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对口帮扶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0:49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妇幼健康年等工作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为主线,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深入开展我区妇幼保健对口帮扶工作。

二、工作目标

按照市卫生局提出的“每个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疾控中心、综合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协作关系”的工作目标,做到对口帮扶的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通过支援医院的帮扶,显著提高辖区内高危孕产妇、高危儿及部分急危重症的识别能力和综合干预能力。支援医院以“四个一”(即为受援基层社区解决一项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为重点,帮助受援社区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妇幼保健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到2016年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区高危孕产妇规范管理体系,畅通高危孕产妇双向转诊。

2.受援社区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识别能力明显增强,综合干预能力有一定提高。力争使辖区内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筛查率达到100%,规范管理率提高到90%以上。

3.有效降低辖区巨大儿的发生,持续降低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提高到90%。

4.辖区育龄妇女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组织实施。根据基层目标人群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需要,结合市第二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帮扶活动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2015年7月,支援医院和受援社区按照《2015年市妇幼保健对口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签订帮扶协议,确目标、任务、责任、措施。目标任务、帮扶措施要具体详细、操作性强。

2、2015年8月——2016年12月,帮扶双方落实协议,完成目标任务。受援社区在支援医院的帮助指导下,有步骤地加强能力建设。

(1)高危孕产妇规范化管理。

高危孕产妇管理是围产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为切实做好区高危孕产妇管理,要制定《区高危孕产妇管理实施方案》,成立高危孕产妇管理领导小组,落实高危孕产妇“双向转诊”的沟通机制。建立高危孕产妇管理团队,定期根据需要提供师资协助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定月召开高危孕产妇病例讨论或会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产保健医师对高危孕产妇及危重症孕产妇的筛查、识别、处理能力。

(2)高危儿筛查及规范化管理建设。

建立《区高危儿管理工作规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危儿进行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儿童听力筛查工作,降低疾病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市第二人民医院提供师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高危儿识别、筛查及儿童常见病等方面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能力水平。

(3)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

利用孕妇学校,开展孕期控制体重、母乳喂养技术的教育;同时,扎实推进重大妇幼卫生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及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工作检测、随访、干预工作宣传,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知晓,配合工作更好地开展;开展辖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防病治病的意识,更多关注自身健康。

(二)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评估。区卫生局配合市卫生局对辖区妇幼卫生事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为合理确立对口帮扶关系和下一阶段评估提供依据。对口帮扶双方支援医院和受援社区要对工作现状进行评估,明确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

(三)明确对口帮扶目标责任。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四个一”的目标要求,结合辖区妇幼保健现状,重点针对薄弱环节,以提升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为核心,确定帮扶目标和双方责任,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市第二人民医院分管院长和区卫生局局长为对口帮扶工作的共同第一责任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儿科主任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为科室帮扶的共同第一责任人,鼓励采用“团队帮扶”的模式,派驻人员为支援项目、技术具体实施的责任人,保证对口帮扶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四)实行对口帮扶目标管理。区卫生局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实行对口帮扶工作目标管理,帮扶任务、责任分解落实到科室和个人,作为年度考核指标。双方加强对口帮扶工作日常管理和派驻、派出人员管理,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五)推动帮扶双方建立更紧密关系。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模式和格局。建立双方合作共赢的机制,积极推进高危孕产妇规范化管理和危重症孕产妇评审工作。双方要积极探索创新帮扶方式,促进形成纵向联合体和责任共同体,建立合作双赢的运行机制,带动全区妇幼保健整体服务能力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意识。市第二人民医院要充分认识到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是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职责,体现公益性的重要方面。要将对口帮扶工作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2

一、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

结合我县情况与县卫健局协作,对贫困患者实行“一户一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电视媒体等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发放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告知单,并通过扶贫工作大排查对各村干部进行政策讲解共300余人、通过两次全县扶贫工作大会对包村书记及包村干部进行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培训宣讲共500余人,普及了包保单位及包保责任人对医疗保障扶贫政策的理解,同时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政策知晓率。

二、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实施

全县贫困人口参保率目前达到100%。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住院补偿比例提高10%的标准予以补偿、慢病门诊补偿比例提高5%的标准予以补偿。2020年,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受益13287人次,实际补偿2370.74万元,政策提高补偿232.6万元。

根据《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实施方案》及《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实施方案》文件,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已形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一事一议”的五重保障模式。

2020年,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大病兜底11939人次,支付大病兜底保障金额388万元。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为缓解乡镇卫生院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预拨兜底保障资金1万元,用于贫困慢病患者在乡镇卫生院买药兜底保障工作。

三、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

全县扶贫兜底定点医疗机构共14个。其中,县级2个(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乡镇级12个(各乡镇卫生院)。县域内定点全部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同时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整合了医保、大病保险服务,贫困患者到定点医院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后在“一站式”服务窗口一次性就能办理基本医疗报销、大病保险报销、医疗救助和大病兜底,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只需要缴纳总费用的10%、慢病门诊只需缴纳总费用的20%即可。杜绝了贫困患者因没钱住不上院的现象,通过一站式服务也极大的方便了贫困患者。

四、做好精准扶贫帮扶工作

一是落实对接帮扶责任。2020年,配合县人社局包保濛江乡、镇,“一对一”结对帮扶干部坚持每月4次走访入户,通过责任人持续性地与贫困户对接,充分了解贫困户状况,掌握贫困户需求和适合其发展创业增收途径,竭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困难并帮助谋划产业增收。驻村工作队坚持“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制度,全天吃住在村里,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到落实产业项目帮扶,从扶贫政策宣讲到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在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上下足功夫,力争扶贫政策宣传到位、帮扶措施高效凸显,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到全覆盖。

二是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根据“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我们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持续有效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政策宣传,加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致富意识上的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加深群众对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理解,从思想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改变,固有的认为国家对他们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坐等国家给予救助的想法发生了质的改变,逐渐转变为自己行动,主动想方设法脱贫致富。为脱贫攻坚工作解决了观念滞后的障碍。

三是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顿、大提升”活动。组织全局机关干部,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顿、大提升”活动,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两率一度”等方面认真完成了对全村116户贫困户、困难户的走访排查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帮扶责任,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116户贫因户送去了价值2万余元的慰问品。

四是开展技能培训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为增强贫困户致富技能,拓宽增收渠道,切实让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

月20日下午,县人社局在村举办种养植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特邀请县农科所黄瑞贤所长就蓝莓、大榛子的种植技术和如何提升养鸡、养猪效益进行培训。培训课上,黄所长利用课堂理论授课及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对到会的70户贫困户们就蓝莓、大榛子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

五是推进产业发展。组织局机关干部对所包保的贫困户,逐户走访,进一步掌握今年的春耕生产、以奖代补、因户施策等生产生活情况,并向贫困户宣讲了最新扶贫信息和相关扶贫政策。与此同时,与贫困户沟通了解了本年的相关需求及计划安排。要求驻村工作队,针对2018年发放的“因户施策”产业项目中的贝母、大棒子、蓝莓、蓝靛果等项目分别进行了产后情况的验收。通过拍照、询问、做笔记等方式对贫困户实施项目的具体地块进行实地验收,个别贫困户在产业项目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种栽腐烂、未成活、丢失等特殊情况,由贫困户自行据实提供了情况说明,并留档。

六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4月17日,帮扶责任人入户开展“五净一规范”推进工作,帮助贫困户对院落死角进行清理,有的还深入贫困群众家中,指导他们对室内物品和厨房餐具进行合理摆放。同时对村路周边、沟渠两旁枯萎的花草、落叶进行无死角清理整治。通过对村容村貌的整治提升,使村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切实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极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创造、热爱美丽家园的高度热情。

