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报表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6:14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1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45-01

为了确保主体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主题的财务报表之间相互可比,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97年8月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并进行多次修订。我国也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稿《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CaS30),并于2007年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1)进行比较分析。

1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要求比较

iaS1的总体要求主要包括公允列报和遵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经营、权责发生制、列报的一致性、重要性和汇总、抵消以及比较信息七个方面。CaS30则是提出了除权责发生制外的六个要求。尽管CaS30没有这一规定,但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总则第九条中也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对于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要求,CaS30与iaS1并无实质性区别。iaS1给予了报表提供者更多专业判断的空间,这种详尽阐述能够为专业判断提供切实可行、有章可循的依据和基础。

2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比较

2.1适用范围

国际会计准则指出“本准则适用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所有通用财务报表的列报”,并且对通用财务报表进行了说明,指出iaS1对简明的中期财务信息不适用。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此并未说明。iaS1和CaS30都适用于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表的列报,CaS30比iaS1还增加指出该准则不涉及其他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列报要求,从而使CaS30更灵活。

2.2财务报表的目的

就财务报表的目的而言,iaS1认为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部门对受托资源保管工作的结果。CaS30中并无相关规定,而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就财务报表本身进行了描述“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而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iaS1反映了财务报表对管理层的受托责任,而我国则是将“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并提。

2.3财务报表的构成

iaS1指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下列组成:(1)资产负债表;(2)收益表;(3)反映如下权益变动的报表:①权益的所有变动,②除了股东的资本交易之外的权益变动的报表;(4)现金流量表;(5)财务报表附注,包括重要会计政策摘要及说明性注释。CaS30对关于报表的组成的要求是至少包括(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5)附注。两者在报表组成的要求上几乎相同,都包括了财务报表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比可发现,CaS30只规定了一种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iaS1可一在上述①或②之间作出选择。

2.4财务报表的界定

iaS1认为“财务报表应明确地予以界定,与同一份公布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区别开来。国际会计准则只适用于财务报表,不适用于年度报告中列报的其他信息或其他文件。”财务报表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应明确予以界定。iaS1指出列报的五项内容:(1)报告主体的名称或其他辨认方式;(2)财务报表是涵盖单个企业还是企业集团;(3)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4)报告货币;(5)财务报表内列报数字的准确性。CaS30则规定了应披露的三项内容:(1)编报企业的名称;(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3)人民币金额单位。CaS30要求对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披露,iaS1是放在下一部分“报告期间”中加以说明的。CaS30还比iaS1多出条款“本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列报的项目,企业应当单独列报;其他具体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增加单独列报项目。”这会使特殊企业的报表更具有其特点。

3资产负债表的比较

CaS30和iaS1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都采用了典型性分类法,即按报表项目的流动性程度来决定它们的排列顺序,其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与非流动性负债的分类标准是一致的,甚至对于特殊的负债如展期、重新安排清偿计划协议、违反长期借款协议条款等的分类CaS30和iaS1也是一致的,都注重实质重于形式。iaS1和CaS30还都要求提供小计和总计数。不同的是,iaS1对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最低要求所包括的金额是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5项一起来要求的,而CaS30是按资产11项、负债9项和所有者权益4项分开要求的,这符合我国长期以来的会计实践且清晰明了。iaS1中还规定作为最低要求在资产负债表内应反映金融资产,CaS30没有要求,也没有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进行披露。

4收益表的比较

iaS1收益表的格式是费用性质法和费用功能法并存,对费用按功能划分的主体,还需披露关于费用性质的附加信息,这说明iaS1更倾向费用性质法,即费用按其性质(例如,折旧、原材料购买成本、运输费用、工资和薪水广告费用)在收益表内以总额反映,不在企业范围内不同的功能单位之间再分摊。CaS30明确提出利润表的格式是费用功能法,它将费用按其功能划分为销售成本、销售或管理活动等部分。这是我国长期采用的方法,它便于考核企业的营业利润、销售业绩、投资收益等方面的信息。

就利润表的项目而言,CaS30的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iaS1的趋同,但CaS30的利润表项目更加具体详细,而iaS1总括性更强、更灵活,赋予了报表提供者更大的选择空间。

5财务报表附注的比较

CaS30和iaS1对财务报表附注的要求总体一致,但相比iaS1来说,CaS30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尚不够详尽。CaS30中要求“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但缺乏相应的指导,使企业在选择披露时具有随意性,不利于达成规范性的披露方式,而iaS1对会计政策的披露提供了相关建议。此外,CaS30缺乏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如缺乏表外项目的披露,缺乏对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等软资产的披露,缺乏关于社会责任和企业增值的会计信息,缺乏非财务信息和自愿性信息的披露,全面收益表的附注信息较少,现金流量表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附注。

综上所述,CaS30的新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趋同于iaS1,这说明我国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有了实质性进步。但两者相比,对报表列报总体要求的规定,iaS1更加详尽具体,而CaS30更加原则化;相反地,对各报表结构和内容的规定,iaS1更概括、更灵活,而CaS30更详细、更明确。这主要是由于iaS1面向全世界多元化的制度和文化背景,详细的总体要求、灵活的报表格式以及更大的专业判断空间有利于iaS1的推广。而CaS30面向我国单一的制度和文化背景,对报表格式和内容的规定详尽明确,能减少报表的编制和使用成本,提高报表的编制效率和使用效用。

参考文献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2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趋同;应用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截至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者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制定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增强受托责任,对于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处于重构时期,国际会计格局也面临着重大调整,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正在积极推动会计准则的变革。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家或地区采取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进行比较分析,这对于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调整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情况

在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步伐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当采用何种策略,不同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或地区观点并不统一。其中,有些国家或地区认为,为实现本国或本地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应当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有些国家或地区则认为,应当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国际化道路,例如保留本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并不断完善改进本国准则。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其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将对推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一套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具有重大影响。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美国

2008年11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为了规范美国上市公司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了一份关于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路线图的征求意见稿。该路线图(征求意见稿)首先阐述了强制美国上市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然后提出了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的筹资机制、在美国开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教育和培训、允许有限范围的上市公司提前采用国际准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未来规则制定时间安排、强制采用的阶段性实施工作等七个里程碑。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10年2月发表声明称,支持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订了一套具体的工作计划——《考虑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工作计划》。该工作计划列出了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分析的六个领域,其中前两个领域是考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的特征及其制定程序,后四个则是关于准则的转换所需要考虑的内容。

此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10年10月、2011年5月和11月、2012年7月连续了一系列关于《考虑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工作计划》的研究报告,包括《进展报告》、《一条可能路径——“趋同认可”模式》、《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践分析》、《最终工作人员报告》等。期间,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的“趋同认可”模式发表意见。“趋同认可”模式是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美国发行人编制的财务报表与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是一致的”,而不是“美国发行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认为,在“趋同认可”模式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仍担任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参与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符合公众利益情况下认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为美国利益相关方提供所需的额外解释和指南。

2012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人员了一份最终报告——《考虑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发行人财务报告体系的工作计划》。工作人员在全球会计准则工作计划中对六个关键领域的观察和分析作了总结,旨在确定是否、何时、如何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纳入美国发行人的财务报告体系。工作人员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解释程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作、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治理、筹资状况、投资者理解能力等七个方面论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是没有明确美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上的立场,并表示将于明年作出最终决议。

(二)欧盟

2002年7月,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在《关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第1606/2002号决议》中决定,要求欧盟所有上市公司从2005年起,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欧盟作出这样的决定,其目的在于让欧盟成员国采纳和运用国际会计准则,提高欧盟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从而促进欧盟资本市场及其成员国资本市场的高效运转。欧盟委员会接受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前身)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及相关的解释。根据《关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第1606/2002号决议》的规定,当国际会计准则满足下列条件时,欧盟委员会应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否适用作出决定:一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与欧盟相关指令所规定的原则相冲突,并且有益于欧洲公众利益;二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满足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且有助于利益相关方作出经济决策以及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

欧盟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由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征求各利益相关方对拟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意见;其次,欧盟各成员国准则制定机构组成的准则建议审议组对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提出的意见进行审议,并提交会计监管委员会;然后,会计监管委员会进行投票表决是否采用这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后,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批准认可,即在会计监管委员会表决通过之后,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在3个月内还拥有否决权,可决定对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采用,或修改后采用。

截至2011年底,欧盟采纳了全部已经生效的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解释,仅排除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套期会计的规定。

(三)日本

2009年底,日本金融厅以“内阁办公室条例”的形式了日本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路线图。该内阁办公室条例是在日本企业会计审议会2009年6月30日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日本的应用(中期报告)》基础上形成的法规。日本会计准则的路线图为部分日本上市公司自愿在自2010年3月31日或以后日期结束的会计年度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框架。该路线图明确,日本将于2012年前后作出关于自2015年或2016年起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决定。此外,上述内阁办公室条例还规定,自2016年3月31日以后结束的会计年度起,将终止在日本上市的企业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的选择权。

自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恶化,日本产业界掀起了一股反对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浪潮。对于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日本企业顾虑重重,考虑到采用成本太高、准备时间过短、并无必要性等因素,日本企业认为日本没有必要超前于其他国家,尤其在美国尚未作出决定的情况下,更不必过早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日本金融厅在面临国内产业界强烈反对、美国立场模糊、美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进展缓慢等情况下,于2011年6月发表了一份名为《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的考虑》的声明。日本金融厅在该声明中表示,在2015年3月之前日本不会强制本国企业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即使将来日本决定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至少也需要为企业预留5至7年的准备时间。此外,考虑到日本推迟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日本金融厅删除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日本的应用(中期报告)》中关于终止在日本上市的企业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选择权的有关规定,在2016年3月31日以后结束的会计年度,企业还是可以继续选择使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四)俄罗斯

2011年2月,俄罗斯政府签署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认可程序文件。根据该文件,除2011年5月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以及《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20号》,俄罗斯财政部于2011年11月认可了所有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解释公告。在未来对特定准则的认可决议上,俄罗斯财政部将基于一个非政府专家委员会——国家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的建议,并咨询中央银行和证券市场联邦委员会的意见。

俄罗斯所有上市公司、贷款机构(例如银行等)和保险公司将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合并财务报表,并需要提供2011年的比较报表。但如果俄罗斯法律要求其他主体编制和公开合并财务报表,这些主体也应当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合并财务报表。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俄罗斯要求上述主体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合并财务报表,但这些主体仍需要按照俄罗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单独财务报表,以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五)印度

