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十篇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十篇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2:32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1

关键词:探究—研讨;经验;概念;兰本达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3-0083-04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教育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许多小学盛行杜威的“做中学”,纽约的城乡学校便是其中的一个样板。该校信奉的教育哲学是: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个人的经验,学生应当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学习,自己对学习进程负责。带着对城乡学校的美好憧憬,兰本达(BrendaLansdown,1904~1990)于1931年从英国移民纽约,在该校执教。在这里她度过了收获颇丰的8年,感到城乡学校的教育令人鼓舞,很有生气。但她同时也意识到,在这里学生学到的不是概念系统,而是零碎的实际知识。它缺乏智力的深度与广度,不鼓励从实际经验中形成概念。它是实用的,而非认知的。

在兰本达看来,零散的实际经验不宜于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真正的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纯粹的事实经验,更应使学生从经验向概念发展,产生质的飞跃。换言之,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儿童的概念发展,使儿童获得一种终身受用的方法。为此,她倾其毕生的精力,努力探索一条帮助儿童通往概念的道路。

一、概念:一种抽象的创造性思维

兰本达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中,把“概念”定义为“一个抽象和另一个抽象的联系而不涉及具体事物”。如,“democracy”(民主)这一概念,它是由Demos(人民)和cracy(统治)组成。如果“民主”的意思是“由人民统治”,那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的国家,“Demos”是大不相同的。因此,“Demos”只能是代表某种抽象含义,而不是具体的人群,而“cracy”亦如此,也是一种抽象。把“人民”和“统治”这两个抽象联系到一起,就构成了不指向任何具体事物的“民主”概念。她认为概念的作用巨大,它把成千上万的日常信息加以分类与概括,不致使人被无限细节所困扰。通过后来在新情况下的应用,这些概括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当现实事物不在眼前时,概念就在各种客观存在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概念意味着一种思想运动的型式,一种属于抽象范畴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年幼儿童尚处“前概念”思维水平阶段,还不能进行纯概念或语言思维。因而兰本达认为,科学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加速儿童的“前概念”思维向概念思维的转化。也就是说,科学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儿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帮助儿童建立概念系统。

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儿童建立概念、促进其思维发展呢?兰本达坚信,概念的形成要以对客观实在的感知为基础,因而儿童走向概念之路的第一步应是使儿童获得有意义的经历,即让儿童自由地摆弄与操作自然事物,获得对它们的感性认识,形成前语言思维。如同科学研究需要开展讨论来推动一样,她认为儿童前语言思维向概念思维的发展也有赖于研讨。只有通过表达与交流,儿童的前语言思维才能内化为概念思维,从而形成对认识对象的有序解释,达到建立概念的目的。为此,兰本达创设了旨在帮助儿童走向概念之路的教学方法:“探究—研讨”教学法。

二、探究—研讨:从经验上升到概念

兰本达认为学习犹如过一条流水淙淙、变化无常的河。河的此岸是儿童的现有知识,河的彼岸是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建立概念。到达彼岸的路径有很多条。儿童可以按照教师制定的计划,一步一步地严格遵从,踏踏实实地实现计划规定的目标,从而顺利到达河的彼岸。但是,兰本达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是被动的、机械的,仅仅是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教师的要求罢了,而彼岸的概念只会在儿童的头脑中作短暂的停留,不会持久。真正的学习应该按照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安排过河的路线。在河中,儿童有着大大小小的踏脚石,儿童全神贯注、目标明确、自发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各人有各人的路线。教师站在前面的大石头上,一次一次地把儿童吸引到自己的周围,然后儿童又沿着自己选定的路线跳走,踏着下一块大石头前进。当他们最终到达彼岸时,他们已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观点进行了观察,他们有意义地选择路线,朝着彼岸的概念前进,最终使自己的心智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因而,兰本达强调,在科学教学中,为了使儿童能顺利地到达彼岸,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各种大大小小的踏脚石——有结构的材料,其中包含着自然现象的某种关系型式。如磁铁、铁块、镍块和铜块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一种结构,因为磁铁和铁、镍能发生相互作用,但却不能与铜发生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就隐含了这样一种关系型式:磁铁和某些金属能发生作用,和另一些金属则不发生相互作用。儿童操弄这些材料时所形成的观念,便是磁铁的特性。换言之,教师要设法使儿童获得有意义的经历,有结构的材料则能达到这个目的。材料能引起儿童的期望,如果儿童的期望得不到满足,则会促使其提出问题,更深地卷入对材料的探究与思考。她深信当陌生的材料展示在儿童面前,儿童因好奇会对它产生兴趣,在内心驱使下去进行探究。如,儿童看到电池、电珠、电线,一定想到要让电珠亮起来;看到漏斗和瓶子,一定想到灌一灌水,试试水能否通过。儿童在这种有结构的材料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摸索与探究,神经、肌肉上的各种感觉与刺激,将会促使他们意识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获得前语言思维,为顺利达到彼岸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使儿童对材料的探究过程类似科学探究的重演,她指出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1)材料应和科学的重要概念有关。材料应包含自然现象相互关联的型式,使用这些材料能够揭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关系。2)材料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它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儿童,使不同儿童产生不同经历,获得不同水平上的意义与理解。3)材料应有多种相互作用方式。可使儿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以便儿童在研讨时有不同的发现;这些发现中的大多数与下位概念有关,有利于儿童建立和丰富概念。4)材料应是足够的。每样材料的数目不一定和儿童的人数相等,但每位儿童都应有足够的、探索相互作用的关键材料。5)材料不应使学生想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活动[1]。

当儿童通过探究有结构的材料,而获得有意义的经历之后,他们的内心已经有了相当的、等待开发的前语言思维——一种不可完全用语言表达的思维。这种由前语言思维向语言(概念)思维的转化有一个过程,兰本达认为集体研讨则是促进这种转化的有效途径。正如她自己所说:在具体的“此岸”和抽象的“彼岸”之间除了“讨论会”之外没有别的桥梁来沟通,只有集体研讨的力量,才能推动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进。

对于如何研讨,兰本达强调要让儿童远离材料,以便集中精力与教师围成一圈,面对面地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教师已经不是站在讲台上的权威,他是与儿童一起讨论的伙伴,而且是言语不多的讨论伙伴(儿童与教师的发言比例最好是5﹕1,即5位儿童发了言,教师发言1次)。她坚信这种民主、平等的集体研讨,首先有助于儿童表达出他们对材料间相互关系的感悟,这种感悟反过来会在研讨中变得更加敏锐;其次有利于引出儿童在观察中的矛盾事件,同时更能使材料间的内在相似之处得以发现并陈述出来;再次有利于儿童建立起对所观察事物的有条理的解释模型,更进一步则会提出一个方法来检验这些解释;另外,它还能激发儿童提出问题,从而引起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这是因为,研讨能够充分发挥儿童集体的相互影响作用,可以使儿童对各种现象的观察和解释得到互相补充。

三、教师:概念之路上的引路人

兰本达认为,儿童从此岸到达彼岸,教师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在“探究—研讨”中,“教师的‘教’既指给儿童提供学习材料,也指创造学习所需的环境气氛。而这种气氛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为人,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给每位儿童的支持与鼓励,同时还取决于教师对所要到达的概念心中有数。”[1]倘若教师本人不具有现代科学概念,那么儿童几乎就没有获得这些概念的机会。她强调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丰富的概念体系,对这些概念了如指掌,方能有效地选择实物材料,科学地引导学生们开展“探究—研讨”活动,教师的“教”才能真正地引起儿童的行为变化,使儿童真正走向概念之路。

