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十篇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十篇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0:58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1

经济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主要课程:《税收学》、《贸易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学》、《政治经济学》、《金融计量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谈判模拟》、《金融会计学》、《精算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证券投资分析》等。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信用、城市经济、电算会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航空经济、经济计量、金融与会计、能源经济管理、企业财务会计、金融服务与理财。

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经济学专业实用急需,就业前景较好。经济学专业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大背景下即便走向世界也有说服力。经济学专业主要通过讲述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及产业政策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经济指标、基本方法,具有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的某些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因此就业面相对来说比较广。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2

关键词:科技金融结合;复合型金融人才;人才培养

课题:本文是2014年度教育厅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H141043)结项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3日

近年来,全国各地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科技和金融共同组成各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引擎。从产业发展来看,河北省产业结构整体以传统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为主,新型科技型产业相对落后。推进科技和金融的全面结合,就是促进科技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企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建设创新型河北、提升本土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但是,河北省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相对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技金融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因此,“依托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加快培育一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支持科技型企业吸引和凝聚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中亟须加强的工作。

一、科技金融结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在科技与金融日益结合的背景下,金融学科的发展和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必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吴英杰(2012)指出传统的金融学已经不能高效地解决现实的科技金融问题,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金融学不断技术化、工程化和实证化,日益呈现“自然科学化”的特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信息化对金融的发展日益加深促使各种各样新的金融学理论以及实证方法不断呈现。这就使得现代的金融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学的领域,而是涉及到更多的学科。在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推动下,金融学科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因此金融人才的知识体系以及业务技能必然是复合型的。

借鉴学者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复合型金融人才定义为:精通金融专业,能够从事金融相关研究、管理或一般操作性工作,熟练掌握相应金融领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谙熟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税收、计算机科学、法学、心理学、金融外语等与其实际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在分析和处理科技金融问题时能够利用多学科知识和进行综合评审和创造性思考的人才。

二、河北省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设置。至2015年,河北省四十所本科院校中大部分学校开设了金融专业,主要是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以及部分师范类高校。经过多年发展,河北省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三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各高校专业开设大多限于传统金融学专业,主要以传统宏观金融教学为主,现代金融学逐渐向着数理化、模型化和微观化发展,但是符合现代学科发展的金融工程专业目前仅有河北经贸大学和河北金融学院开设。

(二)课程体系设置。经考证,各高校的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一致:核心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学、国际金融、金融法等,专业基础课包括会计学、财政学、管理学等。实践课在总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有所提升,但大多高校不高于15%。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顺应了金融学科发展要求的学科交叉要求。但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要求人才培养不仅要体现学科的发展,更要基于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在科技与金融结合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税收、金融、保险、投资方面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还要熟练掌握数理学、计算机、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更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另外,专科―本科―硕士三阶段的课程设置重复,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的发展。

(三)实践教学。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决定了金融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要求金融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科技金融实践运作技能。经调查,河北省高校生的实习主要在银行、证券公司、融资公司等的基础岗位,学生难以接触核心岗位。在校外实习受限的情况下,校内实践环节就成为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校内模拟金融实践是实现学生实践性和操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经管类专业的实验经费远低于工科专业,建立仿真实践实验室的河北省高校只是少数。而且现有的金融学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程序化的金融知识灌输和按部就班的实践学习,不利于学生开展金融学术研究的热情和金融实践的发展。

河北省正处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型期,复合型金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但是全面掌握金融、经济、法律、会计、保险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市场、能够熟练运用各项金融工具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专业型人才极为匮乏,专业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一大瓶颈。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以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三、科技和金融结合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知识体系网络模型分析

网络模型一般是用于研究计算机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众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及各个部件之间以何种规则进行通信。在科技和金融结合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知识体系特征符合网络模型的交织的特征,因此利用网络模型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知识体系集成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知识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是:复合型知识体系层、学科知识体系层、核心专业知识体系层和知识元层。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知识体系包括若干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是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心理学、法学、税收等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每个专业知识领域分为若干子知识领域,主要是核心专业课程,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课主要是复合型金融人才知识体系的内涵,计算机、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核心专业课主要是复合型知识体系的外延。核心专业课知识领域分为更多的知识元。(图1)

四、科技和金融结合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在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西方国家高校经验丰富,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综合教育”、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以及日本的“交叉学科教育”等。基于网络模型分析,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成功经验,对河北省高校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一)建立准确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河北省高校的“专―本―硕”三个阶段金融人才培养定位普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好的投资分析和理财能力,熟练掌握金融投资、综合理财规划方案设计与实施技能,具有开拓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取决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在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因此各阶段的人才培养应当有不同的侧重和特色。专科金融专业应当主要侧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本科学生侧重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金融硕士应当侧重学生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解决复杂金融问题,创新金融思路的能力。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招生层次和办学特色建立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顺应科技和金融结合背景下对复合型金融人才学科微观化、技术化、模型化和工程化的趋势,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重心应由宏观课程向微观课程进行倾斜,设置公司财务、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创新学等微观核心课程,强化学生数理分析和模型分析的能力。强化计算机、心理学、法学等外延课程的教学,促进金融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培养学生广泛而综合的知识基础,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高校还应积极引进国外高校金融学的最新理论和课程,及时完善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实践教学。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背景下,金融学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更强的综合学科,实践和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首先,金融学科的实践教学目标不应只是金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复杂变化的金融经济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实践教学的课堂设置要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学科建设经费向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倾斜,建立可以实现现代金融业务操作的多功能金融模拟实验室,配套相应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以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为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四)优化教学方式。不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综合金融问题的能力,应大力推进探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不仅能有力的印证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要求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针对当前的经济现状和科技金融问题或者事件,鼓励学生依靠自己或者团体的力量利用现在技术手段去搜集资料,综合利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市场调研、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学生在复杂的金融经济环境中的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吴英杰.后危机时代的高校金融教学改革:理论发展与实践[J].广工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7.

