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十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十篇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9:12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1

论文关键词:电力市场课程功能教学内容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逐步推进,培养既懂电力市场理论,又能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实践型人才,已成为“电力市场概秽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本文就“电力市场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功能提供借鉴。

一、电力市场改革概述

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对本国的电力工业实施市场化改革。主要内容是对电力工业中的发电、输电、供电业务进行分割,改革后的发电企业被重组为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发电公司和核电公司,除核电公司以外,其他电力公司都改组为私营股份制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成立国家电网公司,专门经营275kV和400kV的高压输电系统,并且负责与法国电网和苏格兰地区电网的互联工程。

为了展开市场交易,英国建立了电力联合运营中心(即电力库,powerpool或p001),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运行。另外,12个地区供电公司也实行私有化,在售电环节展开竞争。改革后,电力市场对大用户(imw及以上)开放,大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供电方,即可从地区电力公司、电力联合运营中心和发电厂中任意选择供电方。

英国的电力市场改革迅速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从而引起了一场全球性的电力市场改革。我国政府于2002年正式下发了5号文件,开始了我国电力工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市场化改革。随后便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开展了“竞价上网”的试行工作。

同世界各国一样,由于电力工业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因此,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展开,电力企业普遍面临改革所提出的许多挑战。例如,电力企业需要学习掌握电力市场的相关理论,要自觉、尽快适应电力市场的环境,从而实现在电力市场的条件下形成企业新的管理模式;此外,电力企业如何在市场上展开价格竞争,如何吸引用电大户,如何按市场规律进行投资、融资,如何规避市场风险,如何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竞争策略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管理中急需解决的内容之一,并引起电力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面对电力市场建设所带来的大量全新课题,为促使电力企业尽快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学习掌握市场经营、市场竞争的技能,培养和引进掌握了相关知识的人才是电力企业必然的选择。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了顺应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需要,以满足电力企业的需要为目的,按照完善本科课程建设和实现按照社会需求办学的宗旨,于2000年开始设立“电力市场概论”课程。

二、不断深化课程教学内容

设立“电力市场概论”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为了适应电力市场改革和电力企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熟练实际操作能力,并能面临难题勇于创新的人Zo然而,电--力市场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探索过程,无论是理论研究、实践摸索等,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的发展变化,强化受教者的实践能力,更好地达成“电力市场概论”课程的功能,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持续的深化改革。

1.跟踪电力市场改革的步伐,不断调整和充实课程内容

一方面,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漫长的过程。其中的许多改革内容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完善,因此电力市场改革决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快速完成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条件、资源分布、社会发展水平等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因此,各个地区在实施电力市场改革时所选取的改革方案也存在差别。为了让“电力市场概论”课程具有更强的实时性、针对性,使课程功能得到增强,主讲教师利用与电力部门的联系,先后收集了国内各个地区电力市场改革的方案,并且将这些第一手资料整理后融入课堂教学知识引入教学。主要有“东北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华东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文件选编”,“南方电力市场建设文件选编”,“我国电力市场监管和立法”,“台湾电业自由化方案”等,从而使“电力市场概论”课程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电力市场改革的内容和动向。

2.参与电力市场研究,实行科研促教学

如前所述,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将十分复杂,如何构建起完善的电力市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课程主讲教师采取了积极参与“电力市场改革”的研究工作,做到实时收集信息,跟踪改革进程,并将有关研究成果和电力市场改革信息带到课程中,以启发学生研究电力市场改革问题的热情,加深对电力市场改革的理解,并且能够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电力市场概论”课程的多位主讲教师先后参加了由中电联组织的大型课题:“电力市场改革研究”,申请了国家、省部级研究课程,通过课题研究,先后参与撰写了《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电力工业管制与电力市场监管》、《发电市场》、《多种经营管理》、《电力企业战略管理》、《电力目标市场》等著作和大量论文。这些著作和论文不仅保障了“电力市场概论”课程所需要的教材和辅助材料,同时也使“电力市场概论”课程的内容更加生动和贴近实际,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可以研究、思考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功能。

3.完善课程教学平台

电力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受现代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电能还不能大规模的存储,因此,电能具有生产、传输、消费同时性,加上电力供应与消费需要保持协调,从而使电力工业的生产、调度、输送和消费等方面,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而电力市场改革不但不会降低这些技术的复杂性,而且还会引起某些技术的复杂化。因此,在“电力市场概论”的讲解中,必然要涉及这些电力技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这些技术内容,我们加大了对“电力市场概论”课程的平台建设。一是为了让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在河北邯郸马头发电总厂天津市杨柳青发电厂河北省邢台电厂建立了实习基地,在学生任职实习、毕业实习等阶段。采取学校教师组织,现场技术人员讲解,让学生直接感受、了解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技术情况。二是通过软件开发、实验建设,实现电力市场、电力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的直观化、模拟化,以便于学生掌握。目前已经重点围绕电力负荷预测软件开发和实验建设、电力市场竞价模拟和实验进行了开发,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由于这些软件和实验同时与相关电教手段相结合,从而使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直观,并具有可实操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总之,“电力市场概论”作为一门发展中的课程,既是时代给予我们的要求,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要我们紧紧跟踪电力市场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就能够使“电力市场概论”课程的功能不断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王永干.等.电力市场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2

abstract:inmarketenvironment,therearemanyproblemsinemploymentcurriculum,suchasthereformtargetofcurriculumlacksofmarketawareness,thereformcontentofcurriculumlacksofmarketfactors,andthereformevaluationofcurriculumlacksofmarketorientation.tothisend,itisnecessarytomaketheappropriatechangetoresolvetheproblemsinemploymentand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关键词:市场导向;就业课程;高职院校

Keywords:market-oriented;employmentcourse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55-02

————————————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立项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唐师平(1973-),男,广西宾阳人,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中级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0引言

由于高职自身所承载的满足就业与市场需求的特殊功能,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一直为社会所普遍关注,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就业率偏低或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向前发展的瓶颈。研究从市场导向的角度研究就业困难解决之道,将为高职院校就业改革指明新的方向。

1市场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就业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1课程改革目标缺乏市场意识课程改革目标缺乏市场意识,是指课程计划没有聚焦于市场的需求,也缺少对市场的时刻关注,没有“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方案。学生在课程方案中没有主体地位也没有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权利。因此,造成高职院校所提供的教学或服务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学生无法学到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知识和技能。面对市场经济时代,不同的专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对市场进行细分,通过对相关市场的分析,结合高职院校自身课程或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可以获取相对更高的竞争力。

1.2课程改革内容缺少市场因素课程改革内容缺少市场因素,是指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和设置过于侧重知识体系,忽视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体系的内容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不完善,课程内容体系与职业岗位结合不够紧密,很多课程内容滞后,知识更新缓慢等。[1]造成课程内容缺少市场因素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制订各专业及课程设置时,没有经过详细的人才市场调查和论证,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和高职院校的自身条件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改革主体缺少企业用人单位的参与和共同开发。国外一些高职非常注重课程内容与市场的结合,培养大量社会急需人才。

