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0:10

旅游开发理论篇1

【关键词】旅游地生命周期阿里旅游开发对策

1.绪论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研究和旅游地发展都取得很大进步,参考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国外成熟旅游地案例研究表明,如果在这个阶段缺乏良好的规划和管理措施,那么旅游地将经历一个比较大的潜在的衰退期。因此利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找出旅游发展的限制因子,通过人为主动的调整,延后衰退期,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已成为国内风景区重要的任务之一。

1.1选题背景。

旅游地生命周期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被国外学者提及,是研究旅游地发展演化的重要理论基石,被广泛用于解释旅游地的演化,近年来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运用该理论,可以了解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明确其发展的限制因素,并通过采取措施人为调整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阿里地区位于自治区的最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辖札达、普兰、噶尔、日土、革吉、改则、措勤7县,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

阿里地区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完成由财政部投资的岗底斯和普兰两个宾馆的建设任务,1984年正式接待印度官方香客。1985年阿里地区旅游公司成立,并开始接待第三国旅游团队,阿里现代旅游业由此发端。其中,阿里预计将于2010年10月1日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

阿里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民俗风景,具有较大的吸引功能。随着现代旅游者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神秘地区的向往,阿里很有可能成为旅游的终极热点地区。

1.2阿里旅游开发现状。

阿里的人文景观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普兰县境内的孔雀河谷,这里有著名的神山圣湖以,札达县境内的象泉河谷,这里最重要的景观是古格王朝遗址;日土县的班公湖流域,这里有大量远古留下的岩画。目前经营阿里旅游的旅行社有:阿里旅游公司神山国际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分社。由于道路状况,旅行社组团到阿里旅游都是采用越野车。但主要的旅游企业为阿里地区旅游公司。各县的旅游景点,都由阿里地区旅游局主管。由于阿里到各县的距离较远,而且交通不便,导致旅游接待量,明确比拉萨少得多。

2.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阿里旅游开发对策

作为旅游地发展的预测模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阿里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有效管理有实践意义。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该理论可以指导阿里旅游的市场营销和规划。为了使阿里旅游从探索阶段进一步发展到参与和发展阶段,可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框架来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带动阿里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2.1明确目标游客市场,进行游客需求分析。

阿里的目标游客市场以年轻的探险者为主,到阿里旅游由于交通不便,通往阿里的游客都选择乘坐越野车。从拉萨到阿里,距离大约是1500公里,需要2天车程。虽然公路不便,尤其7月中旬,多雨,不过途中的风景值得享受,而且在行进时拍拍照,途中可以参与到当地生活区,尽情与当地居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乐趣。正适合于年轻的探险者,途中不仅可以观赏到神山圣湖自然风光,还可以观赏到丰富多样的生物旅游资源。

2.2根据游客需求,开发、提供旅游产品。

阿里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以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为主。到阿里旅游的游客,主要以探险旅游者为主。在阿里旅游开发中,缺乏本地的旅游产品。要面向目标市场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新的旅游资源,具有特点的旅游产品是很重要的。

2.3进一步完善阿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阿里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应当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交通设施、通信设施和旅游安全设施的建设。由于旅游区地处高原且地广人稀、地貌复杂,在旅游活动中的危险性相对于其它旅游地要高,因此要做好旅游安全设施的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护服务,切实保障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4加大阿里旅游开发的宣传力度。

旅游形象设计是景区所在政府和公众对本地旅游的资源核心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当中,旅游形象设计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阿里旅游知名度较低,在此情况下科学设计阿里旅游形象,选择适宜的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形象定位方面,应当着力突出其浓重的历史底蕴和宗教色彩以及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特点,树立一个美丽、奇特、宁静、祥和、古老、神秘的旅游地形象。

完善旅游政策保障体系,制定投资、财政、金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业政策环境。结合阿里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制定旅游业的系列管理条例,使旅游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多方位开拓融资渠道,吸引各类投资者。

旅游开发理论篇2

关键词:需求理论;宁波;老年旅游;旅游市场开发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老年旅游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并且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点。目前,宁波很多旅行社认为老年旅游者支付能力有限,对旅游价格敏感,消费理性,旅游市场“风险大,利润薄”,缺乏对旅游市场的开发。从需求理论分析,宁波老年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宁波旅行社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好市场开发工作。

一、经济学的需求理论

经济学认为,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旅游经济学认为,旅游需求就是指为了满足对旅游活动的欲望,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有效的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以及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当然,旅游者外出旅游需要时间,旅游需求还表现为旅游者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另外,旅游需求还要考虑旅游者健康状况等。

二、从需求理论看宁波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潜力

从需求理论来看,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潜力是由老年人的购买力、购买欲望、闲暇时间和身体状况等要素共同决定的。

(一)宁波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旅游经济学的需求理论认为,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影响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并且还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出行方式的选择,等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随着整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首先,宁波老年人大都有基本固定的收入。宁波很多老年人是退休在家,有固定的退休收入;大多数老年人基本上都参加了养老保险,有养老保险金;另外有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有较为丰厚的积累;还有一些老年人则能从集体经济、房租等等方面获取较为可观的收入。其次,宁波老年人可以从子女那里获取较多的“经济补贴”。参加工作的儿女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常常会定期给老年人一定的“经济补贴”。最后,宁波医疗卫生保健等社会事业发达,老年人“敢于”消费,愿意用可自由支配收入进行外出旅游消费。另外,宁波目前推行的丧葬制度改革改变了子女们赡养老年人的观念。“厚养薄葬”逐渐为社会所提倡,忙于工作的子女们大多数愿意出钱让父母去旅游。

因此,可以说,宁波地区多数老年人出游都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基础。

(二)宁波老年人外出旅游的闲暇时间更充裕

从旅游经济学需求理论来看,对于就业在职人员来说,需要有足够数量而且比较集中的闲暇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外出旅游。对修养的老年人来说,外出旅游不存在时间问题。但是,对许多中国老人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闲暇自由。外出旅游的闲暇时间更为充裕,是宁波老年人有别于许多其他地方的老年人的又一特点。首先,宁波社会服务业迅速发展,使老年人从繁杂的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近十几年来,宁波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家政服务业迅速发展,真正把老年人从日常家庭事务解脱出来,退休的老年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其次,宁波家庭形态的变化也给了老年人更多的自由。近年来,宁波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各小区的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小孩入托儿所幼儿园乃至小学非常方便,导致家庭结构由“三代同堂”式的大家庭逐渐向“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式的小家庭过渡,于是出现大批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

