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5:08

资源环境管理篇1

1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及其对策的理论分析

环境问题的重要特点,在于其“外部不经济性”,即市场主体行为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由该行为主体以外的第三方-他人或后代人承担。在海洋鱼类、公共牧场以及空气、水等共有资源、公共物品方面,“外部不经济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市场主体均可以任意、无偿、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共有资源或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则从短期来看,每个市场主体都可以不断地从其过度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中获得全部正效益,而由此产生的负效益则分摊给其他的开发、利用者以及后来者。这样,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每个市场主体都会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其结果,从长远来看,多个市场主体的共同行为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污染、毁灭,对全体开发、利用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共有物的悲剧”。

显然,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外部不经济性”,使得市场主体在决定不同层次的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时,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而对经济活动中所需的环境要素(如空气、水、环境的纳污能力等)的投入和产出,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后果(如对财产、人体健康、生产生活活动、环境舒适性以及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害等),却没有或没有完全折合成与该市场主体有关的成本和收益,因而不能很好地影响其决策。而且,在竞争的压力下,市场主体即使意识到了其活动给社会造成的环境成本代价,只要其行为不受社会的严厉惩罚,也往往置之不理,而是将该环境成本转嫁给他人和未来。正因为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代价不是由开发利用者承担,污染环境的代价不是由污染者承担,他们就不愿花费大量钱财来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由此,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也就成为市场经济的“盲区”,而“外部不经济性”则成为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

面对市场在环境资源领域的“失灵”,政府必须加以干预,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资源,鼓励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即通过促使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环境目标。这就是“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道理,也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为了促使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由此而设计的环境政策与法律体系主要有三种类型:“直接控制型”、“间接调控型”和“自我调控型”。所谓“直接控制”,即制定和实施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其主体是“命令和控制”措施,同时这也为经济计划、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等提供法律框架和基本保障。就应用范围来看,该模式主要应用于污染控制,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其突出特点在于其严格性、强制性,即污染环境者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否则会受到民事、行政乃至刑事制裁。“直接控制”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环境资源管理模式,美国则是该模式的典型,其“命令和控制”手段可以概括为四个环节:确定法规标准颁发许可证监督实施对违法者进行制裁。

所谓“间接调控”,即采用经济手段,其实质在于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原则”,通过市场机制,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从而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促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更加有利于环境资源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方式,同时也可以筹集一笔资金,由政府根据需要加以支配,以支持清洁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以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污染源治理、污染防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某些特殊类型的环境受害者的救济等,改变过去无偿或低价使用环境资源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从理论上看,可持续发展的“间接调控”经济手段主要有征收环境费制度、环境税收制度、财政信贷刺激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押金制度、执行鼓励金制度以及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其中每一种手段、制度的设计功能通常为筹资、经济刺激或二者同时兼有。

最后一种模式为“自我调控”,即通过宣传、教育、合作与交流等,鼓励公众、非政府组织、工业企业改变其环境行为。一般说来,某一国的直接管制越严厉,经济技术水平越高,人们的环境意识越强,该模式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2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背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在环境保护中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养护,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形成了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八项制度为基本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上述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侧重于污染物产生后的达标排放,总体上属于“末端”治理措施。至于“预防为主”原则,虽然早在70年代就已提出,但由于行政管制的力度不够,又缺乏有效的经济刺激制度,因而并未得到充分落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强化“直接控制”的同时,完善经济手段以保护环境资源的呼声很高。中国政府在《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指出[1]:“各级政府应当更好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2]:“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已有的立法进行调整,引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的法律调整手段”,“通过调整各种经济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可见,利用经济手段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已被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3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途径

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费是世界多数国家通行作法,我国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也已确立了资源补偿费制度。例如,《矿产资源法》(1986)明确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现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水法》(1988)规定:“对城市中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单位,征收水资源费;其他直接从地下或江河、湖泊取水的,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水资源费”。这些措施对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功能逐步加强,但缺陷也日趋明显。一方面,收取资源补偿费的范围(包括自然资源的范围和开发利用者的范围)狭小,许多国有自然资源仍处于任意、无偿使用状态;收取的费用远远低于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往往无法通过市场供求反映出其稀缺性。这就使得许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促使生态环境的破坏、退化并加剧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现实中苦乐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管理上的缺陷,能收到资源补偿费的大多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如矿山、冶金企业等,而浪费严重的乡镇、村办和私营企业等小型企业,由于量多面广,往往鞭长莫及,难以收取资源补偿费。这不仅违背了保护自然资源的初衷,而且造成了市场条件下的不平等竞争。

针对上述情形,一方面,应当扩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稀缺性和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自然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的管理,特别是严格审批手续,强化征收环节,保证把应收的资金收上来。同时,应当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保护的行业或者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成绩突出的企业实行减免收费、税收优惠或奖励,做到既不损害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原材料产业,又能从总体上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环境资源的压力。

在利用环境纳污(自净)能力资源方面,我国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制定了征收排污费制度,这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具体表现。在现行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中,除了《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物实行排污收费、超标排污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外,总的说来实行的是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即只是对超过浓度标准排放污染物者征收排污费。虽然该制度对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排污者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等发挥了一定作用,并筹集了一部分污染防治资金,但总体上看经济刺激功能极其微弱。首先,收费标准偏低,企业所交的超标准排污费只相当于污染治理费用的10%~15%[3],更远远低于污染物的正常处理费用,客观上鼓励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也不积极治理污染,形成“谁污染、谁受益”的格局;其次,实行单因子收费,即同一排污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时,按收费最高的一种污染物计算收费数额,不利于促使排污者削减污染物,也不利于其公平竞争;再者,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资源分配、无偿使用为主要特征的产品经济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排污者只要不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就可以无偿使用环境纳污(自净)能力资源,许多排污浓度小但排污量很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也可不交排污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成为社会关系的纽带,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保持社会公平要求摈弃“环境资源无价值”的传统观念而遵循有价、有偿使用的原则,要求提高收费标准和实行多因子累计收费。否则,经营者仍会逃避防止、减少和治理污染的责任,这既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又使污染治理投入多、排污少的经营者与污染治理投入少、排污多的经营者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状态。

随着经济的大规模迅速发展,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仅污染源排出的未超标部分的污染物就侵占了大部分的区域环境容量甚至已经超过了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只对超标排污者征收排污费显然已无法保证和改善环境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以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取代目前的“浓度控制”是必然的趋势,但考虑到实际需要和条件的限制,污染物的“浓度控制”与有条件的“总量控制”(所谓有条件的“总量控制”,是指针对某些特殊区域、某些特定种类的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将在较长时间内共存,最后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