1.3课程改革评价缺少市场导向课程改革评价缺少市场导向,指在课程评价方式方法上,高职院校偏重于从传统应试教育出发进行评价,把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将学生学习的好坏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好坏的主要标准。对师生的评价还没有进行角色转换,没有从学生学习能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也没有从其教学效果能不能符合市场竞争法则的需要考虑。在市场竞争之下,学生的学习要体现在学习方法和获得知识技能上面,教师的教学人体现在教学艺术和能够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和过硬的实践技能上面。

现行市场导向的高职课程评价的缺陷,是视市场与高校教育供求失衡的结果,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企业为了自身生存,面对众多求职者的时候,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理性的看到这一点,只有与时俱进,根据市场导向来评价就业课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市场导向下,我国高职院校就业课程改革

市场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就业课程改革目标要有市场意识、课程改革内容要与市场紧密结合、课程改革评价要以市场为导向。

2.1课程改革目标要有市场意识课程改革目标要有市场意识,即在制订课程目标时,要从市场需求出发,着眼于市场的需要来制订,即要心中要有市场,眼里要看市场。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目标,当然无法有效开展行动。同理,如果没有一个市场的目标,课程的实施和开发,也将可能都是盲目的。市场是高职课程目标的指南,这一点,对高职院校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高职院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要符合市场需求,要能解决经济社会需急需的人才需求。而市场的变化,对高职院校的就业课程,应该是最敏感的。市场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也要跟着与时俱进,如此,才可能培养出符合市场发展需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课程应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回归市场环境。就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满足学生毕业即就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增加就业课程的基础性和包容性,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真正使就业课程改革目标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生共长的关系。

2.2课程改革内容要与市场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内容要与市场紧密结合,即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课程,根据市场变化来更新课程内容。当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少人总是“碰壁”——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些毕业生工作后,可能也感到力不从心,这可能与高校的课程没有根据市场需要开设有关。一些用人单位反映,所招聘的新员工无法胜任工作岗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似乎没有完全满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多半就在学校所学的课程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就业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产生脱节,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学非所用”,最终可能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因此,如何增加课程内容的市场性,才可望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高职院校要实现与市场同步,要将课程内容改革,置于市场环境中。加快完善就业课程的市场化步伐,加快转变学校教育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学校课程资源领域的改革,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开展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构建学校与企业双方课程联合审议与开发机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2.3课程改革评价要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就业课程评价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作为评价就业课程价值的主要参考,就业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效果等都应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市场要求。市场化评价,是指从市场的视角来评价课程,减少行政干预和人为影响。

当然,我们提倡采纳市场评价的方法,也决不能照抄照搬经济市场的做法,高职院校作为一所教育机构,也应遵循教育评价的规律。正如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那样,高职院校的就业课程评价也不能完全市场化评价。市场化中惟利是图的评价方式,当然不适合于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必须讲求教育性和公益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课程评价,也应注重课程的教育性和普及性,不能完全放手给市场化评价。

当然,高职院校就业课程的市场化评价,重点是要看能否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关键是看能否把握市场的竞争方式,开拓就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积极为毕业生创设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宽松的就业环境,逐步实现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要加强教育部门与其他相关政府行政部门的联系,加强校企的合作,加强与用人单位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广泛收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要利用建立人才信息网、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辅导和求职就业行为训练。[3]

参考文献:

[1]屈孝初,彭齐林.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刍议[J].教育探索,2010,(9):29-30.

[2]theCaliforniaCommunityCollegesStudentSuccesstaskForce.advancingStudentSuccessintheCaliforniaCommunityCollegesRecommendations[eB/oL].http://californiacommunity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3

[关键词]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针对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及政府的“失效”症状,掀起了引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绩效的运动。紧接着,日本、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合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也纷纷效仿,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国家纷纷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口号,以通过“政府再造”来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重新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正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一、国外一些国家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1.英国政府的改革

面对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国内经济的滞胀,执政的保守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节约政府开支、政府机构改革、服务承诺和竞争求质量,力图改变整个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经过20多年的实践,英国政府的管理新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其影响遍及全世界。英国政府改革包括四个步骤:

(1)雷纳评审雷。雷纳评审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特定方面的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活动。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政府开支过大问题,二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合理的政府开支中,业务开支与行政之间应有一定比例,一般说来,前者应大于后者。

(2)“下一步”行动方案。“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方案建议把整体的部委分解成若干机构,这些机构在主管的部委指导下,履行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的职责;以管理主义的技术和程序培训职员,并且所有活动都是在一位高级主管的领导下进行。

(3)公民运动。公民,就是用的形式把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标准、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以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目的。各公共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内容,但是要以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合法要求为宗旨,主要包括对公民的承诺和实践承诺两个方面,有四个具体内容:①服务内容和工作目标承诺;②服务标准承诺。服务标准做到明确化、具体化和公开化;③服务程序和时限承诺。实行合理的办事程序,达到公众满意。对公众公开服务时限,接受公众监督;④违诺责任。表明了承诺者没有达到既定服务标准时对顾客作出的补偿,是承诺部门对公众做出的单方面的承诺,这种补偿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道歉,也可以是物质上的。

(4)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出质量,竞争出效率,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完善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之道。扩大竞争的实质就是引入私营部门的经营原则。为此,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私营化引入竞争;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政府干预,维护竞争;市场检验,激励竞争。竞争求质量运动可以说是竞争观念的进一步确立和竞争机制制度化的尝试。

2.美国政府的改革

20世纪的美国政府改革和英国政府改革明显不同。美国的政府改革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目标,但是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

政府收缩的第一项主要职能就是政府的社会职能,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包括以下内容:(1)提高接受福利者的资格,以减少福利支出。(2)福利项目市场化,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来克服公共部门的浪费和低效;逐步采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转移联邦财政负担。(3)明确财政收支,划分管理权限,分权管理社会福利项目,使管理者接近受益者。(4)将社会福利改为“工作福利”。(5)适当加重个人负担份额。(6)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制度。(7)将福利项目的直接供给者(职业性利益群体)与福利的接受者分开。

政府收缩的第二项主要职能就是放松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实行更大的市场化。1981年2月,里根政府了第12291号行政命令,其中有一条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应当对企业的开设和经营方式、产量及物价等经济行为施加管制。

美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价值取向是,在公共服务输出领域引进市场机制,一是决策要和执行分开,二是公共服务的供给必须要多元化、竞争发展。这样使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有机组合,提高政府功能输出的能力。

3.新西兰政府改革

新西兰的行政改革在当代西方行政改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行政改革的典范。开始于80年代初期的新西兰行政改革,先设定了总体框架,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多、更明确地采用了管理主义的模式。

新西兰改革的主导思想是,明确政府、部、皇家实体机构和公务员的目标,避免责任和职权的冲突、交叉,政府不介入市场和社会能够有效运行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尽量减少成本。改革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部门以及公共部门的组织、过程、角色和文化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结构变革、分权化、商业化、公司化、私有化等,主要内容有:国有企业从事原本生产“私人物品”的政府部门的活动,在市场机制下将国营企业民营化,重组政府部门结构,设置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架构,缩减政府预算。