七是规范档案,查漏补缺。要求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完善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3

前营村位于濉溪县百善镇西,距离百善镇4.5公里,从百宋路穿越而过,下辖前营、后营、闫庙、史庄,胡楼,陈老家,6个自然庄,2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7645余人,耕地将近19340.36亩,现有小学1所,社区医疗服务站2个。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83人,设有1个总支和3个支部,党小组10个,共建成党群联心站3个,理事会5个。村班子和配套组织健全,各项工作开展扎实高效。农业种植物主要为小麦、大豆、玉米、等,以及蔬菜和大棚种植,村基础设施完成村村通和自然庄内道路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农村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全村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户131人,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数比为1.7%,2015年脱贫3户10人,2016年脱贫16户65人,2017年脱贫12户40人,2018年计划脱贫3户7人,2019年计划脱贫3户9人。一般贫困户18户72人,低保贫困户18户56人,五保贫困户1户3人;因病致贫17户55人,因残致贫18户69人,缺少劳动力2户7人。

前营村2018年的扶贫工作是扎实的,以村党总支为战斗堡垒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要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促进,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决胜脱贫攻坚战”。

前营村委会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绘路线图列时间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精准建档立卡。在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基础上,把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帮扶单位和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形成电子档案。目前村贫困户分为低保贫困户、一般贫困户、五保贫困户三类,都为扶贫开发对象,每个贫困户都有一本扶贫手册、一个帮扶计划(一户一方案)、一套帮扶措施(一人一措施)。

(二)精准动态管理。认真制定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调查评估和数据更新,上年度脱贫和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户按程序核定,严格做到“两公告、一公示”,落实动态管理。

(三)精准分类扶持。加强“双基建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利用当地交通便利条件,综合市场需求状况,加快产业发展,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对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发展教育、小额信贷、土地流转、社保兜底、生态保护工程等措施,实现稳定脱贫。

前营村委会同时制定了完善的主要措施,切实落实到实处。

(一)产业脱贫工程。重点推行“四带一自”,贫困户自主发展、龙头企业+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帮扶到户到人,实现抱团发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导本村在外能人及事业有成人士回村投资创业,成立相关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大户带动模式,鼓励全村农户参与,逐步形成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对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发展规模种植、养殖的,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二)就业脱贫工程。制定培训计划,针对性的开展贫困户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安排公共服务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利用好农家书屋,拓展群众知识面,培养致富能人,发挥双带帮扶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协助实施好“良种工程”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使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利用科技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比例逐步提高。

(三)智力扶贫工程。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完善小学、幼儿园,配套设施,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学生就近上学,整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资助、“春蕾行动”、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政策扶持资金,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落实贫困户子女教育扶贫各项政策。实施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加大对贫困户大学生的救助力度,对贫困户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

(四)健康脱贫工程。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通过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民政救助等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有效衔接。继续实施参合资金财政代缴制度,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五)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

着力实施村组道路畅通工程,对标准较低、路况较差的村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实施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加强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改建为民服务大厅,满足日常办公和为民服务需要。

(六)生态保护扶贫工程。加强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提升生活质量,结合“三线三边三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脏、乱、差“治理、垃圾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

(七)金融扶贫工程。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延伸服务网络,创新金融产品,增加区信贷投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授信评级,大力发展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扶贫小额信贷,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康复扶贫贷款,积极推动创业担保贷款与扶贫小额信贷对接,提高扶贫小额信贷额度,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

(八)社会扶贫工程。建立健全年初“建账”、年中“对账”、年底“查账”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在县商务局帮扶单位的指导下和镇包保帮扶下,逐户逐人落实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做到帮扶人员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落实,帮扶时间落实。依托社会资源,鼓励能人大户、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结对帮扶。

在保障措施中,前营村落实四个措施。

(一)落实领导责任。村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负直接责任;包村、帮扶单位要加强工作指导,统筹各方资源,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落实精准扶贫。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扶贫开发,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进一步优化规范项目验收、监督等程序,完善扶贫对象、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制度,切实加强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三)加强基层组织。将村党组织建设和“两委”干部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带头模范作用。加强“两委”班子建设,着重从政治理论、思想、文化、工作作风等方面拉近干群关系,加强“两委”战斗力。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民主管理和参政议政制度,进一步落实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公告决议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4

xx县属于有扶贫任务地区,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疫情风险等级为低级;XX县扶贫部门干部9人,驻村工作队员104人,帮扶责任人162人,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二、“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

(一)义务教育方面:我县贫困学生就餐补贴、雨露计划等相应的教育补助政策落实到位,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的学生。

(二)医疗保障方面:我县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含大病保险)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100%、123名慢性病贫困人口签约100%、定点医疗住院患者全部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核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门诊统筹(200元)及时核销,无未解决医疗保障人员

(三)住房安全方面:我县对贫困户C、D级危房采取维修、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全面进行改造,通过第三方检测鉴定,贫困人口实现住房安全。

(四)饮水安全方面:全县开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采取集中供水、安装净水器等措施,贫困人口实现饮水安全。

三、就业扶贫情况

(一)外出务工

我县已经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有5人,其中国外务工2人,省外务工3人;有意愿外出务工贫困人口中5人,其中省外2人,省内3人。

分析:我县2019年共27名贫困人口务工,目前只外出务工5人,保守估计减少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对策:针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人员,我县正在积极推进格润药业、伊林集团黑木耳大棚基地等龙头企业复产复工,协调企业用工优先于贫困人口,就地转移消化贫困劳动力。

(二)公益岗

2020年计划设置农村公益性岗位80个,安排贫困人口就业80人。

四、产业扶贫情况

(一)扶贫小额信贷

累计发放164户,金额820万元,截止目前小额扶贫信贷149户,余额745万元,2020年无新增小额信贷,无逾期、续贷、到期展期。

(二)扶贫产业

1、棚室黑木耳项目,建设黑木耳大棚443栋。

2、光伏发电项目,XXXXXXXX光伏发电厂,建设总规模为750Kw,截止目前电费56.7万元。

3、特色种植项目,榛子种植78亩;沙棘种植91亩;与XXXXXXXX合作种植桔梗620亩;与XXXXXXXX合作发展甜叶菊种植加工,建设提取植物20000吨的甜菊糖苷提取车间。

4、其他项目,与XXXXXX合作发展经典名方车间项目;XXXXXX村、XXXXXX村2支三农服务队项目;XXXXXX村红色旅游项目。

项目所产生的收益均按照《XXXX扶贫产业收益分配办法》的有关规定,累计向贫困人口分配扶贫产业收益134.11万元。

分析:目前黑木耳产业正值菌袋生产旺季,受企业停产停工、道路封闭无法购进原料的制约,我县黑木耳大棚产业、与伊林集团合作的棚室木耳基地均无法开工生产菌袋,导致生产周期严重滞后,对后续经营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保守估计黑木耳产业收入较去年减少50万元以上。甜叶菊种植加工、桔梗种植、经典名方项目受疫情影响,与之合作的XXXXXX、XXXXXX目前只有部分车间正常生产,我县与之合作发展的甜叶菊种植加工、桔梗种植、经典名方项目减少的收入尚无法估计。