[2]孙方娇.科技与金融结合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上海金融,2013.8.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3

【关键词】金融类;大学生;就业

金融类专业是近些年就业颇为广泛的热门专业,虽然社会对金融类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随着金融类毕业生人数激增,使得金融类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和就业压力。因此,金融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将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1997年编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预示着我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高校建立了就业指导队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然而,虽然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很多,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不多,相关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的数据统计,相关分析及对策研究并不多见。同时,由第一线就业工作者搜集一手就业资料及数据,专门针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并不多见。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人才需求迫切,金融类专业持续升温,大批大学生报考了金融类专业,每年都有大量金融类专业毕业生涌现。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大趋势,金融类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而就业去向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统计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状况,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提供重要参考。其次,学校统计并公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便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反馈,知道与自己“相同水平”同学的就业去向,调整学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同时可获得校友的积极支持。目前,专门针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很少,本研究通过调研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得出规律,为提高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提供资料和思路,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所帮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金融类各专业人才需求处于上升趋势,本课题组重点抽取一所金融类高校,并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对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前景进行了调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就业现状对相关结果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主要就业趋势

课题组调研了一所河北省属金融院校,该校河北生源居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通过调查近5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发现毕业生大多数服务于基层,目前主要服务于以下五类单位:银行系统:包括四大行、股份制商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其他公司的财务、金融及相关岗位。毕业生主要到上述五类单位从事柜员、客户服务、交易员、理财顾问、经纪人、咨询等岗位工作。

(二)工作满意度

课题组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调查其对工作的满意度。“感到非常满意”的占30%,“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3%,总体满意度为53%。其中在金融监管机构、银行系统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较高,满意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因素是“薪酬、福利水平高”、“企业公众形象好”;不满意的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三)从业稳定性

在随机抽取的500名高校毕业生中,大学生毕业后“从未换过单位”的占55%,其中38%是在银行系统工作;“换过一次工作单位”的占19%,“换过2次及以上工作单位”的占26%。调查换工作的原因时,从事柜员等基层岗位工作的人员普遍认为“工作内容枯燥”、“工作压力大”,从事证券、期货交易及保险等岗位作的人员,换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

三、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展望

(一)金融类专业前景

金融类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热门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一直居高不下,未来金融类行业中仍有较多热门专业。金融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二)就业范围广泛

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较广,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更为多样,如经济预测与分析类职位、市场营销类职位、管理类职位等。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还是小型民营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三)市场需求稳定

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在国内金融业快速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金融业将出现更多的就业机会,有些热门专业值得关注,像审计、保险、会计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将有所增加,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此外,金融服务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多且层次多样,因此金融服务业对银行柜员、电话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等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较大。

四、就业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

针对金融类高校毕业生这样的就业现状,课题组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一方面作为金融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就业政策并不熟悉,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和特点缺乏了解;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细化到具体类别的就业宣传更少,对金融类专业亦是如此。

(一)转变育人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各高校缺乏清晰的人才定位。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由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还使得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独立性。所以不同的高校在定位上要加以明确。

(二)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有些学生对在读专业不太满意的原因不是学生真的不喜欢本专业,而是因为学生不了解本专业。基于金融类毕业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与前景缺乏了解这一现状,可以从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主干课程、社会地位、对社会贡献、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专业教育,增强金融类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熟知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包括课堂讲座、公司实习、精英演讲和工作培训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大提高专业满意度,进而推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开展,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

(三)建立充分就业长效机制

加强制度化建设,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长效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办学质量的指标。同时,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服务模式,把就业指导工作始终贯穿在大学整个阶段,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同时,发掘已工作毕业生周边资源,请用人单位填写毕业生质量反馈表,以便了解用人单位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建议,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只有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才有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契合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五)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择业的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从主客观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择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体现自我价值,其次是收入等福利待遇,同时,也会考虑职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等,呈现多元化倾向。因此,应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树立积极务实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效益。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大力提高全体教职员工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高校校友会等力量,建立全员化、人人参与的就业服务力量,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姜超.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马莉萍,丁小浩.高校毕业生求职中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3]程琪.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4

一、研究《金融法学》课程体系的意义

1.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提供建议

《金融法学》与《保险法》、《证券法》、《票据法》甚至《商法》等课程内容互有穿插,互有补充,《金融法学》课程内容的确定,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提供借鉴。

2.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为《金融法学》的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目前现有的《金融法学》的教科书,内容和体系相差较大,与立法、司法、金融实践脱节较大。通过理顺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利用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并为进一步的相关教材编写提供思路。