由此看来,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但是都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的一点,但是要管得好一些;第二,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第三,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甚至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5年12月20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我们看到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正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目前,我国同西方国家都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国际背景之下,分析、学习国外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构建服务型政府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改革方针、策略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改革措施都是承前继后、自成体系的。英国的改革同样如此,虽然很激进,但又具有系统设计、稳步推行的特征。从雷纳评审、“下一步”行动方案、公民运动、竞争求质量运动一直到后来的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改革的主要形式不同,但不同阶段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且对每一重大改革措施都进行独立的评估,以保证下一步改革具有坚实的基础。这点与我国行政改革分阶段走有相似之处。

第二,引入严格、科学的管理程序。雷纳评审是来自政府内部的改革,旨在促进、鼓励、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在现存的文化及传统中开展改进工作,发挥各部门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避免由上或者由外强加的成份。当前,公众对于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当务之急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在绩效评估上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以为,不妨引进雷纳评审的严格和科学程序,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解剖,从而为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找到更好的办法。

第三,注重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公民”运动改革力度较大,效果比较明显,在政府和社会关系上,体现了政府退却、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等理念;在政府内部管理上,体现了公民为中心、服务导向、结果为本、市场机制为基础等理念。“公民”运动中,英国政府把行政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上,主要手段是新的管理原则、新技术、新方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据1996年的官方报告,英国的“公民”运动在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国家纷纷效仿。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共有5个国家推行了与英国“公民”运动相类似的服务承诺制度,很多国家的代表团到英国考察“公民”制度的执行状况和效果。英国政府内部行政改革的侧重点是管理层次,这与我国行政改革的侧重点是机构改革是不同的。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针对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及政府的“失效”症状,掀起了引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绩效的运动。紧接着,日本、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合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也纷纷效仿,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国家纷纷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口号,以通过“政府再造”来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重新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正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一、国外一些国家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1.英国政府的改革

面对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国内经济的滞胀,执政的保守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节约政府开支、政府机构改革、服务承诺和竞争求质量,力图改变整个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经过20多年的实践,英国政府的管理新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其影响遍及全世界。英国政府改革包括四个步骤:

(1)雷纳评审雷。雷纳评审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特定方面的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活动。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政府开支过大问题,二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合理的政府开支中,业务开支与行政之间应有一定比例,一般说来,前者应大于后者。

(2)“下一步”行动方案。“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方案建议把整体的部委分解成若干机构,这些机构在主管的部委指导下,履行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的职责;以管理主义的技术和程序培训职员,并且所有活动都是在一位高级主管的领导下进行。

(3)公民宪章运动。公民宪章,就是用宪章的形式把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标准、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以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目的。各公共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宪章内容,但是要以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合法要求为宗旨,主要包括对公民的承诺和实践承诺两个方面,有四个具体内容:①服务内容和工作目标承诺;②服务标准承诺。服务标准做到明确化、具体化和公开化;③服务程序和时限承诺。实行合理的办事程序,达到公众满意。对公众公开服务时限,接受公众监督;④违诺责任。表明了承诺者没有达到既定服务标准时对顾客作出的补偿,是承诺部门对公众做出的单方面的承诺,这种补偿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道歉,也可以是物质上的。

(4)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出质量,竞争出效率,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完善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之道。扩大竞争的实质就是引入私营部门的经营原则。为此,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私营化引入竞争;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政府干预,维护竞争;市场检验,激励竞争。竞争求质量运动可以说是竞争观念的进一步确立和竞争机制制度化的尝试。

2.美国政府的改革

20世纪的美国政府改革和英国政府改革明显不同。美国的政府改革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目标,但是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

政府收缩的第一项主要职能就是政府的社会职能,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包括以下内容:(1)提高接受福利者的资格,以减少福利支出。(2)福利项目市场化,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来克服公共部门的浪费和低效;逐步采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转移联邦财政负担。(3)明确财政收支,划分管理权限,分权管理社会福利项目,使管理者接近受益者。(4)将社会福利改为“工作福利”。(5)适当加重个人负担份额。(6)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制度。(7)将福利项目的直接供给者(职业性利益群体)与福利的接受者分开。

政府收缩的第二项主要职能就是放松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实行更大的市场化。1981年2月,里根政府了第12291号行政命令,其中有一条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应当对企业的开设和经营方式、产量及物价等经济行为施加管制。

美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价值取向是,在公共服务输出领域引进市场机制,一是决策要和执行分开,二是公共服务的供给必须要多元化、竞争发展。这样使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有机组合,提高政府功能输出的能力。

3.新西兰政府改革

新西兰的行政改革在当代西方行政改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行政改革的典范。开始于80年代初期的新西兰行政改革,先设定了总体框架,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多、更明确地采用了管理主义的模式。

新西兰改革的主导思想是,明确政府、部、皇家实体机构和公务员的目标,避免责任和职权的冲突、交叉,政府不介入市场和社会能够有效运行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尽量减少成本。改革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部门以及公共部门的组织、过程、角色和文化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结构变革、分权化、商业化、公司化、私有化等,主要内容有:国有企业从事原本生产“私人物品”的政府部门的活动,在市场机制下将国营企业民营化,重组政府部门结构,设置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架构,缩减政府预算。

由此看来,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但是都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的一点,但是要管得好一些;第二,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第三,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甚至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5年12月20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我们看到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正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目前,我国同西方国家都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国际背景之下,分析、学习国外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构建服务型政府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改革方针、策略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改革措施都是承前继后、自成体系的。英国的改革同样如此,虽然很激进,但又具有系统设计、稳步推行的特征。从雷纳评审、“下一步”行动方案、公民宪章运动、竞争求质量运动一直到后来的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改革的主要形式不同,但不同阶段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且对每一重大改革措施都进行独立的评估,以保证下一步改革具有坚实的基础。这点与我国行政改革分阶段走有相似之处。

第二,引入严格、科学的管理程序。雷纳评审是来自政府内部的改革,旨在促进、鼓励、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在现存的文化及传统中开展改进工作,发挥各部门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避免由上或者由外强加的成份。当前,公众对于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当务之急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在绩效评估上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以为,不妨引进雷纳评审的严格和科学程序,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解剖,从而为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找到更好的办法。

第三,注重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公民宪章”运动改革力度较大,效果比较明显,在政府和社会关系上,体现了政府退却、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等理念;在政府内部管理上,体现了公民为中心、服务导向、结果为本、市场机制为基础等理念。“公民宪章”运动中,英国政府把行政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上,主要手段是新的管理原则、新技术、新方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据1996年的官方报告,英国的“公民宪章”运动在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国家纷纷效仿。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共有5个国家推行了与英国“公民宪章”运动相类似的服务承诺制度,很多国家的代表团到英国考察“公民宪章”制度的执行状况和效果。英国政府内部行政改革的侧重点是管理层次,这与我国行政改革的侧重点是机构改革是不同的。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改革

