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2:46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1

为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福建泉县欣佳酒店坍塌事故及山西临汾陈庄村饭店坍塌事故的惨痛教训,有效遏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坚决防范类似事故发生,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违法违规审批和人员聚集场所建筑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决定在全县开展***建筑工程违法违规审批和人员聚集场所建筑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泉县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及山西临汾“8.29”坍塌事故的惨痛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在全县开展***建筑工程违法违规审批和人员聚集场所建筑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切实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依法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我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二、排查范围

(一)全县所有既有房屋建筑和在建房屋建筑。

(二)全县范围内的酒店、旅馆、饭馆、商铺、学校、体育馆、农家乐(民宿)、医院(卫生室)、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儿童福利院、托护点)、厂房(扶贫车间)、剧院(剧场、乡村戏台)、行政办公楼等人员聚集场所建筑。

三、排查整治内容

(一)摸排清查重点

1.排查城区内所有既有房屋建筑在立项、用地、规划、施工、消防、特种行业等建设及运营相关的行政许可手续办理过程中是否存在的违法违规审批行为。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

2.排查人员聚集场所建筑使用安全风险隐患。重点是建筑是否存在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主体或承重结构是否无法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受力构件是否处于危险状态,墙体是否出现结构性裂缝,是否存在改扩建、加层、开挖地下空间以及装修过程中改变承重结构或明显加大荷载导致安全受到影响的情况。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

配合股室:建设股住房保障股村镇股人防办

3.排查“四无”建设(无正式审批、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无竣工验收)、擅自改变使用功能的建筑(含快捷酒店等)。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布局的建筑(含群租房等)、违法违规改扩建的建筑以及擅自对地下空间进行开挖等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

配合股室:人防办住房保障股村镇股

4.排查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是否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手续,是否存在无资质施工、超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和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等行为,以及建筑起重机械、高支模、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

配合股室:人防办住房保障股

(二)建立排查工作信息台账

排查工作应采取资料核查与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个核查项目均要建立清查工作信息台账。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

1.既有房屋建筑清查台账内容应包括建筑基本信息(建筑名称、地址、建筑面积、层数、结构型式、建成时间等)、建设单位及物业管理单位信息、建筑相关建设过程行政许可手续办理情况(立项、用地、规划、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备案、消防审查及验收、人防等)、运营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办理情况(消防、特种行业等)等方面的内容。

2.在建房屋建筑清查台账内容应包括建筑基本信息(建筑名称、地址、建筑面积、层数、结构型式、开工时间、目前进度等)、参建各方主体信息、建筑相关建设过程行政许可手续办理情况以及现场施工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内容。

3.人员密集场所排查台账内容应包括建筑基本信息(建筑名称、地址、建筑面积、层数、结构型式、建成时间、改扩建情况等)、建设单位及使用单位信息、建筑相关建设过程行政许可手续办理情况、运营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办理情况、建筑目前安全情况及存在的风险隐患等方面的内容。

现场排查时应留存影像资料,对建筑物实体及存在隐患等情况拍照留存。

(三)依法依规实施整改

1.对于发现的包括建设立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消防验收、特种行业经营许可等违法违规审批问题,要依法依规督促整改,严格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

2.对发现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在危险尚未解除前,由专人负责,动态跟踪监管;对观察使用的危险建筑应制订监管工作方案,落实具体责任人;对拟处理使用的危险建筑,应及时采取有效解危措施,落实解危主体,及时排除隐患;对暂时不便拆除且不危及相邻房屋和影响他人安全,需停止使用的危险建筑,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对需整体拆除的危险建筑,应立即组织撤出居住人员,在规定时限内全面拆除危险房屋,从根本上杜绝重大房屋垮塌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

配合股室:建设股住房保障股村镇股

3.对擅自改变使用功能、违法改扩建以及擅自开挖地下空间等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违法建设行为,要予以坚决打击,依法严肃查处,确保“零容忍”。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

4.发现在建工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责令暂停施工,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完成经建设、监理单位复查合格,报项目安全监督机构核查后方可恢复施工;存在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手续,无资质施工、超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和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等行为的,要依法依规查处。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

四、工作安排

(一)积极部署阶段(2020年9月27日起至2020年9月30日)

对本次排查整治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具体任务、工作要求和职责分工,全面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办公室

(二)集中整治阶段(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对全县所有建筑按单体建筑逐一进行摸排检查,对排查发现问题的房屋建筑,纳入问题清单,建立台账,依法依规、分门别类逐一确定处置意见,对账销号。对有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筑,要及时采取撤离、加固、拆除、停用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彻底消除隐患。2020年12底前完成人员聚集性建筑安全风险隐患和在建建筑安全生产情况排查,2021年6月底前城区违法违规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专项排查工作。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

认真总结违法违规审批和人员聚集场所建筑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经验、问题不足和意见建议,巩固排查成果,着力从制度上强化安全监管建立违法违规审批和人员聚集场所建筑安全风险隐患管理长效机制。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办公室

五、工作措施

(一)安排部署,加强协作。根据***住建局要求,立即部署开展建筑工程违法违规审批和人员聚集场所建筑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相关工作,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应急、公安等部门及乡镇政府、街道的协作和沟通,共同推进排查整治行动顺利有序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办公室

