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2:02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1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日常行为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主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以课堂训练为主渠道,以各种教育活动相辅助。训练学生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训练学生诚实守信,礼貌待人;训练学生遵规守纪,勤奋学习;训练学生勤劳俭朴,孝敬父母;训练学生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很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做了一二十年的教育工作,为什么小学生年级越高越不听话,年纪越大习惯越不好呢?是我们的经验欠缺还是我们的方法不对?是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还是我们思想落后?”如何破解这个疑难呢?笔者以为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学校。

一、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态度

“万事开头难。”入学第一周,学校一定要安排教师进行一系列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什么不能迟到?”“为什么要戴校徽?”“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为什么要用礼貌用语?”“为什么走路要靠右行?”……都要和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小学生日常行为起码要做到的基本规范,端正态度、端正思想努力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小学生正在成长期,在日常行为上会反反复复,具有不确定性,这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教育,说一次忘记了再说一次,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得差的适时批评,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一定要讲究方法,要让学生心服口服。态度左右行为,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事在人为,任何时候只要每一位教师看到希望、充满信心,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严格地监督检查、落实到位

学生养成习惯教育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主要在于监督检查不到位、不及时。垃圾乱扔没人管;桌椅乱刻没人管;作业没做没人管……有的老师会说:“我一个人要管50多个人,管得过来吗。”一个人管不了,可以发动学生互相监督;可以成立督导队督促检查学生日常行为;每天利用10分钟时间小结反馈学生日常行

为表现,及时处理,及时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以为常,自然形成了好习惯。

三、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教师身体力行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2

关键词: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策思考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说,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奠基工程,好的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下面笔者谈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一、制定规范明确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要做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工作,首先要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明确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

1.感恩父母,尊敬长辈,孝道要好;

2.离家上学,主动道别,礼貌讲好;

3.进入校园,仪表端庄,校服穿好;

4.学生胸卡,不脏不烂,随时戴好;

5.停放单车,注意上锁,规范放好;

6.遇见老师,主动招呼,问早问好;

7.开门推窗,动作轻柔,安全做好;

8.值日工作,耐心细致,认真做好;

9.讲究卫生,垃圾入桶,习惯养好;

10.教室整洁,桌凳整齐,班容良好;

11.预备铃响,快速入座,用具备好;

12.课堂之上,坐姿端正,专心听好;

13.课间休息,举止文雅,行为要好;

14.同学交往,相互尊重,语言要好;

15.待人处事,一言九鼎,诚信要好;

16.集会做操,精神饱满,快静齐好;

17.眼保健操,闭目坐正,穴位按好;

18.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走好;

19.食堂就餐,排队等候,秩序要好;

20.保护绿化,爱护公物,财产护好;

21.办公室内,非请勿入,规矩守好;

22.晚上自习,专心致志,时间用好;

23.离开教室,熄灯停扇,门窗关好;

24.宿舍环境,干净整洁,公物完好;

25.晚寝纪律,安安静静,睡眠要好;

26.周末离校,遵章守纪,安全做好。

二、强化宣教提高认识

学校要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逐条对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规范的具体要求,明确它蕴含的道理;要在学校宣传栏、校门口、草坪上、道路旁、班级宣传栏等地方设立行为规范提示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要通过理论测试、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熟记规范,认同规范,并逐步把规范内化为日常言行。

三、对照目标强化训练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行动是达成目标的关键。为使行为规范的养成落到实处,我们必须遵循知行统一、循序渐进、抓实抓细、他律与自律的原则,严格按照目标从小处入手,逐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涵。

四、严格督查增强实效

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行为习惯就像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条“新索”来自督查。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督查机制,组织德育处、年段长、班主任、班干部等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督查工作,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年段集会、班会课等时间,时时处处提醒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做好督查整改工作。

