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等级保护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5:29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1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法”也需“情”

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不仅干扰学习生活,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犯罪。根据国务院法制办2月6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送审稿全文共包含六章、三十六条,针对网络信息内容建设、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障、预防和干预、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送审稿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威胁、侮辱、攻击、伤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学校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现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侵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救助,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单位应及时受理。

根据送审稿,违反本条例规定,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目前约占全体网民的23%,达1.6亿。有90.1%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未成年人逐渐成为网民主力军,深受网络影响。

此外,送审稿还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网上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定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须经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有权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删除、屏蔽网络空间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送审稿明确,通过网络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未在醒目位置标注警示标识并征得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的,或拒绝删除、屏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由网信、工信等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暂停或停止相关服务。

我国第一次邀请未成年人正式参与国家层面立法协商,让小学生和中学生给国家法律制定提意见?没开玩笑,这是真事。

团中央邀请青少年参与讨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参与征求意见环节的讨论。通过网上报名和基层团组织推荐,青少年和网友代表14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代表7人参与本次讨论。

《儿童权利公约》第12条规定:“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地对待。

在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副部长姚建龙看来,未成年人的参与权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他们重要的一项基本权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涉及对未成年人权利的限制,立法过程不能少了他们的声音。

一开场,主持人姚建龙介绍:“直接邀请未成年人正式参与国家层面的立法协商,这是第一次。今天除了有青少年的代表以外,还有家长的代表,因为未成年人要求监护人陪同,但是我特别声明一下,不要因为家长在场,你们就保留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们知道英美法系国家有陪审团制度,请普通社会公众与专业法官一起裁判案件。引入公的评价,相当于以常识、常理、常情评判案件和法律,可以让司法更接地气,契合民众的诉求。涉及未成年人的立法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会后姚建龙如是评价。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或可改变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状,该送审稿规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零时至8时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网络欺凌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使用未成年人网络个人信息,须经未成年人本人或监护人同意等。

这份送审稿迅速引起社会关注,相关讨论持续至今。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绝不只是“治疗网瘾”

根据今年1月23日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这其中,还有一个数据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那就是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也越来越提前。来自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北京、浙江、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四川等省市地区的调研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最集中年龄段,已经由15岁降到了10岁,占46.8%,最低触网年龄3岁以下的,也占1.1%。

一边是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暴力、色情、凶杀、恐怖等不良信息依然充斥网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迫在眉睫。

在严峻形势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的无疑让社会看到了希望。那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有何亮点呢?

对此,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鸣直言:“送审稿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门制定了一个条例,将行政管理机关,网络设备商、供应商、运营商,网络制作人、人、传播人,社会组织与个人(包括监护人)系统纳入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主体范围,填补了网络社会保护机制的真空。”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分析了送审稿的五大亮点:“一是‘网游宵禁’条款,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权、休息权有积极作用;二是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欺凌的救助、举报、处理作了规定,并规定了网络欺凌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日益突出的网络欺凌问题;三是对未成年人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当在醒目位置标注警示标识,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特别指出的是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删除、屏蔽网络空间中与其有关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删除、屏蔽。这一条确立了未成年人的被遗忘权;四是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直面网瘾这一突出社会问题,通过法律机制加以防范和解决;五是送审稿全面规定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网信、教育、工信、公安、文化、卫生计生、工商、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共青团、妇联以及有关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互联网企业、学校、监护人、监护人所在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等各方主体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责任,体现了各方共治的理念。”

性教育缺乏与网络害两者共存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有90.1%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然而,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正常活动尚没有得到应有保护,未成年人受到暴力、色情、凶杀、恐怖等网络信息危害严重,大量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充斥网络。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因网络而起。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中第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在网络空间制作、、传播符合本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但具有以下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情形的信息,应当在信息展示之前,以显著方式提示。其中就包括性接触。

这个范围该如何界定?总不能字典上有描述,就禁止字典吧,归根结底还是学校的性启蒙太晚了。事实上,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少老师都刻意规避“性”这个话题。如今,学生们接触信息的机会多了,对此并不避讳,教育的缺失,反而造成了话语体系中的断层。

有家长会说:“可能二三年级的孩子对性就有意识了,男女生之间只是好奇而已。但现在没有健康的渠道了解这些知识,是不是可以在保护条例里面加入相关规定,给孩子一些正确指导。”

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未成年人得不到有效的性教育,另一方面网络上儿童色情屡禁不止。

有一些家长在这方面对青少年的保护还是很上心的。比如有的家长会说:“我个人是比较爱管闲事的,2016年举报了恋童癖,我除了在网站举报,还给当地网警发私信,还在网络监察网站实名举报。我昨天在微博上搜了一下,发现这个人的账号没有了。”

姚建龙指出:“我们在研究这个条例的时候,也注意到网络空间未成年人遭受害现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有的条例中没有进行规定。我在很多年前就关注到,不只在百度贴吧,还有微信、微博,都有相关的内容,在网上比较泛滥,但是现有条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规定。”

同时提醒大家,传播含有儿童色情题材的内容,在很多国家都是严重的刑事犯罪。

法律要落实但学校家庭责任同样重要

“立法之前有没有大量、翔实的调查?”不免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要有操作性,不仅要调查未成年人上网时长、网络习惯,还要对于未成年人容易接触到的那些不良信息和造成的危害进行摸底,要有翔实的数据才更有针对性。

赵晓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他认为衡量一部法律的优劣,主要看法律的实施效果。高二学生王天然直言:“就是国家把提出来的东西更好地落实。”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中,公众对第二十三条“网游宵禁”条款非常关注:“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的时间和单日累计使用游戏的时间,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00至8:00期g使用网络游戏服务。”

林昊男对此并不乐观,作为媒体运营人,他担忧:“pC端游戏可以很有效地禁止,移动端互联网比传统互联网流行得多。”提出建议,现在手机卡已经实名制了,可以通过手机卡来区分是否是未成年人。如果白天把未成年人网速限制一下,只有基础的交流功能,比如从早晨8点到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限制网速,可以使用社交软件正常进行交流,但不能登录玩游戏。

要解决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问题,绝不是单靠法律就能一劳永逸。

“如果您发现孩子不小心上有游戏或者黄色内容的网站,作为一个母亲,您怎么做?”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副部长史学林当场请教发言的家长代表。有家长回答:“我会告诉孩子这个不好,删掉吧。”

“我估计80%的父母是管好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想过进行举报?”史学林追问。家长坦言:“从没有举报过,也没有举报的意识。”

许多人反映网络举报的流程非常烦琐,存在优化流程的空间,比如让第三方机构参与受理举报。如果同一用户同一个问题多次举报,仍没有满意回复,考虑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第二次受理。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亮点不少,可谓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其中一些条款有待进一步细化或调整。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2

《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杭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现就本条例的有关问题作一说明。

一、条例制定的必要性和经过

院前医疗急救事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权益。近年来,我市逐步加大对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财政投入,急救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初步建立了由市急救中心、区、县(市)急救分中心及急救网络医院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了信息化急救指挥调度系统。2013年,市急救中心院前医疗急救业务量突破7.5万人次,每日接警量超过1000次,出车达200多车次,较好地承担了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也较圆满地完成了多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处置以及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但在社会日益增长的院前急救需求面前,我市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也暴露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不够健全、院前医疗急救资源不足、急救能力综合保障协同性不够的矛盾。在没有专门的院前医疗急救上位法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根据杭州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以规范我市的院前医疗急救秩序,促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事业发展,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条例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立法正式项目。2014年4月,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请的《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会后,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将条例草案在杭州人大网登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同时,还分别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市人大代表及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市决咨委的意见,并通过召开职能部门座谈会、邀请120急救中心抢救病人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法制委员会还就相关内容召开了立法听证会,在此基础上,6月16日法制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形成条例草案修改稿,提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

《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共六章三十八条,分总则、网络建设、服务管理、保障、法律责任、附则。

(一)关于院前医疗急救范围。院前医疗急救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事业,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参考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将我市的院前医疗急救行为界定为“由急救中心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伤病员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鉴于条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理念,同时规定“纳入统一管理的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的,适用本条例”。

对于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既鼓励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规范,“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需求,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应当服从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管理。”

(二)关于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我市已初步建成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主城区与各区县市在独立接警的基础上,如遇突发重大事件,也可进行一体化的应急调度。条例在此基础上明确“本市建立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由各级急救中心和急救网络医院共同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并根据我市的区域实际,规定“市急救中心负责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的统一组织、指挥、调度工作。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设急救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指挥、调度工作,并服从市急救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指挥调度。”对急救中心应当履行的职责、应当具备的条件,条例也作了规定。

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急救网络医院的设置至关重要。我市共有18家承担院前医疗急救功能的网络医院,尚不能完全满足急救需要。条例据此规定了急救网络医院设置原则“急救网络医院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人口特点、医院专科等情况指定,并向社会公告”,以充分调动急救网络医院的积极性,实现现有医疗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规定了急救网络医院的配置标准,要求配备执业医师、护士,配有救护车,具有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制度等,同时对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履行的义务也进行了列举。

(三)关于院前医疗急救的服务管理。我市院前医疗急救资源不足,急救装备和急救人员配置差距较大。条例从服务管理的角度对院前医疗急救要求进行规范,在急救人员配置上,条例规定有条件的执行急救任务的急救车可以配备护士和医疗救护员等辅助人员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以解决目前突出的院前急救人员缺口问题。在急救装备配备上,条例针对我市急救装备与国家标准与发达省份差距大的现状,作出“本市行政区域每五万常住人口至少配置一辆救护车;边远山区应当增配救护车。市急救中心应当配置大型救护车和特种救护车”的要求,并规定“纳入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统一指挥调度的急救车辆应当专车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急救车辆”。为提高急救效能,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最大限度保证急危重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条例还对分类登记、指挥调度、急救转送、首诊接治等规定了具体原则和操作流程。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3

第一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和传输,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节目、技术、运行、维护管理等活动。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节目、技术、运行、维护管理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包括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和有线广播电视分配网。

第三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全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安全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安全管理应遵循全面协调、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等一切违法犯罪活动。

第六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坏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设施。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有线广播电视专用频率,不得擅自截传、插入、干扰、解扰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不得擅自拉接有线电视网络。

第二章节目安全

第八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运营单位从事广播电视传输业务须经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传输和转播节目,必须保证传输和转播节目的完整性,不得擅自插播节目和广告,公共频道的传输转播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只能传输和转播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播出的节目。必须使用专门频道完整传输和转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定必转的广播电视节目。

