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十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十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4: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1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四维度模型基本概况

农村金融服务的四维度模型包括顾客层面、服务理念层面、服务方式层面、服务组织系统。这四个基本“维度”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服务理念创新要根据顾客需求层面、服务方式层面和服务组织层面状况的变化而进行适时创新,顾客需求层面由于服务理念创新、服务组织的作用和服务方式的应用使顾客的金融需求和性质发生变化,服务组织层面受顾客需求层面、服务理念层面和服务方式层面的影响,所以四维度之间构成服务创新的一个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服务创新都不是由某一维度单独能完成的,而是各要素综合作用并包含各要素发展变化的综合体,它们共同形成了最终的服务创新成果。

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构成如图6.1所示:

二、服务理念层面创新

金融服务业不像制造业的产品创新那样是有形可见的,创新结果并不是一个有形实物产品,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新概念或方法,因此服务创新重要环节是“概念化创新”。所以在服务行业中,服务创新首先要进行服务理念创新,即提出新的服务理念。因为服务理念创新是服务创新的先导,用先进的思想来武装和指导实践工作。农村金融服务理念创新是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性进行的创新,即通过市场的发展水平和需求状况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充分认识自己提供的已有服务和竞争者提供的已有服务的状况,根据市场需求特性来对创新特性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服务理念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可以不断根据市场变化、顾客需求以及竞争者的状况来开发新的服务。

三、顾客需求层面创新

服务创新中的顾客需求层面的维度是指对顾客的金融需求的分析研究,包括对顾客界面中的实际顾客和潜在顾客的需求和特性。所有的服务创新都是围绕着顾客的需求和特性进行的,即服务创新的首要条件是获得当前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大量信息,所以分析顾客需求是金融服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顾客需求层面创新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三农”经济和农民个体等发生变化导致他们的需求内容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指农村金融机构对顾客需求的分析研究方法和决策思维等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

满足现有客户的金融需求,有效减缓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同时挖掘潜在顾客金融需求,通过发掘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来对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主导农村金融创新。挖掘潜在顾客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增长的需要,也是农村金融机构参与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由于供方与需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存在,加上“三农”经济的特殊性,这些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通过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挖掘他们的金融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恰当的金融服务。一方面能带动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特别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户通过得到金融服务,有利于实现他们发家致富的愿望。

四、服务方式层面创

服务方式层面包括服务载体和服务手段。服务载体创新主要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所依赖的服务工具的变化。服务手段的创新主要是指服务组织层面与顾客层面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及手段的变化。农村金融机构在设计顾客服务方式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服务对象是谁,他们有哪些经济和社会特性。二是顾客的有哪些方面的金融需求,潜在金融需求在哪。三是如何与顾客进行有效地交流合作,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经济特性制定相对应的金融服务。四是通过顾客进行服务后的满意度如何,顾客在服务中哪些方面得到满足,哪些方面不能得到满足。

五、服务组织层面创新

服务组织层面是指服务传递、管理、协调等组织系统,通过合适的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确保服务工作人员能有效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开发和提供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完成工作任务。服务组织层面侧重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组织安排,核心是强调现有的组织结构和员工必须适应新服务开发的需要,通过新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员工的培训来提升促使服务创新能顺利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金融内部人力服务资源。服务组织层面与顾客需求层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服务组织层面是服务的内部组织,即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内因,顾客需求层面是服务的外部系统,即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服务组织层面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服务创新的最终结果。服务组织层面与顾客需求层面是员工与顾客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不可分离的,两者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服务理念通过服务营销系统传递给顾客界面。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形成了二元的城乡经济结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仍占有较大比重,农业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发展促使的农业增长的程度的高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然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核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亦是如此,因为金融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间接影响了农业的收入。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健全,不能及时有效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称为金融支农的瓶颈。

在人们对农村发展理论的概念的确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直至改革开放,“农村金融”这一概念才被提出,金融和经济领域的专家才开始对其研究并逐步给出了定义。其中早起的金融学家认为,农村金融就是简单的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针对这一观点,众多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正基于此,农村金融在这种历程中不断扩大了其内涵,在2008年,在权威报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中对农村金融的概念有了官方的表达。即农村金融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各种金融服务。它是一种区域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城镇金融来讲的。它具有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种表现形成,其中非正规金融在我国重点是指为民间金融,是泛指在农村地区的资金融通、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农村其他金融活动的统称。这一概念普遍给业内外人士所认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就是指与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相联系的并且发挥重要作用的农村货币资金金融关系,农村金融主要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部分的机构。我国农村金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几大国有银行组成的正规金融机构,比如我们的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同时也有由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民间小额贷款公司等组成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体系。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金融体系制度的越来越完善,农村的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1.1推动了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使其得到稳步的前进

在上世纪的70年代,我国的现代农村金融主要围绕如何更好更快的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中心问题进行了改革,其具体包括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转型,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建设以及为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新型金融机构。其经历了初步形成阶段、发展定位阶段重新定位阶段和逐步开放阶段的四个历程,形成了适用于‘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的雏形。该雏形一方面包含由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9类正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涌现和扩展,截止2013年,全国已经有上百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它称为了农村金融机构最为亮丽的改革风景线。它们紧随时代步伐,联合实际运用,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业务种类,开展信贷产品的创新,此种创新受到了央行和银监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结合政策的春风,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如在江西、辽宁等重要林区采用了以林权抵押贷款的借贷方式,社会影响较大。

1.2“农业、农村、农民”的贷款比例和金额的持续增长

近些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持续加大。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所有金融机构县级以下单位贷款达到了14.5万亿元,增长了20%,县级以下单位和个人贷款占据了所有贷款的22%,与2007年相比较贷款额度相对增长了188%,5年间的平均增速达到了25%;在2012年的14.5万亿元贷款中,农民贷款达到了3.6万亿元,增长额度达到了16%,占贷款总额的5.4%,同时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将近170%,平均增速也达到了22%;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4.1%,较2007年末增长81.1%,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13.4%;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26.2%,较2007年末增长188.2%,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24.3%。

2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措施

2.1强化金融机构的为农民服务的意识

根据国家响应,应加强各级金融机构的责任感,在思想上,要提高政治觉悟,彻底贯彻党中央的战略方针,重视农民收入增加工作,要奔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克服一些消极思想如:不愿贷款给农民,不敢贷款给农民。同时在行动上应该提高主观能动性,要求每个金融部门要立足本职,将责任感铭心心中,才能有积极的行动,进而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服务。

2.2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首先要加大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同时应综合考虑,可以采取立法的形式,将商业性金融机机构推荐引入到农村中,提高农业领域中的融资效率,以促进农村资金的回流;二是深化利率等管理制度改革,对于农村的利率市场,对有些养殖业的利率我们应该加以取消,同时要在担保形式上,要创新贷款担保抵押机制;在担保机构上,要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走市场化的路子,开拓农村担保业务,吸引民间资本进人三农领域投资。

2.3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要实现农民增收,要彻底改掉过去一味的注重收购粮食的国有做法,要开拓市场,加大对其他领域的贷款支持,如物流体系,中介组织等等,以达到保证农用产品在使用交易中得以充分体现的目的。主要从下述三个方面做起。一是适度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二是切实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作用,保证相应的银行有相应的责任,不要产生现状中的分流和华而不实的现象,要充分发挥机构在人员信息和组织等多方面的自然优势,从而达到正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目的,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三是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风险监管,同时对所有的民间金融从事人员,进行相应的组织业务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人员的管理和素质水平。

2.4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众所周知,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决定了其本身承受的风险较大,如果没有一个较好的农村金融投资环境,资金的供求双方都不愿意参与农业市场。为构件良好的环境,首先要在信贷结构层次上,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以促使农业结构调整。其次要加强是加强对农民信用意识,善农村社会征信体系。同时要加强法制意识的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最后要结合农业保险相结合风险特点,建立和完善农村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促使农户对农业进行实质性的有效投入,提高收入水平。