(三)宁波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强烈

旅游经济学理论认为,旅游动机即旅游欲望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相较与其他地方的老年人,以下几点因素决定了宁波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更为强烈。首先,宁波城镇化发展激发了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宁波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迅猛,使传统生活模式逐渐解体,退休的老年人独居寓所,这就更增加了老年人家庭晚年生活的孤寂和失落。他们希望通过旅游获得精神上的慰籍。其次,宁波老年人退休之后外出旅游“补课”的欲望强烈。宁波目前健在的老年人,都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宁波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的大潮,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较快,年轻时无暇出游,退休之后,外出旅游“补课”的欲望格外强烈。再次,散布海内外的“宁波帮”让宁波老年人外出探亲旅游欲望强烈。宁波老年人非常希望利用旅游机会去看望他们,展开探亲旅游。最后,祖国丰富的旅游资源、飞速发展的社会建设也激起了宁波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

(四)宁波老年人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因素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又一因素,对老年人来说,有时显得尤其重要。宁波老年人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得他们具备外出旅游的身体条件。

宁波老年人良好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宁波人口预期寿命高,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好。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宁波市人口预期寿命已达78.1岁。其中男性人口预期寿命76.7岁,女性79.1岁。从宁波市民对各自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看,在被调查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占54.5%,基本健康的占19%,两项之和达73.5%。这些数据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也位居前列。二是宁波人饮食习惯科学,老年人常见疾病低发。宁波地处沿海,气候湿润,居民喜食海鲜,口味清淡,常见老年性疾病低发。三是宁波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达,老年人注意强身健体。宁波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进步,不仅使老年人得以延年益寿,也增强了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三、宁波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从需求理论来看,宁波老年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出游欲望、身体条件等方面,都具备了出游条件,宁波老年旅游市场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宁波旅行社应该根据宁波老年旅游市场的特点,把潜在的需求激发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做好市场开发工作。

(一)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专项旅游产品

宁波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川水秀,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是理想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发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1、开发适合宁波老年人需要的旅游项目。比如,保健旅游项目。像温泉洗浴的宁海、“太子气魄,西湖神韵”的东钱湖、海滨娱乐海滨之地的象山,空气清新、阳光充裕,对老年人身体疾病的治疗、休养都有很大益处。宁波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保健旅游、康复旅游,使老年旅游者在旅游期间既可以治疗、休养,同时又可以观赏美景,使老年人在领悟益寿健康的真谛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受到文化艺术的陶冶。再如探亲旅游项目。宁波很多老年人年轻时都有外出游历的经历,他们普遍具有对中国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向往,具有怀旧思乡的情绪,喜欢追根求源,寻亲访友。又如,宁波老年人中很多以前都在上海生活过,他们对上海有更多的思念。所以,开发探亲旅游项目,可以让老年旅游者故地重游,满足他们的怀旧心理需求。

2、旅游产品内容设计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旅行社应根据宁波老年人的需求特点,科学设计旅游产品。比如,宁波多山多丘陵,旅游景区景点多位于山丘地区。旅行社在旅游地点选择时要注意宜平不宜坎,多选择平坦的地方;内容安排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老年人旅游的内容安排应少一些,随意一些。老年人在住宿等接待条件方面要求并不高,比如并不要求住什么高星级的酒店,只要求住宿干净,价格合理、实惠就行。饮食选择宜软不宜硬,宜素不宜荤,用餐也无须大鱼大肉,合口味,下饭就好,但每餐要保证有稀饭、蔬菜供应。

(二)强化老年旅游市场细分

宁波老年人的不同组成、不同经济状况等,构成了宁波老年旅游市场的细分。

1、细分宁波老年旅游目标市场。细分宁波老年人旅游市场,首先要确定潜力大的目标市场。从调研分析来看,宁波市最具有开发潜力的目标市场大致有三个。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医生、文化工作者等。宁波市这类老年人占有相当数量,而且他们一般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离退休后的空余时间里出游意愿较强。二是较为富裕的老年人。他们自己拥有一定的资产,或有富裕的子女资助,或有海外亲戚资助。这类老年人经济条件好,且有充裕的时间,但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需要加强引导,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其出游,也是很有潜力的市场。三是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和市郊富裕乡村中的老年人。这类人一般文化不高,相当一部分可能还存在语言障碍,习惯于邻里间老年人的结伴和聚集,对外界,尤其是现代化设施和都市景观充满好奇,也有很大的出游可能性。

2、细分宁波老年旅游产品。在老年人细分的基础上,对老年人旅游产品设计细分。据宁波召开的一次老年旅游会议传出的信息,宁波目前有25%的老年人对旅游的要求呈高档次,而近60%的老年人有旅游愿望,但希望经济实惠,所以对不同要求的老年人要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针对消费水平较高、对旅游产品要求较高的老年游客,可以推出价格较高的豪华线路产品,保证“游有所值”。对于希望经济实惠的老年人,应为他们设计经济实惠游,在时间的选择上应避开节日旺季,淡季出游最理想,因为淡季大部分景区价格下调,酒店、餐厅等也会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推出。

(三)加强老年旅游产品促销

旅行社应从定价策略、促销渠道、促销方法上加强宁波老宁旅游产品的促销。

1、老年旅游产品定价要合理。宁波老年人经历过改革开放前较长时间的并不富裕的生活,目前尽管消费水平已经提高,但大多都有勤俭节约的习惯,对旅游产品价格较为敏感。因此,老年旅游产品首先要定价合理,在定价上可以选择明码标价,标明产品的成本,保证旅游质量,以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当然,旅行社可以妙用老年人优惠,降低旅游产品成本进而降低旅游产品价格。旅游活动过程中景区门票的价格占旅游产品的大部分,而对离退休老年人,宁波及周边许多地方凭老年证有全免或半免的规定。利用这些规定,就可降低旅游产品的价格。还有一些航空公司会针对老年人推出特别的优惠票价,各个航空公司的优惠方式和程度不同,旅行社也不妨充分利用。

2、老年旅游产品促销渠道要选准

旅行社可以选择专门为老年人创办的报刊和新闻杂志进行针对性产品宣传。但是,由于宁波老年人消费心理成熟,经验丰富,因此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度一般。旅行社加强与各级老年组织等组织的联系也十分必要。旅行社联合地方老年组织组织老年旅游既有利又有效。由于各级老年组织热心为老年人办实事,在广大老年人心目中享有充分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已成为各级老年组织的无形资产。旅行社通过和老年组织开展旅游活动,就会使广大老年人自然地产生依靠老年组织出去旅游有安全感,也会得到老年人家庭、子女对这种联合组织老年人旅游方式安全性、可靠性的认可。这样既可以发挥旅行社的导游专业服务作用,又有效地发挥了各级老年组织开展老年人旅游活动的组织作用。

