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保护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2:49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1

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古树名木、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可移动文物等的保护和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市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工作;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土地、市政市容管理、公安、商贸、教育、旅游、侨务、宗教、地方史志、党史、档案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协同做好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财政投入。

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对本市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或评估,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监督。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识。

每年的三月十三日为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宣传日。

第八条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全社会的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保护规划

第九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要求,组织编制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将其纳入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十条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对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当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保留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第十二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保护规划,编制历史文化街区的专项保护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十三条市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文物、市政市容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保护规划,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关的建设项目的审查、监督和违法建设项目的查处。

第十四条对不符合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专项保护规划的建筑和设施,由市规划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者产权人按照规划的要求,依法予以改造或拆建。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已经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专项保护规划。已公布的规划如需调整或者变更,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按照原批准程序报批并公布。

第三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第十六条具有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者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等,应当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向省人民政府申报为历史文化街区。

第十七条经省人民政府依法核定,海口骑楼建筑街区和府城传统建筑街区为历史文化街区。

海口骑楼建筑街区位于长堤路以南,龙华路以东,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和文明中路以北,主要是得胜沙路、博爱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老街。府城传统建筑街区范围是以文庄路、忠介路为东西轴线,中山路为南北轴线组成的错位十字型街道,主要是北胜街、绣衣坊、马鞍街、达士巷、鼓楼街、忠介路、福地巷等街道。

第十八条对海口市历史文化街区采取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二级保护的措施。

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列入保护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保护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

第十九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保护规划,保持原有自然环境、风貌特色,保护反映历史文化风貌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街巷格局和街道路面特色。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条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特色街巷两侧的建筑高度,改造或拆建的建筑物的总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并保持街巷两侧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建设控制地带内改建或新建的建筑物高度控制在20米以下。

保护和适度恢复府城传统建筑街区范围内的古城墙、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传统街巷格局、历史地名及传统市井文化氛围。

第二十一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者建设;

(二)改变保护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

(三)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四)破坏保护规划确定的院落布局、街巷格局和街道路面特色;

(五)其他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制订保护方案,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区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展览、大型演艺或大型游乐活动等;

(三)其他影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传统格局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危旧房屋进行修复改造应当保持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建设单位在办理修复改造危旧房屋规划审批手续时,应当提交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产生影响的评估报告。

历史文化街区内危旧房屋修复改造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计划生育、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人口规模,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市公安消防部门应当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进行业态调整,逐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功能转换,使其成为观赏、休闲、度假和商业服务的文化旅游休闲场所。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一般建筑物的保护,按照专项保护规划和本条例第四、第五章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二十七条具有一定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近现代建筑、传统民居、商铺及构筑物,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协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为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第二十八条对历史建筑按照下列规定实施分类保护:

(一)一类历史建筑,不得改变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质、色调、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室内装饰。

(二)二类历史建筑,不得改变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质、色调和主要平面布局。

(三)三类历史建筑,不得改变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质和色调。

历史建筑的分类标准和分类名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九条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和维护修缮标准,负责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维护修缮标准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与使用权人对维护、修缮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确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情况,从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予以资助,或者采取依法置换历史建筑产权等方式予以保护利用。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历史建筑所有权人将历史建筑出售或者捐赠给国家。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及其构件;

(二)在历史建筑及其附属建筑设施内,安装影响历史建筑使用寿命的设备;

(三)在历史建筑及其附属建筑设施内,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张贴、涂污;

(五)其他危害、损毁历史建筑或者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因建设工程特别需要,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三十二条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三条对具有特别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经济文化重要活动场所、历史上外国重要机构在海口长驻地等重要历史遗址(迹),由市人民政府设置保护标志,并创造条件予以恢复。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重要历史遗址(迹)纪念标志。

第五章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第三十四条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

第三十五条对已经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由相应的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对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备案,制定保护措施并公布。

第三十六条对集中体现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海瑞墓、丘浚故居、丘浚墓、五公祠、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秀英炮台等文物保护单位,应当重点保护,合理利用。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文物的保护需要,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并公布施行。

第三十七条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人、使用权人,应当遵守不改变不可移动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迁移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行迁移或拆除活动的除外。

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依法予以拆除或搬迁。

第三十八条公民、非文物单位使用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代表性纪念建筑的,使用权人应当与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保护使用责任书》,负责建筑物的管理、维护和修复,接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第三十九条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人、使用权人应当按照规定加强火源、电源的管理,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在重点要害部位根据实际需要,安装自动报警、灭火、避雷、防水等设施。安装、使用设施不得对文物造成破坏。

遇有危及文物安全的重大险情,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人、使用权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险情,并及时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条开辟为参观旅游场所的文物保护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证文物的完整和安全。

参观游览者应当遵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关管理制度,爱护文物及其他设施,不得刻划、涂污或者损坏。

第四十一条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四十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

第四十三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

第四十四条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由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向社会公示,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评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收集、整理、建档和研究等工作:

(一)海南椰雕、龙塘民间雕刻艺术等传统美术项目;

(二)琼剧、公仔戏、海南斋戏等传统戏曲项目;

(三)海南八音器乐等传统音乐项目;

(四)海南黄花梨木家具制作工艺、传统土法制糖工艺、海南粉等传统手工技艺项目;

(五)麒麟舞、海南狮舞、海口虎舞、海口龙舞等传统舞蹈项目;

(六)海南军坡节、府城元宵换花节等民俗项目;

(七)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以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四十六条市人民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进行整体性保护。

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所涉及的建筑物、场所、遗迹等,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

第四十七条市文化、商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传统艺术、工艺等特点,对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全面记录传承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对传承人授徒传艺或教育培训活动,从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给予适当资助;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传承人在经济上给予适当补贴。

第四十八条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传承义务:

(一)保存、保护所掌握的知识、技艺及有关原始资料、实物、场所;

(二)积极开展展示、传播等活动;

(三)按照师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培养新的传承人;

(四)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义务。

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市文化、商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程序,另行认定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怠于履行前款所规定的传承义务的,由市文化、商贸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

第四十九条市文化、商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对民间传统艺术工艺进行挖掘、整理,允许私人开设专题博物馆、陈列馆,举办各类展示和演艺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

第五十条市文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支持名、老艺人传徒授艺。鼓励和支持通过节日、展览、培训、教育、大众传媒等手段,宣传、普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

第五十一条利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艺术创作、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等,应当尊重其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防止歪曲与滥用。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依法负有保护海口历史文化名城职责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专项保护规划的;

(二)违法调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各类规划的;

(三)违法调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

(四)不按照本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履行审批和其他监督管理职责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施工建设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的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或者补救,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未经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或者在核心保护区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展览、大型演艺等活动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或者补救,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或者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二项、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安装影响历史建筑使用寿命的设备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对单位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批准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对单位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项规定,在历史建筑及其附属建筑设施内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造成不可移动文物损毁、灭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未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安装、使用设施对文物造成破坏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遇有危及文物安全的重大险情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险情或者未及时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

第六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场所保护标志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2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0元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破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的,由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可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八章附则

第六十四条本条例具体应用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六十五条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六十六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二)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不可移动文物,是指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的物质遗存;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第六十七条本条例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照特点主要分为七类。

历史古都型: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的城市,如洛阳、西安、北京、南京、开封等。

传统风貌型:保留了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商丘、大理、平遥等。

一般史迹型: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主要体现方式的城市,如济南、承德等。

风景名胜型: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苏州、桂林等。

地域特色型: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敦煌、丽江、拉萨等。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2

在贵州,民族地区传统民居所用的建筑材料多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泥土、石头、树木、竹子、秸秆等都可以作为建房盖屋的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基本是随处可得,极少耗费能源资源,几乎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贵州黔中镇宁、平坝一带的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群众因地制宜,以石条或石块砌墙,以石板盖顶,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冬暖夏凉,防潮防火,美观大方。而且,石料在这些地区是随地可取的材料,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

贵州省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给人一种极强的审美感受。其中尤以“干栏式”建筑的吊脚楼最具特色。贵州山区苗侗人家的吊脚楼大多依山而筑,建在斜坡面上,后部与坡坎相接,前部用木柱架空,像是吊着几根柱子,其造型从纵剖面看,形成了“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独特景观,在观察这些吊脚楼的时候,毫无生涩呆滞的痕迹,尤其是在依山傍水的苗寨,那些顺山而建的吊脚楼就像一只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翱翔于苗岭之中,给人一种甜美的享受。

