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十篇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十篇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4:47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1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殡葬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几年来,我县殡葬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殡葬改革逐步纳入到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县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依法管理殡葬事务的水平不断提高,殡葬改革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逐步攀升。但是,我县殡葬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各乡镇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发展的不平衡,乱埋乱葬问题和丧事中的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现象依然存在,殡葬改革管理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县殡葬改革与市政府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相比还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强化措施,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大殡葬改革工作力度

我县殡葬改革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大殡葬改革工作的力度。

(一)加大殡葬改革执法力度,建立文明健康的治丧秩序。民政部门要加大稽查和执法力度,对各乡镇的殡葬管理工作情况要认真稽查,督促落实,对土葬行为必须依法改正,坚决维护殡葬法规的严肃性。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在县城区临街搭建灵棚、办丧扰民、沿街游丧等不文明行为,依法整治丧事中的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现象。工商部门要配合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丧葬用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殡葬服务市场,取缔违章丧葬用品摊点和封建迷信用品的生产和销售,营造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良好氛围。国土、建设、林业部门要配合民政部门规划建设城镇村级公益性公墓,对公墓以外私建乱造坟墓的要依法查处。

(二)加强对党员干部殡葬法规教育。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本乡镇、本部门党员干部的殡葬法规的教育,严格执行殡葬管理有关条例,必须坚持火化,严禁土葬;严禁大操大办,严禁出现违背殡葬法规行为。今后,模范遵守国家殡葬改革政策,实行火化、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俭办丧事,要作为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条严明纪律。凡是由于治丧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不执行殡葬改革政策被检举揭发的,为亲戚朋友讲情撑腰土葬遗体的,一律由纪检、监察部门视情节严重程度,根据党纪、政纪有关条例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殡葬改革健康发展

一是各部门要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哪个部门的干部、职工在丧事活动中违反殡改政策,就由哪个单位的领导负责任,并且负责做纠正工作。

二是殡葬管理工作实行政府一把手责任制。各乡(镇)的殡改工作由乡镇政府一把手负责,认真落实与县政府签订的责任状,把工作做深做细,落到实处。乡(镇)政府对村委会也要签定目标责任状,由村委会一把手负责,不准推脱责任,同时明确专人管理。乡、村两级要超前做好丧主的思想工作,村委会要事先给丧主送达《火化遗体通知书》。如发生土葬现象,一定要追查乡、村两级的责任,由责任人负责做丧主的起尸火化工作。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2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社会化科普活动的目的。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将强化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实践中相关人员应当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理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社会化科普活动的关系,通过开展科学有效地科普活动提升民众的科学素质。

1社会化科普工作的必要性

1.1公民能够形成对科学技术的全面了解

公民通过科学普及能够形成对科学技术的全面了解,进而为科学技术正常的社会运行和发展提供保障。作为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具有给人类带来文明幸福和通过不恰当使用产生负面影响的双重作用。人们对科技的恐慌和偏见很容易在受到其负面影响时产生,认为造成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科学技术,没有认清科学技术是一种受人类支配并服务于人的工具的本质,影响人的制度和人是决定科学技术能够人类带来正面还是负面影响的因素。如果不通过科学普及和教育消除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误解和偏见,公众对科技的热情就会被削弱,科学技术的发展就难以收到普通民众的支持,更有甚至会抵制和反对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正常的社会运行和发展很难得到保障[1]。

1.2促进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科学技术,社会整体正朝着信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公民的具备的科学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发展,公民只有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公民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事物的能力受到科学素质的影响。换一个角度来说,一个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扫除文盲,然而现阶段对文盲的定义已经成为不会应用计算机、不懂外语,所以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必须通过科学普及促成人们对这些能力的培养,让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通过权威调查发展,我国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公众比例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虽然江苏省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公众比例最高,当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所以,通过科学普及提升民众的科学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急需完成的任务。

1.3促进人们反对封建迷信,应对高科技犯罪

应对高科技犯罪、识别伪科学、反对封建迷信都能够通过科学普及得到实现。现阶段,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现象,某些地方甚至成为重灾区,对社会造成的恶劣的影响。占卜算卦、信封邪教通过迷惑民众获取非法利益。而人们没有基本的识别能力、缺乏基本的科学素质是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为使那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不法分子进行危害活动时,常常为那些违背科学常识的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披上科学的外衣,科学素质不高的人往往难以辨别。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需要应当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作为重点,促进普通民众抵抗力和识别力的提升。此外,随着科技发展的深入,那些掌握尖端、前沿的科学技术人占总体的比例越来越小,此时如果有个别人利用这些高科技实施违法行为,普通民众由于缺乏了解很难应对和防范这些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可想而知。过去黑客攻击就是一种高科技犯罪,但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掌握技术的人逐渐增加,使得黑客攻击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对普通民众科学普及高科技知识,对预防高科技犯罪具有重要意义[2]。

2通过社会化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

措施

2.1通过强化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普及活动开展

现阶段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教育活动。实践中,主管部门和各级院校应当对教育观念进行革新,全面改革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指导思想。其中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变革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获取的教育模式为将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养作为教育核心的教育模式。同时,应当对现代科学理念进行科学确立,对已有的科学普及资源渠道进行完善充实,对网络和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建设科教场馆、水族馆、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科学普及场所,利用科学日、科学周、科技节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动员,为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而共同努力。活动娱乐化、随意化、形式化、过分知识化是现阶段科普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人员应当纠正这些措施倾向,使得科普内容协调于精神、思想、方法[3]。

2.2强化科普制度建设为提升全民素质提供支持

在进行科普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像美国通过1991年的《国家素质法案》、1998年的《成人教育和家庭素质法案》、2001年的《素质家庭法案》,将公民素质活动纳入到政府政策和法规的调整中。同时,一些国家还将科学素质行动的评估、协调、规划安排给专门的组织实施机构进行,这些机构还制定并实施了激励机制、测评机制。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标志着社会科普工作被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随后我国还颁布了相关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对科普活动计划和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规定。现阶段,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对有关政策和法规进行细化和完善,保证国家政策法规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为提高全民素质提供制度支持。

2.3利用传媒平台的科普作用推动科学素质的建设

当前人们生活受到传媒的影响日益加深,政府部门开展素质科学建设应当有效利用传媒平台的科普作用,强化科学素质建设的影响。这些传媒平台在适时宣传科普活动和相应内容的同时,能够在长时段理推出独立的专题品牌,进而不断扩大科学素质建设的社会效应。因此科普工作者应当对电话热线、广播、影视、网络、期刊、报纸进行充分利用,让这些媒介有效推动公众科学素质建设。

2.4通过打击伪科学、迷信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当前社会公众的试听经常被那些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和伪科学混淆,使人民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侵害,严重阻碍了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因交通和科技的相对落后造成公民普遍素质不高,更易受到迷信、伪科学的迷惑。现阶段我国有相当比例的人对“风水”、“周公解梦”、“星相”、“求签”、“相面”、“算卦”深信不疑。要实现对伪科学和各种迷信的有效批判、揭穿、抵制的目的,就应当让公民明确科学的特征、本质,进而科学合理的解答一些现象。所以,科普工作者要有效宣传、普及科学,让公民真正了解科学,进而摒弃那些愚昧的迷信思想,最终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

