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2:01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1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入宪;影响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17-02

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概念的首次公开使用是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国际组织开始正式采纳社会保障概念。自此,社会保障概念开始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为人们所普遍使用[1]2。社会保障是旨在保护公民免除因年老、疾病、失业、死亡或灾害等原因而遭受损失,并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各种措施的总称。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各国社会保障的项目广泛繁杂,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几大体系。因而,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第一,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收入中断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第二,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需求。包括灾民救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救济、城乡特殊贫困人员救济等制度。第三,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包括老年福利、托幼福利、残疾人福利、社区服务、城镇居民福利津贴等项制度和涉及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社会公益设施。第四,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包括优待军人和军人家属、军人转业和退伍安置、军人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等项制度[1]4。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概括起来,社会保障有以下四大功能。

1.社会公平的维系机制

各个社会保障项目都是以创造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和缩小社会不公平为出发点和目标的。

2.经济成果的共享机制

作为经济成果的共享机制,主要是通过这样一个制度安排,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分享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就是说经济差别虽然依然存在,但是这个差别由于有了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控制在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的程度。

3.政治文明的促进机制

社会保障本身是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及利益集团,经过博弈以后的一种妥协,实际上是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

4.精神和谐的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以及化解劳资矛盾,能够消除人们的心理对抗。

二、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述评

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一个大的保障概念。它由三个基本的子系统及一些其他项目构成。一是面向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二是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三是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定社会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此外,还有慈善事业、企业年金等等补充保障。

近几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们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新的养老保险体制初具规模。为顺利度过我国迅猛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基金模式改为部分积累基金模式,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它较好地界定了国家对职工养老的责任,同时又明确了企业和职工应缴纳费用的责任,既实现了社会保护,又突出了自我保障,通过个人账户把职工待遇水平和在职时的贡献大小紧密联系起来,还体现了效率原则。第二,医疗制度改革由试点转向面上推广,与此同时,还将推动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长期以来存在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及有关的种种问题将得到解决。第三,初步建立起失业保险和下岗职工保障制度。1999年初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了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凡是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都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的机构,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第四,逐步形成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安全网。将原来比较狭窄的传统救济对象扩展到所有城镇居民,在全社会范围内设置了最后一道保障安全网。目前全国已有五百多个城市和六百多个县政府所在的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所辖城市和城区全部建立了这项制度,一些省市还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3-5。

然而,我们强调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指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得到确立,并且没有任何漏洞。那么,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标志是什么呢?第一个标志是社会救助制度比较完善,能够真正免除所有人的生存危机,换句话讲,任何人不会由于生活困难陷入绝望的困境。第二个指标就是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得以解除,即劳动者在养老、疾病医疗、工伤、失业等方面的风险通过社会保险制度能得到化解。第三个指标就是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够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及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真正合理地分享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当然还有一个更高的指标就是国民的福利不断地增进。如果说上面的目标都能够达到,社会保障体系就应该说是比较完善。

三、社会保障入宪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从以上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保障长足、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之一。要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必须先从我国的根本法即宪法入手,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内容并对它做出应有的定位。

(一)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得以明确

将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有利于解决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明确了国家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责任边界。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事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系统,客观上要求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担负主体性的角色,也就是说,国家在社会保障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宪法对每一位合法公民应尽的责任。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任何个人和团体都无法使社会保障实现其功能的社会化,只有通过国家政府的权威性以及立法的形式来实施,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平等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保障公民的人权

人权理论认为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权,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基本的、独立的人权。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件确认社会保障权是人权,同时,现代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通过宪法的形式将社会保障权上升为法定的基本权利,明确国家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义务,以此作为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基础。

我国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第45条则规定:“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3]73-74这两条规定实际上就是对社会保障权的表述,体现了社会保障权在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以国家履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义务为前提。

(三)促进社会公平和保持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社会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制度平等和分配平等四方面内容。人由于先天或后天,自身或社会的原因,可支配的资源的质和量都存在着差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机制与竞争机制相联系,这些差异必然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均等,甚至收入相差悬殊,弱者难以在社会中立足,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一制度保证社会成员站在相对公平的起点上,给人以更多的机会和实践来实现自身价值,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和世界各国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改革为先导,先对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手术,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法制化和强制规范不足。社会保障工作是依靠政府的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的。社会保障自己的政绩、拨付、运营、管理没有相应法律规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立法欠缺,导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基于以上情况,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总纲中又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中做出这样的规定,表明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决心与迫切需要。有了立法的依据,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立法的步伐势必加快,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完善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2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一、社会保障制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2)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与社会保障同义,狭义上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

(3)社会救济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4)社会优抚制度。指国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有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经济的作用

1.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又是强者经济,优胜劣汰、倾向效率是市场经济的特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就业与经济无保障的风险将呈增大趋势,竞争中的分配导致个人收人悬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物价的波动、市场的不稳及市场“失灵”的负效应会给劳动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切,都会直接辐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大环境。因而,可以运用独立于企业之外,既不受企业效益影响,又能切实为竞争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安全网”、“减震器”、“保护伞”把弱者保护起来,以缓和社会矛盾,防止社会动荡,给企业一个宽松的竞争环境,给变幻莫测的市场一个宁静的港湾。

2.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内需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而投资需求最终通过消费需求发挥作用。资料显示,我国的消费率仅为60.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但针对目前中国的情况,不少人基于对年老、患病、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预期支出的考虑,消费者个人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储蓄。其中不少人储蓄的增加往往是在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实现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强制储蓄”,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其实刺激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最为重要和最为现实的手段,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免除预期支出增大的后顾之忧,从而具有最大的刺激消费需求扩大的效应。只有大家肯消费了,才能刺激生产的顺利进行,经济才能在正常的氛围下得到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一、社会保障制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2)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与社会保障同义,狭义上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

(3)社会救济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4)社会优抚制度。指国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有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经济的作用

1.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又是强者经济,优胜劣汰、倾向效率是市场经济的特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就业与经济无保障的风险将呈增大趋势,竞争中的分配导致个人收人悬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物价的波动、市场的不稳及市场“失灵”的负效应会给劳动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切,都会直接辐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大环境。因而,可以运用独立于企业之外,既不受企业效益影响,又能切实为竞争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安全网”、“减震器”、“保护伞”把弱者保护起来,以缓和社会矛盾,防止社会动荡,给企业一个宽松的竞争环境,给变幻莫测的市场一个宁静的港湾。

2.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内需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而投资需求最终通过消费需求发挥作用。资料显示,我国的消费率仅为60.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但针对目前中国的情况,不少人基于对年老、患病、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预期支出的考虑,消费者个人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储蓄。其中不少人储蓄的增加往往是在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实现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强制储蓄”,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其实刺激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最为重要和最为现实的手段,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免除预期支出增大的后顾之忧,从而具有最大的刺激消费需求扩大的效应。只有大家肯消费了,才能刺激生产的顺利进行,经济才能在正常的氛围下得到发展。

