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3:47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1

[关键词]合作金融;农村建设;信用合作社[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052-02

1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在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我国农村合作金融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在不断积累,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导致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活动陷入了困境,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影响到农村经济、金融形势的稳定和发展。

当前农村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权和责任需进一步明确;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潜在风险仍很大。归结起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产权主体地位不明晰

农村信用社初始产权的确立是政府主导下的社员非自愿入股,当时农民不知何为“合作”,只是心怀对政府的信任,政府的选择代替了农民的选择,也就是说,全体社员对他们出资组建的信用合作社只是名义上的产权归属关系,而实际上的产权所有者却是国家或者集体——这个集体并非全体社员组成的集体。可见,全体社员作为产权主体的地位事实上被架空,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大多数都名存实亡。

1.2信贷资产质量差,亏损严重

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从总体上看有较大的发展,但发展却很不平衡,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状况比较好,存、贷款超亿元,实现了规模经营,信贷资产质量优良,经济效益好,形成了良性发展机制,但这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所占比例很小。相当大比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状况不佳,信贷资产质量差,亏损严重,一些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难以持续经营。

1.3资本充足率低

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主要为社区的合作金融组织,其注册资本金最低限额只有100万元,和商业银行10亿元、城市商业银行1亿元的最低资本金限额要求相去甚远,其资本实力本来就很小。同时,又由于长期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大大侵蚀了其资本金或者已将资本金完全吃掉,因此资本充足率普遍很低,甚至是负值。

1.4农村信用合作社按合作制规范困难重重

几年来,我国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内部动力不足及外部环境条件决定信用合作社改革无实质性突破。从农村信用合作社方面来看,不少人习惯于几十年延续下来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对合作制规范工作认识模糊。

2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的对策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应在建立完善自身组织体系基础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积极开展业务创新,重塑农村信用合作的金融形象,真正发挥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作用,支持农民、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对策:

2.1认识到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性,明确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根据最近国家政策,对于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始终不变的规定是“合作制”应始终作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它应当走合作制的道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既要与“三农”有较密切的联系,能够适应“分散、小额、面广”的服务对象,同时经营行为又不能“纯商业化”。坚持合作制的道路能使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广大社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社员的民主监督下,牢固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并且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生存发展,只有走合作制道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合作金融组织,与农业银行合并,农村信用合作社就不可能办成合作金融组织。并且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民入股的合作金融组织,两者产权主体不同,合并引起的政策、理论和技术操作问题难以解决。就经营目标而言,农业银行是商业银行,赢利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如果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并入农业银行,由于农业银行商业化的经营目标,来自农村的资金就很难保证用于“三农”,农村金融市场上将会出现主体缺位。因此不能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并入农业银行。

2.2加强与各专业化组织间合作

建立各专业化组织,与农村信用社配合,实行综合化、配套化服务,结合我国实际,考虑到农民文化素质、农村地区条件等因素,在进行信用社改革时,不应孤立地考虑资金融通这一个因素,农民除了在资金上需要自助合作外,在技术、信息、销售、物流等方面同样需要密切合作。因此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信社协调配合,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形成良性互动。

2.3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作为合作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数量众多、分散,且资本充足率低,抗御风险能力差,但合作金融又不同于国有商业银行,一般情况下,国家不会对其出现的金融风险负有直接的补偿责任,因而健全合作金融的风险防范体系,对保障合作金融的良好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新体制下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责任制的要求,对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人民银行应自上而下建立层次分明、简捷高效的监管体系。总行主要负责制定监管制度、办法,对合作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的标准和条件提出总体思路和规划,并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制定经营和发展所需要的货币、信贷和利率政策。分行将根据总行制定的对合作金融监管的总体思路,制定本辖区的具体监管实施细则和监管方案,细化对合作金融机构监管的指标体系和具体标准,对辖区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县市支行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中心支行重点负责对辖区内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联社设立或退出资格的初审,对本辖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活动实行监控。县市支行的工作重点放在对信用合作社的监管上来,负责审核非法人机构的合并、撤销,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提出意见,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停业整顿和市场退出提出具体的方案,并对农村信用合作社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批或撤销。

此外,在当今的银行业竞争中,不仅仅是资金实力、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的竞争,也是银行之间企业文化的竞争。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文化力”的激发和扩张,创造一种有利于员工自我打造的氛围,增强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奋发有为、齐心协力、向上、持久的内在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持。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2

从增加金融供给的角度来看,这种多元化格局的出现预示着正规金融机构自1997年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后的回归:农行等商业银行开始恢复重设部分农村地区网点,成立“三农事业部”等专司三农业务的机构,提高信贷业务中的涉农贷款比例;邮政储蓄不再“只存不贷”,开始经营贷款业务;能存能贷的村镇银行旨在成为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微型银行。

一、回归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过去之所以撤出农村市场,是因为农村信贷业务总体盈利水平低,信贷效率低下,信贷风险极高,而这一切又归因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需求一方的主体大部分都是信用额度小、借贷频率高、抵押品匮乏、财务信息不规范、信用记录不完整的个体经营户、农户与小企业,传统商业银行在与此类借款者交易时通常无法获得充分有效的信息,难以甄别借款者风险的高低,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因此很容易表现出“惜贷”趋势,直至退出农村市场。

如今回归农村,金融需求方贷款小、频、急,抵押品匮乏、财务信息不规范等特点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因此一直困扰正规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如何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是成功经营农村信贷业务的关键。相比于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部门在信息获取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由于地缘血缘族缘等社会关系,非正规金融活动中的资金供求双方往往彼此知根知底,对彼此的偿债能力及人品信用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凭借这个优势非正规金融更有效地解决了信贷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因为知根知底,非正规金融保证贷款人还贷的执行能力也要强于正规金融部门。非正规金融机制优越的一面可能为正规金融转变信贷思路,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思路。

(二)国有商业银行回归动力不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位和经营策略不清晰

尽管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开始重视拓展三农业务,但就其原因来说,更多的是迫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所施加的压力,为了响应政府支农支小政策的需要,而不是自主布局的结果。正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涉农信贷风险大、收益率低、周期长,倾向于将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低风险、高收益、周期短的优质项目。就总量而言,目前三农业务在四大行的贷款份额中仍然很低,四大行拓展农村地区业务仍主要通过加大自身网点的营销力度来进行,组建村镇银行的积极性较低。从目前已开业的349家村镇银行的股权构成看,除了发起银行外,其他股份几乎全部为民间资本,而且80%以上的发起银行由民间资本参股或控股,因此民间资本实际占比更高。相比于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活动,国有资本的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

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虽然日益增加,但在实际运作中,大部分村镇银行的贷款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城市金融机构企业贷款的模式,信贷管理体制、风险防控手段、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监管体制等一整套服务运行模式,都是按照城市企业客户的需要设计的。村镇银行的员工大多是大股东银行委派过来的,缺乏对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把握能力,面对农村一家一户小额信贷,自身运行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贷款时“脱农弃农”,“嫌贫爱富”现象严重,偏离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初衷。如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然沿袭商业银行的规范运营,很难深入到农民基层,很难直接为农民服务。

(三)支农政策缺乏

尽管近年来国家为了支持农村金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农性质的金融政策,但相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薄弱的现实来说仍显不够。

就小额贷款公司来看,除了“只贷不存”的限制外,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成本也过高。小额贷款公司虽从事金融业务,但却是按一般的公司缴税。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一般要缴纳5.56%的营业税及附加,25%的企业所得税,1.5%的价格调控基金和0.15‰的印花税。小额贷款公司不享受各地对商业银行、农信社从事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的优惠政策,同时从银行类金融机构融资时,也是以一般工商企业的身份获得贷款,无法享受到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优惠,只能按一般企业贷款利率执行,融资成本高,减弱了其竞争力。

再看资金互助社。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合作社法,全国人大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要求到工商部门登记,很多资金互助社都是作为非赢利民间组织进行社团法人登记的。这就导致了资金互助社向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困难,而同时国家规定资金互助社不能对外筹集资金,只能通过对社员吸收股金的方式。目前农村资金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资金互助社提供的贷款远远难以满足社员需求。