(二)分区分组,全面排查。分为三个小组(分组名单附后),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排查对象全覆盖、核查内容零遗漏、发现问题有落实。

(三)分类处理,整改落实。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逐一建立安全隐患问题台帐,并根据问题类型及主管部门职责范围分类处理,确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推进工作落实和问题整改。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

(四)确定节点,限时完成。对人员聚集场所建筑安全风险隐患和在建建筑安全生产情况排查在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城区违法违规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专项排查工作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各股室分工人员积极配合质安股,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局各股室、中心,要深刻吸取福建泉县欣佳酒店坍塌事故及山西临汾陈庄村饭店坍塌事故教训,牢牢守住建筑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遏制中特大事故发生,扛起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二)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的专责工作领导小组,副局长***为副组长,具体主抓排查整治工作,质安股为责任股室,其他股室按照分工积极配合,协助质安股认真抓好贯彻,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三)加强排查整治。按照方案要求,对全县内的建筑进行全面排查,由联络员***具体负责于每月2日前将我县排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总报送州住建局。2020年12月底报送人员聚集场所建筑安全风险隐患和在建建筑安全生产排查情况总结,2021年7月10日前报送城区建筑工程违法违规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排查整治工作总结。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

(四)加强舆论宣传。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加强政策解读和安全教育,做细做实群众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对核实的举报线索予以查处,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声势,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大排查的良好氛围。

牵头股室:质安股

责任股室:质安股建设股人防办

配合股室:住房保障股村镇股办公室

附件: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

为认真开展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现决定成立***住建局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质安股,**同志具体主抓此项工作,**负责并牵头,***同志为联络员,负责整理资料,以及与***住建局联络、沟通、信息报送等工作,***协助。其余人员按分组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排查对象全覆盖、核查内容零遗漏、发现问题有落实。

隐患排查人员分组:

第一组(既有房屋建筑排查)

组长:**

组员:

第二组(在建房屋建筑排查)

组长:

组员:

第三组(人员密集场所排查)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管理对策安全管理

1建筑施工安全概述

建筑行业在我国属于事故多发行业,据资料统计,仅2014年我国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就有200余起,其中死亡人数高达335人。由此看来,我国建筑行业事故伤亡比例高,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行业施工的特点有:高处作业、露天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多,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多,临时工人多[1]。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行业为事故发生率比较高的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高空坠落、触电、坍塌等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为预防建筑施工发生安全事故而制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针,实施安全生产方针的全部工作内容,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2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建筑市场管理不周,建筑企业恶性竞争。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中建筑企业与建筑工程项目之间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在一些建筑项目投标的过程中,有不少建筑企业为争夺独揽工程的权利,利用恶意竞争手段去竞标,最终甚至是那些根本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独揽了项目,他们没有完全的能力去做好项目,常出现违规分包工程的现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根本得不到重视,导致整个施工过程都是混乱的,安全事故频发。

(2)建筑企业和施工工人安全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建筑企业不断降低施工成本,在获得项目建设权后不使用专门的安全设备及安全保护工具,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建筑企业管理层不注重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更加淡薄[2]。建筑施工工人大多是来自偏远山村的务工农民,这个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不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而且总是把安全施工当做“走过场”,不能真正重视起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如,不佩戴安全帽、防护服就进入施工现场;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常见的都是无证作业抑或跨专业作业。

(3)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督不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还包括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安全监督缺乏有力的管理团队,不能满足安全管理的需求。第二,安全监督的方式不具执行力。第三,缺乏惩罚机制,违规施工的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

(4)建筑施工事故应对措施不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不熟悉建筑施工安全条例,安全事故应对措施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安全施工的相关资料与施工现场情况不符,造假现象严重,如脚手架的搭设方式不规范;施工现场接电不规范,用电危险;门吊的搭设方式不规范;外用电梯使用不规范。第二,制作、组装、运用及拆除在混凝土施工中用以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的工作时疏于管理,不重视基坑支护,使得以后的施工工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三,建筑施工的机器和工具的防护工作不够规范,如不按照规定给特定的施工机器配备漏电保护器。

3加强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法制体系。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的任何行为都受法律准则的保护和限制。我国的市场经济实际上也是法制经济,人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规范下进行,建筑施工亦如此。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修正了建筑法,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的方针、管理制度、安全培训等内容。然而对于庞大复杂的建筑施工工程来说,法制建设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制定与《建筑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基础安全标准规范,使建筑施工的所有过程都“有法可依”,不断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法制体系。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定期对施工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施工工人安全生产的意识和安全生产的技术能力,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施工工人考核通过后才可进行相应的工作。加强“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教育,针对具体施工事故案列对员工进行培训,评估安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好预防工作[3]。

(3)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的管理体制,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程序化。通过对以往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将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固定下来,使之形成一道完整的程序,以文字或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指导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依据,使企业施工向着规范化、条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对违法分包工程项目、转包工程项目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惩,加大对非安全生产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4)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到建筑施工现场去指导施工工人的工作,要求施工工人严格按照各项工作的操作规范去施工[4]。如要科学合理地堆放建筑材料以及各种施工机器和工具,做到安全、卫生、防火;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和电线线路要经专业人员设置,确定合格、规范后才可投入使用;在危险施工地点要设置警告标识,做好防护措施。

(5)将安全文化和企业管理融为一体。建设安全文化是一项长久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坚持长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将安全文化教育纳入企业管理工作中去,长此以往,在企业内逐渐形成特色安全文化氛围,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从依赖监督阶段跳到自主管理阶段,最终实现团队互助管理阶段,达到建筑施工“零事故”的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培养全体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及时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采取正确的对策处理好已发生的安全事故,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延东.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244.