五、严格考核奖惩激励

要让学生清楚自身行为习惯的好与坏,考核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要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每月由班主任组织,通过自评、小组评定、班主任评定等方式逐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并评定等级。通过小组讨论、班主任寄语等形式,对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我们不仅要通过评选“文明之星”“道德之星”“美德少年”等活动,对行为规范做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也要对常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同学进行必要的惩罚,以矫正其不良行为。

六、自省自律内化规范

朱熹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方法。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省,要以行为规范的“标兵”为榜样,反思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促使自己努力赶上;反思自己或别人的不良行为,吸取教训并努力改正,使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又细致的工程,需要我们长期的精雕细刻。

参考文献: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3

商丘市第二十中学于2019年5月28日接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转发《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的通知》的通知后,积极行动,认真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措施和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商丘市第二十中学于6月1日前制作《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版面7张,分别悬挂于学校显著位置如教学区走廊、男生住宿区走廊和女生住宿区走廊,并每班下发一张,悬挂于教室显著位置,提供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创造条件。

2、各班于2019年6月2日召开学习《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主题班会,教师认真讲解,学生仔细研读,掌握了新的《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主要内涵和主旨,起到极好的宣传教育作用,效果显著。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构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对课堂教育的补充,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的发展变化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尊重教育的规律、大学生成长的规律;辩证法认为社会是处在一个联系、变化、发展的环境中,片面、孤立地看待问题只会事倍功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用开放性、全方位的眼光看待问题;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观点和方法论指导,掌握了它就能极大地增强大学生et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否则就会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而成为空洞的说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即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高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既要以理服人,又要把大道理和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为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例如,针对家庭比较困难的在校大学生,给予他们勤工助学的机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在此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远远好于空洞的说教。此外,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对大学生而言最大的影响就是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指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坚持价值取向多样性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辩证统一,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立场;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因素,不断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等,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判性、革命性很强的理论学科。首先,它科学论证了社会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前进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有利于大学生客观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也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了最终目标。其次,科学社会主义灌输理论对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树立进步的政治理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动力

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教育都是为特定社会的现实活动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它是为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的。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具体运用的一个过程。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运用。一方面,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有在日常实践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但它毕竟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其内容的深度、广度使他们产生“敬”而“远”的感觉,就像我们三餐中的主食,虽然很有营养,但由于味道做得不好,致使人们不愿享用。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弥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这一缺陷,它能够了解学生想怎么行为、真正需要什么,把思想政治教育这道“大餐”做到“营养”而不失“美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要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来检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不能仅凭一次考试就下结论,关键还要结合他们的日常行为进行评定。因此,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与“思修课”的成绩评定相结合也成为必要。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发展,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最接近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教育模式,能直接面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者能更直接地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从而进一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与升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活生生的素材,是其他教育模式所不能取代的,抓住了这个主阵地,既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更新和丰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为贴近生活,从而增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兴趣。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区别

(一)两者的内涵不同

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辅导员或班主任在课堂之外有计划、有目的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动,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主渠道,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党的理论进行系统学习的过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两者的教育主体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是专业课教师,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过深入而系统的学习,为大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提供了必备条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理应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抓好这一主渠道的教育,如:校、院两级的党团组织,专业课教师课余的指导和教育,但其主要组成仍是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尤其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的进一步深入贯彻,大学生应当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主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两者的教育方法不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大学生的这种理论素养不会自发地产生,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培养起来,因此“灌输”在这一过程中就尤为重要。对大学生的灌输就是指“两课”教师通过课堂有计划、有体系的教授来进行的,课堂是进行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当然,“灌输”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不能把它理解为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应在灌输过程中更多地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创新理论教育的方法。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较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则更具有实践性,它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始终,除课堂的教学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都能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通过主题班会的讨论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掌握,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思想觉悟;通过网络互动大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与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交流,使教育者更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思想,为顺利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载体上有所不同,如前者侧重于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后者则以学生社团、班级、宿舍等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的单位为载体;在教育的直接目标上,前者侧重于学生对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后者更倾向于大学生日常思想品德的显著提高。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结合是关键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属显性教育;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能只抓显性教育,还要狠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但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主渠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脱离,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正是由于两者缺乏有效结合所致。因此,有必要在分析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找出二者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实现课堂理论教育与生活管理的优化结合。

