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金融投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4:54

农业金融投资篇1

关键词: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农业上市公司;公司投资

一、引言

金融发展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有些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甚至是可以忽略的[1][2],但有些学者强调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3][4]。从宏观角度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仍未得出确定的结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可能共同被一个遗漏的变量影响,因此确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更为有效的办法是研究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5],从微观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微观经济实体各个企业投资的影响。

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开始出现利用公司层面的微观数据,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一个较为复杂的研究主题是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缓解公司融资约束,提高外部融资能力,促进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进而促进总体经济增长。

大多数的研究是基于跨国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一国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里,金融发展能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成长[6]。Love(2003)利用36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提高公司外部融资能力,降低公司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且这种作用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融资对公司的约束尤为显著。islamandmozumdar(2007)利用31个国家1987-1997年的跨国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内部资金流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近几年,一些研究开始转入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认为金融发展能够降低企业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缓解外部融资约束程度[7][8][9]。

国内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李斌和江伟(2006)从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企业增长、企业规模的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进而对公司成长的影响,认为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负相关,与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正相关[10]。饶华春(2009)利用2003-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民营上市公司较国有上市公司更为严重,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较国有上市公司得到更加明显的缓解;金融中介的发展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中的作用远比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大[11]。沈红波等(2010)对2001—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和现金流高度敏感,存在着明显的融资约束现象;金融发展显著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金融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显著低于金融发展较弱的地区;国有上市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比民营上市公司小,但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较国有上市公司得到更加明显的缓解[12]。况学文(2011)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数,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发现,金融发展和市场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缓解其外部融资约束程度[13]。

大量研究表明,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为严重的外部融资约束,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金融市场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变过程,从不发达向发达的发展过程,金融发展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研究金融发展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相对较少,对中国的关注更少。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全部上市公司或者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对发展相对弱势的农业上市公司关注较少。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利用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选取287个公司年有效数据,从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的影响,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提供经验支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

资本市场的不完美,使得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企业的外部融资行为将受到约束。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产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的投资一定程度上依赖内部现金流。内部和外部融资成本差异越大,融资约束的效应越强,企业的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性就越明显,企业的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金融发展通过金融资源扩大、产品增多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大量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减少交易成本,进而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发展中产生规模效应,通过贷款的分散化等途径降低信用风险,提高了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金融发展有助于有效降低或者克服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投资企业和项目进行评估,甄别好的投资项目,为有成长性的企业提供资金,促进企业投资和技术创新,减少信贷分配的扭曲,改善信贷分配的效率,提高资金的分配效率。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

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缓解了融资约束,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进而促进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投资。

(二)变量选取

在研究融资约束的文献中,对不可观察的融资约束指标的度量是分析融资约束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Fazzari,Hubbardandpetersen(FHp,1988)将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作为资本市场上融资约束所导致的投资不足的证据。以后较多的文献也采用现金流和投资行为的关系来衡量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得到了与FHp(1988)类似的结论[14][15]。企业的融资约束与内部现金流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融资约束的效应越强,企业的投资对现金的依赖性越强,本文融资约束指标选取时,仍采用这一方法。

关于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Goldsmith(1969)提出金融相关率的概念,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采用全部金融资产与全部实物资产比。KingandLevine(1993)利用三个指标:一是反映金融系统的相对规模的金融中介的流动负债,采用广义货币m3或m2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二是反映金融系统的结构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总的信用余额中所占的相对份额;三是反映金融系统的效率的银行系统向私人和公共系统的信贷数量。murinde,V.(1994)运用信贷、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展指标来综合衡量金融市场发展的水平。odedokun,m.o.(1996)运用货币存量对GDp比率(m2/GDp)来衡量银行体系对帐单的负债方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资金来源的效率),并且运用信贷存量对GDp比率来衡量银行体系对帐单的资产方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资金运用的效率)作为金融发展的指标。温涛等(2005)运用货币存量占GDp的比率、信贷存量占GDp的比率、股票和证券的市值占GDp的比率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综合相关研究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采取了货币化程度(m2/GDp)、信贷存量对GDp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以及股票市值与GDp的比率(经济证券化比率)作为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分别用Fm、Fi和FS表示。

(三)模型选择

研究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的模型中,欧拉方程投资模型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模型,由abel(1980)最早提出,描述公司最优的投资行为,Bondandmeghir(1994)对其模型进一步改进,提出基于价值最大化,资本存量取决于前期资本量、折旧以及投资的欧拉方程模型,这一模型避免了托宾Q值的计算,同时控制未来预期收益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在文献中被大量应用[16]。Laeven(2003)把利润方程和成本调整函数引入该模型[17],最终得到如下模型:

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不一定表示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问题,而可能表示由问题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问题。为了确定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到底是表示融资约束问题还是过度投资问题,采用以现金流比率(iF)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进行区分。由于企业的无形资产投资相对固定资产投资来说更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无形资产投资来说更容易产生过度投资问题(Hubbard,1997),因此如果现金流比率(iF)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的系数为正值且显著,则意味着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表示融资约束问题,而如果现金流比率(iF)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的系数为负值且显著,则意味着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表示过度投资问题。模型转化为:

iK表示为固定资产净额、在建工程净额和无形资产净额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iF表示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现为现金流比率,衡量融资约束的指标;YK表示销售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XG为无形资产净额与固定资产净额之比,反映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是否是过度投资问题引起。Fm为货币化程度、Fi为金融机构信贷比、FS为经济证券化率,用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

当β’4显著为正值,说明企业的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度表示为融资约束问题,融资约束的大小主要体现在β4的系数上,假如β4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的投资依赖于内部现金流,企业受到了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β5、β6、β7分别用来衡量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以及经济证券化率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如果β5、β6、β7显著为负,则说明金融发展有利于减少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三、实证分析与讨论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公司投资行为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大多数的研究采取跨国数据,对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公司融资约束进行研究,或者是以全部上市公司,或者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而对数量相对较少的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关注较少;而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投资者,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农业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的农业上市公司是在2000年之后上市,因此数据选择在2004—2010年。

依据中国证监会制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农业类上市公司定义为广义范畴,包括农林牧渔业,并选取2004—2010年上交所与深交所全部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样本数目过少,本文选取了7年的数据,尽可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对初始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2004年之后上市的公司、St异常的上市企业以及部分会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经过处理筛选,最终选定中国农业上市公司41家作为样本。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有关金融发展的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率、经济证券化率的数据来源于2005—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其他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Gta)的中国股票市场财务研究数据库(CSmaR)。

因变量公司投资支出(i/K)的均值0.44略大于中位数0.42,说明大部分公司的投资支出分布在0.42之上,并且最大值1.09与最小值0.12之间的振幅较大,标准差为0.18,说明公司投资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不确定性;现金流比率(iF)的均值与中位数较为接近,但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变化较大,标准差较大,说明融资约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及波动性;销售收入总资产比率(S/K)的均值均大于中位数,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较大,说明公司的销售收入变化较大;对于金融发展变量,Fm、Fi、FS的均值均大于中位数,货币化程度Fm、金融机构信贷比Fi的标准差较小,而经济证券化比率的波动性较大。

(三)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的实证分析

为检验金融发展是否能够减轻公司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公司投资,运用面板数据分析和系统Gmm估计方法。

模型中因含有因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导致解释变量具有内生性问题,应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或者随机效应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参数估计值将是一个有偏的、非一致的估计量。为准确估计模型,本文将采用系统Gmm(arellanoandBond,1991)方法进行检验,其一般形式如下:

yit=αyit-1+βxit+εit(水平方程)

Δyit=αΔyit-1+βΔxit+Δεit(差分方程)

用因变量的滞后水平值作为一阶差分方程的工具变量,因变量的滞后差分作为水平方程的工具变量,差分动态Gmm仅估计差分方程,存在较大的有限样本偏误和相对较低的估计精度。系统Gmm在差分动态Gmm的基础上,引入水平方程,极大改善了差分动态Gmm的估计效果(Blundell,2000;Roodman,2006)。

运用系统Gmm,对模型结果估计结果。

从表2能够看出:在模型1、模型2、模型3中现金流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交叉项的系数β’4为正值,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β4的系数为正值,说明企业的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不是由过度投资问题引起,而是由融资约束所引起。模型1、模型2中iFt-1的系数显著为正值,但模型3中iFt-1的系数为0.04,远小于模型1、2的系数,说明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对现金流的影响程度不同。模型1’中iFt-1前的系数β4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与模型1中的系数变化不是很大,货币化程度发展的条件下,企业仍然存在融资约束现象,现金流与企业的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2’中iFt-1前的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值,与模型2中的系数相比变化更小,受金融机构信贷比影响的条件下,现金流与企业的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3’中iFt-1前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值,但在模型3中的系数为正值但不显著,经济证券化率对现金流的影响相比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要低。可以得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并且公司投资的大小与现金流的多少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对内部现金流具有依赖性。

