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建设路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6:18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1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财务人员转型研究

一、前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其所指的是将企业内部不同财务部门的人员、资源等进行整合,从而提供半自动化的打包业务服务。在此背景下,原来财务部门从事财务核算以及基础财务分析工作的财务人员的编制被释放,如何实现科学且合理的安置工作,实现财务人员的转型,从而推进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进程,成为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一大困难与挑战。

二、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积极影响作用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突出影响作用为: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推进了企业财务组织变革的进程,从而为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为财务核算工作以及基础财务分析工作,在财务核算工作中,财务共享服务将各财务业务单位的财务核算信息进行了集中化的处理,从而使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进入了新时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所实现的是半自动化财务业务处理,其所需要的财务核算人员为原来企业各财务部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将有大部分财务人员剩余[1]。而这部分人员完全可以通过转型,使其投入于企业财务分析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等涉及到企业战略高度的工作,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寻找到自身的用武之地,并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在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进程的同时,充分实现财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的企业财务变革,实现了企业财务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了企业现代化财务组织变革进程的步伐。

三、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财务人员转型的途径

根据当前我国大型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背景下对于财务人员转型的实践经验,大致可将财务人员按照三个方向来实现转型(如图1)。

图1传统财务人员转型图示

(一)路径a:财务人员向财务与风险管理中心转型

财务与风险的内在管理职能为:整合企业关于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以支撑企业品牌形象的建设以及市场战略的制定,并通过对产业价值链的研究来分析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作用,对企业实施市场战略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实现科学且合理的管理,与此同时,会对企业战略成本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为企业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提供有效信息。财务与风险的外在管理职能为:对国际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反应,并实时掌控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实施市场营销计划所存在的影响性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为企业拟定科学的发展投资方案以及相关资源最优化配置方案,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因此,路径a的财务人员转型流向总体上是以创造价值的财务管理者为目标,这就要求财务与风险管理人员要具备战略思想,能够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为企业财务资源的整合、战略目标的制定、发展风险的评估及对策以及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出合理且科学的建议,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做支撑。以上内容的实现都需要转型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知识能力素质,这就为传统财务部门人员中的优秀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路径B:财务人员向FSSC转型

财务人员向FSSC的转型大体上以以下三个层次为主:营业业务人员、关键技术人员、运营者管理。运营业务人员作为财务服务中心的直接生产者,其所承担的主要职能为为从事该中心提供已经设计好的标准业务,因此,财务人员向该业务转型的要求相对较低,一般只需要具备简单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英语知识,再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实现。但是,转向运营业务人员工作的财务人员通常都会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收入相对较低且没有发展前景。因此,当前的实践经验表明此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这就要求企业在实现这一转型时,要制定与岗位相适应的晋升制度,并相应提高收入。技术人员作为财务服务中心的核心技术人员,在整个FSSC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相应的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很高,要实现财务人员向FSSC技术人员的转型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企业可以将运营者管理作为培训技术人员的基础,这样既能很好的协调当前向运营者管理转型的矛盾,又能深刻发掘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2]。财物人员向运营管理人员转型的要求也较高,需要此类人员要对所管理的业务具备一定深度与广度的掌握,与此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在当前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此类人员在企业内部较为缺乏,需要通过外聘来实现。

(三)路径C:财务人员向业务财务转型

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长期存在着财务人员脱离本职工作的现象,而业务财务的出现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业务财务人员职能范围:渗入到企业各项业务中,从而以自身的财务知识向各业务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与此同时,能够将业务信息转化为财务信息,一旦发现问题能够为财务与风险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风险预测数据,进而为企业科学决策的实现作支撑[3]。业务财务人员具体工作如下:在企业产品研发、生产以及投入市场的每一环节中,业务财务都会从财务角度出发,对商业模式、价值链以及投资效益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在推进企业研发业务进程的过程中,为各环节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财务人员转型的途径通常为:转向财务与风险管理中心、转向FSSC、转向业务财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遵守人尽其才的原则,根据原有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水准,科学且合理的实现对其的转型工作,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推进企业财务组织变革的进程,进而为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亮.以共享服务中心推动财务管理升级[J].新理财,2010,8(16):136-137.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2

张瑞君,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2年以来,在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200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任访问学者,2007年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参加pCmpCL,案例写作与案例教学研究(executiveeducationprogramonCasemethodL目前,主要社会兼职冲国注册会计师(Cpa)、国家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咨询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咨询专家、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大学等大学的外聘教授。

张教授长期从事高等学校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相融合的交叉性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框架的构建、it环境下财务集中管理、预算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管理,以及it环境下公司理财与管理决策等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张教授已主持与参与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新技术“863”等科研项目9项,如211工程项目《财务会计计算机教学模型研究》于2000年获教育部优秀项目及标志性成果;作为负责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it环境下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究”在2008年获得“优秀”评估结果。近年来,张瑞君教授出版著作11部,如《网络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e时代财务管理》《CFo丛书》、《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建模方法与技术》、《财务管理信息化――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网络环境下会计事中控制研究》获首届杨纪琬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获第四届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国际研讨会最佳优秀论文奖(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企业集团信息一体化和内部报告问题研究》获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中国会计学会)等。

近年来,张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FinanceSharedService)和企业集团司库管理(treasurymanagement)领域。张教授认为,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进,将各个分子公司的一些财务职能剥离出来,设立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且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网络为各个分子公司提供财务服务的模式正在成为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关注和采用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企业集团金融资源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如何应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企业集团的因利率、汇率等市场环境产生的金融风险,如何实现企业集团资金、融资、投资等的统一管理,支持企业集团全球化战略实现,司库管理体系构建和产融结合的研究正在成为先进跨国企业集团关注和采纳的另一个财务管理热点。张教授先后在50佘家企业进行管理信息化典型案例研究工作,撰写了大量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案例。2010年7月在《会计研究》发表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一文,以中兴通讯共享服务管理为研究案例,提炼和确立了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以及实现路径。从理论层面看,填补了辅业务流程-财务共享服务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研究的不足,丰富了流程再造理论。同时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进行了丰富,从共享服务概念、价值的界定研究到应用案例研究,揭示了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要素和实现路径;从实践层面看,研究结论对正在探索如何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及如何确立其关键要素和路径的中国企业集团来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10年在《财务与会计》发表多篇论文《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的企业集团票据管理研究》、《中国企业集团司库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考――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最佳实践为例》、《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的职能构成研究》、《运用久期模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基于企业集团的视角》、《企业集团司库高级管理职能风险管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等论文,对于丰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理论和指导企业集团强化金融资源管理特别是资金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教授还积极参加财政部、国资委、中央国家机构高级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建集团、中国航天集团、tCL集团等集团管理层讲授“会计信息系统”、“e时代财务管理”、“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等课程。张教授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支持会计信息化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研究成果已被企业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所采纳,为我国开展管理信息化工作做出较大的贡献。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3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财务人员转型;转型出路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为财务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提升空间,财务人员面临多种转型出路,如何正确选择转型出路是财务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本文在简述财务共享局势下财务人员现状的基础上,对三种转型出路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于财务共享的财务人员现状

