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十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十篇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1:16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1

(1.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2.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惠农政策举不胜举,新农村崛起将是必然趋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是符合这个道理.由于农村经济基础的薄弱,发展新农村金融体系需要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通过对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可行建议和措施,更好的发挥金融服务体系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体系;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76-02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社会并维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农村经济颇具突飞猛进之势,但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必须从金融着手.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创新势在必行,从而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概述

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证明了国家对新农村的重视.

1.1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概念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农村各种金融机构及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主要由各具不同功能的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农村合作社金融三个层次的金融机构构成.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是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它包括融资主体、融资机构体系、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价格形成机制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宏观调控机制.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属于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想发展新农村经济,需要从发展和创新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着手.

1.2新农村建设中创新金融服务体系背景

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资金需求量的增加要比过去的多的多,农村资金的投入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按照过去的资金投入的比例是不够的;有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撤并现象,导致金融服务需求方式的减少,现有的金融服务满足不了农村的“胃口”.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体系经历过一段曲折路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金融体系的初步构建.改革开放以后,农户、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资金需求量的增加和需求方式的多元化,也无形之中推动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979年之后,农村金融机构改头换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农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新的农村金融体系产生也意味着计划经济的灭亡,激活了农村生产,适应了当时农村金融的发展需求,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树立一面旗帜,也是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里程碑.(2)对分层次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深入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金融体系也发生相应的改动,以“建立和完善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为目标,农业银行的主导地位发生改变,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心,合作金融基础代替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分工协作和之前的金融体系也有所不同.农农村金融体系的层次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确,农业银行逐渐离开了农村的视线,可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自主发展.(3)“三足鼎立式”农村金融体系的尝试.20世纪末21世纪初,农村金融体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农村金融市场里逐渐消失了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便扛起发展农村金融的大旗.20世纪末,逐渐撤销农村合作基金会.从此农村形成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三足鼎立式”正规体制格局和组织体系,农村信用社也成为当时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角.(4)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化产权体系的创新.2003年以后,农村信用合作社适应“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的总体要求,自身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民、商业户和自由经济组织可以入股信用合作社,给地方金融机构职能上更明确的定位,把信用社和农民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更好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04年以后,农村信用社改革还在继续的深化和全面,农村信用社的完善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2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2.1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就要求农村金融体系要有一个质的变化,对其需求量和服务方式等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较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的滞后.

2.1.1居民取款不方便,农村现金流量加大

随着商业银行的系列改革,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也发生改变,不仅没有对农村的更大投入,反而是对农村“弃之不理”,继续向着发达城市和大企业前进,对农村信贷和业务缩减职能等.可由于金融网点局限,农民存款很不方便,很难和新农村建设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保持一致.还有金融机构网点撤并,服务已经达不到现在农民的需求,这样会使农民失去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也给银行对于市场现金流量的掌握带来不利影响.

2.1.2现代化水平低,信用社吸纳资金能力不强,农村资金利用率下降

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还是基本的服务,缺乏一个发展的服务观念,以至于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服务步伐不一致,电子的货币在农村基本行不通.时代在发展,农村亦是如此,不能还是一沉不变,这才是我们今天提出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的所在,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发展中的农村.

2.1.3利率走高,服务区域相对缩小,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

如今的金融贷款定价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实,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差异,农村的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利率都是一样的,这样无法正常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对于困难户还本付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贷款风险趋于集中.

2.1.4农民了解金融政策途径有限

对于金融知识方面的不够了解,直接影响农民在金融方面的消费,这个也是农村金融消费不足的原因之一.

2.2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要求

建设新农村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质量,原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不适合新农村建设,根据实际的情况去改变和创新是必要的.

2.2.1资金需求量更加巨大

农村资金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少部分是公共财物提供的,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比例去投入农村,这个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肯定是不够的.

2.2.2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

农民手里的资金多了,处理的样式就丰富了.而一些地区还存在金融机构的撤并现象,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没有什么俩样.资金的使用多样,客观上要求金融服务的品种丰富、手段多样,服务方便快捷,目前的金融服务还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2.3中西部金融服务需求更加突出

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是为了协调东、中、西部的发展,中西部在政府的关注和自身的努力下经济也持续走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金融资源不足,金融网点不足,竞争力不足,整体金融服务水平低下,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是迫在眉睫.

3创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3.1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我国地位及发展趋势

近年农村呈现银行运行良好、农村金融需要得到满足的现象,农村有了适度的竞争,市场逐渐被打开,农村金融正在向一个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过渡.虽然农村金融资源稀缺,但是覆盖率和服务的有效性还是获得普遍的认可和信任,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随着农村金融服务知识的宣传和熏陶,高覆盖率的金融服务网点和基础服务将遍布全农村.农村金融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不同于城市,如果风险得不到控制,农村金融服务将无法持续运行.加之风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业务也会稳步发展.

3.2创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3.2.1制定专门法律,营造法治农村氛围

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通过立法使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组织对于农村投入的负责,不再具有盲目性.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通过对其他国家经验的吸取,农村合作金融法的制定将是服务“三农”的长期有效措施.最后,制定农业保险法.只有保障农民的收入才能是新农村建设长期的进行.

3.2.2发挥政府政策保护性作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政府通过立法方式和政策指引,让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业务,增加对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更好的适应融农村金融市场,从而有效融入.

3.2.3建立农村金融竞争体制及金融服务体系

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竞争.首先,要扩大农村多种金融的业务范围.其次,大力发展合作性农村金融组织,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第三,规范农村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发展,规范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得服务“三农”事业.

3.2.4建立并完善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

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创新和开发新的农业贷款损失补偿险种,再此情况下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和优惠政策.其次,设立补偿担保机制.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发展贷款补偿担保组织,设立担保补偿基金,由财政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出资,达到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和损失.

——————————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J].北京林毅夫学者主页,2006(2).

〔2〕钟德涛.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改革[J].北方经济,2007(8).

〔3〕吴少新.湖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2

电子邮件

网站e诊

访问分析

首页媒体聚焦部委信息地产市场矿业市场投资指南资源经济资源研究科普园地旅游天地

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基础数据资料集萃行业e览信息化资源概况资源科技资源文化投稿集萃

在线访谈网上直播资源论坛评论查看在线投稿

站内搜索--媒体聚焦--矿业市场--地产市场--投资指南--资源经济--资源战略--资料集萃--行业专家--行业机构--科普园地--旅游天地--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基础数据--金土工程--数字国土--资源专题互联网搜索

学术广角神州采风社会纵横文苑驿站图说图解作者文园专家文集

您的位置:投稿集萃>学术广角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2009-05-07|作者:唐银亮|来源:资源网|【大中小】【打印】【关闭】

引言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是基础,农村物质生活的改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只靠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归根结底需要金融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农村金融也就理所当然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相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远未完善,农村金融存在着严重的供给和需求不足等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日益突显。因此,我们应审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逐步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更好地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1、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足

目前我国对农村金融还没有一个严格、明确的定义。刘鸿儒教授认为,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包括吸收农村存款、发放农村贷款、办理农村现金收支和转账结算及发展农村信用社等活动。[1]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资金融通体系,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既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硬件设施的不足,也体现在软件方面的不足,此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完善更进一步突显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足。

1.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硬件设施的不足

金融硬件设施是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硬件设施不足首先体现在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网点的不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除以上三个正规金融机构外,还有邮政储蓄、农村扶贫社和民间私人借贷等非正规的金融服务机构。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大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其中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04年减少3784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比2004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四大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2004-2006年,除四大商业银行以外的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3.7%,其中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9.29%。由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减少,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不足。县域企业金融覆盖水平近年来虽有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2]以至在一些农村出现“存点钱要跑几十里,取点钱要排半个小时队”的农民诉求。其次,农村金融网点服务人员少,高素质金融人才缺乏,金融信息化建设滞后。

1.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软件方面的不足

现阶段发展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存在资金利用效率低、信贷投入减少并且结构不合理、金融品种单一,硬件基础薄弱、业务创新不足等问题。首先,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据统计在新增的存款中信用社约占2/3,邮政储蓄约占1/3,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同时农业银行存多贷少,吸收的资金倒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其次,农村金融网点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有少量的收费业务,其他中间和外汇业务缺失,理财工具较少;信用社业务系统尚未全部纵向联网,存款业务普遍缺乏通存通兑功能,与邮政储蓄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第三,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相对滞后,许多金融创新产品不适应农村的新需求,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对各类经济主体的信息、技术、市场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3]

