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5:02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1

[关键词]共享整合集中管理共享服务中心

一、共享整合的概念

1.共享的含义

“共”,指共同拥有或者承受(古今汉语词典,481页);“享”受用占有之意(古今汉语字典,1582页),“共享”一词可以理解为共同占有受用或者共同承受。在百度百科里面,共享解释为:“共享”即分享,将一定物品或信息的使用权或者知情权与他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财产权。

在本论文中,共享可以理解为共享的双方或者多方,共同拥有或者共同使用一定的资源,或者共同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达到减少资源的重复投置,从而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共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共享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共享分为自然人之间的共享和法人之间的共享。自然人之间的共享,通常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合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同甘苦,共患难”也是这里类别;法人之间的共享可以表现为国家之间,政府之间,学校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共享。而本论文中所讲的共享隶属于企业中的共享。

(2)按照共享的客体的不同,可以将共享分为有形资产的共享和无形资产的共享。有形资产的共享包括人力资源的共享、财务共享、设备的共享、实验中心的共享等等;无形资产的共享通常包括知识的共享、信息的共享、文化的共享、品牌的共享、渠道的共享等等。

2.整合的含义

百度百科认为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整合就是通过把不同的事物与物质,使他们相互渗透相互交互,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也叫集成一起,让他们通过结合发挥最大的价值。不管是普遍意义上好的、坏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把它们的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本来无意义的事物变得有意义起来,让这些单一看来无意义或意义不大的事物获得超值的效果。

本论文认为整合就是对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对要素在某一程度上进行重组,使得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更大程度上发挥资源的优势,保证资源配置达到动态的最优化状态。表现在企业当中,就是企业重新配置资源的一个过程,如企业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便是一个整合的过程。

3.共享整合的含义

在分别了解了共享和整合的含义之后,我们研究共享整合的含义,所谓共享整合,可以理解为基于共享的整合,即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以共享的思想为基础,将原来重复的、分散在各个业务单元的资源(包括设备、人员、流程、业务等)整合在一起,原来的各业务单元来共享整合后的资源,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以达到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效率的目的。

原来的业务单元共享整合后的资源,这种共享可以无偿的共享,比如通过行政手段;也可以有偿的使用,比如说是使用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或者使用外包的业务。

二、共享整合的理论前提

1.专业化分工

亚当・斯密认为同等数量的劳动者通过分工能完成比以往多得多的工作量或生产量。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有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通常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共享整合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前提的,正是由于这种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使得各业务部门那些相似的业务整合起来成为现实,整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发挥专业化带来的好处,即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共享整合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外包正式基于专业化的理论。

2.范围经济

所谓范围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这多种产品共享采购、制造、销售、地租、管理等各方面的费用,从而使单位产品的利润增长,这意味着只要多销,必然利厚。

企业共享整合,将下属单位都在从事的采购,销售等部门集中起来,成立专门的采购中心或者销售中心,这些共享整合后的中心,可以充分发挥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的降低。

3.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每个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单位产品的综合成本会下降,生产得越多,利润就越大。这个定义是基于产品来说的,对于服务来说也是一样,随着服务能力的扩大,平均服务成本会随着降低。

企业共享整合后的单位能更好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充分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的降低。

三、企业共享整合的表现形式

企业的共享整合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即集中管理,共享服务中心,和服务外包这三种形式。

1.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式共享整合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形式,它表现为,企业将原来分散在各个业务单元的业务或者其他资源剥离出去,成立集中管理中心,原来的各个业务单元来共享该中心所提供的业务,而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是通过公司的总部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这里提到的集中与平常我们谈到的权利的集中或者职能的简单集中是有区别的,这里的集中管理除了将权利和职能的简单集中之外,更重要的是之中之后的共享作用,下属单位通过共享集中后的资源,能获得更加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服务。

在企业中较为常见的集中管理主要表现在财务的集中、人力资源的集中、销售的集中、维修的集中、实验室的集中等等。

(2)财务的集中。具体做法是:公司设财务部,对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各所属单位、项目组不再设财务部门,由财务部根据经营业务情况,向各单位委派一名财务代表或若干名财务人员,下属单位共享公司财务部所提供的服务。

(2)人力资源的集中。具体做法是:公司总部设立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招聘实施集中规划,统一进行。每年初需要各单位上报人员需求计划,由人事主管部门核实并与各单位进行结合,形成公司的年度人员需求计划,招聘工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实施。公司人员的内部调配,由人力资源部门统一进行。公司员工的培训由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各单位统一制定计划,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公司的薪酬体系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统一实施。公司员工的户口、保险等事务都由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负责。

(3)销售的集中。具体做法是:集团公司成立销售部或者销售中心,将公司所有的产品划归到销售部(中心),由市场营销部负责公司生产的全部产品的销售业务,包括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产品投放以及销售策略制定与调整。并成立定价委员会,独立行使各类产品的定价问题。

(4)采购的集中。具体做法是:集团公司成立采购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包括下属)的采购业务,这样可以获得采购数量增大带来的价格折扣或者增加与供应商的砍价能力。下属公司每年将那些常规物资(可预见的、经常性的采购)呈报给总公司,有总公司统一打包,直接对外进行招标,而对于那些非常规的、不可预见的、或者应急的物资的采购,可以建立专门的采购程序。

此外,共享整合还可以实现对维修、实验中心等等进行集中,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展开。

2.共享服务中心

共享服务中心(SSC)是国外企业进行共享整合是所常用的一种形式。所谓共享服务中心,将分散在各个业务单元当中那些功能相同,流程相似的业务从原业务单元中剥离出来,并进行集中整合,组建共享服务中心,要求此共享服务中心以顾客(原业务单元)为导向,向顾客提供收费服务。

这里提到的共享服务中心与上面第一点中提到的集中管理不同的在于,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利润中心,该中心向原来业务单位提供的是一种收费服务,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一种市场化交易。

3.服务外包

将服务外包也归纳到共享整合里面,主要原因如下:(1)服务外包也是企业业务整合的一个结果,在企业的整合过程中,权衡自己企业的优劣势,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交给专业化的公司来运作。(2)服务外包是通过外购的手段,买进自己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而公司内的各个部门也是来共享这些业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服务外包也应该算作共享整合的一种表现。

四、企业共享整合的效果分析

企业在进行共享整合之后,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或者服务质量的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业务在共享整合后都会带来好的效果。

1.共享整合后,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提高

企业大部分业务在实施共享整合之后,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也会有所提高。比如销售部门的共享整合,整合后的销售部门同时销售不同的产品,能充分发挥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同时销售部门统一协调与经销商的关系,增加与供应商的感情交流,服务质量也随之提升。

2.共享整合后,成本降低,效率降低

有些业务在共享整合之后,虽然成本降低了,但是效率会随之下降,服务质量也因此下降。比如采购的集中,下属单位所有的采购物资都要交予公司审批,由公司进行统一招标,这样,大大增加了审批的程序和流程,使得效率下降,甚至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3.共享整合后,成本降低,服务质量会降低

有些业务在进行共享整合之后,虽然成本降低了,但由于整合之后造成责任意识减弱,造成服务质量会下降。

五、结论

尽管共享整合有着很多优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但不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进行共享整合,企业在进行共享整合时应该从自己的基本情况出发,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同时即使适合共享整合的企业当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业务或者资源都进行共享整合,这也得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要求,甄别出适合共享整合的业务,来实施服务共享整合。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七页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2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公平;财政分权;社会公平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理念透视,不妨从其核心词“均等化”开始。“均等化”是一个与公平、公正、正义等紧密相连的概念,它最早属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范畴。在经济学中引入均等化一词,迄今为止所看到的较早的表述,可能当属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1920出版的《福利经济学》。在那本书中,庇古以“收入均等化”来阐述他的福利观,意即要增加社会福利就必须实现收入均等化。将均等化延伸到公共财政领域,进而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则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颇具戏剧性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归结。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同的透视视角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财政公平观念的体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传统定义,是指以共同或平均税率水平为基础旨在实现财政业绩均等而进行的补助。以此概念建立的模型,被称为“财政能力均等化”,该模型强调从拥有较高人均收入和较低人均需求的省或州向拥有相反特征的省或州进行转移支付,从而让各省或州都有能力提供大致相同的政府服务。另一种定义则重视在省或州甚至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应用水平公平原则,实现水平公平均等化。更为明确地说,政府有必要使同一联邦体制内的任何两个拥有相同福利水平的人,不论其居住在联邦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到大致相同的政府服务。可见,上述两个定义是从财政公平的不同维度对阐述均等化的含义,前者体现了对垂直公平的向往和追求,即从富人或富裕地区手中取出部分财富转移给穷人或贫困地区而不会带来过多的效率损失;而后者重视的是水平公平,即整个国家中的所有人都应公平地进入社会福利体制,不管他们住在何处。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财政分权的对立面

