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十篇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十篇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0:43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m公司;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脚步也随之加快,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建筑市场正向“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方向转变,主要体现在有些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只有国际建筑施工企业来投标,有些国际建筑工程项目只有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来投标,但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施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将承受各种风险和严酷挑战,施工企业的暴利时代早已成为历史。近两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偏紧和全球经济复苏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开始进入低速扩张期,在各种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率开始不断下降,如何在这种困境下止住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笔者就选择了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这个论文,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构成与类别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过程,即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企业应以建筑施工项目成本为重心进行成本控制。

1.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属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包括企业内部的各项目经理部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支出,具体包括:工作人员薪金、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等。但建筑施工项目成本不包括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如计划利润和税金,也不应包括不构成建筑施工项目价值的一切非生产性支出。

2.建筑施工成本的分类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按成本的核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由建筑施工量定额标准计算出的施工成本,它是项目成本分析、决策、报价、落实责任,安排资源、资金的依据,是决定施工企业盈亏的前提条件。

(2)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是根据施工单位具体情况,以优化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方案和管理措施为依据,按本企业的管理水平、消耗定额、作业效率进行工料分析,确定施工预算费用。为了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宜将计划成本进行分解,以明确控制的范围和要求。

(3)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是建筑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直接消耗在建筑施工项目上的实际费用,反映施工费用的实际支出,确定施工最终的盈亏。

三者的关系是:预算成本是编制和控制计划成本的依据,计划成本可用来指导实际成本的支出,实际成本又反过来考核计划成本的水平。

二、m公司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影响的长期性以及管理的复杂性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本文以m公司为例,以说明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问题。

m公司是是一家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国有建筑企业,1992年经政府批准成立m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授权经营集团全部国有资产,1996年经建设部批准为一级工程总承包和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2002年获国家建设部批准的特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目前拥有员工5000人。拥有3项工程荣获鲁班金像奖/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工程获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2项工程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1项工程获詹天佑奖。几十项工程创成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和样板工程。

1.合同意识淡漠导致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失控

建筑项目合同自身的地位与其重要性是控制成本的关键所在,合同意识的强弱是成本控制的前提。由于在这些合同中能够确定项目的相关目标,比如施工工期、相关施工要求等等,如若忽视甚至淡漠合同,就将会为以后的工作留下不可弥补的隐患和损失。因为合同是从法律上能够约定双方相关权益的唯一凭证,只有重视合同,认真研究分析合同,按照合同的相关要求比对公司的实际准备相关材料,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在招投标、施工管理过程中真正控制了本公司的建筑项目成本。而m公司在这一方面虽然有所重视,但是没从根本上理解合同的对项目整体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各个部门各自为战,公司全局意识不强,可能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不利局面。

2.施工项目组织管理不健全导致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失控

在m公司现在推行的是项目经理负责制,但m公司中的许多项目经理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不少建筑施工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即使编制了,也常常没有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低成本措施。项目经理只关心利润,对成本开支的情况较少过问。在实际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管理基础工作不落实,导致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这样在项目成本管理中漏洞很多,如领料无限量,用工无定量,费用开支无标准等,导致成本管理失控,以致出现亏损时找不出问题的关键,更无法“对症下药”,致使企业效益下滑。

m公司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还存在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落实,建筑施工项目各部门、各岗位没有具体、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难于考核其优劣,没有真正将项目成本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没有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的情况。因此,m公司的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往往是满足于产值、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指标的完成,对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的节约控制关心较少。即使上级部门强令其开展成本管理,项目经理及工地管理人员也是被动消极的,流于表面形式的比较多。目前m公司有些施工部门因为岗位责权利不对应,以至干无法考核其优劣。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职工所关心的,就是企业执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是否有力度。

3.“质量成本”管理落后导致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失控

尽管m公司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相对于其他较大建筑公司而言,公司规模仍然偏小,由于资金实力的限制,公司在大型高效机械设备使用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缺乏机械设备和专门的优秀人才。这同时又影响到了材料利用率,在同等情况下会消耗更多的资源,造成材料成本费用偏高。

另外就是施工方案优化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人才,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在工期和项目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导致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费用的浪费。另外一方面,m公司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没有对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优化,造成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未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m公司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相反,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三、完善m公司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1.加强合同管理

m公司要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相关经济合同的管理,m公司要制定相应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施工项目合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类: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他协议等。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的内涵清楚,严谨不漏。要有效地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实现质量成本控制,除了要在宏观上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成本责任制原则,理顺管理思路,从制度上对管理责任加以落实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合同就是这个“的”。规范合同管理。除执行国家已制定并推行的合同示范文本外,就企业内部合同而言,也应制订标准统一的合同文本,以促进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在签订合同以前,应执行合同参与人会签制度,让人人肩上有责任,全员努力促成成本的降低。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合同台账和合同评审分析与考核资料,便于公司参与项目成本管理,随时检查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情况。强化合同管理是促成质量成本管理扎实运行的有效手段。以合同管理为突破口,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质量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公司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工程合同中的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施工方案,积极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并发掘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等,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以良好的工程质量树立企业信誉,并在建筑施工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

2.改进项目的管理体系

(1)建立内部市场管理模式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的特征,对项目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配备应满足动态的要求,进出项目的资源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运用系统的观点,建立企业内部市场的三个中心,即:人力资源调度中心、资金管理中心和物资采购中心。为促进m公司法人直接管理项目,降低项目管理成本,转变管理方式创造条件。将企业的人、财、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把原分属于基层组织的人财、物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企业内部市场的三个中心,将人、财、物三权有效集中到公司。

(2)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生产管理体系

第一,企业经理与项目经理就施工项目签订内部承包合同或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经理的地位和责、权、利关系。第二,施工项目实行单独核算制,以促进项目经理部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把经济效益直接与项目经理及成员的收益挂钩。第三,公司负责给项目经理部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项目经理部认真实施,把创造优良工程、树立企业形象作为考核项目经理部的重要指标。第四,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企业内部三个中心主动为项目服务,既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又提高企业资源的效率。第五,公司拟定项目管理、成本管理等基本规则,帮助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和灵活的激励制度,项目部应采用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规定完成施工任务,为企业赢得利润。

(3)实行作业层与管理层的分离

将m公司的管理层划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由公司领导人和职能部门组成的企业管理层;一层是以项目经理和项目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层。劳务作业层(作业队)包括项目所使用的企业自有的劳务人员和使用企业外部的施工队伍。将公司的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分离,创造一种组织系统分开、管理职责分开、经济核算与利益分开的格局,为项目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创造条件,企业的运行机制设计时应与之相对应。

