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6:56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1

政府职台旨新转变

减政放权加速推进。《意见》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向市场放权,坚持“放管”结合。进一步完善建筑招投标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加快完善政府在企业资质申报、工商、税务等服务职能上简化工作流程,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放权于市场“主体”;加强信贷市场监管,优化投融资平台;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让建筑业在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和谐环境中高效发展。

指导扶持力度加大。政府通过出台税收优惠、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政策鼓励建筑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运用先进工程技术;鼓励建筑企业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鼓励规模大、体量大、经营状况好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实施兼并重组,整合市场资源要素;积极扶持连续盈利能力强、净资产优良、经营业务前景好的中小型建筑企业上市,促进建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让政府服务企业的职能发挥得更充分。

规范约束调控更紧。在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建筑企业要积极贯彻国家对建筑业的发展和改革政策,严格执行行业规范,确保企业管理的前瞻性和规范性。政府加强推进制度性约束条件措施,加强质量监管,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强化施工安全监督,出台节能环保规范,在管控的力度、深度、广度上将进一步加大,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行业格局新转变

强者恒强。随着城镇化建设持续深入,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但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型施工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资金实力、品质管理、品牌优势,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抢占高端建筑市场份额,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同时,建筑企业亦可采取“设计+施工”的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范围,提升企业规模,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联盟合作。联盟合作是建筑企业有效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种竞争模式。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明显,势必要求建筑企业不断加强总包和分包合作联盟。突出总包综合实力和分包专业优势,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与互补。不断加强设计院和施工企业联盟。不仅增强投标竞争实力,分散投标风险,而且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共同承担的项目完工的可靠性。不断加强产学研联盟。坚持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优胜劣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作用,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建筑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企业的兼并重组是不可避免的,建筑市场超量开发、过度竞争更是验证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法则,给中小型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中击。随着我国建筑产业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浪潮的袭来,资金实力弱、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的中小型建筑企业面对企业转型的挑战,多数小型建筑企业面临着出局的危机。

产业模式新转变

施工总承包加速向工程总承包转变。施工总承包模式将伴随建筑行业工业化、市场化、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市场空间逐渐缩小,而工程总承包模式由于能够充分调动总承包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多专业集成管理的优势,而站在市场“舞台”。工程总承包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体化管理,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责任分离与相互脱节的矛盾,进一步简化投资主体管控模式,优化管理效能。随着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试点经验的积累,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建筑业将进入一个工程总承包模式唱主角的时期。

现场管理模式加速向工厂组装模式转变。当前建筑企业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现场制作、安装模式,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构件配件生产、施工、主体装修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开始急速发展,部品构件配件开始工业化生产,建筑企业的主战场由现场施工管理向部品构件成产车间转移。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建筑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意见》出台后,势必形成由政府主导、各相关方联动的形势,必然推动建筑企业现场管理模式加速向工厂组装模式转变,让建筑工业化形成“燎原”之势。

高能耗型加速向节能环保型转变。我国建筑企业能耗比较高,浪费严重,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从建筑的全过程看,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因此,发展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的趋势。节能主要体现在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等过程中节约能源等方面;环保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原材料开采和废料处理、无污染材料等方面。建筑企业从高能耗型向节能环保型转变既是政府对建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企业从自身出发,提升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的必经之路。

管理升级新转变

向产业链延伸要效益。在越来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下,建造施工环节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建筑企业务必在产业链延伸上做文章,向产业链延伸要效益。一是提升建筑企业在施工领域的纵向产业链延伸效益。挖掘建造施工环节中机电安装、钢结构施工、智能安装等专业施工的协同效益,提升产品附加值效益;二是提升设计环节与建造环节间的协同效益,提升组合效益,形成“设计十建造”的聚合效益;三是形成“设计十投资+运营”产业链模式,提升综合经营效益。投资运营已成为建筑产业实现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建筑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创新“设计+投资+运营”模式,进一步从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协同效应和低成本运营上实现一体化运作路径,提升综合经营效益。

向管理模式转变要效益。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分散的、低水平、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该种生产方式对应的管理模式亦是随机性、片段化的管理模式。如何向管理模式转变要效益成为重要课题。是加速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形成设计施工一体化运作,提升建筑企业规模效益;二是加强投融资带动总承包管理模式,切实发挥资本红利效应,提升建筑企业资本运营效益;三是强力推行建筑工业化管理模式工厂化加工的生产方式,切实开展提升建筑企业集群效益。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2

(征求意见稿)

 

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强、经济社会作用显著、发展提高潜力大的特点,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影响深远。为推动我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业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建筑业向工业化升级,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制定《东莞市建筑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2021-2025年)东莞建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我市由建筑业大市向建筑业强市发展,打造“东莞建造”品牌提供政策依据。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建筑业快速发展,为未来五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规模效益快速提升。2019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562.68亿元,同比增长18.7%,2016-2019年年均增长26.3%;2019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83.03亿元,同比增长9.6%,2016-2019年年均增长7.88%,对我市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实现利税总额49.1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2.27%。建筑业在集聚技能人才、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业人员数超过20万人,技术工人达13万人。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0.68万元/人,位居第二产业前列。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根据省厅三库数据统计,全市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总数达2195家,其中总包一级资质企业26家,总包二级资质企业166家,总包三级企业738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1265家。建筑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排名前20名企业产值占全市纳入统计900多家企业产值的比重接近50%。初步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依托、劳务分包为辅助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以建筑施工为中心,建筑材料、构件、机械设备等关联生产制造以及勘察、设计、审图、监理、造价、检测等建筑技术服务领域加快集聚,全市有勘察设计、监理领域甲级资质企业16家、乙级资质企业34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建筑工业化步伐加快。我市先后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的通知》(东建节能〔2016〕16号)、《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东府办〔2017〕103号)等系列政策文件以及相关配套细则,积极推动以绿色节能、装配式、环保、信息化为主的建筑业现代化。2016-2019年,共有绿色建筑约22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4%;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均达100%,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约4600万平方米。编制《东莞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导则》(东建节能〔2018〕13号),麦德龙东莞商场项目获得全国首个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三星级运行标识案例。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2018年共落实新项目11个、175万平方米;2019年共落实新项目15个、390万平方米,有1个项目被评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有4家生产企业被评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品牌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16-2019年共获得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获得广东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5项、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13项、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111项、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58项、“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省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83项。2016-2019年共获得部级设计奖项4项、部级勘察奖项1项;获得省级设计奖项14项,省级勘察奖项6项。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代建制等新型工程组织模式得到推广应用,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品牌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市场范围不断拓宽。本地建筑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业务范围拓展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国内其他省市以及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范围不断扩大。2019年,全市建筑企业在省外建筑市场完成产值63.17亿元。2016-2019年,省外建筑市场完成产值年均增长27.87%。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住建事项网上审批率达93.3%。2019年,我市开展新一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不断压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53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已压缩至43日,比我省提出的目标进一步压缩了47%和28%。其中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时限由96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监管机制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诚信管理制度,创新试行承包商预选库、评定分离、简易招标等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代建模式,全面实施用工实名制、银行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筑市场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撑全市建筑业总部经济加速发展,越来越多高资质建筑企业正在落户东莞。

(二)存在问题

我市建筑业整体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占主导地位,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强,创新发展动能偏弱,关键领域与环节仍不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离“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建筑业要求还有差距。

——产业支撑能力偏低。2016-2019年建安投资平均达到1000多亿元,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全市每年在监在建项目约1500项、6000万平方米,但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仅为建安投资的45%左右,本地企业市场占有率仅在25%左右,大部分建筑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2019年,建筑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比重的1.93%,远低于全国7.16%、全省3.95%的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仍有待提高。

——创新发展能力不足。本地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足,科技创新投入意识不强,信息化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工程项目获得部级、省级荣誉数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反映城市形象的精品工程很少。我市建筑设计领域获奖数目远远落后于广州和深圳,排在珠海、佛山的后面。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使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网络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发展处于探索阶段,项目成功应用的案例较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和基础较弱。

——要素供给制约明显。企业对高端建筑人才的招引投入不足,招引条件偏弱,自身培养能力不强,现有本地高级科技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建筑业新一轮发展的需求。区域间人才竞争激烈,本地企业引进人才难度加大,面向建筑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问题突出,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形成明显制约。

——企业竞争实力偏弱。本地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航母型”“旗舰型”领军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大部分企业产值低于1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较少,还没有产值过百亿的企业。高资质企业数量少,没有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受业绩、资质、规模等因素制约,本地企业高度依赖本地建筑市场,走出去的能力较为欠缺,难以独立或通过联合体方式获取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成长能力有待提高。

——监管水平有待提升。多层级、多部门监管问题依然存在,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仍需完善,市、园区(功能区)、镇街纵向联动仍需加强。基于网络化、大数据的现代监管方式、监管平台、监管机制亟待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仍有优化空间,规模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培优导向,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产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东莞以制造业立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筑业发展,但在建筑业顶层设计方面仍有较大完善空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在推动建筑业发展的意识仍需提高,在产业扶持措施方面与周边城市相比存在差距。

二、发展环境

(一)宏观环境

——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未来五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也迈入中后期阶段。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为主体,大力推进“新基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区间经济、交通的互联互通,成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大任务。

——“双区”建设承载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将推进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城市间在产业、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连绵发展,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区叠加”建立东莞发展新格局。随着我市迈入“万亿元俱乐部”,未来全市发展质量将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广东“双区”建设加上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形成“三区叠加”的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有利于加快我市从“通道城市”转变为大湾区“战略节点城市”。同时,我市将打造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空间格局,全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通过住房、出行、通讯、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大力度投资,大项目支撑,大规模建设,实现“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目标。

(二)产业新趋势

——大数据应用和智能建造是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业将加快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招标投标环节和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全国和省、市层面将加大建筑业服务和决策信息系统和平台的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应用,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建筑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和监管效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将加速融合推进智能建造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要求加大智能建造在工厂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明确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确定了系统化集成设计、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精益化施工、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科技支撑、专业人才培育等重点。以信息化技术应用为重点,提升建筑品质和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良好市场环境是建筑业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随着建筑市场的完全放开,良好市场环境有助于形成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专业特色企业做特做精、产业联盟进一步发展的市场格局。优化建筑业市场环境,推进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将为提高监管水平,实现行业公平竞争和良性竞争,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是我市建筑业扩规提质增效,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加快促进建筑业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下,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1.机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激发建筑市场活力。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进入大配套、大建设、大提升时期,建筑业在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2020年全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鼓励支持本土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全市工程建设”,将进一步激励我市建筑业活力的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都有广阔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新基建建设方面,包括东莞在内的大湾区将大力推进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为东莞建筑企业发展提供新市场空间。新型城镇化方面,《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实施,广东各地市以及东莞城市更新和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将为本地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全市纳入“三旧”改造标图建库面积达到25.8万亩,相当于我市20多年的新增用地规模。城市功能提升方面,我市大力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节点城市,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将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提升、园区开发等各类重点项目建设。从2020年开始,我市大力推进教育扩容千日攻坚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新建或改扩建公办中小学两百多所,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全面推进综合交通“六大体系”建设,涉及交通配套项目逾百项,投资金额数千亿,以及推进轨道交通站场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东莞松山湖、水乡功能区以及滨海湾新区扩容提效。