村镇银行准入门槛过高。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一规定尽管有利于村镇银行获得成熟的专业技术和人才支持,但客观情况是很多贫困农村很难找到合格又有意愿的发起人;单一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单一自然人持股比例、单一其他非银行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这些现行规定表明村镇银行仍对民间资本持谨慎态度,容易导致村镇银行“一股独大”,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政策扶持有待强化。尽管同样定位于服务“三农”,但针对村镇银行的所得税和营业税等税负明显重于农村信用社等同类农村银行机构,比照一般商业银行标准执行。另外,由于村镇银行不能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再贴现、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也无法使用。

二、对策分析

(一)吸收非正规金融机制的优点,加强金融创新

实践证明,无论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照搬照抄国有商业银行过去的那一套信贷模式是不符合农村金融实际的,势必会造成“望农兴叹”、效率低下的局面。

传统上认为涉农金融风险过高,其实通过制定符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授信政策,能引导金融资源自愿流向涉农领域,为“三农”提供金融支持。具体思路可以借鉴吸收非正规金融部门的优点,调整授信审核条件,注重实地考察,注重收集非财务信息,不单纯依赖财务报表;注重对客户现金流的考察,而不是以客户是否拥有足够的抵押担保品为唯一依据。根据小企业贷款特点,提出考核小企业授信的整体质量,摒弃传统的对单笔单户贷款考核的办法。调整信用评估标准,在指标及其权重设置上区别于大中型企业,按照小企业信用评分体系,突出对小企业业主及其主要股东的个人信用评价。采用诸如联保责任设计、无抵押信用贷款等创新性金融机制,推出适合农村金融实际的创新性金融产品。

(二)加强政策支持

1.进一步放开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尽管自2006年底以来,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对民间资本敞开大门,但至今我国村镇银行数量仍十分稀少,增长速度较低。相比于我国农村巨大的金融市场,其总量规模更是极小,在农村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作用仍十分有限。非正规金融屡禁不止的历史一再说明民间资本“宜疏不宜堵”,放开对于民间资本的限制,不仅有利于规范非正规金融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两部门的竞争,提高正规金融部门的经营绩效和金融市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抑制问题。目前,民间资本对投资金融业、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拥有极高的热情,但我国现有政策要求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者必须是商业银行机构,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体上对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较低,这严重制约了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给予民间金融资本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可能是改善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乏力、促进正规金融回归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2.明晰国有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的责任和权限,赋予地方分行更大的经营自主性。由于我国银行实行的是垂直领导模式,加上我国金融政策历年来波动较大,贷款等各类经营权限频繁在上下级行之间上收和下放,导致地方分支行独立自主性较低,规章制度持续性较差,一种新产品的推出或是一个新措施的履行需要层层上报和审批,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地方金融市场的各种变化,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赋予各地分支行更多的自利,以便于其在金融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也需积极转变经营策略与思路,将非正规金融的机制优点与自身的规模优势结合起来,积极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改善服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本供给;效率要求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16―03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

[作者简介]庞贞燕(1962-),女,河南修武人,硕士,高级经济师,副行长;王桓(1968-),男,河南安阳人,本科,经济师。

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性源自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性和长期性。长期以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出以后,各方面讨论农村金融问题的热情更加高涨,金融高层就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框架的表述也日渐清晰。然而,在对目前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框架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农村金融改革政策设计,根据吴晓灵、苏宁等的表述,基本如下: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是规范发展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在商业化改革方向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三农”的作用;推进邮政储蓄改革,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市场化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等。农村金融改革目标是增强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功能,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吴晓灵,2006;苏宁,2006)。

应当说,上述表述体现了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但是,仔细分析各项政策及其实施要求,我们觉得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根本问题还是在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关系的认识上。根据上述表述,农村金融要支持、服务“三农”,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解决“三农”贷款难问题。这种一边倒的基本主张,在逻辑上只能导出在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前提下,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合乎一定标准的狭隘的、局限于农村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政策。应当说,目前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思路具有三个特点、一个矛盾和两个疑问。三个特点,一是金融全力支持“三农”的一边倒,二是农村金融供给要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需求决定论,三是狭隘的农村金融机构观。一个矛盾是,让资金回流农村与资金至少追求社会平均利润的矛盾。两个疑问,一是对现有的所谓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是否符合需求决定论,二是按照需求决定论,能否实现政策预期的目标,即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对于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周小川已作过结论式的阐述(周小川,2004),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是平等、互利互惠、良性互动的关系,不能靠挤压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应当说这种认识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应当树立“农村金融”的相对主体性。一旦如此,我们就会对农村金融改革目标有新的理解。农村金融改革不在于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农民贷款困难与否不是衡量农村金融改革成败的标准。这正如城市现代金融一样,城市金融稳健运行并不意味着城市中的经济主体贷款都不困难。农村金融改革目标应当是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点不在于构建一个怎样的组织体系,更不是强行向农村输入资金,而是要形成针对或面向农村的以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供给,并且使这个金融资本供给有效运作。构建组织体系不一定带来金融供给,靠法律、行政手段输入的资金不是金融资本。涉农的金融供给必须自愿地建立在对“三农”的收益预期之上。基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金融市场的特点,涉农金融供给也不必局限于狭隘的农村金融观,而应立足于统筹城乡金融资源的角度。同时,对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特点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重新讨论,要仔细分析需求决定论结果的现实可行性,仔细分析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具体层面。

二、需求决定论的结果与供求双方适应的层面

(一)农村金融需求决定的结果

在农村金融供求关系问题上,人们普遍认为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决定农村金融供给的性质,即所谓的需求决定论。要辨别需求决定论结果的现实性,需要对有关研究进行考察。

综合来看,现有文献对农村金融需求的讨论,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从“三农”现状及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特点进行概括(成思危,2005)。二是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成分(层次性)划分进行概括(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2004;董晓林、洪慧娟,2006)。三是从小农的性质进行概括(张杰,2003)。虽然研究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结论是大致相似的,即从总体看,为适应农村经济主体需求的各种情况,在农村金融供给的安排上,要做到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并存互补,重点强调的是农村特点对金融安排性质的约束与决定。

对这样的讨论,我们有两点疑问。一是农村特点如何决定农村金融安排的性质缺少过细的论证。比如,由于农业的弱质性等,农村金融就必须是合作性的吗?那么怎么解释孟加拉乡村银行(GB)的做法?如果鉴于我国合作金融的不成功,转而诉求于商业金融,那么怎么解释商业银行从农村的撤退?二是事物的性质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靠行政手段能安排出来预期的性质吗?如果说农村的某些特点适宜于决定某种性质的金融安排,那这种性质的金融安排为什么没有自然出现?看来,根据“三农”特点安排某种性质的金融供给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同样我们认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也不能构成一个政策期望的金融体系。关于此点,笔者在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适应性问题时曾做过讨论。我们认为,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取决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的环境特征(庞贞燕、王桓,2006)。农村环境特征内含的金融结果,只有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因其内生于农村环境,其许多优势,比如,基于是农村熟人社会的一员,在认可性和信息上的优势,在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一定程度地防范风险和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的优势,自然与农村特点进而与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相适应。王芳博士的有关研究也证明了民间借贷是中国农村信贷安排所特有的“金融角点解”(王芳,2005)。虽然民间借贷也有各种存在方式和实现形式,但它无论如何也不是政策设计所要求的金融组织体系。如此看来,按照需求决定论,安排农村金融供给的性质,进而安排一个理想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是不现实的。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适应问题

应当说,对于农村金融,需求决定的原则是正确的,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在什么方面相适应。在目前条件下,农村金融需求的实质是对作为交易手段和支付工具的货币或资金的需求,

