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的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3:43

金融学的功能篇1

如今的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而如何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确实是一个广泛讨论探索的问题,早期斯坦福大学开创在校园中办厂,如今有校企联合以及利用各种沙盘软件对现实进行模拟等实践活动。但整体而言,我国的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做得并不很好,很多实践教学仅限于上机,校企联合存在诸多困难。项目教学法可避免和特定的企业合作中进入壁垒,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特别在金融营销学的课程中加以运用会很有成效。

一、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从已有文献可知,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制的。随后,该教学法得到很多国家的推广,如20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大力推广,如今在国际教育界十分盛行。项目教学法引入我国高等教育是在2002年。随后,项目教学法在各学科,特别在理工科内得到大量的实践运用。关于金融营销学的项目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项目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比如高群、蔡晓晖(2010)研究了如何构建基于课堂互动的“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另一类是项目教学在课外的实践,如杨米沙(2004)以“银行信用卡项目”教学实践及其问卷调查的主要信息为资料,说明项目教学在金融营销学中以课外实践形式进行教学的过程。

对于项目教学法的定义,虽然各文献表述不一,但共识是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在该活动中教师担当辅导者角色,是一种行为引导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来自现代认知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习得,该阶段所有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对知识的巩固转化,在此阶段需要通过各种操练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第三个阶段是迁移应用。研究者认为在知识的这种形成过程中,操作训练是获取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项目教学法是进行操作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各文献对于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四步进行,首先是选择项目,然后是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再次是项目实施,最后是项目总结。以金融营销学为例,进行项目教学法,一般需以下步骤:一是项目选择,班级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选择一个项目作为任务,比如教师讲授营销的渠道问题之后,每小组可能选择比如民生银行的营销渠道或平安保险的营销渠道等作为任务;二是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可能会做一些调查方案或者其他的具体操作步骤等等;三是进行项目实施,亦即每小组根据实施方案去进行实际操练的过程;四是对项目进行分析总结。

二、金融营销学项目教学的“三位一体”功能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该学科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现代管理理论之上。金融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在金融行业的延伸。具体而言,金融营销学的项目教学法具有“三位一体”功能。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金融营销学是对营销理论在金融行业的相关运用,要将这种应用性管理学科,理论需付诸实践才可以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活力。由于金融行业具有某种虚拟的特性,一般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方式很好,如果主动则效果会更佳。项目教学法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互动过程必不可少,主动性必不可少。比如项目的选取实际上是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最后选择得出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得不参与,主动性和热情产生了。以现实问题为内容的项目,比如银行信用卡以及保险的营销,往往不限于某一特定的学科知识,会涉及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学科以及银行信用卡、保险的相关知识,这会促使学生主动查找相关知识;学生带着项目进入社会调查,突破原有学校教学的封闭状态,在开放的环境下从事有实际意义的社会活动,可主动增强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金融营销人才

我国金融市场在逐步的市场化,金融服务行业逐步开放,我国的工商银行等都步入世界500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金融业人才很多。我国的金融业的市值大,排名前有很多体制的原因,我国的金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可以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这需要人才。其中,金融营销人才是金融业亟须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我国的保险市场营销的口碑差,这和它的营销理念和营销人才缺乏有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客户需求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是金融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努力方向,然而金融企业内具有营销专业教育背景和经验的管理人才缺乏,尤其缺乏熟悉市场需求的产品经理、善于沟通和培养客户的客户经理。学生直接到这些金融机构去实习,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学生的收获很少,那么进行金融营销学的项目教学可以让这些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调查以及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理论与实际相联系,锻炼了能力、巩固了知识。一旦他们带着这样的经历,进入社会,便是难得的人才。

(三)有利于教师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水平与技巧的提高

在进入工作阶段后,教师再主动学习教学理论的比例较少,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自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部分,但是需要成本,并且效果未必很好。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着学生的问题以及课堂教学的完成,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迫使老师们不得不提高教学水平。一般的理论教学或者案例教学的教案可以用很多年,但项目教学法随时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会迫使老师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金融营销学项目教学法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由“教学”转变为“导学”、由“带学生执行”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评价时由对照答案“打分”转变为对项目结果的“点评”,这需要老师转变观点、需要学习。比如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团队的项目任务,除了课堂知识,必定还会去查找相关的资料,而现在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很多的资料教师可能没看过,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必定也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更多资料的准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实践性知识。

三、金融营销学项目教学的设计

为了充分地实现这三种功能,金融营销学的项目教学法应该是基于学生、教师、金融机构“三位一体”功能的、体现在课堂内外的教学。

(一)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四个部分,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建议学生寻找、选择、确定项目之后,开始实施项目教学法。在课堂内,教师讲授完相应的理论部分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选择相关项目,利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例如,在讲授营销管理的市场细分、目标、定位知识理论后,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来对本知识理论进行融会贯通,比如可以围绕某一个特定金融市场、特定金融产品的现状或问题,组织学生分组,选具体项目,然后进行相关的分析等。

(二)项目教学法在课外的具体实践

项目的实施环节以团队为单位,为了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参与、尽量减少“搭便车”等现象,每团队的分工要明确具体,尽量每人负责一个具体的任务。比如以银行信用卡的市场细分为例,让小组的每个学生负责一个具体的银行信用卡的市场细分问题,每人都有发挥和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项目教学法在课外的具体实践需要花费学生很多精力,为了避免学生花费太多的精力,进行课外实践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给予一到两周时间则已。在此过程中教师仍然要关注项目实施进度,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

(三)项目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课程作业相结合

金融学的功能篇2

关键词:金融中心;形成机制;金融中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44-03

引言

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理论指出:现代经济是金融经济,而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既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又是配置其他资源的途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血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国内许多城市为了适应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需要,纷纷提出了建立金融中心的构想。如北京、深圳、南京、杭州、沈阳、大连等一批城市先后确立“大力发展金融业”的指导思想,力争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与此伴随的是,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国内外出现了许多对金融中心问题研究的文献,以希望通过理论的提炼和实践的总结来指导各地纷纷兴起的金融中心建设热潮。

笔者期望通过对金融中心相关文献的梳理,为金融中心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一般性的理论基础和开启广阔的研究视角,为各地的金融中心建设实践提供比较和借鉴的可能思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些文献展开讨论,即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金融中心的功能、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

出于对金融中心建设实践的关注,关于金融中心问题的研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金融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大量关于金融中心研究的文献集中于这一领域。现有的研究认为金融中心是一个介于城市经济学与金融学之间的边缘问题。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这里,按照研究进展的脉络,从金融地理学、金融集聚以及制度分析三个角度对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进行文献梳理,从理论层面上揭示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问题。

(一)金融地理学与金融中心的形成

金融地理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其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从地理区位角度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RstioLaulajainen(1998)认为,在现实经济世界中实际的金融景观完全是不同质的,具有极端的异质性和不规则性,因而对于金融中心的形成就有从地理意义上解释的必要[1]。Kaufman(2001)指出,金融中心城市或地区的兴起与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地方作为主要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首都和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点的地位变迁以及战争的影响有关。二战以后,伦敦、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和地区性金融中心地位的变化,都全部或大部分地反映了上述特征[2]。我国学者潘英丽(2003)探讨了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并运用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她还得出了地区成本优势、人力资源的规模与质量、电信设施的先进性与安全可靠性以及监管环境与税收制度,是吸引金融机构空间聚集的四大因素[3]。金融地理学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是从金融中心的环境和自身特征对其进行的研究和探讨,该领域的研究对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金融集聚与金融中心的形成

当生产实体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便产生了集聚效应。而金融集聚理论是从金融集聚效益出发对金融中心进行理论阐释,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为了获取金融集聚效益。从集聚经济角度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往往是把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分析的切入点。规模经济能够促进金融业集聚,在加强银行之间协作、共享基础设施、密切联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加速金融中心的形成。Kindleberg(1974)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的规模经济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不断吸引新的金融资源聚集于该区域,从而导致金融空间集聚规模进一步增大[4]。这种规模经济在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加速银行和高度专业化的金融中介集聚等方面,促成了金融中心的形成。潘英丽(2003)对规模经济与金融集聚效应理论进行了提炼和归纳。她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体现在,集中交易能够大幅度提高交易效率;提供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体现在,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金融机构的合作得以开展,辅产业得以共享,从而从微观方面对金融中心的形成进行了探讨[3]。黄解宇、杨再斌(2006)研究了金融集聚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中的理论应用,认为金融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金融机构集聚的直接原因[5]。从金融集聚角度对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的分析,揭示了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最为基础性的因素。

(三)制度分析与金融中心的形成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渗透和影响不断扩大,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只有对经济活动赖以运行并受其改变的多种多样的制度因素给予应有的关注,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社会经济景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金融中心问题研究中,这种重视研究制度因素的转向,越来越强调制度背景、制度网络、管制网络、制度过程在金融中心形成及演替发展中的体制动力。martin(2000)认为,制度是历史的携带者,制度把路径依赖传授到经济过程,不同地区制度路径不同,从而导致金融景观产生差异。结合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及两者关系,可以更好地解释金融中心形成及其演化路径[6]。尤其是在现在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中,许多的学者认为良好的金融、法律、产权制度保障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可能比区位因素更为重要。Kaufman(2001)认为,具有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和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形成金融中心应该具备的最重要条件[2]。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经济金融制度和政策因素是影响金融资源集聚和扩散过程以及金融中心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看,目前研究认为金融中心形成是经济金融长期发展的过程,受到包括地理区位、金融集聚和制度创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也是一个包含诸多的历史偶然性因素的演变结果。尽管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能够比较完整地解释金融中心形成演替的一般规律,但上述三种不同理论研究丰富了我们对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的认识,为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此外,对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也是文献关注的一个重点。许多研究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可以分为自然形成和政府推动两种,其中代表性的中心城市分别是伦敦和新加坡(王晓静(2007,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及启示,放眼海外);徐新华,陈铭仁(2007,金融中心形成模式比较及启示,经济纵横);段军文(2010,离岸金融业务的国际经验借鉴,经济导刊)。

二、金融中心的功能

金融中心的功能也就是金融中心的功效、效用、效应或作用。从金融中心功能的角度来研究金融中心需要的条件和建立金融中心的抓手具有优越性和准确性。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国金融学家Kindleberg(1974)从功能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的界定:金融中心不仅可以跨时结算个人或企业的储蓄与投资,将资金从存款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还可以影响不同地域之间资金的交付与转移;银行与金融中心充当了资金交易的中介,而国际金融中心则提供了专业化的国际借贷和国家之间支付的服务。他还强调金融中心的交易功能、储藏功能和中介功能(即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4]。而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金融中心功能系统研究的文献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国学者对于金融中心的“功能”一词的提出可以见于诸多报刊杂志、专著作品等载体。其中对金融中心功能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曾康霖教授(2003)概括了金融中心的六大功能,即融资功能、筹资功能、投资功能、交易功能、创新功能[7]。黄解宇,杨再斌(2006)认为,金融中心具有六种功能,即资源配置、融资服务、金融信息形成、多样化投资渠道、风险防范与规避和市场交易与解散便利[5]。余秀荣(2009)认为,金融中心核心功能是金融聚集和辐射功能,一个金融中心并非必须具有所有的金融中心的功能,在具备了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基础上,具备其中的某些功能也可以成为金融中心。而金融中心的层次越高,金融中心的功能就越多,层次也越高[8]。秦源(2011)认为,从功能角度看,现代金融中心可以分解为资金的集聚和配置中心,金融资产的价格发现、风险度量和再配置中心,实体经济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现和风险配置中心以及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中心等四大中心。金融中心的资金集聚和配置功能是金融中心的基本功能[9]。

金融中心的功能包括中介、资源配置、融资、清算、金融集聚与辐射等功能,在诸多的功能中,金融集聚和辐射是金融中心的两项核心功能。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建立至少需要在这两项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再加上其他的功能,这样形成的金融中心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三、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出自偶然,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量化的数据建立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找出金融中心的主导因素,有利于判断其所处地位并估计其发展潜力。许多的学者用定性的手段对金融中心的建立进行了研究,比如前面说的从金融中心形成机制和金融中心的功能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研究。而通过量化的数据来建立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找出影响金融中心的定位及形成的主导因素,从而有助于评判其所处地位及发展潜力。国外学者通常应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线性回归、聚类分析(成簇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等。Reed(1981)利用聚类分析法比较了76个城市的9个金融变量,按照1900—1980年期间所指定年份的数据将金融中心分为均等的簇群,最后运用阶梯式综合判别法确立了主要变量并对金融中心进行排名,发现这些金融中心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特征[10]。Choi等(1986)利用非线性加权最小方差等回归分析方法,把全球最大的300家银行在14个金融中心不同类型的办事处数量以及这些金融中心吸引办事处的理由进行了排名[11]。Liu等(1997)在Reed(1981)的基础上利用层次成簇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法对亚太地区(包括上海在内)的金融中心进行了排名并试图寻找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12]。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从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了研究,李虹、陈文仪(2002)构建的国际金融中心指标体系包括:金融规模、效率、安全指标和金融国际化指标。但是该指标体系强调了国际化因素对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各项指标因素多为定性描述,无法进行实证论证,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评价指标[13]。杨再斌和匡霞(2004)分别为城市微观条件、国家宏观条件及周边外边环境3组共13项因素建立了国际金融中心的解释结构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判断法应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上海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新加坡加以量化比较[14]。王仁祥(2005)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信息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指标评价体系和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以便对区域金融中心进行综合、全面和较为准确的评价[15]。张泽慧(2006)建立的国内金融中心指标体系包括:所在城市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数量、所在城市证券市场交易量、所在城市银行存款和所在城市的金融从业人数。她还提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前提是成为国内金融中心,并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体现了国内与国际金融中心评价体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6]。