3、采用亲情为主的促销方法

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常有空虚和失落感,老年人不喜欢孤独,但又最容易孤独,他们渴望与人接触,渴望得到社会、家人的尊重和关注,宁波老年人尤其如此。因此在营销的手法上,应用“情”字当成主轴,来贯穿整个营销程序。比如,在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与老年人相关性比较大的节日到来时,利用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设计一些针对宁波老年人的旅游项目,开展亲情营销,更容易获得老年旅游者的青睐。

(四)完善老年旅游产品的服务

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行、游、住、食、购、娱,任何一环出现纰漏,都会影响到老年人对整个旅游产品的评价。因此,在设计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的同时,要认真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完善老年旅游产品的服务。

1、导游服务要优质。对于老年游客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优质导游服务至关重要,同时应倾注更多的情感因素。许多老年游客正是由于儿女们都忙于工作,缺少应有的关爱,感到寂寞,才产生旅游动机。导游人员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再注入对老年游客的一片关爱,才能满足老年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2、关注老年人的旅游安全。老年人出游首先关注的就是自己旅途健康安全。这就要求导游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在老年心理、老年保健、常见病的急救方法方面有所了解。一些老年人腿脚不太方便或身体上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需要导游在行程中给予更多的关照。为了老年人的出游平安和健康,旅行社要安排专业的医疗保健医生随团讲解老年人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协同配合导游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3、相关企业要积极开发适于老年人需求的配套产品。比如,饭店应依据老年人的特点设计老年住宿产品。像配备必要的老年保健设备,设计、建立老年保健室;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生理特征,推出老年客房。客房尤其应重视老年安全系统的完善,如防滑设计采用地面打涩蜡,铺防滑地砖等。针对老年人喜好以家庭形式出游、享受天伦之乐的心理特征,设计带厨房或庭院式的家庭套房。饭店餐饮可推出具有滋补保健功能的老年保健套餐,或是带有家庭喜庆气氛的合家欢套餐,等等。

从需求理论来看,宁波老年人出游必备的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出游欲望、身体条件等条件都已具备。旅行社宁波旅行社应抓住机遇,努力拓展老年旅游市场,加强对宁波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在不久的将来,老年旅游市场一定会成为宁波旅游市场的重要部分,为宁波旅游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张启富,陈国龙.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15-20

[2]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0,57-66

[3]方小燕.论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104-105

[4]陈健平.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分析[j].福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38-42.

[5]李松柏.对“长三角”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8(7):92-94.

[6]徐栖玲,陈宏巨.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浅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4):11-13.

旅游开发理论篇3

【关键词】旅游规划理论;开发实践;对接研究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发展成为旅游大国的趋势,全国各省市、地县的政府部门都制定和开展了相应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活动。但旅游规划开发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每一步都有创造性的思维,也可能会步入误区。可见,正确的利用旅游规划开发思路,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今后旅游业发展。

当然,良好旅游开发规划是为了更好的开发旅游服务的。因此,对一个旅游开发地来说,旅游开发规划的制定还只是发展旅游的一个前提条件,要想真正的将旅游发展起来,还必须将所做的旅游开发规划与自身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将好的规划思路及方案落实,同时不断地修改方案中不合时宜的地方,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1.旅游规划理论

1.1旅游规划理论现状

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旅游目的地要赢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一个好的旅游发展规划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旅游产业得到更大发展,我国旅游业也由此进入了繁荣昌盛的黄金时期,旅游开发规划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最近几年,全国出现了一个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热潮。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编制规划,大中小城市以及县、区也在编制规划,甚至一些乡镇村也编制类似的规划。需求拉动供给,目前国内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单位和人员也越来越多,从政府主管部门到政府研究机构,从各类大专院校到私营公司,甚至有一些个人临时搭起的班子。诚然,随着各学科专家纷纷进入规划市场,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创造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上乘作品来,对指导旅游开发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出来了一些不可回避、而且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1.2旅游规划理论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其理论、形式和最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外都仍旧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总体而言,旅游规划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完善的技术体系、缺乏成熟的操作体系、缺乏严密的实施监控体系以及专业化的规划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主题抽象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规划部门正在朝着不断探索如何编制旅游规划的方向发展。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目前的大部分旅游规划的主题还不准、不深,没有预见性、经济性和社会性,还是较为抽象、不具体,因而不能依据主题策划具体的项目,更无法形成对游人有超强吸引力的高品级项目。

1.2.2市场概念化

纵观国内所做的规划,发现很多旅游规划虽然都注意了对旅游市场的分析,但大都是指出一级目标市场、二级目标市场等,都过于概念化,缺乏对本地旅游市场的深入调查和细分。在没有找到真正的潜在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盲目的对项目进行市场定位,显然是不准的,行不通的。

1.2.3项目雷同化

由于目前我国旅游规划市场的热潮,使得很多旅游规划人员盲目的追求数量,应付性心理较重。在没有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去把握社会、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旅游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关联度的基础上,所做的旅游规划没有找准具体市场需求与本底资源和概念资源的切入点,只是借鉴,更有甚者是照搬其他规划当中的策划项目以及产品等,雷同现象就难免了。

1.2.4实施随意化

目前国内旅游规划行业、政府机构以及业主等存在着一种认识偏差,那就是都注重规划的如何编制,却对规划的实施置若罔闻。“有规划却无法实施”是当前规划工作整体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规划多么科学合理,文本何等精美,这只是规划工作的一部分而已,而实施它们才是规划工作的真正重点。

1.3解决对策

为规避旅游规划的“规划失灵”和“技术失灵”,需要做到科学性与可行性、权力与权威、虚与实、滚动实施与跟踪监控等相结合。

1.3.1明确规划性质

旅游规划不仅是一项技术过程,也是一项决策过程;不仅是一种科学规划,也是一种实用可行的规划。总体而言,旅游规划应是系统规划、集成规划、协调性规划、动态规划和开发规划。

1.3.2扩大参与主体

旅游规划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经济行为;不仅要求政府参与,还要有经营管理人员、当地民众以及投资方的参与。允许多重决策权威协调参与,避免规划师单纯根据领导意图编制蓝图。

1.3.3强调规划动态

旅游规划不是静态的物质形态蓝图式的描述,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反馈、调整的动态过程。规划文本的编制完成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初始阶段,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我们必须采取弹性的思想和方法,确立“全程规划”的观念,保证“一条龙”服务的思想。