2010年上半年,印度企业事务部在国内了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渡的路线图,要求包括保险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上市公司和印度大型企业分阶段采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关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准则的实施步骤,印度采取了分阶段实施的策略。具体而言,具有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和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将于2011年4月1日率先执行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准则;2012年,所有保险公司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准则;2013年至2014年,商业银行、其他上市公司、具有一定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依规模分阶段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

然而,印度企业事务部于2010年7月再次公告,放缓了印度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进程,重新调整了趋同的范围和有关时间安排。根据上述公告的安排,印度所有上市公司将不会从2011年4月开始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公认会计准则,其他企业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的时间可能较2014年更晚。

在印度,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具体由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2011年1月,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本国会计准则。印度在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同时,还兼顾了印度国内法律和经济环境的需要。印度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印度特殊国情,对有关条款和规定作了适当修改,与印度的法律、监管和经济环境保持了一致。例如,将准则的过渡日设定为当期、引入额外的披露要求、省略某些选择权或可选会计处理、保留使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术语等。到目前为止,印度企业事务部已经了35项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印度会计准则,并宣布当税收和其他问题被解决后,将分阶段执行。

二、对各国家或地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策略的分析

目前,各个国家或地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采用的策略主要有四种类型,“直接采用”模式、“趋同”模式、“认可”模式以及“趋同认可”模式。这四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用环境,并且对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也有不同影响。

“直接采用”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将一字不改地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且该国家或地区也不再保留会计准则的制定权。换而言之,这个国家或地区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过程中不需要履行任何会计准则审批或修订程序,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何时生效实施,该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就何时采用。

“趋同”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直接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是保留了本国会计准则的准则制定权。在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上,采取“趋同”策略的国家或地区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但不会一字不改地完全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些国家或地区会根据本国自身的特色对会计准则做一些修订。采用“趋同”模式的国家或地区正在逐渐增多,印度是典型代表之一。根据印度的路线图可以看出,印度基于本国国情特别是在考虑特殊法律环境的基础上,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出适当修改。例如引入附加披露要求、更改某些术语、省略某些选择权或可选会计处理等。

“认可”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决定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前先由法定机构执行认可程序。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认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对拟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修订。但目前来看,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修订的情况极少发生。欧盟和澳大利亚采用的就是“认可”模式。

“趋同认可”模式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人员提出的一种替代模式,结合了趋同模式和认可模式的特点。“趋同认可”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保留本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其制定本国会计准则的权力,积极推动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指南、解释或其他披露要求,并且对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逐项认可。尽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这一模式,但并没有明确一定采用该模式。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国家,其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在对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上述四种模式来看,目前世界上仅有极少数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建设采取“直接采用”模式,而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过认可未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也很少,比较多的做法是立足于本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做一些补充和调整。例如有些国家或地区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翻译为当地语言,还有些国家或地区则为解决国家特定问题而作出一定修改或为某些行业中存在的特定问题提供详细的指南。即使会计准则体系较为完善的美国在国际化道路上,也是需要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来作出是否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引入其财务报告体系的决定。总之,一个国家或地区基本上是根据其本国准则制定历史和特点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策略。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政策建议

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国际会计格局正面临重大调整,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对国际准则制定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自2001年以来,许多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中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逐步在扩大。尤其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要求增强新兴经济体参与度,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有关活动。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需要协调的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化。

2012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问题最终工作人员研究报告,在报告中提到,美国国内利益相关方认为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现行法律不一致,因而不支持在美国财务报告体系中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该研究报告的分析来看,美国“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有可能会采用他们所提出的“趋同认可”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是对中国、印度等国家采用“趋同”模式的认可,因为其本质是一致的。这进一步表明,基于对本国法律环境、语言习惯、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等因素的考量,坚持“趋同”策略是符合各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发展客观需求的并且是务实有效的做法,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会计国际化道路上保持主动性与灵活性。

因此,我们应当继续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积极按照持续趋同路线图的部署,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11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合营安排、公允价值计量等多项准则,切实做好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继续跟踪国际准则的最新变化,加大对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等准则项目的研究力度,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映中国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我国利益。此外,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变化,适时调整我国在持续趋同过程中的应对机制,保持并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研究[J].会计研究,2011(10):9-15.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3

【关键词】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综合收益财务报表构成

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包括16项修订后的具体会计准则和22项新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随即又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而建立起了一套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但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不断完善与修订,2014年,我国财政部和修订了8项会计准则和1项基本准则,这是继2012年会计准则修订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修订。它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体系涵盖了所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原则内容,吸收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复杂交易事项的处理经验,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资产和交易的反映更公允、更相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在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表构成、财务报表内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带来了重大挑战。因此,研究财务报表列报问题,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修订背景

1997年8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并进行多次修订。我国也于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CaS30),并于2007年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高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1月26日了修订后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要求从7月1日起实施。其修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吸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等相关内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2007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曾了对国际列报准则的修订,引入了“综合收益”概念。对此,我国于2009年6月11日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实现了与国际列报准则的持续趋同,并且在实务中实施良好。鉴于对企业财务报表列报的会计准则散见于2006年我国列报准则和2009年《解释第3号》中,因此,有必要将解释中的相关内容吸收到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以更好地整合相关会计规定,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2、保持与2011年新修订的国际列报准则持续趋同

2011年6月16日,iaSB正式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改――其它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并于2012年7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前采用。国际财务列报准则的此次修订主要包括:一是将其它综合收益项目划分为“满足特定条件时后续将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和“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两类区别列报。二是当企业选择以税前为基础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时,要求将相关税收影响在上述两类项目之间分配。针对国际列报准则的这些新变化,为贯彻落实《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有必要对我国列报准则进行相应修订。

如上所述,正是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有必要对现行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进行相关修订。

三、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修订的差异比较

财务报表内涵既要服从财务报告的目标要求,又要受财务报告限制性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所列报的信息还应达到一定的质量特征。另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的社会化程度等都成为影响财务报表内涵的因素。在上述影响财务报表列报内涵的因素共同作用下,财务报表内涵的充分体现将报表重心回归资产负债表上。

众所周知,早期的财务报表曾将重心放在资产负债表上。从20世纪60年代起,财务报表使用者逐渐把重心从资产负债表转移至利润表,投资者以盈利的增长来衡量企业的前景,对每股收益的短期最大化更感兴趣。然而从70年代起开始的全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以及经济萧条带来的“信用危机”,将许多曾经飞速发展的公司重重摔下,对资产负债表的重视重新开始。目前,在全球化背景下,衍生金融工具、知识经济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传统的收益信息已经难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巨大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绕开利润表进入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及所有者(股东)权益”方,使得利润表对投资者决策的有用性大为降低。传统的收益确定概念也正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另外,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确认标准、实现原则,许多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无法通过利润表反映,而是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如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复杂,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正因如此,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作了较大程度的调整,使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财务报表内涵更加丰富了。它意味着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才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由于会计信息更加透明,促使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加强沟通和交流,推动企业构建有效的激励、监督与约束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强化了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突破了传统单纯的利润至上的观点,促进企业着眼于长期战略,改善资产负责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增强了企业发展实力。具体而言,修订后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修订了资产负债表项目。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项目;将“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项目;增加了“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项目和“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项目。

第二,修订了“综合收益”的有关内容。本次修订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有关综合收益的概念纳入正文,并进一步明确:(1)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并进行了定义;(2)区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的报表列报方式;(3)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要求划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别列报;(4)对原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的“综合收益”有关内容做出相应调整,并在“其他综合收益”提出了附注披露的具体要求。

第三,明确了利得和损失项目的金额列报在原则上不得相互抵消。新修订准则中明确提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项目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并说明了采取净额列示的三种情形:(1)一组类似交易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应当以净额列示,但具有重要性的除外;(2)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3)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同一交易形成的收益扣减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列示更能反映交易实质的。

第四,参考了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当前国际上对“重要性”概念的最新进展,对“重要性”进行了重述。明确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强调既要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也要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提出重要性判断的量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完善了“重要性”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另外,明确某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不足以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但对附注却具有重要性,则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第五,明确规定了金融企业等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不具有明显可识别营业周期的企业,其各项资产或负债按照流动性列示能够提供可靠且更相关信息的,可以按照其流动性顺序列示。从事多种经营的企业,其部分资产或负债按照流动和非流动列报、其他部分资产或负债按照流动性列示能够提供可靠且更相关信息的,可以采用混合的列报方式。对于同时包含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内(含一年,下同)和一年之后预期将收回或清偿金额的资产和负债单列项目,企业应当披露超过一年后预期收回或清偿的金额。

第六,增加了持有待售的判断条件。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有关持有待售的判断条件纳入准则正文,需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明确规定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第七,增加了正常经营周期的定义,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因生产周期较长等导致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尽管相关资产往往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当划分为流动资产。强调企业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流动性分类时,应当采用相同的正常营业周期;

第八,提出了经营性负债项目概念,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明确指出经营性负债项目属于营运资金的一部分。特别指出:负债在其对手方选择的情况下可通过发行权益进行清偿的条款与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无关。

第九,在资产负债表单独列示项目中,资产类增加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项目,删除了“交易性投资”项目;负债类增加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等项目。

第十,整合了指南、讲解等规范性条款,充实和完善了相关内容。在借鉴国际列报准则的有关内容并吸收我国列报准则应用指南和讲解中的有关内容,修订后的准则还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补充:(1)新增对终止经营的披露单独列示,并细化披露具体内容;明确符合终止经营的判断条件,充实了持续经营的评价内容;(2)明确了以权责发生制编制会计报表的相关内容,强调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新增对持续经营能力评价,并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基础、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与国际列报准则一致;(3)充实了附注披露内容,如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终止经营的有关披露等;(4)明确了“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定义,是指企业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5)附注中增加了对企业基本情况的披露要求。

四、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修订的影响与经济后果

与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等涉及财务报表列报的规范文件相比,财务报表列报准则重新界定了财务报表的构成。规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对于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要将其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加以披露,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没有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该表。在具体实务中,上市公司也没有披露该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要求披露综合收益表,iaSB现在要求披露一份反映权益的所有变动或不是由业主资本交易和对业主的分配所引起的权益变动的报表,类似于综合收益表,目前iaSB也正在向综合收益表的方向转变。鉴于此,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将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提升为主表,其目的在于通过该表充分体现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界定和企业综合收益的确认。我国选择利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来反映企业的综合收益,这种方式与国际财务报告保持一致,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有利于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并且这种选择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另外,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时间比较短,这种选择既改进了我国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又使得这种改革能平稳推进。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并没有放弃统一的报表格式,仍然采用通用财务报表。当然,面对众多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要想通过财务报表满足各类使用者的特殊信息需要,并非易事。另一方面,财务报表提供者无法确知何种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供一套通用财务报表以满足所有使用者可能的需要,似乎必要。但是,从我国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提出的财务报告目标来看,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投资者,而不是政府部门。企业披露财务报表是为投资者的决策服务,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披露有用的信息。本文认为,尽管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在其应用指南中提到: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分别按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企业类型予以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活动的性质确定本企业适用的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等等。但是,为了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不仅“应当根据其经营活动的性质,确定本企业适用的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而且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业务、特点选择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披露对投资者最有用的会计信息,这说明对投资者来说,统一格式的财务报表又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4]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汪祥耀、骆铭民: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4

