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十篇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十篇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1:54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1

通过手工做账会计实习,对实际会计业务的操作,首先让我们又再次更好、更深入的学习和掌握了会计知识;另外,让我们理解明白了作为会计的谨慎性,不仅仅是在处理某些业务的时候,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必须做到仔细,认真,还需要又足够的耐心。还有就是会计数据的真实、完整,即便是做错了,也应该按照规定进行修改,要让他人知道错误所在。最后,应该强调的是任何的实务操作都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持,会计也是如此,通过实习我也看出了我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匮乏,不够仔细和深入,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还应继续努力。

2、手工财务管理实习:

通过手工财务管理实习,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对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历史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以找到更好的管理决策方法改进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及社会的知名度。

②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我们可以早一步知道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如有不足之处即可尽快进行调整,尽早弥补损失。

③通过投资可行性分析,我们就不会出现盲目上项目的情况,只有充分可行的项目,在考虑了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予以考虑项目可行。

④通过流动资产运营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更好的现金持有量、最佳订货批量,选择适当的现金折扣条件。

⑤总之,财务管理能让公司更加科学的管理和决策。

3、用友u8会计电算化实习:

将计算机的快捷、方便、准确运用于会计的实务操作,对会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突破性质的飞跃,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会计电算化的弊端,比如说会计电算化就需要一个对财务权限管理严格、明确的环境以及对数据具有良好管理的环境。而针对个人来说,同样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会计电算化中,我们可以对凭证进行无痕迹修改、个人的用户密码容易被窃取或泄漏……但从总体上说,会计电算化有其独特优化的一面,就拿用友u8来说,具有很多手工会计不可及的优点:

①可以严格进行用户权限控制,出现越权时计算机就会出现提示或是禁止该项操作。

②会计科目拥有辅助核算和科目受控系统,这样既方便了会计工作,又可以使会计的具体工作责权分离。

③各个模块的初始化工作为今后的业务处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④填制凭证时,计算机会自动算数,不平或有其他问题时,禁止保存。

⑤用友u8还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帐表,适合不同类型的查询。

⑥记账的便捷:计算机在几秒钟内即可完成较手工来说繁琐而又容易出错的记账工作。

⑦自定义结转:对于每月都会发生的业务,可用自定义结转来定义公式,到时自动生成,大大简化了工作量。

⑧报表模块:一般情况下,用友u8提供的报表模板可直接引用,重算即可得出企业所想要的财务报表,即便是需要进行调整也是十分方便快捷的。

4、财务管理计算机实习: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2

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财务管理”列入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专业目录以来,全国高校围绕“财务管理”这一崭新专业的建设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从目前该专业的建设来看,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等基本形成。但是,对培养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还有待完善。

一、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为了提高、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我们曾对往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中发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由于实践、综合能力较差,往往得不到公司、单位领导的重视,不能从事专业工作。人不能尽其才,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宗旨。因此,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反馈到教学工作,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

当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教学过程中财务管理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尚待建设。

(一)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

校内实践是在实验室中模拟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对工作环境产生直观的认识,并掌握部分理财实际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目前,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只是开设了会计实验课,还没有建立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校内的专业实践几乎空白。

(二)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

按照教学计划,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有校外实习。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可以了解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并掌握财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效果也非常不理想,归纳其主要原因为:

1.学校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集中实习,因很多公司不愿接收去实习的学生而不能进行。如果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又有相当多的学生因联系不到实习单位而无法实习。即使能联系到实习单位,但实习单位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不给予必要的指导,致使学生只能自己翻翻已有的一些凭证、账簿等资料,同样达不到预期目的,实习效果不容乐观。

2.对实习企业有关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业务不能胜任。在课堂讲授的教学环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分散在多门课程中,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因此综合业务能力不高。而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得以完成。

二、构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为了规范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行为,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组织更加合理,教学效率更高,必须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应该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主线,贯穿于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环节中。

(一)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

在校内建立模拟财务管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分析问题、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目前,有很多如用友等财务软件供应商和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这种校企联合的方式颇值得借鉴。无论从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还是关于实验室整体规划,企业都可以使高校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实验室软件方面,财务软件是实验的主要软件之一。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验项目需要,购置一些其他应用软件如eXCeL、证券投资模拟系统等。建设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足以增强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能力。

2.设计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内容

在认真分析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和企业理财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将财务管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个部分比较合理。

(1)基础实验

①会计手工及电算化模拟实习

就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来看,多数学生在刚就业的时候从事的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很少有学生直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其原因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如企业筹资、投资等工作对多数企业来说尚属于高层管理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不能胜任。因此,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强化会计基础,使大部分毕业生首先以会计工作作为就业出路;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逐渐走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

这项基础实习在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早已开设,实验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可以继续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性实验。

②利用eXCeL工具的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

虽然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里面一般都要开设《eXCeL与管理决策》等类似课程,但授课并不强调专业性,以介绍eXCeL工具的使用和一般性的管理决策为主,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方面作强化。由财务管理专业老师在实践环节开设这个实验,可设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财务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基本财务分析图的绘制、财务管理常用函数的运用等内容。此类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

(2)综合实验

在目前有关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张在基础实验之上,再根据财务管理课程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如,在企业实践中,资金需要量预测、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决策、货币时间价值应用、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存货经济订货量决策、最佳信用政策决策、销售收入预测、利润预测及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的编制和财务分析等多个单项实验项目。

笔者认为,这些单项实验项目完全可以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涉及这些项目内容的时候,以案例形式给学生讲解。没有必要再来针对每一单项实验设计,而在实践环节要强调学生在实践环节的综合能力。实质上,在综合实验内容当中,又涵盖了每一单项技能的训练。因此,在基础实验之上再设综合实验,即可符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综合实验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的,要求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融入到实验中才能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开设以下综合实验项目:

①项目投资决策实验

高校一般每年都要举行大学生创业大赛,校级获奖的学生还有机会参加省级甚至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这也为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提供了实践环境。以一个创业项目作为实验背景材料,既可以帮助参赛学生作出决策,也可以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得到锻炼。

②证券投资模拟实验

进行证券投资,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特别要熟练掌握财务管理课程和证券投资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模拟实践,学生应掌握证券投资的过程,会分析证券价格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判断单项证券的投资风险及价格走势。在模拟实践过程中,学生进入证券公司网站,通过互联网查询同步、真实的股市行情做出投资决策。

③eRp沙盘模拟实验

财务管理是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系统的核心。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各个职能的工作流程都要熟悉。该实验是在仿真环境中模拟企业经营运作来组织的,需要以模拟团队为单位进行。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分别承担模拟企业不同的角色,共同营造实验环境,共同构建模拟企业团队。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企业实战。在实验中,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这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④eRp综合项目实验

在沙盘模拟实验过程中,学生对eRp系统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与此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来完成模拟企业各项基本业务的处理。eRp软件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企业静态业务能够利用数据分析做精确处理,并将实物沙盘模拟和eRp管理软件的全面运用相结合。

(二)校外实习

实验室模拟实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模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复杂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尽管深入企业实习存在着诸多困难,它还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校外实践能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1.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学校应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以确保学生确实完成实纲中规定的实习内容。对于联系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学校必须承担起为其联系实习单位的责任,决不能让一个学生因无实习单位而不能进行实习。

2.针对一些企业担心商业秘密泄露的问题,实习学生或学校可主动要求与实习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包含保密条款的实习合同。如果因实习学生泄密给实习单位造成损失的,实习单位可依法追究泄密者的法律责任,这样既解除了实习单位的后顾之忧,又给学生实习的权益提供了保障。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企业中组织财务活动(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这样一项重要经济管理工作的财务管理,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工作本身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这就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新形势下对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必须在资金市场上进行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自主地进行利润分配;必须进行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的权衡;必须自主地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等单位中迫切需要重视的一项管理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少有识之士甚至认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如何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管理势必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企业中设置独立的职能部门并配备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从事财务管理成为必然。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其丰富的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内容,给未来财务管理人员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除熟悉和掌握坚实、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软件应用等知识。

总体上说,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竞争观念、风险观念、货币观念、价值观念、信息观念等与市场经济相关的观念;其次要具有战略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适时决策;再次,在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要遵循财务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如环境适应原则、平衡弹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等,并善于运用财务预算、投资决策、风险分折、价值评估等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门“技巧性”相当强的学科,而财务管理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注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模式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后由理财学专业更名而来的。其实,上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就开始试办理财学专业,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代“大会计”观念的影响,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试办理财学专业的高校积累的成熟经验不多,财务管理(或理财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尽合理等都制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一直是莫衷一是,有的也只是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略加修改,区别不大。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有很多模式,下面列举两种:

(一)由实习和实务教学两方面的内容组成

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是学年实习,而且是由实习和实务教学两方面内容组成。其中:

1.实习包括课堂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

(1)课堂实习,是指在主要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感性认识。

(2)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完后,也可称为专业实习。这是一次重要的实习,一般由学校或专业教师安排。它能使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以后的学习兴趣。

(3)毕业实习。这是结合毕业论文的写作和就业去向的选择进行的实习。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联系单位,也可以结合毕业分配,到接收单位进行初步实习,以便收集资料,完成毕业论文。

2.实务教学包括案例分析和实务界专家讲座等

实务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案例,使学生形象地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校经常与实务界保持联系,聘请企业的财务管理专家来校讲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由八个方面内容组成

这八个方面,包括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专业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等。现分述如下:

1.演示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教学使用的案例,要求最好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单元练习。这是一种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篇章)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内容设计上应系统地反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完整、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练习中既要有确定解的问题,也要考虑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并有多个解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充分应用提供的资料全面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多元化解决方法的能力。

4.校内模拟实习。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以及相关资料为基础,模拟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相关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从模拟实习的内容上看,应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回、资金分配等全部财务活动和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整个财务管理的方法循环;从实习手段上看,既要进行一般的模拟实习,又要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校外专业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和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面广,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通过校外实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校外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6.社会调查。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社会调查一般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的内容和形式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和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工作。社会调查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7.项目设计。这是一种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实际或模拟系统(项目)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一个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项目设计可以―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一个项目小组完成;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与企业联合完成。

8.撰写论文。包括中期论文(学年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这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撰写论文实际上是一个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

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构想

嘉兴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为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知工艺、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体系的设计和安排格外重视。其包括的内容主要有:(1)一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规定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时间;(2)本专业主要专业方向与特色课中,每门课程必须安排至少一个综合性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实施案例教学法;(3)第四学期末,相关会计课程安排会计综合专业实验;(4)第七学期末,安排为期两周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验);(5)第八学期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6)从第二学年开始撰写学年论文;(7)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导师的“导师制”;(8)从第五学期开始安排实行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指导制度;(9)暑期社会实践。

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实验”(也称模拟实习)作为实现本专业培养规格的重要途径,是嘉兴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本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理论和实务知识,在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仿真的环境中,独立处理企业单位财务活动,锻炼财务管理专业能力的一项实习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模拟实习,经受一次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做法是:

1.明确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为了优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使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实际、熟悉实务、加强实践,根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在第七学期进行一次为期两周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

(2)通过财务管理模拟实习,要求学生能够把在此前学过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知识串连起来,从感性上理解财务管理中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和财务分析等基本内容的实务做法,更深地了解和学会如何利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2.采取的实习(实验)方式

