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9:29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量化;考核

1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表示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怀,中央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保障。教育部令第24号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教育部令第24号施行后,普通高校纷纷研究如何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施行为契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无疑,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是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究竟采取何种考核方式最有利于推进辅导员工作呢?厦门理工学院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尝试用辅导员量化考核的办法作为健全辅导员队伍考核体系的第一步。

2厦门理工学院辅导员考核的实践

2007年3月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厦门理工学院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提纲”,并相应地启动辅导员量化考核办法。提纲内容以量化的形式规定辅导员每日、每周、每月的最低工作量,如下图:

提纲旨在引导辅导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提纲的具体要求,学校相应地采取月考核的办法,具体为:

该考核办法采取行为考核的形式,用量化的形式规定辅导员在进宿舍、下课堂、家校联系、学生单独谈话、教师沟通、工作汇报、学干会议、学生大会、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等方面的最低工作量,试图通过“过程控制”达到良好的绩效考核目的。厦门理工学院目前共有辅导员42名,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9-12月的考核情况如下:

由上可知,经过提纲的指导和规范,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完成量略超规定的工作量,超额部分不大,呈稳定状态。但“月最高完成值”与“月最低完成值”亦可反映出,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并不平衡,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说明部分辅导员在相应的工作方面确实表现突出或存在不足。

3对厦门理工学院案例的分析

从厦门理工学院的案例可以看出,辅导员量化考核具有标尺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和反馈功能。

量化考核的标尺功能即辅导员能拿量化的指标做“镜子”和“标尺”,照出不足,量出差距。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大的模糊性,许多人赋予辅导员工作“良心活”的比喻,认为“做与不做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量化考核能将带有很大主观性的因素予以量化,使辅导员评价更为具体和直观。这种做法有利于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达到奖勤罚懒,鼓励先进的目的。

量化考核的导向功能即能用量化指标引导辅导员向一个积极的、正面的、良性的方向去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学生数迅速膨胀、辅导员大批增加,师傅少徒弟多的形势下,量化指标能有效地指导辅导员工作,帮助辅导员在“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院的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开展学生工作”的总要求下,更有方向地展开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量化考核的约束功能即量化考核对辅导员工作行为和管理部门的评价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一方面,《提纲》把辅导员及社会、学校的共同利益、共同观念、共同追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它借助考核的影响力,将辅导员的工作表现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实行量化考核使管理部门不论在平常还是在评优时都有了依据,有利于克服矫正主观偏见。

量化考核的反馈功能即辅导员及管理部门都能通过月考核的形式及时、具体、频繁地得到数据和反馈,一方面促进了相互间的工作及情感交流,管理部门通过有效的沟通,帮助辅导员分析,让他认识到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帮助辅导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对于辅导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扬长避短,加强自身建设产生了良好效果,有力地促进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辅导员量化考核的以上功能有效地保证了辅导员工作提纲和考核办法的顺利实施。它在规范、引导辅导员的基本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遗憾。

首先,在量与值之间如何划等号,是问题的关键和难点。例如,对辅导员赋予多少工作量才算合理?对各项工作要赋予什么样的分值才能达到激励作用?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复杂性。辅导员所要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处于全面育人的综合岗位。这种岗位很难用常规的数量指标来评价。特别是部分兼职团总支书记和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辅导员在工作的水平、难度和探索的风险性方面均有不同,实际付出的劳动在量和质上有较大差异,因而难以用统一的标准与模式进行精确的度量。

其次,量化管理带来的最大的危险在于助长了重量轻质,急功近利的行为。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忽略人为因素和弹性因素,会产生一些考核上的争端和异议。

第三,辅导员考核岗位属特殊岗位,效果不易在短期内体现,考核项目亦比较复杂,月度考核为短期考核,次数太为频繁,易让辅导员产生抵触情绪,也增加了考核部门的工作负担。

4结论

辅导员量化考核,是辅导员管理和评价的一项措施,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要兴利除弊,就要采取有力措施,以有效发挥教师量化考核的作用。

第一,量化体系必须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只有具有科学性,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只有大家都认同了该量化体系,得出的量化结果及比较结果才能得到认可。因此,应该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制定相对公平合理的辅导员量化考核办法。同时,辅导员量化考核是一项涉及面广、涉及问题较深入和细致的复杂工作,为使量化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营造公平的工作环境,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监督机制。监督的重点应放于工作的真伪、分值计算是否合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等方面。必须建立辅导员量化考核结果的公示制度,使辅导员的工作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第二、辅导员工作考核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注重实绩的原则。量化考核所得到的数据,只是一种数字资料,一种素材,其本身还不能直接说明某些特性的内在价值。纯粹的量化考核也只能使考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就必须体现考核工作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原则。因此,在量化考核指标设计上,既要有详细的量化指标考核结果,也应保留对辅导员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总体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对辅导员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运用的科学程度。只有通过评价,即对考核结果作科学、客观、公正的分析、判断,考核才有价值、意义。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2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与公办高校一样,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黄河科技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大力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一、以党建为核心,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关注、关心、关爱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黄河科技学院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探索“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完善大学生党组织设置。结合民办高校实际,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在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和专业设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组织建设,由原来按院(系)设置学生党支部调整为按年级、专业或班级建立党支部。同时,注重选好配强党支部班子,特别是将政治上成熟、业务上精通、作风上务实的党员选为支部书记。党支部按照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的原则,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2、建立“大学工”工作机制。整合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社科部、党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成立学生工作委员会,设置思想政治教育部、党建工作部、校园文化建设部、学生管理服务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工管、各部门紧密配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实现教育、管理、服务、咨询和指导的一体化,凝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大学生入党的过程,就是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起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果。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学院坚持“三早、两抓、一严”的教育培养模式。“三早”即坚持早发现、早选苗、早培养,着力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两抓”是以党校和校卫队(学生自律组织)为抓手,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一严”是严格发展程序,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2008年以来,黄河科技学院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184期,培训29472人次,发展学生党员7449人,截至2012年底,学生党员比例占在校生的10.7%。党员的发展在学生中形成了靠拢党的组织、追求政治进步的良好思想氛围,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坚持全方位育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强大合力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既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黄河科技学院面对大学生成长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着眼于全方位育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1、坚持课堂育人,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必须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并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在理论教学上,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课外调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教学上,严格落实教育部规定的从本、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分别划出2个和1个学分的要求,认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为每一章节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在考试方式上,试行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考核为辅的方式,理论考核占60%(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占40%,主要通过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问卷法、评议法来考核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