对财务结构进行调整必然会带来人员转型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在创建共享服务以前,财务部门当中有66%的人员需要进行财务核算,其余人员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在这种传统的模式下,对财务人员没有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掌握基本的能力和知识即可。然而,在全面实行共享服务,建设共享服务中心以后,财务部门中的人员职能出现明显变化,对财务人员自身能力也提出不同要求,需对人力资源实施整合,因此,大部分财务人员都面临着转型。

二、纵向流转型出路

财务和风险管理的内在职能主要体现为融合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对市场战略进行辅助,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实际影响分析,对限制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评估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战略信息,推动企业创建适宜的商业模式;外在职能主要体现为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跟踪,综合分析对经营计划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明确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案,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1]。

在这一转型出路上,财务人员会变成关注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人员,作为更高等级的管理和财务人员,他们应紧紧围绕企业价值进行战略选取,站在全局高度,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并为实现根本的战略目标提供指导意见。所以,对这些转型人员而言,需要具备战略性发展思想,在基础知识层面,财务和管理人员不要需要具备风险管控、成本管控以及财务分析等能力,还要有营销管理和资产管理等专业技能。由此可见,这条转型出路对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传统人员当中潜在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

三、横向流转型出路

(一)横向流出路a

对于出路a的财务人员,总体分成三个主要层次,分别为业务运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业务的运营人员是直接生产者,从事各项标准业务。针对将业务运营人员作为转型目标的财务人员,其技能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具备基础技能即可,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通过系统培训可完全消除。然而,由于此类转型人员容易受到薪资待遇及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所有存在很高流动性。调查结果表明,财务人员通常都存在对此类转型的畏惧心理。对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对岗位等级进行明确,建立一个具有差异化特征的员工提升渠道,以此提升人员转型意识。技术人员为核心群体,他们是内部控制领域的专家,在服务中心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财务人员很难向这一目标进行转型,但可先从业务的运营人员做起,通过学习与提升完成二次转型[2]。管理人员应对自身业务进行深入了解,并具备综合性的管理知识。就当前来看,企业中这一岗位人才还较为匮乏,在服务中心建设早期,这一岗位通常采取外聘的形式。

(二)横向流出路B

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在每个环节充分使用现有的分析工具对研发活动进行深入推广。对新产品实施规划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通过对企业商业模式、产品价值等方面的分析,编制投资效益对应的分析模板,同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供专业参数,为产品选择等提供可靠的支持。

在产品进入市场早期,财务人员需要创建产品对应的效益监控体系,定期分析产品周期性效益、盈利水平,形成专业报告,为业务部门完成市场预测工作提供重要支撑,以此及时对后期的预算进行科学调整。

在产品的市场营销过程,财务人员需要和营销部门相互配合完成产品的效益评价,对产品营销带来的收入进行分析。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财务人员需开展营销计划分析工作,为营销部门的战略确定提供重要支持。在具体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可对计划实施后期评估,同时给出相应的报告,帮助营销部门完成基本的商业模式研究。

在产品投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大力协助企业投资部门开展好并购决策、项目分析等工作,以此有效控制投资带来的风险。在给出投资决策以前,需要根据项目情况给出细致的测算,评估产品总体经济效益。在给出并购决策时,财务人员可借助资本预算结果,深入落实预测,最后形成切实有效的可研报告。

转型过程中应注意,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敏感性,除了要掌握各项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营销管控、风险管控以及金融等技能[3]。在这一转型中,传统的财务人员完全突破限制,主要从事非财务性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人员转型是财务共享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提高自身对于企业运营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更好的贴合共享服务需求,在转型的过程中,存在多种路径,财务人员要结合自身能力水平,按照各项基本要求,作出正确选择,从而促进自身及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绪民,陈琦,张黎群.财务共享服务下财务人员的转型出路[J].财会月刊,2014,12(03):22-23.

[2]徐磊.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财务人员的转型研究[J].时代金融,2015,11(06):269-274.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4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

一、引言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定义,国内学者虽说法各异,但基本观点却大致相同。徐诗举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定义为在保证实现国民福利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原则下,全国范围内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相同的公共产品,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论文百事通李华根据公共品需求的城乡差异,将公共品分为基础性公共品和差异性公共品,提出基础性公共品的均等化应按照公共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衡量,要求实现结果的均等;而差异性公共品均等化的判断标准应是效用的最大化。王磊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和要求,一般是指各个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全国的一般标准和居民的生存要求,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根据财政分权划分的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是指地方政府提供的地方治安、环境、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卫生、道路等公共产品的水平基本相等。江明融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及其公共财政要为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经济成分或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具体包括财政投入、成本分担、收益分享等方面内容。

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来说,李华和王磊主张应通过转移支付来实现财力的均等化从而保证公共品的均等化。而江明融、杨晓达则认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在遵循“帕累托改进法则”和保证城市居民现有效用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将城市创造的一部分财富用于提供农村公共品,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起因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性,目标是公共服务消费的平等性。具体来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缘由在于其供给的差异性,即由于各地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而导致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各地之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同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居民却要消费不同数量和质量的同类公共服务,不仅影响了公平目标的实现,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根据现代公共财政的要求,公共财政同时也是民主财政,即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居民,不管其身处何地、经济状况如何、是否为国家缴纳税收,都有权利平等地消费公共服务。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便应运而生。

笔者认为,所谓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主要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平的理念密切相连。可以说,在不同的特定阶段,对公平理念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程度或不同内容的公共服务供给。但这里笔者所研究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决非实际消费的均等化,而是指消费机会(或权利)的均等化。笔者认为,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公平是起点的平等,也就是竞争机会的公平,因此,这里的均等化仅是指提供给消费者平等消费公共服务的机会,而决不是保证每个消费者实际消费公共服务的平均。其二,均等化绝不等于平均化,而是在保证最低水平全国均等的基础上允许存在地区差异。考虑到绝大多数基本公共服务都会或多或少地附有某个特殊地区的特殊偏好,因此,如实行绝对均等、全国一致的供给水平,则不仅无法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与消费,而且还极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其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均等化内容和标准往往随人们对公平的认识理解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基础教育为例。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社会流动性不如现在这么频繁,人们将基础教育更多地看成是个人受益的私人品,个人为接受基础教育付费是理所应当地事情,因此此时尽管有政府举办的公办教育机构,但私人办学仍是社会的主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不单单可以提高个人的人力资本,而且对促进社会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时人们已将基础教育视为政府应首要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并逐渐要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均等、统一乃至免费的基础教育。因此,从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含义的动态性。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一)收入路径——财力均等化