专业模拟实习(实验)将采取校内实习和校外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实习将统一使用一个在财务方面内含一定潜在问题的上市公司的比较复杂的案例,内容涉及筹资、投资、利润分配、会计、管理、纳税、资产重组等。由学生在阅读案例、准备材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财务分析师比较超脱的角度,将此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详细罗列出来,并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对策,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进行分组研讨,最后由指导老师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案例来源将选用某上市公司公开的2-3年的年报,结合教师对该公司的调研所得资料合成而得。

现场实习将由学生到“双导师”制下的校外实习单位,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实习。

3.科学安排实习进程

实习时间共2周10天时间。

在校内实习前两个星期,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案例,并准备相关材料。校内实习时间共安排7天。5天时间主要用于独立撰写分析、对策报告,2天用于研讨。每个学生的分析和对策报告在研讨前交给各自的指导老师。

校外现场实习由学生提前1个月与校外指导教师定好实习题目,一般选用实习单位具体的筹资、投资或利润分配方面的实际事项,可以是已经完成的项目,也可以是正在进行的项目。让学生凭自己的学识独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间为3天,如时间不够,用业余时间解决。

4.成绩评定

专业实验(模拟实习)的成绩,将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加以评定。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社会,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实用化”,希望企业成为人才的“用武”之地而非“练武”之地。作为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完全可以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保证“产品”供不应求,又可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实现校企双赢。

一、“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前3个学年接受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1个学年到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思路、新举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大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使高校与相关企业单位实现较为紧密型的合作,携手培养更加优秀的财会人才。同时,这一模式可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以一个准财会工作者的身份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实践,大大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从而在毕业时真正做到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

(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寻求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进而作出决策的复杂工作,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和实践性。只有把学生放到“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提炼,才能让他们真正体验企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符合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文件精神

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2007年1月22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精神,即“高等学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

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3+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生“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学院化培养与社会化选择的矛盾”下的必然产物。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的定位

我国目前的教育层次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五个层次。截至2006年底,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在校学生人数为780万左右,研究生已达115万人左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本科大学生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因此,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与各地高级技工型人才还没毕业就被大企业“预订”的现象形成较大反差的是,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据2006年的有关资料,截至9月1日,我国高校2006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全员初次就业率为71.69%。这种现象固然是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技工人才的大量需求所致,但大学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应用性”不够,求职时屡屡因“经验缺乏”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也是不争的事实。产生这一结果与许多应用型高校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方案欠妥、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不科学等不无关系。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要以未来的职业岗位来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出口”畅通。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定位

目前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如此定位,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因为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迁,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本科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匮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极少有人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型、技术型的应用人才去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从学生的就业范围、就业目标看,必须与研究型(重点)高校有较大区别,主要应定位在各类中小企业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非盈利机构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实际工作。因此,为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适定位。

三、“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需要转变两个观念

1.树立专业教育新理念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工商企业培养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既应通晓财务核算的技术、方法和财务管理程序,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更应从战略上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因此,要树立专业教育新理念,围绕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知识结构、职业岗位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对相关课程进行系统性整合。具体课程的设置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准则,体现专业知识结构需求,即扎实的会计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要由一味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转变为注重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的紧密性。

2.学科定位应偏向会计

在学科定位上,众多国内学者从西方资本市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学出发,阐述了金融经济学由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和财务管理学三部分组成,从学术渊源上认定了财务管理属于金融学的一个分支。加之很多国内综合性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内,正因如此,他们在学科定位上偏重微观金融课程。但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应偏向会计。主要理由:

(1)财务管理是以企业为主体而进行的微观金融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始终是站在企业角度进行的,并服务于企业整体资金运作和管理活动,理财人员首先要对企业这个微观理财主体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然后才是运用理财技术和手段,借助金融工具为企业整体财务服务,其始终立足于企业财务而不是资本市场。

(2)我国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也将财务管理专业视为“会计类”专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申请人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3)从历史的角度看,应该说财务管理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财务管理学是会计学的分支之一。但从企业等单位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会计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会计服务于财务管理。

(4)根据笔者对本校近3年500名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的跟踪调查,有407人在中小企业从事出纳、成本核算、往来、总账等会计岗位,占81.4%;在企业或金融机构从事资金筹集、金融保险等岗位的62人,占12.4%;从事财务经理岗位的19人,占3.8%;其他岗位的12人,占2.4%。从学生就业岗位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应偏向会计,即在课程设计时注重会计类课程的设置,惟有如此,才能保证绝大部分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会计岗位工作需要。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可以在确保培养计划学分总数及基础课程学分与其他班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先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推广。“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

1.理论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层次学生应具备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和理财学四方面的知识,因此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三个方面的要求。具体包括:一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基本经济理念和管理素质的课程、基本理财理念和基本理财技能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哲学、伦理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培养对象参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素质和促进其个性的完善。

(2)学科基础课的设置。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经济法、税法、非营利组织会计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培养对象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3)专业主干课的设置。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包括财务管理、金融学、企业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企业战略管理学等;专业核心课,包括成本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案例等;专业选修课,包括专业英语、财务管理专题、证券投资、计算机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培养对象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

2.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模拟实习

校内模拟实习主要包括几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模拟实习一般在该相关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部分单项实习项目可穿插在课程中),在大四上学期校外“顶岗实习”前完成。

1)财会基本技能实习。主要包括珠算、财经书法、出纳业务等财会岗位的基本技能。通过本项实习,使学生能掌握珠算、财经书法等基本技能,并对企业涉及现金、银行存款的业务如原始凭证(支票、收据、银行进账单、汇票等)填写应注意的事项,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出纳到银行办理业务时有关凭证的传递等知识有较好的认识。

2)财务会计实习。将学生安排在会计、财务主管岗位,通过本项实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一定期间工商企业从凭证的填制、审核、账簿的登记直到报表的报送全过程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

