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7:11

法学教育创新篇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法学教育;教育改革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教育部就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提出了若干重要意见訛譹,要求各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兴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此背景下,探索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应紧紧围绕《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谋求法学教育理念与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法律人才。

一、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法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转换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訛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深刻地影响着高等学校各专业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模式。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大背景,法学教育能否迈出相应的改革步伐,这将关乎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影响法科毕业生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我国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综合改革的进程在法学教育领域的展开表现为建立一种新型的法学教育模式,其前提是确立符合创新创业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型法学教育理念。因此,当务之急是结合创新创业大环境实现法学教育理念的转换,使法学教育理念实现质的飞升,因为“法学教育理念是一个国家法学教育的精神内核,体现了整个法学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訛譻任何教育模式的改革必须先行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与革新。具体而言,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综合改革背景下,法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转换需要在两个方面实现转变:其一,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法律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对法学院全体学生,在法学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传统法学教育思想、更新传统法学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法学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法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訛譼其二,实现法学教育模式向职业训练模式的转变。中国法学教育界对于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讨论由来已久,但至今仍未有定论。从客观上评价,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仍然停留于理论分析、法律解释的层面,在以“理论分析和法律解释”为其主要功能的法学教育模式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几乎完全被忽略,导致法科毕业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较为欠缺,距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甚远,因而传统法学教育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综合改革的进程中遭遇了很大困境。为走出困境,我们可以借鉴英美国家的做法,将法学教育的功能定位为职业教育,法学院的功能也随着成为职业教育的场所,在此种导向的指引下,形成职业导向的法学教育模式。此种新型法学教育模式以培养法律实用人才为重点,但不削弱其理论教学和创新,扭转当前法学教育模式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局面,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功能,为全面推进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创设条件。

二、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探索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在法律教育理念与模式做出应有的转变之后,就要求重新设置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因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和关键前提。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重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訛譽在融合过程中要突出法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法律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法学教学内容和法学课程体系改革。訛譾具体来说,应当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法学专业教育和法律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学课程体系,其中涵括公共基础课、法学理论课、法学课程实践课(第一课堂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第二课堂实践)四大内容,并力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深度融合。訛譿为着力培养法科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此课程体系中,应当突出实践教学(包含第一课堂实践和第二课堂实践)的地位,要求逐步增加实践课程在学时计划中的比重,加大学生实践课的学习量,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第一课堂实践(法学课程实践),是以法学理论课为基础建立的、与法学理论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分为专业实验和综合实训,是对法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集中训练的组织形式,是法科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综合实力的首要方法。第二课堂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作为第一课堂实践(课程实践)的扩展和延伸,在法学教育领域的展开表现为以培养法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全面提高法科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语言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使法学本科毕业生具备开展创业发展、科研与创新、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加强法学院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需要大批具备创新创业指导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因此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综合改革背景下推行法学教育改革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举措。具体而言,加强法学院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引导法学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结合法学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其在法学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第二,支持法学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到司法实务部门、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法学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因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为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因此必须支持法学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到司法实务部门、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法学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才能使法学院教师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第三,高等学校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法学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以政策与资金上的倾斜与支持。传统上,法学教育强于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方面比较弱,未曾做出较为突出的成就,因此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资金支持上可能会“遗忘”法学院,而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法学教育谋求改革,必须有学校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第四,制定法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再教育制度。定期组织法学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法学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鼓励有条件的法学院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或相应的研究机构。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内外兼修,除了需要提升法学院内部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外,还需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在法学院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的法科毕业生才能迸发创业的激情和创新的精神,更好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四、广泛开展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法学教育创新篇2

1.使用多媒体的技术来实行体育教育

就目前而言,在教学思想不断变化的基础上,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要想使体育教学方式得到创新,就必须在课堂讲解上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水平不断提升,不少教学活动中逐渐普遍应用多媒体的技术,个这方面也已经取得一定教学成绩。例如: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一些比较灵活与生动的教学视频,以及丰富多彩的图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体育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许多教学工作难以示范,就必须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全方面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掌握一些细节。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之间竞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尽力培养全部学生创新的能力

