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9:59

金融学管理篇1

关键词:行为金融;信用风险;金融租赁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许多金融机构和研究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计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研究信用风险管理。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金融学管理篇2

英文名称:JournalofFujianinstituteofFinancialadministrators

主管单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主办单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4768

国内刊号:35-1229/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1987年创刊。本刊是以研究金融理论和实务以及金融教育为主的专业期刊。辟有经济管理、金融理论、金融实务、国际金融、会计研究、金融法研究、教学研究等栏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研究探索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做好各项金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金融学管理篇3

从各学校财务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大纲来看,金融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外汇与汇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及均衡、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金融发展等。教学中一般把重点放在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机构、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货币政策等章节上。从教学实践中看,并没有区分金融专业学生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差异。对财务管理专业而言,金融学按上述内容体系安排教学存在很大的缺陷。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局限于货币与银行的传统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也落后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改革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是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内容未体现出金融与非金融专业的差异

从实际情况看,国内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和金融专业本科生使用的金融学教材基本是相同的。对于金融专业学生而言,金融学只是其专业基础课,后续还将进一步学习金融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学等,会对在金融学中所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而言,缺乏后续课程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所以金融学的教学目标应该为使学生对金融运行规律和机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金融现象可以做出正确的解读,并且对其本专业的学习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即可。但是,从目前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来看,显然难以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另外,给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讲金融学的教师,一般是金融专业出身的。所以授课时基本都会按照习惯,用专业的大纲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认真考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

(二)交叉重复内容多

一般经管类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的课时都在40学时以内,所以时间紧、内容多的矛盾较突出。而专业的大纲中,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安排存在许多问题,尤其与先学的课程,内容上的重复较严重。这样,既不能为学生搭建清晰的金融学框架,又浪费了宝贵的授课时间,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从泰山学院金融学教学大纲与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比较中可以看出,40学时的金融学中,有12学时是在重复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比重高达30%。

(三)微观金融运行机制的内容欠缺

从金融学30%的内容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重复就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学教学中,更侧重于宏观金融运行机制,重视银行体系、货币供求、货币政策等内容。而与我们日常理财息息相关的微观金融运行机制,金融学教学中涉及较少。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一般不会再学习金融专业的其他课程,所以就出现了前面所说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会运用金融知识的现象。

(四)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教学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环节。高校教学改革是往往谈得较多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改革却较少涉及。特别对于金融学教学而言,教学内容改革落后于我国金融实践的发展。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学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三、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与模式建议

(一)制定适合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

针对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与教学形式的错位,适宜将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按专业和非专业划分,降低标准,教学时保持一定的自由度,根据不同专业选择适合内容和调整目标。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学校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师加强团队合作,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探讨本专业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布局,构建适应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体系。

(二)适当增加金融微观部分的教学内容

20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学开始向现代金融学转型,其特点就是金融学越来越微观化、实证化、技术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等,其理论核心部分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现代金融学越来越多地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进行研究,成为管理市场和指导微观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针对宏观部分内容重复过多,可以适当增加现代金融微观部分的教学内容。首先,金融机构部分,可以增加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介绍,特别是证券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证券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及功能定位,使学生对我国日益发展的多样化的非金融机构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其次,金融价格部分,要增加与利率相关的计算、收益率的计算、利率的期限结构、资产定价、资产选择行为等部分内容的教学。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手段改革

随着金融功能的变革、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金融电子化、金融自由、金融工程化的进展,现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内过激金融热点问题频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讲授无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实际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运用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思想,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金融思维的培养。教学中可以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讲授过程中加强参与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金融想法。另一方面,课程之外,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教学的工作,如:聘请校外专家来校给学生讲授金融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指导学生如何将课堂所学的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推荐学生到金融行业实习,可以与某个证券公司达成协议,将其作为学院的一个实习基地,在实习中更有兴趣学习专业知识。

(四)适宜在教与学方面要树立一种充新教学模式

针对非金融专业的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可以在教与学方面要采用一种充新教学模式。即:“教”可利用案例教学法、分析讨论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可通过增强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与金融熏陶方式,引导学生阅读金融方面的课外书籍,如《货币战争》、《资本战争》、《伟大的博弈》、《财富千年》等课外书籍,一方面可以拓展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对金融学习的兴趣。