国内外通过建立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来对某一国家或地区建设金融中心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从相关的文献可以看出,对金融中心评价指标的设置可以为政府找出差距,以指导相关的金融中心建设工作。但是在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的设置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指标的数目少,对我们所要考查的地方没有足够地反映出来;指标不够全面,不能充分反映金融中心的概貌;对于一些发达的金融中心,机构和市场的数据指标固然重要,但一些代表软实力的评价指标,如法制和监管环境、会计及税收制度等更为重要,应该有所反映。

四、总结

众多文献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金融中心的功能和金融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对文献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是金融中心形成过程是经济金融长期发展的过程,受到包括金融集聚、地理区位和制度创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它也是一个包含诸多历史偶然性因素的演变结果。虽然目前依旧还没有一种公认的理论能够完整解释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的一般规律,而且笔者认为国内外对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依旧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丰富了我们对金融中心形成的认识,为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是从金融中心的功能研究中可以知道,金融中心功能的发挥是基于金融资源聚集的基础上的,而金融资源聚集的种类和规模决定了金融中心功能的种类。因而金融中心的功能是多层次的,而且是可以分离的。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以及形成以后,随着金融要素的聚集所带来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原有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金融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作用的领域也更为广阔,发挥的水平也会更高。而且金融要素聚集的规模越大、种类越齐全,金融中心的功能发挥也更为充分,最终金融中心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三是纵观金融中心评价体系的研究,体系范围从国际到区域再到国内,在定量研究中不断注重定性因素,整个评价体系不断多元化,不断细化,不断深入关注环境和人的因素,突出了跨学科性、人文性、动态性的研究特点。但现有文献对金融中心评价体系这个问题的研究仍不充分,这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纷杂,并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主流看法;评价指标不全面,有的失于偏激;评价方法各异,不尽合理。而且,金融中心评价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我国在统计数据连续性方面的工作有所欠缺,不利于各城市统计数据的搜集和筛选;其次,我国金融中心理论研究进展缓慢,缺少理论创新。这就使得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研究在建立思想和方法上与国外学者的研究还有一定距离。

参考文献:

[1]RiStoLaULaJainen.Financialgeography:abanker’sview[m].London:Routledge,2003.

[2]Kaufman.emergingeconomiesand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s[J].ReviewofpacificBasinFinancialmarketsandpolicies,2001,4(4):365-377.

[3]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5(1):50-57.

[4]KinDLeBeRG,C.p.theFormationofFinancialCenters:aStudyofComparativeeconomicHistory[J].princeton,1974.

[5]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martin,R.L.institutionalapproachesineconomicgeography[m].CompaniontoeconomicGeography,t.Barnesande.Sheppard,eds,Blackwell,oxford,2000.

[7]曾康霖.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J].中国货币市场,2003,(6):20-24.

[8]余秀荣.金融中心与金融中心功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4).

[9]秦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于功能和影响力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01,(4).

[10]ReeD,H.C.thepre-eminenceofinternationalFinanceCenters[m].newYork:praege,1981.

[11]CHoi,S.R.tschoegl,aeandYUCmBankandtheworld’smajorFinancialCenters[J].weltwirtschaftlichesarchly,1986,(122):48-64.

[12]Yi-ChengLiuandStrangeRoger.anempiricalRankingof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sintheaica-pacificRegion[J].theinternationalexecutive,1997,(39):651-675.

[13]李虹,陈文仪.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和指标体系[J].经济纵横,2002,(2):35-38.

[14]杨再斌,匡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件的量化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1):27-32.

金融学的功能篇3

【关键词】金融学科实验平台模式

【中图分类号】o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39-01

根据高校金融学专业不断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高校在金融学科教学中重视实验平台的建设,传统的高校金融实验室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培养目标要求,落后的实验室现状要求金融实验室建设应不断革新,需要构建和完善金融学科全方位实验平台,解决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相脱节问题,全新的金融学科实验平台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和完善。

一、完善课程实践平台的功能

金融学科是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其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蕴含着较多的业务知识,这些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只有通过课程实践才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因此,要把课程实践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的意义在于将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面对人才培养新形势要求,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纷纷建设了有关金融教学的实验室,金融实验室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课程实践,模拟各种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以提高学生对金融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课程模拟实践教学已经收到良好效果。从目前看,各高校的课程实践停留在证券投资、银行会计、外汇买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上,很多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还缺乏相应的课程实践环节,通过完善金融实验室课程实践平台的功能,实现更多相关课程的模拟实践教学。金融实验室课程实践平台功能的完善,一靠对原有教学软件系统升级,使原有的软件系统功能完善和增强;二靠引入新的课程软件系统,增加课程实践的覆盖面;三靠重组实验教学项目和内容,按课程群来设计实验项目,精心设计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课程实验设计过程中始终考虑学生的特征及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本科学生的金融实践意识和应用创新能力。

二、拓展风险管理平台的功能

所谓风险,就是指不确定性。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上的参与各方在从事金融活动时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金融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型行业,又是具有高风险的行业,主要面临的风险有货币风险、利率风险、资产风险、商品风险、清偿能力风险等。

当前中国迫切急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风险管理人才,这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风险管理平台的功能有利于提升本科学生风险管理实践能力,有利于建立师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学习”的学习模式,可以实现投资风险管理流程的全境模拟,投资、融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的互动式全新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与现实极为接近的仿真环境。通过投资风险管理模拟实践,可以提升学员的创新素质,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熟悉实际操作过程,改变其知识结构,培养金融行业真正需要的实用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

目前,金融学科的实验平台已完全不能满足投资风险管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制约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向外提供社会服务的延伸。因此,有必要拓展风险管理平台的功能,风险管理平台功能的拓展,在整体架构上充分借鉴国际知名学科实验室的成功开发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使之更加适应高等院校对投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强调教学研配合提升。实训中心本着“先进、务实、高效、创新”的宗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训练理念,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设施,先进的软件平台,致力于投资风险的识别、投资风险的衡量、投资风险的评价、投资风险的应对和投资风险的监控。

三、凸显研究性平台的功能

金融实验室不仅是进行实验教学重要基地,也应该是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面向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平台还比较少,金融学生的研究平台就更少。金融实验室具备研究性平台的一些软件和硬件条件,经过完善可实现其研究平台的功能,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教师科研提供了便利条件。

国内大部分高校没有意识到研究性平台的重要性,只关注课程是实验学,购买了大量金融教学模拟类软件,对学生进行流程性、操作性训练,这样培养的学生只能成为一般的操作人员,这种培养的模式不适应人才规格的需求。金融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循统筹规划、具有前瞻性、兼顾教学和研究性平台的要求,注重资源优化和学科交叉。金融专业实验室除了需要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常规的教学软件外,还要配备大型金融研究数据库、证券期货和外汇动态系统、金融衍生品套利系统,以及常用统计分析计量软件(如eViewS、SpSS、SaS)。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利用实验室的金融研究数据库与相关应用软件进行金融风险度量、衍生产品定价、套期保值、金融工具的组合设计、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的研究。

四、实现开放性平台的功能

建立开放式的实验平台,有利于增强本科学生的金融实践意识和应用创新能力。通过开放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学生可以依据实验教学目的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等,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实验教学实现形式和过程具有灵活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开发的金融实验室使实验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提供便利,同时,也为社团和地方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戴玉蓉,熊宏齐:适应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金融学的功能篇4

【关键词】股指期货,金融功能,系统性风险,金融正负功能

一、引言

股指期货做为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重要的金融创新,目前已经是世界上交易量、流动性最好以及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股指期货做为“无中生有”的非货币型金融衍生工具,推出后在市场上既有金融正向功能,也有金融负向功能,即在一定条件下会加大市场的波动性,累积系统性风险。

二、总体概述

金融功能是金融与经济相互协调、适应于吻合的程度,是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的核心,而现代金融功能,是金融资源的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是更难能、更难成、更难为,从而更稀缺的金融资源,而现代金融功能包含基础性金融功能(服务和中介)、主导性金融功能(资源配置核心功能和风险规避与经济调节的扩展功能)、衍生性金融功能(包括风险管理、风险交易、信息管理、公司治理、宏观调节、引导消费和财富再分配等功能)。金融功能的演进与提升即金融功能演进,金融功能演进又与金融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功能自然也包含在现代金融功能的系统中,理应研究其功能的扩展与提升,研究其金融正负功能,这与金融脆弱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那么要想使股指期货在现代经济金融系统中发挥其应有的金融正功能,抑制其金融负功能则是研究重点,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经济金融实现金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何为金融衍生品的虚拟性。白钦先等提出金融虚拟性是指金融尤其是金融上层超越于实体经济界限的规范性、本质性特征,金融上层,指的是金融工具及其交易,需要用静态地看金融上层和动态地看金融上层两个方面。金融虚拟性就是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以及超越于自身实体价值以及作为权益凭证所代表的实体价值的特性。金融独立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工具的运动也称为金融的虚拟性。而股指期货虚拟性的宏观表现则更多地表现在规模增长的速度上,金融资产与股票指数不成比例地非平行发展,更直观地说,股指期货市场的收益与实体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也折射了其金融虚拟性的宏观表现。

那么股指期货作为多重虚拟的金融衍生产品,具有高度的虚拟性,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产生累积性风险。刘俊奇,田树喜研究股指期货会产生瀑布效应形成机理,即股指期货指数挥先于股票指数反应市场冲击。股指期货也存在着利益最大化,很可能累积风险,所以在市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和投机行为而得不到有效地制约和监控,没有任何的市场主体有激励且有能力对整个衍生品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行评估和监管,固有的金融创新已经超越了其监管能力,风险将不断累积,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的股指期货则存在投机性,市场则不得不加以防范,所谓实体经济更实,虚拟经济不虚,无论虚拟衍生品怎样发展,都得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前提,为基础,所以要想虚拟经济不虚,则要实体经济更实。而金融衍生品的投机性,归根结底,还是得落到运作人的身上,如果所有自然人或者法人都有良心,善心,责任心,将会避免股指期货的投机性的产生以及虚拟性的无限扩张。

因此本文在对比研究中美股指期货的基础上,基于金融虚拟性的视角研究其作为金融虚拟衍生工具对于中国经济的正负功能,既要发展其作为避险工具的作用,更要防范其过度投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因素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虚拟衍生品对于中国经济存在着正负功能影响。

三、股指期货的中美比较及对中国经济的“正负功能”研究

3.1美国股指期货的特点

(1)美国股指期货的推出

美国堪萨斯交易所(KansasCityBoardoftrade)于1982年2月16日首先创立了价值线指数,24日,该交易所推出了道・琼斯综合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同时纽约交易所推出了nYSe指数合约,同年4月21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Standard&poor’s)合约。

(2)美国股指期货制度和监管逐渐完善

1.CFt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nFa(全国期货协会)进行独立运作监管。CFtC负责管理期货合约,nFa负责审计和管理相关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地防止欺诈行为来保证投资者的权益。

2.交易(结算)所规定投资者缴纳初始保证金以降低违约风险,交易者可以以现金方式结算。此外还要求交易商提供持仓情况并且对套期保值进行审批,有效地限制投机仓位的建立,以避免市场过多的投机行为。

3.美国股指期货市场拥有两个部门,即CFtC和SeC(证监会),同时采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交易所模式监管的体系。

3.2股指期货的中美比较及对中国经济正负功能的研究

我们可以对比分析看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的发展一般以农产品期货为开端,然后逐渐建立金融期货如外汇衍生交易、股票(指数)期货(期权)互换等交易品种。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市场却处于相对分割的状态,其价格波动更多地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股价运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导致投资者运用股指期货规避风险的要求更为强烈,股指期货也因而成为新兴市场开设金融衍生交易的首选品种,从而促使新兴市场股指期货交易迅速发展起来。

股指期货的推出既是对现货市场投资功能的完善,也是股票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是其做为多重虚拟的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功能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然对经济金融发展存在着金融正负功能效应。

(1)股指期货对中国经济的“金融正功能”

1.降低股市波动。引入做空的机制,可以改变传统格局,丰富盈利模式,有利于证券市场平稳运行。而套利机制可降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平抑市场涨幅程度以及波动幅度。