2、坚持实践育人,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社会实践活动评选表彰办法》,每年都对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派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在时间、资金、交通等方面给予保证。从2000年开始至今,学院每年暑假都派出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进行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志愿服务,目前已经在安阳、荥阳、延津20多个市县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坚持环境育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环境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校史文化墙、校训文化石等人文景观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充分结合重大纪念日、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和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十胜利召开,“树立诚信观、践行诚信事、争做诚信人”,“感知父母情、感悟自身行、回报父母恩”等活动。以每年一届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平台,举办宿舍文化月、社团文化月、歌舞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推进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院于2007年开设了“黄河讲坛”,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湖南省作协主席唐浩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等100多位专家学者、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等来校讲学、作报告,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味,发挥了文化育人的作用。

4、坚持服务育人,努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坚持服务工作体现育人导向,从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学生反映的具体问题抓起,不断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行政管理上,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依法管理。在教学管理上,从严治教,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在后勤管理上,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提升服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做好贫困生资助、毕业生就业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努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保证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可见,高校要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黄河科技学院从选拔、培养、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

1、坚持标准,选配好辅导员。针对在校生规模的成倍增长,学院按照不低于1:200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在全国普通高校硕士毕业生中公开招聘辅导员,严格选任标准,采取统一组织笔试、面试和考察,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的办法,选拔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工作实、作风正的人担任辅导员。近年来,学院新任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变化,政治觉悟、思想作风、组织能力、群众威信、工作实效都有很大提高。

2、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制定辅导员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培训。积极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省级培训,学院先后有50多人次参加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班。强化校内培训,启动校、院两级培训机制,其中校级培训分为骨干辅导员的提升培训、新任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全体辅导员的日常培训。同时,针对学生教育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用网上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学习考察等形式,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使其进一步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3、严格考核,实施量化管理。考核制度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学院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辅导员量化考核办法》,每学年对辅导员进行综合考核评定。按考核分数可将辅导员分为三级,即90分以上为一级辅导员,80分以上为二级辅导员,70分以上为三级辅导员,并按考核等级增加相应的薪酬。凡是低于60分的,解聘或调离辅导员岗位。通过考核,加强了对辅导员的宏观管理,做到了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对辅导员的有效监督和有力鞭策。

4、提高待遇,激发工作热情。为稳定辅导员队伍,应明确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和教师一样在职称评定、报酬、福利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为辅导员设立专门办公室,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对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辅导员,可以优先评定职称或推荐到学校党政部门任职。这些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激发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以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贴近实际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果,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系2012年度黄河科技学院立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的部分成果,编号KYSK201227。)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43号),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按照学校关于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学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环资学院高度重视,不断优化学生工作队伍,坚持狠抓优良教学学风,全面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如下:

一、辅导员配备与聘任

环资学院现有本科生2388人,研究生274人;按照1:200师生比配备辅导员,目前辅导员共计12人(不含学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其中,专职辅导员10人(含彭熙——在读博士,未聘岗位,但从2018年开始暂代休产假辅导员王娇工作),兼职辅导员2人(含2018年学校公招分配的新近人员——王岩,暂代休产假辅导员尹春燕工作,实际上是7月正式到岗,现提前上岗工作);向香源——新聘三类兼职辅导员,本院研二1+3学生,接手转岗辅导员王琳琬工作);12名辅导员中担任本科生的辅导员11人,研究生辅导员1人(其中事业编制1人,人事7人,合同制4人;具有副高职称1人,讲师职称3人,其余助教及以下;聘辅导员专业技术岗6级(副高级)1人,专业技术岗9级(中级)2人)。

目前辅导员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随着李春林(大四辅导员,借调到学校党校办兼职2年)将在6月份带完毕业生后调入党校办,王婧怡带完一届后现带大一拟调入图书馆,如果同意2人调离,就面临着下半年还得补充1-2名辅导员接任工作(彭熙下半年博士毕业回教研室的话,就缺2人),如果没有补充得再聘任1-2名三类兼职辅导员。

二、辅导员工作条件、待遇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院中心工作来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学院近年来积极改善辅导员工作条件与待遇。

第一,改善美化辅导员工作环境。2013年、2017年学院对于辅导员办公室进行了2次美化,充实辅导员办公设施,确保每位辅导员具有较好的办公环境,例如我院辅导员队伍组建了“学生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工作坊”,学院保障了团队每位成员的办公设备;今年学院正在筹建学生成长工作坊(含关工委工作办公室)与学生事务中心,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减轻辅导员部分事务性工作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与便利条件。

第二,实行弹性坐班制。学办以值班制为主,辅导员轮流值班,一方面确保每一天白天和晚上均有值班辅导员处理日常事务,另一方面也让辅导员老师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灵活安排时间开展班级活动、走访学生寝室等,以及进行自我提升的学习、教学或科研。