(一)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出发,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课堂理论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体系,只有通过系统地学习才能为大学生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为今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死板的教条,它是随着时代与时俱进的,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也应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要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尤其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文化活动等环节中进行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才能建设成为大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致知于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然得到提高。

同时,要将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体系,将学生的行与知相结合。学界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如何将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现状融人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当中还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目前,较为切实可行的是建立学生思想品德档案、加强学生间的互相监督以及定期由学生进行自我鉴定等,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当然这还有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进一步尝试和探索。

(二)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的实际状况回归到课堂进行总结、分析

在教育内容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讲解。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学生生活中争论较大的问题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提高学生对社会规则、政治观念、道德要求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5

关键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实践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目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教育效果。在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内涵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是指在新课程观理念的导引下,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别是其中可以知识化、集约化的部分进行"集成教学",通过"课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系统的、浓缩的、有逻辑关联的、稳定的、有力的信息支持,并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

目前我们所提及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需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所形成的并不是另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的课程。第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注重教育的实践性,既要依靠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也要依靠学生的自我教育,既要采用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也要依托社会实践、网络新媒体等新的教育载体。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教育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及大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改进方面所希望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规定了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制约着整个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目标应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理论课教育具有衔接性[1],且服从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具有前瞻性、适应性、层次性、时代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等特征[2]。

本文作者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及发展政策为依据,考虑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不同年级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归纳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年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坚定为理想坚持不懈奋斗的信念;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和完善的人格。不同年级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如表1。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

目前,虽然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和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散点状态",内容安排上未能做到层次性和连贯性。内容之间缺乏联系,有的内容反复出现,而有的内容却从未涉及。(2)内容设计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大学生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即认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针对学生实际问题所进行的临时性和短期性的教育。在这种错误认识的误导下,教育者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建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战略性的思考。实际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拥有专属领域,承载特定内容,担负具体职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具备以下特征:首先,先进的教育内容能保障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其次,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满足不同大学生的思想和发展需要,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这样才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内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效性才会获得提高。最后,要注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层次性和序列化问题,以整体化的思想系统设计和实施教育内容。

2004年国务院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根据《意见》要求,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结目前我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划分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时事热点教育五个模块,并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将五个模块内容细化到每个年级,其具体内容如表2。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教育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具体需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是实现由"灌输型"向"疏导型"转变。大学阶段是身心发展接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理性思维的模式逐渐形成,独立的批判性意识也明显增强,因而"灌输型"的教学方法不再能适应其身心发展需要,而需要采用"疏导型"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其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需求,符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三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一方面借鉴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吸收国外有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成功经验,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方法。

其次,要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方式有机结合的新的方法观。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积极活动的方法,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在选择日常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时,既要着眼于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自身优势,更要着眼于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再次,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既要与教育内容相配合,又要适合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心理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等实际情况。

最后,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特点,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在课堂教学中,重点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讨论或辩论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表演或游戏法。当然,传统的讲授法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讲授的主体可以进行拓展,除了辅导员,还可以邀请企业代表、校友、专家或其他相关人士,以开拓学生的社会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拓展活动中,则主要采用实践教学法。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辅导员应注意结合自己的授课风格和特长,将多种教学方法整合、灵活运用,以提高课程教育的实效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载体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传递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载体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教育实效性的发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载体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根据教育内容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载体,以达到部分总和大于整体的效果。其次,教育主体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心理的特点,及时发现和挖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以及时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合文献、调研和实践结果,本文作者归纳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依托的教育载体包括课堂教学、学生组织、主题活动或讲座报告、咨询服务和新媒体等。学生组织主要包括党团组织、班级、社团、学生社区等。主题活动主要包括学术科技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社会调查、参观体验、社会服务和社会实习教育等。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咨询、择业就业咨询、贫困家庭学生个体咨询及其他性质的谈心等。新媒体则主要指网络媒体,包括BBS、QQ、e-mail、飞信、易班、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和工具,网络媒体适用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任何内容模块和专题,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