2.改善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股指期货与股票进行差异化灵活配比,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组成多样不同风险与收益的期限合约产品,对期货市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对投资者结构进行优化。其投资等理念与股票市场有着明显区别,具有专业强、风险高等特点。而中小投资者缺乏必要的技能,抗风险能力远小于机构投资者,因此,股指期货市场将发展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结构。

(2)股指期货对中国经济的“金融负功能”

虽然股指期货可能发挥分散或转移风险的正向功能,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它也可能累积和提升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1.投机性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构成了市场中两大参与主体。由于通常实行的是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利用杠杆作用以小博大,容易使市场中投机者的比重占多数,也将会给股指期货市场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以及造成市场恐慌。

2.追求利益,信用体系不健全,容易产生投机行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然而中国市场经济的信用仍十分薄弱,为逐利不择手段,追逐中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所必备的信用以及道德体系还有待建完善。

3.非市场化干预风险。我国证券市场有强烈的“政府决策型”特征,加之股指期货交易的高杠杆性,将放大政策干预的影响力度,并可能为投机者提供可乘之机,影响股指期货市场正常的交易。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国在证券市场加入熔断机制,可见政府将在股指期货市场加大管理力度,而通过对比研究中国与美国的股指期货的特点以及中国股指期货对于经济的正负功能,保证股指期货市场的金融正功能的有效运作,而避免金融负功能所累积的系统性风险。根据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4.1完善现货市场基础性建设,科学设计股指期货合约

科学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减少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和交易风险。维持市场的相对稳定性,尽可能将标准统一化,防止市场操纵风险的发生,以免引发争议。

4.2完善股指期货投资主体

1.保护中、小投资者权利,规范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处于强位弱势的中、小投资者来说,股指期货市场比现货市场风险更大并要求更高的技术,所以保护他们的权利对维护市场稳定是有利的。此外还应规范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凭借信息优势和强大的资金实力,很容易操纵市场,造成市场的投机气氛浓厚。所以,要规范投资者结构,形成合理的市场投资结构主体,引导理性投资,减少投机行为,促进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提高风险意识和分析预测能力。作为市场主要投资者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首先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降低操作风险。其次,加强相关的技能培训,加强各类风险因素的分析预测能力。

4.3完善制度

完善保证金制度并建立大户报告制度。结合中国证券市场之前发生的众多违规事件来看,很多是与无大户报告制度有关。对比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完善上述的制度便于交易所了解大户是否有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利于维护市场秩序。

4.4增强股指期货市场信息透明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股指期货市场就是信息的市场。充分的信息透明度是保证市场有效性的前提,也是保护投资者权利的重要环节,此外还能有效约束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率。

4.5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转变监管方式

1.交易所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技术和大数据,通过建立保证金制度、大户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来限制交易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完善监管体制,建立一种内部监管规则和程序,有效防止内幕交易发生。

2.转变监管方式。使股指期货市场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机构型监管向功能性监管,单向监管向全面监管,封闭型向开放型监管,一国监管向跨国监管,功能性监管向目标监管,政府监管向市场化监管转变。这样多措并举将会为市场创建一个完整的监管体系来杜绝投机,进而防范系统风险。

4.6加快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保证中国股指期货交易安全运作和合理控制市场风险,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可以在借鉴美国等经验国家的立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尽快制定出一系列全国性的期货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J].经济评论,2005.

[2]徐爱田白钦先.金融虚拟性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刘俊奇田树喜.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联动[J].山东经济,2004.

金融学的功能篇5

[关键词]语域理论金融英语翻译对等原则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之间的国际金融往来日益频繁和广泛。国际金融活动涉及各国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往来及信息交流,更涉及各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及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等国际金融组织对各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提出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执行。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参与国际金融活动频率的增加,金融英语(Financialenglish)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英语翻译就成为国际金融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向英语研究者和翻译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刘法公教授提出商贸汉英翻译“忠实(Faithfulness),准确(exactness),统一(Consistency)”的六字原则,这对金融英语翻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他指出,“忠实”原则是指“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要求信息内涵上相等”;“准确”原则是指“译者在将原文语言内容转换到译文语言内容的过程中选词准确,做到概念表达确切,物与名所指正确,数码与单位精确”;“统一”原则是指“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名、概念、术语应始终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然而我国金融英语翻译的现状还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目前对金融英语翻译方面的科学研究还比较分散;其次,大量的翻译研究者钟情于文学翻译及其理论研究,较少有人涉足适合金融英语翻译的独特原则的探讨;再加上在金融翻译实践中,许多译者由于缺乏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对金融翻译的策略、技巧掌握不够,导致在金融翻译中出现很多错误。博大精深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registertheory)视角入手,拟从三大情景因素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角度解析在金融英语翻译中应遵循的对等原则,其内涵应该是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上的对等,并以翻译2010年7月imF对美国的金融系统稳定评估(FSSa)报告为例来阐述对等原则的实际应用。目前,imF和世界银行正在对我国开展FSap评估,并将在评估结束后向全世界imF对我国的FSSa报告。准确地翻译美国FSSa报告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了解imF评估视角,从而更好地为我国金融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二、语域理论视角下的金融英语翻译

在我国翻译界有史以来存在着众多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从支谦提出的“因循本质,不加文饰”的翻译方法,到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论,傅雷的“神似”论,鲁迅体现出的“异化”论等,都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当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理论基础上,翻译研究者们也在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从西赛罗的“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到多雷的“翻译五原则”,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奈达的“动态对等”,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等。在源远流长、百花齐放的翻译研究进程中,研究者们一直在求索用怎样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笔者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对等含义的阐述对于金融英语翻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对等的含义

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到翻译领域已有40多年的历史。系统功能学是通过对语言的实际使用进行综合研究而建立起来的,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我国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领军人物黄国文教授指出,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在1999至2002年间历经了学术上的研究热潮,其理论兴趣的一大热点就是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用于翻译研究。作为一个体系较为完备的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各分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资源。根据韩礼德的观点,翻译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对等在本质上不是形式的对等,而是语境的对等。由于意义系统受制于语言社会文化语境,因此,寻求意义的对等实际上是寻求两种语言情境的对等,也就是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功能的对等。胡壮麟是我国较早运用韩礼德语言学理论讨论翻译问题的学者之一。他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三大元功能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概念“对等”的内涵作了深入解析:“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景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翻译的对等关系不能只建立在一种意义(通常是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在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的概念意义对等的同时,还必须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表达讲话者的态度、动机、判断、角色等人际意义,以及在表达媒介、渠道、修辞方式等语篇意义的对等。在一般情况下,好的译文需在这三种意义上都与原文对等。”因此,笔者认为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可以获知在金融英语翻译中为了达到真正的对等,译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的对等,而是应寻求语篇在不同语境下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真正对等。金融英语的译者应考虑到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语言的语境功能,才能使译入语读者接受到和原语文本对等的含义。

2.从语域理论看金融英语的语域特征

尽管已有不少学者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分析翻译现象,然而,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分析金融英语翻译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金融英语翻译涉及众多行业,贯穿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其语言词汇丰富多变,句法格式简练严密。笔者认为,正确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来指导金融英语翻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金融英语翻译时,对于翻译金融业务信函、金融报告、国际金融准则和金融监管法规等常见应用文体时,译者应该知道在译文中如何找到符合目的语的规范译法,并依据语言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来完成翻译任务,寻求语境对等而不是简单的形式对等。根据语域理论,决定语言特征的三大情景因素是:语场(field)即话语范围,语旨(tenor)即话语人关系和语式(mode)即话语方式。语境的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改变,都会引起所交流意义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语域理论强调语言发生的环境,即语境的作用,认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理解和解释。就金融英语而言,语场指的是金融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内容和主题;语旨指的是参与金融活动双方为了达到共同期望值而表现出的各种关系;语式指的是金融活动中各种应用文体所采取的语言方式和语篇风格。语域理论兼顾了语言内部的纯语言功能和语言的社会功能,这正是翻译所追求的对等意义所在,对于我们分析金融英语翻译也起着指导作用。

三、金融英语翻译中对等原则的体现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功能归纳总结为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及语篇功能。在金融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分析金融英语的语域特征出发,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情景因素来把握原语文本的含义,准确地表达原文作者所传达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这正是我们在翻译中所追求的“对等原则”的真正内涵。

1.语场因素中概念意义的对等

语言元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是语言对于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以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场决定的是话语范围。在金融英语翻译中,译者的任务就是让译文读者从翻译中体会到原文语言的宗旨,最大限度地获得寻求与原文概念意义上的对等。译者必须充分了解金融英语语场中词汇的特殊性,选择与其概念意义对等的表达。由于金融活动的范围很广,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多个领域,而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因而,金融英语语场的多题材性决定了其在词汇上的特殊性。金融英语的专业词汇都有其特定的、精确的含义。如macro-prudentialregulationandsupervision(宏观审慎监管),foreignexchangemarket(外汇市场),LetterofGuarantee(银行保函),forcemajeure(不可抗力)等等。金融英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词汇与金融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它承载着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笔者试通过FSSa报告中的例子来分析概念意义的对等:

在普通英语中无法查找到“nonperforming”和“arbitrage”两个词语。我们来看在美国FSSa报告中有关nonperforming和arbitrage的用法:

例1:Bankbalancesheetsremainfragileandcapitalbuffersmaystillbeinadequateinthefaceoffurtherincreasesinnonperformingloans.

误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仍然脆弱,面对进一步增加的未履行贷款,资本的缓冲能力可能仍旧不足。

例2:everyeffortshouldbetakentocoordinatetheseeffortsinternationally,toensuretheyencouragea“racetothetop”ratherthaninconsistentapproachesthatcouldwidenthescopeforregulatoryarbitrage.

误译:应尽力协调各国,以保证它们鼓励“冲顶赛跑”而不是采取不一致的监管措施,以防止扩大监管货币套利的范围。

在上述两例的翻译中,译者只做到了词义的字面意义对等,并没有寻求nonperforming和arbitrage一词在此金融英语中的真正含义。实际上,译者要正确翻译nonperforming就必须了解金融英语中关于银行贷款等方面的的术语。在金融英语中,nonperforming一词一般与loans或assets等词连用,意思是“不良的”,而不是我们根据词根含义而杜撰出的“未履行的”或“表现不好的”等意思。因此,例1中“nonperformingloans”应译为“不良贷款”。

例2中的arbitrage一词,在普通英语中很难查到,该词在金融英语中主要是指通过同时买卖

证券或者货币,从中赚取利差的行为,一般翻译成“套利”。在此处,该词的意思为,利用各国金融监管的宽严不同,资金从监管严格的国家流向监管相对宽松的国家,从而可以在监管教宽松国家获取更多利润的行为。因此,可以直接将regulationarbitrage翻译成“监管套利”,而不能误译成“监管货币套利”。由此可见,译者必须具有金融方面专业知识的概念意义,才能运用自身的经验积累,准确无误的传达源语信息。

2.语旨因素中人际意义的对等

人际功能是表达作者看法、态度、评价以及他与读者和听话者的社会角色关系和交流角色关系。语旨决定的是话语关系,即金融双方的关系是正式关系或其他合作关系。任何参与金融活动的人在交际时都要自觉地和有意识地构造自己的语言,探求适当的词句,寻找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和词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而由于金融各方社会地位和关系不同,交流的态度、目的以及方式不同,都直接影响到句型和语气。所以,译者应从金融英语语旨的正式性目的出发,准确定位作者与受众的关系,寻求人际意义对等,准确表达作者的角度和态度。笔者以美国FSSa报告的例子来分析:

Giventheseverityofthecrisisandthemanyweaknessesrevealed,bolderactioncouldhavebeenenvisaged―buttheprioritynowistoensureeffectiveimplementation:Strengthenmicro-prudentialregulationandsupervisionandestablishclearmacro-prudentialresponsibilities…

误译:既然危机的严重性和金融体系的许多弱点已经暴露,已经考虑到要采取更为大胆的行为,但目前应该做的是确保有效推进以下内容: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和建立宏观审慎职责……

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报告作者(imF评估团)与报告接受者(美国金融体系监管者)之间的关系,即imF评估团是以客观第三方的身份表达对如何加强美国金融体系的建议。在翻译时,译者应充分理解双方关系和说话人的语旨所在,将其体现在翻译的内容之中。比如,原文使用“Given”表条件或假设,实际上是用了一种非常客观的描述方法,没有直接断定“危机的严重性和金融体系的许多弱点”是既成事实,而是一种评估和推断,译者翻译时,应该从imF视角出发,将“Given”一词处理成“假定”更恰当。又如从imF作为评估第三方的说话关系出发,译者应将“theprioritynowisto……”翻译成“目前可以做的是……”表建议的句式,而避免用“目前应该做的是……”等命令句型,这样才能让该报告的其他读者准确把握该报告作者的第三方建议视角,从而正确把握翻译的目的及双方关系。实际上,imF对美国金融监管部门不具有直接领导权,就不可能发号施令。另外,“bolderactioncouldhavebeenenvisaged”是典型的金融英语常见被动句式。而在翻译成汉语时,译者可以考虑到接受读者的语言习惯,改译成主动句,如“美国已设想采取更大胆的行为。”通过对原文语旨的正确把握,译者才能创造出与原文对等的译文,使译入语读者达到与原文作者之间真正的交流。

3.语式因素中语篇意义的对等

语篇功能指的是将上述两种功能组织成语篇的功能,“语篇功能是讲话者的语篇构成潜势;它使语言相互关联……语篇功能表示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包括言语环境……”。只有通过语篇功能,篇章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才能表现出来。语篇的概念功能是由小句的及物性和语态等来体现的,语篇的人际功能是由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语义系统来体现的,而语篇功能则是由主位系统、信息结构和衔接来体现的。译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而应该上升到语篇的对等。译者应从语式因素考虑,追求总体语篇风格和文体风格的一致。金融英语篇章结构庄重严谨,简练明确,专业色彩深厚。就金融英语翻译而言,译者应该选择相应的语篇表达方式,行文格式应地道得体、精确简练,符合金融文体风格,让目的语读者能一目了然这是金融文体。笔者将通过FSSa报告中的一段来来解析语篇意义对等的含义:

thecostsofthecrisishavebeenmassive,intermsofjobandoutputlosses,asignificantdeteriorationinpublicdebt,andenormouslydamagingspilloverstotherestoftheworld.Helpfully,theU.S.policyresponsewasboldandaggressiveandhashelpedrestorestability.asaresult,mostemergencyliquidityandguaranteefacilitieshavebeenwounddown,andsignificantlegislativestepsarebeingtakentostrengthenthesupervisoryandregulatorysystem.