3.研究《金融法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辅助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更好地为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提供借鉴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一个桥梁,如何将特定知识传授给特定对象,是教学中的重点。而《金融法学》本身又融合了金融社会的瞬息万变和金融法规的纷繁更迭,更有必要交流教学心得,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二、对《金融法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法学授课的核心内容

金融法学的核心内容依其重要性,应当区分为三个层次:其一,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核心法律。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就其内容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将资金直接转移给证券发行人(企业、公司或政府)的资金融通行为,其核心是证券融资,核心法律为《证券法》和《公司法》;间接金融是指最终贷款人(存款人)通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中介机构(贷款人),把资金贷给借款人的资金融通行为,其核心为银行融资,核心法律为《商业银行法》。金融体制中的“基本格局是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大部分企业的大部分流动资金均来自银行贷款。”作为上述两大法律的辅助,近几年与保险、基金等相关的法律重要性也在上升,因此在授课时也应略为涉猎,但不可喧宾夺主、混淆重点。教学中应当注重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纠纷的发生原因,法学界、司法界的主要观点、分歧,相关法律修改前后的不同规定及其原因,银行和客户在不同背景下的法律保护等。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讨论、分析、讲评、总结,使学生身临其位、如临其境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自1918年出现于美国以来,效果神奇,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很快被推广到西方各大学。案例教学法在被引入我国的20年当中,逐渐被教师和学生及企业界发现和运用,特别是在管理学教学中由于其卓越的教学效果而备受青睐。

其二,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相关的法律。最重要的是《票据法》,通过讲解各种票据的流转流程,让学生掌握在票据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和付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纠纷的分析处理。在该项内容中,还应包括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储蓄管理条例等实务性法律法规。在教学中应注意了解相关金融服务在带给客户方便的同时,给银行和客户带来的潜在风险。如《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自2003年实施以来,允许个人到银行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给客户带来很大的方便,既可以避免现金携带的不方便,又可以节省时间。但是也有风险,一旦转账发生错误,结果就很麻烦,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生重大纠纷,但是应当引起银行和客户的注意。另外,国外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内容也应当在教学中予以介绍,增加学生对金融业经营的理解。

其三,金融体系运行中有关宏观调控日常规则等方面的法律。如中央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反洗钱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特别是中央银行在制定执行国家货币政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为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而加强的金融监管,应当作为授课重点。作为上述两大主干内容的补充,在时间分配上应灵活把握,视授课对象(各专业学生)不同有所区分。

2.与金融法规相关的改革背景

经济转型时期,每一项金融法规的出台都与深化金融改革的宏观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针对经济运行中暴露出的一些矛盾、问题和潜在风险有的而发,因此,在金融法学授课过程中,应穿插讲授一些宏观改革的背景知识,以便学生了解不同法规的立法宗旨、立法目的以及法规的适合场合,同时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每一时期的金融背景有所了解。

3.与金融法规相关的金融专业知识

与其他经济法规相比,金融法学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特定用语更丰富,如协定存款、信用风险、银行汇票、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等等,要想把法律知识清晰、正确地讲授给学生,必须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在课堂讲授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案例教学法、主体教育法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金融法规分析金融实务的能力。

4.国内外前沿的金融法学动态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5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必要性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系统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重在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为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管理会计与此对应,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旨在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相对而言,管理会计通过对相关财务数据的进一步加工,侧重于为内部管理者提供服务,更重视对当下的把握和未来的预测,所涉及的内容也更为宏观、广泛,更具有整体性和灵活性。

 

旅游业是我国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的行业,但是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是高风险、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的窘境,为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旅游景区收入周期性强、季节差异大,景区对城市的配套设施依赖严重,投资运营成本大,使得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旅游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不足、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合理,面对这样的问题,加强管理会计在景区运营中的运用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进行决策,有效降低甚至规避财务风险,保障旅游景区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景区运营中存在的风险

 

(一)旅游景区收入波动性较大

 

旅游景区的运营首先存在收入波动性较大的风险,这也是旅游景区运营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的旅游行业尚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方面还不成熟,行业中的竞争压力较大,而旅游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虽然旅游景区给予的消费体验具有独特性和排他性,但是相似的旅游景区存在着彼此替代的关系,旅游景区间的竞争加剧了这种替代性;另一方面,旅游景区一般以文化、自然环境为依托,因而会受到自然灾害、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可控的因素较大;此外,旅游景区存在明显的旺季和淡季之分,季节差异性也是旅游景区主要的风险成因之一,这几乎是无可避免的,旅游景区也唯有积极采取措施来降低损失。

 

(二)资金管理不善,资金运营中存在潜在风险

 

景区运营往往会占用较大的投资运营成本,因而资金的管理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十分重要,旅游景区的资金运营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景区的资金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Sop流程,精细化程度不高,或者流程建立之后并未严格得到执行,而较之于其他企业,旅游景区的在途资金、库存资金金额较大(如较多的门票现金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旅游景区的资金管理带来了难度;二是资金的需求量控制不准确,虽然旅游景区的现金流量很大,但景区运营投资大、回收期长,因而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景区在进行资金使用规划时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三是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薄弱,景区是围绕着消费者建立起来的复杂系统,涉及衣食住行、购物娱乐,旅游景区与多方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景区也并非强势的议价方,在应收账款的回收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景区财务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短期借款

 