财政分权理论产生于联邦体制,所以又被称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角,以新古典经济学的规范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考虑政府职能如何在不同政府级次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如何分配的问题。至于财政分权实践,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多级政府架构中重要的制度安排,这是因为在多种多重政府间关系中,财政关系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财政分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使得公共服务的提供更有效率。但是,分权也有诸多的弊端,最突出的是由于各省自然禀赋差异较大,税收努力程度也有差别,特别是由于联邦制国家中的省或州政府拥有独立的税收和支出权力,可以自主决定税率水平,导致了财政能力的极大差异,从而引致了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特别是在教育、交通、住房、社会娱乐、公共秩序等关系到民众福利的领域,由于分权程度普遍较高,供给的不均等状况也就越明显。于是,均等化作为了财政分权的对立面而出现。

财政分权的替代名词就是财政联邦主义,在联邦制国家两者有相同的含义。财政联邦主义的施行要依赖于一些原则,其中“公共服务的最低供应原则”(也称最低服务标准原则)就包含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核。所谓“公共服务的最低供应原则”,就是政府应让每个公民都确信,无论他住在哪个州或地区,他都会得到某些公共服务的最低水平保证,如安全、健康、福利和教育。另一个财政联邦主义原则――“财政地位的平等性原则”,则是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得到最低供应的保障。这项原则强调了:尽管再分配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但是财政需要与财政可能之间的平衡在不同的地方政府间存在着尖锐的地区差异,中央政府不能忽视不能不管,地区政府间非常有必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财政公平。这样通过或多或少的税收上的可比努力,才能得以保证最低水准的服务。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商品平均主义在公共财政领域的延伸

托宾也从商品平均主义的角度阐述了他的均等化观点。在他看来,一个社会不仅仅需要关心一般意义上的不平等和分配原则,而且还需要关心特定商品的分配问题。这里所说的商品,指的是个人拥有自然权利的产品,不受社会偏见和家庭预算的约束。显然,它们类似于本文所探讨的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务。“对它们来说,平均主义的目标是片面的,这里所需要的不是严格的平均分配,而是一种有保证的、普遍接受的最低量。”所以,有学者认为,商品平均主义也许有助于解释公共提供教育对人们的广泛吸引力――人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最起码的教育。商品平均主义实际上启示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而且能够获得数量和质量大致接近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等。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之一

社会公平作为政府经济目标之一,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证和社会保险。在这里,公共服务均等化涵盖了两个不同的方面,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差异性公共服务均等化。前者之所以称为“基本”,是因为这些公共服务(如公共安全、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社会救济、基本的基础设施等等)对社会公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作用,它们所满足的是公众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对这类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无差异的。它们对所有居民,都具有同等意义。所以,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就应该按照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衡量,要求实现结果的均等。后者之所以称为“差异”,是指由于各地(特别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人文风俗等的不同,不同的居民对公共服务存在需求上的差异,如在专业教育、文体事业、科技服务等领域。如果同质、等量的提供差异性公共服务,将会偏离消费者的偏好,产生效率损失。所以,差异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判断标准是效用的最大化。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的特殊背景和含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定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施行。然而,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表述的形成甚至将其写入“十一五”规划,确是近两、三年才有的事情。导致如此结果的主要原因,可以归因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对城市和农村两个系统,分别施行了两套不同的经济社会体制,由此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所谓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在这样的一种格局下,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分别城市和农村而有所不同。城市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多,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少甚或享受不到基本公共服务。因而,在那时以至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几乎没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而常常提及的则是所谓“区别对待”。如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我国有了其特殊的背景和含义。

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对该概念的理解应该是:公共财政活动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益,起码在政策层面上,应致力于无差别地、一视同仁地落在每个社会成员身上。当然,这是个动态的概念,也就是说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可以享受到的最低水平的基础公共服务,并不排斥地区间服务质量、数量和效果的差异。在此,我们还必须说明:(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种国家利益。从全国视野来看,各地区、各省对诸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投入能很好地改进整体国民经济状况,并且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率。(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政府计划。均等化的目的并非单纯地修正地区间个人收入的差异,或者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或者将财力从富裕地区转移到贫穷地区;而是在于缩小地区、省际间的财政差异,使全国范围内的财政能力均等化,进而使各地区、各省有足够的收入给国民提供相对可比的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务。(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来源于政府税收。各地区、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税收收入也有明显的差异。均等化则可以做到将税收从富裕地区或省征收过来,再重新分配到欠富裕地区,这样便能保证富裕地区或省份的税款,不仅能在本地区本省份重新分配,而且能用于全国其他地方,以确保国民都能享受到医疗、教育及其他各项政府基本服务。(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被视为一个市场自发的解决过程,恰恰相反,这应该是在“市场失灵”条件下的一种政府职责。虽然蒂布的“以脚投票”理论告诉我们:各地区人口的自由流动最终会导致公共服务的大致均等化,但事实上,经济因素(低收入现象),制度因素(户籍制度)、交通因素(不便利的交通)、地理与气候因素、历史与文化因素等都会制约人口自由流动的实现,市场自发的均等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只有在中央政府层次上的流动性才不会成为干扰再分配政策有效性的因素,也只有在中央政府层次上能够平衡各地方之间的差异。

三、小结

“十七大报告”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由此可见,今后一个阶段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和推广。如果说,“十一五”规划的提出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起点,那么“十七大报告”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挺入深水区的有力支撑和政策保障。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赖于中央政府在各地区同等税收努力和同等工作效率的条件下,实行一套完整的转移支付制度。这就正如布朗和杰克逊所说:“财政政策的再分配职能(即累进税和转移支付)应当集中在中央这一级政府手中,否则再分配就会变得无效”。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财政系

参考文献:

[1]Jamesm.Buchanan.FederalismandFiscalequity[J].americaneconomicReview,Sept.1950,40(4):583-99.

[2][英]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3.

[3][美]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118.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不断进步,经济体系越来越向着全球化靠拢,企业也将迎来越来越多的挑战以及机遇。近几年,由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诞生,使得很多企业本着以提高运营效率、节约运营成本的目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但从实际效果看,财务共享服务并不能够紧跟企业发展的实际脚步。由此,各大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财务工作流程,将财务信息工作系统进行完善,并且对相关人才进行重点关注加以培养,从而促进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1财务共享服务的具体含义

财务共享服务本着将财务流程规范标准化,并对相关业务进行精细化的理念,进而整合企业的所有财务资源,加强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从而使得企业工作流程更加具有效率,降低运作成本。而在财务共享服务的实际应用中其具有运作成本低、有效的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和长期的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思想,并且向外界能够提供商业化的服务等特点。

2人们对财务共享服务的错误认知

2.1创建财务共享信息就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

信息系统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业务的技术之一,实现财务共享服务首先应该对业务进行梳理再造,并且将业务进行简单化,标准化,然后才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进而实现业务高效处理。但如果将业务进行简单的由线下转为线上,仅仅只是实现了处理财务业务的电子化而不是财务共享服务。