对策:扎实做好黑木耳产业复工准备,帮助黑木耳生产企业和个体生产经营户联系原料,指导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做好设备维护,对生产人员开展视频远程培训,做到得到复工许可后可立即投入生产。格润药业已经申请复工,我县将按照上级疫情防控的有关文件、通知要求,结合我县疫情实际尽快予以答复。

五、驻村帮扶工作情况

我县驻村工作队员104人,其中驻村第一书记23人,按照全县统一要求,应到岗第一书记23人,实到岗23人。他们采取入户宣传、张贴标语、流动宣传车、悬挂条幅、推送信息、利用村小喇叭广播等方式,贫困人口全部入户宣传到位,有效提升了贫困人口及普通群众的防范意识。

六、项目资金情况

2020年计划建设扶贫产业项目1个。

项目名称:XXXXXX农家乐、山水民宿旅游一期产业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1803万元,其中XXXXXX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03万元,XXXXXX自筹资金1000万元。

项目目前尚未开工,已完成立项、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

七、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情况

(一)返贫监测机制建设

1、帮扶责任人定期检测。坚持脱贫不脱帮扶,“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长期持续,帮扶责任人每月不少于2次,采取入户核查、电话问询的方式,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发现因病、因学、因灾等主要返贫风险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2、村两委实时监测。村干部每周至少一次到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发现因病、因学、因灾等主要返贫风险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3、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议事决策。根据一事一议、特事特议的原则,对贫困户发生的重大返贫风险事件及时开会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杜绝返贫。

(二)帮扶机制建设

1、行业政策帮扶。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就业、产业、金融等扶贫政策落实到位,长期持续。

2、“一对一”结对帮扶。“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长期持续,帮扶责任人因人施策,采取发展产业、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环境等措施,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效。

特此报告。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5

  扶贫脱贫的工作计划1

  以努力减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为目标,201x年,我县将从综合医疗保障、大病分类救治、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等方面,深入推进健康脱贫工程,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继续落实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紧盯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实施不放松,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相互衔接,结合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结算服务,完善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

  2、扎实开展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工作为确保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计划申请县财政专项资金95万元,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免费签订中级服务包,减轻贫困人口费用负担,增强贫困人口的健康管理。

  3、进一步做好大病集中救治工作申请财政专项救治资金8万元,对患有15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集中救治,逐人逐病建立救治管理台账,救治对象动态跟踪管理,实现发现一例管理一例。并将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全部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制定完善个性化诊疗方案,因人因病施治。

  4、加强贫困人口重点疾病防控针对贫困贫困人口易发的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坚持防治结合,主要采取健康教育宣传、检测检测、健康干预、救治救助的方式,实行分类防控。

  5、继续开展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计划申请财政专项资金8.8万元,为新增贫困人口中35-64周岁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并对筛查中发现的可疑、重点人群建立随访登记本,跟踪随访,及时反馈。对癌前病变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上述的基础上采取个案重点管理,及时跟踪其检查治疗的结果。

  计划申请财政专项资金1万元,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中6-24月龄儿童每天提供一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铁锌硒等矿物质的“营养包”,解决贫困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的营养缺失问题。

  5、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刘府、板桥两所乡镇卫生院的二级医院创建工作,另申请财政专项资金3万元,对乡镇卫生院临床专技人员及村卫生室村医,分批培训院内感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等内容,努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6、实施贫困人口健康促进工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健康咨询、巡讲、电视字幕告知、专题讲座、宣传栏指导贫困人口禁烟限酒、低盐低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努力降低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患病率。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目标人群进行干预措施,定期开展一对一的访视及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用药知识。

  7、深入推进健康脱贫示范县创建。以健康脱贫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形成推动健康脱贫工程的强大合力,促进健康脱贫各项政策的落实,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扶贫脱贫的工作计划2

  xx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xx周年、自治区成立xx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县有关脱贫攻坚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扶贫攻坚的要求安排部署工作,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精准扶贫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现将xxxx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精准帮扶总体情况

  我局帮扶的贫困户是x村x等xx户xx口人和x村x等x户xx口人,每月我局主要负责人和干部职工,对所帮扶的建档立卡户进行逐户走访,通过入户调查,x村已脱贫x户xx人,贫困户x户x人;x村贫困户x户xx人。

  (二)建档立卡户人员情况

  1.x村:xx口人家庭,本人患有胃溃疡等疾病,妻子患有脑膜炎多年,经常复检,长期吃药;父亲久病卧床,x个孩子在上学,经济收入仅仅依靠xxxxx元/月的工资,收入少,开销大,生活困难。x老两口,年龄较大,没有劳动能力;x患有高血压、肺气肿等慢性疾病,妻子x四级残疾、经常肢体疼痛;收入来源是养老金xxx元/月和低保xxx元/月;两人长期吃药,买药花销大,生活困难。x夫妻二人具有劳动能力,x在双合隆保温材料厂上班,妻子打零工;两个儿子一个上大二,一个上高二,教育支出较大,生活较困难。x老两口年龄较大,无劳动能力,抚养一个小孙女;收入状况差,只有x一人有养老金xxx元/月,生活困难。x家劳动力充足,x村做清洁工,月薪xxxx元;妻子打临工,两个儿子目前都处于待业状态,生活条件较好。

  2.x村:xx口人家庭,夫妻二人打零工,收入状况一般;长子x今年大专毕业,在实习,次子x上大专。康建仁,劳动力充足,家中x人均有务工收入,经济状况良好。x三代x口人家庭,父母享受养老金、低保、残疾补贴,可以维持基本生活;x打零工,工作不稳定且收入少,育有x个孩子,两个在上学,生活困难;x夫妻二人打零工,收入状况一般,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x享受养老金xxx元/月,其子x在x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班,xxxx元/月,儿媳在家带孩子,收入状况一般。蒙富军夫妻二人打零工,收入不稳定;长子蒙建学在x工作,工资低,次子蒙建虎上大学享受燕宝基金每年xxxx元。x在内蒙打工,儿子张亚洲在建材公司上班,儿媳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上班,收入较好。x三代x口人家庭,父亲x享受养老金,x在西吉供暖公司上班,三个孩子上学,收入少,教育支出大,生活困难。x老两口,年龄较大,x一个享受养老金,偶尔打零工,收入差,生活困难。x家中长期无人,在外打工,收入较好。

  二、扶贫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一)调整帮扶任务,夯实工作责任。xxxx年x月,x同志,因挂职工作结束,将其所帮扶的x进行重新分配。现由金丽春负责帮扶x负责帮扶x,确保帮扶工作不间断。同时明确帮扶责任人职责,强调责任人走访入户时做好《扶贫手册》的填写、贫困户信息采集、贫困户家庭收入情况核实等工作。

  (二)每月入户走访,准确掌握信息。全体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到建档立卡户家中,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细致了解他们的的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子女上学和生活开支等情况,听取他们谈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生产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诉求,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将扶贫对象提出的问题、需求等收集汇总,对原有的资料信息及时进行更新、补充,形成了完善的资料库,确保后续能因户施策、因人制定帮扶计划。

  (三)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我局各帮扶人抓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工作,有针对性地完善帮扶举措。每位帮扶责任人根据各建档立卡户的自身特点和家庭产业发展状况,耐心细致地与各建档立卡户拉家常、话未来、谈设想,共同制定家庭发展计划和发展目标,并且帮助他们激发内生动力,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四)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产业扶贫。针对我局帮扶的xx户建档立卡户中收入较低、生活较困难的xx户家庭,与新民渔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签订《委托水产养殖及临时性季节用工协议书》,每户可享受xxxx元的产业分红资金,分红资金已于x月份支付完成。