为使大学生更多的参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丰富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作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内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每个模块的专题内容,设计了课外素质拓展内容。课内教学部分主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课外素质拓展部分则主要依托学生组织、主题活动或讲座报告、咨询服务和新媒体等教育载体,使学生能够在课外体验、实践课内教学内容,形成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外素质拓展内容及载体见表3。

三、结语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以多学科理论为背景,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反复实践,不断摸索,合力推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实现,终将为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冬娱.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新校区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模式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园区化管理为例[D].重庆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0(5)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6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的调查分析

本项研究在与一些辅导员谈话、在学生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等查阅资料以及与“两课”教师谈话的基础上,编制2010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分别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就业择业、学校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馈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概括。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现状及主要特点

1、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在入党问题上,大学生表现了充分的热情。接近2/3的学生提出了入党申请,递交了申请书,进一步分析入党动机得出,热爱中国共产党,希望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学生占37.7%;认为入党有利于就业的学生占25.6%;希望毕业后从政的学生占9%;认为入党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学生占27.7%。

2、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呈现务实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健康,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回答“如果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有56.23%的人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有36%的人回答“如需要,可以献出一切”,有37.7%的人“说不清”。

3、学习风气较好,普遍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强烈要求。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大学生普遍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刻苦读书,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才愿望。有40%的学生对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基本满意,有一半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现状不满意,想改变。

4、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问卷中关于社会实践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接近半数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还有接近40%的学生想参加但是没有机会,仅仅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不想参加社会实践。

5、择业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且更注重实际。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很关注,多数同学对就业形势表示乐观,看重个人发展机会和经济收入,具有较高的期望值。有61%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是乐观的,也有31%的大学生看法是悲观的。

6、总体上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肯定态度。大学生对学校和辅导员老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在大学期间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但同时有一部分学生也认为学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面仍需改进。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思想不稳定,理想信念模糊。大学生在政治上还有幼稚、不成熟的一面,有爱国热情,但易冲动,有正义感,但缺乏政治觉悟。

2、价值取向不确定,知行不统一。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金钱讲实惠;第二,重知识轻品德。

3、道德观出现偏差,诚信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诚信失范的问题日渐突出,大学校园也未能幸免,大学生诚信失范的现象五花八门。比如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合同意识淡漠,瞒哄、欺骗师长等。

4、存在焦虑情绪,出现心理问题。本次调查显示,尽管绝大多数同学思想状况处于正常的发展轨道之中,但一些同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人际交往中存在心理障碍,自我封闭等等。

三、大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依然存在,教育吸引力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其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为了应付工作汇报、检查评比,为了争取和保持某种荣誉和利益。这样一来,高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流于形式,而大学生往往也只是关注形式上的热闹,因而活动过后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久而久之,许多原本积极上进的大学生逐渐对这类活动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使得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两张皮”现象还比较严重,教育实效性不佳

许多高校在观念上会有意无意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成软任务,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习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简单说教,既不以情感人,也不以理服人,最终靠行政手段压人。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实际效果不佳的局面。

(三)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教育方法比较单一

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创新,特别是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并自主发展。

尤其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无形之中加快了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的节奏,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难题。

(四)专业课教师重视不够,教育资源整合不到位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只有不断增强教育要素的协调性,才能使教育取得成效。作为高校教师,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但理工科院校的专业教师,由于大部分是出身于理工科院校的,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远在他们学生时代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因此理工科院校教师在育人方面有很大的片面性。

