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股份财务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4:17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1

[关键词]钢铁行业财务绩效主成分分析法评价

一、引言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是需要大量钢铁的,这也决定了钢铁行业是大有发展的行业之一。上市钢铁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板块,也是本行业健康运行和整体发展的代表。因此,它的财务绩效评价问题,对促进国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试图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上市钢铁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公司的财务状况可通过会计报表和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来反映。本文根据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以及结合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从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投资者获利能力五个方面选择了15个财务指标来反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1.运营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就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其实质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产创造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因此,企业营运能力评价是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盈利能力强弱的关键环节。具体指标如下:流动资产周转率(X1)、固定资产周转率(X2)和总资产周转率(X3)。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指标如下:流动比率(X4)、资产负债率(X5)和股东权益比率(X6)。

3.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较强的盈利能力为公司将来迅速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指标如下:主营业务利润率(X7)、总资产收益率(X8)和净资产收益率(X9).

4.成长能力。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需要不断的发展,通过对企业的成长性分析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的趋势。指标如下:主营业务增长率(X10)、净利润增长率(X11)和净资产增长率(X12)。

5.投资者获利能力。公司股东持有公司股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通过对股票投资者获利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股票的股东回报情况。指标如下:每股收益(X13)、每股净资产(X14)和每股资本公积金(X15)。

三、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1.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是把多个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设p个进行综合评价的原始指标:x1,x2,x3…,xp,并假定这些指标在n个单位之间进行比较,则共有np个数据,主成分分析的初始目标是要将这些原始指标组合成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y1,y2…yp,这些综合指标表现为原始指标的线性函数:

可简记为:式中,指标yi互不相关。因为每个新指标yi都是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都是一个新指标。实际上,主成分分析是将p个原始指标的总方差分解为p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yi的方差之和λ1+λ2+…+λp而且使第一个综合指标yi的方差达到最大(贡献率最大);第二个综合指标yi的方差达到第二大,以此类推,一般前面几个综合指标y1,y2…yr(r

2.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步骤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通常,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和数量因大小不同的影响。SpSS15.0在计算过程中将自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运用SpSS15.0计算变量的相关矩阵R、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λ、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并据以确定主成分(即综合指标yi的)个数,建立主成分方程。

(3)根据R的特征值λ运用SpSS计算λ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计算式中的系数(即下面公式中的a1、a2、…、ap)

(4)写出主成分Fi=a1Z1+a2Z2+…+apZp,i=1,2,…,p。并将各单位的标准数据代入方程中,计算出各个主成分的值,再将各个主成分的值代入综合评价值=∑(各主分得分×各主成分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最终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以次评判我国30个上市钢铁公司2008年财务状况。

四、上市钢铁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1.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采集

本文拟对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综合评价,样本的选取应为钢铁行业全部上市公司。从华泰证券交易分析系统来看,2008年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共有30家,(1)攀钢钢钒、(2)大冶特钢、(3)唐钢股份、(4)韶钢松山、(5)本钢板材、(6)太钢不锈、(7)鞍钢股份、(8)华凌钢铁、(9)首钢股份、(10)三钢闽光、(11)邯郸钢铁、(12)武钢股份、(13)包钢股份、(14)宝钢股份、(15)济南钢铁、(16)莱钢股份、(17)西宁特钢、(18)杭钢股份、(19)凌钢股份、(20)南钢股份、(21)酒钢宏兴、(22)承德钒钛、(23)抚顺特钢、(24)安阳钢铁、(25)八一钢铁、(26)新钢股份、(27)马钢股份、(28)广钢股份、(29)柳钢股份和、(30)重庆钢铁。所以本文将选取这30家上市公司来进行评价。

本文所运用的3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数据全部来源于“和迅”网站的数据网页,鉴于篇幅有限,原始数据略。

2.实证分析具体步骤

(1)原始数据标准化。SpSS在调用Factoranalyze过程进行分析时,SpSS会自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所以在得到计算结果后的变量都是指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但SpSS并不直接给出标准化后的数据,如需要得到标准化数据,则需调用Descriptives过程进行计算。具体操作过程运用SpSS15.0中的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Descriptives对话框来实现对30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15项财务原始指标数据标准化,标准化后的数据以Z开头命名。标准数据表略。

(2)运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Factor过程求变量相关矩阵R、特征值λ、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extractionmetho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

extractionmetho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

a5componentsextracted.

从相关系数矩阵可看出一些指标之间相关系数大于0.3,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强的相关关系,证明他们存在信息上的重叠。所以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30家上市钢铁公司财务状况。

主成分个数的判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所有特征值大于1的成份作为主成份;二是根据累计贡献率达到的百分比值来确定。例如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0%,其含义是此前m个成份(新变量)所包含的信息占原始变量包含的总信息的80%,其余m-1个新变量对方差影响很小,认为可以不予考虑,则取前m个成分作为主成份。本文取的是累计贡献率达到84%的前m个变量。通过表1(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可知,提取5个主成分,即m=5。从表2(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可知股东权益比率(X6)主营业务利润率(X7)、总资产收益率(X8)、净资产收益率(X9)、净资产增长率(X12)和每股收益(X13)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流动资产周转率(X1)、固定资产周转率(X2)、总资产周转率(X3)和流动比率(X4)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四个指标的信息。资产负债率(X5)和净利润增长率(X11)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两个指标的信息;每股净资产(X14)和每股资本公积金(X15)在第四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四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两个指标的信息;主营业务利润率(X7)也在第五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所以提取五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所以决定用五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十五个变量。

(3)根据R的特征值λ运用SpSS计算λ的特征向量

前面提到的用五个新变量代替原来的九个变量,但这三个新变量的表达还不能从输出窗口中直接得到,我们可利用SpSS15.0下的“transformComputeVariable”得到这三个新变量的表达,即得到特征向量a1、a2和a3(用表5.4主成分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三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

a1=(0.084,-0.057,-0.016,0.150,-0.320,0.315,0.386,0.421,0.403,0.049,0.091,0.332,0.303,0.220,0.123),a2=(0.408,0.527,0.547,0.347,-0.152,0.163,-0.130,-0.024,

-0.037,-0.070,0.004,-0.090,-0.025,-0.015,-0.233),a3=(0.086,0.101,0.106,-0.206,0.372,0.376,0.220,0.195,0.132,-0.009,0.496,0.160,0.195,-0.271,-0.402),a4=(0.185,0.163,0.198,-0.204,0.199,-0.188,-0.016,-0.012,0.001,0.558,0.183,0.076,-0.208,0.479,0.400),a5=(-0.479,0.114,-0.028,0.444,-0.093,0.112,0.003,-0.074,-0.197,0.501,0.362,-0.057,0.134,-0.290,0.074)

(4)计算综合评价值

根据上面所得出的数据,主成分的计算式为:Fi=a1Z1+a2Z2+…+apZp,i=1,2,…,p。将各单位的标准数据和所计算出的特征向量代入方程中,计算出各个主成分的值(借用eXCeL里的矩阵函数完成计算),再将各个主成分的值代入综合评价值=∑(各主分得分×各主成分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最终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并对其按综合评价值进行排序,即可对上市钢铁公司进行财务综合评价比较,综合评价值得分结果见下图。

五、结论

1.上述综合评价排序中:排在前五名的上市公司分别是:(21)酒钢宏兴、(2)大冶特钢、(26)新钢股份、(19)凌钢股份和(16)莱钢股份;排在后五名的分别是:(23)抚顺特钢、(22)承德钒钛、(17)西宁特钢、(4)韶钢松山和(28)广钢股份。酒钢宏兴以综合指数1.21名列第一,反映了该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该排名次序也与2008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和股票的走势基本吻合。

2.此外,有的上市公司虽然在某个能力方面排名靠前,但是在综合排名时靠后,这说明要提高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能力,应当注重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运营能力等等。所以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的综合评价值排序,客观地反映了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永泓贺思辉编著:综合评价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刘永才: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法与应用[J].电大理工,2005年2月,第1期总第222期

[3]蔡云聂丹丹: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评价[J].中国集体经济财税金融,20073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2

【关键词】杜邦分析体系;上市保险公司;现金流量信息;改造;应用

一、数据假设

假设某上市保险公司(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150000万股,该公司2009年简易资产负债表、简易利润表、简易现金流量见表1、表2和表3所示。

二、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

杜邦分析体系,简称杜邦系统,因其由美国杜邦公司最早创造并成功运用而得名,它是利用几种主要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公司综合经营理财状况以及经济效率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一般来说,利用杜邦分析体系进行财务综合分析时,主要是以杜邦分析图为基础进行的,以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可设计一张杜邦分析图,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杜邦系统的核心是净资产利润率,该指标最具综合性,它表明了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因为净资产利润率反映了公司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以及公司筹资、投资等各项财务活动的效率。提高净资产利润率是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基本保证,同时它也体现了公司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无论是所有者还是经营者都十分关心这一财务指标。本例中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利润率为14.71%,说明该公司2009年股东的投资报酬率还是较高的。

2.全面、直观地反映了净资产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其中资产利润率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杜邦系统强调高资产利润率可以有两个来源,高利润率或高资产周转率或者两者的结合,因此要进一步从盈利能力和资产营运能力两方面来分析。本例中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利润率为1.28%,可见,该公司2009年资产的利用给公司带来了利润,但资产利润率还较低,资产的使用潜力尚未全部挖掘出来。进一步分析,该公司利润率为3.04%,说明公司所获得的收入创造利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资产周转率为0.42%,说明该公司2009年全部资产的综合利用效率较低,总资产的营运能力不强。

3.说明适度的负债经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特别是保险公司本身就是高负债经营机构,只要盈利率大于负债利率,适度有效地增加举债额度,能使保险公司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保险公司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保险公司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本例中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净资产利润率达到14.71%,其主要原因是资产负债率指标高引起的。该公司2009年资产负债率为91.68%,处于高负债经营状况,这很正常,但同时保险公司在举债经营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特别是寿险行业,具有保险期限长期性特点,关心远期比关心近期更重要,而且由于人寿保险业务经营的产品与人的身体、生命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能否保证在未来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是事关保险公司生存的重大问题。与非人寿保险业务相比,人寿保险业务偿付能力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还须进一步进行偿付能力分析。