同样,农村金融供给的实质也是对资金的安排。需求与供给的内核是一样的,都是金融资本及其服务。在金融市场上,对于资本及其服务来讲,可能的差别在于供求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某些侧面的属性、服务方式的性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协调供求关系,重点是将这些侧面的属性、服务方式的性质进行协调,以使交易对象达到供求双方一致同意。具体讲,就是只需在农村金融需求的表现形式层面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农村经济主体最终表现出来怎样的需求形式,比如金额、期限、价格、偿还方式等等,金融供给就适应这些属性做出安排,围绕这些进行创新,比如创新定价方式、担保方式等等。我们不能说怎样的金融就是适应小农的,这个融资是适应合作制的,那个融资是适应农业的弱质性的,都不能判断。我们只能说这个有支付能力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的金额是多少,能够承受的利率是多少,能在多长的期限中以怎样的方式偿还。金融供给就是围绕这些属性、性质设计金融产品,提供金融工具。需求方只要能有保证使供给方相信,并且能承担得起经过供求双方竞争后的利率,这个借贷行为就能成立,即这个农村金融需求就有相应的金融供给匹配。农村金融供求的适应,不是适应所谓的种种性质,而是适应需求最终表现出来的能作为金融产品设计的要素,供求双方是在交易的最终环节、在金融产品(工具)的层面相互适应。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农村金融需求才对农村金融供给构成约束。这样理解需求决定论,有利于金融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因为它不问性质、身份,降低了资本进入市场的门槛。

三、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金融资本供给

(一)当前的政策设计无助于形成农村金融资本

面对当前农村金融资本存在的困难,决策层比照《社区再投资法》设计了“资金回流农村”的政策,以行政手段对邮政储蓄存款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作出规定。

应当说,这个政策设计具有很强的强制性。这就与资本的性质发生了矛盾。资本是储蓄――投资转化的结果,它的效率体现在自愿的基础上。资本运行必须依据价值规律,它必须能够在不同用途之间依据利润率的变化自由转移。强行让资本进入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三农”领域,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资本的管理者由于在商业化经营中承担政策性损失而缺乏积极性,资金疏于管理易形成不良资产,资金难以转化为资本;二是资金投放项目是刻意选择的“三农”中的优质商业化项目,其他绝大多数的农村金融需求的信贷可得性仍然得不到改善。

同时,就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竞争看,相对于不在农村设点的金融机构,强制性政策对所谓的农村金融机构是不公平的。因为一般而论,城市的经济基础要比农村好,同样是对社区再投资,在还款率、收益率上,农村的金融机构天生比不上城市的。一种规定在城市和农村产生了两种结果,农村金融机构由于住在农村而被迫接受不平等竞争。这样,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金融机构之间的差距进而城乡金融二元性由于得到激励而不断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吸引资金、运用资金的能力不断相对弱化。从金融机构经营的角度看,强制性政策也无助于农村金融资本的形成。

(二)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金融资本供给

在农村金融领域,既然强制性政策无助于资本形成,那么,就应当转换角度,以市场化的手段,在满足资本性质的前提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人手,促进资本形成。在供给方面,应当提供条件使涉农金融资本获得应有的利润率。首先,加快解除利率管制的进度,发挥市场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形成资本中的作用。同时放松涉农金融机构在经营、业务等方面的限制。其次,对于涉农金融资本由于“三农”的弱质性而导致的超过平均水平的高成本,或低于平均利润水平的相对损失,在一定时期内,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补贴款项。再次,借鉴国际上典型商业小额信贷的经验,转变小农不能承受高利率的观念,逐步缩减财政性、政策性低息甚至无偿资金对“三农”的投入,清除廉价资金对金融资本的挤出效应。

在需求方面,要提供条件增加“三农”使用金融资本的积极性。中央、省级政府要帮助基层地方政府普遍设立“三农”金融担保基金,在一定期限内,以随时间递减的方式,对“三农”信贷提供担保。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当局和有关方面要加大金融知识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力度,努力增进“三农”对金融交易过程的理解。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划出一定的专项资金,在单独核算的前提下,针对农村金融需求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属性,进行试验性产品开发和工具创新,以发挥萨伊定律的作用,同时垫支金融资本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部分早期研发费用。这种政策性资金对金融资本的带动作用属于政策性范畴,应当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一项内容。

同时,在农村金融资本供给问题上,必须打破狭隘的农村金融观。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中,并没有“农村金融”的词条,有的只是“农业金融”。农业金融“主要涉及提供信贷的机构,向农业提供信贷的条件及关于信贷供给条件对农业活动的组织和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的分析”(《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一卷,p30)。这样看待金融与农业的关系,实质是将农村金融理解为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供给安排。这种不以区域属性来界定的解释有利于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时拓展思路。实际上,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的现状看,虽然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还存在相当程度的二元性,但两个市场并不是完全分割的。进一步看,所谓的农村金融,不过是一国全部金融的一个子领域,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在整体金融框架下,农村金融尤其是在它的资本流动上,其独立性会越来越弱。因此,在我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现阶段,在讨论农村金融资本供给问题时,就不能简单地以区域做划分,农村资本不是天然地为“农村本土”服务的,城市资本也不是只能在城市生存。我们应当站在统筹城乡金融资源的角度上重新理解农村金融资本的供给问题,努力探索城市金融资本进入“三农”领域的方式和渠道,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激励金融资本进入“三农”领域,也可以采取间接的办法,依托城乡一体化中的产业链条为“三农”提供金融资本服务。

四、农村金融供给的效率要求

讨论农村金融供给安排,必须讨论它的效率问题。这是基于对农村金融现状和当前改革政策的反思。必须把效率要求作为一个重要原则纳入对农村金融供给安排的讨论。

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现实,我们认为,在农村金融供给安排上,首先应强调的是制度改进的效率。新的农村金融供给安排要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政策及其带动的资源投入与实际改革成果之间应有明确的投入产出关系,要以尽可能少的政策投资换取稳定长效的制度建设。具体说,必须从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两个层面对改革做出要求。在宏观上,一是要有利于“三农”经济的长期改善和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良性互动,二是要有利于涉农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形成和农村

金融资本的规模扩张,三是要有利于农村各种收入群体的协调发展。对于贫困群体,要体现效率的社会福利要求。在微观上,要体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资本经营组织的效率。一是要有利于资本配置优化与金融工具交易方式的协调,二是要有利于各种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的竞争,三是要有利于金融资本经营的规模经济,四是要有利于资本经营组织的可持续。同时,作为对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共同要求,农村金融供给的制度安排必须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

五、结论

1.农村金融不应成为农村经济的附庸。对农村金融的理解应是宽泛的,要站在统筹城乡金融资源的角度理解,而不是把农村金融局限在农村地区或“三农”领域。

2.农村金融改革在于解决农村金融自身的实现问题,其目标是城乡金融资本与“三农”的共存、互动与运作效率。

3.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搭建符合若干性质标准的所谓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重点是要形成以“三农”为经营对象的有效的金融资本。这个金融资本的来源既包括农村的储蓄,也包括城市的储蓄,以及国外资本。

4.在农村金融资本的形成上,不能依靠行政的强制性,要在市场化的原则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资本形成提供有利的条件,要尊重资本与先进生产力结合的自然要求和价值增值的本质属性。

5.农村金融需求对农村金融资本供给的决定只是在金融交易的最终环节,只要金融产品的提供、金融工具的设计、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恰当的,农村金融资本供给就可以实现。

6.在农村金融资本的供给策略上,政策性资金应当发挥应有的先导作用。要把专项政策性资金先行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试验性产品开发和工具创新作为一项业务赋予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此有政策支持背景的市场化带动措施替代强制性的资金回流政策。

7.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关注城乡金融的相对差距。如果不能增强农村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则任何改革都是徒劳的。要注重以效率标准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金融,2006,(11).

[2]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

[3]成思危.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满足三农金融需求[J].中国经济周刊,2005-2-21.