如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了回家乡发展,他们有技术,有见识,有经验,但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同时又缺少可以提供的担保或抵押品,因而创业缺乏资金,这与乡镇金融机构有钱不能贷、不敢贷的情形之间形成了两难的矛盾。与此同时,在城市发展人才逐渐饱和,就业形势紧张的局面下,一些农林大学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选择回乡镇发展,选择个体创业或联合创业,他们具有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学历,但往往因资金缺乏而举步为艰。然而,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却不能因势而变,服务新形势的需要。此外,由于目前农村各金融机构定位尚未十分明确,其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及派出机构与县联社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部分地区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与辖内县联社“一级法人”社基本上变成了行政性的上下级关系,县联社作为一级法人的自主权受到了限制,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形同虚设。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对辖内法人联社管理过多,很容易造成管理体制的僵化,甚至出现行业管理机构越俎代庖现象。由于股东的权利与责任严重不对称,部分农户股金变成了定期存款,股东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贷款上的便利和利息优惠。而且农村信用社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等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息息相关的宏微观机制虽然在改革设计中受到了重视,但在实践中落到实处还要走很长的路,道德风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3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完善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具体包括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程度,农村金融组织法律供给等,它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变迁,主要是以政府主导为特征。因为无论在政治力量对比还是在资源配置权力上,政府都处于主导地位,而非政府主体试图进行变革现行的制度,必须要得到政府的认同或批准。政府主体可以借助于行政命令等方式,进行变革并对变革的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我国,无论是农业银行的多次机构制度变迁,还是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撤并等,都打上了政府主导的烙印。政府对宏观调控是为了满足自身特定目标的实现,从以往国有经济改革的角度看,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和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进行持久的投入资金,在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必要的措施就是把聚集起来的资金按照国家的意志来使用[4]。各级政府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其在制定和实施制度选择时会受到特定目标和利益集团的影响,不可能完全从维护社会整体福利的角度出发。比如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活动就经常受到政府的干预(省以下地方政府及其他行政部门),收购资金经常被挤占、挪用、转移,致使农业发展银行的权益受损害。更何况其他农村金融组织。地方政府及其他行政部门出于各自部门利益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不当干预,就会妨害了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实行,不利于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环境建设。而另外一方面,在打击逃废债过程中政府与农村信用社之间难以协调一致。地方政府认为支持“三农”是社会的大势所趋,农村信用社拿钱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出现风险代价是在所难免的,导致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另一方面法院执行力不强,一定程度造成了对逃废债者打击不力,难以形成失信惩戒“合力”。此外,在现行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中,缺乏确认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地位的规定。农村金融组织在促进资金资源配置与利用方面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确认和规范其正常的融资活动。农村信用社自195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有各类机构几十万户,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法律来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内部治理结构、日常运营机制等进行严格的明确的界定,这使得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往往在“合作金融”与“商业银行”这两种模式之间摇摆。我国法律至今都没有明确农民现在是否有组建自己的金融合作组织的权利。此外,2007年3月1日,四川省仪陇县诞生了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吉林省东丰和磐石的两家村镇银行也正式开业。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已面世。对于这些创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是适用《商业银行法》,还是需要出台颁布新的法律,至今还没有定论。如果适用《商业银行法》对这些组织要求太高而不利于农村金融的活跃;不适用《商业银行法》又没有其他专门法律法规来调整,而且也不利于农村金融的稳定和发展。[5]

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有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历史偏好的影响,也有农村金融市场自身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更有农村金融面临着特殊问题等原因。

2.1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历史偏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采取的是先城市后农村的梯次发展模式,农村金融体制服从服务于城市部门需要,农村地区义务性地成为了金融资源的净供给者。总体而言,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仍是一个围绕城市工业化的制度安排,体现的是“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战略,这种制度安排在1978年以来一直没有多大改观,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商业化取向更加背离了农村金融的初衷。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双重分割下,大量资金流向了国有部门,为城市工商业部门动员储蓄成为金融机构在农村活动的主要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我国农村金融总体供不应求。尽管农村金融需求总量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丰富,但农村金融供给的制度安排却维持刚性,甚至是相对萎缩的,农村金融供求呈现出明显的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扎根于农村的金融机构成为当地有限资金的漏斗,它们只吸收存款但很少放款,甚至不少地方的商业银行根本就不对农户和农企发放贷款。农村资金一直在“非农化”,其结果必然是“城市吃肉,农村失血”。这是一种劫贫济富的制度安排。[6]这种“效率优先,忽视公平”的制度安排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现今农村金融的畸形发展局面。

2.2农村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不平衡

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才能发展充分,才能发展得好,金融市场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城市中的银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也使得城市的银行业得到了良性发展。然而在广大农村,“农村金融市场论”的主流地位“动摇,逐步为“金融约束论”即斯蒂格利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imperfectmarketparadigm)”所代替。[7]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开放性市场体系,各主体依据自身特点与定位分别服务于不同客户的多层次需要,但这种理想的弹性组织体系在我国农村并不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同业拆借市场范围较小,农村信用社的跨区域性拆借困难,客观上由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短缺和抑制,供给方在市场体系中基本处于垄断者的地位,加之资金的价格未能市场化,由此导致的金融交易行为扭曲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在一些经济欠发达乡镇表现地更为突出,如当地邮政储蓄一般只存不贷,而贷款成了农村信用社的“专利”业务。正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寡头垄断,这也直接导致了长期以来民间金融作为非正式金融,不能见光,只能“在夜色中潜行”,但这并没有妨碍地下金融在阳光金融的裂缝中迸发成长。目前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上,非正规金融实际上构成了主体。调查显示,农村私人借贷极为普遍,构成了农村借贷主要的主要方面。农户的支出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生活、医疗和生产,当入不敷出时,农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的方式获得融资。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非常困难。调查还显示,农民借贷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钱。[8]

2.3农村金融市场固有的特殊问题

农村金融多以农户为客户,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不得不面对一些城市金融所没有的特殊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总是难以掌握农村借贷人的信息,比如农民的贷款究竟用在什么地方、风险多大、还款能力多强等等,对农户缺乏足够的信用信息,如以往是否借款,还款情况怎么样等等都缺少依据,农村金融机构由于人力和财力有限,因而在没有充分的信息的前提下基本上是不会借贷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缺乏正规金融机构愿意接受的抵押品,像土地、田产、农舍、劳动力等,银行都不愿意接受,而一些农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银行因担心保存和销售转卖等问题而“惹火烧身”,宁愿少贷或不贷。第三个问题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高风险问题非常突出,因为申请贷款的农户与农村微小企业可以用于抵押的资产有限。而且农业项目获利周期长,利润率低,抗御风险能力差。“三农”高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自然灾害风险难以有效预知和防范;二是信息风险,即农户因难以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而造成产出的盲目性;三是政策风险,即农户因缺乏必要的风险机制而自己承担产出和销售的风险。这些风险在借贷关系中必然转化为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风险。而目前农村的风险转移机制尚未建立,紧靠商业性的农业保险是行不通的。因此,“三农”贷款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中的风险损失无法减轻,农业贷款难以持续快速增长。[9]第四个问题就是借贷的非生产性。发展中国家农民由于收入较低,在消费上经常难以自足。我国的调查显示,农民的财富已经大大增加了,但至今在借贷上,最主要的用途仍然是非生产性的。比如盖房子、娶妻子、看病、办丧事、孩子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开支等,占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大部分。而且这些需求是刚性的,非借不可。由于缺乏还款来源,金融机构往往不会发放这种非生产性贷款。

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过前文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阐述及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新农村建设一样,同样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才能加以完善。

3.1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

无规矩则不成方圆。城市金融业的发展有《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等金融法律法规作为有力保障。而农村金融市场中,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类机构以及非正规性机构在内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回顾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以前对农村金融组织采取管制过严的政策,这不仅表现在严格禁止民间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上,也表现在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对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内部管理的过多干涉等方面。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一条、第三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分别从立法目的、经营范围、设立条件及分支机构的设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遵循审慎原则。很高的市场准入门槛、严格的业务范围限制和利率限制、严格的审批制和金融管制制度是我国对农村金融组织管制过严的明显体现,而一味的禁止民间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更是对农村金融组织管制过严的佐证。因此,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首先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支持,国家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支持新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繁荣。通过制定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特点的新的金融法律法规或修改现有的《商业银行法》,给予地下金融和民间借贷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将一些不属于违法范畴的灰色金融合法化,特别是对民间借贷的最高利率应有所界定,充分发挥其拾遗补缺的作用;应适当调整农村金融组织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农村金融组织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鼓励多种资本进入农村金融组织、允许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放宽农村金融组织经营范围和业务活动、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管制要体现捉进其发展的目的等,探索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以解决农村金融组织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应针对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做到市场化。要根据市场化的原则,建立及时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在关闭差的金融机构的同时,应允许新的自愿性、互助合作性金融组织的设立,如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信用协作会等,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设立民营银行,从体制上为民间资本合法进入金融业开辟一条道路,这样既丰富了农村的金融市场,增加了农村金融资金的供给量,同时也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3.2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除法律环境外,最重要的就是政策环境。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国家对农村金融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扩大内需,减少金融危机对外贸大幅缩水背景下的国内经济发展的冲击力,国务院通过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九项金融政策,加强对农村信贷的政策支持。其中重点提到的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有:“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基金范围,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10]