当儿童在有结构的材料中进行类似科学探究的自由探索时,兰本达指出教师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不是滔滔不绝地讲解,或不厌其烦地提出忠告与建议,而是敏锐地观察儿童的探索、儿童的进步、儿童行为上的变化与独特性;他须在心里记下儿童的那些发现,以便在研讨时给予最恰当的引导;他要给那些需要支持与鼓励的儿童提供心理安全;他须在关键时刻(意识到儿童发现材料间的一定相互关系时)为儿童的进一步活动补充材料,以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同时亦为随后的实验提供便利;他更须有灵敏的感觉去捕捉什么时候儿童的积极探究即将转变为无意义玩耍。总之,教师始终以“不干涉”学生自由探究为基本原则。因为在她看来,想要使一项发现对儿童是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让儿童自己经历它,必须是他“搞科学”的一部分,发现必须来自儿童本人,来自他自发的、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一个教师鼓励儿童去寻求某种特定的结果,建议他做某件具体的事情,或告诉他如何进行实验,那儿童就不是在发现。

当儿童集体研讨时,教师不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演讲者,而是一位耐心、敏感的倾听者。他须为儿童的研讨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氛围,能够给儿童犯错的自由。他不是“是非”的仲裁者,对儿童的发言作“对”、“错”式的评判,他的职责在于给儿童提供心理上的安全,让每个儿童叙述出他所观察到的事实以及对这一事实的尝试性解释,使儿童不必因自己的错误而感到难为情或是不知所措;他须设法使沉默寡言的儿童讲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亦要使爱讲话的儿童不要讲得太多,要鼓励儿童相互讲,而不要总是对老师讲;他须密切关注儿童概念的发展情况,适时不断提出发言中相互矛盾的地方或者某个儿童偶然说到的富有启迪性的问题,并引导儿童自己通过实验去解决这些问题;当某个儿童使用的词语对其他儿童的研讨产生误导时,他得帮儿童纠正过来,并且在恰当的时候用科学用语来取代它;他须记录儿童的讨论,或把这些记录编成书面材料,复制并发给儿童,让儿童自己保存。总之,教师不再是概念的权威或生成者,而是帮助儿童通往概念之路的引路人。

四、对兰本达科学教育思想的评价

兰本达的科学教育思想虽然并不深奥,但却行之有效。兰本达不像杜威那样是伟大的哲学家,也不像施瓦布那样是著名的科学家,能够从哲学或科学的角度,对科学教育提出“惊人”的看法。她本着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长期思考与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科学教学的朴素见解。在她设计的“探究—研讨”教学中,儿童用有结构材料从事活动,获得有意义的经历,然后在集体研讨表达各自的感受和领会,通过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自然事物的性质和自然现象的规律获得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并形成相应的概念。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个体体验走向小组合作的过程。它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的要求,因而既可行又有效。儿童不仅由此能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种种乐趣,而且意识到知识是来源于他们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理解,自己完全有能力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兰本达高度重视教师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探究—研讨”教学法虽然强调操作性和自主性,但教师的作用并不像在“做中学”那样无关紧要。相反,他在儿童建立概念的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不仅须要为儿童精心选择材料、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还得为儿童的探究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与指导。教师始终是儿童形成概念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儿童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应该说,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很好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师生地位与作用问题。

几乎所有探究教学的倡导者都要求从经验上升到概念,但他们主张的做法却各不相同,进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杜威要求儿童通过“作业”从“做中学”获得经验,这些作业虽然是学生日常经验范围之内的事,但其中的“科学”含量是自然的而非人为的,因而学生虽然经验了,但对科学的理解有限,所以学生不容易将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科学概念,以致后人戏称从“做中学”获得的科学为“生活科学”;萨其曼重视概念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要求儿童把具体事物与普遍概念或原理联系起来,用科学概念或原理解释某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但由于这些现象过于奇特,使儿童迷惑不解,因此在作解释时需要大胆想象与猜测,经过大量试误或摸索,由此难免引起儿童的挫折感,以致对科学感到厌烦或畏惧。可见,杜威与萨其曼在由经验向概念的提升方面存在脱节问题。似乎只有兰本达的“探究—研讨”很好地衔接了二者:有意识地选材和组织材料,将要学的科学概念渗透其中,让儿童通过操作有结构的材料体验科学,然后利用集体讨论的力量将其上升到概念。

五、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来,近10多年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极大地改变了以往传统科学教育中教师作为科学知识代言人的形象,使学生成为获取科学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倡导探究学习成为科学学习的目标与方式,一改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聆听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教学理念深入科学教师的脑海中,并以此指导着科学课堂教学。然而,在现实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却频频出现“为了探究而探究”的现象,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亦步亦趋、机械地套用科学探究的步骤,使得鲜活的科学探究堕落成僵硬的程式,科学概念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被刻意地弱化,科学知识的“含金量”也大大打了折扣[2]。众所周知,科学概念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形成探究能力的基石,离开了科学概念,科学探究则显得无比空洞与多余,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更难以企及。而兰本达的科学教育思想恰恰极为关注儿童探究过程中从经验到概念这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她设计的“探究—研讨”注重科学概念在探究过程的渗透,很好地衔接了由经验向概念的提升。这启示着我们:探究教学应注意科学知识的“含金量”,有意识地让儿童从活动中体验科学,而不是无目的地为体验而体验。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2

关键词:产业转型;材料专业;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毛向阳(1979-),男,安徽泗县人,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讲师;王章忠(1964-),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江苏产业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研究”(项目编号:Kt2011191)、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Y2010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155-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国家已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创新性新兴产业。[1]其中新材料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先导,也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与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必然会带来人才资源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培养适应新材料产业转型的科技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以适应新材料产业结构转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其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共享进程的发展,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专业英语和双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3]因此,为了满足新材料产业结构转型所引起的人才结构变化的需求,有必要培养具有丰富材料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好英语运用能力的应用型高水平科技人才。本文结合笔者在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方面的实践,初步探讨了改革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材料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

一、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材料专业与英语有关的教学一般分为大学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目前都是材料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都是大学英语教学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延伸。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主要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进行英语交流的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陈旧,一般采用的形式为:语言分析(或词汇讲解、阅读)+翻译(或写作、回答问题),缺乏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或无法学以致用。[4,5]对于材料专业双语教学,有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仅仅流于形式,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国内从事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材料专业教师,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专业知识讲解清楚,尤其是一些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表达方法,但学生普遍反映双语授课教师的口语不好,且教学内容枯燥,与实际脱钩,而教师则普遍反映学生词汇量少,阅读理解困难。[6]

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适应材料产业结构转型的实用性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材料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理清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对探索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的桥梁和过渡,[7]离开这个桥梁和过渡,双语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专业英语教学是语言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语言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双语教学属于专业课范畴,其目标是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英语能力,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只是媒介、手段,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双语课程,专业英语为双语教学奠定了语言基础,而双语教学使学生在运用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学习专业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材料专业采用双语教学有助于推进英语与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外语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改革

笔者所在材料专业的学生经过大学英语和双语教学后,再进行专业英语教学,这种教学安排尽管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词汇量、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反应在双语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听不懂,听写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专业词汇量欠缺、句子结构分析和组织不当等,且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认为缺少和本材料专业相关的、与新兴产业发展接轨的知识点,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着专业外语和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与产业转型大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在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方面的实践,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3

abstract:electronicpackagingtechnologyisnewspecializedfieldin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atpresenttime.asthefundamentalcourse,《electronicpackagingmaterials》playedanimportantroleinimprovementoftheteachingforelectronicpackagingtechnology.enrichingnewlycontents,collectingnewdataandreferances,jumpingoutthetraditionalmodes,enhancingtheoreticalanalysis,stimulatinginterestsofstudents,improvingabilityofanalysisandsolvingproblemswerediscussedinthispaper.Someindividualexperiencesarealsointroduced.

