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0:32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1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修改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68-0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是新《环保法》通过后修改的第一部单项法。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由原来的七章增加到八章,由63条增加到129条,如此大幅度的修改一方面是为了扭转我国目前严重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7年,分别于1995年和2000年进行了修订,1995年仅对部分条款进行修订,2000年虽作了全面的修订,进一步加强对二氧化硫排放控制,防治煤烟型污染,在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源头治理薄弱,管控对象单一,总量控制范围较小,重点难点针对不够,问责机制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再加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迫在眉睫。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背景

(一)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

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出现,将政府与公民的目光聚焦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上,加速了其修订的进程。

依据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个城市中仅有拉萨、海口、舟山三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4.1%;超标城市比例为95.9%。北京市达标天数比例为4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6.2%,主要污染物为pm2.5、pm10、no2。传统煤烟型污染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以pm2.5、o3和光化学烟雾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仅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2008年由于大气污染造成我国47万人过早死亡;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2003年由于大气污染导致的死亡和疾病给我国带来了160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1.16%。[2]这些数据揭示了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为了公民的健康,为了更好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为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势在必行。

(二)滞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如前所述,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87年制定,仅在1995年和2000年修订两次,距今已有15年未做修改,与我国大气防治所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已经严重脱节,虽然2000年以来,我国针对大气污染制定了一系列相对完善的政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政策预期目标不能达成。

首先,现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法律规定明显滞后,甚至存在立法空白。[3]一方面,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的两控区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4%,与总量减排目标不相适应,除此之外,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等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够完善,污染严重区域缺乏联合防治机制,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不够健全。另一方面,现行法不能对新时期复合型的大气污染问题作出回应,缺乏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等前端源头治理的要求,也没有能对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等多种污染物实施协调控制。[4]

其次,很多创新性的制度、措施未能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不能充分发挥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作用。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准则等近20部。[5]这些规范中有许多有效的措施,应该将其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使之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及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滞后,促成此次《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的具体内容、进步及不足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的具体内容

与2000年《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相比,此次的修订所面临的形势大有不同,例如,污染形态不同,污染物种类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扩展到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点源污染已发展成区域污染,工业污染已发展成工业、生活、交通和农业污染叠加的污染。[6]因此,此次修改必须对解决这些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修改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则的修改

(1)总则新增对防治大气污染目标、原则和主要措施的规定。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是本次修改的一大亮点,体现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注重污染防治到注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大转变。2000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单纯以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已不能适应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客观要求,例如,“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2005年下降了14.29%,超额完成了减排目标,但并未改变我国大气污染十分严重的局面,重点区域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欧美发达国家的2-4倍。此次修改理顺了大气环境质量和污物排放总量的关系,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原则,即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规定了主要措施,即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2)将完成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情况加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中。地方政府在改善本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防治大气污染方面负有重要职责,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在大气污染事件出现后,出现了无人问津、互相推诿的情况。此次修改具体规定了考核的主体及对象、内容、考核办法及结果,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本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的监督,督促地方政府承担其防治大气污染的责任,切实保障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到实处。

2.将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单列一章

(1)本章新增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程序、公布、评估与修订等相关内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或者其他有害因素的最大容许浓度所做的规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使空气质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对排入空气中的污染物数量或浓度所规定的限制标准。这两个标准不仅是衡量大气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还是执法部门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为更好的服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了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必须增加此规定。

(2)新增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公开和备案、评估与修订,执行情况向人大报告并向社会公开的规定。此修改主要是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7条所进行的全面修订,删去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规定”,对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作了全面的规定。此部分的修改也是借鉴了实践中有效的政策,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广泛的指导。例如,武汉市的《武汉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13-2027年)》。

除此之外,本章还规定对燃煤、燃油等产品质量标准环保要求。本条是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27条的修改。许多城市中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机动车过多、机动车质量和油品质量存在问题。基于此,新修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新增规定“制定燃油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并与国家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互衔接,同步实施”;石油炼制企业应当按照燃油质量标准生产燃油。

3.进一步完善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1)新增关于大气污染排放口设置和禁止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规定。我国共有三部法律在海洋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领域对排污口的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规范排污口的设置。

(2)排放总量控制范围扩大,由“两控区”扩展到全国,且规定对超总量和未完成达标任务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并约谈主要负责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4%,不能适应全国总量减排的要求。通过扩大总量控制的范围,不仅能有效控制排入某一区域重点污染物的数量,满足区域环境质量要求,还能改善目前许多省份虽达标排放但仍不能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窘境。通过对超总量和未完成达标任务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及约谈其主要负责人,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地方人民政府不作为、滥作为和违法行政行为。

(3)新增国家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规定。此规定主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权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实践中,自2007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就已经组织天津、内蒙、河北等省(区、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新增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监测设施和自动检测设备的规定。实践中,有的为了开发建设,侵占大气环境监测设施用地,使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有的为逃避监管,将烟囱管道烟气测量仪器挪到不排烟气的采样孔。为杜绝此种情况的发生,有必要在此次修订中加入相应条款,防止类似情形的再次发生,加强设备监管,保证大气环境监测实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4.将原来的第三章“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和第四章“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合为一章并进行了扩充,细化为五个领域的防治工作。

(1)在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方面

第一,新增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管理散煤,优化煤炭使用方式,鼓励对煤层气、煤矸石进行利用,不得使用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要求的锅炉且对已建成的不能达标排放的燃煤供热锅炉限期拆除等规定。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传统的煤炭开发和利用技术对大气环境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燃煤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大力发展和推广煤炭的清洁利用,规范煤炭的使用。

第二,新增燃油生产要求,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石油焦的规定。我国大气污染正从煤烟型向煤烟与机动车尾气复合型过度,其中城市主要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加对油品质量及其进出口进行规范的规定是从源头、根本上减少燃用劣质油造成的大气污染。

第三,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新增工业涂装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定。工业涂装指使用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等对待处理的材料或者产品表面进行喷涂处理,以达到防腐、防腐蚀、装饰美观的目的。进行喷涂时,会在喷涂、晒干和烘干工序中产生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有挥发性有机废气。[7]对工业涂装企业生产活动进行规范,方便行政监管执法,维护人体健康。

(2)在机动车船等污染防治方面

第一,机动车污染方面,增加从源头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信息公开义务,禁止性义务,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相关规定、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督检查等规定。据统计,我国201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32亿辆,尾气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据测算,未来五年,我国还会新增机动车1亿辆以上,新增车用汽柴油消耗1亿至1.5亿吨,由此给大气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本次修改对机动车排放污染采取更严格的规定,发展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量,从机动车生产到使用进行全方位的规范,最大限度的减少机动车污染。

第二,在船舶污染方面,增加关于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的规定。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26万艘,净载重量2.44亿吨。全球十大港口,我国占据八席,吞吐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而据测算,2013年全国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为使船舶运输更加的环保,减少港口城市的污染,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增加了民用航空器大气污染防治规定。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民用航空器数量快速增加,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起降耗费燃油量巨大,例如一架空客a380起降一次耗费燃油量接近2吨,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此次修改即提出鼓励性要求,也规定了强制性要求,有利于民用航空器领域在设计、生产等过程中重视环保,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设专节规定扬尘污染防治

我国城市颗粒物污染严重,近几年部分城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扬尘是城市颗粒物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破坏生态平衡,制约经济发展。此次修改加入扬尘污染防治,一方面使公众对扬尘带来的污染提高认识,另一方面也会有效的遏制扬尘污染造成的损害。

(4)在农业污染和其他污染防治方面

第一,在农业污染防治方面,规定加强农业污染控制,畜禽养殖厂、养殖小区防止排放恶臭气体,减少肥料、农业大气污染,秸秆等综合利用和政府扶持的规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此次修改加大农村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尤其对秸秆焚烧问题开出“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药方,防止区域性空气污染,农村污染问题。

第二,增加关于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管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的规定。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对人体危害巨大的污染物,可致畸、致癌、致突变性。该污染物具有毒性、难以降解、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可长期在生态系统中累积的特点,可通过大气传输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新增上述规定有利于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切实防止重大公害事件的发生。

5.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单设为五、六章

近年来,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愈加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仅从单个行政区域的角度考虑单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亟待探索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体系。除此之外,自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大面积、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本次修改设单独章节对当前严重的区域性污染及污染天气进行规定,加强对其监管,加强各区域的协同合作,从而解决当前频发的极端天气。

6.法律责任的修改

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力度不够,导致治污属地管理难成合力、环境违法成本低、企业宁罚不改,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威慑力,使其能真正实施起来,此次修改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规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措施,并设定了相应的处罚责任,具体的处罚行为和种类接近90种,提高了法律的操作性和针对性。[8]例如,取消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环保罚款50万元上限额度,变为按倍数计罚;规定了机动车驾驶人机动车排放不达标的法律责任;规定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违反信息公布规定的法律责任等。