(五)学校关注就业率,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席卷,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使得当前高校教育关注的依然是就业率,这一指标也被看作是评判学校的标准。为此,学校也不得不更多的注重专业教育,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有所欠缺。而理工科大学生更看重技术能力,更关心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因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转贴于此外,理工科大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四、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教育理念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效果的好坏程度也直接受制于观念的确定。当前,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即是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认知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把学生的成长需求作为学生工作的基点。

1、关注大学生思想。2、满足大学生需要。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尊重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尽量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更要引导大学生需要走向更高层次和境界。3、服务大学生发展。

(二)队伍建设创新

1、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要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家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三要增强专职政工干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学科建设、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

2、组建“导师”队伍。导师制成为学分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制度,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共存互补是在学分制条件下,为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之需而创设的新型管理模式;构建本科导师和辅导员共存互补的工作机制,搭建专业教师教书和育人的平台,调动和激发教师育人的热情,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素质,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从2008年来在全院普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这两年半的教学实践表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规划-分组实施-综合考核三位一体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模式是一套较适合高校教学实际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模式。

(三)环境建设

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因此对于理工科院校,要建设和谐校园,就需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人文气息的相互渗透。主要途径可以借助于树立典型人物,举办特色活动,形成良好风气等来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氛围和社会实践等非课堂教学手段对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有组织的举办各种类型的人文讲座及沙龙活动,开展与人文素质培养有关的征文比赛、演讲等活动。举办各种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展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汲取西方文明成果,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传统道德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对完善大学生完整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工程教育的新模式。首先是对工程教育的再认识,将因材施教的思想与CDio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做人通过做事体现,做事通过做人保证,并在各个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培养出的毕业生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正直且富有责任感。其次是对工程教育改革任务的再构思和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并在工科院系实施本科双导师制,大力加强硬、软件环境建设,应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3、开展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生活教育,它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逐步形成感恩意识,最终化为学生自觉地感恩行为来回馈社会。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识恩、知恩教育。

参考文献

[1]何思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2]蒋丽琳.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困境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0(3).

[3]张斌,骆郁廷.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4]刘志华.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7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安闲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轻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考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生疏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假如说生疏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碰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碰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似乎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假如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注:

[1]齐格蒙·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8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证实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比儿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儿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证。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遇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遇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注:

[1]齐格蒙·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9

一、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关于日常生活世界,埃德蒙・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是发生中的世界,指的是“不掺杂任何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的、普通人直接经验的世界,是日常的意见和信念的世界”[2]。社会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把胡塞尔的哲学加以改造并与韦伯的理解概念(主观理解)结合起来,指出:“我们的日常经验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存在于主观世界之中的文化世界。”[3]舒茨发展了他称之为世俗的而不是先验的现象学,他把先验的意识活动置于特定的文化秩序的背景之中。他认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赋予情景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他把分析的焦点放在了个体对自己的情景界定。对于舒茨而言,情景界定包括了个人依赖于共同的手头库存知识假定,这些知识就是包括了那些能使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书本、车子、房屋、衣服等各类事物组成的那些关于适当行为的概念谱系(舒茨的手头库存知识思想与米德的“概念化他人”相似)。舒茨认为,人们以关于实在的被视为当然的假设为基础而行动。他们悬置了怀疑,从不怀疑事情会是另一个样子。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他们的这种知识菜单,尤其是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是有序的。舒茨因此认为个体运用由他们的社会群体传递给他们的类型化(或理想化类型)来建构世界的。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手头库存知识,即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它支配并已内化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是被教师视为当然的加以认可或接受的,以至形成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实施新课程,接受新理念、新方式,如果没有给教师带来“新生”,反而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无奈和困惑,以致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怪现象。