考虑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地财政能力的不平衡,因此,通过上级(或同级)政府给与补助或转移支付,实现各地财力的大致相当,就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任务,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国最经常采用的途径和手段。通过补助或转移支付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各地财力的不平等不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的借口。在现代民主国家,倡导公民平等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其主要出发点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居民),就理所应当地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所带来的好处,而且这种享受可以不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因此,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在实行统一税法体系的前提下,各地的财政收入能力会因财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也会因不同的人口密度、不同的年龄结构而有所差异,但这不能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的借口和理由。作为国家的一员,其有权利享受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好处。因此,这种情况下,国家往往会通过纵向或横向的转移支付制度,向财政收入能力较弱、公共服务支出压力较大的地区给与补助,使其财力能够足以承担起向其辖区居民提供与全国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其二,财政转移支付还可以较好地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外溢性问题。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很可能会越过本地区域惠及周边及其他地区,比如,本地提供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可能通过迁徙到他处,而将公共服务的益处留在外地;再比如,本地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会惠及周边地区等等。如缺乏相关利益补偿机制,则效益流出的地区,由于难以得到相应的补偿而不愿继续承担供给公共服务的任务,从而造成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而众所周知,市场对于此类外部性问题是无能为力的,如果任由地方政府谈判解决,则其交易成本(如衡量外部性大小的成本等)必然十分巨大,很可能造成效率的损失。而由上级政府或同级政府给与转移支付,则对外部性问题给出了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

学区是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的一个特点,学区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对辖区内不动产征收的财产税①。但这种学区负责基础教育的体制,使得地方经济的繁荣程度、财产税税基的丰裕程度直接决定了各学区基础教育的差异。于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引发了一场有关教育财政公平的诉讼高潮。相继而起的教育诉讼导致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教育融资制度改革,改革的结果是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是一种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州政府逐渐增大了对地方特别是对学区的财力支持力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政府也开始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1958年《国防教育法》和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使联邦对基础教育的财政资助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这也标志着联邦财政大规模资助基础教育新时代的开始。

联邦政府的广泛介入,改变了基础教育的融资结构和格局,使得基础教育财政由原来单纯以地方学区为主要来源,到地方学区和州政府共同承担基础教育的责任,及至发展到目前联邦、州和地方学区三级分担的财政格局,基础教育的财政体制趋于完善。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发展,联邦对基础教育的资助越来越多,州逐渐取代地方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供给者,州与地方共同承担了90%以上的基础教育投资。

(二)支出路径

对于由分散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所带来的公共服务差异,除了上述的增加地方可支配财力以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以外,另一可行途径就是从支出角度人手,即由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直接统一供给。

以法国为例。法国的政治体制一直是中央高度集权。但基础教育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先初等后中等的过程。1881年和1882年“费里法”确立了法国基础教育“免费、义务、世俗”的三大基本原则。1886年“戈伯莱法”基本确定了19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广泛采用的市镇负责、国家补助的基础教育供给体制。这种分散的供给模式对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为解决教师待遇问题,1889年7月19日,法国颁布法律,规定全体小学教师为国家公务员,其工资由国家财政负担,从而成功地解决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师资问题,其基本原则至今不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的中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59年1月6日,法国颁布法律将义务教育延长为10年,在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方面,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体制,即学校是法国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最基本单位,小学从属于市镇,初中从属于省,高中则从属于大区。在供给任务的分工上实行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负担,以中央政府为主的供给制度。

(三)政治路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路径,主要指通过地方政府合并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更大区域内的均等化供给。分散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发挥了地方政府灵活、迅捷的优势,保证了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但如果过于分权,则又会走向另一极端。由于过于分散的地方政府一般都拥有较少的住户和人口,不仅使得地方政府所主要依赖的收入来源——财产税较少,造成财力不足,而且也使得单个地区要供给同全国水平大致相当的公共服务的成本相对较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经济优势难以发挥,从而导致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于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原因,西方各国兴起了地方政府的合并浪潮。地方政府合并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地方政府合并有利于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问题。在地方公共服务的分散供给模式下,出于地方财力的原因,同一种公共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种公共服务的差异必然会引发消费者或居民的不满,他们希望政府能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进行政府合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政治解决方案。通过地方政府的合并,把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差异的不同地区纳入到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框架下,通过统一的筹资机制、统一的供给模式,从而有助于公共服务差异问题的解决。

2地方政府合并扩大了政府规模,实现了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化,也有利于保证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一般来说,西方国家基层政府尤其是农村基层政府,都有人口少分布散的特点。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市镇人口严重不足。这种规模过小、人口基数过小的状况成为了制约公共服务有效、均等供给的一个瓶颈。事实上,公共服务的供给同私人品一样,也存在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如果地方政府辖区的资源(如人口、住户等)不能形成规模,则其就很难承担其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的任务。因此,合并基层政府,扩大公共服务受益人口基数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美国的学区是管理公共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单位。历史上,学区是独立于政府的行政单位,但现今已成为一级自治的地方政府。由于美国各州可以自行决定学区的大小和数量,因而各州学区大小参差不齐、数量多少不一,但总体来说,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的学区数量总量庞大(见表4)、分布分散,学区间,特别是乡村学区与城市学区之间,由于财源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并引发了许多有关教育公平性的诉讼案例。因此,20世纪30年代开始,为整合教育资源,在较大范围内提供平等而充足的教育,美国开始了学区的合并历程。

美国的州政府为鼓励学区合并提供了诸多正面与负面的激励措施,如,一方面,州为学区中心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的交通提供经济资助,同时要求学区内所有学校建筑和设施达到州的建设和安全标准,并要求学校课程达到州的标准;另一方面,如果学区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他们将陷于教育设施不符合标准和失去州教育经费补助的处境。

因此,一方面在诸多法院判例的压力下,另一方面在州政府的财力诱惑与惩罚的激励下,学区合并的进程大大加快,数量迅速减少,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趋于稳定。到2002年仅剩下13506个,比1932年减少了115042个,减少比例达89.50%,学区合并的速度之快、减少数量之大、比例之高,都不能不说是十分惊人。

四、结论

本文以基础教育为例,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实现路径。主要结论如下: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其与公平理念密不可分,但不等于平均化,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有三种路径可供选择。其一是通过转移支付实现财力的均等化(收入路径);其二是通过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直接供给的支出路径;其三可以通过谋求地方政府的合并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均等化(政治路径)。

[参考文献]

[1]徐诗举,公共产品均等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7,(1):44-45,

[2]李华,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J],财政研究,2005,(11):38-40,

[3]王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06,(1):21-26,

[4]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43-47,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各领域当中得到了不断的深化,企业要想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则必须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而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需要充分体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否信息化对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不断探索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有效途径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主要特点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具有标准化、实时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具体而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标准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语言标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循统一标准来开展管理工作,不仅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大大降低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最大限度避免了重复劳动,并且使不同系统直接资料的共享也从中获得益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实时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旦企业内部或者企业外部发生某一项经济业务时,企业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充分体现出了较高的实时性。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开放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使信息的使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不通畅。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内部信息管理,在内部信息管理中通常采用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均拥有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对各个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因而无法构建出可供整个企业共享信息的信息平台,使得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面临着各个方面的阻碍,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以及共享等,无法使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从而使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与社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畅,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信息共享渠道,导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系统无法实现良好的共享。

