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运营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8:02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1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运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生产经营形态。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电子商务要求的是整个生产经营方式价值链的改变,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作为电子商务企业,其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大数据,而信息时代最大的财富也正是海量数据,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实现数据化运营也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数据化运营的核心是“以企业级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挖掘应用为核心支持的,企业全员参与的,以精准、细分和精细化为特点的企业运营制度和战略。”数据化运营是在诸多先进技术的直接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如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大数据的存储及其分析挖掘,从而推动了现代企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企业,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提炼和运用,并将其运用于整个流程当中,给予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以充分发挥的平台。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战略将大数据作为企业经营的战略资源予以运作,以信息为经济要素,构建数据价值链,以数据资源带动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在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活动中,管理会计应该充分发挥会计的信息效应。

二、管理会计数据化运营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作用

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新兴信息技术与应用模式不断地涌现,全球数据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类型越来越复杂、数据变化频率越来越快,但是数据的价值密度却相对较低。如何沙里淘金,有效地利用这些大数据创造价值,如何将其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予以运营,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数据化运营作为一种战略性经营模式,是促进企业从粗放化经营向精细化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成功的企业数据化运营必须有四个方面的基本保证,即企业级海量数据存储、精细化运营需求、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以及企业各层次、各岗位的员工的参与。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管理会计日常反映的不只是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更主要的是配合数据化运营活动,系统反映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劣势的动态变化,以及企业外部随时可能出现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对电子商务企业正在或即将进行的各种活动发出警示、进行指导。管理会计的信息服务对象侧重,不仅重视结果更注重过程的观念取向,以及满足企业经营决策与业绩管理的业务处理基准,都决定了其在企业数据资源价值创造中的关键性作用。管理会计数据资源价值创造的主导的发挥,决定了管理会计在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的关键支持作用。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战略将大数据作为企业经营的战略资源予以运作,以信息为经济要素,构建数据价值链,以数据资源带动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益的提高。在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活动中,管理会计应该充分发挥会计的信息效应。管理会计的实践不仅要通过提供信息来影响管理者的判断和决策,而且要通过影响具有大数据特征的信息的搜寻和处理,通过影响组织和环境的描述和判断,支持数据化运营中的全员参与和配合,而这正是大数据时代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三、支持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会计数据化运营方式

数据化运营是一种“开发合作式”的运营,要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的功能,首先应该要数据化运营的整体性与合作性特征,打破业务界限以及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区隔,形成虚拟管理会计团队。进一步要将管理会计重点完全转移到战略管理轨道上,将战略管理会计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理念,以“竞争优势形成”为目标的思想有机地融入数据化运营的实务。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处理会计大数据,利用虚拟组织或团队的灵活、快速反应,通过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会计工具的组合运用,实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整合及管理会计范式的创新。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工具的管理会计,其基本职责就是提供信息数据,以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控制与评价,支持企业的战略管理。要发挥管理会计在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的主导作用,就要利用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改造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与提供方式,建立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实施的平衡计分卡,集成性应用管理会计方法,从战略视角促进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实施。

1.变革信息处理方式

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数据化运营的结果是企业获得了更先进数据处理技术、更充分的数据资源和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但这并不是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的真正需求,能够让信息在业务运营中创造价值才是企业的真正需求。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从会计大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是管理会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数据资源价值增值的需要,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手段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数据运营的需要,从时间上管理会计信息处理要从事后的定时分批的数据收集、处理,转向事中实时的数据收集、处理;从空间上管理会计信息处理要从部门集中的数据收集、处理转向异地分布式的数据收集、处理。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应从以货币为主的计量手段向多种计量手段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并用的数据处理方式过渡。借助新型的信息技术,扩展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范围,保证其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甚至是实时性。同时管理会计数据处理又必须确保会计大数据的质量,保证会计大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可信性和可解释性等。

2.整合管理会计工具

在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管理会计要体现其核心地位,要发挥数据资源运营的主导功能,就必须突破原有的实践体系,创新原有的功能性方法及其运用方式,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运用,集成性地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从而提升企业数据化运营的效益。根据企业数据化运营的管理需求,将管理会计工具分别整合成为面向运营战略分析与规划的工具包,面向运营过程成本计量与控制的工具包,以及面向员工激励、由可供员工在数据分析中使用的方法的工具包。基于战略的视角,借助大数据技术变革的管理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实现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多种类型数据的融合,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组合,描述、分析、评判企业的经营态势,确定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和创造信息资源价值,实现管理会计的数据化运营功能。

3.建立数据化运营战略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的目标与措施体系,是战略绩效评价的重要工具。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战略的实施也同样需要建立平衡计分卡体系,需要将数据化运营的目标与措施分别纳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及学习与成长维度,从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财务与非财务、过程与结果多角度地进行数据化运营的对策设计和过程控制。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维度反映数据化运营的直接与间接财务成果;客户维度则需要反映数据化运营中满足企业外部客户的产品与服务需求方式与程度,以及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需求的方式与程度;内部经营流程维度要体现管理会计对数据化运营过程各环节的成本与风险的度量与分析,帮助实现进行整个运营过程的反馈控制;学习与成长维度要对数据化运营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员工的数据意识培养以及企业运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能力等予以规划与体现。

四、结论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2

就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来看,电力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波动较大,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高效运行,电力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维护系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了总结。电力企业运营监控的可视化管理应用,不仅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还实现了电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研究电力企业的可视化监控管理,分析可视化监控管理系统,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电力管理研究;可视化监控;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86-01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运行管理属于电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与现代的管理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电力的管理多使用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人工负责,由于数据量大,会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在数据分析结果上缺乏准确性、完整性与时效性。目前,为了加强电力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软件已被国内许多电力开发商所使用。电力行业人员结合不同的行业,自行开发软件,虽然符合实际需要,但严密性、信息共享性及可扩充性存在缺失。因此,为了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需要不断改进,实现电力企业的可视化监控管理。

1电力企业管理系统的现状

相关资料表明,国外的电力管理水平要比国内的电力管理水平的自动化程度要高得多。国外在电力运行已经实现了对电站的智能化管理,而国内的电站还处于人员看守的状态。研究人员把电站的运行分为三个模式,分别为:有人值班管理、少人值班管理与无人值班管理。电力学家将电力管理方式整理为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不断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电力行业的“精细化、精益化及集约化”是国内所有电力企业追求的目标。

因此,要加强学习国外电力系统管理,借鉴他们的电力管理模式,实现自动化管理。结合我国不同地域电力发展形式,分析我国电力发展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我国电力管理自动化水平,实现电力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2电力系统可视化的监控管理技术的应用

可视化技术包括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等一些列分支,可视技术越来越被人们信赖,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人体的视觉感知能力,结合计算机中的图形学、图像处理技术、数据管理等手段用图像的形式来表达信息。从实现繁杂的多维数据中产生图文图像,从而获得数据深层的理解。电力运营监控可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利用可视化技术、信息化电力运行监控技术,与电力企业运营监控可视化的平台结合,实现了对电力企业经营业绩管理成绩的全面管理,从可视化运行监控系统的架构出发,可以将系统分为四个层面:展示层、应用层、数据层和源系统层。具体构成见图1。

从图中,可以直观的展现出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成效、经营业绩、运营状况、核心资源,也体现了公司各部门专业管理的技术水平。利用通讯技术与电力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数据、信息分析。通过可视化管理系统中将运营过程分厂不同模块,采用信息传输、集成、分析等方式,实现运营管理的可视化。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确定监测指标,管理数据、信息与国家电网中心进行组织管理,实现数据一体化。国家电网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构建监测模型、梳理指标体系来实现全面监测,对日常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两位,可视化的管理过程,可以确定不同业务流的管理要素,构建管理分析模型,加强对公司的综合管理,实现对公司业绩、发展能力以及风险调控进行全面管理。

在可视化监控管理过程中,获得的监控与运营数据,总结数据分析结果,以便加强协调监控,要求出现问题部门处理问题。另外,电力运营监控可视化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数据部准确,会出现有关安全应用问题,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在动态业务运行中也存在不足,要求操作人员,要加强流程操作的准确性,改进操作工具,实现各种数据抽取的准确性,获取更高质量的数据,以便提升系统运行的准确性。

3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可视化运营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电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了电力企业运行过程的集约化、智能化的要求。另外,在电力企业运行可视化管理监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的挖掘数据信息,以便提高运营分析的效率,结合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为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启颜.跨平台的电力监控系统可视化制表组件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25(8):75-76,78.