關键词:国际会计;协调化

中图分类号:F23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30-02

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做法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会计准则的不协调,财务报告的额外成本和跨国公司处理业务的困难变得严重。因此,会计准则的协调性在国际上一直被大力提倡,以便加快经济决策的进程。

一、会计多元化带来的问题

各国会计的差异反映在不同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如果投资者和债权人遇到财务报表的困难,他们就可能不愿意投资或借贷资金,因此,使用一个公认的会计语言表达,对财务报告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各国会计实践的多样性导致一些当事人的问题相当严重,其中一个问题涉及与外国公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各子公司按当地规定编制财务报表,这些规定通常要求公司使用当地会计原则保存当地货币的账簿。按照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Gaap)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也必须转换其外国业务的财务报表,以纳入公认的会计原则。与会计多元化相关的第二个问题是,一些国家缺乏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许多人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的失败是由于会计透明度的缺失。由于披露缺陷,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无法充分评估风险,因为财务报表并没有及时反映出风险暴露的程度,债务的实际规模隐藏在未披露的关联交易和资产负债表之外。

二、国际会计的协调途径

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立一套在国际上值得信赖的会计准则,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符合全球会计协调化的背景下,必须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球市场力量戏剧性地改变金融格局,学界认为,国际会计的协调是一个涉及多样性以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这种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将有助于帮助国际交易和提供理想的信息,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可以规范信息普遍的经济决策、细化金融市场信息、提高管理责任。会计的协调主要包括会计准则、上市公司披露与证券发行以及审计标准。

国际会计协调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允许外国公司使用母国会计准则

允许外国公司编制财务报表使用其母国会计准则,这就要求必须提供关键的会计信息,提交净收入和股东权益之间的母国和所在国的财务报表。可以说,协调比准备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成本更低。例如,美国证交会就允许外国公司准备除Gaap以外的财务报表,然而,他们也必须提供调和外国公认的会计原则和国内公认的会计原则。

(二)相互承认对方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之间相互承认,就意味着虽然他们没有根据国外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但是仍然很容易被国外接受。例如,伦敦证券交易所就可以接受外国公司提交的以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为基础的财务报表。目前的国际会计协调工作开始于2002年。2005年,所有欧洲公司在欧洲证券市场交易都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其中,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了自己的标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采用他们国家的所有会计准则。

许多国家,像韩国、蒙古等也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在俄罗斯,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非常相似,新西兰的会计准则则采纳了36项新会计准则及12项相关解释,这些都形成了新西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新加坡,很多会计准则基本上采取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在,这些被称为新加坡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日本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坚定支持者,日本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团队共同努力,试图让日本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日本已开展的会计联合项目与iaSB合作,有效消除了日本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

三、国家会计协调的回顾

(一)中国

中国目前的会计制度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由财政部的制定会计和审计标准。1992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iFRS)指导了新会计准则的架构设计。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是财政部的一个机构,成立于1998年。目前,中国已经颁布了如现金流量表和债务重组问题的会计准则。基本原则是:(a)持续关注;(b)一致性;(c)权责发生制;(d)匹配。后来,财政部颁布了一个列表,努力消除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新会计准则(iaS)。它对规定遵守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许多变化处理,如在中国上市的公司的坏账率可以高达政府批准0.3%—0.5%。事实上,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确定计提坏账准备。因此,这些规定在协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重大进展。当然,中国所有的上市企业都必须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二)美国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权监管会计事务。美国1973年成立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已经了150个财务会计准则公报。其会计理论主要涉及:(a)会计实体;(b)持续经营事项;(c)会计时间;(d)货币计量。在美国,所有的研究及开发成本确认为费用,后进先出,先进先出,平均成本的方法是允许的,采用负债法核算所得税。

在美国,SeC没有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作为财务报表的外国上市公司提出的依据。当前,国外上市的公司必须做到:(a)编制报表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b)美国要求提供详细的盈余和外国会计的账面价值,这是保证国外上市企业提供高质量财务报告。

2002、FaSB和iaSB签署的“诺沃克协议”试图调和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四份文稿基本汇聚了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标准。目前,FaSB和iaSB都在开展联合项目,解决收入和相关业务问题。

(三)澳大利亚

在1984年之前,虽然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aaRF)制定出会计准则,然而,aaRF制定的标准并沒有取得合法的地位。1984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展了国际会计的标准。澳大利亚的会计准则除了评估有形资产和研发(费用化或资本化)外,大致符合美国的会计准则。

自1996以来,aaSB采取更加强硬的国际协调政策,aaSB也负责审查现有和标准草案,看它们是否符合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因此,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虽基本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的要求与iaS完全相同。通常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往往让比澳大利亚的会计标准有更多的会计核算方法。自2005年以来,澳大利亚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准备财务报表。

(四)印度

印度特许会计师协会是会计和审计的最高组织。印度在1977年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规范财务报表的各项项目。目前印度会计准则实际上等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直到1999年,法定审计是印度唯一的执法机制。1999年,印度政府成立了全国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这是一个关于会计准则的咨询机构,对会计准则的国家咨询提供建议,努力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不时标准,某些标准也会根据新的和附加的标准以及行业的经验进行了修订。此外,董事会还准备了一个比较列表,详细列出了相应的印度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在目前的经济和商务活动中,哪些准则是无关紧要的。

研究表明,印度正在慢慢地进入会计准则的舞台。当然,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会计准则进展特别缓慢。然而,印度的一些会计准则虽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对应,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但同时也存在显著差异。

在印度,会计准则标准的制定者来自不同的机构,这也导致了其国际会计准则标准进展的缓慢,其国际化也缺乏一定的方向。国际会计标准所规定的评估方法的复杂性,需要专业判断、广泛评估、完整性和一致性。在所有国家,尤其是在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这可能不太容易实现。在这些地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其会计处理导致账户的差异,范围主要包括综合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金融工具及无形资产。

四、结论

国家资本市场的放松管制加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融合,在国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面临会计多元化的问题。没有相互的协议,会增加大量财务报表重复以及协调的成本,投资者等也会特别关注其他国家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因此,国际会计协调是必要的,必须为跨境用户提供可比和可信的财务报表。

几十年来,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出现了许多重大发展。许多组织(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欧盟、iFaC)贡献了许多重要的资源,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卓有成效。例如,欧盟要求上市企业必须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加拿大还允许使用缺乏互相承认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通过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全球资本市场将更加有效和高效。

在国际上,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化会计准则的协调。协调是通过国家之间有差异的做法,消除会计原则在世界各地之间的不必要的差异。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5

关键词:中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历史演变

经过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不仅影响着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而且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及其在全球的应用也有影响。今天,中国新会计准则不仅适用于中国,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例如2010年12月,香港证券交易所准许内地注册成立的发行人采用内地会计准则编制其财务报表;作为对应安排,在中国内地上市的香港注册成立或注册的公司,可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其财务报表。2012年中国与欧盟签署了会计标准互认协议。此外,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被任命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解释委员会的委员,成为该理事会的首位中国代表。这些进展说明中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高质量、高标准的会计准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15年中国会计准则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过八年多的吸收和融合,部分条款仍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公允价值计量和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有限的应用。本文将通过对比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念框架、关联方信息披露要求、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资产减值等主要项目差异及其他们的历史演变,深入研究背后的原理和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对他们的影响。

一、概念框架的差异

会计概念框架是为指导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研究、评价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定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的作用是:“概念框架提出了依据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演示的概念”。它是个协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和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的实用工具。概念框架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通过概念框架的目标与定位,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发或修订会计准则提供一套完整的和最新的概念。独立于会计准则之外,使概念框架能有更大的灵活性对会计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概念框架,只有起着相似作用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依据《会计法》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等制定了规范原则和要求。他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地位,包含于会计准则体系之中,其作用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尚未有具体准则规范的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但灵活性和对会计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能力不如iaSB概念框架。2014年,新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内容上体现了与国际趋同的一面,但能否担当起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二、关联方披露的差异

关联方披露是为监管部门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的一个了解公司交易实质的重要工具,防止公司管理层与关联方利用关联方关系,虚构公司交易。2007年中国新会计准则颁布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个重要的差异是作为关联方的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信息的披露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未在关联方定义中对政府相关企业做出豁免,但向政府相关企业提供《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中部分披露要求的豁免。然而,享受了部分披露要求豁免的政府相关企业仍需披露下述信息:政府名称以及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性质;每笔重大交易的性质和金额,以及汇总后(并非单笔)重大的其他交易的定性或定量指标。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这些企业之间的交易无需作为关联方交易披露。此举也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承认,我国还敦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按照中国的情况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4准则。实际上,根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2011年的报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1年已对第24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第24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明显趋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4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相互融合的修订过程,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参照中国会计实践进行修订,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一个强大的经济力量,开始影响世界事务包括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过程,并试图在这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也是助推我国经济增长的保障。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主席胡格沃斯特2011年的演讲说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欢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也表达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考虑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内参照更多的中国会计业务实践的支持。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差异

从公允价值的定义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准则(2012年)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该定义强调,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而不是特定主体的计量。因此,主体持有资产或结算(或履行)负债的意图在计量公允价值时是不相关的。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

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始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股票投资、债务重组、租赁资产和非货币易涉及资产及油气行业保留产量支付权益等领域开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期间,美国主要使用公允价值对一些资产类项目进行计量。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使许多金融机构陷入破产或被收购的境地。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的存废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有观点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次贷危机中显示出的顺周期效应,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元凶之一。但是,从两者的关系上看,公允价值只是金融工具的计量手段,并不是造成危机的原因,反而使危机快速暴露出来,让投资者了解了真实的情况。