2.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普遍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项资金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支出范围过宽、把关不严。而且几乎所有的支出在各级财政的预算中都设置了专项经费科目,支出分配严重存在无计划性,且使用范围存在较为普遍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往来款项的管理。采购部门通常用买一般设备预付款和购车款由于不及时进行清算而形成了呆账;购物金额少,预付商家的钱多,由于不及时进行结算而无法将形成的呆账收回。

3.财务信息容易失去真实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部分企业为了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自身经营活动的正当利益和某些不正当利益的角度出发,导致企业内部的各个管理部门提供错误的会计核算数据,无法充分保证采取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而导致会计报表出现失真的现象,无法将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充分反映出来。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80%左右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信息失真问题。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一旦失去真实性,不仅会给企业自身带来极大的损失,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关于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有效途径

1.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方式进行不断改善。要想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首先必须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方式进行不断改善。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体系主要包括基于aSp的方式和主动方式这两种。基于aSp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适宜在中小型企业中推广使用,实际上,该方式是一种被动收集财务信息的模式,但是通过该模式所收集到的财务信息能够充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具体而言,这种模式是通过专门的aSp机构对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因此,该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相关财务信息是也比较客观,有利于企业以aSp的财务信息为重要依据对自身发展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从而能够大大提升财务信息收集的质量。主动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体系则适宜在大型企业中推广应用,通过该模式来实现财务信息的手机能够充分确保企业的机密信息不被泄漏,其主要运行机制是资企业通过自身筛选和收集相关财务信息,并利用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向外部公布自身的资金流向、经营成果、实际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等相关财务信息,以此来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这两种模式均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方式的选择时,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协同方式。

2.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思路进行不断创新。要想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还必须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思路进行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拓宽思路,开拓视野,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思路进行不断创新,进一步明确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无疑能够使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在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思路进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其中的协同方式,以辩证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模式,并不断进行归纳和总结,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思路进行创造性的开拓,充分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应该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将财务管理信息传递、共享系统和收集、分析系统纳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块当中,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注重内部管理系统的工作方面的协同性。财务管理信息传递、共享系统和收集、分析系统各自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重视两者的相互配合。

3.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模式进行不断整合。要想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模式进行不断整合无疑也是有效途径之一。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有在开放的和整合的环境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才能够获得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模式进行不断整合都是不断推动自身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在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模式进行不断整合的过程当中,应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整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当中主要是为实现财务信息化协同充分做好准备,为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准备阶段,应该积极聘请信息咨询分析机构的专业人员对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预测,充分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其二是应充分注重人才的培养,不断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建设人才的培养工作,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其三是严格按照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办事,切实执行和实施监管制度,如果有发现不遵守相关规定来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行为,必须予以严格的处置,并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具有标准化、实时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这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不通畅、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财务信息容易失去真实性等方面。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想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则必须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方式进行不断改善、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思路进行不断创新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模式进行不断整合。

参考文献:

[1]郭宗文.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思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2,53(01).

[2]唐了香,张大伟.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71(08).

[3]杨兴全,齐云飞,曾义.融资约束、资本投资与公司现金持有竞争效应[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66(03).

[4]叶陈刚,刘桂春,洪峰.股权激励如何驱动企业研发支出?――基于股权激励异质性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41(03).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6

一、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基础

(一)构筑集团企业统一的财务控制体系统一的财务控制体系是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重要基础,是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原则,通过各种工具、系统运行规则与相关管理制度来实现的。构筑统一的财务控制体系,首先要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即在集团总部、各子公司之间采用统一的数据采集和核算方法,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最终保证集团内各分子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口径统一、准确、可比;其次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式,合理的组织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要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使原来基于集团按照地区、子公司等进行的财务部门构建转变为基于业务类型的财务部门构建,并将其剥离出来,集中归属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第三建立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体系,集团预算管理与控制体系是财务控制体系的手段,通过它对集团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以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后通过构建集团资金管理平台加强集团资金控制,通过该平台,一方面对下属各子公司的资金进出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另一方面实现集团内部的资金统一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设计合理的财务流程设计合理的集团财务流程有利于集团财务信息在集团总部、财务共享中心和各分子公司之间进行高效的传递,对于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集中管理和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集团企业财务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集团实际情况,在业务处理流程上,增加或减少一些步骤,以使新的流程满足跨组织、跨地域服务的实际需求;同时对各子公司财务服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调整,将其中一些具有风险管理意义的流程挑选出来,交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执行,这样,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关键控制流程实现对业务活动的控制和风险管理。

集团在进行财务流程重新设计时,要考虑改造后的流程能够为各下属单位所接受,因为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各子公司、客户等提供服务。同时当财务服务流程发生变化之后,集团的其他相关业务流程也要根据新的服务流程进行改动,以便与财务流程无缝衔接,有效实现各方面应用信息的集成,使得各应用系统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能得到集中管理和共享。

(三)搭建安全、高效的网络化信息技术平台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来支持。通过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能够覆盖整个集团企业的信息平台,才能发挥财务共享的优势,保证集团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财务、eRp等这些采用了高效信息交流与集成技术的系统在企业中的建立和使用,使得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集团企业的实践和应用有了一定的基础。利用网络财务、eRp系统的技术基础和其他信息技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其服务对象提供内容广泛的、持续的、反应迅速的服务。

二、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基本框架

(一)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有两种,一是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独立于总部和下属单位以外的第三地,国外大部分集团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如惠普公司在大连建立起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向东北亚区包括日本、韩国和中国提供共享服务;摩托罗拉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了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摩托罗拉公司全球应付账款业务、往来业务、报销业务等,堪称摩托罗拉公司的财务部;国内的中兴通讯在西安建立了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该中心为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核算和经营决策分析等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在降低财务运营成本、控制财务风险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集团总部所在地,与集团总部联系紧密,是在原有的集团财务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财务组织变动而形成的,我国的集团企业由于制度、法律、历史等原因,目前大多采用此种模式,如中国网通、长虹等集团企业都在总部原有的财务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整编与改革,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节约了创建成本,便于总部进行集中监控,降低风险。

(二)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基本框架从选址来看,无论是采用第三地模式还是集团总部所在地模式,财务共享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构建模式的重心是优化集团财务管理价值链;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固化财务制度;保证集团与分子公司目标一致;完善监控体系,有效降低风险;科学评价绩效。图1所示为本人设计的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基本框架。在该框架中财务共享中心一方面通过网络收集从各子公司上传的业务数据完成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与管理,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内部银行等服务,同时各子公司通过网络查询业务处理结果及反馈的信息;另一方面接受集团总部下达的政策、制度等,同时为集团总部提供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以利于集团总部战略财务、财务决策、财务监控和财务评价等功能的实现。