[2]姚珂.电力运营管理系统可视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582-582.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网运营;路网服务;智能化系统;系统建设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2-0021-02Doi:10.13535/ki.11-4406/n.2015.0109

1系统概述

就目前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道路感知与监控中数据挖掘分析及决策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管理综合化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的缺陷,建立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出行服务为导向,应急保障为重点,面向管理、应用和服务的集成思想为指导,数据中心、指挥调度平台为核心,满足高速公路各路桥单位需求的相关业务应用为架构的省级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的智能化系统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系统目标

包含高速公路路网管理部门、基层单位和参与企业,路边设施及各类系统采集的交通信息,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人、车、路为对象。以数据中心、指挥调度平台为其核心建设内容,以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其主要建设内容,覆盖联网营运管理的所有业务范围,并在一个统一的架构内全方位考虑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3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方案

3.1信息化系统框架设计

建设的信息化系统框架将以路网-路段两级数据中心为数据交互共享管理的核心,以数据采集、指挥调度、运行维护、决策支持等系统为主要业务应用的载体,实现路网与路段的数据采集汇聚、存储管理、分析挖掘、交互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日常营运管理、应急指挥调度、公众信息与展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

3.2数据中心设计

数据中心是实现数据汇聚、管理、交互的核心,也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提升数据利用价值的中枢,在整个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次设计的数据中心,计划包括综合数据库设计、数据处理平台设计等常规功能以及动态交通地理信息(GiS-t)仿真分析系统这一提升挖掘功能,并从安全性和主要性能指标角度明确数据中心所需要满足的性能需求。数据处理平台部分由数据交互系统、数据融合处理系统、交通状态预测与估计系统、交通状态指数分析评估系统和数据系统组成。整个数据中心与信息采集系统、外部系统和应用平台之间形成信息交互与共享机制。

3.3指挥调度平台设计

根据路段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情况,对高速公路运行情况进行调度和诱导,并可对交通突发事件进行预测预警。

3.3.1交通运行监控子系统。调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的环境感知数据、车辆感知数据、事件数据和其他类型数据,实现对高速公路各方面运行情况的无缝实时感知和多角度多层次展现。在此基础上,将静态/动态交通信息、气象环境信息、周边路网交通信息、公路沿线各城市相交道路信息与状态分析预测模型相互结合,完成对交通运行状态的模拟预测。对交通运行状态的预测不仅体现在对常见的周期性流量变化(如早晚高峰、节假日高峰等)的预测,也体现在对因突发事件导致的局部区域(点和面)的流量增长预测。

子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视频监控、清排障车辆管理、两客一危车辆管理、交通态势监管。

3.3.2事件管理子系统。在视频图像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基础之上,同时融合多信息事件判别,最后通过人工查看视频图像的手段确定交通事件是否存在。该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实现事件的自动识别和快速确认,提升事件处置的效率。

3.3.3辅助管理子系统。包括人员管理、票据管理和值班管理等三个功能。主要针对日常管理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进行优化管理,简化操作流程和复杂度,加强报表间的数据关联度减少重复填报,使管理工作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同时提升效率。

3.3.4预案管理子系统。对应急事件指挥、交通畅通调度所涉及的各类专业预案进行管理,包括对输入事件类型、处置流程、协同部门、通知方式等信息。

3.3.5指挥调度子系统。包括指挥调度、公共资源联动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四大功能模块,实现对我省高速路网和路段发生的气象灾害、交通事故、交通事件(火灾、道路拥堵、道路施工养护、警卫任务、危化品车辆运输、闯卡逃逸、违章通行和其他突发事件等)进行有效的指挥、处置、联动、反馈、分析等一系列的智能化操作。

3.3.6交通信息子系统。以高速公路数据中心为数据来源和交互基础,直接与信息业务库进行数据交互,结合预先建立的信息预案模型,实现智能生成情报板指令信息,并通过数据中心下发到各外场情报板及其他显示终端,完成信息的。

3.3.7决策支持子系统。对多源数据进行集中统计、分析、挖掘,生成和管理交通营运业务的统计分析报表,为各业务系统(运行监控、指挥调度、信息等)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为领导和调度管理人员在重大节假日管制、免费放行管理、业务指挥调度、日常管理办法制定等方面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3.4公众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3.4.1出行信息服务子系统。利用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等,为出行公共提供道路运行信息的实时查询、视频浏览和导航提醒服务。包含道路运行状况查询(道路流量、拥挤度、道路紧急事件、施工、服务区人流等信息)、视频浏览(高速出入口的视频信息)、导航提醒(实时接收道路异常事件、施工信息的提醒以及相应的分流措施等)。

3.4.2综合交通信息子系统。(1)道路情报板信息――通过道路情报板、路测限速标志等发送道路运行信息;(2)服务区信息――通过服务区情报板发送道路运行信息;(3)收费站前有线广播――通过收费站前有线广播播放道路运行信息;(4)站前诱导屏信息――通过收费站前诱导屏道路运行信息;(5)移动情报板信息――道路发生紧急事件或者临时管制、疏导时,通过移动情报板发送相关信息;(6)网站实时信息――将道路运行信息经过人工审核后实时在公司网站上;(7)短信平台――通过短信平台对区域内的公众群发道路紧急事件信息;(8)官方微博――将道路运行信息经人工审核后在官方微博上,提高信息的及时性。

3.4.3广告媒体投放子系统。对高速公路经营场所的广告媒体投放进行管理,从广告订单、内容设置、广告发送及回收全过程进行管控,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确立相关的广告类型和播放策略,提高广告收

益率。

3.4.4服务区信息推送子系统。通过在服务区布设wiFi热点,以用户点击广告及相关推送信息的形式,获取一定的上网时长。一方面为进入服务区的用户提供上网的便利,提高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广告及信息的关注度,提升广告效益,也为进行服务区流量引导控制提供了新的通知手段。

4结语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4

安全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平台作为煤炭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的信息化支撑平台,承载着整个集团安全生产运营决策,以追求总体战略控制和多元协同效应的培育为目标,实现对涵盖生产、安全、非煤、经营等业务内容,起到“日常调度、应急救援、协同办公、分析决策”的目标。平台通过规范企业基础信息编码体系,集成各单位自动化、地理地测、调度管理及集团经营管理类数据,构建安全生产运营数据中心,实现生产调度管理、安全监测监管、自动化集成与应用、分级报警、远程故障自诊断、信息动态关联与决策分析等功能,在满足日常安全生产调度业务基础之上,实现运营决策分析,实现灾害情况下的基于集团层面的辅助协同应急救援,满足日常调度、定期运营会议、应急救援与外来参观等场景的应用需求,弥补了数字化矿山经营决策信息集成的不足,促使数字化矿山的常态化应用,实现对基层单位各自动化、信息化子系统建设作出规范与技术指引。

2分层设计

“安全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平台”主要由感知层、执行层、运营层、集中管控层、表现层5部分组成。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1)感知层:主要由现场大量传感器、工业视频前端摄像机、手持终端设备、RFiD、执行器、电源以及相关的无线传输网络设备构成,实现感知环境安全、生产工况信息。2)执行层:指数字化矿山及所集成的各子系统,完成矿井原始基础数据的采集,承载了矿井基础信息数字化、生产过程虚拟化、管理控制一体化,为公司安全生产运营系统平台提供安全生产过程监测监控类、矿井固有空间基础等数据。3)运营层: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由平台主数据、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数据中心、空间数据中心组成,对执行层采集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在统一的编码体系的支撑下,进行了数据质量标准化治理,为管控层数据的利用奠定基础。平台主数据依托物联网编码体系,实现企业基础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包含基层单位、部门、职务、人员、工作地点、子系统编码、传感器分类等,为业务应用提供共享共有基础数据;空间数据中心实现对地理地测类空间数据的存储,包括地面地形、井下地质、井巷工程、机组等信息;监测监控数据中心,实现对安全监测类、移动目标类、生产过程类的数据管理与存储;运营管理数据中心,实现对日常调度管理类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通过etL抽取,实现经营类数据的集成,包括成本、人力资源、eam、财务、运销、物资及行业信息等,。运营层将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地理空间、经营决策等数据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企业级数据中心,更好支撑安全生产调度运营业务。4)集中管控层:利用编码体系与可视化引擎构建安全生产中心、应急救援中心与运营决策中心。安全生产中心,实现对矿井安全生产各子系统数据的总体集成与日常安全生产调度,实现对基层单位作业现场的实时监视与集中调度;应急救援中心,实现灾害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流程化管理,构建“第一现场矿厂救援、集团公司资源调配与决策监管”的应急救援救灾体系;决策支持中心,将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总体集成与综合应用,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依据。5)表现层:面向各级管理及业务处室人员,利用统一门户技术实现一站式登陆、应用集成及个性化工作台等功能,实现对基层单位重要作业环境、生产过程、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全视角的真实在线,满足计算机终端、大屏幕显示系统、移动终端的应用需求。