“总量控制”下应当实行排污即收费、超标排污属于违法并加重收费的制度。而在实行“浓度控制”的条件下,变现有的超标排污收费制度为达标排污即收费、超标排污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的制度也同样是必要的、可行的。首先,其必要性在于消除不同法规间的不协调。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对违反者要处以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而现行《环境法》只要求超标排污者交纳排污费,即并不认为超标排污系违法行为。这就直接违反了《标准化法》的规定,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的不协调。此外,现行《环境法》规定,对投入生产或使用时未达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包括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可以依法处罚。这就出现了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时超标排污视为违法并予以处罚,而投产后超标排污仅征收超标准排污费、不算违法也不受处罚的自相矛盾的境况。其次,其可行性,可以从我国的法律实践中得出结论。现行《标准化法》、《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分别规定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药品标准”、“保障人体健康和人体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即都实行超标违法原则。如果在《环境法》中实行超标违法并予以处罚的制度,同样也不会超过一般企业的承受能力,不会出现处罚面过大、执法困难的局面。这是因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的,其中针对重点污染源或产品设备的专项标准是根据国家一般的污染治理水平即最佳实用技术(Bpt)而定的。

当然,在污染物“浓度控制”与有条件的“总量控制”并存的情形下,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区域环境的具体特点,实行排污收费、超标排污违法并加倍收费制度应当遵循灵活处理、区别对待、逐步到位的原则。一般地,凡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和污染物,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污染源应当立即实行该制度,而对现有的污染源则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企业自身的经济技术条件等规定一定的宽限期。凡实行“浓度控制”的区域和污染物,应侧重于实行超标排污加重收费,并可责令其限期治理,其中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污染源应立即实行超标排污加重收费,而现有污染源则应逐步地、定期地提高收费标准。此外还应合理调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各污染源的排污量指标,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

环境税对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有着显著的刺激(鼓励或抑制)效果。受传统产品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目前对煤、石油、天然气、盐等征收的资源税收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主要目的是调整企业间的级差收入、促进公平竞争,对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改善的意义不明显;在奖励综合利用以及节约能源方面,环境立法采用了一些税收调节手段,如规定综合利用产品在投产5年内免交所得税和调节税,综合利用的技术引进项目和进口设备、配件可以视为技术改造项目而享受减免税优惠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税在保护环境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增强。但是,我们应当汲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立法促进环境税的分期分批实施。除现有的一些环境税收规定外,目前首先应当对含硫燃料征收硫税,对严重危害环境的产品如含cfc[,s]的产品征收“污染产品税”。这不仅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和改善,有利于履行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国际条约和公约,也可以作为环境基金的一个来源。此外,为了鼓励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对采用清洁工艺技术以及安装“末端”处理设施的企业、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生态恢复工程项目等应当提供减免税、加速折旧等优惠;对严重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应当征税,如征收土地闲置税等。

在财政刺激方面,除了取消或减少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相符的各种政策性补贴外,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环保机关对企业等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控能力,应当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基金。该基金应由中央和地方的环保投资、环境费、环境税、环境贷款、外国和国际组织的环保赠款等组成,由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使用。中央基金主要用于清洁工艺技术、设备以及“末端”治理技术、设备等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或以赠款、贴息贷款等形式向有关企业、单位提供经济支持和刺激,也可用于帮助地方修建或改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地方基金除用于修建、改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进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外,还可用于帮助清洁工艺技术、设备以及“末端”治理技术、设备等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帮助治理重点污染源,用于救济某些由环境污染或破坏遭到损害的受害人等。

相对于“命令和控制”措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灵活的污染控制手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及市场条件选择自行削减排污量或到市场上购买排污指标,从而为企业实施费用最小的排污“达标”方案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不仅可以实现政府既定的环境目标,而且也可以节省污染控制的总费用。我国在16个城市开展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试点的同时,也在6个城市进行了“大气排污交易政策”的试点。结果表明,该政策为空气质量非达标区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可能性,加快了实现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的步伐,同时促进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工业的合理布局,并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费用趋于最小[4]。因此,在“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也应得到立法的充分确认,特别是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对适用范围、交易规则、监督管理、违法责任等内容均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资源环境管理篇2

关键词:环境资源管理;利益不相容;利益机制

中图分类号:F8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88-03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当前,要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就必须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利益手段来管理。根据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不相容的成因,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采取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利益机制,对于防治环境污染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构建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就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我国环境资源管理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基于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经过努力,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开始减缓,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有了明显下降,部分流域污染治理初见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1)工业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污染防治战略正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系统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转变,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2005年,中国关停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铁合金、炼焦、造纸、纺织印染等企业2600多家。

(2)强化城市环境保护。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使城市环境逐步改善,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到2004年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1.66%,绿地率为27.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39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3.51%、4.05%和3.7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翻了一番。

(3)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我国政府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指导方针,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8.21%,森林蓄积量达124.56亿立方米。

在水土保持方面,“十五”期间,全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2万平方公里,综合整治小流域11500多条,建设基本农田406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1533万公顷,建设拦沙坝、坡面水系等小型水土保持工程350多万座(处),淤地坝7000座。

但是,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也正处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矛盾十分突出的时期,环境污染总体水平较高,生态退化的趋势并未停止,环境保护的能力和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水环境污染严重。

在水环境方面,中国主要河流有机化污染普遍,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松花江水质尚可,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

(2)大气环境污染程度居高不下。

在大气环境方面,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少数城市属于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酸雨污染范围大体未变,污染程度居高不下。据统计,全国城市有大约四分之三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我国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60%的大中城市tSp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8%的大中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3)工业固体废物依旧是主要污染源。

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了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削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内容之一。

2环境资源管理中的利益不相容

环境资源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或技术问题,还是个涉及不同利益集体之间以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着眼于人的利益。

利益不相容是我国环境资源管理的突出矛盾。利益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评估一个制度安排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利益相容,也就是说能否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利益问题在每一个社会经济单位中都会出现。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涉及到利益与代价(收益与成本),只要利益和代价不相等,就会有不同的反应。既然个人、社会和经济组织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怎样将自利、互利和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呢?那就是利益相容。

所谓利益相容,就是使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互利统一起来,使得每人在追求其个人利益时,同时也达到了其制度安排设计者所想要达到的目标。由于每个人从所要做的事中获得利益与付出代价,通过对利益和代价的比较,将会对游戏规则作出合理的反应。这样,检验一个经济机制或规则是否运行良好的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它能否提供内在利益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决策者作出有利于他主管的经济组织的好决策,激励企业尽可能有效率地生产。尽管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国仍然还有许多经济政策和规则是利益不相容的。

利益不相容是我国当前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突出矛盾。所谓利益不相容就是现行资源环境管理的制度安排没能够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自利的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不同利益诉求实现互利统一,没能够使得他们在追逐其自身利益时,同时也达到了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安排设计者所想要达到的环境保护目标。

近年来,各级环保部门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例如圆明园防渗工程、南京紫金山扩建工程等被国家环保总局点名的大型项目。但是,一些地方还在观望,甚至仍然在举着“地方保护主义”旗子。为什么呢?因为,在看似简单的环保问题背后,纠缠着无穷尽的利益冲突,有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公民的利益之间的碰撞。比如一个污染企业,要不要关闭或下大力气去治理,就将牵扯这几方的利益。首先是企业的利益,关闭与治理都是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地方政府也在选择关闭与处罚中,权衡着税收的增减;公民在企业关闭、治理与任其污染中,面临着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流与安静的环境的得失。所以,在环境资源管理过程中,有时在企业、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种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不相容的问题。利益不相容的结果就是作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与环境污染者的厂商,攫取资源的同时,破坏和污染环境。

