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的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7:29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1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举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实践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它主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实践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高职院校一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精品课建设,是实践教学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一般要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突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特色,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课程建设成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境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总体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高职特色,“要精,要管用”。我国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努力把我国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总的目标是“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为主线,以培育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为核心,遵循高职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引导高职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需要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品质,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正确理论导向

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力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理论联系实际

课程建设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实际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学生所关注、接触和理解的学习生活事例开展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理论,达到“内化”的程度。

(三)正面疏导引导

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启发自觉,避免简单粗暴、消极禁止、压服强制、强迫行动。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四)强调统一连贯

统一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避免矛盾和脱节,以增强教育的合力。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的变化,注意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使学生能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6.实施因材施教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方法。尤其要注意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高职学生的特点,注意积累资料,观察发展变化,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2

一、思想品德课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

(一)思想品德课在小学德育系统工程中的地位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对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已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嗣后,《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以及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此问题都作了具体阐明。同时,国家教委还集中力量编写了系列教材。遗憾的是,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有的人口头上承认它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把它作为软任务;有的教师厌教,因而影响学生厌学;有的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好思想品德课与班主任、少先队工作的辩证关系,往往把思想品德课这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当作为班主任工作服务的工具,处于从属地位。这就极大地贬低了它应有的地位和削弱它的德育功能。在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今天,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重新领悟中共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和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所谓“重要途径”,既不是唯一途径,也不是一般途径。而是占有重要地位。众所皆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机构成部分。削弱德育就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德育目标多途径、多渠道。除思想品德课教学外,还有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和各学科教学等等。这些基本渠道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彼此相互促进密切配合,共同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但是,必须看到思想品德课在诸渠道中处于特殊地位和起着其他途径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思想品德课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遵照自身的教学大纲,以比较系统的道德观点、道德观念,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每一个道德观点、道德观念的教育都是一场“阵地战”、“攻坚战”,像钉子入木那样,牢牢地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并引导学生相应地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着重及时抓住学生现实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灵活性强但欠系统。各学科教学虽含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仅从本学科特点出发,适当地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没有象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系统。可见,思想品德课的特殊地位、重要途径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而是有着不容否认的客观依据。

还要强调指出:思想品德课设置是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把它作为一门学生思想品德奠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素质基础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思想基础。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很重视在小学开设不同名称的道德课,所不同的是,它们是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基础,而我国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那种把思想品德看作是一种软任务,将它贬低为为班主任工作服务的一种手段,无疑是扭曲了思想品德课本来的真实面目。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即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同任何事物一样,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是固有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其本身固有的内在的功能,才能在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收到预期效果。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与任何学科教学一样,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但由于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中的特殊地位,在实现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中它又承担着自身固有的独特功能。《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规定:思想品德课“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这是思想品德课最显著、最突出、最主要的功能。现实表明,小学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促使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协调充分的发展。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五爱”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功能,既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历史赋予的重任,又是时代的要求。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和运用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规律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按其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着,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碰钉子、受挫折,甚至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样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与他系统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教与学之间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对矛盾的开展和解决一刻也离不开教学载体--教材。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在此基础上内化为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观念,相信真理性的教材内容;然后在教师指引下通过学生主观努力,把道德认识

、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由此可推断出: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

知,是指认知、知识、知道。这个“知”,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就是道德认识。情,是指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爱憎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所内化的道德情感。积极情感的形成,不仅深化了认知,而且有利于转化为信念。信,即相信,相信教材真理性的道德观念、道德观点,是知、情的“合金”。这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具有关键的一环。信念的萌发既加深道德认知,增强道德情感,又将成为付诸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意即意志,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行动的一种能力,是知、情、信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即行动、实践。在坚强意志支配下,将道德观念、观点付诸实际行动,形成知行统一。这是衡量思想品德课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可见,知是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的环节;信是以知、情为基础所形成的较为坚定的道德观念,是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核心。行是归缩、目的、立脚点。意志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直至形成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学生有了坚定信念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反过来又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可见,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既然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它必然受着诸多客观规律所制约。如注意规律、认识规律、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统一等规律同样支配着思想品德课教学。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选择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指导学生道德行为都必须胸中有全局,站在理论的高度,全方位地把握教学规律,方能胜利地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历史使命。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的具体运用

规律深藏于事物内部,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教学实践表明,“激情、悟理、导行”三部曲(或三步骤)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特殊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1、激情。激情指的是激感。是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内驱力启动的必备前提和基础。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心情振奋,心扉敞开,内驱力启动,学习动机必然易于确立。同时,少年儿童具有好奇心、追求新颖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特点。用“愉快教育”手段撞击童心,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学伊始,应精心设计,创设童心情境,展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情境因人、因教材特点而异,形式多种多样。小品、讲故事、直观演示、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电教手段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如讲授“怎样穿着才算美”一课,先由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学生珍珍和她表姐如何教她打扮去参加“怎样穿着才算美”的讨论会的小品。矛盾由此展开,全体学生身临其境,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从乐趣中开始探求美的道德观念。

2、悟理。悟理即领悟真理。要求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并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明确观点,初步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为达此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若干个问题(矛盾)逐层推进。即把矛盾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形成激疑一求疑一解疑的过程。如,在《珍珍穿着》的小品演完后,教师逐个出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①珍珍的打扮美不美?②为什么说珍珍表姐的打扮用在珍珍身上就未必美?③鲜艳、时髦能不能与美划等号?④小学生的穿着打扮怎样才算美?怎样不算美?这些问题象投石激浪,学生情情骤增,举手争先发言。教师从中因势利导,适当点拨,间中穿插音乐伴随穿着表演。最后教师归纳板书“质朴、自然、大方”,并略加解释。矛盾展开至解决,高潮迭起,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紧张、兴奋和欢乐之中。从而让学生在愉快体验中获得“穿着美”的道德真理。

