政的负债问题,但是由于乡镇财政基本全部用于“吃饭”,要办事和进行公共建设,除了从农民手里收钱之外,就要举债。所以本节简要描述一下乡政府的债务情况。在此仍以tt县ms镇为例。

ms镇政府自1995年以来开始欠下债务,1997年后更是频频举债,到2000年共欠下债务221.3万元,表4列出了其债务的明细情况。

镇政府借款的债主包括金融机构、上级财政部门、私人老板和专款,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借款用途则明显大部分都是为了经济建设,办厂、建房的欠款共192.2万元,占借款总数的87%.根据访谈材料得知,这些建设大都是“跟着风向走”①,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也不显著。

其中,只有建设农贸市场、学校建房、办公用房和扶助贫困地区借款等几项算得上公共品建设的内容,约占债务总额的43.1%.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的两笔债务是“借款过年”和“垫付税费”用的,这说明了乡镇财政已经开始沦落到“吃饭”也要靠借款的地步,但愿这在全国不是普遍现象。

(四)乡镇财政的运转流程:层层挤占

乡镇财政支出的这种运作结果,就形成了预算内资金对非预算资金、工资支出对公共支出的挤占现象。这里用两个挤占来加以概括:一是预算内的工资支出“挤占”了非预算收入。

在2000年,乡政府用12.4万元填补了预算内支出的缺口;我们可以称之为“跨预算挤占”;二是非预算中的编制外和差额补助工资部分入不敷出,“挤占”了统筹经费。这个挤占达25.6万元。由于是挤占部分和被挤占的部分都是非预算收入,所以我们姑且称之为“非预算挤

占”。

笔者用一个流程图(图2)将ms镇的财政运转展示出来,图中清楚地表明乡镇财政在实际运作中“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现在可以小结一下乡镇财政的现状:(1)乡镇财政是地地道道的“吃饭”财政,如果要细分一下,政府总支出中有80%~90%的钱是发工资的“吃饭费”和10%~20%的“开门费”。(2)

要维持“吃饭”和开门也并不简单,乡镇政府需要用心良苦地将非预算财政的一部分调入预算内,又必须寻求另外的资金去填补非预算财政支出的缺口,简而言之,就是预算内挤占预算外,工资支出挤占乡镇统筹支出,而统筹和公共建设的支出便形成农民负担和债务。

(3)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财政主要依赖农业四税,而90年代后期,乡镇财政的缺口就主要靠借债和“空转”来真真假假的填补了。(4)挤占的结果就乡镇财政所能够提供的一点公共品建设都要靠借债来进行。

三、乡镇财政困境的成因

(一)支出方面:财政供养人口过多、机构臃肿

虽然中央屡屡强调精简机构,但政策到基层执行起来,往往是减了机构不减人,庙少了和尚照旧多。以河南许昌yl县为例:在1996年,yl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数总共为487个,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数为6130人;到2001年,机构总数减少到158个,但是编制数却增加到7108人。机构确实精简了,但是“吃饭”的人却增加了。这种县乡机构改革说到底只不过是将人员负担“从扁担的一端挪到了另一端”,工资开支不减反增。

从上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乡镇政府对于上级施加的财政压力(例如紧缩人员工资预算)实际上有灵活的资金调配手段(以上分析的“挤占”)来缓解。这些手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高额的工资支出和臃肿的“财政供养”群体。另外,由于工资支出预算由上级部门制定,乡镇财政也没有任何减低这部分预算的积极性,精减人员实际上意味着放弃这部分预算拨款。下面将调查的三个乡镇(江西tt县ms、河南ylmf、dm)工资支出的比重(平均数)用图3列出来以备参考。

从图3可以看出,工资支出的比重在1993年到1994年有一个比较迅速的增长,由1992年的75%增长到1994年的85%以上。可见减不下来的人头费开支确实是乡镇财政面临的一大问题。但是,这些工资开支的增长是否是因为农村开展“普九”(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使教师队伍增大、教师开支增加导致的呢?因为在乡镇财政的人头费中,教师工资是最为庞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些减不下来的人头费是否都是给教师发的工资。

图4列出的是教师工资在总的工资支出中的比重,同样是三个乡镇的平均数。图4和图3作为对比,结论就清清楚楚了。教师工资支出的比重并没有随总工资支出的比重而上升,反而有轻微的下降。这个现象说明,乡镇政府中除教师之外的人员工资开支的确自1994年以来就存在着一定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超过了教师工资的增长速度。经过笔者对这三个乡镇的工资开支增长速度的计算,结果是: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1.6%;工资总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4.6%;其中教师工资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0.9%.由此可见,不断增加的工资支出即人头费开支的确是乡镇财政的一个包袱,而教师的工资开支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增长速度并不快。那么,是不是就此可以得出结论说,造成乡镇财政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头费的快速增长呢?换句话说,乡镇财政之所以惨淡经营至此,就是因为不停地增长“财政供养人口”所致呢?

现在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些草率,因为财政供养人口的主体仍然是乡村教师,他们的工资开支就占了工资总额的60%~70%,而他们的工资增长并不快。除教师之外其他供养人口的工资增长虽然较快,但是其比重较小,对乡镇财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所以,人员过多、机构臃肿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但很难断定这是最主要的和唯一的原因。

(二)收入方面:税源分析

本文在分析乡镇财政的收入构成时,指出了乡镇财政收入在过去的10年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靠工商税收,第二阶段靠农业税,第三阶段也就是最近5年收入增长来源不明确。没有税收来源而总收入却依然在帐面上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是因为将非预算的收入调入充当正常的财政收入,也就是本文前面分析过的挤占行为。但是挤占总要有东西可“挤”

才行,没有可“挤”的收入来源,那么这个部分最终就是一笔空帐。

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层层挤占的最终后果就是乡镇财政的“空转”,并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所谓“空转”,就是将一笔不属于财政收入的资金(许多情况下是乡镇统筹收入或者干脆就是借款)归入正规的财政收入帐户,然后再设立一些支出项目将这些资金提出;然后再纳入收入帐户,再支出,同一笔资金循环往复,魔术般地将收入和支出总量增大①。一般来说,“空转”的总量就是被“挤占”掉的资金数量。

另外一个弥补“挤占”资金的办法就是征“探头税”。所谓“探头税”,就是向尚未开张的商业机构征收营业税,属于“寅吃卯粮”的做法。笔者在本文中分析的乡镇之一———ms镇也不得不靠这些办法实现财政收入的增长,在2000年度,乡财政所就征了15万元的“探头税”以弥补缺口。这些“虚”的收入自1996年来就开始存在,以后逐年增多。将这些水份“挤掉”之后,重新计算这个乡镇在过去11年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得出图5.

可见在过去10年间乡镇财政的增长呈现一个“阶梯形”的状态,在第三个阶段,实际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用于地方财政的稳定税源,农业税收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都不足以作为地方财政的税源支柱。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wto,农民增收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在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尤其是乡镇财政要维持正常运转,必然要从其他税收尤其是工商业税收上取得收入。

在中西部地区,工商类税收的增长是缓慢的,至少比总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速度慢得多。

以ms镇为例,1990年到2000年,工商业税收增长了130%,但同期总财政收入增长了257%,两者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3%和25.7%,后者正好是前者的近两倍。那么工商税收的增长速度为何相对较慢呢?

这主要和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和城镇经济进入国有经济向股份制和民营经济改制的时期,县乡两级的国有和集体工商企业纷纷改制。地方政府对于改制后的企业的征税成本急剧上升,同时有些地区也从长远考虑,不想对新成长的民营经济征收太高的税收以出现“杀鸡取卵”的后果。根据目前的分税体制,国税受影响较小,因为只要企业没有倒闭,国税是基本得到保证的。但县乡两级政府支配的地方税收则大受其苦(详细的分析参见赵阳和周飞舟,1999)。县级政府在税源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倾向于将某些财政支出项目“下移”到乡镇财政,这在缓解了本级财政压力的同时,却大大增加了乡镇财政的困难。要考察这类情况,就要考察县乡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即基层政府的财政体制。

(三)财政体制和县乡关系

与“分税制”改革配套的重要措施是加大不同地区间转移支付的力度,以对不发达地区作出补偿。但是转移支付的措施因为各种原因至今也没有得到完善,到2000年,转移支付的总量只占非常小的份额(张立承,2003)。

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的滞后,分税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区间的财政状况的差距。按照分税制的税收返还标准,发达地区得到了较多的返还收入,而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由于返还收入较少而变得比较困难。在这些不发达地区,省级政府通过制定与其所辖市县的财政体制而在一定程度上

将困难下移,这就出现了许多讨论财政体制的文献中所说的“收入上收”和“支出下移”的效应。乡镇财政因为位于整个国家财政体制的最底一层,无法再将支出责任“下移”而变成了税制改革后果的最终一级承受者。下面仍然以乡镇财政的具体材料来看财政体制的连锁效应。

仍以江西为例,随着分税制在中央和省级之间展开,tt县的县级和乡级财政之间也进行了改革,但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县乡之间并没有实行完全的分税制,而是采用了“划分税种、核定收支”的分税制和以前的“财政包干”制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型”的财政体制。

与分税制要求大力度的配套转移支付的特点相比,这种体制对转移支付的要求比较小,但与“财政包干”制相比,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乡镇不利。换句话说,在这种财政体制下,增收速度缓慢的乡镇受到了较大的压力。

就ms镇而言,改革以前在“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一直是一个财政上解乡镇。

在改革之后,由于其税种结构的原因,被定为体制补助乡镇,这主要是因为税收中被划为国税的部分比重较其他乡镇大的缘故。新体制使ms镇在改革之初得到了较多的补助收入,但是在财政收入增长较慢的情况下,ms镇面临的体制压力越来越大。

图6显示,1995年ms镇得到了29万元的体制补助收入,占其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8%,但是在新体制下,体制补助收入迅速下降,而财政收入要保持连年增长,到1999年,ms镇要向县财政上解5万元了。毫无疑问,这个图显示出ms镇的“日子”在1996年以后还是变得越来越难过。结合前面讨论的两个原因———“吃饭”财政和税源枯竭,财政体制的这种“收入上移”的效应无疑是严重的。为什么?下面我们将这三个原因结合在一起总结一下。

从支出上说,以工资支出为主的“吃饭”财政具有很强的刚性特点,即不能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从收入上来说,主要依靠农业税收以及“挤占”、“借款”的手段取得收入无疑是非常不稳定的,上一年的收入增长不能保证下一个财政年度取得同样的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却往往使得工资支出得到立竿见影的增长。这种收入和支出结构的特点使乡镇财政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状况。借此人们可以理解为何乡镇干部一年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向农民收取上缴税费,说得极端一些,这是一个乡镇干部靠从农民手里收钱给自己发工资的财政体制。

这种尴尬的状况本来有待于靠县乡间稳定、可靠的财政关系加以缓解和弥补缺口,因为在不发达地区,人们无法期望这些乡镇在短期内有繁荣的工商业和由此带来的稳定税收。但是人们在个案中看到,乡镇财政恰恰是在困难的时候得不到财政体制的转移支付,这无疑是乡镇财政处于危险边缘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一级独立财政核算单位,本来应当担负起发展地方经济、处理公共事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但是从以上分析的乡镇财政的运转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乡镇财政主要依靠作为地方税收主体的农业税收,所以使不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发展非农经济尤其是地方工商业的动力有所减弱。实际上,在大部分中西部的传统农区,人们也不能期望地方的非农产业能够支撑一个乡镇政府和教育的巨大开支。

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对提供公共品服务、建立地方公共服务体系经常是有心无力。实际上,这些地方的乡镇政府和干部一年中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两项:一项是计划生育,另一项就是收钱给自己发工资。收钱给自己发工资一旦成为乡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就非常容易造成农民负担过重和影响地方的社会稳定。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农村的不稳定现象都或多或少地与此有关。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深思:为何本来就是要维持基层社会稳定的地方部门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所以从乡镇财政的现状来看,乡财政不但没有在基层公共财政建设和财政分权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反而因为“挤占”和加重负担、负债等现象而造成一些经济问题和社会不稳定现象的产生。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从改革财政体制入手,这也是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弱化乡财政职能甚至取消乡财政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是,从公共财政的理论角度出发,乡财政无疑又是公共财政建设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层单位,取消乡财政必然会给以后

