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调研信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7:15

人才调研信息篇1

一、调研目的

根据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信息产业人才特点,分析研究信息产业"由大到强"对人才的需求,系统掌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了解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进一步加强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信息产业人才强业战略规划。

二、调研对象

各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直属单位,各集团公司,研究院所及相关单位。

三、调研方式及内容

请各有关单位组织力量,根据本通知要求,对当地及本单位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重点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对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分析报告。我部将组织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交流会。

四、调研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信息产业人才情况调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了解和掌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调研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和筹划,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求真务实,确保调研质量。

要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深入地做好各项调研基础工作,确保调研数据的完整、准确。要注意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借鉴成功经验,为加强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产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人才调研信息篇2

关键词: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45-02

人才需求调查研究的

目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调研目的与基本思路

调查目的使我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距离,实现与用人单位岗位“零距离”对接,了解省内外各地区、各企事业单位对我系专业设置的意见及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及需求量;了解省内外各地区、各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了解我院近几届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及用人单位对我院往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能力评价;了解其他同类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情况及教学管理模式。

调研时间及地点在2010年度的专业调研中,为了更好地达到调研目的,获取更多的调研资料,我院主要选择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土行业企业以及国土局来进行调查,全面覆盖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拟定的调研范围,采取分时段、分地点进行的方式。

调查对象用人单位及近几届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毕业生。

调查方法(方式)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走访、会议交流座谈、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形式。

参与调研的企业湖北省国土测绘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荆州市长江勘察设计院、荆州鑫地源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松滋市国土资源局、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国土局等。

调查方案(内容)设计(1)企事业单位对现有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使用情况;(2)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3)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4)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期望及现实感受。

(二)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企事业单位对现有地籍测绘与

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使用情况

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就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整理、土地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公司在全国业务量较大,对我院近几届毕业生反映良好。

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及有关土地整理设计项目。公司反映我院2007届毕业生通过在公司两年多的磨炼,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公司技术骨干,部分毕业生已经可以独立带队做规划修编项目以及做土地整理的相关工作。

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毕业生在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绘图相关技术工作,用人单位反映也比较好。公司还特别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也对我们有所启示,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很重要,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广西苍梧县国土局:通过对进入国土局“顶岗实习”的毕业生进行调研,毕业生主要从事地籍管理、绘图、土地整理等相关技术工作,单位反映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强,有敬业精神,目前在广西苍梧县国土局“顶岗实习”的20多位毕业生,该局准备全部留用。

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毕业生在该公司主要从事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以及土地规划工程设计相关技术工作。单位建议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各种绘图软件的认识与熟悉,提高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公司以后还会大量招聘房产测量员、数据处理员、土地整理设计人员、项目经理等。因此,调研认为该专业要从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着手,以适应市场需求。

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

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国家“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战略的指导下,全国企业和国土系统急需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以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从事管理型工作的专门人才。这部分毕业生主要在国土资源系统就职,主要从事地籍管理。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熟悉相关土地法律法规,熟练掌握确权发证的依据和步骤。(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地籍测绘、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以及土地估价等相关工作。

企业在招聘时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期望(1)专门技术能力:具有对地籍图和地形图判图的能力;具有一般地形测绘的能力;具有地籍测量的能力;具有房产测绘的能力;具有数字化测量绘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能力。(2)关键能力:具有献身测绘行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行业精神;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3)职业延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管理方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估价与交易方面的能力。(4)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创新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高职人才所需的人文和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生产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核心职业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测绘仪器操作能力。分别有90%的人力资源主管和90%的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加大了学生在校实习与参与实践的力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以前的2∶1调整为1∶1,缩短企业再培训的时间,为企业直接输送上岗员工提供条件。

(二)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的地籍测绘单位从事地籍测绘行业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国土局、土管所、规划设计院以及房地产估价部门从事土地调查、土地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及地籍管理等相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测绘和管理的相关方法及原理,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从事地籍测绘和地籍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依托行业,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搞好继续教育通过本年度专业调研,对促进我院的产学研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社会的联系,对本专业以后的办学思路、教学模式、招生就业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技能型”为主旨,整合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不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而以实用性、技能性为特点,删除陈旧课程,合并重复课程,适当精简必修课程,以实用、够用为主;增设选修课程,开设遥感、土地信息系统等课程;突出现代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特色,设立aotoCaD、mapGiS、aRCGiS、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等类课程,补充新兴科技发展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工作的影响和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由以前的2∶1调整为1∶1,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要着眼于对学生五种素质和三种能力的培养。五种素质是指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三种能力,一是语言能力;二是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敬业、奉献、诚实、可靠,善于与他人合作、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探索多证多能教学模式合理设置实践课程,精心设计课程实训、实习、社会实践,使学生获得从事土地管理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进入土地管理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证书。在专业实践体系中,使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人文素养、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强化学生的现代商务、现代办公设备应用、人际交往和企业管理等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事)业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人才的需求,尽力为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学生就业适应性、更好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提供依据和建议。尽管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的调研工作存在着局限性,在思考分析中会出现一些偏差,但我们相信,这些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的调查研究成果,定会促进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刘仁钊,杨德全.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主要类型[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2]徐文,刘仁钊,杨德全.加强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是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7(3).

人才调研信息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实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向地方中小企业输送人才的地方院校,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改革势在必行,通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为此,本文调研了山东省内多家企业和济南及周边多家高校,对调研情况分析如下:

一、市场调研分析

1.调研企业的规模及性质分析

本课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选取样本企业时着重选择了中型以下企业,具体情况如下:本文调研的120家企业中,严格按照划型标准的规定,大型企业有5家,占总数的4%,中小企业共有99家,占比82%,微型企业数为16家,占比14%,由此可见,此次本文调研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

2.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学历需求

为了充分了解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现状,我们翻阅了大量企业的招聘信息,相比外企与大型国企对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的高要求,中小型企业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首选,这也是调研组在选取样本企业时最重要的一条参考。

3.中小企业岗位划分及各个岗位的能力需求分析

会计岗位是所有企业必须设立的岗位之一,一般来讲,企业从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会计岗位进行划分,因此,每个企业的划分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总体上包含财务主管、会计主管、出纳、销售会计、工资核算、成本会计、稽核岗位、固定资产核算等。

二、高校调研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尽管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具体的或者可以量化的标准,这就使得许多地方院校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某些地方院校仍就摆脱不了对自身办学层次的盲目追求,虽然喊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输送应用型人才,突出地方办学特色的口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走的却是研究型大学的路子。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调研的地方本科院校中,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都类似,即第一学年为公共课,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第四学年为毕业设计。在这些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所占的比重略大,所有课程的总实践学时大约只占到总学时的20%左右,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符的。

3.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调研组调研了20家地方本课院校的62名《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任课教师。20所院校中,有14所院校专门设有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或者会计电算化教研组,另外6所由于会计专业招生人数较少,没有单独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或者教研室,但是平均每所院校至少有2-3名专任教师担任《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工作。

“双师型”教师8名,只占总人数的2%,其余教师均为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缺少从业经验,这对打造一直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无疑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三、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的构想

1.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目标

以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为目标,现阶段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信息化理论基础,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原理与操作技巧,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会计实际业务的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用会计软件或其他信息化手段处理经济业务的信息化意识。

2.以岗位适应能力为导向,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会计信息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更新快,因此教学内容要具备前瞻性,以满足不断变化更新的岗位职责对人才的需求。第二,要精心设计实验材料,模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部门,模拟职业环境与实际工作岗位,营造仿真的实验环境,缩小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彻底解决毕业不能马上就业,就业不能马上上岗的难题。

3.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加强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到企业顶岗实践,一方面教师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及时的将企业业务现状传递进课堂,传授给学生。第二,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优秀人士担任校内兼职教师,以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第三,学校给予一定的政策,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培养学术带头人或者该学科的骨干教师,组建一直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吴泌红.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下会计信息化使命、挑战、展望――第十一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综述.会计研究.2012(10):91-94.