[2]蒲小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2.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3

类型

名称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行zd规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部门规章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地方性法规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北京市消防条例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政府规章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规范性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2017〕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17〕1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2017〕20号)

关于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恢复施工前自查报告制度和假期施工前自查报告制度的通知(京建法〔2017〕3号)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实施办法(京建法〔2017〕9号)

北京市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企业备案和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京建法〔2017〕13号)

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北京市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企业备案和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京建法〔2017〕6号)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京建法〔2017〕15号)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人员及考评专家管理办法(试行)(京建法〔2017〕25号)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京建法〔2017〕13号)

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京建法〔20XX〕3号)

北京市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京建法〔20XX〕4号)

北京市建筑施工混凝土布料机安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京建法〔20XX〕14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京建法〔2012〕4号)

关于实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登记备案的通知(京建法〔2012〕24号)

北京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京建施〔2008〕368号)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质〔2017〕206号)

北京市建设系统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京建发〔2017〕411号)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的通知(京安监发〔2017〕18号)

标准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17)

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1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规范(DB11/t1132-20XX)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DB11/945-20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施工单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产业也取得了应有的成果,建筑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攸关建筑产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建设监督管理部门及国家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相关问题。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程序的复杂性,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在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之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保证员工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指项目建设前、中、后的动态过程中,相关人员对工程质量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是否践行合同的相关要求,建筑设计和施工是否满足强制性规定和标准,在规定年限内能否安全运营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项目建设前,设计人员是否考虑到后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后期项目建设的安全进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问题表现得最为显著,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项目质量达到国家规定及合同标准等各方要求,才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目标。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较长的施工工期,复杂的施工工艺,面临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施工进度和质量受影响,而且还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受损,安全事故频发,进而影响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和声誉,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定位不明确。我国政府委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确保建筑主体质量安全,监督地基基础、建筑主体机构和建筑环境,但监督管理机构的性质以自收自支为经济来源,所以导致一部分监督管理机构一味地追逐自身利益而不履行其真正职责。此外,监督机构一方面属于法人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属于管理机构的执法主体,这也导致了其角色定位不清,相当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作用。

2.2施工单位和业主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背后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施工单位和业主未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过分追逐经济利益,逃避管理。例如,接收建筑项目之后不按时办理规划许可、是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监督手续;非法网络相关证件以进行是施工企业挂靠经营;更有甚者,为获取更多更高额的利润,非法转包建筑项目。

2.3施工企业责任意识淡薄。施工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正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只突出经济利益,忽视了安全与质量导致安全与效益失衡,并最终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实现。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度制定出来之后也没有严格落实,导致形同虚设,同时,也没有对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实行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激励制度和重大安全隐患监控制度等重要制度。

2.4政府监管不到位。政府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对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并且安全监管人员素质不高,对涉及建筑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掌握不够。另外,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检查不够严格,往往存在“查而不严,查而不处,重案轻罚”的弊端。

2.5监理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建设的监理单位通过监控项目质量目标详细规划,实施一系列的主动措施,最终在整个项目中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但是监理单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等级的不同权力,以致监理工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加上社会化、专业化倾向明显的监理单位即使能处理业主委托和授权的工程技术问题,也可能出现质量安全监督不到位的现象。

2.6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检测市场比较混乱,市场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部分施工单位还不能全面认识质量安全问题,认为工程质量安全仍然处在走形式的阶段,因此施工单位只要检测部门出具检测报告而对是否进行安全检测不重视。反过来看,检测单位也只是被动地检测施工单位以获取经济利益,未能真正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把关。

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施工前的各项管理

3.1.1加强工程设计管理。按照国家抗震防灾标准勘察及设计工程,增加监督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贯彻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单位应认真研读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相关规定。

3.1.2加强施工前的审查管理。对工程设计进行审查,加强前期审查力度,对重大变更即使重审,完善审查制度,未经审查或审查不过关的的,不得施工。

3.2.3加强图纸设计与实际施工一致的管理。审查设计出来的工程图纸合格后,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有序施工。施工图纸的规范与标准可以通过检查设计图纸上的省建设厅统一制发的施工图文件审查专用章来核实。违反施工图审查管理规定的,有不按合格施工图纸施工的,给予相关个人和单位一定的惩罚。

3.2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3.2.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安全监督的执法力度,完善安全监督执法的标准程序,提高安全监督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规范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进行委托和授权,各部门各司其职,切实履行法律规定,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恒常性,提高管理实效。利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抽查方式,落实检查结果及各方职责。

3.2.2加强建筑工程地基和主体结构的监管力度。夯实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工作,对不进行或未进行实体质量检测的工程项目,不得进行验收。并且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应该由各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实施,检测结果应及时向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报告并即使核对。