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从模型1’中能够看出,货币化程度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5小于零,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因此货币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金融机构信贷比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6小于零,并且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金融机构信贷比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公司的融资约束。经济证券化率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7小于零,但不显著,经济证券化率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不大,β5、β6、β7相比,β5、β6的值远大于的值β7的值。因此,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的信贷比、经济证券化率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货币化程度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比在缓解融资约束中的作用大于经济证券化率。整体看,金融发展缓解了农业上市公司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依赖,减轻了融资约束问题,促进了公司投资。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以2004—2010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宏观金融发展对微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的影响,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提供经验支持。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现象,只是融资约束的程度有所不同,公司的投资受内部现金流的影响较大,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越强,所受融资约束越大。但由于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别,使得农业上市公司更加愿意依赖内部现金流。

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货币化程度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比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较为显著,经济证券化率的影响较小,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减少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减少投融资双方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扩大再生产,进而改变企业的融资状况,促使企业投资的改变,进而促进宏观经济增长。

上述结论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

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能够减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我国属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发达,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普遍存在,融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资本市场发展减轻企业外部融资的难度,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推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发展,改善金融体系的内部构成以满足经济的增长。

现金流能够有效缓解内部融资约束,农业上市公司更愿意依靠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增加内部融资。内部融资不能满足资金需要时,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由于外部融资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的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公司的融资约束,应加大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资金支持力度,使金融资源不断丰富,金融结构不断优化;要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农业上市公司能够满足资金的需求,让资金更好地按照效率分配,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提高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避免企业获得大量资金而产生过度投资问题,导致冲突。在我国特殊的转轨经济背景和投融资体制下,应减弱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以稳定市场预期,使其更好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RobinsonJoan.theGeneralizationoftheGeneraltheory,intheRateofinterest,andotheressay[m].London:macmillan,1952.

[2]LucasR.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22(1):3-42.

[3]ShaweS.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m].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ion,1973.

[4]King,RobertG.,Levine,Ross.FinanceandGrowth:SchumpetermightBeRight[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a,(108):717-738.

[5]Love,i.FinancialDevelopmentandFinancingConstraints:internationalevidencefromtheStructuralinvestmentmodel.wordBankworkingpaper,2001,2694.

[6]LaevenL.DoseFinancialLiberalizationReduceFinancingConstraints?[J].Financialmanagement,2003,32(1):5-34.

[7]GelosG,wernera.CreditConstraintsandCollateral:investmentinthemexicanmanufacturingSector[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2,(67):1-27.

[8]KooJ,ShinS.FinancialLLiberalizationandCorporateinvestments:evidencefromKoreanFirmData[J].asianeconomicJournal,2004,(18):277-292.

[9]GhoshS.DidFinancialLiberalizationCaseFinancingConstraints?evidencefromindianFirm-LevelData[J].emergingmarketsReview,2006,(7):176-190.

[10]李斌,江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3):68-78.

[11]饶春华.中国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金融研究,2009(9):156-164.

[12]沈红波,寇宏,张川.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6):55-64.

[13]况学文.金融发展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5):74-79.

[14]Hoshit.KashyapandScharfsteinD.CorporateStructureLiquidityandinvestmentevidencefromJapaneseindustrialGroup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1(27)106.

[15]郑江淮,何旭强,王华.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J].金融研究,2001(11):92-99.

农业金融投资篇2

关键词:融资农业投融资投融资体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健全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三驾马车”支农的农村金融体系。2009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但是,在农村投融资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须正视困难,重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并充分利用传统农业投融资渠道等措施,从而构筑稳定的农业投融资渠道。

一、农业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投融资资金严重外流

农村投融资资金外流主要是指农村地区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城市,即农村资本的非农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的数据计算,1994年至2003年间,仅通过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从农村流出的资金就超过8000亿元。2007年农行、农发行、信用社、邮政储蓄四类机构在县域吸收的储蓄存款总额大约在12万亿以上,当年全部涉农贷款大约在5万亿左右。按此估算,农村资金外流大约在7万亿左右。农业投融资资金的严重外流,无法形成健康的循环体系是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存在弊端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形成农村资金缺口的直接原因。农村资金的外流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撤并农村分支机构导致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二是邮政储蓄吸储转存的作法,加剧了农村资金外流城市,三是农村信用社也成为农村资金净流出的渠道。

(二)农业投融资环境不完善、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

农业投融资的软硬环境均较差,信用风险管理困难,资本市场促农发展渠道不畅,利用外资较少等诸多原因均造成了农业投融资环境的不断恶化、渠道单一,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业投融资软硬环境较差

从投融资软环境看,由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缺乏有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农业生产的企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都较低,缺乏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生产组织载体,进而导致投融资软环境未能有效形成。从硬环境方面讲,我国农村一直没有一个足以有效保证农业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日益增涨的农贷资金供给严重不足。而农村资金的不断流出,减弱了作为信贷支农主体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使其面临筹集资金的困难。加上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落后,金融服务的意识与功能均较薄弱,农贷客户分散化与金融服务集约化矛盾极为突出,使农业金融环境不利于农业投入。

2.农民信用风险管理困难导致农村金融抑制

处于分散的自然和社会风险之中的农民的信用地位十分低下。在农民个体无法有效分散自身面临风险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呆坏账风险明显增加,对农民信用风险管理困难,致使农民整体借贷成本再次增加,最终造成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贷款、农民得不到应急生产和生活资金的局面。

3.农业投融资利用资本市场渠道能力较弱

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有60多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5%左右,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占整个资本市场的份额还很小,与我国农业大国的现实状况不匹配。除了资本市场之外我国也缺乏农业投资基金等先进的投融资工具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农业利用外资水平明显不足

农业项目的规模普遍较小,农业人口人均利用外资额更少,资金利用率低。农业外商投资项目绝大多数是50万美元以下的小项目,大大低于外商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存在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外资主要集中于沿海开放地区,且大多投向农产品项目。二是利用外资额占全国利用外资额比重较低,农业利用外资额明显落后于工业和第三产业。

二、完善农业投融资体制的策略

(一)重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

1.推进农业类企业股票上市,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

我国是农业大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国家应积极推进农业类公司股票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强大和快捷的融资功能,使农业实现跳跃式发展。同时,农业类公司可以通过在公司上市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透明化财务状况、明晰主营业务,状大实力,通过募集巨额资金,形成对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整合与兼并,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

2.建立农业投资风险引导基金,引导其它资金进入农业领域

农业投资风险引导基金是国外的一种先进作法,我国农业投资风险引导基金的投资方向必须是农业项目,包括从事粮、棉、油、麻的种植业,或以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或从事乡镇工业项目,或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建立在农村基础上的其它产业,但必须和广大农户的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现今比较稳妥的作法是先对农业投资风险引导基金试点后推广,并允许申请在交易所上市。对于农业投资风险引导基金来说,设立此基金的目的在于利用基金的资金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技术实力,走科技兴农道路。将基金投资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也可以投资于畜牧产品,向农民供应,以市场价收购,建立基金品牌肉类,统一屠宰,形成规模优势;更可以利用基金的优势雇佣低成本劳动力,占领国际市场。

3.完善农业、农村保险制度

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保险公司努力探索农业保险新思路,也可以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将农业保险纳入地方农业支持体系,将农业政策性投入和其他农村福利措施与农业保险挂钩,鼓励和吸引农民投保,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发展农业新的保险品种,转变农业保险方式,保障农业利益。另外,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资金支持并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农村民间投资者的信心,让个人储蓄部分转化为投资。

(二)充分利用传统农业投融资渠道

充分利用传统农业投融资渠道,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打破城乡金融界限,形成资金的良性回流与互动。

1.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

首先要统一信用社全体职工为“三农”服务的思想,实现经营观念的转变。其次,引导农村信用社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灵活发放农业贷款,支持发展养殖业以及绿色农业、定单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化高效农业和出口加工基地。第三,将大额贷款控制、新增农业贷款占比、农户贷款面等指标纳入联社、信用社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考评体系,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第四,把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向列入监管的重要内容,全面实行监管目标责任制,将农贷投放占比、扭亏增盈、增资扩股、转化高风险社等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信用社和具体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严格奖惩。第五,建立区域性资金拆借网络系统,强化县联社之间的资金调剂。第六,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增强吸收存款和开展中间业务的能力。