2.2财务相关人员流失问题在创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得到控制

在很多企业者的认知中,如果新企业刚成立就开始筹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或者在成熟的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创建前期,因为资源整合,岗位变少,从而导致财务人才流失。而财务共享模式创立之后,岗位稳定,将不再有财务人员离职的情况。但是,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财务共享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利用信息化技术,将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有流程更具标准化,事实上如工厂生产线的工作模式相差无几,枯燥乏味,进而也将会使得相关财务人员流失。

3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3.1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并缩减运营成本

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工作量较多且处理方式较为复杂。有效应用财务共享服务,能够化繁为简,逐步形成更加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与处理模式,在优化人员分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增强工作效益。

3.2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信息质量与管控效率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等工作项目中,企业虽然拥有大量资源,但是其分布形式过于分散,即便相同的业务,在不同的分公司甚至各个部门中,其处理的方法与手段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企业若能够积极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则会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统一、标准,会计信息质量也会因此而得到明显的提升,企业的管控力量在此基础上也会更加精准、可靠。而且,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因为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信息反馈,故而,控制与管理的效率也可以得到迅速提升。不仅如此,集中的信息、共享的政策消息,还能让领导对此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各个企业政策,提高决策的质量与水平,进而促使企业核心任务的发展前景更加开阔。

3.3进一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能够为其管理工作创建更强有力的便利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企业中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数量与压力,从而使得财务工作者能够将其工作中心转移至更为重要的工作与业务中,也能够促使更多的员工将时间与精力花费在核心竞争力的研发工作中,将专业人员所具备的对于专业领域中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4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企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4.1财务结构模式不完整

财务共享服务在公司的财务运营管理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工作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只有拥有比较完整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规范化的财务共享服务流程,财务共享服务才将得到顺利发展,进而实现流程再造。目前,我国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务共享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很长远的意义,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其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进而导致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中不能够完成基建工作,使得企业不能够正常发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并且,企业也并没有按照市场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流程,不能够按照其职责具体划分工作,进而导致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能正常的发展。

4.2对企业财务计算不精确

企业财务计算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如今,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时,企业对财物计算的步骤并不规范,在付款阶段,财务工作人员仅提供出示单据就可以。但是,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的相关知识并不能足够了解,进而不能够对单据付出有效的责任,从而有可能造成造假单据,或者单据上的信息缺失等问题,进一步影响财务计算的结果。另外,由于财务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储备,容易在单据传输期间,出现传输延缓,给财务工作人员以及财务的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另有,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融合的思想意识不到位,财务相关的工作知识欠缺,这些问题也将导致财务计算的结果出现误差。在财务计算期间,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到规划统一,财务的计算缺乏过程计算,以一次的结果为准,进而导致不能够及时发现计算过程中的失误等问题。

4.3缺乏综合性人才

企业在开展财务共享服务的工作时,仅仅依靠普通财务员工将无法顺利进行,而财务共享服务是将整个企业的财务工作整合到一起的财务处理模式,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因而,应以综合性人才主导整个财务共享服务工作。但如极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完善的培养计划,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工作知识较为专业,但对于全面性的相关知识了解匮乏,这个问题对于企业创建财务共享服务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4.4信息基础设施的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

现阶段,很多企业在尝试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时都难以充分利用,把财务数据导入至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中的进程中,部分企业可能会因为信息量巨大而产生信息路径的延迟。此外,在系统的处理工作中,也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面临瘫痪风险。因为大多数所应用的服务模型数据都会超过100,000tB,故而,数据的分析、过滤等工作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极为突出,尚未充分发展的过滤技术与分析信息数据能力只能浅显的满足较为简单的财务服务中心的需求,却难以实现对复杂信息进行分析与交换的需要。除此之外,就一般的财务共享服务而言,其功能的实现在较大程度上需要对信息系统依赖,不断强化的信息网络不稳定性与信息网络所具备的开发性对其也存在明显影响,且企业在实际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的进程中,会涉及到较高的创建及维护信息系统的成本,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需要领导的充分认知与认可才能够进一步完善设置信息基础设施。

5.促进企业开展财务共享服务的具体方法

5.1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结构完整化

企业在创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前,应该根据企业的现有情况,从而创建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结构,进而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完整化,使得财务共享服务能够从容进行。首先,公司将财务共享服务列为公司首要的战略目标,进而将公司的运营结构优化。另一点,企业应该对目前的基础设施进行测评,从而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与公司的发展相匹配。再有,企业要在发达的地区创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心,并且调整其流程,从而创建出极具特点的财务共享服务流程。另外,财务共享服务应该包含具体的公司财务模块,经过相关的协议,从而使得各方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利益。例如,在Y企业中,通过财物共服务模式的应用,主企业与附属企业通过业务软件,进而实现财务信息共同享用。主企业可以汇款给附属企业,并实行资金管控,并且统一管理客户以及供应商。

5.2将财务计算流程进行优化

财务计算是财务共享服务的最至关重要的环节,对财务的了解以及企业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因而,企业应该通过实际财务情况与企业业务的变化,进而梳理财务的计算流程。进而达到信息准确、真实。第一点应该根据各种款项出现的问题单据,从而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进而能熟知财务的基础知识,进而减少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从而达到熟练业务。以及,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的查询财务单据的运输时间以及具体流程,并且在传递财务单据时快速、及时。此外,因为财务共享服务中每天都有较大的工作量,所以应该每天要及时清理账目,并且在三天内利用计算机系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防止由于账目时间过长,出现问题时不能够查找出责任人。每周应该查询一次总账目,防止漏账的情况发生。

5.3加强人才的培训

在企业发展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复合型人才占据了重要的位重,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中,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企业应根据现实的情况,从而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晋升机制,进而能够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首先,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上升机制,而公司的晋升人员应具备财务、计算机等全方面的专业资质,另一方面,公司应该对于人才的培养系统进行加强对财务、税务、计算机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培训,使得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全方位的提升,进而能够胜任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的工作。另一点,对于出现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的公司,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晋升渠道,激励财务工作人员开展其他相关工作,使其有上升的机会以及空间,进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5.4促使领导层人员支持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将财务共享服务应用于企业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便是获取到管理层人员的扶持与支持,而这也是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拥有公司管理层人员的扶持便能够有效的推进金融交易服务的进行,也能够应用充足的资金进行信息系统的搭建与功能完善等,通过对该概念的实际应用,现阶段,企业在实际进行财务信息共享工作时,可以与员工进行意见交换等行为,从而让信息更加快速、便捷的传递,在积极且有效的协商中最大限度的缩减综合广告所带来的压力与负担,将自身企业所具备的优势与特征应用其中,对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设置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的进程中,某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对此给予了充足的支持与关注,并在实际落实工作的进程中,分别设置了管理小组与管理人员,且均有决策者与领导层构成,能够将其对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的支持程度充分展现,还能够进一步确定公司的发展定位与方向,对于公司内部信息的协调与沟通具有明显价值。可以证明,决策层工作人员对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的支持对于该项工作的落实以及在落实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工作具有的作用的明显性。

6结论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4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流程再造;业务处理

本文系安徽三联学院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13jxtd040)

中D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14日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全球化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格局的变化,商品的流通周期缩短,随着生产资料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周转,每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都与全球化相联系。资本周转加快的同时,必然会慢慢衍生出一个适应当前世界的管理模式,而财务作为集团企业的核心部分,改革之路也势在必行。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欧洲成立了第一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2005年开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每年在全球范围的增速均在25%以上。

(二)研究意义。财务数据的处理主要就是处理企业内外部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对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进行统一的核算和监管。而针对财务管理上所关注的问题,一是我们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财务管理方式;二是我们的财务管理什么时候变革最合适;三是为了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根据以上问题的解答,在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当中,越来越把关注点集中在跨国公司对财务管理的方式上,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FSS)。FSS的提出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在当今社会的需要情况下。第一,质量上的标准化远远不达标;第二,传统的财务核算指标不能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首先在一些跨地区和跨国企业中首先被应用起来。