中国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颁布后,对公允价值计量采取了谨慎的态度,2014年修订后的准则新增了39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基本同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但在披露要求和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生了冲突:我国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只有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对特定资产或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历史成本计量仍然是我国会计要素计量中的主导原则。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是与历史成本计量并列的计量模式。我国财政部对此解释是:公允价值计量制定和施行要依靠雄厚的市场经济,这符合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状况,但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还不拥有良好的市场经济基础,这是公允价值计量发展受到阻碍的最主要原因,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第13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有规则的严重滥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能受到损害。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过程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是首要的障碍,它也是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核心。

四、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差异

国际金融界对关于用哪种方法制定会计准则更好,一直有争论,是基于原则为代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还是基于规则为代表的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对两种方法综合比较,金融界与会计界人士指出,每个标准都要注意对方的优点和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这些并不是本文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与基于原则为代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基于规则为代表的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相比较,中国的会计准则是一个基于原则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灵活性更大,需要更多的专业判断。中国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中国会计准则第8准则和对应的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第36准则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中国会计准则第8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6准则规定,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由于估计的改变上升时,除商誉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外,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应当转回。

实际上,在2007年1月新会计准则之前,资产减值转回是被允许的,从而造成一些公司滥用资产减值转回恶意调节利润。为了规避这些可能发生的通过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恶意操纵利润的现象,2007年1月的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得转回,新会计准则执行后大部分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明显下降,由此可见资产减值转回被滥用的现象很普遍。

五、其他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还有其他的差异,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在此不再详细论述。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实际差异,可能大于因语言翻译失去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本质及在实践中新准则没有被完全执行的许多差异。在国际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准则之间因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标准,编制的财务报告存在着实现可比性的困难,甚至同一标准名称之间的显性和隐性的差异,从而出现带有社会、文化及其他背景的财务数据。

六、结语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结构、概念框架的地位、公允价值的计量的应用范围,和其他一些项目的不同。这些差异反映出了中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受其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如果国际金融界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目标是在世界主要市场推行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那么在中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采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于一致的方法带来了独特的挑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中国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高质量、高标准的会计准则有同样的目标和需求。当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每个标准的每一次循环中,它们出现的形式和实质上的不同,是由中国特殊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决定的,正如上面所论述的。此外,受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的影响,中国希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多的接受中国制度的优点,并重新考虑允许它应用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罗宾.a.激励相对标准:东亚四个国家的会计收益特性[J].会计与经济学杂志,2003(36):235-270.

[2]本斯顿,G.J.,布拉米奇,m.和瓦根霍费尔,a.基于原则相对基于规则的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制定实践[J].算盘,2006,42(2):165-188.

[3]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中国新会计准则:当前中国公认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8月):伊莎美尔.m,肖.J.Z和潘.a.X(2007年).

[4]eiCaS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改革:走向基于原则的全球制度,2010.

[5]毕马威会计事务所.新的中国公认会计准则的概述:旧的和新的中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11,9.(第二版).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6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128-03

为积极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改革,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倡议建立一套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导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持续趋同进程,对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最新进展

(一)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格局有所调整

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层面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日益重视增强新兴经济体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中任命了多位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受托人和理事,并且在监督委员会中考虑增加新兴经济体的代表。iaSB认为,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具体准则技术方面,我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问题也具有共性。因此,201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成立了以中国为主导的新兴经济体工作组,重点研究探讨新兴经济体特有的亟待解决的会计问题。2013年1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六次全体大会,与会各方从新兴经济体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视角相互交换了各国的经验,并就通货膨胀会计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会议成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议程确定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改进提供了有益参考。在地区层面上,一些地区性的组织开始成立和崛起,如由21个国家和地区成立的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通过跟踪和研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互动,增强了本地区在国际报告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将更多地考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国际会计准则最新进展概览

2013年生效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与之对应的2014年颁布的中国会计准则(CaS)(见表1)。

2013年至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了多项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包括:《iFRS9――金融工具:减值》、《租赁》、《保险合同》、《披露动议――对iaS的修订》、《农业:生产性植物――对iaS16和iaS41的修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年度改进2012―2014》、《投资企业与其联营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转让或投入》、《单独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法》、《实施后审议:iFRS3――企业合并》及《投资性主体:应用合并豁免》等。

二、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互认情况

加强会计对外合作交流,实现会计准则等效互认,是各国会计行业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分享成果的良好载体。在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国际趋同过程中,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外,我国还与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建立起了经常性的联络和对话合作机制。

(一)中国与欧盟

欧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实现中欧会计等效至关重要。欧盟委员会已承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欧盟认可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终等效,允许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可直接采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此同时,2012年9月,中国财政部公告,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欧盟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另外,我国还与欧盟委员会、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及欧盟内部市场与服务总局等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

(二)中国与美国

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定期会议机制等,中国与美国的会计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双方在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上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两国会计准则指定机构要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在会计技术层面形成更多的共识,为两国经济交往提供便利;二是双方同意采用多种形式,交流两国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及其国际趋同的经验,并加强相互访问;三是同意建立双方交流信息和观点的工作机制。

(三)中国与日、韩、俄三国

2011年初,中日韩三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负责人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沟通,并对三方未来十年的合作前景做出了规划。三方认为,三国作为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的发起国,应当进一步强化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机制,共同引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工作。2011年7月,俄罗斯财政部国家财务控制及会计审计司与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就会计审计准则制定及国际趋同、审计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由于俄罗斯财政部国家财务控制及会计审计司的职能与我国财政部会计司职能基本一致,双方决定启动交流机制。

(四)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与香港的会计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2007年两地签署了会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确认了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同等效力,为两地审计结果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同创造了前提条件。我国一些同时发行a+H股的上市公司也表示,由于没有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因素影响,两地报表目前除了文字表述使用简繁体不同外,已不存在差异,彰显了两地会计准则趋同等效的成就。我国与澳门的沟通和联络也在不断加强,经常相互了解两地会计准则实施运用情况,交流区域性、全球性会计问题的观点,协调立场,共同推进两地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台湾地区近年来加快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进程,并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希望与大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为推动大陆与台湾的会计合作与交流,2010年12月“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在厦门落成,并举办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论坛。2011年6月,海峡论坛首次设立“会计分论坛”,两岸会计界共同商讨如何加强合作,提高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力。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展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各主要经济体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都有所不同,趋同策略是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效机制。但是,趋同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在实现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目标的过程中,我国仍然坚持趋同互动的原则,趋同策略应当鼓励。

(一)在技术层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建立了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我国密切跟踪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的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我国财政部会计司还专门成立了若干技术项目组和多个技术专家工作组。另外,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高层趋同论坛,每年两次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国际会计最新动态、正在制定或修订中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要项目等进行充分讨论。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要项目,邀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来华进行实地调研,举办技术圆桌会议,直接听取了报表编制者、监管者、审计师等各个方面的意见,促使国际准则的制定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全面趋同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了《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并自2007年起在所有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范围内平稳有效实施,经济效果明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在“趋同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和趋同是新的起点”的国际会计趋同五项原则指引下,财政部按照2010年4月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要求,明确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时间表和主要任务。

(三)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作

我国积极派员参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作,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从受托人、理事、咨询委员会委员、解释委员会委员到项目工作组成员等各个层面的工作。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行各准则项目,如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财务报表列报等项目工作组的牵头成员主要来自欧美国家,这不利于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采纳我国意见和建议。为此,财政部已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任主席汉斯先生提出,希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支持在各准则项目工作组中增加中国代表。

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建议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促进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开、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努力争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应用方面的经验为构建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会计准则的组织者,理应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各机构层面,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人员仍占少数,因此,我们要争取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中占有更多席位,进一步推动其治理结构改革的进程。比如,促进监督委员会成员改革尽快启动,实现其提议的“新增新兴经济体代表”;促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会计准则咨询论坛”,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初期听取更多国家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大力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全面趋同

一是认真做好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工作,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要求,根据我国法律制定程序,结合国际准则的制定修订情况,综合考虑我国企业实施会计准则的具体问题,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全面趋同。二是及时跟踪国际准则的新变化,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修订工作,并且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积极地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意见,促使其在国际准则制定中充分吸收我国的意见和建议。

(三)积极呼吁允许建立针对特殊问题的解释权

在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我国还要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呼吁,允许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确定的原则下,针对本国或本地区存在的某些特殊问题提出解释意见,及时有效地解决编报者和使用者提出的问题,这既是为完善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进行的有益尝试,更是为我国企业做好服务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敏.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新进展与我国的应对举措[J].会计研究,2011,(9):3-8.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7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 比较; 完善建议

一、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发展沿革与我国修订准则的背景

财务报表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结果的集中反映,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主要工具,因此对财务报表列报的规范历来就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并且,个别和具体的会计准则发生变动往往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列报,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也就成为修订最频繁的会计准则之一。

在国际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伊始考虑制定的第一个会计准则就与财务报表列报有关。iaSC于1975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1)“会计政策的披露”,后于1976年和1979年分别了iaS5“财务报表应披露的信息”和iaS13“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报”。1997年,iaSC对上述3项准则作出全面修订,了iaS1“财务报表列报”并取代了原先3项准则。

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iaSC后,继续采用并修订iaS1。起先,iaSB只是独自修订财务报表列报准则。2002年5月,iaSB了《改进国际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了对iaS1的修订。2003年12月,iaSB正式了作为“改进项目”(improvements project)一部分的iaS1(简称2003年修订版),并于2005年8月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iFRS7)“金融工具:披露”的在iaS1中增加了关于资本披露的内容。2004年,iaSB和FaSB认为,应共同实施财务报告项目以促成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它们成立了项目组,决定分两个阶段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1)“财务报表列报”。第一阶段:研究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构成以及提供可比信息的要求;第二阶段,研究整套财务报表项目如何彼此联系以及财务信息的分解和汇总。作为“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iaSB在2006年3月了修订iaS1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7年9月了iaSB对iaS1的完整修订准则(简称2007年修订版,本次修订主要是提出了采用“一表式”或“两表式”编制综合收益表的要求)。作为“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第二阶段的成果,2008年10月,iaSB与FaSB共同了一份“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讨论稿,此项目虽然争议颇多,但仍在进行之中。此后,除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年度更新需要对iaS1作出零星修订外,iaS1又经历了两次较大的修订,第一次是在2008年2月为配合对iaS32“金融工具:列报”修订的要求在iaS1中增加了对“可沽售工具及其在清算中产生的义务”的披露要求;第二次是在2011年6月针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列报(即进一步将其他综合收益划分为“后续期间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和“后续期间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要求分两类区别列报)对iaS1作了修订。iaSB通过以上几次对iaS1的修订,基本实现了与FaSB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SFaS130)“报告综合收益”的趋同,并进一步深化了对其他综合收益含义及分类的认识。