提升[4]。

3结论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破除封建迷信;政策;启示

封建迷信,通常意义上是指民间对一些臆想出的鬼神或尚未能解释的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由于“民间信仰”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在民众中形成的,具有一套崇拜神灵的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因此,封建迷信又常与民间信仰混淆在一起。本文指的封建迷信是两者概念的统一。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党破除封建迷信的背景及破除实践和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党应对现下社会中封建迷信沉渣起伏现象,有所启示作用,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建国初期党破除封建迷信的认识基础及现实诱因

中国共产党人对封建迷信的危害有着深刻认识,这是党在建国初期着力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基础。在20世纪上半叶,就指出封建迷信的危害,提出要破除迷信。1919年创办《湘江评论》,发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迷信神鬼,迷信物象,迷信命运,迷信强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这是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认为封建迷信极大的束缚了人民群众,要倡导以科学思想和精神来启发民智、教育人民,帮助人民破除迷信束缚。在土地革命时期,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调查,在《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和《长冈乡调查》著作中对封建迷信的现象进行批判,并领导了农民进行破神权,反迷信的运动;在延安时期,他继续调查研究,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新民主主义论“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并且要求“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1),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三大害”的运动。正是有着以上的认知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和党中央继续高举科学的大旗,大力倡导科学精神,领导了刚刚获得解放和新生的人民群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规模巨大的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

同时,也必须看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要大力反对封建迷信,破除封建迷信,更有着重要的现实因素的推动。

一方面,新中国建立前后,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天灾,广大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当人们苦于现状而无力改变时,便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寻求当下的安慰,找寻趋福避祸之法。费孝通曾经说:“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免灾避祸。”(2)加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以封建统治者为代表对迷信的盲目信奉,并利用鬼神之说维护封建统治,以封建迷信思想禁锢整个社会,奴役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封建迷信在社会中具有很深厚的根基。再者,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大部分社会群体对新生的政权政策尚不了解,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恐慌,一些反动势力趁机利用迷信沉渣进行鼓吹和煽动广大人民群众,甚至组织反革命势力向新生政权发起了攻击。

另一方面,建国初期整体社会的状况是,封建迷信组织众多,广大民众迷信思想严重,迷信活动日渐盛行。现仅以建国初期武汉和云南省猖獗一时的“”为例:在武汉,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初有线17条,各种坛180多个,大小道首1250多人,道众1万多人。在云南省,昆明一分坛,从1949年到1950年发展道徒达32万人,总人数竞占当时云南全省总人数的8%。其各道首对外勾结反革命势力,策划破坏政权活动,对内则对广大道徒骗钱、骗奸,谋财害命,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正是上述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新生政权的巩固,社会人心的凝聚,更严重影响着经济的恢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的普及和人们日常生活正常进行,破除封建迷信已经成为党势在必行之举。

二、党破除封建迷信的具体政策及实施

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新中国社会封建迷信泛滥的命脉,审时度势,在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变社会风气,破除迷信运动。分别从封建迷信的物质基础、传播形式、传播对象上着展开。

(一)党对封建迷信的物质基础进行捣毁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明确规定:“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经过一个阶段的,祠堂公田迅速消失,庙宇寺院田产锐减。据资料记载:苏州灵岩寺当家和尚每每必对来访者说:“寺里有两千多亩出租土地已被征收了,但保留了一百多亩自耕地。全寺约二百人,为了维持生活,除耕种这一百多亩地外,又加开荒地约五十亩,还要继续开荒”。(3)寺庙道院失去了土地,僧尼道士也就失去了谋生之源,他们便纷纷走出庙门,回家种田谋生,或参加到其他社会生产中。这些从寺庙中流走出的僧尼道士,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党对封建迷信的扩散形式进行改造

1949年到1956年,政府积极颁布一系列政策,取缔多种非法的民间信仰组织,对留存的传统封建迷信活动加以改造,即在保留了原有的形式的基础上改造了活动的内容,例如,庙会。传统庙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成以封建迷信活动(求神拜佛)、娱乐和贸易为一体的形式。建国初期政府组织对庙会的改造,对庙会中的迷信成分进行剔除,将娱乐作用和贸易形式保留和改造。在传统的文娱节目中,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对其改造和发展后,逐渐形成为表演艺术,南北方形式不一;商业部门还利用庙会组织赶集,即办城乡物资交流会、商品展销会,同时放电影进行文化下乡,顺势进行科学文化宣传等等。所有这些,与昔日庙会有了本质的区别。人们逐渐不再去进行费时费力的封建迷信活动,转而从事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研究和表演中,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活动,而且振奋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建设新社会的热情。

(三)党对封建迷信的传播对象进行引导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果断地把封建迷信纳入党的文化纲领,大力进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强群众的科学意识,对从事迷信活动的主体――人民大众――来引导教育。早在1940年,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一文,把反封建迷信纳入党的文化纲领中,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早在华北农村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主要有学校教育、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扫除文盲运动更大范围的展开。例如,在河北滦城县,1949年冬,全县有中学52所,常年民校18所,识字组112个;1953年,民校达1144所,学员8087人;到1957年,学员达16985人④。华北广大农民接受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农民的文化素质也得到提高,紧随党的脚步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人民的头脑,越来越多人民群众才能自觉地加入到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中,迷信才能不攻自破。

这些政策的推行,使得党在建国初期对于封建迷信的治理和破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此,宋庆龄在东北旅行时对党破除封建迷信后的社会风气转变深有感触,她说:“随着这个时代的前进,生活及思想方面古旧与阻碍进步的习惯就会受到尖锐的打击,最重要的一个例子,就是旧的迷信已经失去它对人民的控制了。在永贵村,我们看到祭拜各种神佛的习俗已经完全废除了。尤其是再也没有人花钱去买香烛及其他迷信品了,新年的时候也没有人浪费时间去拜偶像了”。(5)可见,党在建国初期对于破除迷信是成功的。