(五)构建更加科学的综合考评方式

金融学管理篇4

【关键词】风险管理,家庭金融,保险

一、背景介绍

(一)理论背景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定义、测量、评估和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目的是将可避免的风险、成本及损失极小化。其处理办法包括:风险规避、损失控制、风险置留及风险转嫁。

“金融风险”(FinancialRisk),是指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各个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或投资经营活动中,因各种因素的不确定变动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按形态可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近几年来,家庭金融实践活动逐渐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兴盛起来,以家庭为风险单位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且家庭承担风险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关于建立家庭金融学系统理论框架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学者认为,家庭金融学的可类比公司金融学,将整个家庭视作一个公司,主要研究其如何选择差别性的金融工具,以实现自身特定的财务目标。但实际上,家庭的经济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许多差别,如:家庭经济活动并不是以利润最大化,而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家庭的存续期限并不是永续的,而是有一定期限的,这与在企业层面的研究也有所差别。因此,在分析个人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时候,很难简单的套用企业或机构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范式,需要对其进行理论创新。

(二)选题意义

家庭风险管理理论的建立具有三方面意义:第一,随着个人(家庭)投资活动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家庭投资者所面临的金融产品愈加复杂,个人风险管理理论的建立可为家庭投资者的金融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帮助其进行理性投资;第二,我国的个人投资咨询业务发展刚刚起步就已初步表现出过度竞争的状态,个人风险管理理论的建立可帮助从业者提高执业能力,为其进行研究、分析提供基础框架;第三,个人风险管理理论也可帮助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中介机构更好的理解市场,设计出更符合投资者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二、家庭金融投资的必要性

(一)宏观形势分析

首先,从政策环境上看,十后中国经济面临转型期。在中共“十”期间的新闻会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将向境外机构分配更多投资额度投资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这暗示着中国政府希望加快国内金融体系的开放。可见中国投资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个人金融投资理财市场将迅速发展,更多地符合人民需求的投资产品将不断问世,以帮助更多的老百姓拥有财产性收入。

其次,从法律环境来看,随着我国物权法的实施,我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让“财富”成为财产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个人财富必须要有清楚的产权界定。二是必须要有合适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而就目前的中国而言,这两条件已初步具备,开始产生对个人投资管理理论研究的需求。

(二)基于家庭的必要性

个人和家庭金融投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平衡收支:如何利用个人奋斗期的收入来支付养老期和下一代教育期的支出,平衡一生的收支。

投资管理:人们在满足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和留存预备金应付突发事件之余,通过金融理财将剩余资金进行投资积累财富,保证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

风险控制:人生面临很多风险,如过早死亡、失业、意外事故等,总体可以概括为收入减少或支出扩大两种性质的风险,需要尽早识别和防范,并利用保险等产品积极规划。

三、家庭金融风险管理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居民个人和家庭的风险管理的意识

总体来说,我国的家庭风管意识依然不强。如像家财险这种防范家庭风险,降低财产损失的保险产品,在中国真正投保的家庭不到10%,而对其有保障需求的家庭却达到70%以上。因此,加强风险管理知识的普及程度,加深人们对保险产品的认识是目前最简单有效控制风险的方法。

(二)建立长短期结合的最有投资模型

本文提供两种思路构建合理的个人投资优化模型:

第一,借用esptein-Zin效用函数的基本形式,对其进行了改进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生命周期模型,来优化家庭的住房和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即参考Cocco、Yao&Zhallg、Heiilen对家庭住房决定和劳动力收入流模型,认为家庭效用来源于住房行为和其他产品消费。消费者可以通过租赁和购买两种形式来获得住房服务。投资者在改变其住房条件时需支付一定的交易成本,这是由住房市场的非完全流动性所决定的。住房和人力资本状况对于投资者在其金融资产组合中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构成主要影响。

第二,可以参考CampbellandViceira(2001)以及Brennanandxia(2002)的债券资产组合模型。名义债券价格是由两因素模型决定的,其包括一定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债券利率期限结构以及实际利率两方面。并且本文认为该模型可以创新型引入了劳动力收入、住房和抵押贷款以及最优抵押贷款结构选择问题。投资者可以选择如何将金融资产在股票、基金、债券以及现金之间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JamesS.trieschmann.Roberte.HoytDavidw.Sommer风险管理和保险,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版

[2]Compbell,J.Y.Cochrane.,J.H.HouseholdFinanceJournalofFinance,2006.64.1553一1603.