我国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规范主要体现在2006年2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中。我国第30号准则时已经吸收了2003年iaS1修订版的最新要求,虽然当时没有要求单独编制综合收益表,但已要求确认利得和损失,并将其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我国新会计准则至今已有6年多时间,iaS1修订中关于综合收益列报的要求虽然在2009年我国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3号中有所体现,然而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一直未经过任何完整的修订。为了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并体现国际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最新成果,财政部于2012年5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由于“可沽售工具”(puttable instruments)的情况基本不适用于我国,因此本次征求意见稿未体现这方面的内容,而主要是针对综合收益的列报对原准则作了修订。

《征求意见稿》后,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一是《征求意见稿》与原第30号准则相比有哪些改善?二是《征求意见稿》与iaS1的最新修订版仍存在哪些差异?三是《征求意见稿》还有哪些方面存在可完善之处?本文设想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对完善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提出一些建议。

二、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与原第30号准则的比较

财政部在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同时,还了相应的修订说明,阐述了本征求意见稿修订的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1.修订“综合收益”的有关内容。征求意见稿明确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并进行了定义,同时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一步划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区别列报。此外,原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的“综合收益”有关内容也作出相应调整,并在附注中增加有关披露内容。2.整合现行规范性条款,充实完善相关内容。本征求意见稿借鉴国际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有关内容,并吸收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应用指南和讲解中的有关内容,还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修订:一是充实了持续经营的评价内容;二是明确了以权责发生制会计编制报表的相关内容,以与国际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一致;三是明确了利得和损失项目的金额列报在原则上不得相互抵销;四是纳入了正常经营周期的定义;五是参考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当前国际上对“重要性”概念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完善了“重要性”定义和判断;六是充实了附注披露内容,如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终止经营的有关披露等。为了详细说明以上变化,本文通过表1将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与原第30号准则作出了比较。

三、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aS1最新修订版的比较

iaS1最新的完整修订版是2007年版,之后修补了“可沽售工具”和“其他综合收益分类”等内容,但基本结构未作大的变动。2007年版iaS1的内容主要由引言、准则正文、附录、表决情况、结论基础、不同意见说明和实施指南等组成。以下通过表2将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与iaS1准则正文部分作出比较并分析相应差异。

四、完善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建议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到,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在总体要求方面已经与iaS1十分接近,尤其是对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给出了正式定义,并参照iaSB在2011年6月对iaS1的修订及时对其他综合收益作出两类划分,甚至还举例说明了“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几种情形。这表明我国正在切实贯彻《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要求,在财务报表列报方面已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

在财务状况列报方面,虽然我国没有采用iaS1中“财务状况表”的名称而仍然沿用“资产负债表”,但这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通行会计惯例是一致的,并且按照流动性标准将资产和负债项目按顺序列示,既不破坏会计方程式的平衡关系,又能很方便地计算出企业流动性、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等方面的指标。虽然iaSB对财务报表列报第二阶段的改革曾经提出大胆设想,在2008年了“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讨论稿,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反对,该项目已被无限期押后,再加上iaSB与FaSB联合概念框架关于财务报表要素的内容还未形成终稿,因此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对资产负债表列报的要求还是恰当的。

在财务业绩列报方面,iaSB吸收了美国FaSB编制“综合收益表”的做法,要求主体采用“一表法”编制“综合收益表”或采用“两表法”编制单独的“收益表“和“其他综合收益表”。在编制一表式的“综合收益表”时,该表的上方需要编制传统的“收益表”(income statement)或“损益表”(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部分,接下去再补充编制“其他综合收益”部分,因此该表又可以称为“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表”(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iaSB在iaS1的结论基础中指出,“综合收益表”包含了比以前“收益表”更多的内容,它既包含了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收益和费用,也包含了不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收益和费用”,编制“综合收益表”体现了与美国FaSB第130号准则的趋同。虽然iaSB的概念框架(iaSB Frame-

work)未对综合收益下过定义,但iaSB在2007年iaS1的修订版中指出,综合收益包括了除所有者以其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所有交易、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包括当期利润或损失(即“损益”)以及损益之外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见,在iaS1的解释中,“利润”只是属于“综合收益总额”中的“当期损益”中的一部分。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对“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与iaS1基本是一致的,但将实际意义上的“综合收益表”仍然按照我国的习惯称为“利润表”就存在不当之处。首先,按照我国会计基本准则的解释,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但现在所要求编制的“利润表”已经包含了“全部综合收益”的内容在内,不仅包括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也包括不属于经营成果的“其他综合收益”;不仅包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也包括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因此我国再用“利润表”已经名不副实。其次,在iaSB与FaSB都将财务业绩表统一取名为“综合收益表”的情况下,我国仍沿用“利润表”这一我国独有的称谓,已经不符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此外,FaSB采用了狭义的要素观,将财务报表要素划分为10项,iaSB采用了广义的要素观,将财务报表要素划分为5项,我国2006年的基本准则在借鉴iaSB概念框架的5要素之外,独有地增加了“利润”要素,已经形成了许多争议。如今,仍然设想将所有与业主交易无关的所有者权益变动都列入“利润”之中,其理论和实践都存(上接第20页)在不完善之处。因此认为,在修订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我国应该引入“综合收益表”的概念,并取代现有的“利润表”(为照顾传统起见,起码可采用“全部利润表”的概念,以区别于以往的“利润表”)。

在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方面,显然iaS1比我国征求意见稿要详尽得多,并且在不同的小标题下作了分类披露要求。尤其是,目前的iaS1修订版还增加了2005年修订的关于“资本披露”和2008年修订的关于“可沽售工具”的披露内容。我国征求意见稿中却没有体现这两方面的内容。考虑到金融危机后各国增加了企业资本管理的要求,建议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也加入“资本披露”方面的内容。至于“可沽售金融工具”目前在我国的实践还不普遍,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可以先不作这方面的披露要求,但对于其他的各类金融工具或衍生工具(包括可转换证券)的强化披露,仍然是势在必行。

此外,对于一些关键名词,一是要精心翻译;二是要统一称谓。尤其要防止在准则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的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的名称。例如,在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中,是使用“以后会计期间计入损益的项目”还是“以后会计期间进损益的项目”,“计入”和“进”的用法可以推敲,但应尽可能避免口语化。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对“exit value”是译成“脱手价值”还是“退出价值”,对“fair value hierarchy”是译成“公允价值层次”还是“公允价值级次”等,都需要斟酌后统一用法。

【参考文献】

[1] iaS1“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revised in 2011.

[2] 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S].

[3] 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S].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8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趋同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展

全球一体化及资本全球化使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为必然。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在G20峰会领导人的强烈倡议下,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开始加快相关准则项目的进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经历重大变革。

美国作为准则制定的领导者,其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05年推出“路线图计划”,以支持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并计划于2011年正式决定是否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2009年6月底,日本也了采用iFRS的趋同路线图,“路线图”中计划约在2012年决定强制采用iFRS的时间。我国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现行会计准则,并在2010年4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全面部署了我国下一阶段会计准则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和持续趋同的目标。

2009年8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后,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iFRS24)进行了修改,使得我国企业会计准则(CaS)与iFRS的相关规定一致。iaSB于2009年8月26日,又修改了《国际财务报告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承诺对企业改制资产评估的会计处理进行修订。

2009年11月,iaSB《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规范了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2010年10月,理事会将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增补进iFRS9。该规定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从现行的四分类简化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两分类,同时,禁止在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之间进行重分类。准则原定生效日期是2013年1月1日,考虑到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的其他部分尚未完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11年7月决定将该项目的生效日期延迟到2015年1月1日。

2011年5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了4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于2013年1月1日开始生效。2011年6月16日,iaSB了4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单独财务报表》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在联营和合营中的投资》,也定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

原计划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的收入确认、租赁、保险合同以及金融工具等相关重要准则的制定或修订,由于大都涉及对现行准则或实务的较大调整,2011年7月26日,iaSB推迟了这些项目的完成时间。收入确认、租赁项目于2011年下半年重新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完成时间推迟到2012年,预计将发表在2013年的最终标准,而金融工具减值、套期会计以及保险合同项目最终准则时间尚未确定下来。

二、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我国的影响

从iaSB的财务报告准则来看,大部分可以作为各个国家直接采用的统一的准则规范,同时,也有几个方面对我国影响显著,需要跟iaSB继续进行深入的讨论。

(一)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

iFRS13中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我国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界定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两个定义的含义基本一致,不过iaSB的定义更加强调了市场环境,更容易操作些。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健全,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还不能有效地为公司的金融资产、无形资产等提供有效的公允价值计量信息。另外,我国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完善的信息系统,可能为企业利用来操纵会计利润。

(二)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

iFRS9中规定:将金融工具计量划分为以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两大类,同时规定不允许在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之间重分类。我国针对iaSB提出的修改表示支持,认为此方案基本可行。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绝大部分资产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后不得转回至损益这项规定,对上市公司当期或以后期间损益影响的金额巨大。

(三)财务报表列报

会计准则理事会将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改革,完全借鉴美国的做法,将利润表改为综合收益表,资产负债表改为财务状况表,且两表的结构参照现金流量表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调整,即所有的财务报表将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示,目的是加强报表间的内在联系,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分析企业各类业务活动的财务状况。但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筹资活动往往紧密服务于业务活动,许多资产或负债项目涉及多类活动,根本无法区分。且这样的分类导致外部监管难以评价企业是否做出充分披露,从而加大外部审计的难度。

(四)收入确认准则

iaSB考虑在收入确认准则时引入“控制”概念,以“控制权是否转移”替代“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原则,取消完工百分比法。这对于生产周期长的大型设备制造和建筑施工等企业而言难以操作。我们认为,在收入确认准则中引入“控制”概念,是对会计概念框架的实质性更改,其必要性和正确性值得进一步商讨。

(五)租赁准则

iaSB考虑建立单一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以防止企业利用经营租赁实现表外融资。租赁准则修改符合概念框架的要求,但其中一些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值得关注。将现行所有经营租赁合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纳入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将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尤其是对于租赁业务占很大比重的航空、远洋运输等大型设备租入企业来说,其资产负债率、权益负债率等指标可能显著提高。

三、美、日趋同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2年7月,美国SeC了研究报告,在肯定iFRS在各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详细列举了美国采用iFRS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成本,包括其本身的缺陷及准则的全面性、iFRS制定的经费来源等。该研究报告后,iFRS基金会受托人即发表声明表示不满,责成其员工进行研究。2012年10月,iFRS基金会受托人针对该研究报告了分析报告,认为美国采用iFRS尽管存在挑战,但并没有不可克服的障碍。

