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3:05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1

关键词:做好;数学;课堂;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近些年来,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连接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地各级教研部门和高中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初、高中的数学衔接教学,不仅体现在初、高中教材衔接上的不连贯,基础知识、学习目标要求的不同,也包括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不同,以及初、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的不同。因此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弄清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很快适应新的数学学习模式,从而可以提高效率,顺利地吸收新知识和发展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订周密的数学学习计划、课前做好预习、认真仔细听课、课堂做好笔记、独立完成数学作业、解疑答惑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记好课堂笔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正确舆论,阐明做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教材的内容什么都有,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讲就行了,没必要认真做数学课堂笔记。这种观点很明显是错误的。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践证明:对于同一小结的数学学习资料,做笔记的学生明显比不做笔记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要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做好课堂笔记的优点如下:①做好数学笔记有利于引导和引起学生的注意。要想在数学课堂上,既能听课也能做好笔记,必须做到紧跟教师的数学讲课思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数学学习的内容上,只听课不做笔记,学生的注意力有可能分散到数学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去。②做好数学课堂笔记,更有利于对数学学习内容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做好数学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努力思考、加深印象的过程,眼、耳、脑、手一齐全部活动起来,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课堂讲课内容的理解。③做好数学课堂笔记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如果不做好数学课堂笔记,等到数学复习时,只能从头到尾地去通读一遍教材了,这样既花费了大量时间,又难以学深学透,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很好。在听课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对数学课内容的纲要、重点及疑难问题,记下自己的理解及体会,这样在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又觉得非常熟悉,复习起来,轻车熟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④做好数学笔记有利于数学材料的积累,扩充数学新的知识点。做数学课堂笔记可记录下课本上没有的,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重点讲解的新的知识点、通过不断地积累,积少成多,使学到的新知识更加系统化。

二、重视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做好笔记的技巧

1.各门课程的笔记本要分开。有时记在书上,有时记在笔记本上,千万不要在一个笔记本上语文、数学、英语等随便写,导致学习笔记乱,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学习笔记本要选择厚一点的,并且要好好保存,最好每科一个笔记本,以便复习时得心应手。好的课堂笔记应该有个规范的格式。比如,右侧用于做笔记,左面可用来提示应该注意的哪些方面、要突出的重点和难点等。其次,笔记本每页的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一定的地方来,不应该在一页上写得太满。最好的方法是:笔记本上每一页都用一条竖线划分为两大部分。两个栏的内容之间最好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教师课堂讲的内容和自己理解的对应相同章节的内容要在相同的横向行上,这样便于对比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在课前预习时,对于没有搞清楚的容易出错、容易混淆的、理解不到位的或模棱两可的部分,特别是通过教师讲解后仍存在着不太明白地方的,更要及时地记录下来,等到下课后,再去请教教师或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尝试带着笔记本和笔,边听边记,写下知识要点及典型的例题。

3.记录课本上没有的、教师补充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常常是最重要的考点,你也许会因记录下了这些关键的知识点而取得好成绩。若当时有来不及记录下来的内容,应该留出空白的地方,以便课后及时补充上,以保证课堂笔记的完整性,便于日后复习。

4.不同的课型和讲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教师讲解概念或公式时,应该要主要记录知识的发生背景和实例、思路分析及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的结论和注意的事项等;在复习讲评课上,重点应该记录解题的策略(比如审题方法及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错题与原因分析,总结解题的思考过程,揭示解题的规律。

5.重点记录教师讲的提纲、图解及表解。若纲要与课本不同,教师对课程的内容要进行重新编排,像这种纲要就要完整地记录下来,作为自己复习时和总结时的参考。不需要做课堂笔记的是:①不太重要的知识点;②一看明白的内容;③课本上有的知识,基本上容易理解的内容。

6.做好课堂小结。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下课前,教师都会对该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大家都明白,课堂小结是本节课内容的浓缩,是精华所在。这时,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集中所有的注意力,紧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走,最好是多记多听,事实上,这个过程就是自己检查对本节课所学的第一步。

三、展览、评比优秀课堂笔记,激发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积极性

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过激励后,他的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展览学生的课堂笔记,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学生在做好课堂笔记方面的肯定,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从而激励学生把课堂笔记做得更好。

四、做好学生课堂笔记检查

习惯的养成在于多次的重复。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同样的事重复72次就可形成定式。教师持之以恒地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就会觉得做课堂笔记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了一种精神需要。偶尔没有做课堂笔记,便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抽空也要补上。

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认识到了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掌握了做好课堂笔记的方法,也有了做好课堂笔记的热情和信心,这样数学成绩就会提高很多,初、高中衔接教学也就不再困难了。当然,数学课堂上的主次,还必须要掌握好。在数学课堂上,还是应该以听课为主,积极地参与课堂发言,认真地思考,同时还要做好数学课堂笔记,让课堂笔记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平.基于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J].江苏教育,2014,(02).