财务共享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显示:第一,财务人员的改革促进了工作的细化和再分配;第二,加速了企业标准化生产的进程,在服务和市场化运营方面都更加的专业化;第三,使得集团企业的核心业务得到管理层的关注,财务管理更加多变而灵活。如当一个企业实施了财务共享服务之后,当它想进行收购或者兼并的时候,可以通过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数据的业务整合,新的业务被迅速地整合至原有的业务中去,在时间上和精力上都得到缓解,从而使企业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的业务中去;第四,财务共享服务衍生出了新的企业附加值。如世界知名公司摩托罗拉、花旗银行等都在实施这一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我国的财务共享之路作为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方式,它的第一次提出是在2005年,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国内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研究只是起步阶段,我国的企业集团如中兴、华为、物美等都已经在使用或者逐步接受了财务共享的服务模式。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概述

(一)财务共享服务基本概念。“共享服务”在BryanBergeron的《共享服务精要》一书中则定义为“将非核心业务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业务单元,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外部市场竞争的企业一样提供计费服务,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服务的质量”。目前关于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竞争优势理论。财务共享服务的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指出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低成本和差异化的战略。这种战略模式也将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大熟练的产品上,形成规模经济、采取低成本的竞争策略。另外,在客户服务方面的服务非常个性化,客户可从中获得超额的服务价值。

2、交易成本理论。此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罗那恩・哈里・科斯提出的,指出通过组织内部所采用的不同的分析方法,从而导致效果不同的理论。组织内部可以通过比较内部的成本和市场上交易成本的大小来计算组织边界,此时会导致两种相反的结果,若内部交易成本在两者中偏高,则采用市场经济的形式存在更为合理;若偏低,则采用企业组织的形式存在。

3、委托理论。该理论指出委托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双方签订条款,委托人采取一定的手段以此来实现预期的目标,委托人通常会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而人则在激励手段的促使下完成既定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在欧洲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到今天,许多世界级的企业集团纷纷开始走向财务共享服务之路。财务共享服务的成效在服务水平上升和营运效率的提高方面表现十分明显,在美国《财富》统计的五百强企业中,86%的企业已经在投入运营,而在欧洲,50%以上的欧洲集团也已经在筹建或是已投入使用。

我国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逐渐有了财务共享服务管理的意识,在我国的西安、大连、青岛等一部分城市,财务共享服务正在崛起,我国本土的企业诸如长虹、太平洋保险等已经创建了属于自己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这种新兴的管理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另一方面在大型企业中,这种思维已经开始慢慢变为现实。

三、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现状

(一)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

1、实现了协议性与服务性相结合。所谓服务性就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里,共享中心不仅对内外部提供信息的输入输出服务,同时被定义为服务的提供者。而协议性的具体含义就是在共享服务在实施之前就会签订一个平等的协议,这种协议类似一种契约,明确了实施的内容、收费的标准与方式、最后的时间期限以及质量满意度标准等。通过这种契约的保障,共享服务在为组织内外部成员提供所需资料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

2、实现了技术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共享服务中心需要依赖一套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必须是高度集成化、高度效率化的,它融合了eRp、收费报销标准、影音影响管理和客户内部往来等主要数据。eRp与FSSC所呈现的关系是:eRp系统内的管理模块被提炼出来,通过进入FSSC中心进行管理,按照提交―复核―生成凭证等程序报账登账。基于eRp系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可以分为三个框架:影像管理子系统、网上报销子系统和账务管理子系统。为了方便员工进行管理,FSSC的费用报销和信息查询又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即个人信息平台、系统管理模块和流程引擎模块。

3、实现了规模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所谓规模性最大的体现就是通过整合资源与分散的业务,集中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凝聚力,固定成本通过这种凝结被分摊到数量更多的产品上,从而实现了简易化、统一化。而这种统一化的性质决定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必然要按照一个统一的操作流程标准来执行。

(二)我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

1、财蘸诵墓ぷ髅媪僮型的挑战。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较来说,财务共享在某些方面是存在一定的相似度的,这种相似度往往更多的体现在财务核算方面。但是,财务共享服务是对传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一种再创造,即往往更多的运用eRp系统以及电子通讯设备等技术来进行突破。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在于财务核心工作面临着转型期。第一,对财务行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对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掌握,还要对财务等相关的专业有所涉猎,财务行业的从业者将要具备更高的素质;第二,沟通上存在的障碍。由于财务共享的服务模式是依靠远程进行集中服务管理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2、管理体制和流程执行力度不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企业流程再造的基础上的。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流程,涵盖了对岗位职能与职责的具体划分、对流程要求的规范性、对流程的管理与定期的考核等。在组织内部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应该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对流程进行执行,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检验并加以修正,达到最适合组织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使得流程在被执行的过程中更加的标准化和简单化。

3、绩效考核指标滞后。我国企业在借鉴国外和跨国企业经验的同时,往往是生搬硬套,一些原有的绩效考核指标仍在不恰当地使用,有的企业在管理方面虽然采用了类似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但由于不能正确的区分各个业务单元不同的运作方式,绩效考核指标并不能够真正反映中心的绩效。一套完整的、科学化的指标会为企业带来高效的运营方式,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管理层只是单纯的对员工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而绩效考核作为员工考核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使得管理层认识并了解到管理的决策与行为对考核的影响,从而影响管理层做出对组织内部最优的管理决策。

4、信息系统的整合能力不足。财务共享管理中心从建立初期开始就与信息化系统密不可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日常活动和业务的推广,首先就要依赖于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的运行系统,此后在实施过程中,在向各个业务单元传递信息的同时,依据的信息化的数据处理就更加必不可少。而信息系统建设的不完备性,无法对资源进行优化的整合。

四、我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完善建议

在一个SSC的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被得到大规模的精简,大部分的工作集中在对原始数据简单的收集上。企业日常中的对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库存商品的管理、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等在建立SSC系统之后,都可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财务报告也从中自动生成。而在一些企业的非日常活动中,一些关于需要经验判断的业务,比如对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存货的减值准备,这一部分的业务是无法被SSC内部的数据处理来实施的。

(一)建设财务类复合型人才。第一,基础会计核算业务的工作可以由基础业务处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完成;第二,对管理的掌控、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需要融合其他学科尤其是金融方面知识的业务,需要分配工作能力比较强、专业比较扎实的人员来进行完成。在人员选拔方面,可以采用选聘、竞聘等多种形式,补充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水平。

(二)建立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应该建立起包括组织内部结构、工作方式、流程与标准的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不单单包含财务指标,更应该包括各个方面,多个角度的绩效考核指标。应该把对员工的考核扩展到综合性的各个评价指标上。应该考虑企业所处的真实环境,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下实施对企业的绩效管理。不仅要寻求适当的绩效评价体系,也要在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下不断的进行调整,保持企业运营的灵活度。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依赖于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化财务信息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1]数据研究表明,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的财富500强企业和超过80%的财富100强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在中国,准备建立或已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约有八九十家。[2]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分布式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其提供互联网计算资源环境和各种软件服务。随着云计算在全球范围的逐渐部署,网络资源共享开始向云计算提供的服务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发展。[3]

2实施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风险因素

尽管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利于财务成本的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提升下属公司管控水平,改进管理方法和提升管理经验。但成功实施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4]

2.1制度方面的风险

云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一场对企业管理理念、商业模式以及会计与财务的理念、功能、模式和方式方法的真正意义的变革。实施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首先必须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制定出适合的云财务共享服务的制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新旧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矛盾,对企业以往管理理念、模式的冲击,制度带来的财务流程、业务流程的重组,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2.2业务实施方面的风险

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使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发生变革。通过多组织流程集中、任务和流程随机分配等,实现了集中审核、集中核算、集中管理。资金的集中、流程的集中,推动业务不断标准化和规范化、流程化。而这些都需要企业进行较大的投入、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业务的流程化和重组化。这都需要企业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业务标准的不完善,跨区域业务的统一性等都将影响企业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

2.3人员方面的风险

云服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势必对以往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结构、能力、态度以及团队的协作性等方面带来冲击。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以及进度。