(二)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进步

1.立法逻辑更加科学。现行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按年度分配,没有考虑大气环境的实时质量、实时容量和大气污染物的实时排放流量。此次修改规定“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理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逻辑,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思路,例如规定坚持源头治理、调整能源结构等;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例如规定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2.规定更加全面。本次修改不仅结合我国当前的大气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还吸收了我国自2000年以来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有效的措施,针对各领域污染问题分别作出较为全面的规定。例如,其对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程序到修订的全过程都进行了规定。全面规定对实际执行提供了基本遵循,收到更好的执行效果。

3.执法更加严厉。长期以来,环境污染“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导致环保法罚则形同虚设、执行不力。过去在治理大气污染时,往往用行政罚款方式处理,导致企业交完钱后,仍接着排放污染。因此必须增加强制措施来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威慑力,使其能够得到真正的执行。本次修改取消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环保罚款50万元上限额度,变为按倍数计罚,必将对污染企业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9]

4.强调公众参与。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多处强调信息公开,一方面与《环境保护法》公众参与原则相衔接,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使公民能及时准确的了解环境状况,从而主动参与到大气环境保护中。

(三)新《大气污染环境法》的不足

1.存在许多“空制度”型的宣誓性规定,导致法律的可实施性打了折扣。本次修改中有许多“国家应当……”、“国家推行……”、“国家鼓励……”等宣誓性表述,这些规定都太过原则,如果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其可实施性不足。

2.行政管控色彩浓厚。本次修改中增加了许多有关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规定,虽然其有利于解决目前出现大气问题时,无人管、互相推诿的窘境,但是过多的强调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会导致行政干预过度,反而阻碍了大气污染防治有效实施。

3.所规定的严格法律措施难以在地方常态性地实施。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力度大大提高,出现了按倍数计罚等严格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如果仅靠公权机构的主动作为,是具有缺陷的,因此,需要探索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和监督制度和机制,建立行政处罚、引咎辞职、诉讼受理和行政追责等行政措施或者行政处罚自动启动的机制,让行政监管的权力受到权利和其他权力的制度化约束,但是本次修改并未解决这一问题。

三、结语

此次《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全面修订充分结合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参考了“大气十条”等规定,借鉴了国外相关经验,同时与《环境保护法》相衔接,虽然还存在行政管控色彩仍然很浓厚等缺憾,但其还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它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部符合实际需要的专项环境法律,希望该法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发挥预期作用,满足社会的期待,还给百姓蓝天白云。

参考文献:

[1]王尔德.三部委联合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出台[J].化工管理,2013(2).

[2]阚海东,黄薇,陈秉衡.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和健康影响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环境与健康展望,2008(3).

[3]曹明德,程玉.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之我见:兼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J].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2015.

[4]常纪文.《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修改建议》[J].环境保护,2015(21):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eB/oL].http:///gkml/.

[6]常纪文.一部符合实际需要的《大气污染防治法》[J].观点中国,2015.

[7]袁杰,王凤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2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环境保护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同时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须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将暂停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在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将进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优化煤炭使用方式,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在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方面,国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

征求意见稿还特别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

征求意见稿还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及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

征求意见稿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征求意见稿立足于我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条件,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制度措施,主要遵循4条原则:

源头治理,协同管控。坚持规划先行、明确标准,强化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和对排污单位的排放管理,加强大气污染的源头管控;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从大气污染治理的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

综合施策,突出重点。综合采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防治大气污染,并结合当前实际,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责任,从严管理。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明确公民的环保义务。同时,严格法律责任,加大对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排污者不敢违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针对当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频发的形势,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机制。同时,通过法治方式引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大气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法律责任和附则,共计102条。主要相关内容如下:

明确政府的环保责任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负责,实行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第三条、第四条)。

完善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

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再由市、县人民政府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排污单位要同时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同时,明确排污许可证发放的范围、要求及发证机关。新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整合现有排污申报制度的基础上,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一系列制度衔接起来(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加强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

针对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防治措施,如燃煤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增加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绿色电力调度等内容;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方面,增加了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新生产机动车排放达标评估、油品质量监管、环保召回等制度,并授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同时,增加了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和扬尘污染防治两节。

突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增加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一章,经国务院批准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明确协同控制目标,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的环保标准;实行煤炭消费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在规划环评会商、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起区域协作机制(第五章)。

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增加重污染天气应对一章,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气象部门的会商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并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第六章)。

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为保证防治大气污染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对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实行按日计罚。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七章)。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3

   [论文关键词]雾霾防治法律对策

   一、雾霾现状

   (一)雾霾概念简介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雾和霾的区别是: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主要成分是霾。

   (二)从华北地区透视雾霾现状

   今年以来,各地频现雾霾,且持续时间长。中国科学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显示,京津冀在1月6日至8日、9日至15日、17日至19日、22日至23日、25日至31日发生了五次强霾。其中,北京市在今年一月份,雾霾天气就达到了25天。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所长梁旭光表示,北京常年同期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为10.5天,今年雾霾天气是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的一年。

   雾霾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高速公路封闭,能见度低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雾霾天气引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对于年老体弱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雾霾防治现状

   (一)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天气是异常天气造成地区大气稳定,再加上人们排放污染物,以及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

   第一,工厂企业和居民取暖中大量燃煤,产生的总悬浮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些污染物会随空气流动传输和扩散,以致不同地区的污染物叠加污染。第二,机动车的广泛使用,油品质不高,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颗粒物等。我国轻型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相当于欧4标准,而从2013年1月欧洲开始实行更严格的欧6标准。第三,建筑工地和裸露地面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这些都会促使雾霾的发生。

   2.自然因素

   雾霾形成的直接诱因是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雾霾发生时,大气整体处于静稳状态,湿度接近饱和,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空气中持续积累,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水平不断升高,直接诱发了雾霾的形成。

   若只有气象条件,在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雾,而雾会随着白天气温的上升而逐渐消散。但是,叠加上大气污染物之后,就会形成雾霾,严重的雾霾是很难消散的。因此,雾霾形成主要是人为因素,要想根治雾霾,需从导致雾霾形成的人为因素着手。

   (二)我国雾霾防治的立法现状与分析

   1987年我国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在1995年、2000年进行过修改。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规章,各地方也依法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此外,我国还颁布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一些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并没有涉及pm2.5⑤等区域性污染的规定,也没有详细规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在一些行政措施中有一些关于雾霾防治的规定,如2007年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六省区共同制定的《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我国虽出台了一些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对我国大气质量改善效果不大,而且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三、解决雾霾问题的法律对策

   对雾霾的形成,气象条件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因此必须从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着手进行治理。在治霾的过程中,完善法律法规,要坚持经济制裁和刑事制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法可依和有效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一)大气污染防治民事立法完善建议

   防治大气污染,坚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制度下,许可下位法的规定严于上位法的规定标准,反之则绝不允许。

   1.在法律法规的完善上,根据现实情况,将pm2.5排放总量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pm2.5的最高排放标准,对超过这个标准的排放者进行严格处罚。制定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对不同的区域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化合物等粒子的排放标准做详细规定。既要根据某地区的区域性特点进行专门防治,又要加强地区的联合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某一方面的法规,制定得越详细,越有利于该法规的实施。

   2.针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法律治理

   应尽快出台专门防治燃煤和机动车尾气产生大气污染物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防治的制度原则。

   (1)对燃煤产生的污染物,重点规定硝、硫、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建立工业排污环保部门许可制度,工厂企业安装排污净化装置。对于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首先要经过净化装置的净化,然后在环保部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才能排放到大气中。对于违法排放的工业,或虽安装了净化装置却搁置不用的,一经查明,不但要对工业进行经济制裁,而且对直接责任人或者负责人进行经济惩罚,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对大型燃烧源收取氮氧化物排放税,并将大部分的税收用于减排的投资和研发。对于积极改进排污净化设施的,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环保补贴。这样可以激励企业工厂积极采取减排污的措施。

   (2)第一,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量进行限制,法律法规首先规定一个尾气排放限制的标准,对于尾气排放超过这个标准的机动车必须安装尾气过滤装置。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只有符合氮氧化物及颗粒物质排放标准的车辆,才允许进行车检登记上路行驶,但针对一些大型车辆及柴油乘用车实施特别的排放标准。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国家应尽快出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决定,学习欧盟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及鼓励机动车使用新能源新动力。第二,设立专项基金,从成品油消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弥补生产、销售、使用高标油而多出的成本,以此刺激高标油品普及,也可补贴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其他低排放机动车的购买者。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对高标油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及低排放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可适当减免部分税收;对仍旧生产和销售低标油品的企业,则采取一定的惩罚性征税措施。