3实现目标和功能

1)建立开放性平台框架与集团级安全生产运营数据中心。平台以企业服务总线作为Soa双总线(基于Soa的企业服务总线和企业数据总线双线软件架构)的信息传输枢纽,负责各系统的服务和数据集成,采用tCp/ip分布部署方式,提升了系统负载均衡的能力,满足多业务、多数据的集成、处理、展示、挖掘等需求。按照主数据、监测监控、地理空间、管理业务等数据进行分类存取,满足基于opC、weBSeRViCe、数据库、文本等多种数据接入方式,并提供统一的数据引擎及接口。2)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编码规范与数据集成规范研究。建立公司统一标准化的信息编码规范,实现基于物联网规则的信息编码字典,实现各类数据的规范与复用,便于对信息的快速检索。制订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提供多种交换方式,满足不同技术层次和途径的系统之间可靠的数据交换。3)构建集团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平台。根据公司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业务应用需求,构建对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运营等状况的图形化实时监视平台,对异常情况实时跟踪与分级预警,实现对调度指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运营指标的统计分析,根据既定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对比趋势分析,为公司安全、生产、运营提供决策依据。4)建立集团级风险预控监管体系。实现从人员组织、政策法规、人机环管的实时监管、失控应急等方面实现对集团风险预控体系的标准化管理,包括风险基元库、质量标准化检查、隐患闭环处理、a级隐患挂牌跟踪、人员违章监察、在岗培训、领导带班等业务功能。5)建立作业环境参数异动报警和专家智能诊断模块。实现基于作业环境参数趋势分析和异动报警模型,以概率统计学理论结合矿井实际通风状况、近期历史数据,采用固定门限、均方差和分时均方差等三种预警模型对矿井各类环境参数的异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实现提前预警,使管理人员尽早掌握作业环境异动情况。建立专家智能会诊平台,将隐患分析模型与日常专家经验结合,实现对各超限数据进行自动诊断,提供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避免报警误判断。6)在线标校、计划性维检的管理。利用实时数据结合日常标校流程,正确的区分矿井传感器标校与超限报警,如周期性的一氧化碳、瓦斯传感器标校,实现日常标校精细化管理;实现日常系统维护记录的在线登记与管理,如工作面沿线、掐线、计划性升井更换维检、计划性停电等。7)建立可视化综合调度系统。将调度通信、工业视频、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有机融合联动,实现与基层调度中心的一键通可视化综合调度。8)建立高效可视化的应急救援辅助系统。当发生事故时,矿井调度指挥中心作为应急救援第一现场,而集团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平台实时的掌握整个救援过程和救援进度,查阅包括该单位与就近单位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受灾区域人员分布、现场视频图像、图文图纸等信息,配合矿井进行协同救援,包括联系就近的医院、血库和救援专家、救援物资等,在救援结束时,进行本次救援的点评与事故通报。系统支持根据时间轴对救援的过程回放[5-7]。

4结语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医院管理;运营管理

如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综合医疗服务水平也在快速提升,但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加快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尤为重要,管理会计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医院实现运营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医院长远发展及医疗体制改革需求。由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医院的改革发展在目标和方向上基本相同,因此这也成了医院建设与发展中的重点话题,但管理会计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阻碍,如管理会计体系不完善、管理会计的管理功能重视不足、信息化建设进度尚需加快等,面对这些问题医院应当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逐步解决,根据实际配套研制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医院的现代化发展。

一、管理会计应用于医院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体系不健全

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管理会计能够为其带来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作为支持,这也是管理人员在方案规划和决策制定中的可靠依据。虽然医院性质差异使其在信息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若管理会计体制不健全,那么信息收集环节就会面临很多障碍,从根本上限制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医院的运营与发展。管理会计属于一种新的发展体系,目前医院在这方面的探索经验不足,不少医院在应用管理会计时缺乏可靠的参考,导致内部管理一度混乱,例如财务数据管理制度不完善、数据备份效率不足等,这也造成了部分业务活动的开展没有可供比对的参照数据,方案规划和决策内容的可行性难以保障。因此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应当立足于实际,并具备完善的体系支持,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二)关注管理会计的财务功能,忽略其管理功能

在医疗系统改革背景下,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管理水平有了稳定的提升,医院单位也了解到了管理会计的作用与价值,能够在医院运营管理和科室运营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但仍有部分领导人员或医务人员对于管理会计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太过侧重管理会计的财务功能,对其管理功能却有所忽略。这便导致一谈及管理会计,不少医院领导及管理人员都觉得其作用便是财务分析,管理会计的财务分析功能在医院运营管理中得到了有效发挥,但没能对管理会计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案策略。不少医院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大多用于财务统计和分析,这也是对管理会计的一种普遍性定义,从而导致管理会计无法有效参与到医院运营管理和运营决策之中,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仍然存在限制。

(三)业务流程烦琐,效率低下

医院的运营管理报告需要根据严格的编制流程或者成文来执行,最终要经过院长办公会或者党委会讨论审批,流程的冗余烦琐也成为问题,审批过程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医院运营管理免不了资金支出,而资金费用方面的很多内容都要层层审批,在没有问题出现时整个流程便已经耗时耗力,在发现问题后还要追查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也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导致医院运营管理效率低下。如物资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构成,但也是问题频发的工作内容之一,物资管理经常存在管理松散、管理混乱等问题,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并且不利于医院运营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其中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多种漏洞,虽然固定资产所涉及的资金金额较大,但少有医院会配置足够多的人员实施专项管理,长此以往医院的运营管理可能因此逐渐僵化。医院运营管理期间还会涉及收费报销等问题,科室与科室之间容易在票据开具方面产生分歧或冲突,票据开具环节本身就较为复杂,上报审核过程效率十分低下,往往造成票据开设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1]。

(四)医院信息化水平较低

医院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和管理会计人员的信息知识缺乏等都会造成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差的问题。很多管理会计人员的软件操作还不够熟练,尤其是在管理会计相关的专业编程与功能性知识上,需要医院信息中心或第三方公司的全力配合。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信息化水平较低可能造成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医院管理会计工作的内容不仅涉及了一些常见的财务数据。同时还要结合医院要求实施统一化管理,协调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但若是信息不完整或信息存在错误、收集与处理时效性差等都无法达到信息的使用需求,信息的分析与筛选不规范导致数据不准确,也不利于运营管理的精准化开展。部分医院在各科室设立了多种信息管理体系,但数据统计和分类的标准不够统一,导致数据集中化收集后无法准确快速地进行综合处理,管理会计的应用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部分医院虽然引进了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但软件在开发初期还不具备设计与管理等功能,也难以达到新医改政策下的财务管理需求,信息化建设进度滞后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医院运营管理应用管理会计的有关对策

(一)完善管理会计的体系和制度

医院可以参考其他行业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并结合自身的过往经验与运营性质进行优化,构建符合医院运营管理的管理会计体系。并且还要建立专项的管理会计部门,完善制度体系,并划分好管理会计工作的内容、标准、岗位职责等,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拥有制度体系的支持。此外还要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经由总会计师协调开展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促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融合,从而指导财务工作的有序化推进,及时解决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既为财务与业务工作的分配提供指导,也为管理层的决策管理提供可靠支持。

(二)强化医院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

1.完善预算管理其一,建立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理念。医院领导人员应在内部积极推行预算管理模式,让所有人员都能了解到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提升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的预算管理意识,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其二,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精确性。按照不同项目内容采取不同的编制方式,合理的预算编制需要保证资源管理工作及时转变传统的思维与工作方法,从而提升组织绩效水平[2]。2.提高运营决策科学性其一,需要在做好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强化绩效管理与风险管理等工作,让管理会计人员可以充分掌握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全面性,从而为医院的运营与决策提供可靠支持;其二,医院在运营管理中还要适当拓展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能与权限,让管理会计可以充分渗透到医院的各项决策与管理工作汇总,有助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3.强化成本管理医院成本管理应当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落实,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事前控制结合前一季度的成本信息对本季度成本进行预测,利用事中控制对成本的支出使用进行动态化监控跟踪,事后控制则需要做好成本管理的总结工作,分析成本管理实效。领导人员可以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帮助人员了解成本管理的作用以及管理方法,进而避免科室成本的无序增加等问题[3]。