[2]刘渊枢.数学解题错误分类例析――知识性错误[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

[3]方跃飞.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1).

[4]唐录义,王龙跃.基于自觉纠错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建构[J].福建中学数学,2013,(11).

[5]刘渊枢.数学解题错误分类例析――心理性错误[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

[6]林佳乐,汪晓勤.美丽的错误[J].中学数学月刊,2013,(10).

[7]王莉.倡导个性张扬力避能力统一――浅谈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3,(27).

[8]马文杰,罗增儒.高中生解答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和猜测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04).

[9]兰诗全.换元法的解题功能[J].中学数学研究,2013,(07).

[10]朱雁.调查研究法之问卷调查法(1)[J].中学数学月刊,2013,(07).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2

一、开放“小课堂”,铸造创新教育的平台

l.课前让数学贴近生活,奠定创新基础

在学习数学前,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为创新教育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概率”之前,让学生先自由扔硬币50次,然后统计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假设扔第51次会出现什么结果,先猜猜看,再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这样教学既让学生自主探究,又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

2.课内把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长方体”时,学生对长方体的“棱”这一概念较难理解,笔者拿出一个大萝卜,问:“怎样才能出现一条棱,切几刀就会出现一个长方体?”同学讨论的兴致很高,最后在学生的“指示”下,笔者切出一个长方体的萝卜。这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3.课后让数学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论数学怎样高度发展,它毕竟是一种工具,最终要“返璞归真”,被人们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创新能力。在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之后,笔者让学生回家计算自家庭院面积或居住楼房的面积,想办法测出需要的数据,写出书面报告,在家长的帮助下早日实现你的愿望。

二、开放教学内容,注入创新教育的催化剂

1.精心设计开放题

长期的标准程序、标准答案的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了解题工具,实际上数学本身是开放的,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应有开放的数学教育。例如怎样使用断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没有圆规的情况下怎样画圆,用“统一”分子的方法比较2/11、3/13、6/15的大小等一些开放题都是创新教育的催化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又一正途。利用课余时间,笔者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领略数学的风采,感受数学的奇异美。让学生研讨中外一些著名的数学问题,如《七桥问题》《牛吃草问题》《欧拉的遗产问题》等。

三、开放教学方式,开辟创新教育的新天地

1.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比例关系”之后,笔者让学生探究“当长方体的长与宽一定时,长方体的体积与高有什么关系”,分小组动手操作,用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小方块“砌”成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每个小组都发现了“当长方体的长与宽一定时,长方体的体积与高存在着正比例关系”这一规律,这样的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2.实施远程教育

现代网络技术、信息的发展必然促进教育方式的改革,我们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大学实施远程教育。当今,上网查询资料和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上网学习和做“小课题”研究。

四、开放评价机制,激发创新教育的动力

l.开放评价方式

旧的评价方式以教师的单向评价为主,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成了“圣人和权威”,要创新就要开放评价方式,减少师评,发扬互评,鼓励自评,让学生在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中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开放评价角度

学生在体质、智力、情感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整齐划一”,创新的标准也因人而异。在成人看来极其简单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创举”,作为教师应该“蹲下来看学生”。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笔者设了进步奖、勤奋奖、创新奖等多种奖项,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笔者都及时鼓励和表扬,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些都记录到学生的成长档案袋里。

3.开放评价内容

传统的评价内容以笔试为主,一张试卷、一支笔、一个分数定“终身”,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更要关注他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与此同时,还要考查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3

关键词:数学情境;情境教学;创设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07-01

数学情境教学是对中国现有的传统数学教学进行反复的推敲、验证、反思,取其精华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的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是在东方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西方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中寻求平衡,并按我国传统来整合,寻找东西方教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为了给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一个平台。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效的。

1.创设数学情境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1.1科学性原则。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是科学的,可信的,自然合理的。其含义:一是情境的内容要科学,不可无中生有;二是情境内容的表述要科学,不可含糊不清;三是情境的结构要科学,不能东拼西凑。

1.2探究性原则。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探究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创造的动机。为此,一要具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二要具有针对性,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围绕数学目标广泛思考问题;三要具有可接受性,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和身心特点的实际,创设的数学情境能为学生鉴别和理解。