三、党破除封建迷信的现实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解放思想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的解放,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人们在吸收传统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同时,封建迷信思想也趁势沉渣泛起,村镇兴建庙宇之风日盛、求学升迁拜佛求神之说四处流传,算命求签等等被人们日益热衷。这些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封建迷信活动,有着愈演愈烈之势。总结建国初期党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的措施和实践,对当下如何治理封建迷信活动回潮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破除封建迷信产生的温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迷信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分析封建迷信重新抬头的根源可以发现:从地域上分析,越是穷乡僻壤,民众迷信愈深;从信奉缘由上分析,多是由于家中有体弱多病无力负担医药费而求助于鬼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贫困使群众对现下生活产生不满,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叹息之时,鬼神迷信之说便是其最好的解脱和自我安慰的方式。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快速有效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破除封建迷信存在的根源。务实的农民只要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那么封建迷信滋生的温床才会不牢固,其再次泛起的机会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抵制封建迷信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文化教育普及覆盖率低,这是我国的现状。庞大的人口基数中有8亿是农民,他们散乱地分布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教育普及难,教育质量差,社会调控顺利实现难。早在1944年3月22日,在党的宣传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老百姓不敬神,就要有科学的发展和普及。科学不发展、不普及,敬神在他们是完全需要的”;“有了科学知识,迷信自然就可以打破,没有这一着,他还是要迷信的。”⑥人们的文化程度低,便会认为其人生显得复杂而不可把握,只能用神秘的力量来说明,并依赖神秘力量来求取心理平衡,在这个层面上,迷信信仰充当了人们的“心理理疗师”。纵观我国农村农民精神状态仍未能摆脱这一怪圈。因此,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抵制封建迷信的有力武器。文化教育,科学普及可以帮助人正确的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进而改造世界,使人在世界面前树立起信心。人类的文明向前进一步,迷信也就会退后很多步。科学昌明,虽然难以完全消除迷信现象,但迷信也必将难以轻易回潮。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引领全体人民积极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党是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党,时刻保持我党的先进性,是改善社会风气和稳定社会的前提。党是国家的领头羊,其自身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空气的净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毋庸讳言,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贪污腐化,假公济私、利益分配中不公正、弄虚作假,徇私枉法等丑恶现象,这不仅危害了国家和党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使普通群众受到了真正的伤害。21世纪之初“”猖獗,党审时度势,及时的按住了这股封建迷信的逆流,但其所造成的社会恶劣影响是深远的,对身陷迷途的群众造成的危害是无法弥补的。当然,这些并不是我们国家社会生活的主流,并且行为者最终会多行不义而自毙。这些逆流现象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如果党不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还是有可能会让迷信沉渣乘机而入,对人民群众加以引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人民群众的思想高地,需要执政党正确引导,高度重视。

总体看来,“宗教、迷信、神权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避免的现象,迄今还没有发现过有哪一个民族国家有过对宗教的免疫能力”。既然如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我党必须注意引领和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以此有效遏制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第[m].北京:三联书社,1985:110.

注释:

(1)《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2)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第110页,北京,三联书社,1985。

(3)潘光旦:《苏南访问记》第128页,北京,三联书店,1952。

(4)[日]内山雅生、笠原十九司:《对滦城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梅山的访问记录》,存南开历史学院。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4

[关键词]勐拉乡中稻田的类型及分布情况中稻生产产区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2-0064-02

勐拉乡地处金平西南部,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5公里,东邻金水河镇,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接壤,西接者米拉祜族乡,北靠铜厂乡。国境线长39.2公里,全乡总面积336.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19亩,其中水田面积10653。全乡辖7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5233户,全乡总农业人口24327人。一季中稻田主要分布在广东、老乌寨、翁当、荞菜坪四个村民委,2727户,12796人,面积7065亩,平均每亩投入化肥320.6公斤,最低单产121公斤,最高单产309.8公斤,世居着苗族、瑶族、汉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六种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这一地区实行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使中稻地区的常规品种栽培管理向杂交优质良种转变,由粗糙的栽培管理转入科学的栽培管理,逐步形成规模化、科学化。在我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种植香蕉等水果为主的经常产业的同时,确保我乡粮食生产得到平衡的发展,2006年发展香蕉30000多亩,我乡的水稻种植面积是6500亩,杂交种子销售12吨多,可见,中稻地区依然是我乡的粮食生产的主产区。是中稻地区经济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

一、勐拉乡中稻田的类型及分布情况

1、中稻田的类型我乡的中稻田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区、半山区的沟谷缓坡地区。年平均气温18℃以下,时常有霜,部份田块无灌溉条件,多为冬闲一发田,根据土壤分布地区,土壤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黄泥田(包括大黄泥田、小黄泥田、死黄泥田等)土厚70-100厘米,表土呈黄色或黄褐色,质地为壤土或壤粘土耕层厚20厘米左右,pH5.5-6.0,粒状或小块状结构,底土为暗棕黄色壤土。

1.2山砂土田(包括白砂土田、红砂土田、寡砂土田)耕层浅薄,仅10厘米左右,底层常夹有碎石块,黄白色、黄红棕色皆有。有机质含量极低,pH5.5-6.0,粒状结构,底层多黄棕色砂壤土夹有碎石。

1.3冷浸田(包括冷箐田、山浸田、锈水田、漩田)一般地下水多出现在表土下50厘米左右,有的距地表15厘米左右,即可出现地下浸水。表地有的为浅灰色或灰棕色砂壤土,有机质3-5%。底地为深灰色或灰黑色生壤土,有的底层有草煤层,pH为6.5-7.5。

2、分布情况

勐拉乡一季中稻田主要分布在广东村委会上箐脚、火石冲、大竹棚、李子湾等7个自然村,居住着727户,3439人,面积344亩,其中雷响田30亩;老乌寨主要分布在保保寨、老乌新上寨、拉祜一、二队等,6个自然村,居住着621户,2830人,面积2339亩,其中雷响田27亩;翁当村委会,主要分布在翁当、翁当瑶等7个自然村,居住着621户,2941人,面积1246亩;荞菜坪村委会,主要分布在小其哈尼、小其上寨等8个自然村,761户,3586人,面积3136亩。都分布在各村委会的山区及半山区,平均每亩中稻田投入化肥320.6公斤,最低单产121公斤,最高单产309.6公斤。

二、中稻生产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稻生产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条件差,教育界结构不合理,农村科技人才欠缺

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对教育不够重视,我乡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还比较薄弱,有一部分小学校舍破旧,年久失修,光线不足,桌椅短缺,不少中小学教师失调,质量也未达到国家要求,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辍学率高;监督不严,致使学校只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生,追求经济效益,乱收费等,学生流失较多,在领导农村工作的干部中,学过专业的人数比较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没有各方面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员及管理者,对农村各方面的发展,已成为一着障碍。

2、农村中稻产区非法宗教活动慢延、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妨碍农业生产

当前我乡中稻地区的非法宗教活动有慢延的趋势,主要是“信王主”,首先是苗族,现在瑶族地区也开始活动,他们崇拜和信仰的是耶稣,逢周日都集中在一起大吃大喝,同玩,有病不去看医生,桩稼不按时种,不打药,只要相信上帝,一切都会好。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损害了宗教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上巨大浪费,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打乱了农业的生产秩序。

中稻产区的封建迷信活动主要表现在驱鬼治病、算命、看相等。求神拜佛、我们虽然进行各种改革和宣传教育,但由于人们的思想面貌、道德风尚、社会习俗的不同和数千年遗留的封建迷信思想的残余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仍是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例在哈尼族居住地区,犁田、撒秧、栽种都要先拜土地神,看日子,日子不好,不管秧龄是否合适,都不劳动,许多杂交良种没法按时下种移栽。