3)财务分析实习。本项实习主要包括报表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杜邦财务分析、财务比率综合评分表等。通过本项实习,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费用的控制、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调整、全面预算等相关活动。

4)审计与纳税申报业务实习。通过本项实习,使学生能对一个企业的报表进行全面审计并完成实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等工作。熟悉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纳税申报表的填制,使学生了解纳税申报业务的整个流程,具备一个企业的纳税申报与纳税处理能力。

5)财务信息化与财务软件实习。通过本项实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网络工具,熟悉使用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下载网上信息和软件、在网上进行信息和数据上报等。熟练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单位财务日常业务工作,熟练进行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财务软件等操作,并能针对本企业单位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财务数据录用、信息存储、财务数据分析和编制报表。

6)eRp沙盘模拟与财务管理案例实习。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各个职能的工作流程都要熟悉。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企业实战,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从而提高学生对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7)资金运作实习。本项实习是综合性较强的实习,主要包括资本市场投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资本扩张(资本输出以及兼并、重组、联合、破产等)几方面的内容。通过本项实习,学生要学会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来确定资金运作目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准确地选择投资项目。

(2)校外“顶岗实习”

校外“顶岗实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向学生提出实习目标和要求,从联系实习单位开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尽量不要包办代替。在确定实习单位后,要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根据实纲要求,结合专业特点与实习单位的条件,和学生一起共同制订出详细的实习计划和实习目标,用以指导实习过程。在学生实习前,要指导学生根据实习目标、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实习方案,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实习起到把关和定向作用,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

2)选好相关合作单位。“3+1”人才培养模式,不只是简单地选派学生到相关的企业或单位进行专业实习,而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因此,合作企业单位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企业组织运行良好,内部制度规范、齐全,有充足的业务,员工有饱满的工作量;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企业有一支较高专业水平的财会队伍。

3)选好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要选择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理论和实践)的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保证每位实习学生都有1名以上固定的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得超过3名。合作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该培养计划的落实,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具体工作。同时,合作单位有义务安排每位实习学生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岗位轮岗实习,以切实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4)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协议中,应该明确合作单位如有用人需要,优先录用在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实现学生实习和就业的紧密衔接。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应用型的学生培养需要“双师型”的师资作保证

可以安排专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会计师等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鼓励业务课教师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包括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经济师等资格证书,并在相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兼职;鼓励、帮助或扶持专业教师合伙开办专业的财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作为实习基地,学生可作为准工作人员在此实习。通过多种形式,打造一支能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注意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

学生实习期间,应要求合作单位参照本单位员工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实习管理,双方共同负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要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合作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参考文献】

[1]嘉兴学院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实验”教学环节设计构想[J].嘉兴学院报,2005(10).

[2]王志亮.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亟待创新[J].财会月刊(理论),2006(9).

[3]黄维干.财务管理人才面临的环境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J].集团经济研究,2007(7).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5

关键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至今,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经历了十几年的建设和完善过程。近几年,各大高校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经验较少,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定位还不太明确,还处在摸索阶段,也存在亟待完善的部分。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直到现在,如何优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是我国高校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与用的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操作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快投入工作,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对企业来讲,他们也需要大量管理型和应用型人才来提高企业水平和效益。针对这种情况,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过程中,各大院校针对学校特色和基本一致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强调学校特色教学,一方面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和同类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制定比较科学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五部分构成。

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和体育;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财经英语、基础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基础、财政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审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市场;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专业任意选修课包含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公共关系学、跨国公司财务、证券投资、企业经营战略;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资产评估、项目融资与管理、投资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税法等。

除了专业教学课程,高校还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室教学课程和课外教学课程如军训、社会实践调查与实训、毕业实习等。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均有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可以设置的课程很多,但要突出特色,学院就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并根据学院优势来设置课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一定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要求课程设置内容全面,学分和课时设置较为合理。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拓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面,学生不仅要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而且要掌握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务管理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会计、金融、法律知识,其范围涵括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等四类模块。

一般来讲,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经济学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审计学、运筹学;管理学包括管理学、财务管理基础、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市场;会计学包括基础会计学;此外还有财经英语、商务英语等英语专业课程。

由于专业基础课也有先后之分,所以在课程安排过程中要先后得当,其中,经济法是在宏微观经济学学习的条件下才开设的,而宏微观的学习则要在学习了高等数学以后再开设;在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和基础会计的科目后再学习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市场是在学习了基本的金融学后再开设;审计学虽然可以作为基础学科,但它的开设是要在学习了财务会计甚至是高级会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掌握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专业基础课如:市场营销、税法等,学校可以结合总学分和总课程的限制考虑专业基础课的开设课程。

3.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是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原则、实务技术和熟悉财务管理运作规律。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必修课课时必须安排合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掌握和理解。

4.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社会需求差异化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密切程度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内的才能,要求对两类选修课方向界定清晰,更加注重方向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税务筹划、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公司战略规划、集团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理论专题、金融机构和衍生市场、金融工程、财务风险管理、财务软件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5.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方面高校首先会安排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这些综合应用实验,这对增强学生对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学科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其中更重要的是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课程,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现在很多高校实验室还不完善,有的学校也只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室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教学,所以不管是在实践课程安排数量还是在教学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上都有待提高。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

(四)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各大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侧重点及特色的不同来进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可以参照表1进一步完善。