就目前的体育教学来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因此,老师在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期间,就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可以亲自动手设计游戏,或者是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被迫的接受教育。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当一节课程结束以后,指定下一组作为下一课题活动的设计者,这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会亲自进行体验,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体育运动,并全身心的加入体育学习中,不只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营造积极、主动学习的环境

由于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集体就需要有一个融合的气氛,大家才能够接纳与自己性格不符的人,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融入其中,师生之间共同交流与学习。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融洽,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理解,才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更离不开积极融洽的学习氛围,只有学生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才可以真正的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因此,这就需要平常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主动的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平等与自由的学习环境,尽可能使学生自身个性和魅力得到展现。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进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而让学生主动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方式很多,如老师在教授立定跳远的技能过程中,教师能够亲自跳给同学看,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掌握动作要领,学生可以轻易学会立定跳远的技巧。其中对于一些错误动作的讲解,老师基本也要亲身师范,让同学可以明白错误的地方是什么,而且在观看老师出错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觉得是个愉悦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跃枯燥的教学范围。例如,过去的体育教学都是课前热身,然后便直入主题,这样的形式,学生多半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热身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达到热身的效果,这样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快乐,老师也可以达到课堂目标,呈现出事倍功半的效果。

4.对运动技能进行创新

教育改革以后,新课标表示,对于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重视这类学生基本运动的知识,大体掌握运动的技能即可,不需要或多强调细节,或是让学生熟悉整个运动过程。同时掌握了运动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掌握了运动基本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运动技能。但是以往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技能过于单一,特别是中学体育加入升学考试的新时代,教师基本只是传授考试的内容,对于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只是简单带过,目的性太强,这会使得学生厌学。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需要不断创新运动技能,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刺激,只有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有探索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结语

法学教育创新篇3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一、前言

“创新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最早来源于“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方向,高等数学作为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其在与其他科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开始不断的壮大,高等数学对于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要性开始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关注.因此,围绕创新教育来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推动高等数学向教学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等数学提出新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科技领域培养出更多的研究型应用高等数学人才.

二、目前高等院校中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现阶段部分高等院校在推动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尽管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论应用其中,但是依旧有很大一部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国内一些著名的高等院校也存在这一现象,教师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念讲稿”、“抄板书”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对于一些数学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或许可行,这是因为这一部分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现代教育技术依赖性过大

现代教育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使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手段,这也是一些教师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原因,无庸置疑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对推动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过分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并不代表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就青年教师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一现象来说,不但没有达到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了羁绊学生学习的绊脚石.

三、创新教育大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指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来说必须要围绕着“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尽量多学一些新东西”的核心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同时也可以发挥出提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

1.深浅有度,提升大学生自信心

对于高等数学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所讲授的新知识可以被学生所接受,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的自信心.

2.示范加练习,调动学生积极性

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学习中面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尤其是一些在学习和练习中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往往是不够畅通的,不能规范的书写出该类新问题的求解过程,教师不应该的一味指导解题思路而指导学生解题,而是要对该类问题进行解题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思路才能有助于其正确的解题.再者,教师可以针对该类难度较大的问题来适当讲解一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后,由大学生自主来完成后续问题的解答,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重视基础练习,分散解题难度

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阶段,均暴露出基础性知识和方法掌握程度较差的现象,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效果相对较差,同时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出现解题难度大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花费一些时间来进行基础性知识和方法的强化训练.例如,高等数学教师在讲授“计算平面图形面积”过程中,要明确解方程组求交点是该章最为基础性的知识点,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在学习该章时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关于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以解方程组作为主要练习内容,并不是急于求成让大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求面积,这样有助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大学生突破这个并不难的“难点”.再者,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二重积分计算题过程中,如何正确画出积分区域并用集合来对其进行表达是最基础性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列举出一些题目让大学生画出积分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集合来对其进行表达,确定每一个大学生都掌握基础方法后再进行二重积分的计算,这样不仅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面对该类问题的难度降低,对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创新教育大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

1.重视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上文中指出部分青年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过于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提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在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持续创新中,必须要高度重视高等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劳厄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来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将其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避免出现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象,将创新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确保高等数学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趣味性”并不是要求高等数学教学要像语言类课堂一样充满欢笑,而是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调动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知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大学生在课内、课外更加愿意去学习高等数学.例如,高等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置与高等数学有关的课题,并指导大学生根据所选课题来开展一项或多项研究,最后教师可以将大学生课题研究成果来撰写数学论文,针对一些成绩优秀的论文可以帮助其发表到各类刊物上,这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有着重要作用.