关键词:电子封装;材料;教学方法;措施

Keywords:electronicpackaging;materials;teachingmethod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21-02

0引言

电子封装是为基本的电子电路处理和存储信息建立互连和一个合适的操作环境的科学和技术,具有多学科交叉、尖端技术的性质。国内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封装技术专门知识和人才具有迫切的需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响应如上需求,在2008年高校招生中开始招收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首批本科生,从现有的本科教学2006级和2007级学生中各调剂了30名左右的学生组建了全新的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教学班级,同时开展了相关课程教学工作。2010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将有第一批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电子材料》的课程设置就是为完成如上学习和教学任务,而开设的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最重要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文就这一新开课程的教学工作展开探讨和剖析,一方面为该课程的从无到有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掌握应有的学习技能,为其进一步学习深造或提高工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作者承担了首届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电子材料》的教学工作,总结了点滴体会。在此,对《电子材料》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

1《电子材料》的教学目标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掌握先进电子制造工艺技术;注重基础研究和理论、密切结合生产实践;掌握先进封装结构设计方法、掌握封装的可靠性理论与工程技术、掌握电子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和可靠性标准。掌握先进电子封装制造设备的设计、分析、优化、控制、测试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是完成以上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必要条件。材料、信息技术与能源称为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应特别指出的是,在材料、信息、能源三大基础产业中,材料最为基础。以目前迅速发展的电子材料为例。日本在金属超细粉、表面活性剂、有机粘结剂、有机溶剂、电子浆料、液晶材料、光学玻璃、偏光板、玻璃粉料、陶瓷粉料、封接玻璃、电子陶瓷、各种薄膜、各种基板、光刻制板、精细印刷、焊料焊剂、pCB基板、多层基板、微细连接、封接封装技术及各类相关设备等方面的中小型企业遍布全国,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和很强的生产能力,且科研力量、开发能力都很强。这些中小型企业作为产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日本、韩国微电子产业的腾飞正是得益于此。以材料的研发带动电子产业的进步效果尤为显著。

由此可见,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与相关材料的发展和进步为基础的。因此,电子封装材料的相关知识学习,贯穿于整个电子封装技术专业课程,必须抓住电子材料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掌握整个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主线。所以,《电子材料》这一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2《电子材料》的课程教学方法

2.1加强理论分析,做好课程关联相当部分的电子封装类别的参考书,甚至不少论文,常常体现“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格式――在陈述观点之后,即以数据加以佐证,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在教学中,为了对论点进行展开分析,用数字来加以佐证,确有必要。但若一味重复“论点加数据”的模式,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应当对微电子器件的构造进行剖析,使电子封装用材料的应用范围进行落实,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教学进行理论升华,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游课程的关联性,融进邻近学科的知识。电子封装与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在教学中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理论剖析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电子封装材料的知识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将学过的课程与本门课程的学习联系起来,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2充实新内容由于新开设专业,是刚起步阶段中的学科,新的事物、现象不断出现,而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以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在讲授《电子材料》课时,还没有特别适用的教材,如果仅仅是按照一本参考书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实新内容、新数据资料,紧跟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潮流。比如,在讲授绪言时,集成电路芯片发展与制造中罗列的最新数据要及时更新,作为教师,应该及时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又如,讲解半导体材料发展现状时,只是依照旧课本引用2006年的数据就没有说服力,最好引用近一、两年的数据。必要的数据更新,需教师花费精力去寻找,应尽量使用各国官方、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以保证新数据的来源准确、可靠。经常与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和学习,掌握最新的研究前沿数据。传统教学一般是按照发展现状、各种材料基础、电子封装工艺、封装技术原理等分成各个独立的章节,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顺序进行教学,那么在一段时期内学生学习完所有内容后,印象不深刻,往往是学习了后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前面学习的内容,容易混淆概念。到实际应用时,又得重新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使学生失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因此,实施教学任务时,要根据最新发展趋向,准备教学内容,以具体实物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激发学习兴趣,充实知识点。

2.3实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用实物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实物器件为基本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实物器件结构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见解,藉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子材料》课的学习中,教师应适当采用实物教学,让学生在实物剖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实物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实际性。因此,要求教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加工,选出适用于教学的素材,进行修正和更新,使实物适合于电子封装教学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学习和讨论相结合的讨论教学方法提倡教师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它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呆板,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结构。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可适当增加讨论课的次数,提前将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材料。在讨论课上,让学生陈述观点,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共同学习。

材料类专业属于实验性学科,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要锻炼文献检索与动手的能力。在实验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讨论和分析的机会,并安排学生动手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书面作业或者小论文则是锻炼学生检索文献的能力。因此,在《电子材料》课的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写一些课程作业或小论文,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查找、搜集资料的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2.4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在现在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似乎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甚至有的教师整堂课都不用粉笔,都在课件中体现出来。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诸多好处,如方便快捷,特别是针对一些烦琐的表格可以直接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教师的讲解。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映,用多媒体教学有时感觉像放电影,记不住。因此,在《电子材料》课的教学中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力求简单美观,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不可全盘用多媒体教学。在网络时代,教学方法也可以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如教师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申请一个共享的信箱或者网络U盘,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放上去,让学生阅读。这些为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5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不能脱离科研,科研可充实教学内容。作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一般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研究过的问题,讲起来不仅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而且效果较佳;如本人缺乏研究的部分,讲起课来总觉得十分别扭,费力并且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作为讲授《电子材料》课的教师,要重视与该课程相关的科研,并将其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总结和展望

以上是本人从事《电子材料》课程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由于电子封装技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电子材料》的课程教学也会不断完善和进步,新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时期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提高《电子材料》教学效果措施包括:充实新内容;加强理论分析;运用实物和多媒体教学互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科研方向相结合,互补共长。随着《电子材料》教学工作的开展,教与学双方面互相促进,相信这一课程会适应学科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奋荣,宗哲英.关于提高《电工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8,127,(12):28-29.

[2]汪琼译.教学系统化设计(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4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教材内容

作者简介:赵君(1980-),男,山东泰安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吴亚盘(1978-),男,陕西西安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3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国际化、网络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间的技术信息交往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尤其在科技界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新材料是21世纪我国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材料重要分支的金属材料也在不断地发展,全球最新的材料研究进展报告以及各类测试结果多数是首先用英文形式宣布发表的。因此,为了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让大学毕业生较好地胜任与国际接轨的工作,训练其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术语、词汇以及良好专业文献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大学知识培养环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两年的大学基础英语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在日常用语以及阅读理解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阅读金属材料方面的英语书刊以及在学术报告上进行交流的能力仍然不足,亟需通过相关课程进行进一步加强和提高。[1-2]因此,加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英语”的课程建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英文前沿进展,而且有助于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重要的贡献。另外,对于学生以后从事金属材料领域的相关国际公司的工作也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一、高校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1.专业英语课课程地位不高

目前,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都由学校基础部或者外语学院承担,而专业英语几乎都是由各专业教研室自己安排,没有学指导,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也都由部分专业教师自己制定,教学监督很难发挥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此外,由于专业英语不是必修课,而是专业限选课,甚至是选修课,专业知识本身的深奥再加上非母语的学习难度,使得学校和学生都普遍认为专业英语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致使专业英语的开课率和选课率普遍偏低。[3]这种现象必然导致专业英语教学的滞后和学生后期英语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下降。

2.教材内容未能紧跟时代要求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对我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个高等院校在不断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同时,相继开设了系列专业英语课程,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普遍使用的专业英语教材所采用的模块基本上为“阅读”+“翻译”、“阅读”+“写作”、“词汇”+“阅读”等形式。加上教师所选教材与本专业的方向不尽相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式教学,使得学生对书本的文字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激增了学生对英语特别是深奥的专业英语的厌恶。

3.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作为一类特殊的材料,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获取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和相关知识是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目标之一。然而,令人可惜的是,从现在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进行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命题作业让学生搜索相关知识环节中学生对检索关键词的选择、数据库的使用非常模糊,不知从何下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翻译相关产品的英文说明书出入太大,有的甚至背道而驰;在大四学生毕业课题论文环节中的外文翻译的译文可读性差,抄袭和借助翻译工具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部分学生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加之专业英语的枯燥性和词汇的难懂性造就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偏差,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勇于探索教学方法、合理组织课堂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际应用性。唯有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所学有所用的满足感,教学目标才会得以达到和体现。