(三)业务流程的精细化

医院运营管理在应用管理会计时,业务流程的优化尤为关键,不但能让管理会计更加符合运营管理目标,同时还能有效梳理管理会计的职能定位,让管理会计可以渗透到医院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实现传统业务流程的精简化与精细化、规范化。明确管理会计自身的职能与作用,提升医院运营管理和发展水平,在运营管理中根据不同业务之间的关系,建立业务内容体系,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与综合业务能力。由于医院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不同业务的开展都可能对医院的社会服务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管理业务体系来提高管理成效,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会计的职能较为全面,应当参与到经济决策与规划经济目标等工作环节,在具体落实中还要根据医院当下的运营管理特点,借助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利用精准性的预算方案指导管理实践工作,为实现运营管理目标提供保障。在后续的管理工作中,还要有效发挥管理会计的风险防控作用,针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防范、控制,最大程度上减少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降低风险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四)做好信息化建设

为有效弥补医院运营管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和漏洞,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和综合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精细化运营实力等,医院应当按照《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中的要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了解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功能框架和业务需求等,统筹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及后续的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运营管理,也借此让管理会计的作用有效发挥[4]。1.会计核算其一,账务处理。医院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当支持凭证的录入、记账、审核等工作,在凭证录入时可以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平行记账。还要支持医院的自定义辅助核算,并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凭证在编制后可以自动核销往来款项。在信息化建设中,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功能可以采用自动或手动的方式标记财务盈余和结算差值并编制说明表;其二,出纳管理。出纳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凭证序时需要登记现金账簿,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现金与银行存款的自动查询,以及自动生成余额调节表等;其三,报表管理。对医院的管理报表功能进行自定义控制,实现报表数据的自动化生成。系统支持报表的编制、汇总、审核、查询等功能,电子化编制报表附注与说明,更能满足报表合并需求。2.资金管理在资金管理方面,医院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银医直连,通过网银配置提供银医直连业务所需的各项配置。建立医院对账信息化平台,自动获取HiS、结算银行、医保系统数据,自动生成对账信息。银医互联接口可以实现无形资产支付、设备支付、固定资产支付、薪资支付和奖金支付等支付业务的线上完成。在资金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实现线上支付业务交易记录以及账目核对信息的存储和备份,结算业务可以在线上操作,有助于数据信息的追溯。同时银行对账单和银行日记账的自动化勾兑也能保证医院信息系统与银行结算账户的一致性,通过内部核查机制的优化可实现报表信息的多方位校对与管理。3.资产管理其一,资产信息管理。在资产经过验收入库后,可以建立资产卡片,管理人员根据入库单和采购合同来补齐信息。若资产改扩建或报废,管理人员可结合具体的资产情况来修改资产卡片信息;其二,资产盘点。资产盘点能够保证账实相符,主要包含实物的数量与存放位置、实物价值等。经过盘点后自动输出盘盈盘亏信息,结合这些信息可进行后续的调整;其三,资产领用与借用。通常对使用周期长但使用后常常未及时归还的资产进行管理,包含资产的领用申请、审批、归还等流程。在资产借用中,一般对工具型资产的借用进行动态化跟踪,确保资产借用后可以及时归还[5]。4.运营决策其一,资源要素监控。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资源要素的监控也使运营管理和决策获得了更有力的支持。物资要素监控通常包含了物资指标监控、采购监控、仓储监控、供应商评价等多个方面。房屋要素监控包含床位信息与资源排班信息。技术要素监控包含了科研教学能力监控、医疗服务水平监控、医保DRG情况监控等。设备要素监控包括设备运作监控、维修监控、出租出借监控、效益分析等;其二,综合绩效评价。医院运营管理中,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关注医院的公益性特征,在保证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考虑到医疗费用的可负担性。在信息化建设中,医院可以建立资源投入和产出的逻辑模型,有助于对运营效率、运营绩效、运营效益的分析与评估,其中包含绩效指标监控、资源配置分析、资源消耗分析等功能[6]。

(五)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和业务的深度融合

业财融合是如今许多行业都在探索的全新改革路线,医院应当将管理会计作为助力,持续推动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各项工作中的应用,加快财务与业务活动的深度融合,让管理会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医院的经营和发展创造更高价值。其一,应当明确管理会计的运营分析作用,帮助医院及时寻找并解决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优化收支结构,强化成本控制等,让运营管理工作更高效;其二,探索全面预算管理,利用预算管理的资源配置和纠偏作用,将医院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根据医院的运营和管理目标进行合理配置;其三,管理会计工具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提高资产价值;其四,利用管理会计的绩效管理职能,做好内部各部门的考核评价以及赏罚工作,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创造更高效益的同时为业务财务融合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助推医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结语

医院的运营管理应用管理会计至关重要,对此医院应当充分了解管理会计的作用与职能,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将管理会计和运营管理充分融合,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与作用。结合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对资金和资产配置进行改进,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并根据有关要求加快医院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助推医院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佳明.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4):75–76.

[2]沈莹.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纳税,2021(31):55–57.

[3]吴晓琳.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纳税,2021(27):85–86.

[4]蒋晓霞.试析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1(26):79–81.

[5]陈香.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应用[J].纳税,2021(22):80–81.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6

然而,不断膨胀的大数据也成为整个医疗行业所面临的全新挑战:围绕着病人的诊疗服务,医院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随着这些信息数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将分散的庞大数据通过治理和分析获得有效判析,并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医院进一步实现管理转型、迈向现代化已成为各大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疑问找到答案

对于广中医附院而言,“在数据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工具”和“在统一管理分散的系统及数据的同时提高数据质量满足分析要求”等问题成为医院大力转型的瓶颈。与此同时,这些问题也促使医院开始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数据管理模式,有效加强医院的优化管理能力。广中医附院为此而寻找到的答案就是医院与iBm一起合作的智能运营平台项目——2012年3月,广中医附院正式携手iBm构建智能运营平台,利用iBm在业界领先的业务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为医院管理体系输入至关重要的洞察力,不仅推进医院向管理现代化大阔步迈进,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民生大众的就医体验。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这标志着完整的运营数据分析系统在中医院行业成功部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何伟表示:“随着大数据化时代医疗数据量的快速增长,通过有效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化的医疗服务业已成为我院的工作重点。此次与iBm携手合作,是希望利用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大幅度提高医院管理透明化,不仅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效激励的工作环境,更是为广大百姓提供更为充裕的医疗资源,提供更便捷安全的医疗环境。”

数据告诉你的

iBm医院智能运营系统致力于帮助医院进行日常运营信息的整合,从医院管理目标出发对医院运营数据仓库进行规划和建模,以医院的HiS、emR、病案管理、医保等系统作为数据源,进行数据抽取、清洗和转换,为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利用打好基础。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7

关注企业Kpi完成、采用直接“推销”的强行营销方式,忽略了客户之间的偏好差异,营销时机“一刀切”,缺乏细化,营销产品与客户接受度之间缺乏适配性分析,对客户体验重视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大数据和客户事件的全触点实时营销管理采取了以下方式:(1)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设计营销活动时机不再以企业自身的产品销售目的为营销设计出发点,而是以客户对营销的体验感知为出发点。营销力争做到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立即出现,让客户在惊喜中感受服务和产品溢价;客户不需要时,从不去打扰。当客户各种事件发生时、企业与客户触点发生时,企业根据客户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触点机会,通过触点实时推送营销内容;而当客户与企业无接触的时刻,尊重客户私人空间,不去打扰客户。(2)以大数据和客户事件开展精细化营销首先,以客户标签细分锁定潜在营销目标客户。营销案的设计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运营决策行为,根据客户的个性化标签,确定营销的潜在目标客户群,并且客户标签在实时营销过程中也要进行实时匹配。其次,以客户事件决定营销开展时机。营销的最终触发需要结合客户事件来确定。当营销案中定义的潜在目标客户的客户事件发生时,营销案才进行触发。此时智能服务营销系统对客户标签、客户事件、营销其他规则等进行匹配,按照预定的营销流程、规则触发营销内容。第三,以触点决定可能的营销送达方式。在客户标签和客户事件都匹配营销规则的场景下,根据客户与运营商的触点方式,决定采用合适的方式将营销最终送达客户。在某种触点上,营销人员可采取的营销送达方式可以是多种,但从营销的时效性和客户感知效果上则有首选方式。各触点上具体可选择的营销送达方式列表见表1。(3)以实时触点营销替代静态批量营销1)营销目标客户是动态实时计算出来的,而非静态提取后批量发送。只需定义出潜在目标客户标签规则、营销流程和营销规则,即可开展营销;营销的目标客户在客户事件和触点过程中实时匹配、判断完成。当营销过程中需要对营销案进行调优时,直接调整营销规则即可生效,大大提高了营销效率。2)营销具有时效性。营销匹配过程是在客户事件发生后瞬间完成判断的,并非延后较长时间推送以致错过营销时机;触点发生时,可以在客户服务、业务办理过程中同步开展营销。3)营销内容、方式是根据客户事件实时变化的。由于并不能准确预知客户事件行为,且客户各种属性、状态是实时变化的,因而营销必须实时处理上述内容以完成营销内容推送,保证对客户的营销内容始终是“适合的、恰当的”。