会议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农建设,推进农村信贷支持,加强农村保险,提高农业的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提高,有利于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全面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产,更为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增加了信心和指明了方向。市场是基础,但同时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政府要用政策手段诱导商业金融对农业的投入。通过税收、提供贴息和损失补偿等政策措施,鼓励诱导社会资金流向“三农”,引导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投融资;针对农民抵押难的问题,研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加快发展信贷担保机构。总之,地方各级政府要努力营造和谐发展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推动征信体系建设,加大诚信宣传普及力度,依法维护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权益,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以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扩大为契机,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农村非银行金融业务。

3.3加快培育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首先,农村金融改革要通盘考虑,农村金融不能只靠农信社一家。要在农村构建一个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金融体系,具体包括:一是政策性金融体系,二是商业性金融体系,三是互助合作金融体系,四是农村金融指导服务体系。体系内四个部分,缺一不可。农村金融的指导和服务体系定位应该是信息、技术、人才培训的服务,不能是拥有管理权力的系统管理组织。其次,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我国还要积极发展财政外的其他渠道,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逐步构建起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和多主体的竞争局面,逐步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做的公共服务提供者,而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定位应开始“转向一种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桨)分开的机制”。鼓励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将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在市场机制、社会参与和政府自身变革的基础之上。

如通过:(l)企业直接投资。政府要充分利用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优惠等政策,调动企业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投入。(2)社会民间渠道筹资。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活动筹集资金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社会筹资渠道中最重要的形式。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尤其要加强舆论引导,使得更多的社会资金通过非政府组织进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再者,利用资本市场,发行长期农村基本建设国家债券也是一种可取的筹资方式。(3)境外渠道筹资。境外筹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际组织的商业性资金,另一种是针对农村地区引入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小规模援助资金。我国政府应更加重视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展广泛的合作,积极促使境外资金进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再次,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保险机构。一是充实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应抓住改革的机遇,增资扩股,落实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基本要求,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可以共同出资组建农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也可成立农村风险保障基金,按一定比例分摊呆、坏账。三是加快农业保险等保障性制度建设,以弥补因自然灾害或市场变化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从而降低信贷资金的风险。最后,要规范农村信用秩序,形成农村商业信用体系和商业道德氛围。

通过建立起守信的激励机制,让守信的人得到好处,如比较方便的得到贷款,享受优惠利息,免除税务检查,工商免检等;要有效发挥法律和市场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罚机制,让不守信用的人受到处罚,加大不守信的成本,形成一旦失信就难以生存的威慑,从而发挥市场的“自净化功能”,使守信者能够长期生存,使不讲信用者被淘汰出局。政府要倡导信用观念,并带头遵守信用。通过建立客户信用数据库,对农户信用实行等级分类,按不同信用等级确定最高贷款限额,是降低农村金融信用风险、提高农村信贷资产质量的有效途径。这样可密切与优质客户的关系,促进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提高农信社的经营效益。此外,大力发展农村担保机构。在农村担保机构的设置上应谨慎从事,不可过大,也不应过小,应以现行乡镇以下的管理区设置为宜。这样既可以节省收集借款人信息的成本,又可以在法律之外用社会舆论的压力来督促借款人履行债务。担保公司最好实行会员制,凡本辖区从事种养业或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农民,坚持自愿的原则,均可加入贷款担保公司。并根据担保公司的要求,交纳贷款担保金,贷款担保公司根据农户交纳贷款担保金的多少提供不同数量的贷款担保,这样对担保机构与贷款农户而言双方皆可节约成本。

3.4农村金融组织的自身完善

如果说积极的政策支持,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保证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外因,那么农村金融组织的自身完善则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首先,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信用社稳定的微观基础,高效的内部经营管理是信用社发展的前提。为此,要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重视社员代表大会行使其职权的独立性,杜绝内部人控制现象。监事会不能流于形式,应帮助完善贷款审查、财务审计、管理层及员工行为监察、风险防范等内控制度,初步形成统一法人治理结构的整体框架。[11]其次,农村金融组织同样是靠金融产品和服务赖以生存和发展,金融产品是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农村地方金融要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各种创新信贷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提供存款、贷款、结算、投融资咨询等全方位、多功能的一条龙服务定向解决农村“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难问题。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金融机构应在电子化服务上相对落后,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快电子网络化建设,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需要,要依托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改革,改善结算手段,解决农村资金结算渠道不畅、异地业务办理难等问题。[12]再次,调整农村金融监管目标和方式。鉴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应转变监管理念,借鉴现代金融监管新思想,建立符合农村金融实际的监管方式。一是由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和风险控制并重监管方式转变。既要加大风险监管力度,完善风险监管方式,防止风险积累扩大,又要加强合规合法经营监管,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秩序和农村金融稳定。二是由封闭控制型向开放透明型转变。在不涉及国家秘密和金融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公开监管政策规定、监管程序办法和各类监管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存款人利益,也有利于实现外部监管信息共享,约束监管人和被监管人行为,还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和投资人投资和理财行为。三是逐步由事后性监管、行政审批性监管向风险预警性监管转变,建立金融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四是搭建行业自律平台。最后,要加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在当前金融危机和就业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农村金融组织更应抓住机遇吸收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以补充新鲜血液。只有这样,农村金融组织才人才,制度等方面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结语

农村金融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在短期应对金融危机和长期发展“三农”事业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处在一个发展不充分,体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的阶段,对此,文章以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足和原因分析为基础,对如何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体系从法律、政策、市场构建及自身改革方面提出完善对策,以此助益于当前农村应对金融危机和未来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各方面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必将以崭新面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匡爱民,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嬗变,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2]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08年9月

[3]姚凤阁,李宝德.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研究[J].北方经贸,2008(4)

[4]李云峰,剖析我国民间金融的制度安排问题[J].深圳金融(深圳),2004(1)

[5]崔西营,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6]姚建军,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新构建,金融时报,2005(12)

[7]曹蓉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8]田力,胡改导,王东方.中国金融量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4,(3):30~35

[9]胡钢,陈心宇.构建中国新农村的金融支持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1):86~89

[10]国务院确定九项金融政策,加强对农村信贷政策支持,

gov.cn/ldhd/2008-12/03/content_1167439.htm

[11]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64-65.

[12]姚凤阁,李宝德.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金融服务发展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为资源网)

相关文章

·探讨农村金融机构的“帕累托改进”

·银监会8举措改进金融服务

·中国平安首推“一账通”

·中国人保总裁:建议以保险机制激活农村金融服务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

·做好抗震救灾金融服务的通知

·建行胡志明市分行成立

网友评论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已有评论条点击查看

用户名:匿名评论

投稿启事-开通仪式-世界日博览-法律公告-联系方式-关于我们-主办单位-网上调查-网站导航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撤离导致农村地区商业性金融供给缺口加大。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最大的涉农商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使,近几年农业银行已逐步从欠发达县域经济中退出,逐渐将经营战略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同时,上收信贷管理权限,除一些小额质押贷款外,其他贷款权统一集中到省分行,使基层机构的贷款不断萎缩。

(二)合作性金融支农乏力,难以满足“三农”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直接面对农户和农村各种不同的金融需求主体,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作为建国后最早成立的金融机构之一,农村信用社留有较重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其运行是在政府隐形担保下的运作,仍然依靠的是国家信用,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干预仍然难以摆脱。另外,土生土长的农信社具有先天不足,如经济规模小、不良资产占比高资金筹集难、科技力量薄弱、电子化程度低、结算手段落后、员工素质较差等,这些不利条件使农村信用社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支农后劲明显不足。

(三)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极大地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政治任务,除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服务“三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仅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职能名不副实,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民间借贷活跃,加大了农民的债务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在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正式金融安排没有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背景下,传统的民问非正式金融安排就有了其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所以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虽屡遭政府取缔、限制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民间借贷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因其良莠不齐,利率较高,加大了农民的债务负担和农村的金融风险。

(五)农村资金严重外流,无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充分支持。我国农村金融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农村金融资金通过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流出农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国农村“大流血”现象。我国农业银行县支行的贷款权被上收,其已演变成单纯的存款机构,且吸收的存款大多通过上存流向城市。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存不贷,或者贷款很少,每年倒流城市的资金也有几千亿元。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中商业化倾向严重,资金大量流向相对收益率较高的城市或非农部门。农村资金的非农化,使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三农”资金供给缺口更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

(六)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分散风险的需要。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实现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业稳定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保险业“保驾护航”。但我国的农业保险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短暂的快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目前,全国仅有几家成立不久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方面的保费收入,尚不足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1%。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抉择

(一)用政策和法律手段诱导农业银行将吸收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农村。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提供贴息和损失补偿等政策措施,鼓励诱导社会资金流向“三农”,引导农业银行为县域经济投融资。同时,国家应就农业银行对农村贷款规模做出明确规定,原则上要求农业银行将在农村吸收的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农村和县域经济的发展。适当下放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发放权限,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扩大县级行的放贷自。同时,商业银行应增强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积极开发农村新的信贷品种,拓宽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对农村经济的主体支持作用。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约束机制强、财务上可持续发展、坚持商业性原则、主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差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刀切”,应按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产权制度模式。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国家要加强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减轻信用社的包袱,为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三)改革完善政策性金融,使其真正肩负起国家政策支农的重任。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扩大其业务外延,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另外国家要明确农发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职责,不仅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更要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要对农发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予以支持,拓宽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规范其经营行为,建立农发行贷款安全回收的机制等,保证农发行的健康运行。