3.有利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政府宏观调控是减少和避免市场机制缺陷的必要措施,社会保障正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正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保险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保障机制;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调整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矛盾的必要的协调机制;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与支付又是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使国家能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再调节,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矛盾,确保市场稳定;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向是国家用以调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的这种再分配功能虽然不能直接改变国民财富的总量,但能直接改

[1] [2] 

变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比例和流量,社会保障成为减少市场经济波动的内在的“减震器”。

三、小结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4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保障;挑战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216-02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的增加,一方面给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存在,对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与特点

我国人口基数大,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6.95%,到目前已接近1.32亿。而且持续增长势头强劲,预计2025年60岁老年人口可达2.8亿,占总人口的18.4%左右;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4以上。老龄人口中,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个人口大国,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1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人口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而生,呈渐进步伐,当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n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成为老龄化国家时,人均Gnp仅为800美元。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和大规模高速度的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而言是一次挑战,经济压力不言而喻。

1.2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愈益突出

我国城乡差别与人口流动使农村人口老龄化更加突出。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就动态而言,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城乡老龄化的程度正在接近,因此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益突出。

1.3女性老年人负荷沉重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老年妇女容易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双重歧视,老年妇女比低龄妇女以及男性老人在生活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并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2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正在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高龄化的老年人口导致社会救助的需求增加

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老年人口自身的高龄化,即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向高龄化发展,可以称之为人口高龄化。我国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相对于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9.2%上升到2010年的10.9%后,会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然后回升到2030年的10.9%,随后到2050年快速上升到21.3%,是2000年的2.3倍。高龄老人由于年纪增大导致健康水平明显下降,生活的自理能力也随之下降,成为病残的高发人群。他们需要更多的经济扶持、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从而对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2.2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造成巨大压力

在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退休人口增加的速度一般要快于总人口的增加速度。根据我国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和《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计算,在近十几年,我国老年人口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长,离退休人口则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养老金给付方式是以现收现付为主,缺乏足够的历史积累,因此退休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养老保险金的供给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和拖欠的现象,并有逐渐蔓延和加重的趋势。为解决这种收不抵支的矛盾,一些地区不得不将储存在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用于当期的统筹资金支付,由此导致个人账户空转,或出现拖欠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从整体上看,这种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的状况才刚刚开始,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形势将更加严峻。

2.3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扶养比加重了赡养负担

老年人口扶养比是从经济学角度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后果的动态指标,即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人口扶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变化比较明显。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扶养比从2000年的15.7%上升到2050年的56.8%,将上升41.1%。少儿人口的扶养比则从2000年的37.2%下降到2050年的28.3%,下降8.9%。即便是少儿人口扶养比下降,但由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扶养比上升的幅度较大,也将导致总人口扶养比从2000年的52.9%上升到2050年的85.1%,将上升32.2%。大幅度升高的老年人口扶养比例加重了劳动人口的赡养负担,这是我国养老保障必将面对的一个严峻考验,它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4对社会保障需求加大,制约经济的发展

老年人保障支出加大,制约社会扩大再生产。一是基本养老金支出加大。2006年,各级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504亿元。二是医疗保障费用支出增多。按照人的生理演变,人的一生80%的医疗费用在60岁以后,但目前大部分老龄人存在看病难的问题。三是其他老年福利保障支出,如老年公寓、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等。这些支出的急剧增加,会减少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投入。

3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3.1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我们应进一步做实个人账户,改变过去现收现付状况,实行“统账”结合的积累制。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初只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2000年,我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2002年,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这样使无论在何种性质企业退休的老年人无后顾之忧,做到老有所养。

3.2开辟多渠道投资,建立可持续性的保险金体制

做好政府对老年社会保障事业投入的结构调整,建立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力争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老年文化教育、老龄科学研究、老年活动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市场机制,激活老年保障的资金供给,对于既有市场前景又符合老龄事业发展的产业,国家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逐步建立老龄事业投入的增长机制。除国家投资外,设立养老生活保障福利,发挥社会各级养老基金会的作用,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国外资金投入老龄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养老资金的投入机制。

3.3倡导个人储蓄养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养老储蓄

基本养老保险应坚持低水平、广覆盖、量力而行、分类指导、逐步发展的原则。保障水平低也就意味着扩大覆盖面具有可能性,但同时也使保障的风险过于集中,这样也为其他的保障项目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发展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要建立个人养老储蓄制度,保护和鼓励养老储蓄。应建立养老优惠储蓄账户,对存款数额设定最低的储蓄限额,子女也应定期将部分收入存入该账户,所有权归其父母,当其达到退休年龄才可以支取使用。这样,既可以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也可以缓解由于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保障支出逐年增长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3.4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

老有所养是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的人类生存标准,这种思想发展到近代已演变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组织目标,进而上升为国家责任。就我国而言,为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应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老龄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在此方面,笔者认为一应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如可兴办不同档次、不同形式的老年福利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健身等多方面的服务;二应在城市医疗制度改革中适当向老年人口倾斜,并逐步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通过发展家庭病床,采取定点、巡回、上门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心理咨询等服务;三应通过创作各种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开办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把对老年人的思想工作与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5

>>试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挑战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浅析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可持续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分析从人口老龄化看中国的养老保障老龄化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浅析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其对策老龄化“高压”下的养老保障制度及其相关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对策人口老龄化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亚洲养老保障体系的挑战承德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人口老龄化影响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养老制度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7]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67.

[8]郑功成,实现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的既定目标[J]理论前沿,2008,(18)12-15.

[9]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沈阳?押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121.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6

一、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

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一般从俩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是从需求的方面研究,影响社会保障需求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下面几个:首先是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总量,人口总量的多少是影响社会保障需求水平的潜在因素,而受保障的人口总数则是现实性的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客观规律保障范围保障人口必然要扩大,但是我们可以从控制增长率的方向,来使社会保障需求水平的提高速度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防止过快增长;第二个因素是社会保障系统的项目多少,一般来说社会保障项目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特殊保障等,这下面又分别细分了小的项目。例如社会福利就包括狭义的社会福利和企业福利,社会救助原来只是对于贫困人口,流浪人口的最低保障,而现在增加了诸如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等一系列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支出。项目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了需求水平的高低,这是毋庸置疑的;第三,社会保障的程度高低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西方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其需求水平也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其次,从供给的方向研究,影响社会保障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大致有一下几点:首先是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财富增加的源泉,也是社会保障支出的源头,最终决定社保供给水平的因素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所以要想提高社会保障的供给就必须先发展经济,只有做大蛋糕,才能分好蛋糕;第二个因素就是居民收入和私人储蓄,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储蓄的提高必然带来商业保险的繁荣,而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提高必然带来社保供给水平的上升;第三个因素是政府财政收入,在社会保障项目中诸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都是由国家直接补贴的,因此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就直接关系到这一部分供给水平的高低;第四个因素是企业的供给能力,企业既要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还有企业年金等等。