[4]何梦笔,冯兴元,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多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金融抑制

一、引入

发展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瓶颈性制约(mckinnon,1973;Shaw,1973)。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这一现象十分严重,并且近年来愈演愈烈,其中最显著的表现之一就是农村金融机构从机构设置、业务范围、贷款投向等方面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林毅夫,2003;那洪生、周庆海,200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1997年开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县以下金融机构,导致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寥寥无几;二是1994年成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仅仅开展粮棉收购和贷款业务,未能较好发挥政策性金融应有作用;三是多年来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被形容为农村金融中的“抽水机”;四是由于自身问题和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关闭清算;五是1998年以来,国家规定了民间金融的非法地位,导致众多曾经十分活跃的合会、私人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消失或转入地下(李丹红,2000);六是由于以上原因事实上形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地位。但由于经营不善,农信社陷入亏损,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曹力群,2001)。虽然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6月农信社试点改革以来,当局加大了对农信社的扶持力度,并且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周小川,2004),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信社的“官办”性质而转为合作性质,农信社和整个农村金融的前途依然堪忧。

要解决上述问题,有许多具体层面上的工作要做,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供给不足或者说市场竞争主体的缺位是当前农村金融的根本症结所在。因此,章奇(2004)指出,必须提倡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扩大金融服务(包括数量和品种),满足农村融资需求。林毅夫(2003)也指出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是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他提出发展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解决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问题。茅于轼(2004)指出目前金融体制的最大问题是政府管制,而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普遍放开,给地下金融以合法地位,让合理的地下金融转化为地上金融,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允许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几乎成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的多方共识(马晓河、姜长云,2003;何广平,2003;谢平,2001)。从根本上看,上述措施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即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entry)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指的“进入”是广义上的,即农村实质金融服务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农村各种金融机构从无到有或现有金融机构逐步扩大存贷量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实际上是扩大农村金融竞争,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农村金融机构进入的博弈

milgrom-Roberts模型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其他进入是能够改进福利的。除非在混同均衡条件下,高成本和低成本在位者都限制价格从而隐藏成本信息,可能会产生因限制潜在企业进入所造成的福利损失。这就启示着我们,仅仅允许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是不够的,而必须实行有效的配套措施,保证潜在进入者拥有更多信息以打消其对进入市场的顾虑。在我国众多民间金融活跃的地方,这一点应被当局纳入考虑之中。

三、机构进入的模式选择:和实践

patrick(1966)在不发达国家金融和增长时指出:存在两种金融发展模式,其一为供给引导型模式。该模式认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应优先于需求,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其二为需求追随型,这种模式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产生。并且他指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引导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需求追随型的金融模式将逐渐代替供给引导型金融而居于主导地位。现在我们提出用农村金融机构进入的方式解决棘手的农村金融问题,应该选择何种进入路径呢?这就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变迁进行分析以克服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并且需要对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准确把握。这里从主体行为的角度进行考察。

首先,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可以说是供给引导型进入模式。改革开放初期,农户重新成为农村经济主体,农村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众多信贷对象,国家于1979年2月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并改变了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同时,改变传统的运作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经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农业银行业务大量转移到城市,其支农作用发挥大打折扣。1985年农业银行化改革以后,农产品收购资金短缺,“打白条”、压级压价和限收拒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加大了各级财政的负担。为了使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化和规范化,1994年国家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但如前所述,农发行的业务仅限于粮棉贷款的发放,并且随着粮棉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农发行的业务将大受。

其次,农村合作基金和农村民间借贷基本上属于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基金会的发展过程如下(李丹红,2000):1983年,一些乡村为了有效管理和用活集体积累资金,清理整顿集体财产,将集体资金交由村或乡管理,并有偿使用而设立基金会;1984-1986年,基金会处于萌芽阶段;1987-1991年,处于改革实验阶段;1992年以后属于推广和稳步发展阶段;1999年由于基金会出现风险问题而被清理关闭。经验表明,经济改革的一些实质成果,比如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制度的设立都产生于底层改革,即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基金会的设立也属于这种形式,但基金会为何最终会失败呢?除了产权不清晰、管理不善,恐怕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政府干预以及缺少有效监管和引导。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基金会曾经对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很多信贷支持,它服务热情、灵活方便,曾经获得了许多企业和农户的信赖,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农村民间借贷同样也属于需求追随型。民间金融的优点毋庸质疑,比如说海外华人利用轮转基金(Roscas)进行融资并获得成功。起初国家放开对民间金融的控制,允许民间自由借贷,民间金融活动逐渐活跃,民间金融的范围和也逐渐扩大。但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当局又对民间金融进行压抑,如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颁布了关于整治金融“三乱”的方案,又如国务院1998年颁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使大部分民间金融(除了部分小额借贷、不计息的亲友借贷和企业团体借贷)丧失了合法地位,从此农村民间要么消失,要么转入地下,严重压抑了民间大量并且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属于供给引导和需求追随交织型进入模式,并最终落脚于供给引导型金融。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决定了合作性金融在农村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由政府出面组织农民创办信用社,很快就做到了一区一社(曹力群,2001)。本来合作性金融应该满足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和非营利性四大特征,然而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战略的影响,农信社逐渐演变为国家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派出机构。从1982年开始,开始推行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民主性”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社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众多原因,农信社的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并且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的合作性质,人民银行对农信社的管理越来越多,使其“官办”色彩越来越浓,凸显出供给引导型金融的特征。时至今日,农信社改革仍在艰难进行,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仍是个未知数。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供给引导型进入的优点是进入阻力小因而能够迅速进入,其风险也容易控制;但其明显缺点在于提供金融服务的数量很有限,并且其资金投向容易受到地方政府干预。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十分灵活,能满足大量并且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但其缺点在于风险较大,不易控制,且其吸纳大量农村剩余资金将影响国家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有企业融资(林毅夫,2003)。

当前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金融和经济仍然十分薄弱,并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因而我们认为,总体上我国仍然要实行供给引导型金融制度变迁,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仍然要以政府主导型金融为主,千万要避免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的“真空”,以避免农民对农村金融丧失信心。与此同时,要发挥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的优势,特别是在经济较为活跃的农村地区,如江浙农村,要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论性评论与政策建议

近年来特别是1997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不断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压抑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而当前国内进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把注意力集中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但由于政府主导型金融存在的自身缺陷,改革成效十分值得怀疑,农村金融实际上已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通过对完全竞争条件下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产量和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竞争能够有效增进福利。垄断限价模型更是启示我们由于正规金融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事实上处于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仅仅准许其他金融机构进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多种配套措施以保障进入能够顺利进行。最后,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进入模式的历史分析和现实考察,我们得出从总体上以供给引导型金融为主,但要充分发挥需求追随型金融进入模式优势的结论。本文简要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正规金融全面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虽然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似乎这些正规金融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它们已经设立并已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进入是不完全的。对农发行而言,其业务仅限于粮棉贷款发放是远远不够的。按照国际通行的政策性金融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政策性金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重点地区和行业等方面理应大有作为;同时,应该进一步剥离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收归农发行进行,从而为它们减少包袱,并能够有效减少地方政府干预。对于中国农业银行而言,它作为在农村设立最多分支机构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必须改变在农村多存少贷的现状,加大对农村乡镇企业的投资和对农户的扶持力度。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现状也应有所改变,可以利用资金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也可以在央行的监管下,在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发挥邮政机构在人员、信息和组织等多方面优势开展贷款、典当等业务,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

(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首先,要从上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使亲友之间的借贷,农户之间的资金融通,合会、私人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从地下转到地上。不能一看到风险问题就一关了之。实际上,民间金融机构问题并不在于进入本身,而更多的则在于缺乏有效监督、规范。其次,允许民间金融更加灵活的利率浮动范围。民间金融本身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很高,并且一般都没有抵押,因此高成本高风险理应对应着较高的收益,民间金融利率高于国家金融利率是很正常的,不能都视为高利贷。

(三)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风险监管。仅仅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也是不够的,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管和控制,会造成民间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引发众多社会问题。因此,对农户之间的借贷可以考虑由农信社发放标准合同,借贷双方签订合同,在法律保障下进行规范化融资;而对于民间金融机构,也可以实行准备金制度,准备金上缴到农行或农信社,并且规定一定的资产负债比例,建立一系列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按照正规金融业要求开展业务;同时,对所有民间金融从业人员,可以开展有组织的系统培训,使他们熟悉基本的金融、法律知识,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1][美]罗纳德·i·麦金农:《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3][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林毅夫:《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R],北京大学经济中心工作论文,no.C2003026

[5]章奇:《中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4-2-5

[6]李丹红:《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对策》[R],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0·002

[7]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8期

[8]茅于轼:《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是放开政府管制》[R],搜狐财经网,2004-2-11

[9]曹力群:《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研究》[J],《金融论坛》2001年第5期

[10]那洪生,周庆海:《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研究》[J],《金融时报》,2004-2-16

[11]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主报告》[R],中经网50人论坛,2001-6-7

[12]马晓河、姜长云:《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R],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3-12-08

[13]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14]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0期

[15]张杰:《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C],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6]张建华,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改革》2004年第3期

[17]Bain,J.S.,1949,“anoteonpricinginmonopolyandoligopoly”,americaneconomicReview39:448-64.