[2]隋英杰,夏鑫.会计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体系架构研究[J].财会通讯,2007(8):124-126.

人才调研信息篇4

一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及信息类本科生就业现状调查

为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及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准确掌握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工作的具体情况,调查从企业走访、毕业生访谈、网络问卷和资料分析等四种渠道展开。为达到相应的调研目的,调研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企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二是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情况,主要包括知识体系、能力培养、工作的适应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三是企业对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期望、建议及要求;四是毕业生对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建议。

1.信息类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

信息类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电子基础理论、新一代电子器件及其核心软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产品开发专门人才:主要应用电子技术及信息系统的理论与知识完成产品软硬件的开发与设计,要求具有应用及应用创新能力。

(3)工程型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应用电子产品的工程性开发,要求熟练应用技术原理并具有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等。

(4)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从事企业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从事电子类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要求熟悉电子技术的工作原理,能够实施信息化的构成、配置和维护。

2本科院校信息类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根据信息类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结合对本科院校信息类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将信息类毕业生就业类型分为“从事研究型工作”“从事产品开发”“从事工程型工作”“从事应用型工作”和“考研”五大类。各类人员所占比例为:研究型3~6%、产品开发10~15%、工程型20~25%、应用型40~50%、考研8~15%。

可以看出,信息类毕业生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人数较少,而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人数相对较多。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人才又主要分为四大类:电子类产品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质量监控、设备的运行与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各类所占比例大致为:生产的组织与管理20%、质量监控20%、设备运行与维护15%、销售及售后服务40%、其他5%。

3主要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走访信息类企业以及与信息类毕业生访谈,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就显现出来了。企业和毕业生普遍反映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及工作稳定性较好,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普遍获得企业的认可,但问题和不足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

(1)企业认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企业的需求有脱节,企业所需甚至是急需的许多专业知识,学生不具备;部分学生高上不去,低下不来,处境尴尬,做开发工作与研究生相比有差距,而生产操作与职高学生相比也有差距。

(2)毕业生反映:在学校接触专业知识过晚,到了大学二年级还不知道专业课是啥;方向划分不细,专业学习不精;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学无所用。

调查表明,信息类产业现在急需的人才不是研究开发型人才,主要是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能解决生产一线生产技术问题的人才。而长期以来的高等本科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研究轻应用的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规格、标准的要求形成了愈来愈大的反差。因此,具有大学层次的知识与智能水平,又具有从事某一专业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二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信息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产业的高科技特性,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是要加大本地区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1]。根据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本科院校信息类学生就业现状调查,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保持一致,否则是没有出路的。而在我国各项体制的改革中,教育体制的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体现在办学理念落后、办学模式僵化、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等各个方面[2]。针对信息类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从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调整学校信息类专业的知识结构、规格结构,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方式的调整,探讨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途径,为本科院校开展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坚持育人为本,面向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属地高校的生存活力在于它对社会需求的及时满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于它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型本科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创业的能力,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信息类本科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主动适应大连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调查表明,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多从事应用型的工作,包括企业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从事电子类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其次是工程型的工作,主要指应用电子产品的工程性开发等。而研究型和产品开发等工作,则多面向研究生层面。因此,信息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熟悉电子技术的工作原理,能够实施信息化的构成、配置和维护的应用型信息类人才;培养能够对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具有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能力的工程型信息类人才。这样,本科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信息化产业发展与调整相对接,促进社会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发展,为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属地高校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素质培养为关键,以能力提高为重点,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合理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与信息产业需求相结合

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构建应用型、工程型本科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就是要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实现与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设置紧密相关。针对信息类企业和毕业生提出的目前本科院校在培养信息类人才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企业的需求脱节”,“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学无所用”以及“方向划分不细,专业学习不精”等,整理与修订教学计划、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进一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措施为:

(1)理论课程体系

依照“精选教学内容,强化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的原则,构建了“平台――模块”理论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基础内容设置为通识基础平台课程;对信息学科所有专业统一设置了由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7门课程组成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由特色课程组成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如通信工程专业设置交换技术基础、传输技术基础和通信网络基础等为基础平台课程,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加深学生对完整通信系统与网络的理解。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精选教学内容,打破课程壁垒,优化课程组合,如将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将原来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通信原理中的随机过程部分整合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复变函数、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其次,根据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按方向将专业课程设置为多个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性修读。如通信工程专业设置网络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等课程模块。

理论课程体系框架整体设计,分层实施,实现了宽厚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夯实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

(2)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依照“工程训练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构建了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为基础层,教学目的是通过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或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层为综合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系统设计思想,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层为研究与创新层,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参加教师科研、创新项目、竞赛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不间断的实践训练。

学校坚持校内与校外实践结合,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结合,通过课内教学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通过课外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积极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各实验室面向本科生扩大开放范围、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开放内容、提高开放覆盖面,为学生学习和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

3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平台,提高信息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人才的成长需要在漫长的社会环境中经历“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才能做出创新性业绩,所以社会实践更是造就人才的大课堂。在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大学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奖金和项目,大学提供研究人员进行开发研究,学生可以获得实习和参与科研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3]。产学研模式促使学生了解社会、激发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直到重要作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因此,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来说,产学研合作教育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有效途径。

校外就业基地培训是信息类本科生学生阶段的必要补充,信息类专业有许多非专业知识是在课堂上难以完成传授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走出校门,选择合适的生产、运行企业进行“亲密”接触。了解信息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方法、信息产品的元器件及成品的检验检查方法、信息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编写和设计过程、信息产品的各个加工环节、信息产品的系统结构、生产环境、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标准规范等,拉近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强与企事业的广泛联系,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产学研结合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不仅学生,教师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有机会参与生产科研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显然,这对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三结论

以上所探讨的途径和措施已在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计算机仿真足球机器人代表队作为全国前8强、世界32强之一,被邀请到美国参加2007“世界杯”足球机器人大赛;计算机专业学生作为中国赛区的代表参加2008微软“创新杯”程序设计比赛获得世界第二名;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由电子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团队,经过辽宁省赛区推荐、国家组织的理论考试和复测等环节,最终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4]。学生就业时手持多项专利、产品、证书等,其就业位置和起薪都很可观。

行业的发展带来就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对人才培养的挑战。如何培养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在企业能站得住脚的人才是关系专业生命力的重要课题。以上探讨从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措施方面进行了一定价值上的探索,以求满足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增强信息类本科生的就业能力。相信对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荔,周峰.宁夏信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09(14):248.

[2]李晶.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8-130.