(四)引导民间金融合理、健康运行。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使民间金融合法化,这样既可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又能使其获得应有的权益和保护。其次,对民间金融进行重组改造,允许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存在。最后,金融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民间金融组织内部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杜绝基层政府任何形式的行政干预。

(五)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首先,调整、完善农村邮政储蓄的功能。引导农村地区的邮政储蓄机构将吸收的储蓄存款全部用于当地“三农”经济的发展,有效阻止农村资金流向非农领域。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县域基层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再次,对支农再贷款要进行财政贴息,引导资金进入农村。不论在地方一级还是在国家一级,财政支农资金和信贷资金都缺乏衔接和配合,国家和地方财政可将支农资金给予财政贴息,以引导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加大农业投入,降低农民的贷款成本。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成功能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

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是指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融资主体、金融机构体系、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资金价格形成机制及相关的法律规则、政策和宏观调控机制等。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整个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涵也主要包括以上方面。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特殊性,一方面它要适应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充分反映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它还要做到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经济所采取的保护、支持、发展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就是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在于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平等地享受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此外,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具有高投入、低产出、风险高的显著特征,并且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环境不理想,农业资金严重短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缺乏自给资金资能力。这种状况决定了“三农”对金融特别是对农村金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因此,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同时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们也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这些理论主要有农业金融政策支持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理论等。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成的概念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由若干要素构成,并分成不同的层次。从理论上讲,它包括宏观层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中观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以及微观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体系。其中,宏观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中观层次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构成农村金融的供给体系,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主体,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2、典型国家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成

作为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信用合作组织的德国,其国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政策性和合作性的金融机构。德国政府在农村设立了如农村地产抵押银行、土地抵押信用协会、土地信用银行、农业中央银行等不以盈利为目的,承担政府辅助发展农业责任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放款协助农民购买土地及进行水利建设或通过发行土地抵押债券来换取资金,再贷款给农民,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整个体系以合作银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呈金字塔式,自下而上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层合作银行,直接从事信用合作服务;第二层次是地区性合作银行,它可以向基层合作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结算服务、短期的融资服务、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和国际银行业务;第三层次是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它是全国金融组织的中央协调机关,提供调剂资金融通,为地区合作银行提供全国性的支付和结算服务,开发新的银行产品、证券、保险、租赁、国际业务,为基层行和地区行无力解决的业务提供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另外,合作银行体系还设立了贷款担保基金,由合作银行按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存入,对风险进行补偿。

在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展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和形式。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地区农村银行等作为主体发挥作用,到微型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一些非政府组织等也加入了向农村提供资金支持的行列,形成了主要由合作性质的信贷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农业保险机构等组成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国情构建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以现行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保险公司以及非规范的金融机构作为基本框架。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与建立农村市场体系相结合,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基本产业政策相结合,从改善信贷资金供给入手,提高农民营运资金的能力和需求。从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经过改革,初步形成了具有政策、商业和合作的金融服务体系,这种金融服务体系的设立初步改变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形式

一般而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发生作用,在市场上由“看不见的手”发挥其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调整作用。同样对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仍然存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受到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的制约。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来自农业、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能够发展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则主要由是否很好地遵循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是否能在运行中更好地应对来自竞争、价格和风险的压力决定。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供求机制,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实施、运营和建立需要根据农民、农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对资金、信息、项目的需要而定。同时服务体系的价格、政策的制定还要遵循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按照市场的发展制定合理适宜的价格,设定有特色的服务体系。完善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可以根据在规范、严格准入筛选机制和市场机制下,适当引导良好的民间金融走出来,逐步规范非正规金融。在风险机制中则是指,由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风险性较高的特点,因此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充分分析风险、衡量风险,针对农村农业发展风险实施有效的措施,例如采取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行农业保险,提高保险覆盖面,政府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引导农民提高参保意识,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农业信贷风险基金,适当承担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涉农贷款风险。

由于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和农村经济整体上的相对脆弱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生作用的形式比市场金融体系更为复杂和特殊。在兼顾竞争和价格机制、风险机制的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强调政府资金、政府政策等的支持,构建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为支柱、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力军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组织为补充,以农业保险为后盾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例如在建立农村金融保险方面,由国家、保险公司、农民共同承担农业风险;或者国家设立政策性保险公司,把农业保险从现行的保险公司分离出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农业风险。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积极作用,强化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优势互补效应,一方面充分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开发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利用中小金融机构的人缘、地缘优势、网点和人力资源优势开拓终端市场,为农民农村金融需求者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从中分享农业收益。此外,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融合的农业保险体系,能够有效增强其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

一是融通资金、配置资源功能。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就是通过一整套金融交易制度安排,促使农村剩余资金转化成投资并实现社会资源最有效合理配置的过程。例如通过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将分散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借贷行为变储蓄资金为投资资金。又如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以金融商品(信用货币)为载体,以金融交易为手段,不断地调剂、组合,配置货币资金在不同部门、地区、行业的比例,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二是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农村建设需要高效、便利的金融清算和支付服务,以确保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例如通过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将农村建设中各类资金进行快速地清算和支付。这就要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必须投入一定的网络硬件设施和相关金融软件设施,同时也要求农村金融组织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实现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所提供的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将极大地推动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是分散金融风险功能。我国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功能定位较低,体系结构过于强调业务的独立性,使得各金融中介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横向合作关系,再加上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较差等原因,导致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往往无法实现分散金融风险的目标。因此,农村需要建设具备分散金融风险功能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这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确保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四是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为农村金融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同时为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为满足农村经济的多样化要求,既要巩固和发挥传统产品的优势,又要不断创新,推出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五是定位服务“三农”,进行农村储蓄动员,促进农民储蓄。整合资源、提供信息、消除对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排斥性,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农村金融快速发展。加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力度,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六是为相关经济部门提供信息。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农村经济发展中各种经济指标、信号适时地反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问题,为当局及时适当调整、制定针对农村经济状况的合理决策提供数据和指标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系统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6).

[2]林强: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09(5).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非正规金融;金融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慢慢成长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以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共同为“三农”发展服务的格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77万亿元,农产品期货品种发展到13个。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09家,已开业机构发放的贷款中超过80%用于“三农”和小企业。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幅员广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出于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控制风险的考虑,开始撤销在部分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甚至全部撤离。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了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覆盖率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发展银行在乡镇不设网点;农业银行只在约20%的乡镇设有网点;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在每个乡镇都有网点,但其功能以吸收储蓄为主,贷款业务不足,据统计,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国仅有30个省份实现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有10个省份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

二农村金融中各类机构定位不清。现阶段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在如何处理好社会责任与商业运作、普及服务与网点效益的关系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此外,它们对各自的服务对象、业务范围、发展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明晰的认识和规划,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三各类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趋同,缺乏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只开展存、贷、汇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并且贷款的期限、额度、利率等都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此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很单一,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根本没有普及。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无法实现。

四农村金融环境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与农村金融发展相联系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不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改革落后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这一系列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五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不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的定位不清,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空间,但是国家一直以来都忽视了对它们的引导和监督,使其不具备合法地位,因而无法实现其规范化的、健康的发展。比如许多民间借贷仍然采取口头约定等不具法律效力的简单方式进行,而且利率普遍较高,既制约了资金需求,也造成了很多法律纠纷。

除了以上所述,农业保险业发展缓慢,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样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继续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促进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要开放金融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共同提供农村金融服务。采取积极措施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满足个金融需求主体对农村金融不同层次的需要。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形式等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形成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准确定位各类金融机构。要准确地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定位,使它们能够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农业银行网点的地域边界应该是县城或规模经济明显的乡镇,而且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尽可能加以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定位应该在于集中力量去做那些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政策扶持的贷款项目;农村信用社应继续扎根农村,服务“三农”;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以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农民个体为重点服务对象。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农村金融必须认识到目前农业产业化、城镇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资金需求多样化的特征,按照细分市场和目标客户原则,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应积极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产品体系,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创新支付结算方式,解决农村资金汇划、汇兑难问题,开发适合农村真实情况的金融服务品种,方便农民办理结算、汇兑,加快网络化、电子化步伐,积极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农村的金融环境。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社会化大生产进程和市场化程度。其次要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尽快建立可以覆盖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法律体系,使各种活动有法可依,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再次,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当前应积极开展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并进行资信评级,为农村金融发展扫除障碍。最后,要充实监管人员力量,改进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技术,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

五明确非正规金融地位,引导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政府应当依法引导和规范民间非正式金融的经营行为,明确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地位,使其顺利完成从地下经营到地上经营的转型。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组建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通过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或者委托政策性银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担保市场,建立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担保公司等一系列举措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聚焦两会热点“三农”金融服务发展迎来机遇.中国经济网综合.2011.3

[2]张健华汪小亚.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中国金融出版社

[3]褚继田.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金融.2010年第22期

[4]张红力.农村资金持续外流须警惕应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网.2011.3

[5]沈剑兰.继续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2010年第10期

[6]王作虎韩旭.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会月刊.2010.10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1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09家,其中开业395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2451家。

1.2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2010年6月末,共有14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118.8亿元;共有31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604亿元,中期票据179亿元,合计募集资金783亿元。

1.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

1.3.1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2008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9958个,比2005年减少766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1.3.2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1.3.3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1.3.4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3.5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20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31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2-3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3.4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首先,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农村发展慢、农户收入少的问题。其次,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最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祝志民,张莉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乡镇经济,2007(12):017.