   3.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排污收费制度,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税。一是以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锅炉、工业窑炉及其他各种设备、设施在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为课税对象,以排放烟尘、扬尘和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二是法律法规中要完善对燃油税和车辆购置税的详细规定。

   (二)大气污染防治刑事立法建议

   在刑事环境立法中应当坚持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增加对大气污染排放者(主要是工厂企业)的刑事立法。但各国法律目前基本没有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或者某一类型犯罪事实规定特殊的证明标准。从实际情况看,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标准应该不同于一般犯罪事实,需要特别规定。通常情况下,应适当降低这类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将检控方指控污染型犯罪因果关系存在的证明标准确定为高度盖然性,辩护方反证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标准确定为盖然性,可以达到有效惩治污染型环境犯罪的效果。

   (三)完善诉讼监督制度

   1.从法律上设立公益诉讼制度

   设立防治大气污染的公益诉讼制度,突破“直接利害关系”的限制,可以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在诉讼中要坚持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原告对损害的事实和大小负举证责任,被告就是否排污、是否造成污染以及排污和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另外,公益诉讼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4

经济发展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重,巳被不同国家的历史经验所证实。[1]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在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尤其是以北京为核心城市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的长三角地区和以香港、广州为核心城市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三大重点区域。环境法制的价值在于纠正环境污染和破坏所带来的负外部性;相应地,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存在的价值在于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是通过地域功能的合理配置与分工合作,促使区域大气环境得到整体改善、大气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的相关规定和规范性措施。本文拟就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进行功能区分、相互合作以达到共享良好大气环境目标的区域联合防止污染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形成区域大气环境联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起适应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特点的区域联合、分工配合的防治制度体系是构建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的基本目标。

一、意义:区域联合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经路径

(一)大气污染问题超越行政区划界线而存在,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区域合作的理念共同应对大气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品,[2]p54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分割性。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从大气霾(污染)溯源角度看,北京pm2.5约30%~40%来自原始排放,20%~30%来自大气中的光化学转化,30%~40%来自区域输送。有研究表明,周边地区污染物气团的输送作用,包括北京东南区域高浓度污染烟羽聚拢到北京,以及周边沙尘区域输送至北京,与本地的污染大陆性气溶胶混合,是造成2013年1月北京地区严重大气霾污染的重要原因。①北京治理大气污染要“三分之一靠天气,三分之一靠自己,三分之一靠周边”。[3]北京市仅靠自身的努力,除对本地的移动源治理有所收效以外,根本就无法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作为核心城市的北京市必须与周边地区进行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因此,大气环境的整体性、区域性和扩散性等特点是构建区域联合防治大气污染制度的自然科学依据。

(二)区域联合防治制度是协调区际大气环境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基于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各区域总是倾向选择能够带来更大利益回报的优势产业,并转移落后产业。例如,在长三角区域,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必然会向浙江、江苏甚至是安徽、江西等泛长三角周边地区转移那些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制造业等传统产业;[4]p23-24由于污染源的快速高密度聚集,周边地区环境质量往往会不断下降甚至恶化,这是典型的核心型区域一体化模式。客观地讲,这一模式造成了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利益冲突;为了协调区域之间的环境利益冲突,环境合作成为必然之选。我们有必要打破既有的行政区划对大气环境的分割,从整体的角度对区域大气环境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法律制度明确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性为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环境合作提供了极大的预期利益;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在区域之间实现功能分工与配合。

(三)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是充分发挥核心城市重要功能的需要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北京是首都,不但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功能,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政治、社会功能,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内(乃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北京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充分发挥其首都功能的制约因素。客观地讲,我们无法完全否定或剥离北京的经济功能,但依靠大量工业企业而支撑起来的经济功能却给北京带来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由于本身地域面积较小、工业企业分布十分集中等因素,即使北京的生态功能发挥到极限,也无法依靠自身的努力消除和降解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物。北京首都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周边区域的支撑;北京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自身经济功能的适当剥离和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的优化来实现。但是,一方面,由于北京一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尤其是河北地区大量发展了钢铁、煤炭等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对北京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大气污染的聚集有着较大的贡献率。另一方面,北京周边还存在着大量较落后地区,②发展经济的巨大压力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陷入“低水平发展陷阱”;如果没有区域外的合作与资源整合,这些区域很难获得较快的发展,消弭和吸收核心城市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生态基础也无法得到维持和强化。因此,北京市与周边地区联合保护大气环境成为必须。

二、问题:我国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的不足与进展

(一)相关立法工作严重滞后我国早在1990年就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但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了25年后的今天,我国的大气环境状况不是改善了,而是日益恶化,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峰值。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区域联合防治制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整部法律都无法找到“联合”的身影,这给相关实践活动带来困难。为了补充立法上的不足,实践中采取了以下三种做法:1.通过指导意见、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文件的方式推动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工作的开展。但是,这些政策性文件大多都是一些框架性的规定,操作性较差,其很难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导致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例如,2010年的《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到2015年,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改善。”[5]现在看来,这一目标很难如期实现。2.制定临时强制性措施。这一做法强力、高效,大气污染也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治理和改善,但由于这些措施的临时性和应急性等特点,与相对规范和常态的法律制度有着根本性区别。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环境保护部协调下,北京与周边五省市区制定了《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践证明:该《措施》实施得力,保障了奥运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但是,奥运会结束后,该《措施》也就寿终正寝了,其没有、也不能够作为长效机制发挥作用。3.一些区域已经开展了一些自发的联合防治大气污染的制度建设活动。这些区域制定有全面具体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规划,并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建立起高效运行的区域合作运行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本文将在第三部分作为先进经验介绍到的泛珠三角区域的环境合作制度即是如此。

(二)缺乏明确具体的区域大气环境保护规划和权威高效的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协调机构大气环境保护涉及到环境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多重利益的统一协调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规划,而只是进行单项目逐个推进的方式进行,往往会因缺乏全局性、前瞻性而无法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例如,企业外迁是保护北京大气环境、充分发挥其首都功能的重要措施,但如果没有充分、全面考虑迁入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而贸然迁入的话,可能会在迁入地造成生态灾难;且由于迁入地与迁出地邻接,迁入地往往是迁出地的生态本底,生态破坏使得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更容易形成极端的大气污染天气和事故。因此,在有效推进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合作之初,就应该综合考虑区域间的功能分工与协调,制定出功能明确、措施具体的区域大气环境保护规划。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协调的过程,利益的冲突与争端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效权威的协调机构对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分配信息进行收集,并对利益分配机制和程序进行明确。但目前来看,虽然也曾经成立过一些协调机构,但大多是临时性的,并没有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加以建设。以《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为例,为实施该《措施》,由环境保护部牵头,成立了由北京、内蒙、河北、山西、山东、天津等六省市组成的协调机构。但是,奥运结束后,这一机构继续存在的法律依据就不复存在了,该机构也就必然不能再继续发挥大气环境保护区域合作机构的职能了。

(三)区域合作防治大气污染还面临着其他一些困难和障碍1.法律制度方面的冲突。以汽车排放标准为例,北京市已经率先于2015年6月1日全面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国Ⅴ标准。[6]而在其他地区,大多仍然在实施国Ⅲ标准。如何协调制度和标准的差异给双方的合作和共同制度、措施的制定、实施带来的困难,需要双方着眼于现实与未来进行务实有效的规划。2.利益诉求的差异为双方联合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合理性基础,但也可能会因差异过大或难以弥合而形成利益协调上的障碍。例如,在区域合作的总体规划上,为保护一些周边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城市大气环境保护奠定更坚实的生态基础,必然要求这些周边地区放弃某些已有或将要发展的高污染产业项目,但这就有可能受到周边地区的抵触。3.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之外,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社会发展与社会成员素质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距。核心城市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成员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较为强烈;而周边地区社会成员的环境保护素养普遍不及发达的核心地区。特别地,如果通过限制周边地区某些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实现区域联合防治大气污染,这一做法至少将会在短时间减损周边地区社会成员的经济福利,可能会让周边地区承受较大的社会压力。

(四)我国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建设的进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性文件。主要包括:1.2010年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九部委(局)《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统一”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即: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2.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第八部分明确规定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该《计划》要求:建立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分解任务目标,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7]3.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9月17日,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局)联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③4.2014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作为独立的一章,是完全新增的内容。2015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二次审议稿》保留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作为一章内容独立存在,可见区域联合防治制度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已经形成基本共识。

三、借鉴:国外、国内区域联合保护(大气)环境制度建设经验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保护(大气)环境已经成为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大气)环境保护的一条重要途径。联合国框架下的一系列大气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协定,欧共体协同治理酸雨和大气污染,美国南加州联防联控遏制光化学大气污染,北美自贸区之间的环境合作,北京市联合周边地区共六个省市区共同采取防治措施保障奥运期间的大气环境,泛珠三角区域环境合作,这些都是区域合作进行(大气)环境保护的成功范例,值得借鉴。

