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8:21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1

关键词:财政金融;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为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不断深化。在经济管理层面,降低企业职能审批门槛;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中小企业税负压力;提升金融市场活力等方面的政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就目前改革深度来看,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提升政府有关部门的财税管理水平。

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关理论概述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如今,我们已经进入金融时代、金融社会,因此,金融无处不在,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金融学涉及的范畴、分支和內容非常地广泛,如货币、证券、保险、银行、衍生证券、资本市场、投资理财、各种基金、国际收支、风险管理、地产金融、贸易金融、财政管理、外汇管理等。

二、我国财税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财政金融发展现状

2016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其目的促进供给作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引领新标准的重大创新,同时新标准的调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建议加快结构性改革,重新进行生产要素分配方式,扩大有效供给发展方向,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就是财税金融政策(尤其是税收性金融政策)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有两个主要的财税金融政策,一个是支出性金融政策,另一个是税收性金融政策。支出性金融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方面,而税收性金融政策则影响短期和长期供给的需求。更深层的区别在于,支出性金融政策相当于把资源分配给政府官员,而税收性金融政策则赋予企业和居民决策权。一方面,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往往低于私营部门;另一方面,政府有太多的权力分配资源,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例如,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在遏制危机蔓延和经济下行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计划主要由支出性金融政策组成,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交的问题,譬如出现了大量的产能过剩和腐败问题。由此可见,我国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有效改善我国财政目前的困境,推进了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二)我国财政金融发展问题分析

(1)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范围和对象狭窄,且不平衡

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鼓励创业对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优惠政策实行范围较小,目前还只适用于特殊群体和一些特定的企业,例如残疾和失业群体、随军家属、微型和创业投资企业等等,这些创业的人仅仅是潜在创业群体的一部分,更多的普通创业者没有得到实惠,且其能够获得金融扶持的力度有待加大,如物流、服饰等在内的非科技类的创业企业,他们同样能够为社会就业提供助力,但是却不能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

(2)财税金融激励政策过于单一

企业在不同阶段,创新研发的风险及资金成本有别,当前的税收金融缺乏弹性和动态机制,没有根据不同的阶段特征,推出针对性的税收补贴及优惠,而是注重“成果导向”。

衰败期,成熟期、发展期和萌芽期是企业成长的四大过程,在不同的过程当中,都会出现不相同的问题和,各个时期企业的着重点也不同。在企业萌芽期间,会因为企业市场前景不明确,要承担较大的压力,所以,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缺乏一定程度的掌握。由于融资困难带来的市场经济活动投入不足是我国初创期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然而大部分地区对初创期企业风险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较少,导向作用不明显,在保证资金来源、调动投资者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上出现了调控的缺位。成长期的企业急迫提升市场份额、塑造品牌,而当前在企业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品牌宣传等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方面则缺少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无法切实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熟期的企业虽然经过前期的积累,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了相对竞争优势,但是成熟期的企业也必须时刻维持自身创新能力才能维持竞争优势,避免进入衰退期。此时成熟期的企业应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时刻关注前沿技术以及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然而当前激励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更侧重于技术研发创新成果,对企业研发的过程不甚关注,难以激励成熟期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3)企业享受积极性不高

从现行支持市场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看,普遍存在一年一定,一年一调整现象,政策预期不稳定,导致企业信心不足。对于新的企业来说,可能由于自己对政策理解不到位,享受不应享受的部分,税务部门不仅要追缴其已经享受的税收优惠,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还会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企业今后的贷款申请等。此外,尽管税收优惠政策优惠的优惠力度在逐步扩大,但由于多数政策设计与企业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直接挂钩,导致小微的企业获取的税收优惠有限,有些税种甚至只能受益几十元,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近年来因业务萎缩,未能真正享受到税收优惠带来的实惠,导致申报积极性不高。

(4)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审批程序复杂,操作性差

简政放权方面持续改革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财税金融征管中已采取减少前置审批审核环节和备案等多种措施,以降低创新创业主体获取财税金融优惠的成本。但从整体上来看,税费项目繁多,纳税申报频繁,审批程序复杂,政策可操作性差的局面依然存在。因为计算难度大、填表复杂,而致使中小企业放弃享受相关财税金融优惠待遇的情况时有发生。

另外,相关部门仍存在着职责不清,多头征管的格局,不仅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和纳税人的纳税成本,而且影响了整体经济运行效率。比如根据现行政策规定,企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将材料交给当地财税部门、科技部门、经济主管部门,三大部门协同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进行核查并形成统一意见,这毫无疑问会拖累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审批的进度,不利于企业尽早享受财税金融优惠待遇。

三、我国财税金融发展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财税金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对于财税金融政策的全过程而言,拟订、实施、反应和修改是环环相扣的,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理顺工作机制,消除政策真空,使其得到切实有效的履行。具体来说,现阶段,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财税金融政策比较纷杂,要想促进这一行业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这些政策進行整理,剔除不符实际和多余冗杂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不适应现阶段发展的政策进行调整。其次,应根据各种政策的作用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每个部门应当创建相互通报机制,这样政府在出台财税金融政策的时候,能够充分了解各部门之间的意图,在相互合作下拟订出符合实际发展的措施和策略。

(二)加强财政资金的整合力度

其一,首要前提是理顺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如发改委、财政部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与科技厅、农业部等专项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与关系,从根源层面上杜绝职能交叉、划分不清的现象。

其二,明确统一资金管理出口,强化并有序推进财政部门统一管理资金、支出资金的权限。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金融扶持资金现状,由资金“多头管”转变为资金“一个出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财税金融政策的效能和活力。

其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在日常狠抓管理的基础上,迪过狠抓执行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确保把用于支持市场发展的各项资金真正落在亟须的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群体,提高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推动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常态化的制度性安排,在资金分配的过程中建立与资金绩效评价联动的机制,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三)提高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的普惠性

一是要扩大财税金融优惠对象的范围。对个人创业方面的财税金融优惠对象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应提高激励市场发展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的受益面,推广到所有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创业者,同时扩大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对弱势群体的扶持程度,平衡创业主体间的财税金融待遇,提高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的普惠性。

二是要加强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宣传。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对财税金融优惠政策了解不全面的问题,税务部门应该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宣传,如微信公众号、税务网站、微博、税务栏目、走进企业等,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财税金融负担,支持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是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纳税申报程序。近年来,虽然税务部门已大力推进财税金融优惠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强对后续服务的管理,要深刻贯彻放管结合的政策,让财税金融的征收更加的规范化,纳税的申报流程更简单化,纳税主体能更加高效便利的申请财税金融优惠手续,让“服、放、管”这一政策同时进行,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督,不断提高纳税服务的水准。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2

国家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系列优惠政策出台后,云梦县从实际出发,通过摸清税源状况、积极宣讲政策、提高工作效率、严格管理程序、提高减免上限等举措,确保了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力促小微企业从税赋减免中获益。

在增值税方面。2011年1-10月份执行原5000元增值税起征点政策时,全县不达起征点的小微企业为348户,占个体工商户的28%,月免征税额12.4万元。当年11月1日起征点提高到20000元后,全县不达起征点的小微企业为844万户,占个体工商户的58%,月免征税额23.61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减免增值税584.15万元。

在所得税方面。全县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以下按20%税率征收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为215户,占所得税管户的29%,截至目前,已累计减免所得税306.16万元,在营业税方面。2011年11月1日起,将起征点的幅度提高为月销售5000-20000元,减免小型微利企业为268户,占营业税管户的43%,截至目前,已累计减免营业税359.38万元,在工本费方面。落实小微企业免收发票工本费优惠政策,共为小型微型企业免收发票工本费16.47万元,对高新毕业生、复转军人、残疾人等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登记费。