——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建筑产业竞争力。我市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正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5大新兴领域,这为建筑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建造技术,推动生产装备、施工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楼宇自动化系统等方面培育具有产业竞争力的新业态。

——区位优势有利于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集群。东莞处于香港、深圳、广州的轴线上,面临“三区叠加”重大机遇。这有利于东莞把制造业的产业组织优势、技术创新优势转移到建筑业上,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金融、产业金融优势嫁接到东莞建筑业,发展建筑金融,培育建筑业总部经济,建设现代化建筑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2.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挤压本地企业发展空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元大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业支撑作用、经济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国各地,以及我省多个地市出台扶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把建筑业培育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众多拥有高资质的外地大型建筑企业在广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抢夺市场的局面。在市场竞争中,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对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我市建筑企业在尚未完成规模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就已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虽然有部分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领域进行了探索,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这些企业同样面临极大的转型升级压力。

——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不足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高新型建筑工业化水平是我市建筑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机械化、装备化等工业化建筑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我市建筑业虽然从业人数众多,但是层次与质量不高。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业工人短缺,技术工人的“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新型建筑工业化对建筑业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东莞建筑业中高端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将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统领,发挥东莞产业优势,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建筑业向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构建以龙头优势企业为核心、以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为载体,上下游产业环节贯通的建筑业全产业链;不断提升东莞建筑业品质和标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打造“千亿产业、现代建造”的建筑强市,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做出贡献。

(二)发展原则

1.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把建筑产业发展与全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结合起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对内推动“东莞建造”量质齐升,对外增强“东莞建造”品牌优势,促进建筑业发展全面服务于我市城市建设品质提升。

2.全产业链升级发展

发挥建筑施工优势,筑牢建筑业的发展基础,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探索建筑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现代建筑业产业集群,构建涵盖科研、设计、施工、装配、制造、物流、运营管理和服务融合一体的建造产业体系,形成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把建筑业增长动力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上来,结合本地现有基础和优势,积极推广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构建良好的建筑产业创新生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能源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建筑业绿色供应链,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努力推动我市建筑业实现绿色发展。

4.关键领域优先发展

更好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挖掘本市建筑市场空间和内需潜力,培育一批高资质、高技术的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建筑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环境;推进建筑业“强链”“建链”,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优先培育壮大建筑业的重点环节和高技术环节,增强我市建筑产业竞争优势。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建筑产业全产业链,新型建造方式取得突破,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龙头骨干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技术水平和建造资质明显提高,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和“东莞建造”品牌优势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以政策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建筑产业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监管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千亿产业、现代建造”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

1.产业规模

建筑业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总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建筑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平均增速超过20%。

培育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1-2家,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8家。培育年产值超200级亿元级企业1家,100亿元级企业3家,超50亿元级企业5家;超10亿元级的专业承包企业3家,形成龙头骨干企业强、专业企业精、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良好格局。培育以优势骨干企业为核心、上下游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

2.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2025年末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5%以上,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项目优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成10个以上广东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其中有2个部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培育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智能建造新业态。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80%。

3.科技进步

全市建筑业总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建筑技术体系。总承包特级企业及年产值超50亿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建成省级技术中心1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主编、参编国家或者行业规范、标准1-3部,新增省级以上工法30-40项。特级和一级企业基本掌握智能建造新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应用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4.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培养和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在本地企业中培养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管理专家30名以上;引进国家或省级高等级人才10名。新增300名以上一级建造师。

5.品牌培育

打造精品工程,走品牌发展之路,创建自有特色品牌,形成“东莞建造”品牌竞争优势。争取创鲁班奖、国优工程3-5项,部级勘察、设计奖10项;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40项;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50项;省省级勘察设计奖30项以上。

6.质量安全

坚持质量优先,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稳定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建成质量安全监管智能平台;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品质持续提升。

五、主要任务

(一)做强建筑全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1.壮大建筑施工优势行业

提高建筑施工能力和水平,拓展建筑施工领域。鼓励工程施工企业以公共项目和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为重点,发展村镇和市政建设工程施工领域,扩大园林工程、道路桥梁和水生态治理工程数量和规模,形成新的工程施工业务增长点。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大力提升高端工程施工项目的承接能力,积极参与滨海湾新区、教育园区、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和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为施工企业创造条件,培育建筑施工工业化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包括装配式在内的新型建造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提高我市高技术工程施工能力,打造东莞建筑施工品牌。支持以专业骨干企业为核心联合工程施工和相关业务企业,承接东莞和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项目,以及绿色、节能、资源可循环利用的高新技术工程施工项目。

2.做强建筑技术服务业

优化建筑技术服务结构,提高建造设计技术和服务质量。鼓励东莞设计企业创新设计理念,提升精品项目和大型项目设计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东莞提供优质服务。新增甲级资质勘察设计院5家;培育产值超5000万元设计院6家,产值超亿元设计院2-3家,以及一批有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建筑服务企业。推动建筑技术服务业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提升建筑技术服务业市场竞争体系,创新建筑技术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东莞勘察设计、造价、招标等企业积极探索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建筑技术服务业竞争力。推动设计、造价和监理等技术服务企业联合工程施工企业组建“东莞建造智库”,建设东莞建造咨询服务平台,以创新的设计理念,研究东莞城市空间布局、公共服务功能、资源节约利用、地域文化与建筑和谐共生等课题,以我市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要求为导向,为水乡功能区建设、滨海湾新区建设、高等级公共建筑提供高水平咨询服务,提升我市建筑品质和城市建造特色。

3.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鼓励和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适度、稳健多元化发展,向相关产业环节延伸。鼓励大型施工企业收购有较高资质的勘察设计院、市政公司等,将并购企业转移到东莞注册并实体化运作。培育能够打通投资策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招标、工程咨询、原材料供应、工程检验检测、维护维修、运营的全产业链核心骨干企业团队,大力发展建筑幕墙、钢结构、园林工程、装饰装修等中小企业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专业承包商。推进建筑服务行业本地市场差别化竞争,外地市场抱团式合作,在错位发展中形成比较优势。打造有东莞特色的全流程现代建筑业产业链。

4.发展特色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鼓励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深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建造全过程的集成与创新运用,提高智能建筑、建筑流程和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选择若干家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培育成为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引导本市电子信息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建筑业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开展面向智能建造的技术合作,建立跨产业组织,构建智能建造工程项目多方协同智能建造研发平台,提供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技术服务的智能建造产品和解决方案,带动以新型智能产品和服务平台开发为中心的智能建筑制造业发展。推动发展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专业领域转型升级,逐步形成有东莞特色的智能建造、智能建筑设备部件制造、智能建筑服务新业态融合发展的智能建筑产业体系。

5.培育东莞特色建筑新业态

充分发挥东莞的制造业优势,建立建筑工业化合作平台,对制造业行业进行建筑工业化赋能,推动我市地墙砖、卫浴、家具、五金卫浴、建筑铝材建筑装备等建材制造业适应建筑工业化标准,向绿色环保产品升级。推动产业招商引资与创业企业孵化相结合,引进拥有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行业领先建筑企业及部品部件企业,为建筑新业态发展培育新兴力量。适度发展高质量新型墙体材料。培育一批能够提供建筑材料和构件供应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新电商,提升东莞建筑建材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着力推进中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进入智能建造新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培育智慧建筑新业态。鼓励专业化建筑工程骨干企业增强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与制造业企业合作投资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快布局绿色建造上下游产业链环节,培育东莞特色的绿色建筑新业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提高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等全方位服务能力,逐步实现由建造建筑产品向建造和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发展。

(二)大力培育产业基地,发展建筑产业集群

1.加快建筑产业集聚发展

整合建筑业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鼓励本地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构建产业发展联盟,实现龙头企业、核心环节、关联产业有效集聚,形成技术领先、配套齐全的特色建筑产业集群。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导向,打通建筑产业链上下游,培育集建筑项目管理、规划设计、新型材料研发、造价咨询、中介服务、金融平台等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建筑技术服务园区,大力吸引科研机构在园区开设工作站、研究室,打造“东莞建造”的高端发展平台;推动建筑研究、科技创新、建材生产等相关企业合作创建“产、学、研、商”一体化发展平台和示范基地。支持具有产业优势的建材、装饰、智能、幕墙、园林等企业走“专、特、精”道路,做大产业规模,整合专业建造上下游产业链,建立绿色建造产业链创新联盟,推动建设绿色建造研发中心、绿色产品生产中心、绿色产业服务中心。

2.培育建筑产业化基地

发挥东莞制造业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建筑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工程应用类(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部品生产类(构件生产、配套产品、装备制造等单位)基地。利用各镇现有的产业基础,扩大、提升相关的装配式部件、铝模板、爬升脚手架等产品的生产、供给,形成规模化的建筑制造产业链。支持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带动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企业发展,鼓励企业申报省级和部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以及央企和大型建筑企业在东莞建设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厂和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心,打造一批省级和部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推动科研教培类(咨询教培、科研院校等单位)和综合产业类基地的协调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在装配式建筑工厂打造“机器代人”应用场景,推动建立智能建造基地。支持有港口和铁路站场镇区,发挥资源、交通优势,提升石材、家居、上下游产业的配套能力,规划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将与制造业相关的装配式建筑业态列入先进制造业的范围,享受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择优向市科技创新部门推荐申报重点扶持对象,积极向省和国家推荐申报省级和部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3.培育建筑企业总部基地

通过培育一批、招引一批、提升一批等方式,支持建筑企业在我市设立企业总部或大湾区总部。探索培育国际建筑展览平台,加快建设建筑市场信息、科技创新、建造人才配置平台,把东莞发展成为建设资本密集,功能配套,设施完善,具有高度活力和创造力的建筑企业总部基地。支持我市贡献大、能力强、有需求的龙头企业建设总部大楼,提升龙头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知名度、影响力。引导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申请认定为总部企业,享受我市鼓励和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央企和省内外优质建筑企业到东莞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本地建筑企业提升特级资质或有专业技术优势的企业拓展经营建设总部大楼,给予用地等政策优惠。