(4)建立新型的管理方式

由于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给企业管理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各项制度的建立应促成这种转变。为了充分发挥矩阵组织形式的长处和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充分发挥项目部管理的积极性,明确责、权、利关系。公司本部重点在于制定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方法并监督执行,项目部则应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项目管理制度,减少对公司的依赖,在坚持执行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项目部的作用,履行好施工合同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使m公司对项目的成本管理,逐步从行政管理转变为经济合同管理,同时为了减少公司的风险,财会部门必须对项目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全程监控。为了克服项目横向信息沟通差的缺点,公司职能部门要承担起信息收集传递的责任,同时公司每年组织项目经验交流及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班,促进相互交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为了克服项目的本位主义,要加强对项目班子成员特别是项目经理的选拔任用,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大局观念及公司意识,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

3.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管理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2

(武汉车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武汉430056)

(wuhanauto-cityConstructionandinvestmentCo.,Ltd.,wuhan430056,China)

摘要:本文在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的改进和完善策略。

abstract:CombinedwiththeeconomicmanagementstatusofconstructionprojectsinChina,thisarticleputsforwardtheimprovementstrategyforeconomicmanagementofconstructionprojects.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成本管理;项目价值;策略

Keywords:constructionproject;economicmanagement;costmanagement;valueoftheprojec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043-02

作者简介:田龙(1977-),男,河北辛集人,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

0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完善,建筑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越来越重视其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并积极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经济管理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水平。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认识到经济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各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1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的现状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在拉动经济增长、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企业对其经济管理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受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影响,一些建筑工程企业仍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方法,不仅管理效率低下,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研究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工程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矛盾,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主要从施工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两方面出发,综合分析和研究了工程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1.1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面,一些建筑工程企业普遍存在着以下两方面问题:

①施工成本控制缺乏科学的参考标准和依据。在成本控制环节,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按照详细准确的参考标准调整和控制其管理行为,以有效提升其管理效率和质量。但受我国建筑工程规模、结构、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企业在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时,很难选取一些具有较高参考度的参考依据,直接影响了其成本控制的质量。目前,尽管多数建筑工程企业已经按照经济管理的具体要求确定了其目标成本,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因可行性过低而无法落到实处。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目标成本制定的时效性和科学性,积极依靠其固有经验进行目标成本确定,导致其制定的目标成本与实际需求不符,资源浪费严重。

②奖惩机制建设不到位。企业的运营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其奖惩机制,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实际岗位需要,从而保障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但反观当前实际,很多建筑企业尚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奖惩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热情和兴趣不足,不利于其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一些企业在权责分配上不合理,员工积极性难以调动,直接影响了其工程施工质量。

1.2建筑工程造价分析总体来看,目前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工程造价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问题:

①投资预算准确度较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初步建立起投资预算体系。但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建筑企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渐增多。现有的投资预算机制由于准确度较低,无法很好地适应其实际投资预算需求,实现预算与市场价格的一致性。

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科学。随着企业工程建设管理的不断发展,其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按照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造价管理目标。而受企业实际管理水平的限制,其工程造价管理不科学,管理效率低下,这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

③建筑投资体系不健全。建筑投资体系不健全也是困扰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体系不健全使得企业在建设管理过程中随意性大,不仅影响了建筑的功能使用,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其经济利润的提升。

2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策略分析

2.1加强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是提升工程建筑效率,缩短施工周期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因此,企业可以按照其实际要求和特点进行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在保证工程如期完成的基础上,适当控制施工质量,并尽可能地减少成本支出,实现工程使用资金的最大化。在进行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时,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推进:

①制定科学的进度控制计划。要想顺利完成工程进度控制任务,公司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进度控制计划,明确其控制内容及方向,以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②建立高质量的工程管理队伍。公司应该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并确定相应的奖惩方案,以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管理效率。

2.2加强施工质量与成本管理,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为更好地实现其施工质量与成本管理目标,该建筑公司应该因势利导,积极发挥其技术和资金优势,有效利用手头现有资源进行管理机制建设。在此过程中,公司可以积极学习和借鉴企业其他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明确各级主管部门责任,并划定责任范围,以实现对整个作业层成本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此外,公司还可以按照成本预算的实际需要,及时进行目标成本分解,制定阶段性管理计划。

2.3注重合同的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施工方虽然形式上控制管理着项目部和分包人,但是从商业角度来看,它们的关系是地位平等的协议合作关系。特定性和临时性是项目部的重要特征,从其特征可以看出,项目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趋利性。趋利性的存在,就决定了要对公司的发展和项目的责任管理制定有效的合同,通过合同来具体规范双方的行为,约束施工方,使其在规定下按义务进行施工。施工方在遵循合同办事的时候,需要有效地监督项目部、责任人的合同履行情况。同时,监理方需要按照合同的规定,严格进行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的控制,做到为建设方负责任的义务。

2.4建立健全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好的管理组织将会极大的提高对建筑企业经济的管理,节约各种行政支出,并能有效地对各个经济要素进行监督,最终提高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选拔优秀人才,使该建筑公司在发展中不断地强大。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树立企业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激发生产积极性。建立监督机制为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用的控制。

2.5提高投标水平投标的报价水平是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对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的、经济的选择,按照合同的要求、工程本身的特点、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设计。其次,要结合该建筑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测算。最后做出合理的报价,既要体现出该建筑公司的技术优势,又要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加大技术管理力度和质量监督力度,施工时发现的施工图纸问题要由设计单位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

3加强工程项目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理念的不断更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不断变更,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时代推动着技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策略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在工程项目领域,运用价值理念,对工程造价进行评估,优化,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对实现工程价值有着巨大的作用。价值分析是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以提高产品价值为目标,通过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最大价值的一项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它是一项有领导、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工程项目中,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用最少的人力、财力来获得工程的竣工,实现工程价值的最大化。工程价值分析主要是针对于开发阶段。价值分析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用途的地方,将其进行合理的去除,进而来达到降低成本,实现最大价值的效果。

4有关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包括四方面内容:经济预算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管理、技术经济管理。

4.1经济预算管理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和筹资预算几个部分,它具有全面性、战略性、系统性、机制性和整合性等特征,并通过编制预算实现企业建筑工程中各单位部门的有效管理,经济预算管理还可以对一些非财务资源进行管理,对资源进行考核,分配与控制,协调建筑工程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企业顺利完成既定目标。

4.2工程项目管理通常来说,工程项目施工都比较复杂,其中工期、成本和质量是影响工程项目的三大元素,在施工过程中者三元素不断变化,综合权衡,优化利益,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