贵州传统民居体现的是农业社会的居住模式,在生产生活资料较为匮乏的情况下,贵州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虽形式多样,但都体现了民居实用性的特点。苗族、侗族、水族等民族的传统民居都为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一般都分两层或三层。底层存放杂物,堆放柴火,存放犁、耙、锄等生产工具,便于存取;中层住人,使人离地而居,既避免了虫蛇猛兽的袭击,又保障了人不受湿气的影响;上层储粮,既可避免粮食受潮,又可随时取用,十分方便。

民居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农村,民居的附属建筑也同时具有生产的功能,譬如饲养家禽、家畜,还有房前屋后空地上开垦出来的菜畦。贵州苗侗人家的吊脚楼建筑或一家一栋、自成一体,或聚族而建———同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互通有无。吊脚楼的主楼一般为三开间,正中一间前有回廊后又偏厦,左右两侧另设厢房。回廊于二层出挑,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xil),民间有一说法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此外“嘎息”还可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神话和族群迁徙历史的地方。偏厦多用作厨房或磨房,厢房一般为卧房,或作绣房、织布房、芦笙房等。大多数吊脚楼把在二楼地基外架上的悬空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方便喂养和耕种使用。

信仰、风俗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质。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不同的信仰和风俗都在传统民居上有所体现。例如贵州的苗族家庭在正对大门堂屋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圣灵的神龛。结合苗族吊脚楼的结构,可以看出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是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苗族同胞祖先崇拜的信仰在吊脚楼上充分完美地体现出来。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而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一方面顺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注意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民居与环境的和谐相生。例如贵州的苗族、侗族生活的地方炎热多雨、地面潮湿、瘴气浓重,为适应这种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他们发明构建了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具有通风干燥、安全实用、凉爽舒适的特点。而且苗侗人家的吊脚楼也非常尊重自然,不会盲目地大规模挖山平地建房,根据当地地势、坡度的不同,吊脚楼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分为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和平地起吊式,顺山就势而建的吊脚楼很好地避免了水土流失并维护了生态平衡。

危房改造中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出现的问题

我国全面启动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第二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农房设计建设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体现民族和地方建筑风格、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推进农房建设技术进步。尽管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过程中,思想上很重视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工作,坚持“能避则避、修旧如旧、适度调整”的原则,尽量保护传统民居的风格不受破坏,然而改造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过分强调风格一致、整齐划一,加之危房改造开展多服从于行政安排,从而影响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

过分整齐划一,忽略了传统建筑文化。我们调查中发现,伴随着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逐步推进,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投资,实施了许多扶贫开发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居住条件、生计方式等。但是新建的水泥房或式样统一的民居房,并没有彻底改变这些地区贫困落后的局面,反而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遭到破坏。国家危房改造政策下的安居工程,把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生存条件恶劣的村民们,集体搬迁到新式住宅,虽然改善了居住条件,但村民们也被迫改变沿袭了数千年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传统民居的彻底更新,依附在民居建筑上的民族生产生活文化、、风俗习惯也被忽略或摒弃。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杨中村,把居住在石山区、交通不便的群众集体搬迁到公路沿线,从外观上看,新式建筑整齐划一、非常美观,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传统的布依族建筑文化却已经不存在。

政府行政命令,忽略了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危房改造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程,它也体现了政府的经济目标。2008年底,中央出台了《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列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举措;2010年的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贵州省在危房改造中除了解决村民的住房安全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如农家乐的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危房改造工程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拉动了内需,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但却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1]p171-187。作为危房改造首个试点的贵州省在危房改造的面积上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对政府补助的困难户,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而且,式样统一,建筑材料也基本一样。这种有限的居住空间和统一的模式,使民族传统建筑得不到保护。

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保护难的原因

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民居建筑文化在内的“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和变革性,……传统文化是历史沿传下来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文化体系中既可以传承,也可以变异”[2]p204。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也已经纳入了全球化的范围。贵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逐渐从小农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苗族传统民居中的“美人靠”和用于置放碓、磨的偏房等已逐渐失去其功能。随着外来文化不断涌向民族地区,各种新鲜事物不断充斥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眼球,农村民居的建筑样式也在不断更新,新式、美观的建筑样式不断涌现。我们调查发现,在当前的危房改造中,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对传统木质、石质、土质民居的认同度大大减弱,他们几乎都把拥有一套新式的砖混结构住房作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笔者曾到苗区调查,部分苗族群众说:“不能只让我们住木房,你们住砖房!”

搬迁环境的改变。贵州民族地区传统民居的重要特点就是与自身所处的环境相得益彰。脱离原建筑的环境,要保护传统建筑就十分困难了。例如在我们调查的苗侗地区,政府把居住在交通极为不便的高山密林里、生活贫困的少数民族群众集中安置在公路沿线的平地或坝上,传统吊脚楼建筑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和建筑条件。

建筑材料的欠缺。近年来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砍竹伐木进行了严格规定。由于建筑材料的限制,许多民族地区已很难建盖传统的全木结构房屋。其次,就算获得了林木的采伐权,也还得交高昂的育林费。再加之木质房屋每隔几年都要整修,所以许多村民认为非常麻烦,纷纷用新型建筑材料对老屋进行改造,并大量吸收外来的新式建筑风格。建筑材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天然材料阶段、人工材料阶段、有机材料阶段,直到现在的新型建筑材料阶段。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所依赖的天然建筑材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就显得十分困难。

投入经费的不足。虽然国家关于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民居改造要体现民族和地方建筑风格,尽量保护传统民居的风格不受破坏”,但是我国危房面广、数量多,改造资金本已非常紧张,很难再承受保护民族传统民居需要支出的额外费用。这里就出现一个悖论:危房改造是用有限的资金,解决最困难农户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问题,不能搞扩大化,要注意在建设标准上不能走过了头。如果建设标准要求过高、改造费用增加都可能导致农民借债,使贫困农民更加贫困;而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中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却是更高层次的一个需求。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做好资金倾斜与平衡,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传统建筑人才的匮乏———能工巧匠后继无人。贵州民族地区传统建筑之所以能够因地制宜、经济实用,从根本上来讲是源于建筑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从技术性的角度来说,苗、侗族的吊脚楼和布依族的石板房等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各异,建筑技艺也是各不相同,传统的工匠技师并不靠图纸来完成建筑的每一道工序,他们依靠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熟能生巧。例如吊脚楼的整个构架均以榫穿铆相连,无钉无栓,工匠从构思、设计、建造到完工,对作为建筑材料的数百根梁枋的大小长短和开铆作榫的部位以及复杂的力学估计等数据皆胸有成竹。然而,随着群众对民族传统民居认同的趋弱、甚至淡化,传统工匠早已被新式工匠所代替。伴随着传统民族能工巧匠的老去和离世,传统建筑技艺也在慢慢作古,传统建筑艺师后继无人。

贵州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保护问题的思考

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流失。是一种客观事实,保护需量力而行民居建筑是地形、气候、建筑技术、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社会生产力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有其自身演变的过程。在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伴随着危房改造的推进,民居的结构形式和风格取向,自觉不自觉地发生着变异、调整和重构,这是时展下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嬗变是自然而然的,民居建筑文化不必要进行原原本本的保护,也不可能在危房改造中实现全面有效的保护,传统民居变迁作为一种客观事实,保护需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选择传统民居建筑较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实施重点保护。现代化进程中,不仅仅是传统建筑文化,而且整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和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民居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特殊的文化意义。[3]p29如果“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必将很快流失。特别是人口数量在10万以下,甚至1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它们几乎没有能力对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实事求是讲,所有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危房改造中都要按传统来修建,实行全面保护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认为,可以选择一批有特色的民族村寨进行重点保护。例如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的郎德苗寨,吊脚楼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配合风雨桥、芦笙场等公共建筑彼此呼应,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民居建筑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整个村寨至今古香古色、风韵犹存。