4.利润率反映了公司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提高利润率是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利润率,一方面要提高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包括已赚保费、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其中重点是要增加已赚保费,因为它具有稳定性、持久性特点,代表了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体现了保险经营的本质;另外,由于保险资金运动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即保费收入后要按保险责任提取各种责任准备金,如何将形成的责任准备金通过资金运用实现增值,增加投资收益,也是提高营业收入的重要手段。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汇兑收益受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影响较大,这两部分属于浮动盈亏,收益稳定性较差,保险公司应注重规避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不含定期存款)、租金收入、手续费收入、咨询服务收入、代勘查收入、代保管收入、担保收入、账户管理收入、第三方管理收入等,保险公司要努力改变盈利模式过度依赖承保盈利和投资收益的现状,积极参与“交强险”、“新农合”、“新农保”、“企业年金”等中间业务项目,进一步开辟新的盈利来源,从单一盈利模式向多元盈利模式转变。要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还需降低营业支出,营业支出包括退保金、赔付支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保单红利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等,保险公司成本费用内容繁多复杂,对当期利润影响较大,如何降低赔款与给付,控制费用,减少保险业务支出,是保险公司应该关注的问题。

5.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资产的使用效率即营运能力,强有力的营运能力既是公司获利的基础,又是公司按期偿付到期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和保证。为此,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分析各项资产的占用数额和周转速度,比如货币资金是否闲置,应收保费是否控制在规定比例内,是否按期收回,保户的信誉及付款能力;固定资产的购建规模是否超标准,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投资是否按期收回,是否获得可观的收益。

综上所述,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是净资产利润率,而净资产利润率是公司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营运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保险公司净资产利润率是建立在良好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营运能力基础上,那么,这种净资产利润率是隐定可靠的;反之,是不稳定不可靠的,保险公司应该抓住这一体系内每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各因素的不断优化,才能使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朝着自我优化的方向发展。

三、引入现金流量信息的杜邦分析体系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数据资料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丝毫没有加以运用。虽然利润指标在财务分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利润指标提供的财务信息质量远远低于现金流量提供的信息,因而导致利益相关者不能准确地评价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在引入现金流量分析后,杜邦系统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公司编制的三种报表,使得财务分析更加全面、综合。以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引入现金流量信息,对杜邦系统进行改进后,其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图2。

根据图2,可以看出:

1.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改进后的杜邦系统在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中增加了营运指数和资产现金回报率。营运指数是公司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比,反映公司经营活动创造或获取现金的能力。该比率越小,说明公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盈利质量越高。资产现金回报率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总额之比,它是对资产利润率的修正,反映公司运用全部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它综合而真实反映了公司资产的利用效果,比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盈利性越强。本例中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营运指数为0.12,比率较低,说明该公司利润的收现能力较强,收益质量高;资产现金回报率为10.99%,比率较低,说明该公司资产获现能力还不高,资产的使用潜力尚未全部挖掘出来。

2.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公司偿付能力。改进后的杜邦系统在反映公司的偿付能力指标中增加了净资产现金回报率和现金债务总额比,使得偿付能力指标更具有现实性。净资产现金回报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资产之比,它是对净资产利润率的修正,反映了由所有者提供的资本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即所有者每一元投资所获得的现金流量,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对所有者投资的回报能力。这一比率越高,说明公司支付能力越强,所有者投资越有保障。现金债务总额比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负债之比,它是对资产负债率的修正,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它从现实的角度,动态地反映了公司经营所得所获现金流量偿还债务能力的大小。该比率越高,说明公司偿付能力越强,反之,说明公司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越小。本例中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现金回报率为125.90%,指标很高,说明该公司由所有者提供的资本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较强,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对所有者投资的回报能力也较强;现金债务总额比为0.11,比率偏低,公司还应增加现金流量。

四、杜邦分析体系在上市保险公司中的改造

引入现金流量分析后杜邦系统和传统杜邦系统相比,信息更全面,但仍然不能反映上市保险公司的特色,如所有者权益股份化、优先股股利的存在等;而且以净资产利润率为核心的指标不完全符合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虽然,净资产利润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所反映的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情况,而单独从它的大小看不出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营业务、非经常性损益、成本费用等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因而无法判断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单独用净资产利润率无法对上市公司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可进一步改造杜邦系统,选用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强的财务指标――每股收益作为核心指标。

每股收益又称为基本每股收益,是指净利润减优先股股利后与普通股总数之比,它是在某个会计年度内平均每股普通股获得的收益,反映了股东原始投资的获利水平,即股东原始投资对公司本期利润的要求权,它会直接影响到股票市价。一般情况下,如果实现每股净收益最大,也就意味着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而以每股净收益为核心指标符合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由于每股收益指标的重要性,许多国家都要求公司在利润表中专门披露这一比率,并且有相应的会计准则加以规范。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也明确规定应将每股收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以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改造后的杜邦系统如图3所示。

根据图3,可以看出:

1.净资产利润率是影响每股收益最重要的因素,从股权投资者角度反映了股东权益报酬。净资产利润率被称为是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便是以其为出发点,解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变化趋势。由此可见,在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中,净资产利润率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主要从资金来源的角度对净资产利润率进行分解,增加了营业收入现金回报率指标。营业收入现金回报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营业收入之比,它是对利润率指标的修正,反映公司每1元的营业收入所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多少,该比率排除了不能收回的应收保费等应收款项的影响,因此较为稳健。通常,该比率越高越好。比率越大说明上市公司坏账越少,偿付能力越强,同时为其正常经营打下坚实基础。本例中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每股收益为1.40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公司净资产利润率达到了14.71%,进一步分析,该公司营业收入现金回报率为26.04%,比率不低,说明该公司利润指标较为稳健。

2.每股净资产是影响每股净收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反映公司保值增值的现有状态,同时也是上市公司股票的理论价格。每股净资产是指每年年末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之比,反映了股东每股投入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资产的质量,在理论上提供了普通股每股的最低价值。每股净资产指标在实践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公司的购并、回购等资产重组活动,均以每股净资产为重要参考指标。本例中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每股净资产为10.16元,比率较高,说明该公司资本实力较强。

3.每股净资产由三个指标构成,即每股现金流量、现金债务总额比和权益乘数。每股现金流量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优先股股利后与普通股总数之比,反映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分派股利的能力。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表示公司的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中所赚得的现金流量越多,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越高。反之,则每股普通股所赚得的现金流量越少,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越低。从短期观点来看,每股现金流最比每股净收益更能显示从事资本性支出及支付股利的能力。通常它比每股净收益要高,正如公司从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通常高于公司净利润一样。权益乘数说明适度的负债经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现金债务总额比反映的是经营活动现金的还债能力。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看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既要还债,又要分配股利,从中可以看出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本例中福安寿险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每股现金流量为12.01元,现金债务总额比为0.11,权益乘数为12.02,总体来看,该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较强,资本结构基本合理。

【参考文献】

[1]侯旭华.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精析――新会计准则下的解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45-351.

[2]郑洪帖.引入现金流量分析的杜邦系统简介[J].财会月刊,2001(2).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3

本文选取了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这五家股份制银行作为样本,对其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利用杜邦分析法为分析工具,通过每股收益、净资产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每股现金流量等指标的绝对值大小、相对变动趋势以及指标间相互关系,对样本银行的盈利能力,营运管理,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四方面进行评价,并找出其比较优势和劣势,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更好的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分析杜邦分析法

theanalysisoftheoperationperformanceofListedCommercialBanksinShanghaiandShenzhen----theUsingoftheDupontSystem

abstract

accordingtothepromisewhenwejoin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thefinancialindustryofourcountrywillopentotheworldineachfieldin2007.attheappointedtime,theforeigncapitalbankwillenjoythesametreatmentasChinesebank.itcausesgreatattentionwhetherChinesebankcouldundergotheforeigncapitalbank’sshockintheconditionoflosingthepolicyprotection,especiallythemiddleandsmallscalecommercialbank.

thisarticleselectsfivelistedcommercialbanksofShanghaiandShenzhen,whichisChinamerchantsBankCoLtd,ChinaminshengBankingCorporation,HuaXiaBank,ShenzhenDevelopmentBankCoLtd,ShanghaipudongDevelopmentBank,asthesampletoanalyzebytheimprovedDupontSystem.throughtherelationsamongRoe,Rae,aU,emetc,wewillgaintheconclusionofmanyaspectsofthesample’s,suchasprofitability,asset’squalityandmanageability.Furthermore,dependsontheconclusion,wewillmakerecommendationsabouthowtoimprovetheconditionofthelistedcommercialbanks.

Keyword:commercialbank,performanceanalysis,theDupontSyste

目录

一、序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三)研究思路1

二、文献回顾1

(一)国外关于银行绩效专题的研究成果1

(二)国内关于银行绩效专题的研究成果2

三、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实用性2

(一)杜邦分析体系介绍3

(二)杜邦分析体系的优势3

(三)杜邦分析体系的不足4

1.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4

2.以权益回报率作为核心指标不能完全体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4

四、研究设计4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杜邦分析体系的构建4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杜邦分析体系的应用6

五、实证分析6

(一)盈利能力分析7

(二)营运能力分析10

(三)资本现状分析11

(四)现金流量分析13

六、结论与建议14

(一)结论14

(二)建议14

参考文献15

一、序言

(一)研究背景

自从我国加入wto,对于民族产业的能否经受住外来资本的冲击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而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是遭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涉及我国银行业的内容,第一:中国承诺五年入世后五年内使境外银行获得充分的市场准入,第二:外国银行可以与中国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第三:在准入后五年,外国银行可以与中国居民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第四:在五年内,地理限制和顾客限制都将撤消。

随着07年的到来,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加快商业化改造进程,外资银行按照我国加入wto协议承诺的时间表,在机构和业务布局的各项准备日益充分。我国金融业将逐步形成自由化竞争的局面。相对而言,在夹缝中生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否保持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并真正获得与其他银行相抗衡的持久竞争力就不得而知了。

(二)研究意义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经营绩效与经营管理水平是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因此,对于经营绩效的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财务报告记载了发生过的经济事项,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可以了解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财务情况和盈利情况,对银行的经营业绩做出评价。更为重要的是,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要通过财务分析结果来显示。因此,对银行经营绩效进行评估,选择恰当的分析体系尤为重要。