3、种植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劳动者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对农村、农业、农民提出并实施扶持政策,造成种植户的依赖思想严重,养成无吃、无穿政府会解决的懒思想,加之半山以上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小学毕业生偶见、初中生少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毕业生难见,形成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差,创新意识低,对新品种、新技术难接受,敢于承担风险的能力差,

4、秧苗老化

目前生产中中稻的秧龄较长,一般为35天以上,45天以内,如果播期早、播量大、势必导致秧苗老化,影响发颗,影响穗数。

5、管水不科学

深水深插,大水漫灌、串灌,后期断水过早等现象普遍存在。

6、施肥不合理

有机肥因田块距离村寨远,少施甚至不施用,化肥中偏施氮肥,重施前期肥、蘖肥,穗粒肥不施或少施。

7、病虫害防治上盲目施药

生产中由于种植户对病虫害识别能力差,加之农药经营者以盈利为目的的售药,普遍存在着盲目打“保险药”的现象和选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增加盲目买药费用。

8、由于中稻地区的稻田田埂一般都在0.5米以上,无法机耕,人挖牛犁,一些轻型节本栽培技术使用不上。

三、中稻生产产区的整改措施和技术方案

1.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乱收费和学校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行有力的监督,善待差生,让学校多一个学生,让农村少一个文盲,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防止新文盲产生,改善学校环境,提高师资质量,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办好多层、多形式的农村教育,培养适合农村现代化需要的专业人才。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山区、半山区的农村,由于通信、交通闭塞,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文化差、识别力弱、思想单纯等特点,宣传非法宗教、封建迷信等活动,麻醉和毒害中稻地区人们的思想,诈取钱财,应加强山区人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广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宣传只有勤劳才能致富之道,批判非法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积极改善交通、通信、电力、电视和体育等必要设施,关心村民们的文化精神生活,抵制社会上的一些愚味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不良社会风气,建设成为爱科学、学文化、勤劳动的农村新景象。

3.主要水田土壤的改良利用

3.1黄泥田:一般产量水平较低,土壤结构性差、易旱、易涝,应采用客土渗砂的办法,改善土壤质地,结合深耕,增施有机肥。

3.2山砂土田:属于低产水稻中面积最大的一类,土壤质地过砂或粗粉粒过多,水耕后土壤颗粒迅速沉降造成淀浆板结,影响水稻移植和扎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低,且土壤保蓄性能差,容易漏水漏肥,应采用客土掺黏,种植绿肥,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保蓄能力。

3.3冷浸田:由于温度低,土烂泥深,有效养分含量低,毒害物质多,水稻前期生长慢,不长,后期徒长恋青,造成空瘪减少,改良措施应注意早耕、深耕、抗田、开沟排水,客土垫土,施用磷肥和选用耐早熟的水稻品种。

4.适时移栽,定量控苗为提高总产,各村根据各村的自然条件,抢早栽植,留养再生稻。实行宽窄行条栽,大行30厘米,小行20厘米,株距14-17厘米,插单本或双本,确保每穴4-6个分蘖。

5.测土配方,精确施肥要尽可能地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比例应达到施肥总量的30-50%,磷肥作基肥,氮肥中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一般为5:3:2,钾肥、基肥和穗肥的比例为1:1,大田施肥与灌水要相配合。

6.要湿润灌溉,促蘖养根当苗茎蘖苗达到预期的成穗数时,开始多次轻搁田,以控制高峰苗。生育后期采用干湿交替,以根系对水、对气温的需求。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应掌握在收获前5-7天断水。

7.综合防治要把好两关一是把好带药下田关,二是把好总体防治关。重点防治叶瘟和穗颈瘟、稻曲病、螟虫、叶蝉、稻飞虱、稻蝇蚊等。在水稻生长前中期必须做好预防措施。

8.防灾避灾,丰产丰收中稻生长期间,各种气象性灾害发生频繁,各地应早作预报。

参考文献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反对迷信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时期,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一部分人会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挫折和不幸走向迷信,想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庇护,人们在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中由于经验和知识的限制,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还不能解释,而人的主观世界的形而上学性对这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归因于超自然的力量。

一、当代迷信的含义

迷信,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迷茫的信服和盲目的相信,将不科学的事物认为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对于某种虚幻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念所特有的崇信心理,并且通常产生相应的巫术化的强烈功利性的行为体系。包括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如气功热、都市养生热、拜金潮之中所涵育的迷信潮流。包括人们所熟知的传统形式,如占卜、看风水、驱鬼治病、相面揣骨、算命、问卦、测八字和驱邪画符等,同时,“迷信现象”不限于人们的意识溺陷,还包括各种不良网络和电影电视、迷信书籍的销售、迷信性质的修寺建庙、迷信用品市场的兴起、封建会道门以及某些“准邪”、“准黑”组织的迷信活动等。当代迷信的泛化是一种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畸变。规模性的迷信活动因其对社会的危害,大多为国家政策法令所禁止。社会危害性较小的一般性迷信活动,也属教育改造、控制和逐步破除之列。迷信在本质上是消极愚昧的,是社会发展的障碍和逆动力。

二、当代中国迷信现象的主要特征

(一)伪科学性

有人算命看相一本正经地开起了公司挂牌经营,挂靠单位居然是科技管理部门。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双棚子街16号的阆中市周易科学研究所,本是一个卜卦算命的场所,让人惊讶的是,它却有着阆中市科委和教委批准的许可证。在新时期,迷信的渠道更加“多姿多彩”,占卜风水大行其道,江湖术士游走民间,吉祥号码高价拍卖,更别说自诩为开天目的大师和装神弄鬼的巫医表演;迷信的范围更加广泛,由农村向城市、迷信不仅将为数众多普通群众卷入其中,在城市卷入迷信活动的遍布各阶层,亦不乏干部、党员、知识分子和军人。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求签问卦,以测仕途沉浮,求神拜佛,乞求飞黄腾达,这是一些干部的心态。

(二)“时尚”性

有些人以测风水、看面相等为时尚,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以“大师”之居,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利用人们精神萎靡,情感枯竭,急于寻求慰藉的心理需求,于是,这些所谓的“大师”就横空出世了。“大师”们招摇撞骗,猖狂之至。奇怪的是,这样的“大师”却总有生存空间,层出不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值得人们深思。“大师”横行的背后是“大虚”的泛滥,正是因为人们的精神太虚无,才有了“大师”的太猖狂。现在在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你的名字和你心中的他|她有多少缘分呢?可以发送短信到……”等等,过去算面先生摆摊设点,现在化为很多“时尚”的新面孔。