事实上,人们所有有目的的实践行为都是受知识支配的,一种有目的的实践行为背后有一套系统知识基础的存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吉登斯在分析日常行为的时候,特别注意“舒茨所说的‘手头库存知识识’,也就是我所说的存在于偶遇者之间的共同知晓的知识”[4]。吉登斯用这个概念的时候指的是人们不是常规地自我意识到这种知识,或者知道知识是无意识的。实际上,人们自我意识到的知识和他们能够掌握运用的知识仅仅是他们所操作运用的知识(大多表现为缄默知识)的很小一部分。然而,虽然大部分教师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尤其是教师的缄默知识)缺乏明确的意识,但它实际上影响着教师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做法,指导甚至决定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长期积习便形成了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运用公式或“典型图式”来处理习惯性的不断重复发生的情况的。人们为各种具体的社会活动设定了各种普遍原则,某一情景的特殊具体性会被人们放置于这些普遍规则之中。吉登斯突出强调例行化是个体超越利益而行动的关键原因。他认为依例而行“在心理上使无意识的焦虑根源最小化,是日复一日的社会生活的最重要形式――在惯例的实施中行动者维持了一种本体安全感”[4]。“本体安全感是在可预测的例行化行动中,主体能够自主地控制其身体,而得到一种信任与安全的感觉,而对于本体安全感的追求,通常是主体未意识到的行动动机。”[5]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那么教师的日常教学更是计划性很强的活动。然而,这种计划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是以例行的惯常化的形式,也就是说,每日每时进行的教学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它的惯常化、例行化,表现为“无反思”、“无意识”、“无批判”,而日常教学则是种种惯常化行为的例行发生,是“理所当然”的。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例行化”使得教师的变革意识被渐渐淡化了、模糊化了,以致于已经习惯于已有的经验、教学模式而难以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被一些“常识”和经验阻碍了手脚,被一些所谓的“真理”左右了思维,想当然地、习惯性地思考问题、做事情,循规蹈矩,鲜见思维的创新和热情。课程改革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以及为配合课程改革所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打破了教师习以为常的惯例。迫于现实的压力,教师在无奈和困惑中不得不将这些新方式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于是便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扭曲现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理念也打破了教师惯性化和例行化的日常教学生活。然而,“当惯例被打破时,就有了例行之外的‘惯例’,随着例外的到来,惊喜、狂喜,乃至游戏都回到破坏了的‘惯例’生活中”[6]。“穿新鞋走老路”则是随之而来的必然结果。

二、教师日常教学的惯习化与历史性形成的惯习

布迪厄认为:“所谓惯习,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置换,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身体之中。”[7]在他看来,惯习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因此,可以说,惯习是“知觉、思想和行动的持久地安排形成的系统,由客观环境造成,但倾向于在环境的选择之后稳定下来”[8]。它是一种先于个人而存在并赋予个人以某种社会身份的文化系统和心理习惯,是历史的、持久的、社会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其所特有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惯习。因此,在学校场域中,作为实践者的教师,其教育实践活动并非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制于历史性形成的惯习。长期积习形成的惯习内化为教师认识、解释、评价事物的框架和模型,并以这种框架或模型去分析、说明、论证、评价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至成为看待教育的普遍原则与方法。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也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模式。作为教师日常生活世界的学校场域是指向实践性逻辑的,依循的是实践的生活逻辑,而不是理性的算计和度量。这又不断地加强着教师的日常教学思维及惯习化模式。

日常教学行为的例行化、近于停滞的日常思维维护着已有的行为模式和习惯。一些教师已经习惯于已有的模式和不变的套路进行教育教学。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习惯的方式去应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生活。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大概的估计,对事情的处理已形成固定的惯性化的行为。在经验没有被验证有效的情况下,习惯化地用某一经验处理不同情境下的教育教学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习惯化,形成了固定的、惯常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

