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2:01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1

关键词:保险业共享中心模式财务管理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分析

现在我们来分析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这种模式是对管理模式的创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部门,为公司内部的实体或者是业务部门提供一些财务运行和知识的服务。这个业务部门被跨国或是地域距离远的公司采用,将公司中各个业务群组或业务部门所具备的共选出来,集中放在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能够将各个部门可以共享的职能独立分出来,设置专门的服务运营机构为其服务,这种架构与模式满足了跨国、跨地区企业的服务需求,企业财务部门使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那么企业组织将会在三个层面上发生一些变化,下面我们将来具体分析下这种变化:公司总部和高层管理者重视的是公司总体战略与政策的制定,对于人力资源与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开发技术资源,对公司的总体业绩以及职能标准进行划分。财务方面的变化主要是财务政策和标准更加地被重视,更加重视公司的总体战略,给各个子公司制定一些目标,并对他们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对于分公司来说,更加注重分公司的管理与绩效,关注各个业务部门的责任与特有的职能,具体在财务领域的共享服务模式是对业务单元进行财务核算。财务编制与财务决策等提供财务上的支持。这种共享模式具有规模经济的效益,为地域距离远的公司提供了便利,为总公司下的各个分公司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确保公司财务的安全性与良好性。

一、保险业财务管理的具体过程

(一)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调查

首先要明确风险调查的目的与任务,风险调查主要是了解保险公司的内外部生产经营中可能产生风险因素,找出可能存在的缺点与弱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风险调查内容包含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包括公司的基本概况、公司的经营政策、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一些责任分工、结构组织、经营内容、财务控制制度等,然后运用一些调查技术,如审阅法、调查问卷法和观察法等等。

(二)描述风险内容与种类

对风险制度的描述需要运用一些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文字描述法、调查表格制定法、与经营过程流程图法这三种方法,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三种方法,文字描述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现场询问、直接观察等一些手段来了解一些风险情况,并用文字来进行描述,然后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系统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与综合判断,以检查风险控制得是否好是否完整,确定正确与否。调查表格制定法指的是检查工作人员就一些需要调查的内容预先制定一系列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在设计好表格中填充,然后以一种方式制成调查问卷,被调查者需回答这些问题,检查工作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分析这些回答背后潜藏的问题以及相关应对风险措施是否已经存在,并作为工作和财务风险控制的依据,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保险财务检查工作的效率,工作的深度也大大加深了。最后一种方法就是经营过程流程图,这种方法主要是让接受财务检查的部门将自己的工作的业务处理程序绘制出来,从图中检查人员可以看到一些接受调查调查对象内部的风险控制情况,并且流程图中的的一些特别的语言符号可以显示出被评价机构的内部情况与业务质量,找出财务工作应控制的重点与关键点,然后有目的地展开工作。

(三)风险初次测评

保险公司进行初次测评,主要是对公司在财务的健全性的测试,来发现所存在的风险与漏洞,找出实际与理想模式之间的差异,找出实际的风险控制缺点。

(四)达标性测试

这个环节包括两种测试,一是功能性测试,一般是从一个系统中抽取一些典型的业务,全过程地检查他的工作环节与流程,并检查它的处理过程,检验与记录的内容的一致性,以此来判断这种制度的作用是否管用。第二个是对业务测试,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过程与内容检查,业务处理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违反法律或者是不符合风险控制制度的内容。

(五)综合性评估

最后是进行综合性评估,制定评估的标准与目标,并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增强对风险的管理,明确评估的主要内容,检查内容主要是组织结构是否完整、责任是否分明、工作流程是否正确、工作程序正确是否等,同时保险公司要定期进行信赖程度与管理环节的测试。

二、保险业财务管理工作改进的具体要点

(一)增强财务工作的控制意识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财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公司高层要制定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加强对于财务工作的监管,起到带头作用,使全公司员工树立起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给员工适当的奖励,做好工作绩效考核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潜能,采取必要措施是一些制度能够合理地实施落实,增强财务风险控制的在整个公司中作用。

(二)建立完善公司的各种财务控制制度

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公司财务的控制目标,将这种岗位责任制落实好,围绕公司的财务控制目标建立一系列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并要对公司的财务工作进行合理地管理与监督,设置好各种财务的机构与管理模式,将各种职能进行科学地划分,财务工作人员要依据这些制度规范开展工作,做到工作有法可依与有路可走。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做好财务预算工作,能够很好地帮助保险公司控制自己的运营成本,将公司日常运营的的费用支出进行很好地控制,降低费用支出,提高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具体工作步骤如下:首先是要编制好财务账目明细的报表,将各种费用支出进行分类,制定长短期的预算报表,其次,设置实施预算审批制度,经过上级部门的许可、同样之后,进行实施,最后,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监督与考核的力度,定期进行考核与监督,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公司的发展。

(四)改进公司的治理结构

一个公司要想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就要做好结构设置工作,科学良好的结构能够使财务工作顺利地开展,提供一个制度与保障的作用,也能使财务控制的各项制度很好地发挥出来。做好这些需要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全方位地控制,将权力机构明确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保险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公司整体的运营与管理质量。保险业财务共享模式有许多优势,可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集中化的服务使得公司工作更加简单、快捷、责任明确、工作效率也会提高,我们要积极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点,并结合实际的财务工作,对保险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积极和合理的改进措施,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得保险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陈晓园.我国保险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对策探讨[J].新财经,2013

[2]韩佳美.基于“经济人”理论视角下浅析人寿保险业财务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2

一、财务共享中心基本概述及其推行实施的必要性

(一)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财务共享中心是财务管理领域基本理论及管理实践得以长足发展的产物,从其产生的理论根基上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视为财务的网络化。在网络财务的辅助下,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与信息技术加以融合,从而达到预算编制、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货币资金结算、财务远程操控的管理新模式。依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西方发达国家优秀企业,如美国福特公司、iBm公司、惠普公司等率先设立财务共享中心。随后,欧洲的众多的跨国企业及公司在财务管理中,也加大了对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视。我国的一些集团企业,如海尔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集团、中国银行、太平洋人寿保险集团等逐步采用了财务共享中心机制,有力促进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财务共享中心在内涵上主要是借助于共享服务中心这一载体,对企业的相关业务,主要是财务实务进行优化整合,将各子(分)公司略显分散的财务业务进行集中及共享,从而使企业的各项财务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保证企业财务运作及财务管理流程更加清晰。在企业集团普遍青睐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的背景下,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的财务核算、财务预算、资金收支等行为进行整合及共享,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及市场化手段,使企业集团的各子(分)公司及各参与主体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及时获取。而随着企业集团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氛围,改进企业管理层次,提高企业管理收益已成为企业集团的共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一环,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共享中心的结合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新热点。

(二)推行实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

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发挥的整体作用看,其能够贯穿企业集团的各项财务管理实务,并保持与其他机构组织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企业财务管理具体流程步骤的良性互动及循环[2]。具体而言,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财务共享中心发展所需依托的技术条件上看,在行业及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面临着头绪繁杂及集约化水平提升的双重局面。其中,企业财务管理集约化水平提升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科技的发展进步,带动了信息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改进升级,相应地,财务共享中心所需的技术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在财务管理新技术,新手段的助推下,企业财务管理各项资源能够得到深度的整合,财务管控成本得以下降,财务信息数据分析更加精细化及全面化。

其次,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上看,企业集团规模较大,各部位所涉及到的财务管理行为较为庞杂,要保证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有效调配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打通子(分)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渠道就愈加彰显出其重要性。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及推广实施,能够在降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成本支出的基础上,达到企业财务实务统一管理控制的目的,进而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产生的各项原始凭证及财务信息数据能够在统一细致的管理步骤下,节省财务管理数据收集及调用的时间成本,增强企业在动态了解及使用财务信息数据的能力,最终促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其他机构,如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

二、不同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方式及效果

依据企业的发展规模及财务管理实践,企业与集团在设置财务部门及采用财务管理模式时,较为常见且常用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分散型财务管控、集中式财务管理及财务共享中心式财务管理。各种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方式及效果如下:

(一)分散型企业财务管控模式及其劣势

分散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前期应用较为广泛,该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根据部门的不同,设置较多的拥有自主财务管理权限的财务部门及机构,各级财务部门及机构间采取层级指导的方式加以运行。一方面,分散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下,不同的财务管理分支部门及机构具备了较为灵活的财务管理权力,另一方面,分散型财务管理无法体现出企业在财务资源整合及利用上的整体优势,并增大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构性成本,而在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也缺乏统一的财务核算口径及原则,由此会导致企业财务行为难以受到母公司的直接监督及控制,各子(分)公司产生的财务管理信息数据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规划不相匹配。