2.优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

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支农的主要力量。首先要优化农业发展服务功能,拓展农行信贷支农领域,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民收入,增加农田水利道路设施贷款和机械化农业生产投入。其次要提高商业性参与农村投资的力度,加强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渗透,多方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后需要增强农发行的筹资功能,改善农村资金投入缺口,甚至可以通过发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从市场上筹措资金,或通过办理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转贷业务实现农业筹资。

3.充分利用商业银行进行支农助农建设

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当中,大部份都已经“撤离农村”,现在让各大银行重回农村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各商业银行应该利用其在县域布点广泛的优势,配合农业发展银行,开发农业金融产品,尽力帮助解决农业投融资渠道较窄,资金回流不足的问题,促进农业投融资渠道的稳定,支援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农业金融投资篇3

论文摘要:分析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现状,探讨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困境,并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制度进行了规划。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的趋势。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引导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农业发展中资金投入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现代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要求有大量的资金做保障;现代农业由传统农业的单一初级生产发展为种、养、加、储运、销以及包括一系列社会化服务在内的一体化经营,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来支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先进设备的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现代农业的制约等,都需注入大量资金,因此,有必要探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状况,以期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现状

1.1资金来源西部农业融资渠道主要由财政和信贷投入构成。财政支农资金从1978~2006年增长了21倍多,而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重由1978年的13.4%降至2oo年的7.85%。从1999~2o07年,农业信贷占国家信贷总额的比重一直在3.5%左右浮动,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信贷总额中的比重过小,且呈逐年缩小之势。以四川省为例,近年来尽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大,但投入总量与农业发展的需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为:①财政支农投入稳定性差。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增加,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逐年下降,根据2000—2006年统计资料计算,四川省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年平均增量仅占地方财政支出增量的5.16%。②支农信贷比重呈下降趋势。③农村资金外流日益严重。

1.2融资组织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3大金融机构。政府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支持主要是通过这3个金融机构来实施。贷款方向包括需扶持的行业、农户、龙头企业等相当部分的农户资金由民间借贷提供。但民间借贷形式单一,且不具备相关法律效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以血缘、亲缘作为借贷依据,由于出于自发、规模小等天然的制约因素民间借贷者至今没有建立专门的民间借贷组织。因此,目前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资金来源还是相当有限。

1.3融资环境农业投入高风险、低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资金向现代农业项目的流动。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总体条件比较恶劣,自然灾害多,2006年西部地区l2省市受灾面积17212.2千hm,占全国的比重为41.9%;成灾面积10661.5千hm,占全国的比重为43.3%。同时,农产品的供需价格缺乏弹性,致使农业产出的不确定性和农业投资的市场风险加剧。另外,现代农业中龙头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晰的特点,并且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一般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所需的流动资金量比较大,而可用于贷款抵押的资产却严重不足。同时伴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各金融机构都在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质量、撤销乡镇网点、集中贷款权限。据统计,西部地区很多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有空白,目前我国2868个乡镇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西部共有2645个‘‘零金融机构乡镇”,占我国总数的8o%。

2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困境

2.1制度安排存在缺陷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融资困境主要是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农村金融制度的不完整以及制度变迁的强制性和不彻底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制度是支持服务“三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的金融供给还不能有效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受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强制性的特点,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每一步都源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供给行为,难以反映和满足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二是不彻底性,对在现有农村金融制度面i临深层次问题时,政府采取了一种回避和拖延的态度,把改革的矛盾和困难后移,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结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资产质量等。这些问题的累积无疑会加大改革深化的难度,堆积整个农村的金融风险。

2.2投入总量少。结构不合理农业投入不足主要是指财政支农资金与国家财政总支出之比、农业信贷与国家信贷总额之比、农户农业支出与家庭总支出之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农业的投入少,具体表现在: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从近些年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来看,增长幅度较大,但与全国农业生产状况和发展要求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欧美国家的财政预算用于农业的开支,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2o%一50%,但是我国只是在10%左右浮动。从财政支农资金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可以看出,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②投入结构上,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大。在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结构中,用于行政费用、人员支出多,真正用于农业建设性支出的少;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供电等方面建设支出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比重较小;用于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支出过高,而一些关系到农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实用性项目,如农业品种改良、科技投入、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支出比重偏小;传统农业产业领域投入多,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科研、信息、第三产业等领域投入少。目前我国每年对农业的科研投入为60多亿元,约占家2.37%与发展中国家0.7%一1.o%的平均水平。直接投资多,引导性投资少。这些措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所需的资金投入。

2.3信贷组织不完善农村信贷组织体系不尽完善,信贷支持现代农业的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服务范围仅限于种植业中的粮棉油收购环节,服务农业产业化功能残缺。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收缩农村地区的网点和收回县级网点的放贷权等行为导致其失去了大部分存款和中小客户。2007年2月的股份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更加突出了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性质,短期内其资源会远离投资回报率较低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西部农村地区。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现代农业中龙头企业的信贷需求。其结算体制不健全的问题难以满足龙头企业全国性、畅通性、快捷性的结算要求。新成立的村镇银行虽然是独立法人,但从调查情况看,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都是商业银行,且持股比例均达到51%,从高管人员的委派到银行业务的经营,商业银行对村镇银行都有绝对话语权。村镇银行的贷存比仅为30%~4o%,大部分资金上划给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这一发展模式很有可能使其成为新的农村资金“抽水机”。

2.4环境不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西部很多地区都没有建立农户贷款信用担保机构和农业保险机构,缺乏对农业贷款的信用保障和风险补偿机制;二是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民大多经济实力弱,缺乏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增加了贷款风险;三是农村金融客户分散,流动性大,贷款金额小农村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难度大,成本高;四是农业企业的逃债行为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存在政府干预和执法不利的情况,使得金融债权的维护缺乏外部保障。正是因为西部地区的融资环境较差,不良贷款率高,银行才会较少在区域内提供贷款,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区或资产上,从而形成西部农业越是需要资金却越得不到资金的悖论。

3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融资制度规划

3.1进行制度创新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融资状况面临的体制障碍,必须要通过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才能有效解决。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制度创新就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变迁过程。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正式制度包括明确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领域,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构建农业担保公司和全面的个人征信体系,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民间金融组织应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组织,从法律、制度、政策完善人手,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使其规范运营,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层次的融资需要。

3.2规范管理体制建立隶属国有独资形式的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农司”)和隶属现代农业担保公司,改变传统政府投资农业的方式,农司应实行“改拨为投”的投入方式,以市场配置资源取代行政审批分配,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业,引导和集聚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建设中。农司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取得财政资金的放大效果,且区县一级的农业投资公司在取得市农司投资后,又可以实现二次放大,形成一种几何级增长效应。第一次放大是在市级农司,根据相关金融政策,银行对于担保贷款能发放相当于担保资金5~8倍的贷款金额。第二次放大是在区县级农业投资公司,市农发公司将给予每个区县农业投资公司2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区县农业投资公司可以发放给企业和项目,也可以放在银行作为担保资金取得更多资金投入农业。具体可以采取4种方式为投资者、企业提供扶持:一是担保贷款。即按照担保法,因抵押物或质押物不能够满足银行贷款要求的企业,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对其按贷款担保程序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提供贷款。二是信用担保。如果项目投资大、发展前景好,但实施业主实力一时较弱,市农司可为其融资提供信用担保。三是直接投资。即农司视项目具体情况,按照项目投资总额l%~100%的比例进行直接资金投入,并在项目的经营活动中回收投资和资金成本后,视情况继续经营或退出经营的投资方式。四是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在建设期间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的银行贷款利息补助。

3.3创新投、融资体制在资金投入的数量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条件,吸引东中部资金和外资参与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业项目的信息制度,以正确引导社会投、融资活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采取多种政策促使成长性高的中小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通过进入上市公司获得更大发展;按照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条件,积极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使其进入资本市场,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健全出资人约束机制。在资金的投入结构上,资金投入重点着眼于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优质粮产业工程;重点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村流通领域中基础设施等公益性项目的建设;同时加大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投入,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劳动力培训、文化建设等方面。

3.4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根据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

重塑新型的现代农业金融体系,力求建立起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性金融为主体、商业性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实行有差别的金融制度安排。首先,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型。借鉴国外的经验,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领域,除继续做好粮棉油的政策性业务工作,同时提供建设生产资料市场产品及加工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以及交通仓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所需的资金,扩大服务功能,为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建立长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凡属农业政策性支农资金都应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并由其支付,将来自农村的邮政储蓄存款存入农业发展银行,各类养老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和农业发展基金等应有农业发展银行拨付。第二,大力发展合作性金融,恢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金融性质,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的贷款形式,立足于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第三,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服务于农业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支持小城镇建设、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支持县域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农民的兢业,支持农撞大交通网络的建设。

3.5培育融资环境良好的融资环境是引导资金进入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市场准人上,应实行有差别的市场准入政策,在我国目前银行业整体上资金流动过剩,农村地区有资金需求,但金融运行渠道单一,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降低新设金融机构的门槛。在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上,应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构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信用评级活动。在保险制度方面,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由国家投入资金组织实施,将国家对自然灾害的救济、补贴方式转化为农业保费补贴方式。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给予政策优惠。借鉴国外经验,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建立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在微观组织的培育上,应着力培育掌握现代农业知识的新型农民、拥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龙头企业和以技术支持为主的专业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土,1978-2006.