  (五)关注学生成长,加强教育扶贫。在确保每位建档立卡户学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基础上,与x名xx岁以下的青少年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发放图书xx本。帮扶责任人与学生定期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学习计划等情况,鼓励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针对上大学、大专的学生,及时提醒和帮助他们申请燕宝基金、雨露计划,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六)开展走访慰问,增强群众联系。春节、元旦前夕,我局按照县委文件要求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由每位帮扶责任人亲自送到贫困户家中,及时把县委和县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手中,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又为贫困户群众过上祥和温暖的春节尽了一点绵薄之力。同时,还发动帮扶人为贫困户捐赠衣物、毛毯等慰问品。

  (七)积极宣传政策,扶志强技并举。我局各帮扶责任人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发放彩页等方式向移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先后发放宣传彩页xxx份,耐心细致与贫困户讲解宣传党的精神和教育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养老及医保等各项政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从而树立克服困难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及时发放扶贫保保险单,并向贫困户详细讲解了扶贫保政策及报销流程。积极宣传金融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截至x月份,x村已有x户登记申请,x村有x户登记申请,目前还在继续宣传金融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确保xx户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分红政策。督促有意向的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增加技能,截至目前,x村已有x户申请驾照补贴。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在走访移民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是帮扶干部不作为,精准不够,责任不落实,帮扶工作停留在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二是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个别务工人员长期不在家,无法及时核实其务工生活情况;三是绝大多数贫困户年龄较大,体弱多病,找工作比较困难;四是x村周边产业不发达,产业扶贫难度大;五是个别贫困户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扶志难度较大。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依照制定的脱贫计划,我局各帮扶责任人将着力为贫困户解决x-x个突出问题,逐步把帮扶工作落实到户,落实到人。一是各帮扶人制定帮扶措施,并严格落实到位;走访入户过程中,不仅要详细了解具体情况,还需着力解决贫困户存在的问题。二是针对家中没有劳动力,收入低或者家中有大病人员的家庭,帮助他们申请低保或临时救助。三是针对高考完和中考完的学生,确保他们有学可上,指导他们填报志愿、联系院校。四是针对失业人员,及时传达就业信息和技术培训信息,帮助联系工厂、企业,解决就业问题。五是开展走访慰问,为生活较困难的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保障正常生活。六是大力宣传相关政策,传递党的关怀,对贫困户进行思想帮扶,帮助他们重塑信心,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七是针对家中长期无人的贫困户,定期电话沟通,及时掌握其最新的生产、生活情况。

  扶贫脱贫的工作计划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为扎实抓好西渡高新区20xx年精准扶贫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对石山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要求,在三年内实现全村所有贫困户脱贫,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村内生产生活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为此,20x年计划完成脱贫12户,脱贫率达60%以上;着重对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进一步改善该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

  二、工作内容

  1、完成20xx年脱贫户认定工作,与20xx年已脱贫的76户贫困户签订好“贫困户退出确认书”。

  2、20xx年计划完成脱贫12户以上,脱贫率达60%。

  3、在贫困户中开展产业扶贫。按照精准扶贫、因人施策的原则;对有脱贫愿望,且具有一定劳动力等基础条件的贫困对象户,进行产业扶植。

  4、对村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适当予以资助。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全村急需解决水、电、路、讯、阵地等问题,分门别类作好规划,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适当争取外援,全力改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20xx年度石山村计划硬化组道2公里。

  5、积极组织本委干部职工及区内民营企业党支部赴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完成20xx年脱贫户认定工作。石山村原有贫困户108户,20xx年已脱贫户为76户;对已脱贫的76户要签订好“贫困户退出确认书”,并在村内予以公示。

  2、明确20xx年计划脱贫任务。现有贫困户23户,纯低保户9户。今年计划脱贫12户,脱贫率达60%。

  3、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我委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政策和项目,予以支持。一是养殖扶持。对有一定劳动力,自身有脱贫愿望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各类养殖产业,比如养猪、养鸡、养鸭等;计划在贫困户中扶持4至5户,采用公司加贫困户的形式,由公司提供猪崽、饲料、技术,由贫困户进行饲养,出栏后由公司保底价全部收购,贫困户不承担任何风险。二是种植扶持。根据该村土壤及传统的种植习惯,鼓励贫困户种植生姜、药材等,我们计划在贫困户中扶持2至3户种植生姜,种植面积3至5亩左右,由我们负责种苗费用(每亩补助500元)及保底价销售,预计可增收5万元以上。三是劳务输出。贫困户中有劳动力,又愿意外出务工的,我委可根据其自身情况和技术能力,推荐到园区内企业进行务工。

  4、积极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石山村今年计划对6条组道进行硬化(含道路两旁护坡),分别是:

  ①松树组至下月塘组800米,约需资金24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15万余元。

  ②里云组至长青组190米,约需资金6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1万余元;

  ③老湾组280米,约需资金8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2万余元;

  ④子塘组350米,约需资金10万元;

  ⑤上月塘组至下月塘组约550米,约需资金16万元;

  ⑥庙山组200米,约需资金6万元;

  这6条组路合计硬化里程约2.2公里左右,共需资金约70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约18万余元,还需52万余元。

  另该村还计划动用机械,扩宽两条机耕道用于农业生产。一是列子组至子塘组320米,其中需投入6万元修建钢筋水泥桥一座;二是松树组至坦奥组400米。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6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自2015年11月29日起实施。

《决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正式提出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主要包括:1.医保政策倾斜:门诊统筹率先覆盖所有贫困地区,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2.建立全国三级医院与贫困地区县级医院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关系;3.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为贫困地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实施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分三阶段:(目标任务)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指标之一: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其中提到了“健康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加强乡村中医药服务。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倡导优生优育。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7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重要决策部署,将脱贫攻坚当成最大的政治任务,拿出与贫困重点县同样的力度,尽锐出战、持续攻坚,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解难点,高质量推进全区扶贫脱贫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可以用“34533”来概括:

第一个“3”,即突出“三项”举措,高站位部署推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把2019年作为“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年”,将扶贫脱贫工作纳入区委“1368”工作计划和“2289”重点工程,出台了《区2019精准脱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11个专项行动,大力提升全区脱贫工作质量。二是周密部署推进。今年以来,先后通过三级干部大会、区委常委(扩大)会、扶贫领导小组会、政府常务会、政府办公会、约谈会、擂台赛、调度会、过堂会、现场观摩会和业务培训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多次对扶贫脱贫工作进行安排、指导、督促、调度和推进,扶贫脱贫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三是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双组长”制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年度脱贫攻坚计划,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切实强化了各级抓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同时,结合全区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区扶贫部门的工作职责。投入170万元,给17个乡镇扶贫工作站安排办公场所、配齐办公设备,全面提升乡镇扶贫工作站的履职能力。

“4”,即打出“四张”特色牌,高标准抓实整改

为确保国家和省市扶贫考核、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问题按时高标准整改到位,立足工作实际,打出了“四张”特色牌,即“一访二赛两查三行动”:

“一访”,即开展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活动。聚焦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区17个乡镇党委书记,集中一周时间,对363个村所有贫困户进行遍访,面对面了解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宣讲国家扶贫惠民政策,增进干群感情,使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赛”,即每月举办政策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擂台赛”。每月举办一次脱贫攻坚擂台赛,围绕中央和省市有关扶贫脱贫会议精神、“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扶贫、问题整改、贫困退出等内容,安排若干个政策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或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擂台比武,通过公开亮相,形成了你追我赶、拼搏进取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夯实了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责任。