》,《

〔11〕张立承:《“九五”时期财政政策及其对基层财政的影响》,《县域经济观察》2003年总第2期。

〔12〕中共tt县委办、tt县人民政府办公室:《tt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自查情况的汇报》,2000年9月。

〔13〕赵阳和周飞舟:《农民负担和财税体制:从县、乡两级的财税体制看农民负担的制度原因》,《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第17期。

〔14〕周飞舟:《工业化地区的利益分配和财政关系》,2002年,未刊稿。

〔15〕tieboout:“apuretheoryoflocalexpenditure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1.64,1956.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2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近期对全市164个乡镇办事处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对问题严重的3个乡镇的6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给予了党政纪处分,对9个乡镇进行了通报批评。为了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收支的监管,市委、市政府在去年122号文件的基础上又下发了15号文件,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学习研究,抓好落实。对于财政收入问题,特别是乡镇财政收入问题,赵书记安排给大家尽量讲清楚,分析透彻。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首先分析一下国家、省和我市的情况、目前所处的地位。大家也比较一下自己县区、自己乡镇所处的地位,思考我们应该怎么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去做,去发展经济,培植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去年我国GDp39.8万亿人民币,按照当年的汇率折合成美元5.8万亿美元,财政收入8.3万亿人民币,在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的GDp15万多亿美元,占到世界总量的24%,中国占到世界总量的7%以上,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世界各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0%左右,发达国家达到45%左右,发展中国家35%左右。我们国家财政收入加上预算外收入和土地收益接近30%,达不到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更大。从人均看,去年我国在207个国家里面,排名124位,在各种统计指标比较规范的156个国家里面,排名97位,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我国人均GDp接近4300美元,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这是我们自己算的,但西方特别是美国不承认,他们认为美元对人民币的比价要比中国定的高,因为中国的汇率是国家定的,如按照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较,美元对人民币是1:1.9,这是美国和西方主流媒体的观点,如果按照这种算法,中国已经接近和超过美国的经济总量。这样带来很多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国际上承担的经济责任和国际义务就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我国这几年经济总量迅速膨胀,确实发展很快,但是按照联合国公布的,每人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我国还有1亿人。根据修正后的每天消费不到2美元的我们还有6000万人。这就是总理在美国讲的,我给你们介绍一个真正的中国,区域差距、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很大,看东部沿海比西方不差,但是西部差距还是很大,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从省看,去年GDp3.9万亿元,在全国居广东、江苏之后排第三位,但是我省财政收入2749亿元,江苏4080亿元,比省超出1300亿元。2000年,比江苏多100亿元,去年江苏反超1300亿元,江苏6000多万人口,9500万人口。从财政支出、结构看,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从市看,2001年财政收入21亿元,去年84.6亿元,翻了两番,超过了、、、、。946.8万人口,常住人口828万,科学发展的指标一半都是人均指标。滨州、东营、泰安、威海,是我们“十二五”期间的赶超目标,“十二五”要赶超三个市。今年上半年,临沂财政收入88.6亿元,泰安91.4亿元,57.5亿元,我们还是有不少的差距,滨州、东营总量也增长很多。从支出变化看,压力越来越大,农村新农合补助标准从80元提高到120元再提高到200元,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笔支出大概全市要增加2.1亿元,这样中央还补助80%。医药体制改革也需要很多资金。工资增长,要相当或高于GDp的增长速度,GDp五年翻一番,我们的工资也要翻一番,财政支出压力就很大。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手段,一定程度上解决县乡财政收入不足。但是更多的还要靠我们自己努力。94年分税制改革,地税征收税种16个,但是近年来地税税收比重一直在下降。体制上,中央财政收入占比51%,省及其以下占比49%,财权事权应该匹配,事权中央占比25%,省及其以下占比75%,用49%的钱当然解决不了75%的问题,中央就要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分为体制内的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需要努力争取,是专款专用,不能作为工资补贴发放,而且审计很严,而中央用于专项转移支付的占51.6%。

我讲这些,就是让大家明白整个财政体制运行与经济发展关系,包括下一步我们财政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财政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是调控经济运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实现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加强县乡财政收入管理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多次召开会议。下面,根据市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正确把握当前地方财政收入形势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工业大项目相继投产见效,重点企业迅速壮大,有力促进了财政增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收入快速增长。今年1-6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52亿元,增长35.28%,增幅高于17个市平均水平5.9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位。目前我市收入总量稳居全省第12位,分别超出、、10.47亿元、3.35亿元、5.14亿元。从分级完成情况来看,全市上半年乡镇级收入完成28.81亿元,占到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50%,已经和市直县区直的收入总量并驾齐驱。另一方面是收入质量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44.94亿元,增长28.8%,增幅高于17市平均水平4.8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位,仅低于东营。尽管受到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因素的政策性影响,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仍然达到78.12%,高于17市平均水平2.59个百分点,税收比重在全省列第4位,仅低于潍坊(83.84%)、青岛(81.56%)和济南(78.35%)。特别是我市四大主体税种完成23.64亿元,增长达到43.63%,高于17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一位,比、、、滨州分别高出17.99、21.84、12.49、5.91个百分点。从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我们的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都在快速提升。全市财政收入能够保持这样的好形势,既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在座各位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

在肯定收入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目前收入中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忽视。当前一些乡镇、办事处,为了财政收入考核中取得好名次,在组织收入上弄虚作假现象还依然存在,抓收入不从挖掘自身税源潜力方面下功夫,对摆在眼前的税源不认真去收,反而依靠虚收空转来抬高增幅、骗取成绩。对于组织收入工作和财政收入质量问题,市委特别是赵润田书记、刘士合市长始终高度重视,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去年8月17日,市委召开专门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财政收入管理的通知》(菏委〔2010〕122号),赵书记亲自安排部署,亲自逐个把关,各县区建立了企业税源培育档案,把收入征管纳入规范化管理渠道。5月27日,市委市政府安排审计、监察、财政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分赴各县区对全市164个乡镇进行全面审计。从对一季度财政收入质量检查的结果看,大部分乡镇和基层征管部门能够严格按照市委122号文件精神和赵书记的要求,积极组织收入,严格收入管理,县乡财政收入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通过检查,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乡镇存在问题较为普遍,收入结构失衡。从检查情况看,全市164个乡镇办事处除郓城县随官屯镇、巨野县龙固镇和单县园艺办事处未发现有问题外,其余161个乡镇或多或少都存在虚增财政收入问题,虚增收入比例平均为12.4%。虚收比例在20%以上(含20%)的有11个,虚收10-20%的有133个,虚收10%以下的有17个。在164个乡镇办事处中,有98个乡镇办事处国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在10%以下。

(二)地方小税种收入虚收较大。通过检查,核减55个乡镇办事处资源税2692万元,占征收总额的27.6%;核减68个乡镇办事处城镇土地使用税4186万元,占征收总额的20.5%;核减34个乡镇办事处耕地占用税2220万元,占征收总额的19.7%;核减90个乡镇办事处车船使用税5576万元,占征收总额的30.2%;核减21个乡镇办事处营业税829万元,占征收总额的3.2%;核减24个乡镇办事处房产税990万元,占征收总额的16.3%。

我今天通报的这些数据都是查实的,实际情况还要更严重。从指标和结构分析,结构比现在还要差。有两点,一是9小税种所占比重,二是临时户入库所占比重。每个税种能收多少是有标准的,比如说资源税和车船使用税,你有什么资源,能交多少资源税我们不清楚吗?有的乡镇收的资源税,计算一下要在乡镇所有面积上挖深两米,也收不到这个数。人口和车辆都是有统计的,车船使用税应收多少很清楚。还有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这些小税种每个乡镇能收多少也很清楚。

(三)地税部门通过临时户征收入库税款较大。在对全市164个乡镇办事处检查中发现,有116个乡镇办事处通过临时户征收税款26562万元,占116个乡镇办事处征收总额的32%。另外,每月下旬平均征收税额33119万元,占116个乡镇办事处征收总额40%。个别乡镇直接用财政性资金入库,缴纳行政性收费,人为增大收入规模。还有个别乡镇通过虚构工程款、向行政村超拨经费,借用现金等方式套取现金,以行政村、个人或用虚构的公司缴纳车船税、资源税等。

(四)部分乡镇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这次检查发现,有39个乡镇向企业拨款或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款10219万元,其中有32个乡镇向纳入重大税源培育档案的企业税收返还款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6239万元,向未纳入重大税源培育档案的企业拨款3980万元。22个乡镇办事处超范围向村级拨付各种名目的经费2982万元。66个乡镇办事处支付工程款手续不全金额11940万元。29个乡镇5万元以上的现金支付应报县区财政部门进行核准的而没报的有4012万元。在102个乡镇以现金形式收取的税款中,单笔超过5万元的税款合计为10575万元。

这些都是部分乡镇办事处在税收和财政收入中弄虚作假的主要操作方式,而这些都严重违背了市委12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虚收空转带来的危害性

对于财政收入虚收空转问题,上至中央、省,下到各界群众,对此都非常关注,一旦出问题,短期内会干扰市委、市政府决策,影响正常财政运行和管理;长远看,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埋下严重的政治隐患。希望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财政虚收空转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来。

(一)要充分认识到虚增财政收入,严重干扰了市委、市政府决策。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都是建立在客观的经济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也是党委、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参考指标。财政收入“虚收空转”,造成财政收入规模虚高,不仅会导致县乡财政收入的“假平衡、真赤字”,还会造成市委、市政府误判经济形势,从而做出违背初衷的政策决策,导致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使政策起到相反的作用,危害到全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通过人为手段虚增财政收入,表面看,财政收入增加了,但实际上财政可用财力却减少了,这不仅严重削弱了财政调控职能,影响了正常的经济财政运行秩序,还把“泡沫”带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就会在高基数上虚增长,水分会越来越大,财政也会越来越困难。

(二)要充分认识到虚增财政收入,给我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目前我市财力缺口大,民生社会事业欠账多,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任务繁重,需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来维持基本的运转。虚报浮夸财政收入,对我市争取上级支持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收入虚报浮夸到了一定程度,有关县会丧失省财政困难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保障资格,被迫退出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范围,给县区财力造成重大损失,是标准的图小利受大害。

(三)要充分认识到虚报财政收入,对我市的考核机制和用人机制带来的严重破坏。科学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是本届市委市政府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在严格论证、反复研究确定的,对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步起到了重大指导作用;凭实绩用干部,是市委市政府用人的基本原则。考察干部政绩,主要依据科学发展考核结果。财政收入指标占有较大比重,有的县乡发展缓慢,为了应对考核,不惜弄虚作假,欺骗政绩。如果这股风气不刹,就会助长虚报浮夸之风,形成“数字出官”的恶劣风气,对我们的考核机制和用人机制产生严重破坏,最终败坏党风政风,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抹杀各级党委政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努力。我们要靠实干、扎实苦干,取得让群众满意、让组织信任的成绩,不能骗取荣誉。古代处理贪名要重于处理贪利,清代雍正登基后,就着手清理国库亏空欠款,清理各级干部借欠国库的钱,要求两年完成,结果山西半年告捷,最先完成了任务,山西各级官员的欠款全部还上入库了。雍正很高兴,亲笔题写“天下第一巡抚”授予山西巡抚诺敏予以表彰。后经查实造假,山西票号多,从票号借钱入库充数。为此山西县级以上100多名官员免职、受到处理,诺敏很清廉,但还是因贪名邀功被杀头谢罪。我们现在要防止造假,对于骗荣誉、骗政绩、骗取组织的信任和提拔的也要处理,即使组织没发现,你也问心有愧!