悟理是教学过程重要步骤,抓好了有利于导行奠定扎实基础。从我们教学实践正反两方面看来,需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趣味性。教学中的趣味性,既是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需求,也是“愉快教育”的手段和目标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设疑和语言表述以及引用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要有科学性。趣味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否则为趣味而趣味,投学生不健康的所好是一种低级庸俗的表现。科学性要求:①知识、观点要正确。②事例要科学准确。③事实与观点应吻合。④设置的问题要规范,符合时代精神和学生接受能力。⑤板书内容要与教学目标、课题相一致。第三,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论是设疑、解疑,还是引用材料都应从学生思想实际、知识经验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若脱离学生的实际,不仅无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也难以开拓学生思维,师生双边活动难以进行。教学上“启而不发”,教师唱独角戏,往往是由此而产生。第四,要有教育性。教育性即思想性,这是本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在宏观上,可根据形势要求和学校每月思想教育中心调整教材顺序;还可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在微观上,充分挖掘教材思想性,增强教育效果。如讲授率领红军过彝族地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时,应升华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高度。同时,教师应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情理交融。

3、导行。导行就是在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道德行为。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愉快教育”不仅要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乐学中求发展,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勤学获得真理,享受着成功的欢乐。倘若缺乏道德行为的体现,必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成为空洞的说教,那就会丧失本门学科的生命力,违反设置这门学科的初衷。

如何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我们着重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运用观点,辨析是非。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一节课灌输一个道德观点或观念。在悟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现实思想、行为或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议论,运用刚学过的道德观点来进行辨析,分清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该那样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第二,课后检查,深化导行。根据每堂课讲授的道德观点,提高相应的行为要求(有时采用书面作业形式)。经过一、二周,采用简便形式或在一堂思想品德课讲新内容之前的几分钟组织汇报,做对的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再提出要求,教师适当做好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一项依据。

第三,客观评从,巩固成果。学业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和课后检查督促上,而且还应体现在考核评价上。目前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只重书面考分,不管运用,不管行为表现,久面久之,势必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单纯背条文,学用分离的恶果。因此,改革这种弊端,构建客观合理的评价考试制度和实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是本门学科本质属性及其特殊规律的客观要求。只有实施知行结合的学习质量评价,才能体现思想品德课教育目标的真实面目,达到巩固成果的目的。这项改革任务艰巨,目前尚在探索中,我们将让它开花结果。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3

【关键词】高职 思政课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51-02

根据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的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面向大学一年级开设。它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职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进而开展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使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从而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活观及职业法律意识,进而全面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体现了“就业导向、素质本位、对接专业”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具体的设计思路体现“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对接”、“四个学会”的要求。一个中心:坚持以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两个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三个对接:对接职业、对接就业、对接专业;四个学会: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二、坚持与专业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05方案中大中专院校统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的本科和专科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为了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根据高职学生以及高职专业的特点,在遵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模块共八个专题(见表1)。

经过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整合,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迁移,联系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很快对思政课的内容产生亲切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利用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应利用精品课程网站中的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中的多种教学资源,可以在教学中交叉地使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影视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专题六“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内容时,使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对本专业对应行业职业道德进行调研,学生自己制订计划,确定调研的目标,归纳总结出结论,并在课堂上就调研的结果进行交流反馈。通过调研,学生不仅了解了专业对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而且对行业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也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为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内涵,为将来遵守行业职业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专题1“适应高职新生活”。使用案例教学法,在精品课程网站中选取本校优秀毕业生和被开除学生的在校经历的资源,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进而认识怎样才能适应高职新生活,做一名优秀的高职生。通过直观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可以提高他们对问题认识的洞察力,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接受正确的道理,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通过利用精品课程网站中的教学课件资源,对应专题教学内容,在教学课件上呈现出所学习内容的要点以及支撑相应内容的图片。相比传统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精品课程网站中的视频资料是教师在教学中积累并不断更新的教学资源,视频资料具有直观、感性的特点,通过对学生视听觉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专题2,扬起理想的风帆,通过播放“钱学森的五年回国路”,让学生了解钱学森科学救国的理想和科学救国理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钱学森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材料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树立自己的科学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四、利用精品课程网站交互功能。建立“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考核方式

考核是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而效果的真实性与检查方式的科学性是直接相关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前,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纯书本理论考查(70%)+课堂表现(30%)。通过利用精品课程网站中的交互功能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可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便于观察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循序渐进的过程。利用精品课程网站交互功能,可以保存对学生过程性考核的依据。因此,利用在精品课程网站,可将考核方式调整为:理论考查(与专业相结合)(50%)+实践成绩(30%)+平时表现(课堂内外表现)(20%),使得考核方式进一步合理化a

五、利用精品课程网站开放,进行“核心+拓展”的课程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职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帮助高职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05方案的规定,它的总学时为48学时,除去实践学时,用于理论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便于学生深入地学习,我们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核心课程之一,建设了一批拓展课程,比如:理想,道德,人生系列讲座;实用法律知识――法系人生;时政聚焦;金牌职场人;生活你我他;婚恋心理学;党课知识讲座,等等。以专题的形式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的讲座有:人生“点线面”;如何成为企业欢迎的员工;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大学生失败的内在关系;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解读;揭秘生死恋――中国古代文学爱情母题研讨之一;我的未来不是梦――谈职业生涯规划;美国见闻;成功就业的途径和方法;东盟国家文化与教育概况;常见思维方式解析,等等。学生通过聆听以上讲座以及参加其他拓展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知识面。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4

一、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为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多方位的资源,注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教育契机,注意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从而扩大幼儿的道德认知,培养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