1.3发展性原则。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当富有发展性,尽力做到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能适合某一小节的数学内容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发展为整个大节(或全章)内容所需的大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二是所创设的情境能使学生逐渐由最近知识区发展为较远知识区,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三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甚至终身受益。

2.创设数学情境的途径

2.1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选取素材。例1贵州贵阳教师在讲授"比例"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上黔灵山取水》:贵阳市著名风景区黔灵山上有一口水质纯净的甘泉。周末,小明和爸爸准备了一些同样的"可乐"瓶到黔灵山上去背水,回来时他们共背了25kg水,小明和爸爸所背的水的比例为3:7。(按每个可乐瓶1.25kg水计算)

例2数学情境:"妈妈给小红20元钱,叫她买学习用品。商店里的笔记本价格是3元/本,钢笔是2元/支,……。"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在这节课上共提出了多个相关的数学问题,老师从中筛选出了三个典型问题:

(1)买了三个笔记本和五支钢笔还剩多少钱?(常规性问题)

(2)如果买十个以上的笔记本九折优惠,那么买十三个笔记本还剩多少钱?(较新颖的发展性问题)

(3)买多少个笔记本和多少支钢笔能把20元钱用完?(探索性、开放性问题)

然后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让他们分析并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该课不仅紧扣教学主题--简易方程的应用,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很自然地提出了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求解问题,明显超越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但又为学生所理解。正是这个简单的数学情境,孔老师在该班初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中再次呈现,学生又提出了十余个相应的数学问题,孔老师又从中筛选三个典型问题:

(1)用20元钱买笔记本和钢笔共9件,能买多少个笔记本?多少支钢笔?

(2)若买钢笔的数量是笔记本数量的两倍少1,那么20元钱能买笔记本和钢笔各多少?

(3)买多少个笔记本和多少支钢笔恰好把20元钱用完?

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同样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老师再次让学生讨论问题(3)是为了弥补前课中对该问题讨论不充分的遗憾。

2.2从自然学科中选取素材。例3在"三棱锥"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创设了数学情境《甲烷四面体》。

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更加的透彻,探索新知。

有机化学物质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学实验表明,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一个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C-H键的键长为R()。我们称该正四面体为甲烷四面体。

很多教学案例表明:只要我们精心准备、合理创设具有开放性和丰富内涵的数学情境,学会更好的引导学生对创设的情境细心观察,全面分析,周密思考,大胆质疑,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的发现再创造能力等;又能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是一个易于操作的配合新课改,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汪秉彝,吕传汉.创新与中小学数学教育[J].天津:数学教育学报20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4

了解学困生特点

教师要转化学困生,就要综合分析他们后进的原因及类型,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这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依据。

去年的时候,笔者新接了四(1)班,知情的老师都说这个班不好接,因为学困生多。再加上后来又来了几个插班生,基础很差,给笔者影响最深刻的是小王、小郑两位同学,他们是四年级第二学期从乡下学校转来班里的。由于两个地方教育水平的差异,小王的成绩一直跟不上其他同学,尤其在数学方面,一些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方法都没有掌握,数学的思维能力更差了。作为数学老师,笔者刚接手的时候,她的数学成绩只有十几分。可以说,当时已经无法跟上正常的课堂数学学习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该从哪里着手呢?开学不久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件,让笔者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那是一节数学复习课,笔者反复强调运算方法,此时小王似乎对教学内容漫不经心,似听非听,笔者当时就问她:“怎么样?懂了吗?”她回答道:“懂了。”于是,笔者就让她上黑板演算一道题目,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一窍不通,笔者对此很恼火。事后,课下她竟然给笔者写了一个纸条,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老师,对不起,其实我是真不会,就连乘法口诀我也不会,请您不要生气,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从背诵乘法口诀开始。”看到她能够有这样的认识,笔者为自己在课堂上的不冷静感到惭愧,当然笔者也不能忽视这么好的教育时机。

接下来,笔者以此为契机,主动与她谈心,了解她对数学学习的想法,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哪些困难,对自己有什么目标等。经过对她的帮扶,她的数学成绩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学习的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一次考试中,她的数学成绩是75分。而现在她的成绩一直是90多分。她也更加自信起来,笔者感到很欣慰。