人才调研信息篇5

关键词: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0引言

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中国人民总参谋部、中国人民总政治部、团中央七部门今天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而长期以来,计算机产业一直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计算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随着近几年中国对外软件外包和服务的长足发展,对软件开发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专业教育的特征和作用进行分析,指明“创新”才是信息技术专业的根本,探讨如何培养适应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这一信息技术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1信息技术工程人才现状

信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发现尽管最近受欧美金融和债务危机的影响,但是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作为新兴行业,其供需关系依然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但是,由高就业率掩盖下信息技术专业中就业结构性矛盾却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与信息技术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矛盾突出。为此,我们归纳为以下几条:

1.1部分高校本身定位和其设定的信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缺陷,需要信息产业和高校自身定位的实际需求调整培养方向。相当多的高校的信息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办学思路、市场定位等方面定位模糊,一般都是先从国外或者其他国内知名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引进,从而失去了自有办学特色,从而脱离自有高校定位,脱离产业实际需求。

1.2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相对发展更新速度跟不上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课程内容陈旧,或者几年,甚至十年不更新,无法适应产业需求。目前多数高校雷同的专业培养模式,强调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的定位,关注与学院型研究人才的培养,缺失与信息技术产业界的沟通,从而忽视创新工程师方面的人才培养也相对不可避免,从而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就出现了。

1.3学生本身作为学习的主体,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缺失,学习过程中也不关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实践能力的锻炼,一旦毕业独自面对实际项目的开发和设计时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问题。这样企业会因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学生展开入职培训和工程实践培训。

信息技术专业教育从其发展特征来看本书兼顾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属性,而信息技术人才是信息技术产业中最宝贵的财富,新兴专业和新兴行业的特征要求信息技术人才必须坚持“创新”,不断学习,才能使得企业和自身得到发展,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

2培养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针对信息技术产业人才中出现的结构性供需矛盾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技术专业教研室在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探讨,如何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同时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信息技术领域中从事研究、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这也是一个以普通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这里就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师人才,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的人才保障,给出我们在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方面开展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2.1针对信息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特色和我校在信息技术专业工程应用的定位,重新修订创新性信息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基础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两头齐抓,素质教育打基础,专业教学树人才”的办学理念,建设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同时兼顾教学统一,以达到“兼容并收”的效果。教学方案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学科基础课程的牢固掌握,保证教学基础的稳定性,形成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能够有牢固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形成本科生导师制度,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调节和分类指导,让学生有个人特色,保证培养方案的弹性和活力。这样,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就能够实现根据产业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同时,适应学生个性多样化的特征,促进学生成材。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湖北省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合作联盟”的重要组成成员,我们充分利用合作联盟内非高校成员的师资,利用其在信息技术产业界的影响,聘请各类公司和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作为我们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融合进入我们学生学习指导环节,参与信息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让学生在学校也能够接触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理念,把握好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从而更好地实习毕业即融入社会工作,达到学生和单位共同满意的效果。

2.2逐步改革并完善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相对封闭和陈旧的课程内容,同时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产业发展动态与技术,开拓学生学科视野,提高其创新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项目开发能力。在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我们将理论课程按照学科基础课程进行分类,将专业主干课程分类为内容高度集成化,专业选修课程分为多途径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同时辅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这样,即有相对基础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大学生基础课程,也有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能让学生在集成性和实践性的工程教育体系环境下,多途径多方位地接触学院和产业新技术动态,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专业方面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与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对接,提前完成毕业前的岗位实践。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紧跟产业发展,能够更快地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跟踪产业变化,动态地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能够极大地改善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就业率,特别是就业质量。

2.3我国一般的教学模式由于主要是引进前苏联模式,强调理论基础,轻视实践教学,为此,我们改革了针对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提出“理论为基石,实践解问题”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信息技术中问题的重要性,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强调软件项目的实战型,教学全程围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展开。通过“实践类专题研究型”课程的学习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创造能力,最终达到与传统教学模式机能互补,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为此,我们在学生学习专业选修课的时候进行改革,不同的课程辅以不同的上课方式,部分专业课程以专题研究的方式,通过学科交叉综合性科研小课题的设计、实施与完成来组织课程教学,将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思维。而另外部分课程特别强调企业实训,通过合作联盟的内部机制,直接聘用外部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为学生进行课程辅导,引入产业最前沿的知识,让学生紧跟产业节奏,课程甚至可以是开放式的,学生的实践性课程可以直接深入企业。例如,我校很早就推出了毕业设计宜化模式,让学生的毕业设计直接深入企业,在企业完成其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这部分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2.4针对大学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我们对理论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部分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教学以例题,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上课多讨论,强调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新问题,启发主动思维、创造性思维。同时,我们也发现项目驱动也是信息技术专业的一个特色,为此在课堂上,我们让教师在理论课程中也实现“项目驱动教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进入课堂就进入软件项目实战,教学全程都会围绕如何进行项目开发而展开,同时要求学生的作品具有实用价值,这对课程的项目要求就非常高,要求其必须来源于实际应用。

2.5信息技术专业的实践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则从实践技能,综合提高,科技科研这三个层次进行展开,我们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四个类型,强调实验必须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课堂内外结合,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武汉工程大学大学生校长创新基金,自主立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开设一批综合性、设计性的创新型实验,为学生提供申请创新基金的前期积累,并调动教师指导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尽早进入教师自有的科研项目,参与研究工作,学习和研究互促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产业研究开发技能。同时,在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各类实习实训等高强度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中,我们引入产业界直接参与的模式,同时也附带本专业的教师多方位指导,通过与合作联盟的产业界人员的合作,先给学生进行相关技能培训,附带相应的企业实际项目,逐步提高其创新和工程技术能力。以09级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为例,我们和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关于ios项目研发,android项目研发,J2ee项目研发,C#项目研发,Sap项目研发和职业规划等多项企业项目实战实践性实验,极大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多名学生在教研室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了多项武汉工程大学的校长创新基金,并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

3结束语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专业教研室建立了紧跟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自己特色,完整的,弹性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湖北省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和武汉工程大学在武汉地区的地域优势,在校内展开多层次的教学实验,多方位的教学实践,在校外则联合企业建立面向产业发展,结合工程实践和前沿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有良好的研究素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多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技术工程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工程性技术人才将是我国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特别是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间的中国需要深化改革,从生产走向创造。要完成这一过程中国也需要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这里将这些经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经济转型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n].北京:人民日报,2012.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1.4.

[3]侯军岐.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2012(23).

人才调研信息篇6

一、主要目的

(一)建立天津市体育系统各级体育人才信息数据库,为合理使用和配置体育人才资源,特别是为2008年奥运会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提供依据;

(二)研究我市体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三)进行体育人才需求预测,对我市体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政策建议,为制定我市“十一五”体育人才规划提供依据。

二、范围和对象

(一)我市体育系统内的各类各层次体育人才,包括市、区、县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直属单位正式在编人员,以及上述单位正式聘用的非在编人员。以上人员的信息,填写在《全国体育人才基本情况调查表》中。在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注册系统中的信息为准,此次调研不再重复填报。

本项调研数据截止时间为20**年6月30日。

(二)退役运动员及虽未办理退役手续但已停训、准备退役的运动员。其信息由其所在单位填写在单独设计的《待安置运动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和《退役运动员安置情况统计表》,由市体育局负责两表的发放、收集工作。各单位的填表工作务于20**年12月30日前完成并上报市体育局人才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项调研数据截止时间为20**年12月31日。

三、主要内容

(一)收集各类各层次人才的基本信息,具体涵盖工作单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年龄、出生地、参加工作时间、月收入、健康状况、所在部门及职务、外语水平、职业资格、学历有关情况、工作变动情况、培训经历、个人身份及相关情况、获得的荣誉、奖励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等,建立各级体育系统人才信息数据库,并了解、统计退役运动员安置情况。

为更好地发挥信息数据库的作用,加强对体育人才状况的动态了解,今后每年将对信息数据库数据进行定期更新。

(二)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区、县体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分析评估,着眼于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以及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行体育人才需求预测,提出政策建议,制定本地区“十一五”体育人才规划。