[2]国家十局农村社会经济调者查司.中国农村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0.

[3]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思路及关键突破[j],农村经济,2008(5):61~64.

[4]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金融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eb/ol].(2008-08-05)http://news.hexun.tom.

[6]周静质基础[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69—72.

[7]黄俊,王雅鸭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o7(3):105—107.

[8]高小琼.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金融,2008(17):71—72.

[9]成都市观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成都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投资指南实施细则[ell/ol].http://www.cdnt~.coid.

[10]赵曦.西部经济开发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03(5):99—102.

农业金融投资篇4

通过对我国农业金融的现状分析,在现阶段大力推进并发展农业经济的前提下,解决农业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1.投融资体系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金融机构完备的投融资体系,将通过银行、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等方式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在政策性农业金融投资的引导下,政府将财政投入和金融手段结合起来,合并两者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还能够有效的吸收民间资本,进一步为农业金融市场的投资和融资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

2.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具有较大风险和挑战性的活动,无论是针对科技创新投入的资金、还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都需要拥有一个健全的风险保障体系。保险,很显然成为了这一风险保障的承载主体。针对农业科技创新而提出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机制,将能够有效的减少科技创新活动可能失败而带来的巨大损失。基于此,完备的金融风险保障体系,将能够有效的转移科技创新带来的潜在民事赔偿责任等风险。譬如,农业科技受到自然环境和生物特性的影响较大,无法准确的预知其对消费者将产生何种影响,此时,研发机构将可能面临高额的民事赔偿。在有了风险保障之后,便可以有效的降低这类风险。譬如,目前,转基因食品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若没有风险保障措施,研发机构将无法承担所面临的各种民事责任。

3.提供可靠的信用担保农业科技创新和研发项目因性质的不同,所需要的资金和面临的风险都是不一样的。发挥信用担保的作用,对科技创新的投资进行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地方政府建立科技创新信贷风险担保基金,引导资金投入向着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且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创新项目倾斜。在对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将经济补偿倾向于风险较大但具有市场潜力的投资项目。而信用担保机构的首要决策前提,是依据该项目是否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市场成长性,从客观上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将担保风险最大化的分散和转移。

二、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农业金融发展的方向

结合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可知农业金融强劲的支撑力度和各种金融扶持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更新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金融投入机制,加强对金融管理人才的培养,进一步的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发展制度和体系,都将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成熟,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1.更新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金融投入机制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需要农业金融体系全面深入的系统支持。从创新项目的启动,到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的转化,有了金融系统的科学运作和支持,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干预费用将大幅降低,用于政府投资的资金就会加大,基于此,政府对农业财政支出的投资效益也将得到优化。除却政策性投资的部分,充分调动社会闲散资金,加入到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域,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企业及个人等社会力量的投入,不仅会增加农业金融机构融资的总量,在促进金融投资方面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多年的投资经验,需要合理确定科研经费投入的结构比例,优化基础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应用投入和项目开发研究投入三方面的投资结构。改变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重视引进、忽略消化的做法。力争做到技术引进后续阶段的资金稳步投入,为农户或者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促进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

2.加强对农业金融管理人才的培养农业金融业务在农村市场的空白,需要大量的农业金融人才来开拓和管理市场。可见,无论是从事农业金融产品的开发还是从事农业金融市场的维护管理,都需要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结合农业金融发展的现状,有目的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面对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的农村市场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务,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宣传、推广和操作。面对农村的信贷业务、各类商业保险、证券咨询和信托业务,均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有计划的培养相关的人才,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来加强农业金融人才的快速成长和成熟。在现有的金融从业人员中,注重面对农村金融业务的培训和交流,也能够快速培养一批具有农村金融工作经验的人才。

3.健全农业金融发展体系健全农业金融体系,需要从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着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完善农业信贷支持体系。在农业金融总体框架搭建完成的情况下,再对非正规金融市场进行规范化,促使民间融资的合法化。全方位的发展农业金融体系,支持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及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性研究。现今,在东南部分沿海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成了有特色的农村商业银行。基于村镇的邮储银行,在县域、村镇均设立有营业网点,其功能的定位也颇有特色。邮政储蓄银行将聚集的农村闲散资金通过贷款的方式回流到农村。同时,以农业发展银行为首的政策性银行,在拓展业务范围的时候,将新增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贷款业务,还将支持农业和农业发展的金融业务纳入重点开发的项目中。另外,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手段,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功能,会促使其开发一部分引导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政府还将通过税收、提供贴息和补偿损失的方式,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向“三农”领域流动,进一步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金融机构面向“三农”的贷款业务要适当的降低要求,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信贷要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引导农业可以创新。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所在的机构和企业可提供贴息、担保贷款,减免其税收等,这些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将更好的促进农村金融环境的优化,促进信贷支持体系的完善,确保农业科技创新的进步和不断转化。

三、结论

农业金融投资篇5

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的缺失必须有一个外力,甚至应该是一种非商业和非盈利的力量去缓解高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解决抵押物不足中信息缺失问题,或者可以说现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缺乏一个保障力量,这个保障力量又是一个“公共品”,商业资本是不能由承担这个力量的成本。由于是“公共品”性质,这个保障力量只能由公共财政来承担,但是由于公共财政是普遍缺失的“公共资源”,“普惠制”下的财政投入是无法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资金的巨大缺口。这就需要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方式,通过建立“经营性”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和运营模式,改革财政的无偿投入,转为经营性运营,有偿使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在填补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保障缺失中,以低收益的原则,辅以持续不断投入,不多扩大财政在农村金融中的资金,解决“稀缺性”财政资源投入不足和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保障资金需求。由于这部分财政性资金参与了农村金融市场建设,这里就可以提出一个“财政性金融”的概念,所谓财政性金融或称之为财政性准金融,是指为了有效填补农村地区金融空白,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建立专项用于扶持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有偿性财政支农资金,并将这部分专项用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资金通过发起和设立国有农业资本运作平台,并将每年预算内财政支农资金持续注入平台,不断扩大运营资本金,通过担保、股权投资及产业基金等形式,以建立担保基金和支农贷款业务风险补偿基金及共同发起成立农村微型金融等形式,拉动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和农业市场,共同形成支农金融体系。财政性金融发起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信贷市场风险补偿不足、交易成本过高和信贷抵押物不充分的难题,通过建立以财政资金带动其他金融资本发展的联动机制,财政资金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获得金融(或准金融)执业牌照,通过建立运营平台,逐步将一些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通过国有政策性平台运作,搭建与正式金融合作的机制,起到引导和撬动功能,进而通过布局农村微型金融,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覆盖,提供贴近“三农”需求的金融供给。这也是改革财政投入,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的大胆尝试,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也符合“经营财政”的战略思路。“财政性金融”更多是微观操作层面的概念,是为了解决地区农村金融市场融资困难通过平台发放、入股等方式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金融投入方式,甚至可以说一个特别的“金融产品”,这点要与国内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区分开来。政策性金融更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往往事宜国家信用为基础、国家作为融资主体运用各种特殊手段和融资渠道、为配合国家特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二进行的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是一个国家层面,宏观角度的政策性金融融资。正是由于财政金融的特殊性,通过对国内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尝试利用财政性资金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三农”发展情况和地区区情,做好财政性金融工作。