(二)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及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

相比于分散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式财务管理机制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中心)作为独立性较强的部门,能够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及事务加以集中,将企业的财务核算由分散式核算转为集中式核算,由此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显著优势:

首先,企业集团子公司在财务管理的取用权限上受到限制,而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政策及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信息数据指向的一致化,既能够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服务,又能够为财务共享应用打下基础。

其次,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对财务管理的远程控制,达到财务管理成本的节约及审计成本的控制,进而得出更加精准的财务管理信息数据。

第三,采用的财务集中管理及核算方式,能够使企业集团下属分支公司的财会部门及人员逐步摆脱原有的繁杂财务业务,转而由各地区的子公司着重负责资金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数据分析、财务决策辅助、财务资金及资产实物管理及监督等财务工作,由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具体核算事务,从而达到以点带面,提高财务核算精度、规避财务核算风险的目的。

(三)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及实践

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模式从本质上是打造一种各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及财务实务参与者各司其职,各岗位财务管理主体责任明晰,步骤流程具体的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机制。在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集团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财务业务能够得到集中处理,进而形成了企业集团的一种新的有别于传统财务管理部门的新机构。而从该新机构,也即是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上看,其又以连接及服务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为主,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涉及到一定程度的财务管控,但其着眼点仍是放在服务企业集团财务实践这一基本层面上。财务共享中心的这一目标诉求也决定了其应以建设统一化标准化的财务核算流程步骤为重点。

以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本土企业海尔集团为例,其在早期采用财务统一管理的基础上,紧随企业发展实际,走过了财务集中管理阶段,并积极采纳及应用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从而使财务制度、财务数据、会计编码、财务信息,财务决策信息系统、财务核算标准化流程、财务核算监督、财务核算绩效考评等有机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有力助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财务核算质量的财务共享中心机制。在具体的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方式上,海尔集团主要遵循并沿用了以下步骤流程:1.在认清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及财务网络化管理手段,设置财务共享中心机构。2.结合实际,引入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研究人员及财会高级顾问,充实到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中,使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财务核算能够在具体的流程上更加标准化,规范化。3.财务共享中心具体负责及处理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事务,并由财务共享中心汇总各类财务管理及财务活动数据报表。4.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相匹配,相协调的辅助机构及组织,如海尔企业集团专家咨询顾问团、企业大型项目评估小组、企业内部控制中心、企业标准规范化示范生产园区等,一方面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各项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及决策辅助,另一方面由点及面地推广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最终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覆盖面的扩大做好铺垫。

三、制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成功推行实施的相关要素及破解要点

(一)制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成功推行实施的相关要素

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涉及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思路及机制的转变和改革,不可避免地会牵扯到企业集团不同单位和部门的眼前利益及相关权利,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及排斥。阻碍或推动财务共享中心实施的要素主要存在于财务管理理念、财务共享中心计划方案、财务共享中心项目质量及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地说,企业集团推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首先,固有的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流程的阻碍。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需要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权限进行限制,这就会或多或少地打压及抑制基层财务部门及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需要企业集团循序有序地采用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其次,财务共享中心所重组的财务管理流程对财务管理软硬件提出了较高要求,如财务共享中心目标在于统一企业集团的数据定义、数据仓库、会计科目、会计账套、会计核算口径流程等,如采用一步到位的转变方式,如直接从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跳转到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而省略了财务集中管理及财务集中核算过程,极易带来反作用,制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作用。而没有遵循初步规划、试点推行、全面实施的流程步骤,往往是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效果不佳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助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机制的成功要素

首先,做好企业集团各部位财务管理机构及财务管理人员配置规划。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伴随着企业集团经营业务的扩展,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增加而出现,也是企业集团财务统一调度的必要途径。其能否顺利推行,愿景战略是否清晰明确、组织架构及it系统是否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作为企业集团的管理者来说,其要从宏观上对财务共享中心基于企业集团的意义,如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优化财务管理质量效率、增强企业财务整合及管控力度等加以全面了解,赢取企业管理层支持,确定出财务共享中心设置及财务人员配置的方案计划,实施思路及共享范围,同步做好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系统及硬件的购置。在设置及配置财务共享中心及财务管理人员时,由于涉及到财务管理权限的限制及回收,企业集团管理者要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部门做好对接及沟通,在企业集团内部营造出良好的财务共享中心氛围,从而减少财务共享中心设置及推行实施的阻力,为财务共享中心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扫除障碍。例如,海尔集团在与企业财会部门进行交流对接后,将财务人员按照比例调配到业务财务、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三种职能岗位中,在三相协同中实现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转型。

其次,紧密结合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及实际情况,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置、财务共享中心布局方案及财务共享中心流程管理进行评估及分析。企业集团应在对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及实施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把握企业集团的信息化水平层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以实现财务共享中心构建与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的协调。以海尔集团为例,其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及组织架构,为满足财务管理稳定运行和平稳过渡的要求,海尔集团选取重庆园区为财务共享中心试点,然后逐步在企业内部推广实施,以避免财务核算受到过大的冲击。而在财务共享中心流程管理这一要素上,海尔集团主要遵循了签订服务水平协议,将之作为财务工作开展的基本依据;收费标准的确立及评估;单据凭证的归档管理;流程管理的优化改进等步骤流程,使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成效逐渐增值。

第三,财务共享中心能够顺利实施的另一成功要件是要构建适用子(分)公司架构的统一标准的eRp系统。在该系统的构建上,应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并将eRp系统的各项参数指标加以标准设定,一方面确保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决策能够精准执行,另一方面可促进财务管理制度的衔接性和匹配性。例如,海尔集团从原有的QaD系统,Sap系统出发,推行了统一标准的eRp系统,使子(分)公司各项财务信息数据做到了匹配和兼容。

最后,财务共享中心波及面较为广泛,牵扯到诸多环节的利益诉求,需要全面考虑到各类制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职能作用发挥的因素。相应地,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置及财务核算流程步骤的确定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参与主体共同介入。海尔集团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借鉴,即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引入专家咨询及顾问团的方式,全面汲取各专家在研究及实践财务共享管理中的经验,从而使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流程步骤更加细化,最终形成了“采购付款流程”、“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流程”、“费用报销流程”等标准化流程模式,借助精细化的方案步骤,助推财务共享中心职能作用的发挥。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共享;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43(2017)04-0159-03

财务共享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整合财务标准、流程等将企业分散于各个经营机构的内部财务业务交由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处理,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管控风险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强其信息管理能力和沟通速度,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基于共享金融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模式实现了银行电子审批模式、业务流程集中处理、财务职能转变以及财务管理提升的要求,促进了共享金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一、商业银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

在经济共享战略下,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是商业银行适应共享金融模式首要考虑的问题。结合我国“互联网+”行动战略,商业银行普遍采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实践调查实施此种模式的90.9%的商业银行都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运营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低效率运营问题

国外经验告诉我们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形成了中心化作业、工业化管理的集约管理模式。而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无法满足金融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金融共享模式下客户接触的金融服务渠道更加丰富,与此同时银行产品存在趋同化现象,因此如何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是商业银行占据金融市场的重要保障,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发展的,因此通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升了银行在共享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

基于共享金融模式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不仅有来自于银行内部的竞争,还需要面对第三方平台的竞争,尤其是以支付宝等三方平台的出现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金融地位。在资金市场环境中,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严峻。传统的风险控制模式侧重对银行的事后风险评估,而忽视对风险的事中以及事前控制。另外过于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难以及时纠正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银行经营风险过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运营互联网技术,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对银行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进而达到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管控制,强化了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增加了银行营业网点的价值

营销网点是银行业务的重要渠道,也是银行实现价值的重要形式。在共享金融环境下,虽然银行实现价值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网点是银行最昂贵的渠道,应该成为银行的销售中心。然而根据对银行网点的经营管理效果看,银行受到传统业务流程的制约,营业网点的精力仍然是以低附加值业务为主,降低了银行的价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整合银行资源,优化了营业网点的资源与简化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网点的销售能力,实现网点创新开展高附加值金融产品的能力。