第三,保障考核奖励与福利。学院建立了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全面考核评价辅导员工作情况,主要对照其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同时还有考核评分(评分中学生评价30%+辅导员互评30%+考核小组(含班主任)评价40%),并按考核情况评优推优;学院对于辅导员超额带学生人数,承担党支部书记、年级负责人、参与学科建设与教学等工作均按照聘岗方案核算超工作量,对辅导员科研成果、指导学生科技活动获奖等核算绩点进行奖励;学院还通过改进学院年终评奖评优机制确保每年辅导员至少有1人获得“年度考核优秀”(2016年、2017年均有2名辅导员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在前几年度一个“年度考核优秀”都没有);学院工会也对专职辅导员的正常福利待遇予以保障,同时对三类兼职辅导员,没有得到学校福利的部分,学院工会尽力进行补齐。

第四,强化辅导员学历深造与业务培训。学院积极鼓励与支持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学历深造,选送辅导员参加校内外各类业务培训、考取业务类相关证书。近3年来,学办辅导员深造博士学位2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5人、SYB讲师证3人,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职业资格证1人;学院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同时不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活动,分享培训体会或读书心得,实现交流思想、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目前,学院辅导员队伍再配合班主任队伍,能够较好引领学生思想,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学业、科技活动,能开展党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开展班级建设、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危机事件处置等工作要求。

三、班主任队伍建设

根据《西南科技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西南科大党委发[2017]19号)文件精神与要求,学院制定《环境与资源学院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细则(试行)》(未正式发文,因考核部分还在征求意见),明确了班主任的职责、选聘与考核,并为2017级24个班级均配备班主任,其它年级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各班主任均已在所带班级开展工作,关于班主任工作落实和考核评价方面我们还需要探索。

四、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发展建议与意见

【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够。我院目前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4年以上的只有4人(不含学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因待遇问题、职称晋升、发展前景、工作压力等实际问题离岗和转岗,使队伍流动性、流失性较大(有辞职调离的,有调到其他部门岗位的)。尤其是职能部门对于辅导员需求不断,导致辅导员身兼多岗,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辅导员专一本职工作,也不利于队伍的相对稳定发展。

2、辅导员工作事务过于繁杂。辅导员工作任务主要来自于各行政职能部门,只要是和学生沾边的事情都有可能分配给辅导员队伍,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结到辅导员工作中不到位,导致辅导员大量时间疲于处理政出多门的事务性工作,甚至是重复性的工作,从而真正的教育引导做得还是不够,深入寝室和深入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够。

3、辅导员专业素养与能力还需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学科背景复杂,且队伍过于年轻化、职称结构发展不均衡,要承担思政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安全法纪教育、助学服务、招生就业等一系列责任重大工作,需要辅导员自身主动提升自我,要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多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努力提升职称等级,同时也需要学校相关制度机制进行保障。

【建议与意见】

1、减少行政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抽调、借调,尤其是对于连续工作未超过4年的辅导员,确保辅导员专一工作与各学院队伍的相对稳定。

2、进一步推进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校园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系统化、高效化,从而减轻辅导员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如奖助勤贷补等事务性,线上线下重复做工作)。

3、拓宽类似清华大学辅导员专项的培训项目,使辅导员队伍能获得更加专业和规范的业务学习,增加跨校际的一线辅导员相互交流学习活动,培育辅导员国际交流学习项目,选拔推荐优秀专职辅导员参与“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做好2017年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招生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6〕33号);另外,根据教育部令规定“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每年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校级培训,每5年参加1次部级或省级培训”能落到实处。

4、进一步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尤其是近两年新近辅导员的合同制聘用管理问题,让辅导员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另外,希望将已经启动的辅导员职称单列、职务职级岗位晋升等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五、学风建设举措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4

学生管理特色:

1、结旅游商贸分院特色明确培养方向:

       重点培养三种品格:爱心、耐心、责任心。

       重点强化五种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尊重服从意识、爱岗敬业意识、吃苦耐劳意识、钻研业务意识。

2、结合学生年龄段特点找准管理定位:中职学生以管为主,已导为辅。高职学生以导为主,以管为辅。中职重在习惯养成,高职重在能力拓展。

3、结合不同时期安排有针对性的活动:如9月,新生接待、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10月,各种学生组织纳新,学生干部选拔。11月,组织大型演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12月,严抓常规管理,应对期末考试。

工作开展情况:

制度建设

     首先,我们根据我分院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学生量化管理细则》,从纪律、卫生、仪容仪表等八个方面对学生施行量化考核。使学生管理工作精确到位,细致到人,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选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达到了用评比选先进,用评比促管理的良好效果。

其次,制定了新的《辅导员考核办法》,考核实行百分制,其中常规管理及资料收集50分;学生民主评议10分;专业教师评议10分;年级辅导员综合评定:10分;系团总支评定情况:10分;系领导综合评定:10分。本办法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勤与考绩相结合、常规考核与阶段考核与分层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再次,制定了《学生会工作制度》,从人员任用、日常工作到奖励和惩罚都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并进一步的细化了学生会各部的工作职责,使各部成员明确责任,并在日常的工作中有的放矢。

最后,结合我分院制定《旅游商贸分院手机管理办法》、《旅游商贸分院禁止吸烟条例》,在征得所有家长同意之后,动员相关专业所有学生在承诺书上签字,共同承诺服从条例所规定的内容。

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建设:

1、明确责任。一是紧密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课堂教育;二是紧密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要求,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三是紧密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辅导员应结合学生实际,做好日常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具体负责好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好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与学生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有关的工作;参与处理好涉及学校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

    2、建立健全辅导员奖励评价体系。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完善辅导员评优评先的奖励制度,定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加大辅导员表彰力度,树立一批辅导员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贡献。

    3、加强培训。从学生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新时期对学生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努力成为指导学生学习、成才、就业,胜任科研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5

(阜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随着部分地区师资队伍的饱和,一些师范院校面临向综合型大学转型,这类院校在原有基础上开设一些新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涌现了许多新问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这支队伍能否与时俱进,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是关系到大学生在成才的同时能否成人的关键。高师院校辅导员如何在原有基础上继承、延续与革新,这是对高师院校辅导员的严峻考验和挑战。通过对转型期高师院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前转型期高师院校辅导员群体的满意度现状以及工作积极性的总体水平,为提高其职业素养提出相应策略。