危房改造中可以多途径获得资源支持,扩大保护覆盖面。危房改造中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单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多途径解决资金、资源问题,在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面上获得突破。针对民族地区危房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传统民居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首先,可以从制度上保障危改资金来源,例如“创设农村危房改造公积金贷款法律制度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渠道”[4];其次,可以吸收社会福利、慈善资金,例如可以利用福利资金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支持困难农民盖房,加大福利资金投入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危房改造的比例等。第三,政府的相关部门落实优惠政策,也可以解决改造户经济困难的问题。在开源的同时,做好节流,各相关部门都应该相互协调从服务民族地区危房改造工作的大局出发,简化项目审批手续,针对危改工程提供各种优惠措施,减免相关行政性、服务性收费。国土部门可以在宅基地的审批上简化手续,同时给予特殊照顾,减免土地占用费;林业部门可以对危房改造林木使用减免育林费;建设部门可以免费提供改造户型的图纸资料;供电部门可以减免电表安装费;金融部门可以负责帮助危改户解决急需的建房资金,加大小额贷款的力度等等。针对危房改造过程中,劳动力难以为继的现象,政府部门可以发动民兵、人民武装部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时组建危房改造建设兵团,以解决民族地区危房改造和整治工作施工劳动力不足问题。[5]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3

关键词:建筑遗产立法保护中国建筑思想20世纪遗产保护条例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法治国、提升诸方面治国理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城市建筑的文化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城市建设新理念、城市治理新模式,以及具有国家视野的文化能力与城市建筑的发展治理息息相关。倡导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落实到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主题上,就是要在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思考:在农耕时代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特征的前提下,当下工业时代究竟要传承怎样的文脉以迎接时代挑战?中国的不少城市被国内外人士贬为没格调,它除指中国城市“千城一面”、肆意大拆大建外,还指中国建筑设计界丢失了自信与自尊,这说明我们的国民长期缺乏必要的城市建筑文化教育。面对中国高速行进的城镇化步伐,面对建筑遗产保护策略上的道德文化自觉与法制规划的缺失,在法纪不彰的时下,仅靠道德治国,真无异于“叶公好龙”,因此法制必须先行。本文结合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2014年4月29日成立的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的任务,提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立法”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关于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问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提出:“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产相比,20世纪建筑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正因此人们往往忽略了它们存在的意义,造成20世纪建筑遗产在各地不断遭到损毁及破坏……”为此,要开展20世纪建筑遗产的科学评估,要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要研究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合理利用的策略。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近50%,城市化步伐给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多重“隐忧”。归纳其中隐患,本质上是对城市文化软实力认知不够。当下的城市化太偏重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忽略文化与历史的价值,呈现粗放发展的“非集约”状态。笔者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窗口和风向标,但文化更是历史的记忆。也就是说,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文化是流动的,也是积淀的;文化是动态的,又是传承的;文化是积累的,但又是发展的。应告诫那些在城市开发上大拆大毁者,当下城市任何割裂文化发展历史或搞文化虚无主义的行为,最终都会给文化的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积累,两者相互依存、联合发展。因此,要正视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如下问题:1.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共识;2.建筑遗产保护更新机制体系不健全;3.在5年到10年内建筑遗产迅速消失的现象难以缓解;4.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支撑明显不足;5.各级政府对城市化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缺乏观念,致使建筑遗产难以成为资源;6.全社会在缺乏建筑文化自觉意识的大前提下,普遍认为20世纪建筑没有什么保护的必要,这种传统观念阻碍着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进程。

从法制的层面看,主要缺陷是:1.从国家层面对20世纪建筑遗产或称近现代建筑专门法令缺失;2.地方保护法规与规章随着地区差异而存在法理不足、保护标准参差不齐的缺陷;3.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含义的局限,没有赋予20世纪建筑遗产或20世纪遗产等更宽泛的含义;4.虽然我国已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7月1日实施),但没有对20世纪遗产保护利用的明示;5.现有相关所有建筑遗产保护的法规(很有限),基本不能担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要求建设“人文城市”目标的职责。

基于此,再不完善20世纪建筑遗产的条例或法规,中国将再遭受一次(恐怕是)最后一个城市记忆的被涤荡的“灾难”。依法保护有记忆、有乡愁的中国城镇势在必行。

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的丰富含义

联合国世界遗产语境下的遗产名录是基于“突出的普遍价值”而设立的,其含义是指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应从历史、艺术以及科技的视角发现其具有怎样的普遍价值。完成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认定并登录,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保护、修缮、再利用乃至公众参与及明晰产权关系、政府与企业资助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在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认定中如何坚持必要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则,借鉴文化遗产的普遍性、多样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项内容极为重要,所选建筑应是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具有突出的影响力、文明或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人类历史阶段的标志性作品、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居住建筑、与传统或信仰相关联的建筑(就中国20世纪建筑而言:中山纪念建筑、抗战纪念建筑、辛亥革命纪念建筑等均属该价值观的项目)。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为具备申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资格。

其一,在近现代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有重要地位,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体现中国城市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其二,能反映近现代中国历史且与重要事件相对应的建筑遗迹与纪念建筑,是城市空间历史性文化景观的记忆载体,同时,也要兼顾不太重要时期的历史见证作品,以体现建筑遗产的完整性。

其三,反映城市历史文脉,具有时代特征、地域文化综合价值的创新型设计作品。

其四,对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诸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是技术进步与设计精湛的代表作,具有建筑类型、建筑样式、建筑材料、建筑环境、建筑人文乃至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特色及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其五,在中国产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坊、商铺、厂房、港口及仓库等。

其六,中国著名建筑师的代表性作品、国外著名建筑师在华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代表20世纪建筑设计思想与方法在中国的创作实践的杰作,或有异国建筑风格特点的优秀项目。

其七,体现“人民的建筑”设计理念的优秀住宅和居住区设计,完整的建筑群,尤其是新中国经典居住区的建筑作品。

其八,为体现20世纪建筑遗产概念的广泛性,认定项目不仅包括单体建筑,也包括公共空间规划、综合体及各类园区,还包括与建筑同时产生并共同支撑创作文化内涵的有时代特色的室内陈设、家具设计等。

其九,为鼓励建筑创作,凡获得国家设计与科研优秀奖的项目,并同时具备上述条款中至少一项内容的作品。

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条例》立法编研的建言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从法理层面上,20世纪建筑遗产在宪法、地方法规、规章等方面存有断层,行政法规更缺失,致使法律体系无严密性;地方性法规的名称与定义不同,不仅与国际不接轨,在自身体系上也有弊端;最重要的是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政策缺少国家层面的全局性整合,仅依靠国际和条约,难以综合确保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在城市中的地位,“建设性破坏”、“保护性破坏”会时时发生,立法保护势在必行。

建言一:宪法需补充建筑遗产尤其是20世纪遗产保护的内容。

在深入解读分析某些发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时发现,他们的保护与利用作法上有深度可借鉴,是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即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国民文化自觉、国民责任义务相结合,不少国家的宪法文献中均有文化遗产保护的条款,如意大利在宪法第9条强调,“共和国保护国家的风景名胜、历史遗产与艺术遗产”;俄罗斯宪法第44条中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关心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珍惜历史文物”;西班牙宪法中也明示,“公共权力保障保护和丰富西班牙各民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财富以及构成上述财富的各种财产,而不论其法律体制与标题”;印度宪法中更要求,“保护国家重要纪念物和地点必须经议会以法律宣布的一切国家重要纪念物、有艺术或历史价值的地点和物品……每个公民应恪守这个基本义务……”;韩国宪法第9条说,“国家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光明……”虽然未将文化遗产保护写入宪法的国家并不意味着对文化遗产不重视,也不等于缺乏基础,但至少说明尚未从国家文化的高度去认同文化软实力对民族振兴、城乡建设、留存记忆与创新的价值。因此,我们在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有必要构筑文化遗产,尤其是近现代遗产(20世纪建筑遗产)传承发展的法制基石,需将建筑遗产保护纳入国家体系之中。

建言二:建构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法规要破“难题”。

首先要解决如下迫切问题:要能够应对各地政府在涉及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中的权力决策之违法行为;要解决在城市更新建设中与宪法及相关法律不一致的权力问题;要解决不同城市与地区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分级保护原则;要研究如何作为才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非但不损伤害近现代遗产、还能促进城市健康且生态地发展;“不改变文物原状”之论对20世纪遗产(含工业遗产等)是无法适用的,必须从法律层面予以有针对性的说明;要把好评审关并建立起跨行政系统的管理体制、机制,这是必须有法治保证的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策略。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或发挥跨行政协商机构作用,或逐步展开“大部制”管理,这是真正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关键,否则,一切均为无法保障的议论,最终受害的是中国城市文化与历史的记忆,是中国文化安全的自我丧失。事实上,与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及立法的缺位相比,我国在执法、司法、守法诸方面存在更严重不足,迫切要解决的不是城市规划设计本身,而是管理者以身试法、知法犯法的种种“破坏行为”。