1.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道德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它是一种价值认知,对道德知识的认同首先必须要有情感基础。道德情感是认知的动力,要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必须唤起幼儿积极的情感经验。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对幼儿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这种教学形式,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满足其心理需要。小小的故事里,隐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教师可以利用开饭前的时间,为幼儿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并和幼儿一起分享对故事的认识和感受。使幼儿从故事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细小环节,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帮助同伴穿衣服,关心生病的同伴,为过生日的同伴制作生日礼物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点点滴滴浸入幼儿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幼儿的行为。

2.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要求教师长期以往地坚持。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德育中的重要内容,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地进行教育。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也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而且教育的效果确实非常明显的。在日常生活中和教育活动中教师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活动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通过亲眼目睹、亲耳所听、亲身所为等具体的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在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进行随机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净化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学会了常规,建立了初步的道德意识。

二、道德品质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

幼儿园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道德教育固然重要,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家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氛围,以身作则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人格,家长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

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都会让幼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让幼儿生长在一个宽容接纳的精神环境中,有助于有而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育,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会让幼儿对家庭社会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促进他们道德、行为的发展。

2.让幼儿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唯一的,备受几代人的百般宠爱。可往往却是得到了太多的爱,却不懂得感恩和回报。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中的灵魂思想。我们不仅仅要让孩子们成为爱的承担着,也要让他们学习的付出者。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家长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的付出。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家长的辛苦,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

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达成一致,共同营造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使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5

关键词:特殊学校;学生;道德品质;问题分析;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71-01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殊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道德品质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教学中,明确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把握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是提高道德品质教育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本人从工作的实践中来谈一谈如何培养特殊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特殊学生道德品质的特征分析

1、特殊学生道德品质呈现普遍性特征

当社会日益前进、发展之时,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教育,其意图已不再是单纯的为特殊学生培养独立生存的本领,更是意在使特殊学生如普通人一般,展现自身特征和能力。因而,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教育工作需进行改革,将道德品质教育普遍性特征的几点呈现融入日常教学,使其为新的教育意图服务。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道德品质教育的普遍性特征大都通过如下两点呈现:道德品质教育是一项广泛需要的工作;特殊教育逐步呈现出大范围的特征。

2、特殊学生道德品质呈现独特性特征

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道德品质教育的独特性特征大都通过如下几点呈现:一方面,特殊学生的内心想法较为特殊,相当一部分特殊人群很难正视自身的特殊现状,进而造成内心世界的封闭、孤僻、脆弱、焦虑等。这一部分特殊人群一旦步入社会,上述内心活动会变得愈发严重。因而,要求教师以特殊学生的内心想法为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内心活动,并探究其成因,进而施以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另一方面,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教育应采用科学的途径。若要达到教学途径的科学化,便要求教师掌握相应的心理分析技巧,通过针对性的分析,促进教学途径的创新。

二、特殊学生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乏味,说教内容偏多

长久以来,在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大都采用乏味的、强硬的道理轰炸方式,以枯燥的语言讲述着抽象的文字符号,学生则普遍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在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的过程中,也都呈现出教师从始至终的说教,学生从始至终的听。但是,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因其身体条件的特殊性,更是因其内心活动的特殊性,此种乏味的道德品质教学模式并不受用,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更无从谈及教学质量的优化。

2、社会、家长所引发的消极情绪严重

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社会和家长却呈现出显著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家长将关注的重点过多的置于特殊学生的独立生存本领上,而未给予思想教育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家长的消极情绪较为严重。通常而言,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因而,一旦得知孩子存在身体障碍时,无法掩饰内心的失落和焦急。除此之外,特殊学生因身体的障碍,使得在理解社会方面存在匮乏,并且,一些正常人常常对于特殊人群持有偏见想法。

三、加强培养特殊学生道德品质的措施

1、强化特殊学生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

尽管特殊学生在身体上存在障碍,然而,其自尊意识较为严重,有时出于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考虑,会将其道德标准无限制降低。因特殊学生在听说方面存在限制,造成其活动区域的相对受限,因而,其在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较普通人滞后。因特殊学生的身体限制所致,其对于物质具有本能性的占有欲望,以及严重的自我心理,因而,强化其考虑他人感受的教育同样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应强化特殊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助意识以及关爱情绪,从而强化特殊学生对于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以便实现道德教育的推动。

2、提升社会、家长的参与程度

为了提升道德品质教育的质量,单纯的依赖校园教育根本无法实现,应有社会、家长的一同参与来完成。在某些情况下,学生通过校园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培养,然而在回归家庭或者步入社会时,却遭遇消极因素的打击,使得道德品质教育遭受了严重的禁锢。由此引发诸多学生对校园教育心生不满,进而对特殊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造成了限制。社会、家长在特殊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担当尤为重要的角色,在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一点:社会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人的成长进程中产生着独特影响。因而,学校需要在必要的时间同社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加大同二者的沟通频率,并且利用多样性途径,将校园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增强道德品质教育的效果。

总之,针对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道德品质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教学模式乏味,说教内容偏多,对于特殊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足,社会,家长所引发的消极情绪严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特殊学生道德品质的几项措施建议:强化特殊学生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提升社会、家长的参与程度,改革培养特殊学生道德品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6

论文关键词:德育,“四个以”,实效性,主体性,培养目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必须坚持德育的重要地位,以落实德育常规为基础,以德育科研为龙头,特别是围绕德育的工作模式探索和领域的开拓这一德育的重点和难点,致力于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从而使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收到了显著的实际效果。

一提出明确的德育工作思路

为了切实让德育的首要地位落到实处,当务之急就是要分析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依据学校发展目标,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我认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应“以学会做人为基点,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主线,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为基本的工作思路。

1.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做人”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会”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品德能力培养的要求。