4.培育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打造建筑业与建材制造业深度合作平台,鼓励建筑企业积极采购应用和推广东莞建材产品,与本地建材企业共同开发建筑技术和产品,优化提升本地建材市场。促进东莞建材产业及关联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链向上下游优势环节延伸,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品壮大发展。通过资本、技术、项目和市场运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强强联合,以强带专,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培育新型建材龙头企业。以东莞为经营中心、市场中心和技术中心,以物流成本和生产资源优势为重要因素,在惠州、河源和粤北、粤东地区投资生产中心,发展跨区域的幕墙、玻璃、铝型材、陶瓷和预制混凝土产业集群,支撑东莞建筑全产业链发展。强化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科学规划和优化搅拌站布局。

(三)内强外引共同发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1.培育建筑施工龙头企业

坚持培优扶强,着力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资产规模大、社会信誉好,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增强内生动力,拓展优势业务环节,向建筑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成为集投资、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建立本市重点骨干企业库和日常联系服务制度,协助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对入库企业在资质升级、上市融资、工程担保、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产值和税收排名靠前的企业给予信用分值等奖励,为企业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提供服务。支持已上市建筑企业通过融资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形成示范效应,加快推进本市有条件的龙头骨干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积极争取上市机会;鼓励本市龙头骨干企业学习央企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主动和央企、国企结成联合体,参加本市和大湾区大型项目投标,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支持企业整合优化业务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优化业务,解决承揽工程、融通资金、分担风险、提高效益等难题,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提供支撑。鼓励总承包一级资质以上企业并购有较高资质和人才储备的设计院或有一定发展前景的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建筑业相关行业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拟上市企业资源库,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革,优先支持库内企业挂牌上市。对开展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动、生产经营与资产经营融合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给予奖励。

3.招引一批高质量企业

围绕“强链”、“补链”目标,招引一批综合实力强、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到东莞设立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围绕提升资质水平目标,设置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和奖励标准,争取引进2-3家有特级资质的企业落户东莞。积极吸引大型央企、省属国企和优质企业将总部基地落户东莞,或在东莞设立独立法人机构开展经营活动。鼓励重特大项目中标单位落户东莞,或在东莞开办企业。推动市镇两级招引项目机构对招引企业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对已招引企业持续实行一对一、多对一服务,为企业创造优良条件,帮助企业解决到东莞后的经营场地、市场开拓和人才引进落户等问题。对为东莞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招引企业给予奖励和宣传,扩大知名度。

4.推进企业晋升资质等级

制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激励政策,为申报施工总承包特级、专业特级、施工总承包一级以及工程勘察设计行(专)业甲级的企业提供政策和专业指导,对晋升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给予经济奖励。成立由省内外专家团队组成的建筑企业资质申报提升专家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辅导和申报资料组织的技术支持;由相关部门牵头,鼓励高级资质企业开展对中小企业升级资质资格的辅导。制定全市建筑业企业资质提升计划,设计东莞建筑产业链相关资质关系动态发展信息图,为企业组团合作、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和鼓励企业制订资质晋升计划,提高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打好晋升资质的基础。

5.支持中小建筑企业发展

鼓励中小型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经营有特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专业企业。支持中小建筑企业发展包括装配式建造技术在内的新型建造技术安装专业分包业务,培育特色分包能力。在建筑幕墙、地基基础、园林设计、装修装饰和钢结构等专业领域着力培育为龙头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群,支持一批有技术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为大型骨干企业。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清理对民营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设置的不平等限制条件,清除各部门和镇区针对中小建筑企业直接或变相设置的各种障碍,保证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地位。在省级工法评审、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创建各类优质工程等方面,加强对中小建筑企业的指导帮助。

(四)公共建设项目引领,推广新型建造方式

1.发挥公共建设项目示范作用

积极推动公共建设项目采用新型建造方式,提高工程建造标准,全面提升公共工程建造品质,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重点支持具有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和经验的建设单位以及具有设计、生产、施工等综合能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参与政府投资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打造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南城CBD区建设等为试点区域,选择一批政府投资工程和部分社会投资项目,采用新型建造方式,培育一批在设计施工质量提升、智能施工管理、减少材料浪费、缩短行政审批、降低建设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的优质工程。

2.加快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和运营管理,通过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建材选用、绿色施工和安装、绿色一体化装修、绿色运营,推广绿色建造方式。推动绿色建筑量质齐升,在公共建筑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基础上,鼓励更多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深入开展《东莞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导则》应用评估研究。大力发展和使用绿色建材,鼓励建筑企业优先使用资源化利用工业和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的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推广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的适用技术,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提升绿色施工水平。

3.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编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指引,制定适合我市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构建与国家技术体系相衔接、适合本地特点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支持企业研究开发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工法。成立装配式建筑专家库,以科研院所和设计院为载体,建立装配式建筑技术服务中心。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建立装配式建筑设计一体化集成系统,促进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生产单位进行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制定我市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制造的规格标准,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提高装配式施工水平,引导施工企业对装配施工、安全防护和质量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编制科学可行的施工作业标准书模板,提升施工流程的标准性和组织性。推进建筑全装修,新建住宅项目率先推行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配式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一体化设计和协同施工。

4.加快推动智能建造

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智能建造快速发展,发挥重点项目以及大型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拓宽各类技术的应用范围,探索集研发设计、数据训练、中试应用、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模式,研究制定我市智能建造的实施意见及评价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工程项目积极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公共建设项目中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项目提质增效。推动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鼓励中高级建设项目以“互联网+”为基础,推广智能建造中的传感器、物联网、动态监控等关键技术使用。

5.优化提升建造组织形式

支持我市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合作、兼并等调整升级组织形式,健全管理体系,增强竞争优势,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龙头企业。引导大型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造价咨询等企业积极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鼓励相关单位通过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拓展业务范围;支持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建立全过程咨询平台,提升咨询企业全过程、一体化服务能力,承接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业务。探索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全过程咨询合同示范文本。推动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

(五)构建建筑技术平台,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1.支持企业推广应用建造新技术

支持企业开展建筑科技专项和科技成果项目转化推广,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推进工程项目采用建造新技术。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优势。以科研院所为依托,推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基础共性技术的应用。利用我市的制造业优势,推动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战略合作,突破一批建筑核心技术,形成东莞建筑技术优势。加快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梳理已经成熟应用的建造技术,定期成熟技术目录。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应用新型建造成熟技术,培育具有新型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2.建立建筑科技创新平台

积极招引高端人才及团队到我市建立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重点研发平台,加快关键适用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建立部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选择一批有技术积累、有人才优势、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鼓励多出技术成果,优先申报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鼓励总承包特级企业及年产值超50亿的一级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项目,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建筑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培育和组建行业协同创新中心。支持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发挥技术创新和建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优势,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围绕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型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3.加强中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重视专业人才队伍、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有效的育人、引人、留人机制。关心关爱企业家团队建设,壮大东莞建筑企业家力量,提高我市建筑业企业家整体水平,培育和奖励一批有素质、爱东莞、能力强、业绩优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激励优秀企业家成长。加大建筑人才招引力度,深化校地合作,引进创新人才,把引进建筑业技术管理人才纳入我市鼓励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范围。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宽松的工作氛围,创造承接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建筑人才资源外溢到东莞的条件,吸引广州、深圳和内地建筑人才到东莞工作和落户。以提供比广州和深圳更优惠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补贴为前提,加大东莞发展和品牌宣传,引导东莞常住人口的建筑和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回莞就业。以东莞建设“技能人才”之都为导向,大力推进建筑技能人才建设。大力培养建筑工匠型高技能人才,打造立足东莞的高素质建筑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的财政投入,组织建筑产业现代化、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信息化管理等高端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能力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新型建造方式的实践与经验积累,培训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要求的技术管理团队和高级技工,提升本地建筑业企业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提升东莞建造品质,创新质量安全体系

1.增强高品质建筑设计能力

提升建筑规划设计理念,聚焦东莞城市建造品质提升,着力培育一批精品建筑和品质设计优秀项目,打造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相匹配的城市建筑。加强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统筹引导,高定位、高标准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协调建筑与城市空间及公共活动关系。推动建筑设计方案编制城市设计衔接专篇,充分落实城市设计内容。鼓励设计企业以东莞城市建设品质提升为目标,融合岭南建筑特色,融入现代技术、材料、工艺,创立东莞建筑设计新模式、新风格,切实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推动重要或大型公共设施项目在前期策划阶段组建管理运营团队,引入高水平技术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创新建筑方案设计优选制度,结合建设项目特点,鼓励采取设计招标、设计竞赛和直接委托行业知名专家团队评选等方式优选项目设计方案。建立高水平城市建筑设计专家库,为我市高端标志性建筑项目提供设计技术咨询服务,推行设计竞赛和设计招标的“阳光评审”。吸引业绩优、水平高、信誉好的国内外知名建筑师、设计单位或团队,积极参与或与本地勘察设计企业组建联合体参与东莞的设计竞赛或设计方案招标。

2.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对标深圳等先进城市,对现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订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技术规范,编制设计图集,逐步建立国内一流水准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完善轨道交通、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Bim应用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积极推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安全标准化、防范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图集指引,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适度提高安全、质量、性能、健康、节能等强制性指标要求,逐步提高标准水平。支持企业积极参加行业标准、地方规范的制定,主编或参编国家、省级行业标准。

3.建立创建优质工程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争先创优,积极争创优质工程、标准化星级工地和科技示范工程,力争获得更多的部级和省级奖项。建立创优质优秀工程激励机制,制定创优质优秀工程表彰奖励办法,每年定期召开全市建设工作会议,对获得部级、省级奖项的工程项目进行表彰奖励。支持有经验的科研院所为企业工程项目申报优质、星级和科技示范工程提供咨询服务,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对获得优质优秀工程奖项的单位进行奖励。

4.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完善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强化关键环节、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标准化工地管理体系和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溯机制。探索建立建设工程安全责任主体失职追责和清出机制,构建施工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工程质管理制度的执行,压实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建立以过程检查记分评价为主的动态监管机制。落实政府监督执法责任,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巡查和工程质量抽检,加强工程双随机抽查。进一步理清市与镇(街)、功能区与镇的监管职责,制定“阳光监管”制度,建立联动机制,提高监督效率和质量。强化工程质量安全信用管理与建筑市场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和资质资格管理等有机联动。探索对企业的差异化监管,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完善危大工程信息化监管系统动态管理,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工地”质量安全监管技术开发应用,建设和优化东莞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推进完善建筑机械设备服务和施工的技术安全服务标准体系,优化设备使用的安全监管制度,提高我市建筑装备现场生产技术和安全水平。