四、组织领导

(一)天津市体育局成立天津市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振铎同志担任组长,市体育局副局长王金芳同志、市体育局党委副书记赵普新同志担任副组长,市体育局有关处室主要领导、各区、县体育局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人事保卫处。

(二)区、县体育局成立相应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体育人才状况调研工作,组织专门人员集中时间完成调研任务。各单位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体育人才状况调研的联络工作。

五、组织实施和调研方法

全国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制统一的《全国体育人才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软件系统,制定实施方案,负责全国范围的总体部署、培训、组织、协调、督导工作;各区、县、体育局直属单位按照我市体育人才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工作,各单位负责组织、信息收集、录入、审核、上报、分析。

六、时间安排

天津市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工作按统一进度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20**年7月27日,召开我市体育系统人才调研工作会议,对我市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我市体育人才状况调研工作全面展开。

2.20**年7月28日-29日,举办各区、县及市体育局直属单位调研工作业务骨干培训班。

3.20**年8月1日-8月19日,各区、县及市体育局直属单位开展调查、填表、录入、审核、上报工作,8月22日-23日市体育局汇总、上报。各区、县及市体育局直属单位分别作为调研的基本组织实施单位。

4.20**年8月30日前,各区、县及市体育局直属单位完成调研工作总结和分析报告的撰写,并报送天津市体育人才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5.20**年9月20日前,市体育局撰写我市体育人才“十一五”规划,并报送全国体育人才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6.天津市体育人才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整个调研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全市体育系统人才状况调研工作。

七、调研经费

根据调研信息共享的原则,由市体育局提供部分资金,各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的调研实施过程,在经费和人员上给予保障。

人才调研信息篇7

关键词:信息产业  发展模式   技术创新 美国 日本  印度。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更是把信息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发展。美国、日本、印度在发展信息产业过程中,注重立足本国国情,结合信息产业发展规律,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信息产业政策,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在分析这三个国家发展信息产业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探讨了我国发展信息产业应采取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1美国、日本、印度发展信息产业的模式。

美国和日本是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两个国家,它们发展信息产业却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模式。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三个国家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均有赖于它们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经济技术基础等基本国情,采取了有效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是决定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而创新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本质。美、日、印三国都把信息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并采取了不同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1.1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信息产业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0年的14%左右,提高到20世纪末的31%左右。美国信息产业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除了与其雄厚的国民经济基础相关外,更重要的是美国实行了有效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牵引和自由调节为主,以政府调控为辅,即是把市场自由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基于美国完善的市场机制、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富有自由、创新精神的社会文化氛围。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在重视发挥市场自由调节机制,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由竞争、自由经营的同时,通过间接手段调控信息产业,保证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确保其信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信息技术创新方面,美国走的是一条全面出击、整体推进的信息技术创新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从基础研究出发,延伸到应用研究、市场开发等环节,实现了各个环节的全面平衡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1]。

1.2日本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日本在信息技术方面较美国起步晚,但是却发展迅速,己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信h,技术大国。日木发展信急产业的模式是中观产业层次的政府干预模式,即政府全而干预,将政策直接作用于信h,产业层。日木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主要是山于当时日木经济处于短缺状态、市场机制不完善、创新基础条件不具备、企业的生存环境较差和木身的生存能力较弱,使政府缺乏宏观管理的基木经济条件。在信h,技术发展方而,日木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越过基础研究,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的信h,技术,Jl二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日木特色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追赶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1.3印度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印度是世界上人口较多、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是其软件业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保持惊人的高速稳步增长,2006-2007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总产值已经达到396亿美元。目前,印度已被公认为世界信息技术大国。印度软件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有效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即政府扶持下以软件业为突破口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印度政府根据本国国情做出的正确选择。印度经济社会基础薄弱,发展硬件产业不具备优势,但是其拥有优秀的、成本相对低廉的软件人才,加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使得印度发展软件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印度政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软件业为突破口,紧紧抓住20世纪80年代全球软件业的国际转移趋势,积极开拓国际软件开发及服务市场,成为世界软件外包的主要基地[2]。

2美、日、印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分析。

2.1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特点。

(1)遵循市场规律,重视发展市场自由调节的作用。美国强调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鼓励信息企业自由经营、自由竞争。为了给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美国政府采取了限制垄断、保护中小企业等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市场来引导和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美国政府还注重创造和刺激市场需求,通过政府采购、增加国外对本国科技产品的采购等多种手段努力扩大信息产业的市场规模,减小信息企业的市场风险,提高信息企业创业的积极性。

(2)发挥政府对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运用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创造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美国政府通过制定信息产业发展战略、采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等间接手段,调控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与方向,控制信息产业的结构与总量。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相继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n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Gii)、“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HpCC)、“下一代网络计划”(nGi)等一系列重大信息科技项目。这些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项目促进了美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指明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

(3)重视基础研究,保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平衡发展。美国联邦政府非常重视耗资高、费时长、风险大的基础研究,不断增加研发支出。2007年,美国研发支出达3681亿美元,占世界研发支出的32.1%。其中,基础研究占研发总支出的17%。同时,联邦政府、私营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分别交叉承担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使各个环节平衡发展,实现从信息技术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美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可以划分为四大系统:联邦政府系统、企业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和其他非营利系统。其中,企业的科技工作在全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承担着研发费用的大部分。2007年,美国研发费用中的66%来自于私营企业。在企业研发工作中,大型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作用也显著增加,特别是在科技工业园发展中,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活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2.2日本信息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1)政府全盘统筹。日本信息产业政策倾向性明显,手段具体、清晰、明白,有较强的专指性、实用性和功利性,并直接运用到信息产业运行的全过程,包括产业目标确立、产业组织协调、产业保护策略实施和产业国际化等,全方位地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保证。日本自20世纪70年以来制定了许多信息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水平,增强了本国信息产业实力。进入21世纪,为了扩大已有技术优势,日本又相继制定并实施了“e-Japan战略”(2002年8月)、“e-Japan战略ⅱ”(2003年7月)、“it新改革战略”(2006年1月)、“u-Japan战略”(2008年9月)、“面向数字新时代的新战略”(三年紧急规划)(2009年4月)等战略。这些战略及相应政策的实施为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保持了信息产业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可以说,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发展起来的。

(2)越过基础研究,以技术引进为主。日本大部分的信息技术都是引进的,之后加以吸收和局部改良,迅速提高了国家的信息技术水平。二战后,信息产业领域一系列成就几乎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例如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微电子计算机等。日本则越过基础研究,直接引进美国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加以吸收和局部改良,迅速提高了本国的信息技术水平。据统计,1950-1980年,日本引进316万项技术,支付引进费115198亿美元,只有约5%是自主开发的[3]。

(3)注重信息技术的商业化。日本在信息技术领域起步较晚,信息技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但是日本特别重视信息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对引进技术作局部改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已有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信息产品的商业性。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大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信息技术成果的转化。因此,在相同类别的信息产品中,日本的技术虽非独创,也并不是最先进的,但往往由于紧贴市场需求而能迅速的实现产业化并占领市场。

2.3印度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特点。

(1)政府的大力支持。印度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印度软件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1984年,拉·甘地政府实施新政,把软件业确认为产业,并采取多项措施扶持软件业的发展。此后历届政府都把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印度政府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小组和信息技术部,实行优惠的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大力兴建软件园,积极支持与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软件人才教育与培养体系,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2)以软件业为重点突破口的区域创新体系。为了给软件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印度先后在班加罗尔、马德拉斯、孟买等地设立了17个软件园区,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重点向园区内企业倾斜,并颁布了配套措施、制度安排和人才工程,从而形成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大大推进了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