旅游景区的开发、运营对资金的需求量大,而旅游企业的自有资金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加上收入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旅游企业在进行景区运营时势必会涉及到筹资问题,但就目前来看,主要的融资渠道仍旧为银行短期借款,融资渠道单一,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融资环境所致,金融环境的不完善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旅游企业不重视金融创新,缺少必要的财务管理意识所致,很多企业对于筹资的管理意识仍旧停留在“钱不够了找银行借”的层面,忽视了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匹配。同时,融资成本的高低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结构有关,旅游景区投资又是一个风险性较大的项目,对短期借款的过度依赖使得旅游景区的财务结构不合理,增大了财务杠杆,提高了财务风险,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

 

三、管理会计在旅游景区中的运用

 

(一)对收入波动进行分析预测,协助成本的分析管理

 

针对旅游景区的收入波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收入波动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实际收入散点图,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收入的波动幅度以及增长趋势,找出波动的规律对未来的收入进行预测,同时,还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旅游景区的收入结构进行分析,包括散客游的收入占比,团体客的收入占比,观察二者的增长特点;其次是针对季节性差异收入,旅游景区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不同年份、季节、日期导致的时间序列数据波动进行分析,将连续的四个季度进行移动平均,找出每次的平均点,然后分析每个季度收入偏离平均值的情况,以均值的波动趋势为基准,将偏离情况作为波动增加值,对未来的收入进行预测;再次,旅游景区可以建立成本分析系统,加强对成本的管控,目前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有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成本相关性分析等,其中,成本性态分析就是将旅游景区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决定了景区的经营杠杆,变动成本则决定了景区的边际利润,为景区控制成本提供了视角,本-量-利分析则是分析盈亏临界点,可以帮助管理层预先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出现亏损,成本相关性分析则是分析旅游景区的成本是否可控,对于不可控的成本,景区无需过多关注,而对可控的成本,就需要梳理成本的构成,找出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成本;最后,旅游景区可以加强费用管理,重视对费用的分析和审核,这也可以通过预算制度来进行保证,避免过多的开支。

 

(二)加强资金管理,对资金运营进行统筹规划

 

将管理会计运用到资金的管理上,可以协助管理层更好地对资金进行安排。首先,旅游景区可以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通过资金预算编制、执行来对资金的管理进行有效监控,同时也可以解决对资金需求量预测不准确的情况,依靠预算管理,旅游景区可以对所有的资金收入、支出进行全盘考虑,增强资金的计划性,进而改善资金管理的粗放状态,针对运营支出、项目支出制定出合理的标准,按照事情轻重、金额大小、进度等进行支出规划,也有利于收入和支出的匹配,降低景区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对于编制的预算,要做到严格执行,并建立预算修改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对资金使用的监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际运用中监测预算的合理性;其次,旅游景区要增强资金的管理意识,降低资金被盗用的风险,由于景区拥有相当部分的门票现金收入,因而在日常中会涉及较多零散资金的管理(尤其是在旅游旺季),需要景区不断加强管理,确保资金及时、安全地入库,做到现金日清月结,及时送存银行,并考虑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盘查,保证现金账实相符,此外,由于旅游景区的门票也属于潜在的资金,变现能力强,因而也需要将其视为现金进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并将数量、金额在备查账簿中进行登记;最后,针对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景区可以建立应收账款管理体系,进行动态更新,并针对不同等级的客户建立起不同的信用优惠制度、应收账款额度,在保证业务顺利开展的同时降低坏账风险。

 

(三)协助管理层进行筹资分析、决策

 

不同的筹资渠道可以对旅游景区的财务结构进行调整,在进行筹资决策时,景区管理层可以通过对不同筹资方案的分析来选择最有利的筹资方式,避免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以及债务到期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首先,鉴于旅游景区明显的季节性,景区可以分析历年不同阶段的资产构成,将资产区分为长期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和波动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和稳定性流动资产是旅游景区在淡季也必须持有的资产,而波动性流动资产则是为应对旅游旺季而增加的资产,针对稳定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可以用长期负债、股东权益以及自发形成的负债(如应付职工薪酬,信用期内的应付货款)来维持,而对波动性流动资产则采用短期借款这种临时性负债来维持,如果过多的短期借款支撑稳定性资产,就需要不断地举债、还债,加大了筹资的困难和风险,如果用较多的稳定性负债来维持运营,可能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其次,旅游景区需考虑各负债的构成,例如长期借款、股东投入占比,长期借款固然可以保证景区的正常运营,但是成本较高,银行又是议价强势方,因而可以考虑采取私募债券融资,向特定方发行长期债券,或者将收票权进行资产证券化,这也是获得长期资金的一种有效手段;最后,旅游景区需要分析股利分配政策,较高的利润留存率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但为下次股权融资带来困难,而较多的利润分配又对于景区运营不利,景区可以将利润留存视为内部融资渠道,根据资金预算来决定利润留存率。

 

四、结束语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旅游景区的运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已难以为继,利用管理会计的视角分析问题,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应对风险,科学地进行决策,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参与更加激励的角逐奠定基础。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6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定位金融景气指数金融集聚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定位的层次性

笔者认为,金融中心从功能定位上也应该区分为几种层次:一是全能型的金融中心;二是功能复合型金融中心;三是单一功能型金融中心。因为金融中心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如交易结算服务,融资服务,薄记服务。此外,在金融自由化前提下,金融中心主要交易产品的价格形成将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并通过金融资源的流动带动其它物质资源的重新组合,因而从具体功能上也应该可以区分为交易型金融中心、融资型金融中心、薄记型金融中心。如果这些具体功能有一个或者两者是复合的,则称为复合型、功能型金融中心,否则称之为单一功能型金融中心。