2.5正视农村民间金融的地位

由于之前采取打压或一味的取缔等简单粗暴的方法,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农村民间的金融应采用大禹治水,宁疏勿堵的思想,这样做不仅顺应了农民的意愿,而且可以拓展金融服务的种类。但是,正视称为其合法地位的前提是要对现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进行整顿,使其实现合法化的精英,逐步纳入多层次、多角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6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管理力度

由于金融业交易涉及的风险较大,受骗的形式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归咎于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没有发货其应有的作用,尽到监管的责任。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关于民间金融的法律制度,补充民间金融制度上的缺陷,将民间金融至于法律的监管范围之下,进而保障农民的财权。

2.7正确看待民间自由借贷

由于民间借贷关系更加集中在亲戚、朋友或者企业内部等范围进行,它是一种区别于其他金融形式的信用形式,在农村民间得到盛行。但是它不是一种高利贷,只要不完全打乱了社会的治安,不一定要取缔,应当采取指引或支持的态度,在其愿意接受改组的前提下,同时政府积极劝导其走向从上而下的改组机制。使之保障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为非正规金融打造一个专业的投资平台,来保障其正常的运作。

3结语

总之,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先行。因此,合理合理的农村金融发展机制是经济稳步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和农民手续持续增收的基础保障。由于农民金融结构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艰巨性,使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解决。但是,农民群众和金融机构在贯彻上述相关措施的前提下,在不久的将来,将看到金融机构的彻底改革,从而带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让农民的收入持续走高。从而让农民真正体验到“三农”政策。

参考文献

[1]苏明,李敏.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3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乡村金融供给去乡村化

自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出台以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具备了国家层面支持的发展契机和平台。近三年来,中原经济区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大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于城镇而言还较为落后和迟缓。其主要原因,除了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外,乡村金融供给不足仍在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乡村金融与农村金融

国家统计局1999年制定并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该规定指出,乡村包括集镇和农村;而农村指集镇以外的地区。乡村是大概念,农村是小概念,乡村包括农村。但是,我们传统上所说的“农村”指的应该是“乡村”的外延和内涵,应该用“乡村”更为科学合理。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农村概念的外延突破了其内涵,以乡村代替农村的概念进行区域乡村金融的研究,并在概念上用“乡村金融”代替“农村金融”来研究“乡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问题,更加凸显了地域的确定性,使乡村金融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研究更加贴切,对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持研究更加契合。

2、河南省与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是国家对辖境进行行政分区的一个空间区域,设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中原经济区本身没有行政区划的概念内涵,属于中国综合性经济区。河南省全境被包含在中原经济区内,它的发展实际可以近似代表中原经济区的总体发展情况,它也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推动实施主体。在此特别说明一下,虽然河南省与中原经济区严格来讲不是同一概念,但是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可得性和系统的完整性,本研究近似用河南省的数据资料来分析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乡村金融情况。

二、中原经济区乡村金融需求调查

为了更准确了解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乡村金融的需求状况,笔者在2014年1月组织了50名师生对河南省的新郑市、虞城县、嵩县、社旗县、林州市等五个县(市)的500家农户和50家乡村中小企业2013年的金融需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农户有效问卷462份、企业有效问卷47份,有效率分别为92.4%和94.0%。样本的区域分布比较均衡,调查对象是户主和企业主,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强。

1、农户储蓄需求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户储蓄选择最多的机构是农村信用社,占52%;其次是邮政储蓄银行,占26%;选择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占14%;选择村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占8%。有47%的农户在2013年有民间放贷行为,且全体农户的结余资金有72%的用于民间放贷,储蓄和理财动机不足。从而可以看出,在商业银行中,中行、工行、建行、交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及浦发、光大等股份制银行在广大乡村基本没有分支机构;只有邮政储蓄银行和少量农行的分支机构在为农户服务。此外,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各金融机构为农户开展的理财等衍生金融服务非常欠缺。

2、乡村金融信贷需求分析

在被调查的47家企业和462家农户中,2013年有41家企业和226家农户进行了资金借贷;还有一部分企业和农户有资金借贷需求但因各种原因未进行资金借贷。另外,只有24家企业和101家农户从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了借贷资金,还有27家企业和115家农户是从民间获得的借贷资金。在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中,所有企业和农户都是通过抵押或担保的形式获得的,但同时还有较大比例的贷款是需要私人关系或私下打点才能获得。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农户和中小企业有贷款需求,但苦于无抵押或担保,不能从正规渠道借到资金或借款非常困难。

在贷款期限方面,有38%的乡村企业和55%的农户借款期限在1年以内;1―3年的比例分别为51%和39%;3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1%和6%。在借贷利率方面,农户和乡村企业在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一般在7%~15%之间,但只有少量贷款利率在10%以下;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在12%以上。

从农户和乡村企业贷款需求来源来看,农户贷款主要用于做生意、农业生产、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和治病,分别占41%、32%、28%、16%、17%(有些借款有多种用途),其他如衣食消费、人情消费等相对较少。从而可以看出,农户借贷资金的目的主要是为再生产或为提高再生产能力所需。乡村中小企业借贷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流转,分别占47%和82%(有部分借款同时用于两个方面);借款的大额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且主要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流动资金使用的借贷金额较小,主要从民间借贷获得。

从对乡村金融需求的调查结果来看,无论生产还是生活,当前中原经济区广大乡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都比较旺盛。由于农户和乡村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极大地抑制了广大乡村地区的扩大再生产,因而对改善和扩大乡村地区的消费结构和能力产生了很大的负激励和负效用。

三、中原经济区乡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1、政策性金融供给情况

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及其分支机构是河南省唯一支农性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2012年末,其贷款余额为1500.5亿元,但其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而支持乡村流通企业建设和小企业贷款仅156家,金额为17亿元;对广大农户基本不提供贷款支持。

2、商业性金融供给情况

在商业银行中,中行、农行、工行、建行本来在广大乡村的集镇都有分支机构,但随着商业银行的改革,大部分分支机构被撤并,只有农行有少量的营业网点。另外,由于邮储从邮政分离的缘故,各乡镇基本还保留邮储的营业网点。

2012年末,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存款余额为3362.36亿元,贷款余额为1224.32亿元,存贷差为2138.04亿元。从而可以看出,资金的外流比较严重。在贷款余额中,农户贷款余额为95.32亿元,占比仅为7.8%。农行贷款的主要去向是效益好、规模大的龙头企业,比如河南煤化集团、平煤神马、双汇集团、思念食品等企业,而对乡村中小企业基本不予支持。

2012年末,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个人储蓄余额为2547.91亿元,对公存款余额为494.09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仅为392.5亿元,存贷差2649.5亿元,存贷比仅为12.9%。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主要针对城镇开展,近两年虽然对农户和中小企业放贷,但准入门槛较高,贷款额度较低。邮政储蓄银行把大量乡村的储蓄转化为城镇的贷款或资金外流。

3、合作性金融供给情况

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及其各分支机构是河南省广大乡村金融需求的主要供给机构。2012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5609.41亿元,贷款余额为3533.66亿元,名义上涉农贷款余额为3211.47亿元。但是,农信社的涉农贷款一般利率较高,程序较为繁杂,其支持大型农业深加工企业等客户较多,农户和乡村小微企业贷款比较困难。

4、新型金融机构供给情况

新型金融机构主要是指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村镇银行总数为56家,覆盖69个县(市)区。但是,村镇银行在经营和发展中也存在乡村信贷落实难、资金短缺、控股模式单一、结算系统孤立等问题。

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共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291家,注册资本128.75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在全省18个省辖市实现了全覆盖;2012年累计发放贷款230多亿元,贷款余额130多亿元。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和风险控制上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5、非正规金融供给情况

河南省非正规金融主要是指民间借贷,由于其手续简便、期限灵活、利率协商等优势,在乡村的农户及中小企业中非常有市场,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民间借贷已经占到乡村金融供给的近一半。因为民间借贷资金所有者的经营目标易于异化,且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给经济金融系统带来了较大风险,比如2012年初河南省安阳市投资担保公司集体“跑路”所引发的非法融资崩盘等恶性事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恐慌,严重扰乱了当地的金融和经济秩序。

四、中原经济区乡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1、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设计导致信贷机构和资金的去乡村化