建言三:立法编研《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条例》的可行性思路。

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三章第57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制订行政法规的,应向国务院报请立项”,第72条“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那么,《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条例》也应按此执行。需要关注的是,目前20世纪建筑遗产虽对城市变迁与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但它却在法律层面上与“文物”概念太不对等,此种观念之差不解决将导致日益严重的错位。应承认正在修编的《文物保护法》的框架仍显粗糙,症结在于它不是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立法的。硕大的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20世纪建筑遗产是被大为忽略的一类,所以从文化遗产的精细化管理出发,要不怕立法的“平行”与“加法”模式,如英国的文化遗产立法基本上呈现六个平行状态,即古代建筑、历史街区、纪念物、遗迹遗址、文物、美术工艺品。结合中国国情,应在适合国情基础上制定相应对策:

其一,应针对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需要立法,由国务院主管,制订行政法规,同时配套全国统一的实施文件及地方细则,解决当下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改造中遇到的无法可依的问题,使之在实施“十三五”规划中派上用场。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4

中国古建筑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代表着所在地的历史文脉,放映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好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是我们文物工作者的使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明确古建筑保护的目的,探讨古建筑保护的理念和方式,坚持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以最前沿的思路和最有效的手段去保护古建筑,传播和普及古建筑保护的知识,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关键词】

古建筑;价值;保护;思路

中国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每一件保存下来的古建筑都是弥足珍贵的国宝。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是对一个朝代的见证,是一个城市的文脉,他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民的社会生活状况。建筑本身是一卷丰富的历史档案,它忠实地反映了我们的过去。古建筑能否在我们当代人手中安然无恙地继承下去,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正视面对的严峻问题。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是历史托付于我们的重要使命。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产生的,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等。例如,传统建筑体现出传统的伦理观念。从古建筑的宫、殿、门、阁,体量、形制、色彩中我们可以判断等级、贵贱,从庶民的宅院到帝王的宫殿,都是有严格的布局、井然的秩序,反映着人的关系与地位的差异;中国古建筑善于将功能多样、风格迥异的建筑单体通过空间序列上的安排、组合,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反映了传统文化追求多样性统一的特点。

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件艺术臻品,或厚重雄浑,或华丽繁缛,台基、立柱、斗拱、屋顶,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比例协调生动美观的图画;若是群体建筑,重重院落,主次有序,更会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除了建筑本身的架构之外,建筑的门、窗、天花板等及装饰图案更是依据建筑的不同等级和功能表现出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工匠们精湛的制作技艺。

古建筑代表着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从春秋末年到秦汉时期,古建筑从干栏式建筑到梁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到穿斗式木构架形式,出现拱券式、叠涩式艺术风格,高台建筑、重楼建筑相继确立了自身的体系,成为日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体构造形式。到了隋、唐、宋辽时期,古建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类型的更完善,建筑技术上组合梁柱的运用,辅作层的出现,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广泛使用图纸和模型等。从斗拱使用范围的扩大、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建筑群的发展,到《营造法式》的完成,中国古建筑无论是在实践操作上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元代建筑技术中已使用减柱法、移柱法、外檐大额作等工艺。中国木构架结构建筑经过三千年的发展,由简陋到成熟、复杂,再进而趋向简化。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明朝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建筑群的成熟,将各种大小不同、形式不同的建筑巧妙组合,重重院落中建筑的不同组合与庭院空间的变化使他们既适应功能要求,又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斗拱比例减小,构造简化,逐渐退化为装饰,摒弃了宋金以前木构建筑以斗拱拱材的高与宽为“材”,以斗拱两层拱之间的高度为“”作为模数来权衡设计的方法,开始以的宽度――“斗口”为基本模数衡量古建筑的体量大小,简化设计,这些建筑技术的进步反映了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高度。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区域发展与老城区保护发生矛盾时,一些古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老城区成片消失的同时我们的城市正在走向雷同,耸立的高楼,拥挤的街道,闪烁的霓虹灯,少了一份人情味和归属感,城市变得没有特色,没有文化底蕴了。之所以在古建筑保护中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古建筑的保护理念与实际操作严重不符。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古建筑呢?

第一,要明确修缮古建筑的目的。古建筑保护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防止其损毁,延长其寿命,而且需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充分地保留自然对其留下的历史烙印。

第二,要研究保护什么的问题。古建筑保护首先要保存建筑本体,因为许多历史综合信息只能依赖建筑本体而存在,保护古建筑原来的平面布局、造型、艺术风格,才能完整地保留下古建筑的各类信息。中国古建筑的主流当属木构建筑。现存的木构建筑中,大多是明清建筑,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存世极少。木构建筑是榫卯结构,在保护时要关注建筑本体、建造工艺、手段以及周期性的维护方法等。

第三,要探讨古建筑保护的依据。《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古建筑的修缮原则:“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有学者认为文物法所提的“原状”是指该建筑物初建时的状况,是健康的状况,而不是残破的状况;是未经后人拆改的状况,而不是被拆改后的面目全非的状况。衰败破旧不是原状,是现状。现状不等于原状,对于改变了原状的文物建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尽早恢复原状。对于影响整体的局部问题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损坏状况采取不同方法,以延续现状。同时要尽可能把维修工程控制在建筑内部,避免对建筑外貌做大的改变;另外要尊重传统木建筑的维护方法,关注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修缮古建筑只有按照原形制、采用原有材料、使用原有技术、实施原有工艺进行认真修复、科学复原,这才是搞好文物古建筑修缮的根本保证。

第四,要注重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古建筑的修缮有多种方法,应根据损坏状况采取不同方法。在确保文物建筑的安全性、完整性、原真性的同时,要将对文物建筑本体的干预减小到最低限度,不得任意扩大修缮范围。

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中西方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都在进行探索。欧洲的一些国家不仅在大学里开设了古建筑保护和修复专业,而且社会上也有专业性极强的古建筑修复类工程公司。我国在古建筑保护与重修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中也走了不少弯路,例如,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营建没有价值的人造景点。

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遗产的类型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从国家到地方、从专家到百姓对遗产的认识正逐步加深,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重视,这必将提高我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也必将会大大提高我国古建筑保护的水平。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5

【关键词】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开发

一、前言

重庆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北部,东临嘉陵江,背靠歌乐山,距沙区中心仅3公里。古镇始建于公元998年宋真宗咸平年间,清朝初期,因盛产和转运瓷器,得名磁器口,是中国唯一位于大城市都市核心圈的历史文化古镇,是嘉陵江下游历史著名的商业码头。古镇保存着老重庆的建筑风貌,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是老重庆的缩影,也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中最重要的传统历史街区。其中核心区域的磁正街、横街与黄角坪巷的历史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磁器口古镇具有典型的巴渝沿江山地城镇建筑风格。街区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形成若干个曲径通幽和富于转折变化的小街巷。街巷的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面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古镇的建筑大多是明清建筑风格,有小天井四合院建筑,有穿斗木壁结构的小青瓦民居,有砖木结构和砖石结构的院落,也有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各种建筑相连成片,构成独特的山地沿江城镇建筑景观和风貌。

二、磁器口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保护整治前存在的问题

解放后,由于主要交通从轮船转变为机动车,以及航运码头的变迁,磁器口的区位优势逐渐消失,加上产业不发达,经济慢慢落后,社区便逐渐衰败下来。到90年代,磁器口附近仅有几个濒临破产的工厂,而居住其中的也多是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至此,它已经丧失了交通枢纽、小型工业和手工业企业驻地、工商业等城市功能。

由于长时间的萧条,街区的物质性衰败也随之而来。至2000年,磁器口街区的传统建筑中35%以上属于质量较差的建筑,15%属于危房,面临倒塌危险;基础设施(水、电、气等)和环境卫生设施(厕所、垃圾集运)等严重滞后,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并由此而导致居民乱搭、乱建、乱架(电力、电讯线)、乱堆(垃圾)等自发行为,破坏了传统的空间环境特色;而且这些乱搭、乱建、乱架、乱堆行为又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增大了火灾、雷击等事故的机率。