本文运用杜邦分析体系为基础,对其进行改良,并运用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绩效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其经营过程中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改善经营管理指明正确方向。此外,杜邦分析体系在银行的运用,还可以丰富和完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因此,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杜邦财务分析,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三)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进行优化与改进,使其适用于对银行业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进行经营绩效分析。然后通过对目前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和优劣势,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的介绍;其次是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对杜邦研究体系的介绍;第四部分是研究的设计、指标的定义;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对五家样本公司的分析,观察股份制银行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现状、现金流量四方面的现状;最后根据杜邦分析体系得出结论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进行总结,提出建议。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关于银行绩效专题的研究成果

国外经济学术界大约于20世纪50年代进行银行绩效研究。早期的研究关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提高经营效率的方法。一般认为,最早研究银行的规模大小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学者是阿赫得夫(alhadeff,1954)。阿赫得夫从加利福尼亚州选取了210家银行(1938-1950)为分析样本,分析出银行存在递增产出规模效率和递减成本规模效率的现象。[1]之后,实证分析方法在斯科威基和麦济(SchweigerandmcGee,1961)、贝尔和摩西(Bellandmuephy,1969)等学者的研究中得以延续。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阿赫得夫的结论,并分析出了银行规模效率的来源,即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分工[2]。以哈姆佛雷(Humphery,1981)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从银行制度入手,运用超对数函数模型,得出总分支行制度较之单一银行制度其规模效应更为明显。目前对于兼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这一问题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经济学界开始研究内部资源配置和银行管理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常采用多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approach—SFa)等分析方法。Dea是非参数方法,SFa是参数方法,两者相比,前者的优点是不需具体函数,从而避免因生产函数的错误而引起问题。而就研究结果而言,关于技术进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两者结论大致吻合。技术进步是由经验、知识的增加和技术创新引起的(Hunterandtimme,1986)[3];athanasiosGnoulas(1997),HerwigLangohr(1998),Josempastor(1999)均讨论技术进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依然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4]

随着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变革,西方学术界逐渐将非财务指标引入到银行绩效分析的研究。Stewart首先将经济增加值(eVa)衡量经营绩效[5];Jeffreg提出用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来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6]。

(二)国内关于银行绩效专题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术界在银行绩效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国外起步晚。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王广谦,1997;黄宪,1997;韩文亮,2000等)。这些研究所使用的多是诸如资产利润率、人均创利率、资产费用率等单要素指标,因此这些研究所能提供的用于银行绩效研究的信息十分有限。

近几年,国内研究开始就如何提高银行绩效的运行机制从不同角度展开探索。张健华利用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找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高莉等应用eVa分析体系来综合系统地分析中国银行业绩效;刘伟等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周春喜利用模糊矩阵法,李志彤等采用统计学中的因了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对向业银行的绩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袁云峰、张波利用平衡计分卡及服务----利润链的思想建立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Dea方法以及乘法原理,使这一体系用于测算银行绩效成为可能。[7]

总体上看,虽然国内研究发展迅速,但研究成果仍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且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无法对银行绩效的改进以及各因素的贡献程度进行全面反映,也缺乏对国有银行与新兴商业银行之间的绩效比较研究。

本文综述以上研究方法后,仍然选用杜邦分析体系作为基础进行绩效分析。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一、财务分析的全面性。把权益报酬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三个二级指标,从而分别从企业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三方面对企业状况全面考察。对于这些二级指标的变动情况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分解的方法加以分析。在具体分析时,如果发现某项指标的变化发生异常,还可进一步分析反映类似问题的其他指标加以辅助分析。这一点是其他分析方法所不具备的。二、客观性。eVa模型和平衡积分卡模型由于引入了非财务指标,因此相对于传统财务指标而言,比较主观化和理想化,其操作性也不强。尤其对于外部报表使用者而言,绝大多数无法对其做出正确判断。三、考虑到目前经济环境,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传统会计利润指标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程度要高于经济增加值等经济利润指标[8]。

三、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实用性

(一)杜邦分析体系介绍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经典方法。这种财务分析方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皮埃尔杜邦和唐纳森布朗创造并首先应用,因而被称为杜邦系统(theDupondSystem)。杜邦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并通过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随着财务分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被越来越多的财务分析者所采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在西方国家较有影响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9]。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进行分解。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净利润率×资产使用率×权益乘数

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pide;净资产;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pide;净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pide;总资产

净利润率=净利润&pide;销售收入

资产利用率=销售收入&pide;平均资产总额。

分解后的净利润率、资产使用率、权益乘数这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放映出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并且透过指标间的关系还能反映表现其内在的联系。(二)杜邦分析体系的优势

1.财务分析的全面性与层次感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主要是从生产经营和财务运作两方面来考虑,并且要求两者互相协调。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正是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组织与分析体现了这一点。从“三力论”的角度来看,把权益报酬率分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三个二级指标,从而分别从企业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三方面对企业状况全面考察。对于这些二级指标的变动情况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分解的方法加以分析。在具体分析时,如果发现某项指标的变化发生异常,还可进一步分析反映类似问题的其他指标加以辅助分析。例如权益乘数是反映企业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若其发生变化,则可以通过短期偿债能力或其他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如有形净值债务率等作补充性的分析判断[10]。如图1中:上半部分分析盈利状况,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绩;下半部分分析资本结构,反映企业财务运作的效绩,层层递进。可见,杜邦分析体系很好的满足了财务分析的要求。

2.财务分析的系统性与联系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事物是具有普遍联系特征的。同样,对于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而言,他们既相互独立反映出不同的内容,又相互联系,体现企业不同方面内在影响。一般的财务分析方法只能片面、割裂的研究问题,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则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各种财务指标内在联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利用了反映经营管理各方面状况的各种基础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一方面使分析者得以从整体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来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另一方面也使分析者对中个指标的分析更具科学性。可以说,杜邦分析体系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3.数据资料的易取得性和可观性

杜邦分析体系的数据资料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根据各国会计准则,企业必须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并对外报告,因而数据的取得比较容易。此外,对于上市公司的报告,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规定了一般的报告格式,并且要求经过专业的会计事务所审计并发表意见。因此相对与一些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其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可比性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杜邦分析体系的不足

1.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杜邦分析体系所运用的指标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作为核心指标的会计利润指标容易被粉饰、甚至操纵,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及盈余质量;其次:现金流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强与会计利润,而因此解决体系缺陷比较好

的办法就是在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比如:一家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可能营业利润为正,但是反映现金获取能力指标却为负数。

2.以权益回报率作为核心指标不能完全体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中,对每股盈余的比较往往比权益净利率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假设普通股股数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每股盈余能更直接的反映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11]

(三)杜邦分析体系的不足

1.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杜邦分析体系所运用的指标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作为核心指标的会计利润指标容易被粉饰、甚至操纵,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及盈余质量;其次:现金流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强与会计利润,而因此解决体系缺陷比较好

的办法就是在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比如:一家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可能营业利润为正,但是反映现金获取能力指标却为负数。

2.以权益回报率作为核心指标不能完全体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中,对每股盈余的比较往往比权益净利率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假设普通股股数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每股盈余能更直接的反映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11]

四、研究设计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杜邦分析体系的构建

鉴于商业银行这个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杜邦分析体系优缺点,本章将对原有的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改造,以使其适用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综合财务评价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在考虑数据可获得性的前提下力求能全面、准确、合理、科学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我们以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作为标准进行设计。

1.核心指标

本文将选用“每股收益”作为核心指标。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对投资者来说,每股收益被看作是企业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的显示器,并成为影响企业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通过公司不同时期每股收益的比较,可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公司纵向、横向的比较,可以认识到公司的管理能力与前期或同行业企业间的差异,从而便于做出更细致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如果实现每股收益最大,也就意味着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因而,每股收益是符合绩效评价的标准。

2.体系框架

改造后的杜邦分析体系由每股收益出发,通过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等式关系进一步构建财务分析体系。其主要框架如图2:

新的杜邦分析体系增加了每股净资产,并通过引入经营现金流量这一中间指标将其分解为“净权益与经营现金流量比”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这两个二级指标。净权益与经营现金流量比反映了银行对股东的保障。比值越小,说明对股东的风险保障能力越强、股本增值越大。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既反映了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又反映了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度,就要借款分红。由于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能够直观的表现出银行经营利润的质量,从而对银行获利能力的分析更加直观,分析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便于公司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通过改造后的杜邦分析体系对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放映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第一:通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的层层递进的分解,可以分析和解释其盈利状况及其原因。第二,通过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可以分析资产管理,营运能力的强弱。第三:权益乘数放映银行的偿债能力。第四:每股现金流量对于公司现金状况有所反映。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杜邦分析体系的应用

1.样本选择

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有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交通移行、浙商银行等。本文选取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五家作为样本:分别是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这五家银行由于己公开上市,其治理结构、运营规范性和财务透明度都相对较高,可以作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对于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这三家银行本文没有将他们作为样本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第一,这三家银行刚上市不久,其三年的财务数据难以取得,并且以前年度的非公开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第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规模与发展背景,历程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有所不同,所以本文不将其列为样本。第三,本文所选取的五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无论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相似,具有足够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2004、2005、2006三年的年报相关财务数据。

2.指标定义

本文的指标定义如下

基本结构: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

=净权益与经营现金流量比×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净利润率×资产使用率×权益乘数

具体指标定义:

净权益与经营现金流量比=年末股东权益&pide;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pide;普通股年末股数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pide;净资产;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pide;净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pide;总资产

净利润率=净利润&pide;销售收入

资产利用率=销售收入&pide;平均资产总额。

五、实证分析

经过对五家银行财务报表数据的处理,得出的分析结果,如表格1。本章节将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公司间的横向比较和不同年份的纵向比较,解读样本银行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等四方面的现状。