(四)要充分认识到虚增财政收入,给相关责任人带来巨大风险。今天县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都在这里,我们可以算笔账,财政收入质量出现

重大问题,你们有多大风险。财政收入质量问题,这不仅仅是政策问题,也是个法律问题。组织收入行为是受预算法约束的,执行财政收入就是执行预算,就是执行预算法。虚收财政收入,就是违法行为,出了问题,就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受到法律严惩。这个问题,赵书记讲了多次,昨天下午大项目观摩打完分,在会上赵书记又专门强调了财政收入问题。这一次我们处理了几个乡镇书记、乡镇长,通报批评。赵书记昨天下午要求,下次再查要追究到分管县长,年终再查要追究到县长甚至县委书记。希望大家按照去年122号文件和这次下发的15号文件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县委书记、县长、乡镇书记、乡镇长,在老百姓眼里已经是很大的官了,你得先保住这个“本”,然后在这个平台上,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取得让群众满意、让上级认可的政绩,加上自身的能力、品行、资历,相信组织会提拔重用的。

三、强化措施,依法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在座的各位都是县乡党政一把手,是本辖区领导活动的主持者、决策者。一个县区一个乡镇的工作好坏,关键是在座的各位。财税工作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展需要加强财税调控,改革需要财政支付成本,稳定需要财政增加投入,作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财税工作。要加强财税法律法规的学习,带头维护财经纪律,遵守财税法规。要充分理解关心财税工作,定期组织税源调查,听取财税部门汇报,帮助财税部门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难题。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在财政系统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实干者上、浮夸者下的用人导向,为广大财税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要改变工作方式方法,不干预财税事务,不影响财税正常工作,使之能够并敢于坚持原则,维护财税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总之,作为党政主要负责人,在财政收入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虚收空转,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决不能靠弄虚作假创先争优,更不能靠虚收空转提高考核成绩,而应该把精力放到培植财源、依法征管上。针对这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意见。

(一)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科学态度,按规律办事,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只争朝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又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根据各乡镇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收入预算指标。要把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发展上面,建立在挖掘税收增收潜力上面,建立在制止税收跑冒滴漏上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实话,办实事,报实数、求实效,不夸大成绩,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不少县长在这次观摩中,都提到给干部增加工资,多的增加五六百,少的也有二三百。你连财政负担人员的工资都增不上去,还谈什么与老百姓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要严格执行菏委〔2010〕122号、菏纪〔2010〕23号文件规定。财政部门要在拨款、支出管理方面拿出操作性强的管理实施办法。税务部门要在完善地方小税种入库、临时工商户纳税征管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要严格执行重点税源培育政策,坚决制止虚收空转行为的发生。县乡政府一律不得向未纳入培育档案的企业给予税收奖励和特殊财政支持,县乡财政部门不准拨付除上级明文下达的财政拨款以外的任何资金,县乡财政部门不准向非法人纳税人、临时工商户拨付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财政资金。对于行政村,乡镇财政除了上级转移支付、上级专项资金、预算安排的正常工作经费之外,不准向行政村拨付任何财政资金。凡发现县乡政府违反规定擅自对外拨款的,视同虚收空转予以严肃处理。

(三)建立地方财政收入质量预警机制。财政和税务部门应加强对财政收入征管质量状况的监控,每月不仅要统计全市所有乡镇的地方小税占比情况和增幅,而且要详细统计每个乡镇的税收比重情况,国税、地税比重,资源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等小税种占比、增长情况,拉出排名,对收入结构、收入增长异常的乡镇,税收征管机关要及时逐级提报,在每季度的乡镇财政收入质量检查中列为重点检查对象,予以重点检查。

对于如何抓好税收征管这项工作,我们这几年也出台一些办法和措施。但截至目前,偷税漏税的现象依然存在,每次检查中,查补的税款数额较大。税务部门稽查检查中,大部分单位和企业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说明我们征管工作还有漏洞,征管措施还不得力,征管手段还不健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彻底排查税源。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我市已建立了企业税源培育档案,税收征管工作比较到位,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如何抓好零星税源的管理和征收。目前在我市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很多新开工的小企业根本就没有工商注册,没有办理税务登记。税务部门要对零星税源查清查细,不留死角,不要觉得企业小、纳税额小而不重视,积少成多就成大税源了。

二是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依据法律法规手段,以实现税收的法制化和法律化的过程。是税收工作的基础、灵魂和立足点,并贯穿于组织收入的各个方面和税收工作的全过程。各级税收部门在工作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征收的税款要及时入库,决不能通过完成收入任务来套取财政资金,私自变成征管经费。

三是必须应收尽收。如何把挤水分挤掉的一部分弥补上,大家要认真研究。首先,抓大项目竣工投产,抓纯增量,早一天运行,早一天收税。其次,抓城镇化,城镇化建设是各县乡财政收入的重点支撑项目,很实在并且见效快。第三,抓工业经济运行,有些厂子建起来但开工不足,要多给厂长经理鼓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切实解决偷漏税问题。要严格税收征管,杜绝人情税、关系税,应收尽收,努力做到既真又好的税收成绩。今天,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不做假,但是财政收入不能下降,要想办法把挤掉的水分补上。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符合我县实际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通过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实行“乡财县管乡用”,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促进县乡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县乡利益分配不变原则。县乡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变,在乡镇财政体制实施期间,除财税政策调整外,乡镇财政收支范围和定额上交(补助)基数不变。

(二)乡镇的预算分配权不变原则。乡镇政府按《预算法》的有关规定自主决定本级财政预算编制,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决定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三)乡镇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各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

(四)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财务审批仍实行乡镇长“一支笔”审批制度。

(五)独立核算主体不变原则。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乡镇财务核算,结余归各乡镇所有。

(六)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

三、主要内容

“乡财县管乡用”是在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预算管理方式,做到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核算权相分离,由县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

1、预算共编。县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兼顾需要与可能,明确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具体指导意见,报县政府批准;乡镇政府根据县财政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各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编制本级预算草案,经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经批准后,由乡镇财政所及时批复至各单位,同时上报县财政部门。乡镇财政预算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执行。在年度预算执行中需调整的,由乡镇政府提出预算调整方案,报县财政部门审核。

2、账户统设。由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委托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在乡镇金融机构开设财政专户分账户,分账户设“基本结算户”、“专项资金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基本结算户”和“专项资金专户”银行印鉴由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公章、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私章组成,实行印鉴分管。

“基本结算户”用于核算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支,其他收支及往来款项。包括农业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应上交的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及县财政调度资金、乡镇借款等。“基本结算户”下分设“待解农业税收存款”、“农业税附加存款”、“财政预算内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专项资金存款”等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农业税上缴时,通过该户上解到县金库;上交其他收入时,由该户上划到上级有关部门银行账户。各项支出通过该户分别拨到“专项资金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

“专项资金专户”用于核算上级下达的各种专项资金和人员工资以及民政定补等收支事项。

“支出专户”用于核算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该账户不得接收除“基本结算户”拨款外的一切收入,只能用于支出。

“村级资金专户”用于核算乡镇村级各项收入和支出。

3、集中收付。乡镇所有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以及上级部门补助收入等必须全部进入“基本结算户”,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根据乡镇收入类别和科目分别进行核算。乡镇所有支出由乡镇各部门根据年初预算提出用款计划,送乡镇财政所审核、乡镇长审批后,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审核,再根据用款性质从“基本结算户”拨付到有关专户,乡镇按规定使用。

4、采购统办。乡镇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按照乡镇的资金库存情况进行审核,3万元以上的大额采购支出需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再交县采购中心集中统一采购,采购资金由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县采购中心专户。

5、票据统管。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罚没票据,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县财政部门,乡镇票据采取“限量领用、定期核销、票款同行”的管理办法,做到以票管收,票款同行,严禁坐收坐支。农业税收票据由农税专管员负责向县农税局办理票据的领、缴、销手续。未经财税部门监制的票据均为非法票据,乡镇不得使用。

四、业务操作程序

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取消总预算会计,增设财政结算员,负责向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领用、核销财政票据;办理与政府内设机构和所属部门之间的收支结算;登记收支台账和现金总账,准确记录和反映政府各部门的收支活动情况;向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办理收入报解和支出报账;协助并参与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分析。

“基本结算户”的财务核算由县会计核算中心会计办理。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履行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职责,负责乡镇总预算会计核算,登记总预算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预算编制,按月向乡镇政府和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和年终决算;负责乡镇财政的票据管理;对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实施监督。

“专项资金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的财务核算由乡镇财务核算中心会计办理。

乡镇财务收支操作程序如下:

(一)收入解缴程序。除工商税收外,乡镇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缴入“基本结算户”,不得串户或缴入其他账户。

1、乡镇工商税收由乡镇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和管理,税款由税务部门按日直接上解县国库。

2、农业税收由乡镇农税员统一征收,并编制分村、分税费项目的征收报表,在两个工作日内向财政结算员办理报解手续。财政结算员审核汇总后,区分资金性质,填制缴款书,及时将收入全部缴入“基本结算户”,财政结算员按旬将农业税收通过“基本结算户”全部上解县国库。

3、乡镇政府所属部门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代收款项和其他各项收入,一般应在乡镇收费窗口统一办理,各部门报账员应按日结算,将收入全部缴入“基本结算户”,并及时与财政结算员办理缴款手续。属于应上缴上级的各项收入,统一由财政结算员通过“基本结算户”上划县有关账户。乡镇预算外收入、农业税附加、事业收入等留在“基本结算户”。

4、上级部门补助收入、县财政调度资金、乡镇借款收入,不论何种来源渠道,必须全部进入“基本结算户”。

(二)支出领拨程序。乡镇财政支出由部门根据年度预算提出用款计划,送财政所审核、乡镇长审批,再由乡镇结算员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会计根据乡镇年度综合预算,结合当期资金收支结余情况,按照资金拨付顺序,提出拨款意见,并按以下规定办理。

1、乡镇日常支出,先由财政结算员编制用款计划,经乡镇长审批后,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单笔开支在10000元以上的,需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批准,未经批准自行办理,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在乡镇财力许可、报账及时等情况下将资金从“基本结算户”拨入“支出专户”。

2、税改补助中村级管理费和村级附加补助以及随农业税收征收的附加,由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按照“基本结算户”的实际收入直接划转至“村级资金专户”,按照村级资金使用办法进行管理。其他专项支出按相关的管理办法和程序进行拨付。

(三)收支对账。乡村两级报账员应做到日清月结,及时向财政结算员报账,填制《出纳报告单》一式两份。出纳的现金日记账的本期收支发生额及余额,应与财政结算员的现金总账本期收支发生额及余额核对一致,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金安全。

乡镇财政结算员应分部门、分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按旬与各部门报账员进行收入结算,将收费与缴款相核对,切实做到票款同行,确保收入足额入库,并将发生的收支凭证,连同《票据结算报告单》等向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报账,经会计审核后填制《财政结算报告单》。次月第一个报账日须将银行对账单、单位会计报表、工商税收进度表等会计资料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

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与乡镇财政结算员对账时,应将各项收费收入、拨入经费核对无误,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以真实反映各项资金收支结存情况。同时,会计应按月与县财政总预算会计进行对账,确保与上级往来、上级补助收入核对一致。会计应按规定进行分类核算,并于下一报账日将会计报表及执行情况分析反馈给乡镇。

(四)年终结算。年末,乡镇财政结算员要对照年度预算,认真核对年初各项预算数字;清理年度的各项收入,包括清理本乡镇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暂存款项;清理核对当年各项支出,包括经费支出、暂付及应收款项;清理各项债权债务,做到“欠人归还、人欠收回”。在清理的基础上,做好本级政府单位会计决算工作。

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会计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计算乡镇全年县财政应补助、应上解和相应返还数额,核对乡镇当年一般预算财力、基金预算财力、预算内资金结算应补应交数额,并按照县财政总预算会计提供的年度《县乡财政结算单》,进行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和上解支出项目的调整,结清与上级往来,编制一般预算收支和预算外资金收支平衡表,分析预算内外收支平衡能力,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和支出规模,确保预算内外分别平衡,实现乡镇财政的综合平衡。