给他们一些“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困生特别关注。教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因此,在安排座位时,就有意安排在教师能注意到的地方,及时给予眼神提醒,遇到容易回答的问题就给他们机会。回答对了,马上表扬,使之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继续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同时,对这类学生,要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尽管人们常说,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事实上,学困生的机会几乎很少,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尽量给这些同学多创造一些机会,即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他们也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提高学困生的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一是学困生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尽早进入状态,就要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自从对学困生进行课前的一些预习指导,笔者觉得他们的听课效率明显得到了提高,注意力也集中了。二是课堂整理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者要求学困生在上课认真听讲的同时,把听不懂的随时记录在笔记本上,把平时多次做错的题型和相关的知识点也都记录下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后优化作业手段一要改革作业布置形式。经常有人说,数学是做出来的。不是没有道理,其实很多数学学困生产生的根源在于课堂不听课,课后不做作业,久而久之,成绩自然就差了。但是要让他们做作业,可不能一味地不加选择,而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学困生在作业的数量上应适当减少,在难度上适当降低。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他们抄袭作业,另一方面更有助于他们主动完成作业。并且对他的作业及时批改,出现的错误及时辅导改正。二要改革作业的评价方法。笔者对学困生作业的整体评价一律使用优秀,自认为这样对学困生的激励挺大的。有一次,笔者给学困生设计了5道容易出错的计算题,全部正确100分,结果全算对的没有。笔者让他们改正,如果改对了仍然能得100分,那天他们改错题的速度非常快,兴趣也特别高,就为了能得100分,这样经常坚持,他们对错题的改正也成了一种习惯。

抓反复,反复抓

学困生转化要温水泡茶慢慢浓。所以,转化工作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反复点,有打持久战和反复战的心理准备。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转化工作中,教师们更应该恪守一种“没有永远的学困生,只有暂时的差异”的教育信条,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有成效。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笔记;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97-01

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在提高人的抽象推理、归纳总结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知识在于积累,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需要识记大量的知识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推理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而记笔记是积累、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对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做好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更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的数学老师们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更多的同学对课堂知识点应用茫然,对题型较难的更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而具体的解题方法在课堂上老师无不是一遍又一遍的讲解,这就说明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重点、难点的掌握记忆不够。出现这种现象,源于我们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学生习惯,没有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很多学生上课没有动笔的习惯,老师对知识难点讲解时没有作笔记习惯。如果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在课堂上对老师所讲的难点进行记录,作好笔记。久而久之,学生在数学课堂笔记的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觉持续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切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笔记记在课本上或笔记本上,这样方便查找,也不容易丢失。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所记忆的东西也会逐渐遗忘。那么作为小学生,他们很多东西都是在无意识中记忆,大多时候是凭兴趣感性地记忆东西。虽然每次课我们教师都在研究教法、学法等,力保知识传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也不能确保节节课精彩纷呈,吸引所有的学生,如果学生不专心听讲,或只听不记笔记,那么很多呈现在课堂上的东西就会昙花一现。如果做好了笔记,那么学生可通过翻看课堂笔记,重先理解课堂上知识的难点盲点,从而有助于帮助掌握知识。针对当前很多小学生没有记笔记的意识,为了让他们了解笔记的重要性,做好课堂笔记,我们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围绕笔记设计课堂作业,让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又没有做笔记的学生揣摩出了老师的用意,上课时再也不能掉以轻心,时刻做好笔记准备。

二、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教会小学生记好笔记、用好笔记,将有利于优化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成绩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当下大部分小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的复习与预习是很难在她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而抄作业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刚开始培养学生记笔记时要多花时间,多用心思,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

其次,也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板书习惯。很多小学生在文字艺术方面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行书、草书没有太多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板书上要做到规范、简洁。老师们只要能提供一个规范的、清楚的板书,那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就有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这也要求老师在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要有课题目的,且前后关联,绝不敷衍了事;要求所要讲解的每道例题板书的格式都清楚明了,决不虎头蛇尾;要求板书字迹清楚,学生可以看得明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作好笔记。

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要严格地督促学生做好笔记。在学习生活上,教师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在明显的影响着学生,特别对于小学生这样一种学习可塑造性强的学生群体。我们可以采取在开学的第一节序言课上就强调做好笔记的重要性,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好笔记本,用于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上对教师知识难点、盲点讲解时进行记录,而在第二节课一上课老师就要检查是否每个同学都准备好了笔记本;在以后的每次课上对知识难点、盲点进行重点讲解时,应该提示学生把笔记本拿出来做好准备。板书时,明确的告诉学生老师所写的内容必须记下来;针对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时,就以说“某某同学,请记好笔记,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应该让学生建立起一种概念:数学课是必须动手记笔记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实的感觉到笔记的重要性

