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2:58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1

医院会计实践报告范文

社会实践是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社会实践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经人介绍,我来到了某某县某某镇卫生院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据了解,该医院自成立以来,以“救死扶伤”的工作信念执本道牛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农村与城市一体化的医疗保险举措,积极为广大患者解决疑难杂症,一流的服务态度,先进的工作理念,树立了医院的新风貌,医护人员共有38人,其中10余位工作骨干作为医院的核心,共有床位30余张,是一所设备齐全、工作经验丰富的文明医院。

会计是指对具体经纪业务进行计算、记录、收集他们的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加工处理转换为对管理者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换;其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对会计工作还不熟悉的大一的我,通过这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专业上的知识,同时也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识,渐渐熟悉了会计业务的程序和如何同同事交往,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工作经验。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益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才,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的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素质,平、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本学期初,我们乐于参加了学校的活动。

在这次实习中,这个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有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两年以后,我已经不再是一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份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选择了会计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只要想到自己能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就会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在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也只是能掌握而已,本想工作时间长了就应该能够应付的来,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是在单位里,数字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企业中立于介意道题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就行了,在企业里出错是要负责任的,这关乎企业的利益损失。

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向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我价值。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困扰在我们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是在校园里面的我们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毕业以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在生活、工作中更好的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认真的对待社会实践。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而且当今国内外的经济日益变化,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拥有了越多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所以只有通过实践不断的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不断的增加工作经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实践单位,我主要负责帮忙接电话、复印资料、整理文件等,虽然工作很简单,但那种工作的幸福感,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都必须自觉的做一些我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会有人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2

【关键词】市场调查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产生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市场信息的搜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抽样技术的选择、调查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与汇报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和技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从事调查研究、预测市场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纯课堂讲解模式,而应积极探讨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本人对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下面结合自身体会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一实践教学设计

1.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配合课堂讲授进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外出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几个部分。

(1)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根据所选的市场调查题目,设计一份市场调查方案。具体包括:调查的背景和意义、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的组织实施、经费预算及来源等部分。

(2)市场调查问卷设计。要求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方法。在设计好市场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问卷说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和调查主题内容。

(3)外出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好后,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外出调查。

(4)撰写调查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学会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调查结束后,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完成调查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题目、摘要、正文、结论和建议几个部分。

2.组织实施

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分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第一步是成立若干个市场调查小组。按班级人数进行分组,平均5人/组左右。考虑到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以及便于小组内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最好由学生自己组合,如果还有部分学生未落实到组或组成员人数偏多或偏少时,由班长和任课老师协调确定。

(2)选题。分组后,组内成员进行讨论,结合本组成员的兴趣和特点,自行选定调查题目,要求班内选题不得重复,待调查题目初选后,任课老师加入小组的讨论,对所选调查题目涉及的问题,该调查题目的意义、可行性等进一步讨论,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调查题目。

(3)分工。为保证实践环节的进度和质量,应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一般情况下,1人负责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2人负责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2人负责调查报告的撰写。并选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实践环节的全面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实践环节中,组内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及讨论,每个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相对偏重一些。

(4)实施。根据选定题目,每组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各一份,由任课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待修改后以组为单位外出调查,由小组长负责本组外出调查的安全及全面工作。要求每个成员调查的问卷份数不低于10份,然后完成调查分析报告,并交由任课老师修改,最后,根据修改意见完成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3.考核

每组将定稿的市场调查方案、市场调查问卷、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各打印1份,注明班级、小组成员及其分工,交给任课老师。任课老师根据该小组的选题难度情况、完成质量以及每个成员的分工进行批阅,然后给定每个人的实践考核分数。

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设计市场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撰写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因而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不明确

选题应围绕所关心的问题明确提出,如可以将调查的中心内容直接体现在标题上,有的可以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表示出来。在实践中,有的小组选定的题目比较笼统,如“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调查”、“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调查”等题目,没有严格界定调查范围,致使难以确定调查目的和内容,缺乏可操作性。

2.问卷设计缺乏针对性

问卷设计应根据所调查的问题展开,对该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解决途径及建议等方面逐步深入调查,切忌调查与本项研究无关的问题。在实际中发现,许多调查小组对本组所需调查的问题未能深入调查,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3.分析报告缺乏系统性

调查分析报告应是在取得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而得出的结论以及解决所研究问题的途径和建议。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小组对问题的分析不够系统和全面,多数是简单的资料数据堆砌,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有的把收集到的资料无论是否反映主题,全部面面俱到。

三实践教学的建议

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学生在资料查找、市场调研、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环节是决定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在选题中,应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于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本身知道的与之有关的信息比较充分,而且也非常愿意深入调查。切记强加式的指定或分派式的题目,否则学生将其当做完成任务的形式来做。可能有的组一开始还找不到感兴趣的问题,但是通过多次的交流,总能发现其潜在的、感兴趣的问题,以此可以引申出其所选择的研究主题。

2.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做好一项调查,离不开深入的思考,许多学生在设计调查方案时,思考得不够深入,会造成研究主题和内容不明确,影响调查问卷设计和调查分析报告的撰写,所以,在选题后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强与其交流,多问几个问题。如启发式的问题: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的原因、调查的可行性、调查的方式和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3

一、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类型

工商管理课程的实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专业的许多课程,诸如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本身来源于客观的管理实践;第二,配合专业就业实际而设计的课程,强调工商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管理问题的个别性、典型性相结合。

1.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空间分类

校内实践课程,是指利用校园教师资源和设备资源开设的实验课程。工商管理的校内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实验、上机、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主要是指由专业任课老师指导的实验课程、设计课程,比如“电子商务”“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等等都有大量结合计算机实验室的实践课程。校外实践课程,是学生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完成的实践课程。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整体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物流管理专业设有“市场研究”域市场调研与预测)实践课程,营销专业设有“营销诊断与策划”实践课程。

所有工商专业修读基础课程后二年级有“认识实习”修读专业基础课程以后三年级有“专业实习”迈入社会前四年级好有“毕业实习”此外另有其他各种类型的校外“社会实践”4个模块。培养总体素质的“社会实践”是结合学生思想教育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虽然没有列入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但在不少高校在课程改革后,已经把它归入学生毕业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

2.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性质分类

按照不同性质,可把实践课程划归为“基本模块”“拓展模块”和“创新模块”3部分。“基本模块”结合本校现有实验设备,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拓展模块”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设立,主要包括大课堂和校园竞技比赛。为了

密切高等教育与企业管理实际的关系,举办一些企业家论坛、企业家讲座式,邀请创业者、企业管理者到校园开设大课堂,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了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为了使不同的专业进行交叉学习,拓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举办创业比赛、营销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资源规划大赛等等。“创新模块”是与社会和企业的共同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的实际的工作能力,从选题选点开始,进行体验、设计,最后提交报告,从未完成课程学习。

二、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管理的问题

实践课程有别于传统理论课程,在执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1.质量管理过程的分散性