2.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从个体的品质结构来说,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必须建立在心理品质的基础之上。而心理品质在这三种品质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促退作用。

3.以道德教育为主线。道德教育无疑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必须保证道德教育的过程和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过程的一致。

4.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始终会受思想品质和政治品质的制约,思想政治品质是衡量品德结构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准。

二构建完善的德育工作框架

完善的德育工作框架是德育工作思路具体运作的保证。我认为要构建完善的德育工作框架:

首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是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工作包括德育工作只有都围绕着既定目标进行,才能为德育实效性的取得作了前提性的准备。

其次,在德育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依靠两支队伍,其一是以辅导员为主的教师德育工作队伍,这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力量。除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外,教师还要把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勉的工作作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会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其二是学生干部队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依靠力量。通过对学生干部的有效指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再利用学生干部在日常的学习或生活中以及全校或全班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摸索德育工作最有针对性的形式

德育工作要取得实际效果还必须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形式。因为,由于学生个体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影响,所具有的生活经验是不一样的,应当根据不同对象的现状和特点,选择最需要、最迫切和最能奏效的方式来作为德育的“突破口”或“切入点”。在寻找“突破口”或“切入点”的时候,我认为下面三个系列是应当考虑的问题:其一是主题教育系列,主要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主题教育。其二是分类指导系列,主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三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合作系列,即“三维”德育。“三维”德育是一个涵盖家庭、学校、社区的系统工程,就是把学校、家庭、社区“三张皮”变成“一张皮”。

四抓住德育实效性提高的关键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不仅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如果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下面几个问题解决的好坏是关键。

1.思想道德的内化是德育实效性的操作难点

德育实效性如何,关键是看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其难点在于思想道德的内化,即如何顺利地将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其实,“四个以”的德育工作思路即是对思想道德的内化问题所做出的尝试:“以学会做人为基点”,从狭义的较低层次上要求学生做一个文明的人,然后才是品德高尚的人,避免了德育要求的“高、大、空”;“以心理教育为基础”则可以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学生个体内在的需要,把握学生思想道德内化规律,从而在德育过程中为德育内化提供了可能;“以道德教育为主线”则明确了德育的主要内容,而道德教育过程所包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环节可以进一步促使德育要求的内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则明确了德育的方向,深化了德育的要求,使学生的行为有了正确的思想动机的指导,从而将行为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个以”的工作思路为德育内化提供了途径,为成功内化提供了可能性。

2.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德育实效性的现实着眼点

德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德育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使学生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二是要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三是要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四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3.学校系统的管理是德育取得实效性的实施关键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不是某一个时期、某个场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可以取得实效的,而是无时无刻不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之中,体现在学校每个教职员工身上。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书本中,在环境中也会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因而必须从整体上,从全局性出发,不断优化德育过程,从而增强德育行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总之,在德育工作中既要形成包括措施、制度、物质环境的德育有形的系统,也形成包括德育思想、学校的教风、学风、校风、校园文化的德育无形的系统,这两大系统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德育的实效性起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通过德育思路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德育框架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充分发挥教师们在学生德育中的合力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民主管理学校中的模范作用,发挥全体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将德育实效性向更高层次推进。当然,让全体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德育新论》鲁杰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07

《德育论教程》刘济良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10

《德育论》赵翰章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1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7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超越与创新

一、实践性教学中“实践”概念的解读

实践性教学中“实践”是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自身道德需要的推动下自主参与,以自我道德意识作为调控机制,能动地、现实地与道德客体或其他道德主体发生相互作用而实现双向对象化,促进个体道德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践”具有以下特征。

(一)道德主体客体对象化的双向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践,包含相互联系、交叉、渗透的客体性实践、主体性实践与交往实践等实践形式。在各种形式的实践中,主体的实践一方面改造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实现主体客体化。另一方面,主体不断内化社会的道德规范,将自身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活动扬弃自身原有的规定性,并赋予新的规定性,改变自身的道德存在,成为一个道德不断完善的个体,实现客体主体化。

(二)促进道德观念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中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是学生道德内化与外化过程的统一,而实践是实现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桥梁。实践是“德知”的基础和前提,学生通过实践获得道德知识才是“真知”,才是学生自己认同的“德知”。这样的“德知”才能为学生所内化。同时,学生内化的“德知”必须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外化为学生实际的“德行”,从而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最终目标。否则,“德知”只能处于观念形态。

(三)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

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起点,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最终归宿。只有当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践行了道德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才算实现。同时,实践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过程的始终,是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完整过程是“行―知―行”,它以学生在道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生德行的“生成”为最终目标。

实践的这些特征规定了实践性教学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要体现这些要求和特征,只有如此,实践性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增强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教学目标注重实践性。

我们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德知、德行的转化,其实现的主要标志是学生践行了德知,愿过、会过道德的生活。因此,实践道德生活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最根本、最终的、最高的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或者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实践的人”――具有实践愿望和能力的人。培养“实践的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实践性有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返璞归真。

(二)教学内容突出生活性与实践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目标的实践性决定了该门课程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德知,而是要让学生过有意义的、道德的生活,形成学生愿进行道德实践、会进行道德实践而且亲身进行道德实践的品格,也就是“知德”、“向德”、“行德”。要做到这一点,其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必须突出实践性,必须从学生过有意义的道德生活、实践生活的需要出发,从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冲突与道德困惑出发,根据学生个人和群体在道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选择和安排内容。这也是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凸显实践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运作形态,也是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目标的手段。这里的实践性是指学生通过道德实践学习道德,而不是掌握德知之后的旨在检验文本道德正确性的验证性的实践。道德实践应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实行”、“行动”、“做”、“亲历”等形式展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从中获知、生情,实现由德知到德行的转化。