现代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协调才能实现。反映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同样需要正式制度下的金融组织与政府进行协调才能够实现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还是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框架,辅以涉农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微小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政发起的村级互助组织及民间互助组织和个人自发信用贷款业务(高利贷)等。但是要看到我国农村金融目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最薄弱的环节,最突出的问题是机构网点覆盖率低,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服务供给很不充分,“贷款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同时长期的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政府缺位”和“市场缺位”成了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空白的直接体现。尤其“政府缺位后,私人所有的金融体系所依赖以运行的制度并没有获得有效的发展”(imF,2001),所以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当原有政府(国有)农村金融组织所占的市场份额空缺后,如果私人(民间)的资本无法补充的话,政府就必须继续保持一定的占有。但是由于长期的空白,政府如果再以从前的方式进入,比如行政性指令或者贴息贷款等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额外成本和寻租费用。所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以经营性的运营方式,更多考虑成本和收益的角度下,以直接提供金融服务或者间接推动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方式,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同时也要看到“较低的信贷利率,较高的成本和普遍存在违约的扩散效应,以及“贫困和金融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的,对农村金融不正确的理解和期望反而适得其反”以及“试图运用农村金融市场作为财政手段帮助贫困者,虽然意愿良好,而其效果就像用放血来治疗伤腿病人一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较大的副作用。”面对农村金融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农业产业弱质、交易成本过高、契约双方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较高的环境下,财政性农村金融的归宿点,也是实现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同时均衡。这首先需要确定的财政性金融在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承担的角色。农村经济即使是落后的自然经济也不能忽视市场的力量,市场无形的手更决定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所以正式金融组织最终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体。财政性金融更多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农村金融供给的缺失,扮演的也是引导的角色,或者说将政府“守夜人”的角色进一步扩大到“领路人”,但不是“主角”,更多通过提供降低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激励金融机构设计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一个外部条件供给者的功能,或者是通过投入一定量的财政资金,通过一定的平台运作,以出资成立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等微型金融组织,搭建一个适合正式金融组织进入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出正式制度下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体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1981~1997年的17年间,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的总额为5565.02亿元;1998~2005年短短的8年时间,财政支农投入的总额已经达到13051.9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在上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继续增加,预算安排近1万亿元,增幅超过15%,支农投向主要用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地方财政也相应加大了“三农”投入。已经初步形成“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支持农业发展局面。这也为以财政金融资本的形成解决了资本金问题。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普遍存在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较大,但区域配置不均衡;财政支农渠道多,但项目杂、投入分散和管理乱;财政支农结构失衡,县乡财政支农能力基本丧失;部分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财政支农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并存,监管难度大及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不畅等问题。在财政性金融资金的形成划拨和使用中首先解决目前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有效的整合各部门口支农资金形成一个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有效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部门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如在省一级财政厅中农业处、企业处、经建处等多个处室都有专项用于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资金,但是由于长期的部门分割,资金渠道分散,严重影响了资金打包整体运作效力。基于此,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财政支农资金中专项用于支持农村金融建设的资金首先应该打破部门隔阂,统一将财政性支持农村金融资金整合到一个渠道,通过有效的运作方式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和循环滚动的使用机制,不断扩大财政性农村金融规模和影响力,并在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后,建立起合适的推退出机制。

针对农村金融目前最大的问题缺失农村金融产品和农村金融机构的问题,在解决了财政性支持农村金融建设的资金后,财政性金融的使用必须立足解决农村金融产品缺失和构建农村金融机构。财政支农金融资金一开始就要明确资金的有偿和滚动使用性质,直接将资金使用绩效考核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的好坏挂钩,通过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使用方式,促使农村金融重视投资实施效果,关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强化引导、提升绩效的目标,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制定覆盖资金使用全过程的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建立财政性支持农村金融资金的“以结果为导向、以平台投放为抓手、绩效评价为核心”的新型财政扶持农村金融发展资金支出机制,切实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在国内目前财政性金融比较创新的做法是搭建地区财政支农投放平台和出资组建农村微型金融体系。搭建财政性支农投放平台,往往是通过搭建农业财政性金融(或者说是农村政策性准金融)的资本运营平台。如四川和宁夏等省份通过财政注入资本金成立的宁夏农业综合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打造出地区农业投融资运作平台,形成在市场金融条件下通过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和激励其他金融资本支持农业的有效政策性传导工具。平台通过积极开展投融资业务,包括担保、投资、保险、产业基金等业务,进而实现带动商业资本、财政资金和民间资本共同投入农业产业化中,解决“三农”发展资金短缺瓶颈。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导向功能和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完善财政贴息、担保、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以物抵资等有效机制,强化地方投入责任,培育农民自主参与意识,吸引带动全社会增加投入,努力形成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加大“三农”投入的新格局。支持农村微型金融组织,主要是政府财政出资或委托财政性支农平台股权投资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通过吸收商业资本、民间资本组成微小型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这些微型金融扎根农村市场的“地缘”和“血缘”优势,真正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信息失灵”和“道德风险”问题。如宁夏通过政府农业投融资平台入资资金物流中心和移民小贷公司,成功推动“掌政模式”和“惠民模式”等微型金融组织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地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资金和移民农户启动资金。

西部地区长期二元经济和农村金融抑制将农村金融交易锁定在“不交易”或者“半交易”状态,“契约”和“信用”等观念并没有完全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形成,尤其在遇到“经营不善”或者“天灾人祸”面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更会成为农民信贷过程中的选择。也就导致了还保留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组织,更依赖“连带互保责任”、“强制保险”等非正常金融手段,以及“一户违约,5户上黑名单”的结果出现。通过建立起财政性金融保障机制,更好的发挥财政性金融有效带动商业金融进入农村市场。首先,建立起涉农业务风险补偿机制,财政每年可以通过安排一定支农资金专项用于补偿财政性金融和正式金融涉农业务损失;其次扩大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再贷款保障机制,尤其鼓励微型金融机构扩大支农信贷规模,并从资本调剂利率、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财政补助;再次,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恶性欠贷追偿力度,努力营造诚信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农业金融投资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制度

一、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制度扭曲

一般来说,金融制度与经济体制是相互适应的,然而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环境中,存在着两者不相匹配的现象,金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这种制度扭曲的程度可通过比较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和该部门在合法金融机构贷款中所占的份额两个指标来获知。在良好的制度安排下,这两个指标差别不大,显示出较为均衡的局面,但是如果这两个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意味着金融制度的扭曲,金融资源过分地流向某一个部门,最终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经济格局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制度扭曲的原因分析

1、正规金融体系缺乏应有活力,对农业产业化支持能力不足。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障碍,其根本原因是改革不到位以及国家对农业投资的监督保障机制不完善。我国现有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农村经济内生发展的结果,而是政府所办商业银行嵌入在基层营业网点,因而从自身利益出发,处于化解金融风险和注重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其在信贷资金的投放上越来越讲求择优性与趋利性原则。这在实际上造成了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反差。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由此也要求农村金融机构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提供资金,我国正规金融机构过分注重了资产的安全性要求。

由此,无论农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均普遍上收信贷权力,严格审贷程序和审批条件,强化了不良贷款比例指标考核,导致在新增贷款发放问题上,出现了大量的“惜贷”和“慎贷”行为。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已经开始收缩业务边界,逐步从农村收缩机构,业务向城市集中,农业贷款发放显著减少。组织不稳与功能不定制约了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用的发挥。如据2001年对河南、山东、和浙江三省农区的调查,三省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仅相当于三省城市个人住房贷款的约1/2;山东农业信贷资金缺口至少有四成左右;浙江农贷缺口约为125亿元。

2、现行的产业投资机制不合理,政府增加农业投资的动机存在障碍。首先,政府增加农业投资的动机受到政府现行产业投资体制的制约。政府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政府既承担着国民经济的管理职能,有代表国家承担对各个产业经营性投资的职责,其经营性投资的职责牵制了增加农业投资的动机。其次,政府可增加农业投资的财力受到政府现行的产业投资体制的制约。政府可增加农业投资的财力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制约:既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政府产业投资体制的影响。再次,政府增加农业投资的法制监督受到政府现行的产业投资体制的制约。如果按照政府现行的产业投资体制来制定农业投资法,其农业投资规模的法律规定难以有实质性的扩大,对增加投资无多大意义。如果脱离政府现行的产业投资体制规定农业的投资规模,也会在执行中变形走样,最后,国家在农业投资中存在“重工轻农”“口号农业”的现象。目前,我国已形成产品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当前企业面临调整和改组,是国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重新配置,挤占了部分农业资金,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3、农业保险缺位。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经营者利益的有力手段,它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有利于改善农业和经营主体的经济地位,便于其获得贷款,引导农业金融资本的流入,促进农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水平和降低资金融通成本。“自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试办农业保险以来,农业保险业务一度得到了快速平稳的发展。但由于农业保险回报率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依据,加之保险公司实行商业化经营管理,业务重点也转向城市,近10年来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目前,多数省市的人保分公司都撤销了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农业保险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企业风险程度的评估等级,加剧了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紧张状况。