2.4技术方面的风险

云作为一种新技术,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创新性、技术性。企业建立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理念的提出、发展到最后的实施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其中包含诸多未执行的技术问题需要进行解决和处理。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创新模式,技术方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安全问题。面向互联网的云财务服务中心同样会产生诸如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泄露、黑客攻击、病毒、身份识别障碍、信息遭到篡改等方面的网络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一旦出现,相较于其他企业信息的泄露,财务信息受到攻击,对企业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财务信息的泄密将会使企业面临巨大风险。

2.5环境方面的问题

跨区域的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虽然提升了集团的管控水平,但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冲突,可能会阻碍制度的标准化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宏观经济的变化也会导致硬件设施投入的不足以及高额的成本。[5]

3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风险管理对策

3.1高层承诺、领导直接负责

由于涉及跨地域、跨组织的整合和管理,所以必须首先得到高层的大力支持。在建立标准化的财务流程和规范的同时,用容易理解的财务语言阐明这场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层直接负责,及时监控集团的财务状况。

3.2进行pDCa分析

将管理制度按计划、实施、检查、分析调整的循环,不断进行检查。可以确保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特定的环境,将保障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可行性。同时,筹建质量监督体系,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3.3人员体系分级管理

为应对人员方面的风险,将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按照业务、技术、管理三个领域进行分级梳理。确保人员的能力、知识结构以及团队协作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一批具备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进行跨区域合作的协调性。随着工作和共享化工作的实施,将对不同的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将不同领域的不同人才最大限度地综合性引用。

3.4安全防范技术

为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应用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权限管理、防火墙等技术使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得以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6

关键词:财务共享;电子发票;税企互联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超过70%的世界500强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模式,财务共享模式能高效、自动、准确的运作依托于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工具,如Sap支持平台、eRp资源计划、影像管理、oCR识别等技术手段或辅助系统。从2012年开始我国开始着手推广电子发票,到2016年1月1日,增值税电子发票在全国推出。电子发票的应用除了能在降低印制成本、促进环保节能等方面做出贡献之外,其作为会计信息化道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将财务数据完全信息化的优势,能实现更加自动、精确的将相关业务数据转入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

在企业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即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发票的应用在使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平台采集数据的同时减少人工参与程度,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因此一种能帮助实现纳税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税务信息自动传输的模式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认为“税企互联”模式的构建应基于电子发票应用之后,结合电子发票的特点,希望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建立“税企互联”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探索,试图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完善或“税企互联”平台的构建提出一种思路,搭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互联互通的桥梁。

二、税企互联模式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1.风险规避

一般认为,通过电子方式开具、传输、保存的发票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发票。对于通过oCR扫描将纸质发票数字化的方法,属于将发票电子化的替代方法或技术路线(谢波峰,刘萧优,2016年)。因此,在交易双方开具电子发票之后的过程,电子发票作为只读资料,只具备查阅、调取或作为记账依据的功能,其所承载的信息数据在传输、流转与使用环节均不受人工干预或转化的影响。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互联”平台使得业务前段数据得以直接从交易对方所开具的电子发票读取,再传送至企业的处理系统,不涉及其他任何数据的录入。减少人工审核或修改而导致差错的风险,加强了共享平台的自动化、规范化进程,从根本上满足财务共享模式的运作规律与目标。

2.涉税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管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其中最核心的转变来自于对组织内现有财务相关流程的再造,以实现自动化与标准化。伴随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进,“税企互联”平台的建立为企业对自身涉税财务流程进行回顾与再造提供了机会。电子发票信息的使用意味着人工参与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的减少意味着相关流程距离标准化更进一步,因此该平台的建立提升了财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能将更多原先无法标准化的过程整合并改进为规范化的财务流程,给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财务共享模式提供了帮助。

3.优化税企办税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结合电子发票的应用,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将通过“税企互联”平台自动化数据读取得以大大提升,通过电子发票等电子档案实现靠系统报税的手段也将尽快实现。对于税务机关而言,随着相关系统的创建,或者在财务共享平台间的嵌入,能保障发票信息在交易双方和税务机关之间实时共享,发票数据产生后集中处理传输至税务部门,企业办税流程如申报、缴纳、退税等业务将实现线上办理,税务局得以实时掌握纳税人的收入数据,加强信息化税收监管,提升税收征管效率。

三、“税企互联”系统平台框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1.税企互联的模式

基于银企互联模式的成熟发展与应用,本文认为在纳税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也应建立类似于银行与企业信息传递的模式。以此实现企业在申报税、退税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依靠电子发票的传递,税企互联模式的建立也能解决企业财税信息与税务机关征税相关信息的一致性问题。下面以增值税税款申报为例,阐述税企互联的模式。

如图1所示,是以增值税发票的申报为例的税企互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纳税人(企业)和税务机关的数据库可以直接进行交互。在使用电子发票的情况下,作为销货方的纳税企业首先会向税务机关的系统发出开票请求,税务机关系统只需对该请求的相关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将反馈验证成功的指令到企业系统,此时,企业系统直接将电子发票开具至购货方企业系统,购货方企业系统将直接依据电子发票信息在其他系统中进行信息分类归集记录,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在税企互联模式下,纳税人的税款申报基本上将依照所有电子发票上的信息自动申成,在纳税人系统申报请求发出后,待税务机关系统的验证通过的信息传输回纳税人系统,纳税人系统将依照验证通过信息在系统平台下,生成相关的记录或进行相关税款的支付,这样便完成接口过程。基于现在税款申报基本上还是在税务局申报系统中手写完成,“税企互联”模式的应用能帮助实现税款申报的即时性,同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填写错误等风险。

2.税企互联系统平台的框架结构

支撑层决定本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基本运行条件。其中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是为业务功能层的税务服务端子系统、纳税人端子系统和接口端子系统等直接提供系统的运行环境支撑,并为数据服务层、应用层、用户层等层次的信息传递提供传输通道。

业务功能层确定本系统所需要开发的主要功能。其中,税务服务端子系统由税务管理方,即税务机关操作,实现税务服务信息的、税务信息的查询、或者针对来自不同接口的纳税人端子系统进行相关审核、咨询、申报、退税等个性化服务。纳税人端子系统,由纳税企业操作,实现纳税企业进行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税款预缴等企业税务流程中涉及的项目,并接收来自于税务服务端子系统反馈的相关审核意见、纳税通知等税务信息。接口子系统主要作为上述两个子系统的辅助系统,但同时该系统承接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开票等相关税务信息交流的任务。

数据服务层主要实现对纳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功能。通过从业务功能层中不同端口获取的在应用层中采集的纳税数据,运用数据层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可以实现税费缴纳查询、税费结构分析、税费趋势分析、税金预算管控等多形式的统计、分析和预警功能,并最终以图形、图表或数据显示的方式为企业或税务机关完成数据服务的功能。

应用层分别包含在不同端口的子系统中。根据17个税种按类型划分为17个不同管理模块,在涉税项目管理上包含税务变更登记、税务注销登记、税务检查管理等管理项目。另建立发票管理模块,涉及认证管理、核销管理等。

用户层是确定本系统的主要直接用户,基于税企互联的目标,所以用户层包含该系统的直接使用者,即税务服务方(税务机关)和纳税方(企业等组织),另还包括可能与企业进行交易而涉及票据信息产生和流转的第三方。

四、税企互联系统嵌入对财务共享平台的挑战

1.财务流程的改变

依据“税企互联”平台的建设标准,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影像扫描系统或费用报销系统的部分功能将被弱化。电子发票信息在电子介质中直接传递,很大程度上直接替代了影像扫描资料。由此带来的在财务流程或系统处理程序上的改变,需要被及时调整与改造。新的财务工作流程应与所有电子发票流转经过的环节有效衔接。为了实现电子发票平稳落地施行,特别是在财务共享平台中,在涉及多系统协同进行活动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外部变化对财务流程进行相应改善,时刻做好充足准备应对外部变化对相关流程的影响。