1、在课堂上对及时做好笔记的学生给予评价和肯定

所有的学生都不会拒绝赞美和表扬的,在每次课时要结束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对笔记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把笔记书写整洁、准确、漂亮或者记录全面的同学的笔记拿在手里在教室里走上一圈,让其他同学看看。由此该学生获得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做好笔记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简笔画

虽然简笔画没有丰富的色彩和完整的画面,但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简笔画,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简笔画,使课堂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不仅能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而且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简笔画是非常有效的。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1部分农村小学教学设施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的经济基础较差,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加之部分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小学数学教学,部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设施不足,对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1]。教学设备可以辅助学生转化和理解难以懂得知识点,缺少教育设备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生涩,对知识点的记忆不牢固,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可见,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引起高度重视,校领导要充分利用学校资金装备高质量的小学数学基础设施,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农村小学的办学质量得到提高。当地政府要结合农村小学数学办学特点,为广大的农村小学及时配备数学教学用具,确保正常教学活动的展开[2]。

1.2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

有些农村教师学历不高,不仅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学习课程而且素质低下。对教学质量造成很多大影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素质低下的现象表现在体罚学生。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采用罚站、罚抄写、甚至是辱骂、殴打的方式体罚学生,造成学生心理的伤害[3]。因此,加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乡镇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鼓励和奖励数学专业的农村支教高校毕业,另一方面,对乡镇现有数学教育的人才队伍通过培训使其教学理论和素质的培养得到提高。

1.3留守儿童

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现象较为严重,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太重视。对于留守儿童,教师应该多留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要及时捕捉孩子的思想动态,进行心理辅导。在给予足够关心和鼓励的同时,还要和父母取得联系,与家长共同培养和教育。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对简笔画的应用

2.1更加形象的数学教学

小学生大多有贪玩的习性,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简单的传授和讲解是不行的,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情绪和抵触心理。要是能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学生的随堂听课效果得到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简笔画的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运用简笔画是枯燥的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形象、生动,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引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例如,在“10以内的乘法运算”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表示数字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如操场上有3个篮子,每个篮子里分别有7个苹果,让学生思考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个评估。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计算,就显得十分枯燥,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若采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将篮子和苹果画出来,更加形象的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4]。由此可见,简笔画的数学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能够聚精会神的听讲。

2.2更加便捷的小学数学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简笔画能使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收效更快快,这个主要来源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经常给予小学生一些鼓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这种现象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更为突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毕业,有较大的压力,在重重的压力下,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上来自于老师的鼓励和关心对他们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举手依次上讲台做题,对做对数学题的学生给予一朵小花或一把勾,把简笔画用作为对学生的奖励,这种鼓励的方式比口头表扬的方式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除此以外,还可以对学生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表现情况以简笔画的形式给出评价,如表现的好就是5颗星,不好就是1颗星,每日记录,每月累计,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会更加持久,经验表明,坚持就是胜利,持之以恒的结果非同小可[5]。又比如,数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数学作业中插入一副自己制作的简笔画,将较好的简笔画在班上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课后也可以布置一些问题给学生自由讨论,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分小组用一些简笔画进行分析,使学生思维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运用简笔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心态转“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简笔画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中生.简笔画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119-121.

[2]王义辉.高师《简笔画》创作理念的培养教育[J].大众文艺,2011,11:214-215.

[3]赵奎林,李索拉.地方高校初等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01:157-160.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问题解决

数学是人类对现实世界规律的抽象总结和归纳,是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学以致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笔者在小学数学的教师岗位中发现,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我们把数学教学过分任务化、使命化,而非引导学生去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种教育给小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使他们身心疲惫却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的效果。笔者自己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也逐渐成熟,现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一些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通过生活开发小学生探寻规律的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非常活跃,而生活内容与事物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非常适合将生活问题与数学结合起来,引导和开发小学生探寻规律的思维。例如,对于如下所示的10个数字:

老师在黑板或幻灯片上展示如上10个数字,对于小学生而言,认识这几个数字那是轻而易举的。此时,老师可以让小学生做如下的游戏,自行用白纸简单制作长条卡片,并在卡片上如上图写上各个数字,然后让学生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平移卡片,两两进行组合成一个两位数,其余数字用书蒙起来。每组合一次,另外一个同学记下数字,最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共有多少两位数;那如果三个为一组进行平移呢,最后又可以得到多少三位数?如果是四位为一组进行平移呢,又可以得出多少四位数?