(一)国际环境合作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当然可以成为国内环境合作的理念和原则,是我国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建设中得以借鉴的重要对象和参照体。例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一系列的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法律文件中,都确立了国际合作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对于指导我国国内开展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联合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制度建设也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制度中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二)国际环境合作中的一些具体制度和措施具有更为直接的借鉴意义。下面我们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北美环境合作协定》为例加以论述。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简称naFta);1993年,为方便区域内环境合作与协调,三国又签订了《北美环境合作协定》(简称naaeC)。我们须注意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非仅在“贸易”问题上作出规定,其关于相互投资和环境保护中的区域合作的规定也十分的全面与突出。从投资能力来看,《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为美国、加拿大转移、迁出过剩和高污染产业提供了法律通道,是美国和加拿大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例如,自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开始生效到1999年为止,美国许多纺织业或汽车业外迁到墨西哥生产,美国国内的(大气)污染源大大减少。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加拿大并没有“一迁了之”,而是通过以下三大方式提升墨西哥环境保护的能力:(1)通过严格的原产地规定对来自墨西哥的纺织品等产品给予关税及配额上的优惠待遇,使得墨西哥产品获得了进入美国、加拿大市场的畅通渠道。这一做法类似于“生态补偿”,只不过这一补偿的过程不是通过“转移支付”、而是通过税收、配额等经济手段实现的。④(2)将《北美环境合作协定》纳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项下本身也是为了避免产业迁入等市场因素对墨西哥、特别是美国、墨西哥边界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威胁。更为关键的是,将《北美环境合作协定》置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项下的做法打破了“环境优先”抑或“经济优先”的悖论,这种通过特殊法律安排对特定区域的特定环境进行保护的做法值得借鉴。(3)成立专门环境合作机构,监督《北美环境合作协定》的实施,通过加强与贸易委员会的合作来促进与推动区域环境合作。[8]应该说,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下的贸易自由化并没有导致墨西哥这一不发达经济区域的生态灾难和“污染天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合作监督机构———环境合作委员会(CeC),并且,为了加强这一机构的执行力,在其下又设立了理事会、秘书处和咨询委员会,这些机构都有较为广泛的权力来督促和管理北美地区相关区域之间的环境合作问题。

(三)在我国,区域之间的环境合作由来已久。在泛珠三角区域,⑤环境保护合作在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广泛的环境合作基础上,大气污染防治是其重要的合作领域,在《泛珠三角区域环境监测网络规划》的指导下,广东省和香港地区合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宽覆盖、高精度、全项目的空气监控网络———珠江三角洲空气监控网。仔细研究该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合作制度,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其一,重视组织机构建设。早在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和香港地区已经就环境保护合作展开跨界交流;1999年,广东省和香港地区共同成立“粵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合作小组”,作为两地环境合作的机构平台,统筹管理两地在环境合作方面的事务。在整个泛珠三角区域,为了让环境合作高效运转,该区域在进行制度建设的同时,也逐步建立起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议和专题工作小组;其中,联席会议还在广东省环境部门设立了秘书处。其二,重视区域环境合作规划建设。在泛珠地区环境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内地与港澳在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巨大,合作难度可想而知,加之各地区经济、环境状况复杂,涉及问题众多,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和清晰的合作路径规划来统一环境合作的步骤。为此,在合作之初,《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⑥便作为区域环境合作的制度和规划制定出来。该《协议》为该区域环境合作奠定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发展方向,是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得以高效运行的不可或缺的规划性法律文件,也是之后制定出台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专项规划(2005—2010年)》的基本法律依据。上述合作机制产生了良好的大气环境保护效果,据香港环保署介绍,监测结果显示香港的pm2.5浓度在2005年至2011年间下降17%,这完全得益于香港地区与广东省等其他省区在大气环境保护领域的紧密合作。[9]可以说,泛珠三角区域在环境保护合作之初就通过严格的制度设计和周到的规划安排为高效的合作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发达的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环境合作做出了榜样。总之,通过特殊的法律安排,对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合作进行整体规划,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并在贸易、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周边国家(地区)以加大的优惠待遇,以此提高周边国家(地区)环境保护的能力,这些正是我们在制定和实施大气环境区域联合防治制度中应该借鉴的主要方面。

四、建构: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的若干方面

(一)确立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的基本理念与原则笔者认为,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建设过程中,理应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和差别原则作为其基本理念和原则。1.在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建设中,应该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虽然,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的终极目标是保护优良的大气环境,但是,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也应该为经济方面的需要留下足够的空间。早在2010年的《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就将“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作为该文件所提出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的三大基本原则中的第一原则。虽然,该《指导意见》的这一规定也许是受到了当时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的影响,但是,在该《指导意见》别重申这一原则(而并没有重申《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其他原则)显然有其独特的用意,意味着这一原则在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建设中有其独特的价值。“环境优先原则”无可厚非,但人们可能对此存在着某种误读。笔者认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发展的初期提出或适用环境优先原则。环境优先原则是在经济已经有了基本保障(或充分发展)之后、而环境却可能(或已经)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背景下,为了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才提出优先考虑环境保护的原则。因此,环境优先原则是在足够的经济能力之上的环境保护,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是基础的道理所在。在区域联合防治大气污染制度中,核心城市较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其提高大气环境保护水平的基础,在产业选择上表现出环境优先的倾向和做法。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其接纳高污染企业迁入的做法显然不是以环境保护优先;如果一味地强调周边地区也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则核心城市外迁高污染企业的做法就不可能成行。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境地中单纯考虑其中一个方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从经济和环境协调性的角度予以统筹考虑。[10]2.我们也应该基于差别原则区别对待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不同利益诉求。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的合理性在于: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利益诉求上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大气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在核心城市,经济总量大、发展水平高,同时大气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已经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城市居民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的,像北京这样的核心城市,还承担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功能,而这些重要功能的发挥对大气环境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采取更为严格和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大气环境。北京市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大气污染临时防治措施,履行了中国的国际承诺;在2014年的apeC会议期间,由于采取临时措施有力,还出现了广受称赞的“apeC蓝”;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期间,北京同样采取了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临时措施。这些事实都说明:核心城市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有着较强烈的诉求。在周边地区,经济总量远不及核心城市、发展水平不高,大气污染问题并不突出,甚至因地域广阔,大气环境往往处于十分良好的状态,由于大气污染问题并不突出或较少存在,经济发展往往是这一类地区的首要诉求,这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核心城市外迁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要通过预先有效的制度安排,避免高污染问题的出现,这有赖于在差别原则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适当产业的选择,也有赖于先进良好生态环境制度的保障。正是由于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大气环境保护两方面诉求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使得区域之间大气污染防治联合与合作成为必须和必然。因此,需要对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进行有差别的全新的产业分工,重新设计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互补性和差异性。