表1五家样本银行的杜邦分析结果

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

每股收益06年0.480.380.350.670.77

05年0.380.370.310.180.63

04年0.460.390.240.150.49

净资产收益率06年12.88%19.85%12.51%20.12%13.57%

05年15.93%17.48%12.33%6.97%16.01%

04年15.06%15.79%10.58%6.19%14.29%

总资产收益率06年0.85%0.61%0.36%0.53%0.53%

05年0.59%0.54%0.39%0.16%0.48%

04年0.57%0.51%0.37%0.15%0.47%

净利润率06年18.68%13.29%14.47%18.26%11.22%

05年15.68%11.35%9.34%4.13%11.58%

04年15.79%11.35%9.39%3.48%11.52%

资产周转率06年4.56%4.59%2.51%2.91%4.73%

05年3.75%4.75%4.18%3.93%4.17%

04年3.60%4.45%3.93%4.19%4.06%

权益乘数06年16.9336.2838.2340.2527.90

05年29.7536.0434.0745.4536.91

04年28.9034.5131.6743.6133.72

每股净资产06年3.751.902.773.335.67

05年2.382.132.492.593.97

04年3.052.492.292.413.45

净权益与经营现金流量比06年0.770.470.310.871.17

05年0.901.01(1.59)(1.18)2.69

04年3.18(0.85)0.580.662.75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6年4.844.049.023.814.87

05年2.632.11(1.57)(2.20)1.47

04年0.96(2.91)3.953.621.26

(一)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杜邦分析体系中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四个指标。这四个指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揭示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图3-图6分别是他们近三年的趋势图。

我们首先对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五家银行每股收益水平三年来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其中浦东发展银行的每股收益近3年一直位列五家样本银行之首,06年更是达到0.77;深圳发展银行是06年的增长幅度最大,由05年的0.18上升到0.67,增长了272%。再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如图4所示,整体呈上升趋势,与每股收益分析的结果相同。Roe衡量了股东权益账面上的收益。在这个指标中,能够体现其盈利能力、经营效率、财务杠杆和税收管理。[12]截至06年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较高接近于20%,其余三家接近13%。

为了揭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表现,我们将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比较对象。表2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06年Roe指标值。06年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Roe均值为14.72,五家样本银行的均值为15.79,从综合指标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强于国有商业银行。

表2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本回报率分析结果

项目建行中行工行

2006.6.302005.12.312006.6.302005.12.312006.6.302005.12.31

股本回报率15.6721.5912.8712.5215.6114.68

根据杜邦分析体系,我将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为总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其中总资产收益率反映了样本银行的剔除财务杠杆后的获利能力。由图5可知,招商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最高,达到了0.85%。深圳发展银行06年增幅最大,这点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结果一致。表3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数据,均值为0.85;而样本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58。显然弱于国有商业银行。

如图8所示,民生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的资产周转率三年内始终十分稳定,并保持着同业中的领先水平。而招商银行06年资产周转率有大幅提高,三家银行都保持在4.5%以上。相对应的是华夏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06年分别下降到2.51%和2.91%,华夏银行下降比例尤为明显,达到了40%。从资产周转率水平来看,民生、招商和浦东发展银行显然较好地运用资产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三家银行的营运能力较强,管理层对资源的配置合理。而华夏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资产盈利能力较弱,且相对于04,05年大幅下降。

为了验证杜邦分析体系的结论,我们做了进一步分析。通过五家银行的年度报告,我们对其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比例进行研究。不良贷款率指不良资产占银行总贷款额的比例数据,这个指标从资产质量的角度反映银行的营运能力。表4是三年来五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表4样本银行资产管理指标分析结果

06年(%)不良贷款率资产流动性比例

招商银行2.1251.10

民生银行1.2351.42

华夏银行2.7363.38

深圳发展银行7.9845.99

浦东发展银行1.8344.24

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民生的不良贷款率控制的最低为1.23;浦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也保持较低水平分别是1.83和2.12;华夏的不良资产率稍高为2.73;深圳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很高,竟然达到了7.98。根据其报表披露,主要原因还是历史遗留不良资产过多所致。目前深圳发展银行正加紧对其不良资产进行清理,相对于05年末的9.33,06年已经下降了17%。资产流动性比例是指流动性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的比例,它是用来衡量银行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的指标,反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合理的资产结构应该是在保持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掘资产盈利能力。06年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均值在50%左右,只有华夏银行为63.38,相对其他三家银行过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华夏银行的资产周转率较低,只有2.51。说明华夏银行过于注重资产的流动性,从而使的资产盈利能力不足。

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流动性比例分析得出的结果与杜邦分析体系的结论一致: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这三家银行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比例的前提下,也保证了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较强。华夏银行过于注重资产流动性,导致盈利能力不高。深圳发展银行受不良贷款的影响,降低了其整体资产的获利水平,相对而言营运能力较弱。

对样本进行内部比较之后,我们再将样本总体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对比。表5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水平:

表5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析结果

不良贷款率2006年2005年2004年

建行3.513.843.92

中行4.044.625.12

工行4.104.6921.16

由表5可知:总体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较高,均值为3.88;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值为3.18,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在资产质量控制能力上要强于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周转率、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流动性比例的分析结果基本一直,本文不再对另两个指标进行总体对比。

(三)资本现状分析

杜邦分析体系中权益乘数随银行资本重组程度有所体现。图8是五家样本银行的权益乘数趋势图。

通过图8可以发现,近3年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了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其余三家的权益乘数全部下降。招商银行06年比05年下降了76%,下降幅度最大。06年的比值为16.96。民生银行06年与05年基本持平,华夏是唯一一家上升幅度较大的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绝对值最高,06年为40左右。对于权益乘数这个指标,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第一:上文已经提到,作为Roe的组成部分,权益乘数反映的财务杠杆能够拉升Roe的比值。权益乘数越高,其Roe提升越明显。第二: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从这个公式看出,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同方向变动。随着权益乘数增加,负债越来越高,不仅影响偿债能力,还会导致营业收入的变动会被财务杠杆放大,相应的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为了进一步分析其资本充足度,我们对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进行分析。表6是五家样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

表6样本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结果

06年资本充足率(%)05年资本充足率(%)

招商银行11.409.01

民生银行8.128.26

华夏银行8.288.27

深圳发展银行3.713.70

浦东发展银行9.278.04

由表6可以发现,招商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高,分别为11.40%和9.27%。主要是由于这两家银行年内都发行了新股核心资本。招商银行2006年9月22日在香港联交所公开发行22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浦发银行则在2006年11月16日a股市场增发新股439882697股,募集资金59.10亿元,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发行新股提高了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使股东权益大幅增加,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然而另外三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却并不理想。尤其是深圳发展银行,资产充足率只有3.71%,远远低于8%的标准。而民生和华夏虽然达到了标准,但是仅仅只有8.12和8.28,处于合格线的边缘。这不仅限制了其发展业务,扩张存贷规模,而且一旦出现收入波动,过高的财务杠杆将会加倍放大其影响。

对样本本身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同样将其作为整体与国有商银行进行对比。表7是国有银行资产充足率的水平:

表7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结果

名称项目监管标准2006年6月30日2005年12月31日2004年12月31日

建行核心资本充足率≥410.7711.0811.29

资本充足率≥813.1513.578.57

中行核心资本充足率≥410.638.088.48

资本充足率≥812.4010.4210.04

工行核心资本充足率≥48.978.11不适用

资本充足率≥810.749.89不适用

比较表6和表7中的数据就可以明显感觉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偏低,尽管招商银行达到11.40%,但是另外四家全部低于10.00%,其中包括年内刚增发过新股的浦东发展银行。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均值为8.16%,比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均值12.10%低了4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通过发行新股,海外融资,剥离不良资产等手段摆脱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困扰之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却出现这个问题。

(四)现金流量分析

所谓现金流量分析是指对现金流量表上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杜邦分析体系中每股现金流量指标对现金流量状况有所体现。图9是五家样本银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的趋势图:

从图9中可以看出:06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金流量状况普遍提升。其中以华夏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升幅为最大。华夏由原来的-1.57上升到9.02,是05年的6倍之多,深圳发展银行也提高了近2.7倍,而且这两家银行05年的现金流量都是负数。其他三家: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近三年稳步上升。一般来说现金流量可以从侧面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并分析其盈利的质量。06年银行业整体表现优良,利润增长显著,因此其现金流量状况普遍良好,五家公司全部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各家银行的状况又有所不同。深圳发展银行06年净利润增长319%,经营现金流量增长为270%。通过报表发现06年深圳发展银行减少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这对利润会有提升,但并不增加现金流量。华夏银行的现金流量增长率达到9倍,,主要是由于存款增加较快,2006年公司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增加较多,净流入现金593.52亿元。总而言之,现金流量的增加表明主营业务收入回款力度较大,产品竞争性强,信用度高,发展趋势良好。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运用杜邦分析体系,我们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了解了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的状况。本章,我们将对其经营绩效进行总结评价,并有针对性的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结论

第一:股份制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已经逐渐落后于国有商业银行。06年净利润率指标样本银行已经落后于国有商业银行,只是由于财务杠杆的拉升作用才使其Roe指标仍处于较高水平。从发展历史来说,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一直具有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但是近几年,随着业务增长和存贷规模的扩张,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此外,由于收入结构不合理,过多依靠利息收入业务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净利润率的提升缓慢,甚至下降。反观国有商业银行,其近几年的股份制改革颇为成功,非盈利资产与不良资产剥离后总体盈利能力有很大提升。加上其营业机构数量众多,所以发展零售业务与中间业务迅速。净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有大幅提升。此消彼涨,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再具有盈利能力方面的优势。

第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足。通过权益乘数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我们可以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增加速度没有跟上其业务扩张的速度。导致其资本充足率徘徊在8%。民生银行06年甚至一度跌破过这一底线。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发行新股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其已经有较大差距。这对于今后的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显然不利,发展潜力就会弱于国有商业银行,从而削弱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第三:股份制商业银行营运能力较强。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资产质量的控制、资产流动性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要强于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不良贷款的控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本身没有太多历史包袱,加上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在防范不良资产发生方面也做得比较成功。

(二)建议

通过以上结论,本文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出以下建议:

第一,调整收入结构。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表明,中间业务由于适应个球金融市场发展的走向,符合银行业拓宽业务领域、提高盈利能力的需要,已日益成为国际银行界拓展收入的主渠道。在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利润中,以资产和负债等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务的利润正在收窄。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虽然快速增长,但占比依然较低。相比国有银行,增长不高。受制于网店的限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上竞争不过四大国有银行,所以应该将目标定位于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比如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此外,由于表外业务市场广泛、利润丰厚,而且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和信用制度的逐渐全面建立,金融市场的逐步健步规范,混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放松,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防范风险的需要,开发出一些知识、技术含量高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第二,建立严谨的产品定价机制。如果说调整收入结构是大势所趋的话,那么建立完备科学的定价机制也是势在必行。我国正逐步走向利率市场化,这意味着国家取消对存贷款价格和存贷款利差的政策保护。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合理确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这将是银行经营的关键所在。并且,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丰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如何确定这些新产品的成本,也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外的商业银行通常还要求成本管理会计能够对客户的盈利能力给予分析和评价,以做出是否应该维持、增加或收缩与该客户的业务关系的决策。可以看出,要真正是产品定价合理,必须在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会计的前提下,确定责任目标和建立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内部各责任中心的资金有偿使用。可在国家利率政策框架内,以基准利率为依据,在标准成本的基础上,考虑资金供需各方的利益,加上一定的毛利率,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二级分行为单位,统一价格制定办法,实行统一的价格体系,有利于各责任中心灵活调度资金。

第三,加强资产管理。由于近几年的快速成长和信贷规模扩张,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保持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并将不良贷款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对银行的可持续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长期发展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加强自身盈利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对于已有不良资产,应该加大清收、核销和处置力度;对于信贷业务,应严格控制新增贷款的信贷质量、生成良好的机制,加强对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合理控制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在经营活动中严格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保持存贷款的期限结构一致,从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出现。

第四,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作为服务业其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本,要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是离不开团队合作的。显然,团队的打造有赖于相应的企业文化,使价值观念深入职工的内心深处。按西方的权威定义,企业文化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正式文化,通过规章制度体现;二是非正式文化,指职工之间相互模仿的现象,对员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技术文化,来自于经营技术和方法,通过人们的解释和理性分析发挥导向作用。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与市场机制相符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建立企业先进的文化,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能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作用的用人机制。通过强化银行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以价值最大化思想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为其良性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Davidaalhadeff,“CompetitionVersusBankingFactors”,SoutherneconomicJournal,Jan1954,p211

[2].irvingSchweiger&JohnSmcgee,“ChicagoBanking”,theJournalofBusiness,Jul1969,p203

[3].Hunter&williamC&timme.StephenG,“SomeevidenceontheimpactofQuasi-FixedinputsonBankScaleeconomyestimate”,economicReview-FederalReserveBankofatlanta,may/Jun1991,p12

[4].刘洁:“中国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绩效差异的实证分析”,jryj.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07

[5].StewartBennettG,《theQuestforValue》,《HarperBusiness》,1991,p142

[6].JeffreymBacidore,“theSearchfortheBestFinancialperformancemeasure”,Financialanalysis1997,p53

[7].袁元峰张波:“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12期,28页

[8].陆正飞施瑜:“从财务评价体系看上市公司的价值决定”,《会计研究》,2002年第5期,61页

[9].姚项军:“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我国应用问题研究”,《四川会计》,1999年第11期,23页

[10].王志超:“试论杜邦系统的改进”,《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第5期,93页

[11].胡文献:“基于上市公司的杜邦财务分析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04年12月,第12页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4

截止到2006年底,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近一年的时间、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实施不到一个月,已有170多家上市公司制定了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并已有40多家上市公司正式实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在已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中,除华侨城、深万科和宝钢股份等少数公司采取限制性股票外,其他公司大都采取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对股票期权的三个关键问题做了明确规范: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股票期权的确认、为行权而回购股票的会计处理。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特点分析上述三个方面规范的可行性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关于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

我国准则规定股票期权不得采用内在价值计量,而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与世界主流会计准则的规范是一致的。对于特定公司的特定股票期权方案而言,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因此,应采用“估值技术”进行计量。股票期权定价的可靠性取决于以下两个要素:各个估计参数的可靠性和计量模型的适用性。为保证估值的可靠,《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第52条规定:采用“估值技术”进行计量时,对于无风险利率、预期的股票价格波动率等参数“应当尽可能使用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工具定价时考虑的所有市场参数,……尽可能不使用与企业特定相关的参数。”对于采用什么模型作为“估值技术”,《股份支付》准则和《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均未做出明确规定,《股份支付》准则只在第14条中要求企业表外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由此推断,作为可靠计量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另一个要素――计量模型是由企业自己选择的。

估值模型种类繁多,相同的参数置于不同的模型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股票期权费用化的会计方法下,对于微利行业的企业来说,选择不同的模型估值将成为企业盈亏的重要因素。这无疑使企业产生利用估值模型操纵利润的动机。尽管美国FaSB只推荐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和二项模型,但这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是相差很大的。例如,股票当前价格为50元,行权价为50元,期权预期期限6年,无风险利率7.5%,预期波动率30%,预期股利率2.5%,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计算出的每股期权价值为17.15元,而用二项模型计算的每股期价值为17.26元。如果企业授予高管人员8000万股股票期权,则报酬成本相差880万元。在我国,如果准则允许企业任意选择估值模式,后果则是令人生畏的。

为此,笔者对实践中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提出以下两项建议:一是准则指南或解释明确规定允许企业选用估值模型,减少企业随意选择的空间;二是将要求报表附注中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做出更详细的规定:采取的估值模型、模型中无风险利率的数据来源、预期股票价格波动率的测算方法、预期股利率确定依据、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其遵循情况等。如果准则、准则指南或解释能够就上述两方面进行详细规范,则能大大提高股票期权价值确定的透明度、压缩价值中的操纵空间以及提高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可信度。

二、股票期权的确认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争论一直较激烈,概括起来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表外披露而不作为表内项目确认;二是在表内作为费用确认;三是在表内作为利润分配事项确认。安然丑闻迫使人们摒弃美国实务界长期秉承的在表外披露而不在表内确认的做法。但是股票期权在表内确认为费用还是利润分配,不仅理论界存在着争论,我国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也相互矛盾。例如,按《股份支付》准则第6条的规定,股票期权按“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的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也就是说,授予的股票期权的价值确认为费用,同时增加所有者权益,等高管人员按行权价购买公司回购的股份时,将行权价与回购价的差额冲减原先计入费用而形成的资本公积。其实质是将用于激励的资金作为报酬列入费用。《公司法》第143条规定,将股份通过回购奖励给本公司职工,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关于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6]67号文件),提取激励基金回购公司股票授予员工的,应作为税后利润分配进行会计处理。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我国现有法规体系下,无论是股票期权还是限制性股票,为了向高管人员支付股份所需的资金有两种列支方法:费用和税后利润。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分歧,关键在于向职工支付股份的性质界定:是激励性的,还是报酬性的?《公司法》第143条以及《关于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将支付给职工的股份定性为奖励,而《股份支付》准则将股份支付定性为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而支付的报酬。尽管《股份支付》准则第2条将对职工的股份支付解释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的交易,但对授权后不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准则将等待期区分为规定服务期间和达到规定的业绩条件。由此可见,准则并非认为所有的股份支付都是报酬型的,但从会计确认的角度讲,无论是报酬型的股份支付还是激励型的股份支付,股票期权的价值统统在费用中列支。

准则的这种规范与《公司法》第143条以及《关于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是否相矛盾呢?从表面上看,两种有本质区别。但如果即将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将股份支付区分为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而统统将其在税后列支或者统统将其在税前扣除,则所有的股份支付均计入成本费用,还是均计入税后利润,对最终的留存收益是没有影响的。例如,某公司2007年税前利润总额为7500万元,其中列支股份支付的成本5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如果即将颁布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股份支付在税后利润中列支,则500万元的股份支付会计上无论是列作费用还是在税后利润中列支,均不会影响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最终的留存收益。计算如下表。如果所有的股份支付,税法都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那么,会计上无论确认为费用还是利润分配,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最终的留存收益也是一样的(为简便起见,在此不列表重述)。

如果即将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将股份支付区分为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而采用相同的税务处理,是否可以说会计上无论列作费用还是有税后利润中列支都能得出相同的经济后果呢?回答是否定的。两种处理方法下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最终的留存收益相同,并不等于两种方法产生相同的经济后果。从上表不难看出,作为费用列支还是作为利润分配项目,净利润是不同的(两者的净利润差异数恰好是股份支付数)。我们知道,净利润是十分重要的会计指标,净利润不同意味着两种处理方法下的以净利润为计算基础的所有财务指标都不相同,如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和每股收益指标等。

准则不区分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均采用费用化做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无论报酬型股份支付还是奖励型股份支付都是报酬的构成部分,这种不加区分而将其全部计入费用的做法有效地避免了人为操纵利润从而改变以净利润为计算基础的诸多财务指标;二是所有上市公司对两种类型的股份支付均采用费用化的做法不失去净利润指标的可比性。但是,如果将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分别确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至于区分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可能产生的利润操纵,我们可以通过在即将的准则解释中进行两者间的明确界定,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来解决。

三、行权的会计规范

在现行法规框架下,上市公司通常通过股票回购来满足主管人员行权和支付限制性股票的要求。会计准则规定:公司为实施股权奖励而回购的股票作为库存股处理,对库存股的核算采用成本法而不采用面值法。

(一)成本法对公司财务指标的影响

《股份支付》准则对股权激励条件下股份回购做出了明确规定:公司回购的股份在转让前,作为库存股管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同时,《股份支付》准则还对库存股的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库存股不得参与公司利润分配,公司应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备抵项目反映。这就意味着库存股属于所有者权益科目,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是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同时减少。下面笔者将通过实例对此种情形下公司的一些重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明晰按股权激励计划进行股份回购所带来的一些影响。

例如,2006年12月,a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07年1月1日,公司向其6名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00股股票期权。行权条件是,2007至2009三年中,公司净利润每年增长1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行权价格是每股每股6元。同时,我们做如下假设:该公司发行在外股票总数为100万股,股本为100万元,初始发行价格为4元,2007年1月1日股票市价为6元,假定公司预计2009年12月31日激励条件可以实现,于是2009年1月31日进行了股份回购,此时股票市价为10元,共回购6万股流通股。公司2006年净收益为200万,报告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30万。