译者在理解这样一段金融英语语篇时,要从语式的角度考虑到翻译的目的以及译文所要达到的效果。imF在这段评估中,首先指出了美国为危机付出的代价的几个方面。在第二个层意思上,通过相应连接词的使用,肯定了美国做出的成绩。最后一个层面的意义指明美国努力的良好结果,并进一步说明了其正在采取的措施。整个语篇句子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内在逻辑关联性极强。这一系列准确严密的表达充分表明了imF的FSSa报告具有官方性,语言严谨,逻辑性强的语篇特征。imF在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话“intermsof”后使用了几个并列结构来表示危机的代价的几个方面,也是对美国金融现状的客观评述。因此,译者在译成汉语时,也要尽量做到与原文在并列结构上的一致。译者在处理“jobandoutputlosses”时可以使用增词的技巧,才能达到和后面两个结构在表达上的并列。在语篇衔接上,原文使用了“helpfully”和“asaresult”等表示转折、因果和递进等连接词,使整个语篇层次分明。而且,被动句式的使用也使得原文显得客观公正,不涉及人为因素。译者在翻译时,应把握好以上几方面因素,从选择恰当的话语方式出发,力求译文在语篇意义上与原文的对等,可翻译如下:

从就业的降低和产出的下降、公共债务的极度恶化、以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损失溢出效应来看,危机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幸运的是,美国所采取的政策是大胆而积极的,并有助于恢复稳定性。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紧急的流动性和担保措施已逐渐减少,而现在美国正采取重要的立法措施以加强监管体系。

从语域理论的视角对imF的FSSa报告的翻译例子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金融英语翻译中的任务就是要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从语场、语旨和语式因素考虑,把语言的纯功能和社会功能结合起来,寻求原语与译文在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的对等。

四、结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标准以及翻译的策略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金融英语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学问,需要人们根据时展不断进行研究。我们通过语域理论的视角,深入地分析金融英语语域的三个情景变量即语场、语旨、语式,有利于译者更好地实现译文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对等。对于金融英语翻译的研究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翻译工作者不断的寻求更好的翻译策略,提高金融英语翻译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45-47

[2]司显柱: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评述[J].外语研究,2007,(4):85

[3]黄国文: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J].中国翻译,2004(5):16

[4]Halliday,m.a.K.etal.“Comparisonandtranslation[a]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C].London:Longman,GreenandCoLtd,1964:123.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88-189

[6]thompson,G.,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m].London:arnold./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87/2000:35

[7][8][9][10][12]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UnitedStates:publicationofFinancialSectorassessmentprogramDocumentation―FinancialSystemStabilityassessment[we/oL].2010-8-29.省略/external/pubs/ft/scr/2010/cr10247.pdf.2010:5-25