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经济决定金融,乡村金融在组织机构、制度管理和产品服务等方面与城镇相比严重滞后。从组织机构上来看,比如郑州市不但有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等规模宏大的商业银行,还有中信、光大、广发、浦发、招商、兴业、民生、华夏等股份制银行以及汇丰、东亚等外资银行,更有实力雄厚的地方性银行如郑州银行等,同时应该在乡村大显身手的农村信用社也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城市的发展,且这些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遍布各个街区。而广大乡村地区基本只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在提供服务,基本是每个乡镇保留一个营业网点。从制度管理上来看,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较为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而乡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从提品和服务上来说,城镇金融机构为居民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非常丰富和便捷,比如股票、国债、基金、理财服务等;而乡村金融机构能提供的也基本上是传统的存、贷、汇三类产品和服务。

2、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导致信贷机构和资金的去乡村化

(1)政策性金融功能单一,商业化倾向明显。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作为政策性支农金融机构,其主要功能就是为支农服务。但是,近年来,基于利润目标考核的需要,其资金使用主要倾向于风险低、预期收益高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其信贷资金基本不考虑乡村中小企业和农户。

(2)商业性金融逆向流动,支农功能不断弱化。2000年以前,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商业银行在河南省各县(区)都有分支机构,甚至在乡镇都有部分营业网点。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商业性金融机构与乡村中小企业及农户因“信息不对称”或单位资金信贷成本太高,导致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使得他们存在“惧贷”和“惜贷”现象,甚至“一走了之”去乡村化。当前,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在各乡镇基本没有营业网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只在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城设立分支机构。而这些商业银行即使在乡村设立分支机构,其对农贷款额也远远少于其吸纳的存款额,其资金倒流现象比较突出。

(3)邮政储蓄银行存贷严重失衡,乡村资金被不断倒吸。各商业银行从广大乡村纷纷收缩,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空间,加上其依靠全国邮政汇兑联网的优势,邮政储蓄银行在广大乡村有广阔的市场和吸引力。2003年其吸收储蓄存款542.55亿元,2012年达到2547.91亿元,是9年前的4.7倍。但是,其在2012年发放的贷款总额仅为392.5亿元(包括对公贷款),因经营机制和政策的制约,其涉农贷款比例更低。邮政储蓄银行全国调整储蓄存款的经营模式,从河南省广大乡村吸收的大量储蓄存款被转化为其他省(市)的信贷资金来源,加重了广大乡村的资金外流趋势。

(4)合作性金融管理落后,支农能力欠缺。从理论上讲,合作金融应该是由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从而解决广大乡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金融弱化问题。但是,从现实来看,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流于形式,从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到各基层营业网点,其人、事、财、物等各项管理及运营都有明显的“官办”色彩,自上而下的行政干预、内部人控制等垂直管理特征明显,已经失去了低成本、合作互助的性质。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因历史的原因,农信社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也较弱,影响了支农业务的创新性开展。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农信社共有员工64672人,但35岁以下仅18221人,占比28.2%;中级及以上职称9021人,占比13.9%;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2566人,占比19.4%。而同属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郑州银行(原郑州城市信用社),2012年末,其员工40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73.2%和70%。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员工年轻化、高学历化更加明显。因农信社员工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距较大,加上机制体制僵化,支农能力比较低。

(5)新型金融规模小、网点少,难以满足广大乡村的信贷资金需求。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金融组织虽然为增加乡村金融供给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村镇银行总数仅有56家,每家银行的贷款余额大致在3亿元左右,这些有限的资金往往被用于县城的优质企业,只有一少部分用于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同时,村镇银行存在网点少、吸纳存款和通存通兑能力差等问题,使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乡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导致信贷机构和资金的去乡村化

乡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乡村金融主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制、信用、市场、制度及政策等要素综合构成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35年来,河南省广大乡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金融生态环境也有较大改善。但是,与城镇及发达地区乡村相比,其金融生态环境还存在很多缺陷。一是农业生产效率依然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2012年河南省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4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525元,仅是城镇居民的36.8%。农村居民的低收入和低消费使金融机构缺乏服务的动力。二是乡村信用环境差,信用意识淡薄。截至目前,河南省广大乡村地区还未建立征信体系,农户和乡村中小企业诚信意识普遍淡薄,由此,乡村金融机构不愿或不敢放贷,即使放贷利率也较高。三是对经济、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经常是“有法不依、依法不严”,部分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经常是“赢官司、赔诉讼费”。这些顽疾不解决,金融机构去乡村化的趋势会愈加突出。

五、扩大中原经济区乡村金融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功能全的乡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

(1)引导政策性金融经营目标的转变,强化其支农功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主要的支农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在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农业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摒弃信贷资金过于商业化的使用理念,主动向乡村贫困地区倾斜,使信贷资金真正起到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同时,还应拓展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支农功能。国开行应按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使其在大型农业项目的开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上发挥支持作用;信保公司应对农产品或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出口提供大力支持。

(2)加大农信社的改革力度,突出其支农的主体功能。明确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科学管理、提升人员素质,把农信社办成真正体现以互助、合作、保本微利为主要目标的为广大乡村服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并根据乡村发展对资金结算、金融中介服务、票据流通等需要,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提升经营水平和能力,真正把农信社打造成“农民身边自己的银行”。

(3)培养多层次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激发商业银行参与支农的积极性。当前,各大商业银行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商业银行能否对乡村提供金融服务,关键看乡村的金融市场是否具有竞争性和吸引力。对广大乡村而言,输血不如造血,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竞争性金融市场,从而使乡村金融具有造血功能。作为以支农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农业银行,有义务支持“三农”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其商业性资金融通功能,提高对农业产业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邮政储蓄银行的储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乡村,应鼓励其利用强大的网络优势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对于中行、工行、建行等商业银行,政府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其自愿涉足“三农”市场,为农服务。

(4)加大地方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新型乡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当前,河南省新型乡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资金互助社等。但是,近几年来,因为政策扶持不到位、资金供给总量不足、风险控制难度较大、高素质管理人员不足等原因,这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较为缓慢,支农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应强化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完善乡村市场服务体系,降低乡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建立风险担保与损失补偿机制;打造资本运作平台,大力引导行业资本和民间资本注入新型金融机构,改善其资本结构。同时,还应构建科学的风险规避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打造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硬的人力资源队伍,提升新型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规范并合法化民间金融,促进乡村金融的充分竞争

当前,在正规借贷远远不能满足乡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借贷以其方式灵活、手续简便、利率和期限协商等优点,在河南省广大乡村地区深得农户和中小企业青睐,但它同时也存在脱媒化、风险大、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等缺点。政府应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采取引导、规范并使之合法化的思路来对待。其一,鉴于民间借贷已成为乡村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早在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出台地方性法规如《放贷人条例》等,为民间金融搭建规范化、合法化、机构化的制度平台,疏通和引导民间闲散资金,保护正当的民间融资行为。其二,应厘清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区别,合法的民间借贷,虽然利息比正规金融高,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供求的真实“价格”,能促进生产,改善居民生活。而非法集资是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以欺诈为手段,容易破坏乡村金融秩序,社会风险较大,政府应予以严厉打击和取缔。其三,应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的乡村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养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互助组织,以满足乡村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

3、完善乡村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消除涉农贷款的后顾之忧

金融机构涉农大都是信用贷款,其风险相对较高。应建立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来分散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其一,可以由地方出资或牵头,农户及中小企业参股或出资,建立专业化的信贷担保机构;或者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当地龙头企业和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户和乡村中小企业担保。其二,可以在农户“自愿结合,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实行联保贷款。其三,创新农民融资抵押制度,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抵押、权益抵押等担保形式,盘活农户和中小企业资产,扩大信贷抵押范围。

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是涉农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供给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涉农贷款的财政补贴机制,并由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建立财政支农风险补偿基金,专项用于涉农贷款的风险补偿。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地方政府应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保险公司自愿开展涉农保险,并能在开展涉农保险业务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优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降低金融风险和交易成本

(1)要加强信用文化和法制文化建设,减少道德风险,增加违法成本。大力开展信用村、信用镇和信用农户的创建工作,建立农户和乡村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建立和完善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大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必严”,让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主做到诚信、知法、守法。