二、社会保障水平研究的理论价值

社会保障水平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经济社会的不健康发展,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则国家和企业都难以承受,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而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又会造成一些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不稳定。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功能发挥的必要条件,对于稳定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子项目分别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计算出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项目、各地区甚至各行业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讨论,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我们可以运用模型分析,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评价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状况,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通过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研究可以使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水平以及社保制度建设趋势相结合,可以建立“社会保障警戒模型”,构建社会保障预警系统,以此来预测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避免出现社会保障系统入不敷出出现支付危机,使社会保障系统科学合理可持续性运行。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7

近年来,围绕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相互关系的研究被更多学者所关注,逐渐成为政府实行经济政策所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学者大多是在研究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把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中间变量来分析,但在这个问题上的结论也莫衷一是,观点纷呈。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结合现实,我国应该优先发展农村社保,实现农村社保体系的全覆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存量;农村社保;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已成为国家不断加大对劳动力教育投入的重要依据。除了国家对教育的直接资金投入以外,社会保障也成为国家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13亿的人口数量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但我国的人力资本却与之相反。如何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转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有必要研究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基于社会保障内容视角

社会保障是一个综合性且内涵极为丰富的词汇:“社会”既是保障的承担者,又是保障的受益者,“保障”更是包含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阶段,并向着更加完善和丰富的方向发展。[1]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社会保障中的各个子项目通过各种各样的经济补偿方式,比如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失业救济、教育投资及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对受到创伤的个人集体进行救助使其重新恢复活力,这些都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提高。第二,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激励因素,激励人们自发地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

(一)社会保险对人力资本的培育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这其中的各个子项目通过对不同群体的生活和就业保障,可以看做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merton认为由于人力资本未来收益不确定且无法通过资本市场交易来分散风险,养老保险提供一种保险机制,通过养老金回收全部的人力资本投资报酬从而刺激人力资本投资。[2]Losada认为,在纯粹的利他主义状态下即父母更加关心子女的未来,父母会为了子女而增加储蓄,这些储蓄主要是为了对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现代社会愈来愈重视人力资本的情况下,基于工薪税的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3]Kemnitz,wigger认为,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人力资本积累存在外部性时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政策手段,它可以促成人力资本积累达到最优水平。[4]由此可见,这些学者认为通过收入的代际再分配及其自身的制度特点,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保险计划促进了家庭以及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优化。

(二)社会救助对人力资本的培育中国社会救助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内容,并辅以专项救助。专项救助包括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5]疾病、贫困和缺乏教育是相伴产生的,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人来说,健康状况和受教育权利往往难以保障,对他们来说健康救助和医疗救助是最亟需解决的。社会救助对这些人意义重大,对失业者和生活困难者救助,使其生存和家庭生活得以维持,实际上也就保护了这部分劳动力不萎缩和衰退,并为再就业创造了条件;教育救助可以让适龄儿童获得受教育权利,为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和资金援助,让这些人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医疗救助是对健康的投资,可以让受助者的身体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减小穷人疾病后无钱医治导致死亡的概率,为人力资本的发展奠定人身基础。当然还有住房救助和法律救助,这些也都从某些方面有益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三)社会福利对人力资本的培育社会福利是针对特殊人群的福利项目,包括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残疾人、经济困难家庭等群体进行社会照顾,社会福利的目的是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社会福利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这些群体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间接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具体说来,老年人福利和残疾人福利在维持这类人基本生活水平和人生健康方面意义重大,同时也使他们的家人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妇女福利不仅有利于妇女提高基本的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而且有利于生育子女的质量的提高;儿童福利和教育福利最直接的作用于健康生长和素质的提高。可见,社会福利的各类项目,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基于人力资本形成途径视角

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途径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有哪些,分别用什么指标去衡量;二是社会保障如何影响这些变量指标进而达到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目的。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主要表现为健康服务、教育投资和人口流动三个方面。教育和健康主要是提高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流动则体现为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分析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就可以分别分析社会保障对教育、健康和劳动力流动这三个指标的影响。

(一)社会保障对健康服务的影响健康是人力资本最基本的内涵之一,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健康武装身体,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健康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而社会保障会影响家庭或个人在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支出进而影响健康。社会保障对健康保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险方面,两者的关系非常直接。健康保健是形成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之一,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健康资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劳动者提高健康的体魄,保证劳动者能够进行基本的体力劳动,为进一步的脑力劳动提供保证,是劳动者能够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条件;二是延长了劳动者寿命,使得健康保健在人力资本的实现上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三是较高的寿命预期给劳动者形成了一种激励,使得人力资本实现了再生性,因而劳动者愿意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Bloom,Canning和Sevilla将健康作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计量结果显示平均寿命延长一年,产出增长4%。[6]他们认为,健康保健会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而人力资本的提高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如此往复,健康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梅尔和劳赫指出,科教文卫政策在扩大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社会保障部门可以资助一些符合资质的私人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此来有效改善国民健康。其中增加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是改善国民健康最有效的手段。[7]这暗含着通过合适的政策引导社会保障资金用于健康投资,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高国民福利。

(二)社会保障对教育投资的影响教育投资是除健康保健以外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教育武装了大脑,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舒尔茨、贝克尔、明瑟等都曾指出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意义,因此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构成了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是由政府和家庭的教育年限、教育支出决定的。教育投资越多人力资本水平就越高,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于父母和政府的公共教育投资。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以及退休决策等变量进而间接影响家庭的教育决策。另外,社会保障也会直接影响家庭和政府的教育投资支出。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国外,KaganovichandZilcha分析了政府的税收收入同时投入在养老保险支出与教育中的情况。他们得出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教育投资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同时政府给予父母的教育补贴将起到加快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而基金制下,这一结论并不成立。[8]在国内,周成、刘子兰的研究显示养老金给付对人力资本投资基本上没有显著的影响,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对于教育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的影响甚至是负面的。这与很多经济学家的观点相左,他认为养老保险支出会挤占劳动者原有的收入,进而挤占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9]彭浩然、申曙光利用中国31个省区的数据分析得出,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与人口增长成正比,但会降低储蓄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对教育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10]

(三)社会保障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资源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现实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一类资源,人力资源的迁徙对于人力资源的配置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也决定了人力资本的配置,也需要以人力资本的迁徙为前提。在这一点上,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倾向于认为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人力资本的迁徙。究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各家的观点看法却有所不同。关于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迁移的影响,研究文献很少。比如allen.Clarkandmcdermed的研究指出,一个国家一般都规定了领取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每个地方领取养老保险的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已经在某地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便不再倾向于迁徙,否则已经缴纳的养老费便白白浪费了,也就是说变动工作地点所带来的收益是小于成本的。因此理性的经济人是不会选择迁徙的。[11]Gustman和Steinmeier认为不能简单的从迁徙的直接成本以及直接收益的角度去判断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迁徙存在的负面影响,因为这样并没有考虑到其他影响工资差距的因素。而allen等人没有充分考虑这一点,从而高估了养老金资本损失对流动率的作用。[12]由此可见,一般都认为社会保障对人口迁移有阻碍作用。但张祖平认为社会保险带来教育投资的增大效应要远远大于养老保险造成的人力资本迁徙的负面效应;同时相对于DC计划,DB计划更有利于企业增加培训,促进人力资本提升。[13]