表1: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设置表

能力要求课程方向课程设置开课时间综合素质公共基础英语、数学、计算机、政治、体育第一学年,占总学时的25%以下学科基础能力(部分选修)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第二学期经济法第三学期税法、统计学、审计学(选修)第四学期管理学管理学第二学期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选修)、企业经营战略(选修)第二学期管理信息系统第四学期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财政学第三学期会计学基础会计学第三学期英语财会英语第四学期专业基础能力(必修)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基础第四学期中级财务管理第五学期高级财务管理第六学期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第四、五学期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第五学期成本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五学期财务管理专业运用能力(选修)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五学期投融资决策项目融资与管理第六学期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第六学期资本市场证券投资、金融市场第六学期财务管理分析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第六学期其他经济应用文写作等第六学期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能力(选修)运筹运筹学第七学期税收税务筹划第七学期国际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和衍生市场、金融工程第七学期特殊财务管理问题跨国公司财务、财务风险管理、集团财务管理、公司战略规划、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西方财务会计第七学期财务管理前沿财务管理理论专题第七学期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单项模拟实验如: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企业融资决策综合分析、企业预警系统模拟实验等第四、五学期综合模拟实验财务软件、证券模拟实验第五、六、七学期综合实践财务管理专业社会调查、创业计划大赛、实训基地实验第三学年毕业论文第八学期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不同,笔者在学生掌握了专业基础以后,将专业运用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方向明确划分出来,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情况来选择所学课程。这两个模块将财务管理的方向从行业划分为银行、公司等类,同时将财务管理细分为投融资决策、资产评估、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等等,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课程选修主要集中在运用能力和发展能力这两个模块上面。

在这些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专业理论课程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设置。横向主要是是涵括了财务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基础课,如:宏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学、基础会计学等,这些课程设置相互联系又不重复,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培养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的较宽泛的管理思想,另一方面体现财务管理从一般内容到拓展内容的运行规律;纵向则主要是将财务管理专业分为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三个层次予以设置,让学生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掌握不同的学习思想。

从实践教学环节看,要培养应用性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如表1中所示,大量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和案例分析,着力建设模拟实验室,形成以财务管理的专业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另外,高校也可以设置一些注重学科交叉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特色课程,如模拟沙盘、特色案例分析等,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总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结合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傅元略.财务管理理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李连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探[J].财会月刊(理论),2006,(12).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6

论文关键词:财务管理学,地位,作用,存在问题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满足企业对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会计专业,甚至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将财务管理置于会计专业中更为普遍,这是由于财务管理与会计二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财务管理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强调对资金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分配活动中的运用。但无论是财务管理专业还是会计专业,都将《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作为重要课程之一加以教学。下面,本文将对《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首先,《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会计专业的基本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这是由于该课程以企业的财务活动为基础,研究企业的投资、筹资、资金运营和分配活动等。这些基本内容,都可以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得以体现。从企业实际的情况来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教育论文,这一中心地位是由财务管理的作用所决定的,准确把握和应用其作用,是管理者管理企业事务的必要手段和方式[2]。学生通过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理财和资本运营的能力。

其次,《财务管理学》作为核心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决定和引领作用。《财务管理学》研究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能力也在企业核心能力中具有重要性[3],因而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决定作用。

最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离不开财务制度,财务制度健全又离不开掌握财务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学》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会计、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等专业课程设置中,《财务管理学》已经成为必修课,已经显示出其自身的地位,只有掌握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才能够向实现财务管理的高层次人才迈进。

三、《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完善学科建设。无论是会计学专业,还是财务管理专业,甚至是金融专业,《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都是必修课,其研究的核心内容都需要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并加以研究。学科建设需要完善学科课程教学,如果没有《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金融专业与会计专业之间的纽带将变得十分脆弱,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建设及未来交叉发展。

其次,提高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财务的兴趣,活学活用。《财务管理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非常明确,其理论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加上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法实现,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调查研究等,弥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方式,将学生融入教学之中,教与学并重,提高了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财务的兴趣。此外,学生通过对企业的研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这为今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教育论文,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再次,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学》,为将来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从事财务工作,不仅需要掌握会计知识,也需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财务管理,是由企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的。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企业,其实现是以良好的财务管理为基础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要求企业不仅重视资本的盈利性,即尽可能多地获得长期、稳定、实在的利润,而且要重视资本的流动性,即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利用率和资本利润率[4]。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学》,可以说已经初步对财务管理工作入门,再加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必定能够为将来顺利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众所周知,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达到如火纯清的境界。在专业知识方面,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学》知识,而且也需要掌握其它专业知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模式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就这个问题,不同高校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其中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到企业中进行实习等手段。在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部分高校走国际化、区域化和民族化特色,对会计专业以及金融专业的学生采用“3+1”教学模式(即对全日制本科生3年在国内教学,1年到东盟国家语言对象国学习),这种模式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国内国际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面向东盟国家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

四、《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明显,但在具体的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大量问题,具体如下:

首先,《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现今,尽管大量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并开设《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但对这门课程的研究不够教育论文,其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这不仅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忽视教学质量,没有体会到课程的重要性,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疲劳。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就需要特别强调《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在未来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通过提问知识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在现代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中,教师通过不断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结果导致学生不仅厌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甚至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保持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如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讨论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学习到知识,在上课的时候不至于对知识的不理解而厌倦课堂,甚至逃课。

再次,传统教学模式制约学生学习《财务管理学》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在黑板上板书讲授,学生则记录下教师的板书笔记中国。在知识化时代,知识的信息量大,各种体现财务管理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将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教师在互联网上寻找到相关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可以及时通过电子邮件传达给学生。然而,由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量大,导致无法正确处理教师的信息“传达”与学生的信息“接收”之间的矛盾。因此,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需要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解决由于教学模式带来的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5]。

最后,高校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一方面,我国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大体上保持雷同并且过于陈旧,加上任课教师等自身的原因,往往忽视国际上的先进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财务管理中的一些教学内容需要修改,教学案例也需要不断更新。另一方面教育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开展业务活动,他们带来了更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难以立即进入到我国的财务管理教科书中。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高校高层次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目标的实现。

五、主要结论及启示

本文研究表明,《财务管理学》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决定着专业中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其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也非常明显。然而,当前《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需要重视《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加以看待。另一方面,需要解决《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营造能刺激学生参与实践的思维环境。财务管理的理论来源于企业的理财实践,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方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培养高层次人才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多角度分析,并尽可能通过实践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积累自己更多的知识,力争成为高层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红梅.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企业导报,2011(03):85-86.