二、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探讨

针对上述一些问题,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专业英语教学体会,认为在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核心的目标下,任课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

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当然也是所有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学管理部门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专业英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该部分教学的管理,规范课程设置,严格考查,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求专业老师能够因材施教,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专业英语的地位,特别是那些以后将跨入研究生行列的学生更要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应坚持以教材为主,并补充一些金属材料以及材料科学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前沿新闻,充分利用机会多给学生介绍一些时下新材料、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英文资料,还可简略介绍本领域的相关英文期刊和杂志,让学生阅读通俗易懂的小文章。总之,教师应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此课程的重要性,在以内容吸引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主动阅读专业文献,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其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对相关专业英语知识的兴趣。

2.合理选取专业英语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载体,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材的选取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的金属材料专业英语教材多数以专业阅读理解的形式,多采用“课文”+“词汇”+“翻译”,课文内容枯燥无味,使大多数学生对这样的课本知识产生很大的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在内因上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选择教材时,应在符合本校本专业的特色方向下,尽量选取集专业科普知识与实际应用并重于一体、内容编排图文并茂的科技新书,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紧密相关的专业英文期刊和杂志内容来作为辅助教材。辅助教材的内容应做到贴近本专业课程,反映该领域的学科方向和内容,并能够及时体现全球研究者的最新成果和报告。这些生动有形的教辅内容无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开阔他们专业知识的眼界。

3.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侧重点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绝大多数为选修课程,教学课时较少,因此,教师在众多教学素材中必须有所侧重,教学的进行应能够反映该专业的知识体系,比如:从材料内部结构的组织成分到材料宏观性能再到合理选择材料制备工艺为主线的教学体系,能够使学生较好地加深专业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分别从简单的专业词汇、阅读、翻译及写作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大学工科专业的英语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词汇和语法,而应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实际讲课时要围绕金属材料学科,从基本词汇入手,通过将日常生活能够接触到的材料制备、表征、评价等知识融合于课堂知识当中,增强专业英语知识的朴素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数据库及网络资源,下载最新的材料类英文科研学术论文,既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也能使其了解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同时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专业词汇,从而增加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

4.采用专题讨论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授课中,任课教师可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分解和细化,根据金属材料的相关性质,结合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者科技创新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分别成立不同的专题汇报小组,由学生根据本小组内部的相关研究领域和进展情况进行咨询和选题,通过查阅部分的英文文献、会议报告,并将小组所获得的信息汇总,统一制作ppt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在分组讨论汇报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期刊文献、各种专业数据库以及各类工具书,在具体任务中充分体现专业英语的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课堂中,采用此形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切实发挥自己的所学,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技热情,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5.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多采用声像视频资料,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板书和口述相比,声像视频资料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上面有着绝对性优势。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既有英语作为非母语给学生带来的困难,又有专业词汇、专业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困惑,因此,教学方法如果枯燥单一极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为了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英文原版的声像资料,比如:英文版的热处理简介、机械加工过程等视频资料。通过这些知识熟悉而语言陌生的资料,不但可使枯燥的教学带来新的生机,而且还能让学生提高专业听力,极大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另外一些专业学术会议和讲座的视频、影像也是材料专业英语听说训练的素材。与材料关系密切的产品说明书、进口大型仪器操作规范等,也是很好的贴近生活现实的教材。

三、结语

根据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以及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授课中优化知识内容,多采用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知识,更能使学生掌握收集、整理相关信息知识的动手能力,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融无限的趣味于有限的教学内容中,将单调枯燥的专业词汇、文献变得生动形象,这样不但能够增加学生为获得知识而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且也会提高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的专业岗位,使教学质量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庆华,胡前库.材料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思考[J].职业时空,2010,6(4):113-114.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5

关键词:人工智能;案例式教学;兴趣引导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3-0599-02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综合性技术学科[1],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迅速发展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新学科,其核心研究领域包括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等[2]。

语言信息处理是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其课程体系以语言学、计算机应用、应用数学和认知科学为主干,研究内容是自然语言的自动化信息处理技术,是人类语言活动中信息成分的发现、提取、存储、加工与传输[3]。目前该方向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机器翻译、文献检索、信息提取、自然语言的人机接口等。由此可见,为语言信息处理专业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是必须的。该文针对“人工智能”课程自身特点和语言信息处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分别从课程内容设定、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以“精”“典”为基本要求的教学内容选择

“人工智能”课程的突出特点研究内容涉及面广而学时数较短(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专业安排的课程的时数在36到48学时之间)。因而授课时不能追求内容“大而全”,必须“精”,选择重点、核心基础知识进行学习,选择与专业方向最相关的“典”型应用领域进行重点详细介绍,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有用的知识。“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内容总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人工智能中知识的表示方式(谓词逻辑表示法、产生式知识表示法、框架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等)。语言信息处理专业学生本科专业背景不同(有文科,有理工科),所以该部分教学内容难点在于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的均衡。本部分内容可安排8~10学时。

第二部分是搜索与推理,对使用特定知识表示方式表达的知识和问题进行推导或搜索,得出相应结论或搜索结果。本部分安排10~12学时,重点在于启发式搜索。

第三部分是人工智能中的典型应用领域。对于该部分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专业为中心进行,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性较大的领域进行教学,以期能够有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学术的主流发展趋势,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本部分主要学习机器翻译、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多agent系统等。本部分安排18~36学时。

2选择“最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教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能否成功“教”与学生能否顺利“学”。教材的选择要以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最合适的教材。在广泛研读目前比较热门的人工智能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蔡自兴和徐光祐编著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4版)[1]作为教材。该教材总体也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人工智能的三大技术,即知识表示;第二部分论述推理及搜索;第三部分论述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自动规划、分布式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理解等。与第三版本科生用书相比,增加了如本体论和非经典推理、决策树学习和增强学习、词法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等(非常适合笔者的教学对象)。

3创新型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方法

“人工智能”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既包括基础理论,也包括具体应用,即有抽象复杂的计算,也有繁杂的系统实现,为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此外,因为是研究生教学,所以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此,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3.1兴趣引导教学法

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求知欲,是一门课程首要任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第一节课让学生观看美国科幻电影“机器人”的相关片断,通过机器人安德鲁非凡的创造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自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的目标、意义,激发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的兴趣;在学习“博弈策略”及“极大极小分析法”时,笔者通过让学生来参与“一字棋”对决游戏说明博弈树的层次结构原理,通过“人机对弈”说明“α-β剪枝技术”引入的必要性;通过“啤酒与尿布”的故事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并不是虚无抽象的学科,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起学生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兴趣。

3.2问题驱动教学法

在讲授基础理论时,如“不确定性推理”、“数据挖掘”等这一类型内容抽象、算法复杂的知识时,采用了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首先提出与内容相关的若干问题,并为学生相关的资料或向学生提供找到问题的一些线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来查找答案,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教师在必须的时候还需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如在讲授产生式知识表示法时,以“动物识别系统”问题原型,给出学生系统模型,让学生编写一个能够用来进行动物识别的应用程序。

此教学法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研究的态度,提高认知能力。

3.3实践教学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工智能课程中,能够动手实践的知识一定要让实践。