2.旅游规划的开发实践

旅游开发理论篇4

关键词:文物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关系处理

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国,文物古迹遍布全国各地,保护好文物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我国也是一个旅游大国,近年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旅游产业成为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许多地方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力图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旅游事业的发展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促进两者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中国这个文物大国和旅游大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物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文物是一种历史资料,可以满足人们的探古求知心理。文物对文献的记载起到一个证实和补充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实物资料,也有助于专家研究和恢复史前社会面貌。许多游客对我们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十分感兴趣,直观、形象、生动的文物古迹正好满足了这部分游客的需要,使得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览中观赏文物古迹,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二)文物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文明史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像被称为“世界第奇迹”的秦兵马俑、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的敦煌莫高窟,等等,这些神秘的东方文化代表总能勾起国际国内游客的好奇心,总想一探究竟。同时,我们国家疆域辽阔,各个地方的文物反映了各个地方不同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和区域文化,像山西平遥古城、苏州园林等等,也促使国际国内游客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游览。

(三)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促使游客先睹为快。文物不可再生的特点,推动各个地方大量开发文物旅游,文物景点成为许多地方的旅游业的支柱,像我们的首都北京,号称十朝古都的西安等等。可以这样说,丰富的文物古迹,对促进这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可以相互促进

(一)旅游发展可以促进文物保护。首先,旅游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通过对文物的参观及旅游景点的宣传,游客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深刻的教育,认识到文物的重要价值及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他们增强文物保护意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自觉保护文物。其次,吸引游客参观有利于文物保护。文物是许多地方吸引游客的看点,也是当地旅游经济的引爆点,少了这个点,旅游业发展必然受到重挫。加上文物独特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决定着文物一旦遭受损毁,就无法恢复。因此,无论是旅游主管部门、旅行社,还是文物景点单位,都不愿意出现这种局面,必然会注意保护文物,以便永续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尽量完好无损地展现给游客。再次,旅游发展有利于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问题。我国文物古迹很多与国家地方财力有限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许多地方在文物保护经费支出方面总是捉襟见肘,导致许多文物由于缺乏经费保障而遭致损坏,甚至是毁灭。旅游发展可以为文物景区创造经济效益,进而提取部分资金对文物进行修缮和维护,通过市场化手段摆脱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困境。

(二)文物保护可以促进旅游发展。文物保护和文物利用是一个辩证关系,文物保护是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文物开发与利用的前提。反过来讲,保护文物资源,最终的目的是进行文物利用,否则,就进入一个为保护而保护的怪圈,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的效用。文物利用一个重要的方式是旅游开发。要牢固树立合理利用是对文物的最好保护的理念,通过科学管理、适度旅游开发,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哺文物保护,形成文物保护-利用-再保护-再利用的良性循环,进而推进文物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三、旅游发展也会给文物保护增添困扰和压力

(一)过度开发利用损坏文物。一些文物景区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对文物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景区超负荷运转,致使文物老化、破坏甚至是毁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随意改造破坏文物。有的文物景区在文物维修和保护方面不遵循科学规律,相关维护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是按照维持原样、符合历史时代特点的要求对文物进行维护,而是对一厢情愿的对文物古迹进行随意改造,从而破坏了文物的原真性。

(三)配套设施建设威胁文物。许多文物景区为增强承载力,加大道路、宾馆、饭店等配套旅游设施建设力度,甚至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大兴土木,恶化了文物原有的保存环境,以致直接威胁着文物保护。

(四)游客不文明行为损毁文物。一些游客在观赏文物的时候举止不文明,有的在文物上乱写乱画,有的随意踩踏、攀爬、抚摸文物,有的甚至打砸盗取文物部件,致使一些文物严重损坏,有的甚至流落他乡,损失无法挽回。

四、找准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契合点

(一)牢固树立文物保护和旅游事业协调发展理念。首先,树立以文物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的理念,推动文物保护和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其次,树立文物既是我们的财富,也是子孙后代的财富的思想,注重长远发展,兼顾眼前利益,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再次,树立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理念,注重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造成金钱无法衡量的损失。

(二)将文物保护规划纳入本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当中。按照摸清家底、科学规划、注重衔接的思路,统筹编制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规划。“摸清家底”,就是地方文物及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专家,结合全国文物普查,启动本地区文物全面普查、分级分类认定和登录工作,建立文物清单和数据库。科学规划,就是要按照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的要求,抓紧编制本地区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规划,统筹处理这两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科学描绘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路线图”。注重衔接,就是要抓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规划的上下对应衔接,使文物布局更加合理,旅游发展更加有序。

(三)增强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工作合力。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应加强合作、密切配合,推进文物保护和旅游事业协调发展。文物部门要主动作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文物资源,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争取本级政府和旅游部门支持,在当地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文物维护基金,在开发利用中保护文物;要加强对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特别是游客文物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遵守文物保护相关规定。旅游部门在文物开发利用上要加强同文物部门的协商,无论是文物修缮,还是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安排,要主动征求文物部门意见;要在文物景区和旅游线路上中,对游客进行文物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对游客破坏文物并造成不良后果行为,应采取相应手段给予制裁。

(四)合理划分文物景区的功能分区。根据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将文物景区划为控制性保护和非控制性保护区域,控制性保护区域一律不准搞经营开发,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原貌原状,让游客享受文物本身带来的知识和乐趣;非控制性保护区域可以搞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各种旅游服务,推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潘洪.论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J].科教文汇,2007(6):57-59.

旅游开发理论篇5

【关键词】增长极极化作用扩散作用

一、文献综述

增长极理论在我国起步比较晚,随着增长极理论在我国各个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21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将增长极理论引入旅游业,提出了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的初步概念。但当时有关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的文献只有零散的理论节点,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陈俊伟(2000)论广西旅游业的新增长极中首次提到旅游增长极,文中探讨广西旅游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只重视桂林旅游的发展而缺乏新的旅游增长极。苟小东,张燕,王谊(2001)在陕西省旅游产业布局的新构想中比较早的提出了旅游增长极,文中提到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走单增长极的孤立道路,必须建立以多个旅游地产增长极为节点的旅游线路和网络体系。赵现红,吴丽霞,马耀峰(2004)针对陕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应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原因,提出培育新的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整体提升陕西旅游业。李秀霞(2005)文中指出吉林要想实现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选择和培育对区域旅游产业地产经济增长起带头作用的增长极。杨阿莉(2006)进一步运用增长极理论来指导西部旅游规划。朱葛劲,朱创业,庞筑丹(2008)基于增长极效应理论来分析秦巴地区旅游竞合分析,明确该区域旅游增长极。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属于非均衡增长理论。后由其弟子布德维尔赋予增长极地域性,将这一理论细化到具体的空间上,形成了现今区域经济发展广为应用的理论模式。其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布德维尔指出,增长极是指不断增长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步发展。这种经济活动的极化必然导致地理分布上的极化,其极化效应是导致城市区域的扩大和不断繁荣。随着增长“极核”的形成和发展,还将产生经济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增长极理论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本文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着重从理论基础、地产优势、以及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湖南省选择增长极开发模式的有利条件。