笔者以某转型期高师院校作为调研样本,该高校共有专职辅导员49位,笔者选取10作为访谈对象。发放问卷49份,回收问卷49份,其中有效问卷49份,有效率100%。

1转型期高师院校辅导员工作本身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此部分调查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满意度下面所对应的数值表示选择该选项的人数占有效调查人数的百分比,项目平均值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清楚、不太满意、不满意五个选项,分别经赋值1、2、3、4、5后,以相应的百分比作为权重所得的加权平均数。维度均值是由项目均值所得的平均数。平均值越小,表明满意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从调查可以看出,就工作本身来说,满意度最高的一项是工作可以发挥自身能力,均值达到1.63。辅导员对表示满意的占49.5%,基本满意的占41.2%,也就是说90%以上的教师对工作可以发挥自身能力感到满意。这正好验证我们在访谈中所了解的情况,转型期高师院校辅导员在工作自主性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在工作稳定性方面满意度也很高,笔者调查的辅导员都有编制,所以工作相对稳定。在工作压力方面,辅导员的满意度较低,选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达到56.9%,主要原因是转型期高师院校学生思想波动大,管理任务繁重。

在工作条件方面,教师对“办公设施”、“同事之间的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均值分别为1.78、1.89,在所调查项目的满意度均值排在第二位和第四位,对“领导管理方式与作风”、“党群组织”、“科研管理与设备”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对办公设施的满意度在所有满意度项目中最高,选择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数占有效调查人数85.2%,原因可能是随着高校发展,为其外在形象,愿意在改善办公设施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对同事关系选择满意的有28.7%,基本满意的有58.4%,就是说87%以上的转型期高师院校辅导员对同事关系感到满意,其原因可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素质相对较高,加上教师的劳动特性所决定,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对领导的管理方式以及党群组织的满意度偏低,对领导的管理方式选择不清楚的有37.2%,不太满意的有26.2%,是因为多数辅导员认为管理者凡事很少征求教师意见。对科研管理与设备的满意度较低是辅导员工作繁琐,没有太多精力去搞科研。

在学校激励措施方面,辅导员对“深造进修”、“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满意度都较低。调查中我们发现辅导员对深造进修机会的满意度均值在所有调查项目中排在最后一位,达到3.62,而选择不清楚、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教师有81.4%。接受访谈的辅导员中有9名表示学校对辅导员重使用、轻培养。教师在深造、进修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辅导员的构成以青年为主,职称相对较低,学校转型需要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他们的学习、发展等高层次需要非常强烈。但目前,他们接受培训、进修机会很少。职称评聘方面,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31.2%辅导员选择不清楚,说明转型期高师院校相关政策、文件的宣传不到位,导致辅导员对其不了解。在绩效考核方面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认为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缺少自身的参与。笔者所在高校的绩效考核政策由学校人事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制定,辅导员意见很少采纳。考核方式主要有学生评价、学校各主管部门评价和院系领导评价,评价的主观性较强。

2提升转型期高师院校辅导员满意度的措施

2.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制

考核评价的出发点是为了促使转型期高师院校辅导员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因此,在制定考核评价制度时,应该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随时发现新情况,使考核评价体系能真正体现辅导员的付出。对辅导员进行考核时,不仅要关注他们取得的业绩,而且更要关注他们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行为表现,通过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观察以及学生反映等多种方式客观真实的了解辅导员的劳动付出情况,使考核评价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考核评价后,高师院校要将考评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被考评者,被考评者如有异议,也可提出申诉。这种做法体现了转型期高师院校管理中的民主原则,使学校可以及时了解辅导员的真实想法。

2.2提供多种形式的进修机会

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应使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学历提升培训三方面相结合,满足不同时期工作需求。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新入职辅导员实现角色转变,融入工作环境。因此,开设的课程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的基础课程,同时传授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必需的基本技能。在职培训目的在于帮助高校辅导员提高专业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引导他们准确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可以通过研修基地进修、专题报告会、工作交流会、学习考察等形式,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就业动态、教育管理等方面信息,以此拓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提升他;三是学历提升培训。高校辅导员业务素质的提升必须借助于专业教育。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高校辅导员继续深造,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或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学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积极培育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2.3建立专属的职称评聘制度

笔者所在高校以前辅导员和教师的职称评聘实行统一制度,由于科研工作方面不占优势,因此辅导员在职称评聘时很不占优势,有的辅导员一辈子可能都评不到高级职称,后来随之师资队伍的扩大,职称名额有限,中级职称不再根据研究生学历辅导员工作满三年进行认定的制度颁布后,辅导员中级职称也很难评上。而且随着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转变,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压力增大,不满情绪增加。后来实行职称制度改革,辅导员职称评聘单列,在职称评聘中有专属名额,辅导员之间相互比较,不仅考虑科研,而且增加了平时工作业绩的积分,辅导员积极性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谢春林.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析与对策[J].美大学学报,2008(1).

[2]陈云英,孙绍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J].心理科学,1994(3).