在讲“专家系统”的构造步骤时,用“营养专家系统”为案例进行介绍,将该专家系统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具体任务(如知识库构建、规则库的构建、界面设计等),并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学生按照专家系统的一般构造步骤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最终完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从而达到掌握专家系统构建的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4]。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典型案例的讨论,重点掌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资料。该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介绍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授课中,对于产生式系统和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有关概念及系统构成技术,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在介绍产生式系统时,我们以动物识别系统为案例进行介绍。案例教学通常可以分为3个步骤,即案例引入、案例分析和案例总结。案例引入过程介绍产生式的语法和语义、产生式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后,通过屏幕演示动物识别系统的运行过程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老虎、金钱豹、斑马、长颈鹿、鸵鸟、企鹅、信天翁七种动物的一些特征;案例分析阶段通过向学生展示使用prolog编写的动物识别系统源程序,详细介绍设计思想以及实现过程。该过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之后由学生进行补充,师生共同讨论力求系统得以更完善;案例总结阶段由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在总结讨论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

在介绍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时,以自然语言情报检索系统LUnaR[5]为例进行介绍。从LUnaR系统的词法分析、语义解释和问题回答三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经过案例引入、案例分析和案例总结三个阶段,使得学生对LUnaR系统的设计步骤、关键技术及设计思路有深入的了解。之后,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过程,并完成课后作业“指挥机器人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SHRDLU”。

4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标。人工智能课程的考核方式也以此为目标,采用以考察理解应用为目的的论述题,或结课论文形式进行,同时注重平时考核。平时考核以学生查资料的能力、阅读相关文献即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为考核对象。

5结束语

为了提高人工智能课的教学质量,根据课程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学过程实际问题,采用了合适的教材,安排了合适的学时,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并采用了适当的考核方式。教学结果表明,通过这些尝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人工智能中的相关知识、思想来进行学术研究。

参考文献:

[1]蔡自兴,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廉师友.人工智能技术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6

关键词:布依语研究语音词汇语法语言使用情况

我国对布依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这么些年,硕果诸多:

一、语音方面的研究

1956年至1958年,我国第一次对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做普查,其中包括对布依语的调查,其直接成果是《布依语调查报告》(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59年),这次普查涉及了27个县40个代表点的布依语,首次为布依语制定拼音书写方案,对布依语作了土语划分,并介绍了各个代表点的语音系统,同时对语音、语法作了比较。从1983年开始,历时20多年、规模宏大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拉开帷幕,其中对民族语言进行调查得出的主要成果是《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民族语言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六山六水”民族语言调查的选点是50年代民族语言普查时所没有的,它拓展了贵州民族语言调查的范围,获得了许多新材料,其中也包括对布依语的调查。1980年,喻翠容的《布依语简志》是对布依语的基本描写,重点介绍年代布依文方案标准音点―龙里羊场布依语的语音系统、词汇概貌和语法的一般规律,同时还介绍方言土语的划分及其语音特点等。1991年,王邦容的《布依语口语的语音变化现象》认为布依语口语交谈中会产生联合音变,但用布依语演唱或叙述的歌谣却不会出现这样的语音变化,仍然可以保持原有自然清晰的语音,她认为这是由于歌谣受到音节数和押韵格律所制约。1983年,曹广衡的《从布依语的汉语借词考察汉语调值的变化》对布依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了划分,并对布依语、汉语里几个声类、韵类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索,以龙里羊场、贵定巩固、贵阳青岩和安顺黄腊布依语的汉语借词材料为依据,考察现在当地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等四个调类中的去声调值的历史变化。1985年,他的《从布依语的汉语借词探讨贵阳汉语阴平调值的历史变化》一文,探讨了布依语中的二类汉语借词的来源,以贵阳附近的惠水羊场、贵阳花溪、清镇西南和安顺黄腊布依语的汉语阴平借词材料说明现代贵阳汉语阴平调值在近数百年中也有过变化。2002年,王文艺的《杂居地区布依族习得汉语的语音偏误及分析》对布依语与汉语的音位系统进行了比较,进而探讨了布依族说汉语产生偏误的原因及对交际的影响。

二、词汇方面的研究

1959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布依语调查报告》和1980年喻翠容的《布依语简志》中都对布依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了描写和分类。1982年曹广街的《布依语的dai~(31)和汉语的“得”》本文用现代布依语的材料,对比汉语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情况,一方面说明布依语的dai~(31)和汉语的"得"在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存在共同性;另一方面探讨dai~(31)之所以有现在的各种职能,同"得"一样,都是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的。1984年,吴启禄的《布依语数词“一”研究》通过与同语族和汉语异同的比较,来探讨布依语数词“一”的用法特点。1991年,周国炎的《论布依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对布依语中的汉语借词的类型、来源进行了探讨。

三、语法方面的研究

1956年,喻世长的《布依语语法研究》、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合编的《布依语语法概要》,都对布依语的语法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吴启禄的《布依语量词概略》介绍了布依语真丰话量词的主要特点。曹广衙的《布依语动词和趋向补语有关的语序问题》,详细描写了布依语中趋向补语与动词和宾语的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对比了布依语和汉语不同的结构特点。罗儒栋的《布依语形容词初探》依据望漠县复兴镇布依话的语言资料,对布依语的形容词作了分析。王哈・阿・雍容的《布依语后附成分的结构特点》,以罗甸王村为例,将布依语后附成分分为双尾式、单音式、叠音式、交叉式、随和式。他的《论布依语动词虚化》用大量实例来论述布依语动词虚化并分析其成因。周国炎对布依语中具体的语法形式作了大量的研究:《布依语处置式的来源及其发展》,认为处置式是现代布依语中的一种句型结构;《布依语动词重叠及其表达功能初探》,以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布依语为基础语言材料,通过对大量例句的分析,探讨了布依语动词重叠的结构形式及其表达功能;《布依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对布依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进行详尽的描写分析,并按句子所表明的语义,将布依语的比较句分为相等式、不等式、突出;《布依语被动句研究》一文则就布依语被动句的结构类型等语法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布依语的被动意义可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一种是无被动结构标志词的语句,另一种是有标志词的语句。

四、布依语使用情况研究方面的研究

对布依语使用情况的研究也初显硕果,如:2009年,周国炎先生主编《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本书收集了从2006年7月中旬至2008年7月中旬对贵州省境内布依族聚居、杂居和散居的15个县(市、区)先后进行的四次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和信息,以点带面的对我国布依族语言的使用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它所收集的材料重点和田野调查的集中区域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7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2

practiceandthoughtsofinquiry-basedteachingmethodsininternationalmarketingteaching

YeSong-wen

(YulinnormalUniversity,YulinGuangxi537000)

abstract:inquiryteachingmethodisteachingtwo-wayinteractivefullexchangecanbebothteachingandlearningteachingmodel.“internationalmarketing”onmarketingtheoryandtechnologytoapply,requirestheuseofaglobalperspectiveandthinkingtothinkandsolveproblemsinacomplexinternationalenvironment.needtotrynewteachingmodetomakeuproutinetoinstillteachingstudentslackinitiativeandnarrowvisiondefects.thisarticleexplainsthemeaningandsignificanceoftheinquiry-basedteachingmethods,combinedwiththe"internationalmarketing"coursefeaturesandtheauthor'steachingpractice,theinquirypedagogyfocusedontheteachingofinternationalmarketingstrategy,andfinallyfurtherimprove“inquiryteachingmethod”thinking.