金融学的功能篇6

关键词:金融/金融功能/功能异化/金融法矫治内容提要:作为虚拟经济核心的金融,如果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正常轨道与价值定位,迟早都会导致金融功能异化,从而引起金融危机的爆发。本文在探讨金融功能的基础上,分析金融功能异化的表现及原因,提出针对异化的金融功能进行金融法矫治的主张。通过金融法的社会责任本位价值导向使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对金融主体及其行为的金融法规制使金融尽可能地走向“理性”,以更加角色化的金融法责任设置使金融活动立足于实体经济基础并承担“信用“风险,从而营造一个维护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的法律秩序。自货币、信用、金融这些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时起,金融危机的魔影就始终挥之不去。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金融功能的异化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一、金融功能定位的发展功能是事物本质的体现,金融的功能就是金融本质的体现,其基本含义是金融对经济与社会的功效、效用、效应或作用。金融功能的实质是金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价值的金融是实体经济高效运转的润滑剂。金融功能不仅是外在人为设计的结果,也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一)金融功能的传统定位:交易媒介与信用尺度金融是以货币为主角的价值运动,其功能定位依赖于货币职能的发展。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货币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媒介使商品交易在时空上发生分离,商品交易获得了时空范围内的纵深发展,货币就是一种流通性手段。传统金融参与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货币管理的需要,是商品交易的媒介和计价的尺度,即货币中性论:货币只有交易价值,对经济运行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指出的,货币是一个国家资本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虽然它并不产生任何东西。如果说金银是死的存量,货币则是活的存量,金银是“公路”,则银行业发行纸币的明智举动,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空中”桥梁,并不受限于“公路”的实际承载力。对金融功能的专门探讨是从银行功能开始的。在18世纪,因为对货币作为现时交易的媒介和未来交易的购买力的创造者的不同侧重,出现了“信用媒介说”和“信用创造说”。“信用媒介说”认为银行以“借短贷长”负债业务为主要职能,其短期负债业务——信用的创造,只不过是为企业生产提供成本较低的融资渠道,因此银行并不创造信用,只是信用的媒介。而信用创造说?则认为信用是社会的血液,是财富,银行可以创造货币,同样也可以创造财富。不论是信用媒介还是信用创造,作为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与信用尺度的货币是建立在普遍接受的习惯上的,它的价值是建立在虚构的信念上的。以货币形态为主的金融功能定位于交易媒介与信用尺度,就具有了虚拟性的特征,这充分体现了经济对金融的决定作用,金融为经济服务。(二)金融功能的现代定位:资产流通、资本运营与风险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货币金融有了新的需要。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增加,通常表现为资产与资本,人们需要资产流通与资本运营来使这部分财富保值、增值,于是货币价值运动中货币与信用的机制被独立运用到商品价值运动之外。资产流通是指依托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信用杠杆使静态的资产流通起来,以货币或准货币的形态,从资产持有者流转到融资者,转化为金融资产。资本运营则是从投资的角度,通过市场化活动,调节资本的供给与定价。另一方面,现代金融的功能绝不仅仅是调剂货币资金的余缺,还要求实现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的最佳组合。金融化运作资产、资本的丰厚收益伴随着巨大风险,通过不同的资产组合、利用多层级的信用杠杆,转移、分担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这就是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定义为: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很显然这一定义将金融从传统定位转向现代定位,金融成为独立于货币与信用之外的范畴,涵盖的是储蓄者(资产持有者)与投资者(资本持有者)的行为。在现代金融的催生下商品经济转向了信用经济模式:即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整个经济链条都离不开金融的服务,同时又存在一个独立于商品再生产的资产(金融)价值运行过程——经济金融化的价值运动。对于国家经济的整体而言,金融的基本功能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但同时又有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资产流通、资本运营与风险管理功能。至此现代金融的功能完成了向资产流通、资本运营以及风险管理的转变。二、金融功能异化的表现和原因>异化(alienation)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也译为疏远?,指某物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与某种曾属于它的他物相分离,以至于这个他物成为自足的并与本来拥有它的某物相对立的一种状态。异化不仅在哲学中,而且在其他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中得到讨论,以研究影响人类幸福的分裂、对抗或分化问题。异化是一种消极现象,但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正像黑格尔把恶看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一样,异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一种形式,是螺旋上升过程的插曲。本文所称的金融功能异化,是一种脱离原有金融制度设计的服务功能价值目标倾向,甚至阻碍原有价值目标实现的变化。要对金融功能异化进行金融法矫治,就应当正确认识和捕捉金融功能异化的表现,揭示引发金融功能异化的原因,找出金融功能异化与金融创新的差别。(一)金融功能异化的表现金融功能有正、负之分,金融正向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否则就可能劣化资源配置,出现负向功能,故而“成也金融,败也金融”。金融功能异化就是金融的负功能,主要是在脱离实体经济的极度逐利价值目标的指引下,虚拟经济的信用基础丧失,虚假成份成为主流,金融不仅不再服务于实体经济反而转向阻碍、甚至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具体表现为:1.在金融增值特性方面,金融功能异化导致严重背离实体经济,单纯追求货币增值,虚假促生金融泡沫。金融的逐利性极度膨胀,导致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上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做媒介而赚到钱。”金融活动主体无论是金融经营者还是投资者都陷入了盲目逐利?的泥潭,即行为金融学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希勒所称的“动物精神”(anmialspirits):面对“财富”泡沫的诱惑,金融经营者不再以实体经济的需要为基础来提供货币流动性,银行家们关心的不是虚拟流动性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的比例是否合理,而是关心如何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流动性。投资者对财富的渴望进一步激发了金融的极端逐利性。虚拟经济活动主体不再关心实体经济的运行,完全陷入了“自娱自乐”。这种不同于实体经济价值流动模式的虚拟价值交易建立在人们对未来的心理预期之上,收益丰厚,导致了实体经济被边缘化,更多的资金转战金融市场,泡沫丛生。“不论是就某一个具体的资产而言,还是就一国的资产总和而言,这一市场价格超过其经济基础的缺口部分具有魔术般的虚假性质,但终究会破裂,这就是泡沫所在。”金融的传统功能被边缘化,它不再是实体经济运行的助手,转而成为投机者利用虚拟经济呼财唤富?冒险行骗的推手。2.在社会价值方面,金融功能异化表现为财富急速增值,信用“无信无价”。资本的本性就是在循环中尽快增值。既然无需经过实体经济生产运作、仅仅通过货币自身循环就能生出更多的货币,越来越多的财富进入金融领域,谋求金融增值。金融资产增值的速度和规模惊人,在急速增值的过程中,信用严重虚拟化,理智演变为“非理智”。为了配合被无限夸大的财富泡沫,资产被多重证券化,信用完全脱离资产的原有价值基础,被无限杠杆化,最终达到了“无信”状态。此时的金融脱离甚至是背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轨迹,基于信任的预期失去了承兑的基础,无法如约兑付。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有毒的金融衍生品完全不顾实体经济即房屋的实际价值,而通过高杠杆不断转嫁风险、大规模转移财富的“杰作”。投资人的财富在一夜之间蒸发得无影无踪,金融的名义价值被彻底架空,社会信用链条断裂,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金融的资产流通、资本运营功能的极度扩张。3.在思想动机方面,金融功能异化表现为热衷交易,使金融不确定性加剧。在银行体系中,资本市场越来越多地发挥着中介作用,银行业已从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转变。1980年,银行存款占全部金融资产的42%。到2005年前,这一比例已降至27%。[11]金融的社会公共政策目标受到严重排挤,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成为唯一目标,金融成为“异化”的资本。金融交易不再是为了实体经济的资本需求与货币流动性的平衡,风险被抛在脑后。为了“卖”而“买”,大量复杂的新型金融产品从传统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外汇中衍生出来。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SwapsandDerivatives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到2006年底,利率互换、汇率互换和利率期权交易的发行在外账面价值达到286万亿美元(约为全球GDp的6倍),远高于1990年的3.45万亿美元。这些衍生品加大了管理风险的难度:由于市场上没有人准确知道谁拥有多少信用违约互换产品(creditdefaultswap,CDS)以及它所包含的风险有多大,因此,这种衍生品就如同地雷,一旦爆破,风险难以估量。天量的金融财富伴随着天量的金融风险,被无限拉伸的信用链条脆弱得不堪一击,金融介稳性被打破。4.在法律制度方面,金融功能异化使得逆向选择叠加道德风险,大量社会风险累积。在金融市场上,资金融入者是信息优势方,资金融出者是信息弱势方,信息优势方通常通过逆向选择以弥补自己掌握信息不充分的缺陷来降低风险,但这是以降低金融运行整体效率为代价的。在金融领域由于缺少公共政策目标的约束与有效的法律规治,尤其是与现代金融功能定位相适应法律调整制度的缺失,使得道德风险如脱缰野马。金融经营者往往隐瞒风险甚至编造利润,累积系统风险并扩大到社会范围,并最终酿成金融危机。“当一国的积累变为场中的副产品时,积累工作多半是干不好的。”[12]5最后,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财富的资本化定价及分配模式导致资源分配不公,贫富两级分化扩大。历史学家博罗代尔指出:货币是在本国和国外剥削他人的一种手段,是加剧剥削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操纵一个社会的价值系统来谋利的一种特殊工具。[13]在金融领域,通过以资本价值为主导的定价与分配方式,资产、资本的单独流动可以直接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加之金融的虚拟特性使得金融功能发挥可以不受任何实物限制,那些有影响力的投机者可以通过掌控金融资本来投机掠取广大善良投资人的财富,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因此,缺乏监管的自由资本收入分配模式是富人剥削穷人的最理想工具,金融在实质上并没有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却巧妙地利用财富资本化定价与分配方式,借助金融杠杆,以钱生钱,社会财富在短时间内重新分配。(二)金融功能异化的原因1.本质原因:金融增值的特性。金融功能的异化与金融自身的增值特性有本质关系:价值运动是经济和金融共同具有的本质。整个经济过程就是一个无限循环的价值运动过程,经济过程的价值运动存在且只存在两种价值载体,其一为商品,其二为货币。金融增值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却分享和攫取生产的价值。通过货币的信用化、资本化,金融增值可以完全不受实体经济的限制,“为所欲为”的最终结果就是“虚拟”财富泡沫的破灭。2.思想原因:新自由主义的泛滥。自20世纪70年代起,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观点。它主张抛弃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立足于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重新强调规模、强调自由,认为金融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市场可以消化风险,过度的干预会限制金融效率,降低收益。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的金融变革在这样的理论推动下席卷全球,追逐经济利益成为自由的唯一目标,个人的贪婪本性被充分释放。在“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的方向指引下,金融借助“创新”外壳,“债务”被重重“衍生”为“财富”。无限杠杆化的结果就是流动性过剩,房产泡沫激增。自由的过度膨胀最终成为金融功能异化的思想诱因。3.价值原因:社会公正价值的缺失。社会公正的价值观被人们淡忘,被财富泡沫冲昏了头脑的“猴子”们,[14]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金融游戏中。金融经营者宁愿冒着道德风险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金融安全抛在九霄云外。信用评级机构在收费后给金融创新产品aaa评级,并且在发起和销售阶段也没有充分履行尽职调查职责,社会监督更是形同虚设。更有甚者,有的评级机构与金融经营者沆瀣一气,欺骗社会。而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的非理性盲从与对财富的极端迷恋也难辞其咎。所有这些金融活动的参加者共同协力将社会公平正义价值与金融活动割裂,主观上将金融功能推向异化。4.制度原因: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缺位。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调控手段,具有某种滞后性。从上世纪30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法律监管的缺位和低效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法律一味让位于市场的自我调控,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强调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任金融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金融化、虚拟化,金融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法律没有相应地做出调整,立足于实体经济模式的法律监管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发展。以美国金融法为例,由于长期放松监管,导致金融虚拟脱离实体经济而盲目发展,对冲基金、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高虚拟性领域都处于监管真空,金融泡沫无限膨胀,最终泡沫破灭而引发金融危机。5.经济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及模式的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生产与消费的广泛性结构失衡;以及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是金融功能异化的最终推手。首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虚拟经济其中的虚假成份造成了“经济泡沫”,而且实体经济中也有虚假经济,并且后者往往是前者的根源。金融可以在流通领域中创造独立的价值,这种价值流动形式使得虚拟经济不再单纯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有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并凌驾于其上的趋势。其次,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权,通过金融的资产流通、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功能,以极低的成本转移债务、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发达国家的消费不足通过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来掩盖,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不足则反映为生产投资过剩,而生产过剩与超前消费在金融泡沫的支持下暂时得到了平衡,但是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泡沫难以持续维系。再次,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不均衡的最终原因在于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思路下,实体经济投资让位于金融投资,资本化定价主导财富的分配,金融功能的异化在所难免。三、金融法对金融功能异化的矫治(一)法对金融功能异化矫治的可能性矫治金融功能的异化,走出金融危机的宿命,就必需从金融体系外寻找出路。面对危机,作为一个法律人,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先生强调制度层面的改革:“我坚信通过建立明确的制度,确保透明性和公平交易原则,我们就能够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这将是我们改革的核心。”[15]首先,金融功能需要法律的规范。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导航员,金融风险会迅速波及整个社会经济,因此对金融增值的范围、方式控制,进而对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是保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在保证金融功能提升基础之上的金融发展的需要。而制度控制是最好的选择,法律则是使制度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途径。法社会学理论认为法学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法律结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思维习惯,而应从法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考察法律的“外部”视角;要采用功能主义思想,从法律与社会整体的联系来考察法律问题,法的功能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以系统的视角丰富法的功能,通过提升、完善法的功能来矫治金融功能的异化。其次,作为社会调整器,法律有必要对金融功能异化进行矫治。法律通过社会控制——实现对权力的控制的同时来传播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准则。法律为人们能够在社会中共同生活创造了可能性;它组织了社会及其划分,并保障了社会的融合与稳定。[16]“法律的真正职能就在于对错误行为的社会抗议进行登记。”[17]作为对社会生活需求的回应,面对金融功能异化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法律也不能不有所作为。金德尔伯格在《西欧金融史》中讨论了1914年以前的欧洲银行业发展情况后,总结出了这一历史进程中11项银行功能的变化,[18]银行对于一国贸易、工业乃至政治结构的发展和稳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银行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金融危机史警示我们,经济的发展还需要除银行(金融)以外的、金融赖以运转的、包含法律、规章和惯例等因素的社会政治矩阵,以及适当的政府政策。再次,从功能主义的视角看,法律有能力对金融功能异化进行矫治。法律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制度因素,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其功能就在于规范社会运行的秩序。“偶然的、变动不居的经济现象只有用反映市场规律的法律规则来解释和概括,其感性的琐屑成份才会被剔除出去,而留下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的理论标尺。而对经济学来说,成熟的法学的基本特点,是能够用法律来预言和解释经济规律。”[19]面对金融危机,或者说金融运动的客观规律,法律应该是最好的阐释者。经济法是社会法,它以社会系统的视角解释社会现实,以社会整体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为目标。金融法具有经济法的这些典型特征。对金融功能异化的矫治,需要这样的社会法视角,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交织图景中,寻找金融的合适位置,明确金融的法律角色定位。(二)价值层面的金融法矫治金融作为虚拟的流通性手段,是名义价值的运动形式,其正当性关键在于创造合理范围内的货币流动性,合理的价值、理念对金融行为的指引必不可少。对金融功能异化的法律矫治,首先应该从金融价值层面着手。金融法作为经济法的一部分,必然秉承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本位的价值目标,对金融活动进行调控,规范金融功能的发挥。通过金融法的价值指引,将社会公共政策目标纳入到金融体系内部,即金融不能成为私人逐利的工具而任凭私欲膨胀,追求财富的意思自治必须受到社会公共政策的约束。首先,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功能应立足于实体经济发展与财富增长的协调。将源于“虚拟”的金融价值实体化,这是金融摆脱危机的第一要务。实体化的过程就是金融重新回归理性的过程,通过社会责任本位价值目标的制约,使金融的功能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趋向一致。金融可以相对独立的运转,但是虚拟不等于虚假,不能脱离现实基础。其次,要从金融主体法、金融市场交易法、金融产品质量法、金融监管法等几个方面落实金融法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的抽象性决定了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的细化来获得现实意义。金融主体法明确金融经营者、金融消费者作为虚拟经济活动主体的社会责任价值目标,划定追逐金融私利的法律界限,将金融经营者社会责任的法律化。金融交易法明确金融市场的社会公共政策目标,用金融行为的公共政策目标原则来限制追逐虚拟财富的金融活动。金融产品质量法通过明确金融工具的创新、存续与退出标准与程序的法律规范,以保障金融工具这种货币形态运动的信用基础。金融监管法明确金融监管的社会责任目标: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的单一化:不是为了监管者、政治家和行业利益,而是为了社会公众(消费者和投资者)以及国家经济利益。(三)机制层面的金融法矫治机制层面的矫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经营机制方面的矫治。金融机经营制是指金融经营者作为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对混业与分业经营模式的选择。金融功能是影响金融经营机制的内在原因,因为金融经营机制的选择是围绕金融功能展开的。金融经营机制与金融危机的爆发并没有必然联系,分业、混业只要是适应金融功能发展的需要即可。法律作为一种外在因素,对金融经营机制的规范主要在于对金融经营的质与量的控制,在于金融法对实现金融功能的因势利导与规范限制。二是金融法律调整机制方面的矫治。对经济活动的社会控制机制可分为:伦理控制、政策控制和法律控制三个方面。[20]金融活动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部分,金融法律调整机制是规范金融活动与金融监管的法律规范的构型。面对现代金融的功能定位,仅仅依靠金融法难以完成对金融功能异化的全面矫治,需要多个法律部门的协调配合。首先,金融法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金融产业设计一个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经营机制。其具体内容包括:1.选择合适的金融经营机制。就世界范围而言,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强调金融“三性”平衡的金融功能的综合发展趋势决定混业机制将成为主流。在金融主体资格、金融行为界限、金融产品标准化、金融监管、金融市场退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设计应该适应综合功能的趋势,以金融混业经营机制为基础制定金融法规范,将其划定在法律调整范围内以防止异化。①对混业经营模式的金融经营者提高资本杠杆的法定标准,提高自有资金的比例;②制定金融经营者的审慎经营规则,有效减少系统风险;③采取行为主义的监管模式,根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性质进行监管,对不同金融经营者的同类业务进行统一监管;④对金融衍生品进行强制集中清算,进行标准化设计,将其纳入交易所交易。2.控制金融经营机制的内在风险。混业经营机制的效率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效率的价值体现还依赖于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通过市场规制法与监管法将主体资格限制、金融产品市场准入与退出、救济与责任与金融功能的执行密切联系;将金融经营者的规模和结构限制在可以有效监管的范围内,例如美国奥巴马政府建议要限制大银行的经营范围与规模;[21]同时要鼓励金融创新,不以收益而以风险来制定创新的标准;充分促进发挥市场自治的作用,让市场来消化风险,促成标准化金融行为的自我生成;分类法律规制来限制金融发展的范围,注意法律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改革证券化过程:促进发起人和投资者利益的协调;使发起人或者管理者承担最低风险(minimumriskretention),有效地承担证券化债务的风险;端正发起人的动机,扩大其法律责任和强制最低限度的风险分担;评估抵押贷款和借贷证券化的合理性和恰当性,恢复公众对证券化的信心;强化发起人对保留利益的披露;加强发起人的作用、担保责任以及回购义务。