[3]吴小平.如何提升员工满意度和敬业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6

——*****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材料

*****镇中心小学距县城**公里,是一所典型农村小学,学校在校生***人,专任教师**人,现全镇有一所小学,学生居住分散,离家较远,加之多数是留守儿童,特别是农忙季节,留守老人,放学后不能按时接孩子、学生回家后也无力辅导学生,为满足家长实际需求,学校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8〕95号)、《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川教〔2019〕11号)和《成都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成教函〔2019〕17号)规定以及《简阳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切实地解决了学生课后时间无所事事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家长、学生一致好评。

一、调研讨论,保证课后服务高效进行

学校多次召开教师、家长专门会议,进行广泛的调研、讨论,吸收家长意见建议,围绕课后服务怎么搞?时间多长?辅导课程如何设计?怎样收费?延时后家长接送途中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明确了工作思路,确定了服务项目内容,完善了工作流程,制定了相关制度。学校课后服务总体按照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课后服务效果

学校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工作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课后服务课程表、未参与课后服务学生的接送办法等一系列方案措施。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课后服务协议书》等,充分征求了家长意见,并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家校签订协议,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作业批改、集体教研、备课的同时,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参与辅导管理。

三、设置服务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一般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与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活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缓解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学校还不断升级课后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以及功能教室、运动场地等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体育类,机器人类等5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独具特色的课程,并邀请外校美术、舞蹈专业教师予以辅导,以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

四、展示辅导成果,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学校定期开展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汇报,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汇报演出,推荐对口的活动,如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校歌歌咏”比赛;青少年科普活动;篮球、乒乓球、田径体育比赛;学校德育处还定期开展跳绳比赛、诗歌朗诵会、才艺展示等多项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舞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特色成长,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严格课堂管理,保证课后服务落实

在课后服务的管理上,学校制定了专项的考核制度,从

辅导教师工作纪律,服务质量上进行全方位考核,每节课后服务都有学校领导巡查,主要考核是否存在违规现象、是否填写辅导记录等,辅导教师现场签字。在总体考核上,学校给予了辅导考核占50%,汇报成果30%,家长满意度20%。

六、完善经费分配,做到公平合理

学生课后服务费用严格按照上级标准执行,本着现服务后收费,为切实规范我校课后服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制定了《涌泉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经费使用办法》,《办法》体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原则。课后服务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四大板块:第一板块: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水费、电费支出,约占本校课后服务总收入的5%;第二板块:税费约占5%;第三板块:消耗品购置;场地器材维护等,约占5%;第四板块:直接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补助和课后服务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劳务补助支出,占85%。详细明确了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劳务补助标准,按照参与课时、服务质量效果、家长评价进行综合考核确定。

七、积极探索,升级课后服务模式

我校课后服务坚持了课后服务的“社团化”和课程的“特色化”的原则,使课后服务真正实现了“三不”承诺——“不上基础性文化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的课后生活增添了靓丽色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受到了家长的一直好评,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5%左右。我们将积极探索,如在传承经典文化,开展好“创新”第二课堂探究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德育工作内涵上,下功夫,形成符合校情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7

[摘要]辅导员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建设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中央16号文件的指导下,武汉科技学院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探索出“科学化促效率,民主化促质量,专家化促成长,专业化促素质,人性化促发展,动态化促活力,特色化促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学校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关键词]辅导员机制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05-01

一、完善“三个体制”,创新管理机制

坚持“责任制管理”思路,以管理科学化促进队伍工作效率的提高。一是完善决策体制。建立大学工格局,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各学院(系)成立相应机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优化辅导员成长的政策空间;二是探索运行体制。推进管理重心向学院转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导师制,拓展学生工作教育覆盖面和渗透力;三是健全协调体制。学校成立学生工作委员会,整合教务、后勤、保卫等资源,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工作网络。

二、严格“三个程序”,创新选聘机制

为了提高队伍的质量,要坚持“高标准进入,严把入口关”思路,一是健全工作制度。严格实施《武汉科技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和《武汉科技学院辅导员考核办法(试行)》;二是硬化选聘标准。把对辅导员的应聘条件做出硬性规定,如共产党员、硕士以上学位等,通过这样的筛选,辅导员的起点一定会提高一个层次。三是规范选聘程序。要指定可执行的、有成效的选聘流程。如建立领导小组。第一关设为笔试,第二关为面试,面试又可以分为几轮,再进行公示等程序。层层选拔出最优秀的辅导员人才。

三、搭建“三个平台”,创新培训机制

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以专家化促进辅导员队伍的成长。一是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坚持岗前培训、岗中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二是搭建交流平台。可以举办辅导员沙龙,让各年龄层,各水平上的辅导员们进行业务上的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工作的开展和进步。三是搭建科研平台。科研能力是每个辅导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应定期举办党建工作会议,并重点指导辅导员的工作。鼓励辅导员探讨业务知识,进行科研活动,参加学术会议。

四、实施“三项举措”,创新保障机制

坚持“作风生命线”思路,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专业化促进辅导员素质的提高。一是实施挂牌上岗制度。学校应要求辅导员在上班期间佩带标牌,这可以增强辅导员们的岗位意味,提高其责任意识。二是实施值班制度。值班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是上级领导定期值班,监督指导辅导员的工作,其次是要注意日夜和双休日都需要安排相关辅导员值班。再次是值班人员应该入住学生宿舍,在生活中和学生的接触,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工作。三是实施“五个一”。即辅导员每周要深入学生宿舍一次,深入学生课堂一次,检查学生自习一次、参加晚点名一次、谈心一次。总之,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这三项举措都是要求辅导员要了解学生、服务学生、指导学生。这才能保证辅导员的工作取得最大化的效用。

五、落实“三个统一”,创新激励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思路,以人性化促进辅导员的发展。一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统一。辅导员要经常值班甚至加班,学校应给予相应的补助。使辅导员在良性循环的环境中工作并成长。二是教学与行政双向发展相统一。辅导员的工作表面上是行政工作,往往能被选拔为中层干部。但也可以同时在教学事业上发展,而且相关的教学领域也正适合辅导员来做,而教学工作也必然会促进辅导员的工作。例如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文化素质等相关课程。三是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统一。学校要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平台。为辅导员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发展方向。使辅导员在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也能在个人发展上更上一层楼。

六、注重“三个结合”,创新考核机制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163-02

随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壮大,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需要解决的10道难题之一。民办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把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问题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一、国内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的现状

从中国知网上查阅到最早研究相关文献的作者是蒋建湘,于1992年4月发表的《关于高校辅导员地位的思考》,来源于《有色金属高教研究》文中指出辅导员由于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是高校第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联系两级开展学生工作的纽带。辅导员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有密切的接触,而且绝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年轻人,有着与学生共同的思想和价值观,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