(四)教学评价依据学生道德实践。

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得以表现和确证,德效最终要看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否转化为道德实践。因此,实践是评判学生品德水平的标准,实践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评价的重要特征。教学评价的实践性强调的是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即意在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三、对实践性教学中“实践”的超越与创新

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一些学生自己有时也组织道德实践活动。但是,有些所谓的实践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如存在功利性、被动性、表演性、形式化与表面化倾向。为了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性教学收到实效,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

理想的道德实践应是主体参与式的道德实践。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其能够发挥自觉性、能动性的道德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所以,理想的道德实践应是主体参与式的道德实践。这种道德实践是学生作为主体自觉、自愿、主动参加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实践活动。

(二)道德实践与日常生活一体化。

道德实践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学生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的独立的、单纯的实践形式,它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学生的道德实践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交往生活中进行的,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学生道德实践的过程,“生活就是一种具普遍意义的实践”。因此,道德实践必须渗透于学生生活的全部,道德实践与生活的一体化有助于使学生养成道德习惯,避免形式主义的、表面性的道德实践。

(三)注重道德实践空间的开放性与时间的连续性。

学生的品德是在各种各样的场域中经过长期的道德实践逐渐形成的。道德实践与日常生活的一体化决定了道德空间的开放性和道德实践时间的连续性。除了特定时间、场合的道德实践外,更应重视具有实质意义,实际效果的各种场合的道德实践,要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一切场合都变成道德实践的场域,使道德实践具有“全域性”。

(四)克服道德实践的功利性。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8

一、良好的师德是形成教师威信的基础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也是形成教师威信的基础。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而教师的威信对教育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威信越高,其教学效果越好。学生对有威信教师的课,专心地听、认真地学,对他的教学心悦诚服。对那些没有威信的教师则会持相反的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教师的威信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受到爱戴和尊重的。”可见,建立教师威信的根本取决于教师的德和才。当一名教师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素质时,德就是形成教师威信的基础。但是教师威信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教师在日常的小事中建立起来的。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正所谓校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不积小善无以成大善,日积月累才能形成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树立起教师的威信。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才是教师形成威信的基础。

二、良好的师德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或人格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结构系统,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成份。这些心理成份的健康发展,正是我们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理性传授,而且需要性情陶冶。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重视并强调教师道德行为对教育活动的影响。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身作则,用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发挥教育的作用。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所关注,被学生所效仿。教师高尚的道德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意识。教师积极的道德情感富于生动性和感染性,可以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它能增强并鼓舞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能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良好的师德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全体受教育者个体在身心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将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理智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创造一种使学生的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都处于和谐状态的友好、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气氛。教师则能以美好的情感投入教学活动,他能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自由、个人权力的尊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探索的乐趣。从而在不自觉中获得心理、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也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勤奋钻研,彻底放弃苟且情绪,能够对学生智慧能力给予有力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让学生的智慧得到良好的发展。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9

关键词:个人品德;重要性;个人品德建设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道德倾向,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一个人的品德是通过与道德有关的态度、言论以及一系列的行为举止反映出来的。个人品德既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到个人的结果,也是个人作为主体对社会道德的认识、选择以及实践的综合表现。个人品德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的个性化的道德特质。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个人品德培养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孔孟学说,还是老庄哲学,关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容既丰富又充实。比如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个人德行的培养,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以存养克制为特征,提出了“修己”、“克己”、“内省”等思想。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家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等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十分成熟丰富多样的伦理道德价值规范体系。

1919年“”以后,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又给个人品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社会主义个人品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既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个人美德,也包括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个人品质。在一定意义上说,个人品德应该是涵盖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个人修养等在内的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必然引发社会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刻变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与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纷至沓来,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开放、多元、变化的中国,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行为等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然而,精华与糟粕并存,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消极因素,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防线,致使道德防线不断失守,道德滑坡现象日益明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和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既是时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离不开个人品德。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由“三德建设”变为“四德建设”。“四德建设”分别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应的道德建设要求,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涵。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无论是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还是职业活动和家庭生活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可以说,个人品德是其他“三德”的基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应该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三种道德固然重要,但更应以个人品德建设为基础。个人品德建设不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都将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同时,公德与私德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公德者,私德之推也”。同时他还指出:“断无私德浊下,公德可以袭取者”。一方面,私德推之于外即为公德。另一方面,公德内敛于己即为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具有公信力、他律性,个人品德具有私人性、自律性,个人品德是“内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诉诸个人品德。像陶行知先生就认为:“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要本”,并告诫人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同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也是个人品德的外化。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建设中,无论是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活动领域还是在家庭生活的私人空间里,每个个体都是社会道德的体现者。现实生活中种种“公德”缺失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是个体的个人品德方面的欠缺。可见,个人品德建设对于其他“三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

二、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社会关系融洽和谐的社会;包括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时,明确提出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首次在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既表明了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同时也表明了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和谐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人品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个人品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个人品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三、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有利于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人……无论如何也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生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变化发展也就必然影响个体品德与人格的形成。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到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公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它对个人品德建设既有促进作用,也会在一些方面带来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道德观念新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形成了一些符合时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意识,特别是有助于生产力发展的道德观念的增强。人们的独立意识增强,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具有创造性。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求实务实的态度,强化了人们的时间和效益观念,推动了人们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培养了人们的自由与平等的观念。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西方强势文化大量涌入国门,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并存、交融,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巨大调整,经济成份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复杂化。在市场经济实行初期,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很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产生。同时,市场经济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有些人为追求利益不择手段,产生了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倾向,致使社会道德滑坡。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提升每个人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抵制这些消极因素对接触社会不深的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

四、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一环

1、重视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成才

古人认为:德者,才之帅也。一个人要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首先要是有道德的人。“德”是“人才”的首要条件,“德”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正确的导向,对人的成才起到推动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期,社会的变革使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可塑性很强,而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加以引导,就会使一些消极、不良因素趁机而入,影响大学生的成才。