工商管理实践课程广泛的内容和分散的执行形式,决定了质量管理过程的分散性。实践课程过程不同于课堂教学,除了一些集中的实验课程,相当部分的实践教学其核心过程由学生个体或者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老师不能在同一环境中控制教学质量,而是需要分散进行质量控制,由此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相同的教学要求下表现出来的课程质量效果也具有个案差异性。实践课程的分散性使教师无法及时地发现个体差异,及时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质量控制。在一个由团队进行的完整课程设计中,不同的同学具有不同的优势,动手能力有差异、合作能力有差异,给团队的评价难以体现个体差异,也导致教师难以具体、精确地发现个体同学的问题,及时校正教学误差,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性

实践课程由于教学过程的分散性,过程跟踪具有很多困难,很多时候教师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在评阅学生提交的课程报告时,才了解其课程质量的效果。

课程设计的教学是拟出其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方案研究和设计、撰写设计报告;专业实习是选择实习岗位、投入实践工作、撰写实习报告。这些实践过程都以学生为主导,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估更侧重于学生提交报告后老师给予的评价。因此,有时候出现学生利用广泛的信息途径帮助自己完成报告来获取高分,并未全心投入实践,也未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对于教学质量管理而言,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使课程进行的中期无法及时掌控教师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只能被动接收结果,无法纠错,无法提升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依赖性

些实践课程需要有良好的空间环境、实验设备,另外一些实践课程需要依赖社会力量,诸如服务单位、企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企业和实践单位提供实践空间、实践项目、工作岗位,还需要专业人员、校外导师进行辅导和指引,不同的教学环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在扩招的背景下,也要考虑要减少大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的干扰,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和承担课程的教师需要对实践平台和环境进行评估、选择、管理和控制。

4.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不稳定性

在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督导听课、现场教学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进行质量监控,教师也可以针对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课程初始到结束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比较均衡。但相当部分的实践课程必须循序渐进地按照一定的路径推进,其过程无法重复,同时由于对实践平台的依赖性,学生的实践受制与实践对象等实际情况,不同环境条件下学习的收获也有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三、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控制的模块化

在课程性质分类的基础上,明确工商管理实践课程模块,推行模块化管理很有必要。我们把所有的工商管理实践课程归为“基本模块”“创新模块”和“拓展模块”3部分。

1.基本模块管理

“基本模块”结合现有实验设备,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是对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和校内课程设计,在充分挖掘和整合学院实验设备潜力和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性与根据实验教学环节的内在关联性,依据系统论思想和方法,统一修正实验教学环节的实验内容、实验模式、时间配置、教师安扫^并组织完善、修订任务书和实验指导书。同时制订实验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条例及质量保障措施。

2.拓展模块管理

“拓展模块”主要包括大课堂和校园竞技活动等,可以作为实习环节的前期教育。按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组织企业家、职业经理、学生创业者以及专家到校园开设大课堂,举办讲座。为了使不同的专业进行交叉学习,拓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举办创业比赛、营销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资源规划大赛等等。拓展模块可以直接与实习相结合,在一定的拓展积累基础上,到相应的企业做进一步的调研,然后完成实践报告。如果受认识实习条件制约,还可以直接把拓若干次讲座课堂及其他实践活动,申请进入实践实习第二阶段,通过规定的资料搜集完成报告。

3.创新模块管理

“创新模块”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选题开始,经构建框架、设计、模拟和评价等环节完成。全面、系统地总结、检讨前阶段分散与集中的存在问题,可进入嵌入式专业实习模式。包括两种途径,一是深入、广泛地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横向项目作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结合进行创新,可提高教学质量。企业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相结合,还可以对课程的某些经典内容加以创新,使之富有新意。二是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企业利用实际经营经验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同是相对稳定的实践环境使教师对学生实践中的问题更为明晰,基地实习对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控制具有优势。

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套依托学院固定教学实习基地、同时有效利用教师横向课题单位的实习实施措施和规范方法及保障制度,以及制订相配套的实践环节过程管理条例。

四、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控制的层次化

1.实践课程质量控制框架

实践课程质量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实行多元控制,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由于实践课程的分散性特征,尤其是创新模块和拓展模块,比起课堂的理论教学,学生自我管理程度大大提升,而教师的控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基于实践课程的效果反馈的滞后性和质量的不稳定性,需要找出“关键质控点2确定质控反馈支点,实现有效控制。即在不同的阶段安排和设计关键质量控制点,把管理分为计划、过程和成果3个层次,(图1)管理全面和有效地提升课程。

2.计划的质量控制

对于学生而言最基本的自我质量控制在于实践课程教学目的的认识,对课程形式和要求等规范的了解。创新和拓展模块,包括科学的任务书的编制,其要素包括目标选题、实践内容、实践路径等内容,这是重要的前馈环节。计划阶段也是团队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根据疑问组构团队,也可以根据班团组织管理的便利组构团队。在团队准备时,同学们要以各种形式提出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设计任务书。

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需要课前进行课程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准备,包括实践指导书的编制和实践课程教学目的设计,比如拟定开放性的设计课题,提出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方针和原则。对于团队设计的任务,教师给予的帮助主要是任务的意义和创新度、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和最佳路径等方面的指导。

教学管理部门,包括学校教务部门和基层教学管理部门,在计划控制阶段主要承担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管理,根据实践环境安排工作,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的平台,同时完善和编制课程规则、质量规范,并进行适当的效果评估。具体而言,包括制定实验室工作规则、实习工作细则,对实验教学和器材的使用和维护给予明确规定,使实践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3.过程的质量控制

过程控制,是把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对教学质量全过程的控制上,对实践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严格和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现教学质量控制的超前性和主动性。创新模块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主体,其自我质控包括3个关键质控对象,一是执行规范,如果实践过程过于随意,容易导致实践的虚假、空泛和无效;二是工作日志、周记,工作日志或者工作周记记录实践过程,是学生进行内部监控的依据,学生可以随时根据工作记录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和修正问题;三是任务的修正,实践课程具有实践环境的依赖性和实践过程质量的不稳定,学生发现原法进行的时候,需要进行任务某些内容或着路径的修正。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纪奉活动控制和变更的任务评估。实践i致教师控制的难度,无论是个人实习纪律和规范必须遵循。如果指导书[理规范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的秩序,教业上的关键因素管理,包括对关键技学生、关键团队的控制,保证学生自兰课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和事件,对一些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帮助他们对需要修正的任务进行评估和引导。

管理部门在此环节,承担重要的教学质量纠偏和阶段性关键成果管理。需要畅通各种沟通渠道,并通过质量信息的采集进行质量监控。包括对校内外教师的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进行监管,通过重要的规模的变更任务进行控制管理,对代表性的关键成果进行管理,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偏差进行有效的纠正。

实践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执行力,影响到最后完成实践课程的效果,如果过程控制无效或失败,将导致最后课程质量控制的无效或失败。做好过程控制,才能克服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性,更好地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4.成果的质量控制

实践的成果表现形式是实践报告,包括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结题报告。报告清晰记录实践的结果、结论,将是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报告是质量控制最后一个关键质控点。