环境资源管理制度性缺陷是构成利益不相容的主要因素。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的利益激励目标设置不恰当是造成利益不相容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利益激励目标设置就是环境保护是国家是政府的事,而消费者和企业则是制度的被动遵守者,缺乏自觉遵守制度的利益激励,并且一旦制度出现了漏洞或监管不力,就会纷纷钻政策的空子,以谋取私利。

环境保护执法责权利划分不明也是造成利益不相容的重要原因。目前,在现行的环境资源管理制度框架内,环保总局掌握法规的制定权和解释权,地方来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但是行动解释权在地方,因为地方各级环保部门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以地方党委管理为主,地方环保部门的人、财、物资源都来自地方政府。环保总局制定规则,行动的资源和组织都是在地方。所以,每次环境安全大清查,基本上都是以自查为主,环保总局抽查、查到的概率极小。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地方就会把环境放在一边。

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以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管理的利益相容。

3构建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

所谓环境资源管理就是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管理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及部门、企业法人、公民有关问题的相互利益协调,以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保护为人类生存所需的资源环境。

根据环境污染及其管理机制中利益不相容问题,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利益机制,对于环境污染防治将起到重要作用。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机制,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一种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真正使节约资源和治理污染成为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的行动。

我们知道,我国环境资源管理失效的原因是政策和市场失误造成的利益不相容。构建利益机制的目的就是要改正政策和市场失误,实现资源环境管理各要素之间的利益相容。

(1)价格形成机制是构建利益机制的基础。

构建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经济利益机制,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因为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资源价格真实地反映它的稀缺程度,这样才能从利益的角度促使人们保护耕地、节约用水。可以说,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各类资源价格关系,是构建利益机制、促进资源节约的根本措施,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

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资源价格长期背离产品价值,产生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现象。现行资源价格机制的缺陷,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率。由于资源价格形成不合理,传统习惯、信息不通畅及政府对经济活动强制性干预等原因,资源的价格太低,不能正常地反映生产成本,价格的利益导向作用弱,从而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民,都缺乏节约使用资源的利益动力。

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和替代能源发展的比价关系。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建构要坚持市场导向、节约优先和统筹协调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市场机制,理顺资源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节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新的利益不相容问题。

(2)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益引导机制。

利益引导,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引导,让人们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环境资源管理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建立利益引导机制,就是要根据环境资源管理的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而建立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推进的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引导机制。以经济利益为牵引,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对环境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尤其是要通过利益牵引来鼓励公共与私营部门投资于资源和环境友好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各级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以利益激励为牵引,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商投资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3)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就是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明确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取向不断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断变化和重组,利益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无论是在利益实现程度,还是利益表达和追求的能力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因此,针对环境资源管理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不相容,构建环境资源管理的生态利益协调机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为解决跨部门的环境问题及部门间、行业间、地区间的协调提供制度框架。要用计划、立法、市场等手段解决获益地区或主体对受益地区或主体的利益补偿,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体现生态保护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把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利益进行分割,获益方对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牺牲的一方进行补偿协调,以维持“义务与权益”的平衡。

(4)建构利益约束机制。

利益约束机制就是在环境资源管理中,通过一定的利益机制直接对不同利益主体对环境资源消费进行限制和约束,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环境消费合同当事人权利的约束,以促进了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刺激利益主体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开拓环境资源管理消费市场的机制。

建构利益约束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即“污染者付费”和“实用者付费”制度,最终目标是以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相当的环境资源费,实现对环境资源消费单位的利益约束,从而通过利益导向来促进环境资源的再生、恢复、整治和养护,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尹昌斌等.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的基本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02).

[2]常纪文,蔡守.目前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对策思想研究[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9,(01).

[3]彭善枝,任晓华.从可持续发展谈中国环境资源管理的决策思路[J].资源科学,1999,(04).

资源环境管理篇3

地方政府的建制可以溯源到1852年宪法,依照该宪法设置了6个省(后扩展为9个)。省制实行了20年后被废除,原因有二,一是省政府规模太小不能很好地集中财政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二是省政府所辖甚广不能代表分布在农村的小群体居民们的利益,而众多的、散状居民群体分布正是当时新西兰典型的社会结构特征。

1876年地方政府体系重新建立。省制废除后,新西兰模仿英国的地方政府体系建立了郡、市、城区为一体的地方政府。随之,又附设了一套行使特殊职能的政府组织,如防虫害委员会、港务委员会和电力委员会。通过不断的分解设立,地方政府的机构日益庞大。19世纪晚期,地方政府机构的总数为450个,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已达到了1000多个,虽然几次尝试建立强有力的中层地方政府以使地方政府体制更合理,但都不成功。

至1984年,地方政府体制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精简机构的改革怎样努力,新西兰仍然存在着近700个地方政府机构。宪法所赋予的权力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中,地方政府几乎无权监督中央政府的权力。中央集权的一个后果是,政府的服务总是以如何行使好自己的职权为出发点而不是首先想到公众的利益,因此政府的服务流于形式,政府漠视民众的需求。中央集权还导致了国家高度介入经济,这已成为80年代新西兰改革的一个主要关注点。

80年代行政改革开始以后,地方政府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此项改革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重新创设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因为它完全抛弃了原有的行政框架,而从重新制订地方版图的依据、重新划分地方行政版图开始,进行了全新的、彻底的地方行政的建设。

1.关于地方行政版图的划分依据

重建地方政府的区划版图的任务交给了地方政府委员会(localgovernmentcommission,简称lgc)。在划定地方疆界的过程中,首先涉及的问题是依据什么来划分。地方委员会在确定了通过地方的空间整合来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思路后,结合新西兰的国情提出了地方行政区划依据:

(1)有利于利益不同的群体的协调;

(2)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传递的效能;

(3)尽可能有利于人口普查;

(4)尽可能接近地理上水流域的分布。

2.关于地方行政区划

在地方政府委员会还在研究行政区划改革的时候,资源管理的立法改革就已经在进行了,这两项改革的互行有助于资源管理行政的建设。根据地方委员会最后做出的行政疆界划分,新西兰设置14个区域辖区,即区域政府,区域辖区的区界直接与水流域界限吻合。地方委员会认为,水流域分布应当而且已经成为新西兰行政区划的基础,因为对自然资源(如水、土地、海洋、大气)所进行的管理,或者对自然资源所进行的其他支配活动,都必须结合自然分布的状况。

与14个区域辖区同时建立的还有72个区地方政府组织,即市或区政府,它们是根据“不同利益群体”而作的划分。

3.关于现行行政区划的评议

首先,对现行区政府和区域政府的设置存在争议。在疆界确定后不久的一次民意测验认为,过大的区域辖区不大可能实现对不同利益群体实施行政管理,因而有人主张将现有的区域政府一分为三。

其次,依据水流域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域也存在异议。与地方委员会的意见相反的观点认为,此法既不符合不同群体利益,也不适应生态的现实状况。水流域界限划分法与环境生态管理最不协调的该属海岸带管理,因为海岸带界线模糊,管理的重点各异,相邻区域管辖权复杂;而新西兰又是一个岛国,此法没有兼顾这个地理特点。