三、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部署策略

集团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往往比较分散,有的下属子公司分布于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一般采用的模式是各个子公司组建自己的局域网,然后将附近区域这些局域网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城域网,距离远的超出城域范围的,再通过广域网连接在一起。但是通过广域网连接在一起的集团企业网上往往运行着各种类型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多模式的互连及兼容性等技术性问题非常难以解决,同时由于广域网的连接速度比较低,无法将整个集团企业的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和处理,使得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成为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本人设计了基于intranet/

internet技术的部署方案,如图2所示。

intranet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internet,又称企业内连网,它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tCp/ip,使用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internet功能的企业内连网络。intranet技术优势包括:对客户端作了最大限度的简化,把客户端统一为通用的浏览器;解决了多模式互连以及兼容性等技术问题;最大限度实现无纸化办公,促进信息传递;扫除了信息传递的障碍,使得整个集团溶为一体。对集团企业而言,intranet将分散环境中的子公司、个人和资源组织在一起,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访问,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intranet访问存储在不同地方的信息资源,并且web引导和搜索模式可以使得用户能更加方便地找到和分析信息。

采用基于intranet/internet技术的部署思路主要是:在集团各子公司、集团总部和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建立自成一体的、相对独立的intranet内部网络,内部网络上采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利用internet的web模型作为标准模式,并由intranet内主机或服务器为其内部各部门提供财务信息服务;各子公司与财务共享中心的连接通过internet,为了保障内部网的安全,需要建立防火墙把内部网与internet隔开。各子公司、集团总部和财务共享中心的intranet内部网络系统里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的结果一律通过web浏览程序显示出来,作为相关用户,只要操作web浏览程序,各种各样的处理任务都可以通过web浏览程序调用系统资源来完成,服务器则集中了所有的应用逻辑,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工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

四、结论

作为一个新的管理工具,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支撑集团企业制度的标准化,流程的科学化与精简化,有效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强化总部对分子公司的管控力度以及集团内部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其它管理工具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尽管目前在我国这种模式的普及程度较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该模式必将成为集团企业的首要选择,发展也将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陈虎、董皓:《财务共享服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李嘉:《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路径探讨》,《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年第23期。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7

【关键词】街区制;道路公共化;征收;公共地役权

街区制,是城市建设布局的一种形式,在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演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推广街区制可以增加公共道路,优化路网,促进土地的节约利用,非常有利于缓解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的局面;它还可以增加城市的流动性,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资源的共享,为解决城市拥堵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一、推广街区制存在的法律问题

1.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已经享有的对于道路的共有权与道路公共化的矛盾。《物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根据该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因此,小区业主对小区道路虽不享有土地所有权,但是对小区道路享有共同使用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将小区的道路公共化,侵犯了小区业主对小区道路使用权的排他性。

2.小区资源如绿地等的归属问题。《物权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公共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成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所有”,一般小区业主在买房的时候都是向业主摊了钱的,维修基金也必须交,因此小区业主对小区绿地等公共资源享有共有权,属于私人人财产,小区开放,必然使小区绿地公共化,那又如何保障小区业主的权益。

3.物业管理问题。小区开放以后,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安全保障问题。欧美国家的开放街区式管理非常成功,那是因为欧美国家的法律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民众素质较高,而在法治还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国,开放小区,这对物业管理方面是一大考验;其次,社区的噪音问题。未来社区的噪音问题将如何应对,这无疑给物业管理加大了难度。还有环境问题。随着外来人员多了,环境污染、垃圾更多,设施设备的维修、磨损要上升,物业成本就转嫁到了业主身上,势必加重业主的负担。

4.基于道路共有化侵犯了业主的共有权,业主的诉讼权利如何保障,业主大会是否有权代表业主提起公益诉讼。享有出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为: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三种,《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均未规定业主大会可以成为其中的任意一种明显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立法上的空白将使业主难以得到诉讼救济来保障自己合法的权益。

二、法律视角下街区制的实现路径

(一)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中共中央国务院基于城市科学发展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实施街区制,而公众基于私人利益产生的担忧,只有在尊重和保障公众的私人权益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实施街区制这一举措。在立法上,不仅要明确街区道路、绿地等资源的归属,也要明确业主的诉讼救济渠道,使业主能更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将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实施细则》第36条规定:“办理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时,申请人应当将建筑区依法属于业主共有的道路、绿地、其他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申请登记为业主所有。业主转让房屋所有权的,对其共有部门分享有的权利依法一并转让”,将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管理,以明确私权物权的归属,方便国家为了公共利益进行征收。

(三)用征收、补偿缓解小区道路私有变公有的矛盾

对于城市小区内道路公共化,由于小区业主在买房时已经支付过这部分公摊面积的对价,因此,对这部分进行补偿理所当然。但是在事实上,征收需要高额的实现成本,根据《物权法》第四十二条和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至少应当包括相应的出让金和附属设施补偿费,二者的数额就有可能远远超过改造小区现有道路所花的费用,成本的增加亦是国家财政负担的增加,必然导致其他为公共服务付出的减少,这是一种间接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四)从个人地役权到公共地役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世界进入社会本位阶段,私权意识在当代得到新的提高,因此,国家强制将私有财产转为共有财产如征收,必然引起人民的排斥不满,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进而阻碍街^制的推广,而从个人地役权到公共地役权,其是以平等签定合同的形式实现从私有转公有公共利益,可以最大限度地化解小区业主的抵抗情绪,从而保障街区制改革的顺利展开。

(五)从成本上对征收和公共地役权两种实现街区制方式的比较

根据《物权法》第四十二条和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征收至少应当包括相应的出让金和附属设施补偿费,二者的数额就有可能远远超过改造小区现有道路所花的费用,再加上补助和奖励,就是高额的成本,成本的增加亦是国家财政负担的增加,必然导致其他为公共服务付出的减少,这是一种间接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而以合同形式实现公共地役权和征收一样也需要相当大的财政支出,也没办法减轻政府负担。目前我国可以尝试学习美国的经验,以求更好的进行街区制改革。

(六)由政府出资管理、维护小区的生活环境。

在封闭式小区内的空间资源和设施使用都是由小区居民向物业公司缴纳一定的物业费,由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但是在街区制下开放小区后,政府征收,将小区绿地变成公共绿地,理应由市政部分出资管理和日常维护;对共有化后的小区道路的养护和日常清洁、地下管网和小区安全防控设施等的物业管理也理应由政府统筹管理,以确保不会增加业主的居住成本。

三、结语

从封闭式小区到街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实施街区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推到小区围墙”,开放小区不仅需要完善各方面的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开放小区,其任重而道远。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法律视角下街区制的实现路径”(项目编号:15C15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覃小宁(1994.12-),女,广西北流人,本科,江苏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地,2010:299-300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8

论文摘要:落后的农村社会管理制约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进在价值的角度判断,是由于没有体现农民本位的取向。因此,政府主导、社会性参与、社区发展等动力机制都应该围绕农民这一价值核心而展开。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路径有:彰显以财政为基础的政府主导作用,发育农村的公民社会,拓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促进农村的社区发展等。

    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在农村,单向度的基层民主无法解决农村发展所遇到的全部问题,尤其是在绩效导向的城市化压力下,滞后的社会管理客观上迟滞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体单一、管理方式僵化和管理技术滞后,尤其是存在的管理的权责不清与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根本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要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效率,在治理的逻辑下,明确社会管理的价值定位是前提,而寻找动力机制则有助于发现农村社会管理的实现路径。