(3)重视基础研究。印度研发投入并不是很高,2007年其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只有0.8%。但是印度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对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2007年,印度基础研究占研发总支出的26%,甚至高于美国基础研究所占比例。印度的基础研究主要在中央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和大学中进行。国家层次的基础研究由印度科技部下属的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负责制订计划,并面向全国资助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基础研究。各业务部门则根据部门的财政计划和业务领域安排适当基础研究的经费。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根据业务特点和领域要求开展基础研究。大学的基础研究工作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大学拨款委员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外资助项目。

(4)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印度自建国以来高度重视教育,培养和吸引高科技人才。印度的人才培养有较强的针对性,注重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灵活性,人才结构较为合理。此外,在注意培养人才的同时,为避免人才流失,印度还十分注意留住和吸引人才,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在国外的人才回国创业。

在印度,一般的软件工程师的薪水是国民平均收入的10倍以上,在知名公司里工作的软件工程师的薪水是国民平均收入的30倍~40倍以上。

2.4美、日、印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简要评价。

美国、日本、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都是建立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的,对本国信息产业的起步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本国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其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特点使得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为美国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竞争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使日本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迅速提升了本国信息实力,加快缩短了与信息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随着日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及信息产业规模的壮大,政府仍坚持企业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指令计划而不是遵从于市场需求时,将阻碍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而且日本的信息技术发展模式造成了日本在基础研究环节的薄弱,使得日本发展后劲相对不足,阻碍了日本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印度政府扶持下的以软件业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使得印度在经济社会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了软件业的迅速发展。它的成功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可以在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的情况下,积极发挥比较优势,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植,实现某些行业的跨越式大发展,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4]。

3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模式。

3.1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数据显示,1994-2010年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6.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尤其是软件业发展迅速,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3万亿元,在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所占份额由不足5%,上升到15%。此外,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有所提高。截止2008年9月30日,已经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总共238.9万件,其中与信息产业技术相关的约为80.4万件,占总申请量的33.7%,在全国126.7万件发明专利申请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有55.1万件,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43.5%。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例如,2009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是5万项,而我国申请8000项,美国是我国的6倍。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我国对国外关键技术和元器件依赖的局面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图12005-2010年我国软件业销售收入(亿元)资料来源: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根据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我国的高技术成果的商品化率为25%,产业化率仅为7%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国家“863”计划已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中,得到应用的成果仅占了38.2%,真正形成产品的只有10%,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只有2.5%。有近90%的科研项目得不到转化,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3)新兴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信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竞争产业。因此,完善的技术投融资支持体系,低成本的获取创业资金是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信息产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投资风险大,回收期长,银行存在惜贷现象;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对高新技术直接投资的热情不高,从而使信息产业难以获得基本的资金支持,虽然其产品有广阔市场,但因资金短缺,不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3.2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借鉴国际经验,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

(1)应该是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市场经济体制及风险投资机制有待完善。如果采取美国那种“自由放任”、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发展模式,势必会增加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加大我国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当前我国应该更多地借鉴日本注重政府干预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而且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衡,更加有必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对信息产业的干预和支持,实现我国由信息大国向信息强国转变。为此,政府除制定信息产业战略发展规划外,还应该适当干预信息产业的资源布局、投资、分配、产业发展步骤、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和产品开发等,同时还应该努力创造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金融、财税和法制环境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信息产业的成熟,我国在未来可以更多地借鉴美国“以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并将信息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宏观产业结构中,使之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协调,形成一个自我保护、自我完善的信息产业体系。

(2)应该在重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基础研究。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基础较为薄弱,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而且信息产业的高风险、高投资、长周期的产业特点使得我国采取美国式的从基础研究抓起的全面推进的技术创新模式不现实。因此,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引进、吸收、模仿先进国家的成熟技术,以便在较短时间内缩短与信息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的动力源泉来自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如果仅仅依靠技术的引进来支撑信息产业的发展,则势必无法获得持久发展的后劲。

随着信息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各国对自己成果的重点保护,使得完全引进技术模式越来越难以维持。近年来,我国研发支出不断增加,已经由2002年的392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024亿美元。但是基础研究占比一直较低,与美、日、印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在注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平衡发展。

(3)发挥比较优势,有重点的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印度的发展经验表明,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基础比较薄弱,因而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有重点的发展信息产业。在选择重点领域时,要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特点,依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重点发展那些我国具备一定优势、对国民经济影响深远并且我国有能力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重点领域和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国内国外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发展的重点,以顺应并引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潮流。2006年,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我国在《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软件产业元器件产业等六大核心基础产业。2010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我国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和发展,强调要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3.3美、日、印发展信息产业对我国的启示。

(1)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各自的优势,优化各类创新资源的配置,提高信息产业的创新效率。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信息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跟踪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与创新相结合,实现技术跨越;另一方面要理顺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加大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建立完善的融资体制。信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完善的投融资体制对信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加强政府财政投入,优化财力支持结构,向重点企业和关键技术倾斜;另一方面要强化风险资本对信息产业的支持作用,拓宽信息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和培育国内信息的风险投资,鼓励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积极支持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形成以商业性为主、政策性为辅的风险投资基金分布格局[5]。

(3)强化人才保障体制。信息人才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美、日、印无一例外都把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我国政府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信息人才的培养,除鼓励高等院校开办市场急需的信息专业和课程外,还应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与教育工作,并借鉴国际经验,在信息产业中推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6]。

参考文献。

[1]冯晓莉。国外典型地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4):9-12.

[2]ashisharora,Sumaathreye.thesoftwareindustryandindia'seconomicdevelopment[J].informationeconomicsandpolicy,2002,14(2):253-273.

[3]何亚琼,王大洲,左美云。美日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情报学报,2000(3):225-230.

[4]韩东林。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主要经验及其借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7-110.

人才调研信息篇8

信息是旅游业的生命线,由于旅游信息具有高度密集性、类型多样性、传播快速反应性等特点,旅游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天然的行业优势和现实需求,成为最早运用信息技术、信息革命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如著名的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Sabre全球分销系统。当前,中国旅游行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信息技术和新it价值理念及应用日新月异,旅游业商业模式也在自我调整快速响应这样的变化,旅游从业者和经理人必须掌握最新信息技术和理念才能适应这些变化,这对旅游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促使旅游人才培养机构必须调整目前的培养结构,从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培养旅游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本文旨在从旅游业(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的整体视角,研究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及程度要求,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当前限制培养高校旅游人才适应这一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制约因素,从而提出改革旅游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模块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可能存在旅游行业特点,如交通业和景区业的信息技术应用会有所差异,但是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不同行业企业对信息技术能力作了简单的程度分类讨论。

一调查方法与研究设计

布哈里斯对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曾提出过三种重要方法:编程技能、操作技能及战略管理与营销技能。这些技术和能力不仅与内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如企业内部的eRp或CRm管理系统)相关,而且与外部的组织管理能力(产品预定系统)相关。本研究着重调查行业对旅游人才掌握这三项技能的需求。

本研究设计了用于调查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信息技术技能要求的问卷,问卷要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信息技术能力有什么程度要求?旅游企业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与个性化对接服务对维护客户关系的不同作用?旅游企业要求旅游人才的编程、操作及战略营销和管理等三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什么?对编程能力的掌握程度要求是什么?对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要求是什么?对战略营销和管理掌握程度要求程度是什么?不同旅游行业类型的企业对信息技能的要求是什么?