[3]Compbell,J.Y.Cocco,J.Householdriskmanagementandoptimalmortgagechoice,workingpaper.HarvardUniversity.

金融学管理篇5

传统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风险厌恶型、效用理论和贝叶斯公式,这是对于投资者的基本假设,但是在现代金融市场这些存在偏差。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Simon(1957)提出的有限理性,即在做出决策时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也不是最优的,但是决策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可以让其得到满足,因此在投资者往往仅运用他们认为足够的信息以得到次优的目标。这一理论使得私人银行客户会对于理性投资建议产生一定的错觉,因此在投资顾问在制定ipS时会造成一定困难。同时这一现象对于效用函数以及风险态度均会产生较大影响。Friedman和Savage(1948)提出,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效用函数是不同的,其中较典型的为双弯曲效用函数,这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购买的同时又购买航空保险,这是由于不同的财富水平下的效用函数或凹或凸,产生双弯曲现象。

二、私人财富管理目标选择

实际中,真正在私人财富管理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一切如模型的假设那么理想,因此我们应对于私人财富的目标进行重新论证。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于一位客户应进行审慎合理的询问,并且制订ipS,而根据Bpt,投资者往往会限定财富小于某一水平的概率应小于某一概率,而后在此基础上追求财富最大化,即投资者有一定的安全界限,在该界限之上他可以接受一定失败。因此,在实际制定目标时候,客户经理应根据客户的需求重要程度进行分层,设定不同目标,并设定不同资产分配。尤其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由于引入负债管理,而本身负债目标的复杂性会使得简化模型计算结果产生偏差。因此,可以根据负债的重要程度以及违约惩罚程度进行分级,并设定不同的参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合理的投资分配。其次,在设定分层目标后,客户经理还应认识到客户在投资限制中是厌恶损失而非厌恶风险,因此在进行目标选择的时候应注重损失概率,同时对于基本面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减少发生损失的概率;另一方面可以使客户认识到风险的概念,保证客户在实际财富管理过程中不发生前文提到非理性现象。再次,应对于客户的投资背景进行详尽的调查,由于客户的学历、投资经历、性格不同,以及目前消费水品的需求不一,因此即使同样的负债状况对于不同的客户也会造成目标的不同。总之,我们将行为金融学理论纳入财富管理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基于目标”投资策略,即分析客户的若干特定目标和每个目标所关联的风险承受程度。如对于每期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惩罚较为严重,因此其免疫目标较为重要,因此其投资应更注重安全性,这一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而对于退休后的额外消费造成的负债惩罚很轻,甚至不能满足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针对该部分目标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因此较大比例投入到风险性资产。

三、利用修正后的私人财富管理模型进行投资配置及后续管理

首先,对于不同层次的目标应有不同的投资配置,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上文的理论没有纳入各层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得出的最终结论可能与客户的实际需要有偏差,所以最终进行投资配置时,应根据长期负债要求进行修正。其次,根据资产负债模型的应用范围,投资者应首要以弥补负债为目标,因此在应以较大比例的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同时注重长期投资目标。这是整个财富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在提出投资建议后,投资顾问应及时进行反馈。其中较为重要的是与私人银行客户进行相应的沟通,在实际进行投资之前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合理修改,而后根据最终的投资建议进行实际模拟操作,并根据投资结果确定最终的投资建议。之后便交由经纪人和交易员进行实际投资或者购买基金、理财产品等,这是操作性工作,私人财富管理工作第一阶段工作就已完成。但是,投资环境和投资者自身状况随着时间变化都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应定期对于客户进行资产负债状况的调查,进而修正投资分配,即进行私人财富管理的后续管理。根据论证,财富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进行债券的免疫,因此应实时调查现有负债的抵补状况,尤其是由于客户本身人力资本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即未来收入会用于偿还现有负债,或者未来收入不足以支撑负债而需要进行更大的负债,这就需要对现有的资产状况进行调整。