全能型的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等世界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交易、结算服务,也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和投资渠道,其市场体系相对完善,既有基础性金融产品市场,也有衍生性金融产品市场,既有交易性的金融市场,如外汇交易市场,也有融资性的金融市场,如证券市场,且市场体系多元化,既有一级市场,也有二级、三级市场。同时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化,既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市场细分和多样化的产品结构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从服务的范围上看,其既服务国内客户,也服务国外客户。这种金融中心,既可以满足支持具体产业发展的融资服务,也可以满足投资、防范风险、交易便利等多样化的服务,并且可以通过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不断满足新生的金融需求。

从金融辐射区域和影响度而言,全能型金融中心对全球资源的配置都产生重要影响,就是因为全能型金融中心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的利率与汇率水平、股票价格指数、债券价格指数以及各种衍生品价格指数都将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影响到其它市场的相关金融产品价格形成,并再而影响到资源的全球配置与流动。因而,金融中心还具有引导资源配置和形成金融信息的功能(见图1)。

笔者认为,上海可以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全能型金融中心,北京可以建设成为资金结算中心、金融信息处理和政策制定中心、银行批发业务中心,并发挥对环渤海经济圈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功能。而深圳则应该利用其与香港邻近的优势发展成为珠三角的区域金融中心。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

目前上海基本已经成为我国的融资中心,对长三角的金融辐射功能也在逐步增强,因此,上海目前应该更加注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金融中心创新能力的提高。如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力争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国票据交易中心。尽管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一些产品也发挥着国际定价中心的作用,但目前还没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联动效应还不明显,因此上海必须不断强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地位,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统一的债券交易市场,使债券价格成为反映国家货币政策的工具;在外汇交易中心的建设上,要让外汇交易中心成为真正的外汇卖买市场,而不是银行平衡头寸的市场,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境内外币清算系统的建立与发展;积极发展保险市场,特别是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建设区域性再保险中心;与此同时,建成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

在金融产品创新上,上海应该依托现有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石油期货、个人黄金买卖、黄金期货、市政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银证、银保等交叉业务创新和网上金融业务创新。目前,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已经上市交易,国债的开放式回购已经展开,股票的权证交易已经展开。

建议上海建立自己的金融景气指数体系,通过金融景气指数的变化来指导金融中心的建设和风险控制与防范。其意义如下:

了解上海金融业的发展轨迹和运行态势,预测上海市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为宏观决策提供参照。我们通常用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来衡量金融业的发展,但这一指标缺乏稳定性,很容易受单一因素波动的影响,不能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态势作出综合反应,特别是金融市场化进展和金融深化程度得不到体现。而金融深化程度是社会资源流动性大小的重要标志,折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难易程度。因而用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这一指标是无法反映上海金融业发展的真实水平的。

建立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为金融景气指数是一个综合、动态的指标体系,不仅反映金融规模水平,也反映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安全程度,不同金融市场根据其在金融业中的相应地位和发育完善程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权重,而不是单一的简均,从而更为科学。重要的是,金融景气指数是一个动态、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指标体系,既有先行指标,也有一致指标,还有滞后指标,因此可以通过对金融业发展景气程度和与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变量,如GDp的增长水平、消费景气指数、企业信心指数等作相关性分析,找出当金融业的有关指标发生变化时,国民经济运行会有怎样的相关性变化,从而为宏观决策提供有力参照。同时,金融景气指数也可以为全社会其它行业提供可资借鉴的业务发展参数,通过和其他行业的景气指数进行横向比较,做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战略的参考。

有利于推进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研究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并建立监测预测体系,可以及时跟踪上海市金融景气的运行情况,较为客观、精确、量化地反映上海市金融业的发展、波动轨迹,分析制约上海市金融业发展的实质和内在因素,从而合理调剂和优化配置各种金融资源,为推进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某种参考。也通过与国外相关指标的横向比较,找到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水平下上海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差距和优势,从而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推出金融指数是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上海市金融业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也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减少其信息搜寻成本。景气指数本身就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景气度的高低变化本身就是金融市场运行的数量刻画,反映其运行与发展,从而可以透过数据信息的表面,发现上海金融业发展的真实水平和变化轨迹,也可以运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金融各项指标对国民经济运行起到指导作用。建立金融景气指数,可以通过金融先行指标提前观测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全面掌握经济走势,为决策服务。可以通过建立季节因子曲线,将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剔除季节因素和不规则要素的指数曲线与该项指标的季节因子曲线作对比,从而观测到季节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建立景气指数的金融预警机制,保证金融运行安全,当金融运行态势出现拐点或峰值时,监测预警指标能及时地予以显示,从而起到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