第十条未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传输和播放广播影视节目。

第十一条禁止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传输和播放下列节目:

(一)违反地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三章技术安全

第十二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建设、改造,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必须使用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入网认定的设备器材。工程竣工后,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设计、安装施工,必须由持有省级(含)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颁发的《有线广播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许可证》的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线路应采用管道、直埋、隐蔽方式,尽可能避免明线敷设,以切实保障网络安全。

第十五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应采用环路结构或配置其它有效的备用手段,保证信号畅通。

第十六条有线广播电视分配网的结构应符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定的技术规范。

第十七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应具备用户管理、系统监测、适时报警等功能,提高对网络安全的监管能力。运行单位和管理部门要对报警信息及时反应,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第四章运行安全

第十八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运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确保广播影视节目的安全传输,接受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建立专门的网络维护队伍,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落实网络各环节,地段和设备的维护措施。

第二十条建立完善网络巡查制度,定期进行巡查、检测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信号的安全传输。发现人为破坏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处案件。

第二十一条建立完善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要问题及时上报,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诿和隐瞒。

第二十二条建立健全详实完整的网络、设备、用户档案,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提高网络管理水平。

第二十三条建立完善网络用户服务和信息反馈机构,受理并及时处理用户投拆和查询等事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十四条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正确处理网络故障和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影响。

第二十五条设立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分级负责网络的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加强与国家安全、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和街道、社区等单位的合作,共同做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安全保护工作。

第二十七条加强对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机房、干线等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确有必要的,可参照国务院*号文件的规定配备武装警卫。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对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广播电视法规、规章,破坏广播电视设施,侵犯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的行为,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第二十九条破坏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4

一、我国网络立法的现状

我国网络立法可追溯的历史虽不长,但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管理法律体系。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在新修订、制定的法律中也规定了与网络活动相关的条款。具体来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全国与地方规范。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网络方面的基本法律,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些法律和规定。早在2000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规,但其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针对近年来网络服务、网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以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提供法律依据。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如:广东省公布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公布的《政府上网工程有关事宜的通知》、天津市公布的《公共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规定》、浙江省公布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等,这些地方性法规对个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护都做了规定。2010年,《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第39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络与信息系统擅自、传播、删除、修改信息权利人的相关信息。这一规定是对网上公开个人信息的立法,对网络热议的人肉搜索等现象从法律层面予以规定。二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我国关于网络的行政法规数量不多,但是在网络立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主要是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主要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以及系统物理安全;2000年实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了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和无偿提供信息服务活动等8部行政法规,被全国地方法规作为上位法所参照。

在我国,网络立法主要是通过部门规章组成,在数量上居于优势地位。公安部、工信部、新闻出版署、国家保密局、海关总署、教育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有关的部门规章制度。如:工信部在《电子签名法》颁布后制定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和《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文化部颁布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公安部实施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出台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等。

现有涉及网络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暴露出我国网络立法存在以下缺失:一是法律制定主体过多。就网络监管立法来讲,制定主体涉及10多个部委和有一些地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一旦发生违反规定的案例,易导致政出多门,分不清归口单位。缺乏统一整体规划安排。二是立法层次较低。当前网络立法规制级别较低,现行的网络立法大多是部门规章,缺乏高级别的人大立法,行政法规所占比例也很小,且存在一些部门规章与位阶较高的法律相冲突的现象,在网络管理过程中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三是网络立法范围及内容级别较低。网络是跨地域的平台,涉及网络表达的立法应该适用全国范围,不应因地区不同而受不同规则的限制。目前,网络立法内容在言论表达方面的规定也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对于由网络言语而引起的争端还存在漏洞和法律空白。四是网路立法缺乏民主参与。网络是开放互动的平台,关于网络立法的程序仍然沿用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没有按照网络发展的要求和征求网民的意见使得立法程序更具科学性和民主性。

二、国外网络立法的做法与经验

依法管网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治理互联网通行且有效的做法。立法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是国际通行规则。在网络立法方面,发达国家都是应网络的发展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来规范互联网的使用行为。

第一,颁布实施多项法律法规,覆盖网络管理的方方面面。美国是世界上制定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起步最早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针对色情内容危害未成年人的问题通过了《通信内容端正法案》,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先后颁布并实施了《禁止电子盗窃法》、《互联网税务自由法》、《美国商标电子盗窃保护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信息安全与互联网自由法》等涉及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规。1997年,德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规范调整互联网的法律《确立信息和通信服务基本规范的联邦法信息和通信服务法》。该法对网络上的色情内容、恶意言论、网络谣言、纳粹思想等作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络出现的新问题,对已有的法律《刑法典》、《危害青少年道德的出版物传播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对网上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民权益等不良言论实行法律制裁和处罚。

第二,制定明确的网络监管行业制度,明文规定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及惩处措施。如美国的《传播净化法案》、《网络安全国家战略》。英国政府早在1996年就组织互联网业界及行业机构共同签署了首个网络监管行业性法规《分级、检举和责任:网络安全协议》。2015年,英国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监管,尤其是对热门的社交网站和社交应用。新加坡建立了疏堵兼顾、点面结合的互联网监管体制,一方面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对互联网有效监管,同时用道德宣传等柔性政策调整;另一方面,建立许可、注册登记制度和审查制度。澳大利亚对于网络内容的管制是由地方政府开始推行的,是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早并且相对完善。1995年西澳通过了《检查法案》,明确规定从业者对网络传播内容负责,自此基础上修改法案,规定了利用计算机服务属于犯罪行为的事项。澳洲国会于1999年6月30日通过《传播服务(网络服务)法案》,对互联网上的内容监管作出规范。2005年澳洲成立了网络主要监管部门通信和媒体管理局,2010年又成立了国家网络安全运行中心,专门打击网络犯罪。

第三,加快立法调整,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网络管理法律机制。早期国外对互联网的立法主要涉及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立法又涵盖了网络信息安全。欧美发达国家根据网络的发展和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补充,立法主要涉及保护网络基础设施、打击网络犯罪、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等。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和修订,健全和完善了网络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网络立法的路径与对策

(一)网络法律法规制定的原则

构建系统的网络信息政策法规体系,使信息生产传播活动健康发展。目前,在制定网络政策法规时,应在已有的政策和法规基础上,结合现代网络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拥有国际视野。网络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完全靠本国的政策和法规来协调解决,需要在国际范围内考虑多边或跨地区跨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因素,因此在制定我国的政策法规时,国际因素必须考虑进去。例如多国相继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等,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电信标准化等网络信息政策法规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推进全球信息化发展。二是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涉及信息内容安全和技术安全,网络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性的技术,成为网络安全关注的重要领域。目前,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不安全信息内容滋生的重要平台。社交网络是指与人的社会交往、信息传播紧密互动的信息网络。从广义上来讲,这类网络具有非形式化特点,其产生、发展、消亡呈现出的规律极不固定。正如web2.0时代描述的那样,网民在互联网中表现出的行为趋势,越来越从最初单一接收网上信息,转变为网上交叉互动。社交网络使人们的信息交流欲望极大程度上获得释放的同时,社交网络表面上的无序性导致了信息生产与传播迄今为止依然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从信息内容本身的角度分析信息质量,信息不安全主要体现在信息内容的不可信、信息来源的不确定和交叉,以及公众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为谣言的产生创造了空间,从而使得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三是法规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网络信息政策和法规不同于其他领域,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由此衍生的网络现象层出不穷,法规政策的制定大多时候都跟不上网络发展变化的速度。网络信息政策是网络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活动所采取的规划、办法、条例等,它是调节人们网络行为规范的准则,应该结合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客观实际做出及时的调整。

(二)细化我国网络立法的任务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上百件有关网络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初步具备了原则性或指导性的规定,但体系化、可操性的行为规范还不完善,在网络实际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行政行为多过司法行为,管理尺度缺乏明确的标准。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对网上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法律约束,以便产生良好的行为引导和效果预见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网络身份证立法进程。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有效的身份识别是规范网民在社交网络发表言论、实现公民权利自我保护以及防止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等现象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网络公信力建设和规范社会秩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规定。目前,网民在网上的个人信息,包括上网产生的痕迹、个人隐私、位置信息等被严重泄漏和被盗取,通过个人信息立法保护,为公众安全上网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三是加强网络犯罪立法。目前,我国涉及网络犯罪的法律严重缺位,《刑法》第285条和第286条,主要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破环行为的规定;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作了相关的规定。与传统犯罪的法律规范规定相比,有关网络犯罪的立法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对于网民在虚拟世界的责任、义务以及电子证据效力需要进一步规范。四是对网站及网络平台的管理及立法。网络平台是信息的集散地,虚假信息、网络谣言、不实新闻等常常通过技术手段突破监管限制流散于网络,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网络平台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尤为重要。

从我国互联网长远发展来看,立法工作应做好以下三方面:一是明确管理尺度。例如,清晰划分国有网络媒体和商业媒体、网上文化管理与网下文化管理的管理尺度;二是确定立法的重点。网络立法重点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止技术受制受控、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益等。以这些关注点为出发点,出台层级更高的法律,修订完善现有法规,清理部门规章;三是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资源。加强现有法律法规适用于网络管理的司法解释,适应网络信息管理的新情况新特点,将内部管理要求转化为政策性法规,实现公开、依法、科学管理。

(三)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在网络管理和规范过程中,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网络行为和调整网络空间秩序是必要保证,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行业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从网络从业人员自身行为规范和形象塑造上遵守行业的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地维护网络公信力,树立网络行业的社会责任形象,从内部有效地提高网络行为能力和素质。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共同创造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5

论文摘要:概述了保证QoS的mpLS网络生存性中各种保护和恢复策略,包括它们对QoS的不同要求、算法思想、应用领域、各自的优缺点等。将mpLS网络生存性与DiffServ模型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业务要求选出不同的保证QoS的生存性方法。

0引言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将ip层与链路层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分组转发技术。它可以支持具有QoS的流量和更高级别的生存性要求,从而加强ip网络的可靠性。考虑QoS的网络设计关键是要考虑网络的生存性。网络生存性可以提供在不同网络层或时间段上运行的不同故障管理机制。在mpLS网络中有故障发生时,其流量通常可以重新切换至备份标签交换路径(LSp)上。所以mpLS提供的故障检测和故障恢复要比在其他网络协议或技术上更快、更有效。

最近,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的草案[1]中详细描述了有关mpLS生存性特有的优势:

(1)与底层恢复相比较,具有更好的恢复粒度;

(2)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要求选择相应的生存性策略;