学生在实践工作的后期,逐渐进入成果总结的环节。学生需要利用第二个层次实践过程的记录资料,整理、分析和总结所达成的目标,所完成的任务,按照课程报告的要求,用合适的语言、适当的篇幅对实践的收获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初期任务书的内容,指出没有完成的任务或未能解决的问题,指出后续工作需要进一步关注的若干方面。报告的质量是实践课程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报告的重视程度、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此层次中,教师承担成果验收、评价的角色。教师需要从三个程度进行评估,一是完成任务的程度;二是内容和形式创新的程度,;三是报告质量的层次。基础、拓展和创新三个不同模块的实践课程三者的权重将根据模块的任务要求各有不同。

对于团队的成果质量控制,还有一种方式是“成果演示”课程设计的团队可以进行成果交流。在成果交流环节中,创新团队把自己的课程报告进行演示、,创新团队允许其他团队质疑并保留答辩的权利,在此过程中所有的学生得到一次信息的共享和自我优化的机会。演示答辩后,教师的评述是给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对存在问题的揭示,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管理部门的重点在于对“关键成果”的评估、记录,需要建立优秀课程设计、优秀实习报告、优秀项目结题报告或者创新设计的模范数据库,并据此修正和完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一些偏离了教学目标的实践设计,也应受到教学管理部门的界定和惩戒。管理部门需要把握成果管理的时机,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决策、调节教育质量控制行为。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4

关键词:“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18-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高校逐步探索出一些初见成效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1-4]。通过对这些教学模式及其学理基础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基于课程理论教学的、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组织指导的、学生以课题组形式全员参与的、不主要依托于社会实践基地的低成本分散社会调查模式,是符合目前多数高校实际教学条件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也是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主方向。这一模式能否取得实效性的关键是教师的组织指导,以及社会调查质量的有效监控与考核评价。特别是后一个方面,目前探索出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仍存在论述简略语焉不详,不具有可操作性,尚难以有效解决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等问题,这是目前有效构建高校思政课全员性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亟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笔者在承担“概论”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从理论上厘清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完善西安外国语大学近年来的社会实践教学机制,初步建立了具有良好运行机制与实效的全员性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

一、社会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社会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制度保障。我们认真贯彻“05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将社会实践教学规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必修环节,探索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开展分别考核的教学制度和培养方案,社会实践教学单独设立2个学分,学生成绩不及格,需按统一补考安排重新进行社会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方可获得学分,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规范开展和师生的重视。

这一教学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在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基础和组织指导主体两个方面都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了一些高校实行的校外社会实践主要由学生会、团委负责,思政课一线教师脱离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弊端,强化了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性特征;第二,师生在一学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已充分熟悉,便于更有效地组织与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第三,实践教学的开展时间长,更能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虽然我们设立学分而无实际学时,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寒假完成教学任务,但一学期理论教学期间的社会调查开题论证,寒假开展社会调查,开学两个月写作实践调查报告,足以保证学生能合理安排时间接受较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培养。

二、确立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结合的组织模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教师与本科生的比例一般在1:400至1:600之间。如果每个学生独立开展调查,任课教师势必负担沉重,难以对每个学生的调研进行有效指导,这是多数学生分散社会调查实践模式质量不高,容易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我们探索的优化策略是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相结合,适当集中调研选题,求真务实,质量优先,兼顾数量,优化指导,质量和数量获得最佳平衡,保证学生全员高质量地开展社会调查实践。

这一组织模式的具体运行机制是,教师在每年秋季课程理论教学开始起,用一个月左右时间,让学生在自然班范围内3至5人自愿结合成调研课题组。组合的原则是,按寒假期间的长居地或计划调研地分为城市和农村(包括城乡结合部村庄)两种类型调研环境组合,分别适合选择不同性质的调研课题。教师统一发放课题组申报表组织登记。课题组申报时,学生要亲笔签名,并登记寒假期间的长居地或计划调研地(城市具体到区县,农村具体到村庄)。申报后经教师审核确认,不得随意变更。课题组成员寒假在调研开题报告指导下,严格到登记的调研地独立开展调研。寒假结束后,课题组综合组员调研资料,共同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这是我们强化对社会调查全程质量监控严格把关的第一步。具体调研地的事先选定,能够较有效地解决以往分散调查模式中部分学生弄虚作假,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抄袭自己根本不可能去的调查地的调查报告蒙混获取学分的现象。诚信认真和实事求是是做好社会调查的思想基础,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培养的基本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成立课题组并预先登记调研地,我们向学生强调申报时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考虑,申报后严格执行。如果社会实践教学结束后个人提交的调查资料获取地与课题组申报表中不一致,将视为弄虚作假,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三、注重从选题到调研报告撰写的全程指导

课题组成立后,教师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2课时,专门就社会调查的内容范围和选题、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的规范、开题报告和调查报告撰写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指导以社会调查指南的形式同时供学生参考学习。

(一)集中选题方向与自主选题结合的选题指导模式

以往在指导社会调查实践的过程中,一些不合格参加补考的学生就问我们:老师,我们写这么多调查报告有什么用呢,老师会认真看吗?学生的反馈让社会调查指导教师深思。如果学生觉得调查报告没什么用,教师至多就是评个分数,不会认真看,就不大可能认真去做,也谈不上高质量,至多为了获得学分。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社会调研在实践育人、课程建设、师生科研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并有效加强对调研的指导,我们探索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社会调查教学改革。每学期教师指定八个以内选题方向和范围(应适合两种类型的调研地和课题组),学生在此范围内自主凝练更具体明确的调研选题。在不断征集调研选题和检验调研成果的过程中,教师逐年发掘其中一些做得优秀的调研选题展开长期追踪调研,可以积累一批认识省情、国情的有价值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从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认识国情,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工作能力。

这一选题指导模式是一种集中选题方向与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模式。如果完全让学生自主选题,有两个弊端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第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大二学生,没有经过基本的科研训练,他们通常只能提出一些比较宏大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一个有明确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的调研课题。选题不科学,下面的一切调研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就不存在了。教学中,一个教师每届要指导400至600名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单是对每一个学生的选题都严格把关和指导,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和学生沟通交流并最终确立科学选题的工作。以往分散社会调查模式之所以会流于形式,质量和实效性谈不上,选题这个关键性指导工作就是一个很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这一教学现状促使我们积极探索集中选题方向这一改进和解决策略。第二,学生自主选题,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通常会十分分散,即使部分优秀学生能提出一些很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选题,以单个学生的调查能力和条件,其调查样本的范围、数量和深度都非常有限,很难对课题作深入调研。这样的课题即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至多在实践育人和课程建设两方面发挥价值,科研和社会价值则很难凸显。教学中面对学生较为单薄的调研成果,我们常对好的选题颇感惋惜。因此,为了更充分地发挥社会调查实践教学上述四个方面的综合价值,我们探索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集中选题方向,引入集体调研制开展调研。遍布各省城乡各地的数百名学生共同做几个方向的调研课题,汇小流而成江海,这个价值潜力是不可小视的。只有学生觉得调研很有价值,教师确实很重视,才会认真去调研;只有教师觉得调研有价值,而不只是在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才会发自内心下功夫去指导。师生缺乏内在驱动力,单靠硬性的实践教学制度去约束,是一种最基本的消极约束,难以解决社会实践教学提高质量和实效性的根本问题。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内在积极性有效提高和良性互动,才能真正给社会实践教学注入生机、活力和价值。