(三)趋利性

现实生活中,有人借助迷信来挣钱,迷信用品市场发展迅速,城市书刊市场一度被落后的、腐朽的迷信书刊充斥。一些人遇到问题不从科学角度去解决,往往通过算面去想解决的办法,所以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依算命来谋生的人,其数量还不少。有一些地方,巫婆、神汉利用一些人避灾心理,搞迷信活动,趁机敛钱。“大师”们是一些政府官员的精神寄托。有的政府官员,精神萎靡不振,意志衰退消沉,出现,经济有问题,心理上自然不安全,于是在封建迷信中寻找寄托,在浑浑噩噩中打发时日。不少官员热衷于烧香拜佛和算命看相,祈求升官发财。这些人对“大师”们言听计从,深信不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就给了“大师”们乘虚而入的缝隙。

(四)性

迷信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破坏生产,危害社会治安,残害生命,破坏安定团结局面。更有组织,以宗教为掩护,摘取宗教经典片言只语,掺杂异端邪说和封建迷信,愚惑群众,进行违法的政治活动,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是打着宗教旗号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宗教极端主义偏激的观点、暴力的手段完全背离了宗教的本义。宗教极端主义借用宗教只是假象,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暴力恐怖活动反人类、、反文明的凶残本性。明确指出,“暴力恐怖活动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基础是宗教极端”。当前,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活动猖獗,新疆也不例外。宗教极端主义鼓吹的所谓“圣战殉教进天堂”,是他们宣扬宗教极端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蛊惑煽动群众的最恶毒招数。受“圣战殉教进天堂”宗教极端思想的毒害,一些无知的信众,特别是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们中有的由于无知,缺乏辨别能力而中毒;有的怕入地狱,向往天堂生活而被引诱;有的对现实社会不满,走上了所谓的“圣战殉教进天堂”之路。要采取有力措施查缴非法宣传品,堵住各种有害信息的侵蚀,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蔓延。切断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的渠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压缩宗教极端势力活动的空间,铲除宗教极端思想产生的土壤和温床,为教育群众远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当代迷信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信仰的缺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改革开放引发矛盾是当下社会中的人们很容易信奉迷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迷信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价值观蜂拥而入,加上我们国家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一些落后、腐朽的封建思想,在一些学说和思潮面前,有的人消极迷茫。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在理想信念动摇、缺失信仰的时代,如果出现了颇具感染力和煽动性的世界观,可能就会引起一些人盲目跟风、深信不疑,对人生正确的目标失去方向,在价值取向上也会倾向唯心主义和敬畏鬼神。如何培养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因该成为全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很多东西,不从哲学的高度来考虑,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能够用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分析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现象,才可能摆脱当代封建迷信的种种影响。所以,世界观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正确加强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必要条件。我们要大力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彻底清算各种封建迷信,与唯心论和有神论坚持不懈的斗争下去。

(二)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工作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的统一。当一位领导心目中认为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主体,他在面对群众的时候会很冷漠,而他的世界观里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非常重要,那么他的方法就是很热情,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马克思史唯物主义者,只有承认物质是第一的,物质在先,物质是本原,才会在各种思想困惑面前不被迷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会与各种唯心主义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会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客观的看待问题。要依靠党校、干校,对领导干部进行哲学教育,因此必须研究如何加强党校、干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问题,增加哲学专题课的份量和教学时间。大中专学校主要来进行对青年学生的哲学教育。我们要加强对(宗教极端主义)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教育。我们要总结经验,坚持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在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三)加强哲学科研工作

科学研究是发现,探索和解释自然、社会现象,深化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寻求其规律,容不得半点主观。这就是求真。尽快提高人们的智能,以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来,在哲学研究方面,虽然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讨了一些新的问题,但由于经费资助难以得到,学术活动难以开展。在哲学科研论文中发表批判封建迷信、反对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文章很少。随着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一些人认为,自然科学才是科学,社会科学不能算是科学。对于哲学,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许多人急功近利更是一无所知了。一些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并不能直接给人们带来财富,学哲学又不能当饭吃,其作用被忽视就是自然的事了。这种状况的存在,也影响哲学科研,要增加哲学科研经费,着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构建“学科+平台+项目+人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模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凝练研究方向,提高研究质量,在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四)发挥哲学工作者的积极作用

一段时期以来,哲学工作者状态不佳。一是积极性不高。一些人缺乏工作热情,一些人不愿再从事哲学工作,纷纷改行。二是责任感不强。一些人缺乏理论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封建迷信的东西、对迷信现象,麻木不仁,不抵制、不批判。有的人甚至自己陷入了的唯心主义泥潭。我们要克服以上消极因素,积极的发挥哲学工作者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首先,全社会要充分认识哲学工作者在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宣传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理解他们工作的重要价值,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各类项目资助,鼓励、发现、培育、凝聚、关爱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和学术领军人才,形成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派;其次,哲学工作者要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在树立科学世界观方面应该做出自己表率。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要用自己的聪明才干和不懈努力,帮助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高鉴别封建迷信、唯心论和有神论的能力,理所当然,尽职尽责。(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主义渊源[J].探索与争鸣,1999(10).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6

一、申请人授权问题

诉前保全的申请人一般来说应为案件的利害关系人,基本上为受害人本人,但往往存在受害人因事故尚处于抢救状态或昏迷状态,有些尚在治疗之中,不可能亲自办理申请手续,但诉前保全财产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往往要求申请人抓住时机,及时提出主张,而此时一般来办理申请手续的人也多为受害人的亲属,这里存在一个授权委托的问题。笔者认为可引进国外的日常家事制度以解燃眉之急。所谓日常家事制度是指夫妻因日常事务而与第三人交往时所为法律行为应当视为夫妻共同的意思表示并由配偶他方承担连带责任的制度。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家庭生活的稳定和民事交易的安定具有重要意义。在道路交通事故诉前保全案件中,赋予受害者家属以权而直接申请保全财产变得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在处理该事务中确有家属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符合受害人本人的利益,在紧急情况下(如处于昏迷状态或尚在抢救或仍在治疗)由家属代为一定民事行为一方面符合法定情形,另一方面也能从家事制度的角度来认定其所具有的合法性。当然这种家事的前提应局限于为了受害人的利益免受损害,在紧急情况之下而为。

二、诉前保全财产提供担保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根据上条规定,提出诉前保全的当事人必须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三条规定,在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时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提供担保的数额应相当于请求保全的数额。而在交通事故中首先受伤者以外地人居多,大多数在本地打工,无足够的资产提供担保,其次如提供其原房屋担保,一方面产权证不能及时提供,另一方面也难核实其提供物的价值;再者这部分人也难以提供本地人进行担保。笔者认为,此类案件中的保全担保规定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八条关于离婚案件中的财产保全措施的规定,此条规定“夫妻一方申请对配偶的个人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在采取保全措施可能造成损失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担保数额。”,根据此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提供担保的数额可以适当降低,且可在采取保全措施可能造成损失的范围内确定合理的财产担保数额。这一规定无疑在保护弱势群体一方的利益方面起到了保护作用,也较为人性化。而交通事故案件中,同样存在受害方属于弱势群体,需要有一些配套的法律制度给予特殊保护。受害方因事故已遭受巨大的损失,为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才申请财产保全,若一味要求其提供相当于保全财产价值的财产担保,可能由于申请人的经济原因使其无力提供担保,造成对方转移财产,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极为不利。法律在衡平利益、保护弱势群体方面的功能将无法体现。故笔者认为可参照婚姻法司法解释的上述条款规定,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时只需对其申请可能给对方造成的财产损失范围内提供担保即可,通常情况下,无需对整个被保全的财产全额担保。