(3)资源利用可行有效(如恢复路径已经降低了对网络性能的要求);

(4)根据不同业务提供可保证QoS的端到端恢复;

(5)利用了更低层的告警信号。

本文着重在于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出相应的保证QoS的mpLS生存性策略。分析了mpLS网络生存性和QoS恢复之间的关系,比较了mpLS生存性中的各种保护模型及其优缺点。

1mpLS网络生存性和QoS恢复

图1总结了mpLS网络生存性和QoS恢复之间的关系。其中故障生存性(故障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预先建立一条路由(保护)、确定故障的位置(检测和定位)以及为受影响的连接重新选路(恢复)。保护是处理故障的首选机制,它在建立工作通路的同时就为受保护的流量预先规划保护资源(光纤、节点等)。恢复则是在检测到故障后,从网络空闲资源中为遭受中断的流量动态地配置另一条路由。

图1mpLS中的网络生存性和QoS恢复

除此之外,mpLS网络中的QoS恢复是用来衡量在一条光连接上针对具体业务所提出的生存性方法的性能。在这条光连接上所要求的QoS通常是一系列的限制约束条件,如带宽、延迟、抖动性、包丢失性和可靠性等。例如,带宽限制具体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建立的一条连接上所选择的路径应该具有足够的带宽以满足要求。具体mpLS中保证QoS的不同生存性策略将在以下几个部分详细介绍。

2保证QoS的mpLS保护模型

通常mpLS网络中提供保护的方法是在故障发生时,依据网络选路方法、工作通路上流量的具体QoS恢复要求以及对路径优化管理的考虑,将受故障影响的流量切换至预先建立的一条备份LSp。以图2所示的mpLS保护方法模型为例,概述了几种保护模型[1],详细比较了其优缺点,从而解释了这些保护方法在提出的保证QoS的mpLS保护策略中的具体应用。

图2保证QoS的mpLS保护模型

(1)全局保护

在此模型中,保护通常由入口节点(LSR1)开始,而与工作通路(1-3-5-6)上故障发生的位置无关。该方法中每条工作通路(1-3-5-6)都有另一条与之不相连的备份通路(1-2-4-6)。此方法适用于每条工作通路仅建立一条备份通路且仅为保护切换LSR(pSL)或保护合并LSR(pmL)提供两个LSR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恢复时间长,全局保护的代价很高。这样很容易导致包丢失现象。该方法可通过建立LSp并按照实际需求预留资源的方法用于保护一些低QoS要求的流量。

(2)局部修复

局部修复的目的在于保护工作通路的某一部分(3-5-6)以防发生链路或节点故障。在此方法中,保护过程从故障出现的节点开始,仅利用一条LSp备份子段(3-4-6)就可以完成保护。该方法的缺陷在于多条备份段(任何时候只要有保护要求就会建立备份段)的配置问题上。这将导致保护过程复杂化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局部修复给入口节点提供了透明度且恢复时间比全局模型低。它可通过预先建立LSp并预留资源的方法用于保护一些高QoS要求的流量。

(3)反向备份

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受保护LSp(1-3-5-6)上发生故障时的流量经由一条反向备份LSp(3-1)传至源节点(入口节点LSR1),再经由备份通路(1-2-4-6)完成保护。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对包丢失敏感的流量,它可使故障指示简化。不足之处在于资源利用率低,因为每个保护域中都需要正、反向两条备份;另一个缺点是它发送反向故障指示至入口节点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因而可以选择此种方法,通过预先建立LSp并按照实际需求预留资源的方式来保护一些对QoS要求不是很高的流量。

(4)动态多级保护

与以上单个保护方法(全局模型、局部修复或反向备份)相比,mpLS动态多级保护为了满足网络环境中高程度的保护要求,可通过利用QoS在线方法动态地建立起来。多级是指同时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保护方法;动态是指根据不同QoS参数可选取不同的保护方法。

多级保护适用于网络中出现多个故障的情况。在图3(a)中,如果在修复过程中节点6或链路1-6、6-7再次出错,流量将会切换至路由(1-2-3-7-5)上以避免备份链路和节点的故障。另一个例子如图3(b)所示,当局部修复和链路3-7出现故障时,如果应用另一条备份机制(如全局模型)就可以避免这些修复时出现的故障。

图3多级保护应用

3保证QoS的恢复机制

提供QoS保证的关键是如何选取满足QoS要求的路径。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QoS重新选路(QoSRerouting)。这也是mpLS生存性策略中恢复机制的核心问题所在。根据恢复范围的不同和恢复路径建立方式的不同分别介绍保证QoS的mpLS恢复策略。

3.1部分路径恢复和路径恢复

按照恢复范围的不同,恢复可以是仅围绕出错链路或节点局部地修复,也可以是经由入口节点至出口节点的全局恢复。这与保护模型类似。

部分路径恢复试图找出另一条经检测到故障发生的下行LSR至入口LSR的路由,用以恢复任何可能存在的上行链路或节点故障。每一条受影响连接的恢复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检测到故障后,发生故障的下行LSR必须沿备份路由反向发送恢复请求(RR)消息以检查预先选择的备份路由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备份路由上的LSR则会终止RR消息的发送并前向返回一条释放消息至下行LSR。

(2)接收到释放消息后,下行LSR将按照步骤(1)重新检查其他候选备份路由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如果RR消息成功地沿着候选路由发送,恢复过程将执行步骤(3)。当一系列可行的候选备份路由都用尽且没有成功,那么保证QoS的恢复连接建立失败。

(3)如果RR消息成功传递至入口LSR,那么入口LSR将改变它的路由表,将流量由出错链路切换至备份路由上。

路径恢复比起部分路径恢复更灵活。因为它将整条出错的LSp切换至另一条经出口LSR至入口LSR的通路上。其他的恢复过程类似于部分恢复的三个步骤;不幸的是路径恢复的恢复时间可能要比部分路径恢复长得多。

RR消息和释放消息对于保证QoS的部分路径恢复以及路径恢复是相当重要的。前者是用于QoS重新选路的标签分配消息。它所含的内容包括识别受影响的连接、标签、QoS参数(包丢失率、包延迟等)、流量特征、出错链路以及上行/下行LSR。后者不仅包含前者的一些信息,还包括识别拒绝请求的LSR及原因,这使得备份路由上的资源分配更清晰。

3.2按需建立和预审建立

根据恢复通路建立方法的不同,保证QoS的恢复机制还可更进一步地分为按需建立(establish-on-Demand)和预审建立(pre-qualified)两类。前者在检测到故障后开始计算并建立一条恢复通路;而后者即便是已经计算好恢复通路却仅在故障发生时才开始建立。

一种按需建立恢复方法被称之为两步恢复技术[3]。它运用了改进的Dijkstra算法,在入口LSR执行恢复程序的位置上建立一条临时旁路隧道。算法利用了现存的信息(如局部节点最短路径树、出错链路和分离的下行节点)以减少故障消息的传递时间和内部网关协议(iGp)的更新时间,因而也能降低建立一条旁路隧道所需的时间。一旦所有的LSR都完成了流量的重新选路,建立在出错上行节点上的旁路隧道就被拆毁。实验表明按需建立比起预审建立要快五倍,但是这种恢复策略仅针对的是单个链路故障。

预审建立的恢复方法有很多。文献[4]中介绍的方法是现有预审建立机制的改进。它能减少恢复时间,但是需要频繁更新,以确保当网络状态改变时恢复通路依然保持最优化。在该方法中现存iGp的更改用于更新LSR上的网络信息,如具有流量工程扩展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te)。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虽然可以使恢复时间减少,但是它对来自LSR的额外资源要求很高,如CpU、内存等。

一般来说,恢复机制由于需要计算新路由以及为新建立的LSp预留资源,非常耗时。尽管如此但恢复的代价小,因为如果网络中没有故障出现则不需要预留额外的资源。

4mpLS中区分业务(DiffServ)的生存性策略

mpLS生存性要求结合具体服务类型选择合适的生存性策略以保证必需的QoS。根据ietF提出的DiffServ草案[5],将业务类型扩展为以下四种类型,即用来传输实时流量的加速转发(expeditedForwarding,eF)类型、针对允许不同丢失程度流量的两种可确定转发(assuredForwarding,aF1、aF2)类型,还有更一般的即无QoS要求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Be)类型。

根据这些业务类型及其各自的恢复要求和QoS要求提出具体业务的生存性策略。表1是所提出的业务类型及其相应的生存性策略的选择。

业务类型eFaF1aF2Be

恢复要求高中等低等无

QoS要求实时丢失甚少丢失少无

恢复时间10-100ms100ms-1s1-10s不确定

生存性策略保护恢复恢复优先传送

恢复路径建立预先建立按需,立即按需,延时无

资源分配预留按需(确保)按需(如果有)无

恢复后的QoS等同可能暂时降低可能降低无

(1)eF:高恢复要求

像eF这种具有高恢复要求的服务所选择的生存性策略是保护模型(包括局部修复和全局模型)。它应该通过预定义保护路径的方式分配一条LSp。另外,mpLS网络利用信令协议中扩展的受限选路方法在另一条与之分离的明晰路由上传递信令。当检测到链路或节点故障后,网络将丢弃低优先级的流量并转换至另一条路由的LSp上。

(2)aF1:中等恢复要求

针对aF1这种具有中等恢复要求的服务可选择恢复机制,用于检测到故障后建立修复路径的地方。在LSp的建立过程中,仅仅只有一条LSp用于传递网络间的信令。但是资源管理必须要预留出足够的空闲资源,以防出现故障时可以找到另一条满足QoS要求的路径。为了达到所要求的恢复时间,此类服务的生存性策略要求快速故障检测在几微秒之内。

(3)aF2:低恢复要求

对于aF2这种低恢复要求的流量,没有mpLS恢复可配置,也没有多余的资源或路径被预留。在故障出现后,网络仅在eF和aF1恢复完成后才考虑恢复其受影响的流量。eF和aF1在延迟时间内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恢复,因而可确保在这段时间内供aF2可选择的路径没有占用aF1恢复时所需用的空闲资源。延迟时间一过,mpLS信令才建立一条QoS要求可能已经降低了的LSp。

(4)Be:无恢复要求

当mpLS域内没有故障发生时,Be中低优先级的LSp利用更高恢复要求业务(eF或aF2)所需的保护资源和空闲资源,被视为额外流量进行传输。如果一旦发现网络故障,它的包很可能被丢弃。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没有足够的空闲资源为aF1和aF2恢复所获得的情况下,或是当Be流量传输在eF的保护LSp上的时候。所以Be对应的是通信网中低优先级、预先传送的流量。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6