3.2.3加强安全监理工作。建筑工程建设涉及到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他们对工程质量的安全监督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监督和管理监管单位细化和落实安全生产能促使其履行监理职责。监理企业应该转变意识,把安全监理内容纳入监理设计中来,对施工企业及人员、安全等问题进行严格审查,整改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提防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监理企业的监督管理作用,规范建筑产业的监理工作。

3.2.4完善建筑工程验收及备案管理。建筑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自然包括工程验收和备案。各责任主体应该参与完善工程质量检查,对工程建设做出客观评价。对验收程序不规范、各职责及质量履行不到位、设计和规范与使用功能不一致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责令其整改或重新组织验收。竣工验收后,备案机关应依照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备案管理,进一步审查备案资料,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整改或重新申报。

3.3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检测管理工作

3.3.1规范检测行为。建筑工程能否顺利有效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扎实程度,通过定期检查与非定期检查方式,可以起到规范检测行为的作用,最终建立健全合理的检测制度。

3.3.2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检测管理。原材料、构配件和相关设备必须由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相应资格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实行送检制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应及时报建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知晓。施工单位应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抽样,合理进行工程质量检测。

3.4提高职工职业素质

职工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因此不断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实现职工持证上岗。重点做好“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的培训考核机制,监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专业安全培训人员继续教育及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3.5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转变其职能,实现有效监督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国际化、标准化和法律化。政府监督应更新工程质量安全观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净化建筑行业。同时,监督人员也应保持清醒头脑,抓住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防止腐化堕落,不断减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4.结语

建筑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创造了社会价值,同时也存在主导安全隐患。所以,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质量安全涉及到全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职工的人生安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因此规范工程质量安全,完善监管体系,实施全方位的动态监管,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沙作刚.浅议建筑工程质量及其管理[J].铁道工程学报.1997,(4).

[2]张成灿.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J].建筑经济.2001,(9).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建议

1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保持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但当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状况,与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并提出对策。

1.1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目前,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而对全国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监管下作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对建筑业和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我国建设工程安伞管理工作月前仍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

1.2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分开管理

我国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是分开管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由于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分离,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存在职能交叉,双方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导致双方各自在发挥工伤预防作用和利用工伤保险促进安全生产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使管理效果受到削弱。

1.3安全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建筑法》中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部分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难以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等等。这些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都急需修订以适应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的需要。

1.4建筑安全政策法规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法规和标准规范意识差;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中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落实不到位;部分监理公司忽视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理;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一些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

1.5安全教育培训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大量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5千万人,其中80%为农民工。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因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

2对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2.1政府应加强对安全生产与工伤保险的统一监管

建议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全国安全生产与工伤保险实施统一监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政府对建筑安全实施监管的惟一机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成立各自的建筑安全研究所,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有关建筑安全卫生、工伤保险的法规、标准的制定和执法监督提供技术支持。其他如交通部、铁道部、水利部等行业建设工程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成立行业建筑安全研究所,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2.2修订、完善建筑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有关部门应结合建筑业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实际,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安全标准、规范的修汀、制定工作。当前应加快《建筑法》的修订,增加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行政管理丰体地位及对建筑安全生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定位,补充有关安全生产许可的规定,研究制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律规定的处罚办法、建筑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及建筑事故死亡、伤害的经济赔付标准等。

2.3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监控体系

加快建筑安伞监控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筑安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安全监控正常运行,必须辅之以组织、制度、设施等保障体系。一旦发生事故而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失,必须采取应急救援、治疗、善后处理及恢复等措施,这也是建筑安全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监控预警可以有效地抑制事故的发生,目前发达国家几乎全部拥有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综合监控系统,而国内利用计算机进行安全监控尚未普及。

2.4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强化建筑安全管理,推动我国建筑安全形势的稳定与好转,关键是要有一支业务熟练、作风过硬的安全监管队伍和一个安全意识强、操作技能高的建筑工人群体。因此,应对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设立、人员配备要求、培训教育、考核方式等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或政策,特别是提高农民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当务之急。

2.5建立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信息系统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一个庞大的、向全社会开放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可能。该系统应由全国性的行业管理机构建立并控制,将全国所有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录入信息系统。企业一旦发生了事故,就将该事故的前冈后果以及最终责任认定等情况录入系统并进行曝光,从舆论上监督所有的施工企业狠抓安全管理工作;对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也录入该系统,供其他施工企业借鉴学习,以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6规范建筑防护用品管理,实行强制许可证制度

有关专家指出,国内个体安全防护用品市场秩序混乱、产品质量低劣,已成为导致建筑安全事故多发的元凶,规范市场、提高质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个体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和普通两种,对特种防明护用品是实行强制许可证制度,而对普通防护用品则是进行一次性质量检测管理。建议对建筑防护用品管理全面实行强制许可证制度,以遏制假、冒、伪、劣建筑安全防护用品的泛滥。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建筑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例如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等。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并认真分析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以便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特征

一是建筑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投资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及危险性大等特点,其中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工程体积大、施工人员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原材料及设备机械量多。尤其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造成建筑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物也由简单的结构设计向复杂结构设计发展,由简单的低层建筑向复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这就加大了施工交叉作业量,增加了施工难度,从而导致施工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二是建筑投资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致使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要求及难度越来越高。但是部分投资主体在具体投资时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在施工时故意逃避安全监督管理,在盲目的情况下就进行工程建设。此外,建筑工程相关人员对工作的敷衍了事也进一步加大了管理难度。