三、车管所送达方面的问题

由于申请人要求保全的是被申请人的车辆,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不动产和特定的动产(如车辆、船舶等)进行财产保全,可以采用扣押有关财产权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的转移手续的财产保全措施;必要时,也可以查封或扣押该项财产。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为能确保保全财产不被转移,向车管所送达相关的法律文书就很有必要,但有些当事人在法院刚采取保全措施没几天,又自行就赔偿事宜商量妥当,申请解封,法院就得向车管所送达解封通知书,一些外地的路较远一些的可能在刚收到法院的查封裁定和协助执行通知书同时,又收到了解封通知书,时间间隔较短,也不能节约邮寄费用,降低诉讼成本,且较烦琐。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在车管所设立专门的电子邮件信箱,通过发邮件并电话确认方法以达到快捷、便利、节约、降低诉讼成本目的。

四、送达法律文书较困难,一般退信较多。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7

关键词:城市化;群众文化;优化

随着农村经济、人口与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城市化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业文化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根据本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群众文化工作路径优化研究。其研究的目的,一方面确保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群众文化发展优势,提高农村城市化发展质量。

1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短板

在太仓市文化工作城市化进程中,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短板问题严重地影响着群众文化质量与未来发展。

1.1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缺乏创新

我国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拉抬唱戏、庙会表演、歌舞比赛等文化形式,成为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固定内容。但这些固定的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降低了群众文化活动兴趣。在实践调研中基层文化工作者发现,群众对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兴趣,以及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出现了下滑趋势。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过于单一,进而造成农村群众,特别作为文化活动主要力量的农村青年对于文化活动兴趣的降低。第二,使文化工作无法适应城市化进程。经济与文化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两个有力支柱。但是在农村基础文化活动中,因为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意识,内容陈旧单一,进而使基层文化工作难以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最终造成城市化过程中经济与文化发展脱节的情况出现。

1.2群众文化基础设施较差

第一,表演场所较为落后。文化演出场所是文化活动的阵地,也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部分文化场馆中,演出的舞台大部分已经使用20年以上,其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如部分演出场所灯光与音响设备依然落后,为进行数字化控制技术改造,影响了演出的整体质量。同时部分演出场所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已经出现了安全隐患,进而造成了演出事故的出现。第二,缺乏新型文化设备。部分农村文化场馆与组织,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理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文化设备长期未更换,或是更换的文化设备缺乏技术支持,难以发挥文化设备作用。如在调研中研究者发现一处农村文化演出场馆出资购买了数字化灯光设备,但是由于场馆电力设备较为陈旧,难以支持灯光设备用电;同时场馆灯光师缺乏数字化灯光设备使用技术,进而造成灯光设备难以发挥出应有作用。

1.3文化活动存在封建迷信等不良内容

基层文化活动中依然存在封建迷信、色情等不良的文化内容,影响了农村文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如部分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经常与求神、求子等封建迷信同时进行。另外在部分农村地方戏曲中,依然存在封建迷信、低俗色情等内容,影响了农村基层文化的整体质量。这种情况的出现,会造成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不良的文化活动造成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的加深,进而影响农村城市进程发展;另一方面不良的文化活动也是造成农村安全治安隐患的重要原因。

2群众文化工作路径优化研究

针对农村文化短板问题文化管理部门与基础文化组织结合农村文化实际工作,利用以下措施优化文化活动路径。

2.1以专业化文化队伍为核心,创新文化活动形式

基础文化队伍是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力量。为此基层文化管理部门与专业组织以新型专业文化队伍建设为核心,开展了文化活动创新研究。第一,提高基础文化队伍专业性。在长期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中,业余性特点较为明显。为此文化管理部门与文化组织,利用以下措施提高文化队伍的专业。首先管理部门在基层文化队伍与专业文化院团间搭建文化共建桥梁,利用专业院团为基层文化队伍培养人才。其次利用文化活动“小教员”培养模式,为基层文化组织定期培养具有理论能力与指导能力的文化活动“小教员”,进入基层充实文化队伍。最后文化组织应积极筹措资金,聘请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灯光、音响等技术人才,提高组织自身的专业性。第二,开展新型文化活动推广研究。为了提高新型文化活动在农村基层的推广工作,文化管理部门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展新型文化活动推广的调研工作。如部分文化基层组织希望组建时装表演、交际舞等新型文艺演出队伍。针对这类情况,文化管理部门需要开展专业文化调研工作,调研内容包括了队伍资金来源与需求、地方文化与新型队伍的结合、文化队伍发展前景等各项内容,以促进新型文化队伍的顺利推广。

2.2利用文化共建工作,建立文化资源共享体系

为了解决基层文化组织基础设施较差问题,文化管理部门与组织除了提高资金投入外,管理者还应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共建工作,建立起合作化文化资源共享体系。第一,与工厂、学校建立文化共建体系。农村基层文化组织与邻近大型工厂、学校建立文化共建体系,是当前文化共建工作的主要形式。在这一体系中,基层文化组织可以利用工厂、学校已有的场馆、设备开展演出与排练,提高其文化活动质量。同时文化组织可以为工厂、院校开展文化演出,提供灯光、音响等专业技术支持,丰富其文化活动内容。这种双赢局面的形成,对于推进基层文化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二,开展横向文化共建工作。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一般是以村、乡、镇为单位开展。为了更好地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各级文化管理者可以利用横向文化共建模式,建立起村村联合、乡镇联合的资源共享体系。如在乡级文化场馆建设中针对资金不足问题,管理者可以与邻近乡镇进行横向联合,共建文化场馆。在场馆建成后双方资源共享共同使用,实现文化建设合作双赢。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共建模式的开展,需要建设双方利用合同等经济化手段确定双方权利与义务,避免后期管理与经济问题的出现。

2.3树立典型文化榜样,打击不良文化活动

在打击农村不良文化活动过程中,管理者与文化组织应以树立典型的正面文化榜样工作方法,开展文化建设工作。第一,提高正面文化榜样宣传力度。在地区文化宣传引导中,管理部门加强优秀文化队伍、文化工作者、文化组织等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正面引导基层文化发展。如加强地方戏剧队伍新剧目排列宣传力度,提高其在打击封建文化工作中的影响力,就是文化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方法之一。第二,开展城市文化对接宣传。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乡文化对接是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管理者应在日常宣传中,加强城市文化宣传工作,引导农村群众接收城市文化内涵,逐步去除封建迷信等农村文化中的糟粕问题,尽快实现城乡文化活动的对接。