五、配套措施

(一)清理乡镇票据。将乡镇财政所所有收款、收费收据,全部上交县财政部门进行核销,重新领取新票据。

(二)清理银行账户。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只开设“基本结算户”、“专项资金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乡镇所属各部门的账户一律取消。

(三)清理债权债务。将乡镇政府的所有债权债务逐一登记,上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备案。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乡镇财政;财政管理:完善

近年来国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乡镇财政管理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但受区域性经济增长波动,县乡财政体制不完善、收支结构不合理、依法理财观念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在财政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浅析实行分税制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根据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乡镇财政建设工作。1992年,全国建立乡镇财政所6653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6.1%,配备乡镇财政干部24.7万人,占全国财政系统职工总数的56%。1996年,因乡镇合并,全国乡镇财政所减少到43769个,占建制乡镇的95%,乡镇税所总人数己达到264141人。与此同时,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根据国家财政体制的要求划分了多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和方式,明确各方面的权责关系,建立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财政大包干体制的推进,乡镇财政开始采取收支两条线的办法,随后向收支挂钩过渡。在收支范围的划分上,包干的期限由一年一定逐步变为几年一定。在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地区,为使乡镇政府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大多数选择了“定收定支、收入上缴、超收分成(或增收分成)、支出下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体制形式。在经济条件比较好、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为了鼓励其多收多支,使国家财政收入和县镇经济同步前进,大多数采取了“定收定支、核定基数、分级包干、一定几年”的方式。少数地区则采取了“核定收支、收支挂钩、定额分成、一年一定”的形式。

九十年代尤其是分税制改革之前,全国各地一般都形成了“核定基数、定收定支、收支挂钩、定额上交或定额补贴、超收分成、一定几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财政的这种体制形式,虽调动了抓经济建设,增加乡镇收入的积极性,但从执行结果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核定基数的办法很难合理,收入基数一年一定,增长分成比例偏低,出现了“鞭打快牛”的情形,难以调动乡镇增收的积极性。

二、改革完善我国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1.重新确定乡镇事权的范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乡镇经济赖以生存的资源、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然向中心城市、县城转移。目前乡镇事权的转变显得明显滞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后果必然是庞大、臃肿的乡镇机构,致使农民负担有增无减。加上乡村有限的资源被掠夺性开发,乡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困顿、萎缩,使城镇化进程缓慢。应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等项工作,尽快转变乡镇职能,减并乡镇事权,乡镇政府从过去的管农民、服务上级转变到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转和服务农民、维护乡镇社会稳定上来。

2.根据乡镇经济状况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妥善处理县(市)与乡镇的财政分配关系,避免向乡镇财政转嫁支出。对经济发达、较为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大、财政收入能够满足自身支出需要的乡镇,建议继续实行相对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以调动其发展经济和增加收入,控制支出的积极性;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其财政支出可考虑由县(市)财政统筹管理,以保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3.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合理降低上划中央的“两税”比例,多把财力留给基层。缓解县乡目前财政的困难、危机,关键是要健全县乡财政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分配格局。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不宜“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区别对待。对经济发达地区,中央应调低税收的返还比例或调整增值税共享比例;对中西部地区,中央应提高税收返还比例,或调整增值税共享比例,中央应在重新核定支出基数的基础上,从考虑地方教育、科技、文化、基础设施等社会性公益事业建设着眼,给县、乡镇更多的财力支持。

4.把住预算编制的质量关。乡镇政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坚持做到收入来源不虚列,数量与质量并重:在支出计划中硬化基本支出、细化公用支出、优化项目支出、强化预算约束,特别是对公用经费指标的监管,要求各乡镇财政所在年初录入指标时,必须将公务费总额按规定比例分解到每个具体支出项目,然后在指标管理模块中按规定程序审批。凡是超出季度限额指标的项目费用申报用款计划时,系统会自动提示:申报超出上属科目总额的比重标准,有效的控制了预算执行中的弹性和随意性。在统一设置收支项目过程中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项目设得越细、越“末级”,越能提高预算计划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求乡镇财政所在起草年度综合预算计划时,必须深入论证市场因素、政策和经济建设环境因素、存量资产因素、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因素、收支结构因素等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强调乡镇部门站所参与预算方案的筹划,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计划的水份。通过深化和细化对乡镇预算指标的全方位监管,引导乡镇按计划用钱,防范“寅吃卯粮”,实现真正的源头控管。

三、重新确定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能和任务

由过去注重面向千家万户抓收入的“征管型”向保证公共财政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型”转变:由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型”向面向农村和农民的“社会服务型”转变;由过去的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主的“收入型”向以监管财政收支为主的“收支并重型”转变。改革后的县区驻乡镇财政所,应受县区财政局的委托承担以下职能:一是负责编制派驻乡镇财政预决算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管理工作;二是负责派驻乡镇退耕还林、农业“三项补贴”、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等各项农业补贴的核定兑付:三是负责派驻乡镇支农项目资金、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四是负责派驻乡镇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特产税等保留税种的征收管理;五是负责派驻乡镇财政预算单位的财务集中核算和监督:六是负责派驻乡镇村级财政补助经费的专户存储、核拨和监督管理;七是负责派驻乡镇有关对农民生活方面的财政性救助、福利补助等资金(如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计划生育奖励、民政救灾救济、农村低保、离任村干部及建国前农民党员的补助兑付等)的审核发放服务工作;八是负责派驻乡镇村组集体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和记账服务工作;九是负责对派驻乡镇政府和所辖行政村的债权债务清理和化解等控制管理监督工作。在此基础上,市、县农税征管机关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机构也应进行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康仲涛,关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5(10)。

[2]盂春,刘怡,耿莹,从乡镇财政管理职能的演变看新形势下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2)。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5

笔者对乡村关系的关注始于1998年8月在湖北黄梅县召开的“村治研究与实验研讨会”。在会上,有学者和民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针对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在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中的消极甚至阻碍作用,情绪性地提出了用中央和民众夹击地方的办法来推动村民自治工作。其中暗含的意思就是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仍然愿意沿用时期对村级组织的控制,不愿放松管制,从而成为乡村民主化进程的“绊脚石”。

由于会议召开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并未正式通过,与会者作为论据的经验事实都是《村组法》试行期间发生的,因此乡镇政府的行为似乎可以理解。但是在1998年底《村组法》正式通过,“乡政村治”格局在法律意义上确认和强化后,许多乡镇政府在处理与村级组织间关系上并没有多大程度的转变,这一点可以在之后各地依据《村组法》开展的村委会直选中乡镇政府屡屡违法干预、操纵选举上得到很好地说明。

改革的基本路向是市场化与民主化。乡镇政府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消极与抵触无疑是逆潮流而动,既违背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又剥夺了农民的民力,从而遭到农民的反对。那么乡镇为什么要继续其对村的控制,从而在乡村民主化进程中扮演一个很不光彩的“绊脚石”的角色呢?其行动的内在逻辑又是什么?村民自治背景下,新型乡村关系建构的基点何在?不弄清楚这些问题,而是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乡镇干部认识落后,因私废公等,恐怕既不利于乡村民主发展,也不利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因此,本文力图在对湖北省长镇进行实地调查并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述问题作出回答。

个案:乡村关系的经验描述与初步分析

长镇隶属于湖北省Z市,位于汉江中游,属江汉平原向鄂北山地过渡地带。该市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西平均宽约18公里,南北长15.5公里,总面积275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65—75米。境内有长河自北向南纵贯全镇,并建有水库一座。

长镇分为四个管理区,辖16个村,134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为20865人,劳力8436人,其中男劳力4440人,女劳力3996人。有耕地50647亩,其中水田44704亩,旱田5943亩,人均耕地约2.43亩。

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镇发育成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多数所谓的乡镇企业也都是农业领域的“绿色企业”,如林场、果园等。

为了了解长镇乡村关系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镇干部邓某进行了访谈,请她详细的讲述了长镇最近一届村支部与村委会换届的情况。

1.选举过程中的乡镇控制

长镇的“两委”换届是在Z市1999年9月下达“两委”换届的文件之后开始的,于1999年11月结束。当时镇里也就此发了文。镇里首先组织对村里进行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一届村干部的工作成绩,工作方式方法和群众的反映;二是就下一届村“两委”候选人的情况进行民主推荐。推荐是由村支部实施的,首先要座谈党员,了解民意。村委会看上去有很大自,但是《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对村支部负责。村支部又对谁负责?村委会主任一般是村支部委员,这样便于控制。下去考核时,我们带着一定的目的,去作引导工作,不能直接说选谁,不选谁。

包村干部是选举领导小组成员。我在杨村(邓某包的村)座谈了8位党员。有的农民很聪明,会顺着领导的意思讲。在征求党员意见时,大部分都说现任(村)干部“还可以”,也有些人反映现任(村)干部有经济问题,这可能会对班子调整有影响。

村委会选举难控制一些。(因为)村委会实行“海选”,各小组在全村范围内提名候选人。(因此)要保证镇里认可的委员(候选人)在第一轮选举中胜出。由村干部包组,配合组长开展工作。

可以利用宗族的影响力。宗族的影响力不是很明显,但是在选举中可能表现出来。选出来的干部,对乡镇里的工作要有帮助。跟镇里唱反调,绝对不行。宗族影响力大的村,宗族里一定有一个人在村里当干部。(当然)绝对不允许出现宗族领袖和镇里看中的人竞争(村干部)的局面,一定要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可以让宗族领袖做副主任候选人。

对差额的人选也考虑很多,让村民一看就知道该选哪个。大部分工作在候选人出来之前就做了,选举开始后只是一个程序问题。……如果觉得局面无法控制(指不能确定乡镇中意的候选人顺利当选),我们就会做另外一个候选人的工作,让他退出选举。

我们提出的候选人不可能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内定候选人的演讲稿我们都要把关。

2.挑选村支书的(内部)标准

第一,保持(村班子)稳定,以原任支书为好;

第二,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第三,群众基础较好;

第四,以前的工作成绩,主要是考核各项任务指标,如合同款、粮食入库、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等。衡量村支书工作好坏的标准,主要是看各种税费收缴的怎么样。搞林果基地、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最终都是希望村里有钱好上交。让农民富起来,有钱交。

3.乡镇的目的

选出的村官对乡镇负责,要积极完成上级(乡镇)交给的各项任务。

现在农村工作“第一难”是款(税费)难收。计划生育工作不再是第一难的重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养不起。各种任务中首当其冲的是税费,现在义务工很少,很多都折钱(以资代劳)。

完成各项任务主要是钱,该上交的钱交上去后,(乡镇)就说你工作做得不错。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有一票否决权)的工作在镇里都不算难。

乡镇只所以控制村干部的选举产生归根到底是出于财政压力。(文中着重号由笔者加注)

“两委”换届的情况表明,长镇的乡村关系与时期的乡村(公社大队)关系已经有所不同,具有了后公社时期的一些特征,比如乡镇不再是直接任命村委会干部,而是通过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干部。但是,这种乡村间关系离制度意义上的“乡政村治”还有很远的距离,就村干部的产生而言,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乡镇的意见。长镇的干部甚至已经学会了在直选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合法的选举来达到控制村委会人选的目的,“大部分工作在候选人出来之前就做了,选举开始后只是一个程序问题”。除了人事控制外,长镇还通过以下办法加强对村级组织的控制。

1.村帐乡管。长镇所辖各村的账目统一由镇经管站管理。每月月初,各村会计都到镇经管站做帐,未经经管站审核不得入帐,同时上报各村收支细目,便于乡镇核查。

2.签定目标责任状。每年年初,市里都要和镇里签定年度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责任状。之后,镇里也要与村里签定目标责任状,将目标分解到各个村,年终进行考核结算,奖优罚劣,并与村干部的工资挂钩。