对教师而言,日常教学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他们认为“改革就意味着变化原来已经熟练的、信手拈来的东西,就是要增加负担”[9]。对任何可能引起变动的事情都会产生排斥感或加以质疑。因此,要想让教师改变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必须首先去改变他们教育教学的“惯习”。这就需要教师放弃以前的“惯习”并进行新的知识基础的构建,“悬置”已有的经验和习惯,依据新课改的理念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惯常行为。然而,积习已久的惯习通过个体发挥作用时是自动的、非反思的、不证自明的,许多教师的教育经验仅停留在无意识的水平上,很少意识到那些主导自己教育行为的教育理念的存在,也就很难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意识的评价与更新,因而不可避免地囿于教育教学惯习之中。

杜威曾明确指出:“要改革个人长期形成的习惯是个缓慢的、困难的、复杂的过程,要改革长期确立的制度――这是在共同生活的结构中所组成的社会习惯――是更缓慢、更困难和更复杂的过程。”[10]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这都需要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从惯常思维中跳出来,“悬置”和超越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并把固有的观念或行为“悬置”起来作为批判和反思的对象。然而,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件充满挑战和困难的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参考文献

[1]陈尚达.应理性审视新课改下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兼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一文商榷.全球教育展望,2010(8).

[2]范会芳.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3]查夫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Cambridge.UK:polity.1984.

[5]谭光鼎,王丽云.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法]皮埃尔・布迪尔,[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刘少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篇1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少先队工作将继续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精神和学校工作的引领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和上学期少先队活动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范队员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安全教育、爱国教育、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思路

转变观念,热情服务,稳抓常规,追求创新,加强实践报告,讲求实效。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组织各中队和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进教室,不扔杂物在场所;同学间团结友爱不追逐打闹;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开展“校园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之星、安全之星、学习之星)评比宣传活动。并及时检查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2.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校风。

继续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对红领巾监督岗和校值日生的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反馈,以检促进。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努力使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多管齐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渗透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交往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二)、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10月13日”建队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教师节”感恩活动,庆“国庆”系列活动,新生入队活动等。

2.开展各种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校园网等途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少先队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讲座,举行“开心法典”系列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律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升少先队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

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不安全隐患。

4.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节能环保教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努力把基本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他人、爱自己的情感。

5.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开展的“十个道德好习惯”、“日行一善”、“一日常规”诵读等活动要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切实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理想情操教育、培养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言一行抓起,突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小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群英小学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

以《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纲要》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目的;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调查主题开展活动;以教师在平时言行的示范作用为先导;以学生在校园中的显性礼仪“坐、立、行、走、语言”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1.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1)定期组织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及教育交流活动。(2)认真使用好《班主任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3)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加大奖惩力度。(4)抓好班队与学生管理,强化班风建设,努力使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向精细化、特色化、实效化发展。

2.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重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的集体教育,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各班辅导员及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重视德育主阵地建设。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少先队室、图书室、宣传窗、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建好少先队鼓号队。定期开展培训,为少先队活动添彩。做好鼓号队员的新老衔接,使鼓号声更嘹亮更振奋;利用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辟和建立适合少年儿童成长需要的角色训练基地,通过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和提高队员的全面素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浓浓尊师意

1.少先队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

2.队常规教育。

3.出好第一期黑板报,布置好雏鹰角。

4.制定读书活动方案。

5.培训红领巾监督岗值日生,常规十项评比考核。

6.以“庆祝教师节”为主题,开展活动。

7.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8.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9.组织鼓号队开始进行训练。

十月:深深爱国情

1.加强常规教育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第二期黑板报

4.开展“庆国庆”系列活动。“读书节”活动

5.队干竞选。

6.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进行队干上岗培训。

7.举行新生入队仪式。

十一月:感恩教育

1.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

3.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4.第三期黑板报

5.开展玉峰实验学校第二届体育节,体育健体活动。

十二月:切切遵法情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第四期黑板报

3.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4.冬季三项体育比赛活动。

一月:欢天喜地迎新年

1.“我的梦,中国梦”迎新年,班班诗歌朗诵活动。

2.各中队总结本学期工作,把中队计划、中队总结上交大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