[18]Bain,J.S.,1956,“BarrierstonewCompetition”,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

[19]tirole,J.,1990,“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mitpress.

[20]milgrom,p.,andJ.Roberts,1982,“Limitingpricingandentryunderincompleteinformation:anequilibriumanalysis”,econometrica40:433-59.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土地金融机构;农业生产

一、农村金融的界定

对农村金融准确定义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前提条件。研究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却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这个词冠以“农村”的符号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事实上,我国既有“农村金融”概念就是这样生成的,即“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这种看似简单明了,实际却是望文生义、同义反复的定义,掩盖了农村金融的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逻辑基础。首先,是“农村”的指向不明。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还是存在于农村地理空间的?是从属于农村经济主体的,还是冠以“农”字招牌的?等等这些,其内涵含糊不清。其次,是对“金融”的理解过于形式化。传统主流金融观——“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是仅仅概括了金融活动的外表,却将其本质隐藏起来的形式化定义。它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金融的实质其实并不是资金的借贷,而是财产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交易活动,金融就是信用转让的金融本质属性。因此,作者将农村金融定义为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它是不同的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的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信用交易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的总称,与其他经济、金融系统具有平等交换关系的系统。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

金融进入农村领域,本身就存在着一块短板,因为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它是分散而低效的。这样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银行概念和农村实际的生产状况如何契合点,是否能够适应农村金融这块水土还得另说。此外,农村的资金缺乏是比较严重的。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三农就是三农、金融就是金融’的问题,农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产销问题一直存在,这些不是单个金融部门能解决的。金融只能对资源配置起到一个引导和发现价值的作用。因此发展农村金融不能只从微观角度来考虑,也需要通过宏观制度来考虑。另外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的供给小于需求,农村资金逆流城市。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分割,不但城市资金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农村资金却反而流向城市,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而且,传统金融机构一般以农村经济实体为服务对象,导致对龙头企业的信贷供应存在过度竞争现象,而对农民家庭的信贷供应严重不足。因此中国农村改革,是在没有触动整体经济和金融体制背景下自发进行的。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从未停止,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强烈驱使,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能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的情况。改革的目标只是暂缓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矛盾的被动局面。从而致使研究和认识“农村金融”,最终没有能跳出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金融背景。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其足够的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增进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合作经营性土地金融机构居多,它也比较适合我国农村土地绝大多数由集体所有和农民经营的实际。考虑土地金融的性质、各国土地金融业务的趋势经验和我国长远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筹建合作性土地金融机构、专业性土地金融机构和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下,三者相互合作、竞争和互补,形成完善的土地金融机构体系。

政府是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的保障。首先是政府和有关金融部门应该对农村土地金融机构直接提供大量贴息贷款。其次是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和组织农村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保证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再有是实施损失补偿、救济金和特殊准备金等优惠政策,发行土地债券,筹集信贷资金,扶持土地金融事业。最后是在法律和有关制度安排上加大创新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包屹红.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服务探索[J].农村经济与管理.

2011(5)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

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农村金融制度成为六大金融制度之一。“这表明政府更加强调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发展作用,成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供给不足、金融支农不足等。因此,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和小额信贷互为补充、互相匹配、分工合理完整的金融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也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首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文章探讨了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分析

(一)资金供给能力不足,涉农资金投入受限

由于农村金融的供给方仅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且资金供给长期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要,资金的卖方市场长期存在。

金融产品供给不足,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金融机构商业化取向和乡镇财政的普遍困难,导致农村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农业为弱质产业,投入多、产出少,导致农村资金先天性乏。(3)由于结算功能、行业品牌的影响,导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实力有限。(4)由于农村基层金融机构赢利能力低于城镇,尤其是小额农贷管理成本较高,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在乡村,导致资金背农化倾向较为明显,影响了涉农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服务手段落后,服务人员力量薄弱,金融服务体系明显不完善

银行企业赢利的本质决定了其将服务重心和网点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不断下降,服务人群不断减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服务科技力量薄弱,创新重视不足,造成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功能不全、产品更新滞后的现状;二是商业银行对农村最基层客户需求关注不够,市场研发力量多投于城市,忽视对农村网点的力量配置。此外,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缺失,监管力量有限,缺乏长远计划。

(三)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融资遭遇的阻碍更大。商业化改革以来,追逐利益的正式金融机构忽视农村底端市场,使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不充分、信贷资金外流及“非农化”现象更加突出。欠发达地区组织化程度落后,市场交易观念尚未普遍确立,金融需求主体贫穷、传统、保守,信贷市场垄断、低效、分割,金融组织不完整且很多已不具备财务可持续性。

解决被排斥在现行金融体系之外的低收入群体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满足问题,构建“面向所有人”而不是“面向部分富人”的普惠金融体系,同时让在底端市场为穷人家庭和小型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达到财务和制度上的持续性,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转型的目标。

二 构建农村金融新体系的对策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没能彻底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没有起到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以下为笔者提出的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一)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及相应的监管体系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一直是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作为第三方权威的监管机构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如果改变市场进入管制,出现大量小规模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仅仅依靠中央一级银监会是难以实施全面监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在我国农村推进速度缓慢,除风险大等因素,配套政策措施的缺失也是另一重要因素。如何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监管体系,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市场失灵、政府干预不当等多重因素有关。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种不完全、不规范、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更需要借助于政策性金融这个兼具则政与金融双重职能的特殊工具,即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有效干预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因此,新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宗旨应该是:通过财政、银行双重职能的有机结合,贯彻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意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相结合的科学的农村金融构架,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贯彻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中,以服务“三农”,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为目标,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均衡协调发展,在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金融市场多层次化,建立新的农村金融组织

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农行定位立足县域、面向“三农”,承担服务“三农”骨干和支柱的角色;邮储银行可以渗透至乡镇甚至村的网点发放小额贷款;农信社依然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市场应进一步搞活。建议设立农村信贷发展基金等外部扶持政策。

商业银行及与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竞争的基本战略:在满足农村的金融服务后,充裕的资金将投向如房地产、电信等,以增强其赢利能力。2003年重庆农村信用社100多亿的资金中,50%用于支持“黄金客户”,如电信、烟草、啤酒企业、高速公路建设等,也将参与城市居民住房按揭、房屋装修等消费信贷市场竞争。

在原有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状况下,应提倡发育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社区性金融组织、互的存贷款机构等。此外还应关注如何让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浮出水面,在条件成熟时将其转化为正式的金融组织。

(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财产权利体系

如果说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发育基层的草根金融组织是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轮子的话,进一步完善农村财产权利体系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另外一个轮子。土地、房屋等既是农民最为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农民最为主要、最有价值的财产。这些财产在竞争性市场中是最容易资本化的财产。而在中国却因为产权不明晰、市场发育程度过低而使其难以成为农村居民获得基本金融服务的有效保障。中国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虽然可以转让(限于农业生产使用),但却不能用于抵押贷款,房屋虽然可交易、可抵押,但由于农村地区房屋财产的价值难以估价,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基本不允许作为抵押品。显然,这是农村金融体系重建中最为根本、最难调整的一个制度障碍。

(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服务手段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优化职工队伍,通过人才竞争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金融服务人才。并结合本地实际,吸收具有广泛社会资源,对本地状况熟悉,并热爱农村金融工作的本地人才。此外,工作人员在做好基本业务的同时,应做好与当地农民的联系,巩固与农民合作的基础,并对金融服务的后续帮助工作加以延续。还应适当引进专业成熟的金融人才,加强内部培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要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和科技服务手段的提高。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广泛吸收科技成果,提高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竞争力。

三 结束语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因此,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到真正达到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转型研究[m],金融出版社。2010

[2]张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重构建议[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7