(2)规范地方政府参与金融活动的行为,确保信贷机构可以自主地以市场化的行为进行金融交易。当前,基层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已严重影响了乡村金融的效率和信用环境,急需规范。应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合法行为边界,使他们的主要职责转变到提供公平的交易环境、创建良好的地方信用环境等方面。

(3)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金融的有效供给提供硬件支撑。乡村金融生态的完善,尤其要缩小乡村与城镇发展的差距。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乡村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乡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的成本,增加金融机构开展涉农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减少资金外流,缩小城乡金融差距。

(4)创新乡村金融的相关政策措施配套,打造良好的乡村金融软环境。应稳步推进乡村金融利率市场化进程,真正形成基于高效竞争的乡村金融利率市场化机制。创新乡村金融的产品和市场,及时推出适合乡村不同领域、阶层、用途、期限的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创新乡村金融资金回流机制,形成资金向“三农”聚集的“洼地效应”,有效遏制资源外流。创新政府、银行、企业(农户)三方交流合作机制,达到互信、互利、共赢的目标。

(注: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经济区乡村金融及其创新研究》(2013CJJ0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河南金融年鉴编辑部:河南金融年鉴(2013)[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2]谢金楼:发展村镇银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J].苏州大学学报,2011(1).

[3]孙保营:中原经济区乡村金融及其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4]董帮应、赵星: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农村金融供给弱化问题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12).

[5]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姜霞: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发展探析[J].武汉金融,2009(10).

[7]徐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析[J].征信,2013(2).

[8]李同彬:农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J].理论探讨,2011(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体系;反馈系统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还包括影响金融生态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互相关系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系统地推进,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村委会、乡村合作组织、农村企业和农户等相互配合,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政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三、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generalsystem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complexadaptive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四、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监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政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五、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助性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政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六、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发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5

谨防“城市化陷阱”

城镇化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最大引擎,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防范“城市化陷阱”,新型城镇化不能再走我国过去和拉美国家城市化的老路。

城镇化建设应以县域为重点。当前提出的“城镇化”,是兼顾城和镇两个范畴的科学发展概念,重点不是大城市的扩张和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相反,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可能更有意义。我国现有县级以上城市658个,县级以下镇近2万个,单靠大中城市接纳不断增长的农村转移人口是不可承受的,必须重视近2万个镇的发展和承载能力。

城镇化根本要解决“三农”问题。过去几十年城市化形成的2亿多农民工并未真正市民化,大城市人口集聚后加剧了管理滞后的矛盾,中等城市发展不充分,小城镇分散、功能欠缺,说明“城镇化”不能再走过去的城市化建设老路。新式城镇化的根本是改变农民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缩小农民与市民的差距。只有“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城镇化才有基础,才有意义。

要避免“城市化”陷阱,新型城镇化要做到“六个必须”:一是必须以产业化为支撑,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就业和基础支撑,逐步解决公平待遇和生活保障;二是必须以质量为根本,在产业布局上实现科学发展,要多渠道、不同梯次解决公共投入,建设上要立求环保节约;三是必须以结构合理为前提,以市、县两极城市为重点,坚持农民“离土不离乡”,完善产业架构,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和促进机制;四是必须以市场化运作为依托,依靠企业和农民、农村合作组织的主体地位,依靠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金融创新,依靠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避免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陷入债务风险;五是必须以生产发展、生态改善和生活提高为目标,要伴随撤乡并镇和行政区划及户籍改革,要有利于增加农田,节约行政成本,使农民“离土不失地”;六是必须提升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集群效应,城城连动、城镇连动、镇乡连动,实现内涵式发展,防范大城市拥堵和小城镇“萧条”。

探索新式农村集体经济模式

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的一次释放。应利用新式城镇化建设的契机,以提升农村整体生产力为目标,深化改革,探索农村生产方式的二次变革。

制度创新进一步放大农村生产力。一要破解农民“离土不失地”问题。解决好农村土地的确权、农民土地使用权或财产权流转问题,创造适合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生成机制。二要因地制宜地多层次推进行政区划、农民城镇户籍改革。探索多渠道筹集财力方法,鼓励就地市民化,建立多层次农民市民化制度体系,实现梯次过渡。自下而上,先推进中心镇、县级城镇的改革,配合产业化建设,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引导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减轻大城市压力。三要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向社会开放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投资;农民土地补贴资金需要财政补贴、商业化拆迁补偿和企业投资等多渠道解决。借助财政改革和金融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和传统投融资体制,财政资金由直接建设或补偿农民转变为发挥杠杆和撬动作用。四是积极支持发展新式集体经济。农民市民化面临购房、创业、养老三大资金瓶颈,单体生产也缺乏经营和开拓市场能力。要培育壮大新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和体系,实现农民自己建设新农村、城镇化。

探索新式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当前农村有村委会、村官、合作社,农民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思想不断解放,有领头发起人和资本投入,就有望引导大家走新式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新式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模式要因地制宜,但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是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如农民以土地使用权等物权或资金入股,实现集体成员之间的利益捆绑,可在各地普遍建立的农村合作组织基础上,按自愿原则尝试推进。二是培育和寻找适合带动集体经济运行的经营管理机制。经济需要合适的领路人、经营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就地选拔;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进企业经营、合作,或委托经营管理。三是探索建立能为农民广泛接受的农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建立新式集体经济的体制和制度保障。四是政府和金融要支持农村和农民首创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如配套户籍改革、政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探索新型农业补贴激励机制,金融业给予资金服务和支持等。

破解城镇化建设融资瓶颈

经济市场化和资本化水平不高,社会资金转化机制不畅,缺少资本金和缺乏金融服务是当前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应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和民间主导的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区域经济建设资本化、金融化。

在市场化机制主导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投融资问题上可以尝试的方式有:一是以政府平台公司投资为主,但随着负债融资政策逐渐收紧,面临着地方负债水平过高风险,需要调整公司资产结构和运作模式。二是引导大型企业投资,有的县域或新区建设可以直接交给大型企业,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可以为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出路,未来潜力较大,需要观念转变,做好对接协作。三是金融创新开路,发挥社会、企业的资源优势,用私募基金等方式引导资金抱团投资,带动城镇化建设,未来潜力很大,要求政府舍得放权让利,转换思维,合作共赢。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6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互联网金融;特点;可行性;问题;对策

1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随着20世纪后期“农村扶贫”和“微型金融”的推开,联合国于200s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了“普惠金融”:在政策、立法和规章制度的支持下,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将会建立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即可持续的、能够给人们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2006年中国小额信贷z父杜晓山将“普惠金融”的理念带人中国,致力于提高金融覆盖面,体现了金融公平。近年来,随着微型金融的发展,农村信贷市场越来越得到重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普惠金融重点关注金融涉及面较少的农村、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等,重视低收人人群的金融需求。现实中农村地区往往基础设施较为欠缺,农户居住分散,农业产业风险较大,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在经营农村金融时产生较大的成本,影响其财务可持续性。2013年6月随着余额宝的面世,互联网金融得以迅猛发展,这也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促使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良好发展,这才是重中之重。2013年6月13日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余额宝正式_卜线,成为中国第一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从此也翻开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另一页。余额宝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_卜市18d规模即达到66亿元,半年后规模达到18s3亿,2014年末达至alsX89亿元,是2013年的3倍左右,余额宝的发展正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所在:便捷交易、稳定收益。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1。互联网金融正以其极具个性的特点冲击传统金融机构,并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提供支持。