2、重视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道德品质的基础篇10

【关键词】彼得斯道德教育规则原则美德

理查德·斯坦利·彼得斯(R.S.peters)(1919~2011)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他因在教育理论研究中运用哲学的分析方法而成为分析教育哲学流派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之一。彼得斯对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正如凯尔(Carr)和斯蒂特(Steutel)所说的:“在把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转向道德教育的目标方面所做的努力,也许最有影响的就是彼得斯。”①但是长期以来,彼得斯的道德教育思想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培养能自觉遵循规则的具有理性道德的个体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道德教育的理论者和实践者所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对个体美德的培养,而康德认为培养遵循规则的理性个体则更能体现现代契约社会的现实要求。而要清楚这个问题,显然需要了解社会的需要,这样,道德教育的目标问题就转化为美德与规则在社会中的现实需要问题。

在麦金太尔看来,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显然没有给予规则以应有的关注,他认为道德哲学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规则应该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他也指出当代道德哲学对规则的过度关注也反映了启蒙以来的错误转向。麦金太尔认为,在任何社会中,美德都需要规则的补充。对规则的承认和遵循,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要求,也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与他人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

彼得斯基本上认同麦金太尔的观点,而且,他对美德、规则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彼得斯先是明确了品格的含义,认为“品格与对规则的服从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②。接着,他对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品格的三种意义做了区分。品格在第一种意义上,通常被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品格特征的总和;品格在第二种意义上常用来指一个人具有某一类型的品格;品格在第三种意义上用来指具有品格的人,他们能不受自己情绪和意向的控制,习惯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尤其是在面临诱惑、恐吓或其他社会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始终如一。③

彼得斯认为第一种意义上的品格特征“可能仅仅是社会准则在人身上的印记”④,也就是说,这些品格特征由于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一旦脱离了那种环境,它们就很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向坏的方面转化。在第二种意义上的品格可分为自律型的、无目的型的、传统导向型的、他人导向型的品格等多种类型。在第三种意义上来说,“具备品格的人将发展自己服从规则的独特方式”。尽管品格特征是具有品格的人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品格的人,……无论他展示了什么特征,都将存在一些他在展示它们的方式上的控制与一致性。⑤

在对品格的意义进行澄清的基础上,彼得斯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品格特征,对美德进行了分类。他指出,归纳起来,第一类:十分特殊的美德,比如守时、整齐也许还有诚实,它们与特殊类型的行为相联系,缺乏任何固有的、说明以一种既定方式行动的理由,不是动机,不像第二类美德,如同情心,也是行为的动机。第三类:更为人为的美德,如正义和忍耐,其中包含了与权利和制度有关的更普遍的原因。最后,第四类:更高层次的美德,如勇敢、正直、坚持不懈等,它们必须在面临相反倾向时得到运用。⑥

彼得斯认为,第一类美德,是可以被称为习惯的美德类型,它们可能缺乏任何内在固有的按规则方式行事的理由。而第二类美德是一种自然的美德,这些美德(比如同情)的价值就在于它们可以“成为行为的内在动机”⑦,能够唤起人们的感情,激起人们与他人情感的共鸣,这种内在的行为气质使得人们遵循着理性正当原则去行动。第三类美德,就是休谟所说的人为的美德,它们不包含内在的动机,但是因为其包含了与权利和制度有关的更普遍的原因,所以就像原则一样对社会生活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而第四类美德,它们的价值在于能够使得人们在面临相反倾向的时候同样能遵循原则。

根据彼得斯的说法,有品格的人基本上具有坚持、决心、一致和勇气,他把这些品质看成是更高一级的美德,在他看来,诚实、礼貌、热情等,这些都是属于低一级的美德,这些美德更多地诉诸于对规则的遵守,或者追求特定的目标或目的。而更高一级的美德则更多地关注于遵循规则或追求目的的方式:持之以恒地、英勇无畏地、不屈不挠地等等。

应该说,彼得斯对美德的分类应该是“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关于美德的阐述”⑧,但对于彼得斯来说,他所做的这些努力显然是为规则和原则服务的,在他看来,美德发展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能有助于人们更为理性地遵循规则,这也是他被认为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的原因,而且他自己也声称:“我是一个坚定地支持理智地掌握并且明确地运用道德准则的人”⑨。

正因为如此,他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由接受一定规则的个体的人联合起来的整体”,是一个“基础规则的体系”⑩,对基础规则的遵守应该服从更高一级的原则。他对规则与原则做了区分,认为从具体程度方面来说,规则更为具体,而原则更为普遍。“但规则和原则更为重要的不同在于它们在彼得斯所理解的理性道德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即规则是告诉一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原则使得一个人能够判断规则是否合理”。对于规则来说,光有理由还不够,它们还必须是好的理由,而原则通过展示是否一定的理由有价值来使得一个人区分出好的理由和坏的理由,原则是“使所考虑之事变得恰当的东西”,“它们规定了什么样的原因可以作为理由”。一个理性的个体,他能够根据更高层次的原则,在变化的环境中对规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他说:“为了坚持一个理性的准则,一个人必须服从一些更高层次的原则,这些原则将使他能够根据环境的相应变化明智地运用规则,并且根据环境以及关于规则运用的条件与结果的经验知识的变化,不断地修正规则”。

而原则或规则一旦内化,就会“被个人化为品格特征”,这就意味着规则不再需要外在的力量而能被自觉地遵守,而一旦我们认识到这种内化的因素,那么“社会是一个由接受一定规则的个体的人联合起来的整体”这种说法也就毫不奇怪了。在彼得斯看来,一个自由的社会,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在善的理解方面的一致性,但在实践中却需要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凝结起来的对行为规则的认同和一致。