2.信息系统平台的改造升级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中规范、标准的操作依赖于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各个内、外部平台系统的衔接。“税企互联”平台的广泛使用让税务认证等相关的外部服务系统得以嵌入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满足电子信息数据实时、准确的调阅与提取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重视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并将系统调试、系统研发、技术支持等涉及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放在核心位置。在面临处理大量信息数据的时候,做到内、外部各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一套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平台。

3.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

“税企互联”不仅在完成交易和节约成本上给予企业以便利,更规范和加强了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能力。电子发票作为在税企互联平台上现互联互通的中间力量,其信息的完整、真实是实现“税企互联”的基本要求。但信息共享与联通是依靠互联网实现,互联网因其开放性容易遭受攻击。发票、交易信息属于商业秘密,由此可能给企业或是税务机关造成较大损失。因此针对企业在线上操作的系统平台而言,企业更应加强系统的安全设置,或是进行权限合理的分配并时常进行风险的管理控制。

五、结语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一次重大飞跃,加上电子发票的大力推进,这样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将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给财务流程、组织等带来再一次的飞跃。“税企互联”平台在基于电子发票应用后的构建,更能为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联系,随着相关系统平台的建设和法律的逐步完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与税务部门系统的数据接口开放,“税企互联”平台建设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孙彦丛,陈彬,毛蓉.本土FSSC的未来趋势[J].首席财务官,2016(09).

[2]谢波峰,刘萧优.欧盟及我国台湾地区电子发票的经验借鉴和启示[J].税务研究,2016(07).

[3]陈立,刘纤云.“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发票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6(13).

[4]戴新竹,黄洵.税收征管语境下的电子发票应用[J].税务研究,2016(03).

[5]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J].会计研究,2010(07).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7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随着国内企业集团快速发展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较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的重视。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将其属下公司共同的、简单的、重复的、标准化的财务业务都集中到该中心来操作,实施全集团的共享服务。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海外很多大企业都设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近年来国内大型企业也逐步开始这方面的努力。目前已有中兴通讯、中国平安、中英人寿保险公司等在国内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义

财务共享服务是将不同会计主体(政府或企业)、不同地点的财务业务通过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并共享,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一种手段,是强化内部控制、降低成本、提高财务服务水平的一种财务管理创新。财务共享服务是将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业务放在共享服务中心,它同时汲取了分权和集权的优势,摒除各自的弊端,财务日常业务集中处理,总体职能向广阔和纵深发展。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与普通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备很多优势,特别是在企业集团快速扩张,所属单位分散的情况下更能体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1.公司成本降低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作方式通过减少财务人员和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来实现运行成本的降低,通过将集团内部财务工作中简单、重复、操作性的事务集中共享中心处理,大大降低了内部财务检查、审计、监督等的管理成本。如果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一个当地薪资水平较低的新地点,通常成本的降低效果更显著。

2.经营管理效率提高

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大量操作性工作集中处理,经过培训,专业人员能熟练处理业务,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效率。此外,通过业务流程梳理,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建立同类同质业务标准化、流程化的处理模式,缩短无效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层获取财务信息速度将得以提高,从而推动决策效率提高。

3.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随着集团快速发展,管理被不断摊薄,财务共享服务一方面能够实现公司资金集中并实现跨地域审批、跨地域支付,彻底解决各分子公司资金分散占用和资金安全问题。同时,通过人员集中、管理集中、流程标准化,可以防止或减少分子公司不被授权和舞弊行为,而且管理层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单位的财务资金等状况,为其决策提供支持。通过财务贡献中心构建的先进财务管理模式,快速在新设企业和新并购企业中复制财务管理模式,降低公司财务管理风险。

4.提高财务决策支持能力

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有利于细化和丰富核算内容,也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特别是财务人员从大量、具体、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利于为业务发展和决策提供更有力支持使财务的职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本质是在财务领域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是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会计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来实现的。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也存在很多难点,如果处理不当,非但不能实现前述的优点,反而造成集团财务管理的失效和失控。笔者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临的主要重点和难点如下:

1.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其实是一种改革,改革势必带来对原有管理模式和部分人员利益的冲击,所有的管理改革都是一把手工程,特别是尚未成效的项目初期,需要公司最高领导层一如既往的支持,否则项目很容易下马。财务共享服务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领导的决心和支持,实行财务共享服务,需对现有财务管理组织架构、操作流程、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较大的调整,工作量大,难度高。

2.信息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和规划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必须要将企业内部控制及业务审批流程嵌入到信息技术平台中,来强化内部控制、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才能实现“协同商务、集中管理”。所以必须建立一个财务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让分子公司把数据导入系统,做到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尽可能取消人工作业,让业务数据自动生成有用的财务信息,运用系统标准执行减少偏差及各业务单元可能的暗箱操作,降低各种隐含风险。

3.组织架构调整和组织保障体系的建立

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结构的深度变革。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要求财务部门高效多维度提供信息满足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需求,而传统的分权式或集权式财务架构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财务共享服务是将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业务放在共享服务中心,它同时汲取了分权和集权的优势,摒除各自的弊端,使财务共享中心成为企业的财务集成芯片,日常业务集中处理,总体职能向广阔和纵深发展,让财务在共享管理中直接体现出价值增值。

4.制度统一与流程梳理

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体系,必需进行集团范围内的财务制度统一和财务处理流程梳理工作。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政策,即使进行组织架构改革,仍然会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有统一规范的财务作业标准与流程,通过有效整合后,把制度政策配套起来切入到系统中去,保证前端业务部门按照制度和政策去运营,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张瑞君.财务管理信息化.中信出版社,2008.

[2]刘婷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探讨.财会研究,2007(2).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8

住宅价格问题已经成为媒体上的争论热点,但大多数争论的理论基础并不牢靠,很多都是建立在非专业或者说直觉的基础上,多流于街谈巷议的水平,对于指导实践、制定政策非但没有作用,还会误导社会舆论。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澄清住宅价格讨论中经常出现的误区,以提高住宅问题讨论效率。

理解住宅价格的本质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就是哪里的住宅价格比哪里的高多少,现在的住宅价格比以前高多少。住房价格的区域比较和时间比较,是住宅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工具。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一工具所代表的经济学含义并不严密――人们经常是在比较不同的东西。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就必须理解住宅价格的本质。住宅作为一种不动产,其使用价值主要由建筑物与土地两部分构成。同所有耐用品一样,住宅建筑一经建成,价值就随其折旧不断贬值。住宅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土地部分的升值所导致。

那么,为什么土地会不断升值?这是因为土地的价值乃是转移到它上面的公共服务的价值。上至国防、外交,下至公共使用的道路、交通、管线、公园、消防、卫生等基础设施,甚至法律、治安、教育、社会保障,都会叠加到土地的使用价值上。土地的市场价值等于其使用寿命期内收益总和的贴现。土地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土地的价值上下波动。显然,任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改进,都会增加土地的价值。一旦公共服务由于某种原因消失(如战争、地震等),土地的价值也会随之灭失。

因此,我们不能单独就地价论地价,而必须考虑与土地相关的公共服务。当我们比较两个城市的地价时,首先应当比较两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的水平。同样,我们也不能绕开公共服务设施的差异,简单比较不同时期的地价。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等)和公共服务(教育、治安等)水平不断提高,地价乃至附着其上的住宅价格也会不断提高。明白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城市住宅价格的上升乃是经济进步不可避免的现象。除非政府控制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否则,地价的上升就一定会是一个不可逆的长期过程。政府很难一边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一边又控制房价上涨――这是两个互相冲突的目标。

租税互补原理

地价的高低也和公共设施的收费方式相关。公共服务有不同的收费方式,主要包括:一、直接收费(如自来水、高速公路、煤气);二、税收;三、地价。严格地讲,地价乃是前两种收费方式没有全部包含的公共服务的残值。比如说,教育价值100元,学校直接收费50元,那么剩下50元的价值就会转移到土地上。其他如公园、道路等都是如此。