4、体制外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受到压制,致使其发展不规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导致农村资金需求的膨胀,而在既有金融框架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体制外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就成为一种内在的必然。而且它的存在,以其手续简便,无僵化的规章及低廉的乡土信用担保,使得农户和龙头企业容易接近,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资金困难,拓宽了投融资渠道,填补了金融支持的空白。

从1983年开始各地自发成立的各种农村基金会,应该说是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但是,由于其定性排除在金融机构之外,不准办理金融业务,不作为金融机构来管理,所以,在运作方式、决策机制、对行为当事人的约束等方面存在诸多固有的、不可避免的缺陷,致使许多基金会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不仅办理了金融业务,而且违规办理了大量的存贷款,进一步加大了基金会的经营风险。

这种状况不仅严重背离了为农业、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服务的初创宗旨,而且最终导致了农村金融秩序的混乱。此外,在金融抑制的环境下,以民间借贷为主体的非制度金融虽然一直比较活跃,但一直不具备合法地位,更无法实现规范发展,难以有效地补充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并且相当部分的民间借贷仍然采取了口头约定等简单形式,利率普遍较高,粗陋的形式与较高的利率,这几点结合起来制约了资金的需求,限制了投融资规模,致使民间金融难以长期有效的补充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系统构建的路径选择

1、努力完善各项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金融健康成长。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农村金融变迁方式转换和实现农村金融成长的重要的外部条件。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但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创新行为,更不能以政府控制的体制内金融抑制体制外金融的发展。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转变到完善金融立法、维护金融市场竞争秩序、打击金融垄断、促进体制外农村金融成长上来,以此推动农村内生性金融组织成长。同时,要尽快制定合作金融法,赋予农村民间合作金融以合法地位,并就合作金融的基本经营原则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合作金融对社员服务、不以盈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准备率和税收等政策优惠。同时要加强监管,督促合作金融严格依法规范经营,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③。

2、通过各种产业政策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增强农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实力。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追加预付性投资,构建产业链和产业群,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做到这一点,政府财政政策应向农业倾斜,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确定明晰的信贷政策,以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方式鼓励、支持资本流向产业化农户和龙头企业,保证农业投资有更宽松的信贷资金来源;运用税收政策,给予产业化经营农户以税率方面的优惠,增强其盈利能力。

3、规范发展市场化的体制外金融,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农村非正规金融在改革开放后的兴起与发展,相对于传统经济体制而言是一种制度创新,是制度供给与需求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其存在有着客观复杂的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来自外部的强制打压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的,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违背了广大农民的意愿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结果只能促使其以更隐蔽的方式开展活动。因此政府的正确选择是放弃自己作为制度唯一供给者的思维惯性,承认非正规金融生存的合法地位,依法保护借贷双方的正当权益,并采取措施引导其健康发展,以有效补充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要加以规范和严格监管,促进其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竞争,实现健康发展。同时,应适当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允许中小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按照规定程序和条件组建新的中小金融机构,解决其外部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减少业务经营的地域限制,促进金融竞争。

4、完善农村保险机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我国目前只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且由于常年亏损,这项业务已经急剧萎缩。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风险差异性极大,要发展农业保险,必须走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多元化道路,建立多层次支撑、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国家应尽快完善农业保险的组织体系,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政府性国家和地方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农业保险发展方向,各省市农业保险公司以区域性的经营管理为主导业务,再在广大农村按自愿互助原则成立不同形式的农业保险合作组织,大比例地向国家和地方各级农业保险机构分保,逐级分散局部风险,在建立农业灾后补偿机构的同时,农业保险组织可将贷款保险业务作为农业保险的附加险,当借款人无法归还贷款时,保险机构代为偿付。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媛媛.关于农业发展资金供给短缺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7:23-24.

农业金融投资篇7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业科技

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是我国未来农业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国务院于2015年2月1日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连续12年将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并且第一次把“农业现代化”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很多问题,比如,风险性与资金安全性的问题,资金的盈利性与公共性问题,资金供给与需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国金融资源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十分不足,拖累了农业科技发展。鉴于此,查找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注入金融驱动力

以前,我们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这样情况直接导致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资比率较低,一般平均国际上农业科技研发投资比率在1%左右,我国目前还不到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2%~3%的投资比率相比,差距更大。根据相关经验判断,当农业科技研发投资比率在2%以上的时候,农业的增长在一定情况下才有可能依靠科技创新。我国历年来由于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农业创新的步伐。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农业科技的发展,不能仅仅单纯依赖财政资金的投入,国家需要建立起以各级政府投资的资金为主导、各家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针对我国目前金融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弱的情况,要抓紧时间将金融资本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让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为农业增收、农民的增产、农村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

2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2.1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较大的风险性

与其它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相比,农业的科技创新涉及到的因素相对比较多,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高,所以面临的风险比较大。最主要的两种风险为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一般情况下,由于天气、自然的环境等因素导致农业科技创新的失败,这些因素我们称之为自然风险;另外,由于农业类科技创新的不可控因素多、周期长、不确定性也大。科技创新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转让的渠道不通畅、刚开始市场需求小等等。这些因素会造成科技创新的成果无法应用到生产中。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在推广上容易造成“搭便车”行为,所以经济效益会出现大打折扣的情况;又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收入层次较低,造成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需求也低。以上多重因素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经济效益的实现都会产生不确定性。金融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资金安全,其次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农业科技创新类的项目与其他类型的投资项目相比投资前景不好预测,影响的因素多,所以风险也更大。针对上述农村科技创新项目的特点,如果政府不给予政策性的制度支持,金融机构是没有动力愿意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型的项目中。

2.2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盈利能力弱

根据经济学原理,一般情况下,农业科技创新型项目具有公共性特点,但是这与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却是相悖的。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中有一部分是公共产品,例如,有些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公益性大于盈利性,经济效益弱于社会效益,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很难收回,更不用说获得收益了,所以对于要求盈利的金融机构来讲,这种项目投入没有利润或者利润低于市场平均利润,他们是没有动力参与到这类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中的。另外,农业科技创新有一部分的研究成果是准公共性质的,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金融机构本可以支持这种类型的科技创新。但是又由于农业科技市场转让制度的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弱以及研究成果推广中出现的“搭便车”行为,结果导致项目回报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农业科技创新型项目周期长等特点,所以金融机构认为其风险和收益存在不对等情况,一般对类型的创新型项目不予支持。

2.3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缺口大

本身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缓慢,金融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力度薄弱,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与农业类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之间有着比较大的缺口。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型项目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农业科技类的贷款品种少。目前,国内只有几家银行有涉农科技类的贷款业务,品种很少,并且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类型设计的贷款品种更是屈指可数,根本不能满足农业创新的资金需求。第二是贷款的难度比较大。根据银行经营的三原则,安全性是排在第一位的,银行一般都对贷款客户的信用情况、抵押担保情况等设定了严格的条件,但是一般的中小型的涉农科技类的企业、科研所、高校都很难达到银行规定的条件和要求,银行贷款的高门槛使得农业科技创新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第三是开展涉农类的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少。投资渠道的不通畅和投资主体的严重缺乏是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

3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

3.1扩大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体系

目前国内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缺乏,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民间投资机构及企业等多部门的参与,这样才能搭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体系。具体措施如下:第一,需要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为了保护相关投资者的利益,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为农业科技创新搭建一个好的平台来方便创新成果的交易,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交易行为,进而鼓励创新成果的转化;为了鼓励农业科技创新,要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者给予补贴或者税收减免。第二,一定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资金需要谨慎投资,一定要投入到具有重大应用前景、重点领域的一些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第三,一定要建立风险的分担和补偿机制。政府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补贴给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尤其要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建立补贴专项资金,鼓励各家金融类机构进行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投资。最后,政府要支持涉农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资本市场融资。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进行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最后,政府应该搭建信息平台,方便中小型的涉农科技创新的企业进行交易,为投融资的双方牵线搭桥。

3.2加大创新力度,充分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在内的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型项目的支持力度,进行业务和信贷产品的创新,来适应农业科技融资活动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农业科技创新型项目的风险较大,银行一定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的分散,例如,将资金投到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项目中,扩大信贷资金支持的范围;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设计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贷产品;针对一些资金需求量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型的项目,要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进行联合贷款。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型项目专业性比较强,银行为了做好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必要的时候需要与相关的农业科技部门、保险公司等进行合作,派出既懂农业科技又懂金融的工作人员跟踪和评估项目。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可抵押的实物资产较少,银行需要开展知识产权的抵押贷款,进行业务创新,来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银行要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根据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订单由相关部门来设计不同的信贷品种,根据订单的数量来发放贷款。

3.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薄弱环节

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但是在我们国家,薄弱的环节就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由于农民缺乏购买新设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资金,所以需要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和支持力度。首先,需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银监局等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来引导各家金融机构扩大服务“三农”的范围,鼓励多家金融机构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型的项目。其次,根据国家最新的政策,针对农村抵押担保进行业务创新,拓宽农民的融资渠道。各家农村金融机构要大胆去尝试林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支持农民购买并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最后,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的保障机制。相关政府部门要制定政策来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例如,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建立农村的抵押融资担保机制等。

[参考文献]

[1]贺聪.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国际经验[J].浙江金融,2012(03).