4.3施工管理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施工管理具有工作量大,管理广泛,信息复杂多变等特点,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合理搭配各种资源,合理规划。对挣个建筑工程进行全程管理,合理安排各部门和专业的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前期财力检验、筹划、采购以及生产进行有效的监管。保障建筑工厂中各环节之间信息有效及时沟通,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4.4技术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活动。其主要扶着对建筑工程中有关设计、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工作,以满足建筑工程中有关项目质量安全和工程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对其进行合理分配。

5具体案例介绍

某建筑公司创建于20世纪中期,该公司主要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公司在职员工达到2030人,其中管理人员约201人。公司内部设有财务部门、企划部门、工程部门、安全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物资部门等。由于施工成本控制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导致该公司的工期延长,成本投资短期失控,施工效率下降等问题。我们通过及时调整建筑经济管理措施,很好的缓解了上述问题。具体如表1所示。总而言之,建筑经济管理措施的完善与落实提升了该建筑公司的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成本投资,进而提升了公司自身的价值,值得推广。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具有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工序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企业必须加强经济管理,并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本文从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现状出发,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策略,以期待为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提供良好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忠贵.探析现代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J].神州,2012(6):5-7.

[2]万正义.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32-35.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3

随着全球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产业也得到助力、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一方面需要确保施工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现代化的居住空间、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还应当继续优化施工管理工作,做好节能减排、节约成本、绿色环保、安全施工等方面的工作。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实践经验,针对国内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与问题提出分析与总结,比探究优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策略的方法和建议,以供同行业者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策略方法;建议

1前言

施工管理策略的制定,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核心环节。有关建设公司、施工公司的领导负责人、管理决策者应当从本公司、单位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建筑市场发展需求,制定出科学、全面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策略,为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保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做出不懈努力。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从节约建筑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分配建筑原材料、设施设备、劳动力资源,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当确保工程质量,从严格管理建筑原材料的采购、仓储,控制并监管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建立规范有序的施工管理秩序等方面做好工作,以起到防范建筑安全事故、降低质量风险与隐患的作用。

2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不足与问题

一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不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所谓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完成质量是本命题中的劳动对象;建筑原材料、建筑设施和设备、器械的选购、保管、使用情况,属于劳动工具的界定范围,应当选用优质、安全、节能、技术水平高的材料与设备,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性能不达标的建材与设施;施工人员的选聘与培训,属于劳动者的概念范畴,但从现实情况中看,部分施工单位所聘用的施工人员职业素养较低,并不具备专业施工技能,也没有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二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缺乏技术创新和管理策略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持续动力,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实践创新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及现实意义。然而从我国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情况来看,部分建设公司、施工单位没有重视施工技术创新、原材料创新或者管理手段创新,也因此失去了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有效联系,不利于施工管理效果的提升。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策略方法与建议

一是,树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科学理念。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现实情况来看,科学先进的施工管理专业知识、学说理念,将为具体的建筑施工工作了提供指导,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建立起规范的施工管理秩序,加强对施工质量监测并建立责任制,确保从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的领导带头者到每一位公司员工都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并采取具体的行动积极配合公司的施工管理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和收益。二是,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施工技术革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革新将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增强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满足的使用者对于建筑工程的各种具体需求。因此,施工技术革新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其中对于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还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均衡发展需求。只有做好技术创新工作,有了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才能确保很多先进的施工管理措施的顺利实现,而要想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那么也必须有核心的技术作为支持,否则即使有再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实现了技术上创新,才能更加快速的占领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得以生存和发展,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对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几乎都是要考虑履行施工合同来存在的,而当合同到期后,那么也就意味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结束了,在履行合同的期限内,通常都应将项目部变为一个分公司,并且实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1)应实行有限责任制度。作为施工企业下属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实行经营责任制,创新产权关系,而建设单位此时就应以控股公司的身份出现,并且履行自身的职责。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就逐步的转变为以自身的股东方式来影响项目分公司,从而实现有效的项目管理;(2)项目分公司应实行法人财产制度。建筑工程的项目部也应有一份边界清楚的财产,而项目部的负责人就应承担起对其的法人责任,这样项目就具有了法人的财产和地位,那么其就要自负盈亏,如果经营得不好还应承担起相应的法人责任;(3)实行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施工企业所投资建设的项目分公司,其必须体现出施工企业的观念和想法。施工企业当然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同时也向尽可能地规避风险,那么项目部就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工期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严格地控制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损失。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建筑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应当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升劳动力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建筑公司、施工单位的质量信誉和品牌,为城市居民创造优越、温馨、安全、生态环保的居住空间,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和谐共存。作为建筑公司、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做好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与监督,优化施工管理方案,为建筑公司创作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武文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J].四川水泥,2015(12).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

1相关的理论概述

1.1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内涵

建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用于对建筑工程中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有效组织各部门进行协同合作,以充分发挥人、材、机各项资源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1.2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管理通常会涉及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比如经营管理、市场价格调研等方面的经营工作,此外还涉及了一些在工程、技术和验收等方面的预算管理。由此可见,建筑项目的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质的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如果可以落实建筑项目中的经营管理,不但能够促进企业内各个部门紧密联系,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减少信息流动中带来的经济损耗,同时还可以对建筑项目所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及配置,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挖掘这些资源的实用性,从而实现经济管理的重要经营指标。不仅如此,建筑企业做好在建筑工程中的经济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获取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以促进自身发展。

1.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特征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主要具备如下特征:一是动态性特征,经济管理工作需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来提高经济管理与建筑项目之间的适配性。二是经济性特征,顾名思义,经济管理工作还应重点考虑建筑项目为建筑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做好成本控制来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性。

1.4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风险类型

目前建筑项目的经济管理中主要包括两种风险类型,一是施工管理风险;二是决策投标风险。在建筑项目中,施工管理风险主要涉及如下四个方面。首先,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技术含量越高,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就越大。其次,在建设项目过程中,建筑安全技术质量管理交通事故经常出现。再次,面临着劳动承包经济风险,并由此给建筑施工造成了质量事故和工伤风险等安全隐患。最后,在施工过程,不少建筑施工业主常常会通过不合理的规定把建筑施工风险和违约责任转移到建筑施工公司头上,这便体现出合同风险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阶段中,建筑企业也会面临着许多经营风险。在不平衡投标报价策略中,提价失误风险便是招投标阶段比较常见的风险问题,其可以进一步分为低价中标与高价格中标。不过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工程市场经济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为增强对建筑企业经济管理风险控制能力,承包人要能在工程量清单计算模型下,合理提出和选用各种投标策略,并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如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情况等,以此来有效降低招投标风险。