[2]陈时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及启示。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2006(2):008.

[3]李巧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033.

[4]梁春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金融支持服务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结构不协调而产生的问题。而今,“三农”问题已经发展成一项更大的事业,即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过程,而金融支持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从历史和现实情况来看,浙江部分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不足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事业。因此,构建合适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有了农村优质金融体系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才能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金融带来广阔的市场,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农村发展平台。

一、经验做法与研究现状

针对新农村建设,国外一些国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整合农村资源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借鉴的政策意见。欧盟曾于2007年提出把对农村地区投资合并到“欧洲农业农村基金”,由一个基金对欧盟农村发展资金的投入、管理和审计实施统一管理。欧盟利用一个专门基金、一个专门模式和一个专门网络把整个欧盟的农村发展控制在“欧盟农村共同政策”的框架内,从而实现农村的协调发展。同属亚洲和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国情与我国比较相近,但在印度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印度金融机构普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商业银行已在农村地区建立了3.26万多家分支机构,而基层农业信贷协会的数量则达到了9万多家。它们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视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为了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鼓励和促进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印度还建立了存款保险和信货保险公司,向金融机构为农民贷款提供保险。同时,印度还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规定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保证农民能够以优惠利率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近几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人士与机构已经着手进行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探讨。关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颇受重视的城镇化)及其金融支持问题,普遍强调要对金融体系的建设实行区域性、多层次的创新制度改革。(1)通过区域中心城市实行金融资源集聚。如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的余宏、万东山(2005)认为,需要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打造区域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和一体化的经济金融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样就可以增强地方经济(包括农村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实现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信贷支持,提高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2)对农村金融体系作分层次的制度改革。如王曙光、王东宾和慈峰(2010)认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不合理,解决的办法核心在于金融形式的综合与创新,要更多地以市场化手段,实现三个不同层面的金融成分制度创新。

二、浙江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服务:现实与差距

结合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与需求状况,可以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问题归为资金供给、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环境三个方面。

(一)金融支持资金缺口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资金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些需要在很多时候都遇到了金融有效支持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农村金融主体的缺位,另一方面则是稀缺金融资源的流失。

1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1)大型商业银行撤出。由于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不高及资金盈利空间小,使得追求利润的大型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不再将资金投入见效慢、期限长、风险高的农业项目及分散、规模小、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中,相继从农村市场撤离。例如,曾作为支持“三农”为特征的中国农业银行已从县级以下地区撤出。(2)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不足。自农村信用社与我国的合作金融实践联系在一起后,经历过多次改革,在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建设与服务功能上都有了较大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与其他银行机构相比,仍存有较大差距。虽然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其多元化的经营目标造成了信用社内部经营的混乱和外部管理的机会主义,这些问题使其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上,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3)小额贷款公司的局限性。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只贷不存”的制度限制,使得其资金来源较为有限,同时其内控和贷款风险问题突出,因此虽然有支农、扶农、助农的政策设计,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当中,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作用仍然表现出较大的局限。(4)民间融资的非规范化。浙江的民间金融以多种形式(包括民间自由借贷、私人钱庄、纯粹经营民间贷款业务的典当行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存在,其最大的致命伤是运作不规范,隐含的信用与投机风险巨大。同时,由于没有法律或制度的保护与约束,在现有金融制度框架下,民间融资用于支持“三农”、建设新农村,不啻望梅止渴。

2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由于商业银行相继从农村市场撤离,邮政储蓄银行急剧扩张,不少基层邮政局将邮政储蓄作为新的增长点,大量农村资金通过央行转存后流出农村。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吸收的存款并非全都用于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比如也以转存和上缴存款准备金的形式流出农村地区,或者以购买金融债券或国债的投资方式而转出了对农业的生产性投入。

(二)金融支持服务滞后

在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人往往只看重资金的支持。其实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且深的概念,包含着不同的需求主体,他们的性质、规模和具体内容都不同,对金融的需求也表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金融服务。

1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首先,支付系统不畅。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并没有接人行内的综合业务系统。如农信社接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比例就较低,相关业务还需通过上级行代为办理,这当然就造成了资金汇划效率的降低。其次,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方式单一,现金结算在农村占绝对主导地位,非现金结算在全部业务量中占比偏低。而大部分异地结算则通过汇票进行,没有实现直接的联行资金汇划。最后,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制度也不尽合理。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包括信用社)的各项支付结算服务收费项目繁多,缺乏必要的优惠和政策倾斜。

2金融支持工具单一。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上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贷款业务仅以联保及小额贷款为主。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逐步落实,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趋向多样化。如中短期小额贷款、中小规模的中长期贷款等。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缺少多样化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供给难以满足现实的农村金融需求。

3“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一是对日常金融服务需求增加。随着新农村的发展,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他们的现代金融意识和对便捷金融服务的需求与城市居民日益接近。二是对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随着网上购物的盛行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也快速增长。三是对促进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脱离土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的自主创业需要小额信贷和优惠贷款等金融服务的支持。四是对金融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增加。现代农民的金融意识已是愈发具有现代观念,投资、家庭理财和专业金融知识的需求在农村日益兴盛,这也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方面业务的服务和信息咨询。

(三)信用与金融环境仍然较差

1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农村,也还没有真正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的征信系统以及有保证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这就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对无担保、无抵押的农村金融需求难以做到具有风险管理效果的业务拓展。在农村,广大农民、个体养殖户和小企业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信用观念,制度上又缺乏较健全的信用登记、评估、信用风险预警和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在这样的农村信用环境中,农村金融机构也就难以做到对当地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充分利用,农村金融体系的金融服务功能自然也就受到信用风险的极大制约与限制。

2信贷运行机制不灵活。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如农信社)贷款手续繁杂、时间长、环节多,相比较农民、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来说供求差距明显。二是贷款利率较高,不论期限长短或用途,农村贷款较多实行上浮利率(也因信用环境较差造成),加大了信贷的资金成本与负担。三是信贷审批机制不灵活。银行农村网点往往就是银行网络系统的末端,而且还是最低层级的分支机构,因此农村基层行无法直接通过贷款审批。加上上级行并不重视农村地区的业务份额,信贷人员又缺少了审贷激励,这也造成了农村信贷审批制度的僵化、对“三农”贷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3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在抵押方面,农村客户所能提供的抵押物品(小企业厂房设施、没有房产证的民房、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等),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普遍难以接受。在担保方面,大多数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少,运作机制不规范,存在挪用被担保企业贷款资金、抽逃资本金的现象,因此农村担保公司(国有除外)的信誉度也不高。

三、发展金融服务支持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笔者也从信贷支持、金融服务和金融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积极发挥各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

1扩大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支农范围,拓展职能手段和资金来源渠道,推进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工作的进行。为推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农业发展银行除为国家粮棉油储备提供资金外,还应用市场化手段来弥补政策性支农资金的不足,为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充分发挥其政策支农作用。

2发挥地方商业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地方商业银行(包括农信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区性金融机构)应在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上加强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个体养殖户、个体种植户以及农产品加工、运输、储存等。同时,积极支持面向新农村社区服务的各类机构,尤其是就业容量大和有需求潜力的服务业,促进部分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地方商业银行应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地方商业银行需抓住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业务拓展机会,努力成为农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助手和业务伙伴。

3民间融资规范化。在浙江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温州、丽水),尝试制定规范化政策,指导和约束民间借贷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对民间借贷可限定最高可浮动利率水平,规定以自由资金进行放贷,严禁非法吸存,逐步引导民间金融步入正规化经营的轨道。另外,还可依据市场化的原则,在达到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条件下,允许建立自愿性、互助合作性的金融组织,以灵活的方式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4完善农村资金外流补偿机制。为防止资金过度外流,区域金融主管部门可考虑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外流比例做出必要限制,比如规定用于支持“三农”的最低比例,建立监督和激励约束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农村资金能尽可能地在当地发挥经济循环、资源投入的作用。

(二)努力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

为了支持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需不断接受并提高农村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从支付体系、金融产品,到业务处理、服务手段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项目中,开发出具有农村金融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