(二)制定具体、高效的区域规划与协调制度1.在规划设计理念上,应该体现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的合作进路。例如,在泛珠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合作中,首先是广东省与香港地区的合作机制的建立,两地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联合防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联合调查和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香港地区与广东省于2002年4月29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的联合声明》,共同作出决定:针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可吸入悬浮粒子等)共同治理,并制定了强制性消减目标。⑦在香港地区与广东省进行有效合作的基础上,2005年,《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协议》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之间达成,合作范围扩展到了整个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这种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做法有利于积累经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并能以成功的先例对后进者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2.在规划内容上,应该十分重视大气污染监测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全面、详实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是实施区域环境合作和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基本前提,是制定具体法律制度和行动计划的基本依据。例如,在广东省与香港地区的大气环境区域合作中,他们共同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香港地区称之为“空气质素监察网络”),该网络仅在香港地区就包括11个一般检测站和3个路边检测站。正是在强大的监测网络的技术支持下,香港地区从1999年起就开始收集了较为完整的大气污染监测信息,并公开,已实现共享;自2012年3月8日起已经实现了实时微细悬浮粒子(pm2.5)每小时浓度数据。[9]这些都为《泛珠三角区域环境监测网络规划》和《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专项规划(2005—2010年)》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规划应该共建大气环境检测网络,十分注重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在区域联合防治中加强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3.在规划制定程序上,应该体现共同规划、利益平衡和公众参与的基本机制。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可实施性是建立在其民主化基础上的。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第53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就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规划而言,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在规划的制定上,公众有参与规划具体规定的讨论、被告知具体规定的理由和背景、实施的预期效果等方面的权利;在规划的实施中,公众有权知悉规划的实施状况,并有权监督有关机构对实施规划的职责履行情况等;在规划的结束期,公众有权获知规划实施的具体效果,包括取得的具体成效、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的信息。应该说,在我国环境法制已经相对较为完善的今天,我国的环境保护状况仍然不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的参与意识还不够高、参与渠道还不够通畅、参与保障和激励机制也还不够完善。可以这么认为,环境保护本身的公益性决定了公众参与的不可替代性;没有公众的有效参与,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4.为了协调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在大气环境保护区域联合防治中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有必要成立独立性较强、权威性较高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机构。由中央政府出面建立一个独立的、横跨不同行政区域的常设机构固然很好,但由于它不属于核心城市和周边地区任何一方,而成为有独立利益诉求的第三方,与原来的核心城市、周边地区形成新的利益冲突;且这一做法会极大地增加人力成本,显然有其固有的缺陷。笔者认为:较理想的大气环境区域联合保护协调机构应该是由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相关部门组成一个常设的协商平台,这一平台的职能主要表现在:(1)协商落实《大气环境区域联合保护规划》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机制;(2)共享区域间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通报可能产生域外影响的大气污染信息;(3)监督区域间大气环境联合保护规划项目落实情况,并对大气环境趋于联合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建立大气环境区域联合保护项下的生态补偿制度1.在区域联合防治大气污染过程中,设计大气环境生态补偿制度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周边地区需要持续地保持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并尽可能地提高生态净化能力,为核心城市大气污染物的跨界扩散提供生态支撑。根据“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周边地区理应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中受益。另一方面,核心城市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外迁本质上属于大气污染的跨界转移,相当于核心城市给周边地区造成了大气污染。根据“谁污染,谁赔偿”的原则,核心城市理应为这一污染行为买单。从法理上讲,这种双边的区域联合方式体现了大气污染防治中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能够更好地在区域联合保护大气环境制度中落实环境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的协调配合和分工,有利于实现整个区域的和谐。例如,与北京市的地理位置相比,河北省的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处于“上风上水”的西北方向。这就意味着,张承地区的大气污染对北京市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其自身所产生的影响。张承地区不但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还是坝上和蒙古高原风沙南侵入京的最后屏障,对北京大气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北京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北京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与河北省张承地区的生态环境区域联合治理工作。

目前,两地区之间已经建立生态林项目合作建设协调平台,⑧北京承担张承地区森林保护合作项目的投资。⑨2.生态补偿制度是核心城市应予履行义务的法律制约。区域联合保护制度的利益取向可以是单边的,也可以是双边的。所谓单边的方式,是优先考量核心城市大气环境保护的需要,强制要求周边地区承担保护核心城市大气环境的义务和责任,包括接纳核心城市外迁的污染源,或限制、取消自身已发展起来的某些产业(甚至是优势产业)。从法理上讲,这种单边的区域联合方式本质上是对周边地区的制裁,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不和谐,不利于整个区域的稳定和发展。所谓双边的方式,是统筹考量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双方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利益需要,为了实现解决核心城市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的目的,双方要承担相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一方面,周边地区有义务通过合作的方式减少核心城市的污染源,承接核心城市外迁的工业企业,采取措施限制对核心城市大气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本地产业的规模;另一方面,核心城市也有义务为周边地区提供支持,即生态补偿。这种支持的目的主要是补偿周边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治理迁入企业造成的污染和限制本地产业而丧失的发展机会。3.生态补偿制度是周边地区保护大气环境权利的法律保障。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的曲线形态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消长关系,也就是说,在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在发展中后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相比较于核心城市而言,周边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往往与核心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即:周边地区大多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呈现正相关性阶段。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5

关键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源;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6-0047-02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为水体、土壤、大气的主要污染源。通过实践,对规模养殖场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1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1.1养殖场选址不当

由于畜牧、环保等部门没有参与地址选定,70%以上的养殖场距村庄、交通主干道、河道不足200m,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并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1.2养殖场无污染防治设施

8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防雨、防漏、防渗的储粪池、储粪场、污水池等污染防治设施,畜禽粪便和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抽入田地当肥料使用,或排入自然坑、沟渠河道,污染空气、水域、土壤、地下水等。

2规模化养殖业污染产生的原因

2.1缺乏有效的约束

2001年以来,国家虽然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总体而言,由于政府重视发展,疏于监管,导致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2.2思想意识方面

畜禽养殖业投资大、风险大,使企业负责人不愿再投入过多资金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工作。再加上畜禽粪便产生恶臭气体,使用相对不方便,使畜禽粪便由宝变废,成为污染源。

2.3缺乏实用的畜禽粪便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目前,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如沼气、堆积发酵,这些工艺的处理效果不如工业污染处理效果明显。正是因为缺乏各种实用、低成本、处理效果好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使得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3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3.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原则

针对以上问题,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应遵循综合利用优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畜禽养殖场环境绿化,保持畜禽养殖场所整洁,实现清洁养殖。

3.1.1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通过养殖结构调整及开展清洁生产工艺减少畜禽粪污的产生量。如从养殖场的工艺上进行改造,采用干清粪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可使固体粪物的肥效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处理利用。

3.1.2综合利用优先原则畜禽粪便同工业污染源不同,含有农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经处理可作为肥料、饲料,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好肥料。

3.1.3结果无害化原则因为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不进行处理,会给人畜带来潜在的危害,所以在畜禽粪便利用以前,要通过好氧、厌氧发酵、高温灭菌的方式,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在利用时不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排放的污水和粪便不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污染。

3.1.4处理生态化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处理系统,与种植业紧密结合,以地养牧、以牧促农,实现生态平衡。加强农牧结合,不仅可减轻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1.5运作产业化原则畜禽粪便收集和处理,采用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吸引社会投资。这种社会化服务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粪便处理产业化,不仅可解决畜禽养殖场污染的后顾之忧,还可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并通过出售有机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2技术方面的措施

3.2.1合理布局养殖场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在畜牧和环保部门的指导下规划建设养殖场。新建的养殖场应建在周围有足够农田、果园等地区,实现以地养畜、农牧结合,实现粪便的就地处理和就近利用。

3.2.2采用干清粪技术畜禽排放的粪污通过机械或人工收集,清扫运至粪便堆放场或储粪池中,尿液、残余粪便及冲水通过封闭的污水收集管网进入污水、尿液储存池中。

3.2.3雨污分流技术通过地下专用雨水管道或地面明沟将场内雨水直接排除场外,不能进入污水收集管网和尿液污水储存池。

3.2.4粪便堆放应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用15~20cm混凝土硬化地面,四周砌筑1.5m高围墙,上面搭建防雨棚;每10头猪(出栏)、1头肉牛(出栏)、2头奶牛(存栏)、500只蛋鸡(存栏)粪便堆放场所需容积不能少于1m3。

3.2.5污水、尿液储存池要求防渗漏采用混凝土浇筑结构,加水泥盖板或顶棚防雨雪进入。污水、尿液储存池容积至少能容纳2个月以上的污水、尿液产生量。每10头猪(出栏)储存池容积不少于3m3,1头肉牛(出栏)储存池容积不少于3m3,2头奶牛(存栏)储存池容积不少于1.5m3。

3.2.6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行畜-沼-粮、畜-沼-果、畜-沼-菜等科学的生态饲养模式,实施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促进资源的再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发展畜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畜禽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3其他方法

对于动物的排泄物要实施达标排放,对饲料的生产严格把关,对微量元素超量的饲料进行销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规模养殖户投资养殖污染治理,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发挥畜牧职能部门的作用,定期开展养殖培训班,指导养殖者如何正确选用饲料;加强养殖场自配饲料的管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6

关键词:淄博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立法;联动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100-02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基地,居民拥有机动车的数量大幅增加,据淄博市公安局车管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8年,山东省淄博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94万辆,其中汽车数量30万辆,人均每万人拥有汽车数量达760辆左右,机动车增长速度比2005年增加16.3%,预计到2010年,淄博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130万辆。

机动车大量应用给人民群众出行和交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机动车尾气大量排放,据测算,平均每辆汽车年排污量4吨,给城市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污染。从淄博市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可以看出,全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一季度最高,季报值为0.100mg/m3,日均值超标率为9.55%,二、三、四季度的浓度季均值依次为0.087mg/m3、0.074mg/m3、0.092mg/m3,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2.4%、0.5%、7.4%;全市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50g/m3。2008年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针对淄博市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偏高的原因,在淄博市中心城区同一纬度道路上分别选取车流量大和车流量小两个点进行了监测,检测数据如下:

由此表看出,城区内车辆流量大,So2和pm10偏高,并且So2和pm10浓度都超过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明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二、机动车尾气污染成因分析

我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比较晚,前些年防治的重点主要偏重工业污染治理,就淄博市而言,2000年4月份,市政府才颁布实施了《淄博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市环保和公安交警部门按照该办法的要求,通过机动车年检、路检、复检等手段,逐步开展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上述工作成效并不十分明显,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深度及标准执行等方面明显落后于青岛、济南、南京、南昌、沈阳、广州等城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对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多年来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市委、市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效果明显,淄博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草更绿了。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与之相伴的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没有引起全市上下应有的重视,还没有像关注治理工业污染那样,关注并治理机动车尾气的污染。