1.5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控制分析

第一,积极构建科学系统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中风险防控的管理水平,现代公司必须积极构建起更加完整系统和科学合理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为风险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基石。而在此过程中,建筑企业可先结合我国立法政策和现行企业的经营业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分项目自查工作、清查历史尾款、进行财务稽核工作等,以便企业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找到风险所在并建立内控风险清单。在此基础上,建筑企业还应提出有效处理风险的管理策略和办法,使风险问题在产生以后迅速地得到针对性管理,并以经济学视角、财务学视角对其进行消除与改善。利用这两种方式来有效推动建筑企业在经济管理中风险防控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第二,建设优秀的经营风险管理团队。人力资源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生产力,它将会是建筑企业激烈竞争的关键之所在。对现代建筑产业来说,它作为传统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粗放型的经营发展模式,对现代科学优秀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造成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建筑企业需根据目前国内外建筑的经营风险管理环境,积极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使人才资源可以通过对现实建筑经营问题的深刻反思、合理应用经营风险管理的控制功能,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现代建筑产业整体经济管理风险控制水平的稳定提升。

2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控制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由于很多公司都只关心建设项目的直接成本问题,而忽略了在工程项目管理建造过程中潜在的经济问题,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建造过程中总会存在经济管理水平落后且不到位、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整体素质低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制度性漏洞和工程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大等诸多问题。上述诸多问题都或多或少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转型阶段造成一定的阻碍。

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存在的问题

3.1领导人员意识不强,经济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的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建设进度、建筑工程质量上,而有关领导却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的必要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部分领导干部对经济管理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来说是以为建筑项目施工建设时仅要求其各种质量条件一致,并遵守合同中的具体条款,按时按质完成即可,正因如此,错误的管理想法,才导致了建设公司在实行有关措施时,忽略了成本管理,结果直接影响到相关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这些问题的频繁发生都会直接让建筑施工公司耗费大量成本,最后形成经营风险,在很多情形下,还会造成建筑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到建设进度和质量。

3.2经济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不健全

在经济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限额划分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管理部门因业务交圈问题而使得相关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推进。问题出现以后,在没有健全法规的情形下,有关管理机关无法根据具体规定落实权利,甚至于发现问题无法找出制度依据对其加以处理,这些问题的搁置会直接给工程经济管理人员带来一系列风险问题。

3.3工程图纸与工程量清单不全

现阶段,由于在建筑行业还没有开展客观且行业统一的设计工作,仅是在施工前,为确保后续施工作业能够顺利实施,建筑企业会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做出简单的施工设计,并没有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预算相关的编制工作。在此境况下,会导致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应的价码清单变得非常单一化,因此在建筑工程实际中,建筑施工公司无法根据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价码清单进行科学生产,这会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成效产生极大的影响。

3.4工程质量成本不规范,导致无效成本增加

所谓工程质量成本,其主要是指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而产生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因建筑质量不达标所产生的损失费用以及因处理建筑质量问题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等。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实践中,若未能合理地控制工程质量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经济管理造成负面影响。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建设实施中,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物质水平,其会对建筑品质、建筑施工技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建筑企业必须在高新技术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加强成本控制力度来实现良好的经济管理成效。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管理是建立在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上。但在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中,很多建设施工企业并未对此开展合理的市场调研,竞争意识匮乏,这会对后续的经济效益管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4.1增强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重视度

为了在源头上有效防控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风险,政府要求企业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增加对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的重视。而建设公司则需要从管理人员入手,采取教育培训、宣传等方法,以此来有效提升企业领导干部对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进一步推动基层工作人员经济管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为企业建筑公司基层职工对提高企业运营财务管理意识的重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经济管理者需要高度了解工程经济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投资计划观念,在工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以负责任的心态,认真、高标准地进行项目运营管理工作。唯有如此,建筑工程运营管理工作才可高效实施,从而实现防控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战略目标。

4.2加强工程经济管理的科学认识

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效益,建设施工企业的工程人员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意识,在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层与基层要合理处理好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如成本、安全、时间以及产品质量等,并逐步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显著提升。此外,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起步是以基建工程兵建设兵团为前身,经20世纪80年代改制后开始企业化独立经营的,相关管理模式和制度依然保有原先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而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已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后,实质性开始市场化经营,建筑市场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寻求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正确处理好建筑工程质量和公司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但如果企业不能形成正确的经济意识,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足。此外,目前,在工程施工方法编制的流程中,由于大部分施工总造价员并没有直接的实际参加到一线的技术生产实践过程中,因而造成了施工技术和经济效益的严重脱轨,也使得工程施工战略方针无法真正发挥出其自身的积极作用。所以,在施工经营项目管理流程中,施工公司必须要做到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同时还应加强做好设计工程师和造价管理工程师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实现建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使造价人员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项目实施过程当中。

4.3建立健全经济管理规章制度

建筑公司要想不断加强经营管理与工作风险防控,就必须逐步完善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制度,为公司经营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证。对此建筑企业须设置专业的经营管理部门,并确定部门具体职责内容,同时划分工作责任,以保证经营管理的高效开展,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有效提升施工经营的管理水平。此外,施工企业还须注意对施工人员的规范管理,并根据不同工种,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有效保护措施,以防止经营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遗漏,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确保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4.4创建合理的工程图纸与工程量清单

建筑行业必须对建筑工程图样和建筑工程量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需重视在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工程图样和工程量的指导作用。此外,建设企业还必须对建筑工程实施客观合理的设计,在原有施工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并经过现场的勘察调研,真正落实建筑工程的估算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图样和建筑实际状况的一致。而在此基础上,建设企业还必须指派专人深入建筑施工现场,经过现场的认真检查,全面了解施工实际状况,并合理测算建筑工期。值得注意的是在工期测算时,还须着重注意建筑隐蔽工期的合理测算。唯有如此,方可提高工程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时效性,从而为施工公司的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合理指导,并促进企业提升建筑的经济管理质量水平。

4.5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成本,增强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

众所周知,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主要是建立在建筑工程质量成本核算基础之上。但是,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中,要想在真正意义上避免经营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建筑质量成本核算的管理工作。因为在建设工程施工环节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工程质量成本监督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建筑项目质量、技术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工作并予以相应的防范对策,合理管控工程质量成本。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建筑公司还需在建设阶段专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合理的市场调研,以提高企业竞争意识,并适时、正确地把握建材市场的实际变化,为合理管控成本风险做足了各种准备工作,从而确保建筑项目后期的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娟.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9,(21):24-25.