三是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普遍为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流动性也极大。虽然我国在不断扩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但也仅仅只是流于形式,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农民工仍极为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施工安全知识知之甚少,也没有相应的防护技能,造成自身施工安全意识薄弱。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多工序协调作业及人员流动性大的工程,受其影响就极易导施工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一些建筑施工安全规范标准也得不到贯彻落实,导致建筑施工方法和操作方式缺乏科学性、安全性及规范性,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难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并贯彻实行,又对建筑市场准入控制进行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检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仍无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家和建设部门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但仍有一些相关部门和企业只顾自身利益,对安全生产选择忽视,监管力度大大不足,部分一些施工人员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在进行具体施工操作时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自身安全意识薄弱,以上均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一是建筑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安全施工标准系统性不强。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多工序、多分包商共同交叉作业的大量增加,这极大的增加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是一个严峻的、全新的挑战。由于大部分承包商、分包商实力参差不齐、素质良莠不齐,造成其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也较差,社会声誉普遍较低,且在施工中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经常出现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情况,甚至出现只顾自身利益而偷工减料的情况;又因为工程施工人员分属情况复杂,这也是对安全管理造成阻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安全生产,统一管理难以实现。

二是建筑工程各参与方对于自身职责不明确或是没有严格履行相应职责。部分建筑企业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程序办事,擅自分包工程,签订一些不合理合同,并提出垫资施工,对工程款项进行拖欠,造成建筑施工费用严重不足,导致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极大削弱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加上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一味赶工期,导致交叉作业、疲劳施工时常出现,不仅忽视了施工质量,更忽视了施工生产安全,最终造成事故发生。还有就是一些监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安全生产知识,无法做到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三是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支撑体系落后,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监管手段极为缺乏,相关检测技术与设备落后、短缺。此外,安全监督部门的现状无法在适应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形势。这主要是由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受限,导致无法满足建筑队伍发展需求及工程量不断增大的需要。为了降低工程成本,部分工程的监督人员还身兼多职,不仅监管质量,还监管安全。施工质量问题是显露于外的,能通过眼睛的观测和手掌的触碰发现问题,因此,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通常只注意到质量,而忽视了安全。

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应对策略

一是建立全新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搭建一个多方联合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进而要求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选择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出众并具备一定安全生产实践经验与资质的人员。参与工程建设的各级人员必须明确自身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管理责任。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含进去,对每项工程建设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从而尽量控制和防范事故的发生。

二是建筑企业应规范制度,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建立事故档案。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加大工人的培训教育活动,确保做到持证上岗,且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班前交底工作,杜绝违规行为。对于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发生过重大安安全事故的建筑企业,不应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优先考虑。通过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建立诚信体系并进行不良记录,将企业的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和存在问题等纳入其中,进而与市场准入、资质认证、评优评先、行政处罚直接挂钩。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飞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建筑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其发展趋势逐渐集约化、规模化,这就导致建筑设计也越来越复杂,进一步加大了施工难度,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方法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建筑施工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行业竞争激烈,因此必须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但可以避免建筑施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减少建筑施工潜在危险,还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

2.1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相对而言,我国缺乏健全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相关法律政策等相关体制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漏洞频频发生,相关的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也不完善,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能适合现代市场自有竞争的规律。

2.2建筑企业缺乏安全管理

目前建筑施工单位现存的问题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承包商、勘察和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方面。将建筑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发包给个体承包商,而这些承包商不够资质,更有甚者某些承包单位是非法,由于建筑工程的层层分包,造成施工安全管理不严格、安全培训不到位和安全投入不足,包工头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勘察和设计单位擅自更改勘察设计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勘察或设计不合格,导致结果存在安全隐患等缺陷,无法保证建筑施工过程安全进行;工程监理单位没有详细的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认真监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甚至在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排除。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建筑施工数量不断增加,建筑施工队伍迅速扩大,最近几年以来,个体建筑迅猛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发生根本的变化,而且由于建筑施工单位在建筑安全活动中一直处于主体和核心地位,所以施工单位的安全问题占主导地位。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

3.1施工安全技术方法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做好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规范施工设计技术,按照施工规范合理的组织施工设计,以便在施工时合理实施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严格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等相关标志。对所有建筑施工所用的器械工具等进行安全检查,检测施工人员使用器械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否符合标准,操作是否规范,以达到安全技术使用标准的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体制,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机构,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规范施工人员的按照技术标准施工。

3.2安全文明管理方法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安全文明的施工作业。在建筑施工中创建文明工地、推广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不仅要从施工人员的意识上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同时这也与技术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方法是不可分割的,安全施工与施工文明密不可分,有机的组成了一个安全文明的共同体。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最重要的体现是创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施工环境。创造一个和谐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是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环境要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防护规章制度和环保部门的规范进行建设,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个脏乱差的施工环境,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在意识上淡化安全管理的责任,影响建筑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要加强施工环境管理,保证施工秩序正常,以便调高建筑施工的对提高投资效益和保证工程质量。