“两查”,即开展帮扶责任人之间和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为确保帮扶活动实效,区通过召开动员会,制定并印发《关于在帮扶责任人之间开展推磨互查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在乡镇之间开展扶贫工作推磨互查的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帮扶责任人之间、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一是帮扶责任人推磨互查。集中五天时间,由帮扶责任人派出单位带领本单位全体帮扶责任人,以推磨互查形式,深入被查单位和所帮扶村,按照每名帮扶责任人走访检查1-2户的形式,对全区1946个贫困户进行入户互查。重点围绕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帮扶情况、资料台帐和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互查,并按照“谁查谁负责”的原则,分别填写《入户走访表》、《台帐资料检查清单》和《问题清单》并签字,对检查结果负责。二是乡镇之间推磨互查。由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带队组成检查组,带领本乡镇不少于6名熟悉扶贫业务干部,深入被查乡镇,采取“问、查、看、访”等方式(即:问乡村干部扶贫政策掌握情况、查扶贫站室建设和扶贫档案资料、看村“两室”建设和村庄环境卫生、访贫困群众对帮扶工作和帮扶责任人满意度),开展扶贫脱贫工作互查活动,做到村村到、户户到。

“三行动”,即:户容户貌整治行动。制定印发了《市区户容户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整治重点和实施步骤,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户容户貌整治行动,确保贫困户家中干净整洁、文明卫生。中秋节走访慰问集中行动。为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所有帮扶责任人于中秋节前,深入帮扶贫困户家中,宣讲政策、帮办实事、完善档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问题清零行动。以帮扶责任人所在部门为单位,针对上级考核、巡视、督查和审计等发现问题的整改清零情况,进行再次推磨互查,真正确保问题清零结果真实到位。

“5”,即坚持“五个突出”,高质量推进工作

(一)突出“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来源

一是抓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总投资4200余万元谋划实施了37个农业产业和7个股份合作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使80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公益岗位和入股受益实现增收,人均年最低增收5200余元。二是抓好经营主体建设和服务培训。在全区17个乡镇建设了50多个产业扶贫示范点,带领贫困户创业和就业。组织农技人员入户发放产业扶贫政策明白纸,各农业区域站对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全部走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发展扶贫产业的积极性。累计开展集中培训22次,培训贫困户1789人次,发放资料6000余份。三是抓好惠农政策向产业扶贫倾斜。在刘营、刘汉2个乡镇实施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对所有农户免费进行植保防治和玉米旋耕作业。结合作为优质粮主产区的实际情况,继续利用节水小麦项目和绿色高产高效项目,打造优质小麦示范基地,带动贫困群众节本增收。目前,全区有1292户贫困户种植了强筋小麦或节水小麦,138户贫困户从事蔬菜产业,63户贫困户从事养殖业,22户贫困户从事林果业,21户从事手工业,12户从事光伏产业,以点带面推进扶贫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推进旅游扶贫。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27户贫困户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惠及贫困人口110人,人均年增收1063元。五是加大电商扶贫。开展了10期电商知识培训,参加人员346人次。1人上岗魔豆妈妈物流“云客服”岗位,月增收1000元。11人在香环虎头鞋厂就业,月增收1600元。

(二)突出“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有一技之长

一是扎实开展免费就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组织职中等3家定点培训机构深入全区各个乡镇,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引导性培训17期,共培训贫困劳动力531人次。二是积极组织劳务洽谈和走访跟踪服务,多途径帮扶就业。举办了“春风行动”大型劳务人才洽谈会和秋季招聘会等招聘活动,组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70余人参加,发放企业用工手册和就业扶贫政策宣传资料3000余份。开展了进户“送岗位、送政策”行动,由乡村干部按月逐户走访贫困户,开展跟踪服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人社”、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形式,多渠道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和就业帮扶活动。三是夯实基础数据,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明确各乡镇人社服务所所长为本乡镇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开展跟踪服务,填报《省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全程跟踪服务卡》,按月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变化、就业需求、培训需求等情况录入省就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台账数据库,动态掌握全区贫困劳动力的各项就业信息。四是积极推进“千企帮千户”志愿帮扶行动。通过制定方案、现场观摩、每月调度、督导检查等措施,全区共招募志愿帮扶企业1155家,帮助1153名贫困人员通过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志愿企业通过修缮房屋、助学助医、慰问等形式,累计出资74.7万元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有2427人实现了就业并稳定增收,其中,区内就业1550人,区外就业877人。

(三)突出“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群众应享尽享得实惠

1、在健康扶贫上。一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区17个乡镇卫生院均达到至少具备1名全科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标准,并配置X光机、生化分析仪、心电图等医疗设备;全区363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同时,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国医堂”6个,其余卫生院均有中医服务专区。二是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水平。由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联合组建363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平均每村一个,已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服务率达到100%,并按时履约续约,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三是提升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水平。对贫困人口罹患25种大病的,以区一院为定点医院,进行集中救治。截至目前,全区共集中救治贫困大病患者131人。四是提升贫困人口慢性病监测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对贫困人口中患有慢性病的,及时办理慢性病手册,让其在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享受门诊治疗和慢性病签约服务,共办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认定1631人。五是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所有公立医院全部设立了“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报销比例均达到90%以上;累计有5895人次贫困群众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普惠率达100%。六是提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成效。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在显眼位置通过展牌展板、墙体标语、电子屏等载体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各乡镇卫生院每月进村入户宣讲健康扶贫政策;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制作张贴了《健康扶贫政策一览表》,提高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

2、在教育扶贫上。一是聚焦控辍保学,建立劝返机制。把每年3月、9月作为重点监测时段,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未按期返校学生及时开展劝返工作。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均衡发展。投资4600余万元,对12所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投资约500万元,对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改造;投资470余万元,启动建设了3所公办幼儿园。三是实施营养改善,增强学生体质。制定了《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织,通过会议调度和现场观摩,9月1日,全区245所农村小学的76000余名在校学生顺利吃上“营养餐”。四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建立健全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2019年9月份向农村薄弱地区中小学下派32名优秀支教教师,目前已全部到岗任教。五是加快特色发展,提升中职教育。对区实验中学进行了改建,加快其优质特色发展。依托职教中心,开展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目前,已培训1320人。六是严格落实政策,扎实开展资助。以“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结果全告知”为目标,确保学前教育(一年幼儿减免保教费和部分餐费)、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和普通高中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三免一助”(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和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全覆盖。2019年春秋两季,全区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2688名(学前201名、小学1117名、初中969名、高中271名、中职130名),发放资金159万余元;普通高中“三免”137人,免除资金37.94万元;中职“两免”152人,免除资金6.08万元。落实雨露计划政策157人、23.55万元。目前,各项资金已按时、足额、全部发放到了学生手中,有效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负担。

3、在安全住房上,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精准确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二是强化住建、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对申请危房改造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贫困身份进行确认。三是派出专业人员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其唯一住房危险程度达到C级的,对房屋进行修缮加固;危险程度达到D级的,对房屋进行原址翻建。四是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的补助对象认定程序,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截至目前,2019-2020年度全区危房改造任务117户全面完成,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C级7户、D级4户),并按照C级户均补助7000元、D级户均补助21000元的标准全部补助到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率达到100%。

4、在安全饮水上。一是水质检测。对全区17个乡镇363个行政村全部抽取水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是全面落实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明确并公示运行管理责任人、供水服务电话。健全完善了区级运行管理办法,严格水质保障,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举办农村饮水安全评估培训,重点对饮水安全扶贫政策、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在每个行政村显眼位置张贴饮水安全公示牌,将负责人姓名电话和水利局监督电话信息公示于众,确保贫困群众饮用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均达标。