国内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问题的研究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全国高校相继建立起了辅导员制度。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学术界对于辅导员职业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二、现阶段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遭遇的瓶颈

近年来各个高等院校包括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都采取多种对策和措施,建立起了一支具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的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有力地维护了学校稳定,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辅导员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层次结构不合理

辅导员工作涉及的内容广,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能力培养、档案管理、学生违纪处理、学生活动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能够针对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思考,形成研究课题,探索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整个辅导员队伍选拔和建设的行列中,辅导员学历层次偏低。尽管各高校注意选拔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补充到辅导员队伍中,其中也有不少高校补充了博士、硕士、双学位毕业生担任专职辅导员,但是现有辅导员队伍中基本仍是以大学本科学历的辅导员为主,而且大都是本校毕业留校的,这种现状与高校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极不吻合。

(二)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职责不清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通过经常性谈心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律能力,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的关系;关心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及时教育引导,参与处理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稳定;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就业服务、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及学生干部的培养等。但在许多民办高校中,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却远不止此。他们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身,随时充当政工干部、行政干事、教辅人员、党政秘书、团学导师、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形形的角色。工作范围大而广,工作内容杂而细,工作时间长而久。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的“政治引路人”,更是“保姆”和“救火队员”,工作强度超负荷,即使他们主观上想做好各项工作,但实际往往力不从心。

(三)社会地位不明确,流动性大

纵观目前辅导员队伍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辅导员任职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主要是因为辅导员对自己岗位缺乏一个规划,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工作,在里面混日子拿工资。辅导员的流动,导致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出现断层,比如一个辅导员对一个班级的管理从大一开始,但突然在大三换人,这让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受不了。学生对之前的辅导员已经彼此熟悉了解,尤其是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行都非常了解。突然来这么一个新辅导员,彼此之间又不熟悉和了解,必须要花费一定得时间来熟悉。学生和辅导员之间又没有感情基础,新来的辅导员缺乏工作经验,能力不够强,在学生中也没有什么威信和地位,这些因素势必导致双方产生矛盾,甚至会出现敌对情况。可见,辅导员自身的流动性太大,工作不稳定,给双方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辅导员既然决定要从事这个行业就要有明确的工作规划和目标,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生和自身着想。

(四)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不完善,辅导员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各大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够科学,也是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辅导员的引入机制不尽合理,很多民办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缺少长远的规划。其次,对辅导员的多层领导的现状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工作过于繁重,没有对辅导员的统一领导给一个合理的定位,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在工作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方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再次,在辅导员的考核上,只依靠一些死板的条例,没有建立起人性化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使他们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经验体系,考核结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中发现,一些民办高校的领导缺乏对辅导员的人性化管理,忽略了辅导员渴求他人对其工作的尊重和认可。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实施的路径探索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遭遇很多困境,要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结构,不仅要靠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必须进行长远的规划。根据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体制环境和发展现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探索建立一支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一)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高职业认同度

辅导员要明确自身的导师身份,不要让事务性工作占据上风,从而不断有意识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及业务水平;其次,辅导员要彻底摒弃“重经验、轻理论,多实践、少总结”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再次,各高等院校要着力解决“万金油”现象问题。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在工作实际中切实保护辅导员的权益,确保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放在业务研究上,使其在自身业务领域中获取更大建树。

辅导员工作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分工,不同专业的辅导员应该各司其职,并且不随便受其他管理层面所支配,一人只受一个部门管理。所有辅导员只接受主管部门管理以及主管部门的职业教育或培训,不同辅导员分管学生生活、学习、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形成稳定的、专家型的辅导员队伍,使他们的工作范围是明确的而且能为学生所接受的,争取成为术业有专攻的辅导员专家。

(二)建立合理的机制是辅导员职业化的关健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的领路人。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和学生的服务质量。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对于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机制是辅导员职业化的关键所在。

1.构建严格的辅导员职业选聘机制

规范辅导员职业资格准入的标准。据调查显示,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学历、专业、个人能力等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着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学生事务管理的水平。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民办高校应进行科学的设计,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从源头上解决辅导员的职业身份问题。通过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实践探索,辅导员的职业资格应包括多方面的条件,如政治面貌、学历条件、专业能力等。应该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的,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专业水平的,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高校辅导员资格证书”的中共党员。同时还应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等。以期入职后参加相关的系统培训,取得“就业指导资格证书”、“职业生涯规划资格证书”、“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等,作为辅导员职称和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尽快提上日程,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2.构建健全的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机制

制定辅导员发展的政策,完善辅导员发展的机制,形成促进辅导员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是加强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要保障。周济同志2006年4月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为辅导员的发展搭建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要鼓励一部分专职辅导员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要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选拔高校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辅导员的经历。要建立辅导员校内交流互动机制,对有愿望有条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辅导员,要积极向这些工作岗位输送。要畅通辅导员在校外流动渠道,既可以吸收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优秀社会人员到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也要积极向社会其他岗位推荐、输送辅导员。

3.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首先,建立辅导员工作岗位考核激励措施。对辅导员工作实施指标量化考核,每学期末由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结果评价,根据最终考核结果确定辅导员工作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确定绩效工资。同时制定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政策,把期末考核与日常评优、晋级等挂钩,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其次,完善辅导员考核机制。按照辅导员工作职责,结合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辅导员队伍管理规范和综合考核体系,对辅导员严格管理,科学考核,奖优罚劣,各得其所。既要注重工作绩效,又要克服工作中“重事务,轻总结;重实践,轻研究”的倾向,注重研究工作对实践工作的指导。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自我评价与部门、师生评价相结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结果要与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

(三)提高福利待遇低,增强工作动力和效率

辅导员的工作条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上的,如办公场所、设备、经费等;二是辅导员工作的政策支持层面上的。现实生活中,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情况比过去更加错综复杂,学生与学校的纠纷、与辅导员的纠纷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辅导员在职责范围内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学校应该制定相关规定,保障辅导员在工作开展中的合法权益。还可以采取聘请辅导员法律顾问的办法,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此外,在辅导员的福利上,高校可设立或提高辅导员的岗位津贴,并使之长期化、制度化。辅导员岗位津贴很重要,它不仅可以在经济上起到一种平衡器的作用,还可以在情感上对辅导员起到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参考文献:

[1]刘尧.2l世纪中国教育需要求解的10道难题[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14-15.