3.强化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高等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彻底打破传统课堂中知识传递、知识被动接受、被动接受训练的过程,而是要重视高等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交流来帮助大学生构建高等数学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刺激大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在面对创新教育这一时代大背景,如何推动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关键的问题,只有推动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才能适应时展要求,对培养研究型应用高等数学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司志本.让高等数学课走进大学文科的课堂[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2).

法学教育创新篇4

关键词:新课改下;数学课程;创新教育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笔者认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人、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御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

通过数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注重例题的选择及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是关键;允许“插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空间,动手和动脑相结合,释放学生时间,拓延学习空间等。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创造性思维

时下流行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明确指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不要低估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广泛空间,学生会还给你一方享受教学的理想乐土。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和思考性活动及实践性活动),从而获得主动的发现机会。

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习惯的时候,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如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和大发明家爱迪生,不仅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辐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要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品质在小学阶段培养尤其重要。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1世纪是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教育在与时俱进的风口浪尖也开始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出色地完成着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欲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过程平淡无奇。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则必将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轻松愉快地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学习。

法学教育创新篇5

【关键词】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传统就业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创业教育是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重要教学活动。而成教大学生因其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本身蕴含着较为丰富的自主创业热情和较充实的创业基础与条件,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要求更为迫切,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更加需要加强创业教育。

由于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搞好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所以,加强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对推动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习的内在性。在成教大学生中,虽有一些是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普通高校,而寄希望于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学历的年轻学生,但相当一部分还是希望通过成人教育弥补学历的不足,取得真才实学,并学以致用。他们当中甚至有一些是已经大学毕业,但是由于专业不对口或为了进一步更新知识而参加成教学习的。

2.学习的明确性。成教大学生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多方面的工作,拓宽自己的知识,获得新能量,进一步提高其技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以充分发挥其生命潜力,因此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要求更高。

3.学习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成教大学生希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接受地位,希望在互动过程中思考相关问题,将高度概括、抽象的理论或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象的知识。

4.学习的实践性。在成教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较强的理解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他们会更多地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学习新的知识。

5.学习能力精力不足。成教大学生大多有着家庭、工作双重担负,在学习时间、精力、记忆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他们大多认为考试压力大、没有时间进行课外复习、应增加实践课但不要增加总课时、考核要完全开卷或部分开卷。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针对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创业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效果,不能单纯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因为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成教大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听、说、识记掌握全部的知识。此外,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也要求我们不能躲在“象牙塔”中提高创业能力,创业教育需要亲身体验、实践式的教学。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短时间迅速产生大量主意的方法,它能够使成教大学生高度参与,而且能够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产生企业想法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教学时,一般有以下几个具体步骤:(1)教师向所有学生说明应遵循的原则及所要讨论的主题、目的,并创造出一种融洽轻松的气氛;(2)所有的学生大胆联想,自由发言,教师记下发言人的创意;(3)将创意进行分类、归纳、评价,形成一个设想一览表;(4)把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切实际的创意进行完善,并作为问题的答案。

(二)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研讨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中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创业教育中,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创业问题开展讨论。小组讨论前,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时,教师及时把握情况,因势利导;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简要进行讲评,或者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搜索资料,思考论证,总结概括,让全班学员思考并在课堂中自由发表意见。班级研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根据相关知识点设计案例或从现实中寻找案例,要求学生对案例做出分析和诊断,如在讲“创业者的素质”时,可以要求学生讲讲自己熟悉的企业家创业的案例,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创业者的素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供的案例,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或是音频、视频形式,都必须具有适合逻辑分析的信息。因此,选择好的案例是该种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模拟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企业的创业活动或模拟的企业创业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并进入角色,真正站在企业创业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模拟情景教学法主要是以下三种:

1.创业情景模拟法。就是围绕有待探讨的某个创业课题,从创业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一中收集相应素材,编写成情景模拟实验指导书,将创业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实验室,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创业活动角色,使他们身临其境,从中学习和运用创业知识即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2.创业软件辅助教学法。创业软件是模拟实际创业环境开发出的创业流程软件,因软件设置的流程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仿真地体验创业整个过程并对其创业效果做出积极的反馈,从而调整创业思路或策略,以期达到最初设计的目标。创业软件辅助教学法能使学生透彻了解整个创业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3.沙盘模拟法。由学生分组成立若干“企业”,每个“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的学生来担任经理,在市场环境下进行若干年度的模拟创业活动,学生在“企业”的创业活动中完成体验式学习。在沙盘模拟法中,通过实战模拟,学生可进行创业活动的分析、计划与执行,从而从整体上了解整个创业活动的运作过程,并且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学习如何合作,如何协调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训练法

拓展训练法通过设计独特的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创业课堂教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在室内和户外精心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解决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心理受到挑战,思维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感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六)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指由教师把学生组织起来,就一个模拟的情景进行竞争和对抗式的游戏,增强创业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游戏中,在趣味盎然的“玩”当中,体会解决创业问题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及团队素质。因此,如何让成教大学生更印象深刻的了解、掌握创业知识,尤其是对于从未接触过创业知识的学生,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无疑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的组织实施应包括这样几个环节:创业游戏的选择与设计、游戏教学前教师及学生的准备、游戏教学的课堂组织、游戏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七)课外实践教学法

课外实践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创业技能的有效形式。通过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了解市场,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参与小企业运营。帮助目前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困难和问题的小企业主,进行企业调查或诊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分析事物、与他人和社会建立并保持联系的能力等。

2.组织并参与各种创业竞赛。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极大的锻炼。可以以班级或者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小企业创业方案”、“职业生涯设计”、“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也可以组队参加全国的甚至是国际性的创业大赛。创业竞赛过程中,学生要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以及答辩等阶段。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

3.创业扶持系统。由校方设立“创业园”,提供办公场地和基本的办公设备。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通过的学生可以开办一些校内企业或者在校内经商,让他们从中体验创业的艰辛,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提高其自主创业的能力。这种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的方法,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

(八)远程教学法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成教大学生原有的知识已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函授、夜大等传统教学模式也己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效益,我们可以探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学法,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创业教育中采用远程教学法,就是以现代多种媒体为手段的数字化教学,以逼真的图像、声音,融形、声、光、动、情、意为一体,集艺术、知识、欣赏、娱乐于一身,使创业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新颖、形象、神奇,不仅提高了创业学习的效果和教学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满足和适应了成人学习的需要和特点。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创业教学内容的传播和异地师生的交互提供了快速、有效地途径。

总之,探讨适合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培养成教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成教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实践的动力,提高成教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锐.成教学生学习特点及方法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王小兵,罗珍.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之新思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9)

[3]研究课题组.关于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法学教育创新篇6

具大量的数据调查显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步呈现下降的趋势,现如今,强化小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化,坚持健康第一、推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不同学生身体存在的差异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现如今,如何改变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成为我们体育教师深思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少从事体育学科教学经验提出了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策略。

1.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育教学模式落后。

任何事物都要与时俱进,教育教学也是一样,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是,现阶段许多地方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教育教学思想、还是教育教学方法都已经相对落后,如满堂灌、放养式等教学依然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此外,由于教学方式单一,体育课堂采用放养式的户外模式,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导致学生没有心思学习,也就无法产生兴趣,更谈不上体育素质的提高。

1.2.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兴趣都比较低。

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主导,因此,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但是有些学校在招收体育教师的时候,没有对这些老师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进行考察,造成素质低、能力差的人员进入体育教学中,导致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制约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1.3.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不足。