这些减免,不仅缓解了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还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促动企业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

二、云梦县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举措

云梦县通过“四个到位”,认真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将税政优惠举措贯彻到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切实为纳税人减负,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政策认定到位。对照政策筛选“涉惠”企业,建立重点服务目录,提醒企业进行申报认定。在企业自行申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纳税人实际需求和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及时提供资格认定和纳税审批等服务。同时,在办税大厅设立咨询台,为纳税人提供办理程序等咨询服务,以提高小微企业备案准确率。

二是业务培训到位。针对小微企业办税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在政策宣传方面及时跟进,税收优惠新政策出台后,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通过网上宣传、专班辅导等方式,加大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力度,让纳税人普遍了解、掌握并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政策落实到位。为使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摸清每一项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落实不到位和没有落实的,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原原本本落到实处。

四是督办落实到位。加大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符合条件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安排专人定期进行跟踪回访,并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作为税收专项检查和纳税评估的重要对象,从严考核,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三、取得的成效

云梦县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发展助力,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小微企业加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税收优惠减负。如上调查所述,云梦县在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及工本费方面,切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小微企业的一致认同。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云梦县将小微企业纳税情况及相关税收指标纳入银行贷款评估及征信系统,作为贷款授信评估的重要依据,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以“税收诚信”赢取“金融信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县有45家小微企业因良好的诚信纳税记录,获得了银行降低贷款门槛、简化程序等金融支持。

三是促进转型升级。优惠政策有力支持了小型微型企业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引导小微企业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企业成长壮大开辟“绿色通道”。全县有31家小微企业相继扩大了经营规模。

四、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县小微型企业发展迅速,创业意愿强烈。但仍存在着生存能力较弱及自我发展能力欠缺、政策扶持效果欠佳、融资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小微型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性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够。我县小微型企业具有传统的家庭经营色彩,业主与雇员知识结构都明显偏低,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经济实力、工资待遇较低,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不足。普遍面临用工难、留住人才更难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是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适用范围有限。国家对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做了大幅提高,但增值税起征点适用范围仅限于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而那些不能达到起征点的小微企业却不能适用该项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了新的税负不公。

三是小微企业增值税税负过高。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虽然相应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但实际上增值税转型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仍然有限,且征收率依然偏高,因此,小微企业税负仍然较重。

四是融资难问题突出,束缚了企业向规模化发展。云梦县小微型企业本身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信用度不高,特别是在信贷偏紧环境下,银行贷款投向更侧重于大中型企业,小微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度加大。调查显示,我县有近70%的小微型企业有贷款意愿,但贷款的满足率不到15%。尽管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意在鼓励满足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的政策,但因种种原因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融资难依然是当前制约全县小微型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是构建完善的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系。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让小微型企业真正发展壮大,给予小微型企业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因此,应尽快完善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改善小微型企业经营环境,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和完善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条件帮扶小微型企业获得国家优惠政策的鼓励与支持。

二是扩大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可将小微企业列入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扩大起征点适用范围可起到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目的,这对小微企业具有积极意义。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3

关键词:国外小微企业财政政策;国外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国外小微企业金融政策

小微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同时还迫切需要国家政府扶持,制定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财经政策来支持和帮助小微企业。论文通过分析国外小微企业政策支持的主要做法,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主要做法,提出小微企业政策支持的启示和建议。

一、国外政府支持小微企业财政政策的主要做法

(一)财政资金支持政策。(1)国外政府支持小微企业的主要政策经验。众所周知,各国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运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财政资金能够较好地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然后,能够比较积极地去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理论去支持和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对资金的整合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资金与商业银行贷款结合、政府资金与私人资本结合以及政府资金与私人资本联合投资等形式。(2)支持小微企业的财政政策。美国财政政策,如果在政策功能上对它们进行概括的话,那么可以集中表现为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制定的财经政策中的专项资金,它的直接资助,如一些专项的补贴和科技计划;二是为了国家金融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一些小微企业的风险投资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并且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慢慢扩宽和慢慢扩展,政府都可以通过财政支持的方式来实现这些,如政府性的贷款、信用担保和创业板市场;三是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中的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的政策,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切实享受到优惠;四是政府利用采购的方式来扶持本土的小微企业的发展。

日本财政政策。直至今日,日本政府都一直在致力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因为日本政府十分想要解决日本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这个突出问题。所以日本政府就专门为小微企业设立了一个小微企业科目,放在他们中央财政预算的下面,而设置这个科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要推动日本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想要通过小微企业来给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最常见的就是政府会给小微企业提供就业补贴等等财政补贴。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致力于建立一套较为健全的信用保证体系,政府性的金融体系用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二)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1)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小微企业,政府会给一定程度上的财政援助来支持他们。政府这样做的原因也是为了让小微企业能够尽致地发挥他们在社会经济的不可代替的功效。

就业补贴。政府会给那些提供很多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一定程度上的就业补贴,这样做就能吸引小微企业,让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失业者,这样一来也就相应缓解了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研究与开发补贴。设立一个政府的专项基金是各个国家政府都会采用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通过制定各种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给予他们专项的补贴,前提条件是这些小微企业符合计划所提出的条件。出口补贴。为了鼓励出口,各国政府基本上都采用了间接的补贴手段来促进出口。

(2)贷款援助。贷款是各个国家小微企业取得外部资金支持的主要方法。然而小微企业在自由信贷市场上面因为自有资本较少、信用度较低、经营风险较大,所以,他们想得到所需的各种贷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政府需要给予一些贷款资助来支持他们,这其中包含的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就是最主要的方式。贴息贷款。贴息贷款简单的来说就是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是一种贷款援助,从本质上看可以说是一种利息补贴。我们可以通过用较少量的财政资金来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一起参与,西欧的德国和法国是采用这种方式较多的国家。政府优惠贷款。为了解决好小微企业长期贷款困难的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优惠贷款的方法。具体就是专门的政府金融机构建立完成以后,直接供给少量的贷款给小微企业日本的“小微企业金融公库”,德国的“欧洲复兴计划特殊资产基金”等。

(三)政府采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1)美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了保证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采取“拆分”和“预留”合同的方式。与此同时,为了让小微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也做出了设立电子供货系统和派驻“采购代表”的方法。(2)欧盟这些年来,为了让小微企业成功进入公共采购市场有一定的保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实际措施。

二、国外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主要做法

(一)实行优惠的所得税税率。(1)在1981年通过了《经济复兴税法》这部法律之后,美国的小微企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都下调了百分之二十五。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的征税标准是企业雇员少于25人的。在1997年颁布了《纳税人税收减免法》这部法律之后,小微企业有权利享受到未来

10年的税收方面的减免优惠。(2)法国政府提出了一项小微企业增大研究开发投资量的“研究开发投资税收优惠”制度,鼓励免交部分个税的职工投资于小微企业。

(二)对小微企业营业税设置较高的起征点。(1)德国政府每年都会拨巨款给小微企业,资助发展业务,并提高了营业税起征点,足有0.75万马克。德国在统一了东部地区之后,也相应地提高了营业税起征点,足有85万马克。(2)英国小微企业,他们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只有20%。