1.每股净收益的影响

公司在2009年1月31日股份回购时,应借记“库存股”,贷记“银行存款”,金额为600,000元,在2009年年报中库存股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备抵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的规定,每股净收益=2,000,000元/(1,000,000股-60,000股×11÷12)=2.12元。如果公司不存在因股权奖励而发生的股票回购,每股收益应该为2元(2,000,000元/1,000,000股)。由此不难看出,《每股收益》准则不将因股权奖励而短期回购而产生的库存股视为发行在外的股份,每股收益计算公式的分母不将包括在内,据此计算的每股收益与不考虑库存股情况下的每股收益差0.12元。

2.控股权结构的影响

公司出于股权激励而进行股份回购,形成了库存股,而库存股不视为发行在外股份,那么公司原持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均发生了变化,假设B公司原持有上例中a公司47500份股票,持股比例为4.75%,而a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之后,其持股比例变为5%(47,500/945,000),按照法规规定,B公司此时必须进行相关披露,而B公司持股比例的增加并不是主观的。对B公司而言,这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行为。毕竟a公司此次股份回购并不是为了注销股份,而只是暂时性持有。

假设2009年12月31日达到行权条件,管理层全部行权,公司股份总数依然为1,000,000。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2009年每股净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控股结构的变化并不是因为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而产生,而是由于公司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所采用的账务处理方法所造成的,本质上是由于因为“库存股”会计科目的所有者权益属性及其对所有者权益的备抵所导致。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股份回购的本意只是为获取激励管理层的标的物,是薪酬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仅仅因为管理层激励方式不同而对公司重要的财务指标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公司对管理层激励方式有自由决策权的前提下,则很难否定公司采用股权激励支付管理层薪酬方式同时也带有其他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假定公司是进行纯粹目的的股权激励,没有其他任何意图,那么由于股份支付的报酬形式使得公司重要财务指标被动地发生变化,也是不合理的。

(二)对股权激励引起的股票回购账务处理的思考

总而言之,《股份支付》准则对库存股科目的定性是使得差异存在的最关键因素。实际上,大多数发达资本国家对于库存股的性质都认定为所有者权益,之所以不认定为资产,主要是因为:首先,股票是股东对公司净资产要求权的证明,而库存股不能使公司成为自己的股东、享有公司股东的权利,否则会损害其他股东的权益;其次,资产不可注销,而库存股可注销;最后,在公司清算时,资产可变现而后分给股东,但库存股票却并无价值。但是,股权激励条件下的股份回购与其他目的股份回购性质完全不同,它只是公司基于回购成本的考虑而提前回购导致被动地短期性持有自己的股份,持有期间具体说来就是回购日至行权日这段时间,低于一年。在公司无注销股份意向和持续经营假设下,上面三条理由对于实施股权激励而回购公司股份是不成立的。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5

摘要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前期的财务规划在中小企业的运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前期的具体财务规划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符合实际政策要求及企业运营需求的针对性措施,对中小企业预防财务风险、规划创业板上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前期财务规划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金融市场变化极大,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上升,其在创业板上市前的财务规划成为国内企业关注的重要话题。中小企业上市前期的财务规划既要考虑到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到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

二、创业板上市前期具体财务规划

企业在准备上市之前,应从财务、经营、组织等多个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虽然与主板相比,创业板对中小企业上市的财务要求相对较低,但是要保证在公司股权构成、法人治理结构、财务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满足上市要求,中小企业仍需做大量前期工作,准备时间较长。因而,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前期应做好详尽、仔细的计划,尤其是财务规划,完善财务准备工作是中小企业上市前期务必应做好的。

(一)构建上市前期财务工作领导小组

企业在上市前期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就是成立专门的上市筹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做好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统筹管理、全局掌控,应由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从各部门尤其是财务部中选出优秀人员进入小组,成立专门的上市办公室。领导小组要做好上市工作的日程规划,科学、合理安排企业上市的财务运作,制定企业的财务重组与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计划并予以实施执行,对上市前期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二)健全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监督,优化企业上市前期财务规划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的运作的重要环节。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投资的风险。中小企业业务规模不大,人员数量不多,在运作管理上容易陷入随意性,在公司治理、日常管理上缺乏科学规范化运作,也容易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应该加强规范化运作,尤其是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可以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赢得资本市场认可。

此外,企业上市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积极规划、整合、优化企业上市的财务状况。关于拟上市公司在成长率、营业收入、净利润、股本等财务方面,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上给予了相应的指标,拟上市企业应符合规定的基本条件。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财务问题,存在着财务预算、决算不够规范的现象,因此企业在准备上市过程中,根据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进一步合理、合法地整合企业财务状况,及时进行优化、追溯、调整,展现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通过有效组合、统筹协调等因素来构成企业的发展基调,保证企业偿债能力足够、资源合理配置和经营收入增长,为实现中小企业上市财务指标做好充分必要的基础条件。

因此,在优化企业上市前期财务规划方面,健全企业财务规章制度是前提。同时,要强化企业的财务监督能力,从内部财务分析到股市分析,对每一个涉及财务规划的环节都要做到科学规范。同时,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优化企业上市前期的财务状况。另外根据财务结构及比率,如从资产负债率流通比率、速动比率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根据应收账款、存货、经营性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对比分析公司的收入质量。

(三)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效果

中小企业上市的内在要求就是,调整、制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管理体制上,都不是十分完善、成熟,由于其成立不久、规模较小或是其他一些原因,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十分健全。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快建立健全严格、规划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更好的规避投资者的风险,同时也能保证企业自身健康、持续的向前发展。

另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制定具体的内部会计控制实施措施。创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而具体的实施措施则是内部会计控制得以发展的有效保障。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有效结合企业特点,积极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断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进一步促使企业实现上市目标。

(四)制定企业财务重组与股份制改造计划

中小企业上市前期应做好的重要准备工作,就是设计与实施企业的财务重组与股份制改造。我国中小企业在刚成立时大都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必须转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才能申请上市。因此,中小企业在上市前期的首要准备工作就是做好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仅仅是公司形态的变化,因此除国务院批准采取募集方式设立外,在变更时不能增加新股东,但可在变更前进行增资或股权转让。

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通常情况下都会涉及到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公司治理结构重组等问题。而重组工作十分复杂、专业,企业必须依照创业板上市的基本条件、上市公司的治理规定进行重组工作,时刻关注近期正式颁布的各项配套管理规定,不断从上市的实现、盈利的水平、经营的要求、企业增长、股本要求等各个方面做好全面而有效的财务规划,保证企业在整体上符合上市公司的财务要求。

三、结语

企业上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中小企业应将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战略目标的起点,做好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财务规划,组建上市筹备领导小组、优化企业上市的财务状况,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效果、制定企业财务重组与股份制改造计划,从而保证企业实现上市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志春.创业板市场ipo规则的财务特点及中小企业的财务策划.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5).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6

【关键词】财务危机股权结构董事治理高管薪酬

一、引言

由于企业体制的转轨,上市公司理财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营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必须时刻警惕本企业以及其他有关企业的危机问题。财务危机是一个动态系统,只有认真地分析和探讨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找出其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识别财务危机,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测、防范和控制。因此,企业财务危机研究仍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关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结合前人研究基础并结合国内实况本文界定,公司治理既是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人等所组成的组织结构。又是明确了企业是为谁服务,企业的决策层怎样做出决策,投资人、经理人、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怎样分担风险和分配利益的制度安排。

财务危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及实际情况,一般都是利用上市公司St(因“财务异常状况”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制度)界定为财务危机公司。本文对财务危机界定是企业在日常运营活动中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资本所有者的要求,明显无力支付到期债务的一种现象。

二、公司治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分析

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是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高管激励及内部审计四个方面,本文也将从这四方面分析公司治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

(一)股权结构对财务危机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既包括有哪些所有者,又包括每个所有者股份所占的比例。将从股权的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两方面进分析其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指的是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他们拥有足够的经济理性来监督经理人员,运用投票权来影响公司的战略投资决策,并通过这一系列行为来达到保护自己的投资的目的。大股东通过阻止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公司的价值,从而提高股东的监督管理者行为,对公司财务产生有利影响。

股权制衡指的是公司存在着少数几个大股东之外及其他大股东,其他大股东也参与着公司的经营决策。如果能够存在几个控制权相当的大股东相互制衡,就能有效地限制大股东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现象,有效的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及绩效,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相应的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二)董事会治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

董事会的重要职责是对内部人实施控制,独立性被认为是董事会发挥其监督效力的较为重要的因素。董事会规模对公司财务危机存在一定影响。其独立性取决于总经理与董事长是否两职分离和独立董事比例。

小规模的董事会在制定战略决策方面其效率更高,对市场变化能做出更快的反应,从而更好地降低了公司的风险,能有效解决决策不及时问题并对阻止“内部人控制”现象发生上更有效,降低财务危机句发生。

上市公司股东、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独立董事获得了公司决策控制权,能够对经理层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并客观评价经理层的业绩。尤其在我国特有的股权结构特征下,独立董事制度无疑是制衡和约束大股东行为的有力机制,大大削弱了内部人控制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决策的科学化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若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脱离自身的利益而比较客观地去考虑问题这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还不错,那么它在同公司董事会讨价还价的博弈中就会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两职分离能够加强董事会对公司控制的独立性,降低财务危机发生。

(三)高管激励对财务危机影响

高管激励将能够降低成本,使管理人员的目标和股东目标趋于一致,本文主要从持股激励及薪酬激励两方面来分析。

风险补偿理论认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属于风险回避型,当高级管理人员不持有公司股份时,他们选择投资项目的标准是以风险大小为标准的。让高管持有股份一定股份会将公司管理者经营公司的风险补偿与公司的经营绩效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价值会大大提升。

高管的在职消费降低薪酬激励的作用,体现着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企业的薪酬激励存在的一些缺陷,但合理的薪酬激励会促使高级管理者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合理的薪酬激励会促使高级管理者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四)内部审计