[2]彭贤玲.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0(06):63-64.

[3]李文军.浅谈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核心能力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231.

[4]赵路春.试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J].东北煤炭技术,2000(01):45-48.

[5]刘志雄.财务管理教学的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J].才智,2009(32):248-249.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7

论文关键词:财务管理学,地位,作用,存在问题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满足企业对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会计专业,甚至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将财务管理置于会计专业中更为普遍,这是由于财务管理与会计二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财务管理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强调对资金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分配活动中的运用。但无论是财务管理专业还是会计专业,都将《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作为重要课程之一加以教学。下面,本文将对《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首先,《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会计专业的基本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这是由于该课程以企业的财务活动为基础,研究企业的投资、筹资、资金运营和分配活动等。这些基本内容,都可以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得以体现。从企业实际的情况来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教育论文,这一中心地位是由财务管理的作用所决定的,准确把握和应用其作用,是管理者管理企业事务的必要手段和方式[2]。学生通过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理财和资本运营的能力。

其次,《财务管理学》作为核心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决定和引领作用。《财务管理学》研究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中国论文网。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能力也在企业核心能力中具有重要性[3],因而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决定作用。

最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离不开财务制度,财务制度健全又离不开掌握财务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学》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会计、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等专业课程设置中,《财务管理学》已经成为必修课,已经显示出其自身的地位,只有掌握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才能够向实现财务管理的高层次人才迈进。

三、《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完善学科建设。无论是会计学专业,还是财务管理专业,甚至是金融专业,《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都是必修课,其研究的核心内容都需要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并加以研究。学科建设需要完善学科课程教学,如果没有《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金融专业与会计专业之间的纽带将变得十分脆弱,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建设及未来交叉发展。

其次,提高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财务的兴趣,活学活用。《财务管理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非常明确,其理论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加上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法实现,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调查研究等,弥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方式,将学生融入教学之中,教与学并重,提高了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财务的兴趣。此外,学生通过对企业的研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这为今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教育论文,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再次,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学》,为将来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从事财务工作,不仅需要掌握会计知识,也需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财务管理,是由企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的。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企业,其实现是以良好的财务管理为基础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要求企业不仅重视资本的盈利性,即尽可能多地获得长期、稳定、实在的利润,而且要重视资本的流动性,即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利用率和资本利润率[4]。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学》,可以说已经初步对财务管理工作入门,再加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必定能够为将来顺利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众所周知,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达到如火纯清的境界。在专业知识方面,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学》知识,而且也需要掌握其它专业知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模式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就这个问题,不同高校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其中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到企业中进行实习等手段。在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部分高校走国际化、区域化和民族化特色,对会计专业以及金融专业的学生采用“3+1”教学模式(即对全日制本科生3年在国内教学,1年到东盟国家语言对象国学习),这种模式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国内国际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面向东盟国家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

四、《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明显,但在具体的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大量问题,具体如下:

首先,《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现今,尽管大量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并开设《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但对这门课程的研究不够教育论文,其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这不仅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忽视教学质量,没有体会到课程的重要性,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疲劳。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就需要特别强调《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在未来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通过提问知识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在现代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中,教师通过不断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结果导致学生不仅厌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甚至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保持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如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讨论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学习到知识,在上课的时候不至于对知识的不理解而厌倦课堂,甚至逃课。

再次,传统教学模式制约学生学习《财务管理学》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在黑板上板书讲授,学生则记录下教师的板书笔记中国论文网。在知识化时代,知识的信息量大,各种体现财务管理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将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教师在互联网上寻找到相关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可以及时通过电子邮件传达给学生。然而,由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量大,导致无法正确处理教师的信息“传达”与学生的信息“接收”之间的矛盾。因此,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需要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解决由于教学模式带来的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5]。

最后,高校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一方面,我国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大体上保持雷同并且过于陈旧,加上任课教师等自身的原因,往往忽视国际上的先进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财务管理中的一些教学内容需要修改,教学案例也需要不断更新。另一方面教育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开展业务活动,他们带来了更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难以立即进入到我国的财务管理教科书中。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高校高层次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目标的实现。

五、主要结论及启示

本文研究表明,《财务管理学》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决定着专业中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其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也非常明显。然而,当前《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需要重视《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加以看待。另一方面,需要解决《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营造能刺激学生参与实践的思维环境。财务管理的理论来源于企业的理财实践,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方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培养高层次人才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多角度分析,并尽可能通过实践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积累自己更多的知识,力争成为高层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红梅.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企业导报,2011(03):85-86.

[2]彭贤玲.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0(06):63-64.

[3]李文军.浅谈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核心能力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231.

[4]赵路春.试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J].东北煤炭技术,2000(01):45-48.