(三)对小微企业实施加速折旧。(1)德国政府将会给予企业相应20%的附加折旧,前提条件是这些进行动产投资的企业净资产是没有达到24万马克的,他们的注册资本也是没有达到50万马克的。(2)日本采用激励的优惠措施,让小企业更新其生产手段。当小企业购买设备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优惠的选择:第一种是买价的30%,简称首次特别折旧;第二种是买价7%的抵免优惠。

三、国外小微企业金融政策的主要做法

(一)小微企业金融政策。(1)制定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现如今在国际上通行的融资法律主要包含的是《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除了这些融资法律之外,各国也都制定了相适应的法律来专门扶持本国小微企业。(2)设有专门的金融机构,制定融资政策。美国、日本等国家为小微型科技企业建立了二板、三板市场,也设立了柜台交易市场,提供股票转让服务给一些退市公司。(3)政府设立各种专项发展基金。第一种是专项基金,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其中,美国曾在1959年的时候就通过投资基金实现。第二种则是风险基金,在美国,百分之六十的风险投资收益都是免税的。

(二)发展小微金融机构。(1)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可以给小微企业直接贷款。据了解,日本就有几家专门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等。通过直接贷款的方式给予小微企业一些资金补助,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的就是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2)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服务。许多发达国家都从信用担保体系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基本上都会担保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商业银行则会承担剩余部分的风险。日本的信用担保制度也十分健全,有一个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担保金额在贷款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之间。

四、国外小微企业政策支持的启示

(一)国外小微企业财政政策的启示。(1)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财政政策,学习先进的政策和制度,来满足我国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的需求。政府可以出台统一的小微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有序地安排使用,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财政政策上的优惠措施。(2)我国也应该向国外政府学习和借鉴,设立相应的担保基金。把一些有实力的、有上升空间的小微企业推荐给值得信任的金融机构,支持他们的信贷资金。(3)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其他一些发展资金的优惠政策,致力于让更多的小微企业都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同时,还需快速地建立政策的跟踪问效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资金安全使用。

(二)国外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启示。(1)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将所得税的优惠范围覆盖全部小微企业,同时可以适当考虑在小微企业的优惠税率基础上进一步减免;将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的优惠范围扩大同时考虑提高起征点的额度或是将起征点改为免征额的方式。(2)注重小微企业生存能力的保护。对于刚刚扬帆起航的小微企业给予他们一段时间的税收优惠,降低他们所得税的征收率。对于步入正轨的小微企业,我们要着力解决这些发展中的小微企业的资金困难的问题。(3)国家制定相应税收政策,让小微企业享受到优惠,起到促进小微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发挥小微企业它特有的活跃经济的作用。对于科技创新型的小微企业,我国政府可以采取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等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用来鼓励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国外小微企业金融政策的启示。(1)我国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我国政府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金融政策,也可以通过设立政策性性质的金融机构,将贷款和融资这几项都服务于小微企业。通过较多的支持方式来不断地加大支持力度,这样小微企业才能在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下稳健地发展。(2)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和服务职能,为小微企业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满足小微企业资金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应该鼓励和扶持中小银行的发展,使其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做出一些贡献。还应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让民间金融市场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个有利选择。(3)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提供服务的种类和形式比较单一,应在提供服务质量的同时,提供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服务。在政府的支持下,简化繁琐的担保手续,降低担保费用,使担保机构能够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财政政策;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65-02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其经济调控目标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但是对于财政政策的含义,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解释。

(一)西方学者对财政政策内涵的理解

20世纪60年代,财政学者V.阿盖迪给财政政策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财政政策可以认为是税制、公共支出、举债等措施的整体,通过这些手段,作为整个国家支出组成部分的公共消费与投资在总量和配置上得以确定下来,而且私人投资的总量和配置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凯塞教授认为,“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的税收、支出以及债务政策对生产、就业、收入以及价格等水平的影响”;埃克斯坦教授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水平这些短期目标而实行的各种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变化,通常叫作财政政策”。

(二)我国学者对财政政策内涵的理解

我国著名财政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陈共教授认为:“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中青年学者郭庆旺教授认为:“财政政策就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达到发展、稳定、实现公平与效率、抑制通货膨胀等目标的长期财政战略和短期财政战略。”这是国内关于财政政策的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阐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核心内容却是一致的。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现行财政政策内容

目前我国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制定实施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对文化企业进行补贴,另一方面是对文化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一)财政补贴政策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对于文化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财政资金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力度,经常利用政府预算、政府信用、政府补贴等来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文化产业政策的目标。一些地方政府还积极设立各种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用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如2010年,吉林省设立的2000万元“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投资具有开发战略性、先导性的文化产业项目。沈阳市设立4000万元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1]。2012年,北京市设立100亿元“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并专门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配套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小额贷款公司、投融资担保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文化创意产业统贷平台,旨在促进文化与资本市场对接,解决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瓶颈[2]。从目前的财政政策看,政府虽然对某些特定的文化产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其扶持的方式和力度仍然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税收优惠政策

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在资金支持机制上对文化产业给予了强大的扶持,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与措施,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相关公共政策,普遍降低了文化企业的税收负担。如图书、报纸、杂志的销售适用13%低税率;古旧图书的销售免征增值税;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以及图书馆等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等免征营业税;对个人的稿酬所得,按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减征30%等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实施力度仍有待提高,实施范围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三、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不健全

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有政策支持,但仅有政府的财政补贴、专项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现阶段我国文化企业产权评估、交易和流转、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文化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以及针对文化企业贷款特点的申贷程序和审批程序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再有,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找不到投资方向的社会资本,而渴望融资的文化企业却十分缺乏发展资金,闲置资本与文化企业二者之间的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缺乏平台和中介。这表明政府财政在投融资平台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尽管有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一系列的措施,然而实际上这些财政金融政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税收政策不完善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善,国外经验证明,完善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是促进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投资,扩大文化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激励措施。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表现为: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关于文化企业税收减免的政策只适合于文化企业成立初期、改革过渡期,对投资成本高、收益周期长的文化企业来说,难以形成持续的驱动力;税收优惠力度小,税收起征点较低,导致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吸引力不足;财政支持文化企业投融资实践中依然偏向于有实力的国有或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而对于弱小的中小文化企业,缺乏政治资源和经济实力,民营的中小文化企业融资困境难以突破。

四、完善财政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一)为文化企业与闲置资本建立沟通平台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健全完善的财政政策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其所需的发展资金。想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政府就必须为文化企业与闲置资本建立无障碍的沟通平台。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专项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但是纵观社会资本市场,我们可以看到,还是存在很多的闲置资金没有找到投资方向,政府可以为文化企业与闲置资本建立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文化产业与闲置资本可以充分实现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之间的沟通,做到需求互补,使得双方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这样不仅可以筹集到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也可以使闲置资本得到效用最大化,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得财政政策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

我国税法在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方面有很多优惠措施,如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减免部分所得税,降低税率,对文化产业提供资金的企业以及个人减免所得税等等。但是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比较死板,具体运用时缺乏针对性。

我国税法规定,对于试点地区新办的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产业的单位免征三年的企业所得税,表面上看,这项政策减轻了新办企业以及转制企业的税负,有利于促进其发展,但是影视、动漫以及传媒等文化产业从创意研发阶段到生产制作,再到后来的市场营销阶段,这一过程往往是要超过三年的,由此可见,这些企业根本没能享受到税收的优惠。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的特点。

我国政府应该加强税收政策的针对性,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将税收优惠措施延伸到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转化阶段,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提高文化产品研发的加计扣除比例,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根据其一定时期的销售额比例提取规定比例的文化产品开发基金,建立企业的研发准备金制度。对鼓励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具体的实施依据,使企业可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阶段,由于国内外的知识技术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除了对传统文化产业中的企业进口的生产设备以及技术专利给予关税的减免优惠,对新兴文化产业进口以上设备和技术也应给予相应的优惠,这样才可显示税收政策的公平性。