(二)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制约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正常开展

目前,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上位法支持,但这些法律法规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部门责任不够明确。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一方面需要环保、公安交警、交通等多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另一方面对超标车辆整改缺乏法规强制措施,需要通过地方立法来一一明确。虽然2000年4月市政府了《淄博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但这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因没有相配套、较全面、操作性强、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行政手段相结合防治机动车污染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导致一些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成为制约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正常开展的瓶颈。

(三)机动车排气检测和防治的基础能力薄弱,影响了工作的全面开展

淄博市是山东省批准的在用机动车排气简易工况法(模拟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瞬态工况或稳态工况)检测的示范市,全市范围内要实行在用机动车简易工况法检测制度。市政府2006年也明确提出在全市实行机动车简易工况法检测。而目前全市10条简易工况法检测线只有一条线具备检测条件,简易工况法检测率还不到10%。另一方面,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执法人员偏少,区县一级还没有成立尾气监管机构,远远不能满足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

(四)缺乏有效联动机制

对道路上行驶的明显冒黑烟的机动车,只有环保、公安交通管理两部门联合上路执法,对机动车进行尾气路检,才能有效控制道路超标车辆违法排放。但是,实际操作中,“联手”并不容易。交警的管理职能偏重安全管理,没有更多精力去配合环保做路检;而对机动车尾气最忧虑的环保部门却没有上路拦车的执法权。因此,联手执法难以做到“日常化”。

(五)信息不能共享

新增车辆注册登记、二手车转入、交易时,环保、工商及公安交警等部门信息不能共享,对新增车辆注册登记、二手车转入、交易车辆不能及时开展排气检测工作。致使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三、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对策

要治理好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应该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

(一)尽快颁布实施《淄博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借鉴本省青岛市以及南京、长沙、沈阳、深圳等城市做法,并结合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现状,尽快由市人大立法出台《淄博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及任务,强化对高污染排放车辆的监督管理措施,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二)协调相关部门,明确机动车检测规范和标准

协调公安、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明确机动车检测规范和标准,规范检测程序,全部建成简易工况法检测线,并推行社会化运营模式,完善监管机构,增加执法人员,尽快在全市开展简易工况法检测。

(三)全力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源头控制工作

加强对新车和车用燃料的监督管理是从源头上控制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一是在新车的监督管理上,我市应严格推行国Ⅲ排放标准,凡是在我市登记注册的新车和政府采购车辆以及新增、更新的公交、中巴、出租、客运等营运车辆全部执行国Ⅲ排放标准。二是在车用燃料的监督管理上,我市应对油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强制性抽测,每年要对所有油站、油库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抽查检测,对不合格油站(库)依法加大处罚,保证市场销售的车用燃油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协调解决好配套执行国Ⅲ排放标准的燃油供应问题。三是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积极指导与配合全市清洁燃油的推广工作。

(四)推行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制度

按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在用机动车实行绿标、黄标分类管理制度,并结合环保分类标志管理队高排放车辆实行限行,是许多城市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随着今年10月全运会即将在我省举行,省政府要求全运会期间实行环保“黄”、“绿”标标志化管理,凡没有环保合格标志的车辆一律不得上路行驶。这样做有利于降低城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提升机动车年检上线率,加快老旧车辆的淘汰更新。因此,我市应尽快推行此项管理制度。

(五)严格实施二手车交易车辆排气检测制度

二手交易车辆多属污染重、带病上路行驶的老旧车辆,这部分车辆已成为我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高比例群体。为控制二手交易车辆的排气污染,我市应加强对二手交易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检测,凡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应进行维修治理合格后再进行交易。

(六)继续加大对在用机动车路(抽)检执法检查力度

环保部门作为统一监督管理部门,要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对冒黑烟车辆、高排放、高污染车辆,公交、出租、中巴、客运等营运车辆以及邮政车、环卫车、拉土车等特种车辆的查处,对发现超标车辆(含公交及营运客车),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坚决予以罚款并暂扣车辆。同时,借鉴一些发达城市的做法,在城市的每个城郊交界处,和城市中的主要路口设立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如有超标,将禁止进入主城区。

(七)把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德政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如果纳入民生工程,则体现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关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解决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问题的决心,将有力推动我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四川省攀枝花市高度重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市政府明确将此项工作纳入2008年民生工程,取得很好成效。

(八)采取双网联动、机制,专项治理黑尾巴

“双网”联动:一是利用在线互联网优势,对违章车辆及时下达停运处罚通知单;二是建立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网络系统,通过系统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操控手段,实现对全市机动车检测线的科学、规范、实时、统一的监管。“”机制,即:确保黑尾巴机动车一经举报,在规定检测站检测,如不能达标则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再次检测达标后方可重新上路行驶。如不能达标则不能上路行驶。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7

我受省政府委托,现对《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修订条例的必要性

大气污染防治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3年实施以来,对推动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攀升,我省的大气污染从煤烟型向区域型、复合型污染转化,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更引起了公众对于空气污染问题的极大关注。而随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标准和政策的出台,现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一是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职责、义务不够明确,责任难以真正落实;二是源头治理薄弱,管控方式单一,缺乏能源结构、产业布局等源头治理方面的要求;三是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够完善,特别是欠缺对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的要求;四是区域性的联防联控机制、灰霾等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不够健全。为了从制度层面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需要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对条例进行修订。

二、条例修订草案的起草过程

2014年下半年,省环保厅成立条例修订小组,在总结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制度规定,借鉴吸收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大气立法经验,开展立法研究和修订工作。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于2015年5月报省政府后,省法制办书面征求了各设区市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赴杭州、台州等地开展立法调研,相继召开专家论证会、民主协商专题会、部门协调会,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省法制办会同省环保厅对条例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和修改。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和条例的修订工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专项审议,省人大环资委、法工委多次听取了条例修订情况的汇报,提前安排部署了一系列调研工作。该条例修订草案已经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三、条例修订草案主要内容的说明

条例修订草案分为总则、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防治措施、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法律责任、附则等八章,共五十八条。

(一)关于总体思路。今年8月29日修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129条,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监督管理、联合防治、法律责任均作了详细规定。按照立法法要求,地方立法应减少与上位法重复的精神,条例修订草案将重点放在法律规定在浙江的落地上,重点解决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问题:一是根据国家对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的特殊要求,强化重点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制度。二是注重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体系,促进形成政府监管、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协同控制的防治机制。三是突出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行政手段,严防严控大气污染。四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细化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

(二)关于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大气污染防治的部门职责不清,容易造成监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严重影响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政府和部门的责任规定较为原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条例修订草案对防治职责作了规定:一是在总则,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配合义务。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等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细化,环保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同时,明确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规定的职责,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焚烧秸秆和生活垃圾、服务业排放大气污染物等实行综合执法(第三、四条)。二是在分则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具体条款中,对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作了明确(共计十六条)。

(三)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在上位法基础上作了以下规定:一是强化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授权省人民政府可以确定本省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其他重点大气污染物。对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要求约谈主要负责人,并暂停该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第十条)。二是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我省是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根据我省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实践,对排污许可证应当载明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将排放方式、排污口设置、污染防治工艺和设施、监测方式纳入许可证管理,作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监督检查、排污收费等环境执法的依据(第十一条)。三是规范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对环保部门科学设置监测点、公开监测信息,并对工业园区监测作了规定,要求排放单位对工业废气、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开展自行监测,规定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国家要求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应当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计量检定(第十三、十四条)。

(四)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污染大气行为具有隐蔽性强、举证责任难、信息不对称等特点,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条例修订草案设专章作了规定:一是规定环境监管部门定期公开大气污染源和重点排污单位的监测情况、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削减情况等各类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和监督大气环境保护提供便利。二是在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基础上,要求排放工业废气、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排放情况、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三是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义务。四是建立“黑名单”制度,要求将违法信息记入企业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五是对公众参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作了规定。(第三章)

(五)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章共五节对燃煤和其他能源、工业污染、机动车船、扬尘、农业和其他污染防治作了详细规定,条例修订草案根据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的防治措施,对上位法作补充和细化:一是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对新增燃煤消费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指标使用、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提出了严格要求。对禁燃区划定、集中供热、分散燃煤锅炉和燃用重油、渣油设施的拆除作了规定(第二十五至二十九条)。二是将高污染工业项目,严重污染大气的工艺、设备、产品列入本省淘汰类项目,并禁止新建、扩建和使用(第三十条)。三是对工业生产企业排放烟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执行标准,以及生产场所烟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控制作了规定(第三十一条)。四是要求制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并在相关标准中明确密闭、泄漏检测、回收、废气处理等排放控制措施(第三十二条)。五是对排放重点大气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实行水、电、气差别化价格政策(第三十三条)。六是在《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基础上,对停车检测、区域限行等行政措施作了授权规定。鼓励通过公交、合载拼车、自行车等方式低碳、节俭出行。支持公交、环境卫生、电力等行业率先使用清洁能源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第三十四至三十七条)。七是增加了房屋拆除扬尘、车辆及道路扬尘的防治规定。要求加强秸秆收集和综合利用,并对露天焚烧秸秆作了禁止规定(第三十九至四十一条)。