[2]马保龙.关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的思考[J].财富时代,2020,(04):178-179.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5

1.1履行建设管理程序问题

针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的建设项目,其改造过程应如何履行建设管理程序。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确定合同能源服务公司是否应履行招投标程序。我国现有的招投标规定要求,对政府办公建筑、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筑,其推动节能改造时必须按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但履行招投标程序后,许多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普遍反映中标价无法保证其基本利益而放弃了改造项目。二是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方案是否履行设计管理程序问题。如果要求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编制的改造技术方案履行设计管理要求,将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绝大部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无相关设计资质,不具备编制和出具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资格,只有“强其所难”去与相关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搞合作,实际就是搞“挂靠”,既不符合国家对设计单位的规范管理要求,又增加了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小,加之缺乏强制性规定,审图机构普遍缺乏承接这类项目施工图审查业务的意愿。三是合同能源服务公司的施工资质问题。大多数合同能源公司主要从开展工业节能服务转型而来,普遍不具备工程施工的相关资质。以重庆为例,目前15家从事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企业中仅有3家具有机电设备工程安装资质,如果要求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必须具有相关工程施工资质才能开展改造施工,那么绝大部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将无法履行能源服务合同。若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改造施工,将增加财务成本和工作风险,合同能源服务公司表示将无法接受。四是节能改造工程是否应引入监理机制问题。若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原建设部《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要求需将改造项目纳入监理,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反映这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倡导和要求的“一条龙”服务有冲突,且谁来支付聘请监理的相关费用,又将成为与用户谈判能源服务合同时的新问题,这实际上增大了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难度。五是改造后工程验收问题。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改造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工程验收?按什么方式验收?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是进行节能效果的检测评估,以其达到预期节能率即可认为工程合格并验收,还是应按照GB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标准要求组织进行工程验收。这在具体工作中找不到相关依据,亟待明确。

2.2改造工程的质量保修期问题

在能源服务合同期内如果项目改造质量有任何问题,理所当然由合同能源服务公司负责承担解决。但如果合同期满交付用户后,项目的工程质量、保修责任(包括设备、产品质量保修问题)该如何界定,这是当前能源服务合同谈判过程中争议很大的问题。目前在建筑节能改造领域,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一般主要对照明、空调和电路系统进行改造,采用的技术主要以产品替代型为主,而且通常倾向于能在3年内就收回投资的技术和产品,且其与业主签订的节能效益分享合同也以不超过5年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5年合同期满后交付业主的改造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合同能源公司该不该负责?该负什么样的责?由于目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明确规定,这会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社会信誉和长期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

1.3融资困难问题

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合同能源服务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仅凭自有资金和靠自己积累发展资金是远不够的,必须要具备从金融机构募集资金的能力。但目前建筑领域的合同能源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其信誉和偿债能力远未得到金融机构的充分认可,客观上造成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公司提供金融支持的意愿不强烈。同时,由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社会认可度低,金融机构对合同管理模式缺乏系统认识和研究,对其金融风险无法全面识别判断和掌控,这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支持力度。

1.4合同能源服务公司的扶持发展问题

由于建筑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社会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合同能源服务公司花了很大精力与改造项目业主沟通,却往往很难取得认可和信任,改造项目业主经常认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陷井”,不可能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合同能源管理远未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同时,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其社会信誉、技术水平、资金实力、服务水平都处于培养和发展阶段,建筑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还需要系统的政策支持、市场培育和社会关注。

2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改造中应用存在的技术障碍

2.1节能量核定问题

对于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而言,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计量或核定改造后的节能量,这既是关系合同双方直接利益,影响能源服务合同能否成功签订并在履约期间得到全面有效执行的最关键因素,也是当前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给予金融支持的最直接原因。为了促进合同能源的发展,我国出台了GB/t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规定可通过测试、计量、计算和分析等方式确定项目能耗基准及项目节能量、节能率或能源费用节约,并可以委托合同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审核,但该通则引用的是GB/t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法》的算法,其对于建筑项目而言难以适用。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GB/t28750-2012《节能量测量与验证技术通则》明确了节能计算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相关技术要求,但对节能量测定规定得比较原则和笼统,加之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既有建筑基本没有分项计量,建筑能耗相关基础数据非常不完善,按照通则难以对具体的建筑项目进行节能量核定。节能量核定的方法和要求不明确,给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施带来极大的隐患和风险。

2.2部分节能措施的节能量计算问题

对重庆已实施改造的68个公建项目所采用的改造技术进行分析,有些节能措施很经济适用,但其节能效果如何量化核定尚无依据和具体方法。这主要体现在:对照明系统采用节能控制措施后其节能率如何计算;对室内用电设备采用节能插座减少待机能耗后其节能量如何计算;对房间空调器采用节能插座或节能控制板限制温度以及利用冷凝水对冷凝器进行喷水降温等节能措施的节能量如何核定;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后节能量如何测定;供配电系统改造采用线路改造后节能量如何计算;用户用能行为、天气因素对节能量影响因子如何确定等。这些问题目前在实施中分歧和争议较大,应当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3建议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整体经济状况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在国家经济的结构当中,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行业当中重要的支柱行业,但是若要保持较高的竞争能力,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努力在建筑行业建设公司企业中优秀的团队,提高团队的作战能力,使得中国的建筑公司既保证质量又保持高效益的发展壮大。本人通过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的认识,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探究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策略方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要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主要指运用系统化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对于施工技术的各组成要素和各种技术行为,进行规划、组织和协调的一种综合管理活动。根据建筑工程本身具有工序复杂、多工种穿插操作以及多项技能归纳运用的特色,势必决定了施工技术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常意义上的“技术管理”,主要包含施工图的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竣工检验等系统化的全过程技能管理工作。“施工技能的构成要素”主要指施行全部技能活动依靠的各种技能标准、技能资料、技能设备以及技能人才等。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大多数施工公司的施工技术管理仍局限于粗放型经营管理的形式,缺少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仅停留在依靠文件归档和表面化的技术质量管理的浅层领域。当建筑工程中标后,施工公司关于分包工程缺少全部体系的技术管理,使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很难顺利开展,而致使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失去了应有的实践效果,不能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全部管理工作供给必备的条件,终究影响了公司中心竞争力的进步。面临这样的现状,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加强关于施工技术管理的注重程度,不断促进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进步,以最大化地提高施工公司的中心竞争力,这是现代建筑施工公司亟待于处理的首要问题。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1、健全完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体系

良好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体系对建筑公司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健全完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体系能够有力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技术管理必须要严格化,贯彻和落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规定的内容和思想,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技术和职业综合素养势在必行,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正确的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技术,这样可以科学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保证建筑项目施工的效果。