②加强评级机构的责任:制定国际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加大评级过程信息的披露。③充分考虑会计审计中两项原则的坚持:公平价值和帐簿披露的诚实要求。④设置特殊破产程序来应对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由监管者或者相应的金融保险机构来接管问题金融机构,保持系统的流动性,通过债务重组、出售股权等重组问题金融机构。3.金融经营机制发展方式的矫正。金融机制发展方式应该遵循客观社会经济需要与规律。首先,金融法确定的利益分配规则应该有利于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盲目追求利润的财富分配方式转向由劳动价值分配方式,或者说两者的协调配合,即以劳动价值论为主导的财富增长、分配模式下,适当发挥资本化定价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化定价模式。其次,设定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法律机制,来确定金融机制的收益分配模式,通过限制资本化定价的金融产品范围,加大资本化定价的税收成本,加强资本化定价者的风险承担,充分披露资本化定价过程的信息来规范金融机制的发展方式。[22]其次,建立以金融法为核心的多部门协调配合的金融法律调整机制。从法律规范的创制、法律关系的形成到法律规范的实现的法律调整的三个阶段[23]来完善对金融的法律调整机制。1.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创制。法律规范的创制活动是调整机制运行的起始环节。现代金融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金融法律规范种类的复杂性。金融活动一方面要遵循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形成的大量金融关系是一种平等、等价、有偿的横向经济关系。反映和调整这类金融关系的主要是民法规范。另一方面,金融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金融功能异化的现象需要国家对金融进行管理,所以金融规制关系、金融监管关系和金融宏观调控关系构成另外一个种类:经济法律规范。因此同一种金融关系,可以是宪法规范、民法规范、经济法规范、刑法规范等多个部门法共同调整的对象。2.调整金融关系中的法律关系的形成。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法律调整机制运行的开始,金融法律关系的产生以存在相应的金融法律规范为前提。因此,调整金融关系的各类法律规范,就可能形成各类相应的法律关系。这样,金融法律调整机制中的法律关系手段,就包括民事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等。在金融法律调整的实施阶段,金融法律关系、金融法律事实、金融权利主体能力等共同构成以金融法律关系为中心的金融法律调整机制的子系统。3.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实现。法律规范的要求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实现时,才能发挥它的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金融法律调整机制运行的目标就是要切实实现金融法律规范的要求。金融法律规范的实现主要有两类形式或途径:一是以金融行为主体自己的行为主动地实现法律规范的要求。这体现了法的自我调整功能,表明了法的积极社会价值。二是通过法的适用而实现。法的适用即法律规范的适用,承担着再次运用国家权力,把一般的规范运用到具体情况,使权利义务具体化或实现法律制裁的职能。综上所述,金融法律调整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经过法的创制、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要综合运用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适用、法律意识等一整套法律调整机制的手段,才能达到对金融的有效调整,从而矫治金融功能异化。(四)制度层面的金融法矫治法律制度的有效在于对规制对象的内在积极因素的有效利用和消极因素的有效防范。金融法矫治金融功能的异化,应采取内外结合的控制方式:一方面,通过金融主体角色的法律设置,金融行为的法律边界设置和金融行为主体责任的法律设置将金融法的规制内化为金融活动;另一方面,对一部分金融的内在运行活动进行外在调控。1.金融主体的法律规制。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三类:金融监管主体、直接参加金融业务活动的金融经营主体和金融消费主体。(1)明确规定金融经营者的金融法主体资格。可以按其经营机制划分为单一经营者与混业经营者,对不同类型的金融经营者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门槛。除了根据不同业务领域设置最低资本要求外,还要严格对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和大型非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格审查,根据不同经营业务领域的综合责任设置最低杠杆比例、风险资本最低要求以及额外的资本要求。规定非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的年综合收入85%以上是涉及金融领域的,或者其综合资产的85%以上是与金融活动有关的,则可以确定该公司主营金融业务。对于这类公司规定更加严格的审慎经营标准、报告及披露要求,并且这些标准与要求将随着公司的规模和责任等级而变化。可以强制要求这类公司提供信贷风险报告,设置公司集中限制(如果收购公司承担超过10%的全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综合责任,则集中被禁止),限制短期融资金额。(2)规定私募基金顾问的注册制。注册资本在1亿人民币以上的私募基金顾问必须向金融监管部门登记取得营业资格,记录并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其进行的私募基金活动。对内资和外资金融经营者发起或者投资私募基金或者对冲基金[24]设置更加严格的限制,规定定期“机密报告”,内容包括:①管理的总资产;②相关的杠杆工具;③投资回报;④投资组合;⑤信用交易对手清单;⑥交易策略纲要;⑦赎买政策说明。(3)调整金融监管主体的机构设置与权力分配。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架构是“一行三会”,总体上还是适合我国金融业单一机制与混业经营并存的现状,要加强不同监管机构的沟通协作,实现监管信息、人员的共享,针对金融综合经营趋势,加强监管合作。在各监管机构内设置专业性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金融业务专家、法律专家、金融消费者代表、金融经营者代表组成。该委员会负责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经营者的监管政策、监管流程;定期开展监管执行工作的抽样调查以及时向监管机构反馈,提高监管的专业化。(4)鉴于金融消费者与一般消费者的区别,可以单独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定义金融消费者是指个人或人、受托人或者作为个人利益的代表为个人、家庭成员或家用目的,购买或者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机构。通过这一条款来扩大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范围。明确自然人成为“经认可的投资者”的金融门槛。由监管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并适时调整“经认可的投资者”的金融标准,以50万人民币为资金起点。金融监管部门自己组织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者测试”:从投资知识、投资技能、投资心理等几个方面对自然人投资者定期进行测试,以保证其适当“理性”的投资状态。保持金融消费者的理性消费状态:①将消费者教育条款列入金融消费合同,明确金融经营者的教育义务、教育内容、及相应的违约责任。通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这种教育条款内容制度化。②金融监管机构负责建立专门机构定期引导金融消费者进行合理的消费,授予其必要的金融消费知识和辨别能力。可以参考美国的立法,[25]在现有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架构下,在央行内设置与货币政策委员会序列一致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协调并监督“三会”下设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执法状况;在“三会”内设置专门的消费者保护部门,对涉及消费者的所有金融产品进行分类专门监管,由具有专业知识的法律专家、金融专家、消费者代表、金融经营者代表组成,负责消费者投诉处理。赋予这类机构一定的准司法权力,它做出的有关金融消费者争议的裁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而改变以往由信访部门管理金融消费者投诉的非专业保护状况。2.金融行为的法律规制。现代金融在其产生之初就是私人参与和国家主导的结合。[26]金融法公私结合的特征在对金融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中有着很直接的体现。(1)就金融经营者行为而言,设定其行为的诚信宗旨,限制私人逐利性。①规定金融经营者不能劝诱或者指导金融消费者购买、进行与其自身利益无关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金融经营者在进行金融经济、咨询业务的同时应该提出详尽的报告说明:消费者承担的交易风险及交易的成本、收益,经营者在该项交易中保留的风险责任比例。②规定资产在10,000亿以上的银行必须满足风险和规模方面更高的资本标准。对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进行证券化的公司则需要自身持有一部分风险,并接受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检查。迫使那些可以通过央行贴现窗口融资的大型商业银行分离各自的衍生品业务。③完善金融行为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经营者通过信息报告制度,要充分、有效阐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利益目标与风险负担。由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制定信息报告范本:一是要注意产品收益信息与风险、成本信息的平衡;二是要侧重重大风险和成本的信息披露,以及合理的收益信息披露;三是要清晰、简明、及时地披露风险、成本信息,并能够为消费者所理解、使其做出理性的判断;四是要符合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披露标准。(2)金融产品的衍生化是多层级的证券化实现的,因此对金融功能异化的矫治要重点关注证券化过程。明确证券化人在转让、出售或传递给第三方的资产时应该在相应的信贷风险中保留一定的经济利益。如果转让、出售或传递的资产不是合格的住房抵押贷款,那么证券化人应该承担至少5%的信贷风险。如果该资产有相应的担保,那么证券化人承担的信贷风险可以低于5%。如果是出于公众利益或者为保护投资者而进行的证券化,包括发行资产或者由政府担保,那么就可以获得该法律规定的豁免。如果证券化的资产,即抵押的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y,aBS)是合格的住房抵押贷款,那么证券化人也可以免于保留风险。(3)金融功能异化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与高管薪酬和公司治理有直接关系。因此,这方面也是法律制度矫治的重点。规定股东可以利用公司的声明来直接提名产生董事会成员,这样可以使董事会对股东利益更加负责。监管机构应该制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导标准,规定上市公司股东对高管薪酬的咨询投票权。公司必须向股东披露高管薪酬有关的所有信息:①关于确定公司高管薪酬的讨论和分析记录;②薪酬摘要表;③各项配套薪酬计划。公司要保证股东每年至少对高管薪酬进行一次投票。合理利用“金色降落伞安排”[27]:①对和将要进行的公司合并、收购、处置资产有关的公司高管的薪酬,公司必须给予股东不受约束的投票权,并且必须向投票的股东详细披露这些高管的具体薪酬计划;②对这些高管薪酬进行投票的股东必须和那些对该项公司交易进行投票的股东分开。股东也可以就高管薪酬提出新的计划。机构投资经理必须披露他们的薪酬投票情况,禁止那些不是实际利益享有者的经纪人通过来投票,除非实际利益享有者指导经纪人代表其利益投票。监管机构根据公司规模禁止没有设立独立薪酬委员会的公司上市(资产在10亿以下的金融机构可以免除此项规定),通过此项规定引导上市金融机构充分披露以奖励为基础的补偿安排结构,禁止过度的薪酬、利益和费用或者导致重大金融损失的任何安排。独立薪酬委员会委员的定位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独立薪酬委员会委员只能因为提供顾问、咨询而获得报酬,而不能为董事会服务;②独立薪酬委员会委员不能是公司的附属机构或者加盟公司的成员或者为其服务。独立薪酬委员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薪酬顾问、法律顾问以及其他咨询者提供咨询意见的独立性:①咨询、顾问公司提供的其他服务;②咨询、顾问公司从受评公司获得报酬的数额及这些报酬在咨询、顾问公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③咨询、顾问公司有关限制利益冲突的规定;④咨询、顾问人与独立薪酬委员会成员的商业或私人关系;⑤咨询、顾问人持有受评公司的股份情况。独立薪酬委员会有权监督这些咨询、顾问公司的咨询行为,公司应该为独立薪酬委员会履行该职责提供充足的资金、信息等支持。独立薪酬委员会不必遵守咨询、顾问公司的意见,可以独立作出有关薪酬决定。公司必须在年度委托说明书中披露:①独立薪酬委员会聘请咨询顾问的情况;②独立薪酬委员会在工作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及问题解决。(4)规范金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一方面,要强调行为风险控制,对于高风险的金融消费行为有预警法律机制,以此来限制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建立举报人的保护制度,通过抵制欺诈等不良行为以降低金融消费行为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制度安排:①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内设置专门的举报人办公室,专司保护举报人职责;②给提供金融违法行为信息、协助监管部门调查的举报人高额经济奖励,具体比例为金融监管机构对违法者100万元以上罚款的10%-30%,举报人提供的信息或协助对司法机关等其他部门的执法工作有帮助的,金融监管机构应该视情况给予举报人额外的奖励;③举报人获得奖励的必要条件是:举报人提供信息和协助必须是出于自愿,是基于举报人独立的知识和分析,而且金融监管机构并未掌握这些信息并有助于金融监管机构和其他机构的执法工作;④举报人自己是违法行为者但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奖励,奖励应该是其承担了民事责任范围之后的余额;⑤在领取奖励之前应该保证举报人的匿名状态;⑥举报人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举报人是金融监管机构、司法机构的职员都不能获得奖励;⑦金融机构从投资者保护基金内支付对举报人的奖励;,加强对举报人的保护,如果举报人受到了直接或间接地解雇、降职、停职、威胁、骚扰等就业方面的不公正待遇,举报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双倍返还损失、复职、律师及专家帮助以及其他救济。3.主体责任的法律规制。责任是法律逻辑的终点,也是法律权威的现实承载。责任规范是矫治金融功能异化的最后法律防线。(1)金融经营者的责任承担。金融法责任有其独立性。除了传统的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之外,金融法的资格责任、不名誉责任等特有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加大金融经营者的违法成本。金融法的责任规范可以采取层层推进的方式:即制定金融经营组织层面的综合责任,经营组织负责人的决策责任,具体业务人的执行责任。美国2009年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法案中提出将相关人的风险保留责任定在5%,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监管机构可以在衡量以下因素:①相关人(金融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与金融消费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人)的总资产;②相关人所涉及的金融消费产品和服务的数额;③相关人涉及金融消费产品服务的程度;④现有法律是否能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充足的保护,来决定给予其相应的处罚。给予监管机构准司法裁决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加大处罚力度。[28](2)评级机构责任。金融监管机构可以撤销提供虚假评级报告的全国公认统计评级机构(nationallyRecognizedStatisticalRatingorganization,nRSRo)的注册资格。可以对评级机构因故意或者疏忽而没有对事实进行合理调查,或者以非独立的渠道进行分析的行为提起诉讼。(3)经纪人和交易商的受托责任。规定向零售客户提供有关证券的个人投资建议的经纪人和交易商承担受托责任。设立协调经纪人、交易商与投资顾问的行为标准,要求他们以“消费者的最佳利益”而不是经纪人、交易商或者投资顾问的金融利益为标准来开展金融经营活动,披露“实质性的利益冲突”。金融监管机构(证监会)要求经纪人在散户购买投资产品或服务前提供相关信息:①投资目的;②投资策略;③成本和风险;④经纪人的报酬;⑤经纪人或者中间人的其他金融动机。(4)扩大间接责任。在证券法中规定“无意地”向金融违法行为者提供实质性帮助的人的协助和教唆责任。即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金融违法行为者的“控制人”,除非他可以证明自己是善意行为并且没有直接或者间接地诱发违法行为,否则要承担金融违法责任。(5)金融监管者的责任承担。由于监管者大多具有行政色彩,因此在责任设置方面应该注重除行政责任以外的经济责任的追究,加大监管者监管不力的成本,使金融法的责权利效原则得到充分体现。金融监管机构应该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其内部运作、组织架构、经费使用、进一步改革、履行金融监管责任进行定期评估。评估报告提交给金融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并根据报告对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做出奖惩决定。注释:参见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载《金融研究》2006年第7期。资产、资本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涵义,从通俗意义上讲,资本是指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财产;资产则是指脱离生产经营过程,处于静态的财富。马克思指出,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借和贷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特殊形式的运动”。[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0页。《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白钦先、主父海英:《功能观视角下“金融地位”问题研究》,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0期。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7-68页。戴相龙、黄达:《中华金融辞库》,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到2007年底,美国所有家庭住户及企业持有的房产价值增长了145万亿美元,这相当于GDp的2264%。而在2001年底,其还只有GDp的1635%。这几年间,房产价值增长了864%。见郭峰:《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监管改革》,载中国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8181,2010年3月9日访问。[11][英]马丁•沃尔夫:《金融资本主义如何转型?》,载http://hi.baidu.com/tian.tiantu/blog/item/bcccf238d18e29c8d46225afhtml,2010年3月9日访问。[12]参见[英]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徐毓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62页。[13]转引自白钦先、常海中:《金融虚拟性演进及其正负功能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14]金德尔伯格在《金融危机史》中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说明了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猴子看,猴子学。眼看着一个个失去头脑和判断力的“猴子”义无反顾地冲入信用无限膨胀的虚幻泡沫中,然而泡沫终归是泡沫,无法承受人世间如此的“沉重”。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上演着“金融危机”的悲欢离合。金融危机让经济学的假设基础“理性人”彻底破产。也许巴菲特的感觉最理性:每个人都会有贪婪和恐惧,我不过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加尔布雷斯在《1929年大崩盘》中将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因于人们的贪婪和恐惧。[15]参见2009年6月18日奥巴马就金融监管改革讲话,载中国金融网http://mmm.zg.jrw.com/news/2009621/mmm/842863887700html,2009年6月21日访问。[16][德]托马斯•莱塞尔:《法社会学导论》(第4版),高旭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17][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2页。[18]参见[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第2版),徐子键、何建雄、朱忠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83-84页。[19]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中国经济法律构成的运行的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20]参见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21]奥巴马采取行动限制大银行:根据这项拟议中的规定,商业银行将被禁止拥有、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或向其提供顾问服务。银行业监管机构将不仅仅是有权执行这些限制法规,而是必须执行。载华尔街日报网http://chinese.wsj.com/gb/20100122/bus102337asp?source=whatnews2,2010年1月22日访问。[22]2010年6月22日,德国、法国和英国三国已经联合通告,宣布开始征收银行税,所得资金将用来弥补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损失。6月23日欧盟也向第四次G20峰会提出征收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交易税,美国提出要对银行的负债征收银行税,以此来让银行承担更多的金融经营风险。对于上述做法各国反映不一,但究其实质,征收银行税或者金融交易税只不过是让金融经营者自身为金融经营保险。[23]同注[20],第12-14页。[24]在国际对冲基金鲜有涉足的市场中,中国是最大的一个。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双引擎”之一,但金融市场并不完善且处于重要体制转型时期。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累计升值幅度约达到6%,但远不足以平息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强烈预期。这些因素无疑是对对冲基金莫大的诱惑。虽然我国仍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但对冲基金早已不满足于通过周边市场间接获利。QFii、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项目等资金往来渠道中,对冲基金的身影开始若隐若现;一些贸易合同、直接投资也成为其保护色。“灰色”的对冲基金已经开始尝试进入中国,虽然暂时还不具备在中国兴风作浪的条件,但仍然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对中国经济和金融造成重要影响。[25]what'snextforReformingwallStreet,http://www.opencongres.org/articles/view/1889whatsnextforReformingwallStreet,2010年5月23日访问。[26]英国的现代金融的发展历程就是如此,英格兰银行最初作为政府债务的人和财政资金的筹集人,交换得来私人垄断金融权;以金融行为主体为标准可以划分政府、公司、家庭、国际金融;从金融经营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划分为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27]金色降落伞也称黄金降落伞,是指按照聘用合同中公司控制权变动条款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补偿的规定,金色降落伞规定在目标公司被收购的情况下,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离开公司,都可以得到一笔巨额安置补偿费用。金色降落伞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金色”意指补偿丰厚,降落伞"意指高管可规避公司控制权变动带来的冲击而实现平稳过渡。这种让收购者“大出血”的策略,属于反收购的“毒丸计划”之一。其原理可扩大适用到经营者各种原因的退职补偿。巨额的补偿方案使收购方的收购成本增加,成为抵御恶意收购的一种防御措施。但其弊端是也有可能诱导管理层低价出售企业。[28]ConsumerFinancialprotectionagencyactof2009,http://www.opencongress.org/bill/111h3126/tex,t2009年12月15日访问。主要