三、基于人力资本存量的视角

(一)社会保障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社会保障对生育率的影响社会保障从两个方面影响人力资本的数量:生育率和退休决策。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人口结构的变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反过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给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isaac.ehrlich等通过一个动态的世代交叠模型对社会保障和人口趋势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组建家庭、生育和教育子女是选择变量。[14]经研究得出结论:社会保障税和收益促使人们减少家庭的组建和生育,而且这些效应不能被家庭中的跨时空或代际间的转移完全抵消。贝克尔认为在非利他主义的代际关系中,即父母不会为了子女将来考虑而是为了自己的养老考虑,社会保障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替代子女样养老,那么父母就不需要更多的子女来替自己养老,反而把积蓄投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这样社会保障制度就会促使父母减少生育子女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生育率。[15]Zhang的研究发现现收现付制度下的社会保险制度会导致生育率降低,而且会因此增加单位人力资本投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发达国家近两个世纪生育率不断下降而经济增长率不断提高,也正是因为发达国家有着比发展中国家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16]ehrlieh和Kim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运用57个国家三十二年的数据分析了现收现付制对生育率的影响,发现伴随着养老待遇水平和现收现付制缴费率的上升,净结婚率和生育率都在下降。[17]他们认为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险政策解释了世界范围内特别是oeCD国家的大部分家庭组建和生育下降的趋势。2.社会保障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在讨论社会保障对退休决策的影响时,需要区别有无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和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对于退休决策的影响这两个层次。matinFeldstein认为,社会保险本质是一种强制储蓄,相对于没有受保障的人,受到制度保障的人具有更早退休的激励(更倾向于提前退休)。[18]他是从储蓄的角度出发,在人们储蓄意愿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劳动者没有必要再多工作几年,反而倾向于提前退休。Gruber和wise的研究显示社会保障收益越高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越低。[19]Spataro以90年代的意大利男性劳动力为样本数据,发现养老计划对于退休决策的作用很小,而且政府并不鼓励这样做。Fiseher和Sousa以1967-2004年的数据分析表明:社会保险水平的提高对于退休决策有着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然而Klaauw和wolpin则认为社会保险水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20]由此可见,无论是有无社会保障制度还是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社会保障与提前退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这些国外的研究并不能全部应用于我国。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在城市是比较完善的,如果他们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与退休前的工资并无很大差距的话,那么员工便会倾向于提前退休。然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大部分并无退休之说,更没有退休金而言。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勤劳坚毅的传统,即使老有所依也会为了子女的未来而延迟退休。

(二)社会保障与人口质量的关系社会保障对人口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各个子项目对人力资本经济救助的过程实现的。与此同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个人工作生活的防护网,有利于激励劳动者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技能最终提高就业的质量。Becker和murphy指出,养老金是父母对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回报,父母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越多,子女的收入越高,缴纳的社会保障税越多,父母一代的养老金水平就越高。[21]ehrlich和Lui却持不同观点,他们指出父母年老后要依靠子女赡养自己,所以才愿意对子女的教育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父母安度晚年。然而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渐改变子女赡养老人的传统,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可能会降低父母对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22]Rodrigoa.Cerda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发现社会保障不仅降低了生育率,也改变了父母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父母更愿意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投资。[23]赖德胜等依据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证明了在个人账户中,个人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和其退休前的工资相联系,这意味着较高的工资可以获得较多的养老金,而较高的工资水平又取决于较高的人力资本。[24]田永坡等人以我国养老保险的“统帐结合”模式为例,认为增加社会统筹账户份额而减少个人账户份额时,人力资本投资会减少。[25]换句话说,他认为在“统帐结合”模式下,增加个人账户资金比例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四、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

在我国城乡差距十分显著,社会保障也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有利于加大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而对于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甚至还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农村居民来说,他们都在解决自己的温饱和老年生活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对自己或子女教育投资的问题,就算是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只能心有余力而不足,从而导致家庭在生育选择上偏好数量,而不考虑质量。

(一)社会保障对城市居民人力资本的影响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影响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首先,城市中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为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李实认为,在政府控制部门实行的是较为平均的工资率,并且不考虑或者低估人力资本收益率,这些部门大多是传统的经济部门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26]这些单位的就业人员享受着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其间包含的高福利构成了从业者的隐性收入,这些隐形收入甚至比工资水平还要高,这些人因此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富去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此外,要想进入这些高福利单位或部门,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因此,那些不具备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只能进入保障水平较低的非正规就业部门工作,这无形中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了一种压力,即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与高福利无缘。其次,城市社会保障中内含教育福利促进了城市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形成。在国家一单位保障模式中,城镇职工享受一系列的社会福利,在这些福利制度中,包括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福利。这样,城镇职工子女就免除了就学的后顾之忧,在受教育时间相等(与农村相比同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较多的教育投入意味着较高的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方面,由于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差异,农村子女升入大学的比率要远远低于城镇子女。在这种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模式下,城市具备了积累较高人力资本所需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而农村则由于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便很缓慢。

(二)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影响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内容较少,水平较低。就拿养老来说,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模式是建立在依托土地之上的家庭养老模式,生老病死主要靠家庭成员的互助,因而农村父母普遍存在“养儿防老”的心理,子女对父母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此我们讨论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孩子的成本主要取决于食物的数量和价格,这就使农村居民的生育成本比较低。在生育收益上,儿子解决了古稀之年的生活问题,使其可以颐养天年,“多子多福”成了农村居民生育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人力资本是负相关,而非北欧和发达国家那样社会保障降低生育率,甚至低于社会最优生育率。[27]其次,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资金紧缺,教育基础设施较差,家庭本身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就少,再加上中央财政投入的不足,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当地政府筹措。而在我国现在财权与事权及其不匹配的情况下,教育经费时常被挤占,用于农村的教育支出严重不足,这就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本质量难以保证。由此可见,在中国农村,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导致了家庭在生育选择上对孩子数量偏好,而忽视对子女的质量。[28]我们通过吸取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以及结合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对其人力资本方面的影响,发现保障程度的差异作用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结果恰好是相反的。因此,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数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也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增长。

五、结语

以上文献表明,社会保障通过其各个子项目的具体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育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起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地区间不同的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也诱导人们进行人口迁移,从而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总之,社会保障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选择以及劳动力供给和退休决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结合国情,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很不完善,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加入到社会保障中,社保水平也比较低。因此,首先有必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尤其是要重点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使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全面覆盖,实现社会保障人人享有,这有助于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其次,不久前十二届人大审议通过了《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而“新农保”和“新居保”早在去年初就已合并,但是具体操作起来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面对的阻力和困难依然很大。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多元化问题依然很严重,加之各地的社保水平不一,人口流动规模很大,多元化和区域化的社保制度对人力资源流动带来的负面效益不可忽视。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保制度,将同一项目的多种制度进行合并重组,形成相对统一的全国性制度,这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资。再次,我国正面临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问题,即是否要把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成基金积累制。在这一转变中,不仅要考虑是否能够改善政府的财政状况,而且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公平性,这也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本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郭士征.社会保障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2).