我们知道,体育学科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要想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有相互配套的评价体系,这也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完善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会受到这样、那样因素的影响,如许多学校还没有针对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建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仍采用与其它学科一样的评价标准,这就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要对评价体系予以加强,以提高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2.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独立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鼓励小学生大胆尝试新的体育项目,通过小游戏、小比赛等活动,多给学生留出一些独立空间,尊重学生的各种需求,帮助他们敢于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示才能,从而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小学生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

2.2.采用情境教学,促进师生互动。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导入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外界事物想象力丰富,根据小学生这种情感变化规律和心理特点,教师要将直白的教学内容情境化,将体育课变成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锻炼身体、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短跑接力赛中,我将《我给红军送情报》这一小故事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接力,最终将情报送到目的地。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参与程度大大提高,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动作要领,还培养了克服苦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3.重视个体差异,改进考核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存在差异,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进度的体育项目,让每个小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来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体育技能,让他们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小学体育教师要改进评价方法,要多观察小学生的日常表现,善于挖掘和发现小学生的优点,对他们的成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体育评价可以通过自评或者互评的方式,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考虑在内,每个阶段对小学生都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

3结语

法学教育创新篇7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与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共同作用于市场经济。而经济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学学科。尽管关于经济法的性质及法律地位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学术争议并不妨碍我们的教学研究以及向学生们传授经济法的相关知识。一般而言,在高等学校的法学院(系)中,经济法是独立于民商法、行政法的法律部门,作为法学教学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加以安排;而在高校的经济管理等院系中,经济法的教学是一种大而全的设置方式,为了让经济类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课程设置及教材安排上,均采取大经济法的概念,不仅包括了传统经济法的内容,如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等,还涵盖了诸如传统民法、商法的大部分相关内容,如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对经济法的内容要求也是采取后者。但无论怎么说,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都是有目共睹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高等教育要侧重从实践需求出发,以市场需求为真正导向,大量培养具有经济法背景知识的法学应用型人才,使得这些人才在社会中运用经济法的知识服务于市场经济。

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法学院系设立的数量大增,而法科学生就业成了现实的一个难题。学术型人才培养自然是法学教育的任务,但是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继续深造从事学术研究的只占很少~部分。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要进入社会从事具体的实务工作,而大量法学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甚至完全抛弃了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另入其他行业。由此给法学教育也带来了一定冲击,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由此,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法学教育的一个侧重点。从经济法学及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经济法部门、经济法学科所涵盖的内容和所涉及的问题,与国家政策、政府的市场管理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其实践性非常明显,以市场所需为导向,大量培养掌握经济法知识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所以,经济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济法教学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的机制要求与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对具有经济法背景或掌握经济法知识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对其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针对于法学院系本身掌握经济法知识的法科学生,还涉及经济管理等院系的非法科学生,这充分说明了经济法学科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实践中对掌握经济法知识的人才的大量需求。当今社会,既能掌握相关经济知识、又擅长法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抢手的,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中对这类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经济法教学所培养的法律人才,应该以应用型为导向,树立能在市场经济中真正能学以致用的,既懂得经济规律,又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能解决市场经济纠纷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过,高等教育的现实因诸多原因还很难达到这一目标。要达到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需要我们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不断尝试和转换教学模式,建立良性的教学机制,找到一条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经济法学教学规律的路径。经济法体系庞杂,涉及法律法规众多,分散于市场经济各个领域,对于法学应用型人才而言,掌握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规定,熟练运用各种经济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解决实际纠纷十分重要。经济法知识学习与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尽管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多元化,但对于经济法的学习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在掌握好法学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社会实践,使理论成为实践之先导,社会现实成为研究之结果。在教学过程中,经济法知识的传播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要本着学以致用的理念;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需要将社会所需、社会急需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理论研究中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在市场经济中培养出应用型的法律人才,为社会服务。