2009年6月30日,日本公布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线图,计划自2010年3月31日的会计年度开始,允许部分上市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用于其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在2012年决定是否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设定3年的过渡期,如果2012年决定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那么自2015年起开始生效并正式施行。

2011年6月21日,就在美国SeC工作人员报告后,日本金融厅宣布推迟采用iFRS的时间,对于2015年起生效实施的采用iFRS的计划推迟到2017年以后,即使决定强制执行iFRS,也要有5至7年的缓冲,并撤销原定于2016年3月会计年度终止使用美国会计准则的限制。其理由是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大地震发生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恶化,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美国推迟了其上市公司采用iFRS的计划;二是调查的多数意见认为应继续执行日本的现行会计准则;三是日本产业界呼吁推迟国际会计准则的进展;四是其他国家或地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展放缓。可以看出,美国的立场和主张仍是影响日本做出相关决定的重要原因。

我国财政部于2010年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立场,即坚持“趋同”而非“直接采用”的立场。这是由我国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的,符合当前我国会计法律框架和监管要求。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各利益相关者间长期博弈的过程。美、日、欧盟等都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靠拢,以争夺全球的领导地位和经济市场。我国目前对iaSB准则的制定工作影响力是很小的。我国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取得更多的发言权,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上的地位,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201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成立,“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就新兴经济体应用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12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就外币折算、土地使用权、服务特许权协议和房地产建造协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增强了新兴经济国家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2012年5月,“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就农业会计、电信塔会计处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中的术语澄清和翻译等相关问题相互交换了各国的经验。12月,“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也对复合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减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会议成果将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议程确定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目前,我国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人才比较稀缺,在iFRS制定方面的国际知名会计专家还不多,iaSB改组后,专业技能和职业背景是最重要的任职资格条件。因此,我国要积极培养能够代表我国利益进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的高级人才,加大对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使他们同时熟悉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法、经济、文化和法律情况,对其中的差异及原因有较深入的认识,不断提高沟通、谈判能力,这样才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维护我国及我国企业的利益。J

参考文献:

1.仲宇翔.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综述和评价[J].新会计,2012,(1).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要求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启动了系列准则项目的重大修改,并加快了与美国会计准则的趋同进程。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等多项准则,并计划在今明两年争取完成金融工具(减值和套期会计)、租赁、收入确认、保险合同等重要准则项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大修改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和经济运行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趋同策略,密切跟踪并深入参与国际准则的修改,实现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并符合中国实际。

一、金融危机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大修改

(一)危机后的国际准则项目

1.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

2009年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完成并了关于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的最终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该准则将金融工具分为两类:一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条件是具有贷款特征且基于合同收益对其进行管理。二是其他金融工具,包括不符合以摊余成本计量条件的债务工具、权益工具、衍生工具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工具;对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可以在初始确认时选择将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处置时不允许转回当期损益。

2010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了金融负债分类与计量的准则,除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因自身信用风险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外,保留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关于金融负债分类与计量的相关要求。

2.合并报表及联合安排

2011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同时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报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以改进投资者对被投资主体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和相关披露要求。

(1)合并报表

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按照是否存在控制关系作为确定合并报表范围的基本原则,对于特殊目的主体辅之以是否承担主要的风险或享有主要的报酬进行判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报表》将“控制”的定义修改为,“有权力决定其他主体的活动并从中获得收益”。该定义包括权力要素、收益或风险要素以及权力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要素。具体而言,“控制”意味着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享有或承担被投资方收益变动的权利或风险、有能力运用其权力影响被投资方的收益。特殊目的主体在符合新的“控制”定义条件的情况下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理事会认为,对于不存在投票权的特殊目的主体,以及存在潜在投票权或管理权委托关系等特殊情况,基于新的控制定义,可以更完整、更一致地确定其是否应当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从而使得合并主体的风险得到更加充分的披露。

(2)合营安排――合营企业与合作经营

现行关于合营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主要基于是否设立合营企业为条件确定会计处理,并允许共同控制主体选择比例合并法或权益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的主要变化是不再强调合营企业形式,而是基于协议确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和实质,将合营分为合营企业和合作经营两类:

・合营企业――协议各方分享合营企业的经营成果,但对合营企业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不具有直接的合同权利或义务。

・合作经营――协议各方分享合营有关的资产、负债以及承担联合经营所产生的收入和费用。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投资者对其在合营企业中的权益,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处理,不允许采用比例合并法;在合作经营中的权益,应根据对特定资产和负债的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适用具体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统一和改进了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对被投资主体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披露要求。

3.公允价值计量

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具有一致性,没有规定明确的计量目标和框架。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理事会加快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项目的进程,于2011年5月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

该项新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建立了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框架,要求各项具体准则遵循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要求。该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所收取或支付的价格”,并就该定义如何运用于金融工具、非金融资产、负债和权益工具的计量提供了指南。该准则根据计量公允价值所采用的输入值的可靠性程度将公允价值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提出了较为复杂的计量和披露要求。

4.其他综合收益列报

2011年6月16日,理事会正式了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了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划分为“满足特定条件时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如现金流量套期、外币折算)和“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规定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两类区别列报。二是当企业选择以税前为基础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时,要求将相关税收影响在上述两类项目之间分配。三是正式的准则中保留了主体使用单表列示(即一张“损益及其他综合收益表”)或两表列示(即一张“损益表”和一张“综合收益表”)的选择权。

5.雇员福利――设定受益计划

2011年6月16日,理事会正式了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此次对雇员福利的修订主要涉及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具体包括:一是取消“区间法”(即:对于设定受益计划中的精算利得和损失,允许主体将不属于指定区间的部分精算利得和损失予以递延,其中“区间”为设定受益义务的10%和计划资产公允价值的10%两者中的较高者),从而取消了递延相关利得和损失的选择权。二是要求所有的“重计量”,即设定受益负债的变化净额扣除计入损益的服务成本和财务成本后的余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不得转回至损益,目的是使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动与主体日常经营所产生的变动区分开来。三是引入了有关设定受益计划的更多披露要求,提供了设定受益计划特征和主体参与该计划的相关风险的更多信息。

(二)正在进行中的国际准则项目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目前正加快完成的准则项目包括金融工具(减值和套期会计)、保险合同、收入确认及租赁等。

1.金融资产减值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现行关于金融工具减值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成为各方批评的焦点,认为该模型高估了金融资产的前期收益,金融资产的损失没有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同时具有经济顺周期性,不利于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在金融监管机构的压力下,理事会拟采用预期损失模型,改变现行按已发生损失模型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做法。根据预期损失模型,企业应当基于预期的未来事件和经济状况估计金融资产的预期损失并计提减值准备。理事会认为,预期损失模型能够反映金融工具的定价与预期损失之间的关系,更早地反映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从而更好地反映借贷交易的经济实质。

2.套期会计

理事会通过简化套期会计的条件(尤其是降低有效套期的条件),使实务中更多的套期交易能够适用套期会计,如建议删除80%~125%的套期有效性条件,以最佳套期比例确定有效套期金额;允许将组合或净头寸以及非金融工具的特定风险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允许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工具指定为套期工具等。理事会认为,这样规定能够使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保持一致,促进更多的套期业务适用套期会计,从而可以降低套期交易利得或损失对损益造成的波动。此外,理事会将改进期权时间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套期关系终止和重设的处理等,使套期会计的结果反映企业利用套期交易实施的风险管理。

3.保险合同

理事会支持采用合同预期现金流量而不是公允价值(向假定的第三方转移合同的现金流量)计量保险合同负债,在具体计量方法上,规定采用“组成模块法”,即将合同现金流量分为三部分:未来现金流量期望值、现金流量时间价值和边际。同时,进一步将边际分为风险调整边际(反映保险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残余边际(消除首日损益)。

理事会拟议中的保险合同准则规定,每一组保险合同形成的保险资产或保险负债应以单独的项目在财务状况表中列示,综合收益表主要列报风险调整边际和残余边际的变化,以反映保险合同的业绩。理事会认为,该列报模式将所有与保险合同相关的现金流入视为预收保费(存入保证金),将所有现金流出视为分期偿还的款项,充分反映了保险合同对收益表的影响与财务状况表中保险负债之间的关系,与保险合同负债计量模式保持一致,同时区分预收保费与保费收益,避免了如何在各期间分配保费的难题。按照新的列报模式,保险企业将不再列报保费收入、理赔费用、理赔处理费用以及合同增量取得成本等。

4.收入确认

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一般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与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不一致。美国准则体系中包括广泛的收入确认原则,存在上百项特殊行业、特殊情况的收入确认准则规范。收入准则项目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联合项目,其目的是建立单一的收入确认模式。目前,双方建立了基于合同的收入确认模型。该准则的最大变化是以控制权转移为基础确认收入,改变了以风险和报酬转移为基础确认收入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统一了一般销售收入与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的原则。根据新的模型,要求辨认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将合同总价分配给合同每一项履约义务,当企业通过转移商品或劳务的控制权实现某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除符合条件的持续转移劳务合同外,完工百分比法将不再适用。

5.租赁

现行国际租赁准则将租赁交易区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适用完全不同的会计模式。由于区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标准过于武断和规则化,且在实际中很难一致运用,为企业表外融资提供了空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2006年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租赁准则列合项目,目的是采用单一的租赁会计模式,使租赁交易导致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及相关损益都能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

按照新的改革方案,对于承租人会计,理事会决定采用使用权资产模式,承租人根据租赁合同将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确认资产,同时将偿付租金的义务确认为负债;对于出租人会计,理事会目前决定采用终止确认法,出租人被认为转移部分或全部租赁资产,以获取收取租金的权利。由于出租人在租赁期内将不再控制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出租人应终止确认代表租赁资产使用权部分的资产,将取得的收取资金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两者之间的差异立即确认为损益。

(三)国际准则的其他计划项目

1.投资公司

实务中,许多风险投资基金、信托基金等持有权益投资的目的是通过市场交易赚取资本利得。许多信息使用者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类公司持有的存在重大影响或控制的权益投资(而不是采用权益法或者合并)的信息更为相关。现行美国准则将仅从事赚取资本利得交易的企业定义为投资公司,并允许这类公司对其控制或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投资全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为推进与美国准则的趋同,理事会将与美国准则基本一致的投资公司准则,明确投资公司的条件和投资公司对其投资的会计处理。