(四)突出“帮扶扶持”,凝聚强大扶贫工作合力

一是扎实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坚持由区级领导牵头,全区1946名帮扶干部认真落实“一帮一”帮扶责任,坚持“三日一网”(每月一个走贫日、两个月一个交流日、每季度一个恳谈日,全区一个扶贫心愿网)机制,扎实开展入户帮扶活动。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全区扶贫干部培训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参训人员3000余名,各级扶贫干部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国家考核等问题整改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帮扶责任人之间、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和“扶贫月、户户行”、中秋贫困户慰问访谈等活动,使结对帮扶活动更加扎实有效。二是金融信贷扶持。通过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政策宣传,强化风险防控等措施,由区级财政拿出200万元,支持金融扶贫扎实开展,其中,195万元作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5万元作为贴息资金。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2万元,用于支持40个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种植、手加工等产业实现增收。三是精准防贫救助。通过招投标,与太平洋财险签订协议,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区财政拿出36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区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全区农村人口72万人)。针对“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两类人员,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开展精准防贫救助。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防贫救助258人,支付防贫保险金190.75万元,人均获取防贫救助资金达7300余元(其中,曲陌乡西旧寨村的非贫低收入户贾焱锴救助金额最多,其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花费587515.31元,自费268010.1元,通过精准防贫救助,为其支付防贫保险金181209.09元),真正从源头筑起贫困发生的“截流闸”和“拦水坝”。同时,对已救助人员明确专人结对帮扶,落实后续帮扶措施,确保防贫效果巩固不反弹。四是低保兜底保障。按照《关于推进农村特困群体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民〔2019〕19号)要求,对全区分类施保,集中时间推进低保兜底保障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开展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工作,全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享受低保政策2657人,人均每月领取低保金227元。享受特困供养政策32人,每人每年领取特困供养保障金6600元。

(五)突出“基础提升”,大力推进路网电网建设

1、提升公路建设质量。借助政府代建购买服务的历史机遇,实施了农村路网改造工程(一期工程)项目。共包括140条路段,总里程190.85公里,涉及16个乡镇,总投资约3亿元。相继完成洺李线、永河线、107国道、永峰线整修和赵辛线改建项目。总投资4.12亿元的旅发大会道路整修、绿化提升工程全面完工。目前,营运客车共284辆,行政建制村通车率达到100%。建成充电桩35个,候车亭、招呼牌58个,四级站、公交枢纽和客运站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19年底客运站投入使用。

2、开展农村电网建设攻坚。总投资9110.15万元,完成单体工程160个,涉及180余村;完成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2.82公里,0.4千伏线路191.81公里;新建配变284台,新增容量56.8兆伏安,实现了户均容量2.09千伏安。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生活用电问题,改善全区困难群众生活用电环境,实现了17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用电保障100%。

第二个“3”,即强化“三项”保障,高水平确保实效

1、资金保障。明确规定资金投入“两优先一增加”,今年全区总投入专项资金4535万元,其中多方筹集区级扶贫专项配套资金230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6.7%,达到并超过2019年省定扶贫资金投入目标数额2260万元,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2、机制保障。一是调度机制。建立了调度过堂机制,区级领导干部到分包乡镇对帮扶干部和村支部书记进行调度“过堂”。坚持定期举行脱贫攻坚“擂台赛”,切实增强了各级干部扶贫工作责任感。二是帮扶机制。全区1946名帮扶干部每月走访慰问雷打不动,有事帮忙、无事慰问,解决问题,联络感情,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帮扶网络,凝聚了强大工作合力。三是督导机制。将扶贫脱贫作为全区重点工作大督查首要工作任务,区大督查办联合区纠“”办和区委政府督查室,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良性督查机制。

3、纪律保障。针对全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开展作风纪律大整顿大提升和乡村干部作风大整顿行动,进一步深化全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对在扶贫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通报的通报、该调整的调整,扶贫领域干部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个“3”,就是“三个效果”:

一是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区达到脱贫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938户7515人,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9.6%。中国农网、经济日报、长城网、《扶贫杂志》等媒体分别刊发《区产业扶贫新路径:“互联网+共享农业”》《区分类施策,精准扶贫》《多措并举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和《市区“四个突出”抓实脱贫攻坚》等信息,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报道。12月2日,省委副书记赵一德在调研指导工作时,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干部“一帮一”、“千企帮千户”、产业扶贫、帮扶“连心牌”等给予高度赞赏。9月12日,市委副书记薛永纯对扶贫工作进行视察指导,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区1946名干部每月至少两次深入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与贫困户保持电话、微信等常态化联系,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的信赖和对干部的信任,干部和群众真正成了“亲戚”。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8

“十二五”以来,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乡1000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我乡是全县脱贫攻坚地区之一,还有1500名农村贫困人口,有3个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基数大,病残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高,脱贫难度大,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全乡上下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上来,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通江县委、通江县人民政府关于争创全省脱贫攻坚示范县争当全市脱贫攻坚排头兵的意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坚持把解决群众如期脱贫与产业建设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战略地位,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乡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村全部“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巩固提升不返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脱贫标准及进度

执行国家统一扶贫标准,即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0年不变价2300元(按价格指数推算,2015年约为3300元,2016年约为3800元,2017年约为4500元,2018年约为5000元)。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计划,结合我乡实际状况,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脱贫任务。全乡贫困人口脱贫计划为2016年脱贫320人、2017年脱贫480人、2018年脱贫600人(考虑返贫因素);确保3个贫困村2018年前全部摘帽;2019年攻坚扫尾;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乡村书记抓扶贫,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富和堡垒作用。强化党委政府扶贫开发的主体责任,推动行业部门履行扶贫开发职责,强化协同协作,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使脱贫更加有效、更可持续。

坚持统筹协调、相互促进。注重把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全面实现“茶叶、核桃、中药材”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因人因地施策,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新路径,切实提高针对性、实效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子。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推动扶贫资源使用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使用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开发式扶贫,注重扶贫先扶智。在用好国家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按照“双向承诺三步走”的扶贫模式,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搞“大包大揽”,破除“等靠要”思想。

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鼓励扶贫济困,促进共同富裕,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的氛围,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三、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抓好精准识别,摸清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建立精准扶贫台帐,找准症结,靶向治疗,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措施到户到人,加快推动精准脱贫。

一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就业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560人,通过支持发展产业和就业项目,落实扶贫措施,提升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具备职业技能的劳动力,重点加强转移就业指导和服务,支持劳务输出增收。对目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贫困人口,新毕业的“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通过实用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发展就业创业项目。加强产业和就业扶贫机制创新,对于经营能力不足、缺少耕地资源、缺少资金的,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施项目带动,利用扶贫资源入股,创新股份合作、集体经营、联户经营、委托管理、承包租赁等多元产业化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二是通过移民搬迁脱贫一批。立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列入搬迁规划且有搬迁意愿的514人,结合土地整治、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采取集中或分散安置办法,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三是通过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262人,实施健康扶贫行动。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补助、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标准。实行大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帮助因病致贫的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五是通过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帮助因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受灾群众重建住房,对建不起房的特困户安排入住农村廉租房,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等需求。同时积极推进教育扶贫,残疾人扶贫、金融扶贫工作。