5.深化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治理

深入开展房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法人管安全、带队检查制度,对隐患排查整治不落实的予以追责。突出关键环节、关键部位治理,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建机一体化企业的监管,强化企业对设备的维保和日常检查责任。加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加大力度整顿检测市场不良行为。整顿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完善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的监管机制。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对工程检测全过程动态管控,规范检测行为,确保检测质量。

(七)壮大本地核心市场,积极拓展湾区空间

1.大力支持企业深耕本地市场

充分利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机遇,加大对我市“三心六片”组团联动发展的城市建设市场研究,分析我市构建高水平轨道交通建网络、打造国际空港中心、建设东莞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水利、市政、5G基站、轨道交通等新基建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及时为企业提供本地建筑项目市场信息。引导本土企业加快适应本地重特大项目建设标准,支持本土企业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慧建筑融合发展,向市政、路桥、水利等领域拓展,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资质等级,适应重大项目招投标方式的变化,努力扩大本地市场份额。把深耕本地市场作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地和跳板,支持本地企业在公共建筑工程、科技含量高、建设难度高的中高端建筑领域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做出样板项目,为进入东莞以外的大湾区建筑市场提供示范工程。

2.提升本市建设市场供给标准

引导公共项目投资建设经营机构在建设内容明确、技术方案成熟的前提下,对政府投资项目、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项目、装配式建筑项目、应用建筑信息模型项目,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方式,每年明确一定比例,并逐年增加国有资金投资占主导的项目实施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培育东莞特级总承包企业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提供平台。鼓励建设单位根据咨询服务节约的投资额对咨询单位予以奖励。推动市城建局、市水投集团、东实公司和交投集团等政府投资机构在建设学校、医院、水务、轨道交通、道路桥梁、高速公路等重大公共设施的过程中,适应我市建筑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突破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提高建设项目的建造标准,整合创新项目立项条件,优化招投标程序和标准,提供招投标政策咨询服务,支撑“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价值追求和东莞建筑市场优化发展。

3.积极拓展大湾区市场空间

利用我市处于大湾区核心圈内、“三区”叠加,并处于香港-深圳-广州轴线的区位条件,鼓励企业培植以大湾区为核心的主力市场,以抱团竞争的形式,探索“投建营一体化”的东莞做法,形成智力、技术、资金、装备、管理、标准和劳动力等联动参与的市场竞争优势,拓展市场空间和业务范围,积极承接大湾区的省重点项目和城市水生态治理工程。鼓励企业加强与央企、国企的合作与协作,通过项目合作、组建联合体等方式,投标大中型项目,实现“靠大联强”拓展市场。借力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深港科技合作区的建设契机,主动对接深圳建筑产业链条、技术标准和建造方式,跟踪深圳,对标国际一流,建立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的发展模式,鼓励嵌入深圳建筑产业链条中的施工、专业装修装饰、设计、建材等环节,在工程建造中不断学习建造技术,提升质量安全和品牌竞争优势。

4.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外部市场

高点谋划,提前布局,加快建筑“走出去”步伐,力争开拓境外建筑市场形成突破。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筑市场的研究,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市场和法律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组织推介对接活动,为企业海外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全过程风险防控和服务,为我市企业赴省外、境外承接工程业务提供优质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引导企业通过合作资金、技术、产品、人才等,与大型央企、国企建立战略联盟,以“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全链条参与海外项目。鼓励企业开展省外、境外市场条件研究,围绕主业选择和拓宽市场,形成市场适应性强、专业覆盖宽、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化市场开拓和工程承接体系,积极走出去布局新市场,设立新机构,承揽新业务。

(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1.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梳理可下放事项,推动“数字住建”建设,深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事项要件,压缩政府和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能。推行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级分类审批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以及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集成服务模式,按照“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推行审批事项一窗办理,推动全程网上无纸化、一网通办。

2.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

进一步深化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推动工程总承包实施和完善。加快推进全过程电子化招投标,研究探索电子化监督,实行招标人首要责任制,试行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加大择优力度,落实招标人权责对等。倡导招标人适度择优,加大公平竞争力度。创新改革设计招标制度,鼓励国内外优秀设计企业团队与本地设计企业联合,组建联合体参与投标项目。

3.完善管理信息平台

利用平台对全市建设项目开展监督登记、联合验收、施工图抽查、质量安全监督等事中事后监管过程,实施远程动态监控与监测预警。推进Bim的工程建设项目智慧审批平台、“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智慧建造、智能监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整合优化升级,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4.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完善工程计价依据机制,优化概算定额、估算指标编制和动态管理。搭建市场价格信息平台,统一信息标准和规则,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平台市场价格信息。加快建立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造价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为概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引导建设单位根据工程造价数据库、造价指标指数和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和确定最高投标限价,按照现行招标投标有关规定,在满足设计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投资效益。探索根据合同造价实施差异化监管,为建筑品质提升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工程施工合同履约和价款支付监管,引导发承包双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开展工程款支付和结算,全面推行施工过程价款结算和支付,探索工程造价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途径和方法,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和拖欠农民工工资。

5.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动态化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和科学化信用评价体系,与国家和省建筑市场信用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实现数据共享,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信用评价信息在市场准入中的作用,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在企业承接业务和差异化监管等方面的运用,加大企业纳税、评优、科技进步等加分比重。依法完善建筑业质量和安全管理执法标准和措施,建立质量安全档案和公开不良行为信息,筑牢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防线。探索建立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快速处理制度。

6.强化行业协会发展和自律

加强对建筑行业组织的指导,鼓励行业协会承担相应的行业管理职能,提高行业协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发挥协会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市场参考价和最低保障价,制定禁止通过恶意降价进行竞争的自律公约,抵制恶意低价、不合理低价竞争行为,探讨差异化行业监督和行政监管,维护行业发展利益。支持行业组织研究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行业管理模式和技术,鼓励行业组织开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开发、专业研讨会和技术培训活动。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功能,支持行业组织对发生建筑质量安全事故、供应假冒伪劣建材设备、不合法的转包挂靠、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或者其它社会影响恶劣行为的市场主体进行通报和纠正行动;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与行业组织合作,打击恶意竞争等不良的从业行业。鼓励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诚信自律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引导市场合理竞争。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将建筑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加强建筑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建立完善指导建筑业发展的工作机制,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设立由相关部门分工落实的建筑业发展协调机构。完善规划衔接机制,分解建筑产业发展质量、规模与效益目标,压实主体任务和责任。

探索设立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建筑业、电子信息、建材制造、金融服务业等企业和行业组织以及科技部门参加的东莞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推动建筑新业态的形成发展和建筑产业与科技、金融业的融合发展。

加强对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勘察设计、工程咨询服务等中高端环节企业招引的领导;积极组织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主要建筑市场开展推介活动,让更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以及大型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熟悉、了解、信任东莞建筑企业,增进沟通交流,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平台和服务。

(二)加强政策支持

完善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政策制定与规划实施协同推进机制,形成有效的政策预期和导向。

着重围绕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出台建筑产业建链强链补链政策,以及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市场培育、人才支撑、融资上市等支持政策,为规划实施提供支撑。

设立东莞建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提供支持。推动持续开展“东莞建造”优质施工企业、技术服务企业的量化评价。

以发改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主导,加大公共设施投资项目的信息化、工业化的成本投入,提高我市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补贴标准。推动工业和科技部门加大对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研发的支持,把“东莞建造”技术创新项目纳入东莞重大科技项目,出台鼓励建筑业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技术中心,以及优先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建筑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形成新业态的政策;推动人力资源部门研究引进建筑业高端人才和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政策。

整合优化市内市政、交通、水利、片区开发、城市综合体以及公共领域项目和工程的供给市场,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优化调整资信、业绩、报价等发包条件和评分标准,用好优质企业名录,鼓励在同等条件下,建设单位优先选取本市优质企业作为承接任务单位,支持我市优质建筑企业单独或组建联合体承接项目。探索建立小额工程预选库、联合体投标企业库。

创新和完善建筑业安全质量监管体系,引进智能化管理技术,建设覆盖全市工程项目的全天候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优化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东莞建造质量水平。

各区镇、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吃透省、市对建筑业的支持扶持政策,认真落实,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三)纳入绩效考核

围绕加快我市建筑业在上规模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建筑业全产业链的目标导向,制定建筑业发展规划任务实施的分部门分级考核制度,把考核指标纳入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3

摘要:

文章对建筑高校图书馆服务行业经济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服务建筑行业经济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建筑行业;

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3—0377—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消费结构上看,建筑业是最急需发展的产业。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建筑业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仅次于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第四大支柱性产业。但是建筑行业中很多企业的科技力量和信息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其信息发展的需求。建筑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建筑信息资源,同时还具有人力资源、服务技能和服务信誉等优势,如果通过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途径为建筑行业提供准确的专业信息,促进知识向信息产品的转化,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这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行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建筑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实现了高校图书馆与行业经济的双赢。

1建筑高校图书馆服务行业经济的优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建筑行业特别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信息机构不健全,人员 素质不高,信息设备不先进,信息收集渠道狭窄,信息类型单一,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信息整合与交流渠道不畅通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妨碍了行业经济的整体提高。建筑高校图书馆向建筑行业提供专业信息,保障信息快速、有效地到达用户手中,具有如下优势:

1.1信息资源优势

建筑高校图书馆作为建筑高校教学科研的信息中心,聚集了学科齐全、内容广博、载体各异的建筑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多元化的藏书结构和文献信息。特别是在建筑行业的范围和领域之内,馆藏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一般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尤其在建筑和土木工程类文献资源方面十分丰富,具备为建筑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信息资源优势。

1.2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建馆时间长,在长期服务教学科研的工作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在90%以上。建筑高校图书馆不仅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拥有一大批熟悉建筑行业、具有建筑行业相关专业学历背景的人才,他们在为建筑行业提供信息资源管理、文献开发、咨询服务、情报二次三次加工和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已经组成的一支高素质的建筑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使建筑高校图书馆具有了较强的服务建筑行业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

1.3服务技能优势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图书馆建设,不但加大了对图书经费的投入,在现代化设备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投入,以计算机、存储、网络和通讯等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及。高校图书馆还拥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信息人员服务于校内外,开展深层次的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文献资源开发等服务,并积极开展与校外资源的协作和共享,不仅加强了社会人士对图书馆的认识,也提高了图书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图书馆的服务技能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1.4服务信誉优势

目前高校图书馆注重高学历、多学科人才的补充,注重学科馆员的制度建设和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不但提高了信息服务的专业性、时效性和预测性,也提高了信息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建筑高校图书馆对建筑行业的信普及。高校图书馆还拥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信息人员服务于校内外,开展深层次的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文献资源开发等服务,并积极开展与校外资源的协作和共享,不仅加强了社会人士对图书馆的认识,也提高了图书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图书馆的服务技能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1.4服务信誉优势