三、湖南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分析

(一)湖南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旅游产业增长极一般都具有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区位优势、旅游政策优势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从而形成旅游规模经济,产生极化作用。湖南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确立以后,增长极内部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部门)都得到了良好发展,接待游客人数持续增加,旅游产业地产经济收入总额不断上升,旅游产业利润更是快速提高。而收入的增加也进一步推动了该省增长极高附加值旅游产品的开发或更多游览景点的建设,促进更多的旅游要素资源向省域增长极核心区域集中,旅游产业这种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湖南省增长极地区旅游产业地产的市场竞争力水平,增加了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最重要的是旅游产业的极化作用,有利于增长极地区旅游企业开展专业化合作,进行旅游联合促销、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旅游形象整体设计、以及旅游线路整合,提高增长极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提高了其区域的旅游产业化水平。

(二)湖南省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的扩散作用

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部分旅游经济、旅游资源要素从极核地区向附近周围地区扩散、延伸,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湖南省旅游业在极化的最初阶段,极核地区能够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从而保证了游客顺利完成一次旅游活动。但是该地区的旅游产业地产增长极的游客承载量有一定的极限,到了极化的中后期,其游客容量超载,对增长极地区的旅游资源、生态平衡、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等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其旅游投资与经营成本显著增加,阻碍增长极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湖南省旅游产业地产的增长极逐步扩大其增长极的区域地理空间范围,对越来越多的到访游客实施周围地区分流,依靠增长极地区来为旅游者提供其自身不能满足的旅游需求,从而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就是所谓的扩散效应。

参考文献:

[1]陈俊伟.论广西旅游业的新增长极[J].旅游学刊,2000,(02).

[2]王谊,苟小东,张燕.陕西省旅游产业布局的新构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3]赵现红,吴丽霞,马耀峰.应用增长极理论整体提升陕西旅游业[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03).

[4]李秀霞.集安构建吉林省区域旅游增长极优势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5,(08).

旅游开发理论篇6

【关键词】趋势外推贵州喀斯特乡村旅游

一、由趋势外推法到问题的提出

趋势外推法(trendextrapolation)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趋势推断未来的一类方法的总称,用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其理论要点体现为:一是决定事物过去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该事物未来的发展,其变化,不会太大;二是事物发展过程一般都是渐进式的变化,而不是跳跃式的变化,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依据这种规律推导,就可以预测出它的未来趋势和状态。因此,趋势外推的含义可以定义为:依据经济事物的历史数据,先描述出散点图,辅之以数学模型,进而预测出未来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值,是一种探索型的预测法。

由上述可推断,趋势外推理论有两个假设和两个核心环节。“两个假设”:一是预测对象的发展趋势不变;二是预测对象的发展过程是渐变,而不是突变。“两个核心环节”:一是找到合适的趋势拟合曲线方程;二是确定趋势曲线方程中的参数。进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针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可以通过选择差分法,而采用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中的龚珀兹曲线预测模型;第二,其中龚珀兹曲线预测模型表达式为:其中y:观察值;:估计值或预测值;t:年次;k,a,b:待定参数。www.133229.Com从中可以看出,在影响事物过去发展状况的因素中,选取对当前该事物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因素a,而且是以b的幂指数次方来影响,同时随着时间t的推进a与b的取值是不断变化的;第三,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过程中,参数a,b,c,d…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旅游主体、不同的发展事情可能代表不同的影响因素,比如:旅游者追求最大效用因素;经济利益能否持续化因素;社会文化是否达到生态效益;旅游核心产品或旅游有形产品等产品因素在旅游者当中的吸引程度等等;第四,最终确定的因变量yt+1可由前面几期的数据来拟合求出。

二、趋势外推法与贵州喀斯特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

趋势外推法作为一种最为常用的经济预测方法,是一种利用过去来推测未来状态的方法。由于经济发展的过去和未来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是外推法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经济发展虽有跳跃式,但主要是渐进的。通过对贵州省大量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总结,人们发现其中的发展过程很多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我们掌握这种经济的过去发展规律,就可以遵循这种规律进行推导,以确定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未来,这就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外推法的基本原理。

同时,外推法所基于的如下两个假设前提是能够吻合乡村旅游发展过程需要的,其一: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决定经济的未来发展,变化是不大的;其二:经济发展过程一般属于渐进变化,而不是跳跃式、无规则的变化。随着社会结构、经济形式和参与主体结构图的变化,结合趋势外推原理新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便呼之欲出。

三、趋势外推对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指导——hb理念

1.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回顾

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同时,贵州乡村旅游目前主要采取了五种体制和模式,如下所述:

(1)以股份制为主的“天龙模式”:平坝县天龙镇以特有的“屯堡文化”资源,提出了“旅游强镇”的发展思路,镇政府负责旅游规划、保护资源、协调关系等软环境建设;成立旅游公司负责基础设施、项目包装等硬件建设,同时与旅行社合作开发市场。对于以天龙村为核心景区的“屯堡文化”资源,按村民房屋庭院所处的位置、观光价值,在村民自愿原则下,折算成资源股纳入统筹管理,按章分红。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开发经营手工艺品、参加“地戏”表演、导游解说等活动,拓宽就业门路,增加村民收入。目前,已有超过80%的村民成为股东并参与乡村旅游业。

(2)以出租反包制为主的“金山模式”:贵阳市小河区金竹镇引进客商落户金山村,成立起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以每亩800元年租金向农户租赁连片低产旱地和荒坡,首期工程已建成近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3000平方米竹木结构的亭台楼阁,推出集观光、休闲、娱乐、食宿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引来游人如织。目前,金山村已有130多户农民土地出租后,又被公司反包给他们分户经营,农民从中又增加了一笔承包费收入。

(3)以协会合作制为主的“董公寺模式”:遵义市红花岗区董公寺镇,在总结过去开展“农家乐”经营中各自为政、低档次恶性竞争的弊端后,引导各村先后成立起旅游等协会开展自律和新一轮发展工作,同时采取“支部+协会”办法,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帮助解决协会活动场所、启动经费等困难,并组织协会成员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各种乡村旅游节、研讨会、餐饮竞赛等活动,使全镇旅游业升级换代,走上了服务配套的“山庄型”发展新台阶。