三、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模式固有可取之处,但弊端也非常明显,应试教育模式僵化、偏重于理论说教使得学生们掌握经济法律知识缺乏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从而难以真正理解制度本身的价值和法律规定的合理性,当学生步人社会时又难以真正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纠纷,感到无所适从。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结果。“法是对行为的规整。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古典区分,这意味着:法律规范并不服务于对世界的认识,而是服务于对行为的调整。也就是说,法的最终目标是提供实践性的准则,即行为规范。”【1]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中国法学理论习惯认为,虽然可不断讲述‘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将返回实践进而指导实践’的故事,可不断宣称,‘理论可转化为时间的力量推动实践’,甚至直言‘知识就是力量’,但理论终归是理论,实践终归是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一条界线非常明显;而且,在理论生产者和实践参与者的角色之间,另外一条界线同样明确。”[21所以,经济法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实践性、应用型是目标,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

法学教育创新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

一、前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创新可以有效地将教学效果提升上来,更好地符合教学的需要.但是以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为基础,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创新效果,就要从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式以及课堂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有创新的意识,还要从实践出发,真正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首先要制订好教学目标

小w数学教学是对学生综合发展进行推动的一个部分,对学生的抽象分析能力、猜测能力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等进行培养,通过对学生探索意识的培养来使学生具备足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将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掉.所以在进行目标确定的时候,不仅要认清操作知识技能具体需要哪些,还要强化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的情况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有很大关系的,并且决定着教学的整体效果.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创新首先应该制订好教学目标,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制订规则

首先要深入地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目标的制订,才能使教学目标变得更加准确。

(二)贴近实际教学情况来制订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指导,为了将这个重要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来制订教学目标,在制订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原则,使教学目标变得更具指导性。

(三)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

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以满足教学需求为标准来进行创新,只有对实际教学发挥了促进作用,才能证明教学目标确实具有实效性,才能摸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方法得到升华。

三、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在课堂导入工作方面要做好

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导人工作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为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获得积极的效果,我们在导人过程中要贴合实际内容并且足够精炼,这样一来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将思维发散开来,二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有欲望进行下一步的探索,打好后续课程开展的基础.所以课堂导入对于一节课程来说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部分着手。

(一)通过情境创设来将兴趣激发出来

在课堂导入环节想要保证课堂导人真正发挥出效果,就必须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目前数学教学是非常枯燥的,而情境创设则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二)利用操作演示使学生产生初步感知

小学生的年纪都比较小,从他们这方面的特点考虑,教师必须在课堂导人过程中亲自进行操作演示,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得到提升,体验到探索新问题的愉快,开启智力之门。

(三)以旧引新

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办法就是使用以前的知识和定理,来将新的概念和知识引入进来,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所以以旧引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课堂导人效果,让学生通过多思、深思、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得出结论。

(四)提出疑问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适当地进行提问环节的设置,也可以将课堂效果改善不少,是值得我们推广使用的重要手段,并且是与课堂导人教学的需求相符合的,譬如:分数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解题中,学生往往因审题不清出现错误.因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比较,找异同点,突破难点.先对“数量”与“分率”进行的比较.a:一条绳子长60米,用去五分之一,还剩多少米?B:一条绳子长60米,用去五分之一米,还剩多少米?分析比较:两题只有一字之差:显示两题的解法完全不同。

四、挖掘教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教师在进行学习材料选择的时候,首先要依据学生目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来供学生学习,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对新知识进行同化,慢慢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来进行教材的合理选择,还要创新改变一下教材的侧重点,具体可以进行以下几点工作:

(一)小学数学教材中应该有内容培养思维

在教学创新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教材选择,在认识到这一点后,选择小学数学教材的时候,就要保证教材中有内容培养思维,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发散,

(二)小学数学教材中需要有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计算能力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材中应该有内容对这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材中应该有内容将新旧知识接续起来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要良好地衔接起来,所以要选择其中含有衔接新旧知识内容的教材,这样学生在接触到了新知识的时候也不会无所适从。

五、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一)以教学实际为基础,对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以实效性为目的来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对教学创新的效果予以足够的重视,对教学实效提高做出的贡献进行衡量,保证创新以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与预期的要求相符合.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法学教育创新篇9