目前高校图书馆注重高学历、多学科人才的补充,注重学科馆员的制度建设和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不但提高了信息服务的专业性、时效性和预测性,也提高了信息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建筑高校图书馆对建筑行业的信息需求有较强的提供能力,并且在多年的信息服务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具备了广泛的信誉优势。

2建筑行业信息需求特点

建筑行业的工程投资都非常巨大,一旦形成工程成果将难以改变,因此在工程项目上马前需要大量的信息和严格的论证。信息需求包括科技信息、专利信息、产品信息、人才信息、资金信息、技术规范和原材料信息等等,只有充分了解了相关信息,企业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优选项目,合理实施。

2.1信息需求的针对性

建筑企业总是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在一定的发展时期,总会面临一些具体的问题和项目,比如技术难题、市场需求、设备改进和政府相关政策等等,急需解决这些问题的专业信息,需求的针对性强。

2.2信息需求的时效性

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机会瞬息万变,谁把握时间率先占领有效信息,就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占得先机。只有迅速、及时的掌握了信息,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决断,因此,企业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具有绝对时效性。

2.3信息需求的经济性

任何企业的信息获取都讲究经济效益,如果能以最少的人力,财力和金钱换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为企业获得最大利益,这是任何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

2.4信息需求的预测性

信息服务需优先于企业的决策和实施之前,必须能够反映市场未来趋势、用户需求变化以及科研的发展前沿。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了明确的认识和评价,才能避免盲目和失误,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筑高校图书馆服务行业经济的对策

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建筑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走进市场,为建筑行业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高校图书馆必须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管理体制,让自身拥有的丰富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图书馆历来被看作是大学的学习、资源和研究中心,是供本校教师和学生利用的场所,图书馆是否应该对外服务,目前在高校图书馆界存在争论。高校的教育经费大部分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国家巨资的投入,不仅要实现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也应该充分实现其社会功能。所以,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的同时,也应该拓宽服务领域,将信息服务手臂延伸至社会大众,弥补其他信息机构在信息服务提供能力上的不足,让高校图书馆发挥专业优势,成为区域性信息中心。建筑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社会功能,做好服务建筑行业的工作,就要克服各种传统观念的障碍,摒弃封闭式的理念,代之以开放式服务的办馆新思维,敢于决策、敢于行动、敢于冒险,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领域,力争为建筑行业做好文献信息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3.2提升素质,开展信息培训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进一步深化,对图书馆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合格的图书馆员应该具备较高的个人品质和业务素质,才能提高信息服务的规模和成效。因此要加强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其群体的专业技能和信息素养,才能熟练地应用信息服务技术和手段,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服务。通过对建筑行业开展信息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行业内相关人员乃至整体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提高决策者在组织生产和进行决策时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行业职工在工作中的信息敏锐性和获取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自我服务能力。

3.3依托优势,开发建筑知识库

每所高校图书馆都因自身的发展历史、专业特色或地域特色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建筑高校专业特色非常明确,图书馆资源包含了建筑行业各种权威信息,因此图书馆依托这一资源,选择合适的专题,系统地采集和引进建筑工程相关的信息资源,并依托高校的建筑专业研究人才优势,开发建筑专业特色知识库,及时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承接建筑行业的信息收集、检索、筛选、加工和反馈工作,为建筑行业提供合作信息、新产品信息、引进技术信息、引进外资信息,甚至提供领导决策信息,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4战略联盟,推动共同建设

信息社会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所有的文献资源,建筑高校图书馆对建筑工程类文献信息同样不能收集完全,并且资源的封闭使用也满足不了行业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之间应实施战略联盟,本着“各供所长、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的原则,进行资源共享、协调共建,实现利益互惠。同时,建筑高校图书馆与建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整合资源参与市场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多元化的信息优势,提高建筑行业的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更有效地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经济建设。

4结束语

网络时代,信息的高效、迅速、准确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反之也会使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建筑高校图书馆应该走出高校的大门,抓住机遇,转变服务理念,大胆创新,为建筑行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夏新蕊.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1):19~21.

[2]康清群.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信息(教学与科研),2008,(11):292.

[3]汪浩.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J].图书馆学刊,2008,(3):50-51.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4

关键词:建筑业;经济质量;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创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为工业发展和工程建筑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带动了建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带动了我国GDp的大幅增长。我国GDp中有相当多的份额由建筑业所创造。今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发展各级建筑业,如何准确把握建筑行业的市场脉搏,如何寻找适宜企业的发展空间,这些也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稳定社会的关键要素。今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在准确掌握国际建筑市场变化动态的基础上主动调整和优化自身结构。

一、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化环境中的发展前景

现在,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在短时期内保持了快速的发展速度,然而我国建筑企业的总体发展规模较小,建筑企业的总体市场竞争力较弱,其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从建筑企业经营成本上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设备装备成本、工艺成本、劳动力成本、技术成本都较低,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竞争能力。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缺失科技含量高的成套专业化设备,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缺乏新材料和新技术。从建筑企业经营特点上看,大型建筑工程承包企业扩大经营领域和转变经营方式,由传统单一工程施工经营方式向工程设计、咨询和施工的现代工程经营方式转变。这种复合经营方式能使建筑企业提高企业中标成功率,提升企业品牌效应,节省企业市场开发费用,降低企业经营综合成本,帮助企业向外延伸业务,共享企业内部资源,促进企业内部业务渗透,为企业进入地区性建筑市场或全球建筑市场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但是,我国建筑工程承包企业的绝大多数刚进入国际市场,对外经营只能采取单一的工程施工经营方式,其企业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经营模式存在明显的问题,特别是单项经营或个别领域。从长远角度看,绝大多数建筑工程承包企业未能强力支持企业市场的深度开发,显现了建筑工程承包企业在调整技术结构和企业经营特点方面的体制障碍。我国承包工程企业与国际企业相比较,未能建立合理的市场、经营、人才、技术等结构,使企业难以对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进行深度开发。

二、我国建筑业保持长远发展的措施建议

随着我国政府逐步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时开发市场的承诺,我国不断向国际市场开放国内建筑工程市场。俗话说,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国内建筑工程企业在稳定国内建筑市场的基础上,要不断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吸收国际建筑公司先进经验。从企业实际情况看,我国不仅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建筑工程企业的技术、资金与经营模式的问题,而且现实与理想有显著的落差。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正确认识国内承包工程行业具备的潜力与优势是对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进行深度开发的前提。国内承包工程企业要不断探寻并扩大适宜自身实际的发展空间、同时要不断巩固窄间,运用大经济贸易的优势,不断扩展国内与国际之间的经技合作。国内承包工程企业要提高企业经营和技术水平和提升企业资本实力必须要探索以贸易、工程、劳务和境外半点结合的企业经营方式。同时,国内承包工程企业要充分运用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通过企业与资金雄厚、拥有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国际知名工程承包企业的合作学习新工艺、掌握新技术、吸纳先进管理经验。建筑承包工程企业要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强势企业进行合作,借助这些企业的国际优势进入国际市场,持续提升企业承包工程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成本。国内建筑工程企业要通过互联网境外和企业国外常驻机构等渠道,全方位搜集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和加快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有条件的国内建筑工程企业应建立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工程建筑技术研究机构。企业要根据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企业的市场、经营、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结构,向市场纵深地带不断延伸企业经营领域。

三、提高建筑经济质量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5

[关键词]建筑服务;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52;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31-05

得益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程承包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建筑服务则是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服务出口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中国已经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建筑服务出口的企业,其中既有中国建筑这样的国有企业,也有一大批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建筑服务市场的表现,本文将对中国的建筑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一、中国建筑服务出口情况

1.中国建筑服务出口规模

2000年以来,中国建筑服务出口发展迅速,取得骄人成绩。如图1所示,从2000年的6.02亿美元迅速发展到2011年的147.95亿美元,增加了23.6倍,甚至受本轮金融危机影响不大,仅2009年略有下降,2010年增幅超过50%。究其原因则是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为了避免经济大幅波动而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中国建筑服务国际排名

中国建筑服务出口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韩国的、世界第二大建筑服务出口国,如图2所示。2011年,中国建筑服务出口额占当年世界建筑服务出口额的14.5%,略低于韩国的14.9%。此外,其他主要的建筑服务提供国均为发达国家,第3至第10位的国家分别是德国、日本、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比利时、荷兰和英国。

二、中国建筑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为了厘清中国建筑服务快速发展的原因,首先需要分析中国建筑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本文使用国际贸易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比较优势指数①和贸易竞争力指数②,通过对中国建筑服务进出口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来判断中国建筑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1.纵向分析

中国建筑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看出,如表1所示。从RCa角度看,从2001年开始中国建筑服务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直到2007年,中国建筑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8年其RCa超过2.5,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且竞争力不断提高。从贸易竞争力的角度看,2001年之前,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完全不具备竞争力,2002年开始,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且基本上逐年提高(除2009年有较大降幅外),到2011年贸易竞争力指数已经达到0.6,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2.横向比较

如图2所示,世界上主要的建筑服务出口国多为发达国家。本文选择对2011年前10位建筑服务出口国的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指标仍然选择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按照2011年建筑服务出口额计,世界前10位的建筑服务出口国依次分别是韩国、中国、德国、日本、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比利时、荷兰、英国。韩国的RCa指数一直大于1,从2002年起就一直大于2.5,2009年更是达到了7.01,说明韩国的建筑服务业不仅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还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德国、日本、俄罗斯的RCa指数也都比较高;之后是法国和西班牙也都有比较显著的比较优势;比利时的RCa指数不稳定,最高时为3.11,最低时只有0.63;荷兰的RCa指数则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最高时的2.99下降为2011年的0.82,比较优势从有到无,越来越弱;英国的RCa指数虽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绝对值很低,2011年达到最高值,也不过0.38,因此英国在建筑服务业没有比较优势。中国的RCa则逐年提高,到2011年已经仅次于韩国,达到3.38,在这10个国家排第2名。前10位重要建筑服务出口国中,绝大多数为发达国家或高收入国家,说明建筑服务的比较优势不是建立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因此建筑服务行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应该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下面从竞争力的角度来对这10个国家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韩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维持在0.66~0.69之间,非常稳定;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上在提高,2011年达到了0.60,从最初的完全不具有竞争力到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西班牙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相对较高。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不高,其中德国、日本等一直相对稳定,法国、英国、荷兰则都经历了从高到低的过程,俄罗斯则一直是负值,说明其进口多于出口。