(4)以工分制为主的“郎德模式”:该村以“国宝”级的苗寨文物和苗族歌舞表演为特色资源,全民参与旅游业,村里根据每个村民所能担当的角色,制定不同工分标准,制作相应工分牌。游客来到寨门口,男女老幼闻声而出,或参加欢迎仪式、或参加节目表演,活动结束时,分别到发牌人那里现场领取工分牌,作为日后结算分红的根据。这种管理体制在苗寨和谐社区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5)以民办公助制为主的“卡蒲模式”:平塘县卡蒲乡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前景看好,但受到资金和人才制约,启动困难。该县制定出规划后,采取部门对口扶持办法,开展村民培训、水电路建设、房屋庭院包装、改厕改圈改厨建沼气池等工作,对旅游餐饮接待户还配送电冰箱等设备,帮助村民开发民族餐饮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如今,卡蒲村正以崭新面貌迎接四方来客,乡村旅游业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以上模式是目前开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以村寨为载体、农民为主体,它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于不同的喀斯特地区,其开发乡村旅游固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所依托的开发理念肯定不能苟同,应依据本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具体条件为根本做适当调整。

2.hb理念的探索

(1)新的发展观——hb理念。hb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短视盲目的资源利用方式,认识到乡村旅游真正的限制因素不是资金,不是客源,是“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从而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且有度的开发。因此,hb理念的资源配置方式首先要求建立新的旅游发展评估体系,以“可持续”为宗旨,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确立真正能够体现旅游发展“质量”的各项指标,比如人均消费额,游客的逗留天数,大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等。要确实体现旅游发展从“粗放”向“集约”,旅游战略从“硬”向“软”的转变,最终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政策无论制定的多好,取得成效还得依靠贯彻和落实,所以该评估标准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从根本上遏制盲目的项目投资。其次,旅游资源的增量开发固然重要,但是存量的盘活和再利用同样需要重视。开源和节流并举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之道。因此在对新项目审批从严的同时,要鼓励对既有资源的保护和深度开发,在产业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2)hb理念指导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盲目地随市场而动是现在很多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通病,须知消费者的需求总是瞬息万变的,供给商不能总是处在被动适应的地位,而是要引导消费,创造消费,真正从长远利益考虑本地或本企业的未来发展以及产品的开发。而hb理念下的产品要求其在开发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准则,根据当地资源本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地设计适合本地情况的旅游产品,同时注重相关资源的配套建设。比如一个以风土人情见长的小城,就不能盲目跟风以商务会展旅游为重。

而在具体的项目规划时,需要谨慎地控制物质和能源的投入。每一个大型旅游项目必须经过科学的评估,仔细的成本效益计算,明确责权才能动工。可以成立一个专业评估机构,由市政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其评估结果对该项目能否上马有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3)hb理念下政府角色的演变。hb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市场经济并不融洽。在现实中,想要依靠市场或企业的力量去实现hb理念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仍然是推进旅游业模式转变的主导力量。新形势下政府角色的扮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贯彻“和谐平衡”的新型发展观,从宏观上控制整个乡村旅游发展的合理节奏与进度;第二,落实更为合理的新的“旅游资源评估体系”的建立;第三,完善旅游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最后是在产品开发上对大型旅游投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严守自己的职责范围,保持对整个旅游的客观立场。惟有如此,才能克服“补偿性反馈”,从而实现整个旅游系统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hb理念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其更具前瞻性的思维模式。它以“和谐harmonious”为灵魂,以“平衡balance”为准绳,以旅游业的长远利益为目标。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我们追求的不再是“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而是如何控制“游客规模”,通过消费结构的优化来增加旅游收入;不再是经济性指标单方面的“突飞猛进”,而是包括生态、社会等各项指标的全面进步。整个旅游系统将在“适当的速度”下螺旋式地前进,从而更加稳定,更加可持续。

趋势外推理论指导下的hb开发理念关系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程道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7.

[3]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民族出版社,2007,11.

[4]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7,(4).

旅游开发理论篇7

【关键词】旅游业激励激励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加入wto我国逐步开放旅游市场,对旅游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国内旅游业人才普遍匮乏,因此如何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现在的企业人才状况,应重视使用激励的手段。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本文将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起我国旅游业人才激励机制问题。

一、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人才流动的不均衡与人才流动率过高并存

所谓人才流动,就是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与精华的人才,在工作地区、部门、行业以及工作岗位上的变动,亦即人才工作内容和生活空间的移动和变迁。人才流动是社会各系统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变换的关键。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条件。而我国旅游业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及流向不合理的现象十分突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沿江沿边流动的趋向相当明显。西部拥有数量丰富的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地区经济于东部沿海地区,加上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致使人才东南飞的现象十分严重。

2、旅游业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

我国现阶段的旅游业人才资源存在着一系列结构上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即熟悉计划经济的人过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二是层次结构不合理,即中初层次的人才多,高层次的人才少;三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即低学历的人员多,高学历的人才少;四是职业结构不合理,即事业单位的人才多,企业的人才少;五是区域结构不合理,即东部地区的人才多,而西部地区的人才少。具体而言,就是那些熟悉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能熟练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管理技术的专业适用型人才以及金融运作人才等高级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极为稀缺。

3、加入wto后将使我国旅游业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wto后,大批跨国集团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凭借他们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管理上的优势,使大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外流,将会严重削弱国内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原理分析及应用情况

1、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方法的概括。总的说可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三类。三者在旅游企业实行激励机制过程中有不同的应用。

(1)内容型激励理论是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从低到高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五种需要;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作用于职工的心理因素分成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旅游企业要确定需要的主次顺序和结构及满足人才特定的需求目标才能以最大的激励来吸引、留住、开发企业所需的人才。

(2)过程型激励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产生到最终采取行为的心理过程的理论。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过程型理论就是要找出对员工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预测和控制员工行为。

(3)行为改造理论是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们的行为使其达到目标的一种理论。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有亚当斯的“挫折理论”,斯金纳的“归因理论”。应用行为改造理论要求企业帮助员工确立正确的战胜挫折的方法,按照员工的不同需要进行强化训练,弄清员工行为的真正原因以正确决策。

2、对激励的层次和类别的分析

旅游企业管理激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激励体制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如经济激励、目标激励、动机激励、工作激励等等。按激励本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激励,一类是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管理者激发员工积极性最基本的方法,正确运用物质激励的手段,满足人才的正当合理的需求,可以调动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精神激励则是满足其精神需要来调动人的工作激情,可以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且能进一步推动物质激励的发展。与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的范围更广、方法更多。企业在人才开发与管理中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法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使激励作用效益最大化。

3、旅游企业中仍有激励不足的现象

(1)物质激励使用不灵活使激励作用大为降低。大部分的旅游企业仍奉行以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制的工资制度,忽视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工资报酬不能体现出人才工作质量的高低,即没能把劳动差别与工资收入差别联系起来,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无法实现激励的促进作用。

(2)物质激励的分配不公、利益均势失衡,甚至使激励作用走向反面。物质激励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如果该激励的没激励或激励不及时以及成绩是在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最后却只由高层管理人员获得奖励,由此不但不能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反而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愿望,使激励作用走向反面效果。