当同学们谈论完并提出自己的结果后,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对于上述几个问题,可以总结为如下表所示:

此时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个数有怎样的关系?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进行了上述的实践活动之后,最后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不同和的个数=数字的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1。

得到这样的规律之后,老师将这个结论延伸到生活中,例如在电影院看电影,每一排有20个座位,爸爸、妈妈和你三人连票坐在一起且顺序是固定,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同学通过运用上述规律,很快得到答案:20-3+1=18种。同学们顿时感觉到数学的趣味性以及自己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让同学们欣喜若狂,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品质”。

二、倡导知识的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陶行知论述“生活即教育”的精辟见解:“生活即教育”即“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取材,积极地倡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与社会生活关系如此密切,意义如此重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就会增强。

如《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的教学内容,这类问题实质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通过课前让学生到商场或超市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类物品记录下不同品牌不同的原价和现价。课堂中通过概念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折扣问题就是一种百分数问题,沟通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折扣问题应用回课前记录的商品价格中,计算降价多少?折扣如何?哪个品牌的折扣最大?将抽象的概念变为感知的生活,让同学们认识到这种降价优惠在生活中很常见,就是打折。这一单元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的妙用。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能给我们带来智慧,带来欢乐。

三、勤动笔、勤动手,书写数学日记

俗话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实际上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就说明了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仅凭教师的说和学生的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把知识形象化、系统化,使学生将具体感知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同时,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多动笔,去书写数学日记。很多学生觉得写日记是语文学科的事儿,跟数学没什么关系,因此不愿意动笔去写。其实,写数学日记有很多好处,它能够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身边和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使得学生乐于接触、善于发现关于数学方面的信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书写数学日记可以不拘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或者用他们擅长的图形、表格去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者记录每天学习中的一道做错的题目;或者今天用到哪些数学知识解决了哪些生活问题。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都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如有的同学计算自己一个星期花了多少零花钱,用一个表格归类并记录支出和剩余差额,虽然学生的日记看起来比较幼稚、简单,而且也很不规范,但是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已经自然而然地流露其中、渗透其中。通过写数学日记,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广度。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体育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通常在操场上进行,操场通常又没有电源接口,所以大多数体育老师都觉得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很难实现,其实不然,体育课也有自己独特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方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对教学动作进行示范。 

  在体育课上,老师为学生进行动作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对于需要体力支持的动作,是无法一遍遍无休止的示范,动作也不可能在空中停留或者进行细致的分解,学生有时候听得云里雾里就开始尝试,经常掌握不到要领。而有了信息技术设备,动作的示范讲解便变得轻松起来。

  课前准备好示范动作的录像或教学动画,先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面,观看大屏幕进行动作演示,老师边对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可采用暂停、慢放、快进、回放等播放功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新动作。比如足球教学的“脚内侧踢球”,这是一种脚内侧部位(跖趾关节,舟骨、跟骨等所形成的平面)踢球的方法,其特点是脚与球接触面积大,出球准确平衡,且易于撑握。但由于踢球时要求大腿前摆对一定程度时需要外展且屈膝,故大腿与小腿的摆动都受到限制。这样的动作如果由老师来演示,是一个相当快的过程,学生有可能是走马观花的观看老师的演示,而老师又无法在过程中停留,需要采用连贯的动作演示。其实只要预先用摄像机录下动作,在上课的时候先用投影机投放在大屏幕上,用自然速度、慢动作播放、画面暂停、特写、回放等功能,老师再配合画面做出相应的理论解说,既能有效解决“走马观花”的问题,还能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更有效的掌握动作要领,然后再让学生到室外进行尝试练习,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移动设备服务体育课堂教学

  由于操场面积大,布线成本高、难度大、加上安全顾虑,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在操场上布置电源线与插座,因此离开多媒体教室后,很多体育老师就觉得信息技术就用不上了,其实不然,信息技术中有很多移动设备非常适用于无电环境下的体育教学。

   1、摄像机:摄像机在体育课中非常实用,可以拍下老师的讲解与示范过程,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也可以用来拍摄学生的练习过程,让学生在摄像机上可以很直观的观看自己的动作,加上老师的提醒,纠正错误和不协调的地方,就变得更加容易了。摄像机还可以用来拍摄精彩镜头,通过多媒体播放设备展现给全班同学观看,使被拍摄学生提升喜悦感和成就感。不过摄像机相对比较昂贵,需要学校的支持才能配备,而且拍摄的录像,文件体积较大,拷贝较为不便,后期处理也需要一定的工作量。