关键词:金融发展;问题;对策

金融在农业生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为此应该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村金融的内涵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这个系统必须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中介、储蓄、信贷、汇款、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且能长期保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农村金融包括农村储蓄、借贷、融资和减少风险的机会以及相关的准则和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三个功能:一是生产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生产信贷来提高借款者的生产能力和收入;二是消费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来平稳收入和平滑消费;三是保险功能,即通过提供农户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来提高农户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在当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资金严重短缺等金融问题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原因有农村融资困难、金融产品单一、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以及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融资困难,导致农业和农村投资严重不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仅为1.32万亿元,占5.9%,2007年涉农贷款达2.36万亿元,约占总贷款的9%,尽管有所增加,但是在金融机构30万亿元总的贷款中占的比重还是偏小。农村融资的困难会导致大量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往往因为无法获得足够资金而放弃非常好的创业项目。当前农村小企业及小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民自由资本积累以及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资金,更有甚者来自于高利贷,很少一部分来自于我们正规的金融机构。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内在约束,致使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村贷款具有利率低、款项额度小、居住分散、信用低等特点,金融机构要求贷款具有收益高、风险低,而这些特点使得金融机构在农村“无利可图”,金融机构在农村只剩下了“吸血”的功能,而把“血”输向城市。即便是专为三农服务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些专为“三农”服务的银行,在农村除了传统的存款业务,也把大部分的存款投资转向有利可图的商业性产业工程。这些都使得农村资金储备越来越少,而这与农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严重脱节。

2、农村担保难,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农民“贷款难”,说到底就是担保难。目前,我国信贷主要有两种方式:“抵押担保”和“信用担保”,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如今在农村,金融机构还是侧重于“抵押担保”,但由于农村产权不清晰、不动产变现能力差等特点,使得“抵押担保”也很难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那么,农民在向正规金融机构贷不到款的情况下,只能要么就近借款,要么向成本非常高的非正规渠道贷款,而这又将加大相关的成本,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第三个功能就是保险功能,但这一功能对农村而言几乎为空白。农民除了一些基本的人身险之外,其他险别微乎其微,尤其是商业保险,包括农村常见的农业险、养殖险和私人财产险。在农村,很少有为自己的产业投保,一旦发生灾害,这部分的损失便无法得到补偿。养殖业,它存在着疾病、价格波动的风险;种植业遇到较严重天灾,就有可能导致血本无归,而这些不安全因素又阻碍农民投资这些产业的积极性,这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三)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我国的金融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其金融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农村金融产品就更加缺乏。目前在农村,金融产品非常单一,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非常少。投资渠道的缺乏加上农民自身对金融知识的缺乏导致理财、投资、咨询、消费、信贷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保险单、股票、企业债券、基金、期货等远离农村市场。目前为止,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银行业占据绝大多数比例,证券、保险几乎没有,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随着农民生活观念的改变,他们的金融取向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的限制,所以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

(四)农村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信用环境缺失。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基于亲情纽带或长期观察交往所形成的认识,“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能性”。因此,农户资信能力的获得更多地基于地缘和人缘关系,信息具有高度人格化特点,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在农村金融市场主要表现为:第一,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方面由于农作物周期长,居住分散,物权不清晰,加上农村没有一套健全的信用体系,金融机构很难获得资金需求方的信用情况,如果想要掌握需求方的信用,就必须调动人力、物力、时间,这无疑使征信成本增高,引起交易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农户本身的信用意识淡薄,有些农户认为没按时还款,自身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容易产生逆向选择,越是还不上款越要贷款。同时,其他农户也会跟风拖欠贷款,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多。第二,对于农民自身而言。农户作为一个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他们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市场信息获取渠道也不够畅通,不能选择较好的投资方向,客观上会影响他们的投资获利能力,造成还款能力不足,引起信用风险,阻碍金融市场的运行。

(五)农村金融法律不健全。金融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与完善的产物,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并非“独立的王国”,完善的金融法律是金融正常运转的基础。任何意义的金融创新都必须从制度方面加以诠释才有真正的效力。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制基本上都是针对城市出台的,对农村金融这一庞大的市场却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和保护,例如针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社,并没有专门的法律相适应,只是参照已有的《商业银行法》或《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决定》,与法律针对性强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业务进行缓慢、创新能力弱、改革混乱的现象。

三、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并配套财政、医疗、教育等相关政策,为“三农”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力促建成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多层次、全方位农村金融体系。

(一)采取措施,改善农村融资环境。首先,各金融机构应该明确职能,准确定位,比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该除了继续做好棉、粮、油的惠农政策,应该多加一些现代农村的支农产业,如林业、渔业、养殖业等的扶持政策,而中国农业银行也应减少商业化投资,真正做到“三农”银行为“三农”,增加支农能力;其次,为了适应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的做法。例如,美国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是典型的代表,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型金融层次分明,被称作“复合信用模型”;最后,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补偿机制。农村资金外流,说到底是因为农村金融组织利润少、风险高、交易成本高,“无利可图”,想要基层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国家的改革政策,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必须建立一套能让乡村金融机构“有利可图”的成本补偿机制。一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定价机制,扩大农村金融产品利率浮动的范围,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风险与收益的对等;二是通过财政补贴,通过贴息、减免税收、创新业务品种、减免营业税及相关税费等政策,对服务好“三农”的组织进行奖励,对相关损失予以补偿,保证金融机构的利益,解决其后顾之忧,安心服务于农村。(二)建立农村担保机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政策上,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担保机构,发展投资担保基金,发挥担保基金的杠杆作用,放大资金效益。从法律上说,明确农民的《物权法》,其土地、房屋等产权清晰,扩大担保范围,凡法律、法规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价值评估合理的各类资产都可允许其作为贷款的抵(质)押物,对应收账款、仓单、渔权、林权等加大推广力度,提高不动产的变现能力,进一步增强担保抵押的安全度。从管理上,推行“四位一体模式”、“五位一体模式”,引入商业保险资金,以银行为房贷资金主体核心的信用转移通道,通过多个信用承载主体有关联的组合进行信用放大。

(三)推进农村保险业发展,完善农村风险分散机制。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很大,应该建立适合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也是架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保险的理赔以及保费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国家应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专门负责贯彻落实农业保护

政策,经营管理农业风险基金,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探索建立保费补贴机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作物,保费应当由国家全额补贴,其他农作物保险给予保费补助,充分调动农民投保积极性,加快农村保险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也应该提高保险意识,吸取以往损失惨痛的经验,为现有产业投入相关险别,而且保险机构也应该积极向农民宣传农业、商业性保险。

(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面对多层次,多元化的个性农村金融需求,必须为“三农”量身打造适合当地特点的金融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前进的农村金融市场。一方面针对传统的信贷业务,可根据农户借款的用途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服务,根据不同的需求、特点,为不同贷款设置不同的利率、还款方式,比如针对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实行信用评级,联保贷款。同时,扩大农民的消费性贷款;另一方面针对农村私人企业(龙头企业)可实行更多的融资方式,比如票据贴现、项目融资、订单贷款、科研贷款。另外,针对农民的需求,开放证券市场,引导农民从事更多的金融业务活动。例如,对农村价格波动较快的养殖业、林业进行期货保值,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五)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信用评级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解决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交易双方的信息沟通问题,如何让双方信息更流畅,更准确地传递给对方,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的关键。

1、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政府、金融、企业、居民、媒体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宣传和推广金融新业务、新品种、新政策,普及金融知识,逐步提高农村需求方的金融知识和信用意识,提升农民的整体金融素质。

2、构建农村信用评级系统。通过创建信用村镇,评定农户、企业信用等级,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具体就是为农户、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加快建立农户、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将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信息集中统一到信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加工整合,争取将农户、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与国家信用数据库对接,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之间的社会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使金融机构有效利用系统信息资源,通过信用连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建立还款激励机制,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可以借鉴印尼人民银行,对于提前还款的给予贷款借款金额一定比例的奖励或利息返还,同时再次贷款时给予更简便快捷的审批和更多的信贷支持,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则可以提高利率,个人信用上也会受影响,进而影响个人以后的贷款和工作,以此激励农民和农业尽快还款,减少“多米诺骨牌效应”。

(六)创新农村金融法律体系。许多国家证明,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很难持续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放松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及进入的门槛,这很有利于银行间的竞争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对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这两大支农银行,并没有相适用的专门的法律,对此,我国应该独立制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法》,对于农信社可以参照现有的《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对银行的设立宗旨、经营原则、业务范围、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为金融业有条不紊的发展提供支持。

(七)创新农村金融文化氛围。文化可以推进经济发展,因此为了跟上金融变革的步伐,必须加紧金融市场的文化培养。第一,银行人员要增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为解答农民的疑问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二,银行人员应针对当地特点,举办金融知识培训班,为农民讲述金融知识;村干部也应该组建信息交流小组,供村民们交流学习;农民们也可以利用当地的一切资源,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笑尘.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分析[J].西部金融,2009.6.