四、总结

金融学管理篇6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研究了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行为金融;信用风险;金融租赁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许多金融机构和研究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计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研究信用风险管理。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金融学管理篇7

论文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方式,进而研究资产的价格决定问题。行为金融理论被很多人认为是对有效市场假说最有力的挑战。随着金融全球化及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各国银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对风险管理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显得突出。本文采用行为金融理论对现代商业银行如何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做了系统的分析,用行为金融理论解决现实金融问题。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工作的核心。尤其是2o世纪8o年代末以来,随着全球日益剧烈的经济波动和金融竞争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着风险管理方面的新的挑战。同时,在2o世纪9o年代,行为金融学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从而逐渐为经济学主流所接受。那么,如何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在商业银行中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融入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行为金融学理论

就目前的研究的现状而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金融学之问的边缘学科,它立足于对人性的深刻认识,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对传统经济理论假设进行修订,经非理性等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融入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之中,以提高金融学对金融现象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行为金融学的提出者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Daniel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VernonL.Smith,2002年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他们,以表彰“把心理学成果和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从而解释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判断”。较之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特点主要在于有限理性、预期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1、有限理性

行为金融学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的行为中,有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许多非理性的因素,即人是有限理性的。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金融市场中的人也不是传统金融学中“经济人”,而是具有社会人的特征的“投资人”。每一个现实的投资人都不是完整的理性人,其决策行为不仅受制外部环境,更会受到自身固有的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他们在行为中显示出明显的社会化的痕迹,往往是追求最满意的方案而不是最优的方案。行为金融学提出了人类行为的三点预设,即有限理陛、有限控制力和有限自利。基于此种预设,非理性投资者可能长期存在于金融市场并对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因而传统的金融理论的“市场选择“机制的结果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2、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石,它是一种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预期理论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而对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会更加讨厌风险,而在账面值盈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减缓。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是一致的,存在处置效应,即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

3、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传统的基于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为金融产品组合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定价机制。在Capm中市场中的所有投资者都被假定为只关心投资收益和投资协方差的理性人。行为金融学认为,并非所有的投资人都能获得足够的决策支持信息,也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能够按照完全理性的方式利用所收集到的信息来决策投资,有很大一部分在使用信息时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非理性的特点,会犯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错误。这种认知偏差就会导致实际中市场价格会偏离Capm]~型中给出的“理论水平”。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提供了一个度量心理认知偏差对价格偏差的影响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如何把定价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加以量化的框架。

二、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银行风险主要包含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行风险等多种金融风险。在目前经济转轨的局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既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的一般风险,也有因机制转换中制度空缺引发的特殊风险。如信用风险在西方国家被看做是商业银行的个别风险,而在我国却表现出较强的系统风险的特征。

随着全球日益剧烈的经济波动和金融竞争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在当代金融创新的新过程中,随着金融自由化、信用证券化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各行信用形式得以充分运用,金融市场价格呈现高度易变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各个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了信用评级系统,在评级对象、评级方法和程序上做出了规定,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和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有效手段。但是这些风险评估的方法简陋粗糙,仅仅使用主观分析和传统财务比率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对未来偿还能力的评估却明显滞后。换句话说,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有的信用风险分析系统的条件下,国有银行因自身信贷经营管理不善形成的不良资产仍占40%以上,即说明我国现有的风险分析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商业银行的需求,更不要说至今为止,商业银行从未建立起一套能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金融风险的分析方法和防范机制。

三、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建立完整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处理等方法,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的安全。它包含风险的识别、度量、控制和监测等四个部分,并且是全程的、全面的和动态的风险控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金融风险虽然各自研究风险的角度不同,也各自具有自身的衡量、监测和分析的方法,但总体而言,其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在这里,我们采用VaR方法予以研究。VaR方法是在金融风险愈来愈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背景下,运用规范的统计分析技术全面衡量风险的方法,也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所倡导的现代主流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VaR指在一定的持有期,一定的置信水平下的最大可能的损失。其定义为pr.(.R