3结语

为了提高基层文化质量,实现城市化进程中经济与文化共同进步的目标,江苏太仓市文化管理与组织开展了专项文化调研工作,并根据调研中发现的基层文化短板问题,利用专业化文化队伍建设、开展文化共建工作、树立典型正面榜样等方法优化文化工作路径,为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工作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8

xxx共有48个行政村,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扶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人崇尚文明、人人创建文明、人人享受文明”的总体要求,瞄准“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这一目标,始终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实到行动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各种创建活动,取得了

明显成效。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三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随着我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一些不良习俗、落后传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和上演,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特别是红白喜事、小孩满月、学生上学等许多事情越办越隆重,越办越阔气,这主要是因为有部分群众以为条件好了,存有攀比心理,互相讲排场、比阔气所造成的。镇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全镇每年用于婚丧大操大办的财力近千万元,一个丧事至少花费五、六千元,一个喜事花费两、三万元。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等行为耗费精力、物力、财力,广大干部群众入股子、摊分子也很不情愿,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随风而行。镇党委、政府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任其发展和漫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符,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严重相悖,与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背道而驰。革除旧的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倡树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新习俗:势在必行。因此,镇党委、政府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出发点,以减轻农民的潜在负担、保持社会稳定为落脚点,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抓好移风易俗工作列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了“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提倡科学进步;反对黄赌毒,提倡健康文明文化活动;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的四个反对、四个提倡的号召,迅速在全镇掀起了一股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的高潮。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能否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搞好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印发了《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编制了包含生活、道德、伦理等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三字经”,并统一制作成版面上墙。20年,投资6万多元,在湖王公路沙庄段,建成了1500米的集平安、计划生育、旅游开发、家庭美德、组织建设等内容于一体的文明宣传长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帖合实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我们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巩固宣传教育的成果,针对群众求新、求知、求乐的心理,建设了一批文明角、文化大院、文体活动中心等室内外场所,给群众创造了一个能去可玩、幽雅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并因势利导,利用文化教育阵地,积极面向群众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是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了部分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大部分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另外,我们还发挥道德评议会的作用,对一些不良现象,该曝光的曝光,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罚的处罚,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委、政府抓好移风易俗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为工作深入

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2、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开展治理。突出重点、集中治理是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为此,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规定,成立专门班子,抽调精干力量,按照“严、实、广、细”的要求,每年都深入扎实地开展两次声势浩大的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严”,就是对违反政策规定的人和事,坚决予以打击处理,不放宽政策,不徇私讲情;“实”,就是把好群众举报、调查取证等环节,做到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广”,就是治理的覆盖面广,涉及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具体行为,也触及到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点;“细”,就是具体治理中,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不压制、不激化,避免因简单粗暴而引起人为争端。特别是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现象,我们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了重点治理,严厉打击了一批流氓恶势力,遏制住了各类社会丑恶现象,使移风易俗活动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效果。针对黄赌毒现象,我们去年连续开展了4次专项治理严打活动,均收到了良好效果,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200年,全镇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比原先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我们采取群众举报、调查核实、教育转化、公开评议等办法,进行了综合整治,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支部书记的处理力度,规定:凡是在所辖村内出现一起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就给予支部书记组织谈话或戒勉处分,并扣除全年绩效工资的10%,取消其年终评先树优的资格。

3、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搞好服务。移风易俗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所以,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目前,全镇48个村都建立了文化大院,其中31个村还设立了文体活动中心、街心花园。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坚持边争取、边大干的思想,先期投入了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采取梯次递进、分类达标的方式,全面铺开了“治理五乱”和“三清三改”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也抑止了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尽管镇财政比较困难,但镇党委政府每年都至少拿出财政收入的l%用于移风易俗工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专账专管。自去年以来,镇财政用于移风易俗工作的拨款已达20多万元。各村也相应的落实了为群众服务的一些必要设施、器材用品等。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移风易俗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镇领导小组还专门组织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和服务,积极开展“学科技、快致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为移风易俗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办理婚事,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来主持操办,杜绝了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既为家庭节省了经费、减轻了负担,又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影响,造大了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再比如,针对农村家庭卫生不清洁、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等问题,我们就发动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开展联户评议活动,让广大家庭妇女在参与中受到教育、转化观念,从而自觉的改变旧的生活方式。

三、巩固成果,自我加压,探索建立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

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这项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1、建立领导机制。加强领导是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关键。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文明办为基础,抽调民政、团委、妇联、公安、工商、土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了宣传发动、综合治理、督导考核等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全镇移风易俗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二是健全组织网络。各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下设婚嫁服务队和殡改服务队。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能够为群众热心服务的标准,在全镇确定了123名同志任红白理事会成员,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移风易俗工作队伍,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9

目前,我县城区内有2个街道办事处,4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居),人口约11万人。建有两处公益性公墓(分别位于东关居和大佛寺村),一处经营性公墓青龙山安息园,占地26亩,可安置穴位4000个。近年来,我县不断推进殡葬改革,____9年,县民政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规划的通知》,明确了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规划原则、期限和职责部门分工。____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区殡葬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乱埋乱葬现象严重。通过调查,县城周围山林、风景区、道路旁坟墓林立,墓型多样,占地面积大小不一,成为城市化进程的“绊脚石”。

(二)无序殡葬增加了城市建设成本。按6‰正常死亡率测算,城区每年应安葬的逝者约660人左右,以土葬平均每个墓穴占地6平方米计算,每年占用土地面积为3960平方米(约6亩),加之墓地多分布在县城规划区内,既浪费了土地,又影响了建设工程施工。

(三)城市扩容使逝者无处可葬。____0年,全县城区死亡人数约700人,经火化后,8%安葬在合法的经营性公墓,40%安葬在自家坟墓,50%埋葬在县城周边。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县城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死亡人数随之不断增加,城区内无一处合法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容量有限,将出现逝者无地可葬的局面。

(四)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受传统观念和迷信思想的影响,部分城区居民相互攀比,追求大坟头,高墓碑,看风水建墓、超标准建坟现象日趋增多,侵蚀了社会风气,阻碍了殡葬改革。

(一)思想观念陈旧。群众深受几千年丧葬陋习根深蒂固的影响,70%的群众存在“入土为安”丧葬理念,必须按封建迷信习惯把亲人遗体安葬在“风水宝地”。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殡葬管理条例》对殡葬改革和管理只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对违纪违规丧葬行为没有明确具体的处罚措施和办法,惩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难以遏制违法行为发生。

(三)部门合力尚未形成。殡葬管理涉及公安、建设、国土资源、林业、城管执法等部门,由于缺乏专门机构牵头,尚未形成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的合力。加之街道办事处、村居、社区认识仍不到位、监管不到位,殡葬改革基层基础仍比较薄弱。

(四)执法机构不健全。作为殡葬主管部门,县民政局没有专门的执法编制、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缺乏应有的设备设施和经费,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不到位,使乱埋乱葬现象不断蔓延。