3.决定村干部报酬。按照《村组法》,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必须由村委会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但是在长镇,村干部的工资(而不是“误工补贴”)是由镇里决定的。在《长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1999年度农村干部工资的通知》中,对村干部工资构成、标准和支付渠道都做了详细规定。按照这个通知,该镇1999年度村干部工资中最高的是4701元,最低的是3049元,大约相当于当地农民人平纯收入的1.5—2倍。但是能否获得这笔收入和获得多少收入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能否当上村干部,二是年度目标责任完成的情况,前者决定能否获得这笔收入,后者决定收入多少。由于村干部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乡镇,而目标责任制的又是由乡镇下达和考核的,因此村干部报酬的决定权实际上是在乡镇而不是村民手里,尽管是村民而不是乡镇负担这笔开支。

对长镇乡村关系描述和分析支持了村委会直选之后,乡镇仍然在延续对村级组织的控制,从而成为民主化进程的“绊脚石”这一判断,然而乡镇为什么要扮演这种角色依然没有充分的答案。

不过,在镇干部邓某的谈话中,已经给出了这一问题的初步答案:“选出的村官对乡镇负责,要积极完成上级(乡镇)交给的各项任务”。而“现在农村工作‘第一难’是款(税费)难收。……各种任务中首当其冲的是税费。……完成各项任务主要是钱,该上交的钱交上去后,(乡镇)就说你工作做得不错。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有一票否决权)的工作在镇里都不算难。”总之,“乡镇只所以控制村干部的选举产生归根到底是出于财政压力。”

邓某的话可能有些以偏盖全,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把她的话理解成:财政压力是影响乡村关系的重要变量。

那么,邓某所言的财政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有很多,但是笔者以为,现行财政体制——分税制的不完善和行政体制——“压力型体制”的双重作用是造成乡镇财政困境的制度根源。

“分税制”与“压力型体制”:乡镇财政困境的制度根源

1.分税制与乡镇正税收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中“两个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引起了中央政府对“国家汲取能力”下降的深深忧虑,最终导致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出台。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力度和范围最大,影晌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制度创新,是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的重要步骤。

实行分税制后,“两个比重”逐年下滑的局面得到遏制和扭转。但是,从目前分税制实施的情况看,其对农村乡镇财政税收收入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正税收入不能满足乡镇财政支出需要。因此,地方干部对分税制的评价是,“中央财政很好过,省级财政也好过,地(市)财政可以过,县乡两级真难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乡镇税制结构不合理,主体税种不突出。所谓主体税种是指复合税制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税种,一般具有税收收入的可靠性、调控经济的主导性、税收制度的稳定性等特征。就乡镇财政而言,以前好的税种都被上收了,如今乡镇本级税收收入主要有工商税、企业所得税和农业四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显然,非农产业发达的地区可以从工商税、企业所得税中获取大量收入,而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来说,其对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依赖程度较高。以长镇为例,从下表可以看出该镇税收收入对农业税(含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和农业特产税的依存度很高,两者合计占了财政责任目标的70.6%。由于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是根据农业经营收益来征收的,对于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来说,大多数农户还是靠天吃饭,极不稳定,如果按照田亩大小和历史产量做征收依据,那么就会弱化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作为乡镇主体税种是不适宜的。但是在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政策制定权仍然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情况下,乡镇无法因地制宜地开征新税,合理安排财政预算与管理,调控乡镇经济社会发展。

长镇2000年责任书财政数据指标

(注:此表由长镇政府办公室提供)

二是,政府间税收收入上移。在分税制下,作为主要税种的增值税收入的75%上交中央财政,剩余的25%则由各级地方政府分成,其他一些重要税种的收入或全部归属中央,或在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分成。同时,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收支范围和权限缺乏法律的明确界定,是靠相互交涉决定的,而且不断改变。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政府组织,在各级地方政府的交易中必然处于最为不利的谈判地位。这样,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各自的财政收入,满足其支出的需要,不得不采取层层下压的策略,尽可能多地从下级财政抽取资金,将那些收入多、增长潜力大的税种,全部或高比例地上收,这样势必造成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税收收入的减少。

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乡镇正税收入包括本级税收收入和上级通过转移支付对乡镇的财政补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政本级收支缺口,是分税制国家的通常做法。可是,乡镇财政获得的上级转移支付的财政补贴是非常少的。据任宝玉在河南某乡的调查,转移支付只占该乡1998年预算内包干收入的3%。王绍光将其原因归结为中央和乡镇的直接上级县政府的财力不足似乎并没有切中要害,更主要原因是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其一,中央财政的调节地区间差距的财力并没有随着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由于分税制改革是在保证地方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大多是通过税收返还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做固然保证了每个地区的既得利益,便于改革的推进,但是中央政府就只能够用十分有限的收入增量来考虑地区间的平衡,因而中央财政在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上的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其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转移支付形式不规范,各项专款过多,且缺乏程序化、公式化的分配办法,随意性大,转移支付功能弱,转移支付办法不完善等问题,从而使转移支付很难发挥平衡乡镇财政收支的作用。

2.“压力型体制”与乡镇财政支出扩张

“压力型体制”是荣敬本等人在河南省新密市研究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后,提出的一个概念。究其实质,“压力型体制”是集权式政治体制在行政体制上的反映,是计划经济加上承包制在政治生活中的混合产物。“压力型体制”对乡镇财政支出构成了持续的扩张压力。

首先,“压力型体制”导致各级政府将事权下移,最终都落在行政链条最低端的乡镇头上,加重了乡镇财政支出负担。一是体现在各级政府将本该由本级政府承担的职责(事权)交给下级政府去做,从而将支出责任下划。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例,乡镇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责任。就长镇而言,长镇教育战线现有公民办教师(含离退休教师)386人,其中公办教师256人,离退休34人,在编民师68人,临时代课教师28人,2000年工资共需314.5952万元。仅教师工资一项所需支出就与该镇正税收入相当。二是体现在一级政府接到上级下达的指令后,一般都要“打提前量”,将各项计划指标按一定比例放大,然后再分解给所辖各下级政府。下级政府接到指令后,再次放大,然后再分解给下下级政府。民谚中所谓“一级压一级,层层加码,码(马)到成功”说的就是这个理。从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镇,这层层加码,最后都落到乡镇头上。

其次,“压力型体制”要求机构“上下对应设置”的原则导致机构编制膨胀,增加了乡镇行管费用支出。为了保证各项指标的完成,上级往往以拨款和物质相威胁要求下级政府设置对应机构,结果乡镇也设置了七站八所,造成机构林立,人员臃肿,少的乡镇70——80人,多的乡镇200多人。设机构,增人员就,就需要相应地增加办公经费和人头费。

其三,“压力型体制”使乡镇政府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增加了公共品供给的压力。为了达到并超额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经济增长目标,乡镇政府往往介入竞争性生产领域,“上项目”,大办乡镇企业,提供“越位”公共产品。为了在短时期内使城镇建设等各项公共事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县乃至更大范围内取得好名次,争得好声誉,乡镇政府往往不顾实际情况和财力条件,修广场,建市场,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强调高速度、超水平,用有限的财力办最大最多的事情,在最短时期内在各种评比中取得好名次。这样,必然进一步加大了乡镇财政支出压力。

这样,一方面是分税制后的正税不足,另一方面是“压力型体制”下的支出扩张,其结果是乡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差额越来越大。据《中国财政年鉴》统计,1993年,全国县乡两级财政收支赤字为42.21亿元,1994年扩大为726.28亿元,1995年扩大为827.7亿元。这几年县乡两级的赤字更大。

为了平衡乡镇财政日益扩大的赤字,理论上可能的政策选择有六种:(1)在现有财政体制不变、地方政府征税权力不变的情况下,加强税收征管工作;(2)赋予乡镇政府设税权,增加地方征税权力;(3)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增加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转移款;(4)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减少地方政府支出;(5)通过融资,借钱吃饭办事。(6)寻求各种非税收入。

就办法(1)而言,现在乡镇对税收的征管工作已经十分重视,许多乡镇甚至把其当作中心工作,因此在乡镇经济没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征管促进增收的潜力较小。第(2)和(3)种选择并不取决于乡镇,而是由中央和上级政府决定。在“压力型体制”下,第(4)种选择也不可行。这样,前面四种选择要么不可行,要么对乡镇财政的增收十分有限,因此,乡镇实际可用的办法就只剩下借债和寻求各种非税收入上。

正因为如此,现在许多乡镇财政一面是负债累累,一面是农民负担不断加重,成为威胁乡镇财政安全的两大“毒瘤”。现在很多乡镇,特别是农业地区的乡镇财政负债累累,入不敷出。乡镇负债到底有多少,现在还没有权威的数字。仅据农业部1997年对10个省的一项调查显示,乡镇平均负债规模已经达到400万元。全国现有43311个乡镇,据此计算,乡镇负债的总额近2000个亿,并且近年来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借债只是权宜之计,总是要还的。对绝大多数农业地区而言,工商税、企业所得税税源很少,乡镇偿还欠债的钱最终还是要落在广大农民头上。因此,如何从农民手中把钱收上来就成了乡镇平衡财政收支的关键。

村民自治:民主与乡镇财政动员能力

作为现代国家制度重要支柱和标志的民主制度与财政密不可分。当年英、法等国最早的国会并不是基于什么民主的政治理念、而纯粹就是因国王必须就征税问题与"纳税大户"(后来随民主的发展而演变为一切对国家有义务的公民之代表)协商而产生的。也正是在"无代表,不纳税"的基础上形成的纳税人认同,使现代国家拥有比传统国家更强的征税合法性和更大的实际征税能力。

如此说来,民主制,至少是议会民主制是统治者为了提高征税能力的产物,换言之,也就是民主政治能够提高政府的财政动员能力。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的乡镇政府要弃村民自治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形式而不用,而偏偏要如前文谈到的那样违法地扮演一个“绊脚石”的角色呢?这样做的逻辑究竟在哪里呢?

在对长镇政府干部邓某的访谈中,她谈到这样一个观点:乡镇之所以控制村干部的选举产生归根到底是出于财政压力。在我理解,这其中隐含的意思是村民自治及村委会民主选举会弱化乡镇财政动员能力,不利于乡镇完成税费征缴任务。那么,乡镇为什么会得出与理论分析相反的结论呢?

要理解乡镇看似反常的行为,还得从财政制度入手,不仅要了解乡镇正式财政制度安排,还要掌握乡镇财政运作的实际。

乡镇财政的收入可以分成三个块:第一是预算内收入,主要是各项税收组成;第二是预算外收入,主要以各种附加税为主,如农林特产税附加、教育事业费附加等;第三块是乡镇自筹经费,包括隶属乡镇政府的企业向乡镇政府缴纳的利润,乡镇向辖区内农村居民收取的各种费用,包括乡镇统筹收入、各种集资捐款收入和罚没收入。前面两项收入也可称为体制内收入或者习惯上所说的“税”,每三块可以称为体制外收入或习惯上所说的“费”。

相比而言,体制内收入有财政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而且其管理也较为规范,因此乡镇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小。而体制外收入是乡镇通过行政隶属关系来实现的,收支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因此乡镇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因此,乡镇往往非常愿意在乡镇自筹资金上下功夫,来满足自己的财政支出需求。加之作为“纳税人”的农民无法通过现在的制度安排对乡镇行为进行有效制约,又难以通过自由流动,“用脚投票”来约束乡镇政府行为,因此,乡镇可以根据其财政支出需要来决定财政收入。如此,“乱收费、乱集资和乱罚款”也就不可避免和愈演愈烈了。乡镇财政实际上已经退化为“量出为入”,而离一级国家财政相去甚远,与公共财政更是不着边际。因此,从乡镇财政运作的实践来看,乡镇政府便拥有了“实际定税权”。即使是“‘三提五统’不得超过上年农民人平纯收入的5%”的政策“高压线”,乡镇也可以通过提高农民人平纯收入的办法来突破政策限制。

但是,乡镇的“实际定税权”是不具合法性的,既与国家的政策法律相违背,又没有建立在“纳税人”——广大农民同意的基础上。因此,为了维护“实际定税权”,乡镇一方面要利用其作为上传下达中介的地位节流国家和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换,另一方面势必要保持对农民的行政控制。