(三)加大文化产业税收优惠力度

第一,调整税目与计税依据。要调整和细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营业税税目;将文化产业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文化业态纳入到营业税征税范围中;扩大和规范文化产业的营业税免税范围和领域。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分工发展和产业的提升,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在税收征管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传统文化领域中的影视服务、涉外文化服务外包和文化咨询业,如文化企业广告服务、文化会展、知识产权等行为,实行差额征收营业税。

第二,调整文化产业领域的相关税率。税率调整应遵循税收政策与行业政策,本着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原则,体现国家鼓励或支持,限制或放开,区别对待的文化产业发展意图。可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细化来调整文化业的税率标准,按照各自的分类标准和业态,适用差别税率。可调高部分高档文化消费行为的税率,例如高级商务活动的经营性文化营销行为和创意行为;降低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生产的营业税税率,拉大生产与消费税率间差异,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生产水平[3]。

第三,中小型文化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以及资金信用积累薄弱等特点,在与大型文化企业竞争时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政府应当出台针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针对中小型文化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项目,政府可给予其各种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融资方面给予中小型文化企业所得税抵扣、减免等优惠,或给予其税收担保,减轻其融资负担,以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阳:市、区两级政府分别设立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n].科技日报,2012-05-23.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5

目前我国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制定实施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对文化企业进行补贴,另一方面是对文化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一)财政补贴政策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对于文化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财政资金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力度,经常利用政府预算、政府信用、政府补贴等来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文化产业政策的目标。一些地方政府还积极设立各种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用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如2010年,吉林省设立的2000万元“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投资具有开发战略性、先导性的文化产业项目。沈阳市设立4000万元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1]。2012年,北京市设立100亿元“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并专门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配套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小额贷款公司、投融资担保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文化创意产业统贷平台,旨在促进文化与资本市场对接,解决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瓶颈[2]。从目前的财政政策看,政府虽然对某些特定的文化产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其扶持的方式和力度仍然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税收优惠政策

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在资金支持机制上对文化产业给予了强大的扶持,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与措施,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相关公共政策,普遍降低了文化企业的税收负担。如图书、报纸、杂志的销售适用13%低税率;古旧图书的销售免征增值税;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以及图书馆等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等免征营业税;对个人的稿酬所得,按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减征30%等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实施力度仍有待提高,实施范围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二、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不健全

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有政策支持,但仅有政府的财政补贴、专项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现阶段我国文化企业产权评估、交易和流转、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文化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以及针对文化企业贷款特点的申贷程序和审批程序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再有,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找不到投资方向的社会资本,而渴望融资的文化企业却十分缺乏发展资金,闲置资本与文化企业二者之间的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缺乏平台和中介。这表明政府财政在投融资平台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尽管有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一系列的措施,然而实际上这些财政金融政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税收政策不完善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善,国外经验证明,完善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是促进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投资,扩大文化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激励措施。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表现为: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关于文化企业税收减免的政策只适合于文化企业成立初期、改革过渡期,对投资成本高、收益周期长的文化企业来说,难以形成持续的驱动力;税收优惠力度小,税收起征点较低,导致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吸引力不足;财政支持文化企业投融资实践中依然偏向于有实力的国有或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而对于弱小的中小文化企业,缺乏政治资源和经济实力,民营的中小文化企业融资困境难以突破。

三、完善财政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一)为文化企业与闲置资本建立沟通平台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健全完善的财政政策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其所需的发展资金。想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政府就必须为文化企业与闲置资本建立无障碍的沟通平台。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专项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但是纵观社会资本市场,我们可以看到,还是存在很多的闲置资金没有找到投资方向,政府可以为文化企业与闲置资本建立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文化产业与闲置资本可以充分实现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之间的沟通,做到需求互补,使得双方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这样不仅可以筹集到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也可以使闲置资本得到效用最大化,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得财政政策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

我国税法在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方面有很多优惠措施,如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减免部分所得税,降低税率,对文化产业提供资金的企业以及个人减免所得税等等。但是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比较死板,具体运用时缺乏针对性。我国税法规定,对于试点地区新办的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产业的单位免征三年的企业所得税,表面上看,这项政策减轻了新办企业以及转制企业的税负,有利于促进其发展,但是影视、动漫以及传媒等文化产业从创意研发阶段到生产制作,再到后来的市场营销阶段,这一过程往往是要超过三年的,由此可见,这些企业根本没能享受到税收的优惠。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的特点。我国政府应该加强税收政策的针对性,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将税收优惠措施延伸到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转化阶段,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提高文化产品研发的加计扣除比例,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根据其一定时期的销售额比例提取规定比例的文化产品开发基金,建立企业的研发准备金制度。对鼓励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具体的实施依据,使企业可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阶段,由于国内外的知识技术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除了对传统文化产业中的企业进口的生产设备以及技术专利给予关税的减免优惠,对新兴文化产业进口以上设备和技术也应给予相应的优惠,这样才可显示税收政策的公平性。

(三)加大文化产业税收优惠力度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6

(一)抵扣环节设置不合理造成重复征税营改增之后,在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企业在向租赁公司转让有形动产时,不征收增值税,所以承租方企业无法向租赁公司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在计算这项业务的销项税额时,租赁公司因为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从而导致公司在购置有形动产和售后回租业务过程中两次缴纳17%的增值税,造成增值税重复征税。由于抵扣环节设置不合理,造成融资租赁公司在售后回租业务中出现重复征税,增加了融资租赁业的税负。

(二)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营改增后,国家税务总局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1]111号文),规定有资质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的融资租赁服务,若其增值税的实际税负超过了3%,则对其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然而即征即退需要经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并且需要企业提供相关实际税负的明确凭证,对于急需资金周转的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这一过渡性政策难以落实,不利于减轻企业税负。

(三)飞机租赁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有待细化根据75号文,对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其子公司,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25吨以上(空载重量)并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给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按照规定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该文只规定了飞机租赁业按照规定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这一政策还有待于细化,这样自贸区飞机租赁业才能真正享受到增值税的优惠。

二、国外融资租赁业税收政策先进经验及其借鉴

(一)加速折旧制度日本和美国都针对融资租赁中的有形动产计提折旧规定了加速折旧制度,以扶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美国的《55-045号税务裁决》明确界定了“真实租赁”②,其中规定凡是符合真实租赁条件的出租人都可根据税法的规定享受设备投资加速折旧等优惠,并且在联邦所得税的核算中,租金可以作为费用扣除。日本税法规定,可以提前完成法定折旧,企业可延期纳税,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这样设备的更新损失降低,通货膨胀的风险减少,确保了融资租赁企业资金充足。③

(二)投资抵免政策美国对融资租赁业的主要优惠政策为投资抵免政策,1962年,美国《投资抵免法》规定在购买设备的当年,出租人可以按一定百分比,通常是百分之十左右从其应税收入中抵免投资设备的支出,这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初始成本,从而增加融资租赁企业的盈利空间。英国曾于1970年实施了与美国投资抵免政策相仿的税收减免,即融资租赁的头年投资减税。

(三)减值减税制度英国对于融资租赁业最典型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减值减税制度,于1986年正式实行25%的减值减税制度。其规定:除了售后回租、设备出租企业与卖主有关联关系、非当年购入设备或者头年已经减税的情形以外,25%逐年减值减税制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厂房和设备投资。