[2]罗玉冰.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4.

[3]刘卫锋.农村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J].湘潭大学学报,2009.1.

[4]翟勇.围绕面向“三农”推进金融创新[J].三农金融,2009.2.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8

一、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风险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始终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日益突出的农村金融风险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第一,农业贷款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不仅存在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还存在着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是目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者与大市场的矛盾。市场的瞬息变化,信息的丰富多彩等不确定因素,加大了农业投资风险,加之农民信息观念不强,信息量小等因素,市场风险较大。政策风险,目前农民贷款几乎全由农村信用社承担,贷款用途不仅有农业生产贷款,还有农民消费贷款,甚至救灾贷款等。这些贷款带有很强的政策色彩,却没有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自然灾害风险,农业本身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一旦农民遭受自然灾害,那么支农项目也不同程度受损,也导致了部分农户不能按时还款,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贷款风险。第二,农村金融风险使农村经济陷入了经济与金融的恶性循环圈。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导致农村金融基础薄弱,农村金融基础薄弱使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淡化甚至放弃农村金融领地。金融机构淡化和放弃加剧了农村金融的恶化局面,金融贫困又使稀缺的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其结果使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下一轮回的经济贫困。农村金融风险更加恶化,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后患。

(二)农村金融市场抑制导致农村资金外流

金融抑制导致的资金外流是造成农村经济要素投入不足,农民收入水平无法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一,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加剧了中国农村金融资源掠夺。农村邮政储蓄近几年迅速发展,已成为抽取农村资金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过高的利率制度安排对邮政储蓄转存按季结算。这种制度性收益是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不能获得的。监管当局对邮政储蓄特殊的监管政策,诱使邮政储蓄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致使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外部环境较差。第二,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集约化战略,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县级行的贷款权限逐渐上收,金融机构逐步减少,功能渐趋萎缩,造成县域资金外流。第三,信贷结构机制僵化,弱化了支农效应。一是长期贷款比重偏低,农村金融部门在实际贷款发放中,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的周期不相吻合。二是基础性贷款投入少,农田基本建设和科技开发资金匮乏。三是农业贷款中,非农业占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农村资金分流现象较严重的情况下,农行和农信社投入的农业贷款中,有一些部门投入到工商运输等副业中去,使农村种养业资金相对不足。四是农业贷款质量偏低,非正常资金占用量较大。第四,农村保险陷于瘫痪,由于农业本身风险大,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化,农业保险开始大面积萎缩,目前基本处于停办状态。

(三)农村金融体系资源配置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本身。正规农村金融制度效率低下是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一,信贷支持没有充分反映农村贷款需求的变化。目前随着种养业结构不断调整,追求规模化经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由于小额信贷资金有限,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上限只有5000元左右,难以满足种养殖大户的贷款需求。第二,农村中有相当部分的闲置资金没有充分利用,即使在贫困地区也是如此,农村闲置资金较多,一方面表明农村储蓄增加的空间还很大,同时也表明农村金融机构动员储蓄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农村融资成本较高。在中央采取多种措施对农业实施减负政策的背景下,作为支农主渠道的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利率比对企业的贷款利率高出20-50个百分点,与中央对农民的减负政策是相背离的,相应地抑制了部分农民对贷款的需求。第四,农村民间借贷广泛存在。正规金融效率高时,民间借贷很难生存,正规金融效率低时,民间借贷就会普遍滋生。垄断的农村金融体制阻碍了金融效率的提高,尽管农村资金存在闲置,但农村金融机构却没有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有效动员农村储蓄,是导致农村信贷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尽管中央银行能够以再贷款的方式来支持农业贷款的增长,但是农村金融体系效率的低下导致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不理想,农民融资成本高,这是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不能适应和引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二者的最终结果使信贷资金增长的同时,其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却越来越弱。

(四)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能力差,服务领域狭窄

大多数农户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得不到令人满意的贷款服务,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历史包袱沉重,经营效益低下,业务开拓能力不强的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大量存在,资本不足,加之其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差,限制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其次,农村信用社小而众多的法人机构无法满足农村规模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区域布局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扩大,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信贷的集约化程度,为此就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从贷款融资、贷款结算、保险、咨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可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仍然单一化,以提供存贷款服务为主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服务领域非常有限。再次农村信用社业务单一,规模小,缺乏现代化服务手段,其整体管理与业务水平、人员素质、服务功能均有待大力提高。

(五)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收缩网点,信贷业务及其它投资农村金融领地存在制度性限制,加之农村基金会的取消,农村信用社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唯一能够发放贷款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这在事实上就造成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可以单方面制定市场游戏规则,缺乏行业之间的竞争制约。如央行扩大信用社贷款浮动范围后,信用社立即上调了贷款利率,除小额农贷外,其他贷款品种的利率几乎一浮到顶。除此之外,许多信用社为了规避风险,还不同程度地提高对贷款的审批条件与企业的准入门槛。

(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是最重要的金融生态环境因素,也是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主要依据。二是涉农金融法律滞后。诸如农业保险立法、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等缺失、滞后。三是信息披露失真,银企关系不协调。农村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作假账,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运行的真实情况,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低、信息不对称,银行信贷资金潜在一定风险。四是农村金融服务中介担保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筹资的成本,从而影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第一,现有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对农业的促使不力。农业产业的升级是农村积极发展的必然,所以农发行应该对其业务进行调整,不能再局限于棉、粮方面的贷款,而要开发出新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金融需求。在对农发行进行业务多元化调整的同时,也可对农发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因为农发行的服务对象是农业化,而农业经济的低效率、低收益使得过多的商业化追求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农户+公司”的贷款模式,在农发行放贷给农户的时候,要求公司为农发行发放给农户的贷款进行担保,从而使得农发行风险降低、贷款规模上升,并提高收益。第二,农村金融中农村信用社一直是其主体部分,要继续、充分发挥农信社农村金融老大的作用。但农村经济也存在区域性,农信社的放贷政策不能搞一体化,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差异进行指导性的调整。更为重要的,当初农信社成立的目的是支农、扶贫,所以,农信社可以吸收富有地区的存款转移到贫困地区放贷,也可以在同一个地区吸纳富人的储蓄放贷给贫困人群。农信社应该在一个地区布置合理的机构数量,促使它们同业竞争,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农信社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目的就是要通过产权的明晰化来达到“谁投资,谁管理,谁出风险谁担责”的目的。第三,由于农发行以及农信社的经营范围窄、业务单一,造成了农村金融整体上的单一化。中央政策制定者可以适当地降低农村金融的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立分支机构,让农村金融形成一个集金融、证券、保险为一体的完整金融体系。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农村金融运行法律法规,促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健康有效运转。

(二)提高农村金融支农实力,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

第一,过往农村金融放贷以“小额信用农贷”为主,在此基础上,可实时开放农行规模贷款品种,如“土地规模化经营贷款”,用于政府对于连片承包经营的支持,引导农民实行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引导农村金融放贷的多元化投向,不能只局限于以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加大对以农产品加工、新型农产品生产对农民收入促进明显的新型农业的贷款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升级。第二,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的地位仅次于农信社,由于邮储银行只吸储不放贷,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转移到了城市,使得农村资金贫血现象严重。为遏制这一现象继续恶化,可缩小邮储银行存入和收储之间的利差,以抑制邮储过量地吸收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也可以指定人行必须把邮储从农村吸收的存款按比例通过政府的财政手段再转移回农村。在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的同时,也要求它们必须把从农村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转移回农村。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9

关键词:湖北省农村金融;存在问题

尽管农村自金融改革以来,湖北省的农村金融体系得到了一定改善,初步解决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农民收入。但目前来说,湖北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广阔的农村市场各行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当前来说,湖北省的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湖北省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有待提高

从湖北省当前的金融市场的供给来看,其主体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以及其他多种非正式金融机构。(

一)在政策性银行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目前湖北省

农村地区主要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建设农业发展银行的初衷便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信贷资金,服务农业发展。政策性银行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农民在进行贷款申请方面的烦琐,在时间上跟不上农业资金的需求,导致了落实结果与实际需求的不匹配;从数量上来说,农业发展银行的宗旨是服务大众农户,这就意味着落实到单一农户的资金量是有限的,而随着目前农村经济的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被大面积种植的方式所取代,这就意味着资金的大量需求。