(3)精神激励同物质激励未能很好的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激励作用的效果。精神激励应该是物质激励的重要的有益的补充,单纯的使用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都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的作用,而只能是两者的结合使用。鉴于现在的经济水平,应以物质激励为主,辅之以精神激励,才能充分显示激励的作用。

(4)激励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和动态性。不同激励的种类、手段各有其不同的效用、功能和使用对象,加上人才的动态变化,如果企业仅凭主观愿望认为只要有奖励即可,图省心省事,不注重激励手段的动态性,将失去激励应有的效果。因此,需要企业将激励制度化、规范化,把激励的手段揉进企业制度中固定下来,形成完整的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三、建立激励型的人才开发机制的主要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型用工、培训和晋升制度。

旅游企业要建立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竞争上岗的激励体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你追我赶,人人争先,富有活力的企业用人环境。就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大锅饭”式的平均分配主义和用工晋升机制,实行业内待岗和员工流动制,从而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

2、建立公正严明的激励型的考核和评估制度。

对人才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反映其素质和工作潜能,为评估提供客观依据。(1)逐级、逐日考核制。实行逐级管理体制,由上级考核员工,将其工作效率、服务态度、业务技能、劳动纪律、管理能力等与奖金报酬挂断。(2)过失提醒制。对于员工的工作失误以书面提醒的形式给予警告,并鼓励其改正。(3)实行奖励证书制。对于工作表现提出、成绩显著的人才,应及时给予表扬、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以激励先进带动一般。(4)实行年终综合考核考评制。在每年底,可对员工工作技能、岗位适应性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测评,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并帮助其制订新的奋斗目标,同时把考评的结果作为其加薪、调职、晋升等重要依据,激发其进一步认识自我、强化自我、发展自我的意识。(5)实行管理人员民主测评制和每月工作报告制。由各级员工对管理人员进行民主的评价,并由其个人做工作报告,激励管理人员不断改进工作。(6)实行外语水平考试制。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日益国际化,国外游客来华增多,外语对于旅游业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鼓励他们提高外语能力,把考试结果适度地与薪酬福利、晋升机会等联系起来,并适当提供补助和培训机会,促进学习外语的热情。(7)实行各级管理人员研讨制。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各级管理人员一起畅谈行业、企业发展的现状,竞争上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的形势等问题,可以不受约束,各抒己见,实现不同思想、观点的大碰撞,使各级管理人员从中获得启发,把握行业、企业的发展形势,更加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3、建立灵活自主的激励型工资分配制度。

(1)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将岗位分成不同级别,每一级别又分成不同档次,每一职位等级视情况可设最低工资,但可以不设最高工资额度,实行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灵活机制,同时又上、下适当交叉,以岗分级,以能定岗,一岗多薪,岗变薪变的动态式管理。(2)扩大工资分配范围,简化员工收入结构。(3)实行质量考核加薪制个人加薪不是根据年龄、工龄和资历,而是根据工作实绩严格考核后决定。(4)实行竞争性工资分配制。在一些重要的岗位和优秀的人才上应给予高于一般岗位和一般人员的工资,实行高薪养才,这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保持人才竞争的优势。

4、建立民主的管理体系和富有人情味的企业用人文化。要进一步激励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需深入发掘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营造民主的企业氛围,重视人才的主人翁地位,通过法制、制度等多种渠道实现人才的民利,积极鼓励人才对行业、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发明创造革新,鼓励员工的发明创造和服务革新,改进服务质量;同时,鼓励人才对企业管理积极思考和探索,并对员工的成就和合理化建议给予肯定和赞扬,并同个人的加薪、调职等相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喻小航齐善鸿,管理学原理1997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2、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1994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3、张四成王兰英,现代饭店人力资源管理1998年广东旅游出版社

4、李力,现代饭店管理概论995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旅游开发理论篇8

[关键词]城市旅游;旅游发展;旅游研究

一、国外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兴起源于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普遍出现制造业长期衰退、高失业率现象,在创新城市经济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型产业因其良好的产业特性和符合消费时代需求的巨大发展潜力推动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在1990年代快速成长为一个显著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对城市旅游研究的关注主要来源于现实:一方面是如何有效解决旅游者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对历史城市旅游的需求所带来的到访率增长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很多城市,特别是老工业城市将城市旅游作为城市复兴战略的政策。

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研究。供给研究,包括城市旅游的市场和形象研究。城市旅游产品研究,包括城市吸引物研究、城市文化旅游研究、城市遗产旅游以及城市事件旅游。城市旅游影响研究,包括经济影响研究、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环境影响研究、居民影响研究,以及其他因素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包括城市旅游的管理研究、城市旅游规划研究、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等。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对“困难地区”的旅游、城市旅游统计的标准化和城市景观评估的信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理论界对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学科体系建设等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探讨,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根据近年来中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现状,选取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热点问题为线索,理清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梳理和勾勒出近年来中国城市旅游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学术前沿态势。

2000年和2001年的旅游研究侧重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行业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这与当时全国许多省(区、市)几乎都以不同的形式提出将旅游业列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或列为当地优先扶持发展的产业现状有关。2002年和2003年在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旅游规划创新、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有了深入地研究,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有趋热的表现。2004年和2005年的旅游研究朝着实证和规范的方向发展,旅游研究的视角更为宽泛,研究主题的趋热点不明显,各个层面的研究趋于平衡。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会展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的概念和开发思路更为明确。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学者的重视和更多参与。

近年来对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开始触及温泉旅游、影视旅游、俱乐部旅游等休闲娱乐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城市旅游的研究对旅游经济、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及发展模式的一般理论的研究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重视。对旅游经济和曾经对旅游业产业地位、产业政策、旅游发展阶段、旅游市场化发展与政府行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的研究落在更有现实和发展意义的遗产旅游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上。

中国旅游城市国际化、世界化理论的提出,为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落定了座标,明确了方向,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对中国旅游城市如何登上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舞台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分析对比,理论著述以及相关战略对策,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更为积极的抗争因素,有力激励了中国旅游城市创建的市场。

由于城市旅游的基本概念存在着诸多外延,无明确一致的定义,又无成功的旅游城市发展经验以供借鉴和推广,导致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体系建设相对落后,使现实的城市旅游经济行为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和背景,难以形成“真正的”城市旅游学的系统理论。另外,我国对旅游城市的研究视角过多集中在对旅游客体的评价和开发上,缺乏以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主体在文化、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国际旅游前沿问题,缺乏将需求导向型与技术导向型有机结合的理论平台;目前国内旅游研究尚未真正涉及的领域是性与旅游、与旅游等与中国社会伦理文化发生冲突的敏感性问题,但这是理论界在研究旅游与现代性之间关系不可忽视的现象,城市旅游所追求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理性需求刺激与理性的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这是我国研究城市旅游活动国际化、市场化必须正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谷明,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8(11)。