Keywords:inquiry-basedteachingmethods;internationalmarketing;themmainteaching

20世纪中期,美国施瓦布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法,它以教学互动、共同探究、充分交流为特征,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有机结合,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以研究现实问题为轴心,引导学生对某个问题或某个方面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事物发展的起因以及内在联系,找寻规律,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并加以应用的教学模式。

一、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一)课程特质所需

如今,企业面临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网络经济时代,大中小企业的产品融入国际市场已成为生存和发展的明智选择和必然趋势。企业的国际化运作迫切需要一批既了解现代国际市场运行规律,精通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人才。国际市场营销学是营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具有营销学的基本特征,在综合性、实践性和环境异质性方面的要求较高。

由于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环境是把市场营销活动放在国际环境中去研究和阐述,而国际环境包括了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法律环境、国际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国际科技、自然物质环境等。对已掌握一定市场营销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者而言,由于对国际环境的了解不是很全面,且没有涉外经历和经验,较难把握。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适合性

探究式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是先由教师给学生讲授涵义和方法,列举相应的案例讲解后,设定一些需要解答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对某几个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让学生自已通过查阅、分析、比较、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主动去探究,自行领悟相应的理论和得出一定的结论的教学方法。

由于教师在一个学期的课堂里所教的内容有限,或有些问题没能讲深入,不如留一些问题和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分析、讨论和查阅,由此调动学生的胃口,挖潜学习兴趣,而对问题进行生生探讨、师生共讨,又可营造一种轻松活跃、学术气氛浓厚的课堂。这一转化,教师可从繁重的讲授知识任务中解放出来,学生更积极主动思考和探讨问题,师生讨论促使彼此关系更融洽;学生各有所谈、各有所识,互相启发,共长知识。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的实践

探究式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自经历学科探究的全过程。由于探究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任务的限制,在具体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时,要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用系统的观念进行有意识的设计,逐级推进,系统安排。

(一)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备教案,备学生

从备课上,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结构,理清各单元的教学主线,确定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设计出章节知识布局合理、难度适中的各种问题,为探究式教学式教学的学生活动提供充足的材料。

1.教材章节内容的合理选取

教师根据教材大纲,精心设计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教学环节,除了利用课堂重点讲授,还要考虑拓展和延伸教学空间,明理深化,实践探究。

有的教学内容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授,或作为抛砖引玉教学过程,引发学生们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获得某种启迪,体验成功探究的快乐。教师要合理把握,选取部分内容实践探究,正向强化学生的学习诱因,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并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例如:国际环境对国际营销战略及策略的影响非常关键,国际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作为讲授内容,但是国际营销环境的的部分,各国各经济体的营销环境千差万别,由于课时有限,必须安排课外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也为后面的知识学习以及将来的实践打好基础。

2.设题应多角度、开放式,重在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训练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的锻炼,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成长大有俾益。在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一般把问题设置成观点型和操练型两大类。

观点型问题是为了获取事实信息,回答者需要在理解教材知识基础上,通过课外多方查阅、对比和思考,加上自己的经验来表述观点,教师事先不确定学生作何回答,课堂互动性强,富于真实情境的交流。在教学中,若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辩思维和语言表达,可设置观点型问题,给予学生一个思考辩析空间和充分表达机会;若是为了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可设置操练型问题,给学生充分展示知识综合运用并加以及创新能力的平台。如:由学生任选一个国家或经济区,作为国际市场进入的目标,从了解该国家或经济区市场基本格局,进行国际市场调研预测和评估、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到采取何种正确的方法进入该国家或经济区市场,实施什么样的国际市场的业务战略和竞争战略,这样全程策划的操练,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章节知识的衔接,训练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开学第一堂课,交待课程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拟定学习计划

开学第一堂课,教师应让学生知晓课程教学计划,包括课程介绍、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读物与本学期授课时间安排等。这样,学生就知道老师每堂课将要讲些什么内容,在哪个单元或教学阶段要安排教学互动的作业,要看哪些材料并完成些什么作业。这样,相当于给学生的课程学习指明了方向。此法与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不同,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较多,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课堂操练,就必须在课前做足功课,也就是课前要看大量的阅读材料,包括相关文章和书籍、报告和数据,以及网络相关资料知识等。比如:要做某个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包括国际产品策略、国际定价策略、国际营销渠道策略和国际促销策略,其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需要先了解该国际市场的格局、环境,才能使用相应的方法技术正确制订国际营销策略。

如此,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看似半年时间很长,学生会感到任务满满地,不会松懈学习。为了能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他们总是会想办法抽时间泡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看材料。

(三)合理分组,培养学生人人参与的团队合作精神

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首先,要顾及个体差异,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和性格的不同,还要顾及每组人数,合理分组,人数通常为平均分配,可采取随机分组或自由组合两种办法,以利于学生交流和组织活动为原则。其次,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习能力不同,性格、爱好、兴趣不同的同学,学会相互协作,每人都可以发挥自己长处和潜能,使小组的任务能出色地完成,同时,组员可以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分工协作、独立查寻与问题有关材料信息,自主探究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积极配合,讨论交流,最后经过小组加工合成本组的主张、见解或成果,由小组派出代表发表见解或作汇报。

(四)抛题引趣,解疑引导,总结评价

1.课堂探讨前,抛题引趣。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铺垫式地导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研究分析和总结梳理,得出结论、见解或疑惑,课堂上发言代表把本组的结论、见解或疑惑大声清晰地表达出来,接下来的师生共同交流和探讨,使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与求异性思维相结合。

2.课堂探讨中,解疑引导。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激发并调动学生讨论发言积极性。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营造一种活泼、平等、友好的课堂氛围。如:“同学们赞同的这一组的观点吗?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你们对他的回答满意吗?有什么需要补充吗?”等等。此时,教师要注意及时给予学生鼓励,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大胆地把想法说出来,探讨交流中会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促使思维创新产生。经过双方或多方的探讨,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思路的启迪、不同角度的论证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

3.课堂探讨后,总结评价。课堂探讨最后,教师总结性发言,举出几个代表性观点,结合教材理论,综合剖析,引起学生再次反思,将新认识与原有理解联系,有意识地提炼出概括性的知识。对于知识的引申,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果当堂解决不了的,可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关于完善“探究式教学法”的思考

在《国际市场营销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高低;明确课程总体目标,在备课中针对培养学生相应能力把教学探究问题设计出来,然后将总目标细分为单元目标,单元中的每一课节知识点由精心设计的教学探究问题连结,这样,“探究式教学”的教案就为几个连贯的课节的总体,它能提升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水平。设计教学探究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现实价值性、存疑可探性、开放创新性、导向科学性,该“问题”设计科学合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生疑、质疑、探疑、释疑。

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不应程序化和固化,可以创造性地适当穿插引用多种教学法。如对比教学法、训练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国际营销策划、项目实施、情景模拟等。教无定法,教无定律,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就能构建一套有创意、有实效、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许京锋.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45).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8

关键词:背诵英语教学探索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背诵是再熟悉不过的学习方法了。作为传统的学习策略,背诵在各学科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被广大从事外语教学的工作者认同和采用。然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其独立思维的要求下,背诵学习遇到一定的阻碍。单纯的模仿过于呆板,很可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近些年来,英语教学者对背诵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多次探讨和研究。到底该不该背?该怎么背?笔者将结合背诵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就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理论基础

1.输入假说

Krashen于1981年提出了他著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渡假说。其中“输入假说”认为,语言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地接受“可理解性输入”习得语言。他所说的输入有以下特点:(1)输入与习得相关,而不是与学习相关;(2)可理解性,Krashen认为理解是输入成为内化的前提,当学习者所接触到的语言形式略高于现有水平,即i+1水平,该语言形式就能被理解,继而被内化产生语言习得;(3)足够的输入量,Krashen强调在自然环境中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学习者接受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到一定程度时,语言的输出就会自然地产生;(4)低焦虑性,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学习者在低焦虑的情况下才有利于输入知识的吸收(intake)。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背诵的内容主要为课文或教师选取的材料。课文经过教师的讲解,学习消化后成为可理解的内容;教师选取的材料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成为课本的辅助,以保证足够的输入量。