[2]王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8(1).

[4]杜庆君“专业化、职业化”当前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视角[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该《标准》分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三部分,对辅导员考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责任,为检验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认识到了辅导员考核的重要性,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晋升、评比职称挂钩,但总体来看,考核工作仍然存在着考核办法不科学,考核指标不完善等现象。因此,对高校辅导员开展考核工作的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文献综述

有关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考核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如:刘淑慧的《关于aBC大学辅导员绩效考评与激励的研究》、徐秀峰的《南昌大学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这些研究都针对某高校现有辅导员绩效体系进行诊断,指出现有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善现有考核体系,对高校辅导员的考核工作进行了新的思考。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对高校辅导员在考核当中的考核体系、考核中的定性和定量问题、考核主体及考核的反馈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二、目的和意义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制定和实施,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标准》的实施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这对于我们研究辅导员考核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辅导员考核工作的研究有利于发现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考核难点与对策

(一)构建适用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考核内容体系

当前各高校所采取的辅导员考核内容体系多参照管理干部或专业教师的考核内容,管理干部的考核内容基本上分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专业教师的考核内容一般是教学的效果,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情况,这两种考核体系无法完全反映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如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成效、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干预成效、就业和社团的指导、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没有量化的标准。因此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参照管理干部或专业教师的考核体系是不科学的,须结合《标准》的要求,设计辅导员专用的考核体系。

(二)辅导员考核要协调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在现行的辅导员考核工作中,应当如何协调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关系也是难点之一,有些参考管理干部考核体系的高校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偏向于定性考核,在“德、能、勤、绩、廉”方面没有原则性问题,就可以通过考核,考核的激励效果不佳,有些参考专业教师考核体系的高校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偏向于定量考核,辅导员为了达到考核所要求的教学工作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末倒置,没有很好的履行辅导员的职责。因此对辅导员的考核工作应当协调好定性和定量的关系,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标准》把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分别从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几个方面制定了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既有定性也有定量,为辅导员考核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政策的支持。

(三)辅导员考核工作的主体如何确定

辅导员考核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到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从而指导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琐碎,涉及范围广,既有行政工作,也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还有教学工作,部分高校为了全面考核辅导员,将所有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人员都作为考核主体,如办公室人员、行政部门人员、学生、同行;各类考核主体的权重不一甚至有部分参与辅导员考核的人员不了解辅导员的工作,仅凭个人喜好来对辅导员进行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行政业务、教学管理的“显性”工作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等“隐性”的工作,因此考核辅导员的主体必须是对辅导员工作有较为深刻认识的专业人士组成,才能体现出考核的公平公正。

(四)辅导员考核工作的结果反馈

对辅导员开展考核工作是为了改进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建设专家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因此不能为考核而考核,而应当对辅导员的考核结果进行反馈,让辅导员结合反馈的结果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查,从而改进工作。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学生日常的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成才的直接引导者,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导师。辅导员工作有着其特殊性,对辅导员的工作成效进行科学的考核是较为复杂的工作,国家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对研究辅导员考核工作的对策提供了帮助,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我们要继续研究和探讨更加有利于辅导员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

[2]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2014

[3]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

[4]周济.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曙强的组织保证,2006.

[5]崔红梅.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分析[D].中北大学,2011(05).

[6]何树莲.关于改进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篇10

进入第三季度,在市办事处和联社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办事处会计主管委派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认真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和金融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和行使管理与监督职能,以贯彻落实市办事处及联社的各项工作为目标,强化管理,抓落实,规范财务核算,完善费用管理,努力实现全社财务状况的根本好转,同时并积极做好了当前农信社改革有关测算资料的上报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第三季度主要工作述职如下:

调研报告工作汇报规章制度事迹材料心得体会领导讲话会议发言稿庆典致辞竞聘演讲稿晚会主持词

一、强化管理,狠抓落实

1、强内控,抓管理。根据年初工作意见,于8月份与保卫科到碑廓信用社进行内部管理规范试点,首先制定了内部管理规范试点实施方案及相关内部管理考核办法,成立规范试点领导小组,安排具体工作,试点方案中规范了内勤15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及工作规范以及安全保卫11个制度规定,对内部管理制定了详细的制度规定,为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营业厅环境建设及安全保卫设施方面的管理规范情况,先后到日照、黄岛等外地参观学习。其次、搞好内部检查,一是对碑廓信用社在前期股金规范中出现的错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内查外核,二是与保卫科配合搞好对代办站检查,采取抽查、夜间查的方法,重点对各社代办站的库款、凭证及安全方面进行一次检查。

2、开展达标规范活动。为了继续提高柜台帐款核算质量,提高营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优质文明服务,加强日常管理和安全保卫力度,制定出台了“岚山联社会计出纳、安全保卫达标规范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达标规范活动。本次活动计划从6月21日起至9月30日止,活动范围共分会计基本规定、现金管理、文明优质服务、安全保卫四个部分,保障各项业务在一个稳健安全的环境中快速健康发展。