二、商业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基于共享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出现的新情况,立足于降低银行经营成本角度,依托互联网技术创建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管理遵循预算控制、内容完整、统一规范以及风险可控的原则,实现了业务细化管理。银行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建立费控团队、资产团队对银行提供的业务数据等进行审核,以此实现银行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也实现了银行工作质量监控机制的完善。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严峻,单从组织架构看,银行通过设置完善的财务共享管理机制实现了对银行所有业务的监督与管理,将责任明确到岗、做到了全程风险控制的目的。但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效果不理想

虽然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大大解放了人工劳动力,尤其是减轻了基层银行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是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而言则形成了较大的工作任务。根据不完全统计,虽然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财务数据的自动分析与核算,但是仍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由于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缺陷导致银行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内部控制质量不高。首先是人力资源对中心运营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就如同国家会计学院教授于长春表示,“未来十年内,会计行业的人才结构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中低级财务会计人员将被高级财会人才取代,初步预计有60%的普通财务会计将被迫面临失业或转行。”高要求的工作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虽然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是聘请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基于银行的特殊性,开始运行的中心工作人员有部分属于基层银行财务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较高的专业知识体系,导致中心内部控制质量不高。其次制度建设滞后。通过实施财务共享实现了财务风险的前移,有效的规避了银行风险,但是银行财务共享中心属于新型模式,因此其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例如如何正确处理电子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制度。

(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绩效考核体系缺失

绩效考核是促进运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银行财务共享中心一般设立于银行财务部门,属于银行的内部非经营部门,这样在对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评价时需要分清经营与非经营的性质。但是根据实践调查,很多银行对于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仍然采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而没有建立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造成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首先银行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考核的划分不科w。虽然财务共享中心属于银行的财务部门,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财务共享中心属于具有独立性质的部门,因此采取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将其划入到财务部门进行考核对象的方式不利于准确的评价其工作质量,也无法准确的检验服务满意度。其次中心绩效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采取的员工之间相互评分、领导相互评分的模式往往侧重主观的定性指标,而缺乏客观的定量指标,忽视了对员工积极性的奖励机制,最终影响整个工作氛围。

(三)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理念落后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创建的财务共享中心必须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管理,但是实际上基于银行的特殊性质,导致财务工作人员缺乏互联网思维意识。首先财务人员对于财务共享的运营模式存在偏差,很多财务人员财务共享模式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的共享服务运营,而忽视了其内在的互联网思维方式,导致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方式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层面上,造成财务共享价值的丧失或降低。其次缺乏柔性思维。传统的财务共享是以制度为中介的,强调对任人与组织的约束,虽然此种模式能够降低风险,但是过于强调制度标准化容易忽视质量,造成财务共享运营效率不高。

三、完善商业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的对策

(一)基于金融共享丰富共享中心的职能与服务范围

基于共享金融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财务共享模式难以满足服务范围日益丰富的现代银行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开展增加了银行财务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银行资源配置,提高运作效率是银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针对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需要,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要丰富与完善职能与服务范围。首先要建立系统防范风险的原则。统筹中心自身建设,扩大中心的服务管理范围,将资产管理、会计报告以及分析报表等纳入到中心的管理范畴中,并且要不断扩大职权,集中能力实现业务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其次扩大共享服务的范围。基于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银行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不断推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例如网上理财产品、p2p等产品,对于创新性的银行财务业务等要将其纳入到中心服务范畴中。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制定完善的计划目标。只有制定出明确的计划目标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标准。

(二)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基于银行财务共享中心存在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商业银行要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理念,优化银行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缺失及人力资源建设问题。首先中心服务要以质量承诺为核心,将客户需求作为绩效考核工作的核心。银行属于服务行业,财务共享中心是为银行内部提供单据审核、薪酬发放以及会计核算等业务的,因此需要中心树立服务意识,将客户的需求作为工作的要求,处处体现服务的价值。例如在网络环境下,中心工作要主动迎合市场的需求,改变以往被动的工作方式。其次内部流程维度。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任务就是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流程的运转效益,需要优化内部流程,将内部流程运行效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银行回单为例,由于在电子银行模式下,通过网银转账的越来越多,银行回单问题也成为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保证客户能够快速的收到回单是提高银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唯一标识码,实现电子回单与会计凭证的自动匹配,解决了人工逐一整理银行回单、抄录、对应会计凭证编号的方式。此项功能通过优化银行接口需求,节省大量的人工。

(三)创新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理念

首先是创建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本不是一种思维,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创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新的思维体系。互联网思维并不仅仅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展开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营,而是指互联网时代的一些新的思维模式。其中,“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都是我们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用管理中可以引入并应用的。财务共享服务应当构建技术平台,实现业务和财务之间的对接,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对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对接,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打造成联通各方的平台核心。其次树立柔化管理理念。柔性运营思维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应对日益提升的管理要求,直观地说,刚性思维是一套直线式的生产线,而柔性思维模式是这条直线上将差异件分流处理,同时允许员工进行生产线上的多流程环节处理,通过组织的柔性、技术的柔性、流程的柔性带来财务运营的多种可能。

(四)提高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营设施建设

首先银行要加强对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及实施效果依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财务系统的设计以及与关联系统的集成关系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效率和运营效果。银行应持续优化系统平台的建设,持续改进流程,引入工作流管理系统提高处理效率,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上下游系统业务功能变化及时更新系统平台。其次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内部控制为主的银行氛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导致部分员工从原有财务岗位调整到中心从事操作性工作,工作的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管理层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关注员工情绪,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积极疏导和开解员工不良情绪。最后合理安排财务人员工作岗位。一方面对分行财务人员的安置提供帮助,给予分行财务人员较多的选择权。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多样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对中心内部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可向总行其他部门或子公司输送优秀人才,让优秀人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以稳定员工队伍。

四、结束语

虽然通过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大大提高了银行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质量,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方面有待加强:

(一)财务共享服务改变了员工的日常操作习惯,对员工的用户体验带来较大影响。以员工报销为例,对于报销人和财务审批人而言,财务报销不再填写纸质单据,需要登陆系统填写电子报销单。在线审批,这导致部分员工和领导操作不习惯,对网上报销的便利性有所质疑。

(二)先进技术的应用及信息系统的支持仍需持续加强。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作业依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共享服务作业平台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数十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共同构成。目前,共享服务中心主要的业务需求均已在系统层面实现,但仍有部分需求在系统层面得不到支持,需要持续研发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朱凯.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罩行奈侍庋芯[D].苏州大学,2013

[2]徐海波.新常态下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转型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6(1)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4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和特点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

共享服务是指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将企业的运作流程从单一运营单位转移到全区域、全国的层面进行资源和流程整合,以实现规模经济的过程。通过设立专业的服务共享中心,进行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企业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共享服务是把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结算和报表编制业务通过流程再造使其标准化,并通过共享服务中心集中进行业务处理,从而达到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目的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特点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既能集中的将分散的各业务单元进行整合与流程再造,又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多样化、灵活性地财务处理,因此具有一些特点。第一,财务管理人员规模较传统模式相比精简了很多;第二,结构性成本较低;第三,对客户需求的反应比较灵活;第四,能够较容易的监控各地的财务,!运作;第五,各地财务服务的水平不存在差异;第六,各项财务制度能够有效地向分支机构推行;第七,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完成监管与内部要求的各种财务信息汇总和披露要求都比较及时。

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分析

与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实施中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可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由于同类业务企业进行集中处理,随着人员规模的缩减,人工成本大幅降低;同时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减少了企业的中间管理层级,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其次,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会计核算是集中共享的,财务共享中心对各属地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标准化的处理,杜绝了各属地单位为完成上级制定的考核目标而进行的会计造假,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由于中心对各属地单元的财务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分支机构的财务标准是统一的,各项财务制度能够向分支机构有效推行,使得各单元的财务处理速度大幅度提高,差错率明显降低,企业能够跨部门跨区域的完成所需数据的整合,充分发挥数据的协同效应。而且,共享服务中心所拥有的专业人员较多,专业水平较高,能够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使之更高效、更权威。

再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财务共享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相比的优点之一就是业务扩张的管理容易控制,因而当企业扩张规模收购了其他公司,或是在新的地区建立了子公司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立即提供财务共享的专业服务,而且企业也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全方位培训本企业财务人员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使财务管理人员把精力集中放在本企业的核心业务上,从而使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二)劣势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相比有一定的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5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服务模式;管控模式