3.3安全监督管理方法

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还是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状况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安全管理监督机构去监督施工过程中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监督管理主要以预防为主,预防为主也是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条最基本的原则,这条原则始终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安全监督机构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做到实时监控,预先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一些潜在的危险,并且要明确安全隐患的存在的原因,采取必要的安全应急解决制度,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程度或者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监督管理还要进行宣传教育,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从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实现施工人员的本质安全,即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灵活机动的宣传、教育方式,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安全制度和加强安全施工培训,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促使员工思维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施工安全评价可以用来综合评价一个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评价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及时反馈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否达到目的,实行动态的安全管理,用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进程,建筑施工也迅猛发展,分析现代建筑施工的存在的安全问题,探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是非常有价值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可以使国家财产免遭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8

1.1建筑设计方案不够合理

在土建工程中,方案设计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首先取决于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但目前,我国很多工程建筑管理者对方案设计环节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在方案设计环节出现不合理现象,有些应该细化的条款变得笼统,有些应强调的环节一笔带过甚至直接忽略,而且,现在很多方案在设计时大多考虑到建筑的承载力,对建筑的寿命考虑非常少,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1.2建筑团队对建筑结构安全性意识不强

在我国,工程的建筑团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他们一般接受的教育较少,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认识普遍较低,近几年建筑工程不断发生的安全事故给建筑团队敲响警钟,使管理者开始重视安全培训,但由于建筑团队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对培训的内容一知半解,对建筑结构的安全问题缺乏系统的认识,无法更好的防范安全隐患,这很容易导致因人为因素出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

1.3安全规范政策标准较低

我国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范标准,用于规范建筑过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标准过低,例如,在承载能力方面,我国设置的安全水准,是以分项系数或者安全系数为主要指标的,对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测试以系数为准,认为系数越大安全性越高,而且,针对一些特殊状况如地震、爆炸等建筑的牢固性,我国的规范标准并没有设置明确的要求。同时,我国在建筑结构方面重点强调结构的强度,对建筑的耐久性没有过多的要求,缺少规范标准。

2影响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因素

2.1牢固性

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发生过地震灾害,如汶川地震,给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显现了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力,同时也对建筑的牢固性进行了一次考验。建筑的牢固性不够是导致灾害严重的重要原因。建筑的牢固性一方面要求建筑结构构件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建筑结构整体具有牢固性。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必须满足两个指标,结构物的冗余度及延性。这样的建筑物不会因为局部倒坍而造成整体的连续破坏。

2.2安全性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安全性是考量整体建筑结构的重要质量指标,指的是建筑结构承载倒塌、破坏等的能力。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建筑过程中的方案设计合理性以及施工水准,二是建筑完成后的使用、检测及维护。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必须保证设计规范符合建筑结构的要求,标准要合理严谨,规范标准的制定是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2.3耐久性

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指的是建筑的使用寿命,保证建筑能够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现在大多数的土木建筑工程采用的都是混凝土,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混凝土的耐久性非常强,但资料显示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年限不超过三十年。在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中,由于有害物质侵蚀等原因,使建筑的使用年限不断缩减。虽然设置较低的安全水准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因外界因素如混凝土锈蚀等原因给建筑造成的危害更胜一筹。当然,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与建筑完成后的使用、检测与维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建筑工程时必须将后期维护预计产生的费用核算在内,避免过度超支。

3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3.1重视土木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环节

在建筑工程中,要充分重视方案设计环节,对建筑结构进行零误差、零缺陷的设计,不得掺杂主观色彩,有质量的完成产品、过程或服务。在强化结构构造以及增强材料性能方面,可采取防治盐害及冻融的综合措施。另外,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系数,必须保证建筑结构局部具有牢固性,同时结构整体还要具有整体牢固性,要将环境等外界因素充分考虑全面。

3.2做好质量管控

首先,要严格控制土木建筑工程的进度。在施工前期,通过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宏观把握,包括对工程的难易程度、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工艺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考虑,综合分析,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与安排。严格控制工程进度,就是保证工程建设任务能够按照承包合同规定进行。在我国,一般会采用对比法来检验施工进度,如利用横道图计划。在编制计划时要保证项目执行严格按照进度规划进行,把施工进度规划进一步细化,制定施工任务书,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实时获取施工的具体情况,确保项目施工进度严格按照进度规划进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进度的调整,这其实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可以利用网络计划,采取调整、纠正偏差的措施对进度规划进行调整,将工期压缩以及赶工成本等因素考虑全面,有计划的调整进度规划,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3.3做好原料的检测及建筑的维护

为保证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对施工所需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如果原材料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安全隐患。在保证原材料优质的前提下,还要严格落实各个环节符合方案规划,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掌握材料价格、质量、供货能力等信息。同时,还要通过法律渠道保证土木建筑工程能够在规定的年限内正常使用,并对建筑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

3.4推广应用新技术

要保证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必须找出制约其安全的因素,并加以预防与改善。在建筑工程中,影响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渗漏、裂缝及剥蚀,其中破坏力最大的是裂缝,而裂缝的关键是撩测,在传统的工程建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声波跨孔法以及超声波法,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推广应用新技术,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回弹法以及射线法等方法探测建筑结构的表层强度,进而针对现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结语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9