三、中国建筑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变的原因

如上所述,中国建筑服务业在21世纪发展很快,建筑服务贸易额不断扩大,同时其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这应该归功于多种因素,包括比较优势的变化、技术进步、相关产业支撑、资本的积累等。

1.资本累积导致比较优势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人均资本拥有量(K/L)逐年提高,也就是说中国的要素禀赋在发生变化,要素增长偏向于资本。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随着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和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增加,中国的比较优势部门在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倾斜。而当前的建筑服务不仅需要廉价劳动力,更多的是需要资本支持和技术支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中国在建筑服务方面的比较优势日益提高,从较弱的比较优势转变为极强的比较优势。

2.技术进步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国际工程承包业竞争力方面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研究中国建筑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时,需要从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中国国内建筑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电信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设计、施工经验,掌握了大量先进的施工技术,也创造了大量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包括各种高楼大厦、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线路等。中国企业具备了较强的设计、施工能力,能够提供具有价格吸引力的服务。

3.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中国在建筑服务方面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中国不仅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而且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越来越多。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许多高校开设了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硕士专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日益增多,只要经过适当岗前培训,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岗位;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和各种工业设施的修建等都为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另外,在职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更是培养一批同时具备丰富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4.良好的国内产业基础

国内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的大量兴建以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工程建设、工程承包业务发展迅速。国内涌现了大批的工程承包企业,既有国资背景的大型企业,如中国建筑,又有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同时,大兴土木的结果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钢铁产业、水泥产业、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等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钢铁产业产能早已跃居世界第一,且随着钢铁产业整合工作的推进,产生了一批规模巨大的钢企,如河北钢铁、鞍钢、宝钢和武钢等,在2011年的国际钢铁产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有7家中国钢铁企业。在工程机械方面,也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如徐工集团、和三一重工等。按照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良好的国内产业基础是中国建筑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的客观基础。

四、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服务出口大国,尤其在工程承包领域中的建筑服务业,中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14.5%,已经排名世界第二。就比较优势而言,中国建筑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逐渐提高,目前已经仅次于韩国;从贸易竞争力角度看,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贸易竞争力也是逐渐提高,目前仅次于韩国,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中国建筑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应该归因于多种因素,但是资本这一要素的累积使其比较优势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是一个主要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造成的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启示

虽然中国在建筑服务上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但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竞争时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如在海合会市场上中国企业只能从事一些规模较小、利润较低的工程。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企业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决定了企业能否经营成功。对于制造业而言,有3种竞争战略可以供企业选择,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战略。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属于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但是依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其中一种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意味着企业能有效的降低成本,从而可以以很低价格提供服务,在竞争时往往有较大的取胜可能。但是,在国外的工程领域,企业绝不能够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降低成本,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因此只能通过科学的管理过程降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意味着企业要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在这里要求承包企业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因此需要企业在广泛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发掘自己的特色,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重点战略往往是对小企业而言,避免同大企业进行正面竞争,应选择被大企业忽视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部分海合会国家的司法明显偏向本国企业和居民,很多时候不可期望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是自身未能完全履行合约义务的情况下。因此要求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务必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工程进度,完善风险管理,降低成本。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进度不仅避免了业主挑刺的可能,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避免工程延期造成的额外成本和额外风险。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招聘高素质业务人员和在职培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精简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加强同金融机构的沟通,争取较低的保险费率和保函费用,也可以考虑直接通过当地银行出具保函以减少转开保函的费用;通过多方询价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和设备租赁费用。

3.提高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虽然海合会国家流动性充裕,但在工程承包领域偏向于本国企业,对外国企业而言经常需要带资承包。因此承揽工程项目很大程度上成为融资能力的竞争,如果承包商实力雄厚可以垫资或能够帮业主进行融资,就会得到更多机会。同时由于工程项目规模往往较大,承包企业如果没有强大的融资能力,仅凭自身资金实力,是很难完成任务的,更不用说同时承接多个项目了。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学会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从国内外的金融机构那里获得较高的授信额度或帮业主从中国获得出口买方信贷。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授信额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资信情况,这对大量实力较差的中小承包企业而言,必须要克服。

4.加大研发投入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科技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明显不足,难以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更难以承担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大型项目。因此,面对国际承包工程市场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转变当前单纯依赖低成本要素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不利局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孙利国,2011)。

[注释]

①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简称RCa),也叫出口分工指数。它用来衡量一个给定国家的产品之间的相对优势的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RCa■■=■■(1)

RCa■■表示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是国家i在产品k上的出口,X■■是全世界的总出口,X■■是全世界在产品k上的出口,X■■是国家i的总出口。RCa的取值为[0,+∝),如其大于1表明具有比较优势,小于1则表明不具备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

②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贸易专业化系数,是一种运用进出口商品数据来测算该类商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tSCi=■(2)

其中Xi为产品i的出口额,mi为产品i的进口额。该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进口额为0时,tSC为1,说明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出口额为0时,其tSC为-1,说明该产业完全没有国际竞争力;当进出口相等时,tSC为0,则该产业属于贸易平衡型。

[参考文献]

[1]黄建忠,刘莉.国际服务贸易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万红先.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3]章昌裕.国际经济合作[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陆菊春,韩国文.中国建筑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测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8).

[5]陆菊春,汤雷.2011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1(2).

[6]姜书竹.中国与海合会双边贸易的实证研究——兼论建立双边自贸区的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0).

[7]孙利国,杨秋波.对外承包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1(11).

[8]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9]丁平.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内涵与影响因素[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4).

ResearchonthetradeCompetitivenessofChina’sConstructionService

YinHonglei

(LibraryofShandonginstituteofBusinessandtechnology,Yantai264005,China)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建筑业工作大会,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向一年来关心、支持我县建筑业发展的上级建管部门和省、市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二是向一年来为我县建筑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相关部门、镇和全县建筑企业的同志们拜个晚年,并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提几点希望,给大家鼓鼓劲,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再创新的业绩。

过去的一年,我县建筑业积极作为,克难而进,在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上取得了新发展、新突破。全年实现施工产值139亿元,超过全省“建筑强县”的各项指标。申报专利15项,获得省级工法14项,占全省八分之一,组织申报科技奖4项,建筑业科技创新走在全省前列。其中,南通五建、江苏顺通两家公司成功组织编制部级标准,成为__建筑业史上一大创举。在创优夺杯上成绩喜人,获省优质工程奖12项,累计获得“鲁班奖”7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去年上半年宏观政策紧缩,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困难多、矛盾多、挑战多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难能可贵,弥足珍贵。同时,也充分说明我们的企业素质在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全面增强,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面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如何扬长避短,不断推进我县建筑业在新平台上实现新跨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刚才,县建工局查剑宁局长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詹县长也作了很好的讲话,我表示完全赞同。省建管局纪迅局长、市建设局陶燕局长,对我县建筑业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议结束前,我再简要提三点要求:

第一,要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涉及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要认识到这样两方面的经济形势:一是中央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没有变,还是要立足国内需求,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其中有两项重要措施,一是加快住宅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我们要主动出击,抢占市场,扩展领域。二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建筑业又面临重新“洗牌”,我们要在危机中抓机遇,在逆境中谋发展,积极应对发展难题,促进全县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希望大家能够准确把握建筑业发展的长期走势,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始终保持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的勇气,始终保持勤勉向上、永不懈怠的激情,始终保持全力拼博、扎实工作的精神,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实现我县建筑业更加稳健、更加快速地发展。

第二,要充分发挥优势,勇于创新,争创一流

坚持质量兴业,勇于创新突破,这是我县建筑业企业的传统优势,在新的一年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一是规模工程要有新突破。规模工程是标志工程、品牌工程。做好一个规模工程,就能拓展一方市场、树立良好信誉。五建、顺通、万通、新源、光华等优势企业要共举一面“旗”,共同争取总承包工程、标志性工程和大体量工程,实现规模化经营,组团式作战。要在短时期内,形成一支资质门类较全、组织结构较合理的建筑施工队伍,在总包和分包市场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从容应对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今年江苏顺通公司承建的江苏广电城项目要确保夺得“鲁班奖”。二是产业领域要有新延伸。加快建筑业产业延伸是我县探讨多年的话题,至今尚未有大的突破。各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要在巩固土建的基础上,发挥企业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优势,主动适应国家投资重点向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和新兴产业转移的趋势,确保有新的突破。三是服务领域要有新拓展。大力发展包括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技术与知识密集的咨询服务机构,提高工程建设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管理成本。鼓励有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改制、联合和重组,向大型咨询服务公司发展。

第三,要强化组织领导,改进服务,提升实效

我县是建筑大县,建筑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证明,建筑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房地产、建筑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筑业还是“富民产业”,能够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县建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搞好服务,千方百计为建筑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研究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的具体政策措施,做到推进更加有力,责任更加明确,落实更加到位,考核更加严格,确保我县建筑业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任务。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真正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努力在市场开拓、人才分配、社会保障、税费优惠、融资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我县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abstract:theeffectivestrategicmanagementinthecurrentfiercecompetitionintheenvironmentisveryimportant,forconstructionenterprisesarenoexcep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neweconomicsituation,constructionenterprisesshouldadoptthemanagementstrategy,hopetobehelpfultothereaders.