(二)严把课题调研开题报告质量关

科学的调研选题确立后,课题组根据指导要求,共同撰写课题调研开题报告,其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课题研究对象内涵外延的科学界定,调查方法的选择及与其相适应的调查具体内容的设计,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凭主观想象的,通常不会从学理上给予科学的界定,这会直接造成调查具体内容设计偏题甚至离题,严重的会造成整个课题调研的失败。我们要求学生在寒假前一个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交,教师批阅后利用课程理论教学时间对一些比较严重的共性问题专门指导,并将批阅后的开题报告下发,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后,指导寒假实施调研。科学而规范的开题报告是我们全程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又一个关键性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指导工作就基本结束了,寒假只需按照开题报告的调查设计,实事求是地认真实施就可以了。

(三)加强调研报告撰写阶段的指导

寒假结束后,课题组综合组员独立调查获取的调查资料,用两个月时间,在五一假前共同完成调研报告并统一上交。在此期间,我们设立社会实践指导咨询办公室,每周一任课教师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咨询撰写调研报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全程指导学生社会调查实践的最后一个辅环节。我们在课题组成立之后已经对如何撰写调查报告作了专门指导,这一环节学生面临的问题基本就较少了。学生上交调研报告后至6月中旬,教师完成社会调查报告的评阅和成绩登录公布工作,历时九个多月的“概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工作就基本结束了。

四、创新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全程质量监控机制

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高质有效开展,受三大关键性环节的影响和制约,即开题报告的科学论证,在开题报告指导下诚信认真开展实地调查收集资料,以及社会调研报告的撰写。首尾两个环节都在校内进行,教师都能在教学进程中给予有效指导,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假期校外社会调查实地实施过程这一关键性中间环节如何确保质量就成为一个关键课题。

(一)调查过程质量监控的困境

在教师带队组织的学生专项集体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有效对其进行直接指导和质量监控,但受师资力量、实践经费、实践基地和学生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一实践形式通常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学生的专利,广大学生无缘参与,难以成为一种全员性实践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寒暑假自主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模式,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式社会实践教学,但由于教师在学生实地调查过程中的“不在场”,其质量监控与实效性始终是一个很难有效解决的关键性课题。

一些高校在加强社会调查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常的方案是,要求学生填写统一发放的“实践材料内容表”,内容包括照片、视频、问卷、访谈记录[5];或者规定社会调查实践报告中必须有一部分内容是调查过程描述,包括调查时间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照片等[6]。这是目前笔者所见最具可操作性的代表性解决方案。这类方案仍然无法摆脱的缺陷是,其本质上仍主要停留在记录与考评经过学生加工的“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这一实地调查质量间接证据的阶段,仍无法更直接更真实更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实际调查深度与质量。因为,让学生描述调查过程,或在统一发放的表格中汇报登记调查相关资料,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描述得绘声绘色,弄虚作假无法杜绝。我们在以往指导和评阅社会调查报告的教学实践中看到,不少学生在“调查过程描述”部分动辄言自己调查了多少个省,获得了成百上千份问卷,显然不很真实;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按照开题报告论证寒假认真实施调研,截止提交调查实践报告的前三四天才着急想起给教师打电话发邮件,咨询原开题课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另换课题;更有的学生根本没想过咨询教师就擅自变换调研课题应付交差了事。后两类学生交上来的社会调查报告,都有详细的调查过程描述,报告正文部分都有翔实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绘制有形象直观的数据分析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教师单凭报告本身评价,看起来都是扎实认真充实的社会调研。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研等类大学生最熟悉、网络唾手可得的课题是弄虚作假的重灾区。教学实践证明,“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地上已流于形式,并不能有效监控学生实地调查过程这一关键性环节,基本上起不到保证与提高实践质量和实效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

(二)实施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这一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其实并不复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开展社会调查认识中国国情的先驱与代表,他对社会调查过程及其成果的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7]。学生在开题报告指导下深入实地调查并收集调查原始资料,这就是“十月怀胎”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及其收获的调查资料成果,比学生利用调查资料写成的最终社会调查报告还重要。我们并不应该将教学的焦点放在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受到系统而严格的社会调查训练的大二学生,能在基于有限调查样本的社会调查报告中深刻分析什么社会现状,提出什么好的对策建议,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眼光向下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用科学规范的社会调查方法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去认识社会,获取“社会事实”。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态度怎么样,是不是诚信认真扎实地去做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反映不是经过他们加工汇报的“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或调查单位签字盖章的证明材料,而是他们获取的调查原始资料成果,这正是解决学生自主分散调查过程监督和质量管理难题的关键点所在。学生调查的态度、深度和质量怎么样,比较每个人的调查原始资料,优劣就判然分明了。

在近年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中,我们在一开始的社会调查制度与理论方法的系统指导中就明确要求学生,整个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要完成并提交三个作业,即开题报告、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和社会调查报告,并高度重视,将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关于社会调查原始资料的数量要求,我们具体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主要调查研究方法,规定了每个学生调查完成后要上交的最低标准;至于调查资料成果的质量管理,开题报告已完成了调查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制定这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调研过程只是实施过程。通过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的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对学生假期自主分散社会调查过程实施严格管理和质量监控,是我们近年探索的改进与提高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质量和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也是充分挖掘发挥社会实践教学四个方面综合价值的重要载体。原生态的调查原始资料的提交要求,不仅有效“逼着”学生深入实地调研并原汁原味地做好资料记录,有效提高了实践育人的效果,同时,其中涌现出的一些优秀调查原始资料成果,指导教师可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规划跟踪调查,积累资料长期存档。教师教学中可作为榜样与标杆展示调查成果,引导大家向这些优秀学生看齐;科研中可充分发掘利用,发挥其学科建设和科研价值。限于篇幅,此处仅举一例学生认真实践后的感悟: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2级杨阳(化名)课题组在做陕西农村老人养老现状的调研后写道:做问卷调查时,我们亲自去调查对象家,亲眼看到了每一位老人的生活状况,我们收获颇多……对我们自己,这次实践活动是个锻炼,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学到的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真的增强了!