2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可行性

普惠金融是新概念,互联网金融是新事物,在农村地区通过互联网媒介实现普惠金融具有划时代意义。分析为什么金融资本在市场的作用下不愿意流向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不愿意进人农业产业。因为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与工业相比,农业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农产品的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的特点,且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致使农业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风险容易驱赶资本。农民生活在农村地区,其居住地点往往是分散的,使得资本信贷增加了交易成本,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给他们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金融抑制。这些产生金融抑制的因素可以说是地理方面的影响,当然还有供给方的价格排斥、营销排斥以及需求方的自我排斥等f31距离”导致金融抑制产生,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而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将有效缩短农村地区与金融机构的“距离”。互联网金融依托自身网_朋浸务平台和移动支付手段,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在时间与空间_卜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资金运行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实现农村互联网“村村通”以及互联网金融下放农村,减少农村金融传统机构的物理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营销、电子化的交易与批量化的跟单处理,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降低相关机构经营成本。通过农村信贷大数据的批量储存、分析、处理,可以快捷高效地了解农村金融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信用历史记录以及生产经营情况,有效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题。互联网金融依靠自身独有的优势,与传统农村金融开展竞争合作,为农村信贷新格局的形成提供支持。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的竞争主体越来越多。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纷纷进驻农村领域,众筹融资、网络信贷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迅速崛起,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加快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互利合作也越来越多。2014年年末,京东集团与格莱瑕中国达成合作,希望为中国农村的金融需求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201s年年初,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投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同时借此扩大企业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范围。这一事实反映出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可行的,其实践性是普遍存在的,从而扩大了农村金融覆盖面,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支持。

3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3.1违约风险较高

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缺乏法律监管和保障,容易诱发非法集资、恶意骗贷的问题。以p2p为例,p2p网贷平合准人门樵东树氏砂府炸管并弱中干万群n全n}的了甲捷高效容易吸引投资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短期投资、高额回报”等口号进行虚假宣传,吸引一大批客户投资其虚假项目建设、金融产品,然后卷款跑路,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近年来发生的p2p骗局不计其数,如非法敛财规模达500亿人民币的“p租宝”,2016年4月曝光的“忽悠3万人骗3亿元”的“惠卜贷”等。目前,我国近200。万的p2p投资者中,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陷人骗局,占比将近10io。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违约风险值得关注。

3.2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

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从事金融活动的困难首先在于个人信用的衡量,然而中国农村征信数据资料缺乏是常态。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里,约5亿人的信息只有身份证号码,另外还有5亿人的资料没有进人该系统,当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农户。当前,中国只有小部分农民建立了信用档案,许多农民因为未与金融机构发生信贷行为而缺乏信用资料。而且很多进人征信系统的农户,其信用资料是不完整的,往往只具有基本信息与“银行信息”,缺失“非银行信息”。征信体系构建不完善,使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时缺乏评定新客户信用的依据,增加了道德风险,减少了贷款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互联网金融至今仍没有接人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同业之间也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

3.3管理体制有漏洞

首先,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是关键。互联网金融不具备类似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清算结账的体制,其风控管理存在缺陷,在市场的单一作用下,互联网金融容易诱发各类风险问题。其次,在金融平台_卜,客户资料的保密、交易过程的资金安全这些技术管理都不容忽视,一旦互联网平台的安全技术关口被网络黑客攻破,将会危及客户的信息与资金安全,也会使潜在客户丧失信心。最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政府对其缺乏监管和法律约束,也没有详细规定其准人门槛与行业规范,由此容易产生各种政策与法律风险。

3.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且不说互联网、电话信号的接人,村道建设、农业设备维护等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俗话说“路通财通”,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连汽车都无法通行,更别说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说的“互联网金融”,金融是核心,而互联网是前提,前提都没有更不用谈后续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也是相关政府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虽逐步提高,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运用、操作等,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仍然一窍不通,即使有相关方面的说明,农户仍然难以完全理解金融的相关术语,更不用说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计算,因而进行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推广与教育也是必需的。

4对策

4.1政府要加大激励和加强监管

4.1.1鼓励发展。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毫无疑问会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一定冲击,政府不能因为其对传统机构的利益威胁而限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反,竞争与合作往往是并存的,政府应该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发互联网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弥补现实中的缺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政府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鼓励其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扩大农村互联网金融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资本运行效率。4.1.2加强监管。政府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需要就以下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监管。例如,设立严格标准的准入护几制;实行机构信息公开化,规定互联网金融企业按时_卜交相关时期的财务报告等;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设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指数,定时评估其经营业绩,要求其网络技术安全系数达到一定程度,对不符合相关指数的企业进行暂停营业或劝退等处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4.2完善农村金融的征信体系,提高农村的信用透明度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回到金融体系中来,客户的信用评价仍然是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我国农村征信存在缺陷,信用数据采集过于狭窄,难以全面反映征信对象的真实信用状况。完善现行征信体系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模式,积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征信体系,充分利用线下农村地区本土金融机构的人员网络与信息优势,联系线_卜信息平台的构建,实现“线_卜线下”征信体系的有机结合,分别发挥其优势,提高信用数据共享度,减少数据使用成本,从而降低信贷行为的违约概率,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效率,推进农村普惠金融。

4.3增加农村地区基建投入,加大金融知识教育宣传

传统银行在农村地区增加营业网点会增加成本,影响其经营利润,单纯依靠这种内源式增长,难以在短期内改善落后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在支付电子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方式向偏远地区推广的成本毫无疑问将会远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拓展成本。政府通过提供公共财政支持,完善这些落后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适当运用财政补贴等方式增加农村地区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率,以此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实践提供基建支持。对于农村金融的知识推广,直接派遣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宣传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此会增加人力成本,但对于一些农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这是可行的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与覆盖,网_卜金融知识的教育视频、文字介绍等都成为了现实,通过网络教育,一方面农户能够随时通过网络进行金融知识学习提高自我;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相当一部分人力成本,但这种方法需要村基层干部的配合,引导农户进行网_卜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琳,虞斌.普惠金融文献综述fJl.海南金融,2014(2):85-88.

[2]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木质与风险fJl.国际经济评论,2014(5):103-118.

[3]马九杰,t.木健.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14(8);5-11.

[4]干峰,刘婷婷,路振家.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现实需求、困境与建议[J].新金融,2016(11);32-3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7

“家庭农场”一词来源于欧美,因此对中国本土家庭农场的概念界定学术界始终存在诸多争议,其中的大多数观点仅指出了家庭农场的某些特点,但并未能完全精确地说明家庭农场的各种特性。笔者在走访了浙江省内几家典型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对关于家庭农场的多种定义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且劳动者长期专一地从事该种农业活动,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并能够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企业化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二、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浙江省家庭农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特别是2013年和2014年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并释放了一系列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的利好政策。受到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浙江省家庭农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急剧增加,时至今日,浙江省家庭农场规模已经达到6000多家,其中分布较为集中的有慈溪、海盐、绍兴等地。

就经营范围,浙江省家庭农场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包括瓜果、蔬菜及园艺种植业和水产及家禽养殖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农业生产门类,部分地区有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充分体现了家庭农场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特点。

除此之外,浙江省家庭农场的盈利能力较强,据有关调查显示,浙江省从事家庭农场的农民人均均收入达普通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倍以上,这对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同样不可小觑。

由此可见,发展家庭农场是浙江省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浙江省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框架、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然而,浙江省家庭农场的道路还很漫长,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浙江省并没有统一的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对于家庭农场的认定,各地差异较大,这成为阻碍阻碍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障碍。另外,浙江省家庭农场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经营模式,没有先进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因此,与家庭农场与专业化的种养殖相结合的专业化的经营体制和盈利模式尚需完善。

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恐怕就是资金问题了,目前,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和信贷保险机制都难以满足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困境

(一)融资渠道较窄

上表是浙江省统计局关于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渠道的统计信息,由图可知,农村信用社是目前浙江家庭农场的主要融资渠道,占到76%,民间拆借占18%。这反映了广大农村地区融资渠道较窄的状况。这其中既有体制机制造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金融政策长期以来对农村资金需求的忽视和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造成的。当资金需求较多时,商业银行和私人信贷机构较高的利率,对一般农户来说,很难承受还款付息的压力。

(二)借贷规模较小

目前浙江省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融资规模很难跟上农场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这一方面由家庭农场的经营特点决定,另一方面又受到目前信贷机制的制约。浙江省家庭农场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其经营规模扩张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填补土地流转、机械动力、技术设施等各方面的资金缺口,另外在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打造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据调查显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借贷,其重心越来越向城市偏移,农村能够得到的金融支持微乎其微,信贷结构的城乡不平衡使浙江省农村借贷供不应求。