《市场营销学》理论于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独立学科,但是,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建立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在这半个世纪里,《市场营销学》的核心观念不仅在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而且已经完全地渗透到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国防、卫生、教育、宗教、慈善以及家庭。尽管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却与中国近代社会和经济生活基本无缘,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以来,一直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探索,不断演绎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以便达到学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根据本人多年教授《市场营销学》的经验所得,认为教学内容改革可从突出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分析、学科特征等几方面加以讨论,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

1消费者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且在不同学期对其他专业如中药学、农学、动物科学、家政学、资源环境、外语专业等进行授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专业选择、学时和学分上都呈扩大化的趋势。

1.1学习者的共性分析

21世纪,高等教育要在加强学生理论功底基础上,注重培养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或实用性人才,适应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且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职业岗位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兴职业,如某些农资产品的销售,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因此,从事新兴职业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2学习者的个性分析

由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学过《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没有相应的基础,且各专业所开学期、学时、学分均有差异,即使管理学院各专业也有不同,如工商管理为48学时、市场营销专业为80学时,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构上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现状

2.1教材体系

目前课程所应用的教材是以吴健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为核心,辅之以赵春雷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吕一林的《市场营销学》、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等,基本能够做到难度适中、覆盖面宽、层次合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在创新理论添加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最新理论观点,并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应用。

2.2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营销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重点突出、难易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主体内容包括概论、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市场营销的4p策略等。各章节在讲述过程中,配之以案例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伴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演化,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呈现明显的动态性特征: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课程的改造和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营销理论需求的日益突出,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新兴理论不断涌现,极大地拓宽了市场营销的含义,改变了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市场营销理论多局限于售中、售后环节的局面,因此相应的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要做出改变;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新兴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营销更注重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引入并进行改革,如沙盘模拟技术、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应用和案例实验的推广等。

2.3课程结构

经济管理类学生中,《市场营销学》开课学

期多为2~5学期,而其他专业分布不均衡,但大多数都开在后期,希望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和帮助。

3改革措施

3.1改革的指导思想

3.1.1课程内容改革要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依据

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应用和分析、策划方法在社会各层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考察学科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努力的方向。

3.1.2教学改革要全体动员共同参与

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

参与,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引导、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为其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从而进一步为学校改革做铺垫;教师在学校引导下,依照《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改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学习和实践,完成学习任务,并把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建议及其满意度反馈给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求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动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学校是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只有三者协调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参与,不断从改革的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改革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重组课程结构

要将《市场营销学》作为基础类课程进行讲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学期尽量提前,使学生能够提前接触专业课,尤其是本专业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规划进行指导,而且要由熟悉本专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且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主讲,有利于学生以后结合本专业学习其他基础课,并树立稳定的专业思想。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提前接触《市场营销学》,能够开发其思维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拓宽其知识面,为其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及跨学科发展做准备。

3.3选择优秀教材不断完善教材体系

要根据学生需要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要确定核心教材、辅助教材、辅助教学资料,资料来源途径要更加广泛,除正版印刷教材之外,还应从网络、企业内部、教师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处不断更新教材辅助资料,使教材体系更加丰富、新颖、与时展接轨。

3.4关注理论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改革是对教授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改革。首先是知识基础的平台,同时也是认知基础的平台,知识的传授是课程的一个方面,认知则是课程的另一个方面,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应该由引领知识向认知知识转化。就知识基础平台而言,有一部分知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或重复的。而对那些今后在本领与学习、研究和开辟新的领域中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最关键、最基础的知识,即所谓有效知识要强化。

3.5内容选择合理推行模块教学

在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解决好课程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的矛盾,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针对学生的专业差异,采取“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做法,凡是涉及主体内容体系、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一定要讲,如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4p策略等内容;而涉及《市场营销学》详细的发展情况、主要流派和与主体内容体系或不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不必主讲。而且根据学生就业需要,要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须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及时性。

3.6加强案例教学

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通过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在模拟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风险,并作出决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启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特征。因此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要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要做到精心选择案例、适度使用案例、及时更新案例和正确引导讨论,并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8(1):17-18.

[2]喻立文

.全球化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与路径[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8-31.

[3]刘臣.《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3):31-33.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6

四川读者:刘树义

刘树义同志:

您好!纵观党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可以说,1978年以来的每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坐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会议决定全面拨乱反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事业的起点。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为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30日):全会要求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会议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14日):会议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8个方面的改革内容,即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法制建设。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14日):会议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1月11―14日):会议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决定》提出了10个方面的内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转变政府职能、金融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保体系、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包容性改革;货币互换政策;经济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20.1[文献标识码]a

经济是国家发展程度的决定因素,就目前而言,欧洲国家盛行的包容性改革论,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给社会建设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多重影响。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货币互换政策,涉及到地区性、特殊性和层次性,往往会在不同国家间呈现出不同的实行效果。对欧洲包容性改革论基础下货币互换政策的研究,应该明确落实好其理论基础,在掌握其理论来源的前提下,尽可能落实好深化改革,促进新形势下货币互换政策能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良好吻合。

一、欧洲包容性改革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

近几年新提出的欧洲包容性改革论,作为国际范围内影响力巨大的改革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欧洲包容性改革论下,市场体系逐步健全,而相应的市场秩序也有所完善。究其理论来源,主要包括中国老子的哲学理论、马克思的多元包容思想以及西方学者阿西莫格鲁和鲁滨逊的国家衰落之谜。而包容性改革论在中国推广的基础则是,传统儒家所推崇的以人为本包容性理念。

(一)欧洲包容性改革论下健全的市场体系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在欧洲包容性改革论相关报告中提出,健全的市场体系应该是保证充分的公平公正性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公平公正性应该落实到实处:首先,在市场经济机制上,各大小企业享有平等的市场参与权,能够有基本的能力投入到市场竞争与建设中;其次,对于不同的企业个体采取了不同的公平性对策,不仅仅关注于强势企业的进一步拓展,更逐步提高小微企业,尤其是相对冷门企业的综合建设;最后,完整的市场体系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核心引导,为了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市场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宏观经济调控作用,在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强化其对市场经济的投入力度,真正保证市场主管、政府监管的市场体系能够达到最优化发展[1]。

(二)包容性改革理论的来源

包容性改革论主要有三大理论来源,贯穿古今中外,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第一个理论来源是中国古代老子的“知常容,容乃公”的道家哲学思想,主要是强调了包容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在经济政治建设中,尊重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第二个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多元包容”思想,针对客观生活中人们由于思想的差异性而造成的矛盾冲突,特别指出多元化包容的思想;第三个理论来源是西方学者阿西莫格鲁和鲁滨逊提出的“国家衰落之谜”,这个理论来源区别于其他两个理论,并不单一从人的角度考虑,是通过自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国家衰退落亡的真正原因[2]。这三大理论来源支撑起欧洲包容性改革,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三)中国经济改革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包容性理念