再次,行政区划中的群体利益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追求行政区划的空间合理性与兼顾利益不同的居民群体的分布往往是格格不入的,故而还引发了广泛持久的疆界争吵。群体利益上一个典型的问题是新西兰政府与土著毛利人的关系。毛利人想借这次行政大改组恢复其在中世纪英国殖民统治中失去的权利。总之,虽然行政改组努力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可无论从地方政府重组过程看还是从其结果看,在对不同群体利益重视的程度上并不均衡。

即使存在上述对地方行政区划改建的批判性评议,但普遍地还是认为目前遵行的行政区划大致上还是与环境生态管理的需要相协调的。

(四)《资源管理法》

1.目的和原则

《资源管理法》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它是一个几乎涵盖资源管理各个方面的总括性法案,而且它的立法目的立足于“可持续管理”。1984年立法改革初始,新西兰一共有100多个环境和资源的法律法令。法律所设的重叠繁冗的管理使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许可过程变得拖沓而费时。立法的缺陷,再加上已经展开的行政改组(尤其是行政改组中重要的资源管理决策权的转移),使得资源管理立法的改革呼之欲出。基本上说,资源管理立法也应当与地方政府改组同时进行和完成。

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建一样,追求经济效率和以市场为主导的思想贯穿了资源管理法改革的始终。最初,财政部倡导的自由市场路线占了上风,几乎每一步改革都要反映自由市场的精神。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主义者积极的宣导,改革最终放弃了过分市场化的做法。

《资源管理法》共分15章。第二章是争议最大的,规定了法案的立法目的和原则。第二章的重点是第五节,开宗明义宣布法案的立法目的是实现自然资源和物质性资源(注:物质性资源,physicalresources,指供人类生产和生活之用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这里可持续管理的定义是管理自然资源和物质性资源的使用、开发和保护,使其能维持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良好发展,满足人类健康和安全的需要,同时:

(a)实现自然资源和物质性资源的永续利用,使其能满足下一代的合理需要;

(b)保持大气、水、土和生态系统作为生命支持体系的功能;

(c)避免、补救或减轻任何开发活动所引发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注:原注③⑨,rma,supranote4.at.ⅱ。15.)

第二章的立法也认可了法定的“国家重要情事”,认可了《怀特基条约》-这是毛利人和英格兰皇室在1840年签署的基本法律文件。

2.责任的转移

rma一个基本原则是有关资源利用的决策应取决于受这些决策影响最大的公众的意愿。地方一级的许可授权要重视区域的差异性,要给予公众按照自己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状况计划资源管理的选择权限。(注:原注④②,cocklin furuseth.supranote7.,at165.)立法规定了区域和区政府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区域政府负责水、土壤保护、海岸资源(不包括渔业)、地热资源、大气质量、自然灾害和有害物的管理。(注:原注④③,rma,supranote4.art.ⅳ。30.)区政府(市和城区政府)负责土地利用和噪声控制的管理。

实现法案目的的一项最重要的措施是制订区域政策公报(regiona-lpolicystatement,rps)。区域政策公报是一个综合区域资源环境管理的文件,它旨在通过阐明区域环境管理的目的、政策和方法以达到区域自然资源和物质性资源的全面管理(注:原注④⑤,rma,supranote4.art.ⅴ。59.),是可持续管理的立法原则在区域一级管理上的具体演绎。立法同样要求制订区域计划(注:原注④⑥,rma,supranote4art.ⅴ。59.),借此区域政府明确各项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方法。

区政府同样要求制订区计划。区计划必须阐明重要的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方法。区计划不得与区域政策公报或区域计划相违背。

3.环境后果评价(assessmentofeffects)

《资源管理法》立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控制的对象是开发活动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开发利用活动本身。这也是有别于以前计划法的重要之处。后果(effect),根据第一章第三节,指的是:

(1)任何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

(2)任何暂时的或持久的后果;

(3)任何过去的或现在的或将来的后果;

(4)任何可积累的后果,指长时间以后或混合以后在规模、深度、频率上的后果;

(5)任何可能性很大的潜在性后果;

(6)任何可能性很小但潜在性很强的结果。

所有根据《资源管理法》作出的许可、授权和命令必须通过后果评价。法案的附件四对后果评价的各个方面作了指导性规定,包括相关物,风景和观瞻效果,居住区的实际干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等。后果评价还必须包括可替代方法和减少不良影响的方法。后果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虽有共同之处,不过后果评价是《资源管理法》的产物,与单项式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同,它是全面性的评价。后果评价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全面环境管理的特征,是资源管理立法改革的重要成果。

4.水资源权的分配

在这方面《资源管理法》的规定与传统水资源管理有着重大的不同。从殖民时期开始,新西兰适用了关于濒水权的英国普通法原则的大部分条款。按照普通法濒水权原则,濒水(流水)的土地的所有权者即使没有该濒水的所有权,也享有合理利用该濒水的权利。1967年《水土保护法》(waterandsoilconservationact,wsca)授权政府管理新西兰的流水,并制订了获得水权的许可制度(由地方水委员会管理),这实际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濒水权。

《资源管理法》重申并继承了1967年的《水土保护法》的水管理制度,仍采取水资源利用许可制,但在具体做法上作了变动,如水资源利用的许可由区域、区政府作出。《资源管理法》对现行的水资源利用许可制订规定了三种形式不同的申请。申请者可向其所在辖区的区域或区政府提出以下的申请:(a)引水和适用水的许可;(b)向地表水排放物质;(c)任何影响海岸带的水质和承量的改变。(注:原注⑤①,philipmilne,thewaterregime:managementofwaterundertheresourcemanagementact1991,inresourcemanagementwr8(s.condieed.1991 supp.1994)。)管理机关可以作出许可、否决、有条件许可的决定,申请者按所申请的方式利用水资源。管理机关的行政决定可以起诉到新西兰计划法庭-一个专门为审理土地利用和资源管理案件而设立的法庭。

14个区域政府依照1989年《地方政府法》成立时,以江河流域的河界为限取得各自的流水管辖权,同时还取得大多数的区域环境决策权。因此,大多数水资源的申请都是向区域政府提起的。区政府在审查水资源许可申请时,必须要确认该项申请与《资源管理法》所制订的区域政策公报或区域计划相一致。申请者必须交“环境后果评估书”,帮助区域政府决策,区域政府有权决定许可的有效期限;如果区域政府没有对许可期限作出具体规定,依据《资源管理法》条款,许可期限为5年。

三改革后的环境政策的实施:水资源管理之未决问题

(一)地方主义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从某些方面看,《资源管理法》的国家环境政策的改革建议性强过规范性。与一些美国环境卫生法(如《清洁大气法》、《清洁水法》)一样,《资源管理法》规定了国家环境基本政策(可持续资源管理),授权中央政府内阁各部(尤其是环境部和保护部)制订、《资源管理法》实施细则和条例,并委托区域政府和区政府日常行政执行权。