正是着眼于美德和规则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彼得斯把培养“具有理智的、明智地并且十分自觉地引导自己的人”作为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

对基础规则的传递和对原则的灵活运用

个体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要实现成为理性个体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生活就应该凸显原则的地位,而道德生活又是复杂的,要让儿童进入道德生活,必须首先了解道德生活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那些十分重要的以致必须劳心费时让儿童加入其中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归属于诸如“好的”、“可取的”及“值得的”之类概念之下。这些活动能够给个体提供追求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的机会。第二,与社会角色相关的义务;第三,则是与一些基本社会规则相关的责任;第四,则是以动机的形式被个人化的广泛的生活目标;第五,则是一些非常普遍的与遵从或追求他们的目的的方式密切相关的品格特征。

在彼得斯看来,对道德生活的复杂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摆脱通常人们简单地把道德教育认为是“‘使儿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或使他们观察人际关系的规则的看法”。道德生活的这几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让儿童从事有价值的活动,并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旨在抑制他的自私心。而让他履行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在培养其责任意识,而这种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尊重他人等原则密切相关,并随着儿童理解力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道德生活的过程也是原则和规则逐渐在个人思想中内化的过程。彼得斯把个人思想“理解为社会规则以及与这些规则相关的功能的焦点”。在彼得斯看来,儿童最初就有各种各样的包括愿望在内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过程与外界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就转变成为欲望,而这些欲望,“借助于审慎小心和社会适应而得到控制、定型及改造”。这样,“儿童的品格就呈现为他自己发展起来的特殊类型的规则服从。而且也发展了与这些规则有关的其他功能。”也就是说,“不仅存在着调节个人行为的规则,而且也存在着关于这些规则的‘缩小了的’立法的、司法的和行政的功能”。立法功能是依据原则对规则进行修订;司法功能则是学会运用规则,或者发展辨别与判断;而最后的行政功能则是要使儿童发展其服从规则的独特方式,也就是第三种意义上的品格。因此,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原则和规则的内化逐渐在个体思想中建立起对原则和规则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品格形成的过程。

道德教育的渐进过程也表明了对梯级原则理解的渐进过程。彼得斯认为,原则“它可以而且必须被理解为以一种完全具体的方式构成道德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使它们完全受文化的局限。”而他所说的这些适用于任何文化中的普遍原则,就是在原则的梯级上处于更高层次的、可以成为较低层次的原则的理由的原则。他说:“为了坚持一个理性的原则,一个人必须服从一些更高层次的原则,这些原则将使他能够根据环境的相应变化明智地运用规则,并且根据环境以及关于规则运用的条件与结果的经验知识的变化,不断地修正规则。在我看来,那些能够进行一些理性判断的更高层次的原则,是公正不偏、说真话、自由以及利益考虑”。这些高层次原则要发挥其作用,必须要建立在对基础规则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这样,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首先要引导儿童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基础规则。

由此,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一些基础规则的传递。彼得斯认为:“教育者必须决定哪些是基础规则,并且坚定地在儿童的每一个早期年龄阶段传递这些规则。”而儿童的早期年龄阶段,正如彼得斯所说,是“理性苏醒”之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可能会做一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而这些基础性规则,必须是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必须要遵守的。应该说,对基础规则的传递阶段,也是保证儿童向高一级规则理解阶段即第二级序阶段发展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儿童逐渐了解基础规则以及它们存在的理由,并能对自己的冲动进行控制,然后“发展一种根据这些理由评价规则和创立自己的准则的第二级序的习惯”。这样,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就会逐渐发展到对原则的灵活运用阶段,建立起其自身的行为功能。

培养习惯并发展理性

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实施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究竟该采用何种方式,是通过习惯养成的方式,还是通过发展理性的方式?

在彼得斯看来,“亚里士多德试图把两者联合起来,但却陷入了一种关于道德教育的矛盾之中,这源于他同时强调理性与习惯的地位的尝试。”彼得斯所说的亚里士多德在道德教育方式中所遭遇的矛盾无疑具有客观性的一面。因为亚里士多德的确强调了习惯在道德德性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而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而养成。为了说明道德德性的养成来自于习惯,他还运用了一些类比:“德性的获得,是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这就像技艺的情形一样……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而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而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而成为勇敢的人。”然而,亚里士多德也看到了这种类比在有一些方面会被打破。技艺的产品,其善在于自身。只要具有某种性质,便具有了这种善。但是,合乎德性的行为并不因为它们具有某种性质就是,譬如说,公正的或节制的。除了具有某种性质,一个人还必须是出于某种状态的。也就是说,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最后,他必须是出于一种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也就是说,一个具有美德的人并不只是单纯地、以一种未加思考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而是能够意识到、自觉地选择并且具有稳定的行为倾向。

这样,就出现了彼得斯所说的亚里士多德所陷入的道德教育的矛盾,也就是说,如果道德教育的方式是对儿童进行习惯的养成,而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培养有理性的、自主的、正直的个体,那么可能在方式与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这种对儿童进行习惯养成的方式势必会使儿童形成习惯,而习惯又与所希望的结果不相容。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与一些行为分析者的论证也表明了培养习惯与发展理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心理学家着重于从认知的角度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研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发展始于处于道德他律阶段的活动,在这个阶段,由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以及成人与儿童之间的自然的权威关系,儿童表现为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和对权威的完全服从,而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逐渐提高,儿童会逐渐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规则,并试图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规则进行修正,这样,学校就应该重视和培养儿童在团体中的合作性,通过让儿童在公平的基础上制定出共同的规则来促进道德发展。而柯尔伯格也认为儿童也是在逐渐的经验积累中形成他们的思考方式的,这些经验积累包含着对一些像正义、权利、平等和人类的福利等概念的理解,他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区分了道德判断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并把道德教育看成一个促使儿童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而对一些行为分析研究者来说,他们认为道德发展主要是由道德行为的获得或习得。在儿童很小的时候,道德教育就已经开始了,父母会通过奖励或惩罚的方式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引导,并且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塑造儿童的行为,使他们逐渐形成关怀、诚实等品质。道德行为也可能是间接地由父母来根据道德准则塑造的,但这种道德训练或习惯养成的道德教育方法在本质上也多是非理性的。由此,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在于训练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理性是不参与其中的。那么,在道德教育中,是采用习惯养成的方式,在儿童的道德理性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对他们进行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还是如认识论者所提倡的根据儿童理性的发展逐渐进行,这确实看起来是一个矛盾。