金融学的功能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竞争;新业态;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027-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崭新的数字金融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功能的融合逐步改变着传统金融生态、业态和模式,并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等金融的“外行人”逐步踏入金融领域,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推进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降低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成本,改变金融的格局与环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基于各自的优势融合发展,为金融体系的完备、金融业务的丰富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金融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引导创造更加丰富的金融新业态。

一、互联网发展催生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

互联网发展产生了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为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1.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物质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技术基础、平台基础和客户基础等。

第一,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深刻改变着传统金融模式,推进了金融深化发展,为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云计算通过分担电脑存储、计算及扩展等功能,提高了用户计算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通过交叉配置服务时间满足服务需求时间分布不同的用户需求,提高服务响应效率。陈甚澍(2012)认为云计算技术能够降低银行业的成本、风险,提升其竞争优势。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等方式创造价值,成为驱动创新、提高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基础。谢平(2013)指出,大数据为金融活动参与者的信用评级提供了支撑。在大数据技术运用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违约概率。

第二,互联网平台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用于匹配参与者双方的需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平台基础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数据层,主要是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原始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反馈;二是规则层,主要由交易规则、运营规则、管理规则、安全规则等构成;三是应用层,主要是为金融需求者提供集支付、理财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当在模式创新基础上的用户累积数量达到质变之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层、规则层和数据层会出现联动创新的局面,呈现出向综合化或横向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三,互联网的客户基础强调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互联网的客户基础旨在汇集客户资源,覆盖长尾市场,这要求单个客户边际服务成本足够低和客户数量足够大以实现规模经济。借助于互联网服务渠道能够有效获取大量客户,同时降低单个客户的边际服务成本。二是互联网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和便捷化的服务需求。随着市场用户信息的不断透明化,客户需求不断凸显个性化,借助互联网的金融服务能够实现对客户的细分,充分挖掘客户潜在需求,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客户需求出发提升服务价值。

2.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功能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功能基础主要包括支付功能、信息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其中,支付功能是金融的基础设施,信息功能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资源配置是提高配置效率的支撑。

第一,传统支付是对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支付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实现债权债务清偿的制度与组织安排。以运营商为主体的模式下,运营商通常将用户手机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通过扣除用户话费进行支付交易。以银行为主体的模式下,银行通过运营商获得通信网络服务,将用户的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绑定,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支付。在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体的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与运营商、银行和商家合作,共同完成支付交易,合作方权责明确,有效提高了支付效率。

第二,互联网的信息功能不仅优化了传统金融的“提供价格信息”的功能,而且使“价格信息”的内涵得以丰富。一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利率指标更加准确地反映资金的供需状况,引导资金的配置效率,为金融机构带来了价值增长。二是信息的流影樗孀胖Ц痘疃,对这些支付活动蕴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了解客户偏好、信用状况等信息,通过精准营销实现金融机构的价值增长。

第三,互联网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是互联网技术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均能进行科学高效处理,解决传统金融忽视的小微领域的信用评价问题,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二是互联网能够实现跨国界、跨时区和跨领域配置资源,拓展传统金融配置的范围和边界,为风险管理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完善的交易工具,可深化金融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二、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动力分析

互联网技术发展形成了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这是金融模式创新的必要前提。从国内实践看,金融抑制、制度变迁和信息不对称为互联网基础上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环境和空间,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生态。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金融行业更为突出。信息不对称影响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并增大了金融交易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不能确定企业的风险与风险成本,导致商业银行只能依据平均风险值来确定企业利率水平。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低风险企业由于借贷成本高于自身预期而退出信贷市场,信贷市场存在更多的是借贷成本低于自身预期的高风险企业。在此背景下,必将推动信贷市场利率上升,同时增加信贷市场的整体风险,从而造成大量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可被视为一种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形成的“新金融中介”。互联网技术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加透明和有效,缓解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善资金配置效率。例如,p2p、网络众筹等金融模式的出现,从市场痛点出发,有效弥补了市场空白,推动了金融模式创新发展。

2.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institutionalchange)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制度变迁是以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突破原有制度的制约,解放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金融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制度滞后。从金融制度变迁的层面来看,我国原有的金融体系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金融体系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然而传统金融机构的牌照垄断、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忽视中小微企业等因素使金融体制改革整体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发展。

互联网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法律层面,为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国务院及各省部委纷纷出台相关规章,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政策层面,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在征信层面,互联网金融与征信体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机构应运而生。

3.金融抑制

对金融进行过度管理会导致金融配置效率低下,甚至金融秩序无序。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形成金融抑制,使得金融资源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金融抑制的特征,例如政府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信贷资金流向限制、信贷配额限制、银行开设分支机构限制等。

金融抑制导致了金融服务缺口不断扩大,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土壤,金融抑制下的市场需求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大量的金融资源被配置到了政府项目及国有企业等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及一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足。互联网发展推动了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为金融抑制局面的改变提供了支撑。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行业内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效率的提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对资金需求者的信用和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价,将分散化的金融资源高度融合,推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方向

依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经济社会属性、产业组织属性和功能属性等角度分析金融模式创新方向,为未来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指导。

1.基于互联网金融经济社会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金融功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向前发展。注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心理价值感知和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理念向传统金融持续渗透,成为互联网时代金融功能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农业文明背景下,经济具有较强的自给性、区域性和封闭性等特征,此时的金融功能仅是货币功能。工业文明背景下,经济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特征,生产要素跨地区和跨国界流动,金融功能从支付结算到信贷功能,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文明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发展丰富了信息交流的空间和信息价值创造的渠道,信息数据出现了跨时空、跨虚实的交互。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从服务生产功能向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与价值创造功能转变。

在此背景下,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模式创新的出现,融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基因、创新思维和消费方式,创造出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改变了现代经济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金融消费习惯。这在追求金融活动更加高效便捷的同时,也满足了广泛用户在支付、融资与投资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以关注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打上了关注内心、关注精神、关注感受的广义虚拟经济思想烙印,蕴含着社会生活价值重塑的社会经济生态变迁逻辑。

2.基于互联网金融产业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互联网金融产业属性演进方向表现为互联网系统与金融系统的相互交织和动态演变过程。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渗透和传统金融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使原本不交叉的产业领域实现了跨界融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向传统金融机构渗透,而且包括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g推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金融模式创新本质上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各种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持续交织、耦合与互动,生成新模式的过程。从互联网金融来看,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以电子化、信息化等方式进行金融交易,并融入以人为本、注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心理价值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内容,具有形态虚拟化、运行方式网络化等特征。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强调满足用户心理需求,让其因享受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而感知价值。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通过对信息数据等无形资源的挖掘和分析,使价值形成方式摆脱了传统有形资源的路径。互联网金融将价值创造与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金融民主化、普惠化为特征的产业组织属性和价值创造的演进路径。

3.基于互联网金融功能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以长尾理论为基础,互联网金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降低边际成本。互联网金融的边际效益递增规律使个性化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资金的时间、空间匹配边界和规模得以极大的扩展。互联网背景下的虚拟经济时代,新的金融产品、金融需求、金融服务以及新的交易关系不断出现,冲击并颠覆着传统经济基础上的传统金融模式与功能,使金融模式创新成为必要和可能,并推动了金融模式创新进一步发挥壮大。正如林左鸣(2011)所强调:“正是此类让虚拟价值走上前台的规则变化和观念更新,使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必要并且可能。”

虚拟经济重新定义了金融行业的价值分工和商业模式,让虚拟价值走上前台,利用新思维、新技术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和服务功能进行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将金融业态模式和本质功能加以网络化和及时化,是对传统金融功能进行的有益拓展,营造了新的金融生态圈及其价值创造方式。互联网金融精确对接用户的需求盲点,让金融回归普惠和民主化,让服务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满足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模式演进与功能拓展,既取决于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的渗透,又取决于现代社会大众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高层次的需求体验。通过金融模式创新与功能拓展,可向用户开放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制定权和所有权,为用户提供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生活体验和全新的金融消费生态链。

四、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与对策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迎合了我国金融产业发展新趋势,带动了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改变着传统金融生态和模式,不断地促进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1.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产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互联网企业逐渐开始拓宽业务范围,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还在不断地创新和探寻新型的业务模式。未来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有两类:一是依赖技术进步而实现的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平台和直销银行等;二是依赖与传统金融合作而实现的综合性平台和智慧银行等。

第一,基于技术进步的金融模式创新。从技术层面来看,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平台和直销银行等将是金融模式创新的新渠道。在移动支付方面,未来支付模式将围绕“金融+生物识别”开展。目前,利用指纹、声波、人脸、虹膜、指静脉等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集中在开户身份核验、缴费支付认证、自助机无卡取现等场景,如招商银行的“atm刷脸取款”、民生银行的“手机银行指纹支付”以及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刷脸付”“声波付”“空付”等。多渠道探索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场景,是未来金融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金融数据平台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平台+数据+金融”。利用大数据金融平台能够实现对用户数据的分析、挖掘,对用户信用进行评价,以及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等,推进金融模式深化发展。在直销银行方面,由于没有物理网点,直销银行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比如汇丰银行的直销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手机银行方式或其他电子渠道提品或服务。