然而,村民自治的实行显然是不利于对农民的行政控制的。村民自治进入乡村社会必然会带来乡村原有权力结构的变化,乡镇对所辖农村区域内原有的行政管制权会有一部分逐渐让度给广大村民和村级组织,演化成为村民的自治权力。同时,乡村政治领域内的变化必然会在财政领域得到反映。

首先,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乡镇如果真正通过村民自治这种民主形式,来解决财政动员问题,就会出现一个它不愿看到的结果:原来由乡镇独享的“实际定税权”就变成了收缴双方——乡镇政府与农民共享。

就农民而言,当然希望自己少交税费。一方面他要求国家不增加税收,另一方面要求国家不断增加社会福利的产量。而村民自治正好为农民表达自己对公共品的需求提供了制度化的渠道,这样乡镇在“征税”时不得不考虑村民的需求偏好。农民也因此获得了交什么“税”和交多少“税”的部分决定权。这样,原来由乡镇垄断的“实际定税权”就变为乡镇和农民分享,至于分权的比例则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地位和能力。村民自治恰恰会导致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从而带来其与乡镇进行谈判地位的提高。虽然“较小的集团(特权和中介集团)常常能战胜大集团”。可是与战胜如“马铃薯”一样分散的农民相比,乡镇战胜组织化的农民所付出的成本更高,损失的“实际定税权”也就越大。这显然是乡镇所不愿意的。

其次,村民自治会弱化乡镇税费征管权。在广大农村,乡镇干部直接征收税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乡镇征收自筹资金是应当的,但是乡镇政府直接收税就显然违法越权了。根据财税体制安排,乡镇预算内的农业税收(包括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牧业税)由乡镇政府的财政部门征收,工商各税、企业所得税、城市教育附加税、屠宰税由地方税务所(分局)征收。因此,乡镇政府并不是前述各项税收的法定征收机关,因此既无权力也无责任征税。那么,乡镇政府的干部为什么要充当“税官”的角色呢?这又要从分税制和“压力型体制”上找原因。

分税制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我国绝大多数县市是“吃饭财政”,而农业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税收一旦出现缺口,干部工资就难以按时发放。可是,在我国农村目前生产水平和农村经营制度下,农业税税源分散,税额小,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单纯靠财税部门征缴农业税收,无法完全征缴到位。特别是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根据国家规定要据实征收,其征收要面对千家万户,税源核实难度大,据实征收委实不易。

不得已,县市政府就通过“压力型体制”将农业税收的主要任务下达给乡镇政府,依靠行政手段来强化征收力度,并制定了严厉的奖惩办法。不能如期完成的,县市财政停发乡镇干部的工资;按时足额完成的,则按比例返还数量可观的税款。而且在有些县市领导看来,税收征缴如何,还是考察乡镇干部工作能力和政绩的重要标尺。因此,为“吃饭”计,为“发展”计,乡镇的领导干部们不管是否违法,都要尽力拼命地收税。于是“乡官”就事实上成了“税官”。

然而,面对几百平方公里内几千上万户农民,乡镇政府与农民之间仍然存在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因此,乡镇也就将税费征缴任务进行分解,根据人口、土地等确定每个村的税费征收任务,由村干部负责征收,而乡镇干部一般不直接面对农户收款。而村干部在接到乡镇下达的税费征收任务后,通常也会召开村组干部会,将任务进一步分解到村民小组。

这样,在征税主体乡镇政府与纳税人农民之间还有两个环节:行政村和村民小组,这样乡镇征税链条就体现为:乡镇政府行政村村民小组农民(户)。这样一个征税链条实际上是行政层级里“压力型体制”在乡村社会的延伸:中央省地(市)县(市)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农民(户)。正是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链条保证了政府对农业各项税收的征收。

但是这个链条的上下两端却有所区别。乡镇以上征税链条的维持和运作遵循的是下级服从上级的行政逻辑,但是这个逻辑在后公社时期却不能适用于乡镇以下的链条。因此,乡镇在沿用公社时期的行政命令的同时,还往往会采取其它办法来调动村干部的征税(费)积极性。

一是,物质激励。主要有四种:(1)税收提成或手续费;(2)颁发奖金;(3)与工资挂钩;(4)吃喝招待。

二是,包村驻点。乡镇机关领导干部从书记、乡镇长到一般工作人员,大多都有自己负责的村(包村),其职责主要是上传下达,督促检查。

三是,私人间感情。通过个人交往,乡镇干部与村组干部建立起互惠的私人间感情。在乡村社会里,良好的私人间感情是工作的助推剂。

四是,帮助“拔钉子”。征收税费工作中,出于各种原因总有一些村民拖欠甚至拒绝交纳,村干部又往往碍于乡里乡亲的情面或者担心村民报复,不愿意“得罪人”,用强制的办法征收。对此,乡镇往往也给予充分理解,一般会自己充当“恶人”,集中清理“钉子户”。

当然,在各种措施里,“最重要的是行政压力”。但是,村民自治的推行却会减轻乡镇政府对村干部的行政压力,从而可能会打破整个征税链条的完整性。

村民自治的实行会使村委会干部授权来源发生变化。村委会干部再不是由乡镇任命,而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这样村委会干部的授权来源就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乡镇政府,而是“自下而上”的广大村民。其权力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由行政权变成自治权。授权来源和权力性质的变化必然会对村委会干部的行为发生影响。村委会干部会由以前主要执行乡镇命令,完成乡镇下派的任务,维护乡镇的利益,转而更多地是执行村民会议的决议,代表村民的利益,为村民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村委会干部会由以前主要扮演乡镇政府“人”的角色转而更多地扮演村民“当家人”的角色。特别是当乡镇交给村委会办理的事情与村民利益相抵触时,村民委员会往往会站在村民的立场上,而村民亦可以通过其自治组织表达自己的利益偏好甚至抵制这些于已不利的事情。

就征收税费而言,农民往往对其中的“国家部分”,即税收部分比较认同,认为“种田完税”是农民的义务,因此农民也愿意积极完税。但是农民对乡镇政府平摊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的做法十分不满。至于“集体部分”中的既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超出标准范围、不顾农民承受能力的各种乱集资、乱罚款和乱收费,农民更是深恶痛绝。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实行村民自治后,村干部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卖力的征收这些农民反对而乡镇财政又十分依赖的税费。对此,乡镇政府显然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第三,村民自治还不利于乡镇控制村级集体资产。虽说如今乡镇政府已经不能像时期那样平调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资产,如果能够控制村级集体资产对于缓和乡镇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大有益处的。乡镇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行政层级里各级政府间存在的财权上收的翻版。但是,按照法律规定,乡镇与村之间已经不是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要达到财权上收的目的,就要维持这种行政上下级关系,控制村级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村财乡管”既是乡镇控制村的手段,也是乡镇控制村的目的。如果真正实行村民自治,实现“村财村管”,就会进一步削弱乡镇的财政动员能力。

从前述分析中不难看出,真正实行村民自治会削弱乡镇财政动员能力,这对于已经处于困境中的乡镇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乡镇弃村民自治这种民主形式于不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乡镇政府又不能不推行村民自治,这样要担上违法的风险,因而在当下村民自治实践中,乡镇政府采取的策略多是阳奉阴违,以村民自治之名,行乡村控制之实。

结论

在转型时期,建构一种既能解决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有效贯彻,又能实现社会力量对国家权力约制的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实现国家与社会权力的互强,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关键性因素。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也是实现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最基础的职能机构,在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以来,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逐步由传统的收支管理型向监管型、核算型与服务型的方向发展,对于财政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财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预算管理弱化以及资金监管乏力等,制约了乡镇政府正常履行职能,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改革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提高乡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以确保乡镇政府更好地发挥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

一、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乡镇财政所建立的财政管理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适应农村发展的基本要求,其重要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中体现:第一、建立乡镇财政是我国文化和经济的需要。由于我国有着人口众多,农民占我国总人口比重较大的特点。所以这一财政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中的温饱问题才逐渐得到了解决,并且通过农村经济不断深入的改革,其经济才有了较为深刻的改变。乡镇政府具有着引导农村生产,发展的作用,为改变其原有的现象,就必须建立起乡镇财政;第二、保证乡镇收支需求和巩固乡镇政治权利是建立乡镇财政的基本要求。为保证乡镇政府发挥其主要职能,就必须将事权与财力相匹配。随着农村商品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乡镇财政的收支任务也日益加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其的财政监管力度。

二、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职能弱化。在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的制定非常的粗放,因此导致预算几乎过于简单,对于乡镇财政收支实际管理的指导意义不大。而且在乡镇财政预算的执行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造成了乡镇财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乡镇财政财源不足。我国乡镇财政工作中,最突出普遍的问题就是财源不足,甚至可以说是乡镇政府的负债问题较为严重,财政收支处于非常紧张的状况。特别是由于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更是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局面,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一些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也不能正常开展。

3.乡镇财政监管力度薄弱。当前由于乡镇政府对于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重视不足,认为财政监管是对政府管理权限的干预,因此对于财政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公开公示,财政审计力度也较差,造成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管失效,不利于财务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

三、财政改革的几点体会

1.着力加强财源建设。要管财,首先要聚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和粘合作用,实现以财生财,壮大税收财源。一是抓招商引资促新增财源。通过财政直接投入和以经营性土地预期收益抵押采取Bt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大工业集中发展区载体建设,并实行财政先期投入解决项目拆建安置问题,筑巢引凤,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奖励力度,实现全方位、多渠道招商。二是抓企业扶持促主体财源。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作用,以及对优势企业、成长型企业的技改投入和政府贴息贷款支持,服务扶持现有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抓城市经营促即期财源。严格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区现有闲置、可置换土地进行统一征用,建立土地储备库,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2.强化税收征管。一是建立完善财税部门税收征管协调机制,强化收入计划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加大协税护税力度,开展个体零散税收工作,严格先税后征,确保应征税款足额征收入库。三是加大重点税源管理,对纳税大户进行跟踪检查,稳定税收。四是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以查促管,以查增收,努力做大财政增收盘子。

3.强化财政管理各层面改革。一是狠抓财政体制层面改革。理顺镇乡事权、财权,进一步明确县镇两级财政管理权限和责任,充分调动各镇“加快发展、自求平衡”的积极性。二是狠抓预算编制层面改革。通过编制部门综合预算,加大预算内外财力集中调控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有效缓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压力。三是狠抓预算执行层面改革。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入一个“笼子”装,支出一个“漏斗”出,减少财政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确保财政资金安排使用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控性。四是狠抓财政分配层面改革。各类专项资金分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五是狠抓财政支出结构改革。

四、深化收入管理改革建立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机制

1.实施预算县镇共编。坚持“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按照事权、财权相统一原则,合理界定县镇两级事权、财权和收支范围,将县、镇两级财政的收支情况纳入总体预算,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实施预算县镇共编。

2.实施镇级会计集中核算。建立镇级财政单一账户体系,注销镇级部门银行账户,把部门资金归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实现统收统支,镇级财政资金结余全额在会计核算中心。进一步规范支出管理,镇级所有支出均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集中支付,实行支付直达,对项目资金严格按项目进度和审批额拨付给业主;对业务支出,按实际发生额拨付给供应商;对部门开支实行报账制。

3.强化税收征管。建立县、镇两级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制定协税护税奖惩激励机制,与各镇和县级相关部门签订协税护税协议,加强涉税项目的信息沟通衔接,严格实行先征后税,全面建立协税护税网络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促进税收征管的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强税收征管的执法力度,堵塞税收征管流失漏洞,严禁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总之,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是适应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应该结合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设,并强化财政预算与监督管理,积极的开源节流,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乡镇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体会[J].中学生数理化,2007,(5)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乡镇财政职能发生较大变化。为适应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乡财源结构变化的实际需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市对乡镇上一轮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现就调整和完善市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等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调整和完善市乡财政管理体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推进乡镇财政职能转变,着力增强乡镇财政基本保障能力,充分调动乡镇加快发展、培植财源、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壮大乡镇财政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乡镇财政管理要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保证乡镇工资发放和基本运转;坚持让利于乡镇、兼顾公平的原则,妥善处理市对乡镇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乡镇加快发展、增收节支积极性;坚持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的原则,对经济基础较差,税源短缺的乡镇在下达税收任务时给予适当考虑。在体制期内,市对乡镇实行“核定收支、超收奖励、结余留用、短收抵扣经费”为主要内容的统收统支加激励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收支管理