新西兰和美国在实施法律上的最大的差别是,在新西兰颁布《资源管理法》的4年当中,中央政府尚未统一的国家标准指导具体的资源管理。这就留给区域和区政府相当广的自由裁量权来判别具体的个案管理是否符合“可持续管理”。中央政府并不是没有权利制订国家标准,rma规定环境部可以(不是必须)制订国家环境标准(注:rma,supranote4.art.ⅴ。43.)。但从目前《资源管理法》的实施情况来看,环境部似乎不希望在授权管理中取得主导权,当然在《资源管理法》明确规定应当有环境部采取部级行动的资源管理中,环境部责无旁贷。例如,《资源管理法》有一条强制性规定,由环境部制订海岸政策公报。rma规定在“国家重要情事”方面(如保护湿地和濒水环境、野生动植物带、保护毛利人的人文环境),区域和区政府享有管理权。

因此,难怪有人质疑,《资源管理法》是不是只是一部“平衡法”,允许区域政府和区政府压制法案所追求的可持续目标,以使资源可持续管理不至于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说,《资源管理法》设定了一个“绿色底线”,不达到这条底线(环境保护标准),区域政府和地方政府就不可以许可资源开发申请。1991—1995年间,中央政府对《资源管理法》赋予它们制订统一环境标准上的消极表现,似乎暗示着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资源管理法》可持续管理与资源管理个案申请中时,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可是,1994年10月环境部长在一次公众讲话中支持《资源管理法》的“绿色底线”论,主张《资源管理法》实际上建立了一个含有变数的环境标准,它同样是各级政府在环境质量管理上和资源管理上必须遵守的标准。它还引用正好反映他的观点的较早时《资源管理法》的司法解释来证明他的主张,而闭口不提那些反对他的《资源管理法》司法解释。这是否表明在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以指导地方政府实施水资源管理方面中央政府正扮演着更独断的脚色?在这点上,我们尚难定论,但至1995年为止,已有迹象表明情况可能如此。

(二)资源分配问题

《资源管理法》关于具体的资源分配机制规定甚少。对此有一种解释认为这正是合理的法律弹性所在,允许资源管理机关探寻可替代的分配机制。环境部长就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资源管理法》不应在探求可替代性分配机制上给现行资源分配机制制造不正当的框框。

《资源管理法》还是有一些条款是规定资源分配机制的。如水和大气的排污许可的转让,禁止向已有排污许可权的一方转让排污许可权。水排污许可的转让还有更严格的限制。

早在1967年《水土保护法》颁布以来,水资源的分配就遵循着“先占先有”的原则。现在,根据《资源管理法》,这一原则在不损害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不影响环境的条件下得到继承。“先占先有”原则是区域政府进行资源分配决策的基本原则。区域政府在实施这一原则时,可能碰到两个问题:

其一,当资源利用的方式不符合有效利用的时候,此时区域政府必须制订资源利用的可替代的优先计划。

其二,因“先占先有”而产生的资源分配的时间差问题。如果资源使用者预先处理其使用权,在资源分配的前后两位使用者之间就有可能出现机会成本。当现行的资源利用许可到期以后,申请人又会就新的许可展开申请竞争。要不要允许现有使用者全部或部分得到再许可?如果前项许可的资源使用人已作了长期使用的计划性投资,而又得不到继续使用资源的许可,则还会出现如何补偿的问题。凡此种种难题,在未来的资源管理中,行政机关都将遭遇到。

在新西兰资源管理法协会的1994年年会上,环境部长说,《资源管理法》的实施已被打上了保守主义的烙印。他具体分析了《资源管理法》中资源分配机制所体现出来的保守主义。他指出在保守思想指导下,目前资源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没有什么不同,在可替代方法上的创新也鲜有进展。某种程度上,此番言谈至少说明资源分配上的保守倾向以及在环境生态科学不确定性影响下《资源管理法》法案本身保守的一面。

但是,环境部长呼吁要继续资源分配可替代机制的追求,尤其是可交易的许可制。毫不奇怪,他对立足市场的分配机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因为《资源管理法》本身就已责成环境部长具体负责考虑和调查经济手段的运用情况。

《资源管理法》鼓励在水资源管理中采取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虽然环境部长在提到保守主义时把水许可交易所受到的限制(依照《资源管理法》水许可交易限定在同一流域进行)作例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管理法》的关于水许可交易的条款实际上在水资源管理中引入了立足市场的资源分配机制;而它关于水许可交易只准许在同一流域的许可持有者之间进行的限制恰恰反映了可持续管理的原则。

一些资源管理机关开始思考采用可交易许可制度。环境部长指出该项制度比起其他资源分配形式来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上的优势。不管事实是否如此,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可交易许可制度同样有执行上的难点,例如,市场竞争性-许可量大的使用者可能要维持其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此外还有资源初始分配的其他问题-市场规则和平等理性之间平衡如何。不过,人们对此仍有疑惑,有效的市场机制能否同样有效地处理资源分配中的机会成本问题,特别是在将来会出现更多的持有许可量大小不等的资源使用者的条件下。

目前,还没有一种资源分配机制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新西兰资源管理机关仍在努力探寻最佳的分配机制。某种程度上而言,《资源管理法》为此项探索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它赋予地方政府的宽松的自治权,更为这一探索提供了法律前提。最后,应当强调的是,评估资源分配机制的效率必须以立法原则-实现自然资源和物质性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为标准。

四结语

资源环境管理篇4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水资源的系统特征

城市是一个以人类生活和生产为中心,由居民和城市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水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首先,城市的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污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水循环系统,其间存在量与质的交换;其次,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一个由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等环节组成的系统;而城市水资源系统本身又是更大的流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支撑因子,其使用状态以及水资源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又与社会、经济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系统组成结构的合理和系统运转的平衡稳定、持续有序。只有确保在城市这一复合系统中,水资源系统结构稳定、功能完善,水资源量足质优,时空分布合理,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整体功能最优和系统持久发展。

二、当前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250m3/人·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50m3/人·年~480m3/人·年,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5。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m3,每年因缺水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由于缺水,我国城镇现代化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降水山区多、平原少,雨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沿海正常年份降雨量大于1200mm,西北广大地区小于25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少雨,夏秋多雨。地下水的分布也极不平衡,北方17省市区每年仅有3000亿m3,南方则有5000亿m3。目前,华北人均水资源仅300多m3,比极度缺水的以色列还要少。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组成的西南诸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人口和耕地分别只占全国的1.5%和1.7%,水资源却占全国的21%,人均水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高于世界人均水量的3倍左右。

3.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km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长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对居民生活用水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4.水资源长期供需矛盾突出

据水利专家预测,我国的缺水高峰将在2010年~2020年出现;乐观地估计2020年将缺水300多亿m3左右;若不超采地下水,不引用未处理的污水灌溉,缺水总量可达500亿m3。届时我国可能出现全局性的大面积水荒,淮、辽、海河在枯水期将更加黑臭,长江和珠江污染河段将超过一半,太湖等湖泊营养化可能形成不可逆转的局面。

5.水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

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权限分散,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及回用在绝大多数城市中均属于多机构管理,城市之间的水资源划地为界,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因而缺乏系统规划、系统优化和系统决策,难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

6.水价背离价值规律

长期以来,水作为一种福利商品向社会供应。供水投资主要来自政府,制定水价只考虑经营成本,既不考虑投资成本回收,又不考虑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费用。过低的水价不仅使供水企业失去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制约了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还使社会公众的节水意识淡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水的浪费。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水资源,加大了供水设施建设的需求,而且伴随过量用水产生的过量排污又导致了水污染的加剧,进而加大了排水设施建设的需求。