(三)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缺乏

家庭农场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这就需要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然而浙江省家庭农场的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调查显示,浙江省家庭农场由于自然灾害或瘟疫等造成的损失主要以政策性补偿为主,只有小部分是通过保险公司进行补偿的。据了解,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意为第一产业提供担保服务,理由是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过大,保险公司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远离家庭农场的风险担保业务。

四、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成因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浙江省除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外几乎没有专门为农村提供信用贷款的金融机构,然而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受利益的驱使开始撤销在农村的营业网点,其主要业务范逐渐向城市工商企业偏移,更多地为城市提供信贷服务。各大商业银行更是对农村的借贷服务避而远之,对家庭农场没有推出专门的金融服务,其提供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远远不能满足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长期性经营的需要。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谓劣迹斑斑,各金融机构缺乏对农村融资市场探索的积极性,缺乏对农村提供创新型金融服务的创造力,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农场的融资难度,更提高了家庭农场的融资成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乏善可陈是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缺乏有效抵押物,阻滞家庭农场融资

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业企业的生产工具如播种机、收割机等大部分都不能作为信用贷款的抵押物,包括农村的土地、种植大棚等也多不被金融机构作为有效抵押物,而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如厂房、机械等都可以充当贷款的有效抵押物。我国物权法规定凡不具有所有权的物品均不能作为抵押物,而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所需的土地大多数是通过租赁得来的,另外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特殊性,即农民只有对土地的使用权不具有土地所有权,所以作为农户最宝贵的财富的土地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这严重制约着我省家庭农场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更新。

(三)家庭农场信用管理制度缺乏

长久以来,浙江省都不曾关注农村的信用建设,对农村的信用缺失状况疏于管理,直到后来家庭农场兴起才开始重视农村信用建设,因此对于家庭农场信用评级的探索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制就没有信用贷款的依据,农村信贷的不发达与这种状况脱不了干系。

(四)农业保险机制不完善

据了解,浙江省大多数保险公司没有为家庭农场提供风险担保的经历,也不愿为家庭农场提供担保。这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农场风险意识薄弱,不懂得通过合理的途径规避风险,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保险机制不健全。浙江省农业风险控制处于起步阶段,风控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险种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的需要。同时,浙江省更没有建立农户、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三者处于脱节的状态,这让农场的融资受到来自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双重牵制,可谓腹背受敌。

(五)家庭农场自身风险性巨大

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使得金融机构不肯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首先,在农产品的生产阶段极易受到自然灾害和瘟疫的侵害,依靠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尚不能准确预测和预防这些灾害的到来,极端气候的多发和世界性传染性疾病的日益增多增加了农产品受灾的不确定性。除自然灾害外,对于生产技术掌握不足也可能使农场遭受巨大的损失。其次,在农产品进入市场也面临着风险。由于农产品从开始生产到上市需要的时间周期长,市场价格可能发生变化,这种信息的滞后性可能造成家庭农场的亏损。另外,由于大多数农场生产的产品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这使得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很可能入不敷出。因此,家庭农场自身的风险性使得金融机构贷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较大,家庭农场的违约的概率也相对大于其他工商业企业。

五、突破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现有金融机构多热衷于向城市工商企业放贷,服务重心向城市偏移,远离农村金融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和家庭农场进行补贴的政策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农村金融市场,重新回归农村金融市场。另外,建立新型的,专门服务与农村的金融机构是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治本之策。这样的金融机构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渐转化而来,该金融机构收录本地区家庭农产的详细资料,了解各个家庭农产的资金需求规模和期限,通过对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特点的准确把握,为家庭农场提供精准的信贷服务。

(二)突破法律限制,扩大抵押物范围

要解决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首先要推进法律政策放宽对融资抵押物的限制,给予土地权利抵押效力,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家庭农场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使用权和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应建立专门的评估测算机构,对家庭农场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进行评估,同时,由政府设立担保基金,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顾虑。另外,家庭农场所拥有的其他生产资料如农业机械、蔬菜大棚等进行登记入库,据以抵押贷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家庭农场的抵押物不足,贷款数额小的问题。

(三)构建家庭农场信用评级制度

目前,浙江家庭农场未能形成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家庭农场的信用管理十分松散,导致银行无法获取准确获取家庭农场的资信状况,无法向家庭农场提供贷款。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首先应有各地的工商部门牵头信用评价机构和家庭农场,信用评价机构收录家庭农场的信用状况,家庭农场需要借贷时将评价机构提供的证明交付银行,由银行进行核实,确定放贷数额与期限。建立起“家庭农场-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信用评级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家庭农场的信用缺失。

(四)完善保险体系

要促进家庭农场的稳定发展,完善保险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家庭农产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对农业保险业务冷眼相待,导致家庭农场规避风险困难。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者,政策导向影响着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诸多经济主体,因此,在完善农业保险的过程中政府任然要起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可以给予提供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税收优惠,少收或免收保险营业税,引导保险机构向更多地提供农业保险业务。金融机构也应进行农业保险险种的创新,完善理赔机制,简化理赔手续,即保证农户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同时也通过吸引更多农户投保使自身利益得到维护。从家庭农场的角度,家庭农场应该正确对待保险,摈弃小农经济时代对保险的普遍看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8

在此笔者试对社区银行做一番探索。

从国内外经验出发,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升级有两种可行模式。一种是改组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是商业银行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从机构重组上打通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可视为“大”“小”对接机制的升华。这种模式要求以现存的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易于监管,有利于村镇银行总体的风险控制。不利的是,机构升级后大股东易位,主导权转移,可能受制于发起行的经营惯性,脱离“三农”。另一种模式是借鉴国外微型金融和合作金融发展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实践,探索组建“农村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源于西方金融发达国家,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毛细血管”,规模最小,但数量上占主体,是为居民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绝对主力军。社区银行扎根社区,其最大的优势是与居民之间天然的“亲友”关系,有信息优势。社区银行依赖于核心存款(当地居民和微型企业的储蓄),因此在中国发展社区银行最大的好处是,改变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抽水机”的经营惯性,改善农村资金外流趋势,让更多本地资金留在本地,可以从源头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因此,在通过政策引导存量农村社区银行(包括各类农信社)回归“三农”的同时,更根本的是通过微型金融升级机制,形成增量改革动力,充实壮大农村金融微观基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社区银行是一类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微小客户(主要是微型企业和居民家庭)提供金融服务的区域性的小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的分支机构一般很少,美国2002年社区银行的分支机构平均为3.4个(含总行),最多的在10个,其客户目标群定位在当地的小企业及个人小客户;同时,为保证竞争力,存款利率高于大银行,贷款利率比较灵活,收费也更低廉。因此,社区银行虽然体量小,但由于其经营灵活,对客户提供比较贴身的周到金融服务,因此其竞争能力很强,一旦出现金融危机或大规模的金融风险,这些社区银行往往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9

论文摘要:金融市场营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所必需的现代管理理念,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和运用。文章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方面概括了学者们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能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

市场营销理论在金融业中应用方面的研究,国内最早的成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胡树鲜(1990)最早提出了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应用问题。范钦建(1991)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李汀(1991)是国内第一个使用“银行营销”概念的。郝子文(1994)是国内最早使用“金融营销”概念的。由此开启了我国金融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

而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成果则出现的相对更晚一些。杨兴东(1998)在对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信用社运用营销技术开拓业务问题,重点介绍了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这是国内最早的关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成果。此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这些成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研究

营销观念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处理自身、客户和社会三者利益时的态度、思想和意识。有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就营销意识而言,黄胜(2000)认为金融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继而探讨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提出了制定人才战略、区域战略、服务形象战略的建议。朱清(2007)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认为农村信用社要在开放的新的农村金融领域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实施金融营销。魏明、马基民(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市场营销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建立新的市场营销观念;重新调整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手段等构建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邹璐(2007)以银行营销理论、“五种力量”模型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强营销管理的必然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特色的业务营销管理。