【关键词】电力通信传输网网络优化

近年为新疆电力通信三级骨干光传输网网络优化年,同时也是贯彻安全年的重要措施。随着新疆的飞速发展,电网也随之飞跃发展,年送电厂站激增,出疆750千伏疆电外送电力线路的投运更加显现出通信对电力生产的重要性。

一、新疆电力通信传输骨干网络业务需求决定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1.1新疆电力光传输网概况

新疆电力通信大致分为南北疆两条干线,每条干线又分为一、二干两套光传输网络。近年来,新疆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迅速,鉴于通信网络一系列安全稳定性要求,各站通信设备双重化配置,分别属于一、二干线通信网络。但两条干线组网并非完全相同,分别承载各类业务的主备用通道,为保护、稳控、调度数据网等重要生产业务提供不同设备、不同路由的两条通道,为业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传送平台。

1.2业务量增大要求网络优化

现有光传输网络容量为2.5G,已承载了生产业务以外的大颗粒信息业务及调度数据网业务,即全疆各地州等相关单位至省调的100m\155m大带宽传输通道、155m大带宽的调度数据网业务通道。包括备调容灾系统的建设,骨干传输网络已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

二、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新疆电力通信网络承载着电力生产、信息等重要业务,是电力生产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承载了电力营销业务后,还直接关系着民生,具更重要意义。电力通信网络承载的业务与通信运营商比较,通道较为零散,因近年来新疆电网快速发展,业务变动也较为频繁,业务对通道的需求增大、增多,给通信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通信网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信网络不断发展壮大,作为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同样,且具有其自身特点。电力通信网的发展根据电网发展而定,电网的变化决定着通信网的变化,例电力线路的破口,影响原有线路的光通信,对通信网络发生较为关键的变化。业务量的快速增大,安全性提高,都给通信网提出了不曾遇到的挑战。现有通信网能否承载如此多业务?能否满足未来需求?能否满足业务安全可靠性?网络规划是否安全合理?一系列问题,都要求都需要通过各类网优予以解决,网优势在必行。

三、通信网络优化内容

3.1网络扩容、改造

电力通信网络随需求,做相应扩容,包括网络扩展及线路破口通信网络的变化等,目前新疆电力通信网络已进入扩容高峰期。电力线路破口,通信网络随其变化,甚至影响业务,就需考虑通信站点接入方式,是否需对原通信网做调整以接入新站,或优化通信网络,更加坚强。在年度通信运行方式中,考虑整体网络、通信资源,予以优化。依年度电网计划,规划通信资源,对新站点通信接入做整体规划,及早网优。

3.2利用三四级网光缆、设备资源补强二三级骨干通信网络

新疆电力通信三级骨干网作为新疆电力通信核心骨干层,其安全要求显著提升,其安全稳定性相当生重要。因地域广阔光缆资源相对匮乏,成为制约通信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能直接为通信网络提供充足光缆资源,组建更强的通信网。鉴于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可采用资源互补方式,采用三四级通信资源互补原则来强化通信网络。

3.3随着光缆等资源的不断扩充、完善,通信组网的优化(硬件优化)

新疆电力通信网络发展之快是不曾遇到的景象,也是契机。新线路的投运、各项目的实施补强光缆资源,给通信网优提供了充分条件,也增加了承载业务的灵活性空间。例,线路纵差保护业务要求通道时延较短。单向通道环业务配置会有较大时延,可利用日益丰富的光缆资源来优化网络,解决时延问题。例:

站点1―站点9开通线路纵差保护2m通道,采用迂回路由,即站点1-站点2-站点3-站点4-站点5-站点6-站点7-站点8-站点9,经过站点数多,时延过大,要求通信专业予以解决。方法:站点4―站点9新建一条光缆,即在站点4―站点9之间新建光路,保护业务运行于此,减少了4个传输站点的时延。其它业务在抢修时可利用此资源,增加了路由的灵活性。

3.4业务通道优化

随着电力生产业务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与大众民生的息息相关,电力生产业务的通道要求随之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通信网在提供双通道时便要求考虑双通道的安全性,对双通道路由进行优化,使其运行于不同路由,提高业务可靠性。这也需要优化传输网络通信设备,例设备的双重化、双重化设备的选择等。

3.5网络资源的优化(软件优化)

电力通信网为电力专网服务,主要业务为:线路保护、调度数据网、稳控、信息等,其中又有带宽不同。

通信网络资源有限,需要根据业务的流向、类别来规划通信网资源的使用。充分了解设备,规划时隙,即根据不同设备的业务配置占用时分情况,梳理业务,减少时分资源占用,最大利用通信网资源,使通信网络业务规律、有序。根据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将其融入通信网,规划资源使用原则。在网络变化时,适时提出资源优化要求,结合不同设备组网做好资源优化工作。结合下年度电网发展规划通信网的同时,提前做好资源优化。电力生产业务类型少,所以可将新站点列入网络规划范围,不至于影响整体网络的容纳。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7

网络舆论是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新媒体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在强大的网络信息时代,政府应通过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来提高其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与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政府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先进经验,旨在为我国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维护国家的舆论安全提供借鉴。一、发达国家政府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先进经验(一)美国政府通过以“软性”为主的多元化控制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⒈网络行业与用户自律。美国是主张业者自律的国家,在自律机制的执行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⑴社会主流意识引导。与急于立法的国家相比,美国通过社会力量和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影响,迫使网站进行自律,效果很好。比如2000年2月,反诽谤联盟(aDL)称雅虎在白人傲慢与种族歧视俱乐部的目录之下收录了69个种族主义团体站点的做法违反了该网站的服务宗旨。对此,雅虎于当地时间25日对该组织正式道歉,并在一天之内经过调整使这类站点下降为23个,第二天继续减少为3个。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主流意识的强大作用。⑵网络行业与用户的自律。网络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推动网络信息自律机制的重要力量。在美国,除违法内容依法惩处外,其它主要是依行业自律与市场调节来进行管理,并以法律的手段来确保自我调节的有效性。如美国在1998年出台《网络免税法》,对自律较好的网络商给予两年免征新税的待遇。在网络出现之初,美国的一些计算机协会与网络自律组织相继成立并制定一些行为自律规范,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的十条戒律、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申明等等。一般由民间组织率先提出建立自律模式,通过自觉的研究、摸索、试验和示范来引导和推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例如伯特尔斯曼基金会是因特网内容自律计划的支持者,多次召开会议,制定备忘录,成立自律研究专家组。在用户的自律方面,美国各大网站在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一套管理办法。主要有制定张贴规则,供张贴者自律,并接受网民针对违规信息的举报,及时制止违规行为等。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向提供服务的网站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这是一条普遍接受的原则。例如nBC网站在全美国招募志愿者,对其网上论坛实施分级分地管理,不允许出现违法和有害的信息。⒉经济调控。通过经济控制来操纵传媒也是西方国家常见的媒体操纵方法。政府对传媒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政府允许财团垄断传媒,再通过控制财团来操纵传媒,如美国传媒被两大通讯社、三大商业电视网、四大广播网垄断。“在表面上看,传媒产业私营,独立在政党和政府之外,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媒商业化运作,尤其是在传媒产业垄断经营的当下,为了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媒体必须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因为大众传媒主导的舆论宣传从来都是政治的组成部分。”[1]美国政府长期在信息基础建设上积极吸收私人资本,通过导入和扩大竞争来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并用优惠政策倾斜的方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⒊技术手段控制。目前,网络舆论控制最常见的技术手段是对网络舆论进行分级与过滤。通过过滤词的设置阻挡有关内容的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属的万维网联盟(w3C)推动了因特网内容选择平台(piCS)技术标准协议,它设立网络分级制度标准,完整定义了网络分级所采用的检索方式。以piCS为发展核心的美国非赢利性组织RSaC研发,例如RSaCi分级系统,主要以网页呈现内容中的性、暴力、不雅言论或表现程度等四个项目作为依据进行分级。“安全浏览”(SafeSurf)也是美国一个著名的分级服务商。其在建设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让孩童及网络使用者免受成人与色情等网络内容的伤害。⒋制定法律法规。美国有关媒体内容和运营的法律是《第一修正案》、《1934年通讯法》和修订后的《1996年联邦电信法》,这些法律是指导美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基本法律规范。美国的网络立法现状大致可以从联邦和州两个层次来看:从联邦的层次上看,美国最高法院、联邦审判法院和申诉法院组成了美国的联邦司法体系,他们拥有着对电信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的权力,在表达自由权和其他紧迫重大的社会利益之间进行取舍。法院要决定政府对表达自由的权利进行限制时的做法是否合法,或者许可政府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对表达自由的权利进行限制。从州的层次上看,各州拥有各自的立法。通过各种不同管理机构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顺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来说,美国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在私营部门主导、宪法权力至上的前提下,通过公众教育,充分保障公民言论、隐私及其他权利,赋予终端用户以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使其自觉自愿地对网络传播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二)德国政府通过立法以“硬性”管理措施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硬性管理措施是指政府依靠司法、行政力量强制调控,即通过设置宣传机构、制定法律法规甚至使用强制力量强化舆论宣传管理的措施。⒈制定较为完备的网络管理法律体系。早在1997年,德国就出台了《信息和通信服务规范法》,习惯上被称为《多媒体法》。该法是一部规范约束互联网行为的综合性法律,涉及范围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保护个人隐私、保护未成年人等等。后又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规范互联网管理的法律《多媒体法》,接着出台了《电信服务法》、《数据保护法》等。与之相配套,德国对《刑法法典》、《治安条例法》等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始终保持对网络的有效监管。这既体现了网络言论的自由性,又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其给以严格的限制。⒉法律监管和处罚措施十分严格。德国是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对互联网不良言论进行专门立法监管的国家,他们对有害言论的法律制裁和行政处罚措施非常严格。德国联邦内政部是负责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最高国家机构,重点防范有害信息及言论的传播。联邦内政部的信息技术安全局吸收了300多名物理、数学、信息学等方面的专家,应对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德国依法设立了网络警察,负责监控有害信息的传播,一旦发现登有违法言论和图片的网站,立即查封。警方和青少年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经常抽查网吧的经营和服务,如果发现违规经营将会给予罚款、没收设备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对网络,德国法律制裁尤为严格。在互联网上散播儿童色情内容的人将面临最高达15年监禁的处罚。尽管德国法律规定,网络运营商没有义务监察由其传送或储存的信息,也没有义务去调查是否有违法行为,但实际上“德国的五大网络运营商也同德国政府签订了“自律条款”规定,他们将根据联邦刑警局提供的信息,删除和屏蔽那些互联网不宜的网上内容,最主要的是儿童色情、美化纳粹、宣扬暴力的网上内容。这些内容也无法进入搜索引擎。”[2]另外,德国的刑事司法机关还不断查找网上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活动内容及其传播者踪迹。内政部下属的联邦刑警局实时跟踪网上可疑信息,负责对信息网进行广泛调查。还与美国联邦调查局、欧洲刑警组织等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共同监管互联网信息传播。#p#分页标题#e#⒊拥有良好的网络系统和安全保障。德国互联网域名超过1100万个,名列世界第二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网络身份丢失等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垃圾邮件引起的损失每年达48亿美元。为此,德国内政部成立了信息技术安全局,应对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负责向社会安全警告,提供安全技术支持。从而促使德国软件杀毒和防火墙用户大幅上升,网络安全防范保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⒋实行宽严相济的网络信息监管法律措施。德国对互联网的信息的管理是自由与规制并举,宽容有度。从制度规则层面,德国明确界定了什么是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什么样的言论应受法律保护或制裁等。作为德国体系基础的《基本法》明确强调,“每个人都有表达和传播观点的权利,通过书面或视频方式,人们可以合法获得信息,不受任何阻碍”,德国“不进行事前审查”。在网络服务方面,针对数字化传媒制定的《多媒体法》指出,“任何人可以自由从事网络传播和经营,不受限制”。但是法律也规定“所有权力都要受到一般法律的限制”。根据这项原则,德国《多媒体法》、《刑法法典》等法律法规对什么是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什么样的言论应受法律保护和什么样的信息言论应包括在法律制裁范围内,做出了具体解释。对具有危害性的网络言论实施监管,既阻止了通过网络手段危害社会的行为,又确保了公民拥有言论自由和通信自由的权利。二、美国和德国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给我们的启示美国和德国政府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各具特色,他们是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措施,对我们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一)立法监管是提升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保证不管是采取硬性措施的德国还是软性措施的美国,都有专门的网络方面的立法。可以说,依法管理互联网是目前国际上的通行和必须的做法,即明确在互联网管理中哪些要得到保护,哪些要进行限制、禁止,并让网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互联网才能有序、安全地发展。建规立制、依法管理是对互联网管理最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加强互联网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宏观层面看,还应整合相关条例、办法和规定,适时出台《互联网管理法》,形成更具权威性、更具法定性、更具约束力的上位法。从微观层面看,要认真研究互联网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运营、监管、信息保护、违法打击等多个环节,制定和完善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盲区,以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的有效监管和保护。(二)技术支撑是提升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有力保障网络舆论控制最常见的技术手段是对内容进行分级与过滤,通过过滤词的设置阻挡有关内容的进入。德国和美国都以“技术治网”,保证了互联网的健康和安全。而英国的“科波拉软件公司”开发出的一套舆论分析软件,1秒钟能阅读10篇文章,能够自动分析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介发表文章所持的基本观点,可以帮助政府和一些大公司全面了解公众舆论对他们的看法。对此,我们在加强舆论管理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互联网技术建设,一是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二是注重技术设施的建设,三是注重技术手段的普及,以扩大安全技术手段的覆盖面。(三)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提升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方法现在,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新阵地和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但是人们对主流媒体的信赖感是根深蒂固的。目前,由国务院新闻办批准具有新闻登载权的网站有150多家,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龙头、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传统媒体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发挥积极作用的中国互联网新闻报道体系的格局已经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些主流媒体的作用。“比如无论国内外发生任何大事件及网民关注的民生社情问题,强国论坛都会请来有关政府官员与相关专家及当事人做嘉宾访谈,用主流、权威及真实可信的声音占领论坛,与网友的讨论中,整合、梳理论坛上杂乱无章的信息,在互动中引导舆论。”[3](四)社会参与是加强互联网管理的有效补充互联网的管理单靠政府是不行的,必须调动社会力量,全民参与,共同建设,才能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因此,我们要在互联网领域大力发展民间社团和志愿者组织,成立互联网通信商联盟、运营商联盟、网吧协会、青少年护网协会、互联网管理志愿者协会等非官方机构,广泛培育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自律自治,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联动,做到齐抓共管。同时,借助商业网站传播能力,扩大主流媒体宣传阵地。网络媒体出现后,近年来,一些发展较早的主要商业网站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拥有了大量的网民和点击率,成为新闻信息和网络舆论的重要传播渠道。对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商业新闻网站的管控与引导,强化监管职责,倡导行业自律,净化网络环境,遏制低俗之风和网络暴力,及时封堵虚假新闻和不良信息,防止形成负面热点造成的网络舆论失控。(五)推行实名制是加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理由:一是在国际上,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实行了手机上网实名制,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实行了计算机上网实名制。这些国家通过对互联网的实名监管,有效地规范和改善了网络秩序。二是国内网络环境堪忧,由网络问题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和规模突飞猛进,在监管安全技术条件、手段和措施滞后的情况下,推行实名制加以管理,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8