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是:金融管理与结算中心,资金调度与支付结算中心以及金融批发业务中心。以银行业作为北京金融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北京集中的主要是一些金融管理机构以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成为全国金融管理中心有自己的优势。银行资金清算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内部的资金清算,主要在各大银行总部进行;另一部分是银行之间的清算,主要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总部进行,由于各大银行总部和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都在北京,控制着全国约80%以上的银行资金,这些资金都要汇集到北京进行清算;银行间的资金清算则都通过央行来进行,而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北京。同时,中国国债登记结算中心、中国证券期货登记结算中心也在北京。因而北京成为全国的资金调度与支付结算中心也是可能的。北京银行金融机构聚集程度比较高,可以大力发展银行批发业务,逐步成为批发业务中心。与上海相比,北京缺乏金融市场体系,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以环渤海地区为其金融腹地,促进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首先成为环渤海地区区域金融中心,为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规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逐步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

从发展方向上看,北京应该着重发展银行业,利用信息优势和金融人才优势,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特别是银监会出台银行间衍生产品管理规定后,银行间衍生产品交易取得了一定合法地位,应该尽快使北京成为中国银行业管理中心和政策性金融业务中心,成为中国银行间衍生产品创新和交易中心,同时大力发展保险与信托业,吸引多种金融机构的聚集。

深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

珠三角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比较发达,高新技术企业比较多,再加上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设立,深圳可以首先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心和创业投资融资中心。深圳应该立足于珠三角,将金融中心定位于具体的产业支持型的金融中心,而不要过于追求金融中心功能的多元化。鉴于深圳目前金融资产规模比较小的劣势,深圳应该鼓励现有的金融机构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等多种手段发展壮大,最终实现金融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深圳城市建设年代较晚,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接受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较快,因而深圳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些优势争取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实验区。目前在我国香港和国外存在一定数量的人民币nDo和nDF交易,深圳可以利用我国香港开放人民币交易的优势,首先在人民币衍生交易结算业务上积累经验,取得先行优势。随着Cepa合作的深入,深圳可以成为与香港进行金融合作的中心,纳入到香港金融中心的资源循环体系中。

参考文献:

1.黄运成,杨再斌.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设想[J].管理世界,2003(11)

2.杨再斌,黄运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及约束条件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1)

3.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张泽慧.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5(1)

5.程治中,杜春艳.论国际金融中心与“世界工厂”的融合性―兼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1)

6.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新说:轮式模型[J].财贸研究,2004(1)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7

关键词: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32-01

一、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中,并和周边国家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经济联盟或经济圈。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北亚经济圈。这些经济联盟与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范畴,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并将概念界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金融支持范畴内。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创新论”。这些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是因为“金融压抑”带来的融资渠道堵塞与资金成本的扭曲,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有区别的区域金融政策,从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及金融工具等方面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2.金融约束论。赫尔希曼、斯蒂格勒茨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约束论是介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并且比它们更有吸引力的模式。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政府安排一种有差别的特定的金融政策制度比竞争性制度更能促进地区发展。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从研究的角度看,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侧重点不同。目前针对中国-东盟研究的角度比较广泛,有从区域经济合作对策的角度出发的,如庄芮(2009)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效应、现存问题及中国的策略》,张莎(2013)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阮锟(2013)的《促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金融对策研究》;有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的角度出发的,如史智宇(200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李占卫、李皖南(2004)的《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针对东亚经济圈的研究角度比较少,主要是从发展前景和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的,如陈淑华(2001)的《经济安全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吕超(2008)的《中国确立东北亚安全环境的战略选择》,谢岩(2006)的《东北亚经济圈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李光(2009)的《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展望》。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房地产经济系统动力学

一、前言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情况一方面关系着国内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的住房情况,另一方面,对包括房地产产业在内的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面对金融危机的各种威胁和风险,如何准确把握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建立房地产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已成为房地产领域亟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可知,其首先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影响,而后对其他企业的发展情况产生影响,且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要比内地的影响严重;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后对国内金融系统产生影响。对我国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很有可能比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还还要高出许多,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贷款人信用仍然是存在着等级之分的,但我国住房贷款中的按揭贷款者几乎不存在信用等级。虽然,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时,较高的房价可以将因信用缺乏的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进行掩盖,可一旦国内房价价格出现下跌或发生较大波动,潜在的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1]。因此,将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作为房地产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并通过建立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分析影响其和谐发展的因素,对于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

对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是房地产地位的重要性不和谐,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市场中的房地产资本仅占到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24.8%,但投资对GDp的贡献却高达40.1%,说明了在不计入相关产业前提下,仅房地产产业便占据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0.2%,而房地产对就业的贡献率也达到10.0%左右,即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领域的社会就业问题必将更为突出。

其次,是房地产经济所受政策影响特性的不和谐。受到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央行在2008~2009年度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居民、企业贷款利率,虽然,利率的下调并不针对房地产产业,但利率的下调无疑会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投放量,同时,帮助房地产开发商缓解货币资金压力,从而降低其贷款成本。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客观上也会为我国房地产行业提供一个适当的喘息时间,简单来说就是,若未发生金融危机,则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并不会做出迅速且及时地调整。

最后,资金运作机制的不和谐也是房地产经济不和谐发展的另一影响因素。由于对于房地产而言,诸多项目得以通过和运行的背后,大都会存在地方政府在利益方面的驱动,而此种非市场化的投资方式,使得国家和中央政府只能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制止,可实际出现的情况大都是“一管即死,一放即乱”,可见,投资资金运作机制的不科学,是导致房地产经济波动较差的根本原因。

在对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下文则通过建立房地产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式,为促使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动力学模型