2.输出假说

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说,1985年Swain提出了他的输出假说。她发现仅凭语言的输入并不能达到Krashen所说的效果,必须结合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输出才能使学习者习得语言。她认为输出在如下几个方面能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1)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2)对目的语进行假设检验;(3)具有元语言功能,为源语言学机能服务,能使学习者监控并使语言知识内化;(4)使目的语表达自动化。有别于默写,背诵的过程本身就是输入和输出的结合。学习者需要不断地输入―输出―输入,消化吸收文本,把语言信息转化为口语的表现形式。对未吸收的信息通过进一步的输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实证研究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就背诵在教学中的效果做过实证研究。丁言仁、戚焱(2001)采用测试、回顾、周记的方法,探讨背诵课文在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再次证实了语言在语法和短语层次上运作的双重性观点,对我国外语教学和学习有一定启示:除了强调语法知识,熟读和背诵课文在英语教与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杨安文、李超(2005)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料背诵与课堂陈述对英语语言习得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表明背诵语料和有准备的小组课堂陈述对英语学习者,特别是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有明显的促进效果。龙献平、黄光大(2006)针对背诵强度与英语学习成绩开展相关性研究,发现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强化背诵最为必要,可显著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三、教学启示

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背诵策略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利用背诵这一方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运用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以下几点应加以重视:

1.文章的筛选

背诵材料决定了学生的表现。难易程度、题材内容对于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和掌握有很深的影响。《新概念英语》在英语学习中广泛使用,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1―4册难度由浅入深,读者群涵盖了小学到大学的众多人群。即使有两到三本教材在手,很多教师也会推荐学生自学这套书。一些学生也愿意自觉背诵其中的文章。然而里面的文章并不能一概而论,都适合背诵。有教师提出第三册的文章单词量很大如果学生能背诵全篇文章,其中单词也就也能无师自通。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该书文章体裁多为记叙文或说明文,如果想提高学习者的论述能力,这本书并不是很好的范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颇广的两套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课后练习中都安排了背诵。不同的是,前者安排的为背诵诗歌和名人名言,后者则为课文中的某个段落。从篇幅上看,前者的确比较简短,对于学生却难度颇大。学生普遍反映诗歌中的语言与生活中的有很大差异,很少会用到。而课文,特别是论述文中的句式如果能背下来,会对写作有不少帮助,应付考试很管用,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活学活用。因此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来安排背诵的文章,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地背诵,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这个方面看,政经、文化或体育的文章都可以纳入背诵的范围,与生活结合越紧密,使用频率就越高,学生也就越乐于去背。从体裁上看,最好是在学生语言运用中较常出现的文体,比如说明文和论述文。

2.文本的解析

在选择背诵材料的时候,教师必须考虑文章本身的难易程度,过难过易都不适宜。按照Krashen的“输入假说”,难易程度为i+1的最适合学习者。因此教师在安排布置任务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强化要点,可以带领学生标记出关键的短语或生词,分析复杂的长句,加深学习者对句群的理解。否则很可能出现即使学生背诵得很流利,但对句中的词组或句意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不仅是生词句式,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英文写作的思路和行文逻辑。如果教师选择课外文章,可先让一位成绩排名中等的学生先朗读一遍,便于找出需要强调的要点。出现的语音语调及断句不准确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如果选择的是课本中的段落,最好能包含该篇重要的语言点和词汇短语,以加深巩固。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sectiona给出的背诵任务为课文最后一段,是比较好的材料。该段不仅包括了如“notonlydidlearninganotherlanguageteachmethevalueofhardwork,butitalsogavemeinsightsintoanotherculture.”这样课上重点讲解的长句,也非常符合英文总-分结合的写作习惯。

3.过程的监控

背诵与默写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口语输出,而后者为书面语输出,这就牵涉到背诵过程中的操作和监控。教师到底是否需要在学生“卡壳”的时候提醒,是否需要中途纠正语音错误,是否可以批准学生以默写取代背诵的要求,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背诵这一教学方法的效果。背诵不仅需要完整记忆文本的信息,还要能够准确表述出来,这对于口语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因此,背诵不仅仅是考察学习者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对文字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因此即使口语再差,也需要让学生开口,克服心理障碍,背诵则是第一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轻松的气氛,避免学生因为紧张而无法记起本已滚瓜烂熟的内容。在句子之间出现的停顿不要急于提醒学生,给他们一定时间的思考,实在想不起来,可以提醒一两个词。特别严重的语音错误,可以在背诵完成后指出,不必总是打断学生的思路。甚至在结束后可以挑选一些句子或词组来考考学生,加深他们对所背诵内容的理解。

4.材料的利用

学生难免会有临时抱佛脚的心理,这有悖于教师的初衷。怎样结合背诵,让学生觉得背诵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是真正学到东西,教师得在教学课程设计上多下功夫。这里还是拿《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sectiona的背诵任务来举例说明。笔者曾尝试在学生背诵完之后,安排写作相关的口语任务,例如以“benefitsoflearningforeignlanguages”展开讨论。结果发现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背诵文章中的很多短语和句型。也可以以相关话题命题限时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此举大大降低了写作任务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发挥。

四、结语

本文就背诵在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并对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和思考。背诵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敷衍了事,需要让学生将所背内容有效地应用到日常的写作和口语等输出活动中。英语教学者需要合理选择背诵的材料,针对难点进行适当讲解,对学生表现给出必要的回应,并尽可能让背诵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扬光大,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S.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Hertfordshire: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UK)Ltd,1982:21-25.

[2]Swain,municativeCompetence:SomeRolesofComprehensibleinputandComprehensibleoutputinitsDevelopment[a].inS.Gass,C.madden(eds.)inpu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Rowley,m.:newburyHouse,1985:235-253.

[3]丁言仁,戚焱.背诵课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1,(5):58-65.

[4]龙献平,黄光大.背诵强度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56-58.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9

【关键词】《〈史记〉选读》定位课程目标内容安排编写建议

《史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恢宏的构思,高超的叙述,复活了中华民族自人文始祖黄帝至汉武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使众多历史人物形具神生。中学生较为系统阅读《史记》十分必要,一方面《史记》中规范流畅的文言文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在汲取传主精神智慧的过程中学会处世做人。

苏教版《〈史记〉选读》自开发以来,已成为使用苏教版教材地区的必选修课程,影响之广之大自不必说。本文试就这一选修教材的编写做一些分析,以就正于方家。

一、《〈史记〉选读》的选修定位

苏教版编者将《〈史记〉选读》作为“高中语文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程”。这样的定位值得商榷。关于“文化”,有很多定义,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人类社会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论著”则是有关文化方面的带有研究性的著作。将《史记》看作是文化论著,其理由大致有这样几个: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是一部思想性很高的著作,如表现出进步的民族观和进步的经济思想,有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贯彻着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等等;《史记》中的“序”和“赞”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各篇内容的关键所在;《史记》是一部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史记》无疑是一部文化经典,是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但它并不是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中的“经”,历代编家都将其归到“史”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史记》最显著特点在于它是一部开创性和批判性很强的史学著作,又由于叙事的生动性,人物的鲜明性,抒情的浓郁性而公认是一部文学著作,所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优秀的叙述性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经典,都与它们有巨大的思想价值有关。叙述性经典之所以常读常新,主要是因为其形象大于思想,其原生态的描写穿越时空,永葆鲜活,让代代读者久久回味,这正是《史记》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创作,提供丰富营养,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若将《史记》定位为文化论著,岂不是乱贴标签,或根据次性特征,轻率地做变性手术?