    一、农民:农村社会管理的价值核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所有的价值体系中,人是价值的起点。这是价值归宿的命题,其逻辑起点是马.克思“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著名论断,所以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人性的全面展开,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此类推,农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价值归宿,即农民是终极价值,应该以农民为社会管理的核心,坚持农民本位的价值取向。

    从我国农村发展的经验层面衡量,农民本位的价值取向也是一种道义回归。首先,农民所在的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支撑,但却承担着不对称的义务,农村基础设施几近空白,农村不能享有城市化的积极成果;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着政策规定的廉价原材料,却很少能够享受到工业商品的优惠,剪刀差的直接后果阻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次,国家对于农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远远落后于城市,这种长达60年的非国民待遇造成了不公平的后果,农民的全面发展停留在意识形态的宣传层面,难以落到实处。再次,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扩张,作为农民工主力军的青壮年农民云集城市,不但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真空,而且也难以享受到体制内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并造成了代际的不公正,他们的子女在城市的求学和教育也没有稳定的政策支持。最后,农村是城市商品的市场,很多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也大都来自农村,但很多农村地区却不得不承受工业污染的副产品,并没有得到合理补偿。所有这些区域与群体的非均等化现象,都需要社会管理加以弥补,从而实现相对的社会公正。总之,从历史经验看,农村发展的滞后源于社会管理的价值偏向。

    二、多元动力的指向: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保障

    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管理的价值核心,有助于不同动力机制的合力指向。从农村发展的机理看,社会管理的动力指向越明确,其绩效水平就越高。综合起来,农村社会管理的动力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主导机制。

    比较地分析,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西方国家经历了少量参与、全面介人和收缩调整的擅变。这一发展历程同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变迁息息相关,也是西方各国政府应对这一变迁所作的理性选择。我国在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并吸收西方经验,逐步确立了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领域的职能定位。但是,政府主导作为中国模式的特征,在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作用尚未得到全面体现。作为一种政治性机制,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管理是一种高效、制度化与理性的治理模式:“高效”源于政府高度的资源动员能力,可以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特定问题;“制度化”则源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治理途径,在食品卫生医疗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人口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文教文化系统等不同领域,做出权威性的规制(regulations),既保护人权和自由公正,又对权力边界做出规范;“理性”治理则源于政府公共行政的规划职能,如对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体、客体、机制等做出预测,制订可供决策的方案,主动应对社会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一般认为,政府主导应以公平分配为原则导向,要建立相应的财政扶助的政策制度,尤其是要改善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实现公共服务的全社会共享,以彰显社会政治民主的价值。正如温家宝在十一届个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所言:“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侮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小二政治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促进农村社会管理的价值基础,具有普适性的意义。这是因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管理具有普惠性的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平与公正。比如,农村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时间内的均衡发展,政府的权威作用有助于迅速而制度化地加以解决。

    其次,社会性的参与机制。

    社会性参与是分散化治理(distributed govern-ance)的特征和机制。体现在社会管理领域,社会性参与就是将政府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等方式,转移出政府,以达到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的目的。长期以来,僵化的政治思维和社会条件限制了农村社会参与的进程,这一状况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转轨之后有所改善,农村的非政府组织开始发育并发挥作用川,但距离满足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韩国“新村运动”的社会参与经验很好地诊释了社会性机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韩国的经验是发育农村的非政府组织,让它们联系韩国的企业与农村,在有效安排农民转岗就业、提高农民福利水平的同时,还很好地为农民会员提供服务,如维护会员利益、向政府反映诉求、提供信息与咨询、培训人才等。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经验更是进一步证明了社会性参与的必要性,非政府组织不但活跃了公民社会的机制,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管理的绩效水平。

    罗·达尔认为:“独立的社会组织在一个民主制中是非常值得需要的东西,至少在大型的民主体制中是如此,其功能在于使政府的强制最小化,保障政治自由、改善人的生活。对于我国农村的社会管理而言,引人社会性机制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政府的一元垄断,倡导管理主体多元化,寻找有利于公共利益实现的治理模式。

    最后,社区发展。

    根据联合国1956年的定义,“社区发展是指依靠人们自身和政府当局的共同努力,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使社区融人国家生活并对国家进步做出充分贡献的过程”。将社区发展机制应用于农村社会管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发展的动力主体是政府、社区居民及各类组织,它们之间相互补充;二是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农村公共利益的实现,充分体现社区生活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三是社区发展的过程是合作的体现,以改变村民的观念和心理,培养村民的自治能力和合作精神,建立社区内部的良性互动,从而带动国家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在我国,探索农村社区的社会管理机制已经起步,有些甚至取得了初步成功。比如,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社区主导型扶贫试点项目,通过群众自己管理资金,自己负责扶贫项目的申报、决策、实施、管理及监督,提高自我组织、管理、发展和监督的能力,逐步形成长期可持续的自身发展能力,实现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科学发展。这个项目的积极意义在于,社区发展能够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动力机制。

    三、农村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与强化

    (一)以农民发展促进农村发展

      以农民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这同马克思主义确立的“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命题是一致的,理应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价值旨归。但是,在我国既往的农村发展经验中,往往强调了“先农村、后农民”的思路,即试图从农村发展来促进农民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低绩效的发展路径,因为它淡化了农民主体的价值本位。国内有学者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研究,因此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自由而全面发展依然是当今乃至未来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

    选择农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路径,可以从农民的发展史中得到启示。建国后,“翻身得解放”的农民政治地位得以巨大提升,获得了同工人阶级并列为统治阶级的殊荣,与此同时的土地改革、合作社、供销社等社会管理举措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赢得了合法性支持。但是,随之而来的工业化、阶级斗争和人民公社制度设计等,则远离了农民本位的价值取向,并大大地销蚀了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造成农村与农民的发展随之陷人低谷。联产承包是农民本位价值的回归,因为这一改革提升了农民的经济地位和水平,但由于缺乏配套制度,随后的城市化等政策把这种经济成就压缩在更小的范围,农民的发展空间无法在这个狭小空间得到实现,因此引发了从“盲流”“民工”到“农民工”的长期人口大流动。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流动迄今尚无止息的迹象,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农民需求更大层面的自由发展的冲动。因此,为了满足农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农村社会管理必须解决农民的政治地位、权利与义务、社会保障与公共事务决策等众多领域的价值诉求,并通过农民主体地位的全面提升,来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路径

      在政府主导作用的不同方式中,财政及其政策  的支持作用,对于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最为明显而直接。财政具有法制性的特征,能够规范地对农村社会公共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为农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主体,财政行为的动机不是、也不应该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将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般说来,农村社会管理中的政府主导作用领域主要有二:一是物质的硬件条件改善,其中以农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的供给任务最为繁重。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后,农村规划愈加显示出重要性和迫切性,政府可以将政策性、强制性、宜居性的农村规划付诸实施,彻底改善农村面貌;政府还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民住房、道路桥梁、公共浴池、供水、供电通讯、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在提供洁净水源、“三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应该成为政府的一项责任加以落实,为农村享有社会发展成就奠定基础。二是文化的软件条件改善,其中以公共文化资源、乡村风俗、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任务尤为迫切。