几年前,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发展迅猛,效益提升;相形之下,其财务体系仍然羸弱,呈现出管理分散、观念落后、力量薄弱的状况,不仅不能适应企业集团快速发展,其管理还有被“空心化”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财务集中管理迅速加强财务监管、防范企业风险成为国资委乃至企业集团的迫切需求,而舶来品财务共享服务也就作为借鉴成为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财务监管的首选。

一、定义、动机与差异化共享模式背景

对于财务共享服务的定义,学术界较多采用布莱恩・伯杰伦(2003)的看法,即“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

张瑞君、陈虎、胡耀光、常艳(2008)的研究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最基本的作用在于降低成本;除此以外,还可以使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系统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强化核心能力等。

业界一般认为,财务共享服务的第一个实践者是福特公司,其于20世纪80年代已在欧洲设立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其分支机构提供财务服务。从那时起,全球绝大多数跨国公司、500强企业均实施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财务共享服务。正如Barbarae.Quinn,RobertCooke,andrewChris(1998)所说的,共享服务是“miningforcorporategold”,根据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2002年的统计,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美国企业平均降低成本50%,欧洲企业则为35%~40%。

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本来就是经济发展缓慢和全球化扩张的产物,成本因素是上述企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所考虑的首要因素,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是其存在的理据和根源。与这两者有着很深承袭渊源的福特公司率先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绝非偶然。

反观国内,财务共享服务是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集团规模迅速扩大、财务监管理念和手段落后且大有“被空心化”之虞带来的产物。2005年在国内率先推行财务共享服务的中兴通信其时正在享受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是2004年底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企业,其国际收入占全部收入近半,2006年更被《商业周刊》评为“中国十大重要海外上市公司”;中粮旗下合资企业中英人寿于2003年开始营业,其2006年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本来就是为了支撑其快速业务扩张战略,带有较强的“管理发展”的味道。

这个动机差异与国内外财务共享服务实施背景特别是企业集团对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定位和目标存在不同。考虑到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国有背景和传统,财务共享服务带有较大的“财务集中管控”特征,故其考虑不仅仅局限于对效率提升、规模经济的追求和成本节约,更主要的是希望藉此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以协助其完成战略扩张或转型。

混合了财务集中管控和成本节约等需求的国内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可能将原本极富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色彩的财务共享服务复杂化,将以集约、规模、标准化、简化为特点的源于西方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下简称“服务模式”)变成具有国内特色的财务共享服务管控模式(以下简称“管控模式”),在实施决策中更多地考虑企业集团战略实现和经营管理要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不同机构之间差异化的管控需求或流程、不同机构之间差异化的人员成本和组织结构定位等压力、财务共享服务方和被服务方之间的事权安排和主次要内控角色设定等问题。

二、服务和管控:两种共享模式的比较分析

无论哪种模式,其形式都是标准化和集中,但由于共享模式目标本身的差异性,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集团的最终定位和功能有所不同。

(一)服务模式

1.模式特点:标准化和集中条件下的服务目标和利益点定位

所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起点都是以标准化为手段、按照不同业务类别统一处理日益集中的财务功能,整合、精简原来分散的财务资源和处理能力,对内部业务“客户”(以下简称“被服务方”)提供标准化的内部服务。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方(以下简称“服务方”)无须考虑企业集团及其财务职能的经营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等目标,而仅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下追求效率提升和规模经济优势。

如果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目标已经作为服务水平协议①内容的一部分约定下来的,说明企业集团及被服务方已经清晰明白这些目标作为服务模式所包含的服务内容对自身经营管理的必要性,且不会因此对财务共享服务有任何服务满意度方面的质疑。这时作为服务方,其目的就是提供标准化服务,其利益点就是最大限度精简、集中和优化服务流程,从效率和规模上寻求自己的价值定位。

2.流程化处理:追求流程精简、创新、优化,强调服务客户

服务模式特点决定其对内部交易处理流程化模式进行不断整合、优化和提升效率的需求,势必让财务共享服务具有流程创新和再造的内在动力,在持续追求流程精简、创新、优化甚至重组过程中取得成本节约。

需要阐明的是,流程化处理强调的是对客户提供服务的流程,而不仅仅是服务方完成工作的流程。很多财务共享服务方是由传统财务机构转化而来,早期的服务模式也确实是在追求规模经济前提下对不同业务类别逐项提供服务,②更多站在财务职能和内部工作流程角度考虑,要求被服务方③按照各种财务共享服务内部工作流“享受”服务还是主流。可喜的是,部分服务方已经注意到客户感知问题,正在将以往以业务类别为导向的业务处理流程转向以经济事项为导向的客户服务流程。

3.去职能化

定位于基础平台,服务模式无须过度考虑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对企业内控和安全、参与财务共享服务范围的各级企业的人员或组织机构定位与压力、各级企业个性化的内控要求或主次要角色设定等标准化、效率化以外的职能管理、架构设定、风险管理等问题,无须过于考虑被服务方在服务水平协议以外的其它感受和需求。

上述具体问题(包括内控的设置问题)更多应该交给企业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和参加财务共享服务的各级企业考虑,服务方只是在服务水平协议框架内考虑其追求的主要目标――服务、效率和规模。

4.相对中性的组织结构定位

标准化、集中、服务和去职能化,以及与之联系的相对独立的标准化流程,服务模式下的服务方会更少介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事务,并更多体现出很浓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处理”平台特征。由于与企业集团核心经营相对分离并较少介入企业集团核心决策事务,其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内部具有相对中立的倾向。

5.开放性与跨部门

标准化、服务和效率的服务模式最终吸引企业集团内部所有具备集中处理可能并追求规模化处理效率提升的其他内部职能,如标准化采购、储运调度、人力资源基础职能、基础性内控等进一步参与流程再造,通过业务内部承接等方式进入服务模式下具有开放特征的标准化集中处理“大流程”,共享服务成为企业集团内部基础、交易和数据处理综合性平台。

服务模式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特征最终导致其练就“跨部门集中服务能力”,便于其在流程效率提升之外继续取得规模经济优势这一成本节约之路,为企业集团进一步提升内部效率打下基础。

6.整合

跨部门集中服务能力可能导致服务模式在企业集团内部同时提供多种不同性质的服务内容,其业务处理流程在服务模式下存在并行、交汇甚至部分重合,服务方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的总“外包商”,具有进一步超越财务领域的局限,在共享服务范围内对企业集团内部原来跨部门、跨职能的多种流程进行整合、精简、优化,提高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的内部效率。

服务模式在追求其规模经济过程中最终使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因其内部若干流程和价值链不断标准、精简、优化、整合,突出企业集团核心能力并推动其实质性战略性重组。

7.小结:发展路径和方向

服务模式以承接、运营企业集团内部共性、重复、可简化优化的基础会计业务起步,并以此为核心对企业集团内部其他各种复杂的、相互矛盾、交叉的不同业务处理的关联流程进行梳理和“相关性”整合,最终达到企业集团内部以单一平台处理企业集团内部多种基础业务、减少内部消耗并优化流程的效果,提升企业整体效率并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管控模式

1.模式特点:以标准化和集中为手段,实现企业集团管控目标

尽管同样使用标准化手段并按照不同业务类别统一处理日益集中的财务功能,管控模式强调的是在整合、精简原来分散的财务资源和处理能力过程中对管控能力的完善和细化,在此过程提升数据整理、分析、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撑等能力,并对企业战略经营管理方面的需求给予更多协助支持。

就其目标体系而言,管控模式的服务对象首先是企业集团及被服务方的战略实现、经营管理、决策支撑、风险控制、结构调整和成本节约等目标,效率和服务仅仅排在目标体系的第二位。很多情况下,为支撑被服务方经营管理、结构调整甚至成本节约,管控模式下的服务方还要为响应更多额外经营管理和支撑服务要求而变更自身工作流程,增加本身所承担的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管控模式追求的一种服务④。

2.流程化处理:注重内控细化和完善,强调对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支撑

如前所言,国内企业集团推行财务共享本来就带有避免“财务空心化”,在发展过程中“管理发展”的背景,管控模式以标准化和集中手段实现管控目标的特点对其内部交易处理流程机制和模式有很大影响。尽管也需要追求交易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但以管控目标为主的需求势必要求管控模式首先追求对内部业务和被服务方进行完善管理和控制,对其业务经营、结构调整、决策能力进行支持,甚至于其对被服务方感知更加敏感,并为此增加各种服务和成本,使管控模式下所追求的处理流程模式和优化方向与服务模式有很大区别――即更加注重完善、强化流程的管控能力、支撑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管控模式的执行成本并减少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节约。