五、完善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社会调查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认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查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对个人的考评与对课题组的考评相结合;评价体系指标完善同时不失简洁高效,客观公正,具有量化可比性和可行性特征。

目前多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考评实行等级制,即将成绩计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成绩合格者计2个学分。等级制成绩考核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将社会实践过程的三大关键性环节作为量化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教师评阅实践报告具有很大的印象性和主观性,也无法充分发挥考评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有效引导学生确立努力目标,有的放矢,认真高质完成社会实践。为了更好地贯彻上述考核评价体系原则,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指标完善同时不失简洁高效,更具量化性和客观性的百分制成绩考评。具体实施方案是:过程考核占60%,由社会调查实践开题报告(占20%)和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占40%)两大指标构成;结果考核即社会调查报告占40%,严格按三大量化指标合成总成绩。这三大指标涵盖了社会调查全过程的三大关键性环节,与我们对社会实践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的机制是密切配合的。如此,教师评分更客观,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也很明确,如果自己想做得更优秀,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为了加强对学生假期自主分散社会调查实施过程这一目前全员分散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最薄弱环节的质量管理与考评,贯彻对个人的考评与对课题组的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防止少数学生在个人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下的“搭便车”行为,成绩考评中我们不仅将每个学生获取的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的重要性与最终社会调查报告同等看待,并且强调在这一指标的考评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每个学生如果没有提交调查原始资料成果,或提交的调查资料纯属应付,质量过差,该项指标考评成绩低于24%,不论三项指标合成的总成绩如何,该学生社会实践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及格,需重新调查参加补考。

无论对理论教学还是对社会实践教学而言,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始终是评价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教学难题。本文系统总结的“概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对解决目前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有所创新完善,以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河北科技大学课题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2]韦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分析――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5).

[3]王克.以社会调查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4]孔祥云.“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探索――以清华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

研究,2012,(4).

[5]朱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外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2013,(4).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5

面对市场经济令人振奋的优胜劣汰,面对三本学生强烈的自强不息,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探索市场经济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强化专业知识在市场中的应用,以此提高自身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提升个人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经研究决定,全院学生利用寒假进行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具体安排如下:

一.形式及时间

09级单独进行或自发组队完成实践过程;时间自行安排。

07级和08级以组队的形式(每队至少3人),在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完成实践过程;时间为2011年2月25日—3月6日;班主任电话检查。

二.主题

09级:追忆祖国发展历程,探索成功人生,规划大学征程;

08级:深入生产一线,加强专业训练,强化应用能力;

07级:突出专业能力,增强综合训练,实战就业过程。

三.要求

3.109级

3.1.1回顾建国60年祖国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全面进步的伟大成就;

3.1.2访谈5至10位成功人士,了解成功历程中的努力、艰辛和收获,从中领悟社会在知识结构、道德修养、社交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对自身的要求,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规划自己大学征程。

3.207级和08级

3.2.1专业实践共同要求如下:

⑴实践单位的性质、历史、现状、文化;

⑵实践单位的机构设置,岗位责任制,主要的规章制度,办事规则;

⑶实践单位的经济状况、固定资产状况;

⑷实践单位的主要产品或主要业务;

⑸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或业务流程,市场状况。

3.2.208级

⑴经管类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结合会计模块专业知识,深入到企业、商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实地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登记账薄、成本核算、结账,到编辑会计报表整个会计作业流程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过程;

⑵信工类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深入工厂生产车间,实地完成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计算机控制与应用的实践过程;

⑶服装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服装专业相关知识,深入到与服装生产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实地完成从服装的制板、剪裁、样衣、面料的选择、制作、熨烫到打包等服装的整个工艺流程的实践过程,绘制出工厂的厂房规划图;

(4)英语专业:结合三学期所学英语专业知识,对外资公司、中资公司涉外工作流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实践,以提高适应未来全方位竞争的需要。

3.2.307级

⑴经管类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了解企业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流程;掌握流通领域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熟悉某一节点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并对相应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出可行性方案;熟悉流通包装的设计原则及流程,分析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所在企业设计最优运输方案;熟悉仓储管理的作业流程;灵活掌握企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物流环节。回顾会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等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企业“人、财、物”现状,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其综合竞争力;

(2)信工类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深入到工厂生产车间,熟悉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并进行调试,同时画出相关流程图;熟悉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原理与工作方式;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能够利用所学习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前两学期学习的专业知识,回顾配电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3)服装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学、服装纸样设计等专业课,熟悉市场中各种畅销的面料,以自身号型制作一套衣服(包含上装和下装),并按1:1比例制作版样;

(4)07级全体:每人制作求职简历一份,择机参加2场以上招聘会,切身体会求职的困难,了解市场对自己所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此项可单独择机进行。

四.任务

4.1实践日志、原始记录及考核登记表

在实践过程中,应进行现场笔记记录、声像记录,每天实践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当天实践的内容,分析调查的结果,采用手写方式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实践日志。并完成进入个人档案的《实践考核登记表》(在学院网站通知公告栏中下载),入学第一天上交。

4.2实践报告

依据实践过程的记录、体会,完成以实践主题为中心的实践报告一份,并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要求报告不少于6000字、中英文摘要各300字,开学后进行交流。

五.考核评定内容

5.1社会实践的态度与综合表现;

5.2实践日志的即时性、真实性;

5.3实践报告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5.4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字数、自主撰写的程度;

5.5声像记录的真实性;

5.6报告的框架结构、文字表述以及格式;

5.7幻灯制作与报告在汇报中的结合程度。

六.社会实践学分设定及检查评比

社会实践按百分制评分,记录学分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每位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

6.1学分设定:3学分

6.2检查评比:

6.2.1资格性检查:

(1)07级和08级

在社会实践开始前,未和班主任联系,或班主任检查过程中,联系不到本人者,取消社会实践评比资格;

(2)09级

经初步检查,认为未参加实践者,取消社会实践评比资格。

6.2.2实践考核评比:

(1)07级和08级

1)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电话检查,给出检查成绩(满分50分);

2)开学后第一天,学院首先对每一位同学的声像资料、日志和报告进行综合检查,检查合格的同学在班内进行交流,给出交流成绩(满分50分);

3)前两项成绩汇总后,得出原始成绩(满分100分),班内再按照2︰3︰3︰2的比例评出班社会实践最终成绩,原始成绩分别改计为90分,80分,70分和50分;

4)50分的同学参加学院比赛,排前75%的同学社会实践成绩改计为60分,后25%为本次社会实践不及格,计为50分。

(2)09级

开学后第一天,学院首先对每一位同学的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声像资料、日志和报告进行综合检查,检查合格的同学在班内进行交流,给出原始成绩(满分80分)。

6.3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评定

各班按班级人数3%,7%,10%的比例,根据原始成绩从高到低评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一、二、三等奖。

6.4班级排名

6.4.107级和08级:根据班内学生在学院比赛成绩后25%的比例决定班级排名;

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6.4.209级:班级之间进行对决,每前进一轮,班级每位同学成绩增加5分,同时排出系部最后名次。

七.体例和写法

7.1实践日志要求:实践日志自实践之日起记录至实践结束,全部采用手写体。每篇日志字数不少于1000字,在日志篇头注明记录时间、地点,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完成。

7.2“报告”体例和写法

7.2.1封面:

社会实践报告名称、实践者姓名、班级、实践者所在城市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实践者姓名、中英文实践者班级名、中英文实践者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报告》;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论天生我才必有用》。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7.2.2摘要: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单独放在正文之前。报告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称谓。

7.2.3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实践单位历史沿革和现状。

7.2.4正文:根据学校要求和自己所要报告的内容,包括:实践内容,调查资料,调查结果,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重点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注意层次清楚。

①正文篇幅在6000字以上,包括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以外,其余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

②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7.2.5结语:可以写出实践者对此次实践的意见或建议。

7.3报告格式

7.3.1文章的结构层次用下列符号表示:

1(一级标题,黑体、小4号)

1.1(二级标题,黑体或宋体、小4号或5号)

1.1.1(三级标题,宋体、5号)

三级标题以下可以用(1)、①、a等标出

7.3.2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作者名.题名.期刊名.年月.页次.文章。引用不得超过整篇文章的20%。

7.3.3装帧要求

a.主标题三号字黑体,粗体,居中;副标题小4号黑体,居中;论文内各标题小4号黑体;正文5号宋体;参考文献小5号宋体;

b.排版顺序

封面、目录、内容提要(英文)、内容提要(中文)、正文及参考文献。

7.3.4.powerpoint制作要求

(1)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明确;

(2)色调鲜明醒目,能使人加深记忆;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

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总结

(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经过多年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实践工作,南宁铁路局已取得了初步的实验成果和实践经验,全局所有运营单位、多经单位都已经全部甩掉手工记账。铁道部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财务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从早期的3.0到后来比较成熟的4.0,再到现在比较完善的5.0会计核算软件。目前的5.0软件中设计了账务处理子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存货核算子系统等模块实现了报表数据的自动提取,全面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极大提高了会计处理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铁道部、铁路局、基层单位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传递信息、查阅信息,缩短了信息传递时间,使铁道部、铁路局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动态、资金动态,从而能及时有效地对其实施控制和管理,有效地规范基层单位的财务工作,防范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实现报表数据的自动提取,但并未提高编制报表的效率,编制报表的工作量依然相当繁重。由于当前铁路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5.0还处于不断升级完善阶段,在一些方面存在程序设计的漏洞或缺陷,在编制报表时仍然进行大量的公式编写工作,有时甚至只能手工输入数据。系统自带的校验公式也不是十分完备,有时在报表校验时系统给出上百个错误提示,但真正有价值的却只有极少的几个,可是会计人员却不得不对所有错误提示进行一一核对,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高。

另外,由于全面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编制大量减少,但经营管理者需要提供的财务信息(资金上交、债权债务、成本控制、收支利分析等)却大量增加,由于受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会计人员要花大量的精力加班加点去提供这些“额外信息”,使得会计人员仍然停留在繁重的核算职能上,没有更多的时间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转移到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及日常管理和控制等方面来。当前铁路企业在推行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对铁路运输主业、辅助运输业、非运输业实行“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全口径核算”。这其中涉及大量的预算、测算、估计、收支利分析等基础性工作。

(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而目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管理者需要提供的财务信息大量增加,现有的定期、事后财务报表不能满足经营管理者随时随地需要财务信息的要求,从而不能保证业务按预期的目标运行。

2.会计报告信息过于精简、单调,在财务会计报告要素及报告形式上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3.会计处理环节多、处理流程重复、处理周期较长,只能提供事后财务报表,而不能预计未来的财务信息。

4.核算职能仍然是会计及会计人员主要职能,而会计管理、控制、预测、分析与决策的职能没有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体现出来。

二、对未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想

(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会计报告构想

会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经济活动情况、现金流量情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它是企业根据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加以分类、调整、加工和汇总形成的,为企业的所有者(国家或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反映企业管理者经营责任的信息。这种采用定期固定格式的会计报告无法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有的习惯于使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明细信息;有的乐于使用定性信息,有的则喜用定量信息;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这四种类型的不同组合(综合的定量信息、综合的定性信息、明细的定量信息、明细的定性信息)又可能有相异的偏好,另外,有些人倾向于使用直观的信息,如图表和图像,而另一些人则倾向于使用文字和数字描述。因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会计报告无法实现。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应当建立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之上,以互联网的发展为载体,及时的向相关用户提供财务信息。企业应当建立网上实时报告系统,向债权人、政府、股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即时信息,并且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可以采取图形、数字与文字相结合,采用专题性报告与综合性报告相结合,或采用重大事项即时汇报制度等等,总之,互联网的发展为网上实时报告系统的建立提供可能,并且能够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及完整性,增强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及时了解。

另外,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的网上实时报告系统同当前的财务报告体系相比存在一定的进步,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7

1形式及时间

09级单独进行或自发组队完成实践过程;时间自行安排。

07级和08级以组队的形式(每队至少3人),在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完成实践过程;时间为年月日—月日;班主任电话检查。

2主题

09级:追忆祖国发展历程,探索成功人生,规划大学征程;

08级:深入生产一线,加强专业训练,强化应用能力;

07级:突出专业能力,增强综合训练,实战就业过程。

3要求

3.109级

3.1.1回顾建国90年祖国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全面进步的伟大成就;

3.207级和08级

3.2.1专业实践共同要求如下:

⑴实践单位的性质、历史、现状、文化;

⑵实践单位的机构设置,岗位责任制,主要的规章制度,办事规则;

⑶实践单位的经济状况、固定资产状况;

⑷实践单位的主要产品或主要业务;

⑸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或业务流程,市场状况。

3.2.208级

⑴经管类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结合会计模块专业知识,深入到企业、商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实地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登记账薄、成本核算、结账,到编辑会计报表.个会计作业流程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过程;

⑵信工类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深入工厂生产车间,实地完成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计算机控制与应用的实践过程;

⑶服装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服装专业相关知识,深入到与服装生产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实地完成从服装的制板、剪裁、样衣、面料的选择、制作、熨烫到打包等服装的.个工艺流程的实践过程,绘制出工厂的厂房规划图;

(4)英语专业:结合三学期所学英语专业知识,对外资公司、中资公司涉外工作流程、技术资料、管.制度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实践,以提高适应未来全方位竞争的需要。

3.2.307级

⑴经管类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了解企业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流程;掌握流通领域供应链管.全过程,熟悉某一节点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并对相应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出可行性方案;熟悉流通包装的设计原则及流程,分析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所在企业设计最优运输方案;熟悉仓储管.的作业流程;灵活掌握企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物流环节。回顾会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等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企业“人、财、物”现状,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其综合竞争力;

(2)信工类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深入到工厂生产车间,熟悉单片机的工作原.,指令系统,并进行调试,同时画出相关流程图;熟悉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原.与工作方式;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能够利用所学习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前两学期学习的专业知识,回顾配电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3)服装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学、服装纸样设计等专业课,熟悉市场中各种畅销的面料,以自身号型制作一套衣服(包含上装和下装),并按1:1比例制作版样;

(4)07级全体:每人制作求职简历一份,择机参加2场以上招聘会,切身体会求职的困难,了解市场对自己所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此项可单独择机进行。