    (三)以“新农合”为突破口,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新农合”和试点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农村的社会保障打开了缺口。在当下条件下,应以此为突破口,继续深化改革:一是完善既有的普惠式特殊群体的福利制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如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二是以既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突破口,一方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扩大农民的受惠范围,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改进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尽可能地把地方病、传染病防治纳人公共医疗卫生福利的范围,让农民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三是逐步扩大农民享有社会保障的内容,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拓展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在农村居住环境、洁净水、污水与垃圾处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帮助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五是完善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与劳动保障制度,突出的如各种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失地农民、因职业病回乡的农民工、返贫农民等,在政策上完善这些弱势群体的保障体系,通过职业救济、劳动保护等手段,让他们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六是产业风险管理服务,在生产技术指导、信息供给、资源保障等不同领域,减少农民因天灾人祸带来的生产损失。

    (四)发育农村的公民社会

    我国农村的公民社会机制并不理想。在农村,除了行业协会性质的市场中介组织之外,社会性组织的成分很小,同时存在着权能限制、经费有限、自律不严和监管不力等诸多问题,公共领域的职能难以得到体现。从农村社会管理的角度看,发育农村的公民社会机制的现实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村民自治的民主机制,政府适当退出自治民主的领域,充分保障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自治权,增强其独立性、自治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特征,使之成为独立的社会管理主体。二是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功能,“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即政府的作用要从立法、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村公民社会的发育,增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以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三是为农村公民社会的发育提供资源保证。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公民社会所需要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特别是制度化的财政支持、网络化的组织资源、智能化的人力资源与技术化的信息资源等。四是完善多元化的公民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强化组织自律,杜绝寻租现象的发生。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9

完善区域信息平台的硬件设备,实现平台建设的物理保障在息县现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县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息县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方式网络体系结构(实时联网模式)”,县直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医疗机构采用B/S方式通过光纤网络连接县级数据中心,进行业务数据交换。信息平台的硬件环境包括了应用业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磁盘阵列,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UpS等。息县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设备,建立起信息平台的物理网络。明确区域信息平台的具体目标,确定区域信息平台的构建思路从充分利用现有数据的考量下,息县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标准,部署通用信息分析工具、信息安全与共享技术支撑环境,建立起县级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息县制定了县区内标准的数据集,通过抽取各个医院HiS系统、公共卫生、新农合、双向转诊等各业务系统数据,形成了县级区域内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依据居民健康卡号为主索引串联居民在各业务系统的档案数据,向各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数据中心经过数据挖掘操作,形成多个数据集市,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统计分析报表,改善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监测医疗效果,为县区内的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

建立县域数据中心,实现了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息县医疗信息平台以数据中心与数据交换中心为平台的基础系统,实现了县域内不同业务领域数据的合并与对接,统一了息县各卫生数据的管理口径与存储形式,建立起了息县数据交换中心。具体数据合并内容包括:双向转诊(协同医疗)数据中心数据存储;各种公共卫生数据的存贮、交换与共享;各种医疗资源数据的存贮与共享;各种临床治疗与社区健康数据的存贮、交换与共享。数据采用属地化管理与中心集中存贮方式相结合,依据居民健康卡号为索引,串联各业务系统中居民完整的档案信息。一方面实现了各领域内的不同级别机构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县级医院可以查阅患者乡级医院的检查与用药,借助于与乡级医院的实时沟通,可提供更有针对性与更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实现了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衔接与共享,医院在做首诊诊断时可以调阅患者个人的健康信息,通过病人的健康体检与健康档案信息作进一步的确诊与治疗。不同管理权限下可查询与调阅不同范围的数据,县卫生局可以调阅全县的实时业务信息的同时,及时了解和发现卫生问题。通过控制指标的实时监控,实现了4类主要业务的监管业务监管指县区通过制定标准的数据集,抽取各业务系统数据,实现卫生综合管理各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提高对各项改革任务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4]。业务监管是县级区域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之一。在数据交换中心的基础上,息县医疗信息平台通过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处理,实现了对4类业务系统的监管指导。①新农合业务监管。主要包括参合筹资、基金使用、补偿受益、医疗费用、病原资金流向、基金预警、县外转诊率等指标的计算与预警功能。②医疗服务业务监管。主要是指医疗指标和财务指标两大块,其中医疗指标主要包括入院人次、门诊人次、门诊医生数、住院平均医生数、床位使用率等指标的计算;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门诊处方费用、门诊药品收入、住院医疗收入、住院患者费用、药品收入、医疗收入、总收入等指标计算。③公共卫生业务监管。主要包括档案信息、慢病管理、妇幼保健、老年人管理、疾病控制等综合查询功能。④药品服务监管。包括诊疗费用、诊疗服务、基药拓展、合理用药4大块,其中诊疗费用主要有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用等计算分析功能;诊疗服务主要有门诊住院人次数、门诊住院总收入、医疗收入占比、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检查费占比等计算功能;基药拓展主要有基药品种占比、基药收入占比、国家目录收入占、省补基药收入占比等计算功能;合理用药主要有激素处方占比、抗生素处方占比析、静脉注射处方占比、激素前十排名、抗生素前十排名等指标的计算。所有控制指标由有预设的指标阈值,数据系统实时计算,当某项指标的结果超过(或低于)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报警,进而管理部门课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开始决策,有助于卫生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实现了综合支付改革的监测与管理该平台通过配合息县协同医疗模式的改革,推动了息县新农合的综合支付改革。息县在县区内各个医疗机构实行区域临床路径管理,患者能够在各医疗机构间进行协同区域临床路径治疗。而县域的医疗信息平台能够在不同机构间协同治疗下实现对农合报销综合支付的控制监管[5]。包括:区域临床路径制定、下发;双向转诊(协同医疗)数据传输;区域临床路径、综合支付监管;综合支付报表包括综合支付月报表、县级运行分析数据、乡镇运行分析数据、县级医院综合支付月报表、乡镇级卫生院综合支付月报表、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病种入径率等相关报表。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功能构架图见图1。

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实施成效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篇10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笔者总结财政领域信息化建设经验,经过需求调研和分析设计之后,形成了一套《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规划方案》。该方案旨在整合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实现完整的财政项目支出监控和信息共享,并构建财政项目支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型。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监控工具。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逻辑结构设计部分。

四大目标

为了加强本级政府项目支出管理,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纷纷出台了管理办法,明确项目库管理、项目申报、项目审核、项目支出预算核定、项目实施、项目决算、项目的绩效考评与监督检查等管理细则。这些管理办法是“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的业务基石。

根据财政项目支出管理对信息化的要求,笔者把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的信息化目标归纳为四个方面:

1.信息共享

财政项目支出管理和决策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信息采集与交换是本级政府财政部门业务工作的基础。减少信息重复采集、避免口径不一,实现财政部门内部以及关联部门/单位间信息共享是对系统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建设的重点。

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各相关部门是信息的提供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以及关联部门/单位是信息的消费者,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建设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来实现。

2.业务管理信息化和业务协同

财政项目支出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业务协同,可以提高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相关部门的政策执行能力和效率。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主要实现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之间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平台是财政部门内部之间项目支出管理业务协同的一座桥梁。

3.决策支持

为确保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措施的有效落实,必须严把资金投向关、资金来源关、程序控制关、制度保障关、责任落实关,对财政支出项目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决策方法和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需要更为科学、便捷、高效的辅助决策系统支持财政项目支出管理决策。

4.共享服务

在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的所有环节,都涉及到财政资金申报和使用部门/单位的切身利益。建立财政项目支出管理信息的共享服务制度,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畅通迅捷的信息、沟通、反馈网络。可以通过关联部门的电子政务网站渠道,建立相应的专题进行。

系统逻辑结构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是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整合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包括项目的申报、审核、评审、政府采购、监督、决算和绩效考评信息,实现完整的财政项目支出监控和信息共享的信息系统。通过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投资,实现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以及关联部门/单位信息共享,提高财政项目支出业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决策水平。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主要实现9个财政项目支出相关业务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采用“逻辑集中、物理适度分散”的系统结构,即:以信息共享平台为中心节点,9个财政项目支出相关业务环节为子节点的星形连接的拓扑结构。这种连接模式的好处在于:集中的方式更便于进行管理,扩展方便。逻辑结构如图所示。

六大组成部分

1.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将提供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以一种可靠的、准确的、统一的和及时的方式存放在一起,并全面对共享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为此,财政支出项目监控系统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包含共享库接收子系统、共享服务、信息订阅/子系统、数据集子系统、信息管理处理工具集、信息资源管理子系统、共享库管理子系统、用户管理子系统。

2.信息共享资源

根据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的需要,对应9个业务环节,共建设9个共享数据库,并镜像到信息共享平台形成9个专题共享数据库。

根据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共享数据的来源和构成,可划分为9个共享数据库,即项目申报共享数据库、投资评审共享数据库、预算编制共享数据库、指标管理共享数据库、政府采购共享数据库、国库支付共享数据库、决算管理共享数据库、结余资金共享数据库和绩效考评共享数据库。每个共享数据库保存不同相关业务环节的数据,为了保证指标数据来源的唯一性,统一统计口径,共享数据库之间不存在指标的交叉,各个共享数据库内公用代码信息是相同的。公用代码信息包括指标代码以及按照国家或者财政行业标准制定的代码信息。

各个共享数据库的数据主要由本级政府财政各分管业务部门提供,通过各自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获取信息,或者通过离线方式直接采集数据文件的内容。

3.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型

根据财政项目支出相关分析研究的需要,对从各业务环节汇总到共享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装载(etL),构建共享数据库,进而建设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综合共享数据库。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9个专题共享数据库、综合共享数据库、主题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管理工具、常用参数/系统模型库、数据分析利用工具集。

考虑到系统复杂、涉及部门多、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周期长、决策目标需要逐步明确细化等因素,系统设计时,遵照“原型起步、稳妥推进”的原则,先启动原型建设,建设一个“功能相当、规模较小”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型,实现有限目标。

笔者提出了一个财政项目支出监控主题数据集设计。通过该主题数据集设计,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联机分析处理(oLap)”。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监控每一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对所有涉及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的工作一目了然,达到更好的监控效果。

从一个或多个维度对财政项目支出(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时间维度、项目单位、项目类别、项目属性、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资金来源、支付方式。

在某一维度上,分层次统计分析。分层次维度包括:时间维度(年、季、月、旬)、单位维度(上级单位、项目单位)、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维度(类、款、项)、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维度(类、款)。

4.业务应用系统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涉及9个财政项目支出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

项目申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申报文本填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核、纳入项目库等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投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评审准备、评审实施和评审完成等投资项目评审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预算编制管理信息系统供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使用,实现预算编制、预算调整等财政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指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年初预算指标批复、执行中预算指标调整、预拨指标管理等预算指标管理的信息化。

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采购计划和采购项目的编报与审批、采购项目执行情况和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以及供应商品管理等政府采购管理业务的信息化。

国库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中支付用款计划的编制和调整、集中支付过程管理等国库支付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决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决算数据收集、审核、汇总等决算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结余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结余资金收集、审核确认、汇总,以及使用申报、审批等结余资金管理业务的信息化。

绩效考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考评准备、考评实施、撰写和提交考评报告等绩效考评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5.基础设施

从整体的角度看,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应用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的各类应用和信息资源需要部署在一个安全、可靠、高性能的环境中来运行。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部署在一个中心节点和9个财政项目支出相关业务环节子节点,整个系统的运行需要网络来连接。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将主要运行在“金财工程”专网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系统的核心,一个中心节点和9个子节点部署在“金财工程”专网上;纪检监察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审计、项目单位上级主管等部门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共享系统信息资源。

系统环境是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赖以运行的基础,包括硬件环境和系统软件环境。

6.保障体系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的建设和正常运行需要有完备的保障体系。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一定要遵循统一的标准体系;整个系统要有安全体系来负责系统各个层面的安全。

标准化建设是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的指导、协调和优化作用,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发挥预期效能。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的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网络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共享平台标准、应用标准、项目管理与运行维护标准规范等7大类。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管理并共享本级政府重要的财政指标数据,所以对安全的要求更高。

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将主要运行在“金财工程”专网、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金财工程”专网、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供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主要从保障应用层的安全和不同网络信任域互联的安全来考虑安全保障的措施和手段。

与内外关联

1.主节点内部关系

在系统的主节点,集中存储共享信息资源,部署信息共享平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型。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对系统的共享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型构建在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的支撑环境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型使用共享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利用。

2.主节点和子节点之间的关系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9个相关业务环节共享信息的采集,并为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提供相应的共享服务。

主节点和各相关业务环节子节点的界线体现在主节点提供的渠道和接口,即:共享数据的提交和接收渠道;共享数据集的订阅和渠道;系统标准接口;最直接的访问和使用渠道是共享服务门户。

3.系统外部关系

与上级单位的关系

上级财政部门、本级政府是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对象。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在收集财政项目支出相关业务环节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将财政项目支出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为上级财政部门和本级政府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本级政府财政项目支出运行态势提供信息服务;系统还提供财政项目支出辅助决策支持功能,能够为上级财政部门、本级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上级单位只要完成和本级政府财政“金财工程”专网网络的连接,就能享受和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用户相同的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应考虑预留和上级单位集成的接口,为实现及时的上报和业务协同留有扩展的基础。

与其他用户的关系

随着财政项目支出监控系统的建成,本级政府纪检监察、发展改革、审计、项目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只要完成和本级政府财政“金财工程”专网网络的连接,也可以和其他用户一起享受系统提供的共享服务。

资料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初步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