[关键词] 英国出版业 数字出版 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 G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2013) 01-0081-05

尽管近年来英国的经济发展陷入衰退,传统出版市场出现萎缩,但数字出版领域的增长态势颇为强劲。据英国出版商协会的数据年报,2010年英国出版市场规模为31亿英镑,其中数字出版占6%,年销售额1.8亿英镑,同比增长38%。2011年,英国消费类电子书销售额增加了366%,数字出版总体销售额增加了54%[1]。英国数字出版产业之所以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得益于成功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转型过程中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建设,相对完善的数字出版法律体系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1 有关数字出版行业准入的法律规定

在英国,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数字出版行业巨头大都由传统出版企业经数字化转型发展而来,它们同时开展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业务。如全球最大的出版企业之一培生集团高度重视数字出版业务的发展,过去5年对数字化内容采集的长期投资高达40亿英镑[2]。因此,要考察英国数字出版业的行业准入,首先要了解出版业准入机制。英国对出版业实行注册登记制,个人、团体或机构都可以申请创办出版企业,开展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业务。英国政府在伦敦设有出版登记所(Companies House),隶属于财政部,负责全国出版公司的登记工作。在英国,创办一家出版企业无须通过政府审批或许可,但是需要到出版登记所登记注册,注册时必须提供相应的出版计划、出版规模、经营方式、注册资金等信息,而且所有出版企业都必须定期如实向该所上报经营情况和出版情况,否则将被重罚[3]。政府不直接干预出版活动,出版活动完全是商业行为。出版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开展出版经营活动。英国实行资本开放政策,各种资本都可以投资出版业。

2 有关数字出版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

英国没有专门的数字出版管理机构,其职能由一些政府部门共同承担。如文化委员会(British Council)可以对英国出版业(包含数字出版业务)进行指导,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印发宣传品和资助英国出版物出口。英国贸易与产业部(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Dti)曾指出,对在线出版的儿童色情等非法网络内容可以依据刑法进行规范。

2003年7月17日,英国议会通过新的《通信法》(Communications act),将原有的五家电信和广播电视管制机构——电信办公室(office of telecommunications,oFteL)、独立电视委员会(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iCt)、广播标准委员会(the Broadcasting Standard Commission,BSC)、广播局(the Radio authority,Ra)和无线电通信局(the Radio Communication authority,RCa)合并为统一的通信办公室(office of Communications,oFCom)。oFCom是英国的通信管制机构,负责全面监管电信、广播电视和无线电行业,也包括媒体内容等[4]。它直接对议会专门委员会负责,并不是英国政府的组成部门,也不是民间组织,英国政府无权干涉oFCom的监管工作。

英国对数字出版业的监管更多地借助行业自律实现。主要的行业协会有出版商协会(publishers association,pa)和在线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online publishers,aop)。其中,pa是代表英国图书、杂志和电子出版商利益的民间组织。使命是保证出版业在英国、欧洲以及国际领域的利益,巩固英国出版商的贸易环境;为出版商提供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技术和其他变革为行业提供支持和指导等[5]。aop是代表英国数字出版公司的行业协会组织。其核心工作是进行数字出版业的行业调研并出版相关读物;举办论坛、研讨会、评奖等活动,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和信息共享;促进和保护英国数字出版商的利益等。协会目前拥有约160家出版公司会员,包括报社、杂志出版商、电视和广播公司以及纯在线媒体[6]。另外,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数字内容,在政府的鼓励下,1996年英国网络服务商自发成立了互联网监督基金会(internet watch Foundation,iwF,前身为安全网络基金会)。这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负责搜寻非法网络信息内容,并将这些信息的网站通报给网络服务商以便其采取措施阻止网民访问。该组织在打击网络色情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7]。

3 有关数字出版内容的法律规定

3.1 相关法律规定

英国没有统一的《出版法》,也没有专门针对数字出版内容的立法,对数字出版内容的管理一直秉持“监督而非监控”的理念。2000年12月,英国政府的《通信白皮书》(Communications white paper)指出:通过向网络用户提供过滤和分级软件工具,由用户自己控制他们及子女在网上浏览的内容,这种处理用户和网络之间关系的方式胜于任何第三方的管辖。英国政府将网络媒体视为出版物的一种,通过沿用已有的相关法律规定来对数字出版内容进行规范。这些法律有《刑法》《诽谤法》《青少年保护法》《公共秩序法》《出版物法》《防止滥用电脑法》《数据保护法》《隐私和电子通信条例》《通信法》等[8](如表1)。

3.2 行业规范

除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对数字出版内容进行监管外,英国政府更多地依靠一些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规范来控制网上的有害信息。1996年9月, Dti组织国内主要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城市警察署(metropolitan police)、内政部(Home office)和安全网络基金会(Safety-net Foundation)四方面的代表讨论管理网络内容的有效措施。同月,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协会(the 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s’association,简称iSpa)、伦敦网络协会(London internet exchange,简称LinX)和安全网络基金会三家民间组织在讨论基础上制定并公布了英国第一个网络内容监管方面的行业性规范《R3安全网络:分级·检举·责任》[9]。“R3”分别代表分级(Rating)、检举(Report)和责任(Responsibility),它很好地概括了控制网上不良信息的三种基本方法:首先,各个数字内容提供者有责任对自己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并根据相应的法规对那些不适合青少年的色情内容等进行分级标注;随后,网络用户如果发现不良内容可以向iwF网站进行举报和投诉;最后,基金会会对举报内容进行调查和评估,如果认定是非法内容,会通知相应的数字内容提供者将内容从服务器上删除,如果不予合作就将详情移交国家刑事情报局,不良信息提供者将会依法承担责任。