[2]管建涛.我国农业不再靠天吃饭[n].中国信息报,2012-08-14.

[3]人民银行遂川县支行课题组,胡晓农.金融支持县域农业科技创新的困惑与纾解[J].金融与经济,2012(06).

农业金融投资篇8

1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1.1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据统计资料,建国以后至2005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特别是1992年以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l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1998年以来尽管国家把国债投入的30%用于了农业和农村,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l.2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农业投资内部而言,我国农业投资主要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及其他费用这几部分构成。据统计资料,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显,即农业投资中的主体部分投向了农业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这几项所占比重超过了按这一口径计算的90%,投向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只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和其他方面的项目很少。农业基本建设中,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例如,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2450.3亿元,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费占73.1%,基本建设占20.9%,科技三项费用占0.8%,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资方向对农业增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3区域差别大,西部地区资金支农力度低

从区域来看,由于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影响,比较而言,西部及中部地区对农业投资的力度相对薄弱,资金运作的效率总体上也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资料,除人均财政直接对农业项目支出外,其他指标同东部相比,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人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当年净增存款额、当年净增贷款额、农业贷款余额、外商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差距都在50%以上。

1.4金融支持不够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但从发挥的作用看,这四家机构在农村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的存在,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一放弃农村,进军城市;邮政储蓄仅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于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演变为“收购银行”,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主体地位不突出。于是,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2)农村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民间借贷现象突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虽然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3)农村金融产品单调,融资渠道狭窄。以重庆市为例,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采取的可融资方式主要限于间接融资,尤其是短期、小额贷款,且涉农贷款多为1年期以下,按农户养殖的生产周期,年均利润40%~50%计算,若贷款1000元1年后到期还本利,农户无法实现简单再生产,更不能进一步滚动发展,再加上额度偏低,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企业债券尚处于空白状态,重庆2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间接涉农。

2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落后,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需用的固定资产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在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不易取得规模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特点非常明显,不仅难以吸引非农业部门资金,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进行再投资。

2.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一些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造成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而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2.3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社会性,基于资金的趋利性原则,除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外,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和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并且逐步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份额及其递增比例,主要是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农业科技三项费占科技三项费的比例等,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还要适应wto规则,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减少农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3.2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与力度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和力度,纠正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的范围与结构偏差,抑制地方投资规模盲目扩张。根据地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对政府投资领域逐步进行分类界定,明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竞争性的投资领域,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公共产品投资项目(如供水等),完全交给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益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设施项目,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一般认为,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领域,由市场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如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农机具、农药、化肥、薄膜等流动资金的投资适宜由农民来承担。因为这些投资所形成的效益分割,成本与效益对比关系比较明显。

3.3完善农村金融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通过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实现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政策性贷款的指导和统一管理,以确保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支农的主导作用,增加农村农民收入,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运转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为两翼,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机构为有效补充的稳定的活跃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

此外,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及保险体系,为供需结合创造条件。尽快组建成立农产品、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等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当前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现状;授予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村保险市场,通过奖励、补贴、政策优惠等,推动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保险等业务,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村资金市场风险,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农业金融投资篇9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投资构成

云南省涉农产业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其中,政府担负着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职责,故应重点投资于那些风险较大、收益期长,对农业发展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的大中型项目;银行等金融机构起到的是调节社会余额资金的作用,因而对农业的贷款主要应用于生产经营用的暂时周转资金;而社会投资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多方面的原因,投资额还比较小。

目前,云南省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主要有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支农资金、基本建设资金、专项扶贫资金以及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农业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拿出来的,主要用于投资农田的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维持农业发展环境的作用。2007、2008年两年全省的财政支出总额为1,135.22亿和1,470.24亿元,而财政支农支出分别为127.60亿和177.77亿,农业支出所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是11.24%和12.09%,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略有加快。

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是农业投资中另一个较大的来源。2007和2008两年,云南省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分别是444.6亿元和747.2亿元,这主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对农业投资的主体。

农业投资中社会投资目前规模不大、影响范围较小。农户投资仅限于种籽、化肥、农机具等方面,由于资本积累额的限制,他们往往没有能力开办第二、三产业,故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所起作用不大(郑洲,2001)。通过投资结构的变动来影响农村产业结构,主要还应依靠财政支出和银行农村信贷。

二、云南省农业产业资金来源

(一)财政投入

财政投入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财政对农业的有效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历年云南省都将农业作为重点,采取各种投资方式,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从1998年的34.66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77.77亿元,上涨了约5.13倍,其中涨幅最大的为2007年,该年的财政支农资金较上年增长了52.16%。涨幅最小的为2005年,该年的财政支农资金仅比上一年增长了2.23%。从农业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看,财政农业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不断上升,1998年为10.57%,2000年为9.47%,到2003年这一比例降到了8.34%,2004年出现恢复性增长,为10.83%,到2008年为12.09%。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农业作云南我省的支柱产业,每年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均小于20%,由此可见,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依旧较小,不能够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机构贷款

近年来,云南金融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逐年增加,形式也趋向多元化,农村存款和贷款余额总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末,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余额增加171.5亿元,贷款规模跃居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2位,成为金融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农业贷款面不断扩大,年末达到75.1%。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在不断扩展,金融产品也不断增多,逐步建立了信贷与保险、农村合作金融与担保公司协作的新机制,推出保障适度、保费低廉的保险新产品。2008年,云南省发放惠农卡41.6万张,共向12,099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4,251万元,开办了能繁母猪保险和林木保险。该年承保农作物及林木保险48.50万公顷,承保能繁母猪263.4万头,参保农户67.64万户次,对相关行业稳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沈淑霞,2007)。

从表2来看,2008年农业贷款的增加比例达到了68.07%,比之上一年,农业贷款的增长速度显著,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仍然较小,且多年来,每年的增幅并不明显。2008年末,云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农业贷款余额为747.18亿元,比1998年末100.85亿元增加了646.33亿元,只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额4,880.33亿元的13.24%,可见在贷款增加额总额中,农业的贷款增加额是很少的。以上分析说明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投入的资金量并不充足,存在着投资不足的问题。

(三)社会投资

农业投资中的社会投资是指企业或农村民间对农业的投入。从农村固定资产的投入变化看(见表3),1998年到2008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2000年下降),从1998年的672.54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526.60亿元,上涨了5.24倍。涉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达到了141.04%,但是从数据来看,每年J的增幅都不稳定,且增幅缓慢,涉农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多年来均在5%以下,说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足且增幅不稳定。

三、农业投入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云南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2009年,云南省推动实施了中低产田地改造、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农民收入翻番计划等一大批事关农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30万亩。山区综合开发步伐加快,全省特色经济作物、经济林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完成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建设450万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1,50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500个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整治,解决了2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5万口,节柴改灶18万户,农村电网改造使49万户农民受益。贫困乡整乡推进试点、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顺利开展,解决和巩固了6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064亿元,增长5.2%。

粮食总产量达到1,634万吨,实现连续7年增产。从表4中我们可以也看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些年增长很快,从1998年的620.02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641.46亿元,上涨了2.65倍,且近几年来,每年都以较大的幅度增长,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如何实现农民增收长久以来一直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由1998年的1,387.25元增加到2008年的3,1026元,增长了约2.24倍。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云南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过于缓慢,农民总体收入低,且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