(四)呆账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是日本对融资租赁业采取的独特地税收政策。日本,对融资租赁业征收的是消费税,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形式。在日本,融资租赁必须是全额性偿付,即租金总额至少占到出租人全部投入的百分之九十,同时在租赁期间,承租人无权解除或者撤销租赁合同。根据日本税法对融资租赁业的规定,当承租人无法偿还融资租赁企业资金时,其数额作为呆账损失在计入年度损失额中,不计为应税所得额,从而使融资租赁企业获得税收优惠。

三、营改增背景下自贸区融资租赁业的税收政策的完善建议

(一)优化税率设置环节,适用较低税率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直接的比例,是法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了国家征税的深度④,税率的合理设置应兼顾国家财政需要与纳税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在税基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的税率上升了12%,税率设置偏高。建议调整自贸区融资租赁业营业税税率,主要是降低税率。营改增后国家在自贸区采取两档税率,融资租赁业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为6%,因此建议统一采取一档税率,即对融资租赁业也适用6%的税率,以减轻融资租赁业税负,推动自贸区融资租赁业稳健发展。

(二)完善抵扣环节,消除重复征税融资租赁业务是以资金融通为主要内涵的金融业务,为资金密集型的金融行业,融资租赁公司也应归类于非银行金融企业,应该把融资租赁归于金融保险业,简单将其归入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是不科学的。建议对于融资租赁业制定与金融保险业相同的税收政策,在售后回租业务中,融资租赁企业提供融资性回租服务时,对融资租赁企业所取得的租赁收入的本金不征收增值税,只对利息的差额征收增值税,这样就保持了纳税基数与营改增相比不变,从而消除了融资租赁业售后回租业务中的重复征税。

(三)取消即征即退政策,采取设备加速折旧方法营改增后,国家规定了即征即退的过渡性增值税优惠政策。但该政策实际可行性欠佳,对减轻企业经营成本没有显著作用,建议在采取前述税收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取消“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政策,而采取设备加速折旧方法。融资租赁业务通常合同期较长,设备使用年限也比较长,对投资设备所采取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融资租赁企业的成本与收益。为了扶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在设计折旧政策时,理应采取有利于融资租赁企业的折旧方法。建议借鉴美国、日本税法中的加速折旧方法,使自贸区融资租赁企业实现资金融通、享受到资金时间价值,从而推动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壮大。

(四)明确飞机租赁业税收优惠政策,采取投资抵免政策75号文对机租赁业规定了税收优惠政策,但还尚待进一步明确。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巨大需求,明确飞机租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迫在眉睫。中国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对机租赁业采取了特殊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值得自贸区借鉴。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注册于东疆保税港区的国内租赁公司或其子公司,经国家相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的25吨以(空载重量)上并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给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征收4%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建议借鉴东疆飞机租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对在上海自贸区内的飞机租赁业征收4%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同时借鉴美国税法,对自贸区飞机租赁业进行扶持,采取投资抵免政策,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在出资购入飞机的当年按适当百分比从其应税收入中抵免投资飞机的支出,减少飞机的初始投资成本。

(五)借鉴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融资租赁业税收优惠的长效机制我国融资租赁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潜力巨大,需要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议在采取上述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融资租赁业先进的税收政策,结合我国自贸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融资租赁业税收优惠的长效机制。建议借鉴英国减值减税制度,实行有形动产使用当年的减税制度,一律按25%逐年减值减税,同时借鉴日本,建立呆账准备金制度。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7

abstract:thetaxdepartment,asgovernmentfunctiondepartment,shouldgivefullplaytothetaxfunctions,promotedevelopmentthroughtaxesandimprovepeople'slivelihoodthroughthedevelopment.inboomofacceleratingtheconstructionofanopenregionalcentersandaninternationalcityinChengdu,thelocaltaxdepartmentsareactivelyplayingthefunctionsandrolesofraisingrevenue,regulatingtheeconomyandadjustingtheallocation,andeffectivelyimplementingstructuraltaxcuts,innovatingtaxcollectionmode,toaddnewimpetusforthe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supporting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andexpandingemploymentandotheraspectsandalsoprovidestrongsupportforbuildingthewesterneconomiccoregrowthpole.

关键词:税务;财政税收;全域开放;税收

Keywords:taxation;financeandtax;opentothewholeregion;tax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158-03

――――――――――――

基金项目:受“2012年成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ZSt1235。

作者简介:汪四清(1966-),男,四川资阳人,成都市地方税务局总会计师、成都市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税收法制建设、税收管理。

0引言

全球正在经历经济一体化、价值普适化、政治兼容化、意识包容化的过程。同志在十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成都作为西部重镇,必然要参与深度的、全面的全球性竞争,“全域开放”则是必经之路。成都市应利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内陆经济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明确国际化发展的定位和路径,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的姿态推进“全域开放”战略,加快“充分国际化”进程。在此过程中,税收杠杆在成都“全域开放”中的作用极为明显,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全域开放”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对“全域开放”战略的认识

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成都市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成都市作为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主力军,理当成为对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支撑功能和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对新形势下成都市情的再认识,成都作为省会城市要带头落实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必须坚持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核心;必须坚持“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落实这一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关键是要实施“五大兴市战略”,而其中就有实施“全域开放”战略,提升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开放程度。

“全域开放”的战略,符合当前成都发展的实际,为成都市的跨越发展插上了新“翅膀”。目前成都要发展、要实现新的跨越、跻身世界先进地区行列,就必须主动出击,“全域开放”,迎接更广、更深、更激烈的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经济的重新洗牌,通过重新洗牌,成都才会有机会跃居国内、国际领袖城市行列。

2成都市目前实施“全域开放”的税收背景

2.1“西部大开发”政策

2.1.1政策主要内容:

①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②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继续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③对西部地区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2.1.2“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对成都“全域开放”的支持成果:

①提供了财力保障。十年来,成都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1年全市国地税收入双双登上400亿大关。“西部大开发”政策为支持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提供了有力的税收支持。

②减轻了企业负担。十年间,税务部门不折不扣落实西部大开发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共兑现税收优惠90亿元,惠及企业991户,极大的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2.1.3“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局限:

①政策惠及产业范围较窄。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是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产业作为享受15%优惠税率的范围,且享受优惠的企业其主营业收入必须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0%以上;对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只限定在五大产业范围,其限制性较强;《目录》中鼓励类产业,是面向全国范围制定的,没能充分合理体现西部特色产业和发展需求,不利于西部地区培育扶持适合本地区的优势与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②优惠税种少,形式单一。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是基于利润而征收的税种,享受减免税实际意义的前提是企业能够盈利。但西部地区现实情况是企业经营效益总体状况不好,亏损面较大;盈利企业多数为微利企业,即使享受了税收优惠,其实际受益微乎其微。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主要是税率、税额式的直接优惠,体现的是事后调节,缺少税前扣除、加速折旧等税基式间接优惠,事前调节较少,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培植税源,容易造成财政收入起伏大、不稳定,政策难以落实,实效差。

2.2其他税收政策

2.2.1主要政策内容:《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3号)和《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文件规定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关于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0〕64号)文件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对注册在成都等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2.2.2政策成效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引进,进入成都的外资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在201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成都市外商投资实际到位仅上半年就达到4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6.4%,保持逆势增长、领先中西部的良好态势。从外资看,2012年1至6月,成都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7个,同比增长5.4%,合同外资17.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实际到位外资4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6.4%。从内资看,2012年上半年,按照四川省国内招商引资统计口径,成都市实际到位内资1624.13亿元,同比增长27.24%。同时,新增8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蓉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168家。