(一)组织收入和管理

乡镇的税收收入一律上划,实行市级统一管理,集中上缴市国库,由市政府统筹安排使用(德惠经济开发区和米沙子工业集中区除外)。各乡镇税收任务,市政府参照当年乡镇收入任务数和实际完成数,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确定下一年度增长目标,逐年核定乡镇收入任务。市对乡镇实行税源管理,国、地税和财政部门按属地征收,各乡镇要积极协助配合,实行市级入库,年度双向考核奖惩。对未完成税收任务的乡镇要抵扣经费,抵扣上限为20万元。

(二)乡镇支出核定

市对乡镇财政支出实行统一核定(德惠经济开发区和米沙子工业集中区除外)。乡镇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支出核定后,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1、人员经费按现行工资统发人数及现有工资标准和待遇进行核定。

2、乡镇政府运转经费在上一体制期基础上增长10%。

3、政策性支出:乡镇新增减人员(经市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调进调出人员净增减等)的经费、正常增资、津贴补贴、当年职工死亡安葬费、一次性抚恤等由市级财政按政策规定调整指标。

四、配套措施

(一)实行超收奖励机制

对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税收任务的乡镇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超收30%以下的,奖励超收额地方所得部分的30%;超收31-50%的,奖励超收额地方所得部分的40%;超收51%以上的,奖励超收额地方所得部分的50%。

(二)鼓励乡镇发展经济

1、属政府招商引资企业在乡镇域内落户的,乡镇帮助和支持企业发展贡献较大的,年末,按企业年度缴库税收收入地方留用部分的1—3%对乡镇进行奖励。奖励资金可用于扶持企业发展、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得用于发放奖金。

2、对临时税源实现的税收收入市政府采取一事一议给予适当奖励。

(三)严格控制和积极化解乡镇政府债务

体制期内,继续贯彻落实德惠市政府《关于转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乡村举新债工作的通知》,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债务。市政府每年继续拿出100万元,通过系数计算的方法,对积极偿还以前年度政府债务的乡镇进行奖励(不含德惠经济开发区、米沙子镇、胜利和建设街道办事处)。

五、几点要求

(一)市财政、国税、地税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强化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严禁税收划转、混库和串税,不得擅自改变收入级次。对故意扰乱收入秩序的,按违反财经法规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二)市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各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

(三)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积极配合国地税部门做好税收征管工作,保证超额完成年度税收任务。要按照相关政策规范财务制度,科学安排年度预算,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通过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预算管理权不变。按照《预算法》规定,保持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乡镇财政所在县财政局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二)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

(三)财务审批权不变,乡镇财务独立核算的主体不变。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享有和承担。

三、主要内容

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核算统一、账户统设、集中收付、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核、人事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由县级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同时调整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和职能。

(一)预算共编。县财政部门按照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财政部门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提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同时上报县财政局备案。乡镇财政预算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执行。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草案),需报县财政局审核并备案。

(二)核算统一。在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以乡镇为会计核算主体,乡镇预算总会计、乡镇政府机关会计一律通过乡镇财政网络进行核算,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均纳入乡镇财政管理。乡镇所属机构一律不设会计、出纳,统一由乡镇财政所核算。

(三)账户统设。撤销乡镇人民政府在各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指定各乡镇财政所统一在乡镇金融机构开设乡镇总预算会计的“基本结算专户”,乡镇政府机关开设“经费支出专户”和“专项资金专户”。

(四)集中收付

1、收入管理

(1)税务部门征收的各项税款由税务部门直接上解县级国库。

(2)乡镇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他预算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县财政调度资金、乡镇借款等收入必须按规定全额缴入乡镇财政“结算专户”进行核算。

(3)乡镇收入的银行缴款单、收据记账联由经办人当日交乡镇总预算会计,总预算会计通过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及时录入收入数据。

2、支出管理

(1)县财政根据乡镇本年度预算,及时将资金从国库拨付到“结算专户”进行核算。

(2)乡镇各项正常支出,由总预算会计将资金从“结算专户”拨付到“基本账户”中明细核算。

(3)上级安排乡镇的各类专项资金,除继续实行县财政报账制的以外,其他专项资金必须由总预算会计将资金从乡级“结算专户”拨付到“专项账户”中明细核算。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4)凡对农民的政策性补贴,均通过乡镇财政信息网直接发放到农户存折上。

(五)工资统发。乡镇全额财政负担的人员工资由县财政部门统一发放,直接计入个人账户;乡镇非全额财政负担的人员工资,由乡镇财政统一发放,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六)采购统办。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乡镇各项采购支出必须纳入乡镇年初综合预算,采购时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报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进行项目、资金审核后,按相关要求进行政府采购。

(七)票据统核。乡镇使用的所有收费票据全部上收到县非税收入管理局,实行“限量领用、定期核销、票款同步、以票管收”制度。乡镇所在地金融机构与县财政非税收入管理局联网的乡镇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新型非税收入征管模式。未联网的乡镇实行“票款同行”的管理办法,即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八)人事统管。乡镇财政所使用省编委、省财政厅下达的财政专项编制,乡镇财政所人员必须取得会计岗位培训从业证书,由县财政局在专项编制内统一调配。乡镇财政所人员保持相对稳定,进行有序交流。乡镇财政所所长、副所长、总会计的任免由县财政局提名,征求乡镇党委、政府意见后由县财政局发文任命明确;乡镇财政所所长、副所长、总会计实行跨乡镇调配与交流制度;乡镇财政所人员有关待遇遵照望发组〔1993〕30号文件执行。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县人民政府通过县财政税收领导小组,加强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领导,确保改革平稳顺利进行。

(二)实施步骤

“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推行工作依次按照制定方案、清理清查、网络建设与培训、全面实施、总结完善五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工作也可以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

1、制定方案阶段(*年12月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县经验,结合改革试点情况,制定改革推行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网络建设与培训阶段(*年12月前)。利用现有网络设备和资源,建立“乡财县管乡用”局域网,安装好“乡财县管乡用”应用软件,并对软件的使用进行培训。

3、清理清查阶段(*年12月上旬)。全面清理乡镇银行账户,清理各类票据,清理乡镇财政供养人员,清理乡镇债权债务。

4、全面实施阶段(*年12月1日开始)。确定乡镇财政所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和岗位,实现乡镇财政所人员管理方式改变,开设新的乡镇账户。乡镇所有收支按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

5、总结完善阶段(*年12月底前)。对改革运行情况进行回头看,提出巩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三)部门责任

县财政局负责做好“乡财县管乡用”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并组织实施;县监察局负责改革过程中违规违纪行为的监督检查;县审计局负责对乡镇财务收支及资金运行情况的审计;县人事、劳动、编委等部门负责对乡镇人员编制的清查清理;县人民银行负责对乡镇各金融机构的协调管理,监督乡镇老账户的取消、新账户的开设和乡镇财政资金的结算;各乡镇对改革工作要全力支持,密切配合改革有关工作。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9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区、乡镇、村居三级在落实村级干部工资待遇上克服了许多困难,倾注了不少心血,但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执行标准不一。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各乡镇对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确定依据、标准、考核形式和发放方式也不尽相同。护城乡村级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为8000元至11000元,东郊乡为6500元至8000元,南坪岗乡为7500元至8000元,河伏镇为4500元至5500元,东江乡为6000元至7000元,丹洲乡为5000元至6000元,芦山乡为3500元至5000元。村居内干部工资待遇一般分三个等次,每一等次月差额为20至30元不等。

2、来源渠道不一。工资待遇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村级集体企业收入以及招商引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集体资产租赁等其他收入。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相对较多的村,工资待遇发放资金比较宽松,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薄弱的村则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的村级组织补助资金解决。如护城乡高车村,每年企业收入、厂房租赁收入、门面租金、征地补偿等村级集体收入20至40万元,工资待遇主要从这中间解决。而芦山乡大部分村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微乎其微甚至近乎空白,村干部工资待遇的发放则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3、到位程度不一。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实际到位程度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标准相对较低的远郊村拖欠村干部工资待遇严重,标准相对较高的近郊村反而能及时足额发放。据统计,全区88个村居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的村仅26个,占29.5%。截止去年年底,全区累计拖欠村级干部工资397万元。发放较好的乡镇仅有护城乡和东郊乡。护城乡除聚宝村拖欠19个月工资外,其余均已足额发放。东郊乡除和平村、赵家昏村拖欠44520元工资外,其余也均已发放到位。南坪岗乡13个村中仅有7个村发放到位,还有6个村拖欠。河伏镇自2000年起至今累计拖欠工资53.4万元,落实比例仅41%。丹洲乡、东江乡、芦山乡无一个村完全落实工资待遇,拖欠时间长的达26个月,数额大的村达12.4万元。东江乡靳家湾村去年年终还是向乡财政借款5000元发的工资,芦山乡芦山村支部书记去年全年仅领取工资889元,占其核定工资总额的18.2%。

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的悬殊和实际到位程度上的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方面挫伤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有的村干部因一年忙到头未领到几个工资,家人埋怨,邻里嘲讽,朋友调侃,因而不想干的心迹多有流露。拖欠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的有些村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原因分析

对拖欠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税费征缴有缺口,转移支付“打折扣”。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虽然大幅度减轻了,但上缴税费的积极性仍然没有提高,以致很大一部分村居无法将农业税费及时足额征缴到位。如芦山乡税费总额为286万元,去年实际从农户中征缴112万元,欠税61%,21个村平均税费征缴缺口8.3万元。有些村对上没有完成任务,乡镇只好用一部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抵缴税费任务。有些村居虽然对上完成了任务,但也不是直接从农户手中全额收取的,而是用村级集体收入填补了任务缺口或由村干部借款垫交税费。如东郊乡皇木关村去年税费缺口2万多元,由集体收入垫支完成任务。河伏镇青林村去年实收3万元,缺口4万多元,由村干部借款完成任务。税费征缴缺口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一是税费征缴环境差,对欠税户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二是部分村民间债务结零“明结实未结”,存在以债抵减税费现象;三是极少数特殊困难群体上缴税费有难度,影响整体征缴进度;四是到户的计税面积与上级核定计税面积不符以及抛荒影响,出现“有税无田或有田无税”的情况。

2、村级经济负担重,致使“入不敷出”。目前,农村基层工作线长面广,管理费用面宽额重,村级运转如履薄冰。一是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开支。各个村都设有组长,部分村还设有妇女组长、党小组长,村居需要向这些人员支付一定的工资。如东郊乡黄金阁村,每年的组干部开支就达4万多元。有的乡镇退休村干部工资也需要村级负担。东江乡8个村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退休村干部就有70多人,按照每人200元/年的标准,需要资金14万元。二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一般村居每年用于订阅各类报刊杂志的费用都在1500元以上。三是五保户供养开支。一个五保户一年的吃饭、穿衣和就医开支最低在700元以上,转移支付中五保户供养每人每年406元的标准不足,其余部分由乡镇和村居贴补。四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汛抢险、突发事件处理以及其它中心工作经费开支。护城乡聚宝村今年用于防汛、防非典和先教活动的开支就达2万多元。繁重的村级组织管理费用致使有限的可支配村级财力显得捉襟见肘。

3、超职数配备,造成“僧多粥少”。目前,各乡镇普遍存在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的情况。去年农村税费改革中,转移支付体制核定的全区村级干部总数是294人,而目前实际在岗人数为439人,超职数配备145人。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大多数村居认为上级核定的干部职数太少,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忙不过来,村里愿意超职数配备干部。对此,乡镇党委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客观上,村级干部是经过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依法产生的,选举的不确定性无法实现上级核定的职数要求,且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与税费改革不是同步进行,而是在税费改革之前,税费改革时,支村两委已经依法选举产生,故无法以税费改革的要求指导村级干部职数配备。