(一)系统动力学分析

房地产经济和谐的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体系主要是由房地产经济、房地产产业和社会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其通常具有多个层次,且每个从此具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则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中。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产业的价格波动较小,此时,政策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关于利益的博弈并不明显。因此,房地产开发的价值链较短,房地产经济大都能够以和谐的态势发展,而房地产市场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即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反馈效应。其次,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发展又要求房地产产业不仅要克服房地产要素市场,如能源市场、材料市场等制约因素,还要克服房地产体系完善程度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即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负反馈效应[2]。

(二)模型建立的意义

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具备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分别为:房地产价格波动、政策环境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经济所带来利益的博弈以及影响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其他问题;上述各方面因素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影响的权重问题;不同的组织状态,如房地产市场供应链的运作形式等,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相关作用及影响;不同的技术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环境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相关作用和影响[3]。从上述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意义角度出发,可进一步将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成如图1所示的形式。

图1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网状动力学模型

图1中,a和B分别表示材料的供应商与建筑上,C和D分别表示投资商与开发商,e表示客户,而F则表示房屋住户。由图1可知,不同级别和同一级别的材料供应商与建筑上和投资商、开发商、客户之间均存在着关于房地产的业务往来,通过科学地选择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则能够达到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不同效果。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在对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正反馈效应与负反馈效应做出探析和说明的基础上,对模型建立的意义展开了说明,并给出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网状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可知,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是由供应链中的各个单元以及外部社会环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和房地产价格波动等诸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未来有必要也必须通过加强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设和分析力度,从而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9

关键词:Swot分析法;金融服务业;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近些年来,伴随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北京地区的金融资本市场也在逐渐改变,然而尚未转变过去行政主动的整体格局,尤其是与上海对比,行政服务和企业诚信都位于下游层次,资本市场的自由度较低。

一、北京金融业发展Swot分析

企业对内部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就是Swot分析法,每个企业内部都有其特殊性,分析它们的特点,不仅可以使企业管理者明白企业优势是什么、企业内部的不足是什么、企业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因素是什么等,将企业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改善企业中的不足之处,尽量避免企业中不利的发展因素,找到企业内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准确定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下面我们运用Swot分析法,就金融服务业的内部优劣势,外部威胁和机遇展开如下分析探讨。

1.内部优势分析

首先,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众所周知,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我国央行以及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都在北京设立总部。目前我国五大银行也都将总部设立在背景,此外中国人保、人寿以及再保险等业界影响力较高的金融机构也纷纷把总部设立在背景。此类先天的竞争优势为北京地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其次,政府的大力扶持。电商模式的迅速普及获得了行政机构的重点关注,并在十会议上重点提出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政府通过出台政策利用财政税收和利率杠杆等手段来促进相关单位的发展,进而大力推动信息化普及建设,进而推动相关单位的管理miS化,推动B2B电商模式的发展。

2.内部劣势分析

首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功能较弱。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首先作为全球性的金融交易中心,类似纽约、伦敦、东京等。然而北京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交易功能方面却表现不足。

其次,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因为相关法制的不完善,漏管、行政职能重复的问题十分严重,也就影响了金融监管的有效落实。例如,监管主体重视的是监管原则,宽泛化的管理就会导致监管流程中缺少高效的管理,加之无法进行合理矫正,就会导致市场风险难以管控。

3.外部机遇分析

改革开放对国内金融机构体系的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推动效用,国内金融业能够利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来不断改进我国的金融组织极致,从而国内的资本市场能够通过创新不断完善。其次,对外开放有助于金融衍生工具和交易模式的改进,并且学习国外的成功案例,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与交易工具。当今,北京地区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范围内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受到国外投资者的重点关注。伴随北京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北京地区的金融业必然会不断提高开放程度、持续推进金融改革,会变得更加国际化,并对国际范围内的金融业发挥重要影响,在我国乃至国际金融市场发挥巨大贡献。

4.外部挑战分析

对北京地区金融市场的外部冲击重点体现为国外比较先进、多元的金融衍生产品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冲击。我国的金融市场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外国先进的金融服务业在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后必然会凭借其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产品优势冲击北京的资本市场。针对北京地区金融产业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发起冲击,和国内的金融运营单位争夺市场。因此,要推动我国的金融创新,首要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建设对于推动金融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高水准的金融人才也相对容易引入,在北京地区的资本市场不断开放、金融业完全开放后,外资单位也能够在北京设立分部,因为外资的进入、外资单位的高薪酬待遇,这就导致很多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流失,这就对北京地区金融产业人力资源建设产生了巨大冲击。

二、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注重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行业发展机制

首要不断调整相关监管机制,使其更具公信力,能够协调运作。为了保障对应的监管水准实现高速提升,能够利用强化相关监管机构的建设,并且创建完善的金融主管机构。以证监会、央行和保监会为主体建立全面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而使得各金融主管机构之间协调运作,从而有效提高我国金融产业的监管效能。

再次,使创建的监管机制能够具备多元化、全流程监控的功能,对有关的内控机制加强创新和改进,进而实现有效预防、管控运营风险,提升金融业的资本活性及稳健性。

2.完善机制,进一步转变北京金融业的机制

首先,将原本单一的运营机制转变为更加丰富多元的运营机制,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业务的创新拓展。其次,把传统的业务品种逐步向中间业务拓展,中间业务所具备的特殊性质也就是风险容易管控、成本较低且收益较高,因而针对自身实际需求和竞争优势,相关金融机构需要牢牢把握混业运营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应的运营机制,大力建设中间业务。第三那,大力建设一个金融市场秩序,加强外部监管,从而确保传统金融行业的三大监管部门能够彼此协调,高效运作,同时针对混业运营也要不断开放。