(二)保护与开发措施

针对磁器口街区存在的问题,2000年政府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为基础,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针对街区功能性衰败,提出以旅游带动当地发展。结合建筑保护整治,引入60余家餐饮企业,形成一条有重庆地方特色的美食街。此外,引进旅游商品经营者,如字画、传统手工艺品等,最大化开发街区商业价值。针对街区物质性衰败,提出通过建筑和城市规划手段改善物质环境:对历史民居的保护;在保持原有建筑外貌的基础上,内部增设基础生活设施。如生活能源由原来的煤炭改为燃气,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为居民提供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对于残缺的建筑进行“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修复。同时,对于增建建筑,与历史建筑有所区别,以保持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并且从2001年开始,对街区重点建筑(张家院、里家院、钟家院等)进行了抢救性维修(更换损坏构件、粉刷墙面、改造内部功能等);对街区景观风貌的保护。在重要街区的建设中,除对传统民居在建筑设计、材料、色彩、尺度有严格要求外,街区的景观风貌也有所注意,如街道路面保持石板街的特色。原有的电线杆、电缆拆除、下埋。同时,对户外的门面、店招等也做好规划,制定相应的措施,采用传统的形式与和谐的色调,充分体现明清时期的文化风味。同时,街道小品,如果皮箱、公厕、路灯等都具有“明清特色”。

(三)改造后的成效

改造完成后,磁器口街区确实有了明显改善。首先,被定义为商业街的磁器口古镇有了新的城市功能,旅游业带动了餐饮业、手工业、及其他许多附属产业,古镇的经济在逐步复苏;其次,针对核心街道——磁正街和横街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环卫、消防等市政设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条件。最后,通过规划整治,对核心区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建筑采取控制,周边城市风貌协调处理,磁器口特有的历史风貌和巴渝建筑本色得以再现,磁器口原有的线形街道空间和宜人的空间尺度得到保留。

磁器口古镇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还制定了明确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继承和发扬了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恢复磁器口码头为旅游、交通性码头;发展磁正街的传统商业经营活动;开发地方特色小吃和传统手工艺;开辟茶楼、临江观景等各种休闲活动场所;举办传统节日庆典。从建筑空间到功能业态再到居民生活,整体地营造了反映地方人文景观的生活场景,使磁器口这个一度衰落的历史街区再度充满生机。

三、几点思考

(一)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复苏的策略

磁器口古镇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从经济性和社会性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首先,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磁器口古镇成功地创建了旅游品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传统手工业与餐饮业的复兴以及小商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既增加了就业岗位与居民劳动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了当地的商业铺面租金,增加了居民的租金收入。第二,磁器口附近的企业重获新生。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有所发展,一些已经消亡的企业也陆续开始重新经营。

更令人欣喜的是,旅游业的繁荣和环境的改善也提高了磁器口的吸引力,根据磁器口管委会统计,居民数量在过去几年中已实现了持续增长。社会人口结构积极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保护开发工作的社会接受程度很高。

(二)与主城衔接上的不足

历史街区是现代城市的一部分,在城市不停地新陈代谢的同时,如何与传统风格的街区有良好的衔接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方面,磁器口历史街区的改造工作是相对滞后的。从沙区去往磁器口,有两条道路:一是走沿江的沙滨路,这条路多为自驾或打车前往;如果公交出行,则是从沙坪坝北街经劳动路、教院路、金沙正街到达。这条公交的必经路线,从沙区核心到磁器口,虽然只有短短的3公里,但却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街道两边的建筑较为破败,景观、路标等设施不完整,街道空间环境品质不高。

2005年,磁器口被确定为重庆亚太市长峰会的接待点,为此专门对这条公交路线的沿街立面进行了整治工作。可惜整治仅限于建筑表皮处理,而且会议结束后,这条路线仿佛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再次被人们所遗忘。整治了外立面后的街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再次沦为城市消极地带,呈现出肮、乱、差的景象。

纵观古今中外,有很多成功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案例。例如法国里昂北部的哈格西埃街区的保护与开发。里昂虽然远在欧洲,但其城市地理环境与重庆有相似的地方,且哈格西埃街区是二战时期的产物,与陪都重庆的时间段一致。这个始建于1931年的街区,是为解决大量工人的房屋问题而建造的,在二战后一度十分衰败。但是80年代后,里昂政府认为这个街区是城市文化载体的象征,是老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战到二战这个特殊时期历史的见证,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保护。为此,政府对其进行了改造,其内容包括完善街区的供电、供水、及相应的功能等。更重要的是在考虑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区的衔接问题上时,法国人给予额外的重视,他们通过结构性景观道路的美化、加强城市地标之间的联系、新建设应强化结构性景观等方法,来完成新老城市过渡的问题。这些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借鉴的。

(三)街道空间环境改善

重庆与成都自古便有文化的交融,巴渝文化是不可分割。在成都,宽窄巷子也是承载当地历史的街区,它的改造方法与磁器口大相径庭,没有保留太多原先的建筑而是大量重新建造,仅在建筑风格、建筑空间上给予呼应。尽管大量的新建,丢失了文化遗产最为珍贵的原真性,但就其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处理而言,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宽窄巷子针对不同类型的店铺,使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例如,小吃店、咖啡馆和茶馆等店铺,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相互渗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使店铺将活动的一部分转移到檐下或者建筑外墙边缘,充分发挥了这些空间的公共性;对于零售店、酒吧和普通饭店,建筑空间与街巷空间在空间划分上独立,但在视线上融为一体,功能上相互依存。店铺内发生的活动为街道上的行人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同时街道上的行人是店铺的潜在顾客,这些店铺通常弱化建筑外墙的存在使之成为联系两种空间的纽带,例如用玻璃或直接镂空墙体,街巷向建筑内部设施或庭院借景;对于高档饭店、酒店和私宅,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不仅在空间划分上相互独立,而且在功能和视线上也各自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建筑外墙成为了分隔这两种空间的屏障。

反观磁器口街区,仅仅是对商业街两旁建筑的表皮进行了仿古处理,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割裂开来、没有对话,缺乏空间的延展性,呈现出单一、呆板的景象。其实磁器口商业街区中有很多四合院,但是在开辟商业功能的时候,往往是利用了临街的建筑,而对内院的利用度不够。笔者认为在后续的保护开发中,可以学习宽窄巷子的改造经验,多开发内院空间,让建筑空间和街巷空间有多呼应。这样既能丰富空间的形式,又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磁器口商业街的接待压力。

(四)街区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发展不平衡

磁器口古镇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侧重于主要街道的商业功能建筑,对于居住功能建筑的改善不够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应仅仅局限于物质环境的改善与保存,同时也意味着对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的保存。居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居住功能的萎缩、退化,最终会威胁街区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经济兴旺所依赖的特色旅游与传统行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也不能只局限于重要的街道与公共场所周边,全面改善街区生产与生活条件,均等地让街区居民享受街区发展的成果,不仅是全面保护历史遗存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

四、结语

历史街区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与精神财富。对其的保护与开发应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总结。历史街区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部分,自然是不能孤立于现代城市而存在的,他们在空间上、精神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同时,对于饱经沧桑的街道,除了保护和挽救这珍贵的历史遗存外,我们还不能忘记今天仍然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我们希望看到磁器口的繁荣景象,也希望看到街区背后、小巷深处居民们惬意的微笑,这样生生不息的景象才是历史保护之本根本。

参考文献:

[1]赵明,张松.城市的保护与塑造——以里昂的规划实践为例[D].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2]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2000.

[3]王薇,魏春雨.历史街区保护对城市环境发展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0.

[4]崔佳春.基于后发优势的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建议[m].技术与市场,2011.

[5]何晴.城镇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研究[m].华中建筑,2008.

[6]李和平,严爱琼.论山地传统聚居环境的特色与保护——以重庆磁器口传统街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0.

[7]刘华.王玲玲.历史街区保护之本源——由重庆“磁器口”古镇居民生存状况引发的思考[J].重庆建筑,2007.

[8]梁乔.周正南.重庆磁器口古街区保护与更新概念设计[J].新建筑,2005.

[9]姚笛,戴德胜.从“空间改造”到“价值重塑”——历史街区保护策略转向研究[J].建筑学报,2011,(1).