后来, iwF又以《R3安全网络:分级·检举·责任》为基础,拟定了《从业人员行为守则》(Code of practice),在鼓励使用新技术的同时要求网络提供者承担起确保内容合法的责任。基金会确立了两个基本的管理指导思想:一是对其他媒介适用的法律,对互联网同样适用。世界任何地方的儿童色情、在英国国内违法的内容和煽动种族仇恨的内容都是互联网上的非法内容。二是对不违法但可能引起用户反感的内容进行分级和标注,由用户自愿选择接受还是拒绝[10]。

4 有关数字版权的法律规定

英国出版业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翘楚,与其拥有完善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密切相关。然而英国数字出版业也深受非法下载之苦。英国出版商协会数据显示,有700多万英国人非法下载,这使得数字出版物的销售额损失三分之一。数字出版物的版权构成极为复杂,一份数字出版物可能涉及多个版权所有者:拥有文字版权的作者、拥有排版版权的出版商、拥有软件版权的电脑企业、拥有视频及音频版权的其他各方等。数字出版物的版权保护涉及多方利益博弈[11]。目前,英国版权法沿用的是《1988年版权、设计和专利法》(Copyright,Designs and patents act 1988),相关版权法还有如1997年出台的《数据库版权与权利条例》(Copyright and Rights in Database Regulations 1997 )、2003年出台的《版权与相关权条例》(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Regulations 2003)等。201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了《数字经济法》(the Digital economy act 2010),以此来应对网上非法文件分享的急剧增加。

4.1 《1988年版权、设计和专利法》(以下称“英国版权法”)

英国版权法保护 “具有原创性的文学、戏剧、音乐或艺术作品”,“录音、影片、广播或有线节目”,还有“版本之版面安排”。其中,将计算机软件视为“文字作品”而给予版权保护,并扩大出租权的范围,以防止软件租赁业对软件生产者造成利益损害。“有线节目服务”是指为公众接收之目的、全部或主要地通过电信系统而非无线电系统传输客观影像、声音或其他信息的服务。相较之前的版权法,现行版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扩大了。

英国版权法第16—21条对禁止的各种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关于网络侵权,英国版权法第24条(2)规定:“未经版权所有人许可,明知或有理由相信侵权复制品将会在联合王国或其他地方通过接收传播而被制作,依然通过电信系统(而不是通过向公众)传播作品,构成对版权之侵犯。”

尽管1988年的英国版权法有很强的预见性,至今仍是裁定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法律依据,但是“网络空间不仅改变了复制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还改变了法律对非法复制的遏制效果。这两种改变是同时发生的,也是迅速发生的。网络不仅实现了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就能对数字化作品进行高质量的复制,而且使法律的实施成为了一项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对版权人来说,网络空间是两种特征的最差组合:复制的能力好得不能再好了,法律的保护弱得不能再弱了。”[12]因此,很有必要对版权法进行顺应技术条件发展的修订、完善,或者出台新的网络版权法,而2010年英国颁行的《数字经济法》就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而酝酿的新法。

4.2 《数字经济法》

2009年6月,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和商务创新技术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联合关于数字和通信行业的白皮书《数字英国报告》(Digital Britain Report)。这份报告就数字版权提出如下建议:改变有关著作权许可的法律以使消费者能够廉价地获得更多数字内容;无法查明著作权人的作品的许可问题;如何减少网络版权侵权;非传统格式书籍的公众借阅著作权许可费问题;不断提高公众上网的带宽、网速等。

《数字英国报告》包含的一些项目的实施需要通过立法支持。2009年11月,英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数字经济法草案》。次年4月,《数字经济法》正式实施。该法正文48条,另有两个附件,共涵盖11个主题。其中部分条款在后开始实施,部分条款在后两个月开始生效,另外一些条款需要oFCom等立法中涉及的机构另行制定实施细则后实施。关于在线版权侵权的规定是第3—18条,规定了音乐、媒体、游戏等网络内容的版权保护。《数字经济法》对网络内容的版权保护程序也进行了规定(如表2)。

围绕这部法律还有很多争议。支持者认为:《数字经济法》中的措施可以减少网上版权侵权的发生,预计可以给相关产业带来每年两亿英镑的收益;该法针对网上版权侵权的措施相对公平,不但可以保障版权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可以保障网上合法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使消费者受益;该法鼓励创新,保障创新产业的工作和事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该法的实施使法院只需处理重复侵权或者持续侵权案件,减少当事人的讼累和公共资源的耗费,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而反对者认为:技术上虽然能够识别发生侵权行为的ip地址,但是不能排除侵权行为也可能是孩子、客人或黑客所为;对侵权人的识别既不满足刑事诉讼上的“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当拥有ip地址的网络用户不是侵权人时,认定他们对侵权行为承担替代责任也有失公平;该法对网上侵权行为的处理可能会侵犯用户隐私,等等[14]。目前《数字经济法》尚未完全实施,2011年有互联网提供商以该法不合理为由提出要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因此该法有关限制侵权网站的条款被迫终止执行[15]。

5 英国数字版权法律保护的趋势

英国政府将“数字英国”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因此在数字版权方面的保护力度和保护范围将逐渐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逐渐强化对版权人的权利保护,同时也强调其版权保护的责任。从《数字经济法》可以看出,英国在逐渐强化对版权所有人的权利保护,以立法的形式将惩罚之手延伸至网络用户,以便有效地保护版权所有人的利益。从之前主要打击商业侵权活动延伸到打击每一个重复下载、非法共享的网络用户——公众,绕开了传统版权监管体制下繁冗的行政、司法程序。而实际上在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使得版权保护的天平偏向了版权所有人。另外,英国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要求版权人为打击侵权盗版付出成本,强调其在维权过程中承担一定责任,这样避免网络服务提供商承担过重的责任,也是一种加强版权保护的手段。

更加明确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强化技术保护措施。目前,类似“三振出局”的法律逐渐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成为现实,除了英国以外,美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都有“三振出局”条款,其中以法国最为激进。所谓“三振出局”主要是指版权管制机构与网络服务提供商合作,对非法重复下载的用户发出通知、警告,若继续侵权,则断开用户网络服务。但这一技术限制保护模式,对无辜用户的隐私权和言论自由、通信自由的侵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民众的反抗呼声也越来越激烈。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会由于分担过多成本而消极合作。在此消彼长的博弈中,对“三振出局”可能会进行缓和性调整,但是依赖技术保护措施打击在线侵权的趋势应该不会发生变化。

合理兼顾公众利益,注重公众权利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的版权法无一例外地倾向于过度保护版权所有人的利益,但利益保护不能凌驾于人权之上。在崇尚人权保护的英国,《数字经济法》之所以部分内容要推迟至2014年才实施,主要是因为其保护条款已经伤害到网络用户的权利和自由。可以预见,今后围绕网络环境下新的权利利益平衡机制的建立必将发生更为激烈的争斗,因此英国的数字版权保护也可能会合理兼顾公众利益,注重公众权利的保护。

注 释

[1]Consumer eBooks sales increased by 366% in 2011[eB/oL].[2012-06-10].

[7] about Us[eB/oL].[2012-06-10]. http://.uk/about-iwf

[8] Search all Legislation[eB/oL].[2012-06-10].http://legislation.gov.uk

[9]郝振省.互联网及手机出版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45-46

[10] Code of practice[eB/oL].[2012-06-10]. http://.uk/members/funding-council/code-of-practice

[11]王涛.英国数字出版 版权保护为根本[n].经济日报,2011-11-12

[12][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

[13]康彦荣.英国《数字经济法》引领互联网立法潮流[eB/oL].[2012-06-10].http:///tegd/flfg/201101/t20110107_637109.htm

[14]姚洪军.英国数字经济法治理网上著作权侵权的尝试[J].知识产权,2011(9):90-96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9

第一条为了促进信息化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信息安全保障和相关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信息化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市场、立足创新、深化应用、注重效益和安全可靠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将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培养和引进信息化人才,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化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信息化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资信息化建设。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与信息化有关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信息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项目建设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信息化主管部门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经批准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的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纳入本级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新建、扩建或者改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划的要求,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条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应当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财政投资为主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前,应当由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未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查的,不得立项和安排资金。

第十二条申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二级企业资质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甲、乙级单位资质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四级企业资质或者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丙级单位资质的,经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的监督管理。

禁止无资质或者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揽信息化建设项目,禁止伪造、转让、出租或者买卖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证书。

第十三条信息化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遵守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监理和竣工验收等制度,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信息化项目建设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测试并按国家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财政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在验收时应当听取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五条财政投资为主的信息化项目,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或者组织专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应当作为考核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信息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对信息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扶持,建立信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第十七条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信息产业政策、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和信息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引导信息产业发展。

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享受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开发、生产软件产品的企业经州(市)以上人民政府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核认定,并经税务机关依法批准后,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八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参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国家标准的制订。

第十九条加强电子政务工作,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工作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科学技术、技术改造、农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引导和扶持相关领域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对民族自治地方给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引导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商业信用、在线支付、物流配送和安全认证体系,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机构,应当保障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安全,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从事电子交易服务的单位应当建立投诉、受理机制,对经营主体利用其网站从事的经营活动负责监督,并负有下列职责:

(一)定期核验经营主体的身份信息、经营凭证和信用程度;

(二)采取数据备份、故障恢复等措施,保障电子交易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准确;

(三)对要求保密的信息采取安全保密措施;

(四)其他保障正常经营活动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培训,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信息化,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扶持和引导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信息平台,改善社区服务。

第二十五条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广播电视、金融保险和公共事业等社会公共服务单位,应当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发公共性、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扶持社会力量开发信息资源,支持信用中介机构依法采集和整合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

第二十七条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基础信息资源交换标准和信息服务标准,组织建设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

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业培训,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指导和服务。

第二十八条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公共服务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和资源共享交换制度,向本级政务信息平台及时提供有关信息;涉及公共管理、重大政策和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信息,应当及时在政府公众信息网上。

公开政务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十九条收集、提供网络信息应当保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不得制作或者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不得和使用未经信息权利人许可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等信息。

第三十条信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采集和利用信息。合法的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信息所有者授权或者同意不得擅自修改。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保护信息资源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或者商业秘密的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不再使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

第三十三条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本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公安机关备案,并根据审核的安全保护等级进行建设和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的确定,应当征求本级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意见。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安全的信息共享与通报,建立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报其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督促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营和使用单位,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