2、落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公司须确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标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在经济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建筑工程施工公司要完备档案和记录,实事求是,科学记录,做好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会审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档案,它关系着建筑后期的维护工作,是评价建筑综合水平的必需资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对档案的整理。当今科技更新换代速度迅猛,建筑工程施工公司务必时刻关注科技的发展,拓展视野,向更高更好的方向迈进,及时接收和消化新科技,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时俱进。

3、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图纸的会审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图纸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它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纸面反映,为建筑工程施工指明了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图纸的会审工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保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地进行。会审工作者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研究和解析施工技术设计图纸相关的情况,保证施工设计图纸的精准度和它的有效性;另外,坚持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为目标,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图纸所存在的问题,使得建筑施工技术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4、分工合作,把责任和义务分配到具体人

分工合作,把责任和义务分配到具体人,把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的详细安排落实到具体的相关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再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把责任和义务落实到每个人,这样就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团队的作战能力,使每个负责人都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工程,积极参与到建筑施工工程当中来,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化繁为简,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化进行。

5、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要保证其及时性和准确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进程以及建筑施工的整体水平,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施工前,一定要保证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每个建筑施工者对建筑工程的详细情况和具体要求完全理解和掌握,明确建筑工程的详细情况和具体要求后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落实。

6、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公司要严格遵循我国的法律条文,按照合同进行建筑施工,严格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阶段。严格管理建筑材料的高质量化,避免在施工现场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严格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人员,严惩搞破坏的施工分子,培养优秀团结的施工队伍,不断提高施工团队的综合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程。

7、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和施工工程进程的管理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与时间的控制,能够有效地控制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运营资本,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有计划性,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资本的支出要做合理的计划,在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科学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防止人力资源与财产资源的损失。

8、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安全问题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公司须成立专门的安全小组,专门进行安全方面的工作,预防火灾,避免电线乱接,监督施工人员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等,降低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安全方面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9、加强对建筑工程竣工阶段施工技术的管理

建筑工程竣工阶段是建筑工程整个阶段的一部分,这个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往往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的重视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竣工后关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因此,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相关人员要将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有价值的经验进行记录、整理和保存;建筑工程施工竣工后,要对建筑工施工竣工的资源和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及时做好建筑工程的检查工作,避免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在检查出现建筑工程施工的问题后,要进行补救的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公司在经济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好快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地接触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国外也有很多建筑企业步入我国建筑行业,与我国建筑企业进行着强烈的竞争。因此,国家和企业务必要提高意识,科学有效地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强化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升公司自身的竞争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8)

[2]刘觅.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风,2010,(24)

[3]孙叶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0)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7

“如果说中国哪个工程建设项目一点问题没有,我倒觉得惊讶了。”陕西某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袁伟说。

袁伟从事工程建筑领域工作已经十多年,他认为,“上海11・15事故”的发生实属必然。长期以来,中国建筑行业中的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痼疾,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

这早在1998年,时任建设部部长的俞正声就曾在全国有形建筑市场现场会上点出,“工程的层层转包和违法分包,是当前建筑市场上又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只是,12年之后,在中国大陆建筑领域,高资质投标,低资质进场,无资质施工,已几乎生根发芽成为业内的一种潜规则。

发包的暗标准

中国建筑业实行资质管理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始于1984年。当时建筑业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有制形式,建设工程被列入政府计划后,被分配给具有相应规模的建筑企业。为了有效进行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参照了前苏联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即对建筑企业设定相应条件,达到的即授予不同级别的资质,未授予资质的不准许进入建筑市场。

自上世纪9o年代以来,伴随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激增。为规范建设市场秩序,2001年建设部首次提出劳务分包企业的概念,将建筑施工企业划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3个层次。有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参与工程竞标,有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则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

国际上在工程建设中普遍采用这种分包形式。承包商将专业性较强的施工任务分包给专业施工企业完成,如安装工程、机械化施工工程、基础和打桩工程、高级装饰工程等,促进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借助专业分包商的投入,承包商也弥补了自身人力、技术、设备等不足,降低工程成本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但这种市场分工而来的模式引入中国,遭遇一系列非市场因素后,发生了畸变。

这还得从资质说起。企业的资质因级别而异,分别由国家及各省市建设部门颁发,每年审核一次。企业只有取得相应资质,才能在允许的行业、范围内从事相关建筑活动,进行项目竞标。以此类推,专业承包企业及分包企业,也都实行资质管理。

但资质发放的同时,也为招投标埋下了三大体制性栅栏:与政府有血缘关系的国有企业,相对民企,挟先天优势;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形形的形式和手段,限制有专业施工资格但属非本系统单位的承建权;地方政府优先照顾本地企业,发展本地经济,造成市场分割、画地为牢。在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体制的基础上,中国建筑市场发包方的招标要求,进一步将部分有资质的企业排除出竞争者之列。

袁伟坦言,在招标这个环节,和发包方相关负责人搞好关系尤其重要。“可以这么跟你说,我们公司拿到的标的,基本上都是靠关系拿来的。”所谓“靠关系”,就包括使发包方在制作招标书的时候将条件向自己公司倾斜,并及时了解工程成本核算等内部信息。

种种明枪暗箭,都使得大量的民营企业只能靠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才能接到项目。

资质的诀窍

挂靠是指单位或个人借用其他建筑企业名义承揽工程项目的行为。一些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从纯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建筑资质和营业执照有偿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承接工程,并收取管理费用。

安徽合肥从事照明工程十余年的李秉德透露,即便是有资质的企业,也可能不具备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技术和人员。因此资质申报及审核这个环节,做假的不少。“比如我们这边有20个电工,都是假的资料,连项目经理都是假的。很多都是相互挂靠,相互借用,在分包项目上真正干活的人员,都不是我们报备资料的人员。”李秉德说。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网上满眼“一级建造师挂靠”,为技术人员挂靠企业牵线搭桥。挂靠要提供相应证书。安徽资深高工和设计师刘晓告诉《凤凰周刊》记者,各地证书价格不一样:一个证书高的一年可达四五万,低一点的一两千元。他本人同时拥有四五个专业注册资格证书,单是证书挂靠收入,每年就可达近二十万元。

租一个办公室,借几个工程师资质,一个小的建筑公司或劳务公司就办起来了。拿到单子之后,立马把它包出去坐收渔利。很多二级承包商也并没有自己固定的施工队伍,或是再分包,或是接受他人挂靠。而二级承包商所找来的分包商和挂靠旗下的分包商或许还要去找大包工头,大包工头再去找小包工头。