就营销理念而言,周志太(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必要条件。实施贷款营销要增资减息减债减税,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再造股份制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客户经理制度,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袁军(2003)提出农村信用社要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贷款营销,找准市场定位,制定战略规划,开展调查研究,树立营销品牌,创新产品营销等问题。赵祺(2006)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认为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取向,树立信贷营销的全新理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信贷营销战略,稳固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实现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经济效益。张小荣(2007)提出农村金融机构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营销,要通过转变观念,培养营销意识、准确市场定位、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发挥营销合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唐锦虹(2009)认为应将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引入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领域,并针对客户群特点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还必须解决贷款产品如何抵达目标客户群、如何评估控制风险以及如何形成规模效益等问题。必须根据成本效益观念,对销售渠道、风险评估和审批操作整个信贷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优化。湖北经济学院村镇银行调研课题组(2009)以湖北省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职员意识、资金、产品、营销渠道、营销效果等方面总结了当前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全员服务意识,拓展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创新,凸显村镇银行特色;拓展营销渠道,更新业务推广方式;坚持市场定位,提升银行良好形象等对策建议。

二、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营销战略是从总体上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规划、指导、约束。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是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就营销战略和策略而言,丁全喜(2000)在阐述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及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推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营销战略选择,剖析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营销管理的理论依据,分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提出加强和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营销管理的措施。陈卫东(2000)阐述了中国农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发展过程,概述了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归纳了中国农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的七个组成部分,并描述了目标市场策略。庞灵久(2002)简单介绍了农村信用社的营销概念,以及搞好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进而分析了产品策略、价格策略、竞争战略的运用。雷新宇(2002)分析了湖南农业银行进行市场营销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营销发展阶段和经验的介绍,以及国内外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比较,对湖南农业银行的总体营销战略和具体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围绕营销战略和市场定位,对营销制度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营销人员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对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和公共关系等营销组合策略的研究,从整体上对市场营销进行规划,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冯冬梅(2003)、陈汉源,熊少美(2003).袁军(2006)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等营销战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实现其战略目标。

就市场定位而言,张丽明(2006)认为农村信用社自身实力先天不足,要想拓展生存空间必须优化市场细分,科学界定目标市场,正确进行市场定位。吴建亚(2008)认为农村商业银行应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差别化定位和差别化经营,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在分析现有金融格局和农村商业银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牛艳梅(2009)在对市场定位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基于西部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从市场定位的视角阐述了农村合作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即提出了区位定位、客户定位、功能定位的定位策略。葛君(2009)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市场定位存在的缺陷,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实践经验,提出农村合作银行要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定位,认清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面临的经营困难、存在的不足等,扬长避短,为自己拓展出一片独特的发展空间。李秀茹,郭庆海(2009)从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绩效水平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实现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有序竞争与协调发展。四川银监局课题组(2009)针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定位不明、支农职能不强、运行效率不高、资金循环不畅等问题,尝试借鉴国际政策性银行发展经验与国内的有益探索,从我国农牛水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出发,提出应进一步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并据此研究确定业务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

围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市场定位方面的研究成果最近两年较多。郭艳艳(2008)运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定位的建议。刘宛晨,段泽宇(2008)认为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一定的支持下能够满足农户信贷需求。熊玉军(2008)提出我国村镇银行应明确自身定位,重点营销自己的目标客户群;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零售服务;深入农村群众,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大胆创新信贷决策、利率定价、风险控制机制。章芳芳(2008)、伍昆(2008)、阮勇(2009)、张笑尘(2009)、程昆,吴倩(2009)等对村镇银行市场定位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2008)提出了小额贷款公司应明确市场定位,服务农户、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等目标客户。陈玉娟,孙利荣,吴伟中(2009)提到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定位问题。

三、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营销策略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是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具体运用的营销技巧。李树彬(2002)针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现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营销策略。汪腾(2006).黎玲英(2008)进一步阐述了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市场营销策略。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

(一)农村金融产品策略

姚胜(2001)认为金融产品开发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农业银行腻得市场、吸引客户的前提。应加大创新力度,改进营销方式,采取有竞争性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抓好超前开发、整体运作、批量营销、捆绑服务四个环节。谢磊,田柳(2005)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和推广创新的信贷产品是发展的关键。梁婉霞(2006)对中国农业银行外汇理财交易类产品市场的战略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外汇理财产品市场营销策略问题。彭健(2008)、朱灵芝(2008)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特点,探讨了银行卡产品的创新策略。张洪刚(2008)从农村信用社产品开发与创新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产品创新不足的根源,提出了产品开发与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彭思敏,余香东等(2009)介绍江西省星子县农村信用社推出农户联保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收费权抵押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分析了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制度缺失、市场缺失、产品缺失、监管缺失等问题,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大力开发有本土特色的信贷产品,建立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相匹配的监管体系,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对策与建议。张秀倩,张锦等(2009)介绍了河北省唐县农村信用联社与唐县南店头乡政府、合作社联合创新担保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剖析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王波(2007)简要介绍了网上银行等金融电子产品的发展、特点以及风险控制程序,对扬州市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环境特征、市场营销机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弊端。根据网上银行的产品特点,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建立新的市场营销综合管理模型,制定出新的市场营销方案,并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其中的流程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简要介绍了实施营销方案的配套措施。王艳晖(2009)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网上支付业务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网上支付业务7pS策略组合及具体实施方法。强调运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组合,以可盈利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最终实现网上支付的经营目标。

(二)品牌策略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2001)认为通过发现和评价品牌市场机会,实施品牌目标市场营销,开展品牌营销组合策略,执行和控制品牌营销计划等才能建立起中国农业银行自身特色。李和平,马恩利,黄新涸(2002)认为农村信用社应该策划、打造、经营好小额信贷品牌,要加强宣传策划、营销和服务。涂印平(2003).骆颖(2008)提出塑造中国农业银行品牌问题。王德平(2005)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品牌形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提高小额农贷品牌认识,强化小额农贷品牌优势,拓展小额农贷服务功能,加大小额农贷品牌营销,强化小额农贷风险管理,加大小额农贷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品牌效应。

(三)分梢梁道策略

崔健(2002)认为发展功能完善、手段多样的“金融超市”已成为中国农业银行更新经营理念、拓展业务空间的必然。这就需要引进“自助式”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自由、舒适的服务;发展“在线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理财服务;提供“套餐配送”服务,使客户真正体会实惠的服务感受;创建“仓储式”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采取“网络式”经营方式,消除区域、条块分割固有的掣肘。王瑞华(2005)从商业银行分销渠道的迅猛变革着手,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有形网点形状,提出通过对传统营业网点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对现有网点功能进行全面整合、对现有网点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米加快分销渠道的变革。

(四)促梢策略

赵兰(2003)认为中国农业银行创新促销策略主要是对促销组合四种主要方式的整合与再造,即把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四种基本促销方式组合为一个策略系统,达到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果,从而顺利实现促销目标。李高帆,马先国(2007)对中国农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广告策略、人员促销、公共关系等促销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广告主题的确定、广告媒介的选择方面确定广告策略;在人员促销中注重新式柜台服务、差异化个别服务;在公共关系中通过新闻媒介,宣传银行形象。主动与客户保持联系,定期做好回访。

四、农村金融市场客户关系研究

客户关系是指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发生、发展的信息归集。客户关系管理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维护好自己的客户资源,保证客户的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羞金泉(2002)以郑州市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整合营销理论、激励理论等对如何推行客户经理制进行了研究。王春生(2003)概括了农村信用社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客户信息管理、客户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提出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要求:设置理财业务的“值班经理”和咨询专柜;进行“农村信用社再造工程”,整合内部流程;开展金融信息咨询、信用评估和专项顾问服务业务;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立健全客户经理制度;制定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陆宇明(2005)从客户关系营销的角度,对农村信用社公司业务客户关系营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促进公司业务发展的新营销策略:明确营销战略目标,找准正确市场定位;加强服务质量控制,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加强品牌形象的策划宣传,密切与客户的接触和沟通。乔颖慧(2006)在对客户关系营销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推行客户经理制中实施关系营销策略的实际,提出加强客户关系营销及管理的改进措施。高云(2007)在系统地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客户经理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客户经理制的内涵、理论基础、组织模式及组织架构等,针对电子化建设设计了一个辅助信用社客户经理进行客户管理的软件系统。同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制度现状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制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陈飞(2004)、王娟(2009)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实施客户经理制以及客户经理管理问题。