3.不断强化的财务职能

与服务模式下的“去职能化”不同,管控模式仍然立足于财务领域和职能,并在提供标准化财务共享服务时考虑企业集团内部其他专业性财务管理要求。比如会计基础业务在进入共享服务机构之前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资金调度等的设置情况,后续共享流程取代原有分散流程后如何保持对原有财务管理和内控职能的承接、融合及标准化,以及与此关联的种种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管控模式考虑问题的基点是财务共享服务是在财务领域内履行企业集团赋予的各种财务职能,其内部交易处理职能的意义远不如财务管理职能的强化明显和重要。

由于很多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过程中都采用保留原财务职能部门从事职能管理、共享服务机构相对与之分离的模式⑤,考虑到管控模式下专业化财务共享服务流程已内含多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以及支撑功能,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职能实际上已经被二元化了,必须通过共享服务模式设计、部门结构设置、流程开发与协调等方式予以磨合。

4.与企业集团的联系更加紧密

与服务模式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内部的相对中性比较,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继续保持部分财务管理职能,并以其在财务集中后所整合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集团经营管理和决策进行支持,帮助企业集团实现其基本战略。在这一过程中,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必然与企业集团的核心经营能力和决策过程紧密联系,有别于服务模式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中相对中性的定位。

5.专业性和职能部门化⑥

优先服务于企业集团管控目标、在标准化及不断集中处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细化流程并发展各种对经营管理和决策的财务支撑职能,这一切沿共享服务流程发展起来的以纵向为特征的专业化是一种基于职能的新的部门化,并因此减少与企业集团其他内部职能进一步融合的可能。管控模式的专业性最终导致其在财务职能领域内进行新一轮部门化,管控模式下的共享服务成为企业集团内部专业性财务处理和管控平台。

6.相关职能流程整合

尽管专注于财务领域,管控模式一样存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要求,并可以就与财务职能相关的审计、风险管理、收入管理等流程在企业集团内部考虑整合。由于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具有职能部门化特征,与开发性、跨部门的服务模式区别明显,这种整合只能在企业集团基于价值链流程的研究和协调基础上进行,且增加规模的实际效果并不容易确定。

由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特殊行业要求,管控模式实现其追求规模的梦想可能得以在企业外部实现。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标准化的数据处理要求以及数据处理业务在规模门槛方面的限制可能使部分中小企业愿意使用企业集团已经成熟的专业化处理平台。当然,这种外包在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工作品质已经得到社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实际认可情况下会更容易发生。

7.小结:发展路径与方向

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也是以承接、运营企业集团内部共性、重复、可简化优化的基础会计业务起步,并不断在会计基础工作、内控和风险防范、资金管理、收入管理等方面进行流程和功能的完善、细化,同时整合、强化财务及相关业务的流程化管理。

管控模式下被整合强化的财务管理职能、内控职能等一方面会进一步推动企业集团财务脱离“会计核算型”轨道转向战略财务管理,协助企业集团实现其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财务行业的整体性外包趋势不断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及财务业务、数据处理需求增加,其会计基础工作部分可能成为企业集团内部率先市场化独立运营的专业外包平台,外接其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以求得规模化处理所带来的成本收益,降低管控型财务共享服务整体处理成本。

三、共享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正如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在其经典著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历史的篇章》中提出的观点,企业组织结构变迁随企业战略变化而变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也与企业集团自身战略目标和定位有着较大关联。

企业集团战略直接影响组织结构,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企业集团根据不同战略考虑,其组织结构可以分为战略规划型(针对相关多元化战略)、战略控制型(针对单一业务战略)、财务控制型(针对无关多元化战略)三种模式,不同组织结构模式下的企业集团财务组织职能和定位不同(汤谷良、付阳,2005)。战略规划型企业集团具有总部高度介入业务经营单位计划和决策的特点,业务权利高度集中于企业集团总部并广泛运用整合机制,所以选择管控模式运营较为适合;战略控制型企业集团总部较少应用整合机制,集权化倾向不明显,财务控制型企业集团一般采取分权模式,基本不采用整合机制,这两种组织结构选择服务模式可能更加适合。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与环境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因素。柯明(2008)的研究认为,由于目前存在诸如法律环境、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流程等不完善、不到位等因素,中国集团企业的现状更需要实行集权管理为主的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实现财务控制型管理,以保证整体发展战略在分、子公司得到贯彻和实施,有效降低分、子公司的财务、运营风险。

企业集团所处的环境变化及其自身调整压力能力和方向是财务共享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环境、技术和规模属于被共同认可的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的基本认识,尚直虎(2010)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进行自身调整的方式,发现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出现部门无边界、网络化、类市场组织结构等趋势。当前,国内企业集团大多为科层制或矩阵式结构,采用管控模式进行内部职能和资源的整合集中效果良好,且执行和转换成本相对较低,容易见效。

但在目前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面对市场发展机遇和巨大经营压力并存的情况,企业集团也可以重新考虑共享模式的目标和定位,采取具有部门无边界、网络化特征的服务模式,并使之向类市场组织结构方向发展,在收缩企业集团规模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流程效率,最终达到重组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突出企业集团核心竞争能力的目标。

企业集团内部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的认知及态度对财务共享模式选择有较大影响。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存在战略、组织和执行等三个层面的风险,具体包括选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高额初始投资与较长时间的盈亏平衡期、冲击原有体制等(何瑛,2010)。选择不同模式意味着日后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力度和范围存在差异。比如为避免冲击原有财务管理体制并造成财务共享实施后可能形成的管理真空,可以采用管控模式;而要求以取得盈亏平衡为第一目标的企业集团则应该考虑服务模式。

此外,企业集团内部结构调整方向和模式、各部门对实施共享服务为企业带来影响的评价和认知异同等也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涉及人员、流程和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并面临对原有体制冲击的风险和内部机构、人员抵制的压力(何瑛,2010),需要企业集团根据对财务共享服务的期望和定位,并结合自身战略和内部结构调整做整体考虑。

有些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片面看法也会干扰共享模式选择决策。不少人对财务共享实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企业集团内部所有问题都可以等待财务共享一起解决、财务共享服务不会增加企业集团成本等等(矫艳、王兆蕊,2010)。⑦这些片面看法导致模式选择决策上的错误,比如为一揽子解决所有现存问题而要求同时做到管控与服务模式等错误决策,或者在选择服务模式的情况下却又要求同时达到诸多管理目标等。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共享模式选择过程中加以考虑,努力甄别和反思。

总之,共享模式的选择与企业集团自身发展要求和定位直接相关,影响企业集团内部结构的调整及核心竞争力培养,也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组织功能和目标的实现。其最终确定应该与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环境、自身发展要求和定位、企业集团资源状况和企业文化氛围、企业集团的核心经营能力培养方向、整体风险的认知和抵御能力,以及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动机等相联系。

【参考文献】

[1]布莱恩・伯杰伦.共享服务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瑞君,陈虎,胡耀光,常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及实践[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6).

[3]Barbarae.Quinn,RobertCooke,andrewChris.SharedServices:miningforcorporategold.1998.

[4]FinancialSharedServiceCenter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fortheaccounting

[5]profession,aCCaReport,2002.

[6]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历史的篇章[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7]汤谷良,付阳.基于战略的集团组织设计及安排[J].财会通讯,2005(6).

[8]柯明.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8(12).