1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加入支付清算系统,扩大支付清算系统的覆盖面。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等业务,发达地区推广银行卡业务,发放适应农村需求的借记卡和贷记卡。加快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便捷高效的资金汇划系统,进一步完善对农村客户的支付结算服务,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改善信贷制度。改进贷款评估、审查、发放的工作流程,建立限时服务制度,对申请贷款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应及时审查,对农村地区的重点优质企业实行贷款营销“绿色通道”。在符合信贷管理制度和有关贷款条件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审批环节,满足农民“短、频、快”的贷款需求。对已经批准的贷款,应按照客户需要,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3创新信贷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断创新贷款方式,开发出适合农民的各类信贷产品。例如:自主创业的农民,可为其提供培训类、教育类和创业类的贷款;对于比较富裕的农户,可尝试为其开展住房类、大型消费品类和投资型贷款;对资金需求比较大的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可尝试推出大额联保农业贷款;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道路建设等,可提供大额的中长期贷款。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还应积极提供生源地学生助学贷款,并在额度、利率及期限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

4鼓励多种融资方式。为了满足新农村建过程中的各类融资需求,各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充分发挥诸如票据贴现、出口信贷、对外劳务承包贷款、境外项目融资、银团贷款、保理业务等新型信贷方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出更多的新型融资手段。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把握住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趋势,满足农村客户和“三农”问题的多方面金融需求,加强银行、保险、证券在机构和业务上的接合。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提高的是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能力,适应农村金融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金融需求特点。

(三)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1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一是从完善贷款审批、内部财务制度和利率定价等方面人手,真实准确地对账务进行核算并如实反映,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入良性运作机制。二是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情况下,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积极支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要降低对“三农”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由地方财政对农业贷款实行贴息,支持新农村建设。

2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政府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信用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多层次的社会信用体系,并同时努力实现征信体系的市场化运作。为农村信用体系建立信用评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化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立农户个人信用制度,通过农户个人信用等级评定来决定该农户是否能够取得贷款以及相应的额度,切实防范信用风险。

3大力发展农村担保事业和强化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以农村为重点的多主体、多层次担保体系,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既要鼓励现有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开拓农村担保业务,也要鼓励小生产者、乡镇企业创建针对中小农业贷款的担保公司,并给予一定时期适当的税收优惠。需要强调的是,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金融监管较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体系应创新监管模式,适当放松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同时,也将其充分置于适当分层的金融监管体系之下。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8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都显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金融正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谓“农村金融”不再是在金融前面简单冠上农村二字,我们需要分析农村金融的本质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的现状,并积极思考了我国农村金融的新出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农村金融;现状;新出路

1我国农村金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金融”不再是在金融前面简单冠上农村二字,目前大家对农村金融的定位不是很清晰。金融和农村的结合将金融机构特定化,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大都只是戴有农村的帽子,并没有体现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本质核心。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定位不清晰,服务不明了,也导致社会上很多鱼龙混杂的局面,很多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也被认为是农村金融。这样以来,不能很好贯彻落实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农村金融机构就没有很好的发展出路。农村金融的农村特定化也会加剧城乡二元化的趋势,不利于公平的市场竞争,使得农村金融难以农村建设服务。具体分析而言,我国农村金融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了政策性、商业性、新农合等机构组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弥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缺陷,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机构的设置在量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质上也进行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比如说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创业贷款等创新型服务,但是就总体而言,农村金融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

1.2农村金融建设存在的不足

现有的生产力与人们逐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在农村金融建设上也存在这一问题。虽然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在质、量上都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危机。

1.2.1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萎缩

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县城、地市级和省会大城市都会设置分行,但在农村乡镇没有网点,有设置网点的商业银行也逐渐从农村撤离,仅剩的金融机构也是只存不贷,没有起到很好为农民服务。农村普遍的农村信用社虽有贷款业务,但是贷款覆盖面很窄,不能惠及广大民众,真正有需要的农户得不到及时帮助,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落不到实处。

1.2.2机构间运行机制不合理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了政策性、商业性、新农合等机构组成,但是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农信社的垄断地位在很多乡镇屹立不倒,政策性机构和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运行机构不合理,整体上会导致效率低下。

1.2.3农村资金外流,没有反哺农民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只存不贷,存储资金没有反哺当地农民,更谈不上为当地发展谋福利。这样一来,不能很好贯彻落实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农村金融机构就没有很好的发展出路。

1.2.4缺乏金融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似乎还在原来的状况下,止步不前,缺乏金融创新。农村现有的金融服务很单一,而且手段也很老旧,业务办理时间长等问题长期积压就会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后劲乏力。

1.3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

1.3.1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市场所处环境比较闭塞,和城市金融发展相比市场信息就会出现不对等,那么就会使得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缺陷。

1.3.2农村信用环境的缺失。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还收受到信用环境缺失的影响,不仅是农民在信用上的不了解,更有甚者农村金融机构的员工对社会信用问题也不甚了解。由于社会信用的监察在最近才开始正式形成,那么农村信用环境的缺乏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有很大不利影响的。

2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借鉴

2.1经济大国美国的城市化很高,农村在现在的美国所占比重很少

它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在20世纪初才形成,但是它后来的发展很快。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由政府创设,然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政府逐渐不干涉其发展。美国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采取了多方面的优惠措施,比如说,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美国的农业主要以农场经营为主,这样大规模农业的发展也能吸引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此它的发展比较好。

2.2和我国一样同是农业大国的印度,它的农村金融发展也值得我国关注

印度虽然说也是农业大国,人口和中国一样都很多,但是印度的人均耕地比较少,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主要是靠大银行来带动发展的。《印度储备银行法》中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要对农村发展予以支持。

单从美国和印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法律政策上的支持和政府的扶持。

3我国农村金融的新出路

3.1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化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在产权关系清晰的条件下走向多元化,国家要从政策上支持金融机构对广大农户的切合贷款需求。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保险机制,在政策保障的前提下,更大程度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从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3.2定位农村,确实为农民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就是要服务三农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在定位准确的基础上,要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从农村信用合作社到农业银行到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大机构,要各自确定自己的职责,真正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谋出路。

3.3农村资金不能外流,要反哺当地农民

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只存不贷,存储资金要反哺当地农民,真正为当地发展谋福利。要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入手,保证农村资金为农村愿望的确实实现;还要改革金融的准入市场,从政策上予以保证。

3.4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就需要大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手段,有效缩短办理业务时间。

【参考文献】

[1]陈时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及启示[J]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2006(0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9

要:山东省寿光市通过打造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信贷服务体系和支付体系“三驾马车”,促进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实现了城乡一体普惠便民的农村金融服务,为破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瓶颈提供了较好的借鉴。这个模式具有较强的制度特征和内在逻辑性,社会信用是信贷创新的基础,信贷交易需要支付工具来实现,三者是互为动力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金融制度;信用体系;信贷体系;支付体系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its rural social credit system,rural credit service system and rural payment system,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financial troika,Shouguang has greatly promoted its rural financial recreations,facilitated its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realized citywid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with the analysis of its practice,we can draw on its experience to solve rural financial problems dur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wide. the troika has an obvious systematic feature and inherent logic-social credit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credit recreations,credit business needs payment tools to realized,the three of them is an organic whole.

Key words:financial system,social credit system,credit system,pay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2-0047-05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制度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逐渐得到各界的认可。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已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实际上,通过完善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在许多地方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山东省寿光市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十几年来,在当地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良好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推动农村金融取得快速发展,成功打造了全国知名的农村金融品牌。

一、制度及金融制度的重要性

自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增长是最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古典经济学派强调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并非仅仅依靠资本和劳动力,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制度经济学派则认为,一国的制度结构决定了掌握和创造新技术的能力,即制度决定经济绩效。制度经济学派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2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派,强调非市场因素诸如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科斯、威廉姆森和诺斯为代表的学者创立并发展了新制度经济学派。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人为设计的约束,这些约束构成了人类交易基础,同时强调制度对经济绩效的根本性作用。制度变迁的激发因子源于对利润最大化的渴望(诺斯,1970)。戴维斯和诺斯(1970)对此进一步做出了解释,认为制度创新或者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一定是由一个行为群体做出的决策并予以执行,如果新的制度安排是成功的,那么这个行为群体会持续的从制度创新中获得一部分收益,这部分收益同时也会为更新的制度安排提供基础,他们同时也需要至少承担一部分创新的成本,但可能并不一定需要支付新制度的运行成本。

金融制度是重要的制度之一,金融制度决定着金融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研究金融制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认为合适、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必定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有机统一,非正式金融制度通过对正式金融制度的补充、拓展、修正和支持,能够使正式金融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落后的金融制度必将导致金融发展的停滞或畸形,并使经济增长受到金融因素的制约,这就是金融抑制。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是对原有金融制度的“扬弃”和“创新”,这一过程即为金融制度创新,或称为金融制度变迁。对于金融制度创新的主体,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大多数情况下由微观组织担任创新主体是合理的,即主张诱致性变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实施强制性变迁,即由金融监管当局(政府)担任创新主体是更好的选择。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紧密相关,农村金融制度既规定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速度和效率。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关键是要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制度,这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但如何建立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寿光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案例