自古以来,我国就推崇以人为本的思想,尤其以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为主。以人为本的包容性理念,贯穿于中国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思想引导作用。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延续,在新中国成了初期,中国政府明确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包容性思想,要求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时能够尽可能形成良好的交流态度,坚持平等互助、互不侵犯原则,在保证国有领土和权益不被侵犯的前提下,尽可能包容其他国家的相关民俗文化[3]。而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的包容性理念尤为突出,无论是中国本地的少数民族企业建设还是与外商合作的海外合资企业建设,都呈现出良好的包容性,例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企业的进口贸易和加多宝、康师傅等企业的出口贸易,就是货币互换政策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不仅排除了地域、思想、文化方面的矛盾性,还直接保证了以人为本思想下包容性经济的拓展。

二、中国经济实行包容性改革创新体系的构建

在中国落实欧洲包容性改革创新体系的构建时,应该根据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要实行包容性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要强化对欧洲国家开放产权和产业,真正使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仅如此,还要构建包容性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东西方文化理念包容性融合的前提下,真正缓解双方经济、政治、思想等诸多方面冲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改革创新体系。

(一)实行包容性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构建中国特色包容性改革创新体系时,首要的就是实行包容性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则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着手。其中,从经济角度看,主要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私有制共同发展的方式,在北京周围的城市可以采取较为传统的公有制经济,以国有企业的建设为主,而上海相比较而言走国际化路线,应该采取较为创新的经济制度,以私有民营企业为主,而在发展时国有和私有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应该保证经济发展的包容性;而政治方面的包容性主要是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包容,也包括了我国省份城市与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包容,要求不同地区采取差异性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尽可能保证其能在法律范围内自主管理[4]。而文化角度的包容性则侧重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可,主要针对少数民族风俗的尊重和少数民族特色化企业建设的肯定。

(二)实行对欧洲国家最先开放的政策

为了进一步借鉴欧洲包容性改革理论,促使货币互换政策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和市场应该实行对欧洲国家最先开放的政策。而其中,对外开放又包括产权开放和产业开放。产权开放主要是指,将自身生产经营的权利投放给西方发达国家,使自身产业建设可以借助强而有力的后备力量,形成初期的优良化发展;而与此不同的,产业建设相对较为基础,主要是将中国相关国有产业和私有产业直接对外开放,使更多的外国商家注意到中国市场上的一些产品,并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开放及自由贸易的实际销售额,实现对外开放新高度的拓展[3]。产权开放和产业开放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应该优化基本策略和制度,从而真正顺应时展的基本潮流。

(三)构建包容性混合所有制经济

在欧洲包容性改革理论相关报告中,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在他的经济学理论中指出,为了尽可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综合化发展,在后期实际建设过程中,应该构建包容性混合所有制经济,努力奠定好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包容性体制中的基础作用。所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逐步强大和优化,使中国的几大经济制度能够相互融合,并最终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体化经济改革制度。为了构建好包容性混合所有制经济,政府方面应该从新疆,,云南等地区着手,拉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私营企业力量的崛起,真正实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经济的腾飞。

(四)东西方文化理念包容性融合

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性,东西方文化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而在后期货币互换政策实施过程中,应该强调欧洲包容性改革体制,使中西方文化理念也能够得到包容性的融合。一方面,西方国家应该承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实际影响和内在价值,在保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及其他东方国家能够继续保持自身文化内涵,并建成具有东方特色的经济体制和制度;另一方面,东方国家也应该积极汲取西方国家发展中的优势,努力从其文化理念中,获取精华部分并运用到自身企业建设,真正实现东西方文化理念包容性的融合。

三、包容性改革与发展基础上货币互换给中国带来的风险

无论是包容性改革还是货币互换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差异性,在中国国内发展时,不能盲目引进欧洲包容性改革理论和货币互换政策,而是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特色,分析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而从包容性改革和货币互换给中国带来的风险角度看,主要包括经济调整政策的波动较为激烈、人民币升值兑换率下降,不仅扩大了外汇债务,还加大了经济套期保值的损失。

(一)促使经济调整政策的波动范围大

由于欧洲包容性改革理论与中国的实际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倘若没有将货币互换政策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互融合考虑,就很容易诱发货币互换政策给中国带来的风险,造成经济调整政策的波动进一步扩大。随着货币互换政策推广,国际借贷关系的双方对于经济调整政策的控制将更为灵活,会根据货币汇率的实际变化而作出调整,由于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是不稳定的,这直接导致了经济调整政策的波动范围也进一步加大[5]。倘若甲乙两个公司有着长期的经济借贷关系,为了缓解甲公司的经济金融危机,甲公司向乙公司借款一百万美元,偿还时却用人民币偿还,偿还金额受到美元与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二)造成人民币升值兑换率下降

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主要是根据国际市场内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而引起的波动。在原本的货币市场内,倘若人民币与美元之间,人民币升值10%,将导致同等值人民币可兑换美元的数量上升10%,人民币升值兑换率则为10%。而随着包容性理论下货币互换政策的不断推广,人民币升值兑换率会小于10%,直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兑换率的下降,将最终影响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变化只是局部范围内,当扩大到巨大数额时,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和货币风险也将进一步扩大,给中国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将是不容小觑的。

(三)扩大了外汇债务

包容性经济改革理论下所推广的货币互换政策,原本是为降低双方经济压力、避免金融危机而选取的特殊手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容易导致外汇债务有所扩大,将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实际发展,甚至会扰乱市场秩序,造成国家层面的重大风险。打个比方说,位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某个知名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被迫向海外大份额贷款,而在货币互换政策的指导下,企业对外贷款时问问缺乏危机意识,会贷相对较多的款项,进一步加大了外汇债务的数值和规模[6]。而在后期偿还过程中,却会因为资金周转的局限性只能偿还部分债务,其他债务会有所保留,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汇债务将进一步扩大,并陷入恶性循环中,不仅不利于该企业的后期发展,甚至会产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风险。

(四)加大了经济套期保值损失

套期保值作为降低经济损失的重要方式,已经得到中国国家政府和市场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通过现有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盈亏互补,真正降低市场上销售人员的经济风险。比方说,中国农民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其成本在一单位左右,销售时却只有0.8单位,这就造成了农民销售水稻时需要承担0.2单位的亏损,而当时的期货市场上,水稻的差价销售额却可以达到1.2单位,0.2单位的盈余就可以直接补给农民[7]。然而,在欧洲包容性经济改革理论下所实行的货币互换政策,却扰乱了经济套期保值的原有周期和规律,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套期保值损失,会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一定影响。

四、包容性改革基础上规避货币互换风险的对策

欧洲包容性改革论,能够基本缓解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而为了有效规避货币互换风险,其所能采取的对策主要有:扩大宏观经济政策的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层面对市场经济建设的监管,根据人民币与产业链之间的资本流通构建相应体系,从而真正完善货币互换流通市场的整体制度,并通过控制货币互换的规模,降低其对国家经济建设所带来的重大风险。

(一)加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投入力度

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使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的投入力度于固有基础上得到稳步提升,而相关质量也得到进一步保障。然而,由于时代建设的局限性,中国经济发展仍未能实现高度的全面化和一体化,受到地区性和差异性的限制,沿海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应该有所不同。沿海城市相对较为发达,为了规避货币互换的风险,往往可以优化已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对财务审计、货币调整等重要环节作出更进一步细致化处理;而与之相反的,内陆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相对落后,为了尽可能降低货币互换政策对内陆地区的经济冲击,往往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内陆地区尤其是内陆的乡村地区的财政拨款,使该地区受到货币风险时可以得到良好的缓冲或规避。