[2]袁志刚.养老保险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FernandoSanchezLosada.GrowtheffectsofanUn-fundedsocialSecuritySystemwhenthereisaltruismandHumanCapital[J].eco-nomicsLetters,2002,(69).

[4]aLeXanDeRKemnitZ,BeRtHoLDU.wiGGeR.GrowthandSocialSecurity:theRoleofHumanCapital[J].europea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S0176-2680),2000,(4).

[5]李志芬.社会保障支出对人力资本培育有效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

[6]DaViDe.BLoom,DaViDCanninG.JaYpeeS-eViLLa.theeffectofHealthoneconomicGrowth:theoryandevidence[C/oL].nBeRworkingpa-pers.nov.2001.[2006-l2-20].www.nber.org/papers/w8587.

[7]杰拉尔德•m.梅尔,詹姆斯•e.劳赫.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

[8]沈燕.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9]周成,刘子兰.养老金计划、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C].2007.

[10]彭浩然,申曙光.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J].世界经济,2007,(10).

[11]张盈华.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8.

[12]张盈华,杜跃平.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积累: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08,(5).

[13]张祖平.企业年金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12).

[14]isaacehrlich,KimJinyoung.SocialSecurityandDe-mographictrends,theoryandevidencefromthein-ternationalexperience[J].ReviewofeconomicDy-namics,2007,(10).

[15]贝克尔,赵思新,黄德兴.家庭经济学与宏观行为第12期睢党臣,彭庆超: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研究述评15(上)[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4,(12).

[16]JieZHanG.SocialSecurityandendogenousGrowth[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S0047-2727),1995,(2).

[17]iSaaCeHRLiCH,JinYoUnGKim.SocialSecurityandDemographictrends:theoryandevidencefromtheinternational[J].ReviewofeconomicDynamics(S1094-2025),2007,(1).

[18]martinFeldstein.SocialSecurity,inducedRetire-ment,andaggregateCapitalaccumulation.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82,issue5,1974.

[19]JonatHanGRUBeR,DaViDa.wiSe.SocialSe-curityandRetirementaroundtheworld:introductionandSummaryofpapersby[C/oL].UniversityofChi-cagopress.aug.2007,[2007-06-07].

[20]洪涛.社会保险制度对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1]Becker,GaryS&murphy,Kevinm.athe-oryofRa-tionaladdic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Univer-sityofChicagopressvol.96,issue4,1988.

[22]ehrlich,isaacandFrancist.Lui.SocialSe-curity,theFamily,andeconomicGrowth.conomicinquiry,Vol.36,issue3,1998.

[23]Rodrigoa.Cerda.onsocialsecurityfinan-cialcrisis.Journalofpopulationeconomics,Vol.18,issue3,2005.

[24]赖德胜,田永坡.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口科学,2004,(2).

[25]田永坡,和川,于月芳.人力资本投资软环境研究:基于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5).

[26]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9).

[27]于秀丽.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04,(4).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8

关键词:保姆/目标匹配/群体特征/社会保障

伴随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加速,我国就业形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自1996年以来,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减少3100万人,城镇集体企业减少1500万人,同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入城市,进一步加大城镇就业压力。由于体制以及自身素质原因,这些劳动力大多以非正规就业形式实现就业。由于家政服务业属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保姆,也称家政服务人员,逐渐成为非正规就业群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群体。而目前,针对这一庞大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缺失,对于何种保障方式更适合该群体还缺乏专门研究。

一、目标匹配理论的分析框架与判别标准

目标匹配理论是依据目标定位思想和分类分层的保障理念,加入匹配这一核心元素,是在目标定位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第一,目标定位。目标匹配的前提和基础是对目标群体的准确定位。目标定位基本内涵是通过某种方式界定所需保障的目标群体,然后对目标群体施以保障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公共福利支出目标指向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将稀缺资源有效地分配给那些最需要的人。

第二,目标匹配。在目标定位的基础上,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以何种方式运用稀缺的保障资源实现对目标群体的有效保障,这主要关注的是保障制度与目标群体间的匹配度。由于受群体特征的影响,特定的目标群体必然会在保障需求和保障方式有其特殊的偏好,在设计保障制度时就必须充分考虑保障制度是否能与目标群体相适应,并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对其匹配度加以评估。这是目标匹配理论的核心所在,也是保障制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一)目标匹配理论的分析框架

目标匹配理论通过目标定位解决有限的社会保障资源的流向问题,即让保障资源指向特定的目标群体,从而为该群体提供相应的保障。其定位流程如图一所示。

上面的目标群体都是凭单一指标确定的,它反映出目标定位的基本分析方法。而事实上,目标群体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必须由一个指标体系,根据提炼出的多个特征变量才能确定,其保障也不是一个单一项目就可以解决,而要依赖于一个由诸项目有机组成的体系,由此图一可以演变为图二。

在确定保障资源的流向之后,目标匹配的下一方面内容就需要考察保障项目与目标群体之间的匹配问题,这是达到预期保障效果的关键一环。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手段提炼出目标群体的特征变量,并依据这些特征变量对保障项目产生的可能影响加以客观分析,从而为判断保障制度是否与目标群体特征匹配以及设计出更合理的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二)目标匹配度的判别标准

目标匹配理论作为一个分析工具提供了一种分析保障制度安排合理性的思路和框架,但是仅有这个工具是不够的,要判断一项保障制度是否合理还必须有一套判定标准。可依据以下标准来判定保障项目和目标群体的匹配度:

第一,保障项目是否实现对目标群体的应保尽保。这是从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而言,一项合理的保障制度应该覆盖其目标群体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如果一项保障制度很难将目标群体纳入其保障体系,则保障制度本身和目标群体之间肯定存在不协调。

第二,保障项目的保障水平是否适当。保障水平过高,一方面可能造成目标群体行为的异化,如“贫困陷阱”和“失业陷阱”;另一方面,保障项目待遇的获得是以个人缴费为前提,过高的保障水平会相应引起个人缴费数目的增加,从而使一部分应保群体因缴费能力不足而被排斥在保障制度之外。而保障水平过低,则会造成保障不足,达不到应有的保障效果。

第三,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这是从保障制度自身的发展来看,一项合理的与目标群体相匹配的保障制度必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为目标群体提供持续有效的保障。

第四,目标群体对保障制度的满意度。对于保障制度的保障效果,目标群体自身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目标群体的满意度也就成为判别保障制度与目标群体特征是否匹配的重要指标。

二、保姆的群体特征分析

2006年3月,对北京市的保姆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住在雇主家从事家务服务的住家保姆,以及不住雇主家而是定时上门服务的保姆,以住家保姆为主,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式。保姆调查问卷由个人基本情况、就业、社会保障3个部分共49个问题构成,主要围绕与保姆保障相关的方面进行设计。共发放50份调查问卷,其中对20名保姆进行深度访谈,回收有效问卷数量为45份,有效率90.0%。保姆对问题的回答构成基本调查数据,依据此数据对保姆基本特征、保障现状、参保意愿等方面展开描述与分析,为保障制度的设计提供现实依据。