[9]尚直虎.组织结构的效率和合法性――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

[10]何瑛.企业财务流程再造新趋势:财务共享服务[J].财会通讯,2010(2).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6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跨国公司;案例分析;成功因素

一、构建财务共享服务的意义

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化跨国公司推行和推崇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通常指将企业各种财务流程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平台来完成,通常包括财务应付、应收、总账、固定资产等的处理。

一般而言,如果企业的经营业务、管理模式存在如下特点,则比较适合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一是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分支机构众多;二是企业经营相对单一,多元化经营因核算准则不同,可考虑按行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三是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事务能够按统一的规则和流程处理,可复制可批量处理;四是总部有集中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强化分支机构管控;五是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较高,追求流程的科学、标准化以及制度的强力执行。

跨国经营模式下,海外分支机构多,分布广,规模扩张迅速,业务相对类同;会计核算主体多,会计信息多且杂;财务系统多而不统一,信息传递不及时;总部对海外业务有监管要求等特性非常适合建立财务共享。近年来,日益兴起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业务流程重组(BpR)、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推动着企业管理模式的提升和创新,同时也为财务共享服务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

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

总结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成功经验,其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加强内控、信息共享、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都会带来明显的效果。

(一)企业运营成本降低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集团内各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的事务集中处理,则不需要在各海外分支机构配置会计出纳人员,节省了人员配置和人工成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般都会建在薪资水平比较低的地点,人工成本的降低会比较显著。同时,由于集中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流程的建立,经过一定培训后,每个会计人员处理的凭证量会增加,可释放出一定的会计人员。

(二)工作效率质量提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所有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缩短中间环节;集中处理财务数据,确保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统一,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相对集中,公司较易提供相关培训,人员的专业技能可提升较快,提供的服务也可以更专业。同时共享中心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也可以更快的为新增的海外分支机构提供服务。

(三)监督控制能力加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递,远程共享,简化了部门及异地的数据查询流程;业务的发生与对应处理的会计人员远程隔离,减少了舞弊发生的可能;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加强业务人员的自我监督和控制;信息的集中处理,统一录入,全程共享,有利于数据的规范、准确,通过比较分析方便查找经营管理问题。

(四)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想事情的人”和“做事情的人”分开,仅集中一部分人进行会计交易处理和报表编制,而将更多的财务人员从繁杂的非核心业务中解放出来,财务工作重心向高附加值工作的转变,提升财务决策支持服务,提高财务的管控能力。

三、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功案例

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成功构建都有其共同点,如:公司层面的管理变革推动,业务财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的梳理,整合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等;但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机构设置、集中服务内容、运营模式上会有所区别,但均围绕公司的总体战略、业务模式而展开。

(一)海尔:统一eRp平台固化优化流程

海尔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及共享中心信息化平台的上线,塑造了目前的财务管理模式。海尔的财务人员分为三类角色:第一类是集中的战略财务,负责整个集团的财务方向、路径、政策、资源和风险;其次是共享财务,通过整合互联网资源,打造云端管理模式,为集团提供高效、合规的会计服务;第三类是分散的业务财务,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业务的发展提供事前算赢的决策支持,成为与业务水融的一份子。财务人员的结构是:70%的人员在扮演业务伙伴的角色,10%在扮演技术财务(税务、现金、风险控制等领域),另外20%在共享中心扮演交易处理者、资金管理者、绩效(数据)支持者与风险管控者的角色。

海尔共享服务中心一直贯彻以流程为导向的管理,依赖流程产生高质量的数据信息,通过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加强集团管控,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并不断提升流程操作效率。持续不断推进流程的优化成为海尔共享服务的工作重点,共享中心内设有质量团队,由三至四名组员构成,主要负责运营流程与流程优化,组织各流程小组的骨干力量参与流程创新项目。通过扎实的信息系统建设确保效率的提升。

海尔财务共享中心内部的组织设置完全遵循了财务流程,基本涵盖了会计核算的所有内容。成本管理作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必须要贴近业务才能提高成本数据的准确性,故成本管理没有纳入共享服务的范畴。但是资金管理纳入了共享中心管理,主要负责金融风险、资金运营以及融资平台管理。

(二)华为:全球共享中心网络

作为一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财务组织着眼于如何更好服务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自2006年起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体系规范,陆续建立了七大区域财务共享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和网络的完善,加强了公司总部对全球业务的财务控制,成为财务内控有效实施的最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通过持续推动流程的标准化与简化,大幅提升了财务专业流程的运行效率。构建全球共享服务网络对于华为而言创建了一个全球标准化的财务会计处理与核算管理平台,为华为的业务腾飞提供了很好的财务资源保障和风险控制基础。

(三)平安:后援集中共享服务

平安对企业内部各独立公司的后台服务职能进行集中整合,建立统一后台服务共享中心,以实现组织、人员、信息和系统等方面的集中运营管理,从而达到标准统一、成本节约、效率提升、风险可控的目的。业务涵盖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经济信息咨询、会计记账、外语翻译等业务。共享中心与各专业公司之间通过谈判确定服务价格,在质量、时效、产能、成本等多个维度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来运作。

平安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作为其中共享的一部分,包括会计服务和资金服务等模块。各家专业公司客户把可以集中或想要集中的财务业务交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者进行拆分或打包,交给这个平台上的各条服务线,由他们按照客户要求完成财务处理或提供财务服务。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在先进网络系统支持下的标准化、集约化――通过标准化把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规范、单一;通过集约化把琐碎的工作合并,降低件均成本。针对集团内部的一些小型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尝试推动全委托模式,除会计核算、资金往来业务外,还涵盖预算编制、会计报表编制、日常税务申报、出纳审计等整套财务管理服务。

鉴于上海的运营成本日益增高,同时单一地区具有系统性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深圳、成都、内江和合肥逐步设立了四个分中心,各中心职能各有侧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采用矩阵式组织架构,部门负责人下辖数位服务线经理,分别管理不同的服务流程,各个地区设置现场运营经理,承担该地区的人事、行政等运营管理。

上述三个案例中,海尔的共享服务中心重视流程管理,并按照业务流程来审慎选择纳入集中服务的内容,其持续优化流程的理念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未来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华为由于全球战略拓展的特性,一个全球标准化的财务会计处理与核算管理平台,全球共享服务网络,满足总部对各个海外分支机构的控制是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首要考虑的因素,同时由于全球区域分布广的特性,华为建立了几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支持全球不同时区的交易处理。平安共享服务中心按照独立的公司化模式运作,建立市场化的结算体系,采用矩阵式组织架构,兼顾专业化和区域特性,在有效促进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规模有效扩大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平安集团运营成本的降低。

管理是门艺术。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都要和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财务共享最终是为业务服务的,其运营模式应配合企业战略、业务布局来设置,才能最大限度的发展效用。

四、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成功因素

各国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各不相同,因此跨国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不应该仅仅简单模仿己有的成功经验,结合案例笔者认为需要立足以下几点:

(一)公司管理层的大力支持

财务集中虽然是对过去分散管理方式的变革,但不应该由财务部门发起,而是随着公司的管理变革产生。任何变革,背后一定有利益的重组和冲突,没有高层的推动,没有自上而下的强大执行力,变革很容易夭折。在向共享财务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集团和专业公司高层领导的推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是财务共享成功上线的关键,也是未来有效运营的保证。

(二)统一、整合的信息系统

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任何远程的集中运营模式都要依赖于社会科技技术的支持,eRp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第一步,为财务共享服务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其服务对象提供内容广泛、持续、反应迅速的服务提供技术保障。可以说,没有集成共享的信息系统,跨国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不可能实施。

(三)统一的业务流程与财务制度

各海外分支机构业务流程、财务制度不统一就进行整合,必然会出现各种流程冲突和流程拥堵。只有各个业务模块建立从业务发生为起点,到财务记账、支付为终点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把制度政策贯彻到流程中,并通过信息系统予以固化,才能真正确保财务共享服务有效运营,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流程。

(四)合理评估共享服务集中的内容

财务共享集中服务的内容要根据业务特点、管理模式来决定,并非所有的流程都需要或者适合集中。如一个完整核算流程(如采购至付款)对应职能分散在众多部门和海外分支机构,则要评估集中是否会带来响应速度减慢,效率降低的问题。一般而言,如果企业采购、工程建设、收入出账都是集中管理的,则应收、应付、收入、成本、工程资产核算、资金支付等均应纳入共享服务范围,财务共享的服务内容就会越广。

(五)合理设置共享服务的组织架构

财务共享服务是对财务人员专业化的重新分工和定位,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适度分离,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必然会面临与财务部的关系和职能分工问题。笔者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否定义为与总部财务部平行的机构要视共享服务的内容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哪种模式的优劣。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业务方面必须接受财务部的领导和考核,以避免职责不清、推诿责任和部门之间的内耗降低工作效率。

(六)合理布局共享服务中心的选址

跨国公司由于海外分支机构众多,地域分布广,可能要在全球设置多个共享服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布局应考虑能覆盖全球各个不同时区,且设置在人工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国家或者地区,同时因需要与各个国家区域的人员进行远程沟通交流,也要考虑当地说英语人员的可招募情况。