4、集体经济脆弱,“自补能力”较差。从目前已经落实干部工资待遇的村居来看,虽然也存在着税费收缴缺口大、包袱重、职数超等情况,但集体经济收入比较充裕,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不足部分主要靠集体经济收入来补充。如南坪岗乡东风村,2002年村集体纯收入46万元,支出38万元,其中村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支出就有15万元,年终结余资金8万元。而集体收入来源少或近乎空壳的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个别村借助外力增强“造血功能”外,有些村则只能依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维持正常运转,若如特殊情况,正常运转便难以保障。如芦山乡芦山村,2002年税费任务仅完成总额1/3,转移支付资金仅拿回4398元,占核定指标的9.1%。而该村其他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日常工作运转只好由村干部垫支维持,村干部全年人均领取工资不足500元。

对策建议

加强和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极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以充分调动和维护好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针对目前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不一的实际,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切合实情的执行标准。首先是定类别。根据各个村居区位、人口、面积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特点,划分出一、二、三种类型。在划分类别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一类村居,5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二类村居。其次是定标准。一类村居一名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不得突破1万元,二类不得突破8000元,三类不得突破5000元。工资待遇可以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含各类补贴,但不含区、乡镇奖励资金)三部分构成。固定工资根据村居的类别分别为450、400、350元/月。村居内主职与一般支村委干部的月工资差额不得超过30元。浮动工资总额不得超过固定工资总额的60%。奖金根据村居的经济状况和工作完成情况自行组织发放,乡镇纪委和财经所共同审核把关,无资金来源的村居不得赤字发放奖金。再次是定职数。采取多种渠道精简现有村级干部职数,尽量与农村税费改革核定职数相符。最后是定考核。各乡镇根据村居实际,制定严格的村级干部岗位责任制,年终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干部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挂钩。

2、完善村级组织转移支付办法。一方面合理调配转移支付资金。在不增加全区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村居之间转移支付资金,缩小村居之间差距。调配方法是:在计算村居转移支付资金系数时,提高农业计税面积因素的权重,把计税面积的大小作为转移支付资金多少的重要计算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税费征收考核机制。税费改革后,农税员是征收农业税费的主体,乡、村两级主要承担协税护税职责,而目前农业税费征缴工作的考核主体却是乡、村两级,很大程度造成农业税费征缴工作在责、权、利上的失衡。对此,乡、村两级反映强烈。我们建议将农税员作为考核税费任务征缴的主体,科学合理制定乡、村两级协税护税职责的考核机制,实现责、权、利对等,保证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及时到位。

3、实行工资“保底”制度。区、乡两级对特困村居的状况要适当给予政策扶持,千方百计落实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满足村级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我们建议实行村级干部工资“保底”制度,即在确定的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内,由区、乡两级共同负责调度资金,核算到人头,建立专帐,设立专户,明确专人,根据资金调度情况及时向村级干部发放保底工资,标准为200元/月。区、乡两级各承担保底工资的50%,“保底”工资抵减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年终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扣除。版权所有

乡镇税收工作总结篇10

2000年开始在安徽省农村普遍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很大的成绩:它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分配关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同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农村税费改革也具有两面性,在肯定农村税费改革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乡镇财政收入的锐减,短期的办法只有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的形式向乡镇政府提供行使法定职责的资金保证。

转移支付制度就是通过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解决地方财力分配不均问题。其应遵循的原则应该是:(1)保运转原则,乡镇政府应该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其法定的支出需要。(2)均衡性原则,转移支付应与乡镇政府财政需要成正比,与财政收入能力成反比。(3)透明原则,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应该公正合理,杜绝拨款过程中的寻租行为。(4)激励原则,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应激励乡镇政府开源节流,培植地方财力和税基,控制无效率的财政行为。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型设计

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型设计应尽量考虑宏观因素的影响,尽量淡化主观因素的干扰,提供一套相对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公式,并用2000-2002年180个乡镇的数据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计算乡镇财政能力和支出需求,其目的在于说明各乡镇在相近的行政能力情况下能提供相近水平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对于乡镇财政能力,应进一步扩大经济税基乘平均有效税率的计算范围,对于乡镇的支出需求,应按“单位费用×单位测定数值×成本差异系数”的思路进行测算。

(一)乡镇财政收入的估算

明确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首先要计算各乡镇的标准财政收入。所谓标准收入是指在各乡镇平均收入努力程度下按照各项乡镇税收所对应的经济税基估算出的收入能力,它反映的是各乡镇政府应有而非实有的收入规模,由于数据及测算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难以采用“经济税基×平均有效税率”的方法估算标准收入,只能根据收入的主要部分进行测算,由于农村税费改革是在不太发达的地区推行,而在农业大区的阜阳市,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税收,工商税收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估算乡镇财政收入的公式如下:

Ci=0.0707aGDpi+0.0650SaLesi

式中,Ci是i乡镇的财政收入能力,aGDpi是i乡镇农业生产总值,SaLeSi是i乡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0707和0.0650分别是农业的有效税率和有效工商税率(根据近三年来实际数字测算而来)。

(二)财政支出的估算

乡镇财政支出的估算就是计算标准支出,标准支出是指在各乡镇同等的支出效率前提下,乡镇政府达到均衡范围内公共支出项目均等化所需的支出,它要求考虑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存在的客观成本差异,标准财政支出计算的依据主要是国家有关财政支出的规定和影响财政支出的客观因素。

1.确定乡镇财政的支出项目

由于乡镇一级政府社区层次较低,财政收支活动相对简单,因此,乡镇财政支出的类别以及决定因素以及根据阜阳市180个乡镇的统计资料每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如下:(1)教育支出:是由在校学生决定的在编教师和平均受教育年份决定,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0.414。(2)行政管理支出,是由乡镇总人口数决定的,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0.226。(3)卫生支出:是由乡镇人口总数和人口平均寿命决定的,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007。(4)社会福利支出,是由乡镇离退休人员数以及下岗失业人数、优抚对象人数决定的,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201。(5)基础设施维护支出,是由乡镇拥有乡村公路长度、基础设施新旧程度决定,它占财政总支出的0.072。(6)其他服务,是由人口决定的,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0.080。

计算标准财政支出必须选择适当的变量,其选择原则:(1)这些变量是决定标准支出的关键因素。(2)这些变量的统计数据容易获得。(3)要避免重复计算。

2.计算各类支出需求

各类支出需求的计算要求按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核定各乡镇的标准支出数额,凡是乡镇财政能满足标准支出需要的,上级财政不再转移支付,对乡镇财政不能满足需要的,属于收入努力不足的部分,由乡镇财政通过增收解决支出需要,但通过增收仍不能解决的部分,其财力缺口作为计算转移支付的依据。

(1)对教育支出的计算

nie=ae×teaCHeRi×εe

式中:nie是i乡镇对教育的支出需求,ae是每个在编教师每年的标准工资额补助费办公费,阜阳市180个乡镇每个在编教师年工资额为7272元,补助费办公费应在标准工资额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加成,或者确定一个标准绝对额,teaCHeRi是i乡镇在编教师总数,它是由在校学生总数(StUDenti)确定的,ieaCHeRi=StUDenti×1/23(1/23是加权平均师生比例),εe是修正系数,它可根据不同乡镇居民受教育年限水平确定超编比例。

此公式计算出的乡镇教育支出有两个特点:(a)乡镇的教育支出需求与在校学生总数呈正相关。(b)乡镇的教育支出与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呈负相关。

(2)对行政管理支出的计算

niG=αG×oFFiCaLi×εG

式中:niG是i乡镇行政管理的支出需求,αG是每个在编行政人员的标准工资补助费、办公费,oFFiCaLi是行政人员总数,它是由该乡镇人口总数(p)和官民比例(i)确定的,即oFFiCaLi=pi×ii,εG是修正系数,它是指按规定确定的超编和定补人员的比例。用这个公式计算的乡镇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是它与乡镇人口总数呈正相关,与官民比例亦呈正相关。(3)对卫生管理支出需求的计算

niH=αH×H×εH

式中:niH是i乡镇对卫生的支出需求,εH是乡镇财政对每个乡村卫生院的标准差补额,H是该乡镇的乡村卫生院数,它是由乡村人口总数决定的,εH是修正系数,它是由各乡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制定的。

此公式计算的乡镇卫生支出需求的特点是:a.乡镇卫生支出与乡镇人口总数呈正相关。B.乡镇卫生支出需求与乡镇人口平均寿命呈负相关。

(4)对社会福利支出的计算

nis=αs1×oLDi+αs2×Umpi+εs

式中:nis是i乡镇对社会福利的支出需求,αs1是离退休人员的平均工资补助费,oLDi是乡镇离退休人员数,均是乡镇下岗失业人员的标准补助额,Umpi是乡镇下岗失业人员数,εs是修正系数,是乡镇优抚对象五保供养人员所占的比例。此公式计算所得的乡镇社会福利支出需求与人口总数、老年人总数、下岗失业人员总数都成正相关。

(5)基础设施维护支出计算

nii=αi1×LRi+αi2×mHi+εi

式中:nii是i乡镇对基础设施维护的支出需求,αi1是每公里乡村公路的维护修理费用,LRi是i乡镇拥有的乡村公路总长度,αi2是规定的每间房屋的修缮费用,mHi是i乡镇拥有的房屋总数,εi是修正系数,即乡村公路和房屋新旧程度的调整数额。

用这个公式计算的对乡镇基础设施维护的支出需求的特点有:a.某乡镇对基础设施维护的支出需求与拥有的乡村公路总长度和拥有的房屋数量呈正相关;B.与乡村公路和房屋新旧程度呈负相关。

其他服务的支出需求(nio)与人口总数呈正相关。

3.将i乡镇的各类需求加总得该乡镇财政总需求

ni=nie+niG+niH+nis+nii+nio

需要说明的是:用这个公式计算的乡镇财政总需求撇开了各乡镇在提供相同服务时的成本差异,严格说来应该用成本支出的差异进行调整,但是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有着很强的区域性,各乡镇提供服务时的成本可能会有差异,如不同乡镇负债不同,下岗失业人员不同,供养离退休老人五保老人不同,这些在乡镇机构改革后都作了硬性规定,并且在每项支出的计算中都已调整过了,因此,各乡镇提供相同服务时的成本差异不需要单独调整了。

(三)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数量的确定

根据以上计算,对每个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计算公式为

ti=ni-Ci员之家版权所有

此公式假设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完全用于弥补乡镇财政支出需求与财政能力之间的差额,即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100%为均等化转移支付,这与现实转移支付的分配模式差距甚远,在当前不可能做到,可考虑在今后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中,逐渐提高均等化比重,即目前转移支付资金40%-60%按均等化方式分配,其余的仍按老办法分配。

三、模型验证和分析

仅设计模型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经济能力与转移支付的联系进一步验证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规则,乡镇经济能力越强,转移支付的数量越少,乡镇经济能力越弱,转移支付的数量越多,然而在转移支付均等化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存在着长官偏好,致使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严重不足,本文用大小样的数据予以说明,选取的大样本是我国最早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太和县,该县从1994年开始实施税费改革,有着很强的典型性。选取的两个小样本,一是城乡结合部的a镇,该镇土地较少;工商业较发达,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工商业,农村税费改革对该镇财政收支影响较小;二是传统农区的B镇,乡镇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对该镇财政收支影响较大。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得出以下三级典型数据:

从下表中,我们发现:第一,财政收入是决定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除体制补助、两税返还外)的决定因素,乡镇财政收入高,可以减少甚至不需转移支付。第二,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均等化程度水平不高,既然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弥补地区差距的,农村税费改革造成乡镇财政收入的锐减,迫切需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而现实的转移支付仅满足需求的12.21%和13.56%,显然太小了。

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项目太和县31个乡镇a镇B镇

实际财政收入117771336.5382.8

财政支出需求285411208547.1

财政实际支出117771256.3382.8

转移支付资金需求167640162.3

已实现转移支付2044022

尚需追加转移支付147200160.3

四、结论及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