从公司整体组织架构而言,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接受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监督,并通过审计委员会不受限制地接触董事会。可见,审计委员会是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桥梁且审计意见的类型对财务危机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审计委员会对于保障财务报告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出具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是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促进公司科学决策并有效提升业绩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审计意见是企业外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关于企业将要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意见。由于财务危机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远远高于非财务危机公司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因此被出具审计意见类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起到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7

2016尽职调查报告范文一:

按照律师工作方案,我们对目标公司进行了尽职调查,先后到南明工商局和金阳开发区管委会,南明区房屋管理局等部门查阅了目标公司(贵阳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档案材料,房屋产权登记材料;到目标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并与目标公司股东、高管人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律师审查了以下法律文件:

1、目标公司章程、历次章程修正案;工商档案材料

2、历次股东会决议;

3、历次股东出资、增资验资报告;

4、目标公司20**年5月财务报表;

5、20**年5月17日中和信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

6、房屋产权证、机动车产权证;

7、员工劳动合同;

8、20**年6月12日目标公司股东会决议;

9、20**年6月12日,目标公司《股东放弃股份优先购买权声明》;

10、20**年6月12日,目标公司《股权出让方的承诺与保证》;

11、目标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

12、20**年6月13日南明区工商局出具的《私营公司基本情况(户卡)》。

一、关于目标公司名称的变更

目标公司名称曾先后做过三次变更:

20**年5月10日,公司成立时,其名称为贵阳市某某安全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20**年10月15日变更为贵阳市某某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20xx年11月名称变更为贵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即现在使用的名称。

由于目标公司名称的变更导致其房屋产权证、机动车辆产权证等证件上产权人的名称与目标公司的名称不一致,但这并不会对目标公司股东转让股权构成法律障碍。

二、关于目标公司股东变更的沿革:

股权转让的主体是股东,而目标公司的股东从设立之初到现在曾做过以下5次变更:

(一)、目标公司成立于20**年5月10日,注册资本10万元人民币,当时公司有2名股东:

贵州某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8.4万元人民币,占84%股份;宋某,投资1.6万元人民币,占16%股份。

(二)、20**年5月8日,进行股权转让和增加注册资本。

贵州某某集团公司将其持有的股份分别转让给王某(占40%)、何某(占40%)、宋某某(4%)

宋某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宋某某(16%)

原股东不再持有公司股权,3名新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分别为:

王某40%、何某40%、宋某某20%。

注册资本由10万元增加至30万元,增资部分由3名股东按持股比例缴付出资。

(三)、20**年10月15日,股东宋某某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分别转让给股东王某、何某,股权转让后,股权结构如下:

王某持股比例50%;何某持股比例50%。

(四)、20**年1月3日,王某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孙某(50%),注册资本增至300万元人民币。增资270万元,由何某、孙某分别出自135万元,持股比例各占50%。

(五)、20**年6月12日,孙某将其全部股份分别转让给王某某(占35%)、何某(15%),股权转让后,股权结构为:何某占65%、王某占35%。

(六)、20**年10月14日,王某某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35%)转让给何某。

目标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0万元,增资200万元由何某、田某分别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何某占85%;田某占15%。

至20**年6月11日,目标公司的股东仍为何某(占85%股份)、田某(占15%股份)。

也就是说,目标公司现在的股东是:何某、田某,只有他们才有权与贵研究所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具备合同主体资格。

三、关于股权转让方所转让的股权

从工商登记材料看,上述股东所持有的股权没有被司法机关采取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也没有进行质押,其对外转让不存在权利瑕疵。

经与转让方沟通,其称所转让的股权没有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也不存在质押等股权转让限制,并承诺和保证一旦所转让的股权存在上述强制措施或限制,则应无条件赔偿股权受让方的全部经济损失。

四、关于目标公司股东出资是否全部到位,是否存在瑕疵

经查,目标公司股东的各次出资、增资,均采取现金出资方式,验资报告显示现金出资已全部到账,不存在瑕疵。

五、关于目标公司的章程、合同对股权转让的限制

章程、合同对股东对外转让股权不存在特别限制约定。20**年6月12日,目标公司的股东召开股东会,股东何某、田某均同意向某工程科学研究所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

六、关于目标公司的资产

目标公司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机动车和其他办公设施、对外投资、其他应收款和货币资金。

(一)、房屋

1、目标公司对房屋享有所有权。

房屋共有五套,均已取得房屋产权证,其中有2套房屋被抵押给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贵阳市支行,抵押情况如下:

信诚大厦1-20**室:

房屋产权证记载:他项权利范围130.17平米,权利价值48万元,抵押期限:2007-9-27至2012-9-26。

信诚大厦1-2011室:

房屋产权证记载:他项权利范围202.54平米,权利价值73万元,抵押期限:2007-9-27至2012-9-26。

2、上述房屋不存在被司法机关采取查封等强制措施。

经向南明区房管局进一步调查取证,上述房屋产权清晰,均为目标公司所有;除上述两套房屋存在抵押情形外,其他房屋不存在任何限制。

(二)、机动车辆

目标公司名下有3辆机动车,分别是捷达、丰田锐志和福特蒙迪欧。上述车辆未被抵押,也不存在被司法机关采取查封等强制措施的情形。现由公司管理人员正常使用。

(三)、对外投资

对外股权投资人民币50万元,系目标公司投资设立贵阳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正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预计在股权转让合同签订以前,办理完毕注销登记手续。

七、关于诉讼、仲裁案件及或有负债

目标公司不存在未结诉讼、仲裁案件,也不存在其他赔偿未了事宜及或有负债。

八、目标公司经营期限与年检情况

经查,目标公司的经营期限为10年,经营期限截止日期为2011年5月9日。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私营公司基本情况(户卡)》分别记载目标公司已通过20**年度和20**年度年检。20**年度通过年检时间为20**年6月11日。

八、结论:

目标公司依法存在持续经营。公司的两名股东依法持有目标公司的股权,该股权没有被司法机关采取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也不存在质押的情形,股东何某、田某可分别依法将其对外转让。

建议股权转让方和受让方依法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并全面履行。

2016尽职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战略指引下,不断加快海外并购的步伐。根据德勤的《崛起的曙光:中国海外并购新篇章》的报告。报告中称,20**年下半年至20**年上半年,中国的海外并购活动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境外并购交易总共有143宗,总金额达342亿美元。20**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投资者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虽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增速极快。但中国企业还普遍缺乏海外并购的实践经验,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财务尽职调查流于形式、财务尽职调查不到位。财务尽职调查审计主要对尽职调查的调查方式的规范性、调查内容的完整性、调查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审计,是完善尽职调查,防范企业并购风险的重要手段。

二、财务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调查报告只是对于目标企业所有的资料进行简单的罗列

目前相当一部分财务尽职报告并未深入地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目标企业财务及相关人员对尽职调查普遍存在抵触心理,而且目标企业大多数财务核算较为薄弱,资料管理较为混乱,财务部门迫于某种压力,存在很多隐瞒事项。因此,这种方法会削弱尽职调查业务的作用,拿不到并购方想要的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使得尽职报告对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不甚明显[2]。

(二)对于并购方的投入产出价值调查不准确,容易落入并购陷阱

我国企业的许多海外并购案被媒体进行大肆宣传,但其结果并没有如预期的提高股东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对并购的投入产出调查分析不准,未能判断有没有控制并购风险的能力,对并购所要付出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估计不足,未能准确评价并购投资的回报率,未能有效地回避并购陷阱,导致并购失败。

(三)财务尽职报告过于高估目标企业的发展潜力

在并购亏损企业时,许多企业对于目标企业的发展情况盲目乐观。缺乏对企业财务承担能力的分析和考察,对企业的财务调查与分析只停留在账目表面,没有结合企业的市场份额、人力资源和销售渠道等情况来综合考虑,导致过高估计目标企业的发展潜能,分散并购方的资源,甚至使并购方背上沉重的包袱。

(四)对目标企业的现金获得能力调查分析不足,导致现金流危机

目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现金流的方向,在不同项目间进行现金流调整。经营性现金流通常被外界信息使用者关注最多,它最容易被调整,人为提高其报告值,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同时目标企业往往是出现财务困境的企业,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现金支持市场收购活动,而且要负担起目标企业的债务、员工下岗补贴等等。这些需要支付的现金对企业的现金获得能力提出了要求,如果处理不当,会带来现金流危机,使目标企业反而成为企业的现金黑洞。

三、审计在财务调查尽职报告中的作用

(一)审计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程序

财务尽职调查的目标是识别并量化对交易及交易定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因此,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收益质量和资产质量进行分析。在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实施阶段应根据详细的调查计划和企业实际情况,实施规范性的调查程序,促进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为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合理的判断依据。

首先,对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方案进行审计。审计的主要内容有整体操作思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及审计尽职调查设立的调查方案中有关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估、验资等是否履行了必要调查程序,从而促进尽职调查方案的全面性[3]。

其次,对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方法进行审计。对于财务调查报告的整体框架进行审计,是否采用多种调查方法,以便得出尽可能全部的调查报告,避免做出不正确的决策。

再次,对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步骤进行审计。合理的调查步骤是避免并购陷阱的必要条件,审计人员应对每一阶段的调查进行审计,根据不同的并购类型、目的、内容来审查并购中财务尽职调查的处理步骤是否符合目标企业财务状况、资产价值调查业务规范、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规范等要求,确保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审计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内容

财务尽职调查报告并不是审计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而是了解并分析目标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对目标公司的资产状况、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指标进行全面调查,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更好地为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依据。

首先,对财务尽职调查的主体和目标进行审计。进行财务尽职调查要全面的理解企业的实施并购的目的和战略,从而把握调查的方向,确定调查的内容。为防止财务尽职调查对于调查目标和主体的不确定,审计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尽职调查活动中的目标和主体的审核,以避免尽职调查的盲目性。

其次,对财务尽职调查的范围和内容的审计。合理的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并购决策,需要全部的财务尽职调查报告作支持。因此,尽职调查如果仅对财务报告及其附注实施调查程序,可能无法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财务尽职调查范围和内容的审计主要包括:

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评估调查的审计,对于不同的评估项目是否确定合理的价值评估类型和评估范围,以及反映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评估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审计,促进企业资产价值评估调查的正确性。

对目标企业财务指标的审计,对于尽职调查是否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组织构建情况,以及目标企业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价值等进行审计。同时,审计尽职调查是否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促进财务指标调查的全面性。