卢德勇(2004)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状况进行了阐述,从多方面分析了重庆农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思想认识层面,应该解决领导重视、唯技术论、分步实施问题;从具体工作方面,应成立相应机构,着重分析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加强电子渠道的建设,配备相应人员,加快机构扁平化和服务特色化,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等。薛玮(2005)从客户管理的角度对中国农业银行常州分行内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实现手段,对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做了详尽描述和应用说明。谢晓林(2006)结合连云港农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重点论述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高层次市场营销体系,再造业务办理流程,实施完善的客户经理。邢松(2004).陶景慧(2006)、钱旭潮(2007)对中国农业银行客户经理制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

寮婕(2006)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客户资源状况,提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稳妥地培植新生客户;建立客户征信体系;优质客户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科学的客户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公祥旭(2006)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条件和基本构架,剖析了目前实行客户经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发展银行推行客户经理制的具体措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2006)分析了客户战略的含义、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施客户战略的目标、原则、途径以及配套措施。赛婕,孙大旺(2006)、郑承枝,傅智勇(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营销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客户营销的建议。刘海(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机遇及职能定位,提出了补缺者营销战略。其服务营销管理的策略包括:以客户为展服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制,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五、农村金融市场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研究

营销的根本目的是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更有效地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要并使顾客满意。顾客满意直接决定和影响企业的盈亏。许斌(2004)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及其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湖南省农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采用面谈调查法和留置问卷调查法,经统计、计算,测算了湖南省农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并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的途径。沙永红(2005)对中国农业银行顾客让渡价值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顾客让渡价值管理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了提升顾客让渡价值的策略和原则,最后对提升策略进行了实施评价。鲍胜龙,田彬(2005)对中国农业银行徐州市分行营业环境、服务设施、服务水平、金融产品、品牌形象、客户建议栏等方面进行调研,进而分析了客户满意度情况,提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对策。程祯(2006)认为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存在很强的关联性,高顾客满意度来自于提供高的顾客价值。金融企业通过不断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获取竞争优势。分析了如何提高顾客价值,减少顾客成本。李广海,陈通,王磊(2006)建立了农村信用社满意度的模型,以此来检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建设和满足农民信贷需求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为改善绩效提出了理论指导。

林昌华,吴肇光(2007)根据服务营销中“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农村金融服务顾客差距的产生,以及如何弥合。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需要逐渐培养服务营销管理的理念,领会顾客差距的原理和本质,不断改进金融服务的质量,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促进顾客关系,使组织实现差别化,增加对客户的附加值。把战略思考和管理决策的重心放在服务上,从影响顾客差距的内在因素入手,利用服务设计的准确传递实现金融组织之间的差别化,增加顾客的附加价值,从而维系与顾客的牢固关系,才能确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六、结语

总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一些学者和实践者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这对于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成果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对具体的营销问题的分析很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措施往往过于宏观而难以操作。事实上,营销本身是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的活动,首先应着眼于内部的流程改造和提升,实现“全员营销”、“全方位营销”、“全过程营销”,通过金融市场营销活动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社会需要。因此,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活动更多是微观的、具体的、可操行的,研究者应该更多围绕这些活动以及相关参与主体展开研究,从中探寻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进而指导农村金融机构的实践活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念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金融困境;对策

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戏之一,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率却与美国相差甚远。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而我国的城镇化率在2014年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只有54.8%,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统计则只有35.9%,这之间相差的18.9%就是农民工,而且我国的城镇化还存在高低不均、“伪城镇化”、片面注重城市规模扩张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经济增长压力巨大,要想在此背景下继续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就必须担负起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新型城镇化”是党在十明确提出的概念,那么何为“新型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改变过去只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局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于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无疑是重中之重。提升城镇化质量,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我国农村金融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所以,找出产生困境的原因并加以解决是当务之急。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网点也越来越多。然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也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1、金融供需矛盾

资金的供给不足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障碍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的逐利性,金融资源不断地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城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业,导致农村资金匮乏。而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的地区却恰恰是资金外流严重的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生产规模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工程大都是公共产品,体现的是社会价值,不存在回报盈利的问题,而现存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目的仍是以盈利为主,两者恰恰相反,相互制约,使城镇化进程在建设初期就受到资金不足的阻碍,致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缓慢。不言而喻,由于长期存在供需不足,在农业生产上的资金支持都无法保障,更不用说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保障了。资金需求不足也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在剧烈的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农民的投资首先要考虑经济利益,但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比,一直都是处于弱质微利状态,很难激发农民投资于农业的积极性。农业得不到投资,就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更加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2、农村金融支持不能适应新的城镇化投资发展需要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资金供需的矛盾,而是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在职能上,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是政策性银行,主要承担粮、棉、油收购的贷款等,承载的业务与作用单一,无法从事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商业性金融机构包括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其不但没有大量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反而存在将大量资金用于非农领域的现象。农村的非正规金融组织――民间金融组织目前来说都没有合法化,制度也不健全。虽然民间金融组织比正规的金融组织灵活,但是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范与指导,而且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一直受到正规金融组织的排挤,使其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尽管民间资金额巨大,但是由于民间金融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金融产品贫乏,业务单一,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能性也不大。总的来说,我国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制经济结构,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也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村金融的管理更是严重落后于城市,这对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存在金融服务空白从而限制新型城镇化发展

金融服务网点设置的合理性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否能够协调全面开展。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网点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金融服务需求少,难以支撑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撤并现象严重。现在大部分乡镇只有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两种金融服务网点,邮政储蓄所是只吸纳存款,不发放贷款,这使得农村贫困地区支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仍有大量的资金空白,造成恶性循环。

4、农业保险的发展滞后放缓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当前,我国农民接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对于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有些农民更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很小,没有认识到农业保险的办理是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另外,一般的保险机构都在县级地区,农村地区没有保险服务网点,遇到自然灾害后,保险机构的服务态度差,理赔周期长,使农民投保意愿下降,而且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风险大等特点,使得农业保险索赔率高、回报率低,政策保障和法律基础薄弱,导致2015年来农业保险业务持续下滑,从而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应紧张的局面,放缓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资金支持的唯一选择。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仅表现在规模上,还表现在结构上。所以首先要建立系统的农业保险体系,不但要尽快研究对保险的专门立法,而且要为农业保险提供政策支持,尽快研究出台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减免相关税费,提供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服务。其次要对有一定规模和管理制度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合理规范化管理,允许领取执照并开展金融服务业务,而且要能够进行农村非正式金融替代品的开发和管理。引导农村人口选择新的投资渠道(如债券、股票、基金),盘活农村剩余资金,有力地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

2、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有利于金融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也会降低农村金融交易费用。首先要加强农村的诚信教育,对农民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之风,把创建农村信用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次要完善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公共平台建立一个对不良信用的惩罚机制,由此促进农村良好信用环境的快速形成。当然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逐步消除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单靠农村自身的资金积累难以满足建设规程中庞大的资金需求。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三大经济职能,通过政府的合理调控,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需求。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加强执行中国银监会农村金融的基本功能,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权,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监管体系的创新发展与完善。政府还应依法行政,杜绝不应有的行政干预,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化的程度。县级政府也应该建立良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软环境,强化社会信用维护制度,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和农村新闻媒体等参加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网,实现社会信用资源共享。

4、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改变金融服务观念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农村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支持。现行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发放的贷款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生产性借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金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生活贷款将增加,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创新和扩展个人信贷委托业务。另外,由于农户的基本文化水平不高,农户与金融机构的往来还是停留在“柜台式”的,这极为不便,而且效率低下。因此,需要通过科技、网络、金融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要推进小额支付系统的应用,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化支付提供的多层次、低成本的支付结算服务。增强农村信用社结算服务,改善农村用卡环境,着力推进非现金支付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方便办理农户结算。

三、结束语

总之,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辅相成。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给中国农村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也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建制、管理制度和资源配置的完整与均衡才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资金来源的根源。只有如此,才能让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更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饶媛媛: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oL].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8).

[2]赵毓声: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金融改革[J].经济视野,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