对于不易计算或征收成本很高的公共服务,政府往往会通过一个一揽子的税收,如财产税(propertytax,也称不动产税,即我国目前酝酿开征的物业税),来收费。显然,税收越高,残留在土地上的价值就越少,地租就越低。这就是所谓的“租税互补原理”。税收相当于“租赁”土地租金,地价相当于“出售”土地的价格。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公共服务的收费方式,只不过地价是残余公共服务价值未来租金的贴现。没有收费的(或者说漏失的)公共服务越多,地价就越高。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可以清楚财产税的政策效果。

早在2002年房地产高潮之前,我就在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媒体上呼吁通过征收财产税,抑制住宅价格的过快上涨。但是不少学者认为,加税不可能降低房价,最终只会转嫁到最终的消费者头上。但如果我们明白了地价和财产税的本质,就可以通过“租税互补原理”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租税互补原理”:一件物品或服务的价值,无论一次性收取还是分期收取,其最终收益或支出都是相等的。假如一个经济的税赋很高,其一次性土地市场的地价就会很低;反之,如果税赋很低,则一次性土地市场上的支出就会很高。在这个意义上,垄断的土地一级市场制度下,财产税缺失,政府的收入并没有真的漏失,而是换了一个征收办法――政府通过高地价将未来70年的服务支出贴现到一级土地市场,一次性收回来了。

在财产税缺失的条件下,市场上不动产的价格,除了一次性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建筑安装成本外,还包含了大量远期服务的价值。假如现在市值170万元的物业,如果按照1%的财产税率来计算未来服务的价值,其中70万元是未来70年城市政府服务贴现后的价值。换句话说,如果开征财产税,现在170万的住宅,一下就会跌落到100万元,其余以1%的税率,每年缴纳1万元,70年后,居民付出的居住成本依然是“守恒”的――170万元。当然,你可以说这种“朝三暮四”式的税收制度并没有真正减少最终消费者的支出,市场上房价的降低,并不真正意味着消费者总合支出的减少。但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人真正享受到70年的服务。假如购买不动产后,业主只活了30年,他真正获得的价值只有130万元,而不是现在的170万元。尽管他临死时,物业的市值里仍然包括没有消费完的40万元的服务,但对于业主本人来讲,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

政府的商业模式

其实,降低房价只是财产税的副产品。征收财产税的主要目的不是降低房价,而是改变政府的商业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国有不动产逐渐成为主体,缴纳财产税就成为无意义的经济行为。1998年革命性的住房改革之后,非公有组织和个人(外企、私企、私人)的不动产大量增加。由于中国特有的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制度(不是征收财产税),政府高收益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结果导致了一级土地市场地价乃至最终住宅市场价格的提高。这就如同完全一样的电器,一个有保修承诺,一个则没有售后服务,前者的市场售价一定会高于后者。小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小区在出售时保证提供同样的物业服务但免交物业管理费,其物业的售价,一定会高于其他同类小区――购房者实际上购买的是两样东西:住宅和服务。

征收财产税对降低狭义住宅价格的效果是毫无异议的,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实际居住成本的降低。财产税真正改变的是政府的收入模式――从开发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对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来讲,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一次性的土地收益传递给下一届乃至70年以后的政府。现在的做法是,用一级土地市场的收入,大量补贴工业和商业(此二者因每年都能提供税收,城市政府甚至愿意零地价招商),从而获得持续的现金流――税收,然后再将税收转化为公共服务的一般性支出。

了解财产税的原理后,也就知道了现在市场上所谓的住宅价格,在不同税收制度下,没有太大的可比性。现在常见的一些说法,比如,中国住宅的价格比国外发达国家还高,即存在这样的问题。

引入财产税细节

当我们引入财产税时,公平的做法,不是对现有全部物业征税,因为这些物业的服务费,已经包含在购买住宅时的土地价格里了。新开征的财产税应当在新招拍挂的土地出让合同中预先约定。或者说,市场上的土地应当根据财产税出台前后,分为含财产税土地和不含财产税土地。含财产税的土地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政府不是收回土地,而是令其缴交财产税,相应地,土地也从70年使用权转变为永久产权。同样,也可以从财产税入手来解决“城中村”和“小产权住宅”的问题――只要开始缴纳财产税,就可以像城市其他不动产一样进入土地市场流通并享受城市政府提供的完整服务。

尽管土地的价值(及其相关的房价)来源于公共服务的价值,但其增值并不一定会完全回到“公共部门”,而是会在居民(拆迁户、购房者)、企业(开发商)和政府之间重新分配。不同的所有制,这几部分主体分配的比例不同。有没有不动产,在什么区位拥有不动产,有多少不动产,决定了社会财富再分配中分享的比例。因此,住房的供给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上残留的公共服务价值乃至整个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9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因;建议和策略

在我国现行多级政府和财政体制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关政策的差异,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改观,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相应地,基本公共服务也是一直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双轨制”,传统的政策框架和制度安排也是以“市民”和“农民”严格区分开的,居民依据其自身的户籍身份不同,将获得截然不同的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也因此被体制性地固化和加剧,正是这种制度缺陷的存在使农村和城市之间隔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一、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一)关于对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理解

1.关于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

所谓“公共服务”是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所有居民都应有机会享有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基本”的含义是指提供是保障民众最为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体现在最为根本的生存、发展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的确定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界定,并且也不应仅仅局限于经常性项目。现阶段,我们应该把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服务作为现阶段的“基本”,具体来讲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2.均等化内涵的界定

“均等化”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是均衡、相等。但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均等只能是大致相等,而不可能是绝对、完全的相等。下面从均等化的内容和标准两方面来分析均等化的内涵。

(1)均等化的内容。均等化的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如公民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即每一个公民无论住在什么地方,城市或是乡村,享受的义务教育和医疗救助等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大体相等。但二者相比较而言,结果均等更为重要一些。我国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既包括机会的不均等,也包括结果的不均等。

(2)均等化的标准。均等化的标准有三,一是最低标准,“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的享受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力”。二是中等均等,即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达到平均水平。三是最高标准,即结果均等,即实现全国范围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三个标准并不矛盾,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首先要实现最低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到中等水平,最后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水平一致。在现阶段,我们只能从最低标准做起。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1.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打破

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过大,有其深刻的体制原因。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国家1958年划分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隔离墙,开始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户籍政策构筑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在实际利益上的不平等,由此带来了乡就业、居住、税费、教育、医疗、社保、卫生、土地、参军、消费、人才、金等诸多二元歧视制度或管理,阻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造成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困难和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制约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2.政府间事权财权划不对等

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实行的是政治上垂直管理、经济上分权的管理体制,但是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使得财权相对集中,而我国政府规模庞大,宪法原则上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范围做出了规定,但没有通过立法对各级政府的事权加以明确划分,所以中国政府在公共服务制度安排方面实际上面临着许多特殊问题。

(l)事权划分的不合理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中国政府间事权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主要是指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这也属于政府失灵现象。政府的“越位”行为,是指本应由企业或私人承担的竞争性项目投资,政府却介入承担,有些部门甚至还对企业行为进行直接干预,企业自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政府的“缺位”行为,是指本应由政府来管的事情(主要表现在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农业投入、社会保障投入方面)政府却没有管,或没有管好。由于中央与地方在执行中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划分不规范,事权长期下移,存在错位现象。同时,上下级政府之间事权范围的划分随意性较大,造成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出现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格局。

(2)税权划分的不合理导致基层政府财力不足。分税制改革以后,虽然把税种在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进行了划分,仍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与规范化的分税制尚有一定距离。主要体现在:第一,税种划分“重中央轻地方”,地方税权偏小且不完整。根据成功国家的经验,完善的分税制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事权自主地决定所辖的税种。而我国主要的、收入高的税种划归中央财政,零散的、难以征收的、收入少的、不稳定的税种划归地方财政。中央的税收呈现税种少而税收多的特点,地方的税收呈现税种多、收入少的特点。划分给地方的固定收入普遍增长较慢,划分给中央的收入普遍增长较快。第二,省以下分税制不完善。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主要确定的是中央与省政府之间的分税制财政关系。省以下的分税却是有名无实,下级政府受到上级政府过多的财政管制,基层政府行使职权的物质基础越来越薄弱。地方各级政府间较少实行按事权划分财政收支的分权式财政管理体制,县级财政没有独立的税种收入,财政收入无保障,乡镇政府在农业税全面免除之后,几乎没有财源可言。