对目标企业关联公司交易的审计,关联交易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投资者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尽职调查中目标企业关联方的识别以及对目标企业关联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合规性和实质性的测试。从而促进对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能力的正确评价,促进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8

1.关于自有资金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也可以称为权益资金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权益净利润率等,该指标的作用是反映自有资金的获利情况。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该指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该指标有两种不同的计算公式和解释,那么到底该指标应该按期末净资产计算呢?还是按平均净资产计算呢?二是无论上述指标中的净资产按平均数计算还是按期末数计算均包括了本年增加的净利润和本年增加的所有者权益,这部分非本年投入的资金是否应包括在指标计算的内容之中呢?根据指标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分子为时期数时,分母也应为时期数,这样指标计算的分子分母才能匹配。净利润是全年的发生额,属于时期数性质,因此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时分母也应当为时期数,若分母采用期末净资产,显然违背了指标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但是,该指标分母若按期末或平均数计算均包括了当期增加的净收益或当期增加的其他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当期增加的利润或所有者权益自己按自己的金额计算了收益率,显然不合适,因为有关收益率指标应当是反映当期投入资金所实现的收益,所以从投入和占用资金的角度看,似乎以期初的的净资产作为分母更合适。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解,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是对占用资金的理解问题。大家知道,一定时期的净收益或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是由每月实现或创造的净收益累计而形成的,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1年中,l月份创造的净收益或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显然1月份并未占用这部分资金(属于1月份增值的部分),2月份及以后月份的道理相同,也就是说企业占用的净资产不仅有年初的净资产还有年度中间逐月实现或增加的净资产,只有占用的时间不同而已。即1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占用了11个月,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占用了10个月,以此类推,1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当年并没有占用。因此,在计算权益净利率时其分母既不能按年初的金额计算,也不能按年末的金额计算,应按全年的平均数计算,只是计算平均数时不能简单地(年初数十年末数)÷2,而应当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十(l月份增加的净资产×ll+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10……+11月份增加的净资产×l+1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0)÷12,按照该平均数计算的平均净资产确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该指标的内涵。

2.关于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是指净利润中股利所占的比重,公式为: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十每股净收益。

该指标存在两个问题。(l)该指标中的每股净收益按准则一号的规定有两种计算方法:加权平均和全面摊薄,那么股利支付率计算时到底按哪种方法处理呢,目前似乎没有统一的说法。由于每股股利是按“年末普通股份总数”计算的,所以在计算“股利支付率”时相应地其分母每股收益也应按“年末普通股份总数”计算,即按全面摊薄的方法计算。(2)股利支付率与留存收益之间的关系问题。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余额,留存收益与净利润的比率称为留存盈利比率。将股利支付率与留存盈利比率的含义及公式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应有以下等式成立:股利支付率十留存盈利比率=l。这就涉及留存盈利的内涵问题,留存盈利是否包括法定公积金、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在内。按公式及定义本身来理解,留存盈利应该包括这些内容。但是这又与会计上一般意义的留存收益不相符,因为会计核算的留存收益是指未分配利润。留存盈利与留存收益之间是什么关系至少在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资料中没有明确。同时不管留存盈利是否包括法定公积金、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在内,按该指标的计算公式计算的胜利支付率与利润分配的顺序是脱节的。按照(公司法)第177条的规定,股份公司净利润的分配顺序是:首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然后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最后是分配股利。也就是说,在提取公积金以前可能存在用当年的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情况,那么即使留存盈利中包括公积金、公益金等,也可能出现股利支付率十留存盈利率不等于1的情况,即留存盈利不一定等于净利润减全部胜利。我认为比较准确的提法应当是股利支付率是股利占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记入可供分配利润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盈余,留存盈利比率=每股留存盈余。每股盈余,其中,每股盈余是指当年的净利润计入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另外,留存盈利比率应当是当年末分配利润占每股盈余的比率更准确。

3.关于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所有者权益期末总额与期初总额的比值。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所有者权益期末总额。所有者权益期初总额。一般说来,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说明所有者权益增加,小于1说明所有者权益损失产

该指标同样存在两个问题:(l)若保值增值率大于或等于1是否真正意味着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呢?保值增值的原意是指通过经营活动实现利润使资本保值或增值。但若按该指标的公式计算,可能会出现企业亏损而资本仍然保值或增值的情况。因为引起当期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原因除了实现利润而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存在未分配利润外,还有股票发行或配售溢价。法定资产重估、投资者增资等非利润因素。显然若非利润因素引起的资本公积等增加额等于亏损额,资本照样“保值”,若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大于亏损额,企业甚至会出现资本“增值”的情况,该指标的计算和考核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认为在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必须扣除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这样才能真正反映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2)该指标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期末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并没有反映资本的“值”保与增,因为该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若真正要反映资本的值的保与增,则应将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数按考虑了通货膨胀的折现率折成现值后再与期初数比较,才能确切地反映所有者权益的保值与增值情况。考虑到全年都有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情况,在折现时可以简单按半年期限折现,即保值增值率二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的现值。所有者权益期初总额。其中,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的现值首先应扣除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即: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l+i)-0.5十期初所有者权益二期末所有者权益的现值,i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后的折现率,也可以将i调整为半年期的,相应地折现期按1年计算。

4.关于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一般流动资产减存货称为速动资产。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该指标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存货被扣除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存货变现能力差,流动性差,周转速度慢。但是企业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9

关键词:财务报表;经营业绩;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资料和其他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预测其可能的变动趋势,从财务的角度为管理层所关注的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一、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局限性

1.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从而造成即使是两个同样的企业,也会得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

2.会计估计的存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因此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

3.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通货膨胀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同样影响着损益表的可靠性。

4.财务报表的编制重结果,且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和时效性。财务报表通常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而不能具体反映其经济内容的实现过程。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观局限性

1.分析者有意操纵财务指标的行为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向外界展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人为操纵的结果,使信息使用者得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去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也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失去意义。

2.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对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会计报表的结果来源于基层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和计算。存在着虚报、瞒报数据等情况,再加上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得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

2.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确定指标间差异与趋势的方法。但由于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存在差异,各企业业务关系在区域上又不尽相同,其必然导致不同企业指标水平的差异,从而使之缺乏可比性。

四、常用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有局限性的,首先,流动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其次,流动资产中还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再者,财务比率指标自身结构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有效性的局限。

2.速动比率。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必然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3.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本年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计算这个比率时,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不完全一致。同时,不同的公司股票每一股份在经济上不等量,它们所含有的净资产和市价不同。

4.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期末净资产/期末普通股数,表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东权益。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标,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

5.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净收益与企业在该时期用于经营的净资产的比值,反映了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但企业在一定时期用于经营的净资产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母用期初和期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期净利润相比较似乎较为合理。另一方面,“期末净资产”项目由于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的现金股利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将产生差异。

6.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是将营业现金净流量和债务进行比较来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更需要注意的是,现金流量比率计算时,分子用的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但是公司的任何一种现金来源无论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还是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都可以用于偿还企业的债务。

五、应对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策略

标准股份财务分析篇10

【关键词】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

财务分析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财务分析。

一、公司简介

本公司系经原国家经贸委核准,由比亚迪实业收购比亚迪锂电池后变更设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1211.HK),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5万人。

二、财务分析(数据来源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debt-payingability)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根据西方的经验,流动比率在2:1左右比较合适,速动比率在1:1比较合适。从表中可以看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来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变化方面均不属于正常范围,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但现金比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表明企业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流量比率的逐年提高是从动态角度反映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足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表1短期偿债能力各项指标表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由图表可知2010到2012年这三年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断地提高,而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差。从股权收益比率的角度来看,这三年来也是呈下降趋势,而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财务风险也越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也就越强。从产权比率这个角度来看,这三年一直在小幅度下降,而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良好,企业财务风险较小。但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由于资产负债率和股东权益比率表现不佳,所以该公司长期偿债能力是比较弱的。

表2长期偿债能力各项指标表

2.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自2010年到201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成逐年下降趋势。应收账款周转率低表明企业存在大量的不易迅速回收的账款,大量的资金被占用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存货周转率低表明企业销售情况不佳,造成大量存货积压,公司应拓宽销售渠道,相应的研发新产品。固定资产周转率低,说明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较低,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低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利用率低,流动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节约,应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表3营运能力各项指标表

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自2010年到2012年比亚迪公司在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这四个方面都成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减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国内汽车市场增速大幅回落及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下降,国内汽车相关优惠政策的取消、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公司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单一最大客户部分订单推迟等因素影响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使得毛利率有所下滑,最终导致净利润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

表4盈利能力各项指标表

4.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自2010年到2012年比亚迪公司发展能力各项指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净利润增长率三年来一直为负值,这说明公司在发展能力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生产规模得不到扩大、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最终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表5发展能力各项指标表

三、应对措施

针对公司偿债能力不足的解决措施:(1)提高公司资产的质量。对于比亚迪而言应着力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的竞争力上去,销售情况会得到好转,从而使公司的偿债能力增强。(2)科学举债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紧密结合。要从单一的向银行贷款发展到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低的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有:(1)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对业主方进行信用评价,并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减少应收账款余额。(2)每年制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采用账龄分析的会计处理办法对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金额进行计提,以此来计算减值损失。

针对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较弱采取的解决措施:(1)比亚迪公司应不断地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通过不断严把质量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只有不断把完善售后服务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2)不断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研发生产新产品。创新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根本,企业只有具备创新这项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确立精准的营销策略。比亚迪应确立自己的目标客户,通过服务了解客户的需求,进而使产品不断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找准了目标客户可以实现精准销售,有效地降低营销费用的浪费。

在降低成本方面的措施:(1)制定各个部门费用的最高限额。将限额落实到企业的个人,与公司的奖惩制度挂钩,为员工树立成本节约的意识。(2)在每个季度开始之前进行立项分析。将不必要的一些支出进行削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3)进一步降低企业销售增值成本。致力于降低与市场营销、销售、工程技术支持、场地服务支持、信息技术费用、行政费用等有关联的成本。(4)对比分析自己竞争者的产品。通过对竞争对手产品的分析,发现自己在成本节约上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成本节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