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主管部门或者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第三十六条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信息安全专项规划,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设施建设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应当使用依法认可、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信息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应当报保密和密码管理等有关部门审查。

第三十七条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自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信息安全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应当报其主管部门备案。

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基础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擅自调整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未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查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无资质或者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承揽信息化建设项目,或者伪造、转让、出租或者买卖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证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项目完成后未经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从事电子交易服务的单位未建立投诉、受理机制,或者未对经营主体利用其网站从事的经营活动履行监督职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重大损失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不及时向本级政务信息平台提供有关信息,或者不依法公开政务信息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给予处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四十五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信息化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础通信管线、公共信息网络、公共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其中,公共信息网络是指本行政区域内的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通信、计算机、有线电视等公共信息网络。

网络等级保护条例篇10

一、表达自由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表达自由通常被认为是与表达行为相关的一组权利或自由。表达自由的称谓及其内涵和外延,学术界及各国立法实践中都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并无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与表达自由相关的观念和制度,都根植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基础之中。对于表达自由的内容,有狭义、中义、广义和最广义四类。虽然这些定义所反映出的表达自由的外延不同,但是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为表达自由这一权利体系中所包含的具体权利和自由的不同,就思想自由和表现渠道畅通上的一般性特征而言,并不存在根本分歧。

表达自由在形成和巩固民主制度、保证权力制衡等方面方面具有重大的宪政价值。表达自由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也是现代宪政制度的起点。现代宪法学认为,在整个人权体系中,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经济自由共同组成了人的基本自由,而表达自由在人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有学者指出,“没有表达自由,没有“说”的权利,其他人权都可能成为零”,“表达自由从其权利价值来看,是现代宪政社会下最基础性的人权,是一切基本人权的前提,必须要给予优先保护。”例如,在美国,“第一修正案是美国政府的基石,它所保护的自由,为防止所有其他自由不遭破坏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表达自由作为基本人权,体现在诸多国际条约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实践中。《公民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9条规定:“人人享有表达自由;该权利应当包括以口头、书面或印刷物,艺术或自己选择之其他方式,不分国界地寻求、接受和传播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规定,“任何人都有权享有发表意见和表达的自由;这一权利包括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通过媒体,不问国界地寻求、接受和分享信息的自由。”《欧洲人权公约》第10条、《美洲人权公约》第13条,均有相同规定。在现代法制国家,表达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宪法确立的公民之表达自由条款,可以在实际生活中作为评判表达自由相关案件的法律依据,表达自由具有明确的宪法效力。例如日本宪法第21条规定:“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及其他一切表现的自由”;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将表达自由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就必须承认各国立法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植于各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实践的诸多不同。因此,即使是作为法律制度,表达自由的内容和程度,依然难以有统一的判断。

二、互联网与表达自由的关系

(一)互联网扩展了表达自由的权利体系框架

在互联网上,每一个人都有权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事实上,互联网的生命就在于无数人以各种形式不断地在网上提供新的内容。这是任何政府、任何商业行为都不可能做到的。在网络社会,信息源由单一到多元,互联网更使得人人成为信息源,交流和处理信息是互联网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正是基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这一特点,其对公民个人基本权利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公民的表达自由。

传统的宪法理论以现实社会中已经存在的实际权利关系为基础,而网络虚拟社会除了作为现实社会的虚拟延伸之外,在权利体系方面还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传统的宪法权利延伸至网络空间并得以更丰富地展现,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权利表现形式,例如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宪法性权利的出现;另一方面,互联网开放、虚拟、快速的技术特点,改变了传统社会的权利位阶,在网络空间的权利体系中,关于信息自由传播、信息平等共享,已成为基本权利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即会影响其他权利的实现。

表达自由作为权利体系,其内容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意志的途径,表达自由的权利体系框架在网络环境下得到扩展和丰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和意思表达途径的多样化和新特点,无疑会为表达自由创造新的发展机遇。表达自由权利在网络空间的扩张,使得人们对于表达自由的关注焦点不再局限于不受阻碍地通过互联网发表观点。信息的传播、交流以及平台、渠道的建设与维护,都成为表达自由这一权利体系的分支。在网络环境下,表达自由的权利体系扩展至渠道自由、方式自由、意志自由等各个方面。信息自由作为广义上表达自由的新发展,是网络空间表达自由的最主要表现。

(二)互联网表达自由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表达与生俱来的表达方式之新特点,超越了传统言论的范围。不正当的互联网表达行为会对公、私权益造成巨大侵害。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享有表达自由及怎样自由表达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表达自由的价值与公共利益、私人利益的相互关系,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发展、变化,由此成为法律必须予以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1.互联网之内容管理已成为维护表达自由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

美国是对表达自由保护比较充分的国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如前所述,该修正案是美国政府的基石。但是,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解释和适用第一修正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美国法学界的共识是:充分保障表达自由和信息传播。并把政府对表达和传播的调整减少到最低程度。”?历史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正当通讯法》(CommunicationsDecencyact,简称CDa)?瑏瑧的违宪审查,引发了对网络环境下公民的表达自由是否要加以限制的争论。199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因特网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CDa第223条下的(a)、(b)两个条款被判定违宪。CDa被宣布违宪,是对表达自由加以有效保护的制度实现,更反映了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世界及所孕育的自由精神,使得表达自由必须获得完整的体现。

但是,美国通过立法强化网络内容管理的趋势从未因CDa法案的受挫而削弱,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对网络内容本身的自由度采取了宽松的态度。自1978年以来,美国先后出台了130多项涉及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仅在1996到2001年互联网发展暴发期,美国就通过了《数字千年版权法》、《儿童在线保护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统一电脑信息传送法》等法案,内容包罗万象。2002年,国务安全法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在紧急情况下,拥有绝对的权力关闭互联网。?近期,美国联邦调查局更是主张扩大政府对社交网站和Skype等加密在线通讯工具的监督权,参议院考虑进行立法,赋予司法部在取缔“流氓”网站域名方面更大的权力。?

2.对网络表达自由加以限制的原因分析

tCp/ip协议的创始人,被称为“互联网之父”的温顿·瑟夫(VintCerf)曾经这样表述他的观点:“我相信我们能建立一个允许所有用户自己决定浏览什么样的网页、在网上使用什么样的程序,同时还能保证高质量的服务和网络安全的宽带系统。”“自治是网络的灵魂,网络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有自创性的功能,使任何政府都不能扼杀它的存在和进行彻底的管制。”但是,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是有联系的,网络空间以现实世界的资源、技术为支撑,以社会性为核心,网络空间的所有行为,均必须受制于现实社会的需求。网络行为一旦扰乱了现实社会秩序,破坏了法律规则所构建的利益平衡,就会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局面。因此,网络空间表达在自由的总体环境下,也必须遵守社会规范的约束。

首先,在词义学上,“网络空间”(cyberspace)一词可以追溯到“控制论”(cybernetics)的领域,即对远程控制的研究,其本意并非指自由,而是指控制。对于一个旨在追求控制的架构,我们却大加颂扬其非控制性,不免让人产生疑问。

其次,在现代法治社会,没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表达自由也不能例外。首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认为表达自由是“可克减的权利”,从各国的立法实践中也不难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表达自由作为完全不加干涉的自由。对于某些网络言论,各国法律都有明确限制。例如韩国《国家安全法》、《信息通信网络利用和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将恐怖信息、损害用户权益等信息列为禁止的范畴。2011年6月27日,谷歌公司的最新《透明度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谷歌删除一些网上敏感信息或非法信息。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还要求谷歌提供用户的私人信息,其中,美国要求提供用户私人信息达4601次,居发达国家之首。

再次,互联网技术(尤其是新媒体)产生的舆论作用,会极大地加剧虚假信息或不良信息的传播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网络的草根化、个性化及反主流化,使其成为社会“亚文化”的主要制造平台和展示平台。?自媒体?下,信息传播更快更广,并引发热烈讨论,最终形成以网络为载体的、大规模的、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意志的公开表达。网络舆论较其他舆论形式,对现实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与精神生活产生了更显著的影响。“由于一切与现实社会身份、地位有关的个体表征可以被掩盖起来(这也是电子空间最刺激的一点)……因此网络的虚拟环境实质上是对现实的解构和颠覆。”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等负面影响力量的存在,模糊了公共意志的理性和真实性,网络舆论的民主价值难以得到保证。

最后,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需要。因网络言论而产生的民事侵权纠纷,集中表现在隐私侵权、名誉侵权和著作权侵权方面,虽然这些权利的保护和救济措施都已有法律规范,但是现有的权利保护机制,并不能完全在网络空间延伸适用。隐私与个人信息的关系、反论权制度建立的可行性、网络空间规范的可操作性等问题,都需要从制度设计层面予以完善。

三、世界各国关于互联网内容管理之实践

(一)强化互联网内容管理

1.以立法形式加强对互联网内容之管理

宽容的政策在互联网的发展初期为网络自由表达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但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巨大的新兴媒体,其使用率、扩散性、聚合力均经历了巨大变革,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各国对网络内容管理立法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如前所述,美国自1978年以来,先后出台了130多项涉及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恐怖袭击和犯罪活动,打算制定新法律,以监视国内的互联网访问、电子邮件往来以及电话和手机短信。其内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说,“随着技术变革,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以保持持续获得通信数据,某些情况下,警方和安全部门获得通信数据,以调查严重犯罪和恐怖主义、保护公众,那至关重要。”虽然这一举措引发了关于表达自由的热烈讨论,类似法案也在2006年因广泛反对而放弃,但是这次内政部非常坚决,表示:“如果议会时间允许,我们将尽快推动立法。”

韩国通信委员会(KCC)和韩国互联网与安全局(KiSa)已经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来评估行动的效果和互联网环境的变化。在经过与12家相关服务提供商进行商讨审议后,KCC和KiSa制定出了新的配套措施,采取更系统、强化的措施来降低非法垃圾邮件带来的困扰。

2.信息安全已成关注焦点

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新媒体形式在突尼斯和埃及革命以及英国骚乱中扮演了积极的“催化”作用,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在拓展表达自由边界的同时,也为群体性事件、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带来信息安全的重大考验。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信息安全管理理念,经历了自上而下的重大转变历程。最初,互联网主要是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经过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而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了平面化的开放式参与空间。?表达自由的思想一直指导着这些国家对网络内容的管理实践,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则大多也是通过自下而上、非集中化的方式形成的,这种模式重视发挥民间团体和企业、个人的作用,注重不受现实社会传统观念的约束,鼓励创新精神,注重管理规则的开放性和有效性,强调没有政府参与的自由和平等。?