2建系统: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建设智能服务营销系统

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转,需要it系统的承载和固化。基于大数据和客户事件的全触点实时营销,其it支撑能力主要包括两部分:大数据处理、挖掘、分析能力;营销管控、执行、送达的信息化支撑能力。(1)积极引入新技术,打好大数据基础借鉴互联网架构,践行去ioe理念,引入成熟开源框架,基于x86平台构建分布式计算与存储平台,采用Hadoop、Flume、Spark与Storm计算框架、爬虫、mpp等技术,实现大数据的云架构,整体性能提升5~6倍,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奠定基础支撑能力。(2)整合分散的it资源,形成整体支撑能力一方面,聚合企业内、外部海量数据资源,形成大数据能力基础。在已有业务受理、客户资料、业务使用、账单、终端等数据(即B域数据)基础上,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通信信令、上网行为、网元数据(即o域数据),以及公司运营决策的财务、人力、采购等数据(即m域数据)。m、B、o域数据统一汇总后,企业全部运营信息齐备,有利于形成对客户进行营销的全视图、全视角洞察。另一方面,打通前、后台数据与应用能力,统一收敛营销功能。新建设的智能服务营销系统,跨接前台CRm系统和经分大数据系统,打通了经分系统和前台CRm系统,使得营销整体上既有智能数据支持,也有精确的营销接触管控。(3)智能、实时、主动、协同的智能服务营销系统在具备大数据等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整合分散的it资源,将大数据挖掘、客户接触管控、营销交互等能力进行整合,统一承载、管理营销任务,形成智能处理、统一管控、多系统联动的智能服务营销系统。其功能结构、各系统能力整合关系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实现营销智能推荐、智能管控,实现智能流控、智能调度,具备实时捕捉、实时营销能力。可以实时捕获商机,实现通信使用、服务过程与营销过程的实时结合;可以利用大数据挖掘模型和客户标签,主动挖掘客户需求,当最佳营销时机触发时,主动向客户或窗口人员推送营销内容;还可以针对各营销渠道进行交叉营销、协同营销,支持营销全流程的策划、审批、执行、效果分析等闭环管理。

3重运营:充分挖掘客户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全触点实时营销服务

营销管理的提升首先从提升营销运营能力着手。实现精细化运营,需要从客户特征的全面洞察、客户事件和行为的全面快速捕获、营销内容的实时触发推送等方面开展建设。(1)对客户进行360度特征分析一方面,利用客户全息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客户标签。客户标签可以用来直观描述客户的基本特征及其偏好,是对客户进行细分、精细化分析的基础。利用大数据技术得到客户全视图的基本轮廓,从客户属性、特征等方面勾勒出客户轮廓,建立客户特征库。表2是从大数据中经过数据挖掘、分析获得的客户标签简单示例。另一方面,尽可能精细化地描述360度客户画像。为适应各种营销活动的精细化要求,避免营销需求开展时因客户标签不足而无法精细化画像,大数据平台围绕客户特征,提前挖掘出尽可能全息的客户画像。目前某运营商的客户标签,已经包括客户自然属性、价值属性、消费属性、产品选择属性、业务使用属性、社会交往圈属性、各种行为偏好属性、终端属性等80多个大类1200多个。(2)客户事件立体化全覆盖客户事件是通信运营商的客户在通信业务使用、业务与服务办理、属性状态变化等时刻发生的操作、动作或特征变化等行为。客户事件可以根据营销需要不断开发定义。部分客户事件可参考表3的典型举例。目前某运营商已开发出112种客户事件,基本形成了对客户各种交互事件的立体、全方位覆盖。凡是客户与运营商发生互动的时刻(如扣费、通话、网厅办理业务等),这些互动事件均可被系统根据定义自动捕获并用于营销。(3)构建客户全触点实时营销能力触点就是一次与客户发生关联、互动的接触机会。这种接触不仅是面对面的接触,也包括通过通信网络、it服务系统等发生的接触。表4是目前通信运营商与客户之间可能的触点分类列表。上述触点基本涵盖了通信运营商与客户所有可能的接触方式,如在这些接触中推送营销,客户接受率将远远高于传统营销媒体和渠道,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所有触点具备营销推送能力:在所有触点上可以根据营销策略,组合、选取合适的触点,向客户推送与触点匹配的营销内容。2)营销触点可自由组合:同一营销案,可以组合选择多种触点,当客户与任一触点接触时,在该触点优先推送营销内容,其他触点不再推送,避免重复打扰客户。3)不同触点可有不同的接触、推送策略:根据每一类触点及其发生场景的特点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使客户在任何触点中都有机会接受营销推送。4)统一管控触点:统一管控所有触点列表和定义,所有触点对应的营销内容都统一由同一个信息化平台推送;所有触点的接触信息统一存放,营销结果统一存储,不同接触渠道的协同机制统一调度。

4强机制:调整绩效考评机制,为营销服务转型提供机制保障

为更好地推进新型全触点实时营销管理的实施,运营商要从内部员工的营销薪酬激励、外部合作伙伴的营销酬金分配导向等方面,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从服务型向服务营销综合型生产模式的转变。(1)优化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管理转型首先,建立全员营销的企业文化。推行全触点实施营销管理理念,使全体一线员工由服务型转向营销服务综合型生产模式,大力提倡、实践“营销机会无处不在”的服务文化,实现由“要我营销”到“我要营销”的根本转变。其次,建立体验式营销模式。不再单纯考虑企业自身利益和Kpi要求,而是更多地考虑客户的感受、体验,改变对客户粗暴的“短信广告轰炸”,使客户在服务过程不知不觉地接受营销推荐。第三,强化量化薪酬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向营销倾斜。一线全员量化薪酬后,量化薪酬中营销价值份额加强,营销与薪酬息息相关,使一线人员不再满足于仅仅给客户提供业务办理和服务。最后,建立以营销能力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在物质方面,按照营销效果的价值计算薪酬,切实体现正向激励,多劳多得;在精神方面,定期嘉奖通告,树立服务体验营销典范。此外,把营销活动与员工的职业生涯相关联,注意培养有较强服务营销能力的员工队伍。(2)优化外部合作伙伴质量,促进营销服务转型进入存量经营时代后,精细化运营要求合作伙伴加强对客户的服务、营销等工作,要从简单、粗放的入网受理转变到全面开展营销、客户服务、客户维系等工作。同时,合作伙伴要实现优胜劣汰,增强营销服务能力。在营销服务转型过程中,部分合作伙伴不能适应转型要求,难以按照转型战略完成设备投入、员工素质提升,无法获取足够的代办酬金,逐渐自然淘汰出运营商的合作名单。

5实施效果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8

关键词:远程服务渠道;统一运营管理;渠道适配;应用商店;接口

1背景及存在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蓬勃,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思想观念的彻底转换,客户不再满足于单调的供电服务,而是希望获取到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供电服务。供电企业为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供电服务方式相继延伸至微信服务平台、微博服务平台、95598在线客服、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等各大远程服务渠道,为供电部门服务客户、展示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提供极好的出口,可以最直观地展示电网服务水平,是供电部门服务客户、展示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窗口。供电企业试图通过触点信息的收集、分析、共享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多渠道协同服务,但却囿于以下问题而发展缓慢:(1)目前供电企业独立分开建设各远程服务渠道,因而独立维护渠道信息,导致难以实现协同共享的需求,各个服务渠道的业务处理流程没有交集,形成信息孤岛[1];(2)无法保障不同渠道间对外信息的一致性,信息的维护更新工作量巨大,耗费人力物力过多;(3)远程服务渠道众多,而随着科技的推陈出新,为满足客户需求,新渠道更是层出不穷,导致渠道管理分散,维护人员众多,人员运营能力却参差不齐,难以满足运营需要;(4)远程服务渠道已趋于多元化发展,但客户服务体验评价普遍不高,实现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难度。简而言之,由于各大远程服务渠道之间信息是独立的分离的,因此各远程渠道在逻辑处理、数据存储、事务处理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系统可扩展性差、数据无法实时共享等,也就意味着其无法为数据挖掘与分析、客户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从根本上制约了供电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因此,本文将探索搭建远程服务渠道统一管理平台以支持多种渠道集约化协同运作,从而实现各远程服务渠道信息共享和多渠道协同,提升渠道系统的整体效率;通过多渠道互动管理平台各个服务渠道共用一套用户数据,数据的一致性得到保证,统一运营管理得以支撑;并在多渠道服务记录数据共享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提升客户需求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精益化服务,提升整体营销效益,提高运营能力。