(二)构建人民币与产业链流通的资本体系

从目前发展角度看,人民币和产业链流通之间有着较为重要的资本互动,然而,由于制度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人民币和产业链流通之间,其资金资本的流动情况未能形成透明化处理,导致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在后期优化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构建人民币与产业链流通的资本体系,应该明确三条路径:①物质路径。这条路径侧重于加强人民币对产业链流通的物质支持,从资金角度进一步扩充产业链的实际规模,保证产业链建设能够有较为夯实的物质基础;②精神路径。产业链流通建设时不能一味地将人民币用作物质用途,更重要的是将其演化为精神产物,作用于产业链的后期优化建设;③综合路径:将物质和精神充分融合,真正促成人民币与产业链流通的资本体系得以构建[8]。

(三)加强和完善货币互换流通市场的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欧洲包容性改革论,能够在中国社会中得到良好的推广和传播,应该尽可能强化货币互换流通市场的相关制度,使制度的内容和内涵都能在固有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从内容角度讲,货币互换流通市场的制度应该参考西方国家,尤其是参考美国、英国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使该国家的优秀政策和精华制度能在中国得到良好应用[9]。而从内涵角度讲,中国不能盲目地依赖西方包容性货币互换政策,对于其中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真正强化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内外部交流,使经济政治交流可以演化为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中国体制改革,促成城乡建设达到新的顶峰和高潮。

(四)控制货币互换的规模

对于货币互换规模的控制,不能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众所周知,欧洲包容性改革论中明确强调了混合制经济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发展经济过程中,不能盲目的依赖国有经济,还应该在民营经济和私有经济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换句话说,为了尽可能避免货币风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通常需要在保证一定的政府职能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市场对货币互换规模的控制。一方面,以中国四大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应该时刻掌握国际货币的波动值并及时反馈给相应机构,促成货币互换规模的大致范围可得以获悉;另一方面,类似于统一集团、加多宝产业、宝洁集团这样的大型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货币互换的了解与认知,使商品的出口贸易能够真正控制好货币互换的规模,从而降低企业自身及对国家双面的风险[10]。

总之,为了进一步落实好欧洲包容性理论下的货币互换政策,通常需要作出两手准备:既要保证传统的政策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努力汲取其精华部分;还要促成新的货币政策能够融入到日常的经济建设中,使得新旧货币政策能真正作用于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资金往来。然而,现阶段的货币互换政策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在后期优化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努力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综合性理论与政策。

[参考文献]

[1]卫思宇.对话常修泽――包容性改革论探索[J].西部大开发,2014(6):30-47

[2]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49(1):32-39

[3]任保平.包容性增长的特征及其后改革时代中国的实践取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9-13

[4]郑杭生,陆益龙.开放、改革与包容性发展――大转型大流动时期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J].学海,2011,(6):76-80

[5]刘莉莎.货币互换在中国的应用及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6]李伟伟.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0

[7]王贤军.我国工商企业外汇风险与企业价值的分析及对策[D].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05

[8]王琛.浮动汇率制下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选择[J].上海金融,2006(6):70-72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8

《财经》记者明叔亮

或许过不了多久,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体育频道,将会出现一批来自市场化公司制作的节目。

7月16日,广电总局向各地广电局下发文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修改稿)》,其中明确规定,“除影视剧外,电视台从市场购买节目的比例,原则上每年不低于播出总量的30%”。

中央电视台是此次首批参与试点的传媒机构之一,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频道和中央电视台5套体育频道,又是首批参与试点频道。

除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文广、湖南卫视也将参与首批试点。7月20日下午,北京电视台在北京郊区召开会议,向台内高层口头传达了广电总局“制播分离”试点的精神。

上海和湖南两地行动更快,试点改制方案已经在最后敲定阶段。7月23日,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则上同意湖南广电集团关于制播分离改革方案的汇报。上海文广集团总裁黎瑞刚也向《财经》记者证实,上海文广的制播分离改革也将很快启动。

在“制播分离”这个略显陈旧的概念下,影响深远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开始上路。这将把电视剧、娱乐时尚等广播电视内容单独切分,从频道频率等公共资源以及新闻类、时政类内容中切分出来,使得电视剧、娱乐内容资产获得了参与市场化改革的机会。

“‘制播分离’是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借路“制播分离”

7月8日,广电系统各地厅局长齐聚哈尔滨,广电总局在此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推进“制播分离”的内容。一年前,在经过长时间调研后,广电总局“制播分离”研究的课题报告被送达各地广电局,明确提出实施“制播分离”的建议。

在哈尔滨会议后,《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下发到相关广电局。7月16日,《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修改稿)》(下称修改稿)也下发。

由于改革方案尚需得到决策层的批准,因此,各地广电局只是将两份文件宣读传阅,供局内高层领导讨论。但是,多位接近相关试点机构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距离最终文件下达的时间也不会太久,8月初应是合理的契机。

“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英国。上世纪80年代末,英国政府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BBC、itV等电视机构实行“委托制作”,并严格规定电视台从外部公司采购节目比例不得低于25%。

“制播分离”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末传至中国,一度呼声很高。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制播体系的变化,直接带来的是广电体制和机制的变革,这种变革只能缓步慢行。于是,“制播分离”在过去两年陷入沉寂。

经过数年讨论,“制播分离”的实质内容已超出最初的所谓节目制作与节目播出的关系,当下,更多地与文化体制改革相联。

7月16日下发的修改稿明确提出,实施“制播分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推进节目播出机制改革,改变单纯的自制自播模式。这是“制播分离”改革最基本的诉求,也是民营传媒机构渴盼许久的结果。

对于这场变革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制播分离”所带来的更大的动力,是可以让传统体制内所沉淀的数千亿元广电传媒核心资产进入市场化大门。这一部分资产一直规模庞大,增长稳定,但并不迅速。

在修改稿所提任务当中,四项任务其中三项谈及电台、电视台的改革,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建立台内事业产业分类运行管理的新模式”,以及“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

广电总局迫切希望能够将传统电视台资产迅速做大,具体步骤为:根据“先台内后社会”的原则,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业务通过转企改制,组建面向市场的节目制作经营公司,“条件成熟后再吸收社会资本组建由电台、电视台控股的节目公司”。

对于社会资本的进入,广电总局在其中专门指出,“要确保电台、电视台的控股权”。

广电总局还明确提出,电台、电视台要优先发展和壮大台属或台控股公司的制作经营实力和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重要的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商和供应商”,其后,“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

“全国试点”

这场改革,绝非生存危机逼迫下的无奈转折。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上海文广,或是湖南广电以及深圳广电,试点机构悉数为广电系统表现最为抢眼的广播电视媒体机构。显然,此次自上而下推动的“制播分离”试点,有超出经济利益的衡量。

7月8日,哈尔滨广电厅局长会议之后,《财经》记者听到将有12家试点机构的说法。修改稿并未提及具体的试点机构,只是称“‘制播分离’改革重点在中央、省级、副省级的部分电台、电视台进行”。