我们所要建立的风险管理系统就是要运用vaR方法的方法,准确的计算出各种风险在一定时期内的vaR值,并给决策者针对具有不同的VaR值的风险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的建议。

1、设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分配各个指标的加权。

评估指标的设立应根据不同的风险来确定,但无论是何种风险,其评估指标一定要选取具有关键性、稳定性、敏感性和可量性的因素。也就是要准确的定位,(R)中的R,设立正确的评估指标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体系的准确性。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以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出发,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中投资人具有有限理性的特点,信贷市场也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是容易出现“羊群行为”的。“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一个典型的金融异象,是指投资人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投资人的选择是对大众行为的模仿[6]。比如现在国有四大银行8o%的贷款只给了国有大企业,而那些非国有的商业银行也将贷款集中投向了国有大企业。也就是说,国有商业大银行将贷款投向大企业的行为对非国有中小型银行形成了群体压力,非国有中小型银行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下,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决策判断。因此对于信用风险的评估指标则应加上银行信贷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银行与借贷者的信息的不对称等指标,而不仅仅只是传统的贷款人违约的可能性。所以此时的R其实是一组不相关的(F1,r2,r3,…)。其中r1代表贷款人违约的可能性,r2代表银行信贷决策者的认知能力,……等等,而(pi为加权)

2、利用商业银行现有的计算机系统,确定有规则的、详细的、机械的和程式的风险度量。

在确定了风险的指标体系后,我们则希望能将各个指标量化后根据一定的模型来进行计算,而最后得出所需要的,较真实的反映风险水平的风险值。在这里我们要选用行为金融学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研究方法来探讨风险的度量问题,利用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的理论来确定的作用关系。

以市场风险为例,我们首先确认其指标包含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但是在对这些指标在进行加权计算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往往会导致市场价格偏离所谓的“有效价格水平”,即会存在“异常”收益。也就是说,我们在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风险度量是这些指标的价格一定是要考虑到市场中不仅存在知情交易者,也有相当一部分的非理性的噪声交易者的行为,正是这两组交易者在市场中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收益率。噪声交易者容易产生认识偏差,并不按照严格的均方差偏好来进行资产选择。因此为了很好在风险的度量中体现这种收益的不确定,我们引进了期望异常收益Z(R)和p系数,因此整个VaR值变成了

进而得出VaR=p0aJ是指fi(ri)的标准差的加权和,fi(ri)是ri的概率密度函数,a是指在正态分布下对应的C的值,而p指加入期望异常收益后对标准差的修正D=1,若p=1则正好满足传统的VaR的值。

3、划分风险等级,确定合理的风险临界值。

在完成以上两个步骤后,我们会根据其最后计算所得的风险值做出风险等级的划分。在这里,我们仍然要采用行为金融学的方法,得出不同与传统的风险等级的划分模式。所谓的风险临界值就是商业银行的投资者需要对风险进行不同程度的监控和处理的一个或几个边缘风险值。根据预期理论的支持,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则对于同一个风险值,对于不同的商业银行的投资者其风险的等级应该是不同的。例如在商业银行整体是盈利的情况下,其应表现出风险偏好行为,因此其风险等级的划分也就可以考虑加大风险的临界值,只是对于其风险值过大的风险加以监测和控制。而相反,如果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则其风险的临界值就应该及时的调小,以加强风险监控。

4、合理利用银行资金,进行有效风险处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理方法包含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抑制和风险补偿。我们根据所制定的不同的临界值来确定不同的风险处理方法,其基本原则是既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又要合理使用银行资金。如当信用风险出现超过一定的风险值后,应当积极的采用包括调整偿还进度、鉴订追加抵押品的协议等措施来加以纠正。