(七)人才的培养和人员的平稳过渡

如果财务共享中心是新设的地点,则需要在当地集中招聘合适的会计人员,由于不熟悉企业情况,对业务流程也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建立初期可将企业有经验的核算人员派驻新设地点,大规模对新近员工进行培训,逐步建立各流程团队。原海外分支机构的一些会计人员需要合理安置,平稳过渡,考虑其是否可以转型成为业务财务人员,以维持财务人员队伍的稳定,工作的平稳交接和财务人员的梯队建设。同时,由于共享服务中心是按照业务循环进行标准化操作的流水线作业,员工只需完成整个业务流程处理中的一个环节,是偏操作型的人才,可能造成共享中心操作型人员流动性较高,后备人员不足的情况,需要打通共享中心人员的上升通道,储备合适的人才。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7

【关键词】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财务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一、引言

石油企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可以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持,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升石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财务共享模式产生的背景

财务共享模式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提出,是该公司针对自身财务管理问题,通过多方面的研发与调整,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结合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的分析,提升财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强化财务管理力度,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1]。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自身工作情况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其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解决管理问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广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逐渐成为当前企业比较关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战略发展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石油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意义

(一)整合企业财务资源

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财务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借此收集与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业务组织与流程,发挥业财资源共享的优势,为企业业务工作开展提供财务资源信息支持[2]。当企业财务资源得到整合利用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效果也会发生变化,不仅实现高质量工作,同时还为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提升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统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改变企业各部门财务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能够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统一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与标准,为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秩序地开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互动效果,使财务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情况,还可以将财务数据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为针对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三)提升企业业务工作效果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业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支持,解决业务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部分石油企业因为财务与业务信息互动不到位,所以无法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指导。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覆盖企业所有的财务经济活动[3]。在该模式的支持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业务发展规划,为高效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做好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计划工作,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财务共享模式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

(一)统一财务信息,提高管理效果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状态,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据。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的认识,明确这一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4]。与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实现了对企业预算、执行等工作的全方位监督,可以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财务共享模式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解决以往财务预算信息滞后性的问题,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此作为财务共享工作的重点,加强对石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将此运用在财务目标、业务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建设中,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人员队伍培训,促使财务共享模式运行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使企业内部财务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方法及原理,并主动用此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助力。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者与实施者,其业务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若是工作人员不了解财务共享模式的工作特点,那么将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无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石油企业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组织个性化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掌握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并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以此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改革发展意识,使其认识到财务共享模式是时展的要求,是自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认为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支撑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当前部分石油企业虽然已经引进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但是无法满足石油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企业财务人员难以获得更多与企业内外部发展有关的信息,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不仅可以获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市场环境,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推动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其次,对财务人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操作方法,借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理论培训活动是丰富财务人员基础知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媒介。通过个性化的培训,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现代化技术,对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训活动中,应以工作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与信息化管理能力为基础,选择适合的内容,以此提升培训效果,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人员支持。最后,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奠定基础。石油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开展工作时,需要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吸取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基础保障[5]。工作经验总结十分重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总结财务工作情况,并反思自身在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利用以往的成功经验解决问题,促使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在石油企业中,若想展示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提高财务与业务工作效果,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此作为推动财务共享工作实施的载体,为信息管理、业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具有高度集约的特点,涉及的工作内容、信息数据非常多,若是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会失去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意义,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解决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的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与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数据库,要求工作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财务信息处理工作的有效性。以中石油为例,该企业建立了多个数字化平台,包括业财融合价值管理平台、全球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在数字化平台辅助下,促使企业业财融合,同时能够将两万余财务人员的工作批量化、集约化到不到两千人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促进效率大幅提升,并实现低碳、安全化运营。石油企业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立足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企业财务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石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四)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环境或者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出现运行风险,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石油企业应提升对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使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发挥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优势,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为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6]。在风险防范工作中,加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用,利用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与业务工作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建立财务预警体系,若是发现问题,则需要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利用风险防范策略解决问题,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此外,石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将财务共享系统作为工作的载体,增加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各个岗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为企业资金管理与运用提供支持,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制度与日常沟通的方式,为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促使石油企业稳健运行。

(五)建立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可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使各项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需要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石油企业的业务、财务等经营性活动进行动态的监督,以此实现高效率管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首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将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财务管理有机融合,对财务工作行为、管理行为等进行监督,使各项工作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下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有较多的数据信息,内部控制中,对共享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业务部门人员以财务管理需求为基础,开展业务工作,在实现企业业务目标的同时,完成财务目标,为石油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其次,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管理,优化系统的功能,增强管理工作效果。财务中心服务系统中应包含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资金动态管理、财务报表等功能,通过多个功能的集中建设,实现对石油企业所有业务的动态管理,为后续信息的运用提供便利。最后,立足财务共享中心,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能够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实际工作中,需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适合该中心的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资源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管,保证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有效性,促使后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语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8

随着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管理会计的改革不断深入,在企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同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的组织变革,促使会计工作从分散式的独立核算模式向集中式的财务共享模式转变,对管理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对管理会计改革的推进有着重要作用。

一、财务共享模式内涵

财务共享服务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财务流程处理的基础,把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相应流程的规范、提高流程效率、减少运营成本的支出以及创造价值作为最终目标,站在市场视角上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分布式管理模式。

二、建设过程

财务共享服务要想顺利发挥作用通常要经历以下组建过程: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先期评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虽然能够为企业集团带来大量优势,但并非适用于所有集团。因为要使其有效运行必需拥有强大的信息系统、良好的管理模式和高质量的员工素质作为技术支撑。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涉及到先前的管控模式、职责分工、财务流程、作业方式的一系列转变和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用该模式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状况,谨慎思考,进行先期评估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充分了解自身条件,?楣菇ü蚕矸?务中心打下基础。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设计规划。作为建设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规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确定怎样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并涉及到以下具体步骤:首先,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共享服务中心的地址;其次,确定共享服务中心的规模;最后,就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收益分析,制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规划。

3.建设实施。通过上面的步骤,项目团队需要按照之前的工作成果和要求,具体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具体包括:规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及架构,制定详细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做好过渡期的相关工作及人员转移。

4.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在完成了工作转移以后,就要正式进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阶段。此时,管理团队应认真执行之前的业务流程服务等级协议,保证服务中心运营稳定。

三、建设中面对的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很多益处。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

1.系统安全性问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涉及到信息系统的建设,必然会产生数据的频繁交互传输,内容中不免涉及到公司的一些机密信息,而且,由于数据集中化处理,信息处理量必然激增,由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黑客及病毒入侵风险不可避免,一旦信息系统遭受破坏,将会给企业集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财务人员职能转变困难。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业务流程的改进。其中必然包括财务部门职能变革,也将会涉及到财务人员的再分工,即财务人员转型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重新熟悉业务流程,接受新的系统,难免会产生不适应,从而影响操作的稳定性。此外,财务共享模式也将使财务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向以业务运营管控和价值链创造的方向发展。财务人员在职能转变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能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这些都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面临的问题。

3.信息系统维护成本极大提高。为了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稳定运行,需要指派专人负责设计财务共享中心的信息管理模式及提升信息系统管理功能,而这些方面都会产生大量的花费,甚至有可能给企业造成负担。这些巨额成本投入一旦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解决建议

面临上述困难,企业要想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1.推进系统安全性建设,严格控制访问权限的管理。财务共享通过标准化处理提高流程运行效率,最终为企业创造利益价值。所以要想该模式的有效发展,就必须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那么,就要对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确定。在共享财务服务中心中,许多内部数据可以共享,但对于内部的一些机密数据,在共享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被窃取和篡改的可能,对于这些数据,就需要设置访问权限,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同时,还要加强对数据使用者的管理,尽量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数据的泄露和相关操作不当的风险。

2.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在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人员职能的更新,此时,就必须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尽快适应新的系统,提高运行效率。而且,在共享服务中心后续运行阶段,有必要对员工进行持续指导,以维持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中兴起与推广,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其原理是将企业范围内的共用职能集中起来,高质量、低成本地向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标准化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各种财务流程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平台来完成。通常包括财务应付、应收,总账、固定资产等处理,这种模式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加强内控、信息共享、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都会带来明显的收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既可以发挥规模效应,节约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保证这些职能的质量和一致性。通过共享服务将日常性的财务核算职能集中起来,也有助于业务部门更加专注于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经营与拓展活动中去。根据埃森哲公司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财务运作成本。

二、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对它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上:

(一)建立共享中心的首要目标是成本降低,包括人力成本和其他费用成本。集中处理财务事项后,原来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人员会相应减少,而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操作的人员总数会比原来各分支机构财务人员总数要少,这就是很直观的人力成本的降低。作为任何一个成长性企业,业务量总是在增加,管理层则希望在业务增长的同时各种相应成本可以尽量不增加或少量增加。例如摩托罗拉,其公司总部将在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财务服务处理都集中在亚洲会计中心,中心服务人员仅有180人。