问卷的发放通过电子邮件完成。笔者收集整理了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1月1日期间,在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三个网站的所有旅游相关行业的招聘信息,共获得456家旅游企业。在对这些企业和信息与旅游的专业相关性作评估后,筛选出278家企业,涉及旅游相关行业,范围广泛,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餐饮、会展、旅游商品、航空等相关行业。根据招聘信息中提供的邮箱地址,发出请求对方帮助完成问卷的信函及问卷。截至2011年1月25日共收回问卷170份。问卷的分析处理借助SpSS统计软件完成。

二调查数据分析

虽然不同的旅游相关行业可能对旅游人才在信息技能的要求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强调操作能力,其次是战略管理和营销技能,对编程技能有要求的企业较少,或者根本就不强调这一技能。

1.对信息技术的整体需求

问卷的第一个问题是请用人单位评估其旅游人才需求岗位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总体要求,见表1。旅游业是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行业,因此我们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旅游企业对人才掌握信息技术的要求都较高,29.4%的企业要求旅游人才具备高级技能,47%的企业要求人才具备中级技能,两类企业占了2/3以上。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企业与信息技术应用关系密切,但绝大多数企业并不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解决好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的根本,见表2。25.4%的企业认为传统的高频度的个性化对接服务是维护和改善客户关系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在处理客户关系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一些企业重视,11.2%的企业认为通过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客户关系,研究发现这部分企业基本都设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而当下以SnS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利用模式的出现,确实为客户关系维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和手段。近2/3的被访企业认为应该综合利用好个性服务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的优势。

2.旅游相关企业对旅游人才掌握“三项技能”的要求

问卷的第三个问题是请被访企业对前面提到旅游人才在编程、操作及战略营销和管理等三方面的技能掌握程度作重要性评价。

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必须掌握和一般掌握操作技能的两项之和为89.7%,战略营销及管理能力前两项之和为93.3%,这说明多数旅游企业都强调旅游人才的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战略营销及管理的能力。有少部分企业对旅游人才有编程能力的要求,这部分企业多为大型的旅游电子商务公司,要求旅游人才和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合作开发。虽然很多人指出,随着应用软件的不断人性化和友好化发展,操作应用能力的学习门槛会越来越低,学习所需时间会越来越少,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目前,操作应用能力依然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战略管理和营销技能的重要性非常高,这一现象说明,在当前旅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手段,因而亟须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发展创新的新型人才。这是当下旅游人才培养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注定是旅游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编程处于所需掌握的技能的最末位置,这并非否认旅游企业不需要编程技术人员,而是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对旅游人才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期待。因此,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并不需要强调其编程技能的培养,而只需强化其对软件开发原理和一般实施过程的理解,这样的培养方式与旅游教育本身“宽口径、重技能”的特点是相符的。而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型的旅游电子商务公司,他们不仅强调职员的技术能力,同时也强调其掌握旅游业务的能力,这部分企业无疑是非常具有竞争力和前瞻性的。

不同类型的企业必然会对人才掌握应用软件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为了了解旅游企业对人才掌握应用软件的要求,调查主要列出了四类应用软件,供被访企业进行重要性选择。结果见表4,普通办公软件如office、photoshop、autocad等是最为普遍要求掌握的技能;互联网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受到企业关注,位居第二;eRp等企业管理集成软件使用能力排第三;专用的行业性软件如CRS、pmS(CRS的应用其主要为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等;pmS的应用主要为会议会展公司和酒店)居第四;掌握GiS等使用领域专业延伸软件的要求居最末。

在战略管理和营销的具体能力方面,大多数企业都非常强调旅游人才对互联网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技能,强调旅游人才应具备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具体的旅游商业和管理实践中综合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其次,多数企业都注意到旅游人才具备在互联网环境下有效处理和管理海量信息的能力的重要性,这一能力的主要表现如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识别等。第三,多数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以及一些决策辅助类软件的应用能力没有特别要求,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被访企业绝大多数都没有或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应用这些辅助工具。

3.不同旅游相关行业对旅游人才掌握“三项”技能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旅游人才对“三项”技能掌握的要求可能会存在差异,以此假设为前提,研究将被访企业作了旅行社、酒店、景区、会议会展公司、旅游it公司等类型划分,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三项”技能掌握要求的差异。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对“三项”技能的要求总体趋同,对编程能力的要求总体非常低,只有很少的几家旅游it公司提出此需求;对应用和管理与营销技能的要求总体都非常强调。从行业整体来看,旅行社和酒店两种类型对应用能力的强调要多一些,而事实上,这两类企业也是it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旅游企业。当然,强调应用技能的公司可能在管理营销方面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强调管理与营销技能的公司,可能在当前时期迫切需要在此领域有所突破。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变化也会对人才需求造成影响。

三结论与启示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编程能力都没有要求,而要求其具备良好的it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此应用能力基础上,能够综合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和营销。这为我们旅游专业人才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提供了方向和启示。

第一,目前我国多数旅游专业院系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块不成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虽然信息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对旅游行业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但旅游教育界大多还停留在“前变革时代”,没有主动接受这一浪潮的洗礼,思想解放程度低。

第二,在强调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复合型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的很多专业性课程教学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进展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然而从事旅游教学的教师往往由于专业或行业实践经验限制,缺乏在授课过程中做知识延伸和创新的举措。

人才调研信息篇9

根据调研的目的和功能,可以把市场调研分成三种基本类型:

1、探索性调研

(l)探索性调研含义

调研者如果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一般采用探索性调研。它能为调研者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更准确弄清楚问题的定义、更好地确定行动路线。这种调研的研究过程十分灵活,没有什么固定模式。样本量小,不需要具有代表性。探索性调研的结果只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具有试验性的、暂时性的特点。

(2)探索性调研的作用

一是解决某些特定问题。如X牌的婴儿奶粉市场销售量年度下降了的原因有很多,公司方面也不能确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有必要做探索性调研。可以假设以下原因:是经济衰退影响所致?广告做的不够精彩?销售工作效率低?还是消费者找到了替代品?通过探索性调研可以寻求到最可能的原因,从中发掘问题、增加见识。二是探索性调研也可用来澄清概念。如管理人员正在考虑服务政策方面将要发生的改变,并希望这种改变会导致中间商的满意。探索性调研可以用来澄清中间商满意这一概念并发展一种用来测量中间商满意的适当方法。三是使调研人员对问题更熟悉。周密细致的市场调研、全面周到的市场分析和准确可靠的市场预测,使调研人员对问题更加熟悉,它将成为企业正确决策的前提,科学分析预测的基础,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不可靠性。

2、描述性调研

(1)描述性的调查研究的含义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调研的一种,用来描述市场的总体特征或功能。

(2)描述性调研方案的设计要求

描述性调研方案的设计要求清楚对规定调查的6个要素:如在百货商店顾客光顾情况调查中,这样设计6个要素①谁)——某特定百货商店的主顾?(进入商店的任何人,包括没有买过东西的任何人;买了东西的任何人;至少每月一次在商店买东西的任何人:家庭中负责在商店购买的人)②什么——从被调查者中获取的信息?(包括:对于具体的商品,到不同商店去购物的频度;选择评价商店的准则;商店对于自身要尽心检验假设的有关信息;)③何时——在什么时间从被调查者中去获取信息?(购物之前购物之中购物之后)④何地——在什么地方与被调查者接触以获取所需的信息?(在商店内在商店内但仍在商业街(城)中在停车场或汽车站)⑤为什么——为什么要从被调查者中获取信息?为什么要搞这项市场调查?(可能因为:改进商店的形象;提高顾客惠顾率和市场占有;改变商品的组合结构;研究搞一个适当的促销运作;确定新商店的地点)⑥什么方式——以什么方式从被调查者中获取信息?(观察法;面访法;电话访问调查;邮寄问卷调查;网上调查)