(一)保姆的群体特征

1.年龄。从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来看,保姆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特点,且集中趋势相当明显,21—45岁的人数更是占到71.1%,21-30岁的占到总体的46.67%(见表1)。

年龄特征是影响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为:第一,年龄是部分社会保险项目待遇享受的基本条件,比如,男60岁或女55岁就作为我国养老保险待遇享受的条件之一;第二,年龄会对参保意愿产生影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生理特征和心理状态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他们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态度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不同的特点和存在的差异会对其保障需求、保障意愿以及对各个保障项目的偏好有直接影响。

2.性别。性别特征作为人口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会通过多种方式对被保障对象的保障问题产生影响。保姆群体是一个女性为主体的群体,其保障问题具有其特殊的一面。与男性相比,女性在承担工作的类别和强度方面和男性有区别,一些对体力要求比较高和危险性比较大的职业不适合女性从事。女性受其生理特征的影响,往往需要得到某些保障项目,比如,生育保险。同时,女性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就业和保障方面还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侵害女性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性别特征对于保障问题的影响是显著的,在研究保姆的保障问题时,必须对这一因素足够重视。

3.户籍。户籍制度作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现象,长期以来对国民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被调查保姆群体户籍特征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保姆中来自农村的人口占样本总体的4/5,这表明保姆的主体是由农村转移出来的。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依据二元社会结构建立的,城市人和农村人分别享有不同的保障制度,而户籍是决定国民社会保障归属的核心指标之一。拥有何种类型的户籍将对其社会保障状况和水平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保姆群体的保障问题同样不能忽略户籍这一重要的特征变量。

4.教育。一般研究认为,群体教育方面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该群体的收入及福利问题。从调查数据看,被调查保姆中初中及以下教育层次的占到调查样本总量的75.6%(见表3)。

教育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我国,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劳动力进入何种性质劳动力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保姆由于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大多只有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无论是从工作条件还是福利保障待遇与主要劳动力市场相比都相差较多。因此,可以说进人次要劳动力市场就处于一种保障不佳的境地;其二,教育水平也影响到保姆对社会保障的认知能力。对保姆群体来说,大部分教育层次都很低,对风险及社会保障的认知较为浅显,这也对他们参与相关的保障项目造成较大障碍。

5.收入。收入水平与就业状况密切相关,它是反映保姆群体整体情况的主要指标之一。据调查显示,保姆的收入水平很低,往往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城市中属于典型的低收入阶层(见表4)。

收入状况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比较直接和显著。从社会保障的需求来看,收入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其保障需求的迫切性、需要何种内容及水平的保障。保姆群体较低的收入水平使得他们保障需求的内容、水平和迫切程度上有其特殊性。同时,收入状况也影响到其参与相关保障项目的意愿和能力。以社会保险来说,大多数保障项目待遇的获得都是以缴费为前提的,保姆群体的低收入状况将通过影响其参保意愿和缴费能力从而影响保障制度的保障效果。

6.流动性。保姆是一个流动性相当强的群体,他们常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较为频繁地更换工作。在被调查的保姆中,有39人曾经换过工作,占到总体的86.67%,其中5人换过3次工作以上;26人换过2次工作;8人换过1次工作。这一特征对其社会保障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比较强的地域分割性,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还比较低,而且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的手续和程序也比较烦琐,给保姆这类高流动性群体参保带来诸多不便。

(二)基本判断

通过调查数据提炼出保姆的六个特征变量,其中包含四个人口学的特征变量(年龄、性别、户籍、教育)和两个与就业相关的特征变量(收入、流动性),其组合基本能刻画出保姆的主要特征。保姆这一群体的特征变量,反映出保姆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以满足基本生计和安全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群体。这一群体特征决定保姆对保障制度的需求和偏好,艰难的生活境遇使得保姆关心和考虑更多的是眼前的生存问题以及可能会对其生存构成威胁的各种问题,他们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是基本的生活和安全保障,这构成了他们保障诉求的主要方面。如果保障制度不充分考虑保姆群体的特征和受特征影响而形成的独特需求,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依据保姆群体的特征做出的一个基本推断。

三、保姆的保障状况与诉求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保姆的保障状况以及他们的保障诉求。

(一)保姆的保障现状

1.保姆的参保情况。被调查保姆中参加社会保险的(至少参加一项的)共有7人,占到被调查对象的15.56%。具体分布情况如表5:

从表5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保姆没有享有任何的保障,已参加社会保险的大都只参加了某单一险种,很难对其工作和生活提供全面有效的保障。各险种的参保率都在1帆以下,相对参加比率最高的是工伤保险,其次是医疗和养老保险,失业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更低。调查发现,保姆的风险观念相当淡薄,比如,当问到“您是否担心过您和您的家人将来养老的问题”,大多数保姆的回答是“没考虑过”。他们往往只是自己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防范可能的风险,其中“存钱”的方式最为普遍,他们认为以“存钱”的方式来保障自己是最为实在且有效的。

2.保姆对目前社会保险的满意度。关于对目前社会保险的满意度,93.3%的保姆(42个)对现在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满意,另有3位保姆的答案是“说不清”。表6显示出他们不满的原因。

保姆劳动权益的一些相关问题直接关系到保姆的保障问题。被调查的保姆中有41人是通过家政公司进入雇主家庭,占到受调查者的91.11%,另外4人是通过熟人介绍的。当问到“是否和家政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时,有71.1%的被调查保姆作出肯定回答,但是他们手中大都没有合同文本。关于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其中有37.8%的受调查对象(7人)每天工作8-10小时,35.6%的受调查对象(16人)每天工作11-13小时,另有13.3%的保姆(6人)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有84.4%的受调查保姆(38人)每周的休息时间在一天以内,有77.8%的保姆(35人)春节的休假时间在三天以内。延长工时或安排在节假日工作,能获得更高收入的保姆仅占受调查者的6.67%。从被调查对象来看,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的保姆不到70%。保姆对于自己能享有哪些方面的权利,认知度较低,大部分不了解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收入水平的高低。权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于一些侵害他们权益的行为,他们更多的是采取一种消极忍让的态度。

(二)保姆的保障诉求

根据问卷“您目前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有39位选择了“生活困难”这一选项。低收入使得保姆关注更多的是目前的生活问题,对于自己的保障则考虑较少。当进一步问到“您愿意参加社会保险吗”,有86.67%的保姆(39人)愿意参加社会保险,这反映出保姆对社会保障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和意愿。但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保姆对于社会保险以及其他一些保障计划的认识模糊,他们可能只是想参加一种保障计划,而不一定就是对社会保险有特别强的参与意愿。对于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的保姆(6人),他们对于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的原因的回答如表7。

由于保姆缴费能力较低,愿意参保的保姆对于不同社会保险项目可能会存在有差别的参保意愿。通过设计“请按照重要程度对目前您认为最需要参加的社会保险进行排序”这一问题,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大社会保险的参保意愿进行考察,并分别计算出保姆在不同社会保险项目上的参保意愿得分。按照不同保险项目的重要程度,设定选项排第一位的保险为数值5,第二位为4,第三位为3,第四位为2,第五位为1,可以计算出社会保险的意愿值(见表8)。