[5]刘志雄.财务管理教学的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J].才智,2009(32):248-249.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不管是高校还是旅游企业自身,都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知识能力的提升。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旅游人才,满足企业需要。但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旅游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专业基础薄弱

财务管理是会计体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分支,具有系统性、操作性、跨学科性等特点,其学习应以具备会计学原理、税法、经济法等多学科知识基础为前提,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但实际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只学过很少的相关课程,很多学生对财务管理的一些基础概念和方法缺少认知,致使在学习中面临不少困难。

(二)教学方法单一

旅游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由于学生基础薄弱,课时较少等限制,一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教学中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模式,但对做媒体技术利用不充分。教师偏重理论教学,采用“灌输法”,缺少师生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理论教材和案例库建设滞后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财务管理课程较晚,且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导致目前该专业的财务管理教材建设滞后。虽然有些高校自己出版的配套教材,但大多脱胎于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材,并没有完全契合旅游企业管理实际。尽管有些作者有意识的列举了一些旅游企业的例子,但并没有真正把握旅游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仅是文字表述上的改变,比如将原案例中的**企业换成**酒店或旅行社,与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四)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且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强,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一般有专门的实训课或案例课,学时较多。学生可以参与教师设计的综合性案例剖析或模拟实训提高实践能力。而旅游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课大多数不设实验课,只设理论课。学生缺乏实践学习,体会不到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不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

二、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未雨绸缪,查缺补漏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提前将财务管理课程所涉及的其他学科基础知识总结归纳,并及时在上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作出真实反馈。为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应提前对课堂设计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见表1)

(二)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环境及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法”,建立“教师课堂讲授+慕课微课学习+课后练习讨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让课堂更有趣,让知识更有趣,让学习更有趣--将图画、声音、视频带入课堂,形象的展示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除此以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积极引进或开发财务管理教学软件,提高授课效率和仿真练习,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针对财务管理教材内容更新不足,与旅游管理专业脱节等问题,可结合我国旅游企业发展形势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材和案例教材建设。要将新动态,新经验,新成果,新思路吸收进教材,改变传统晦涩的编写风格,紧密结合个人、企业实际,如货币时间价值与分期付款,旅游企业营运资金特点等,保证教学内容动态更新,使学生意识到所学财务知识与工作实践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四)增加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课时较少,光是理论教学都让教师感觉捉襟见肘。鉴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实践环节必不可少。(1)案例源于生活。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旅游企业管理实务的案例,如讲到货币时间价值,可以以父母供养孩子长大读书为例,让学生算下父母的投Y有多少,自己需要偿还多少。讲到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案例,以实习过的旅游企业为对象,分析企业的存货采购,应收账款管理等。(2)课程实践校外上。在课程考核时,将学生校外实践纳入考核指标,让学生在假期到校企合作单位或政府部门实习,将所学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咏英.对饭店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2).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9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并对如何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和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国家教育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于1998年批准高校设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各高校相继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紧紧围绕“实践”和“应用”两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成功与否,是其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因此,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一、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就必须在教学计划中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谓实践教学体系,就是为了配合专业理论的教学,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强化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拓展学生专业训练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压力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实际动手能力。由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使得学校的培养效果与企业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实践教学正是摆脱高等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可以保证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系统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方法和技能;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的竞争力。

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新开设的专业,在大多数院校尚都处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如人们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识不高、实践环境和条件不足、校外实践环节薄弱、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都认为,大学是培养未来高级财务管理者的摇篮。既然是管理者,当然要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只有身在教室,才是大学;只有多上课,才像大学生。因此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都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学课时所占比重较大,专业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即使安排时间进行专业实习,也常由于经费紧张、实习单位不愿接收等原因,导致实习走马观花,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薄弱

教学实践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专业实训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然而,国内高校单独建立财务管理实训室也是近两年才起步、发展的,许多高校的这一块还是空白,这使该专业的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也没有见识过财务软件,到实际工作中一筹莫展。另外,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往往出现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环节的课程,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和保证而搁浅。或者是象征性的投入一点,根本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无从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不够合理

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虽然一些学校已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整个体系不够完整、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在课程中加了一些实训课、上机课,加大了实践课时,增设了实习环节,但可操作性不强,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实践课时还有很大差距。

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比约为1∶2,有的学校达1∶3,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美国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教学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英国为2∶1;在法国,老师每讲1节理论课都配有2—3节的实践课。

(四)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尽管他们可能学历较高,但根本没有从事公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靠他们去指导学生的实践,会影响实践的效果。同时,由于我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设置较晚,且招生规模增速较快,而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正规教育,多数是从会计、管理专业转过来的,而且长期在校内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五)校外实习基地缺乏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但由于教学设备资源有限、实习基地缺乏、学生实习难、模拟实践与社会脱节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经验,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信心不足。同时,高校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建立起足够的校外实习基地,即使已经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缺乏重视和管理,大多数也是名存实亡,未能真正发挥实习基地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观念,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因此,高校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培养以扎实的财务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掌握金融和管理学,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高级应用人才”的理念,坚持以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寻找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统一规律,全方位、多视点地构建规范、完善、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训(基础实训、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国家承认的资格认证培训三个部分。三个实训是逐步递进的。基础实训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实训是通过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环节过程和结果,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财务软件处理财务管理业务,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本岗位工作的胜任能力;综合实训是在学生毕业前,针对学生的就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实习作为一种“亲验式”实践性教学方法,其精髓在于促使学生主动实践、亲自操作、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学生初步认识社会实践、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实训教学环境

实训基础设施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其中,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这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校要充分创造条件,为开辟多个实训基地提供经费支撑。还应成立财务管理专业模拟实训室,目的在于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感受较为系统的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模拟活动、方案设计、角色扮演中,真实地感受到管理艺术的真谛,培养实战能力。为保证实训效果,实训室需要配备必要的财务管理教学软件、实训指导书以及完整、真实的财务管理各环节的操作文件资料。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1.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开展企业咨询活动或进行企业专项课题的研究,帮助企业解决财务管理中的某些实际问题,这既能锻炼教师的实战能力,又能够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2.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办公环境、人才资源,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场地的不足,请企业人员现身说法,能使学生较真实地感受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态,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既使学生得到了系统综合的训练培养,又提高了综合素质;既为企业培养了人才,又为教学实践和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