3、因果性调研

(1)因果性调研的含义

因果性调研是调查一个变量是否引起或决定另一个变量的研究,目的是识别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

(2)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二、开展市场调研的意义

1、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其趋势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消费行为变化,理清投资方向,决定投资规模,确定产品结构,调整的生产经营目标,寻找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2、可以把握市场行情和获得可靠的供求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洞察市场供求变化,能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开拓出新市场。

3、可以获取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能对对手的产品、销售、价格、经营手段及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人才实力等情况了如指掌,这样能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4、可以广泛了解各类社会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把握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经济、人们的心里需要等各方面变化的状况,这样能对市场研究进行综合动态分析,使企业的营销决策更加科学、准确。

5、可以正确运用价值规律

生产、分配、消费、价格之间的规律通过市场调研,能自觉顺应价值规律,恰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企业自身不断更新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市场调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认识不够

(1)在理念上不重视市场调研工作

企业领导人为:营销调研工作应该属于研究机构的工作范围,企业只需直接运用研究结论,无需从事专门研究工作,如果调研,也只是设计问卷,个人访谈等。另一个方面片面地认为广告投资能够使销售额和利润直接上升,比营销调研支出更直接。这些想法都是有害的。为了避免这一理念蔓延,还需要企业管理者形成适应市场长远生存与发展的科学竞争意识与科学决策的思想,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恰当的管理方法,并不断进行动态市场调研,研究市场供需状况,了解顾客消费心理,研制开发新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2)对营销调研工作寄予不合理的期望

虽然不重视调研工作,但却对调研结果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直接带来利润的提升。这是一个思想上的误区。事实上,调研的结果只能为决策提供参考,而不能全权代替管理层的理性分析。因为:有些结论只能说明一种消费趋势或一种消费心理,可能是短期现象,具有不确定性,要想最终取得销售额和利润的上升,还必须通过企业广告、生产与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具体的营销行为。

(3)不能从市场调研的实际需要设置调研部门

正确的做法是:企业要设有专门的内部营销调研部门,并配备专业研究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心理研究、模型设计等。能提供足够的费用。而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设置专门的调研部门或没有专业的调研人员,其调研工作是由广告人员或推销人员兼职担任。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无外乎是搜集有关商品信息,价格变化等表面文章。得出的调研结论没有深度,对决策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当然采纳的机率很小,费用上也不按实际需要做出有保证。

2、调研工作过程、方法、技术不科学

目前我国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等还未熟练掌握,尤其是在问卷调查问卷设计、问题设计、抽样技术工作等环节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在问卷种类上不仅要有开放或封闭的文字提问,还要有图画完成、词汇联想等其他方式;问卷问题提供的答案项目不限定被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所提问题尽量回避专业术语,围绕调查目的展开等等。只有这样的问卷调查,才能尽如人意。

3、调研公关意识淡薄

消费者和用户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类公众。市场调研活动是对公众负责.是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良。公众从理解到配合需要一个过程,这个是过程对企业了解的过程,也是心理转变过程。若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和配合,在开展调研活动之前有必要做好有目的地宣传。只有这样,调研得出的结论运用于营销环节才有真正的价值,才能帮助企业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企业形象。调研活动也能真正成为企业与公众沟通、取得公众支持与信任的公关活动。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信任与支持是长久的,给企业带来的回报也将是稳定而丰厚的。与此同时企业在调研中搜集到的有特色的具有真实性和亲近度的公众语言也将成为企业下期公关或广告活动的宣传主题,促进与公众沟通的工具。

四、企业市场调研获取真实信息的策略

(一)彻底转变观念,加强调研意识

1、提高最高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决策人要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按照市场营销的理论原则选择适当的调研策略开展调研活动。

2、加强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和其他人员素质,使企业在人员素质方面有质的进步,实现企业内上下齐心协力推动企业的进步发展。

(二)建立正规市场调研部门,专门从事市场情报的收集分析

1、企业如想可持续发展,市场调研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市场调研应选取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聘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或高校专职教师做智囊顾问也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定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的信息,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

2、不管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否允许,企业若想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只有进行专业的社会调研活动,才能发挥调研的真正作用,不是做吗观花是的调研。

3、由高层决策部门负责策划、组织、指导控制工作,负责制定调研计划、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市场调研应遵循正确的运作程序

市场调研是获得信息的手段之一,制定出合适的调研方法和策略有利于信息收集的完整性、综合性和超前性。

1、确定问题和调研目标

整个调研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便是确定问题及调研目标。只有合理地确定要调查的问题和目标,才能明确调研的时间和费用,调研问题和调研目标,可能会影响整个营销计划的成败,甚至决定企业的未来。

2、制定收集信息的调研计划

市场调研计划应有明确的调研目标,有确定的调研对象,明确的调研方法,明确调研的时间及地点;调研计划是整个调研活动所遵循的纲领,调研计划的缜密是保证调研成功的最重要基础。

3、实施调研计划

实施调研计划是市场调研过程中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信息阶段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阶段。市场调研人员应认真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确保结论准确性和完整性。

(1)书面问卷调研

调研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引导被调研者如实填写问卷,要有职业精神,诚实可信。问卷设计要充分涵盖需要了解的信息,问题要通俗易懂,从被访问者心理接受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询问方式,问卷设计完成后,选择目标对象进行问卷测试,倾听接受测试者对于问卷的感受和意见,根据反馈的信息对于问卷再做调整。

(2)网上市场调研

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向用户散发调研表,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上调研表;通过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板(BBS)等方式采集用户意见;通过订阅邮件列表,和收集商务信息邮件列表;企业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经常询问的问题栏目对某一有疑问问题解释和答复;收集顾客和潜在顾客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向他们发送电子邮件,询问其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意见;请顾客主动用电子邮件反馈信息,如需要什么产品以及对公司产品的评价等;在报纸、杂志或电视上发出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来收集答案,这种方法调研对象广泛,节省人力和物力。

(3)跟踪调研

市场变幻多端,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只有切准市场脉博才能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企业必须跟踪市场变化,了解市场行情,坚持对市场进行跟踪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人才调研信息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反思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10-03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助推作用,特别是随着从中央到地方财政都普遍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后,相当的一部分资金都用在了信息化建设方面,使得师生对信息化应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高职教育信息化的起步相对较晚、软硬件设施不相协调等不利条件的限制,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仍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向,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中心,将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提高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简言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各个环节中,并在此过程中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实践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逐步增强课堂效率、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财政资金的大量介入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当前的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已经有了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更是发展迅速。然而,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尽管在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在从业人员的意识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等方面仍旧存在很多亟待改善和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开展信息建设的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不深刻,在统一规划和整体性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还是决策者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独特性认识不到位,造成高素质专业人员配置的不合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甚至还有一部分高校,根本就没有专职人员从事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由相应的其他部门来兼顾,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其信息化建设效果是不理想的。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是因为要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特点来实现自身工作、生活、学习的便捷性,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但是,由于高校在规划方面前瞻性的欠缺以及规划不合理,本来想带来方便的信息化却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不便。例如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在食堂、浴池、图书馆、电费房、水房、超市等很多地方所使用的电子卡片是为了求得方便的,但是很多学校却没有将这些卡片集成到一张“一卡通”上,使得学生不仅需要办理各种复杂的卡片,而且使用起来也是十分不便,这表明了信息化缺乏统一的规划。