(二)商业性金融方面,湖北省目前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困

窘在于商业性银行对农村经济支持的萎缩。随着商业性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变更为商业银行,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政策支持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营业利润的追逐,这是由商业银行的本质决定的,但矛盾的是近年来湖北省农村地区对金融支持资金的需求确实上升的。笔者曾经访查湖北省众多农村,调查到的结果是多数的农村地区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少数农村根本没有商业银行的存在。据村民反映,即便商业银行在本村设立了营业网点,但其主要业务是存款,贷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笔者还发现,农村的商业银行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占比超过50%。

(三)以农合行、农商行和农信社为代表湖北省农村合作

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短缺、农民资金需求的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但其内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首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大部分农民出资设立的,相对来说,股权结构分散且农民的眼界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被一些人或者利益所诱导,这就造成了目前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际被一些内部人员所决定,作为所有者的大部分农民无法参与到该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管理中去,以至于一些农信社人员携款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农信社的决策管理上存在一刀切的陋习。这体现在金融体系改革上,是自上而下根据政策层层审批进行金融改革的,而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能因地制宜地根据湖北省的农村现状进行制度上的改进,对改革的成果与现实的需求未免有出入的地方,既造成了金融资源的浪费,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湖北省农村金融在信贷管理上有待改进

目前湖北省农村的农户在有贷款需求时,面临一系列贷款难的问题,如农民贷款门槛高、手续烦琐等。按照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对贷款主体要有质押的要求,而质押物品多为价值高的资产,在这种要求下多数农民因无法提供合格的质押品而被银行贷款阻挡在门外。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环境的有待提高,当前的农户如果想成功贷款,既要提高合格的抵押物又要在银行方面的“熟人”,即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也需通过走后门的形式才能成功贷款。从期限上来看,进行贷款的流程相对较长,过程较为烦琐,将很多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拒之门外。农业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其为弱质行业,不仅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而且收益率很低。当前湖北省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专门针对农户的贷款确定的定价机制。以湖北省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为例,一般1年期贷款利率达到10%以上,大大加大了农民的利息负担,这也是农村金融发展较慢的原因。而通过笔者研究,城市银行3年期贷款的利率为4%-6%,远远低于农村的1年期贷款利率。担保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目前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绊脚石。与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发展缓慢、数量较少呈鲜明对比的是,湖北省目前的担保公司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将近800家的总量,几乎都分布在城市里,鲜少涉及农村地区。担保制度的缺失,是阻碍农村地区融资困难的一个影响因素。即便有少数担保公司分布在农村地区,服务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过高的担保费用使众多有担保需求的农户望而却步。最后,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也是当前湖北省农村金融面临的一项日益严重的问题。传统的农民心理是将钱存进银行,以获取利息或者储蓄为目的,导致大量的农村资金以定期存款的形式进入银行,而结合上述银行贷款难的问题,导致的现状是农村地区大量的资金通过定期存款形式集中到银行,银行将其输送到城市的现象,而从银行输出到农村的资金却少之又少,即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成了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的枢纽。长期形成的格局是,农村的大量资金流出,在农村资金力量本来就薄弱的情况下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紧张。

参考文献:

[1]王伟,刘子赫.农村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耦合机制国际比较与借鉴[J].武汉金融,2011(03)

[2]吴占权.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业务创新研究[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3]颜琳琳,薛桂芝.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供求分析及防范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2(S1)

农村金融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改革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

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资金的融通。它是以资金为实体,信用为手段,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农村资金运动、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三者的统一。农村的货币投放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支取、货币的发放与收回、汇兑、转账结算、保险、信托、租赁、债权的发行、票据贴现、证券交易等都属于农村金融活动。

二、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1.引导城市金融进入农村市场,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覆盖

当前,我国整体上存在着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是资金在城乡的分布上却存在严重的不均。城市流动性严重过剩,推动着各种资产价格快速上升,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却存在着严重的信贷供给不足和资金短缺。城乡之间这种资金分布的严重不均,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城市金融进入农村市场的有效机制。

2.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放开了准入资本范围,支持并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鼓励真正按照信用合作原则新组建农村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鼓励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货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支持经验丰富、经营业绩良好、内部管理能力强的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这些措施有助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总量。

3.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实际上是一个“分工严格、竞争不足”的残缺不全的体系。按照“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的是严格的银行、证券、保险分工制度。证券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在农村基本上是空白。农村银行类机构除了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外,其他金融机构很少发放支农贷款,邮政储蓄又形成了事实上的农村金融“抽水机”,农村金融的“贫血”现象愈益凸显。农村金融必须有适度的市场竞争。多种资本和各类机构的进入,进而改善金融服务的质量,最终形成多元化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三、当前农村金融改革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今后农村金融改革的指导思想,为建立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实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必须在实践中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选择和运用农村金融理论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在农村金融领域,有三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即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正确选择和运用农村金融理论,对于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农业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慢性资金不足问题,农业由于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不可能成为商业银行融资对象。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盈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然而,经验表明,贫困农户事实上有储蓄需求。低息贷款政策很难实现其促进农业生产和向穷人倾斜的收入再分配目标。

农村金融市场论是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的批判基础上产生的。该理论认为,农户包括贫困农户是有储蓄能力的,没必要由外部注入资金;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机构运作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则认为,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避免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合理干预。这一理论的主要政策建议有:一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是要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二是在金融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前,保持正的实际存款利率,同时抑制存贷款利率的增长,政府在不损害金融机构储蓄动员的同时从外部供给资金以解决信贷配给和过度信用需求问题;三是在不损害银行最基本利润的范围内,政策性金融是有效的;四是鼓励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等互助合作形式;五是提倡担保融资、使用权担保以及互助储金会;六是融资与实物买卖相结合;七是给予一定特殊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发展,如限制新参与者等;八是政府适当介入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改善。

2.正确看待财政与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职能划分

农村金融改革首先要明确农村金融的边界界定和功能定位。农村金融的边界和功能不同于财政。从根本上来说,农村金融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融资需求问题,能够有效地对农业生产和农民资产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也就是说,农村金融的主要功能是资源配置,注重的是效率。

财政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社会再分配,注重的是公平。政府要把原先用于补贴农业信贷和为农村金融机构注入的公共资金,部分的用于对农村其他农业活动的支持,如把公共资金用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形式的政府干预活动。经验表明,在上述领域进行投资,比贷款补贴更有助于在农村实现减少贫困等社会目标。如果把本属于财政的职能由金融机构去承担,结果往往是低效的。

3.正确理解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运作模式

过去农村金融改革侧重于对机构的调整、重组和监管,往往忽视了农村金融的基本需求,忽视了不同金融功能的实现模式。今后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指出,要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共同发挥作用的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作为弥补金融市场失灵的有效工具,政策性金融仍然是必要的。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政策性金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政策性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策性金融萎缩是一种趋势,政策性金融的商业化运作也是一种规律。通过财政有限补贴、公开招标和商业化运作,政策性金融也可以办成一种完全基于资源和市场机制运作的金融模式。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必须有能力在没有政府干预和基本没有政府财政补贴条件下,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按照商业可持续经营的原则,在内部,商业性金融机构必须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在外部,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这些机构形成正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康的激励机制会推动商业性金融机构努力提供更广泛的贷款、存款和其他非银行金融产品,努力争取广泛的客户群。其结果是农户和企业得到更为及时、可靠和方便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而使他们能够从事高回报的经济活动,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村福利水平的目的。

4.正确处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关系

在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共存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其中,正规金融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等,非正规金融则是亲戚和朋友借贷、循环储蓄和信贷协会、商业信用、私人放贷者、非政府组织的信贷项目等。

调查显示,目前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相当普遍,在有些地区覆盖面达50%左右的农户。非正规金融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交易成本优势,小巧灵活,操作简便,信贷合同简单,缓解了抵押担保约束。这些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制约,导致非正规金融在规模和范围上的劣势。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各具优势,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两者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但应该更多地看待两者的互补性。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不要把所有的非正规金融都正规化,要充分重视民间金融组织的培育,规范民间金融行为。

参考文献:

[1]邱立军.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