2远程服务渠道统一运营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平台主要分为渠道集成适配管理和渠道运营管理。渠道适配设计是渠道协同至关重要的部分,即通过合适的渠道为合适的客户匹配合适的业务。而平台的渠道集成适配管理主要通过统一的远程服务渠道集成适配器接口,来实现统一接入网厅、掌厅、微信、微博等远程服务渠道信息的目的,同时集成适配器接口也是统一运营管理远程服务渠道的坚实基础。渠道运营管理即是在各远程服务渠道已经整合集成接入的基础上,营销服务的统一运营由渠道运营管理完成,包括各渠道客户互动、渠道信息的统一、渠道营销推广活动的统一运营以及渠道营销新功能的统一管理,有效发挥平台的渠道协同作用,加强信息共享,提升总体效率。完成营销服务的统一运营,其中包括各渠道客户互动,渠道信息的统一、渠道营销推广活动的统一运营以及渠道营销新功能(如营业厅空中排队)的统一管理。通过渠道运营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发挥渠道协同作用,加强信息共享,提升总体效率。在营销和服务过程中,结合不同渠道的不同特性,通过数据分析来研究多种远程渠道配合使用的模式,发挥渠道协同作用,实现各渠道共享信息[2]。

2.1业务架构图

在对微信、微博、掌厅、网厅等供电企业远程服务渠道进行整合后,建立远程服务渠道统一运营管理平台.平台建立完成后,当客户任意选用甚至通过多种远程服务渠道来传递客户需求,经由平台的渠道协同使客户服务人员实时掌握客户的业务办理记录与历史交互记录等,从而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及时获取客户需求,建立以客户体验感知为主的运营模式和服务导向,完成客户服务信息多渠道传递、实时互动及统一高效处理,甚至能获取客户的潜在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供电服务。

2.2网络拓扑方案

为提高网络的性能,保证网络的稳定性,达到渠道数据统一运营管理的目的,使程序结构更加灵活,适应来自微博、微信等不同渠道的数据来源,接口程序与主程序之间无缝结合,远程服务渠道统一运营管理平台拟采用模块化接口化模式开发。统一运营管理平台提供接口的方式统一是通过消息中间件[3],预先定义好接口方法后,各个渠道的信息便可以通过webService与客服管理平台接口层推送各自的服务记录数据。通过采用模块化接口化模式开发,远程服务渠道统一运营管理平台的程序结构更加灵活,可适应不同渠道的数据来源,实现接口程序与主程序之间无缝结合,达到渠道数据统一运营管理的目的。

3远程服务渠道集成适配管理的实现

为使客户服务人员都能快速统一获取客户在通过95598、微信、微博、掌厅、网厅等任意服务渠道与供电企业进行互动时产生的服务需求信息,远程服务渠道统一运营管理平台需要设计与各个渠道的信息互动接口方案,以实现客户跨渠道的需求信息整合,实现服务与运营的深度融合。加强客户服务信息在不同远程服务渠道的互动与共享,确保客户在使用任意远程服务渠道进行需求传递时都可跨服务渠道与供电企业进行信息互动,以实现各个服务渠道交互信息的共享,保证各渠道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4]。实时通道是指通过在线实时会话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渠道,如微信、网页在线客服、微博私信等,但随着科技发展,更多的渠道将会被挖掘扩展出来。为统一汇集各种不同远程渠道的会话到后台座席进行分析处理,为提高扩展更多的实时渠道的灵活性,通过采用具有很好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的适配器模式[5],旨在保留现有类所提供的服务,只需修改其接口,达到客户的期望[6]。各个渠道接入平台时使用符合约定适配器接口的插件来实现,便能实现系统平台与各种不同渠道会话对接。通过实现统一适配器来实现对多种异构数据源的适配,即集成与处理,同时实现对各系统集成平台统一功能,方便数据的集成,经过多种业务的应用,有效减少和缩短企业在信息化集成的开发成本与项目实施周期[7]。为保证渠道接入灵活可配,可采用实时通信适配器,即便在未来的发展中出现了新增渠道需要接入平台,也仅需要通过符合适配器接口的渠道插件插入到系统中,直接修改系统的适配器参数后便完成接入操作,不需要调整后台复杂的排队、智能问答、座席会话处理等功能来接入新渠道,可增强整体系统灵活性,降低适应未来的变化成本,保证可扩展性。以扩展插件的方式来从适配器中接入其他服务渠道,全面渠道覆盖便可实现。

4远程服务渠道运营管理的实现

当渠道适配模式得以确定,接口规范得以制定,统一运营管理平台便可以逐步接入渠道,实现统一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在保证日常的运营管理后管理营销宣传推广活动。营销服务应用商店的建设能帮助优化应用申请流程,有效提升供电局营销活动与服务功能的获取能力,实时展示各地市局的营销活动效果,并通过统一运营管理平台满足各地市局之间的信息交流需求,强化内部沟通能力,从而达到不断提升营销活动的推广能力。远程服务渠道统一运营管理平台应用商店的建立,这种网络和终端融合的新型经营模式[8]将推进模块化的应用服务和营销推广活动以应用插件的形式存放在平台中。当需要使用某应用或开展某项活动时,如果此项应用已经存在于应用商店中,则可直接申请并快速部署使用,缩短了长时间的应用开发部署时间,提高了应用服务的响应能力,平台通过提供参数配置的方式提供多种不同的应用特性,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当平台引入一个新的业务需要引入平台时,开发业务组件的工作便可以通过插件来完成开发业务组件,此时客户端由业务组件对接新引入的业务平台,调用各业务平台的接口实现对业务数据的操作和处理。,业务组件封装并隔离了平台侧接口,为各平台客户端开发提供适应不同平台要求的个性化接口[9],提高可扩展性[9]。平台通过提供参数配置的方式提供多种不同的应用特性,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5接口的实现

为满足多个渠道的接入,统一运营管理平台需要的数据接口比较多,因而涉及的厂家也变得杂多。因此需要遵循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通用性,通过把接口中一些共性的抽取出来,要求各个渠道厂家按照相同的规范输入输出参数,使得接口方案设计清晰明了,无形中提高开发效率。当然,统一运营管理平台也需要获取一些营销业务数据和客户资料等基础数据,新营销系统外部集成的接口可适应大部分的数据,为直接调试使用接口,其设计应尽量参照已有的合适的集成接口,使得项目进度大大增快。基于Soap交互协议,通过webService格式化数据信息,统一数据接换格式、服务方法规范以及公共约定等,突破点对点的集成处理方式,以松散的服务捆绑集成形式,快速、动态绑定各应用,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互通。web服务是面向服务架构Soa的一种实现技术,通过Soap在web上提供的软件服务,使用wSDL文件(webServicesDescriptionLanguage,一种web服务描述语言,定义web服务的抽象定义信息和具体描述信息[10])进行说明,并通过UDDi进行注册,目的是保证应用服务的跨平台可互操作性,可使用开放的健全的XmL标准来描述、、发现、协调和配置应用程序,具有平立、标准独立、低耦合、自包含等性质,是基于可编程的web的用于开发分布式的应用程序。

6结论

为实现跨服务渠道信息互动分享以及客户跨渠道的需求信息整合,基于集成适配和应用商店技术,远程电力服务渠道通过统一运营管理平台基于集成适配和应用商店技术,设计与各个渠道的信息互动接口方案,建立统一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客户跨渠道的需求信息整合,实现客户服务人员在使客户通过任意服务渠道与供电企业进行互动时,客户服务人员都能统一获取客户在不同服务渠道的服务需求信息,最终实现降低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减少为建设信息化的新业务需求和新服务渠道投入的成本,满足互联网时代数据量大、并发要求高的需要。

作者:许宇华黄倩云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

参考文献:

[1]叶林,陶思恒.营销多服务渠道互动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5,16:80-82.

[2]孙卫东.协同的关键:渠道适配[J].通信企业管理,2015,05:36-39.

[3]宋璟玥.多种数据集成接口适配组件的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2,08:124-127.

[4]艾涛.甘肃移动互联网统一运营支撑平台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2.

[5]沈甜甜.适配器模式在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8:289+291.

[6]陈天超.接口在设计模式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05:112-115.

[7]宋璟玥.多种数据集成接口适配组件的研究.工矿自动化,2012.8:i24-i27.