3、加强会计检查辅导工作。一是强化了会计检查辅导工作,搞好了对全社内勤人员的管理与考核。三季度对全辖营业网点进行了库款等专项会计检查辅导,通过检查情况看,各社基本能按照会出基本制度的要求办理各项业务,库款核对相符,无重大责任事故,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对存在问题按照内部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严格处罚,切实做到了检查辅导、查纠并重的效果。二是搞好了会出检查辅导及现金考核。于8月上中旬搞好对各社、部营业机构网点今年以来的会出工作质量和各营业网点的库存限额进行了考核工作。本次辅导检查根据“山东省会出辅导检查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进行,通过检查情况看各营业网点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违规违纪和超库存限额问题,针对辅导检查存在的问题对各社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对超库存限额的营业网点对超额部分按照同业往来利率进行处罚,此项工作于本月16号完成。

4、强化对会计主管的管理和监督。为加强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根据联社会计主管委派制管理办法要求,对各项会计法规及管理制度、办法进行了检查。如:财务管理实施、委派主管会计工资考核、会计工作质量、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结算管理办法、会计挡案管理办法等,联社成立了会计工作检查监督小组。每月对委派会计的各项工作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或者通报批评,确保了各项基本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各项会计财务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由于狠抓了委派会计工作的管理,受派会计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会计职能作用发挥明显,联社对在上半年开展内部管理综合检查时发现,全处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质量较以前得以明显提高。

5、组织开展对人民币的宣传工作。一是按市人行安排,7月份进行人民币的宣传,各营业网点全部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达到预期目的。

二是按央行反洗钱局的安排,对2003年至今的现金及转帐的大额资金对行了及时的统计上报。

6、做好协调关系。于7月份陪同岚山国税局对碑廓、虎山、岚山、营业部的2003年度所得税汇算情况进行检查,由于工作到位,本次检查没有出现其他任何问题。

二、加强学习,提高质量

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平时加强了对会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准、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素质,以最佳业务水平为分支机构提供会计服务。同时,分支机构对联社委派主管会计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对具备会计专业资格、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经过专门培训、责任心强的一大批专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而有效地推进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水平。

1、实行定期例会制度。于每月、季组织召开会计主管员专题会议,主要一是对上级行社转发的有关文件及制度规定进行了全面学习,特别是对今年联社制定出台的有关管理办法进行了专题学习和讨论,二是对委派会计工作进行专题汇报,三是会议布置近期工作,进一步明确思想,统一认识,为做好各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考核。

一是加强了对新招大学生专业理论、技术考核。根据年初制定<岚山联社会出人员学业务、练技术达标考核办法>要求,于8月12日组织有关科室人员,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对04年第二季度新招大学生业务理论、技术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发现成绩太不理想,业务技术普遍较差,达标率较低,联社对考核情况下发了通报,对不达标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处罚,以保证了技术练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是搞好知识宣讲工作。根据联社巡回知识讲座安排,搞好了对各社、部财务部分的知识宣讲,三季度重点学习了农村信用社会计结算、储蓄、计算机管理与操作等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加强经营核算,提高经营效益

1、搞好财务指标的测算工作。根据市办事处2004年财务指标计划,三季度重点对全辖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详细测算,并拟定了《2004年度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及2004年度各项经营目标计划。为实现我社今年全部盈余打下了良好基础。

2、搞好专项央行票据发行的申请上报工作。一是于7月初准备好了票据发行上报的有关文件及测算数据等报告资料;二是于7月19日至23日利用1个星期的时间到市人民人行搞好增资扩股情况报告、专项央行票据申请的上报及有关报表资料的审核;三是陪同市人行来岚山对增资扩股真实性情况的审核;四是于8月初陪同市人行人员到济南大区行搞好专项央行票据申请上报资料的审核。此项工作接近二个星期的时间,经过不懈的努力,申请上报票据发行的有关材料都较好地顺利通过了各级人民银行、银监局的审核,达到了一次申请成功。并于9月3号拿到专项票据的发行承诺书协议书,现已正式入账,拿到的票据全部置换了呆账贷款,置换后使不良贷款较2002年占比下降幅度81.83%;不良占比达到6.91%。资本充足率达到5.44%,这样我社二项指标都达到规定要求,连续保持4个季度,到明年第三季度就能提前兑付票据,较好地完成了本次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了一次申请成功发行。

3、认真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工作。根据省、市的通知要求,我们积极搞好了省联社关于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核实信用社财务、资产状况的统计上报工作。本次调查共计10个表格,时间紧、工作量大,我们加班加点,于8月底前圆满完成并及时上报。

4、积极做好有关上报资料及统计报表。一是于8月中旬积极搞好市办事处交办的上报资料及相关统计报表,①增资扩股及降低不良贷款情况表,②省联社改革会议要求上报的股金分红情况表,组织形式改革情况表等资料和报表。二是根据市办事处通知要求,搞好了经营情况预测分析重点是:①止2004年8月底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②止8月财务收支情况分析,③预计今年财务收支实现情况,④预计今年经营指标完成情况,⑤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5、加强财务核算,规范财务收支。根据财务管理办法的配比核算原则,在第三季度制定了计算正常贷款应收利息实施方案及计算工具表,实行由原年末结息改按季结息的办法。并于9月23日组织召开了各社会计主管员会议,进行学习领会,布置计算今年1-9月份各项正常贷款计算应收利息,并纳入当期损益核算。

四、加强财纪纪律,规范财务管理

会计委派制实施以后,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从源头上控制了违规开支行为。同时根据联社制定的营业费用管理办法,加强了费用管理,严格把关,从严控制费用支出,从而有效杜绝了费用超支和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通过加强对费用管理和严格把关,至9月未全社列支费用总额503万元,无不合规定列支费用单据,费用开支符合规定要求,保证了业务正常费用的开支,公用费用支出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营业费用的管理运行良好。1-9月份全处信用社均能够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比例管理费用,无一超列费用现象,同时共制止违规及不规范费用开支189笔,金额23万元,为全社扭亏为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9月底,全社营业费用同比多支223万元,综合费用率同比降低17.98个百分点,费用总量控制在计划以内。

五、各项业务经营稳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