金融学管理篇8

       特稿

       (1)聚焦《征信业管理条例》无

       特别关注

       (13)国际金融危机的引发机制宋一

       理论研究

       (17)公共危机治理中我国政府的信用建设杨静慧周定财

       (22)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应用探析无

       (26)改善农村信用与增加金融投入关系实证研究骆伦良

       征信与法

       (31)征信业务中的个人隐私权保护研究无

       问题探讨

       (35)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防范"人人贷"中的信用风险张金艳

       (39)基于第三方评价的b2c网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主要因素研究陈显友

       (43)对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搭建的思考——基于银行、证券、保险信息共享的探索汪继宁

       基层调查

       (47)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ahref="baidu.com"target="_blank"class="keylink">陈肪堆芯?张承杰黎婷

       (51)天津市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情况研究刘薇

       (54)关于征信及信用评级市场管理的思考——基于甘肃庆城县信用评级市场的调查张录民

       诚信建设

       (57)会计职业道德优劣影响会计诚信问题初探陈以军

       (61)政府诚信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吴建伟

       (64)奥林匹克运动诚信缺失的反思江淼

       金融纵横

       (67)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特点曲小刚罗剑朝

       (71)主权评级负向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比较分析郭亚静

       (77)河南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方向策论高彦彬

       (81)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王军张翠萍

       (86)基于资产净值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问题研究魏博文姜林

       (90)借壳上市的动因及交易模式分新——以大有能源借壳欣网视讯为例孙春甫

       无

金融学管理篇9

【关键词】证券投资;实践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满足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因此,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在学校和专业、在课程设置的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应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在职业教育中将满足社会性需求和职业性需求的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职业技能,力争将职业教育的效用最大化。具体到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细分方向证券投资,根据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将重点放在培养金融理财职业人才和证券经纪上。我们将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职业资格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积极探索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力求培养适合当前资本市场需要的有用人才。

一高职教育金融管理与实务(证券投资)专业的定位及学生定位

要适应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首先要从专业定位和学生的定位来探讨。

1.专业定位

一是培养一线生产者还是管理人才;二是策略层面的工作还是简单经验层面的工作;三是专业技能人才还是“通才”。

根据高职高专金融专业的特色,不应该比照本科院校的金融定位,把学生培养成通才,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决定高职学生未来应该是个“理论够用,技术应用能力强、善于交际”的一线人才,而不是通才。并且刚入职应该是简单的经验层面的工作,慢慢地有条件发展成能够处理策略层面的工作,最终成为基层网点的管理人才。

2.学生定位

对未来的一种职业选择,如金融三大行业:银行、保险、证券。具体到证券投资专业,如经纪人、操盘手、分析师。因此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的一个职业定位,也是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的一大研究方向。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根据证券业人才的几个层次需求将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岗位划分为以下三个:证券经纪人;操盘手;证券投资分析师。

1.证券经纪人

证券经纪人是在证券交易所中接受客户指令买卖证券,充当交易双方中介并收取佣金的证券商。

作为证券行业的入门职位,证券经济人在行业中有很基础的作用,是从事金融市场其他岗位工作的起点,目前市场需求也非常大。因此,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业的高门槛而言,职业院校学生选择证券投资业及获得证券经纪人从业资格不能不说是一个从优的选择。学校除了讲授证券投资的理论知识外,有充分的实训教学设备条件开展仿真实训教学,并辅以适当的证券从业资格教育,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从业资格能力。

2.操盘手

操盘手泛指金融市场中,在证券、期货交易中专门为投资机构从事金融工具买卖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具有熟悉各种金融工具,市场趋势分析充分,盘面把握较好,操作技术娴熟,心理稳定等特质,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捕捉金融交易的时机,熟练运用买入和抛出筹码的技巧,为证券商或委托人获取利益。

3.证券投资分析师

证券投资分析师是依法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证券经营机构从事与证券市场及证券投资相关的各种因素研究和分析工作,并向投资者提供分析、预测或建议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内容包括证券市场、各证券品种的价值及变动趋势的研究和预测,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向投资者上述证券研究报告、投资价值报告等。

证券投资课程通过理论教学、课堂实验、仿真实训逐步培养学生掌握证券市场、各证券品种的价值及变动趋势的研究、分析方法,为其日后的证券投资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区分普通高等教育的第二标志即是课程内涵,因此,课程设置、开发及其内容选择就成为高职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依据。