(六)关于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条例修订草案针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要求做了以下规定:一是开展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在防治工业和机动车船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领域开展联合执法。二是加强科研合作,推动区域在节能减排、产业准入和淘汰,以及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等环境标准的统一。三是省人民政府建立应急联动合作,在重污染天气、重大活动期间通报大气环境有关信息,商请有关省、市采取相应措施。四是划定本省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五是在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执法、跨区执法、交叉执法。六是对重点区域内有关设区的市建设可能对相邻区域大气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及时通报有关信息,并开展会商。(第五章)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8

关键词:大气污染;危害;控制;政策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一些物质进入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者威海路环境。”平时所说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这种污染通常延续时间长、范围广。

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自然灾害。其中,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其中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1大气污染的部分原因

①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影响大气质量的基本原因,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特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②城市建设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原因③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④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2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酸雨区污染日益突出,酸雨区由80年代的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现在的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4个大面积的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也取决于人体的敏感性。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副作用。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工厂发生事故,使大量污染物骤然排出,或气象条件突然改变(如出现无风、逆温、浓雾天气),或地理位置特殊(如地处山谷、盆地等),使大气中有害物质不易扩散,这时有害物质的浓度会急剧增加,引起人群急性中毒,尤其对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和心脏病的人会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3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

3.1防治大气污染的途径

①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仅开发5%,还有95%待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改变能源结构的首要任务。

②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是实现清洁生产、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③采用高新技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推广型煤,改进燃烧方式。

④依法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管理,进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3.2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污染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种类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大气环境指标。

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还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化剂或反应床。在某些情况下,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所以,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是控制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氧化硫的测定: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主要有H?S、So?、So?、CS?、H?So?和各种硫酸盐。它们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因此,在硫氧化物的检测中常常以二氧化硫为代表。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可分为化学法和仪器法两类。化学法中最常用的是Saltzman法(GB/t15435-9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其中Saltzman法仅适于测二氧化氮的含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可以检测大气中氮氧化物总量。

3.3综合整治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3.4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在污染源变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况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在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方面,不仅仅只限于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大气污染的防治政策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其中一部分,它包括确切的总体目标(如空气质量等级或排放水平最高限度)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家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以及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2.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3.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对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4.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植树种草、城乡绿化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主要关注实施节能政策,改善能源结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控制燃煤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等。

总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也在迅猛增加,导致了大气污染成为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较高浓度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大气污染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9

关键词:石化行业环境政策策略

abstract:throughtheresearchofenvironmentalpolicies,thepaperanalysesthesituationofenvironmentalpolicyfacedbypetrochemicalindustry,pointsoutthatChinapetrochemicalindustryisexperiencingthegameof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additiontothechallengeofcontrolonpollution.thebestchoiceofpetrochemicalindustryispursuingprogresswithenvironmentaltechnology.thesuggestionsoftechnologyresearchstrategies,suchasstrengthenthecharacteristicidentificationofindustrypollutantsHarmfulness,establishcharacteristicpollutantmonitoringstatistics,researchanddevelopmentofindependent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ofenvironmentalequipment,strengthentechnicalreservesofenvironmentalriskcontrol,anddevelopmentofcleanerproduction,wereputforward.

Keywords:petrochemicalindustry;environmentalpolicy;Strategy

随着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公众环境意识空前高涨,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世界正经历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各国环境政策不断调整变化。

1.国外环境政策趋势分析

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从“末端治理”、“全过程控制”、“综合治理”,发展到“污染预防”、“源头控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建立;企业开始自觉守法,公众环境意识增强,减排温室气体成为新的环保法律。

1.1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美国第一部关于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是1899年的《河流与港口法》(亦称《垃圾法》),但当代美国环境法体系的真正形成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当代所有重要的环境法律几乎全部在这一时期出台。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出台,标志其环境政策和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以治为主变为以防为主,从防治污染转变为保护整个生态环境。《国家环境政策法》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可持续发展,与其相配套的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国家环境政策和目标被纳入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成为在决策中同经济等其他因素相平衡的一个重要砝码[1]。

欧盟的环境政策也经历了从环境保护向环境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过程。从欧共体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欧盟的环境政策还一直被认为是成员国国内政策。70年代此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保护和治理环境逐渐成为成员国政府并最终成为欧共体的一项重要政策内容。1997年欧盟签署了《阿姆斯特丹条约》,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欧盟的根本目标,并逐步转化成2001年、2006年欧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套指导原则。欧盟环境政策主要有四大原则:预警原则、源头治理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和一体化原则(各项政策中应考虑这些政策对环境的影响)。

1.2不断丰富环境保护内容

1965年美国通过《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首次采用直接以水质标准为依据的水污染管理方法,制订了排放限值的制定原则。1977年,《清洁水法》正式颁布,此法是在《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的基础上调整和补充而成。1990年,美国修改《清洁大气法》,规定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污染源(常规污染物)的执行标准和有害空气污染物国家排放标准。1991年,美国环保局出台《固体废物处置场规范》,提出保护土壤和地下水的措施要求。

从美国污染物控制思路可以看出,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脉络是由地表水体,向大气,再向土壤和地下水,进而向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发展,污染因子控制由常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逐步细化到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1.3依靠环保标准保障环境质量

分析发达国家炼油和石化废气、废水、废渣排放标准,虽然各国标准不同,但总体上相对我国先进。为了保障严格的环境标准得到落实,环境标准不是作为技术要求而是法规下发的[2],这保证了标准的严肃性和合法性。其次,美国和欧盟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分行业制定,排放标准与污染源特性密切挂钩,以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再次,美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仅仅是技术数据的罗列,还规定了如何执行技术条款的要求,同时提出对应技术,如Bpt、Bat、BCt、BaDt等,就使得“末端治理”的控制节点前移,有利于污染预防和源头控制,也有利于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

1.4鼓励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具有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集群化、园区化的特点,有助于优化配置资源,集中综合利用各个工厂的各种产品和中间产物,方便原料和产品的集中进出,减少水、电、汽、热、风等公用工程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可较大幅度减低能耗;同时,园区内“三废”可实现集中统一、高效、规模化、专业化处理,易于实现达标排放,也易于政府管理。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日本东京湾地区,韩国蔚山、丽川、大山,新加坡裕廊岛,比利时安特卫普等一批世界级炼化一体化的工业区。

1.5积极探索绿色化学

鉴于传统化工工业向大气、水和土壤等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991年,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绿色化学”概念,美国环保署(epa)随之将其定为中心口号。1995年美国宣布国家环境技术战略,提出废弃物和原材料削减目标。1996年美国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随后十年绿色化学成为化学化工界的重要研究方向,绿色化学技术得到蓬勃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通过建立与资源、能源集约化相适应的化工技术体系,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等综合目的,为人们奉献绿色化工产品。

2.国内环境政策趋势分析

国内环境保护工作起步相对发达国家较晚,在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上很大程度的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逐步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渐渐深入人心,污染治理的内容和手段不断丰富。

2.1逐步确立科学发展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战略,环境政策逐步清晰,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1995年9月,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200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2强化产业政策的环保因素

在国家战略的影响下,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标准逐步完善。国家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更多地纳入了环保因素,《国务院关于落实学科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1350号)、《国务院转批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2号)、《关于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流动的通知》(改产业〔2007〕2792号)、《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6号)、《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研究〔2008〕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优惠政策持续向污染小、能耗物耗少的企业倾斜,国家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扶植力度不断加大。

2.3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国家力求改变过度依赖行政手段执行环境政策的现状,逐步将经济机制引入环境领域,环境经济政策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综合利用补贴、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环保税费改革等政策先后出台。虽然目前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的配套法律、组织机构尚不完备,但各省市试点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积极性高涨。例如,2014年天津发改委公布,从7月1日起天津4种污染物(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将由现在的每公斤0.83元上调至7.82元,涨幅近10倍,逼迫污染企业升级改造,减低排放。又例如,党十提出生态红线政策,而红线的划定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区的发展机会,因此,生态补偿机制的出台迫在眉睫。可以预期,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政策的落实、提高国家环境保护水平是国家环保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2.4常态化污染物总量制度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逐步常态化。2006年,国务院批准同意实施环保总局和发改委《关于申请批准〈“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请示》,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均不得突破。“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并将污染物种类从两类扩大为四类,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由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良好、效果显著,总量制度将逐步常态化。“十三五”期间,总量控制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存在将石化行业特征污染物(例如VoCs)纳入总量控制指标的可能性。