【关键词】建筑安全监管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安全生产是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首要原则。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工业部门之一,使得建筑业安全监督管理的难度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行业。目前,我国建筑业在超常规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受到各级人民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构建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完善监督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安全生产问题,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在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监督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证。而当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监督管理。自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颁布实施以来,目前我国75%的县级以上地区逐步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它对减少和遏制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促进建筑施工安全水平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远远未能解决建筑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因此当前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建筑业市场的发展。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现有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法律、法规、标准仍不健全,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规标准不够严格,无法产生应有的威慑效果。如施工企业等建设主体有违法行为,首先会被要求限期整改,只有在没有限期整改时,才会被处以罚款,直接滋生了个别企业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处理的惰性和侥幸心理。同时由于违规施工企业的不安全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实施的短暂性,加大了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难度,造成监管机构根本无法对违规建设主体实施有效监督。所以,违法成本低,无法产生相应的威慑力是造成建筑业安全形势依旧严峻的重要原因。第二,现行的法规标准对违反安全标准行为的建设主体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引起行政处罚纠纷,无法满足实际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2、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体制不健全

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仍有一些地区和城市没有设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建筑安全监督执法人员,致使一些建筑企业不了解建筑安全技术的法规和标准,更无法贯彻执行;很多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权利过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人员不足、素质良莠不齐、安全监督经费紧缺等致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目前我国没有足够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应用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而多部门实施的集中执法更使得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丧失了对安全生产违规、违法责任主体的处罚权,因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普遍现象,从而也致使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的安全监管工作中严重缺乏权威性。

3、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相对滞后

尽管法律法规上明文规定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但现在的建筑安全监管模式主要是以建筑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组成各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的工程实体进行安全检查,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现场监理的角色,承担本应由“企业负责”的工作,形成越位、错位,安监机构工作虽然付出了艰辛努力,但实际效果事倍功半。现行的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图二

建筑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缺乏相互监督机制

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由于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单位内部安全行为的监管和对分包单位等安全行为的监管。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监督管理和协调配合不够,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的安全监督管理,并不是直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而是通过委托监理企业进行,而监理企业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又受限于业主的利益和权责范围。因此,监理企业的监督行为并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而由于我国的监理市场混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更不能保证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此同时,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等之间的监督管理脱节,造成建筑企业之间缺乏互的监督机制,因此难以保证建筑企业之间的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因而也就不能发挥企业之间相互监督管理的作用。

5、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绝大部分安全监督机构挂靠于质量监督机构,使安全监管部门变成附属机构,工作经费无法得到财政方面的有效保障,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相关调查表明,全国约75%的安全监督站缺乏财政拨款,没有足够财力保证购置先进的安全监测仪器,监管人员无法得到系统科学的培训,监管人员到一线工地监督检查,依然依靠眼睛看、耳朵听、手摸等传统手段,严重影响着安全监管的效率和监管结果的合理性。

中介机构的安全监督管理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由于我国大多数中介机构是政府主管部门划分来设立和管理的,因此主管部门在与中介机构的利益关系被切断后,失去了监管的积极性。而有些社会中介机构脱钩后主管部门仍是政府机构,这些机构难以完全与政府脱钩从而独立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律机构,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目标,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之间的社会定位仍不够明确,长期存在政企不分等体制,政府职能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制约了中介机构的组织发展和行为规范,监督力度明显不够。

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对策分析

完善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在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融入标准化、体系化的法律法规框架,明确划分建筑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制定完善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考核配套规章;认真做好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和及时更新地方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尽快形成国家和地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比较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同时还要保证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健全和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保障建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利于落实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运行体制

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首先应明确监督机构的执法定位,确定其单位性质为行政部门,鼓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大胆执法,将监督机构的性质由执法类的事业单位直接转型为主体上由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执法单位,使其行使行政执法更加合理合法。其次应避免多部门集中执法,对于监督机构应实行垂直管理以排除行政干扰,使监督管理能充分运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规范标准。最后为了保证政府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加强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检测手段,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不同时期要求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提高施工安全监督工作水平。

3、优化监管队伍素质,提高监管能力

政府监管部门在充实监管队伍数量的同时,发挥其他建设主体特别是监理工程师的作用,构建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管理的模式,增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合力。其次加强监管人员素质建设。对地方各级监管机构特别是基层的监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监管能力。第三,不断健全对监督人员监督工作能力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选拔、聘用、考核和退出的管理程序,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有效的用人机制,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4、强化建筑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建

筑企业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主体,只有他们加强安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因此在认真执行现有建筑安全生产制度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建设各方主体应承担的安全监督责任。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应自觉担负起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并增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同时,还指导和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监理单位和其他建设相关责任主体也要落实安全责任。在强调施工单位按事故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业主也应对安全事故承担相应的间接责任,监理单位承担安全事故的监督失察责任,设计、勘察和咨询等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使得建筑安全生产人人关心,从而建立一套良性的安全管理监督运行机制。

总结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凸显,然而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使施工过程的伤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建筑行业成为继交通和煤矿之后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行业,并且严重影响了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应该正视建筑业安全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并找出避免各种伤亡事故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袁海林,金维兴,刘树枫,金昕。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制度变迁[J].建筑经济.2006(08)

[2]汤宏峰。再论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5)

[3]侯长青。基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的建筑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1)

[4]黄卫。黄卫副部长在部分地区及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约谈会上的讲话[J].建筑安全.2006(01)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安全管理