2、数码相机:数码相机虽然在录像功能上比摄像机逊色,不能长时间录制连续影像,但是它体积小,用来抓拍静态影像和录制简短视频也比摄像机便捷,加上数码相机在学生中的拥有比例比摄像机高得多,因此在体育课堂中让拥有数码相机的同学带到课堂上使用是可行的。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数码相机的数量,分配给各小组,并安排负责拍摄的同学,一般每台数码相机安排两位同学使用,方便训练时轮换。可以拍摄静态动作或者动态短片视频,让小组成员自查,纠正错误动作,并记录精彩动作与瞬间。

3、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便于携带,如果体育老师拥有笔记本电脑或者学校有配备笔记本电脑,可以带到上课地点。笔记本电脑可配合摄像机与数码相机使用,因为摄像机与数码相机屏幕较小,不便观看,笔记本电脑正好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陷。笔记本还可以存放动作视频和演示动画,方便学生查看。

三、运用互联网服务延伸体育课堂

网络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渐普及,很多学生家庭都安装有宽带,可以上网。而网络丰富的功能如果能加以利用,可以非常有效的协助体育教学。

1、网络相册

  网络相册可以用来存储课堂上拍摄的精彩图片,也可以用来存放示范动作图片,给网络相册设置访问密码,让本班或本年段的同学可以访问,日积月累,这将是一个值得学生回忆和眷念的地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并成为课后学习的好地方。

2、QQ群

QQ群作为即时信息交流工具是非常出色的,可以以一个班级或年段为单位建立QQ群,在学生学完今天的课程以后,回到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群里进行交流,可以谈谈感受,收获或交流心得,使体育课堂得到延伸,情感得到提升。另外利用QQ群还可以发表公告,课后任务和课前准备都可以在群里宣布,QQ群附带的网络硬盘也是不错的功能,教师可以在网络硬盘里共享各种体育资料,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

3、网络讨论版

网络讨论版也是一个不错的工具,网络讨论板可以在网上轻松申请到,开通后,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络讨论板进行留言,可以提问、回复、发表想法,经验技巧等,原本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说的话,都可以在这里,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放到讨论板上,大家一起来进行讨论解决。网络讨论板也是体育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4、教师个人网站、博客或微博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088-02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身为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更新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犹如纤夫拉船,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学习成了被动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缺乏学习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学新理念,真正实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挖掘每个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会。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综合能力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应利用学生接触较多而又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使之生动和谐地与数学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原形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他们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并体会学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改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倡导学生把学习过程转变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丰富多彩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例如,在讲“探索规律”这一类题时,我就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大家相互研讨、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尽管学生的表述不够全面、准确,但我还是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并赞赏其活动与发言中的长处,既让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把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体验,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

四、注重学生的数学笔记,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强的,但遗忘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如何让他们把课堂上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让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每天写数学笔记就能做到这一点。数学笔记的内容可以记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心得,也可以记自己解答习题的体验,可以记自己暂时还不能够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在笔记里面对老师提建议,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笔记,教师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笔记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五、学生提问题,以学定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必然要对相关知识进行通盘的考虑,经过认真的思考,而这些不正是学生主动学习、主体性的体现吗?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境,有意识营造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教学气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单纯的数学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在一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让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篇10

另一种移动媒体就是现在发展较快,深受大家喜欢的平板电脑,它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拥有的触摸屏(也称为数位板技术)允许用户通过特殊的触控笔来进行操作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虚拟键盘、语音识别或者外接一个真正的键盘进行输入。平板电脑就是一款无须翻盖、没有键盘、小到只有一本书大,可以放入女士手袋,但却功能完整的pC机。

二、移动媒体应用于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移动媒体来说,本身就是近几年才兴起,从上面提到的智能手机到带有wifi功能的笔记本以及拥有移动上网功能的各种电子类产品的诞生,不断刺激着internet的发展,使信息的交互变得更加流畅,从学习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可以通过移动媒体快速、高效地传递出有价值的信息,让学习者不受时空的限制自主检索和浏览,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另一方面,移动媒体使教育者、学习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掌控,工作、学习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在学习效率的提高上也会产生明显的作用。现代各级各类学校大部分都已经实现网络互联,校园网都接到了每间教室、每间宿舍,移动运营商还主动把无线网络架设到了主要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场所,所以上网对于学习者来说已经从电脑机房、宿舍扩展到了校园内的其他地方,不再受到接入点的限制。当今世界是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资源、立体化教材以及其他数字化的服务已开发出来并能适用于学习者所拥有的现代移动媒体。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一定的投入,教学资源的整合也提到了一个可适用、可操作的层面上,教育管理者正一方面着手狠抓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建设,另一方面狠抓配套信息环境的建设。对于移动媒体来说,都是装有操作系统的,在操作和功能扩展方面各类学习者都能很容易掌握,信息化社会人们热衷于追逐一些新鲜产品,所以这些移动媒体很快就得到了人们(包括学习者)的认识,而随着移动通信速率的提升、资费的下调和移动媒体功能的增强,移动媒体的拥有和使用不断普及,学习将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局面,移动媒体为更好地开展教育、传递信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实现终生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三、重构有利于移动媒体有效融入到学习者的新环境设计