(二)云南农村经济增长与投资分析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云南省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尤其是在2006年之后,农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此之前,农民人均收入处于低速增长期,这主要是由于云南农村长期存在投资不足的现象,且各项投资都不稳定,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2006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开展,云南省投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财政支出中农业的支出额在不断上升,2006-2008年每年的上升比重分别为14.1%、52.16%、39.32%,财政资金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是直接的,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农村金融得到了迅猛发展,金融机构的数量逐年增加,农村贷款余额总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每年的增幅都在不断扩大,2006-2008年每年的增长比重分别为12.31%、41.76%、68.07%。说明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农村金融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可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贷款进行农业生产。同期,云南省涉农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在大幅增长,2006-2008年每年的投资增幅分别为23.42%、10.48%、141.04%,与前些年相比有大幅的增长,说明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农业投资的吸引力增加。正是由于对云南农业投资力度的加强,极大的拉动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和农业生产总值的提高,200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比重分别为10.22%、17.1%、17.8%,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比重分别为13.21%、16.95%、16.02%,连续3年来都保持增长稳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强农业投资,可以对农业经济起到很强的拉动作用。

四、云南农业投资不足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一)农业投资不足的原因

1.财政投入

一般而言,若对农业投资取得较好的成果,政府财政投入应当具备三方面的保证:一是政府要有增加农业投入的动机;二是要有增加农业投入的财力:另外还应当有一套完整的监督保障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云南省地貌类型的特殊,气候类型的复杂,以及基础设施的落后,虽然每年对农业投资很大,但收效甚微,相对于需求来说,财政投入还是略显不足。

首先,在投资动机方面,省政府很重视农业的发展,每年都对农业进行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增加涉农贷款量、对农民进行直接补助等多种形式向农业投资。但是资金到达各地方政府后,由于农业发展见效慢、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小,地方政府总是将资金转移到其他产业上去。

其次,政府财政收入有限,且每年政府都承担着多种产业的投资,因而在对农业的增加投资方面,资金略显不足。尽管云南自80年代后选择了“发展农业促轻工,依靠轻工搞积累,支持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战略,依靠烟草业实现了财政收入的超常增长。但是,单一财源使得财政不稳,更加之过重的财政负担,投资常常捉襟见肘。再就历年的财政支出比重看,变化不大,可见农业投资不容乐观(郑洲,2001)。

再次,政府对农业的监督保证制度不够完善。仅仅是依靠政府与信贷内部的行政监督以及各地方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显得力度很不够,实践也证明效果较差。

2.金融机构贷款

(1)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具备,但存在金融抑制的问题。云南目前已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农村信用社为基础,政策性银行为配套,辅之以农业保险机构的金融体系。农业贷款从1998年的100.8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747.18亿元,是10年前的7.4倍。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云南省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不断萎缩,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服务网点数由2000年的2406家降为2004年1400家,同时,作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的农信社也在撤并网点,2000-2004年其撤并网点数分别为:73、116、130、95、47家,这说明了云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正在日益恶化,造成了云南农村资金回流不畅,农村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出现了落后地区支持发达地区的不合理现象(谢彦明、朱培巧、刘德钦,2008)。

(2)农业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缺位,保险发展滞后。农村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受到诸多政策法规约束,同时农业贷款扶持的农业、林业等产业,多为农产品、在产品和林业资源,若作为贷款抵押物,自然风险大,因而抵押融资受到较大限制。同时云南省担保机构的业务主要是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建设,难以顾及农业的发展。在农业保险方面,农民收入缓慢,对保险虽有需求但却无力购买;而农业生产也存在着收益慢、风险高的状况,保险公司受高风险、高赔付率的制约,因而农业保险业发展缓慢。

3.社会投资

农业投资收益率不高,客观上难以形成吸引外部资金的优势。在资源配置活动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本要素具有向高收益行业集中的倾向。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部门,其投资尤其是基础性投资具有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而盈利率低的特点,对资金缺乏吸引力,从而造成农业融资的困难。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看,目前农村主要实行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方式,农民对农业行情、项目前景、收入预期等把握不准,只能局限在自有资金的范围内或依靠小额贷款进行简单的农业再生产,农村各产业及产业内部结构趋同的矛盾相当突出,制约农业效益的提高。农业投资的低收益,决定了金融介入的有限性。同时政府对农业投资的不稳定,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资金的投入,并对引导和调动其他类投资主体的资本投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政策建议

第一,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手段。各级财政部门要保证农业投资长期稳定的增加,提高固定资产、财政预算内资金、银行贷款在农业投资中的比重,在资金的分配安排上首先保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随着经济的增长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在对农业进行价格补贴的同时,还应当从生产性投资入手,努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政府应当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外商直接向农业投资,把农业作为利用外商的重点产业,提高农业项目在利用外资中的比重。

农业金融投资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农业金融服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产业化打破了原有农业发展的产业边界,涵盖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结了农民、企业与市场,实际上贯穿了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在资金配置方式上,由于产业化过程中在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方式会出现变化,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地会出现变化。一是龙头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二是农户的生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三是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外,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各级政府的财力有限,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强,农户的资金实力较弱以及社会资金流入产业化的渠道不畅,导致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缺乏,农村金融的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现有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需要

农业产业化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投入主体。目前农业投入主要来自财政、银行、农户(家庭开发经营支出)。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近十年在财政、银行、农户的农业总投入中,财政平均占17%,银行平均占61%,农户占22%,三者总投入平均增长20,6%,其中财政占7%,农户占17%,银行占76%。但是,相对于农业产业化巨大的金融需求,现有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仍难以有效满足客户需要。

(一)从金融层面分析

1、政策性银行支持范围狭窄。农发行调整职能,将业务范围由原来重点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向农产品转化企业拓展,在拓展新业务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从其支持的范围来看,支持对象仍局限于粮油购销企业和粮油深加工企业,对畜禽养殖业、竹制品加工业、丝绸加工业等产业较少介入,支持“大农业”目标未得到充分体现。而农业产业化是以“大农业”为前提的。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外流。从县域商业银行近年情况来看,存差逐年扩大。由于上存资金元风险,收益性高,县辖国有商业银行均将吸收的存款通过二级准备金形式上存到市级分行,然后再以同样形式上存。县域资金向上级金融机构集中,减少了支持县域经济的资金来源。

3、农村信用社重负难当。随着农业银行在乡镇网点的减少,农发行业务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及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撤并,客观上赋予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但由于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值改革攻坚阶段,资本充足率较低,抗风险能力弱,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而产生的资金需求,显得力不从心。

4、担保基金品种单一,规模较小。虽然地方县市设立了农业产业化担保基金,但专门针对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担保基金数量有限,且担保基金的规模不大。这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需求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

5、信贷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我国产业化发展时间不长,大量的企业还未达到规模。由于原有贷款制度的制约,信贷资金往往向大公司大企业集中。由此产生的“马太效应”,压挤了一些成长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空间,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

6、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一是供需不能由市场信息反映调整,利率机制不完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其小范围内的信息资源,能降低监督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但目前的集中贷款决策权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信贷等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二是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保险市场、担保市场等还未完善。

(二)从农业产业化层面分析

1、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较低,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品牌意识不浓,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竞争力不强制约了其融资需求。

2、财务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运作不规范,生产经营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且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甚至提供虚假报表,因而难以取得金融支持。

3、有效抵押不足。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起步较晚,规模小,家底薄,有效资产存量少,而要取得扩大再生产贷款必须有可行的担保单位和抵押物,但由于其自身抵质押不足,信用评级低,寻求担保单位较难,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往往因此得不到满足。

4、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是弱势产业,整体效益比较低,受自然环境(如台风、禽流感等)的影响大,而目前农业保险体系、农业风险补偿体系、农业担保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使农业及其产业化经营的弱质性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农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又较高,特别是一些成长型农业产业化企业更是需要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在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可能为防范风险而谨慎投入信贷资金,从而使企业丧失发展良机。

二、构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

应当建立以非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基于市场机制的、受法律制约的、规范的金融组织。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实施“三农”资金支持,逆市场配置资金,增加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的重要手段,是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有效结合的支农方式。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对符合国家发展意图的农业政策扶持项目的直接或间接投入,可以诱导更多的商业性、社会性资金投入,形成乘数效应,以达到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目的。

农业银行要调整发展的思路。鉴于农业发展银行功能仍然缺位、农村信用社实力有待增强、民间金融尚需规范等历史和现实因素,农业银行应是有限度而不是完全的商业化。要积极支持乡镇优质企业二次创业,作好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交叉定位。由于农业银行继续部分政策性支农业务,国家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和补贴,人民银行也应给予其更多的优惠再贷款,解决支农资金不足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要明确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完善其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应按合作制原则进行改革,恢复其作为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本来面目。建立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科学民主的产权制度。在政策上给予农村信用社更大的支持,在利率的确定方面应有相对于商业银行更大的浮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