三、城市水环境的主体行为调整

1.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体现为政府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等。另一方面,政府介入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培育环境市场和环境投融资市场等。

2.制定水环境目标

城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全面实行节约用水,以缓解城市缺水危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用水要求;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维护城市水环境质量,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改善同步发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水环境质量达到公众满意的水平。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调节和合理利用水环境的承载力,协调水环境的社会、自然两种循环,使城市环境系统处于最优状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政府应按着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达到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研究制定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政策目标。

3.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

政府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城市水务体制改革,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将供水、管理、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4.强化水环境法律的有效性

依法治水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关键所在,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取水许可审批管理的力度,强化取水许可的管理,严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用水,还要对退水水质进行严格管理。对新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必须提交取水和退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方可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手续。对逾期仍超标排污的单位和企业,要坚决依法吊销其取水许可证。理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内外关系,制定与完善流域及区域各种配套法规,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5.推广清洁生产制度

政府根据城市经济总体发展状况,通过产业政策,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从源头抓水环境保护,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的排放,通过各种措施使工业排放的废水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排入公共水体。清洁生产的工艺相比于污染治理意义更为重要!环境污染危害一旦形成,控制和根治比较困难,而清洁生产就是力图在造成污染的原因上去寻找清除污染的对策。企业是实现清洁生产主要力量,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要与强化企业管理、技术改造、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相结合,把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方面,但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推动落后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的提高和设备的更新,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将会使步伐大大加快。

6.重视污水处理与回用

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制度,鼓励、约束企业使用回用水。我国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0.7-0.8;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匮乏,水重复利用率低,加强对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经净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是城市的再生水资源,数量非常巨大,被称为城市的第二水源,可作为作物的灌溉用水、工业冷却水、城市绿化用水、环境用水和地面冲洗水等。

四、结束语

加强对水资源状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科学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工作,涉及部门多,涉及专业面非常广泛。因此,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财政物价水务建设环保等各部门一起行动,密切配合,才能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泉.浅析城市水资源管理及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6)

资源环境管理篇5

关键词:新经济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传统的依靠物力、人力资源的大规模投入转变为集约化生产,知识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企业为了实现持续性获益,必须注重发挥人力资源价值。进行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优化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人事管理的概念中发展演化而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的过程,即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对内部人员的招聘、培训及考核等作出系统说明,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人力资源价值。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实现经营管理的稳定性,就必须注重员工在企业运营中的价值,尽可能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薪资报酬标准。只有将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全面贯彻以员工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才能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机遇。

1新经济环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1管理对象交叉化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为单一的部门式或直线型的模式,即企业以某个部门为重点,实行直线化管理。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较为简单,也能够对员工的权责进行系统化明确,基本满足企业创立初期的发展需求。但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式更加复杂,跨区域、跨行业及跨部门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调整。企业需要突破单一的直线型管理模式,建立以部门为中心、团队为支撑的跨职能、交叉化的管理模式。

1.2管理层次简单化

新经济环境的出现使企业的发展方式面临革新,即企业生产由规模化向集约化转变。另外,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内部组织方式的变革,这也就意味着,组织的管理层次逐渐减少,而管理幅度逐渐增加。组织的发展形式由纵向延伸向横向扩展变化。此外,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不断减少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从而使内部员工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员工的质量不断提升,既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求,还在成本管控的前提下实现了整体效益的提升。

1.3管理手段先进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企业能够运用的管理手段更加丰富、多元。新经济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倾向于采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及模拟平台等手段解决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这些管理方式的应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先进性的基本特征,并通过真实、严谨的人事管理程序,减少了人为参与人事管理的先天性不足,使该工作得以固化。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既能够促进人事管理的规范性,还可以为非常态化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1.4管理内容多元化

新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多样,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仅仅是选人工作,而是演化为选、培、养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另外,新经济环境的转变也使企业的信息需求更加突出,尤其注重表现在员工的结构层次、工作方式及激励机制上,就结构层次而言,职业素养好、技能条件优的高水平员工成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结构主体,就工作方式而言,时间、空间等客观因素对内部员工的影响力减弱,而就激励机制而言,员工更加关注薪资报酬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对激励机制的有效实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人才流动快速化、竞争激烈化的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逐渐丰富,为将来的人力资源改革提供支持。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思考

2.1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在当前新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面临变革与调整,即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摒弃传统的职能部门制观念,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拓展到企业的整体层面,并倡导员工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知识型管理的理念,即在新经济环境下,要充分发掘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并有效改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环境,创建系统高效的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另外,企业还要关注该群体的特殊性,研究并满足管理对象的需求,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性,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二是,要树立柔性管理的理念,柔性管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内部活力,并增加运营的灵活性,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在快速调整的机制之上,此外,员工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调整情况,对自身的适应性、创新性及反应能力作出优化;三是,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发展渠道,在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2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加强人力资源培训

新经济时代使企业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信息总量也实现了有效扩容,为了适应岗位能力需求,员工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企业人才优势的建立,一方面依赖于引入综合素养较高的知识型员工;另一方面则依赖于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为获取综合素养较高的知识型员工,企业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将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优的员工纳入考察与培养范畴,充分发挥外部人才优势。另外,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也能够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增值。为此,一是,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积极的投入多样化资源,支持内部培训体系建设,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新经济环境下发现、分析与处理问题的专业能力,还应包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增强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思想认知;二是,企业内部员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设学习型组织,倡导员工在工作中持续性学习,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更多地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2.3确立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

当前,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并成为企业取得未来优势的关键。为保证人才的有效供给,企业必须制定与总体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为此,首先,企业要根据总体战略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级,可以以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为基础,分别制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规划与安排,进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企业要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内部员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任用,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效用,做到人尽其才,使所有员工都能够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作出成绩;最后,企业应增强人员配置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即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要主动进行人力资规划调整,并拟定相应的策略,从计划、程序及预期结果等方面进行规范,以提升人力资源的作用力。

资源环境管理篇6

一、断裂社会理论“断裂社会”

这个概念主要是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所呈现的新特征和新挑战。断裂社会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在社会等级与分层结构上是指一部分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而且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第二,在地区之间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断裂;第三,表现在文化遗迹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断裂社会的实质是几个时代的成分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在一个断裂社会中,社会中不同部分的要求的差异,有时会达到一种无法相互理解的程度。”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合理欲求得以浮出水面,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合理诉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实践中,农民工、失业群体与在转型过程中掌握知识、资源的群体之间利益满足的程度显然不可相提并论。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日益凸显的问题背后存在一套不平等的动力机制,该机制的核心就是我国社会的权利低水平的均衡,“无论是对于穷人还是对于富人、无论是对于资方还是对于劳方,目前我们制度化的权利保护程度都比较低”。

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解决劳动争议,依法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包括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依法审理并做出裁决的一系列活动。通常也简称为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制度具有不可或缺性。这主要表现在化解劳务纠纷的制度运作过程中。我国劳动纠纷解决机制常被成为“一调一裁两审制”,即主要有调节、仲裁、法院二审判决,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包括协商制。然而,劳动争议方如果想通过法院判决实现自己的权利,必须首先通过劳动仲裁机构的仲裁,即所谓的“程序前置”原则。