2007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报告中提到,“一些资质较低的企业,通过挂靠高资质的企业,借取其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参与投标,利用被挂靠企业的良好社会信誉骗取中标。中标后进行施工或转包,结果使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均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分包商拿到工程后的再分包率在90%以上。

在招投标环节,承包商为入围投标,“走关系”已经付出部分资金。由于目前中国多数省市实行“最低价中标”政策,入围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时,不得不一再压价,合肥市建委工作人员刘建伟(化名)透露,一些工程中标企业报出的价格甚至低于工程成本价的一半。工程到手后,分包下去,势必抽取相当利润,以弥补之前付出的成本。二级承包商亦如此。层层分包,工程资金就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支付挂靠所产生的费用及打通关系,到最后,真正承建工程的企业或组织,只能通过偷工减料和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以达到赢利。

除了挂靠,一些大型公司在各地盲目建设分公司,也给建设市场的安全保障带来隐忧。由于企业资质的获得和升级,都必须符合国家对企业产值的有关规定,导致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市场上出现大量特级、一级资质的总承包商。一些具有当地行政资源的地方企业借机加盟信誉良好的大公司,而大公司至上而下的内部管理远远落后于企业扩张的速度,导致一些分公司在承建工程时,无法达到与其总公司相匹配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事故也就可能由此发生。

“倒金字塔”监督

很多工程事故调查结果均将原因指向层层分包现象,国家有关法律也对分包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一切似乎都无济于事。

刘建伟介绍,事实上,工程建设链条上有很多道防线,但凡守住了其中一道防线,都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遗憾的是,每道防线都极容易突破,防线连环崩塌,工程事故自然层出不穷。

缘何质量监督体系层层崩溃?层层分包到最底层后,执行施工任务的往往是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农民工。按照有关规定,承包商应该派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管。但很多情况下,由于工程是由有行政资源的分包公司取得,即便是承包商的技术人员有心监管以保证工程质量,分包方为节省建设成本,定不会接受监管。

袁伟介绍,从平顶山到洛阳有一条高速公路,长100多公里,招11个标。中铁一家下属公司,跟袁伟所在的公司找到同一位领导。那位领导让两家公司都入围并且参与了最终的竞标,最终标书只发给袁伟所在公司,随后中铁下属公司进行了疏通。为了给个交代,那位发包方领导就将袁伟公司的标强行分了一部分给中铁下属公司,这样使得同一个标两个公司在做,而且承包方与“分包方”并不能形成任何法律上的委托文件,也就无法对其工程进行有效监管。“分包方是否再将工程分包出去,我们也无法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拿他们没办法。”袁伟称,该高速公路另外的标段也大多这样操作,导致一个工程二十来个公司在施工,质量和进度都参差不齐。a标先干活,先通车,到a标段的路面都翻修两回了,后面的标段才刚通车。路面不到两个月就坑坑洼洼,发包方本身因为存在暗箱操作,也就没法追究谁的责任。

发包方和承包商无法对工程实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或可寄望于第三方――监理公司。然而,暂且不论监理公司是否存在资质作假的问题,由于监理公司本身也得靠从发包方拿监理标,与发包方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在某些工程质量问题上,只要发包方默许的,监理公司也不好照章办事。加上某些监理公司由于在投标上支出了运作成本,有可能将这部分资金从分包方找补回来,也就导致其无法真正对分包方的施工进行有效监管。李秉德毫不避讳地称,“发包方、分包商与监理这三家,通常都是穿一条裤子的。”

工程结束后,有一个验收的环节,主要由相关各方出具各种证明材料,最后由各地建委下属的质量监督站审查决定是否通过。刘建伟曾从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多年,他表示,如果把关严格,很多问题也能堵住。但除去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与相关利益方钱权交易的因素,就算秉公办事的工作人员,也很难到工程现场一一检查落实,所有的判断更多依靠纸上文件。

刘建伟将这种防护体系比喻为“倒金字塔”,越往后,管理越宏观,人更少,底层疏漏了,再往上,一层层漏查,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也就名存实亡。

由于着国家每年上马的建设工程太多,相关部门的层层防护体系左支右绌,无法做到充分监管。仅以合肥市为例,每年建筑业的总产值上千亿元,占合肥GDp的50%以上。另据中纪委副书记何勇在全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透露,仅今年上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就达5846亿元。

灰色的源头

政府主导型的大陆,通过大量征税和收费,将财富从民间转移到政府手中,然后投资于市政建设、“铁公机”之中,以求竞赛式发展。

然在投资、招标过程中,大型建设项目又多被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垄断。上海大火背后的外墙保温工程,建设单位为静安区建交委。而总包公司静安建总、分包公司上海佳艺,以及监理公司上海市静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同一个,即静安区建交委。

为遏制工程项目的分散私下交易,从源头上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俞正声任建设部部长期间,便力促在全国各地成立建筑发包承包交易中心,以期所有类型的工程招投标在每个地级城市都能有个封闭式全监控评标区,利于部门监管和市场主体相互监督。

但大量工程项目出资人是政府,监管者又是政府,便为承包潜在设置了种种租金,下属国有建筑公司凭借血缘关系,在寻租上得以优先。

这个强有力的链源头条,使得后续环节的资质管理在无法溯源追责中,便履行“盖章”的仪式。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要素;对策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管建筑怎么发展,仍然存在工业化水平低、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特别是上海“楼倒倒”等一批重大质量事故的曝光,社会的目光全部集中到全国建设工程的质量上来。一次又一次的质量事故不断给人们敲响警钟,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因素:人(me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测量(measure),简称5m1e。在规划和实施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做到对六大因素的控制,那么首先就要分析六大因素对工程质量会产生什么影响,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人的因素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行为主体,即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人员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5m1e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它的质量控制也是最关键的。根据分析,大多数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直接决定项目质量的管理人员,包括工程项目经理,质量控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能否成功;另一个是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素质也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使全体工程人员树立良好质量观念。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工程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生产人员必须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第三要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消除人为造成的质量问题。

2、机械的因素

机械设备可分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从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合理配备相应类型、经济技术性能参数的施工机械,并编制“投入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能效,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解决机械设备因素影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以下质量控制对策: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严格机械设备进场制度,设备进场必须核对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技术性能、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作用说明书,并在安装检验合格后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投产后正常使用。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有丰富的机械操作的经验。

3、材料的因素

建筑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本身的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要解决材料因素影响,对材料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公司《管理手册》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管理程序:

1)公司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施工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工程项目策划、施工计划期等阶段,编制“项目材料预算计划”、“工程主要材料消耗台帐”、“工程主要材料工程月报表”和“材料购进计划表”等采购计划,保持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各类采购计划按制度规定进行审批,未经审批不得用于采购,各类采购计划应标明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2)公司制订供方评价标准,依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一、二类)和生产厂商/经销商的类别,由公司材料管理部门对供方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a.经营资格和信誉;b.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c.供货能力;d.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e.售后服务。公司通过邀请招标、直接采购等方式,合理选择供应方。公司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符合管理制度规定,并保存评价记录。公司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按制度进行审批,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零星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也可在审批后直接采购。

3)公司为检查采购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是否符合采购要求,对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检查,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必须复检的材料进行按标准的见证取样、复验,检验其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采购的要求,必要时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制度的规定,未经验收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4、工艺方法的因素

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工法以及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对工程至关重要。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工艺方法影响,对方法因素的控制也是决定工程所具备质量的水平的关键。必须要严格遵守现行的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严格遵守施工程序,选择适合的、比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为保证各工序的有效衔接配合,最终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各工序施工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验收标准。确保上道工序施工完全合格后方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长期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5、环境的因素

环境通常是指对项目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这必然会受到天气、温度等外在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施工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大,干扰因素多,处理不好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施工现场这种动态的环境、开展一些质量攻关,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这些未知、有可能发生的外因环境变化措施和预案,消除由于环境造成的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9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难点,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个要素的进行控制,并对工程质量控制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近十年来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管建筑怎么发展,仍然存在工业化水平低、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特别是上海“楼倒倒”等一批重大质量事故的曝光,社会的目光全部集中到全国建设工程的质量上来。一次又一次的质量事故不断给人们敲响警钟,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因素:人(me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测量(measure),简称5m1e。在规划和实施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做到对六大因素的控制,那么首先就要分析六大因素对工程质量会产生什么影响,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人的因素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行为主体,即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人员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5m1e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它的质量控制也是最关键的。根据分析,大多数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直接决定项目质量的管理人员,包括工程项目经理,质量控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能否成功;另一个是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素质也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使全体工程人员树立良好质量观念。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工程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生产人员必须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第三要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消除人为造成的质量问题。

2、机械的因素

机械设备可分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从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合理配备相应类型、经济技术性能参数的施工机械,并编制“投入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能效,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解决机械设备因素影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以下质量控制对策: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严格机械设备进场制度,设备进场必须核对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技术性能、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作用说明书,并在安装检验合格后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投产后正常使用。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有丰富的机械操作的经验。

3、材料的因素

建筑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本身的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要解决材料因素影响,对材料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公司《管理手册》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管理程序:

1)公司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施工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工程项目策划、施工计划期等阶段,编制“项目材料预算计划”、“工程主要材料消耗台帐”、“工程主要材料工程月报表”和“材料购进计划表”等采购计划,保持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各类采购计划按制度规定进行审批,未经审批不得用于采购,各类采购计划应标明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2)公司制订供方评价标准,依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一、二类)和生产厂商/经销商的类别,由公司材料管理部门对供方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a.经营资格和信誉;b.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c.供货能力;d.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e.售后服务。公司通过邀请招标、直接采购等方式,合理选择供应方。公司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符合管理制度规定,并保存评价记录。公司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按制度进行审批,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零星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也可在审批后直接采购。

3)公司为检查采购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是否符合采购要求,对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检查,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必须复检的材料进行按标准的见证取样、复验,检验其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采购的要求,必要时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制度的规定,未经验收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4、工艺方法的因素

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工法以及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对工程至关重要。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工艺方法影响,对方法因素的控制也是决定工程所具备质量的水平的关键。必须要严格遵守现行的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严格遵守施工程序,选择适合的、比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为保证各工序的有效衔接配合,最终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各工序施工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验收标准。确保上道工序施工完全合格后方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长期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5、环境的因素

环境通常是指对项目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这必然会受到天气、温度等外在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施工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大,干扰因素多,处理不好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施工现场这种动态的环境、开展一些质量攻关,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这些未知、有可能发生的外因环境变化措施和预案,消除由于环境造成的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素

一个建筑本身就是一种产品,施工期比较长,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比较多,由建筑工程的特点可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环境、方法、机械、人和材料是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五大要素,而在施工时,要确保施工质量了,关键就在于严格管理和控制这五大要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因素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行为主体,即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人员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5m1e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它的质量控制也是最关键的。根据分析,大多数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直接决定项目质量的管理人员,包括工程项目经理,质量控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能否成功;另一个是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素质也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使全体工程人员树立良好质量观念。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工程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生产人员必须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第三要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消除人为造成的质量问题。

2、机械的因素

机械设备可分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从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合理配备相应类型、经济技术性能参数的施工机械,并编制“投入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能效,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解决机械设备因素影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以下质量控制对策: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严格机械设备进场制度,设备进场必须核对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技术性能、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作用说明书,并在安装检验合格后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投产后正常使用。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有丰富的机械操作的经验。

3、材料的因素

建筑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本身的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要解决材料因素影响,对材料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公司《管理手册》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管理程序:

1)公司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施工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工程项目策划、施工计划期等阶段,编制“项目材料预算计划”、“工程主要材料消耗台帐”、“工程主要材料工程月报表”和“材料购进计划表”等采购计划,保持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各类采购计划按制度规定进行审批,未经审批不得用于采购,各类采购计划应标明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2)公司制订供方评价标准,依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一、二类)和生产厂商/经销商的类别,由公司材料管理部门对供方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a.经营资格和信誉;b.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c.供货能力;d.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e.售后服务。公司通过邀请招标、直接采购等方式,合理选择供应方。公司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符合管理制度规定,并保存评价记录。公司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按制度进行审批,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零星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也可在审批后直接采购。

3)公司为检查采购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是否符合采购要求,对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检查,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必须复检的材料进行按标准的见证取样、复验,检验其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采购的要求,必要时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制度的规定,未经验收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4、工艺方法的因素

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工法以及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对工程至关重要。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工艺方法影响,对方法因素的控制也是决定工程所具备质量的水平的关键。必须要严格遵守现行的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严格遵守施工程序,选择适合的、比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为保证各工序的有效衔接配合,最终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各工序施工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验收标准。确保上道工序施工完全合格后方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长期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5、环境的因素

环境通常是指对项目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这必然会受到天气、温度等外在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施工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大,干扰因素多,处理不好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施工现场这种动态的环境、开展一些质量攻关,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这些未知、有可能发生的外因环境变化措施和预案,消除由于环境造成的质量通病。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