就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与实务的证券投资课程而言,简单照搬普通高校金融本科的课程设置模式是不可行的。无法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因此,高职高专证券投资必须是依托证券市场,选择能够使学生掌握证券市场分析和证券投资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模式,自主开发适合该专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课程。

具体而言,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高职院校与券商合作,通过互相渗透,教育专家与专业实践人才相互融合开发课程,使证券投资课程既具有教学的特性,同时也强调了市场特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证券投资的职业需要。

因此,在课程设置与开发上还应强调可操作性、应用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可行性。课堂实验、仿真实训、社会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开发和建设在这里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与普通本科基本相似,甚至一致,只是通过在理论教学内容上从简,实践、实训环节上增加课时量来与普通本科相区别而已。而笔者认为不光是在实践实训环节,还要从基本理论课程这一块努力,开发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职业金融理论课程,如适当开发或增加具有职业特性的(如从业资格、专业道德)金融实验学、金融心理学、金融行为学、经纪人必备特性、以及维护经纪客户关系,遵守证券法律等教学内容或课程。

四“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建设

根据以上分析的三个角度,并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我们选择并初步建成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证券投资课程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即课堂实验、仿真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课堂实验

课堂实践的目标是为之后的仿真实训和社会实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它在“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中处于最基础的环节,课堂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虽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没有本科生那么重要,但是,扎实的理论知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阐述证券投资理论是要尽量避免数学推导,代之以比较通俗易懂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切入点的元素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生活现象的实际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理论知识和现实案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在讲解央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时,把最近央行多次加息的动机以及它会如何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等现实题材结合起来。通过案例讲解这种形式的切入能激起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较快进入特定的学习氛围中。在案例教学中。讲故事是为了让故事本身来解析和印证理论知识。

(2)课堂的互动。互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提问的方式,也可是小组讨论或者辩论。教师应该先让讨论得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问,然后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在主题范围之类,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

2.仿真实训

仿真实训是模拟真实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以学校为主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模拟真实环境的技能训练的教学过程。仿真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很快适应真实环境的工作状态和技能要求。达到企业用人的需要。

仿真实训作为整个实践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的成败决定着后续的社会实践的开展。因此,应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特别是在实训内容选择和实训模式的选择上进行特定的研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摒弃课本上陈旧的已经跟不上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内容,重新设置了适应市场的一些内容,以填补在当前金融市场中的理论和实践空白。例如在学习CCi这个技术指标应用时,我们选择市场上流行的分析工具CCi(84)来捕捉市场最强热点,弥补以往在对待强势股无法正确迅速入市的一个空白。在分析市盈率的时候,采用动态市盈率与资本回收时间和银行利率的对比来分析市盈率的真实含义。

在仿真实训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将某个班级定位为教改实验班,把全班分为十个投资小组,每个小组4~5人,分别仿照现实社会设立一个分析师和一个操盘手,模拟外界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的投资模式,以业绩作为评价标准,每周对10个小组进行投资排名,分别设立投资奖和研究报告奖,激发学生的仿真实训热情。

3.社会实践

基于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力求学生在系统的完成在校的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走入社会,熟练且有效地完成角色的转变,成为金融领域适用之才,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就应运而生了。

首先,在校期间,通过与当地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联系,协助其组织相关模拟炒股大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同时,邀请组织单位专业人士,在模拟炒股活动中开办讲座和给予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巧与分析能力。

其次,建立与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友好互助关系,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其思考能力。

最后,学校应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主战场,把行业、企业融入学校人才培养链的全过程,并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与相关的行业及企业进行广泛地接触和洽谈,从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三年级下学期,鼓励学生走入社会,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交叉采用。

第一,程序式实现形式。先课堂实验,完成后再进行仿真实训,完成后再进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

第二,交叉混合实现形式。先进行课堂实验,在有了一定课堂实验经验的基础上马上开展仿真实训;在仿真实训中,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根据社会实践结果、市场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以及个人认为在所从事的岗位上尚有哪些欠缺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理论,回校后加强相应的课堂实验和仿真实训的学习,将实践检验于理论,最后提高理论水平,从而达到再次指导实践的目的。