[8]张爱清,王建会,李宁.应用商店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2,01:29-31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9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体系大数据应用

一、前言

“大数据”无疑是当下最热门话题之一,它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企业更加科学和可持续地发展。大数据(bigdata)也称巨量资料,是指需要借助新处理模式才能实现其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有四个特点,即4V:规模巨大(Volume)、类型繁多(Variety)、处理速度快(Velocity)、数据价值高(Value)。

路产经营子系统、路产养护子系统、路产维权子系统、运营安全子系统、运营成本子系统、运营绩效子系统是高速公路运营体系的六大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并产生巨量数据,这些巨量数据称为高速公路运营的“大数据”。毋庸置疑,“大数据”将优化并变革高速公路运营这个趋向传统的行业管理,并促使行业的再生与发展。那么,这些“大数据”在高速公路运营体系中怎样深入挖掘其价值,值得探讨。

二、大数据在高速公路运营体系中的应用

(一)在路产经营子系统的应用

路产经营中的数据主要有收费数据、监控视频、路面运营数据、监控数据等,例如广东省联网收费每年产生的流水数据数以亿计。这些数据在路产经营中的应用价值还可以拓展:

一是营运分析预测。通过分析通行费收入、车流量变化、路网结构,并综合考虑与之相关联的周边区域经济形势、人口状况、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可以对路段或路网收入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

二是路段精准营销。目前,大多数高速公路营销是以树立标志标牌、投放媒体广告等措施达到引车上路目的。而大数据分析平台一旦建立,便可通过数据处理精准分析用户的出行动态,例如百度地图的日请求次数峰值可高达70亿次,拥有大量的用户出行数据,高速公路可以与移动终端地图战略合作,结合用户的出行偏好,利用app精准推送更合适用户出行的高速公路线路。

(二)在路产养护子系统的应用

大数据思维下,路桥养护可以看成是数据采集及应用的过程。路桥养护子系统中的数据主要包括:路桥健康及环境监测数据、数值模型及模拟计算数据、规范设定及参数量化数据、路桥档案及养护施工数据等。以黄埔大桥为例,仅桥梁健康监测(不含视频)数据日均约为2GB。

大数据在路产养护子系统中的核心应用就是要建立一个智能化、有生命力的预防性养护决策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多维度数字化路产管养平台。通过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构建的数据库可以查询每一段道路的主体结构信息、附属设施信息、技术状况、使用性能以及相对应的设计、施工、养护信息及相关责任人。对于同一路产设施,以空间为标记,可以查询时间维度上的所有损坏信息和养护维修记录;对处于同一时段的设施,可以进行项目级、网级的信息查询统计。

二是大中修预警及全寿命周期养护计划。通过监测可建立路面结构数据库,对气象、环境因素、路面载荷状况、车流量等道路各项指标进行衰变分析,及时掌握道路服务水平和损坏状况,预测其使用寿命,并可对需要大中修或专项维修的项目进行提前预警,对比分析各种处治方案,辅助管理人员科学制定养护计划。

(三)在路产维权子系统的应用

一是识别偷逃通行费行为。目前各个高速公路营运单位都需要配置专人进行人工稽核与识别。但实际上可以根据全省乃至全国联网的收费数据建立一套甄别算法,开发出高速公路逃费稽查电子辅助系统。通过分析收费数据,查找出入口车牌不一致、经常性超时行驶车辆及换卡车辆信息;也可通过车牌抓拍系统,对经常计重逃费、绿通车辆违规等行为加大检查力度。例如山东省专门建立了一套稽查平台,根据设定的算法,定期对全省联网收费数据集中进行逐条甄别,对于符合逃费特征的车辆进行标识和汇总,继而自动提醒相关部门和各收费站。

二是治理超载超限。路政部门还可以通过云平台等方式与交警系统进行互动,共同建立基于驾驶人或者涉事车辆的黑名单系统,得到超限超载车辆的相关数据,如车辆品牌、车轴数、车辆装载质量以及车辆常走的路线等。这样一旦车辆驶入收费站就可将该车信息传输到交警和路政的监控中心,即刻可知该车是否曾经有超载或超限行为,根据以往记录和这次是否超载超限,路政管理部门依法对该货车进行监督和处理。

(四)在运营安全子系统的应用

一是预防事故与提高畅行率。一方面,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分析车流量、路面状况、天气状况与事故之间的相关性,提出改进措施,进行事故预防;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高速公路车流量、车型结构、道路特点,开展高速公路主线控制、匝道控制、客货分离、远程引导等措施,降低高速公路拥堵状况,提高畅行率。

二是建立项目级和区域级安全应急指挥平台。该平台以项目级路桥安全应急管理系统为依托,在整合各项目级系统监测数据、预警信息、应急管理措施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区域道路桥梁运营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与应急信息资源共享,提高预防和处置区域桥梁安全、应急事件的能力,全面提升区域路网的运营安全保障水平。

(五)在运营成本子系统的应用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大多采用目标成本管理法进行成本控制,即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

当大数据理念渗透到成本体系中,成本管理将由“核算型”(事后核算)到“控制型”(事中控制)逐步向“价值型”(事前预测)转变。“价值型”阶段需要借助成本数据库管理。

高速公路运营成本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数据:经营成本、人工成本、维护成本、财务成本等。企业通过在历史成本数据沉淀中,引入成本数据库,经过分析处理后、总结经验,形成各类成本指标,并利用这些信息为企业运营决策、成本管控、计划合约等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评估成本管理绩效,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完整闭环式成本管理链条”成本体系,以达到成本最低化和价值最大化。传统目标成本管理与“价值型”成本管理的区别如图一可见:

(六)在运营绩效子系统的应用

一是绩效主体与指标多元。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包括上级部门、专业第三方机构或者专家学者,甚至是普通公众也能通过数据系统参与到绩效评价中来。其次,通过数据库甄别和选取各类考核指标,包括定性与定量指标、关键和辅助指标、共性和个性指标、长期和短期绩效指标,实现了指标全面客观。

二是绩效数据采集高效率。企业的自动化办公系统(协同或oa系统),实际上无论是内部员工还是外部资源,所有的业务信息、文件流转、流程审批、知识共享和绩效考核都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完成,而这些关联的数据也都记录在这个平台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大量的管理数据。这些看似庞杂的信息为组织行为与绩效的分析、挖掘和改进提供了有效数据。这些数据的直接利用使得绩效管理过程减少了人工收集数据以及协调组织评估人员进行评估的低效率的过程。

三、高速公路大数据应用展望

目前,高速公路运营数据和信息系统现状是实时分析能力弱、海量数据处理效率偏低、缺少分析方法。因此,要推动大数据的应用,需要构建良好的环境:

一是加强数据文化建设,从宏观战略层面发扬强调精确、推崇理性和逻辑的文化,管理策略层面由定性分析逐渐向定量分析转变。

二是打破技术壁垒制约,营运数据存储分散导致信息孤岛、各类数据关联度低,因此,当务之急必须提高系统耦合度,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三是加大人才支撑力度,数据结构化和语义化是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前提,营运系统应配置专业的数据分析挖掘人才,行业内也应鼓励优秀的数据系统集成商。

当今大数据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逐步渗透到各行业和领域,希望高速公路行业能成为潮流的引领者,而不是驻足徘徊在大数据宝藏的门前。

参考文献:

[1]涂子沛.大数据及其成因[J].科学与社会,2014(3).

[2]王艳侨.浅谈基于全寿命周期和大数据理念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J].通讯世界,2015(6).

[3]刘中亚.正视大数据―浅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J].中国公路,2014(12).

数据化运营与管理篇10

关键词:营收管理;弊端;电算化;模式;效果

公路运输企业的营业收入管理,主要包括票据管理、售票收入及缴款管理、应收运费管理、应付运费管理、承运车辆运费结算管理等方面。在这些方面的管理,我们公路运输企业几十年来也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多项严格的管理制度。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改革,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的手工核算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当前客运营收管理手工核算的弊端

按现行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办法,我们运输企业一般使用电脑票据和手工票据两种。电脑票据包括电脑车票和电脑打印的二联式运费结算单,而二联式运费结算单是根据电脑车票的副卷来打印的,通常只打印承运车辆的实际结算价格。第一联交承运车辆用于结算运费;第二联作为存根,附上电脑车票的副卷上交财务部门复核。财务部门审核无误后,根据车号和运输单位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应付运费报表,形成财务往来帐上的“应付帐款-应付运费-××单位”的应付款项。手工票据包括定额车票和手写三联式运费结算单,一般由服务员收款后,直接填写三联式运费结算单。第一联作为存根,交财务部门审核应交售票款;第二联交承运车辆结算运费;第三联交站务部门统计营收,并根据车号或运输单位,按照实际结算价格编制应付运费报表。财务部门凭此报表数据,列入往来帐上的“应付帐款-应付运费-××单位”的应付款项。这种手工核算模式,关键在于财务部门的复核工作一定要落实。从服务员应交售票款的计算,到各承运车辆和营运单位的应付运费,以及支付运费时需要核对存根的工作,整个过程完全依赖于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否则,营收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漏洞,甚至造成损失而财务部门无从察觉。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电脑车票的副卷来打印的运费结算单,完全有可能发生:副卷少而开出的运费结算单多,包括人数多开、半票按全票开、短途票按终点站开等错误。因虚开、多开运费给企业造成损失。