当今“基于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泛在、移动学习”已不鲜见,“多终端视、音频同步互动”教学平台也已经成功构建,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通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学习者可以从任意地方参与到课堂当中,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跨越空间限制达到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这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方式已在大学和成人教育中逐渐推广,在中小学教学中也正以“主动式教育”、“翻转课堂”等形式崭露头角。例如大学的慕课和成人的基于多终端互动教学平台的远程培训,作为教育受益主体的学习者,可以在web环境下,通过诸如微博、SnS移动软件等,通过相应平台进行教育资源的访问、信息和即时交流讨论等。也可以自行在平台上创建和管理空间,以存储大量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也更多地由学习者自己而不是学校或培训机构来控制。作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更有利于移动媒体融入到学习者的新环境构建。

(一)云端服务平台的建设

云端服务平台具有高度分布式、高度虚拟化等特点,使得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它是专供移动媒体使用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容量。由于移动媒体主要是手持式的,其存储量有限,一般就是几GB到十几GB大小,存放的都是现时用得上的资料,而很大部分的数据资料得靠从服务端中下载,所以服务平台要有较大的存储空间,供其他终端访问使用;二是高传输性。移动媒体的数据存储有限,大部分信息需要从云端自主下载,而移动媒体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即片段性,也就是用的时候及时连接,及时下载和浏览,不用的时候断开,而下一阶段的使用没有预见性,随时都可再连接。云端服务在保证高速下载大量数据之余,还能确保快速连接和及时响应;三是高性能。由于学习者的需要,无论是网络连接还是资源下载,都会在某一集中时段出现高密度、高峰值的考验,这就要求服务器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系统,来满足这一特殊的环境;四是优质服务。云端服务器是专为移动媒体设计的,和以往的服务器有所区别,它不是简单的存储和下载,而是通过一定策略和权限划分来完成,简单的说就是在云端服务器中申请一定的空间,设置相应的权限,使用者可以自行访问这个空间上传和下载数据资料,而对于废弃的空间可以自行释放;另外,存放在云端服务器中的资料,空间申请者可以添加一些服务功能,对上传的资料进行一定的处理。

(二)课堂中的学习环境设计

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课程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的,教室空间大,投影仪荧幕大小有限,再加上学习者座位角度、光线和视力的问题,学习者观看到的投影内容效果不太好,而且有些内容老师讲授得较快,一晃而过,学习者没能听清,也不便于课堂笔记的整理。而在基于移动媒体的课堂中,教师只要在课前将课堂讲义或是课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学习者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教室内的无线网络覆盖链接校园网,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访问到预先申请好的空间,就能近距离看到教师投影仪上的内容和其它学习材料。这些完整、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和超文本讲义,在呈现教学资源的同时也给学习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于较为重要的课程,多媒体教室可以自动录制成视音频文件上传到云端空间中,学习者在上课时只要通过移动媒体记录下需要内容的时间段,课后访问云端服务器就可以整理自己的笔记了。对于没有视音频资料的课程,学习者可以把需要的部分用自带的移动媒体记录成视频、音频或是图片格式的文件,课后以音频转文字等方式辅助整理成超文本形式的笔记,不仅方便记录,也方便各科课程笔记的管理。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一些分组讨论或分组探究活动时,往往使学习者比较棘手,容易出现资料准备不足,视野仅限于课本之上,讨论或探究效率低,作为作者个人观点记录出现缺失,讨论报告和探究报告没有形成小组意见的情况。在基于移动媒体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就可以顺利地组织学习活动,将所有学习者分组组成多个学习共同体,给出某一讨论话题或探究问题,学生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分工检索相应的资料,并把自己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内容共享到云端服务器中的小组空间,组员们收集和整理完资料后,就可以进行组内观点发表及意见统一,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说话还是文字的形式,移动媒体都可以将其记录下来,教师也可以访问各组的空间,查看各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个别学生对小组的贡献情况。课程结束后,组员们可以根据空间内的资料和课程开展的记录情况撰写报告,这样,不会出现资料丢失、观点遗漏的情况,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