旅游开发理论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开发理论篇10

关键词:文化;旅游;协同发展;云浮市

中图分类号:G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019-03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和旅游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共同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的一种生活文化现象。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本质,不包含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旅游是以一些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其核心内容即为文化,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最富内涵、最为生动、最具魅力的部分[1]。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旅游协同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在文化旅游领域有了很大的建树。国内很多学者对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季玉群、黄鹍[2]从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朱文林[3]对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进行了思考。白长虹等[4]对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作了研究。顾艳芳[5]对河南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进行了研究。曹晓鲜[6]从协同论的视角对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方面进行了阐述。侯国林、黄震方[7]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方面进行论述。王斌、陈慧英[8]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方面和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进行了研究。

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不过他们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上以实证研究为主,没有给予一般性的理论探讨。本文尝试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含义、理论方面及其机制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

二、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著名物理学家哈肯1974年于西德斯图大学创立了协同理论,它又被称为协同论或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描绘出它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规律,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2]。文化和旅游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在协同发展中运用一定的理论予以支撑。

1.比较优势理论及实践意义。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其理论开始是用于两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之中,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相对差别以及它们相对成本的差别。该理论对文化和旅游结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具有比较优势,在文化和旅游的开发中如何进行文化创意是重点和难点,同时欠发达地区文化和旅游开发如何发挥自己比较优势,增强旅游竞争力也是个问题。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他《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它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它是一个客观规律,有一个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退或复苏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和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业发展阶段开发和推出不同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关键点。

3.可持续发展理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发委员会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其核心是经济发展要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其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属于生态和资源依赖型产业,一旦开发不好,会对生态和资源形成很大破坏。

4.“增长极”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主要观点是把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使其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文化和旅游协同开发“增长极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把文化和旅游重点培育成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优先选择文化和旅游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开发,使其成为极核,而后带动其他边缘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5.系统理论。1968年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确立了系统理论的地位。系统论认为,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其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该理论核心思想是,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和旅游在一个系统中两者共同发挥着作用。

三、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1.在工作机制上,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协调。文化和旅游属于两个不同部门职权管辖范围,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属性和特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综合性产业,它们也都具有地域性、消遣性、经济性、传承性等特征。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工作机制,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指导。发展文化旅游的地区都相应制定了规划,加强了该地区文化和旅游的紧密合作,开创了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2.在互动机制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相促进彼此发展。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一般与旅游产业结合延伸为文化旅游产业,由此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力。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能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各个地区发展旅游,都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地区的文化品位,丰富和保护了地方文化,也给旅游带来了极强的体验感。

3.在两者联系上,把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功能。文化和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方面从旅游资源开发来看,其具有极高的文化含量。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渠道,经过开发后,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其内在价值。旅游是文化兴旺重要支点,它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文化大繁荣。另一方面,从文化资源开发来看,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支撑,旅游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过程也即是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

四、案列: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考

(一)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

云浮虽然是个年轻的地级市,但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云浮有禅宗文化、石材文化、南江文化和温泉文化等,将其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旅游对地方经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目前,云浮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都认识到协同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并积极发展各县区文化旅游合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合作为云浮文化旅游提供了协同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云浮位于广东西部,连接着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是著名旅游风景名城,“城中有山,山中有水,绿树花香,山水相映”是它的特色。其旅游佳景不胜枚举,佛教禅宗圣地——新兴国恩寺、闻名遐迩的龙山温泉、风景秀丽的蟠龙洞名胜区、历史悠久的罗定摩岩石刻等,令人流连往返。云浮市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无山不石,无石不洞,无洞不奇。云浮区域文化也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如佛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尽管云浮区域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其协同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近年来全国范围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云浮地区也逐步建立了一些产业协同发展的试验区,特别在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上通力合作,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云浮地区一直重视区域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工作,加大文化和旅游的深度开发,努力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广东省、全国甚至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一是禅宗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成功落户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了禅宗六祖文化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南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南江流域地区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南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结合发展,构建成了和谐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提升了云浮社会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为其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动力。

2.云浮地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云浮文化旅游的协同一般只是对现有文化的展现和保持,区域障碍没有突破,共同的协同发展目标很难树立,这严重阻碍了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没有进行系统地规划,导致它们处于一盘散沙的境地;云浮文化旅游协同开发仅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层次的表达,因此也降低了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云浮一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界对其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缺乏兴趣,因而导致云浮地区缺少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空间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快捷畅通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从而导致该地区可进入性较差。

(三)优化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路

协同相关理论认为,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系统,这些系统看起来似乎完全不同,实质上却存在着深刻的相似性,各系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合作,导致了各不同系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了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据此,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思路很多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促进云浮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及融合创新。地方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发展旅游必须依赖地方文化。推进云浮旅游发展,要与云浮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快使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以此促进旅游发展,进而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云浮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提炼资源的文化元素,以此提升旅游品质,旅游发展了,更进一步加强文化的发展。

2.推广云浮文化与旅游宣传。在协同相关理论看来,文化和旅游是两个分开的系统,要想使它们得到进一步宣传推广,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统一宣传。“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将两者结合起来宣传是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的需要。因此要打造宣传平台,弘扬文化旅游,普及文化旅游知识,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云浮现有的宣传设施,来挖掘云浮文化旅游的宣传品味、质量、影响力。

3.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目前,云浮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较低,竞争力和吸引力比较弱,要使云浮文化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推进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品牌是一种知名度,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会提高云浮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和永续更新性等特征,它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极大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云浮文化企业品牌和旅游品牌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广大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动力。

4.重视文化旅游人才战略。云浮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旅游人才的重要性,将人才战略作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实行“人才兴旅”战略,旅游行政部门、文化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要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小组,加大文化旅游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需要文化和旅游各方面人才,培育文化旅游人才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点所在,特别要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

五、结语

文化旅游成为新世纪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文化和旅游的合作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对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等进行研究,对文化旅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云浮以后必须要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利用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彼此的协作。发展文化要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平台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旅游需要文化提供动力,将旅游和文化协同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云浮文化旅游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康伟,李玉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以绍兴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季玉群,黄鹍.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5,(1).

[3]朱文林.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思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

[4]白长虹,邢博,孟繁强.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五力驱动、产业协同、滨海先行[C].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2011.

[5]顾艳芳.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8,(2).

[6]曹晓鲜.基于协同的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7]侯国林,黄震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C].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

[8]王斌,陈慧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1,(12).

Cultureandtourism:thinkingofJointDevelopment

wuBai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