按上述方式对各险种的得分进行计算,结果保姆对五大社会保险的参保意愿得分分别为:养老保险(87)、医疗保险(157)、工伤保险(150)、失业保险(133)、生育保险(58)。从得分可以看出,保姆对参加医疗保险的意愿最为强烈,其余社会保险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保姆参保意愿的强弱是与该群体的特征相关联的,由于保姆普遍比较年轻,收入较低,他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不足,参与养老保险的意愿不是很强,而对在工作和生活中更直接和频繁面临的伤病、工作事故以及失去工作等风险更为关注,由此导致对医疗、工伤和失业这三种保险的参与意愿更强烈。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保姆会逐渐思考养老等问题。

(三)结论

通过对北京市保姆的保障状况和诉求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其一,从保姆的参保情况来看,无论从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对该群体的保障都非常有限。大多数保姆没有得到任何制度性的保障,少数参加社会保险的保姆,其保障项目也是残缺的,不能对其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有力的控制,其保障效果处于不佳的状态。

其二,从保姆的劳动权益来看,由于保护这一群体权益的法律法规十分缺乏,当其权益遭到侵犯时,很难通过法律等正规途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而且由于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自我保障意识较弱,这也是其权益频繁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从保姆的保障诉求来看,大多数保姆希望和愿意得到社会保障,丽且对于某些保障项目,如医疗、工伤,他们的保障意愿非常强烈,希望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然而,现有保障制度设计的理念和缺陷使得保姆的保障需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这也造成他们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较低。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保障制度对保姆的保障不足,其保障诉求没能得到有效满足,这和在调查前依据目标匹配理论,结合保姆群体的特征所作出的推断基本吻合。当然,造成现有保障制度不能有效保障保姆群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设计出保障保姆群体的合理制度,就必须进一步探讨造成现有制度保障效果不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才能对现有的保障制度加以改进。

四、保姆特征与保障制度匹配性的分析与思考

以上分析说明现有保障制度的保障效果不佳。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对保姆保障制度的设计进行了相应的思考。

(一)现有保障制度保障效果不佳的原因

运用目标匹配理论分析得知,现有的保障制度之所以没有形成对保姆群体的有效保障,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保障制度安排和保姆群体的特征不相匹配,在保障内容上不切合该群体的保障诉求,在保障方式上不适应其就业特征。

1.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适应保姆群体的基本特征。保姆群体的基本特征可表述为:年龄相对年轻、农村户籍为主、高流动性、低收入、低教育程度。而社会保险的特点是强调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采取受益者和雇佣单位共同供款的方式。待遇水平的确定是与其收入直接相关的,它把劳动者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作为享受待遇的前提。从社会保险的特点来看,它更适合那部分单位固定、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并比较稳定的群体。而保姆群体,由于收入低,很多时候连基本生活需求都不能保障,这直接影响到其缴费能力和意愿。而且这一群体的流动性强,对他们参加社会保险造成了困难,这一方面体现在缴费上,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社会保险关系跨单位和跨地区转移还存在障碍,不能实现比较便利的自由流转,这进一步加大了保姆群体的参保难度。而且较强的流动性也造成其收入的波动性,从一个时间段来看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这也使目前社会保险的缴费方式不太适应保姆的收入特征。年龄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较低作为保姆另外两个显著特征,深刻影响到他们在某些社会保险项目上的参保意愿,较低的教育水平也使得保姆对社会保险的认知较低,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社会保险对其保障的效果。

2.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充分考虑保姆群体的独特需求。保姆由于受到其群体特征的影响,其保障需求也呈现出独特性。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不同层级的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该理论认为,每一层次需要产生的前提是较低层次需要已经得到满足。因此,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类劳动者,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处于不同需求层次上,正是他们需求的不同决定其对于相同的保障制度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从其设计的基本理念看,更多考虑那部分工作和收入都比较稳定群体,而在满足保姆这类非正规就业者的保障需求方面缺乏考虑。保姆目前最关心的还是其生存和基本安全问题,这是由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群体特征所决定的。其中的问题,有的可以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解决,有的则需要借助其他的保障计划来弥补。

(二)对于保姆保障制度的思考

1.设计保姆保障制度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设计一个保障制度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保障制度理念的确立。保姆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现在亟待解决的是基本生存和安全的保障问题,考虑到保姆的群体特征和需求,新保障制度应该确立“生存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在现阶段针对这一群体的保障制度可以是低水平的,但是一定要杜绝漏洞。

第二,新保障制度和已有保障制度的关系以及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子保障制度之间有一个兼容和协调的问题。如果盲目地以问题为导向来设计新制度,可能会造成新制度和已有保障制度之间的冲突,而且缺乏整体规划会造成保障制度体系的庞杂和混乱。因此,根据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未来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对保姆保障制度进行合理而准确的定位,更有利于新制度以及整个保障制度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新保障制度和保姆群体特征的匹配及适应问题。这个问题是制度设计的核心所在,也是所设计的保障制度能否达到预期保障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前面的调查和分析,在设计保障制度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保姆群体的群体特征和独特需求,加强保障制度中保障项目和保障水平的针对性。

第四,对于新保障制度时效性的思考。制度设计必须考虑其时间属性,是将该制度作为过渡性制度还是长期制度,会对制度设计和它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产生影响。如果根据分析、调查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该制度只是短期的过渡性制度,那么在设计制度时应考虑到和未来制度的接口,使其到时能完成平稳的过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制度体系的震荡和影响;如果判断新制度是一个长期制度,则应按照长期制度的方式进行设计。

2.建立保姆保障制度应确立的基本原则。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保姆保障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灵活性原则。灵活性一方面是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谈的,它是指保姆的保障制度安排应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时间、缴费方式等方面更具灵活性,以适应保姆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的特征。在雅诺什·科尔奈与翁笙和合著的《转轨中的福利、选择和一致性》一书中,针对所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提出了福利部门改革的九项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便是关于受保障者的个人选择权(个人自)问题,指出“要推进的变革必须增加个人在福利事务中的决策范围,减少政府的决策范围”。对于保姆群体,更需要增加他们对于保障项目的选择权,他们有权利选择参与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是保障基本,逐步完善原则。这涉及保障水平和保障内容方面。保姆的保障制度在保障水平上,不宜太高,要着眼于解决保姆群体面临的基本问题,目前可以是提供一种较低水平的保障,但是一定要广覆盖,从群体层面上解决他们的基本保障问题。在保障内容上,首先解决保姆群体最迫切需要得到保障的项目,然后根据该群体的需求逐步加以完善。

三是动态调整原则。任何一项制度安排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加以调整和优化。由于保姆群体的变化和波动较大,这就更需要保障制度适时地调整以应对所出现的新问题,因此保姆的保障制度必须具有一定的动态调整空间,而不能过于固化。