3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的税收政策研究及借鉴

3.1发达国家税收政策及成效

3.1.1发达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美国有许多税收措施鼓励、扶持本州企业出口。如设立国际贸易免税工业园区;设立出口减税项目,降低出口企业所得税。协助企业减免企业出口利润所得税的30%,鼓励企业将减免的税收用于扩大生产,增加出口或开辟新的国际市场等。

日本实行出口限额免税政策,资本规模在5亿日元以内的公司,其上年出口收入的0.176%~1.41%可获得免税扣除,出口技术和工业产权的公司可享受其数额为所收到支付款的16%~25%(专有技术、专利等)的专项扣除。

韩国对出口企业可按出口收入的2%进行扣除,其扣除最高限额是这类企业净所得的50%。

新加坡对出口企业免征5年所得税,新兴“先驱企业”的出口免征8年所得税。

3.1.2发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取得的成效一方面,各国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对国际流动经济资源有极大的吸引作用,资源所有者更乐于将资源投入税收优惠国;另一方面,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给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引进了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给本国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另外,国际流动经济资源的引进有利于本国突破自身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促使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台阶,税基的扩大弥补了税收优惠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

3.1.3发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瓶颈①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可能带来税收收入流失,影响财政状况。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支出,必然出台其他获得收入的政策,如发行国债,但这样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抑制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各国在对外资实行税收优惠的同时往往要调整内资的税收以保证财政收入,从而导致国民经济的扭曲,不利于其长远发展。②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可能带来生产和消费的扭曲,因其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税率、形成税负不公的局面,不利于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公的税收政策导致外国投资者的利润高于本国投资者,扭曲了生产;外国投资者在商品价格上更具有优势,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扭曲了消费。③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可能引发本国的资本外逃。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税收优惠方式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前提下,本国投资者在外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即获得更有利的税收条件。那么,在利益驱动下,本国投资者就极有可能去他国投资,出现资本外逃现象。

3.2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税收政策及成效

3.2.1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关税收政策2008年以前,东部地区大力引进外资主要依靠涉外税收优惠,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之中,具体包括减免税、低税率、再投资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以后,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废止,将内外资企业放在平等地位,同步发展。

3.2.2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关地方性税收政策取得的成效①税收优惠政策与区域性发展战略结合得比较好。低税率政策并没有盲目的在东部全域铺开,而是有计划有选择的在经济特区、港口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区实施优惠政策,并在部分地区设立了保税区,促进这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从点到线,点线结合,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的发展。②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东部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许多外商来华投资,吸引了全球知名企业集团落户东部,雄厚的企业资金,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发展。

3.2.3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关地方性税收政策的瓶颈①政府鼓励出口,重新提高出口退税税率,变相增加了内资企业的负担。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全面优惠政策,不仅会导致税务成本高,影响财政收入,而且不利于内外资企业间公平竞争,以及有悖于关贸总协定的国民待遇原则。②提供的涉外税收优惠形式过于单一,偏重于低税率与定期减免税两种直接优惠形式,政策导向性不明确,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由于定期减免税的优惠期大多集中在开业之初,那些所谓“短、平、快”的成本低、利润高、风险小的项目就受到外资青睐,而那些见效慢、投资大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项目的投资力度较弱。

3.3成都市“全域开放”可借鉴的经验

3.3.1减税不是万能的。东部开放时,我国对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30%降低到15%,这是“一刀切”的减税方式,这样笼统、高额的减税方式在当时对吸引外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3.2要重视税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通过税收财政政策的引导,大力扶持地方优势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涵养后续税源,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供宝贵的资金支持,加快一些优势企业技术改造、科研投入、设备更新的速度,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

3.3.3有效的扶持内资企业。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注意财政税收公平效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在引进外资的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同时,对内资企业也应加强相应的政策扶持,控制税收成本,保障财政收入,鼓励内资企业走出去,通过出口退税等途径有效的扶持内资企业的发展壮大。

3.3.4大力发展税收优惠政策,除努力吸引外部资金外,还应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及科学管理经验,保持良性循环路线,走可持续发展的“全域开放”路线。

3.3.5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加强对企业资本的监管力度,防止资本外逃,发挥宏观调控的良性引导作用,让企业在良性有序的经济环境下持续发展,让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扶持“全域开放”战略。

4对成都市“全域开放”战略的税收建议

四川省委在深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明确了成都新一轮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建设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综合型国际化城市”,按照这个既定的国际化方向,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的姿态实施“全域开放”战略。

4.1制定有差别的国际税收优惠政策

4.1.1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相结合的优惠政策建议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不同的外资类型,确定不同的税收优惠措施。对那些有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增加就业量的外资,仍采用直接优惠为主的形式;而对于促进技术、管理、再投资等方面的外资则以间接优惠为主。

4.1.2实施以产业差别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成都地区优势与特色产业,适当降低优惠门槛,扶持其又好又快地发展。逐步实行以产业差别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布局上。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对凡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和经国务院核准确定的西部各地区的优势与特色产业给予一定的优惠。

4.1.3其他优惠政策对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如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吸引外资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对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取得利息、股息、红利和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降低预提所得税税率等优惠措施;对成都的国家重点工程,符合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本地和引进的高新技术人才均可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加快个体工商户“营改增”步伐,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扶持保护弱势税源,使税收链条更加合理。

4.2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

现有西部大开发政策中的“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仅涉及了五大产业范围,建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金融、物流等行业纳入此范围;同时扩大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产业结构目录范围,将成都各区(市)县的优势与特色产业列入享受范围,体现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税种,建议将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种也纳入享受范围。

4.3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成都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成都市作为日益发展的旅游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劳动力就业安置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成都市全力打造“宜居城市”品牌,为此,建议国家税务总局从扶持服务业发展这一角度出发,加强税收支持。

4.3.1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成都会展业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成都会展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成都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达到了400场,增速达20%以上。目前,成都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已经达到了138家,预计2015年五星级酒店达到30家,成都有望成为亚洲第二个加入全球最佳会议城市联盟的城市。因此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加强对会展业的税收政策扶持,通过设立营业税减免、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相关成本等措施鼓励企业主动寻找、引进全球会议会展业务,服务于成都“全域开放”的发展主旨。

4.3.2引入金融行业的竞争机制,解决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存在垄断性,竞争机制引入不够,致使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渠道狭隘、融资方式单一等缺陷。借鉴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经验,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相应金融税收政策,大力引入外资金融机构,建立金融行业的竞争机制。如合理放宽金融企业范围,将小额贷款企业纳入其中,使其适用相应的税收政策;适当提高准予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增加金融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以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小额贷款机构经核准在一定期限内可免征营业税。

参考文献:

[1]刘佐,刘.中国涉外税收概览[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8

[关键词]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财税政策;融资渠道

[Doi]10.13939/ki.zgsc.2017.12.063

1无锡市小微企业概况

小微企业的界定是多元的、发展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对小微企业的界定和划分也有不同。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企业所得税法》提出的“小型微利企业”;另一个是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界定的小型微型企业,按照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从业人员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确定了不同行业小型微型企业标准。

2015年国家工商总局年度年报数据显示,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为1334.97万户,占年报企业总数的96.9%。据有关数据统计,无锡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20万户,占无锡企业总数的98.5%,小微企业在促进无锡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科技创新、增加税收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无锡小微企业中很多科技型企业已成为无锡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活力的代表者以及推动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2无锡小微企业在“双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无锡小微企业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认为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和长期性、技术创新需要高额成本投入,在其得不到充分补偿的情况下,尤其是初创型小微企业只能力求生存还谈不上创新,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制约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1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规范性弱、经营成本高、创新不足