4任务

4.1实践日志、原始记录及考核登记表

在实践过程中,应进行现场笔记记录、声像记录,每天实践结束后,应及时..当天实践的内容,分析调查的结果,.用手写方式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实践日志。并完成进入个人档案的《实践考核登记表》(在学院网站通知公告栏中下载),入学第一天上交。

4.2实践报告

依据实践过程的记录、体会,完成以实践主题为中心的实践报告一份,并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要求报告不少于6000字、中英文摘要各300字,开学后进行交流。

5考核评定内容

5.1社会实践的态度与综合表现;

5.2实践日志的即时性、真实性;

5.3实践报告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5.4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字数、自主撰写的程度;

5.5声像记录的真实性;

5.6报告的框架结构、文字表述以及格式;

5.7幻灯制作与报告在汇报中的结合程度。

6社会实践学分设定及检查评比

社会实践按百分制评分,记录学分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每位学生不得以任何.由缺席。

6.1学分设定:3学分

6.2检查评比:

6.2.1资格性检查:

(1)07级和08级

在社会实践开始前,未和班主任联系,或班主任检查过程中,联系不到本人者,取消社会实践评比资格;

(2)09级

经初步检查,认为未参加实践者,取消社会实践评比资格。

6.2.2实践考核评比:

(1)07级和08级

1)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电话检查,给出检查成绩(满分50分);

2)开学后第一天,学院首先对每一位同学的声像资料、日志和报告进行综合检查,检查合格的同学在班内进行交流,给出交流成绩(满分50分);

4)50分的同学参加学院比赛,排前75%的同学社会实践成绩改计为60分,后25%为本次社会实践不及格,计为50分。

(2)09级

开学后第一天,学院首先对每一位同学的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声像资料、日志和报告进行综合检查,检查合格的同学在班内进行交流,给出原始成绩(满分80分)。

6.3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评定

各班按班级人数3%,7%,10%的比例,根据原始成绩从高到低评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一、二、三等奖。

6.4班级排名

6.4.209级:班级之间进行pK,每前进一轮,班级每位同学成绩增加5分,同时排出系部最后名次。

7体例和写法

7.1实践日志要求:实践日志自实践之日起记录至实践结束,全部.用手写体。每篇日志字数不少于1000字,在日志篇头注明记录时间、地点,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完成。

7.2“报告”体例和写法

7.2.1封面:

社会实践报告名称、实践者姓名、班级、实践者所在城市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实践者姓名、中英文实践者班级名、中英文实践者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报告》;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论天生我才必有用》。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7.2.2摘要: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单独放在正文之前。报告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称谓。

7.2.3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实践单位历史沿革和现状。

7.2.4正文:根据学校要求和自己所要报告的内容,包括:实践内容,调查资料,调查结果,经验体会,.性思考,问题和建议。重点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性认识。注意层次清楚。

①正文篇幅在6000字以上,包括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以外,其余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

②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7.2.5结语:可以写出实践者对此次实践的意见或建议。

7.3报告格式

7.3.1文章的结构层次用下列符号表示:

1(一级标题,黑体、小4号)

1.1(二级标题,黑体或宋体、小4号或5号)

1.1.1(三级标题,宋体、5号)

三级标题以下可以用(1)、①、a等标出

7.3.2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作者名.题名.期刊名.年月.页次.文章。引用不得超过.篇文章的20%。

7.3.3装帧要求

a.主标题三号字黑体,粗体,居中;副标题小4号黑体,居中;论文内各标题小4号黑体;正文5号宋体;参考文献小5号宋体;

b.排版顺序

封面、目录、内容提要(英文)、内容提要(中文)、正文及参考文献。

7.3.4.powerpoint制作要求

(1)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明确;

(2)色调鲜明醒目,能使人加深记忆;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8

关键词:会计课程建设改革

一、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如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关于材料费用分配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分配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计算与分配、产品入库和发出等,统计课程中的抽样理论和审计课程中的抽样理论完全重复,此外预算会计、涉外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资产和负债、费用等方面的核算也存在重复现象。

(二)部分课程之间知识存在一定的不连贯问题。如现行《基础会计》课程都有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内容,但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必须建立在对《财务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而现在课程安排的顺序却被颠倒了。《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前导课程,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而普高生源的《财务会计》课程在第三学期结束,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学习期末自动结转和电算化报表项目时,学生尚未开始学习《财务会计》课程的报表内容,导致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在时间上出现脱节,不利于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财经应用文》课程主要讲解政府部门公文的写作,而财务分析课程需要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这个报告的格式、内容框架对学生而言都未曾接触,不知道如何下手。除此之外纳税筹划与会计税收政策比较、出口退税实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不连贯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存在过深与过偏、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的现象。现行会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依然按知识体系编排而不是围绕工作岗位需求来决定学习内容,导致很多课程内容属于实际工作中很少发生的经济业务,学生却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学习,最后仍然没有掌握,如应付债券的核算、售后回购、融资租赁、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等。而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基本经济业务,如差旅费报销中补贴的计算、住宿费的结算、开具发票、进账单的填写、会计工作交接手续、费用预算的控制等基本业务的处理,并没有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得到相应的体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顶岗能力。

(四)实践课时比重低、问题多。虽然很多高校早就提出了降低理论课时比重、增加实践课时的要求,但是这项工作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会计分录的编制,忽视了凭证审核技能的培养。在现实会计工作中,财务人员经常要面临票据不规范的问题,需要财务人员认真审核把关,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类课程实践内容基本上不提供票据,而是提供文字题目,即使教师提供了票据,这些票据也没有设置陷阱,都是正确无误的,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审核票据的基本技能。

2.忽视票据流转程序和签字要求。在现实会计工作中,业务经办人员持票来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或结算等经济业务时,必须先行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如办理出差费用报销时,出差人员首先要持票找本部门领导和单位领导签字,然后才能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如果是采购发票,相关人员首先要办理验收入库手续以及相关领导签字,最后才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作为财务人员必须注意掌握各项业务的经办流程,这是财务人员最基本的岗位业务知识。但是目前会计课程实践过程中却省略了相关手续,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业务处理流程,甚至容易误导学生。