(四)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训教师是保证实训教学正常开出的必备条件。学校要加强对现有实训教学人员的培养,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高水平理论的教师从事实训教学工作。学校要为实训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研讨、考察交流等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调动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并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企业和社会的满意是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最终目标。财务管理一方面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发展迅速,要求学生能掌握最新的财务理论和技术,培养出的人才只有达到了实践性和实效性的统一,才能被社会认可和接纳。因此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培养模式需不断地研究、完善和创新。根据财务管理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加强技能训练,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本专业的应知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应融合本专业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过考核与鉴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使其综合能力更接近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体会篇10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

自199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以来,该专业的开办院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截至2009年8月,全国共有309所高校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近年来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财务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本文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一、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没有针对性

所谓应用型大学是指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大学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软硬件教学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研究实际人才需求情况,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这些高校开设专业的前提。国家教育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好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拟定专业培养目标的时候,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抱着先把专业申请下来再说的思想,比照教育部的文字,有的甚至直接照搬教育部的专业培养目标描述,没有结合地方人才需求和高校实际情况来进行目标确定,培养目标描述没有针对性造成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无法根据各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专业教育。

(二)专业定位不清晰

虽然教育部已将财务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下的独立二级学科,但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高校普遍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或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的独立性在人们的思维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认可。这一情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比较常见的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和会计学混同,专业区分度不大。笔者所在的高校会计学分为注册会计师方向和公司理财方向;财务管理分为外向型方向和一般应用型方向。其中会计学的公司理财方向和财务管理的一般应用型方向课程重叠率高达80%。很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报考时候就糊里糊涂地认为是会计专业,学习了两三年以后还是没有弄明白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就连很多专业课程的老师都这样回答学生:会计学要学的课程基本上都学习了,还专业学习了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所以,毕业以后既可以从事会计工作,也可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三)师资缺乏,教师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年,师资问题是困扰新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大难题,表现如下:

1.数量不够。由于专业建设速度很快,专业教师急缺,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数量配置远远达不到规定比例,一方面是社会对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高校专业教师的匮乏,造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师的紧缺。

2.专业不对口。专业不对口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另一问题。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绝大部分是过去从事会计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主要是因为工作需要转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和研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金融学专业背景,真正学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很少。

3.缺乏实践经验。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一方面,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业以后直接从事高校教育工作,没有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相关经历;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的紧缺,教学任务繁重,财务管理的教师往往没有或很少参加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也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实践的锻炼与学习。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专业师资队伍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资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实践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点不是培养直接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人才,而是为企事业单位、各种金融机构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理财规划师等动手能力较强的实用专业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专业建设时间很短,一些应用型大学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更多高校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实践教学形式大于内容,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实践教学课程大纲不全、教材缺乏,无论是校内实践环节还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都远远落后于专业的发展速度,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有名无实。实践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对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对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存在问题的思考

针对应用型大学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了解需求,立足现实,修订专业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是培养基于技能的职业型教育,也不是基于理论的研究型教育,而是培养介于技能应用型和研究型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为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知工艺、能创新的要求。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使毕业生面临的是一种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工作。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不能过分强调专业或高级专业人才,必须结合教育部“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的培养原则,适当地加强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注意其基本素质的提高。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不能照抄教育部的文字,也不能硬搬重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高校应在客观分析自身办学资源情况的条件下,加强社会调研,了解社会对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立足于社会需求和教学资源,客观地制定本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从大体上来讲,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总体上应围绕着“为实际工作部门,即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为金融及金融服务中介等机构培养专业理财师”而设定。

(二)清晰定位财务管理专业

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较为接近,因此在专业定位上,既要突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又要与会计学和金融学有所区别。就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的比较,前者重点是理财,着重资金的规划、筹措与运用分析;后者重点则是会计实务,着重企业经营的数据核算。就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比较,前者的重点是企业金融,后者的重点则是面向金融市场。各高校在对本专业进行定位的时候,应借鉴成功高校、借鉴国外、立足于自身重新定位,在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应用型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定位应该是,以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将会计学、金融学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服务于公司理财和企业金融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引进来。第一,因为专业教师的紧缺,所以,各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第二,实行校企联合。聘用大型企业高素质的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或者金融机构的高级理财专家作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引进这些企业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弥补现有专业教师实践工作经验的不足,丰富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

2.送出去。解决现有的师资问题除了要引进来以外,更重要的是送出去,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各高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培养方案。第一,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攻读高一级的学位,或者进行专业进修,或者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其他大学进行学习、交流。这样可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第二,加强和深化高校与企业、社会的合作,承接企业和社会的财务管理实践项目。比如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为企业制定财务发展战略、为企业进行财务工作流程的优化、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个人提供理财规划建议等。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专业理论知识优势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扩大高校和财务管理专业在社会上和企业中的影响,又可以在这些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锻炼教师队伍,增加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环节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两者的有机结合,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人才培养的这一客观需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实践教学计划。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上机基础操作、各项课程的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课外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在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制订出适合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在此基础之上,组织编写新的实践教学大纲和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

2.建立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要改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建立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刻不容缓。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的计算机上机基础操作、各项课程的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中的一部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及课外实践需要在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中完成。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真实经营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深切体会到实际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决策和操作,使学生在不出校门的情况下,能独立分析财务问题、判断财务问题,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的另一部分是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需要在校外的企业中进行。校内模拟实验室提供的场景毕竟是模拟的,要让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必须要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实习。鉴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一般的企业很难接受学生去接触其核心财务工作。所以高校可以考虑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建立起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3.改革实践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出现,对于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非常有效。“eRp”经营模拟沙盘、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都是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比较好的新方法。这些方法改变了高校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站在“企业财务管理人”、“理财规划师”等角度来分析所面临的财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总之,应用型大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用型大学应根据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实施专业建设,解决现存的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德武,马永强.中国财务管理教育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08(11):1-8.

[2]曾芳.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探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153-154.

[3]朱博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亟待完善[J].中国市场,2008(5):136-137.

[4]卢新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08(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