Keywords:constructionenterprise;theoperationandmanage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当前,金融危机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回缓势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已经到来,国内经济也步入了回升的时期。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组织,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面临异常复杂,甚至比金融危机时代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普遍经济刺激后出现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形势非常严峻。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时代中生存与发展,仅仅靠组织好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已远远不够了。因此,高效的企业战略管理在当前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显得尤其重要。企业要生存,要持续成长,必须深谋远虑,必须有战略眼光,确定战略定位,明确战略重点,抓好战略策划,并加以有效地实施。

然而,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还不够,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并确保实现。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向、方针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由单一的、小规模的生产型、生产经营型向多元化的规模经营型、资本经营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国内经营型向国际经营型转变。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划。

1、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企业内外部环境、市场和顾客的研究,动态地监控市场和顾客情况,充分收集国内外宏观信息、建筑行业信息、微观信息、竞争对手和标杆企业的信息,利用战略制定的分析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同时加强内部诊断,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企业与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分析,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内部条件,适应瞬息万变的企业外部环境。实施市场前导策略,将外部环境信息研究作为引导企业发展的方向、动态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企业资质和施工能力、改进开拓和占领市场策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能力、建立未来竞争优势的先导。

2、外向带动战略

我国建筑业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加大步伐走出去,在更广的空间里规划战略布局,拓展企业“版图”。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极其激烈,许多建筑企业的效益不断下降,需要通过国际业务来支持其未来的发展。二是随着国内建筑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国外先进的大型国际建筑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国内市场,我国建筑企业将面临严酷的考验,必须通过发展国际业务,带动、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各方面的水平,才能在外国建筑企业进入我国以后持续发展。目前,大量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当或落后于我国,因此,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更应该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样既可以避开国内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又能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融合吸收更为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措施,实现国际国内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局面。

3、多元经营战略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对建筑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国际建筑市场工程承包方式发生变化,扩大了业务范围,传统的承包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例如Bot在国际市场中已普遍推行,要求承包商参与工程项目的融资活动。因此,在传统建筑施工基础上,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通过项目管理方式、融投资方式的逐步改变,不断延伸扩大服务内容,将项目设计、维护、运行结合起来,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打下基础。同时,在多元化经营、延伸式服务纵向开拓的基础上,通过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实行战略联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达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效果。这样,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就可以开拓更大的建筑市场和发展空间,发挥更强的融资优势和管理优势,来适应国际市场承接任务的需要。

4、履约经营战略

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充分维护合同赋予的权利,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进一步提高施工主业管理能力,加强过程控制,只有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提高履约率,企业才有市场竞争力。但在签订合同时,也要充分注意到企业利益,尤其要明确索赔条款。索赔是国际惯例,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应由对方承担的实际损失的一种补偿。施工企业应在履约过程中严格管理,降低失误,正确行使索赔权利,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提升企业的施工生产能力。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引进急需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并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新技术、新规范培训,使之适应企业发展规划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现有施工能力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研制、添置施工设备,以满足新工程建设项目的需要。

5、企业形象战略

企业形象战略,通常又称Ci战略,即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着意塑造企业形象,把企业综合实力、技术优势、名牌工程,乃至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和优秀的项目经理全面展示于市场。笔者认为建筑市场发展到今天,只有名牌工程加企业形象,才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奥秘。因而,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实施形象战略。

(1)推进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建筑企业实施形象战略离不开施工现场管理,现场的“窗口”概念已日益显现。如今,业主选择承包商,先要察看现场,给项目经理提几个问题答辩,这已成为选择优秀项目管理者的惯例。因此,现场如战场,要抓好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抓好安全生产,多创文明样板工地。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技术优化;发展趋势;

考虑到我国地少人多,以及未来城市人口的巨增,大力推广高层建筑显得很有必要,高层建筑最大的优点是节约土地,可以为城市省下大量空间去发展各种公共服务,提升城市质量。高层建筑愈加庞大的体积以及复杂的结构都给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而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适用和耐久性能。因此,研究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发展很有现实意义。

1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难点

1.1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

高层建筑一般超过30m,高空作业多且难度大,垂直运输量大,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高空安全防护工作,材料、水、电等补给的问题,科学统筹调控各种运输机械,以提高工效。

1.2基础深,地基处理复杂

为了保证高层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的基础一般较深,我国规定高层建筑的地基不能低于总的高层建筑的1/12。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下进行土方开挖、基坑支护以及深层降水等工序,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

1.3施工周期长,工期紧

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大,工期一般要跨年。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天气差异比较大,有的地区高温多雨,部分地区更要度过漫长的低温冬季,这些因素不仅导致施工周期进一步延长,也提高了高施工难度并给技术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合理安排工序,制定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和预案来保证安全生产。

1.4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

高层建筑施工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例如材料的准备、各工种的交叉作业、牵扯到众多的合作单位等等,组织协调工作比较繁琐,给高层建筑施工规划和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所以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强化集中管理,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优化

随着工程经验的积累和施工人员对工法的研究,相比传统施工方法,现在的技术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优化,例如逆向施工、滑模工艺、预应力技术等,这些施工技术的优化使得工程可以实现机械化施工,逐步实现设备代替手工操作,有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等优势。下面简要介绍几种经过优化的施工技术。

2.1外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高层建筑的墙体大部分实行全面浇筑结构,墙体的规模化浇筑逐渐得到普及,这种优化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墙体的整体性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2.2钢筋连接技术

高层建筑的钢筋使用量非常大,施工过程中各种钢筋的混合使用、接头技术等是质量控制点,因此钢筋连接工艺在工程中不断的在优化。目前带肋钢筋套挤压的连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接头性能好、设备实用简单、质量稳定且施工速度较快。

2.3滑模法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施工有着较高的重复性,滑模法利用预制好的模板组装运送到施工部位并结合其他技术进行施工,具有整体性能好,机械化程度较高,节约劳力和模板并且能够有效缩短工期的优点。

2.4逆向施工技术

相对于传统做法,逆向施工可以缩短工期,保护施工现场的环境。其施工内容主要是沿着建筑的地下结构的轴线或支护结构,在建筑内部相关位置浇筑混凝土形成支撑结构,并以此作为整个施工过程的承载基础,再浇筑向下开挖的土方和地下室结构,直至封底板。这样建筑的一层楼面便顺利完成,然后以此为基础逐层向上施工,这样可以同时进行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的施工,从而缩短工期、节约资源。

3高层建筑自动化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愿意从事建筑施工的人逐渐减少,老龄化社会也提前到来,造成了建筑工人的稀缺,而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自动化施工实现了信息化、工业化、自动化的完美结合,只需较少人操作,既安全又缩短工期。

在20世纪80年代,各国就开始研究自动化施工技术,而日本的技术优势遥遥领先。下面将简要介绍自动化施工技术,以促进我国对这一先进施工技术引起重视。

3.1自动化施工的系统组成

(1)施工工厂

施工工厂相当于制造业的自动化工厂,可以营造全天候施工环境,进行自动化施工,由临时工厂和自动化机械组成。

(2)并行运输系统

并行运输系统可以将材料和设备从仓库自动运输到施工工厂内部进行作业,由电梯、吊车、塔吊等构成。

(3)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对材料、器械以及施工组织进行管理,由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运行管理系统和机械控制系统组成。

3.2钢结构建筑自动化施工

施工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组装施工工厂和并行运输系统。第二环节:在施工工厂内进行标准楼层施工,同时钢框架施工和内装修可以在施工工厂内进行。当一层施工完成后,安装在支撑柱上的爬升设备把施工工厂提升到上一个楼层,然后不断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全楼层的施工。第三环节:下降施工工厂结构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拆除施工工厂的临时结构。

3.3钢筋混凝土建筑自动化施工

钢筋混凝土自动化施工是在钢结构自动化施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理大致相同,只是把钢结构构件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

4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社会的进步以及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保证质量、安全以及耐久性,更要求环保节能等新需求。发展的趋势大致如下:

(1)扩大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的范围,代替手工操作,缩短工期和保障安全;

(2)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节约材料,保证质量;

(3)使用新型强度高的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减少建筑垃圾和提高材料效率;

(4)加大高科技对施工的渗透,例如计算机精确控制施工各个节点,GpS测量定位,保证高效准确安全的施工。

5结论

高层建筑的质量对于人民和社会都意义重大,因此必须严格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和性能。只有大力发展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科学地进行施工组织,充分的利用先进机械进行操作,施工规范化管理,努力学习外国先进施工技术,才能使我国的高层建筑业得到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桂芳.高层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2]宗建雄.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措施[J].科技向导,2013(18):88.

[3]侯立鹏.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与方法[J].科技向导,2011(24):29.

[4]吴猛.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陕西建筑,2012(207)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9

关键词:建筑企业适应性国际化战略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中后期,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与住房消费需求带动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进入建筑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国内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通过向海外转移资本和劳动力的方式来拓展市场空间,不失为企业谋划长远发展之道。

一、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现状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国际化经营战略早已成为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积极开展“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援建、承包房屋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第一,承接任务不断增多。这些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额不断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

 第四,应对当前危机,抓住新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体现出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倚重银行资本发展的国内建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出来,危机影响下的建筑行业产业链竞争力大幅下降,整体赢利能力降至低位。面对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制定和采取适合的国际化应对与发展战略,通过国际化竞争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化危为机谋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战略构建

在市场日益被细分、优势市场不断流转的形势下,已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要针对市场变化和企业自身既有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企业要如何制定发展战略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呢?在各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各个不同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战略又要怎么应对环境的变化呢?在新产生的细分市场和不同的竞争态势中,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做合适的发展战略,就能创建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和培育出动态的核心竞争力。[2] 

迈克尔·波特在钻石模型通过对战略决定性因素的细分研究,揭示了国际化竞争在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和竞争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中呈现的动态竞争、广义竞争的特征。动态竞争与广义竞争就要求企业在国际化中能够适应国际环境,能够入乡随俗又不失特色地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能力。[3]这就是企业的适应性国际化战略。投资发展周期、小规模技术、技术地方化、企业运作的柔性管理等技术理论,也为后发展型国家企业以适应性战略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可行性技术参考,市场的丰富多样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将理论上的绝对优势竞争过渡到相对竞争、有条件竞争以后,比较优势、持续竞争优势丰富了适应性竞争战略。只有当公司制定了适合自身的国际化战略并有效实施,充分利用不同国家的有利环境条件,才会为公司带来国际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的有效性由竞争的生产要素、特定需求、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者四个变量的函数,而这几个变量是有效竞争战略的决定因素,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者是企业国际化战略成功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4]企业要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必然要在固守当前优势市场的同时,随着日益变化并扩大的市场要求适当地做出正确的反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产业适应能力,构架以适应性为基础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谋求在新市场领域获得优势地位。[5]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走出去”的国内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市场定位、产品选择、营运模式、组织结构和资源整合的适应性战略选择,建立起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以竞争优势为核心构建企业国际化战略。

第一,市场定位阶段化。目前国内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机会多系于特定区域的经济体,市场份额集中亚、非、中东等“相近性”市场,在边际利润率较高的欧美高端市场份额很少,对于行业平均利润较低的建筑行业而言,进入欧美高端市场以获取较高的市场利润率无疑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指向,但我国建筑企业同台竞争能力相比较弱,应以打造实力、企业成长为目标,集中优势合理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国际化战略,其国际化战略可以分两步走:首先以本土化市场为基地,优先发展与本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相近性”较大的市场,努力提高国际化建筑施工综合服务能力,先在“相近性”市场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实力;然后立足臻于成熟的“相近性”市场实行再度跨国经营,以竞争优势重点向高端市场拓展。

第二,竞争产品多元化。建筑行业产品在每个国家彼此间的关联性及标准化程度不高,项目经营、组织管理存在较大地域性差异,“走出去”的建筑企业在产品战略上可以首先选择适应国家集中化战略和受保护的空位战略,积累了一定海外工程建设经验以后,再以主营业务为核心,逐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方向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拓展一般都从国家外援项目开始,走出去后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核心业务为主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以房屋建设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为例,可以在房建施工总承包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重组和资本运作,重点发展路桥建设、市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专业化施工领域,然后选择地开拓房地产、建材等投资型业务领域,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多个产业链业务协同能力的跨国公司。