三、劳动仲裁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种本质性的作用,即可以提高公司的根本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来自企业,但是并没有局限于此,一些国家相继提出了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宏观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要求效率,同时更多地需要关注人力资本的公平配置和再生。然而,不论企业还是政府,其人力资源管理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在断裂社会的视角下考察人力资源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仲裁制度关涉政府、企业和劳动者,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客体,因而以之为载体为我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便利。从宏观视角来看,断裂社会中不同的阶层间存在较深的裂痕。断裂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一部分人被甩到主流社会结构之外,这部分人往往被称之为“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中部分成员即使其中部分成员能够回到社会结构中去,但是在低水平的社会权利均衡体制下,这部分人力资源的效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社会权利的较高均衡水平建设的路径就是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劳动仲裁制度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正与这种路径需要相契合。首先,这有利于信息反馈。劳动仲裁机构一般从属于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因而,仲裁中所体现的问题可以较为方便的得以反馈。其次,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回应性。劳动纠纷现之于政府部门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同时,有研究指出劳动仲裁的案例今年来由显着增加的趋势,仲裁部门工作强度大。然而在政府机构精简潮流中,仲裁部门的人员编制难以扩展,其压力不得不通过政府传到机制上传至决策部门,促使其调整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断裂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不平等必然会带来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不同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普遍的“仇官”、“仇富”心态正说明了这一点。从微观层面上看,企业组织尤其是大量雇佣农民工的企业无力阻止这种社会情绪的滋长和蔓延。企业管理中十分强调员工的满足感和认同感,而这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断裂社会理论指出,社会权利的高水平均衡是解决社会不公的路径。这同样适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企业劳资双方的权利均衡能够防止资方权利膨胀给员工工作满意度、认同感所造成的潜在威胁,同时能给员工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障。集体谈判理论指出,劳资双方权利的均衡能产生使资方关注经营问题、调整发展战略等外部效应。西方发达国家的集体谈判制度相对比较成熟,劳工组织、平等就业法等为劳资双方的权利均衡提供了制度支撑。而我国尚未建成较为完善的劳工权益保护体系,只有一些零散的劳工权利保护制度。劳动仲裁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它不是一种权利主动保护机制,而是一种被动申诉机制。因此,它的作用在于为劳工维护权利提供制度激励。虽然这是一种保障性的激励,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人的不安全感,从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相契合。然而,每一项制度背后都承载着相应的价值,而且往往是多重价值。前已述及,劳动仲裁的程序前置问题与行政化已经引起学者们对该制度的质疑。程序前置的规则势必增加仲裁机构的压力,亦有违仲裁请求方的自由选择权,过高诉讼化的结果导致行政资源的浪费。过度的行政化则可能一定程/!/度上有碍于仲裁的公平公正,难以体现其“中立的裁判者”的价值。显而易见,这些问题不仅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价值相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度本身的合法性。

四、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可能机遇

1.政府的战略支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人才管理和战略规划工作也不断推进,人才问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在推进人才工作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概念被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在“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政府工作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劳动局”普遍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名称所代替,其背后除了机构职能的调整之外,更体现了政府将“人力资源”的理念贯彻于实践的决心。政府的支持除了能够推广人力资源理念,同时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包括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建设以及社会人力资源培训、挖掘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2.有限的制度资源。从上文对劳动仲裁制度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该制度对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所发挥的正面价值。而且除了劳动仲裁之外,还有调解、法院二审判决等制度能够在化解劳动纠纷时发挥作用。劳资纠纷处理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链条上的一个环节,管理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也有相关的制度规范。如《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对劳动者权益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对招聘、录用的规定,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用人单位的制约等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基本都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法律制度,劳资双方的利益都能够在制度的框架内得以保护。

(二)现实挑战

资源环境管理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013939/jcnkizgsc201520140

1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企业发展必须有资源作为后盾与支撑,在这些促进企业发展的资源中,既有客观资源,比如发展资金、设备等,这些资源都是死的,具有一定的客观存在性,企业经过多年的管理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发展模式。且对这些资源的管理方式各个企业也都大同小异。也有主观能动性资源,这里所指的主观能动性资源,指的便是人力资源,也即人才资源。企业通过联合招聘、内部培训等方式任用或者调动员工以满足企业当前或者未来发展规划的要求,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故此,人力资源管理相较于客观资源管理更为关键,未来各大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核心也会逐渐由传统的财力与设备竞争转变为智力与知识的竞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操控企业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的主力军。且相较于对设备以及资金的管理模式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因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的特殊性以及战略方针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与广告策划不同的不可复制性,因此被视为未来企业角逐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成为了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在此背景下,作为拥有高智力以及渊博知识的人才就成为了企业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生主力军。因此,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结合企业个体发展的特殊情况与开发知识的独特性,培养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知识型人才,实现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21在企业内部构建学习型体系,提升集体能量

通用电气前Ceo曾说,一个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在于他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转化为行动的速度。仁者见仁,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也曾指出,比竞争对手学习的速度更快是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构建学习型体系,提高员工的学习进步意识,构建既竞争又合作的员工关系,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彼得认为系统思考、团队学习、共同愿望、改善心智以及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主要修炼内容。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大背景下,员工之间更要关注对知识的共享,企业要鼓励员工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让他们彼此学习优点,指出缺点,互相渗透。知识经济时代下市场瞬息万变,企业更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员工之间的积极合作,在企业内部构建学习型体系,营造学习氛围,培养集体精神,共同应对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

22在企业内部突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兼并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企业面对的最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当时,各大龙头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站住脚跟,均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积极向前发展,而战略管理也逐渐上升为企业管理的重心。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战略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未来走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做好战略性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当前最值得关注的话题。时至今日,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企业仍旧可以借鉴以往的发展经验,做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的持续向前稳定发展。这是因为,企业的许多竞争优势都非常容易被模仿,就像做广告,一个企业凭借广告优势迅速崛起之后,其他企业很快就能够效仿这种竞争手段,所以,这种竞争优势并不能成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长效竞争形式。可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不同,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也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即便公开了,其他企业也很难模仿,更别提有效运用了。要想在知识经济下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就需要将人才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独立的,它需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结合。而在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在录用与招聘人才中有所体现,从人才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发展特色,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留住优秀人才,并能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资源环境管理篇8