(一)闻名全国的农村金融品牌

寿光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以“中国蔬菜之乡”而闻名全国,该市每年都接待大量的参观考察人员。从2009年开始,参观考察人员慢慢出现了分化,农村金融发展情况逐渐成为重要的参观考察对象。2009年,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省银监局主办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现场会在寿光召开;2010年5月,人民银行胡晓炼副行长率国务院9部委联合调研组到寿光调研农村信用合作情况;2010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在寿光召开了全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刘士余副行长明确要求总结推广“寿光模式”;2011年7月,时任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对寿光市农村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给予了高度评价;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等7家中央媒体联合对寿光市农村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寿光市的农村金融发展之所以得到这么多关注,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该市的农村金融取得十分显著的成就。目前寿光市户主年龄在18至65周岁之间的农户全部进行了信用评定,其中95%被评为信用户,并发放了贷款证,农户有资金需求时,只要持贷款证即可到金融机构柜台办理贷款,就像存取款一样方便;支付环境更是明显改善,每个村都至少安装一台atm机、自助终端、转账电话等现代化的支付工具,实现了农村“金融机具村村通、银行折卡户户用、足不出村存取款、乡间地头可转账”。

(二)曾经的农村金融短板

寿光市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在最近十年。十几年前,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寿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受金融服务落后的制约。这是因为该市农村经济起步较早,经济较为发达,农村金融需求更旺盛,也更凸显出农村金融落后问题的严重性。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寿光就在全国率先开始蔬菜产业化发展,经过10余年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该市农村最重要的经济形式,与此同时,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蔬菜大棚建设为例,2000 年左右已发展到第4代,单个建设成本达6万多元,仅靠积蓄和亲朋好友借款已很难筹集,亟需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从与蔬菜种植配套的蔬菜运输、农资销售等产业来看,金融需求更加多元化。以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为例,该物流园主要从事农产品及其制品的批发零售,农产品物流服务,仓储、搬运装卸、包装、配送、信息咨询、汽配汽修等配套业务,全年蔬菜交易量60亿公斤,交易额100亿元,日均现金交易量达2500万元以上,金融服务需求不仅仅限于资金,对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更迫切。尽管农村金融需求旺盛,但从当时寿光农村金融状况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仅有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信贷品种少,利率高,农户很难申请到贷款;支付结算方式落后,以现金交易为主,不方便且风险高。可以说,农村金融服务已成为当时该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三)新型农村金融制度:“三驾马车”模式

在深入调研后,人民银行寿光支行认为,造成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户抵押担保不足、贷款规模小、支付结算基础设施落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投入成本高,仅靠商业银行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2000年,人民银行寿光支行指导寿光农村商业银行(时为农村信用社寿光市联社)开展农户信用创评,开始了以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农村信贷服务体系与农村支付体系“三驾马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1. 三驾马车之一: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寿光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信用评定。对农户进行信用评定全覆盖,所有户主年龄18至65周岁之间的农户全部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借鉴农户信用评定经验,开展“文明信用个体工商户”、“文明信用村”及“文明信用小微企业”评定。对涉农中小企业开展“建设一个档案,进行两个评级,组建两类信用联盟”活动。即建设涉农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开展贷后外部评级和中小企业商业承兑汇票评级,组建中小企业信用联盟和商户信用联盟。二是信用示范。为充分发挥信用户在诚信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寿光开展了四个示范工程,即“千村万户”农村青年创业信用示范户工程,由寿光团市委、人民银行寿光支行及金融机构联合组织,在全市每个村选择10名,全市共选择1万名信用良好的青年创业者给予支持;“春雨助农工程”向信用户中收入低、信誉高、人品好、勤劳肯干的农户发放不超过2万元的信用贷款。三是信息共享。人民银行寿光支行在取得当地政府支持后,主导开发了寿光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系统,采集法院、公安、税务等全市40个部门中与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用状况相关的信息,并向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提供查询服务。

2. 三驾马车之二:农村信贷服务体系。随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金融机构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加剧,推动了农村信贷服务的创新。一是创新担保方式。依托信用创评成果,先后推出了五户联保贷款、乡村“2+1”(村委、农户+农商行)联保贷款和“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商户及小微企业联保贷款;指导商户(中小企业)建立信用联盟;推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担保公司+农村商业银行”的“4+1”产业链贷款。二是创新抵押方式。2008年,人民银行寿光支行根据国家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导向,向当地政府提出开展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确定经管局作为大棚所有权证的颁发机构和抵押登记机构,并给予大棚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农商行、潍坊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以蔬菜大棚为抵押品的大棚抵押贷款。目前寿光市已形成了包括蔬菜大棚、养殖大棚、海域使用权等9种土地流转权抵押贷款。三是业务流程再造。首先是充分发挥村两委、商户及企业信用联盟的作用,完成对客户的信用评级,降低贷前考察成本。其次是将村或市场作为一个大客户对待,集中对客户开展信用评价,锁定支持范围,解决“逐笔受理、逐笔考察”造成的效率低问题。业务流程再造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以寿光农商行为例,原来一名客户经理一年管理的业务不超过300笔,目前平均达到2600多笔,贷款成本明显降低。四是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开设网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已达到12家,农村金融竞争性显著增强。

3. 三驾马车之三:农村支付体系。2005年,在上级行指导下,人民银行寿光支行会同寿光市委农工办等11个部门联合成立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推进辖内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环境建设的意见》,根据农村地区经济特点及支付结算需求,打造了四种农村支付结算模式。一是“联名卡+农产品物流园”模式。由农业银行寿光支行与农产品物流园联合推出全国第一张应用于蔬菜市场的“联名卡”,集场内结算和银行卡功能于一体,一侧用磁条记录客户的银行存款,另一侧iC芯片记录客户的场内交易情况,彻底改变现金交易的传统模式,根本解决了现金结算中的操作和管理风险。二是“自助终端+农民”模式。寿光农商行在无银行网点的村庄布放自助终端,实现小额现金存取款、转账、自助缴费等业务,为农民提供了“家门口式”服务,是“有人值守的24小时自助银行”。三是“惠农一卡通+三农金融服务站”模式。山东省农业银行与寿光市政府合作推行“惠农一卡通”,提供存取现金、转账、消费、小额自助贷款、养老保险金发放以及看病就医服务,具备了21项财政惠农补贴的收支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功能。针对农村网点少状况,农业银行与乡镇政府合作,村村设立“三农金融服务站”,站站安装转账电话,户户发放“惠农一卡通”,实现对农民服务的全覆盖。四是“转账电话+个体业户”模式。由农业银行为个体户安装转账电话,提供转账服务。在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截至2012年6月末,全市14个镇、街道共安装atm机170台、poS机810台、自助银行终端1000台、转账电话3876部,农村支付环境大大改善。

三、“三驾马车”的内在逻辑

在寿光“三驾马车”式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中,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信贷服务体系和支付体系三者并生共存,互促发展。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是寿光新型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基础,为信贷服务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支付体系既是银行物理网点的延伸和替代,也是信贷服务创新的技术基础;信贷服务是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核心,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发展。

(一)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是信贷服务的基础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特殊部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信用不足。但事实上,正如总理2007年4月份在江西调研时所言,农民是最讲信用的。中国农村并不缺少信用,缺少的是对信用的记录,而信用记录的缺失造成了银行与农户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惜贷”。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两个方面显著提高了农村信用水平,即通过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降低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对失信农户拒贷或提高利率来提高农户诚信意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为信贷服务提供了基础,从寿光情况看,每种信贷服务产品都对应不同的信用形式,而且不同的信用水平信贷服务价格(即利率)也不同。如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对应的信用形式是保证,而信用级别不同,贷款利率也不同,其中aaa级农户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为60%,aa级农户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为65%,a级则上浮70%。

(二)农村支付体系是信贷服务的重要推动力量

农村支付体系是银行物理网点的延伸和替代,同时也是信贷服务创新的技术基础。没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许多金融产品将毫无用武之地。譬如没有poS机、atm机等支付结算机具,银行卡将毫无用处;没有银行网点、自助存款设备等基础设施,分期付款、信用卡等产品很难得到消费者认可。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完善了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为信贷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信贷产品的创新。从寿光情况看,前些年金融机构不愿涉足农村金融业务,且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的金融产品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形成了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壁垒。近年来,随着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壁垒打破,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寿光市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全部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三)信贷服务对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具有较强的反作用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核心目的就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其中信贷服务是最重要的内容。正如前面分析,寿光三驾马车中,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为信贷服务创新提供了支持,同时信贷服务的发展又影响了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首先,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服务过程中搜集了客户大量信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客户信用记录;二是通过对信用水平较低的农村经济主体拒绝提供服务或提高服务价格,实际上是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和警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的诚信意识;三是农村信贷服务业务量的增加提高了支付设施的利用率,有利于弥补金融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金融机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四、三驾马车的制度性分析