第三,营运模式个性化。根据skanska、taisei等国际顶级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成功营运的实践经验,提升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建筑企业国际化发展主流方向。形成一定综合实力的建筑企业可以将经营理念和投资理念紧密结合,通过资产的兼并、重组来改善产业结构,以和当地企业合资、国际先进承包商合作方式来培育跨行业跨地区、集投融资、设计、咨询、施工、采购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承包企业集团,建立起一体化综合服务,促进协同效益的发挥,使各业务板块间产生强大的协同及互补效应,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而综合实力尚显不足的企业则适宜与联营合作者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以联合体分公司(子公司)的方式曲线进入目标市场。

建筑工业化优势篇10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优势对策

1概述

我国的建筑工程始终是以现场施工为主,到了20世纪70年代试图通过借鉴前苏联的预制大板房技术改变施工方式,但由于这种粗糙的预制板技术存在着许多缺点,如保温隔音性能差,防水防渗性能差等,到了80年代就逐渐淡出了市场,目前我国仍然是以现场施工为主。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差、资源消耗高、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程度高等,而产业化的建造方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住宅品质、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程度。我国为推进住宅产业化做了很多工作,1998年7月成立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次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八部委局《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文件,即“72号文件”。文件明确了我国发展住宅产业要走工业化、标准化之路,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1]。由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缺少技术标准、市场认同度低等问题,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2]。为改变粗放的建造方式,建设更多节能、环保、安全的住宅,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住宅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2住宅产业化的比较优势

产业化的生产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2.1全面提升了住宅品质。我国房地产产品年开发量大,但质量参差不齐,鉴于以上情况,住宅产业化从提高部品、部件的工业化水平入手,将重点放在如何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部品部件,促进了产品系统配套与组合技术的系统集成。同时,标准化、系列化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其加工精度和品质都远远超过现场手工操作的方式,这就有效避免了传统施工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提升住宅品质提供了有效保障。

2.2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我国住宅建造周期长,与发达国家相比,同样建造一栋300平方米的别墅,我国需要5-7个月,是发达国家的3-5倍。同时,劳动生产率低,我国整个产业的人均年竣工面积为28m2左右,仅为发达国家建筑工人劳动生产率的1/4-1/5。而产业化的建造方式使得施工现场大都是组装构件,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加快了工程实地建设速度,从而使施工周期缩短了1/3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3实现了节能减排及资源节约。目前,我国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30%以上。相同气候条件下,住宅能耗为发达国家的2-3倍。同时,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增长幅度大。而住宅产业化通过研究开发出一系列成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能源转化和传导的效率,属于高效节能住宅设备与部品,从而保障了建筑节能减排的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住宅产业化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方面效益显著。尤其是在节地方面,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土地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现象,北京万科对其北京项目建造全过程中,对物耗、能耗进行了统计,与传统建造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数据表明,产业化的生产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显著。

2.4促使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住宅产业化采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使得大量的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现场施工人数比原来减少2/3。住宅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会引起其他相关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刺激了就业,从而为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2.5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我国在住宅业上每增加1亿元投资,其它23个相关产业会相应地增加1.479亿元投入;其中,建材、冶金、农副业和机械部门共投入0.7亿元。被带动的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有50多个。

2.6培育了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住宅产业化将带来建筑行业新革命。据专家测算,我国住房建设(包括其带动作用)每投入100元的资金,可以创造相关产出170-250元的需求,能够拉动GDp增长约1个百分点。

归根到底,我们更关注的是住宅产业化的成本优势。可以看到,住宅产业化不仅具有企业成本优势,在社会成本和消费者成本方面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方面,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建筑生产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再加上规模化采购,规模化生产和规模化运输等环节的直接成本的下降,产业化住宅的企业成本优势会逐年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住宅产业化要想得到大幅度的推广,其优势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否则将难以推广。首先,住宅产业化采用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这一优势能够极大的提高住房的质量,这样就不会出现在房子交付使用后,消费者不得不因为房屋的质量差而为其买单的现象。其次,住宅产业化大大降低了建筑施工的失误率,从而保证了房屋质量。同时,住宅产业化实现了土建装修的一体化,这样就为消费者节省了二次装修的费用。并且产业化全装修的模式避免了毛坯房二次装修时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这几点都体现了住宅产业化的消费者成本优势。

最后,相对于传统的建造方式,住宅产业化使现场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大大减少。产业化的住宅建筑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减少,材料耗损的减少,可回收材料比例的增加,更好的实现了建筑节能以及住宅节水性能的提高等。可见,住宅产业化在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体现其社会成本优势[3][4]。

经过专业人员测算,当建造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产业化生产的综合成本将比传统生产方式下降5-10%左右。这样看来,在保证房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是降低工程造价的唯一出路。

3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八部委局《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文件,住宅产业化才算被正式提出,但当时响应者寥寥。目前为止,产业化住宅占房屋开发总量的比例仍然很小,尚未形成规模,而规模过小又导致成本过高。显然全面推广住宅产业化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房地产企业支持力度过小。虽然住宅产业化被提出很多年,但目前采用产业化的方式建造房屋的开发商及项目并不多。这是因为住宅产业化还尚未形成规模,导致产业化住宅的成本远远高于传统住宅。开发商不愿冒着增加技术和提高额外成本的风险去开发产业化住宅,面对新技术、新材料可能导致的成本的增加、风险的加大,大多数开发商仍然抱着犹豫、观望,甚至“坐享其成”的心态。住宅产业化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光凭着某一个地产公司的力量是做不起来的。并且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产品性能低下,工程质量低劣,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住宅质量需求。

3.2消费者对产业化住宅持怀疑态度。我国目前尚未大力推广产业化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模式和经营方式,住宅产业化还未深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的概念还很模糊,对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果还不了解,而且也没有切身体会到产业化住宅所带来的好处。消费者对产业化住宅持怀疑态度。这就不利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5]。

3.3政府的推广力度不够

3.3.1政府在制定土地、财税、金融、技术等相关政策上的失职。目前,我国在土地、财税、金融、技术等方面还缺少完善的优惠政策,这就导致了开发商不愿全身心投入到住宅产业化的浪潮中来,使住宅产业化在我国难以推广。而国际经验证明,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得益于适当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只有政府的经济政策支持做保障,才能更好的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3.2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是市场需求的载体,只有让消费者真正地认识到产业化住宅的优势所在,才能保证住宅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升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的信心是与政府的宣传力度息息相关的。

3.3.3政府在推进住宅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存在职能缺失。目前,配套政策法规和机制不完善;产业链不成熟,缺乏整合配套,各自探索发展分散;标准和技术体系不健全,技术单一,无论是结构的预制组装技术、接口安装技术、部品集成技术,还是施工技术、性能认定技术、节能技术,都没有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体系。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只有加快建立住宅的标准规范体系,才能建立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住宅价格。然而,我国政府在推进住宅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存在着职能缺失。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市场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比较混乱,在使用审批的部分新材料之后出现了住宅产业化进程中几个基本环节的研究问题,但此时政府却不能提供技术支持。新材料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都遭遇到了障碍。与此同时,国内在引入一部分在国外已经相当完善的产业化技术之后,却面临着无标准可依的局面,这就妨碍了先进建筑体系和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因此,发展住宅产业化,政府首先应当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推广、建设和改革新型材料以及新型结构体系。

4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对策

4.1建立完善的建筑(住宅)部品体系,实现部品开发、生产和供应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从国际经验来看,凡是住宅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部品体系都相对较为完善,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也比较高。如何完善我国的建筑部品体系?首先,统一模数协调标准是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的前提条件;其次,开展部品认证是提高住宅品质和性能的有效方法,即可以通过对部品的标准性、通用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性能进行评估,从而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广通用部品的生产和先进成套技术,有效促进住宅部品的发展[6]。

4.2建立完善的建筑体系和标准化体系。我国的住宅建筑体系大都是单项技术,虽然种类多,但并没有标准化、配套化技术,这就限制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而成熟的成套建筑体系(如轻钢建筑体系、木结构)和与之配套的成套技术能够大力提高住宅产业化的程度。因此,要想更好的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就必须首先建立适合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建筑体系[7]。

4.3鼓励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链形成,优化整合资源。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拓展建筑产业链,带动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符合“四节一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工业化成套技术与建筑体系在我国的研发、生产、应用,逐步提高我国建筑工业的标准化、工业化水平,促进建筑建设方式的转变。同时,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业化整体水平。

4.4制定一系列利于产业化住宅生产和消费的相关税收和金融政策。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从税收和金融两方面分别制定有利于产业化住宅生产和消费的税收和金融政策。税收调节等财政政策是有力手段,可以明确规定如消费者购买符合国家政策以及技术规范要求的住宅,不但可以申请低息贷款,并且在还贷期间,可在个人所得中自动扣除还款的数额等等。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一方面可以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即对符合条件的住宅项目优先提供开发贷款、降低开发贷款利率或适度放宽负债率限制,对购买该类型住宅的消费者降低首付要求或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研究出台与“土地招拍挂”挂钩、与绿色建筑发展挂钩、与建筑建造过程中税费挂钩及工业化产品减免税的相关政策。只有有效的经济政策支持,才能更好的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持续发展。

4.5房地产企业亟需调整升级。住宅产业化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房地产企业应放眼未来,充分认识到产业化住宅的优势所在。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房地产企业还应该提高管理、开发、施工的能力,积极投入到住宅产业化的浪潮中。

4.6培养消费者产业化住宅的消费理念。市场需求的载体是消费者,但目前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其表面意思上,更加关心的只是地段、房型、环境等问题,并不十分在意住宅的整体使用性能,而对于工业化住宅运用新技术所带来的实际好处缺乏亲身体会。并且,相对于传统住宅,产业化住宅的成本较高,这也是不利于产业化住宅推广的原因。所以除了制定以上相关金融优惠政策之外,政府还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房屋建筑设计知识、产业化住宅新技术新材料以及产业化住宅的优势等普及到广大消费者中来,从而积极推动产业化住宅的消费。同时,针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政府应积极开展相应的预测和调查工作,如:对住宅产业发展前景的预测、对我国住宅市场现状的调查评价、对住宅需求额的预测、对住宅建设技术的评价和预测等[8]。

参考文献:

[1]聂梅生.住宅产业化路在何方――中国住宅产业化十周年思考[J].中国房地产,2004.05.

[2]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王丽丽,王丽萍.住宅产业化经济分析[J].山西科技,2003(6):23-24.

[4]阙小虎,宋秀奎.住宅产业化成本优势“显山露水”――解读万科中粮假日风景项目经验[J].城市开发,2010(22).

[5]欧阳新.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6]娄乃琳.中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实践与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