[10]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

[11]L'agenced'urbanismedelacommunateurbainedeLyon,UneSilhouetteurbainepour,1991.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6

关于满族民居的现存问题:

关于满族民居的现存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1.在民居的修复以及保护等问题上规划滞后;2.时间范畴上导致的年久失修;3.资金的匮乏;4.关于档案的缺失5.人们的对于文化的认识程度不够从整个全面宏观来看,不仅仅是满族民居,中国很多的古城及传统建筑和民居都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在民居的修复及保护等问题上存在规划滞后的问题。比如很少或尚未出台有关满族民居保护的条例及保护规划。

同时,时间范畴上,建筑物本身具有不断的损毁属性,而由于资金的匮乏补充不够,及相关档案的缺失,使得修复工程也难以得到维系。

很多人不能很好的认识到满族民居背后的各种文化符号意义,以及对于文化保存和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全国最大的满族四合院”为例,吉林省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东北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说:范家满族四合院在东北已经很难见到了,前不久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这座四合院应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

言下之意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不够,相关部门的了解不到位,导致的是它未能纳入文保单位。而却由于普查时有关人员对满族的民俗研究不够,同时缺乏对满族建筑的了解,所以未能普查到。

关于满族民居的保护问题:

一、形成一种保护的机制:满族民居的保护肯定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政府只能起一个宏观调控与指导的工作,却不可能作为主力军,对于满族民居的保护,更应该是是自发性的,以常住户为单元,解决生活实际需求,包括住房改建、翻建、加建、卫生设施再造、修缮、养护等。这种自我改造方式能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也能吸引相当数量的小规模商业资金投入到旧城镇的居住环境营建上,还能使改造满族常住民的生活需求。同时,这种自我改造方式投资较少,容易受到现在环境条件的制约,是一种“活着”的传统传承的方式,也是一种小城镇建设中对传统民居改造的“微量循环”的模式。政府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城镇传统民居的整体改造是有难度的。之外,传统民居建筑若是成片地改造,可能对人和自然环境具有摧毁性破坏,影响传统民居建设的传承和历史文化的延续。

二、保护中的和谐发展:保护的意义是为了将传统文化以及一些美好的东西延续下去,需要形成的是一种自我保护和修复功能,所以将这些民居形成一种旅游经济延续下去,有助于激励居民和政府的保护欲望,也能够用这些资金进行更完善的维护。通过旅游文化经济既能很好的宣传到传统文化,让大家更能了解满族民居文化的重要性,又能获取一定的资金进行自我修复,何乐而不为。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顺应自然的传统民居:满族民居的最大的特征就是顺应自然,处处洋溢着与自然盎然共存的生态中,反映了少数民族追求人与自然的契合,憧憬返璞归真的愿望,城镇平面布局是随地形而立。

2、历史文化的保护: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满族古居居民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追求,自然地表露在对传统民居建筑的急切改造上。其次,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单一,环境质量较差,缺少公共设施,缺少日常维修,成为居民迫切改造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城市建设中,要是抛弃了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即摧毁的是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遗产,切割的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失去的是古城的建筑文化记忆,堵塞的是旅游经济带来的发展动力。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7

关键词:传统民居;生态性;生态建筑设计;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63-01

一、湖北传统民居的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受黄河流域建筑形式的影响,湖北北部地区从早期的半穴居住宅逐步发展到木谷泥墙房屋。

商周时期,干阑式民居形式逐渐在湖北地区出现,那时人们已掌握了在水中建房的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干阑式建筑已经相当完善,民居的建筑特征显示出明显的楚文化特征。

南北朝后期到隋唐,大量的西北移民开始进去湖北地区,村落及民居开始发展起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合院式民居住宅开始流行起来,到盛唐以后达到高峰期。

宋元时期,以抬梁式为内部梁架结构的民居发展起来,出现了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的建筑结构。

明清时期,市镇逐渐兴起,木构结构技术进一步发展,开始大量使用砖砌的围护结构来保护外墙,而不用挑檐方法。即悬山顶房屋逐步减少,硬山顶逐渐增多。

进入近代时期,传统建造体系并没有消失,部分民居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外观形式,内部仍沿用中国传统木构体系。例如:新洲徐源泉公馆内部为多进天斗布局,穿斗抬梁混合结构体系,外部则采用西方古典形式,呈现东西交融的特点。

二、湖北传统民居建筑中生态性的体现

(一)规划布局――融于自然

湖北境内群山连绵,湖泊星罗密布,地理形态的多样性造就了湖北传统民居在规划布局上的自身特点。民居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为一有机整体,使得大自然与人们生活生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咸宁桂花镇境内的刘家桥,该村落于明代崇祯三年始建。屋依山从下而上成阶梯形建筑,其它则依山伴水而建,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具有明清古庄园建筑模式。

(二)选址、环境设计――顺其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和最高境界,而传统民居在选址、布局、环境设计中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创造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尊重自然形态,发挥地势特点。例如红安的祝家楼村,村落坐北向南布置,依山傍水,东西两侧群山环抱,建筑布局为三条平行巷道构成。民居以巷道为单元,既相对独立,又户户相通。

祝家楼村的“山环水抱,山水有情,藏风聚气”建筑布局顺应自然地形,集中布置,错落有致,巧妙的通过院落、巷道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构成多层次的空间结构和环境脉络。

(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取于自然

传统民居大量存在于民间,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湖北乡民根据自己生活习俗、生产需要、审美观念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材料,就地取材。湖北传统民居中的常用材料有:砖、木、土、青石、片石等。在湖北的传统民居中灌斗墙的使用非常广泛,这是一种节省工料,减低造价,经济适用的砖墙砌筑形式。除了砖在民居的维护结构中的运用外,石墙在湖北民居中也十分常见,由大块裁打方正的条石错缝砌筑而成,一般用于墙基部分。这些坚固厚重的条石墙基既增加了维护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对房间防水防潮起到了明显作用。还有用黏土、碎石、沙子,甚至米汁、糖汁等,夯实垒起高墙;结构的承重材料主要用木头的建筑形式也很多见,这种土墙多用于建筑内墙,有很好的隔声,保温作用。

(四)适应地域气候的差异――适应自然

天井院落,是南北文化在湖北交融的重要体现。“天井”多见于南方,建筑四方围合,屋顶连为一体,每逢雨季屋顶四面的水向中央汇合流入地面围合的排水沟中,也称“四水归堂”。“院落”是北方特有的形式,便于室内采光、通风。

又例如江汉平原较为常见的天斗式传统民居,该地区夏季日照强、降雨量较大,在天井上建有类似于屋顶的顶盖,四周安装有铁管顺屋檐而下排雨水,这种顶盖被称为“天斗”。天斗上装有亮瓦,可通风也可采光,有效改善室内微气候。

三、结论

湖北传统民居凝聚着湖北劳动人民的智慧,蕴含着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等宝贵经验,尤其在当今能源枯竭,环境恶化,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千城一面”问题上,应当坚持科学的原则加以保护和利用、发掘其生态理念的内涵,并使其在现代建筑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老区古城保护高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从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文物管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可分为7类:①历史上以政治中心为主的都城、省城、州城或府城、县城;②依托山水名胜和重点文物古迹的名城;③以传统手工业、商业特别著称的名城;④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色突出的名城;⑤边境、口岸及长城沿线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历史城镇;⑥以海外交通为主的港口名城;⑦重点革命纪念地名城。[1]其中有不少名城会同时兼备上述的几个特征。

根据不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各地方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符合当地城市的历史保护规划要则。如:广州在1999年3月1日起施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也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又如山西省在1999年4月月颁布了《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及2000年3月颁布了《大同古城保护管理条例》等等。这些条例是根据城市的历史价值、地理条件、民族特征、布局现状、建设需要和发展限度而做出的带有综合性的专题规划。它们的颁布使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的理念定位更科学合理,保护的范围、层次更明确。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

在我国的109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各城市都有自己各自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情况。因此,在对它们进行保护规划时所采用的方法应当应地制宜,量体裁衣。笔者就以下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一)保护历史老区和建设新区,在规划上“分而治之”。

这种保护规划方法主要是保护在保护老城区的同时,另辟地段建设新区。既一个是来自城市历史舞台的遗存和记忆,反映历史文化的古城保护区;另一个是来自现代的城市存在,反映当代城市的建设和城区发展的新建区。在我国经常见到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采用这种保护规划的方法。

1.平遥古城保护规划的布局结构

平遥古城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应全面保护下来,但它同时又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不同于一般的文物古迹,发展和保护是两个同等重要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在对古城保护规划上,明确提出了全面保护古城,开辟新区,新旧完全分开的方针。[2]平遥祝古城的保护规划对平遥县的县城布局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整个县城划分为四个区DD古城区、西关区、东关区和城南区。每个区之间都用绿地、河流进行分隔,并使古城所在的城北地带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区。这样调整的目的在于将古城区与新建区分隔开,可以完好地保护古城的内部空间的同时,也保护了古城周边的外部空间形态及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新、旧区断代清晰的城市形态。