彼得斯试图解决道德教育方式上存在的矛盾,把习惯养成和理性发展统合起来。他认为:理性道德的发展是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这种理性道德不能直接通过诉诸于理性教给孩子们,而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习惯形成是主要的方式:孩子们“能够并且必须穿越习惯与传统的后院而登上理性的殿堂”。

在彼得斯看来,对规则进行由低级到高级的分类恰恰体现了儿童认知和理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儿童最初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还不能对规则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只能严格遵循规则,因此,在规则的第一级序的阶段,所进行的对儿童基础规则的传递,是通过行为习惯的训练来进行,“例如:在控制排便训练阶段,儿童也许会染上非常普遍而且常常是笨拙的习惯—如呆板地服从规则,不情愿放弃他们自己的任何东西……因此,我们来到托儿所的门口,这是通向道德教育的入口处。因为,很可能在这里,品格特征的类型和练习它们的方式被确定下来。”而父母对儿童所进行的行为训练,意在教给儿童保持整洁这一较为抽象的原则,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会逐渐理解并灵活地运用这个原则。这样,道德教育中的习惯培养与理性发展的矛盾似乎就消解了,而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在理性的运用和习惯的形成之间存在矛盾,完全是出于对“出于习惯”的解释的不同。

通常人们对“出于习惯”的解释往往是指这种行为的自动性、刻板性的反映,而不是行为主体出于对行为的关注和自动性。尽管我们通常会错误地认为习惯是以一种未加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得出一种错误的结论,那就是习惯与理性之间并不相容。但彼得斯认为“习惯无需由于习惯的力量而得到运作。”习惯不仅仅表示对之前所做的事情的重复的假设,它还“伴有‘自动’地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的假设。”而“自动地”或自发地完成一种行为,在彼得斯看来,是指出于一种乐趣来完成的,这与单纯地“出于习惯”或“出于习惯的力量”所完成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些行为有其内在的动机。而且,自发地或自动地完成一件事情,也有着外在的目标,也正是这些目标,使得这些行为成为明智的行为。这样,彼得斯所说的习惯,不仅是出自内在的乐趣的行为,而且也有着外在目标的行为,也就是说,习惯是伴随着理性的存在的而发生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认为儿童“被训练成或被迫根据规则行事”,与“学会依规则行事”是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

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习惯究竟该如何培养?Ryle曾做了一个经典的讨论,他把习惯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单向度气质,另一类具有多向度气质。单向度气质是在特定条件下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的倾向。而多向度气质则是在变化环境中仍然能恰当地遵循相应的规则。单向度的习惯可以被称为是一成不变的习惯或日常活动,它们一旦被获得,这些行为往往是无需要反思的。这些行为的塑造,大体上等同于技能的训练。对这两种类型的习惯的区分并不能排除它们在实践上的连续性,最初,儿童可能被训练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然而这种单向度的习惯在他进一步理解了保持卫生这个原则后可能会成为多向度的习惯,他会逐渐认识到这些原则的例外情况。在这些例外的情况下,这些一成不变的习惯可能被打破。但总体上来说,单向度习惯的获得有助于儿童参与日常生活,被认为是道德发展和教育的条件。

多向度习惯在早期道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习惯是早期道德品质或品格特征的表现,是正确的行为和恰当的情感的表达。一个小孩子可能被父母训练不要伤害别人,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归还玩具,适当地表达关怀、遗憾等情感。在这些情境中,父母的训练旨在产生oakeshott所说的“情感或行为的道德习惯”。这些习惯所遵循的规则和原则都是社会成员所应该遵守的基本的规则和原则(不伤害、尊重财产、遵守诺言等),实际上,儿童最终都能够认识到这些规则的相互关系。

在彼得斯看来,关注他人的痛苦的习惯,并不是美德,但它有助于在一些具体情境中产生怜悯之心,这些习惯,可能被认为是多向度气质: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被一种相同的基本原则所支撑。通过这些社会化的彼此牵连的道德习惯,儿童最终能达到我们的道德教育的目标。这样看来,儿童道德教育的方式是通过习惯的培养而逐渐发展理性,获得多向度气质习惯也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注释】

①⑧Carr,D.andSteutel,J.(eds):Virtueethicsandmoraleducation,London:Routledge,1999,p248,p5.

②③④⑤⑥⑦⑨⑩[德]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页,第21页,第24页,第23页,第100页,第104页,第46页,第28页,第67页,第66页,第28页,第72页,第29页,第51页,第71页,第72页,第27页,第27页,第73页,第28页,第29页,第31页,第43页,第51页,第57~59页,第59页。

GrahamHaydon:ReasonandVirtue:theparadoxofR.S.petersonmoraleducation,Journalofphilosophyofeducation,2010,S1,pp173-188.

peters.R.S.:ethicsandeducation,London:allen&Unwin,1966,pp73-7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廖申白译注,2011年,第36页,第42页。

Ryle,G.:theConceptofmind,London:Hutchinson,1963,p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