二、《〈史记〉选读》的课程目标

苏教版《〈史记〉选读》的课程目标是这样阐述的:通过对这一中华文化经典的解读,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同时提升高中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力图使学生体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这几乎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目标。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提高学生阅读感受和鉴赏语言的能力”,从而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此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在教学中都要面面俱到,不可或缺,并要一一显现,否则就会遭到新课标落实不够的指责。语文教学的负荷何其重啊,真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文化论著研读的课程目标应当是什么呢?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二是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三是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是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所谓“研读”,就是研究性阅读,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它具有综合性、研究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人们自学和独立钻研、主动获取新知的重要手段。研读文化论著,就是对值得探讨的论述性著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对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所以,帮助学生掌握研读的方法,提高研读的能力,这是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文化论著中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现代社会生活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传播和交流先进文化。

鉴赏《史记》的语言,感悟其艺术魅力,这是鉴赏性阅读,不是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与鉴赏性阅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是对象的不尽相同,很多供鉴赏评价的材料已无多大疑点和难点,无需深入探究,适合研究的材料也不是都有可赏之处;其次是能力的要求不同,前者需要培养的是探究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后者需要培养的是鉴赏评价能力,是一种以丰富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为基础的审美能力。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在知识与能力的课程目标上,往往求多求全,课堂教学琐碎不整,纵深不够,广种薄收。选修课程作为拓展和提高的选择性课程,应当根据教材的性质突出某一方面的课程目标,如文化论著研读突出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断其一指”的集中力达成课程目标。

三、《〈史记〉选读》的内容编排

《〈史记〉选读》以八个专题编排材料。前六个专题,每个专题选了两到四个文本,所有文本均为节选,无一完整,每个文本后有“阅读与探讨”,每个专题后有“积累与应用”。第七八专题无文本,只有概述、书目或研究选题。现以第三专题和第四专题为例来分析《〈史记〉选读》的编排。第三专题为“史家的传统”,主旨是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选了《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两个文本,在两个文本后的“阅读与探讨”中,设计的主要问题是要求学生用课文细节说说司马迁在对刘邦、李广持不同感情的同时,所秉持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这是一个理解性而无需探究的问题,此外,找出文中对比手法并说说作用,互见法的运用和细节描写的评析,都是鉴赏性的要求;只有一个内容上的问题需要探究:“在司马迁看来,李广一生的悲剧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增加这个问题探究的张力,如李广一生的悲剧是什么?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他自身的原因?司马迁是如何看的?历代评家是如何看的?你是如何看待的?你从李广的人生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综观李广的一生,联系汉代社会政治体制、军事状况等背景,思考他的遭遇命运与他的品质、心性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探讨,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教材应为这些问题的探讨提供帮助,如文本完整,链接资料。本专题的“积累与应用”主要是介绍词类活用知识,与文本内容研讨没有关系。第四专题“《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主旨是认识《史记》人物刻画艺术特色。本专题有四个文本节选:《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滑稽列传》《刺客列传》,“阅读与探讨”中的问题大多数指向于人物刻画手法的鉴赏,少数问题要求分析传主的品质,体会作者在叙述性文字中寄寓的感情和慨叹,可以探讨的问题只有一个:说说自己对荆轲形象及其刺秦王的看法。“积累与应用”里只介绍了宾语前置的知识。再来说说第八专题——“《史记》的研究”,本专题并没有提供《史记》研究概述之类的文本,只列出了一些对中学生来说特别大而深的研究课题,如“试论《史记》的戏剧因素”,“谈谈《史记》不以人物地位而以道德善恶评论人物的标准”,“《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不适合中学生研究,而且很少联系现实中的文化现象,但编者却要求中学生“沟通历史,激活古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史记〉选读》编者虽将《史记》定位为文化论著,并提出一个全面的包含探究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但实际编排上侧重于《史记》的写作手法的理解和鉴赏,大略地兼顾了文言知识的系统学习,可供探究和培养探究能力的内容严重薄弱。这反映了《〈史记〉选读》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内容编排上缺少一个统一的思想,导致一线教师教学中难以把握重点。此外,《〈史记〉选读》的文本编排在文言知识和阅读上的难度是前难后易,严重倒置,第一第二专题所选文本语言古奥艰深,学生望而生畏,即使有译文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四、《〈史记〉选读》的编写建议

在语文选修课程五大系列中,《史记》究竟归属哪一系列?我们的定位首先应根据《史记》的最重要的特征,《史记》是一部传记性文学著作,本质是传记;其次应根据中学生阅读《史记》的关注点、兴趣点、思考点来定位。费孝通先生中学时喜爱《史记》“太史公文中有我,把人物写活了”,今天的中学生同样最关注最感兴趣的是其中一个个历史人物的人生遭遇、命运以及精神品质,他们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感受司马迁,也通过这些历史人物观照自己,他们感佩、惊叹、惋惜、思索,不知不觉中汲取了精神营养,获得了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这正是“新闻与传记”选修系列的重要的课程目标。在课程标准中,传记学习还要求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传记的特征,如材料真实并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充分展示人物心灵发展的轨迹,这些方面,《史记》都堪称典范。关于传记的写作,《史记》的作者早已为我们准备了最真实最丰富的材料——《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等文本,让中学生了解司马迁,研究司马迁,搜集司马迁的史料,为司马迁写传记,可以大大提升课程目标的境界。

作为一部文言著作,《史记》学习另一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苏教版必修教材的文言文阅读量偏小,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选修教材应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弥补,有所延伸。任何系列的选修教材都不能缺失语文知识的教学。因此,在具体的编排上,应注意文本的文言知识的深浅,阅读理解的难易,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梯度差级。注解尽可能准确,完备,在文字障碍较大较多的地方,附上译文,在一些关键巧要处,附上点评和旁注,这是苏教版《〈史记〉选读》编排上的一大亮点,值得发扬。不仅每个专题要有文言知识积累,每个文本后都应有一些来自于文本的字词积累和语句翻译要求,以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

安全生产法研讨发言材料篇10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了这样的讲述,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但是,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于部分学生来,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我在上课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学习“南京大屠杀”一节的时候,说到侵华日军的暴行,我在讲台上慷慨悲歌,学生在下面微笑如常。这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培养,学生缺乏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认同。

我们历史学科在激发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培养民族情感上,是占优势的。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等史实来触及学生的民族情感,可以通过一些直观的图片、形象的视频、学生的探讨来激发这种情感。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民族责任感并不是天边那美丽的云彩,而是有一个个血与火的史实在例证着。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三目“西安事变”,涉及到了“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这一目的教学难点是,认识中国共产党能从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博襟。这就涉及到民族的责任感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堂教学中,应先探讨如何解决西安事变的问题,我没有让他们直接读出结论,而是提供了一系列材料,讨论组提出方案,评论组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进行评论。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基于民族大义,才保蒋抗日,一致对外的。

教师投影材料:

材料一:西安事变的爆发,南京政府陷入一片混乱。有野心的亲日派分子何应钦力主“讨伐”。何应钦调派大批军队开赴潼关,做好进攻西安的部署,并派飞机轰炸西安附近的渭南县城和赤水车站,扬言要轰炸西安,置于死地。

材料二:南京政府中以英美为后台并与蒋有密切关系的宋氏家族和孔祥熙等人,坚决反对何应钦等“讨伐派”的主张。他们认为“讨伐”西安,势必置蒋于死地。因此,他们主张营救,和平解决西安事件。

材料三:十二月十九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中共中央认为:只要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应当释放他。

教师把全班分为4个组,1-3组为讨论组,第4组为评论组。讨论组,分别代表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共,分别制定自己一方对西安事变的处理方案,然后推举一位同学作为新闻发言人,对外。评论组,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对讨论组提出的方案进行评论。

教师归纳:同学们代表各派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里强调一下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保”---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教师启发: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释放?我们可以引用这几句话来理解“阶级矛盾日益深,亡国灭种更凶狠,一致对外保族群,铲除汉奸卖国人。”教师强调“一致对外保族群”这一句。

教师过渡语: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的主张,结果如何,请同学们看课本内容,深刻理解并能阐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总之,在现阶段历史学科中考改革的背景下,特别强调学生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怎么教”的问题上,必须训练学生形成证据意识,向学生传授研究方法,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在这方面要紧紧抓住以下两点。

1.辨别史料价值------让学生懂得谨慎求真

谨慎地评估史料的性质,是客观研究的起点,各类历史史料的价值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对各类史料进行评估的方法:何种材料是第一手的,何种是第二手的?何种是原始史料,何种是非原始的材料?口述史可信吗?纪录片一定是信史吗?对民谣、民歌的证史作用如何看待这些都需要老师经常性的耳提面命的指导,学生才能养成谨慎求真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