很多小微企业起步时人员少,企业管理者身兼数职,重心主要放在业务拓展上,在企业管理上无暇顾及,所以小微企业一般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水平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管理理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增加是困扰小微企业的主要问题,随着原材料、人力、物流等成本的上涨,小微企业面临经营成本压力增加,利润空间有限,都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2.2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享受政府扶持政策难度大

近年来,政府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为主,很多小微企业达不到申报条件,另外小微企业人员有限,申报经验不足,所以有些扶持政策小微企业享受难度较大。

2.3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较重

小微企业主要承担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印花税等一些小税种。调查过程中,无锡很多小微企业认为我国税种复杂,纳税申报程序烦琐,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难度大,税费支出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比如小微企业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限定对象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无法获得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免征增值税的优惠,加之小微企业很难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抵扣,17%的增值税额增加了企业负担。另外增值税月销售额或营业额30000元的起征点太低,30000元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对小微企业发展基本没有保障,维持也很难,同时起征点上、下的企业享受政策差别就很大。

2.4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无锡小微企业都面临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问题,大多数小微企业很难从政策渠道获得融资。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稳定性差,信用较低的自身原因,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对小微企业融资设置较高门槛,同时资本市场对小微企业支出力度不够,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机制和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过程中融资渠道狭窄依然是一个难题。

3推进小微企业“双创”的保障措施

小微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也是“双创”的主力军,这就需要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本文从小微企业自身和政府扶持两个方面对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3.1小微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充分享受优惠政策,推进自身创新发展

小微企业要获得政府、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与信誉度,小微企业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建立一套比较系统与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来提高管理效率,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另外,也可以通过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比如根据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的要求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制定,形成完整规范的财务信息,提高自身的信用。

近年来,政府部门针对小微企业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也促进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招商引资,同时给予了小微企业不同程度的帮助。小微企业自身要密切关注政府各级有关单位出台的扶持政策,积极参与政策培训活动,多方咨询会计师事务所等一些专业单位,提前进行准备,同时配备专门人手负责优惠政策的研究与申报。

3.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小微企i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近期,国家下发了《关于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三五”末,将建立300个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000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探索一条从孵化培训到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政府在制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时应贯穿小微企业创办、生产经营、发展、再投资以及科技创新各个环节,比如小微企业创业初期,政府可以采用对其风险评估后给予财政补贴;成长期采用对其监督扶持,在资金链及金融机构贷款方面为小微企业营造更好的环境;成熟期,鼓励小微企业进行合理投资。

政府部门可以灵活运用房租、税收、贴息等为主的扶持政策,采用规范的申报模式,扶持小微企业创业与创新。一是在孵化阶段建立以房租补贴为核心的后补助政策。房租补贴是政府鼓励创业及招商过程中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二是在发展阶段建立以税收补助、贷款贴息、担保贴息为核心的财税绩效政策,引导财税资金、银行资金、担保资金等向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倾斜,缓解小微企业创新投入资金压力。三是在提升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综合运用税收、科技项目申报、房租等政策。以研发投入等创新指标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条件,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政府在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过程,建设完善的公共创新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创业监管、创业政策及人才推荐等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申报、管理、培训等内容集合在平台上,方便小微企业获得政策信息及项目申报,也有助于政府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日常管理和各种查询、统计以及分析。为集聚更多创业资源服务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成效,可以采用“互联网+创业基地”“互联网+创业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建设智慧型创业服务平台。

3.3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受惠范围,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其政策效果稳定、持久,可操作性更强。流转税与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经营最为密切相关的两大税种,其中流转税中增值税的起征点可以改为免征额,能够减少起征点临界上、下的差异,另外税收优惠红利不要区分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将税收优惠覆盖到全部小微企业。为了促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所得税方面可以增加对技改项目投资抵免优惠,小微企业用于技改项目购进并使用的设备,应给予适当的所得税额抵免优惠,另外对于小微企业用于职工技术培训的管理费用可以设置较高比例的税前列支,降低小微企业用人成本。其他税种方面,比如对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可以减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收,降低小微企业成本。

税务部门可以形成有针对性的征管服务部门,集中处理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简化税收征管程序,减小申报程序的难度,优化小微企业涉税服务,同时加大税收宣传,提高对小微企业纳税辅导的针对性,降低小微企业的纳税成本。

3.4政银合力扩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015年6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要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包括创新银行支持方式等。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政资金资助金融机构或以担保的形式来分摊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鼓励大银行设立服务小微企业专营机构。

近年来,全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地方政府部门可以构建以财政支持为主体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首先,通过适当降低贷款担保收费标准,简化贷款担保手续,缩短贷款担保办理时间等办法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质量。其次,通过规范贷款发放遴选机制,防止财政支持融资担保政策落实中的“寻租”问题。最后,地方政府还可以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引导金融机构对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L险投资。

另外,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信用评级,加强信用信息管理与共享,建立相关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制定专门化的服务产品,从而提升自身产品附加值并促进小微企业创新投入与顺利成长。

参考文献:

[1]紫卉.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现代商业,2014(4).

[2]戚啸艳,陈啸,朱近忠.激励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5(11).

[3]孙玉栋,孟凡达.我国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及优惠政策的效应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3).

[4]兰飞,王华,沈亚飞.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2).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9

[关键词]小微型企业;创新税收政策;思考与研究

引言

我国领导人在党十重要会议上曾指出,我国要将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为基础,增强各企业的自主创新,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培育开放型的企业,从硬件和软件上全面提升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可见,我国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因此,加快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的创新势在必行。

一、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体有大、中、小和微型四类,其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社会地位较低,御风险能力较弱。但其对我国国民经济主体的对动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扶持小微企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小微企业为社会提供多个就业岗位

小微企业创办条件较容易实现、生产经营较为灵活、调整和适应能力较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可用资源有限,数量众多,经营范围广。因此,为国家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有利于帮助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二)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较强

大中型企业为确保企业稳步发展,注重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规避风险,一般生产经营依靠已有的技术成果,经营模式较为稳定,个别大企业经营模式甚至僵化。小微企业可以根据社会需求随时调整经营方向,为提高竞争力很多小企业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受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很严峻的形势。目前,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融汇资金面临一定的难度,小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因此,加快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小微企业管理策略,创新税收政策势在必行。

二、目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增值税起征点较低,一般纳税人标准有待完善,且资金占用现象严重

国家财政部已经相继出台了很多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文件,一些通知中明确规定企业营业额在一定范围内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目前各地区基本实现销售额或营业额的提高,但个别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增值税的起征点设置较低。其次,我国的增值税法规定,企业销售额至少在50万以上,才能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很多小微企业难以达到标准。再次,目前,小微企业资金占用问题突出,有待改进。

(二)营业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1.起征点范围狭窄我国营业税的起征点限于个人,大多数是个体商户,小微型企业没有纳入进去,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也将微型企业排除在外,导致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不协调,尽管财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很多企业难以享受到。2.小微企业融资面临一定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融资陷入困境,小微企业也不例外。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小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但在具体政策执行中,我国的金融机构以经济效益作为出发点,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不够。税收优惠政策较少,小微企业融资面临很多困难,企业的间接融资的税收流失风险很高。3.小微企业所得税政策存在的弊端首先,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力度不够。为了提高小微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例如,我国出台过低于一定数额的纳税所得减半征收等优惠政策,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力度不够。其次,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度相比差距很大。小微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内部审核制度不够完善,小微企业采用核定征收的缴税方法不利于税收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条款作用不大。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但部分小微企业对于这些规定执行不到位,导致很多条款成为一纸空文,失去了法律效力,使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三、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有效措施