这种模式既适应了网络空间与生俱来的自由主义思想,同时宽松的监管环境又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但是互联网的繁荣和扩张,使其迅速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网络犯罪、不良信息充斥,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都面临着被侵害的危险。尤其是在“9·11”之后,防范互联网对国家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已成为保护“本土安全”的核心之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信息安全领域。

在网络设计方面,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等国纷纷制定了网络安全战略和策略;在立法方面,西方国家加紧制定针对互联网上内容管理的法律,美国《国土安全法》、英国《调查权法案》、日本《犯罪搜查通信监听法》、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互联网审查法》等,均授权本国调查机关必要时可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公开或秘密的监控;?在政府监管方面,西方国家谋求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政府管理机制,并由政府机构直接干预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监管。例如,法国在“共同调控”的互联网管理政策下拟定了《信息社会法案》,并成立了互联网国家顾问委员会;德国检察和监察机关可以而且应该对在德国国内的不良内容提供者采取行动,而不必顾及使用者是通过国内还是国际途径获得这类内容,也不必顾及这类内容是否保存在国际的服务器中。?

(二)互联网内容管理的基本模式及主要特点

1.互联网内容管理的基本模式

虽然各国纷纷立法以加强对互联网内容的管理,但如何管理、如何立法才是互联网内容管理的核心所在。国外在互联网内容管理的制度设计等方面先行于我国,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目前世界各国对网络内容的管理大致可划分为政府主导、政府指导下的行业自律和行业主导三种基本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该模式强调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这些国家往往制定有规范互联网内容的专门法律,并强化政府监管手段,以完善日常监管,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主流价值观,严厉打击暴力、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通过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控制网络内容,并鼓励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自律公约,辅助政府管理。该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有德国和新加坡,我国的互联网内容管理也体现出了相似的特点,属于政府主导模式。

行业自律模式。该模式强调政府通过立法和执法方面的补充、指导,从整体上“把关”互联网管理,日常性监管则交由半官方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该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是英国。

行业主导模式。该模式强调非官方自律组织对互联网内容的管理,政府在网络内容监管中扮演消极角色。立法上不强调针对互联网内容的专门性法律,但是通过其他非专门性立法约束网络行为。该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是美国。然而,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不断提升,美国政府也逐渐转向积极拓展网络霸权,增强政府对网络的管理力度。

2.互联网内容管理的主要特点

虽然上述管理模式各异,但是总体上看,各国纷纷采用了较高层级的立法形式来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管理,对未成年人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并通过一系列方式实现有效管理。此外,根据网络自治的特性加强行业组织的作用。在保护网络表达自由的基础上,实现自由、秩序和公共利益协调发展的社会管理目标。

(1)在立法中明确政府和企业关于互联网内容管理的责任

各国在互联网内容管理方面的立法层级较高,多为国会立法形式。法律明确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以防止职权滥用;明晰企业在内容审查或者采取相关行动上的权利和责任,以实现有效的政府、企业联动机制。例如,在政府职责法定方面,日本通过《色情网站管制法》、《反垃圾邮件法》明确了总务省、警察厅等管理部门的职责;在企业责任设定方面,韩国则以用户数或者销售额来确立需要承担责任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之范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

(2)针对未成年人制定专门的保护性法律规范

分级管理是许多国家在网络内容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分级管理除了对内容适用有区别的审查标准,更主要的是根据受众进行有重点的管理。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均采用分级制度来防止儿童接入或访问互联网有害信息内容,在立法中突出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在美国,“在所有网络言论规制中(暂且把著作权放在一边),美国国会最希望规制的是色情内容。但这种希望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变成现实。国会已经通过了两部法律。第一部试图彻底封杀色情内容。第二部试图通过法院来持续抵制色情内容。”?为什么这两部法律会被联邦最高法院判定违宪呢?“是因为国会在合法言论上的限制(对于成年人来说)超出了必要的限制,”“这两部法律还有一个看似必要实属多余的特征:它们都把规制的负担强加给每位公民,包括那些有权接受合法的色情内容的成年人。虽然只有未成年人才应该受到规制,但它们却要求每位公民都出示身份证件。”

(3)立法鼓励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有效规范互联网内容

国外针对互联网的管控手段多由立法加以明确规定,由政府直接实施,或者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具体实施。美国将学校和图书馆申请“电子补贴专项资金”的条件规定为,对可以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印度制定《信息技术法》,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被政府相关机构要求提供协助的时候,都必须提供技术上的或者设备上的协助。

(4)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互联网内容管理中的作用

行业组织在互联网管理中日益显现重要的作用,各国也越来越重视行业组织在制定自律制度方面的责任。例如,新加坡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的《行业内容操作守则》,虽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效力,但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一旦签署该守则,就必须接受守则所有条款的约束。

四、实行有效的互联网内容管理制度,保障我国互联网表达自由协调式发展

(一)制度设计的总体目标和路径选择

虽然完全自由的网络仅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但是单纯依靠传统的严格管制也会遏制互联网的发展。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寻求规制的平衡点。既要保障赋予公民的表达自由权利,又要抑制网络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促成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和谐发展,这是网络规制要把握的整体性原则。

基于这一原则指导下的制度设计,即我国的互联网内容管理制度应确立以下基本认识:一是提高立法层级,尊重法律权威。表达自由是一项最基本的宪法权利,故只能以法律的形式来限制;二是要在保障网络表达渠道的畅通下来完善内容管理。同一表达内容,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和社会影响;但同样的表达方式中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同,也会带来大相径庭的效果。渠道自由是对表达自由这一基本人权的尊重,内容合法是社会规范的需要,也符合行为人对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权利义务要求;三是尊重网络自治趋势,选择更适合的管理模式,鼓励多种形式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以实现有效管理。

(二)具体制度设计

1.事前审查和事后管理相结合,逐渐过渡到以事后管理为主

目前我国的网络内容管理立法,偏重于对各个专项内容,特别是关系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新闻传媒作用的互联网应用行为,进行事前准入审查。虽然在我国的国情现状下,事前准入审查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但是从保护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角度出发,应当逐渐减少事前审查的管制方式,保障从事网络行为的渠道畅通,将管理的着力点转移到完善事后监督制度上,完善立法对责任机制的规定,实现自由价值和秩序价值的统一。

2.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针对网络表达内容区分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内容管理的规范多为原则性条款,相关法规规章中最常见的规范即为:发现明显属于违法信息的内容,应当立即删除,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商知道或者在被通知存在网络侵权行为时,应及时采取屏蔽、删除等措施,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都反映出立法者对于公民利用网络扩大表达自由权限的担忧。但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常常出现因为一些批评性言论根据该条的规定而被删除或屏蔽的现象。法律实务人士对此颇有微词,认为部分法条的出现将“扼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议政激情”,危害了表达自由和舆论监督空间。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九不准”规定的原则性,使得完全根据这一规定去认定违法言论困难重重。企业不论从职责权限还是技术水平上,都难以担此重任。但是若全部交由司法裁判认定,又难以及时消除互联网传播带来的影响。《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对于著作权侵权的删除———恢复机制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的规定,既为被侵权者提供了维权途径,也为用户提供了维护网络表达传播行为的机会。这种模式可以推广至网络表达引起的私权纠纷,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处于单纯的技术提供者地位,不参与对侵权行为的认定,司法作为最终且最具权威性的途径,应从根本上裁判是非曲直。这样的做法能够避免因认定上的偏差所导致的对表达自由的侵害。但是对与政权、民族、宗教等公共利益相关的言论的认定,更具复杂性。单纯的敏感性信息或者情感宣泄,往往成为被删除或屏蔽的对象。与国家、社会相关的信息的合法性认定,必须由被法律授权管理的国家机关进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在于第一时间报告机制。即使是煽动、鼓吹民族分裂、破坏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言论,可能也只止于语言表达;而在特定时期,某些敏感性信息却能够起到特别的作用。这些只有经过法律授权,并且担当社会管理职责的机关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这一判断并不是不可推翻的,司法机关仍应享有最终决定权。

3.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个人信息保护在互联网时代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尚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方面,我国的立法主要从隐私权角度保护个人信息。但是至今为止,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对隐私权明确、完整的规定,我国宪法第39条和40条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中也只有隐私权保护的影子,因此《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指导着隐私权纠纷的法律实践。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互联网隐私权保护就很难上升到更高的立法层面,既没有专门的互联网隐私权立法,也很难从既有的法律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环境下,单纯地从人格权角度强调公民隐私难以提供有效的保护。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使得规制不经允许地公开公民隐私的权利保护机制,在网络空间遭到极大的削弱,甚至连隐私的概念范围也出现了缩减的趋势。相反,不经允许地收集、出售和任意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谋取利益的行为,已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表现,立法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能够有效地规制这一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将隐私权难以涵盖的内容纳入个人信息立法范畴,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权利保护体系。

目前,工信部直属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联合30多家单位起草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正式通过评审,正报批国家标准。这个指南为行业开展自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企业处理个人信息制定了行为准则,成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的引玉之砖。

4.鼓励形式多样的管理手段

国外互联网内容管理中所采用的多样化管理手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管理手段需根据管理需要和实践来设置。例如从电影分级制度和游戏分级制度的推进速度来看,针对互联网内容进行分级管理还存在困难,但是通过立法鼓励技术管理方式研发,鼓励建立黑名单机制,显然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多元管理机制,避免单纯封堵和管制等硬性手段对网络自由表达的过度限制。

技术措施在互联网内容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机构往往采用技术监测手段24小时监控网络内容,从而及时处理违法信息,例如韩国的互联网响应中心,美国的“食肉动物系统”;?另一方面,应通过向用户提供技术软件,帮助用户屏蔽不良信息。网络表达自由不仅体现在主动发表、传播信息的自由上,也体现在自由选择是否接收信息上,这也是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可以获得更大自由空间的原因。尊重用户的选择权,政府只能提供绿色过滤软件供用户自主决定安装,不应再次出现“绿坝”事件,剥夺用户的自由选择权。

5.合理设置企业责任,充分发挥企业作用

互联网内容规制的对象应该是内容提供商或者内容浏览者,而非网络服务提供商,但是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和接入服务提供商因技术的可行性可以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我国现行立法中的“全部责任”、?“发现违法信息”?等规范尚缺乏可执行性,“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的责任程度是何种范围,都没有更具体的规定。互联网企业是管理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修改相关立法,明确企业责任边界,具有重要意义。

6.正面引导,鼓励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