1改变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无趣,在大部分体育教师中甚至认为体育就只是简单地跑跑步、做做伸展运动和体操,然后就是学生的休息时间,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是非常需要得到更正的。现代化教育中,体育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体育文化是一种世界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就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我国,小学体育的基础发展前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体育教学也一直没有被教师纳入教学重点范围。但是,小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栋梁,所以必须要让他们了解体育的重要性,真正切实地掌握小学体育的精髓,才能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新型的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决地抵制损害小学生健康的内容,取缔不良内容。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针对这一点对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新型的教学方案,引入有趣的健康向上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促进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与推进。小学生体育课程实施的最根本目的还是要增强小学生的体质,让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积极健康地成长。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引进特点性极强的体育项目如武术、体操运动、游泳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兴趣,同时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全面振兴。

2关于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

想要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创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情境。一堂好的课堂要求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领悟。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先准备好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按组让他们进行游戏,赢得组给予一定的小奖励,参与的也给他们参与奖励。同时对他们的表现要及时做出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自信,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性,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3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小学体育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体育同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同样的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在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硬件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要充分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和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居于体育课主导地位的小学体育教师仍必须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业务水平,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做好教学工作。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多年,在教学的实践中,注意交流借鉴,探索创新,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体育锻炼的教育。以??践性的手段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卫生常识的培养!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进行适当科学的锻炼。主要以游戏为主,兴趣培养,教学手段以学生自主锻炼和习惯养成相结合!我个人认为小学生不宜进行过量的训练,特别是上肢的训练。所以,游泳课也不适宜在小学四年级以下开设!给学生更充分的睡眠和科学的锻炼,时间上控制在20分钟就好!

法学教育创新篇10

关键词:体育;转变观念;素质教育;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82-01

“新课程变了,我们该怎么教?”这是广大教师的困惑与呼声,也是大家最为迫切的要求。先进的课程理念要走进课堂,教师是关键。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新课程,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本文就现行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型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就如何创新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现状

(1)观念跟不上。在现实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被动的教,学生是被动的学,造成教学效果差,不能发挥体育的独特教育作用,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主要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2)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受考试指挥棒影响,体育课形同虚设,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任意更改课程安排,压缩体育课时,体育教学得不到保证。有的学校毕业班甚至干脆取消体育课,使体育学科处于“停让”“流产”,造成体育资源浪费,使体育学科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盲区。(3)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组织形式缺乏差异。以往的体育教学,是强调教师中心地位的一种重师道尊严的教学组织形式。现有的体育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模式单一,固定形式太多,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需具备的条件

(1)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往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主要以反复练习和训练为主,老师和学生都练得苦,且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新型体育课堂,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植根学生终身运动的观念。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身体素质上的提升,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厌学变为乐学。体育教师不再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执行者,而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新课程的设计者。

(2)教学方法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播向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转变,由单一教师教向调动学生学的转变,由只重结果向重学习过程的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心灵与价值观的形成,以保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实现。新型体育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因时、因地地进行因人施教,不用固有方法和评价标准禁锢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由评定学生等级的“法官”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标提倡全人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安排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要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要给每个学生同等练习的机会、公平公开、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常了解学生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在教师的期望上有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

(1)以健康新观念代替竞技运动观念。新课标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教学应尽可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一名“导游”,把学生导入知识的新境地后,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又要充当“解说员”,达到导与讲、教与练、放与收的和谐统一。同时,新型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适当抛弃竞技运动,大胆探索和创新,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喜欢的、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进行教学。

(2)以学生兴趣为突破口。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一切参与和探究都变得不再困难。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思想走,在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实现目标。可以以游戏、故事、图片等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究教师设置的问题,为目标的实现做好铺垫。课堂可以启发式教育,利用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课后余兴未尽,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3)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场地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还要注意渗透方法的指导,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获取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通过了解从学生中找出体育骨干,使他们既可以帮助教师完成一些辅导性任务,又可以起到带领和鼓舞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是对现行体育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教好学生,每个教师都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打破原有的阵规,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肖少白.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