(五)公墓建设滞后。城区内只有青龙山安息园一处经营性公墓,榆山办事处东关居和大佛寺兴建的公墓未办理土地使用和公墓审批手续。城区居民只有选择将亲人骨灰有偿安葬在经营性公墓或随意埋葬在县城周边。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根治乱埋乱葬现象发生。一是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殡葬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治理乱埋乱葬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建议成立全县殡葬整治联合指挥部,协调民政、公安、林业、国土等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以县政府名义出台《平阴县殡葬管理办法》、《平阴县治理“乱埋乱葬”工作方案》、《殡葬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严禁在“三沿五区”、城市规划区、工业园区范围内埋葬,已埋葬的散墓逐步迁至公益性公墓集中安葬或就地深埋,不留坟头、不留标记、植树绿化,对新增死亡人员,一律集中安葬。二是明确职责。民政部门搞好牵头协调,做好殡葬事务的管理、执法、监督和检查工作,对城区内已形成的非法公墓限制其扩大规模,指导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加强管理,待时间成熟后进行搬迁。公安部门要加强防治管理,对丧葬活动中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给予处罚。住建委、国土等部门要加强殡葬用地的规划审批管理,对丧葬滥占土地、私修乱建坟墓者,给予查处。林业部门要依法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认真查处毁林造墓等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加大行政管理和查处力度,搞好殡葬市场整治,对于违反经营资质、税收政策、物价规定的严肃查处。编制部门适当增加编制,财政部门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为殡葬执法工作提供保障。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做好本辖区殡葬管理工作,各城区驻地村、社区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管,根据历史上形成的埋葬点,设立面向本村居户籍人员的集中埋葬点,禁止外来人员埋葬。三是扩大宣传。大力宣传殡葬管理办法,在集中埋葬区、三河五沿区设立广告牌匾,禁止在城区内乱埋乱葬。四是加强执法。民政

、公安、林业等部门抽调专人,组建联合执法大队,按照职能分工,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开展专项治理,从源头上堵住乱埋乱葬行为。五是明确重点。重点解决城区范围内国家公职人员、党员干部乱埋乱葬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采用行政和党政等手段,追究其责任。(二)明确要求,规范建设,规划建设公益性公墓。建议以政府为主导,以街道及所辖村居(社区)为基础,各部门协作为支撑,共同推进城区公益性墓地建设。出台《城区公益性墓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公益性墓地的审批、建设、管理,确保公益性墓地建设规范有序进行。县城公益性公墓建设应以榆山街道办事处和锦水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并按照政策规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民政部门依据有关殡葬改革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指导与监督。住建委、公安、国土等部门做好配合。在选址上,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稳步推进”的原则,围绕“有利于保护土地,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由国土、规划、林业、民政等部门共同确定公益性墓地的地址。在建设标准上,县城公益性公墓要有前瞻性、高起点规划,规范化、标准化、园林化建设。根据县城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控制公墓规模与数量,公墓建设用地面积标准,按每年人口6‰的死亡率来确定建设面积,并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逐步完善道路、停车场、祭奠厅和纪念亭,硬化园陵甬道等相应配套设施。在筹资措施上,县财政应在公墓建设上给予一定扶持。交通、水务、供电等部门负责解决道路、供水、供电等问题。

封建迷信问题整改措施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市第五次党代会、市五届一次人代会精神,落实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内容,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盘锦”这个中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扎实开展好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组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城市环境和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文明素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创建目标

按照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争取使农委系统工作达到以下目标:

1、20*年年底之前,在保持省级文明机关荣誉基础上,力争达到部级文明机关标准。

2、2010年年底之前,进入部级文明机关行列。

三、工作重点及任务

结合农委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竞争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开展工作,抓好全委系统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机关新秩序。主要抓好三项教育:一是思想道德教育。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委系统掀起开展创建文明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广泛宣传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着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文明城市意识教育。开展“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主题活动,开展经常化的各类群众性的公益活动,增强大家现代文明、卫生、交通、环境、环保、法律等六种意识。三是法律规范教育。加强普法教育,在全委干部职工中进一步普及各种法律知识。做好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与落实。坚持教育与惩诫结合,切实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强化大家法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开展创“文明市民”活动。大力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塑造廉洁勤政的人民公仆形象,务必使广大机关干部既做好文明创建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更做好文明创建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创“五好文明家庭”活动。以弘扬家庭美德为主题,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提倡努力工作积极生产、活跃家庭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落后习俗、和睦家庭邻里关系、热心社区公益事业。

2、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完善

(1)、发展经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遵循“优粮、强畜、扩菜、兴林、改苇、壮企”的基本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突出发展牧畜、水产、棚菜业,鼓励发展规模化经营,形成一村一品、几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扶持发展农村龙头企业、集体合作经济和各类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到20*年全市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要以每年7%的幅度增加。

(2)、改善环境。以村屯绿化为重点,加快村屯环境硬件整治、清洁能源、改水改厕建设步伐。村屯绿化按照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标准,主街主路两侧以植大苗为主,乔灌结合,花草结合,栽严栽齐;民宅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坑塘四周、空闲隙地见缝植绿;成活率要达到85%以上,保存率要达到80%以上;建立专、兼职护林队伍。村容村貌硬件整治坚持实行主街主路硬化,宽度不低于5米;主街主路的民宅必须实行路宅分离,有条件的要统一修建院墙和排水槽;坚持柴垛、厕所、圈舍、灰粪堆四进院。清洁能源建设主要推广秸秆气化技术,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村屯建设秸秆气化站,到20*年全市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5%。改水改厕到20*年自来水进户率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无害化厕所进户率达到30%。

(3)科技下乡。认真开展好“科普之冬”、“科技之春”等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活动,科研人员深入到基层为农民服务,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捐资助学。千方百计做好农村控辍保学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积极做好“9+1”的培训,重视发展农民教育;认真开展扶助贫困生工作,小学、初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免除杂费、课本费等的形式,实施免费义务教育,高中以成立“宏志班”的形式让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免费就读。全市教师每人和一名贫困生、一名后进生分别组成互助,资助学生,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不让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5)、扶贫帮困。将农村附合低保标准的特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按标准随时调进调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和合作医疗制度。根据《**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导意见》的要求,大洼县合作医疗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其它县区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改造农村土房工作,从明年起到20*年全市农村要采取有力措施,改造和翻建土房、危房600户,达到无土房、无危房的标准;动员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捐赠活动、节日慰问活动等,解决低保户、贫困户和优抚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6)、维护稳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创建“平安县、平安乡、平安村屯”活动,构建农村治安防控网络、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和法制宣传帮教网络;积极推行民警包片制,民警住村制,警治联勤制,打击和农村黑恶势力,控制刑事、民事案件的发生;加强农村工作,解决各种难点问题,控制群体访、越级访和进京访;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改变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四、工作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建文明城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农委系统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创建形势,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单位一把手负责、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创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