2.广州历史名城保护

广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广州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也采用了保护老城区与建设新城区同时进行的方法。在对广州名城进行保护规划时,根据以下的基本思路:1)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对广州城内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如保护白云山、帽峰山、珠江水系等;2)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加强对人文景观进行关注和保护,如保护建筑文物古迹-陈家祠、镇海楼等历史景点,3)注重保护原有的历史城区核心结构-保护传统的城市轴线的同时,发展新的城区轴心和结构格局。确定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模式,即城市空间环境保护规划模式。

首先,在旧城的保护规划上,强调旧城的中轴线上的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依托关系。利用越秀山上的中册纪念碑做为旧轴线的起点,将南北走向的白去山脉与旧城区的传统轴线连系在一起,轴线的南端原来至北京路,在保护开发的思路指引下,延伸至南端的珠江水系,并将毗邻珠江的重要景观控制端点定位为海珠广场。延着城市的传统轴线,两侧的规划是北京路商业步行区和解放路的高第街步行区,并分布老城区的民居建筑,以此共同构成了广州旧城区的核心空间结构。

其次,开发天河新城区作为城市的新中轴线。以广州的“大门”东站作为新轴线的起点,沿着中轴线设置广州体育中心,南至珠江边的海心沙小岛,直到珠江北岸的广州电视塔。新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建设了广州的文化建筑、体育建筑、商业建筑,构成了广州的新区核心结构,与旧城轴线遥遥相对,让这个古老的城市充满了新的景象与生机。

再次,在对历史人文景观与建筑的保护规划上,设置了沿珠江风景河段的西关大屋--荔湾风情保护控制区、沙面英法殖民地建筑群保护区和新河浦的独立宅院保护控制区域。这样的布局规划体现了广州城市格局的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二)旧城建筑高度控制的保护规划

建筑的控制高度决定了城市的天际线全景轮廓,是形成城市竖向形象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对建筑进行限高的措施是有重要的作用的,它可以使得城市的建筑天际轮廓线营造出美学的特性。

1.北京旧城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1)旧城的空间规划成就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古都。现今的北京城是元朝、明朝、清朝的皇城所在。它是在原有老城的基础上向外扩展发展起来的。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城市格局禀承了中国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思想,尊重宗法礼制。在这种儒学思想的指导下,北京城的城市空间形成了平缓开阔,宏伟壮丽的意象。

它的城市空间布局采用了重点突出的中轴线设计,空间序列组织平缓开阔,建筑的高低起伏形成了优美的天际线,城市的外廓层次清晰、节奏分明。

旧北京城的三度空间呈现出有机的秩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运用了一条贯穿全城南北轴向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以皇家紫禁城为中心,背靠的景山作为轴线的端点和制高点,沿着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有太庙和社稷坛;形成“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格局。旧北京城的中轴线好像北京城的脊梁一样,连着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鲜明地展现了封建社会君主集权的帝王唯我独尊、居天下之中的思想。(见图1)

2)旧北京城中轴线上建筑的高度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其形成的天际轮廓线具有严谨的层次和节奏。其设计手法是:①宫殿建筑作为空间的控制主体,在色彩和形体上都占据了主导的地位DD色彩采用色调鲜艳的明黄色和红色,形体采用等级级别高的重檐屋顶以形成高大的体量;②民居建筑分布在主体建筑周围,色调上采用明度较低的灰色,并且建筑的形体简单、低矮。只是有中间插入个别的庙宇建筑和王府建筑。这种强烈的形体对比、色彩对比、高度对比将城市的空间序列在渐次铺开,并且形成了等级制度分明的封建王朝独有的城市景观。(见图1)

(2)旧城建筑高度控制的措施

为了能很好地保存旧城的历史遗韵,政府在进行旧城规划时在建筑的高度控制方面进行了大量努力的尝试,并积极开拓名城的保护思路。主要采取了下列的一些措施:根据旧城内建筑文物的重要程度进行空间的三个层次的高度分层控制,具体体现为:

①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旧北京城的天际轮廓线,在中轴线上紫禁城保护区和天坛保护区等重点文物建筑的周边,对新建建筑的体量、高度、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例如新建筑的层数以一层居多,体量尽可能低矮平缓,与文物建筑相协调,屋顶的形式以保留原古建筑的型制为最高级,新建筑若采用坡顶则以灰色调的单层檐屋顶为主,以起到背景的作用,与老建筑形成对话关系。

②在旧城内对历史文物建筑以及它所在的地理环境应该进行整体的、重点的保护。在新建建筑的高度控制上,应进行重点的控制。在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其做法是在原有的文物建筑保护区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片区,并且着重对这片保护区进行高度的限制,这种做法有利于对整个旧城高度的控制。

③环绕旧城周边的新城区建设已经高楼林立,但应控制再建建筑的高度,采取由旧城中心向新城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应避免新城的天际轮廓线过于单调,空间形态无序的情况。

2.拉萨布达拉宫地区的空间保护规划

在拉萨,布达拉宫与故宫一样在当地具有崇高的地位,并具有极其显著的地标特点。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主楼依山而建,共有13层,总高117米。它的建筑高度是拉萨城最高的,统领着整个城市,也象征了宗教地位的崇高而不可侵犯。

在城市远郊远眺布达拉宫,亦能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效果。因此为了保护这种视觉效果以及小乘佛教在当地的的地位,在新建的区域内应对建筑的高度进行限制。虽然以往拉萨城的规划建设对建筑高度的控制做得还存在不足,但随着文物建筑保护规划意识的推广,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对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建设中有所改善(见图2)

(三)古城的旅游开发保护规划

从历史与和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有一些旅游资源级别相当高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拥有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风格的自然景观;②具有文脉传承和历史沉淀的城市古建筑和历史街区。这些珍贵资源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枯竭或贬值。相反,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它们会不断地增值,并持续下去。因此,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保护规划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城市建设与历史街区、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成为历史古城规划工作的重点。例如丽江古城的保护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古城内独具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纳西象形文字、纳西古乐等文化景观,使之成为了融自然、历史、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在对这个千年古城的保护规划上,提出了要将古城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原真地完整地保留下来,使其成为一个“活着的古城。因此,在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时,为保护古城,降低古城人口密度,按遗产专家的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外迁了部分居民。并且,根据保护遗产原真性的要求,对古城居民的民居修缮、装饰、交通等都有严格限制。在对古城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上,进行了这样的安排:

(1)新区脱离旧城发展。在新城区发展建设与古城的保护方面,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手法:①为了保持古城的原有风貌,对古城部分进行完整的保护,并在完整保护的大前提下,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逐步的改造和微调;②在新区的建设上,则根据现代化城市的生产生活需要,进行积极的发展建设。

(2)保持高原水乡的特色。丽江古城的水是古城之灵魂。没有水,“小桥、流水、人家”的大研古城将会黯然失色。因此,在古城的保护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对丽江水系的保护与治理,例如:采用了加强植树造林,建造水源保护林;建造蓄水库、建立完善的下水道系统,严禁污水直接排出溪流等举措。

(3)对古城的街道系统进行保护与完善。

三、结语

城市的发展记载了我们人类的发展历程,它反映了某个地域的人文、政治、经济的发展轨迹,它是历史的见证。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保护人类的历史,让子孙后代能将这种文明发扬传承下去。

文物保护意识的觉醒和提升在国际上已有半个世纪,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古城保护意识随着改革开放才开始萌动,文物意识尚有许多盲点。所以,我们在对这些历史名城进行发展的同时,应立足于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让现代的足迹与历史的印迹并存,多留一些记忆给后辈。

引用:

[1]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马博琴《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06

[2]城墙保存完整的历史名城保护之比较研究李文墨-《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6-06-01

参考文献:

[1]段松廷.《丽江古城保护与旅游业》《中华建筑报》2000年09

[2]浅谈历史文化遗产地区保护的空间战略思维――以拉萨布达拉宫地区的保护规划研究为例蒋朝辉;-《国外城市规划》-2006-04-25

[3]李光旭王朝晖孙翔姚燕华《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历史文化与保护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9

1文保单位是重要的非遗物质载体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简言之,文物是历史的遗留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简言之,非遗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两相比较,其区分在于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