(二)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种模式并不是仅仅为了降低成本,更是想通过这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达到提升管理质量的目标。共享中心通过集中核算与支付的模式将原本复杂的账务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化,分工更细,在理论上工作效率和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在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下,账务处理被分成几大模块,而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只需处理一项或几项固定的工作,因此从事共享服务人员的能力要求得到有效降低,许多优秀的财务人员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从基础财务工作投入到关系企业发展的财务分析与决策中去。

(三)依据制定好的共享中心操作制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所有分支机构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核算标准、操作流程、检查标准完全统一,工作的效率获得显著提升从而实现了资源集中调度下的风险集中控制。同时拥有相关分支机构的所有财务数据,数据汇总由系统自动生成,数据分析不再费时费力,更容易做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

(四)构建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适应现代化竞争的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财务”已在企业逐步实现,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控制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不适用于企业的管理环境。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三、企业在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其财务共享的基础是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eRp系统),统一的核算方法和统一的操作流程等。要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还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一)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是最重要的因素,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基层领导和工作人员思想上的重视和行动上的支持。

首先,针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人员必须重视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来指导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学习现代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相关理论,不断提升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风险控制的认识。

其次,共享中心依靠业务规模化、集中化,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控制风险。为达到这个目标,管理人员需要完成实际操作中的业务流程设计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性强的业务流程可以简化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效地降低风险,达到质量与效率的同步提升。完善的制度可以形成有效的责任管理体系,这是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合理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最大效度地维护企业利益,给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赢得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数据平台是基础

在现代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事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没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占有,事业要想获得很好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是流水线式的财务核算模式,财务人员按照业务模块进行岗位配置,流水线式作业的先决条件并非人员而是“流水线”,是让它动起来的工具,就是说要让共享中心运作起来要有统一的系统支持。

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第一步。统一的eRp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应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数据库建设。完善企业的数据库建设,实现不同数据库的资源整合,从而为信息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基础,进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奠定更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吸收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强化本企业的信息建设,实现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

(三)要加强人员的培训

现在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共享中心的工作虽然是以操作为主,但是对会计、财务、税务知识和政策的理解直接影响到操作的准确性。共享中心工作人员不是简单的操作工,对各类账务的核算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工作。做到(1)强化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这是培训可以获得实效的根本。(2)完善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企业业务的实际,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3)还要紧跟当前世界有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结束语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重要的就是通过管理以实现财务风险的防控。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产品还有创造产品的团队,还要有科学化的管理,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都要和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变成适合自己的方式或方法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种模式,企业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最大限度得利用这种模式获得增值。

当前,虽然不少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企业强化构建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断推动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我们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一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作模式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2).

[2]段培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J].金融会计,2009(2).

[3]张高峰,赵晓晖,吴益军.企业服务共享中心及其对上海城市化发展的意义[J].上海经济研究,2002(2):49―53.

[4]李梅.浅谈共享服务新型管理模式[J].科技和产业,2005(12):58―60.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篇10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核心业务;财务机制

1概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赢得市场,很多企业采用了新的战略对策进行财务资源、业务的整合,在企业中建立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提升企业的管理工作效率与市场竞争力。财务共享服务的运用,使得财务工作效率、企业经营效率等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就目前我国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多数企业未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的重要性,为此,财务共享服务在很多企业中未得到良好的运用。面对这种情况,良好的解决方式是使财务共享服务发挥其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

2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2.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管理方式,其特点在于进行合作战略的优化,将其使用在企业中,目的是为了整合企业内部业务组织、业务流程、财务资源,从而实现共享服务,有效地优化了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对财务业务流程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把企业中各项流程提取出来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优化企业管理的效果。中国在跨国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常常采用财务共享模式进行经营管理,该经营管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战略管理模式,通过对内部业务进行合理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达到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从而实现内部财务共享服务。目前,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用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由于其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专业分工等,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故财务共享必然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2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就目前我国各大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来看十分不乐观,财务管理出现严重的人浮于事的现象。在财务管理中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效果。企业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构建前期,财务相关部门及财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结算等工作,工作量大、重复性高、出错率高,在此情况下要进行财务管理转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务性工作得到了质的改变,企业中专门负责基础会计业务的工作人员,将其集中起来在共享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服务工作,而其他财务人员则可以专心进行企业经营核算、管控以及资产管理等各项工作,岗位职责精细化,有利于提升企业发展的能力,为企业做出重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2.3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

财务管理中采用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财务共享服务最大的一个特点。对企业各项程序工作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升企业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共享服务管理主要针对的是日常事务,对其进行管理整合,使企业内部工作得到规范化,调动整个企业的生产力,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另外,财务共享服务的使用还能促进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我国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管理出现各种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将成为一次管理改革,将企业各个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对企业存在问题的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创新管理理念,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部门工作的相互协调从而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财务共享服务的运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性作用,但是目前财务共享服务还未完善,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企业的组织、流程等都需要进行改革,随之人员、业务流程等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次调整中管理者必然会产生意见分歧,甚至是出现抵触的心理;其次,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业务流程实现规范化,要求员工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对员工素养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人员波动或员工流失的现象;最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系统之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但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成本较高,我国在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十分有限,难以实现大众化。

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3.1做好前期调查与设计工作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从前期工作开始就要严格把关,前期先进行项目实施的考察,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进入前期项目考察环节,做好如下三项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掌握企业组织、业务情况,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摸清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的具体信息,例如业务流程、员工的工作效率等,从而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为制定财务共享服务工作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其次,调查企业运营成本情况,进行成本效益报告的制作。制作成本效益报告重点在于将成本、效益均进行具体化,考虑周全并得到与实际相符的信息。最后,前期工作开展时要让所有员工认识到构建财务共享服务的必要性,获取员工的支持,不仅仅是管理者的支持,基层员工也要积极配合财务共享服务构建工作。前期调查工作完毕之后,进入到流程设计阶段,流程设计有如下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明确财务管理服务的区域范围;其次是要创新业务流程;最后是要更新结构组织,流程设计关乎财务共享服务后期工作质量,为此,流程设计这三步骤的工作不可忽视。财务共享服务的服务重点应为业务量大并且日常重复性高的财务核算业务,将其作为重点服务内容,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而内部控制以及设计等各种工作则由企业总部领导负责安排指挥。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是企业管理的一次突破,为此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必然会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更新,对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创新,使财务共享服务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在顺利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财务部门的各个岗位会做新的调整,调整为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在进行组织结构的选择上,可借鉴国外先进的财务共享服务组织结构。

3.2选择合理的地理位置及做好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使财务管理部门从日常事务处理中摆脱出来,转而从事其他高附加值的活动,促使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价值型、决策型转变,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高效化和专业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既是会计处理中心,负责全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会计业务,包括会计核算、资金支付、会计报表编制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同时也是数据处理中心,是全集团的财务数据工厂,可以进行财务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多维度分析与预警,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此,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财务共享服务在构建时,地理位置的选择就是一项重要工作,在选择地理位置上企业不但需要考虑到人力因素,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成本因素等各方面的问题,一系列因素都会给财务共享服务作用的发挥造成重大影响。在考虑这些因素时重点放在环境因素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往往受到社会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程度等都影响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工作。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企业员工的工作地点会发生改变,此时需要对员工的薪酬做考虑,并将当地税负情况考虑在内,对这三个因素进行综合平衡,最终选择最佳的地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招聘与培训将会成为重点内容,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在企业中是否得到良好的发挥,这与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息息相关,但是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认识度有限,并且总体管理水平不高,开展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者的业务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的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都需要具备较强的服务精神,这样才可服务于企业,服务好企业。建立eRp支持系统,构建此系统的目的是为企业总部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企业总部可以通过此平台掌握财务信息情况,同时保障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

4结语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运用可有效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为此,要广泛推行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中发挥其作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需要得到企业所有员工的支持,在构建前期直到实施等,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才可使财务共享服务发挥其积极效果,并采取有效的对策降低风险,使财务共享服务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

作者:李利群单位: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华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影响探究[J].中国经贸,2015,(14).

[2]范晓蓉.浅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绩效管理问题[J].现代商业,2012,(5).

[3]张红斌.小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与运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0,(8).

[4]刘汉进.金融集团的共享服务战略及运营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