参与此次“制播分离”改革试点的一家传媒集团高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最终的试点将会面向全国范围展开,但参与试点仍需通过当地宣传部以及广电总局的审批。

在已经明确参与试点的媒体机构当中,中央电视台最为引人注目。2008年,中央电视台收入过百亿元,为国内传媒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霸主,参与试点的2套和5套,分别是经济新闻内容与体育内容,又算得上其中最为赚钱的频道。

上海文广集团总裁黎瑞刚向《财经》记者证实,上海文广的“制播分离”方案即将开始实施,方案已经修改了十几稿,目前尚待各方讨论通过。就在不久前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黎瑞刚表示,将会率先在国内完成整体转企和“制播分离”改革。

方案虽然有待最终批准,但已经渐露端倪。一个月之前,脱胎于时尚频道的星尚传媒集团正式宣布成立,未来将承担上海时尚频道等节目的内容运作与经营。在上海文广内部,类似星尚传媒这样的子公司还有数家,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第一财经公司。

湖南广电的改革方案,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设计。7月23日,湖南广电集团向湖南省委宣传部汇报,内容关于湖南广电集团内部推行“制播分离”改革的方案,原则上获得同意。

根据此前方案,湖南广播电视局之下,将成立湖南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公益等内容继续留在湖南广播电视台。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之下,包括了“天娱”“快乐购”等节目公司。

新方案与去年的方案没有太大变化,不同的是,原方案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下,还有一家名为“金鹰控股”的公司,新方案中,这一控股平台已经被取消。

相较而言,上海、湖南两地传媒集团在“制播分离”之前就已经布局多年,现在也是最先启动。据悉,在吸引外部投资方面,两家公司各有不同的核心资产已经相继取得进展。

民营传媒画饼

听闻30%的市场购买节目比例,欢乐传媒董事长董朝晖直言:有熬出头的感觉。

一度,民营传媒机构在电视栏目内容市场占据优势,光线传媒、欢乐传媒等民营公司迅速崛起。但是,在不对等的市场交易规则之下,民营传媒大有凋敝之势。

7月21日,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拿起手边的计算器,一遍遍地计算:北京电视台目前10套节目当中,来自市场采购的比例只有三四个小时,在30%的红线之下。在他看来,民营传媒机构尚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一比例的重新划分,也意味着中国700亿元电视广告收入大盘将重新分配。“如果拿出50%用于内容,总计有350亿元;其中20%左右用于新闻,电视剧拿走60亿元,余下一部分分给台控公司。”王长田眼前似乎出现一张非常诱人的大饼,“中国的民营制作公司们,可能马上将会坐收几十个亿的市场规模。”

王长田庞大的计划,早已经见诸报端多时――利用手中的内容制作资源,在众多城市电视台当中,形成一张具有光线传媒品牌的电视内容“联供网”。这一计划,他在2008年10月前后就透露给媒体,当时广电总局“制播分离”调研启动,并明确提出要“制播分离”。现在,是他实施“联供网”战略的最佳时机。

但是,要想顺利地从体制内分享几十亿元的收入,绝非易事。易凯资本Ceo王冉认为,随着“制播分离”的实施,也意味着为数不少的国有传媒机构要进入市场,与光线传媒等民营传媒企业进行竞争。

在通读《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试行意见》全文之后,也有民营传媒机构经营高层表示担心,“虽然有具体的比例,但内容限定并不具体,”比如,30%的内容是否包括重播的内容?午夜之后的“垃圾时段”播出是否也算?

此外,《试行意见》多次提及优先发展壮大转企改制后的台控公司,优先采购其生产的内容。光线传媒、欢乐传媒等民营机构能否获得公平待遇,仍是疑问。脱胎于电视台母体台控公司之间仍有一条未剪断的脐带,对于电视台高管和关键员工能否在节目制作公司里持股,《试行意见》中也没有限制性的条款。

控制与放开

谈及此次“制播分离”试点启动的原因,多位资深传媒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广电体系的改革近几年陷于停滞,不符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精神。从政府角度来说,占有巨大社会资源的广电体系体制和机制落后,整体发展的速度并不让人满意。即使在电台、电视台内部,面对互联网等新兴传播的竞争,也已经意识到必须有所改变。

在各级办台的思路之下,中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机构数量巨大。修改稿之中明确提及跨地区的合作,表示对于可经营性的资产,可以“按照市场规律,加快整合重组”,并鼓励播出机构开展跨地区合作,合办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率频道,联合开办节目公司。

但是,无论央视、北京电视台,还是湖南广电和上海文广,跨地域的发展仍旧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属地化管理的惯性之下,广电媒体之间的合作有时候会超出广电系统的权力范围。目前,邯郸广电正积极筹划与湖南广电集团合作,其中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是邯郸当地主要的党政领导。

此番“制播分离”试点,对于内容有着严格的限定。修改稿明确提出,所鼓励的是大众娱乐类和社会服务类节目进行“制播分离”的改革。

其中包括的内容,有广播剧、影视剧、动画、少儿、体育等不具有政治性、新闻敏感性的节目。但是,新闻类、时政访谈类、监督调查类节目,被严格排除在试点之外。而且,“制播分离”类节目的策划、采编、制作、审查、播出等环节,均由电视台自行承担,不得进行公司化、市场化运作,不得外包。电台、电视台也不得对外购买。

即使是娱乐类和社会服务类节目,广电总局也明确要求,电视台要有“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对宣传内容的编辑权、对各类节目的审查权和播出权”。

易凯资本Ceo王冉认为,目前来说,试点最大的意义,是让国有传媒机构获得进入资本市场的可能性,但并不能解决其改制路上的所有问题。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9

与2012年、2011年相比,今年国家在楼市调控政策出台方面显得非常低调。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日期临近,各种消息证明,国家并非忽视了楼市调控,而是更多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上。近日官方智库公布的一份“383”改革方案中讲到,未来改革将要进行“三大突破”,其中之一就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农村集体土地进入流转市场,改政府卖地为国有土地资产经营等一系列改革,这对于破解土地财政,解决小产权房问题都是重要的关节点。

此次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我们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我们也看到政府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长久存在问题的坚定信心和决心。相信在持续改革下,房地产泡沫将越挤越少,房地产行业将最终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正途上。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国内百城新建住宅均价连续16个月环比上升。同比升幅亦较上月扩大。在国庆长假期间,部分大城市楼市成交炽热,有形容指现今楼市再次进入“疯涨”阶段。

开发商花样百出提高楼价

虽然一线城市楼价被中央紧盯,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发商仍是花样百出以提高售价,以北京为例,一些新盘就通过收取精装费来提高售价。业内人士表示,以清水房捆绑精致装修价格的做法正在大行其道,精装费最高者收取近百万元,在不出台新调控政策的前提下,需求旺盛。新盘增加的额外费用也很快被买楼者消化。