四、采取过硬举措,深入推进“1+6”扶贫攻坚行动

一是强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实施“选优配强行动”,建强村党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按照“一好双强”标准,拓宽选任渠道,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选进村“两委”班子。善待严管驻村“第一书记”,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担当主力、组织动员、服务经营主体等作用。

二是强力推进巴山新居建设。结合十三五建设规划,整合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统筹实施巴山新居工程,鼓励群众向中心村和聚居点、产业基地聚集。到2020年,力争建好以四合村(即钟凤街道)为重点的3个聚居点,改造农村危旧房500户,并对已建成的苏家坪聚居点进行升级打造。

三是强力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围绕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产业规划,按照“巩固提升茶叶产业、稳步推进核桃产业、全力建设中药材产业”的产业发展布局,到2020年,全乡建设茶叶产业园3.5万亩(其中白茶1万亩),核桃1.5万亩,中药材1万亩。

四是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础配套和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创新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有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优质电、有宽带网、有有线电视。到2020年,打通文家河村白茶基地印山坪村核桃产业园区向家坪村中药材基地产业发展环线路网建设7km,打通沟村白雪垭村断头路3km,;硬化向家坪村、罗张窝村村道路13.5km,新建苏家坪村四社赵家河桥1座,启动实施街道至苏家坪村赵家河约2km的防洪沟建设,完成方家湾水库、渔家湾水库的治理工程;确保全乡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到2018年,实现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加快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资源共享,统筹有线、无线和卫星三种覆盖方式,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建设。

五是强力推进公共服务配套。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维护、钟凤两所中心小学,强力办好苏家坪等10个村的农村幼儿园。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到2018年,改造学校危旧房500平方米,建设教师廉租房20套。健全乡、村卫生计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到2018年,建成向家坪等3个贫困村的标准化卫生室,到2020年,完成乡卫生院和其他村的卫生室达标建设,达到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一台健康一体机,每千名农村居民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创建活动,到2018年,所有行政村建成1个标准化文化室。

六是强力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在县级相关单位建立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免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力争每年培训职业技能人才500人次。到2020年,确保全乡有5名以上产业领头人,各村有2名以上致富带动人,每户有1名技术明白人。

七是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新优势,释放生态红利。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建立乡村垃圾处置长效机制。到2020年,全乡发展林果、林药、林物等林下经济6万亩;完成土地整理2万亩,新增耕地500亩;建成垃圾集中转运站5个,建成农村垃圾处理池32个。

五、健全机制,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落实领导脱贫帮扶责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落实帮扶责任,不脱贫不撒手,推动优势资源、主要力量向贫困村倾斜,带动全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要领导挂包5个村,联系2户贫困户。班子成员挂包1个村,联系2至4户贫困户。

二是落实定点扶贫及驻村帮扶责任。实施“十名领导包村、百名干部包户、千名党员参与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帮扶工程,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面覆盖。单位主要领导每季至少到扶贫点工作两次,推动工作落实,并选派3名以上人员组建驻村工作队,常年驻村开展帮扶。全体机关干部分户帮扶,驻村帮扶工作一定要见人、见事、见效,定点帮扶时限保持5年不变,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扶贫点,要继续帮扶,结对关系保持到2020年。

三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实现社会帮扶资源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倡导民营企业捐资扶贫,引导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助学助医、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

四是建立完善“双向承诺三步走”的激励机制。要让贫困户脱贫,就要突出扶思想、扶能力、扶产业,全面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树立自力更生意识,增强脱贫奔康信心。通过“双向承诺三步走”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干部帮扶职责,落实贫困户主体责任,避免了干部自唱自拉式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独角戏”,有效地将干部、群众拉在了一起,唱起了“二人转”。

五是建立完善金融扶贫机制。采取综合性措施,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一是成立由乡村干部、帮扶干部、信贷员、群众代表组成的风险管控小组,全面完善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帮扶干部帮助并引导贫困户选好发展项目,协调贷款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产品销售。二是持续推进金融支持农村平权改革,规范办理林权、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生产基地用益特权等抵押担保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在产业带动持贫、解决闲置农户就业、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

六是建立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全面推行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强化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坚决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纪问题。全程对扶贫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扶贫资金用到最困难地区、最困难人口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要及时掌握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项目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项目资金监管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全覆盖。推进扶贫开发领域反腐倡廉建设,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行为。

七是建立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按照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围绕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定期开展综合考评,大幅度提高脱贫攻坚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经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后通报全乡,作为支部、村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评价、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乡上成立以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各村要形成一把手主责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人人都是践行者,个个绝非局外人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各级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9

凡属平顶山市管辖的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医保范围的在职会员职工(含农民工)、下岗职工、待业人员、离退休职工,且在工会帮扶系统中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的特困职工及其配偶和子女,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属住院医疗救助对象。

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

2、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当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30%以内的“低保边缘户”。

3、职工本人患大病、重病、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各类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边缘户”。

二、申请医疗救助所需材料

1、《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

2、所属基层工会对申请人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证明,需注明每个家庭成员的月收入金额。

3、申请人身份证和家庭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4、参保职工住院确认表。

5、工会会员证。

三、医疗救助申报流程

1、申请“医疗救助”的特困职工在住院5日内(节假日顺延)持医保住院确认表到平顶山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下简称“市总帮扶中心”),按规定填写《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

2、市总帮扶中心根据申报材料,认真核实,履行审批手续。

3、特困职工爱心医院接收医疗救助对象,进行医疗诊治。

4、特困职工在爱心医院治疗结束后,有爱心医院直接对特困职工进行医疗救助。

四、医疗救助的方式以及结算方法

1、特困职工住院应享受的医疗救助费用,由市总工会与爱心医院共同负担,通过爱心医院补贴给住院的特困职工(受助对象)。

2、参加医保的特困职工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按医疗保险核定基数的20%部分中,再享受70%的医疗救助(最高限额为2万元),医疗救助部分由市总工会和爱心医院各承担50%。

3、特困职工因病住院次数不受限制。

4、市总工会依据爱心医院出具的医疗救助凭证和《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每半年对医院结算医疗救助资金。

五、医疗救助工作要求

1、特困职工爱心医院要向医疗救助对象明确医疗项目和自费药情况,并提供优质服务。

2、市总保障部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审批情况和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履行指导、监管职责。

3、市总保障部负责向基层工会宣传医疗救助工作政策,督促基层工会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做好申报工作,把工会组织对特困职工的关怀落到实处。

医生对口帮扶总结篇10

近年来,平桥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用真心、真情、真帮、真扶的实际行动,帮助全区近2万名困难职工一步步走出了生计、就医、就业、子女就学、权益纠纷的困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爱在春风中播洒

信阳市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全区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18.8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劳务输出大区。其前身信阳县,在20世纪80年代聚集了信阳市(信阳地区)近70%的工业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转型期的变革,原有的工业企业大多数都已破产、倒闭、改制或转行,致使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困难职工基数加大,引发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较为突出。据统计,全区困难职工达19850人,其中困难农民工15150人。如何解决好众多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既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新一届平桥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从高位推动,从细处着眼”的工作思路,切实为困难职工提供帮扶保障。一是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把困难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听取和研究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区委书记张明春多次就帮扶工作召开座谈会、专题会,深入困难职工家中,现场办公,他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职工群众的困难要帮得准、扶得到位。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作为党和政府帮助困难职工、农民工的主要窗口――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被列入全区“十大惠民实事”,得到了高标准、规范化建设;同时,推进各乡镇、办事处帮扶站和各企业、村、社区帮扶点的建设与完善,全区已逐步形成“以区帮扶中心为龙头,乡镇帮扶站为纽带,企业、村、社区帮扶点为基础的立体网络式帮扶体系。”二是成立组织。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困难职工帮扶和农民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各乡镇、办事处、区直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三是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为强化帮扶中心的窗口服务功能,区财政拨款为帮扶中心新建了服务大厅,配备了电子大屏幕、电脑等办公用具,购买了帮扶车辆,把帮扶资金纳入全年财政预算。区编委行文成立了“平桥区职工帮扶中心”,给予了人员编制。同时,经常深入厂矿、企业、村组、社区,深入到困难职工家中,按照“家庭状况清、困难原因清、技术特长清、就业要求清、思想状况清”的“五清”标准,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档案,输入电脑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爱在双手中传递