3.中国转移支付体系不完善

(1)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两种类型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即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并且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作为向下级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一般占到全部转移支付资金的50%以上。这样可以给予下级政府更大的财政支配权,也有利于基层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安排财政支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中国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只是作为财力性转移支付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非常小。

(2)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我国省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办法,主要形式包括原体制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增加工资补助、结算补助、其他补助和专项补助。大部分地区省市两级都以县级单位为对象,实施多次转移支付。但是,由于资金规模有限,尽管增幅不小,但绝对值仍然偏小。从县级财政得到的转移支付构成来看,专项拨款约占半数左右,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偏低。加之转移支付制度尚不规范、不透明,力度也不够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县级财政问题,部分贫困地区基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和策略

(一)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

为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首先需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基本职责。一般而言,受益范围遍及全国或跨地区、地方无力承担或不适宜由地方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如大江大河治理、大型生态农业保护工程、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点农业科技开发及大型粮棉基地建设、全国性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受益范围局限于某一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如本辖区范围的行政管理、社会治安、区域性的农田水利建设、辖区道路建设等;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并应根据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以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责,如基本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等。

(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侧重于控制功能,存在着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不足、专项补助政策导向不突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保障县乡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必要供给,需要对现行转移支付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强化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一是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例及其均等化功效。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二是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大江大河治理、扶贫开发投入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证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率。

(三)制定基本服务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范围

政府拿了纳税人的钱,理应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必须要向纳税人报告这些支出的效果。因此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约束兼顾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引入外部考评机制,引导社会中介机构和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进行。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任重而道远,还需政府和农民以及社会其他力量的不断努力。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将有利于缓解或改善当前面临的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状况。从新的思路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研究和重构,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多方位、多层次的满足农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不仅是充分保障农民的包括最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内的公民权的必然要求,也是让农民也能成为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群体,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伟同.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基本共共服务均等化[J].财贸经济,2007.

[2]高培勇,杨之刚,夏杰长.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5)[m].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王泽彩.财政均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索[J].财政研究,2009.

[4]赵佳佳.财政分权与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9.

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篇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内涵

从理论上说,基本公共服务一般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保障公民生存权,满足基本生存的需要。二是保障公民起码的日常生活和自由,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三是保障公民发展权,满足基本尊严(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正如公共服务没有统一的定义,基本公共服务也缺乏明晰的边界。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可以运用基础性、广泛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四个标准来衡量:基础性是指对人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广泛性是指影响到全社会的每个家庭和个人;迫切性是指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需要;可行性是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相适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列为基本公共服务。

我国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前加了“基本”两字,至少有三层政策含义:一是在公共财政的基本承受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当前的公共财政能够负担得起,而且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是在公共服务内容上,只能是保重点、保底线,也就是保证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三是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只能是基本程度,也就是说是低层次、低水平的。一方面,我国公共财政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现阶段只能实事求是地提供较低水平的公共服务。

“均等化”,就政策内涵而言,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均等,如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如城乡居民享受的医疗救助在数量和质量上应大体相当。三是在提供大体均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公民的自由选择,如有钱人可以让子女进民办学校就读,而不必非得进公办学校。相比机会均等而言,结果均等更为重要。但结果均等并非平均主义,而是相对均等,其差距是在一个可普遍接受的范围之内。

如何衡量均等化的程度,有三种理解:一是最低标准,即要保底,又称之为“底线生存”。二是平均标准,即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达到中等平均水平。三是相等标准,即结果均等。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动态演进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只能从低水平的保底开始,然后逐步提高,最后实现高标准均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当前首先应该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问题。

由于差距是永恒存在的,缩小差距、逼近均等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是一种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而不是现实依归。这种追求的基点是,在全社会弘扬公平正义,关注弱势群体,使他们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跳出“最不利者”队伍的机会和可能。

国内外的做法与经验

(一)国外的实践与经验

基础教育方面。加拿大和美国采用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不收学费,课本文具等也由国家供给,上学由校车免费接送。在芬兰,学龄儿童都可以获得“全免”的义务教育机会,包括学杂费、餐费、保险费、交通费等。在法国,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就学、交通、餐费补贴等,支持学龄儿童上学。德国的公立中小学不收学费,并免费提供课本、文具,对来自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还有特殊照顾。

医疗卫生方面。英国的社区医院和专门医院组成了为全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双管”体系,无论在哪类医院看病,个人均不需付费,患者获得了“一视同仁”的看病机会和诊疗服务。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建立全国性医疗保障标准,并强制省区的医疗保险和医院服务按照该标准执行。美国针对贫困者和老年人分别设立了医疗保险项目和医疗补贴项目,保障他们最基本的免费医疗服务。墨西哥自1997年开始实施教育、健康、营养“机会均等计划”,为参加项目的家庭所有成员提供保健,并为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和妇女提供食品增补剂等。

社会保障方面。瑞典是第一个对全体公民实行强制性退休体系的国家,1999年建立了名义账户制度,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名义账户金额的多少。英国的社会保障由国民保险、国民医疗保险、家庭津贴和国民救助构成,主要经费由财政负担。法国的社会保障主要通过发放家庭补助金实现,有8大类21种。日本在1961年就实现了“国民皆年金”的目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农村工业化道路”、韩国的“新村运动”、印度的“反贫困和农村发展计划”,都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的共同做法是,从缩小城乡硬件设施的差距入手,加大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造血”功能,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上述做法的共同特点:一是通过政策法规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进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通过组织流程再造和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三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通过财政均等化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通过改革管理方式,拓展公共服务提供渠道,形成多元供给体系。

(二)国内的实践与经验

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市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2008年,浙江省启动全国首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年努力,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海南省制定了《关于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提出每年新增财力55%,5年筹措452亿元,重点加强教育、卫生、就业、社保、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建设。同年,成都市制定了《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试行)》,提出以村(社区)为重点,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为关键,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9年,广东省制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推动全省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10年,广东省还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提出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态与环境和现代服务业等10个方面,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趋同、流转顺畅、差距缩小、城乡统一、待遇互认和指挥协同,并最终达到同一标准。

总结近年各地的探索和实践,大体有以下特点:一是探索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例如,浙江省

把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分为3大类14项,广东省分为2大类8项,成都市分为7大类59小类,通过分类,配置相应财力并加以落实。二是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建立均衡导向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例如,成都由市、县两级政府安排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每年每个行政村20万元。四是采取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方式。例如,上海浦东新区除政府作为供方直接投入外,还通过支持申办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购买学位”和委托管理等方式,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建议我省以财税体制改革为重点,抓紧制定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明确我省在法定基本公共服务上需要均等化的范围和领域,加快建成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江苏的“两个率先”不仅体现为发展进程率先,而且体现为发展水平率先。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予以重视: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应以公平为基础,同时也要注重效率。只有做大经济蛋糕,增强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公共服务供给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只能上,不能下”,在服务内容、保障能力方面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在初始阶段,标准不可定得太高,既要尽力而为“广覆盖”,又要量力而行“保基本”。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强,不断扩大服务范围,逐步提高均享程度。(3)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的关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大包大揽”。既要用好“看得见的手”,也要用好“看不见的手”,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

(二)把握好三个重点。基本公共服务的领域很广。近期内,只能集中财力解决最紧迫的民生问题。(1)基础教育方面,着重解决“有学上、上好学”的问题。强化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资助政策体系,保障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服务。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方面,着重解决公共卫生安全和“看病难”问题。加大疾病防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力度,逐步将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完善基本药物政府投入和补偿机制,保证群众基本用药。(3)社会保障方面,着重解决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问题。重点推进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推进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困难企业退休人员、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落实“先保后征”的刚性进保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无缝对接。同时,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面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及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租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