(一)加快税收制度改革,构建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体系

1.完善增值税制度增值税是企业纳税中的重要税种,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小微型企业一半多属于高新科技产业,想要加强科技产业的增值税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增值税制度,逐步确立系统化的制度保证,确保税收按制度执行。完善增值税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避免重复征税,同时提高小微型企业的创新能力。2.推进小微企业所得税改革企业所得税作为税收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微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小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小微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增值税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外,小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也要加大改革力度。首先,小微企业要完善技术准备金制度,对科技企业按比例提取准备金,将准备金用于研发和技术革新。其次,要加大投资抵免力度。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投入,提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抵缴所得税的比例。再次,实行再投资退税政策。对小微型企业的税后利润和研发项目进行再投资,给予退税支持;对创业投资企业转让股权收益,对小微企业转让技术成果的收入,给予减征政策,提高小微企业的创新科研能力。另外,小微企业要要加强对风险投资的管理,促进科研成果实用化。针对风险投资采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部门要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各地区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并以提取准备金、降低税率、延期纳税等措施方式来降低风险,提高小微企业的竞争力。

(二)灵活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吸引人才

任何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微型高新技术企业更要重视人才的引进。目前,融资难、税负重成为了限制我国小微企业人才引进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小微企业知名度,加快小微企业结构升级,企业要从税收政策入手,加大人才的引进。例如,在聘用大学生和专项技能人才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个人承担的税收,缩小小微企业薪酬支出压力,合理构建薪酬结构,为企业留住人才,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加强科技人才培训费的税收扣除,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三)贯彻公平、公正的税收优惠政策

各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以我国出台的税收法为基本依据,我国有关部门要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各企业税收法制化、公开化。建立稳定的税收政策,小微企业合理筹划税收、制定与政策相符的经营模式。其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合理设计税收优惠政策,以统一标准,构建规范化、公平化的税收政策,合理减少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市场的活力。此外,要减少过渡性与临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杜绝破坏市场规律的税收政策。

(四)提高小微企业创新能力

小微企业要想永葆活力,就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小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首先,我国小微企业要善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的税收政策,例如,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针对小微型企业按比例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等。其次,我国有关部门要针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和研发工程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例如小微企业研发新产品时的支出按比例扣除,鼓励小微企业创新和转型,提高小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完善金融业税收政策,改善融资环境

目前,限制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融资困难,我国金融机构要采取合理稳定的税收政策帮助小微企业改善融资环境,加快融资力度。首先,小微企业贷款要采取相应的税收优惠。小微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我国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银行为小微型科技企业提供贷款业务。其次,优化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小微企业很多的贷款来自小额信贷公司,因此,有关部门要给予小额贷款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小微企业要争取民间资本的借贷,提高民间资本的利用率,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结语

税收政策是我国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作用不容忽视。实行创新的税收政策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盘活市场经济,优化税收政策体系,有助于推动小微企业的战略性调整。

参考文献:

[1]安体富,杨金亮.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5).

金融企业税优惠政策篇10

6月29日,为落实《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工信部有关文件要求,重庆市经信委联合税务部门共同组织召开了2016年重庆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宣贯工作会,明确了相关所得税问题。

会议指出,各区县要通过联合当地税务部门,召开政策宣贯培训会等多种服务方式,及时将文件精神和要求告知未能参会的企业,切实发挥税收优惠对企业经营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市国税局所得税处工作人员就《通知》文件进行了解读。《通知》进一步完善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体系,明确了取消资格认定管理后,企业自行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备案程序,以及由省级税务部门将企业备案资料转请省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进行核查等后续管理程序,从而保证了既符合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又能有效落实相关所得税优惠长效机制的建立。

北京:出台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税收支持政策

近日,北京市地税局联合北京市国税局制定了《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税收支持政策(试行)》。从北京搬离的低端市场类、关停类以及迁出类企业,如符合政策规定可享受相应税收减免。据介绍,这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开始以来,力度最大的税收支持政策。

此次的税收支持政策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11种税费。汇总现行税收政策及办税流程26项,其中企业无需提交资料即可自行享受政策的就有13项。

例如,从北京搬离的低端市场类企业需要提前与承租商铺解除租赁合同,同时与原市场企业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关系,那么需要支付的合同违约补偿金、企业职工的安置费用、与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支付的补偿金等可以在当期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相应减少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对于关停类企业,经批准可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于迁出类企业,原有办公场所转让收入可以申请免征土地增值税。

另外,税收支持政策化繁为简,将原由政府或者各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统一为一张由各区人民政府为符合条件企业开具的确认函,企业即可办理土地增值税等减免税事项。

内蒙古包头:给予稀土企业税收优惠

日前,包头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稀土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延长稀土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及应用产品生产基地。

稀土高新区、相关旗县区政府给予采购稀土原料优惠政策,凡采购北方稀土集团镨钕类产品的企业优惠5%,镧、铈类产品的企业优惠10%,其余产品的企业以5%的价格补贴;市财政给予采购北方稀土集团原料企业2个月账期基准贷款利息补贴。

对在包头市注册、生产、销售并依法纳税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生产企业,依据其实际销售额,按程序审核后,由市财政按季度给予2%的政策奖励,年终对全年销售量高于上年销售量的增量部分市财政再给予2%的政策奖励。

江西九江市:多项优惠政策助中小企业“减负”“增效”

日前,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增强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九江市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减税政策,增强实体经济活力,同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九江市财税部门通过走访企业、集中座谈等形式,不断强化对小微企业财税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将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视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贷款贴息等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对符合政策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对符合政策的小型企业实体新增就业人员,按税法规定予以定额抵扣相关税费。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照规定调整和减少收费基金项目。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加大力度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九江市财政局在政府采购的实际操作上,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资质要求和进入门槛,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享有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机会;对参与政府采购的本地中小企业组织培训指导,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提高本地中小企业积极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中标能力。此外,采取价格扣除、鼓励联合体投标和分包等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并通过计划管理、合同管理、报告和公开制度、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予以保障。

湖南:“营改增”试点税收政策出台

近日,湖南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合举行全省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新闻通气会,公布了2016年湖南省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的主要政策安排。

征税范围和税率。试点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适用税率为11%;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税率为6%。不动产销售及经营租赁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5%,其他行业为3%。

增值税起征点政策。根据中央授权,并考虑到湖南省政策的延续性,湖南省试点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继续按照月销售额2万元、每次(日)销售额500元的标准确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未达到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免征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试点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其中,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税务机关代开发票销售额、减免税销售额、提供境外服务销售额以及按规定已从销售额中扣除的差额部分。

在2017年12月31日前,对月销售额2万元(含本数)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继续免征增值税;申请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试点纳税人,应当于2016年5月底前或首次享受减免税的申报阶段,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办理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备案或审批手续。

河南:力争2020年服务进出口额超200亿美元

河南省政府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推动河南服务贸易发展。

《意见》首提河南服务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河南服务进出口额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贸易结构日趋优化,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占比逐年提高,基本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的服务贸易产业体系。

《意见》提出,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方面,将加快发展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加快金融服务发展,以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建设金融后台与金融外包服务产业园区,打造郑州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服务,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依托,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