如此,三位一体互相渗透,互相提高,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课堂实验的不足,在社会实训中检验课堂实验和仿真实训,在仿真实训中利用社会实践所学的市场理论及实践提高仿真实训能力,将仿真实训更能接近现实职业活动,最终能够胜任职业需要,从而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8(9)

[2]孙云志、何玉宏.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9)

金融学管理篇10

为各位提供大量的免费管理论文下载,更多免费管理论文下载不断更新中...20世纪90年代,葡萄牙金融服务业就进行了管理会计运用的尝试,尤其是对作业成本法(aBC)运用的尝试,虽不成功,但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以Lusitano金融集团所属银行为例,对其运作过程作一简要回顾。一、葡萄牙金融服务业体制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以前,葡萄牙银行业相对不发达。进入60年代后,银行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展,成为支配着国家经济的主要的私营机构,直到萨拉扎政权垮台之时,政府都是银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随着政权的更迭,银行经历了由私有到国有再到私有的历程,为了适应这种体制的变化,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1.1975年~1983年,银行国有化。葡萄牙1974年革命后,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国有化了,其结果之一是银行的活动自由减少,其对经济的影响力也在下降。那些年,由于低效率扩张,各方的储蓄汇集于银行,使之业务持续增长。银行不像其他国有部门存在私有公司,国有化后国家在银行的垄断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虽然商业银行和保险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但这并不是纯粹的商业竞争。因为软预算政策的存在,社会政治目标给予银行以超越市场标准的优先贷款地位。根据相关法律,银行必须以优惠条件接受非营利公共机构的存款,也必须以低于市场的利率为政府的财政赤字筹资。政府干预影响了银行的偿付能力,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和银行资本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不得不以低于市场的利率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资金。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银行累积了大量中央银行提供的资金。2.1984年~1990年,银行私有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政府的更迭,葡萄牙银行业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金融领域进行了自由化改革。葡萄牙成为欧共体成员,在新的中央集权制下,以经济的更大自由化为目标,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被采用:证券市场实现现代化,推行新的金融交易工具;允许在国外建立私有银行,银行的数量迅速增加,存款数量的限制被废除;已经国有化的公共部门银行被私有化。3.1991年以来。金融机构是葡萄牙最大的私营机构,因而它成为投资和利息的主要来源。在自由化的初期阶段,它的活动和收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幅度增加。金融业对GDp的贡献达到8.5%,与国际同业相比是相当高的。然而,虽然其活力增强了,但因国内外竞争加剧,边际利润却下降了。二、Lusitano的成本管理改革之路20世纪90年代,葡萄牙银行重新私有化。Lusitano金融集团(该集团是一个家族企业,1975年其控制的银行优先实现国有化)获得50%的银行股和银行董事会50%的投票权。在葡萄牙银行部门新的经济气候下,银行业者都在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并购实现服务和增长的多样化,以适应国际化变革的需要。这些都是为了届时能拿出像样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这种目标的追求持续到现在。Lusitano银行保持了它作为国家主导银行的地位及其在海外的利益,它在葡萄牙的主要城市都设立了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并且进入西班牙和巴西市场。该集团的业务已涵盖银行业、房地产、设备租赁、保险、投资、养老金管理、信用卡、股权经纪及其他业务。为各位提供大量的免费管理论文下载,更多免费管理论文下载不断更新中...20世纪90年代,葡萄牙金融服务业就进行了管理会计运用的尝试,尤其是对作业成本法(aBC)运用的尝试,虽不成功,但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以Lusitano金融集团所属银行为例,对其运作过程作一简要回顾。一、葡萄牙金融服务业体制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以前,葡萄牙银行业相对不发达。进入60年代后,银行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展,成为支配着国家经济的主要的私营机构,直到萨拉扎政权垮台之时,政府都是银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随着政权的更迭,银行经历了由私有到国有再到私有的历程,为了适应这种体制的变化,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1.1975年~1983年,银行国有化。葡萄牙1974年革命后,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国有化了,其结果之一是银行的活动自由减少,其对经济的影响力也在下降。那些年,由于低效率扩张,各方的储蓄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