理事会于2011年8月的征求意见稿建议,投资公司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从事的主要交易仅仅是赚取资本利得和利润分配(股利和利息)的多项投资,并且不能通过其控制或重大影响从其投资对象赚取或者有目的地赚取其他投资者无法取得的收益。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投资公司持有的权益投资,理事会建议全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2.财务报表列报(第二阶段)

为增强报表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便于专业分析师分析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理事会启动了财务报表列报综合改进项目,即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为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按照第二阶段的改革要求,将对财务报表列报格式进行较大的结构性调整,要求财务状况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综合收益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统一按照业务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分类列报,业务活动再细分为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同时,将持续性活动与终止经营分开列报。该项目由于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反对,目前处于暂停状态。

3.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理事会从2004年起就启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项目,计划分八个阶段完成。2010年9月,理事会才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第1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第3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普遍关注的会计要素定义、确认与终止确认、会计要素计量等内容进展缓慢。

除上述项目外,理事会还设立了其他需要制定或修改的准则项目,如采掘业、负债、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和具有权益特征的金融工具等,这些项目仍在研究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应当争取写入国际准则,这在2005年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趋同声明中是作了承诺的。

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大修改对我国的影响

(一)已经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适用范围,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样规定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的诸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或不能可靠计量。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要求生物资产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而在我国实际工作中,林业和农业企业的森林、牲畜等生物资产通常难以找到公允价值或公允价值不可靠,只能采用历史成本。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在能够可靠取得公允价值时,也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又如,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将持有以备出售或终止经营涉及的非流动资产从非流动资产中转出,停止计提折旧或摊销,改为按公允价值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计量。这样处理需要单独划出一类资产,而且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意图。我国准则对此特别慎重,没有专门制定单独准则,但考虑到国际趋同的需要作了变通处理:对于企业持有准备出售的非流动资产,净残值要考虑未来的现金流量现值。如果企业有终止经营的事项,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我国同样要求企业严格限制公允价值的使用。例如,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模式,但在实施中强调了慎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07年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63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8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2008年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69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0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针对少数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2008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专门工作组对此进行了实地考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简单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准则,有可能会导致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可靠,从而影响到企业利益相关方的判断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比如,新的国际准则根据输入值的可靠性程度将公允价值分为三个级次。从公允价值层级角度分析,即使第一、第二级次的可观察活跃市场交易价格有时也并不完全等同于公允价值;通过各种估值技术基于不可观察的第三级次输入值产生的公允价值数据,更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其可靠性程度会大打折扣。

会计要素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做法始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公允价值计量从理念上是好的,旨在计量并报告企业资产、负债等的现实价值,也可理解为企业当前价值。基于现实和未来情况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有助于投资者等相关方面判断企业现时和未来价值,从而更好地作出决策。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是以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可靠获得为前提条件的,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生搬硬套国际会计准则,再加之主观判断因素,结果可能会走向反面。这就是我国会计准则确定会计要素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并谨慎引入公允价值的根本原因。

(二)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准则中其他综合收益不允许转回的规定,对我国企业损益的影响巨大

其他综合收益这一概念的出现,源于资产负债表观在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根据资产负债表观,企业利润的本质是净资产的增加,亏损是净资产的减少。净资产的变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产生的净利润,二是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即其他综合收益)。资产负债表观强调综合收益而不是单纯利润,这一理念从方向上说是正确的。2009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已经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与“净利润”金额之和共同构成“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处置后转为当期损益。根据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绝大部分资产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处置后不得转回至损益。2007年的上市公司年报分析表明,1570家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合计金额只有4894.29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金额高达32083.29亿元,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491.23亿元,处置后可转入当期损益。如果完全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我国金融工具准则,根据2007年的数据,对上市公司当期或以后期间损益影响的金额可能高达上千亿元。

(三)基于预期损失模型计提金融工具减值,违背了会计准则的目标,将导致会计准则失去应有的独立性以及会计减值准备计提的混乱

现行会计准则为了如实反映金融资产减值情况,要求金融企业根据减值迹象(“迹象法”),针对已发生的信用损失以未来现金流量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折现值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既不能多提也不能少提、既不能早提也不能推迟计提,这才符合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

然而,迫于金融监管机构的压力,国际准则的重大修改将已发生损失模型改为预期损失模型,不仅计算异常复杂,更重要的是违背了会计的客观反映目标。会计目标是提高信息透明度,要求企业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金融监管目标主要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要求企业估足损失、多提准备,尽量保证资本充足稳定。会计目标不同于金融监管目标,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片面强调两者的统一或者两者选其一,可能会适得其反。会计准则如果过于倚重监管规定,一味迎合所谓“审慎”要求,必将违背会计客观反映目标,牺牲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投资者将无从知道企业真实的资产、负债质量,不利于金融市场资金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预期损失模型要求金融企业计提金融资产减值时考虑未来预期信用损失,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或者会计随着监管的变动而不断修改,极大地影响了会计的独立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历来主张独立性,包括准则制定机构、制定程序以及会计准则的独立性,只有坚持独立性原则,才能确保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会计信息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经济实质。但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却未能坚守这一原则。危机发生时,一些“政治家”和“金融家”为了转移矛盾和视线,建议暂停或取消在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2008年10月8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金融监管机构的强大压力下,违背准则制定程序,仓促关于金融工具重分类的规定,允许企业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了准则制定的独立性立场。2008年10月初,财政部领导召集紧急会议讨论应对危机对策,其中议题之一是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笔者提出,本次危机是金融产品过度创新和疏于监管等深层次原因造成的,公允价值计量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我国准则的会计计量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公允价值计量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得到财政部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金融工具重分类的规定,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效仿并类似规定,我国明确反对这一修订而没有随波逐流。之后的事实表明,我国的上述立场、原则是正确的。2008年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会议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对中国的做法表示认同和赞赏。借此机会,我们启动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的筹备工作,奠定了目前欧盟、美国、亚大地区共同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基本格局。本次金融资产减值准则的重大修改,仍然是迫于金融监管机构的压力,这一做法同样违背会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原则,在我国恐难行得通,搞不好会导致金融企业会计减值计提的混乱。

(四)收入确认准则的修改要求生产周期较长的制造企业和施工企业等在合同完成后一次性确认收入,取消完工百分比法,将会导致此类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和利润的混乱

如前所述,收入确认准则的修订主要是引入“控制”概念,以“控制权是否转移”替代“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原则。也就是说,企业应当在全部制造商品完成并将其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确认收入,取消完工百分比法,这对于我国生产周期较长的大型设备制造和建筑施工等企业而言很难操作,对此类企业的经营活动将造成负面影响。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地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目前在这一项目上进退两难,不得不调整了收入确认准则的修订,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持续性转移劳务仍可采用类似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除此之外的所有项目仍坚持在控制权发生转移后一次性确认收入,既不是以“控制权转移”也不是以“风险和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原则,以这样的结果的最终准则本身存在逻辑混乱。由此可见,是否有必要在收入确认准则中引入“控制”概念值得商榷,需要提升到概念框架层面上解决这一问题。

(五)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第二阶段,完全打乱了我国现有财务报告结构体系,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系列财务指标难以计算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改革完全借鉴美国的做法,将利润表改为综合收益表,将资产负债表改为财务状况表,并且两表的结构参照现金流量表进行调整。所有的财务报表将按业务活动(包含经营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示,目的是为了解决各种报表之间结构的一致性,加强报表间的内在联系,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主要是专业的财务分析师)分析企业各类业务活动的财务状况。但事实上,许多企业的筹资活动往往紧密服务于业务活动,许多资产或负债项目涉及多类业务或活动,根本无法分开,例如,商誉往往涉及相关的所有不同类别活动。

我国现有的列报准则规定了固定的报表格式,有效解决了各行业的规范列报问题,主要项目的变动都有附表。这套列报格式已被广泛接受和熟悉,能够满足各方需求,如果按照国际准则提出的列报模式修改我国财务报表准则,必将打乱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各种综合性财务指标将难以计算。不仅如此,采用新的列报模式将大幅度增加全国各类企业不必要的转换成本,需要对现有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和会计信息分析使用软件全面更新调整,需要进行全面再培训等。

(六)租赁准则的修改将租赁合同产生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在财务报告中确认,符合概念框架的要求,但其中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有待改进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租赁准则项目的改进,建立了单一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以确保由租赁合同产生的所有资产和负债都能够在财务报表中得以确认,有利于防止企业将实质上属于融资租赁的交易设计为经营租赁,从而实现表外融资。租赁准则的修改遵循的理念符合概念框架的要求。但其中的一些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值得关注:一是将现行所有经营租赁合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纳入资产负债表,将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尤其是租赁业务占很大比重的航空、远洋运输等大型设备租入企业等,资产负债率、权益负债率等指标可能显著提高;二是承租人和出租人确认由租赁产生的费用和收益所采用的方法不一致,承租人通过将取得的使用权资产摊销分期确认费用,出租人通过终止确认部分租赁资产一次性确认收益,这样的信息会导致宏观上难以总体把握整个租赁行业收益情况;三是出租人采用终止确认法是合理的,但使用“终止确认”一词可能会产生误导,终止确认一般针对所有权而不是使用权。租赁将资产从出租方转移到承租方,转移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而出租方获得的长期应收款,包括转让的资产使用权的价值和剩余资产价值,应当认为没有终止确认。

(七)随着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体系的发展,国际准则雇员福利(设定受益计划)的修改对企业的影响值得关注

考虑到我国企业基本上不存在设定受益计划,2005年制定《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时,并未包括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内容,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不作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但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给职工提供补充养老金逐渐增多,其中有一些属于设定受益计划性质。修改我国职工薪酬准则需要关注国际准则这一变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国际准则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修订,取消了区间法,要求将设定受益资产和负债的所有变动立即予以确认。由于设定受益计划的负债期间很长,未来支付的金额的计算必须基于复杂的精算技术,相关输入值估计的变化可能造成负债金额较大变动,从而影响企业损益的波动。为消除这一影响,国际准则将设定受益计划的变动分为三部分:服务成本、净利息收益(费用)和重新计量。前两个因素导致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资产或负债导致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不允许转回。这一准则的修改涉及到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与退休后福利精算制度如何协调的问题。按照精算制度计算并确认雇员福利,可能导致相关负债的巨额增长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波动,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

(八)保险合同准则的修改有利于实现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准备金会计与监管规定分离,但在列报方面将对我国形成冲击