(一)三驾马车的制度特性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就是一种规范或约束,是人类追求一定社会秩序的结果。之所以说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信贷体系、支付体系具有制度特性,正是因为这三者对金融参与主体及金融活动具有较强的约束性或规范性,达到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目的。从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看,对失信行为通过拒贷或提高贷款利率达到惩罚效果,对守信行为则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或抵押担保要求予以激励,从而对农村信贷主体形成了较强的约束性和激励性。从信贷体系看,针对客户不同的信用形式开发不同的信贷产品,使信贷服务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确定性。从支付体系看,支付基础设施如同农村金融发展的高速路,散落在农户家里的支付机具让农民有了“身边的银行”,降低了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成本和农民及其他经济主体的相关成本。从这些特点看,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信贷体系、支付体系具有明显的制度特性。

(二)制度缺失、制度变迁与新型制度安排

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看,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基金会等竞争性较强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但随着国家对基金会的整顿和国有银行的退出,农村信用社逐渐垄断农村市场。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错位越来越严重,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农村金融抑制。这种情况下,制度变迁就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迫切需求,事实上,我国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看,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要探索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金融发展道路,需要制度变迁的新范式。从寿光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情况看,其实是局部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当地人民银行及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采取了包括政策引导、协调相关部门,这些措施如果由微观主体来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寿光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是一种强制性变迁。之所以采取强制性变迁,是因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存在金融市场未得到充分发展、较强的外部性、预付成本过大等问题,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而非微观经济主体作为制度创新主体更为合适,也就是说更适合采取强制性变迁。寿光市的金融制度变迁最终形成了一种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三)寿光农村金融创新的制度绩效

金融制度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创新的绩效,即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寿光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绩效在金融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农村提供了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从涉农经济主体情况看,该市年龄在18至65周岁之间的农户全部进行了信用评定,其中信用户20.7万户,占全部农户的95%,信用户可在涉农金融机构柜台方便的获得贷款。从金融机构情况看,截至2012年6月末,该市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达到82.58%,而且贷款质量高,不良贷款率仅为0.23%。可见,通过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该市提供了覆盖面广、风险控制好的商业性农村金融服务。二是形成了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进驻寿光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多,已有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设立174个营业网点,人均银行网点数达到1.7个/万人,仅比潍坊市区低0.2个/万人。此外还有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金融竞争性显著加强。三是推动了城乡金融服务的一体化。金融机构网点、金融服务站、支农协理员、自助终端等构成了完备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农户所有金融服务均可在社区中得到满足。

五、结论

制度创新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寿光市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是在当地人民银行推动和政府支持下的强制性变迁,这种变迁解决了农村产业化不断升级和高度发达情况下的金融短板问题。在寿光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基层人民银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度创新对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信用体系、信贷体系和支付体系三者并生共存,互促发展,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形成一个有机的制度环境,信用体系是信贷创新的基础,支付体系是信贷产品交易的技术基础,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实现了信贷服务的便利化和高效化。

正是由于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农村信贷服务体系和农村支付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和制度性,才使“三驾马车”的经济绩效十分明显,并且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1]陈柳钦.金融、金融制度与金融制度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文维虎.农村微型金融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J].西南金融,2009,(4).

[3]胡莹.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J].大连干部学刊,2009,(11).

[4]杜凯,周勤,汪健.权力演化与国家竞争:一个基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考察[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应当积极发挥自身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增强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的宏观对策

从宏观角度考虑,当务之急是做好农村金融发展的科学规划,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再造农村金融制度,优化农村金融运作机制,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1、科学拟定农村金融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制定农村金融发展总体规划,规划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长远性。要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为指导,使规划既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根本需要,又符合金融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客观要求,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要统筹考虑我国基本国情,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全局、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系统谋划农村金融制度的构造及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拟定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步骤及保障体系等,真正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要兼顾近期与远期的不同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因素,使农村金融真正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构建强有力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支持系统。明确的政策支持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我国农村金融业要获得突破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不仅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更明确提出了十多项推进农村金融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政策举措包括: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加大县域金融机构对当地的资金投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调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等等。

为了确保上述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得以实施,首先应尽快将这些政策建议变成更具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政策条文。中央银行及各金融监管部门应依照《意见》精神,尽快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将各项政策举措具体化并付诸实施。其次,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使政策措施既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又具有灵活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各项政策举措既要具有可操作性,更要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增强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的微观对策

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制,切实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规范民间金融,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构建新农村的金融组织体系。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多层次需求,构建一个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社区互助金融相结合、非正规金融作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是要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赋予其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融资职能;拓展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领域,赋予其委托县域商业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信贷支持的职能。二是要以合作金融为主导,利用其通过互助合作方式解决弱势群体资金需求不足问题的优势,发挥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作用。三是以商业金融为匹配,特别要发挥农业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商业金融的主导作用。四是要以社区金融和民间金融为补充,科学定位刚刚设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五是正视民间金融的诉求,把民间金融组织融入农村金融的供求均衡系统之中。

2、构建新农村的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机制。在目前我国财政不可能包办新农村建设所有资金的情况下,根据“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应建立“供给领先”型的农村信贷制度,有效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入。央行应在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的流向,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政策。金融机构应建立科学的内部利率形成机制,确定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减少上存资金,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地方政府应建立信贷投入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投入农村经济建设。

3、构建新农村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农村金融部门要加大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创新力度,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提供差别产品、差别营销和差别服务,满足农村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如开发“及时雨”短期大额贷款,满足季节性资金需求;推出“庄园梦”长期贷款,在总的授信额度内逐年发放,支持农业产业化开发。商业银行要积极而灵活地将在城市开发的新产品尽快推广到农村;广泛开展各类代收代付业务,代办农村地区的财政、税务、保险、电信等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税费、补贴资金的缴纳和拨付业务。商业银行可充分借助网络优势,加大与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合作,其发放扶贫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大力拓展基础性支农金融产品。

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迫切的特点,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办支农金融超市,努力提高金融电子化支农服务水平;全面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加快延伸支农贷款对象、额度和期限;稳步发展农村的证券机构,拓宽农户投资渠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开发支持新农村的金融组合性产品。可考虑将订单担保贷款、公司为农户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以及农业动产抵押贷款捆绑,以推动“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4、构建新农村的金融服务协作机制。一是建立农村金融协作机制。建立地方政府主导,财政、税务、工商、公检法、央行、银监和金融机构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金融协作机制,在信贷合作、结算、信用信息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建立农村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运用财政补贴干预信贷市场失灵现象,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税赋。三是建立农村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及时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开发更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

5、构建新农村的良性金融生态机制。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

(1)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推进的县域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大力发展股票、证券、信托等直接融资方式,加快形成有机统一的金融生态链。

(2)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增强农民诚信意识。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力度,以开展创建“信用乡(镇)”为突破口,稳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进一步深化“信用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评审活动,在农村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通过信用创建活动切实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强化农民诚信意识。

(3)营造良好的支农政策环境。具体包括合理引导资金促进新农村建设,制定并落实新农村建设的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农业产业补贴政策和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各类金融机构和公司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4)改善法律环境。应及时完善我国相关金融法律体系,保护各种金融组织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尽快出台《民间金融法》,明确民间金融合法地位、组织形式、职能作用、权利义务以及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原则与条件,依法保护民间金融的合法权益。应加快信用立法,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6、构建新农村的金融科技支撑机制。随着农信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子信息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结算渠道基本畅通。农信社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健全完善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工程,尽快开办银行卡业务,增强农信社的金融服务功能,实现客户便捷办理各种资金汇划业务,加快资金流通速度。当前要重点推进全国性的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系统建设,尽快解决农村资金汇划、汇兑难问题。应改进和创新结算渠道,建立全国性的资金结算网络系统,扩大农村清算体系的覆盖面。

7、构建新农村的金融保障机制。

(1)实行支农贷款贴息政策。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运作模式,通过财政贴息或对农村金融机构减免税收政策等措施降低贷款利率水平,使“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在农村金融领域得以充分体现。

(2)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及业务。可采取政府和金融机构各占一定股份的方式建立股权多元的农业保险和信贷担保机构。努力创新金融支农衍生产品,尽快推出各种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保险、农产品期货等金融支农衍生产品,有效分散和规避各类农业生产风险和农业信贷风险。

(3)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农业是“弱质产业”,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弱,政府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考虑先建立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二重保障方式,逐步过渡到以个人账户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村土地交易税收;按农村土地转让收入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转让人的社会保障基金;农户交纳一定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4)发展和规范民间融资机构。民间融资增长迅速,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国家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之外的主要融资途径。但也必须对民间融资活动带来的消极影响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由此引起的对正规金融业务活动的冲击与挑战,以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合理发展。具体措施为:应加强规范引导,正确对待民间融资;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加快利率改革,尽快推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完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优化金融机构外部融资环境;加强监测分析,做好宏观调控,促进民间融资合理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多元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7).

[2]成思危等: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辛红:银监会鼓励在农村设村镇银行[Z].中国司法部网,2006-12-26.

[4]吴晓灵: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金融,2006(11).

[5]郭会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特点、问题及对策[J].河北金融,2006(5).

[6]王双正: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次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