2.5采取联防联控措施

针对大气污染呈现出污染复合型和影响区域性的特点,我国已经开始采取联防联控措施,针对重点区域,统筹环境资源,严格落实责任,形成治污合力。2007年,我国以北京奥运会契机,开展了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0年5月11日,环境保护部等九部委共同制定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以解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为目标,运用组织和制度资源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共同规划和实施大气污染控制方案,塑造区域污染治理新模式。

2013年,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同时国家环保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环发〔2013〕104号),进一步明确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近期出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都提出重点区域的概念,而2013年2月27日,环境保护部《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就重点区域明确规定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十群”。

区域联防、区域共治的思想同样适用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域环境的保护、治理,2013年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环发〔2013〕49号),将联防联控的污染防治思路落实在水体污染防控工作上。可以预见,重点区域的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将成为国家污染控制的重要抓手,重点地区的污染物控制力度将空前加大,标准限值会飞跃性提高。

2.6关注环境风险防范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求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区域进行修复试点。2011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环保部下发《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环发〔2011〕128号)。2013年,《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土壤、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工作步伐进一步加快。

国内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起步较晚。1989年3月原国家环保局设立了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标志着我国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正式提上日程。2004年,《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t169―2004),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畴。2011年国家《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将“防风险”作为“十二五”时期环保工作三大重点任务之一。

2012年,环保部《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建立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着手构建基于web-GiS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系统。

2013年,环保部通过《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要求重点防控企业建立健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范制度措施,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储备,开展预案演练,组织评估后向当地环保部门备案。环境风险防范逐步成为国家着力解决的重点环境问题之一。

2.7提升行业标准要求

对于炼油和石油化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涉及《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废气、废水国家排放标准,位于不同地区的企业可能相应地执行当地更为严格的地方环境标准。近年来,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先后出台,将全面取代现行标准要求(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实施)。以上环保标准不仅增加了新的指标内容,而且规定了非常严苛的排放限值,特别是特殊排放限值要求,对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环保达标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工作难度。例如:《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针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烟气、重整催化剂再生烟气、酸性气回收装置、工艺加热炉等排污环节进行规定,依据排污特征确定排污种类和排污限值,标准的适用性得到了提升。此外,新标准的部分指标要求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

3.石化行业环保技术应对策略

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正在上演,国内外迅速发展的环境政策形势对石化行业的环保工作的影响显而易见,为把握环保工作主动局面、提升行业整体环保水平,石化行业应以技术带动进步,利用先进环保技术,积极应对环境政策形势的快速发展。

3.1强化特征污染物危害性识别研究

石化企业的特征污染物种类繁多,但各类污染物的燃爆性、腐蚀性和毒性的大小、种类、作用途径/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等基础信息依然未知,这使得整个行业环保工作陷入了被动局面,例如pX引发的、危险废物的巨额处置成本等问题,都是由于目前行业特征污染物的危害性和毒理性不清晰而导致的,开展特征污染物毒性识别的基础性研究需求较为迫切。

3.2加快建立特征污染物的监测/统计方法

以往环保工作的空白,或未予以重视的领域亟待弥补,例如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等。探索新的方法、标准、监测手段,摸清家底,是进一步开展污染治理的基础。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统计为例,VoCs作为石化行业的重要特征污染物,国外已建立了VoCs逸散排放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但由于我国石化装置的建设、维护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VoCs统计方法无法照搬国外标准,需要开展研究制定适合于国内石化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以准确确定排放量基础数据,进一步开展VoCs控制。

3.3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环保装备研发

目前生产企业在环保投资和工程治理方面面临巨大压力,这其中有部分原因在于当前污染减排技术装备依赖进口。以燃煤机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为例,中小型规模的湿法脱硫装置的脱硫湿风机、搅拌器、高性能阀门、检测和采样的一次性元件等关键性设备,国内还没有制造技术,个别能国产化的产品,其质量、性能与国外产品相比有一定差距;600mw及以上机组配套的大型除雾器、脱硫喷嘴、烟气挡板、部分泵、阀等均依赖于外国技术。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治理核心装备,对于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减轻企业压力意义重大。

3.4加强环境风险控制技术储备

环境风险控制技术储备存在明显需求。一方面,石油天然气开采由陆地逐步延伸至海洋,海上溢油风险加大;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多分布于沿江、沿河、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水体污染风险。石化行业无法规避环境风险控制工作,随着国家和公众对环境风险的关注增强,风险管理、评估,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研究,应急设施和应急物资研究应当成为环境技术储备的重要内容。

3.5积极发展清洁生产技术

总量持续减排、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和排污税费提高使传统的末端治理技术越来越疲于应对,成本的持续增加也不利用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对于炼油和石油化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相对集中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上,围绕源头污染削减的清洁生产技术,将成为未来时期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防治大气污染的原则篇10

针对室内装修中的污染及危害,室内装修应该遵循的原则

1.室内装修中的功能性原则

现代室内装修主要包括保证人们使用的要求以及室内装修的协调性两个方面。对前者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房屋的室内装修不仅要求能够保证人们的正常使用,还要求能够改善室内的空间环境。因此,现代房屋室内装修显得非常重要,以满足人们正常使用是其首要的要求。对后者来说,整个空间环境的协调性是进行室内装修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2.室内装修中的艺术性原则

现代室内装修还具有艺术性的要求,使得我国房屋现代室内装修更加侧重于艺术设计。但是,缺乏美观的室内装修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现代房屋室内装修在满足房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室内装修的艺术性要求,这也成为现代室内装修工作人员的主要技术。同时,室内装修的艺术性要求又与房屋是使用功能相统一,室内装修并不是盲目地进行,而应该与房屋的风格融为一体。

3.室内装修中的经济性原则

现代室内装修的费用在整个室内装修工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而加强对室内装修的经济性进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室内装修的经济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合适的室内装修标准。现代室内装修的标准差别很大,不同的室内装修标准所需要的费用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需要合理地考虑室内装修的要求和标准。第二,选择合理的室内装修的材料和构件。室内装修应该根据设计对象的性质等因素合理地选用室内装修配所用的材料和构件,并且设计出合理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案,提高室内装修材料和构件的使用效率。

4.室内装修中的环保性原则

在保证使用要求、室内舒适以及有艺术感的同时,还应注重室内装修的环保性。该原则主要包括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室内装修的原则、室内装修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室内装修原则。

室内装修及其效果分析

室内装修没有固定的要求,每个居住在其中的人对室内装修的要求也不同。并且相同的室内装修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以下从氛围效果、空间效果以及温度感觉效果等方面来介绍室内装修的效果。首先,是氛围效果,室内装修中的颜色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例如红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白色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因而室内装修能营造居住环境的氛围,给人不同的心理感觉。其次,是空间效果,不同的室内装修会带来不同的空间效果。并且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装修会产生大小不一的感觉,那是因为装修的细节处的形状、材料颜色方面的处理所导致的。利用室内装修的空间效果能够带来空间的良好体验,以达到扩大或者缩小空间感的效果。最后,是温度感觉效果,室内装修还具有调节视觉心理温度的效果。利用室内装修的效果能够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和不同气候对于居住设计风格的需要。

室内装修的植物防治

1.甲醛的植物防治

目前,甲醛是室内装修过程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污染物质,由于甲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且甲醛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特别是人体的呼吸道伤害最显著。因此,采取植物防治措施治理室内装修中的污染及危害时,室内装修中可以安放的植物包括吊兰、扶郎花和等。已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这些植物能够有效的吸收甲醛,以达到治理室内装修中污染的效果。

2.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植物防治

苯和苯的同系物是一种特殊的芳香性液体,它们能够微溶于水,也能够挥发到空气中。目前,防止室内装修中的污染及危害的植物包括吊兰、扶郎花和天南星等植物。现在已有研究表明,常春藤等植物也能很好地防止室内装修中的苯和苯的同系物污染。

3.氨的植物防治

氨气是一种具有严重刺激性气味的碱性气体,也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进而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很大的伤害。在现代化的室内装修过程中,氨气是很常见的污染气体。目前,虎吊兰、万年青以及垂叶榕对吸收氨气具有显著的效果。

4.氡的植物防治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具有放射性的气体,由于氡的化学性质稳定,而且不易溶于水,从而使得氡在室内装修过程中的污染和危害很大。经过研究表明,吊兰、仙人球以及仙人掌等植物是目前能够防治氡污染最有效的植物。

总结

总而言之,室内装修是人们生活居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们应该重视室内装修,以形成更好和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室内装修中的污染及危害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室内装修关系到居住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