四是与现有制度兼容的原则。无论现行制度是否合理,毕竟已经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会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问题,所以在进行制度改良时必须对新制度和已有制度的兼容问题有所评估。

3.对保姆保障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依据保姆的群体特征建立一个区别于正规就业群体的差别性的保障制度,就此提出如下思考:

第一,非正规就业群体是社会保障的当然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社会保险主要的保障对象就是正规就业者,而对非正规就业者的保障重视不够。非正规就业作为全球就业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在我国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保障这部分群体,不但是现实的要求,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根本理念的体现,社会保障天然追求公平,把这部分群体置于保障体系之外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明确这一群体的受保障权益,并从制度上对其予以有效保障。

第二,增强社会保险制度对保姆群体的适应性。针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在保障保姆上与该群体特征的不适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社会保险制度加以完善:其一,改变社会保险必须依托用人单位的传统做法,针对保姆群体劳动关系不稳定的特点,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时间、缴费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上更加灵活,可以采取设置“社会保险个人服务窗口”的形式来简化参保程序,尽可能为保姆参保和享受待遇提供便利;其二,加强对社会保险信息的管理,社会保险信息库的建设要以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信息库在地市间、省市间的联网与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全国社会保险关系信息互联互通为目标,以保证保姆不会因为变换工作而失去社会保险。

第三,对于保姆群体的保障制度建设,应该采取重点突破,逐步完善的方式,尽快建立适应保姆群体特征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建立其社会保险的其他项目,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

第四,社会保险制度不是保障保姆群体的惟一选择。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保障需求是分类分层的,不是单一的社会保险就能解决问题,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保障需求应该采用不同的保障制度,保姆的保障制度应该是由各个子项目构成的有机系统。鉴于保姆的生活境遇,建立一张社会救助的保护网是完全必要的,在他们遇到生存困难时,可以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第五,加强对保姆的培训。保姆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自身能力较弱,缺乏专业培训。培训问题是关系到保姆群体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无论对于解决其生活问题还是保障问题都是大有裨益的,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应该为其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有效解决保姆素质和技能偏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孙婕:《社会保障改革的一个政策工具:“目标定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第42页

[2]尼尔·吉尔伯特:《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6页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9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总有一部分社会成员需要政府、社会或他人的援助才能保证基本生存条件。但“社会保障”一词却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对于社会保障的概念,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即使在我国,也对社会保障有不同的解释。侯文若教授认为,“社会保障可理解为对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以及对全体公民普遍实施福利措施,以保证社会福利增进,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并让每个劳动者都有社会安全感的一种社会机制”;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将社会保障定义为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这一定义强调了社会保障的三大特点:第一,社会保障具有经济福利性;第二,社会保障属于社会化行为;第三,社会保障是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的。国际劳工组织将其概括为,“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来为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与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薪或大幅度减少工资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并提供医疗和对有子女的家庭实行补贴。”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制度的总称。也即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需要由国家统一管理;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应该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受益者;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

二、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的关系

社会保障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它通过对没有生活来源者、贫困者、遭遇不幸者和一切工薪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或工作岗位后提供救助,以缓解各种社会风险给社会成员在生活上、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以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通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保障的规模和水平,社会保障反过来也促进和制约经济发展。而就业政策也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根本的民生问题,经济发展要注重扩大就业,两者必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都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互相制约和影响,研究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的关系,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我国就业政策。

(一)社会保障影响就业政策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安排,不能是孤立产生的,它以采取某种经济措施为基本手段,以实现某种社会的、经济的或政治的预期为既定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密切相关。同样,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也是互相影响的,社会保障可以成为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社会保障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可以不关注就业或者与就业政策脱节。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及失业保险制度等的实施都对劳动就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安全网,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社会福利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对劳动者积极就业起到了鼓励作用;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则可能损害劳动者的竞争精神与上进心。西方发达国家已有深刻教训,英国作为福利国家的典范,在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保障费用占到了其国家财政预算的40%,同时期瑞典的社会保障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1%,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遇到严重的财政危机,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国民即使不去劳动也可以依靠社会保障维持基本生活,从而助长了国民的惰性,影响劳动者就业,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其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正因为社会保障对就业的这种独特影响,所以在一国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做出变动或革新时,就须针对特定社会现状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呈进一步扩大之势。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具备并发挥出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功能。首先,我国需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确保统一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进积极就业政策的维系机制。因此,应当尽快完善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对养老保险等尽快实现制度统一,这既是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积极就业政策取得预期成效的需要。其次,我国需要将被动的失业保险机制向积极主动的就业保障机制转化,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促进就业功能的重要方面。适时将失业保险与积极就业政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更加积极的手段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显然是一种大势所趋。再次,社会保障机制应该增进必要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如调整社会保险的经办方式,以适应灵活就业的方式;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制度,解除劳动者的职业伤害风险等等。

(二)就业政策影响社会保障

就业的好坏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有反作用。客观地评论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可以发现:就业与社会保障其实存在着一种互促与互制的关系。其中,积极的社会保障机制可以促进充分就业这一互促关系已毋庸置疑。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二者的互制作用,即就业的好坏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有反作用。当经济发展不景气,就业率不高的时候,就会使该时期内缴纳社会保障费的人数减少、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救济金的人数增加,从而使社会保障的财政状况趋坏。这时,积极的就业政策会促进就业,这样不仅可以减缓经济衰退,同时由于就业率的上升,也会改善社会保障状况。而当经济持续增长时,可以促使就业率持续提高,从而使缴纳社会保障费的人数增加、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救济金的人数减少,社会保障的财政状况趋好。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中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加强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全年组织2100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这些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在中央积极的就业政策下,在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异常困难情况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同时,积极的就业政策使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加强。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6927亿元,比上年增长44.2%。

三、结语

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需要协调配合。就业与社会保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适当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激励劳动者就业,而社会保障程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不适应,无论如何去调整就业政策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会事倍功半。而积极适当的就业政策则会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保障状况,积累社会保障基金,给劳动者乃至全体国民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篇10

《经济学(季刊)》

2014年第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河南养老问题凸显急需制度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完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养老保障研究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转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浅议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及对策浅议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系统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发展探析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分析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若干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探讨探索农村养老保障新格局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发展研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探析武隆县农村养老保障研究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管理>农村养老保障急需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急需完善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连玉君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子女外出务工对父母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影响研究”

《经济学(季刊)》

2014年第14卷第1期

户籍制度等因素导致外出务工人员难以把父母或子女接到工作地同住。劳动力迁出地由此出现所谓“空巢家庭”或“隔代家庭”。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有些地区甚至出现“老人村”。当子女远在外地工作,家庭养老的效果会受到何种影响?留在家里的父母的生活状况会发生何种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在家乡父母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产生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我国的老年保障制度,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和保障力度都非常有限,子女依然是父母老年生活最主要的依靠。然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较为落后的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农村中有外出务工子女的家庭数量比城市多出一倍、失业率越高的地区有外出务工子女的家庭越为普遍。这些地区子女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家庭赡养模式,对老年父母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