究竟内地楼价会升到甚么程度,各人看法不同。不过,易居中国总裁丁祖昱指,因各城市房地产存量水平持续减少,不能跟上持续释放的市场需求,估计短期内楼价会持续上涨;但房产供不应求态势在四季度及明年会逐步改观,从而放缓明年房价的上升势头。

对于中长期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他认为,人口红利期结束将使未来房地产市场需求总规模逐渐减少。未来5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平稳期,之后可能出现局部调整。

土地税收体制成改革重点

对于炽热的楼市,管理层似乎没有大动作,不像以往一再出台调控措施来遏抑楼价。有分析认为,一向强调改革应着眼于“顶层设计”。即是不再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形式来整顿市场,而是从体制上着力,根本性地去解决问题。

分析认为。三中全会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改革力度之大将前所未见,其中包括金融自由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而涉及房地产领域的包括土地制度改革、房产税改革、地方税收改革等,这些改革都是要相互配合才能成功,这正是为何中央暂时对楼市按兵不动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针对房地产市场,土地制度改革将是重头戏。目前由政府主导的土地征管交易方式,是造成十年楼市调控无果,房价愈调愈高的重要原因。估计未来要取消各级政府的土地储备制度,国有土地、集体土地都作为市场主体直接入市交易,土地制度改革是房地产调控的釜底抽薪之举,是遏制高房价的治本之策。

更重要的是,这将改变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令房地产市场绑架经济的畸形现象。当然,要将土地出让这块肥肉从地方政府手中拿过来,必然会遇到很多阻力,绝对不容易,这要考验中央改革决心与能量。

征收房产税限购政策退出

其次,业界估计税收将在房地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房地产调控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双双提到“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因此,三中全会后征收房产税是必然之举,至于到时如何征收将会明朗化。

虽然,有不少言论指征收房产税对遏抑楼市作用有限,过重的征税又会引来民众强烈反弹。不过,征收房产税的作用并非要即时压低楼价,重点在形成长效机制,将行政手段色彩较浓的限购政策等退出。

再者,三中全会将形成新的基本住房制度体系,即:按照“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的框架思路,商品房市场主要以市场调解为主,主要是中高收入者的市场;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由政府提供帮助。政府将会把建设备类保障性住房作为长期工作抓紧抓好。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篇10

当代有一个时间界线。就行政体制改革来说是指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其标志是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成了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先驱。82年里根在美国上台后也大力推行行政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扩展开来,

1、当代行政体制改革有四个特点

(1)当代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普遍性、广泛性、激进性和前所未有性。普遍是指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卷入返个浪潮中。都在进行改革,这个改革是大刀阔斧进行的。即使行政管理体制运作很好的国家也在进行改革,如日本。广泛是指改革内容和改革的涉及面非常广泛。激进是指改革体现了根本的方向性弼整,所以也有人把当代的行政体制改革称为“政府重组”或“政府再造”。

(2)当代行政体制改革与以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改革的总方向上相反。以前的行政体制改革总方向是政府职能、责任的膨胀,随着这种膨胀政府规模也开始膨胀。而当代行政体制改革总方向却是政府的退缩和市场的回归。撒切尔称之为政府战线的全方位退却。里根在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时有两句名言:“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它本身才是问题”,“让政府不再骑在我们头上,让政府的手远离我们的钱包”。

(3)当代行政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塑造企业型政府,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特征。即不论什么形态的国家,不论什么倾向的党派、不论什么经济水平都在进行世界范围内趋同的改革,所有改革的方向都有些雷同,所有政党都有向右倾的转制趋势。比如英国工党过去讲求信奉共产主义、公有制,堀在的中已经没有了这一规定,布莱尔上台后撒切尔执政时期出售的国有企业全部都没有收回,而且还新卖了很多企业,目前正在研究邮政如何市场化,他的施政方针跟撒切尔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现在有人把布莱尔称为布撒切尔。

(4)当代行政体制改革处于特殊历史时期,因此意义非同一般。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是转型的标志。所以当代行政体制改革肩负的使命与过去的改革不同。过去的改革只是调整:当代除了调整还要探讨适应未来的管理体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当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因,也就是推动改革的力量

(1)当前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知识经济的出现、信息化社会的出现、全球化速度加剧,等等。各国为适应环境迎接挑战必须改变,必须使自己国家在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必须相应的修改国内原有的法律、行为方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在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要有竞争力,政府的管理必须跟上,如果政府没有提供好的环境,企业不可能得到发展。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从大学中途退学后只用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成功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了,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社会给他提供了这个环境,如果换在我国的环境下他就不可能取得那样大的成功了。所以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强国家竞争力,政府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此外在国际化的条件下,政府改革本身具有传播效应,所有的信息都实现了全球化,老百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可以很及时、准确的了解外国政府的管理动向,会根据外国政府的行为向本国政府提出相应的改革要求。而政治家们为了获得老百姓的支持电会有相同的改革意向。这些力量都能推动改革的进行。

(2)行政体制的国内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要求提高。用美国政府的话说:“老百姓希望政府工作得更好,花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有通过改革自身才能适应老百姓对政府日益提高的期望和要求。私营部门为了在高度竞争下求得生存,在管理和提供的服务上有非常大的改进,他们的改进与政府提供服务的不好形成对比,所以老百姓强烈要求政府进行改革。

(3)政府自身面临的困境迫使它采取改革措施,这是改革内在的主要动因。当代政府面临了三大危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信任危机。

财政危机尾指每国政府都感到入不敷出。所以有学者称当代改革为财政驱动的政府改革。老百姓越来越抵制政府的收费,“让政府的手远离我们的钱包”,在财政收入有限,支出又很大的情况下,政府只有以改革内部管理,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

管理危机本来可以通过强化对政府的管理来解决,但政府非常庞大,所以最难管理。全球最大的企业是通用公司,它的所有员工加起来才14万左右,可中国政府的工作人员有700万。要管理好这么庞大的人群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政府的目标也很多,公务员的身份具有两重性,既是领导者的下属也是他们的选民,领导者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以便在下次的选举中获胜,在对他们的管理上有时候会遇到两难境地。

由管理危机导致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不信任,从而引发了信任危机。

二、当代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指导理论新晨

当代行政体制改革有2个方向:第

一、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着眼于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的退却。这个方向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政府目前面临困难的原因在于管理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要退却,集中力量抓好重要的事情。第

二、政府内部管理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当代行政体制改革以公共选择及其相关理论和管理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

1、公共选择及其相关理论。探讨了政府在与市场的关系上应该怎么做,政府为什么应该退却

公共选择理论将理性经济人假设用到政治领域。过去人们都认为“无商不奸”,搞经济活动的人是自私自利的,而政府官员是公职,所以不是理性经济人。但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官员也是,并由此发展出了市场论和政治家行为动机理论。具体来说就是认为社会中存在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中进行服务、商品的交易,交易媒介是货币。在政治市场中交易的主体是政治家和选民,内容是权力和福利,媒介是选票。政治家通过管理国家给老百姓一些福利。以此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在两个市场上主体的行为目标是不同的。在经济市场上,作为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在有效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在政治市场中,政治家追求权力最大化,老百姓追求福利最大化。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政策有利于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