3.注重核算实践,忽视管理实践。现行会计专业相关课程的实践比较注重核算的实践,如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但是编制所得税申报表、企业筹资决策、产品销售决策、年度财务分析报告、会计制度设计等管理类的实践比较弱。现实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不仅要记账、算账,更要参与单位经济决策和各类管理制度的起草工作。目前各个单位的会计队伍中,善于管理、善于分析、善于写作、善于沟通的人员比较少,无法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助手的作用,这是很多单位财务人员得不到领导重视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围绕中小企业财务主管的培养目标,加强管理类技能的实践与锻炼,确保高职类会计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做账,更能参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否则无法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实践标准与现行制度存在脱节。在现实工作中,会计政策尤其是税法的相关政策变化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要时刻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实践标准。但是目前会计专业教师课时多、教科研任务重,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关注这些变化。很多教师不是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网站,而是通过看职称教材来了解相关政策的变化,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跟着职称考试走而不是跟着现实会计工作的需要走,这是部分会计教师只能教会计而不能做会计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督导在听课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与现行制度不符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会计职称考试主要考察专业理论而不是考查会计实务工作,因此很多教师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不熟悉。这种现象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们认为,产生上述问题和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人手比较紧张。目前我校会计专业教师人数为25人,就单个专业而言,是全院教师数量最多的一个专业,但是我们的学生数量达到1219人,比其他某些系的学生还多,每个教师平均要为49人授课。随着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教师平均工作量仍然在不断增加。由于单个教师课时负担和家庭负担都比较重,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业务提升学习、开展科研和教学改革、下企业长时间锻炼,这是我系教师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和教科研比较弱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对内容重复的课程精简课时;按照学习规律调整知识不连贯课程的课程授课时间,实行集中授课;压缩相关课程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训课时,如财务会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切实做到实训课时不低于50%;增开相关管理类课程并增加课时数,在所有方向开设《会计制度设计》课程;在大三毕业综合实践中增加管理类实践项目,如产品售价决策报告、筹资决策报告、纳税筹划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等。组织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根据岗位工作要求重新编写相关教材,删除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发生的内容,增加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提高教材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和实用程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进一步提升教师三能水平。增加管理型课程比重、增加实训课时举措,有赖于教师三能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高级职称教师面向学生开展讲座。在本科院校,各方面的专家和教师给学生做各种丰富多彩的讲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我们也可以借鉴,由高级职称教师给学生开展各种讲座,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座,促使教师不断拓宽自身知识面,不断更新自身理论水平。

2.高级职称教师带大三综合实践项目。为了丰富学生的毕业实践项目,防止毕业综合实践项目的单一化,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要求副高以上的教师,要以企业实际中碰到的问题为载体,指导学生做真实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带综合实践项目,提高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全体教师中组织开展相关分析报告的撰写工作,每学期撰写一个分析报告并进行评比,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4.鼓励初、中级教师报考专业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这是系统掌握和理解会计知识的最好途径。

5.请企业单位财务主管担任大三毕业综合实践项目考核小组成员,由他们对毕业生综合实践作品进行评价和打分,从而有效地揭露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同时组织新教师做会计综合实训项目,弥补教师自身实践匮乏的缺陷。

6.积极引导教师从事教科研研究。首先是组建教科研团队,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团队老教师帮助新教师解决专业知识上的缺陷,以及课题申报过程中能够起着以老带新的作用,让新教师或较少从事教科研的教师能尽快脱颖而出,积极申报各类、各级教科研课题,通过这些课题,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其次是成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四个课程组,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探索,为课程整合和新教材的编写奠定组织基础;再次是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到学院发展中心就教科研课题研究、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内容,向相关教师进行汇报,使得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9

会计实践报告总结。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xx年的寒假,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业实践。

一、实践单位情况

我的家在安徽,今年寒假回去,由于快要毕业了,万种思想凝聚于心,自然想着要找到一份好工作便首当其冲,但由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会计——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演练,而只是凭着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去从事会计这门行业的话,那么你的工作将会非常不适应,以至于在工作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

这也就是所谓的会计专业从业的谨慎性了。

既然不能先去找工作,我想还是先实践一下吧!说不定工作就此而有了着落了呢!

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知这一消息,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我找到了离我们家比较近的固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想在这里施展一下我的专业手脚,开发一下我的专业头脑。

在去开发区的路上,我感慨万千,想起以前这里的景象:没有楼房,没有公路。而如今,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从开发区穿过,路的两边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远望去,和农村的土景形成极大的反差,恍如世外桃源一般。

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我来到了蚌埠市鸿源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生产育果袋纸的专业厂家。公司成立于xx年02月,虽然成立不久,但已经初具规模。公司占地面积27559.3平方米,现有员工100余人,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综合生产能力3万吨,年产值6000万元。主要生产育果袋纸、木浆挂面纸等产品。

公司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齐全的测控手段。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生产和开发各种育果袋及其他产品的能力,该公司生产的“鸿源”牌育果袋纸具有拉力强度大,防水性能好,透气度适中,且复卷整齐,出袋率高的特点。水果套袋的优点主要有:1.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毒化,防止病虫害;2.能有效改善水果外观质量,使水果果型好,色泽鲜亮;3.促进水果生产;4.提高水果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为果农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该公司生产的“鸿源”牌系列产品,凭着过硬的质量、良好的使用效果、完善的服务受到广大客户的,在省内外已经占有一定的市场。

公司承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公司将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条件,建成一个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一流的企业,并且遵循“取之自然,服务自然”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无污染造纸,为公司成为真正的“绿色”造纸企业而不懈努力!

1.大学生暑期购物中心社会实践报告XX

2.阳光之行关注弱势群体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3.大学生寒假药店社会实践报告XX字

4.暑假酒水促销员实践报告书3000

5.暑期上海打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XX

6.暑假打工兼职实践报告XX字

7.大学生教育专业实践报告

8.大学生暑假打工心得感悟

关于会计的实践报告篇10

关键词:CoSo报告 内部控制 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部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严峻的现实却告诉我们有关内部控制失效的种种表现:诚信缺失、会计信息造假、企业舞弊案件频发等等,表明内部控制如在设计上有缺陷,在作用上有缺失,往往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笔者就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商榷。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简史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内部会计控制”概念。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SaSno.1)。该文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ControlStructure)”的提法替代了“内部控制”的提法,正式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该公告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1985年6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内部审计师协会、财务执行官协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成立了国家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又称treadway委员会。该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1992年,CoSo委员会报告,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不久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于1995年据以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SaSno.78),并自1997年1月起取代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

CoSo报告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制定和实施的,为达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大要素构成。这“三个目标”和“五大要素”各自含有丰富的内容,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CoSo报告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说,统一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并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成为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

二、理解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概念之切入点

CoSo报告已成为人们解释和使用“内部控制”等概念的标准和依据,而追溯其源头,我们会发现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初法国法约尔创立的一般管理理论中就开始了。

被誉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是位法国工业家,他于1916年根据自己50多年的管理实践,发表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该书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管理的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继法约尔之后,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管理学家们通常把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管理的四大职能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管理的过程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个基本过程来展开和实施的,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控制职能是四大管理职能之一,是保证组织目标能按计划实现所必不可少的,任何组织为了保证有效地实现目标,都要对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加以控制。

控制职能具体包括确立控制标准、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活动。管理是一个大系统,内部控制则是内置于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相对独立的作用,同时又与管理的计划、组织和领导职能交织融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它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控制失效,管理就不会有有效的保证,组织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现有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只是将管理的控制职能作了专题研究和运用。细究之下,组织的管理目标与CoSo报告中所述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运用,应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整体把握,内部控制与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关,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有效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另外,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从属于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管理目标的实现从属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最终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只有确立了这样的视角,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找到促使内部控制有效的途径。

三、我国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之探析

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无法对实践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我国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