三、结束语

综上,我国的金融教育业还需要大力建设,我国需要加强对金融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金融教育人才,此外,创办由外国先进金融专家创办的学术研讨会和专业的学术讲座。当前北京还需要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上投入更高力度,大力推进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组织战略性人力资源建设活动,大力培养金融专业人才,并不断与国际接轨,如此才能够促进金融业在我国的发展,同时在外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大环境中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秀茹.CBD金融集聚与产业集群“共轭效应”互动发展问题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核心城市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

[2]戴宏伟,张艳慧.京津冀金融业发展与协作路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5).

金融学的就业前景分析篇10

一、引言

按照银监会的计划,我国银行业新的监管指标和监管模式将在2011年中逐步启用和开展。流动性风险监管方面,2011年10月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指标。这对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式又将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文侧重讨论新的监管框架下对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技术的讨论。

二、国内外对压力测试的研究及我国银行业对新监管方面研究

因为国外研究压力测试很早,并且也已在各金融机构实践了多年,所以文献较多。文献对于压力测试的方法有不尽相同的区分,如Dunbar及irving(1998)认为应分为:历史情景分析法、结构化历史情景分析法、及根据机构本身特性之情景分析法。Riskmetrics(1999)认为应分类为:历史情景分析法、虚拟情景分析法、预期情景分析法以及依资产组合特性之压力测试。而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是,BiS(2000)认为可分为:敏感性分析法、历史情景分析法、虚拟情景分析法、最大损失分析法与极值理论分析法等。

国内关于压力测试的起步较晚。理论方面,郭春松(2005),黄(2004),杨鹏(2005),董天新、杜亚斌(2005)等学者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整理、综述,对压力测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包括压力测试的必要性、目的方法、国内外的具体操作等。国内有关实证分析的文献有汪寿阳、张静(2002)利用压力测试的方法分析日元贬值对我国大陆2002年出口造成的影响。万晓芳(2011)对银监会新监管指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其局限性,并做了实证研究和相关的政策建议。马卓然,刘仁慧(2011)对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变化以及银监会新的监管指标做了介绍,并且对国有五大行的相应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巴曙松(2011)对拨备率的引入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设计

通常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在正常市场波动下的日常处置、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处置、在极端或特定情况下的预防管理。较之前两种管理,第三种重视事前的预测和防范,更符合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特点,而压力测试正是预防管理的重要方法。

目前主流压力测试的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前者通过测量一个宏观风险因子或少数几个密切关系的因子及其假设冲击程度,计算对监管指标的影响,后者通过分析情景发生的可能性和情景的覆盖范围,评估在风险因子遭受轻、中、重度冲击下,组合价值的变动。

为构建压力测试模型,首先需要选取能够充分解释流动性的指标作为因变量。本文按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第三十五条规定,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最低标准包含四个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因变量的选取至少是其中一个。其后选取自变量,方法是考虑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按照其符合统计意义(如t检验等)筛选出系数较大的因变量作为备选影响因子。针对影响因子的选取应当非常谨慎,本文根据国内外实证文献并结合《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对压力测试情景选取的建议,需要考虑银行内部的比如存贷期限结构、资产组合方式和规模等制约,同时考虑宏观政策面的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变动情况,综上提出可选取变量:存贷比、同业拆解利率,存贷利差、存款准备金率、股票价格变动。

较之现多数银行采用的适合短期的流动性缺口检测方法,多元回归的方法更适合长期的模型建立和进行压力测试的反馈。本文采用VaR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方法是,根据前面选取的4个影响变量与流动性覆盖率或净稳定融资比例进行VaR和脉冲响应分析,从而可以模拟得出动态情况下影响因子对流动性检测指标的影响。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可考虑如下VaR模型:

其中是因变量,是自变量,p是滞后阶数,是样本个数,是残差。此后,还可以对5个影响变量依次用滞后期分析单个自变量脉冲响应,即可以得到各自不同的流动性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最后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建议的流动性资产价值的侵蚀、零售存款的大量流失、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突然崩溃等十四个情景作出轻、中、重度的区分后,由历史、虚拟、极值等方法等计算在该情景下同时5个自变量变化值,带入回归模型得到监管指标的变化情况,若监管指标低于监管标准,就说明某冲击下压力测试发现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

四、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政策建议

2011年10月,银监会提交国务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预示着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协议Ⅲ的,愈发严格、精准和全面的新监管指标和监管模式正拉开序幕。在技术层面,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是完善流动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压力测试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应当得到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积极重视,并应当将压力测试的结果用于风险管理和经营决策。

尽管受到历史积累数据和技术方法限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的研究需要继续不断深化,不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方法而且要注重根据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的特色辨证地吸收。这对在当今宏观大环境下对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水平,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作,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2007.

[2]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2011.

[3]刘畅.中国商业银行有效压力测试框架的构建:后危机时代的再思考.中国经济问题,2010(1).

[4]巴曙松.压力测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经济学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