论文摘要: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化管理给社会开辟了一个新的工作思路和手段。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环境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论文关键词:网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随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才的竞争也变得非常激烈,企业人事工作也因此由计划体制下组织控制模式转变为市场体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同时,由于网络技术超乎想象的发展,已使网络成为社会上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进而使网络信息化管理成为社会管理工作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趋势。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人力资本的管理,即对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使得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才引进、素质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人才外包等。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必须围绕企业战略这个中心来展开,并以“人”和“岗位”作为两个立足点,因此这样的管理内容就形成一种以4p管理模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4p管理模型如以下的图1所示。该管理模型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人与岗位、岗位与岗位、人与企业的最佳匹配。2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2.1信息获取渠道小,信息获取速度慢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信息来源渠道不同,过程也不同,不能共享信息,因此信息量非常少,且获取速度极慢。2.2信息冗余,资源浪费由于信息不能共享,因此各单位或企业,包括单位或企业内的各部门,很多信息与资源往往是重复的,造成了信息冗余与资源浪费。2.3各管理环节容易脱节,协调性较差,统筹性也不强由于各管理环节在工作过程中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很容易使各管理环节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造成工作脱节,统筹性差,而且也容易造成管理过程的不规范。2.4传统管理手段单一生硬,不够人性化传统的管理手段基本是以“人”的形式来管理,这种管理手段单一生硬,往往会因为“人”的原因而造成管理效果低下,甚至造成工作上的抵触和损失。2.5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信息来源少、慢、冗余,工作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统筹性差,因此这样的管理工作效率非常低。且又因为管理过于依赖“人”,从而造成工作质量不高。2.6培训形式单一,效果差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在实施培训环节的过程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活动这样一种固定模式来进行,形式过于单一,培训效果差。3网络信息化管理的特点网络信息化管理是当今行政、事业、企业等单位业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信息化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网络资源可实现共享网络资源共享可使人们能够按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来获取各种各类的信息。这种功能可让人们方便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3.2信息传输速度快,即时性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而且准确性高,可以达到完整的即时传输效果。因此,这

资源环境管理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极其重要的一个要素,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水平与能力的影响。低碳经济具有污染低、排放低等特点,其作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求企业将固有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及时转变,而且要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转变,另外还需要依托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但是,如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来完成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1实现人力资源发展方向的综合性

在以往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担任的角色就是劳动力,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人力资源与生产原材料和固定资产一样作为一种成本存在,而且员工的个人价值通过薪酬和待遇能够体现出来。不过,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载体,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引导员工广泛参与,不但能够影响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制定,而且还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信息和公司内部监督的有效性。所谓的人力资源,已不仅仅表现为员工在岗位上单纯的工作能力,正逐步扩展为潜在能力、综合素质、技能水平等综合性发展。

2低碳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2.1实现统筹兼顾的和谐管理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本理念,通过该观念使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工作很好的完成,在工作中要对质量加强重视,而不应该对数量过于关注,这样能够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和谐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实行人本管理,主要任务就是对员工的感受和需求重点关注,通过人性化管理的充分实施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调动。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多样性的制约措施和激励机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干群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2)实现能本管理,主要是对于人力资源加强能力管理,它强调要对人性固有的特征进行尊重,对其发展的顺序和阶段进行挖掘和发现,对人的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进而使企业的目标顺利完成。(3)实行心本管理,其主要是对人心进行获取,对民心进行捕捉,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物质奖励加强重视,另一方面要对精神奖励进行注重,对于员工的内在需求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来实现,使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将一个可以互通的价值观建立在员工与组织之间。员工才会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提升责任意识,在企业发展中主动积极的贡献力量,使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4)柔性化的管理,主要是强调灵活化、高效化和敏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这种多样化的管理趋势也逐步体现出行为管理向心理管理的过渡,该原则的主要管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确保内在重视大于外在重视,二是确保直接重视大于间接重视,三是确保重视肯定大于重视否定,四是确保重视实在大于重视务虚。当然,组织结构也会因为柔性化管理而出现扁平化发展,进而对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扁平化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使上下级命令式的信息传达在原有组织中被打破,扁平化趋势将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主流。(5)生态化的管理,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说,该管理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使员工的正常需求得到满足,还能够优化企业生态环境,确保在复杂的环境下员工能够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6)经营服务管理,它的发展是从理性管理阶段演变而言,管理既是一种措施,更是一种服务。随着人力资源管理逐渐科学化,对待员工需要像对待客户一样,将良好的服务提供给员工,使员工逐渐感受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员工的价值感不断提高,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2.2建立和培养优秀人才队伍

人才所具备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以如果企业不善于使用人才,无法在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人才所具备的作用,那么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企业需要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管理优秀人才,将专业、高效的工作团队建立起来,最终使其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1)对于优秀人才采用激励手段吸引和挽留,面对大量的优秀人才企业应该通过激励手段对其进行吸引和挽留,进一步提高优秀人才在企业中的忠实度和归属感,确保在企业发展中这些高素质人才可以心甘情愿的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待遇福利的提高、精神奖励以及物质奖励。总而言之,在工资待遇方面,普通员工要区别于管理型、知识型的人才,从而使他们的个人荣誉感得到提高,工资发放可以按照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进行,并非将固定的工资根据不同职务进行分配,进而充分调动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2)对优秀人才择优选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岗位并不需要员工具有高知识水平、高能力以及高智商,只要录用的员工能够与企业岗位要求相符合,同时能够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快速融入团队当中,这就算是优秀人才。企业在对人才进行选择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客观和全面的了解人才的定义,同时还要了解员工在企业岗位上是否有能力担当,对其创新能力也要进行相应的考虑。

2.3实行新的激励机制

(1)实行产权激励的方式,该激励方式主要是将企业股票期权或者企业股票作为奖励物质给予员工。现如今,很多公司在对高级员工进行激励时采用的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但能够确保员工与企业共进退,而且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效果比较显著。(2)实行自我激励的方式,企业在激发员工的潜能时,要以自我激励为主要方式。需求对于人们的行为实施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行动的源泉,企业想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就需要充分了解与积极掌握员工的需求,选择和调整激励机制时可以根据员工不同需求层次出发。对于员工的工作,企业要想法设法加大难度,使工作始终具有挑战性,从而在完成工作时员工能够充满成就感和充实感。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目标管理中,对员工所提出的科学措施和合理建议进行认真听取,把进步的机会和平台提供给员工,使他们的自身水平在训练和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使强烈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在员工之间产生,更好的激发员工们的潜能。(3)实行精神激励的方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精神激励作为一种创新型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政治素质以及思想素质,使员工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正确树立,能够将个人的信念和理想与企业保持一致,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努力拼搏奋斗。(4)实行薪酬激励的方式,薪酬激励方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它通常联系着经济。对薪酬激励机制进行构建完善,使薪酬激励机制与薪酬和绩效挂钩,能够使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激励。(5)实行福利激励的方式,该方式是指在制定福利待遇发放的标准时从经济效益出发,使员工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励员工的积极贡献性。可以通过自助餐的形式发放福利薪酬,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一张纸上列出所有福利项目,让员工对自己喜欢的福利进行挑选。

3结束语

总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认真贯彻和落实,确保企业发展的和谐稳定大局。因此,企业要将传统劳动力观念彻底转变,不断开拓新角度和新视野,低碳经济思想为主要指导,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使人力资源逐步向人力资本转变,从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资源环境管理篇10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推荐信。XX同学是我校XX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该生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多次获得国家助学金,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在抓好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他更注重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校期间,该同学还选修了公关礼仪、应用写作等课程;培训学习了计算机autoCaD、计算机photoshop等,通过了大学英语X级;并阅读了大量与专业有关的书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深深地懂得实践的重要性。业余时间,该生积极参加了许多社团社会活动,从中锻炼自己,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宝贵的社会工作经验,使其学会了思考,正因为如此,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更加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同时也更加明确了他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