一直以来,国际准则中没有关于保险合同负债或准备金如何计量的统一要求。保险公司的普遍做法是按照保险监管部门的法定精算规定计提保险合同准备金。由于各国或地区的保险监管要求不同,造成保险公司之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法定精算规定是依据保险监管要求设计的,因此保险公司据此计提的准备金一般都会远远超出其承担的保险合同负债。我国按照监管要求和保险合同准则计算的保险合同负债同样存在类似情况,造成了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负债存在较大差异,构成两地报表差异的主要内容。如我国某保险公司2008年度a+H股年报披露,其H股报表列示的按会计准则确认的保险合同准备金低于a股报表按监管要求确认的准备金达449.20亿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财政部了财会15号文《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会计以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其中的绝大部分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保险合同准则的修改结论基本保持一致。新的保险合同会计规定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消除了保险公司a+H股报表差异,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保险合同准备金会计规定与监管要求的分离,更加公允地反映保险公司财务状况(尤其是负债状况)和经营业绩,有效地提升了保险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需要关注的是,保险合同国际准则的修改基于保险合同负债变动设计的损益表与传统的损益表有很大的不同,收入、流量信息都会不同。传统保险公司损益表是从保费收入开始的,包含大量保险合同的流量信息。基于保险合同负债变动的损益表只反映负债变动对净损益的影响,不再列示保费收入、赔付支出等,这种财务报表列示方法对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以及众多报告使用者而言恐难适应,需要继续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映,以改进相关信息披露建议。

(九)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项目进展迟缓,导致许多国际准则具体项目的内容内在不一致

本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从具体准则项目开始的,可以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总体设计。没有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开始改革,导致许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之间内在不一致。例如,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及其转回,各具体准则关于哪些项目可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综合收益是否能转回至损益的规定不一致;又如,金融工具减值的预期损失模型与其他资产减值的原则不一致;再如,收入确认准则、合并报表准则、金融工具终止确认准则都使用了“控制”的概念,但其定义都不一致。许多具体国际准则在计量单元、资产或负债取得成本等方面的规定也都不一致。这都是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项目上进展迟缓,导致在具体准则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概念、定义和原则混乱,准则之间规定不一致,前后矛盾,直接影响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质量。

总结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经验,计划经济时期的会计制度、转轨时期的“两则两制”以及2005年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并实现国际趋同,都是先从基本制度、基本准则开始,然后才是具体规定和具体准则。实践证明,对会计准则体系进行系统修改,一定要从总体原则入手,再到具体项目,具体准则的制定要严格按概念框架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准则之间的内在一致性,避免各项准则之间前后不一致或前后矛盾。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具体准则最好一次性而不是零星地分次,以有效避免准则之间的交叉混乱问题。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形势严峻

(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不断施加压力,要求中国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但其过程是极其艰难和复杂的。一方面,要消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原则上的所有差异;另一方面要符合我国经济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从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以来,在相关监管机构的支持下,财政部与国内外各方面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专业沟通、技术协调和工作指导,在准则及其实施层面逐步消除了差异。连续四年a+H股上市公司境内外报表差异逐年下降并基本消除就是最好的证明。

近期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不断给我国施加压力,要求我国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甚至完全“一字不差”地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2011年4月的未来战略审议提出,其目标是实现全球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明确指出趋同并非是直接采用的替代。2011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的应用情况作出了不切实际的阐述,理事之一保罗・帕特先生代表理事会发言:“中国只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部分”,以要求中国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笔者在会议上以大量事实驳斥了保罗先生的发言。会后,理事会召开了紧急会议,修正了对中国不切实际的评价。但是201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任主席汉斯・胡格沃斯特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演讲时说:“如果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区别很小的话,为什么我们不合作来消除这最后的一点点差异呢?我建议用纳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第一步时所说的话,这对于中国来讲,将是一小步,但对于世界来讲,将是一大步。”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这只不过是会计而已,又不是要放弃领土、军队或者其他重要的事情。”汉斯的讲话值得我们深思。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经济竞争,其中,规则的制定权或话语权是经济竞争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基于会计准则产生的信息涉及国家之间利益和资源分配。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发展虚拟经济和掌控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从全球攫取了大量财富已是不争的事实。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取不同方式要求中国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深层次的目的是要使我国在经济竞争中屈服于欧美等西方国家主导的规则。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必须坚持国际趋同而不能直接采用,更不能一字不差地照搬照抄

财政部2010年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立场,即坚持“趋同”而不是“直接采用”的立场。这是由我国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且符合当前我国《会计法》等法律框架和监管要求。比如,我国《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从我国《会计法》的规定看,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缺乏法律依据,不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要求。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提出国家会计准则采用趋同而非直接采用模式,以建立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方式宣传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实际情况是,各国或地区采用的范围、执行程度和效果参差不齐,很多宣传都与事实不符。理事会没有到这些国家实地考察,不断声称120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缺乏事实依据。众所周知,世界主要经济体,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都尚未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之趋同。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趋同”模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我们的成功经验,已经受到了美国等很多国家的关注,甚至效仿。从2008年开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我国建立了定期会晤机制,深入交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2011年6月,美国证监会的关于美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工作人员立场公告中,用较大篇幅描述了中国准则国际趋同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将以“趋同认可”模式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2011年6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会议上,美国证监会副首席会计师朱莉系统介绍了美国将采用的“趋同认可”模式。与此同时,印度、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都在深入研究中国会计准则趋同模式,并对其本国会计准则建设及其国际趋同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不能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准则的制定和重大修改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实现其高质量、权威性和全球公认性。但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危机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和正在进行的准则项目,如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收入确认等,大多数是理事会与美国共同制定,在这种情况下,对相关国际准则是直接采用还是趋同的选择更要慎重。

(三)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当贯彻《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确立的原则、立场和目标,一方面要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大项目的修改,特别是尚未的准则,力争国际准则的重大修改能够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这样,我国准则的修订才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进度保持同步并实现持续趋同;另一方面,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认可度,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认同会计准则“趋同”模式。

从目前情况看,正在进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面临着严峻挑战。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践经验分析判断,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考虑中国实际情况,消除国际准则与我国准则差异的过程将是异常艰苦和漫长的。例如,早在2005年,财政部就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解决同受国家控制的关联方信息披露以及中国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因资产重估引发的会计问题。此后,财政部会计司工作团队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举行了多次会议,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事实,反复解释上述问题的情况和影响。在此过程中,诸多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参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张智媛女士所领导的团队对此也给了大力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9年才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消除了中国关联方准则差异;2010年修订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允许首次公开发行公司将改制上市过程中确定的重估价作为“认定成本”,解决了中国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因资产重估引发的会计问题。

针对当前国际准则的重大修改和会计国际趋同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会计理论界、实务界和有关监管部门应当紧急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这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大修改的项目及相关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实际,提出有说服力的证据,促进国际准则的重大修改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为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玉廷司长简介

刘玉廷,现任财政部企业司司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1978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200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和学历。

历任财政部会计司科长、副处长、处长,会计司副司长、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第七届理事会秘书长。1995年至1997年,作为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香港过渡期财政预算案编制及有关问题中方专家组专家,参与制定香港过渡期预算案。1999年至2003年,受聘担任中国证监会第四届、第五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2003年,任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篇10

[关键词]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新准则

现代大公司的形成和扩展往往借助于联营与合并。一家公司可能基于种种目的,如,为了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开辟或占领产品市场,实行多样化经营,获取税收优惠,立即产生利润等,而去兼并或控制其他公司。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加快,作为企业规模化经营的集团公司形式越来越普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为综合反映集团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必须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最早出现于美国,随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逐步开始重视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国际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探讨,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为满足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2006年6月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我国合并财务报表问题进行了规范,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一、合并报表的国际比较

1.合并理论的差异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的基础上编制的。在确定这种主体的界限时,必须解决该主体的信息向谁提供、提供这种信息的目的何在、哪些被投资企业应纳入合并范围、采用的合并方法是否恰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据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理论。根据不同的合并理论,其确定的合并范围和选择的合并方法均不相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合并理论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

母公司理论认为合并财务报表主要是为现有的和可能的普通股东编制的。对于部分控股的子公司,则片面强调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东权益,而忽视甚至不惜牺牲少数股东的利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运用这一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国际会计准则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中基本运用母公司理论。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目的是向合并主体所有股东反映其所控制的资源,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母公司的信息需求。因此,实体理论主张采用“完全合并法”。德国的法律与惯例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中主要采用实体理论。

所有权理论既不强调法定控制,也不强调经济主体,而是强调能对经济和财务决策产生重大的所有权。按照所有权理论,企业集团是指以投资公司为基础,连同在经济活动和财务决策中对另一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权部分。所有权理论主张采用“比例合并法”该种合并理论一般是与其他合并理论结合被采用的。法国的法律和惯例是同时以母公司理论和所有权理论为基础的。在英、美国家中所有权理论也作为标准惯例结合使用。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内容来看,其合并财务报表主要是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

2.合并范围的差异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可纳入合并报表编报的子公司的范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在这方面的规定较详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大体上是一致的,都规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母公司应当将其所有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除此之外,我国准则和国际准则都规定并列举了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我国子公司的范围包括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另外,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都给出了除了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被纳入子公司的范围之外,若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等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3.合并方法的比较

一般公认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有两种:购买法(又称收买法)与权益法(又称联营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同一企业合并并不是随意选择的。

购买法视合并为购买行为,注重合并完成日资产、负债的实际价值,因此,被购买企业的资产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目前,购买法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国际流行方法,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等的合并报表会计实务中所采用的基本上都是购买法。

我国也采用购买法。我国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关系的形成与资本市场高度发展的美国有很大不同。美国的企业扩张通过收买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占主导地位,交换股票实行的企业联合也较为常见。但在我国,真正通过购买形成的母子公司关系为数不多,许多企业合并不存在市场公平价值,有些则是通过企业重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值得考虑权益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国内企业通过拆分与合并实施的公司重组,从理论上来说更适合采用权益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二、国际比较对我国合并报表的启示

综上所述,在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准则时,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合并会计报表理论。未来我国在选择合并报表理论时,应以实体理论为主。实体理论所倡导的开放型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目的与我国会计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也更为适应。其次,我们要立足于国情,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思想,由于我国经济制度、会计模式等与国外不同,且企业集团具有自身特点,这就决定了合并报表工作需从我国国情出发。最后,当然还要求我们大力发展会计教育,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够较准确把握合并报表方面的知识。同时积极拓展高级会计人才的引进渠道,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展开一场人才争夺战,以壮大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娟.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影响.第一财经日报.

[2]BusinessCombinations[S].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Committee,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