第二,合作基础上的金融模式创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合作方式从“大数据+电商平台”向“大数据+综合性平台”转型。商业银行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能够积累大规模的用户,并通过平台规则、互动机制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合作背景下形成的数据、平台和金融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实现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综合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能够为用户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包括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融资担保和财富管理等,实现互利多赢的全新商业模式。未来将形成三大模式:一是以浦发银行为代表,关注消费金融和支付功能,利用高效的平台处理终端,构建跨平台、跨币种、跨渠道的支付体系;二是以招商银行为代表,关注创新财富管理服务,构建一个提供资讯、金融产品精选、在线理财顾问的全流程财富管理平台;三是以华夏银行为代表,关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功能,打造立足于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为代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的银企合作模式。

2.金融模式创新的对策

互联网发展与金融模式的创新深化,重塑了金融体系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应深刻认识互联网发展对金融模式创新的重要影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探讨促进商业银行创新的对策,为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支持。

第一,借鉴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体现为尊重用户体验、开放包容以及公平普惠等。传统金融企业应借鉴互联网思维,为其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参考。重视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细微变化,根据用户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设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学习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化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流程,最大化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

第二,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挖掘、整理和分析数据,把握产品发展方向和用户需求偏好,精准设计金融产品和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增强用户体验;线上线下方式相互配合,实现用户获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线下主要是进行获客和增加客户体验,线上主要是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便捷化。

第三,推进服务渠道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金融服务或金融交易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在此背景下,传统金融企业必须瞄准金融服务趋势,推进服务渠道创新。通过开发各种软件,利用线上银行业务替代线下业务,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郑州银行的“简单派”和“鼎融易”,通过自建或整合外部渠道,为其上下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利用广告宣传、新闻媒体和口碑等方式,推广渠道影响力。

第四,激发人才创造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潜力是商业银行金融模式创新成功的基础。通过引进具备互联网金融从业经验的人才,依靠技术溢出效应和流动效应,带动创新;通过内部人才培训,实现人才转型,支持创新;通过内部选拔或外部引进的路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支持金融模式创新,加快产品与业务转型。

第五,强化风险管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风险传播速度更快,冲击力度更大,需要对创新风险进行严格管控。要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将外部数据转化为预警信号,对用户进行有效监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8).

[2]陈甚澍.论云计算及其在银行业的运用前景[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黄桂田,何石军.结构扭曲与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转型经济金融抑制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1,(7).

[4]张成虎,金虎斌.互联网金融驱动创新机制研究[J].财经论丛:2016,(2).

[5]李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与融合――基于功能观的讨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1).

[6]李敏.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生态体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上海金融,2015,(12).

[7]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金融学的功能篇8

【关键词】金融创新经济增长

一、引言

广义上的金融创新不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还包括新的金融机构和制度的建立、新的金融市场的创设,从宏观的层面,金融创新甚至可以理解为整个货币信用的发展史,这时,金融创新就等同于金融发展。目前对金融创新作用的研究,大都是在广义的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建立的。

以1912年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论述为起点,经济学家们逐渐开始关注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流派。其中,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曾一度被各国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实践,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进行了金融自由化后都陷入金融危机中难以自拔。在这种情况下,以Levine和King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他们摒弃了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方法重新分析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在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了新金融发展理论。

二、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学界现有的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关系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很强的相关性只是一种巧合,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代表人物是琼·罗宾和卢卡斯。

(二)经济增长导致金融发展

代表观点是“因应需求论”,即经济的发展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金融市场的建立。

(三)金融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九十年代,Levine和King对80个国家从1960年到1989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金融发展导致经济增长。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该观点认为,金融的发展有利于长期投资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又要求金融市场的同步发展,从而促进金融的发展。

(五)金融创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这种理论主要针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不均衡,形成的价格参数扭曲,不能达到真正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有阻碍作用。

三、新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

以Levine为代表的新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金融市场具有改善资金融通中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从而有利于企业融资,促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创新,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而金融市场发挥功能的机制主要是: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揭示功能、公司治理功能、动员储蓄功能和便利交换功能。下边进行分别论述:

(一)风险管理功能促进经济增长

在此,风险管理主要针对流动性风险,所以也可以看作是流动性创造功能。在资本市场,投资者主要有两种投资选择,一种是流动性差但收益高的长期项目;另一种是流动性高但收益低的短期项目。流动性冲击的存在,使大量资金流入短期项目,而长期融资困难,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金融市场的发展集中了大量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不可能同时受到流动性的冲击,因而有变现需求的投资者可以把持有的长期投资转卖给其他投资者。这种流动性的创造激励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从而有利于长期项目的融资,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信息揭示功能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信息的获取和汇总方面能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具有比较优势,其对信息的揭示有利于降低单个经济主体搜寻经济信息的成本,也使社会的资源配置更加有效,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公司治理功能促进经济增长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特征,个人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成本极高。金融中介的出现带来了“监督”的功能,不但节省了投资者的重复监督成本,还便利了公司的治理,也有利用按比较优势进行更精细的分工,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四)动员储蓄功能促进经济增长

动员储蓄就是把分散的储蓄转化成资金进行投资。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不但给居民提供了一个持有分散化证券投资于高收益项目的机会,也能使经营效率好的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尤其有利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新科技企业的发展,从而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五)便利交换功能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的产生,金融市场的发展,都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交易,刺激了生产率的提高,又反馈到金融市场的发展上,从而形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总结

虽然存在争议,但大量的研究和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确实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目前,我国的金融系统内部存在大量的问题,对非正式金融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这需要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关注金融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金融学的功能篇9

【摘要】本文基于金融集聚理论,从经济基础、人力资本、政府作用、信息化水平、投资等层面分析了金融集聚主要影响要素及其对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的影响,为功能区建设提供了相应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郑州;金融集聚;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要素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研究”(编号:2013CJJ039)及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与金融人才培养研究”(编号:2014-zd-064)的资助。本文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规划项目“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性及机制的研究——基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视角”(编号:12YJC790191)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豆晓利,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

一、问题提出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加速,相比于其他产业,金融业表现出尤为显著的高度集聚现象,从世界范围内看,已经形成了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较为成熟的国际金融集聚区。在中国大陆,金融集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北京、上海已经成为代表性的金融中心,各地区也在打造服务于本区域的金融中心。国内外实践表明,金融集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中坚力量,通过发挥其“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仅需要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中心,同时更需要服务于本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样才能形成完善健全的金融层级体系。郑州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影响要素是什么,着力点在哪里?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早在2007年,郑州就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为郑州建设金融中心提供了更多契机。除了郑州,中部其他省份也在竞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将金融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选,打造彰显本地特色的金融集聚区,如武汉的“光谷金融港”、“江汉区金融集聚区”,长沙的“芙蓉中路金融街”等。总体来看,郑州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大致处于中部省会城市中游水平,与武汉、长沙还有一定差距。

二、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要素

1.金融集聚产生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一个地区经济稳定发展,才能确保金融中心稳定的资金流动和金融交易需求。金融中心大都产生在经济中心,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保障,金融集聚的形成是经济中心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国际上看,伦敦金融业的发展依赖于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纽约金融业的发展依靠的是美国在二战以后的迅速崛起,东京的金融业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观察国内的金融中心,近几年上海、北京、深圳在国际上金融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其实也是依赖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速发展。因此,一定的经济规模是金融集聚产生的前提。

郑东新区是中部地区的投资中心、重要的区域保险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郑州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而郑东新区作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龙头项目,又是郑州经济发展的核心。2012年,郑州GDp达5549.79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前十位。郑州现有的经济基础为金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人力资本对金融集聚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业属于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产业,人力资本是金融集聚产生和持续的核心要素。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支撑,只有不断培养并且留住金融专业人才,才能在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得以持续快速发展。

3.有效的政府作用为金融集聚提供重要支持。政府对于金融集聚的产生具有很强的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划拨土地、建设基础设施、招商引资,进而形成金融集聚效应。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是典型的由政府投资规划形成的,不同于市场形成的金融中心,政府对于功能区建设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中招商引资、人才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影响功能区建设的政策都有赖于政府的制定。因此,如何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是促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4.较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是金融集聚的重要条件。信息化发展状况是影响金融集聚的最重要因素,信息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金融集聚。信息畅通可以扩大金融机构的服务边界,使金融要素自发地向利润高的地区流动,最终形成金融集聚效应。信息畅通发挥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可以帮助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使金融集聚与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位于中部地区,相比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为滞后,更需要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为功能区建设服务。

5.自由的对外开放环境有助于金融集聚的产生。在现代经济中,不管是金融机构、金融资本,还是金融人才都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这些金融资源在选择落户地时,是否具有自由开放的对外环境是一个重要条件。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项目,自项目正式推动以来在对外开放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成功吸引大量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等金融机构入驻。因此,对于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来讲,自由的对外开放环境是影响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要素。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要素进行分析,认为金融集聚的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较好的经济规模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基础。但是,并不是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就一定能够成功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地方政府应避免盲目攀比建设和同质竞争,要发掘本地区优势与特色,真正发挥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作用。人力资本发展对于金融集聚的作用极为重要,建议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等地区,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在教育上下大功夫,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形成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此郑州在金融人才培养、政府人才引进等方面均需要下更大功夫。政府作用对于中国金融集聚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应保证地方政府拥有相对较好的财政能力,以支持本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否则有可能导致“金融资源财政化”的局面,成为金融发展的阻碍。同时,地方政府应保证财政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金融集聚离不开对外开放,这种开放不仅仅是对外国外商投资的开放,也是对临近及其他外省份的开放。金融集聚的形成非常强调信息化水平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北京、上海、深圳等金融中心无疑都是信息化程度最为发达的地区,郑州应该尤为重视信息化水平建设,弥补其处于中部的区位不足。

参考文献

[1]刘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08,(6).

[2]丁艺,李树,李林.中国金融集聚程度评价分析[J].软科学,2009,(6):9-13.

[3]庞贞燕,张明辉.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1):69-74.

[4]张晓燕.金融产业集聚的衡量体系和实证分析——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J].东岳论丛,2012,(2):51-53.

[5]林江鹏,黄永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金融中心建设[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49-54.

金融学的功能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发展;交易信用

        一、交易视角的农村金融内涵

        在交易视角下,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只有真正具备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能确保农村金融交易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自然会诱导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反,如果忽视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人为地向农村经济系统强行输入某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不会带来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反而可能使这种农村金融机构陷入运转困境。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组织规模是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交易的专业化供给主体,其本身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必然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因此,农村资金融通只是农村金融外在形式的概括,而非农村金融本质属性。农村金融不论其数量、规模、现代化程度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如何,其本质都是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是不同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活动,它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构成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农村金融系统是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二者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它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交易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讲,是农村金融交易条件不足的问题。基于交易视角,农村金融形态的变迁应该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只是其功能的实现形式。因此,农村金融的概念内涵在功能意义上表现为:

        (一)农村金融是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的金融,在功能范式的认知框架下,是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被人为认定农村身份,或只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农业金融,或仅在农业和农村领域为自身需要而开展业务活动的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只有那些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交易需求,在分工和交换体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组织体系才属于农村金融的范畴,即农村金融的交易功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的形态,而不是相反。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机构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和现代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其功能的发挥程度。

        (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从属于农村经济系统,研究农村经济问题应包括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要考虑农村经济的影响;同时,农村金融又属于金融范畴,是整体金融系统中的一个单元,研究金融问题不能回避农村金融。同样,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不能不考虑整体金融的影响,农村金融系统运动既是金融系统运动的一部分,又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既具有金融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农村经济需求相一致的独特形态,是宏观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双重作用的结果。

        (三)农村金融是内部功能和结构复杂多样的系统,农村金融的内涵既要从理论层面上根据整体金融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来理解,又要从现实层面上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状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理解。在理论上,农村金融应当包含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信托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或者说和整体金融应该是保持一致的组织体系。在现实上,农村金融则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断演化的动态结构。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

        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是由特殊主义信用向普遍主义信用的发展,实体经济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和经济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任、由信任产生的信用、持续信用形成的信誉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减少农村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农村金融交易风险和农村金融交易成本的制度,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保证。农村金融发展归根到底是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

        在把握农村金融发展制度属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农村金融的功能、特征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从功能范式意义上理解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金融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足够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为其使用现代化技术提供资金支持,以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为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其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农村金融需求往往因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和非正规金融成本过高而难以满足,农村金融交易的自我扩张动力不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失灵。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将处于低水平的均衡,进而进入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农村金融发展,使之超出金融交易的扩张的一般内涵。无疑,政府干预对早期的农村金融发展,尤其是重建并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十分有效。但金融展开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政府的有限理性和看不见的脚,必然使政府对金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出现对金融发展的过度干预,进而越来越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使农村金融发展因缺少有效的市场制度而停滞。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