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平台,集中整合社保、民政、司法等部门的帮扶资源,在开展困难帮扶、“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的基础上,实行帮扶“三结合”,即:撒网式与重点式相结合,输血式与造血式相结合,常规式与精神心理帮扶式相结合。倾真情,最大限度地实现助困“全覆盖”,帮扶“无盲点”。

打造生活援助平台。坚持“直接”和“快捷”的原则,对生活遭遇困难的职工、农民工给予资金和物资帮助。一是实施“应急”帮扶。重点对突发事件,急需帮扶的困难职工,启动帮扶应急机制解决。2008年2月3日,周口市农民郭长明到平桥寻亲,突发心脏病,无钱医治。帮扶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救助,并给予回家路费;2008年8月9日,恒达磷化公司下岗职工晏士华向区委书记张明春写信反映孩子正在上学、丈夫患病急需治疗,而家庭一时难以筹足医疗费用,请求救助。经调查核实后,帮扶中心先后帮扶13000元,并送去了米、面、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二是开展送温暖活动。重点对特困职工、农民工、困难劳模、单亲女职工、孤儿进行救助。仅2009年“双节”期间,帮扶中心与民政、社保部门共同发放资金200多万元,粮油1.1万公斤,衣被0.35万件,救助困难职工2356人,农民工436人,学生450人。三是实施困难救助。加强与民政、社保部门衔接,将符合条件的特困职工、农民工纳入低保救助范畴。2008年,先后推荐张亚林、方东、孙少堂等45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享受低保救助;推荐易志强、李强等9名特困职工享受廉租房优惠。

打造医疗救助平台。为保证困难职工“病有所医”,平桥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为困难职工、农民工构筑一道医疗救助防线。一是建立“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整合卫生、民政、社保等部门优惠政策,确定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12家医院为“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为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就医减免费用优惠。截至目前,共为1200名困难职工减免医疗费用近百万元。二是建立村卫生室。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建筑模式为全区200多个行政村建立了村卫生室;同时,轮流派出村医到郑州大学接收为期三个月的免费培训,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该区村卫生室的创新做法成为全市的典范,其经验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三是实施大病救助。重点对患有大病、重病的困难职工进行现金补贴。五里镇松岗村农民工张世坤反映女儿张荣患白血病,请求救助。帮扶中心了解情况后,及时与民政、社保等部门联系,对张荣医疗救助近5万元。近年来,先后为王春秀、刘清河等341名困难职工提供了医疗救助,深得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打造就学扶助平台。通过发动社会爱心捐助、企业赞助、政府拨付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助学款物,为困难职工家庭托起明天的希望。一是畅通就学“绿色通道”。将义务教育范围内的困难职工子女就读、家庭生活困难的农民工子女上学纳入资助范围,保证每一个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孤儿叶家宝从小失去父母,帮扶中心每学期都给予资金、物质帮扶,并帮助联系学校,减免学费。二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重点对考上大学、无力支付学费的困难职工子女进行救助。近4年来,全区工会组织共资助385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资助资金达72万元。三是实施“留守子女关爱工程”。针对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大多数子女留守在家、缺乏亲情等状况,建立了全国首家“留守子女我能行俱乐部”,对留守子女实施亲情关爱、生活关爱、学习关爱。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留守子女俱乐总部19个、分部226个。此举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总工会原主席李志斌曾两次批示将这一做法推广全省。2009年,中央电视台四套、七套分别对该区留守子女关爱工作给予了报道。

打造就业帮助平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做好职工的再就业工作,才能真正帮助困难职工实现脱贫解困。一是小额借款帮助再就业。通过小额借款扶持,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两年来,帮扶中心先后帮助熊林根、李广仁等12名下岗困难职工实现了创业,吸纳2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困难职工熊林根用小额借款创办的正通饲料厂,目前固定资产10多万元,吸纳12名下岗职工再就业。二是建立基地深化再就业。通过创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广泛开发再就业岗位,吸纳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帮扶中心共建立世中薯业、平桥工业园等7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帮助近千人重新就业。三是开展培训服务再就业。通过基地培训、聘请专家授课等措施,重点对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尤其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大量农民工返乡现象,大力实施了农民工技能再提升工程。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全区共培训返乡农民工4561人。在甘岸办事处,依托该区域蔬菜生产协会,对返乡的600多名农民工分批进行了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知识培训;农民工刘建平接受培训后,建起了3个水泥骨架蔬菜大棚,每亩收入8000多元。在邢集镇、明港工业管理区分别进行了符合当地特色的食用菌种植、家禽家畜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培训农民工达400多人。四是开展活动促进就业。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开展大型用工洽谈会2次。其中,4月27日举办的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省、市、区70多家企业进驻招聘,现场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

打造法律援助平台。按照“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创新维权”的工作理念,切实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一是成立“法律援助联络站”。在大厅设立了法律援助窗口,律师常年值班,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2008年1月份,帮扶中心律师张慧君与市司法局一行远赴新疆为农民工讨要欠薪,其中为该区农民工刘世清、李广红、高领等追讨欠薪308万元。二是拓宽维权渠道。开通了全省第一个农民工维权服务热线,累计受理农民工投诉49起,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970万元;建立了与司法、劳动、安监、新闻媒体等单位共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联动工作机制,在北京、郑州、深圳、湖北十堰等地建立驻外农民工维权中心10个,共同做好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和法律援助工作。2009年2月24日,平桥工业园农民工彭传辉来帮扶中心反映:在清理机器堵塞废料时不慎锯伤右手,请求工伤赔偿。接报后,会同劳动、司法、厂方协商,使彭传辉于4月15日领取到了赔偿金4.5504万元。三是加强宣传教育。组织人员经常深入厂矿企业、劳动工地和生活社区开展送知识、送文化活动,不断增强职工合法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精心举办适合职工需求的文体活动,以活动凝聚人心,引导和激励职工立足本职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心理辅助平台。在大厅设立“心理咨询台”,聘请两名心理医生,重点对心理缺失、丧失信心,在工作和家庭方面存有严重心理问题的职工进行思想辅导和精神引领。水暖公司职工庞后荣,刚离婚后不久,公司因转产被迫下岗,双重打击使她万念俱灰,几度有轻生念头。帮扶中心得知后,及时派出心理医生与她谈心、交流,使她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事后,她经常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帮扶中心的精神心理帮扶,就没有我的今天,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高标准修建了“病友康复乐园”。利用区总工会房屋,精心装饰,购买书籍、棋具,对患重大疾病、绝症职工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思想、心声倾诉、学习娱乐的场所。

爱在真情中延伸

困难职工帮扶不是简单的短期行为,不是心血来潮的随意之举,而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要使帮扶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从工作机制上、网络体系上、人员配置上下功夫,确保帮扶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