第二,硬件、软件发展不相协调,存在突出前者而忽视后者的失衡现象。在信息化建设中,软硬件之间的互相协调才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也才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资金和各项成本。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维护与更新的现象。在信息化建设中,硬件固然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整个校园的信息化氛围和校园实力,但真正的作用却还是要借助软件才能体现出来。而且,如果软件设置不合理或是没有形成最佳合力,硬件的作用无论怎样优越也不会体现出来,还会造成对资金、设备和人员的大量浪费,得不偿失。

第三,网络使用方式不当,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要构造一个强大的校园网系统,为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管理服务以及人才实训等项目提供优质的服务,师生借助校园网来实现各自的功能和服务。但是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学校往往耗费了巨大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搭建起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校园网系统,而且在此过程也将资金投向了硬件的完善和更新方面,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物力,但是校园网却仅仅被当作一个“传声筒”来使用,即简单地向师生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通知、消息。而且校园上的资源也很少,学生和教师难以借助校园网来实现自身的功能,时间长了师生的兴趣逐渐降低,而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就停滞不前,其对整个校园建设的助推作用也就不具备了。

第四,教师没有充分将信息化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和科研中。就信息化建设而言,无论是软硬件的建设,还是专业人员的配备,这些都是外在因素,而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在于高职教师自身。但是当前的高职教学中,却鲜有教师能够充分将信息化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大部分都是直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与自己的教学相关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课件和备课内容中。更有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都不会使用计算机,也就更谈不上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化成果的采纳了。而且,目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数目太少、层次太低、效果欠佳,加之学校也没有出台相应的鼓励和刺激措施,教师更没有积极性将信息化成果应用到教学和科研中。

第五,高职教育资源整体质量较差,且缺乏优质的流通环境。高职院校大多数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来开发一门或几门能够代表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并将这些课程上传到校园网上,让学生借助信息化来予以学习和分享。但是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却缺乏这种相对统一的标准和分享机制,使得特色课程在分享环节往往会陷入被动,更有甚者会出现无法分享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的相对封闭和僵化,不仅不利于个别学科的完善、发展和创新,而且对整个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和借鉴性创新也都会有很多阻碍作用。

第六,专职、专业信息化人才匮乏,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低下。人才是各项事业得以顺利推行并取得实效的关键,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就专业化人才而言,包括两类:一类是专职的信息专业人才,可以借助各项措施来促进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另一类是管理和调度人才,他们的作用是如何将前一类人才捏合成为一个整体。而就这两类人才而言,尤其是后者,他们极少愿意到高职院校中工作,即便有这样的人才,但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学院对他们在进行考核的方式也较为特殊。由于人才的缺乏,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所使用的人才大多是计算机专业人才,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各种软硬件问题打交道,自身的时间很难得到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十分不理想。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为了充分挖潜信息化成果在高职院校的现代型发展、跨越式发展以及今后的学科创新等方面的巨大潜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应在如下几个环节加以改善。

第一,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步骤和程序予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计划的策略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具体来说,其一,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专职的管理部门来就此项工作进行管理、协调和调度,因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综合的工程,不仅仅涉及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硬件设施,而且其对软环境的打造要求很高,而一个相对优质、纯洁的软环境离不开专职的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因此,高职院校应与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直接展开合作,引入一批具备高素质且懂得如何就该类型的技术人才进行统一管理的人才,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其二,在相关方面进行建设前,要形成统一的规划和一致的思路,这不仅使得整体布局更为合理,而且还会提升效率、节约资源和资金,对高职院校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这一点,笔者以为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部门在工作开始时就要召集在一起,就硬件的更新、软环境的打造或是人才引入等方面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然后再根据整个校园的整体布局和建设思路来就整体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并予以实施,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思路的协调、步调的一致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三,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高职院校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要注重因地制宜地借鉴其他高校或是兄弟院校在此方面的先机经验或是优质成果,这样既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又可以实现效果的最佳。

第二,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软件和硬件的协调发展,在保持硬件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软件的更新速度和使用效率。在硬件建设方面,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因此,高职院校在引入硬件建设时,要根据自身的学科实际量力而行,避免挥霍大量资金,给自身背上沉重的负担而影响学校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在硬件发展方面,高职院校应注重选择那些使用效果较好、性价比高、切实可行、简单易操作的项目,并且确保其与学校之前的各项接口和数据类型能够完全融合、兼容,避免将来出现标准不一致的局面而影响正常的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在软件建设方面,学校更应该重视,因为这是确保将所引入的硬件设备的效果发挥到实处、充分利用教学资金的重要保证。学校应该在原有基础设施设备到位的前提下,加大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采购和网络课程、考试题库、信息资源等的研发。利用集中管理的优势,依托校园网的平台优势,将各种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共享并不断更新、维护,使软件资源发挥其最大化的效益。

第三,合理使用网络,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定位,确立立体性的信息化网络适用人群。信息化建设的最初级的使用成果就是借助校园网一些原始的通知和一些资料性的介绍,而在此基础上还会衍生出各类相对较为高层次的应用类型,如对各类科研资料的使用和交流方面,这一点上以实际的教学课程和学生的自主研修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正因为高职院校的互联网建设的特定使用人群类型各不相同、适用范围也千差万别,而且使用的效率也大相径庭,因此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原来相对较为单一、片面地使用人群的模式下,改变原来的思路和方式,将使用人群予以有针对性地分类和划分。这样确立一种较为立体型的人群,不仅有助于深化信息化的改革过程,而且从微观层面来看,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内的各个不同层级的使用人群的效果和使用体验也会得到提升,对于整体上提升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开展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教师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不论是硬件设备的调试、引入以及后来的日常管理和多方面应用,都需要教师来参与其中。而软件的更新、与硬件之间的对接和配合,甚至对整体的信息环境予以优化等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高职院校应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如课件制作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信息化应用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来引起教师的兴趣,吸引教师参与其中并逐渐提高自身水平,不断丰富教育信息化资源库,搜集建立各项专业资源库,这样教师既可以从中获取资源,又可以将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供其他人共享。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意识。

第五,打通各个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建设壁垒,尽力扩大信息机制的共享范围,将优质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到适用领域。一方面,就院校与院校之间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和特色来集中资金和人力资源开设其中有一项或是几项优质的信息化成果,然后再将所有高校所开展的信息成果集中整合到一起,进行仔细划分和优化,然后各个学校之间便可以借此实现有孩子信息化成果的共享。另一方面,就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利用优势进行互补,开发适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进入企业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样既降低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本、节省了资金,同时也给企业培养了优质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第六,引入专职人才、提高效率,完善信息化建设。人才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笔者在这里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在引入专业开发人才的同时,不要忽视专业管理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因为专业开发人才的最大效率的释放和最佳效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管理人才的适度调配和整体协调,因此,这两种人才的引入既要保持恰当比例,还要多所侧重。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合理措施。尽管当前在人才引入、软硬件协调发展、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暂时性的问题,但是总体的方向和前景还是十分明朗的。

【参考文献】

[1]夏娟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与发展趋势――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6(5)

[2]杨虎.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J].甘肃科技纵横,2013(2)

[3]王永波,尹力.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

[4]饶钦焕,杨维.复杂视野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浅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7)

[5]孙淳.高职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6)

[6]王妤夜.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12)

[7]张晓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讨[J].中国市场,2016(5)

[8]任武娟.浅析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5(12)

[9]蒋芬芬.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与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3)

[10]侯宪忠.基于“互联网+”下的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5(12)

[11]张永波.融合行业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探索与研究――以旅游类高职院校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