1引言

据住建部消息:2011年3月,我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26起、死亡32人。建筑施工安全局面依然严峻,不容乐观。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建筑行业管理体制,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建筑行业同仁非常关注的问题。下面结合作者工作经验,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

2.1建筑施工特点造成安全生产隐患

2.1.1建筑施工多为露天作业、高处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和垂直运输,施工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建筑工程的结构复杂、工期相对紧迫,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多个单位多个工种相互配合、进行立体交叉作业,这些也决定了建筑施工极具危险性。这期间,若安全管理工作处理不到位,就会导致建筑施工的工作防护不当,进而导致建筑施工中突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伤亡事故。

2.1.2建筑施工行业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手工劳动操作仍为目前建筑行业所主要采取的作业方式,繁重的体力劳动操作极易让人产生疲劳而导致注意力分散,操作失误增多,致使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增加。

2.2建筑工人素质特点造成安全生产隐患

2.2.1目前,在我国建筑工人里面,造大楼,修路的建筑工人中,有79.8%来自于贫困山区的农民工,而且临时员工较多。他们从农村进入城市,暂时从种田工转为建筑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为普级教育生,其知识结构、劳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特别是一些青农民工,胆大、冒险、蛮干、侥性心理较强,安全防护意识淡薄,仅把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培训看作走过程,缺乏应有的施工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证操作、跨专业操作、不带安全帽和不系安全带等一系列违规现象,而且随自己主观随意性出入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区,这些因素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造成极大的不便,埋下了极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2.2.2随着我国城市不断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高、大、奇特点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建筑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发展过程中,我国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很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往往只凭以往的施工经验和传统施工技术进行建筑施工,缺乏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的认知和更新,并且,对建筑施工中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对建筑施工的标准和规范也不甚明了,无法掌握新时期的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技术不到位,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也只是草草了事,并没有认真履行其应发挥的职责作用,致使安全管理工作上下脱节,无法落实安全管理技术措施,这也使得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频发。

2.3相关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造成安全生产隐患

2.3.1相当一部分的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消极低迷,尚未掌握相关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严格遵循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履行其安全监管职责,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忽视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无法主动开展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安全监理工作,即使发现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也没有按照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合理处罚,无法及时督促建筑施工单位进行适时整改,从而导致监理单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2建筑单位的领导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的建筑单位根本就不曾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建筑施工安全保障人员,致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空缺。即使签订安全责任书的建筑企业,也只是将建筑施工单位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书面化,并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到战略高度,更无法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当中,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存在的比率增大,诱发安全事故。

2.4施工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引起安全生产隐患

2.4.1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多接施工任务,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工程任务,甚至出现越级承包和无资质分包的违法现象。三级企业挂靠二级企业资质,利用二级企业的资质与建设单位签合同,从而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中出现承揽工程的恶性竞争,只关注工程施工工期,只重视降低工程成本造价,只追求工程施工利益,而对建筑人员的劳动安全保障却视而不见,无法真正落实建筑施工的安全生管理条例,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4.2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建筑施工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无法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于是,为了节约工程的成本造价来增加利润的上升空间,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在中标后并不会投入应投的资金购置必要的安全管理设备,这就造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器材和工具的缺失,严重削弱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防护能力,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大量增加,导致建筑施工工程的无序化。无法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控制,保障建筑工人的生产安全也就无从谈起,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增加。

2.5建筑工程勘察设计不科学造成安全生产隐患

2.5.1设计单位在勘察过程中,因为质保体制不健全,无法落实质量责任制,导致建筑工程的勘察深度不够,无法保证勘察设计质量,也无法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标准,造成建筑工程施工中结构隐患的存在。

2.5.2在设计过程中,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的受力路线不了解,只重视设计强度计算上的安全需求,忽视建筑使用强度极限状态,盲目追求多强度而少耐性,造成建筑产品的局部受力过大等问题,直接威胁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

2.6政府行政监管不到位造成安全生产隐患的出现

在行政监管方面,虽然国家制定和颁发了大量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但是部分建设行政的相关部门并没有真正重视和落实这些文件精神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多监管部门中,出现了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安全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无法对应该纳入安全监督管理的建筑施工工程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管,无法实现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3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加大政府安全监督部门监管力度

政府安全监督部门的督促力度直接影响施工项目参与各方的安全管理效果。各级建设行政部门只有认真履行其法定的监管职责,严格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力度,才能保证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到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完善我国建筑市场的安全管理机制,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秩序;其次要提高政府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增强其法律意识;再次安全生产监督要机制化、长效化,监督检查不要流于形式,要狠抓落实,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解决。

3.2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生产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

人是建筑施工的主体,是安全的关键,是影响质量安全的最基本因素,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和效益。严格依照建设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日常生产安全教育工作,在经过严格考核通过后方可持证上岗。

3.3落实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制,加强施工企业自身安全管理力度

施工企业是施工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和管理者,是实施安全管理的主体,对能否进行安全生产起着决定作用。只有落实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制,施工企业才会注重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力度,最终达到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目标。

3.4改变施工项目安全监理现状

施工安全监理的实施能够防止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但是,施工项目安全监理责任与权力不对等的现状,削弱了安全监理应有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安全监理的作用,就要在监理承担安全事故责任的同时,赋予其更多的权力,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处罚权,保证其各种指令能够畅通,使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