2、手工三联式运费结算单的核算,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服务员应上交的票款,二是按实际结算价开出的运费结算单金额。由于这类手工票据,使用人数众多,使用人的业务素质高低不齐,填写的文字和数字又极不规范,经常发生售票款金额计算错误和汇总错误,造成服务员少交售票款。开出的应付运费结算单,又有可能因车辆类型写错而多算结算价,承运车辆单位或车号写错,以及各单位应付运费的汇总差错,都会造成财务应付帐款的当月发生额及余额帐实不符,不能反映企业债权债务的真实情况。

3、售票员、补票服务员的售票进度情况,不能及时反映。售票款不能及时上交,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售票员、服务员拖欠公款的情况。

4、在承运车辆运费结算方面,个别车主伪造、涂改运费结算单的现象经常发生。由于手工填写的三联式运费结算单,印刷质量不高,单纯靠经办人凭眼力去辨别真假,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我们要求结算员核对存根,但是所有运费结算单都核对存根,工作量十分庞大。据我所知,我们很多单位并没有认真去做,只要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责任心不强,核对存根的工作不能完全落实,那么,用假单结算就没办法发现,造成损失不可避免。

5、由于我们核算售票收入是用客运票价,而开出的运费结算单是用实际结算价核算应付运费。按现在的手工核算模式,很难准确计算已开出的结算单实际票价总额,是否与售票收入总额相符?是否多开?也很难准确算出每月的电脑售票手续费、运费结算的票价差、劳务费收入到底有多少。企业每月的收入情况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

当然,以上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财务部门的审核人员,责任心很强,每张运费结算单都认真地去复核,那么问题就可以避免,漏洞也会堵住。但是,一个中型的客运车站,每月开出的电脑结算单就有10000张以上,每月手工填开的运费结算单也不少于8000张。如按要求全部复核计算一遍,工作量非常大,至少需要4个人每天不停地工作6小时才能完成。由于工作量太大,并且复核的效果和成绩难以量化,所以,当前很多运输企业对这项工作都流于形式。

二、客运营收管理电算化采取的模式和办法

公路运输企业营业收入的管理工作,要做深、做细,必须要有大量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撑。但靠手工来加工、整理、传递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效率低、速度慢,而且也不准确。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微机的普及、操作技能的简单化,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全面加强和改善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2年,我司针对在售票收入核算、应付运费管理和运费结算等环节中,存在的弊端和出现的问题。与电脑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邵阳汽车东站营收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生产、调度、站务、票据和收款、财务审核、财务结算等各有关部门设立了10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营收管理信息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过程集成、功能集成、信息集成”。实现了营收管理信息系统自动计算生成的各种报表数据共享,并且与财务电算化系统,通过数据接口融为一体。为企业提高营收管理水平,加强财务资金过程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营收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在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主要包括票据管理、结算单管理、营收缴款管理、运费结算管理、信息查询等5个子系统,各子系统既独立又集成一体。一张运费结算单一次录入,经复核人员电子审核签名后,所有的应交售票款,以及应付运费的汇总、核算,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并且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各种账表。

1、票据管理子系统是营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所有使用的运费结算票据,包括:电脑打印的结算单、站内服务员补票单、站外稽查人员补票单、包车票、行李票等,必须全部进入该系统管理。领用票据时,录入票据的类型、票据号码、票据使用人,以及票据使用期限。使用完毕或使用期限到期,由使用人缴回销号。为营收缴款子系统和结算单管理子系统,提供票据使用信息的基础数据。结合结算单管理子系统的票据使用数据,和营收缴款子系统的服务员交款信息,系统可随时自动计算生成营收缴款报表。报表对所有服务员使用的票据类型;票据的领取、使用和结存情况;已使用票据应交的售票款、已交售票款和欠交售票款情况,作出动态反映。实时掌握服务员及部门的营收任务完成情况,和缴款、欠款情况,为现金监控和现金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2、结算单管理子系统是营收管理信息系统的重点,完成所有运费结算单的录入、修改、审核和汇总计算。电脑结算单的数据信息,采取从客运电脑售票系统中自动转入数据的办法。由财务审核人员,复核电脑结算单存根所附的车票副卷是否正确,并实行电子审核签名。一切手工填开的运费结算单数据,都通过本系统人工录入。为了减少人工录入数据的工作量和录入差错,保证售票款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只有在票据管理子系统已登记的结算单号码,才能进入结算单管理子系统。录入数据的操作人员,只要输入结算单号码,该结算单的使用人和结算单的类型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不能人为改动;操作人员录入承运车辆牌号和日期后,该车的车属单位、运行线路信息、运行站点,及当日票价,全部由电脑自动录入;操作人员进一步选择录入各站点的人数后,该车按结算协议设定的各站点结算价格,也由电脑自动录入。数据录入后,该结算单按票价计算的应交售票款,以及使用人信息,反馈到票据管理子系统,为动态生成营收缴款报表提供数据。所有手工结算单录入电脑后,同样送交财务审核人员进行复核。审核人员负责复查车号、人数、站点是否输入错误,监督票价及结算价计算是否正确。如有差错,必须进行修正并登记备案,审核无误后进行电子签名认可。只有通过电子签名认可的结算单,才是有效的结算单。系统根据审核有效的结算单,汇总计算结算单的售票价格金额;汇总计算各营运车辆和车属单位的应付运费;汇总计算按结算协议设定的应扣站务费,生成应付运费报表和应收运费报表,为财务系统的应付帐款、应收帐款等债权债务明细核算提供准确无误的基础数据;汇总计算各线路、各车辆及各车属单位的售票价格与结算价格差额,为企业签订相关结算协议和经营决策提供关键信息。

3、缴款管理子系统对服务员上缴售票款业务,实时打印缴款单、登记入帐并汇总计算。服务员的售票款上交数据,由电脑自动反馈到票据管理子系统,自动计算生成营收缴款报表。并且动态汇总当日财务收款员收取的票款总额。该数据每日与银行存款单的金额进行核对,能有效防止财务收款员挪用公款的情况发生。实现了现金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4、运费结算子系统,在营收管理信息系统中,是面向承运车辆结付运费的前台窗口程序。结算员只需输入车主交来的运费结算单号码,由系统自动查找运费结算单的存根数据,结算员核对无误后,进行电子签名,表示该单已经结算。运费结算的金额以及扣除多少站务费用,已在结算单管理子系统中审核签名时确定,这里只负责汇总计算每台车或每个单位,当次或当月的可结算付款金额。由于采取了电脑核对存根、电脑自动计算结付运费的办法,从根本上杜绝了使用假结算单、涂改结算单的现象。同时,系统能按照财务部门结付运费的方式、方法,随时自动生成本单位车辆运费结算报表、参运车辆运费结算报表。报表数据通过财务电算系统的数据接口,自动输入到财务电算系统的凭证管理模块,直接办理支付手续,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5、信息查询子系统能够满足承运车辆、服务员,以及各有关管理岗位的信息查询要求。承运车辆能自主查询已交结算单的运费,和外站结算单的运费结算明细情况。服务员能随时查询本人应交、已交和欠交售票款的情况。管理岗位能查询所有运费结算单的应付款、已付款和尚未结算的明细情况。从而能将财务系统的“应付帐款-应付运费-××单位”的科目余额,落实到每张未结算的运费结算单,保证了财务系统的债权债务帐实相符。

三、实行客运营收管理电算化取得的效果

两年来,我司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营收管理信息系统,使我司在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应收应付运费的核算速度与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加强和改善营收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了营收款管理的全过程监督。从服务员到财务收款员的每日应交、已交售票款都动态显示,有效地防止了挪用公款现象的发生,减少了资金占用,提高了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2、保证了营收核算的准确性。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营收核算,计算精度高,只要按程序正确输入数据,很少引起错误。而在手工核算方式下,计算、分类及汇总工作,数据量较大,难免发生各种差错。同时,使用电脑自动核对运费结算单存根,并自动计算运费的方法,一切造假、涂改车号及人数的运费结算单,已变得毫无意义。从根本上杜绝了造假作弊现象的发生,确保了营收核算数据的正确性。

3、保证了营收核算的及时性。电子计算机以极高速度,处理营收核算过程中各阶段的会计数据,手工方式几个人几天的核算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因而可以确保营收核算数据的及时性。

4、减轻了站务统计人员、财务审核人员和运费结算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核算工作效率。实现营收管理电算化之后,只要将运费结算单数据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存储、输出等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繁杂的数据统计中解脱出来,而且处理速度快、准确度高,从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并且为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