以古建筑为例。位于泉州市洛江区万安街道和惠安县洛阳镇之间的洛阳桥(宋—明)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洛阳桥传说”、“蔡襄与洛阳桥的传说”列入福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洛江区留公陂(俗称陈三坝,南宋)是福建省级文保单位,“陈三五娘传说”列入部级非遗保护名录。安溪清水岩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安溪清水祖师信俗”列入部级非遗保护名录。鲤城区亭店杨氏民居(清)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部级非遗保护名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子项目之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文保单位是重要的非遗展示空间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而必须就原地保护的文物,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程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有计划的、科学的管理之中。在文保单位之外划出一定区域作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保护环境风貌。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县级、省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级,实行分级管理和原址保护,对于因建设工程需要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由于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性及其独具的社会功能,各级文保单位往往成为当地社会大众的活动场所,客观上也成为常年非遗展示空间。

以宗教建筑为例。有庙有戏台,这是泉州地区多数农村和有条件的街区庙宇的一大特色。泉州涂门街通淮关岳庙(清—民国)是福建省级文保单位,“关岳信俗(泉州)”列入福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香火鼎盛。其殿宇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架构,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雕,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泉州木雕、石雕分别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通淮关岳庙每逢关帝生日,都会搭台展演地方戏曲,泉州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都列入部级非遗保护名录。洛江区罗溪镇龟峰岩建筑群(明—清)是福建省级文保单位,龟峰岩主祀关圣夫子,埕前辟有戏台,上演地方戏。戏台下方中层有南音室,是当地传承南音的场所。南音(别称泉州弦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宗教场所安排地方戏曲演出和利用寺庙建筑开展南音传承活动,类似情况在泉州地区十分普遍,扩大了这些非遗项目的生存发展空间。

3文保单位因非遗而增强保护价值

文保单位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之所以成为文保单位,就在于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墓葬为例。位于惠安县的王潮墓是福建省文保单位,现存王潮墓前的文官、武士、虎、马、杨等圆雕和莲花浮雕,宋代雕就,距今1100多年,是现存年代最早的惠安石雕代表作,其风格既继承北派的质朴粗犷,又兼有南派的细腻纤巧,是了解唐末五代惠安石构建筑技术和石雕工艺的重要实例。王潮(846~897)是唐末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的兄长,王潮与王审知、王审邽三兄弟合称“开闽三王”,是福建和泉州重要的历史人物,“惠安石雕”列入部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王潮墓作为古墓葬的文物价值进一步增强。

位于泉州清源山风景区的江加走墓是泉州市文保单位。江加走(1871~1954),著名木偶头雕刻大师,被誉为木偶之父,其作品定为国家一级艺术品。1954年10月,江加走病逝,文化部拨款为其在清源山老君岩前筑基立碑。“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列入部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进一步凸显江加走墓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的文物价值。

4文物保护非遗保护两者相互促进

文化遗产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经济发展、文化多元化和城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被提到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受到全社会关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两者都有“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要求,差异在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加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传承发展”,就保护工作而言,加强文保管理有助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非遗项目传承发展为文保单位的长效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以传统建筑为例。文保单位一定时间都需要修缮,特殊情况下,还有迁移和重建问题。文保单位的保护性修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按照法律规定,文保单位的修缮计划、工程设计方案和工程资质等有严格的报批程序。闽南传统建筑的轮廓、造型,特别是砖石混砌、墙面装饰和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其独特之处。闽南传统建筑修缮需要运用传统手工艺技能作保证。另一方面,得到妥善保护的闽南传统建筑,也成为一些重要非遗项目科研、教育、传承基地。显然,保护文保单位及融为一体的非遗项目,息息相关。文化遗产是[(dylw.net)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文保单位的职责首先在于对具有历史、文艺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同时,很多文保单位,尤其是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宣传展示文保单位的非遗项目,使社会大众对文保单位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文保单位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拓展文保单位工作的社会基础,从而进一步做好文保单位的管理工作。

5结论

文保工作和非遗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分支,有内在关联性。重视文保单位的非遗因素,全面做好文保单位的记录档案,修缮、建设和宣传、推介,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有助于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文保单位的历史内涵和艺术、科学价值,进一步提升文保单位的职能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2013.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篇10

【关键词】:传统聚落;小城镇建设;城市化

如何在偌大的城市背景下保o传统村落并发展小城镇建设,成为我们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将从对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小城镇的开发作为着重点,视传统聚落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充分利用它们,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发展规划并加以保护、控制和更新。

1、传统聚落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根据《汉书・沟洫志》记载,“聚落”即“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传统聚落景观具有明确的地域性特征,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和风俗习惯,在表面来看不具有科学的规划设计但却反映了聚落的最真实的需求。因此,探寻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形成演变方式及特征,将其运用到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对其地域性特征的塑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传统聚落的形成条件

传统聚落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和人文形态。自然气候条件对传统聚落景观形成的影响十分突出,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住宅的布局、建筑形成都有着决定作用。人们本着“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山环水抱”的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场所,聚落的形成无非是人们选择最适宜简单生活条件的场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各地区气候差异巨大,对传统聚落景观的影响显而易见。例如,地处严寒地区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增加日常光照采用了大四合院的院落布局;地处温暖潮湿的广东、广西等地区,为了抵御烈日和应对阴雨连绵的天气,而较多采用狭窄的街道减少日照和增加通风、采用骑楼的建筑方式,为人们的雨水出行带来了方便。

传统聚落景观是由大量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因而其呈现出的景观的特征与每个建筑材料和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经济条件和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影响,传统聚落中的建筑大多采用的乡土材料,形成各地区独有的建筑形式。例如,福建的土楼、黄土高原的窑洞式的传统聚落都是由于人们为了适应当地地形地貌、采用地方材料,常年累计制作加工完成。这也成了当地的特色景观符号。

人文形态包括自然风水观念、传统文化习俗以及等方面。突出了“以人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在我国,自然风水自古以来都在影响着人们选择、建造住所的方式,用“阴阳五行”之说来选择安身立命之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由此,凡是山水环境的传统聚落,也大多都是相同格局。说到格局,传统聚落空间结构形态各异,常见的聚落空间建构形态有:集中型、组团型、带型、放射型、灵活型、象征型。每一种空间都是人们通过大自然的条件长时间人为积累形成的格局,每种格局都带代表一方水土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

1.2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开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聚落建筑的保护是迫在眉睫,究竟怎样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聚落并妥善的进行开发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现状条件、地貌特征、人口分布及密集程度和城市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并与周围环境相互结合,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因素综合提出对传统聚落的保护对策与开发更新。

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当地历史状况,挖掘传统聚落的精髓和遗留的片段,化零为整,将残缺的传统聚落片段连为整体,从而形成城市与地区间的保护体系,许多生态环境与传统聚落是相契合的,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去保护、更新传统遗产资源。

要想更好地保护并开发传统聚落,更多的应该要依靠广大民众的一起努力,单单依靠少数人的保护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要号召所有人认识到传统聚落的历史和现代价值,共同倡导保护传统资源的行为,提高保护传统遗产的意识。可通过网络、自媒体技术进行传播,使保护传统聚落的意识深入人心,根深蒂固还可以在发展旅游项目的同时增加一些醒目的保护标志,让游客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能自觉遵守规则,保护资源。

2、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尺度

2.1、对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柯布西耶说:“一种尺度即代表一个时代,它是精神的标尺。”小城镇是城尾乡首,是一定区域的农村中心,对于现代来说,小城镇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下几个问题。如:其一杂乱无章,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自发改造住房,拆租屋、盖洋楼;政府引导房地产投资统一建设、综合开发。但大多数都忽略了小城镇的地域特性,“千镇一面”没有科学性地对其自然环境、人文背景进行调查分析,也没有统一的建筑方式目标和内容,导致了小城镇的建设呈现出杂乱无序的形态。其二速度失控,小城镇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科学发展城镇化、减轻大城市发展压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因而,国家对其建筑投入也逐年递增,这也就导致了小城镇住区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快。失控的兴建大马路、高楼大房,而忽略了小城镇原有的生活气息,让小城镇过度的“大城市化”,使原有的生活场所与生活纽带消失。其三特征单一。地域特征不明显,现阶段小城镇的住区规划容易忽略地方特性,既没有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没有迎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新建筑区规划往往是满足建设量要求、舒适美观即可,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不同地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

2.2小城镇建设实践的发展趋势

小城镇特色可以产生双重效应,通过小城镇地域性特色的设计,加速小城镇内部资源的聚集,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小城镇特色可以使当地的居民引以为豪,也会引起外来人的仰慕和兴趣,地域性特色形成的感召力能够集聚更多的外部资源,促进小城镇更快的发展。在小城镇发展建设中要注重内涵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使小城镇建设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寻找地方的文化传统、民俗习惯,保护城镇历史遗迹,以此建设各具特色和功能的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