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0:19

区域规划目的篇1

关键词:多目标最优化;区域经济规划;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我国的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区域经济的规划是目前工作中的重点。将区域经济规划做好,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区域经济合理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规划解析

区域经济规划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对未来的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部署。区域经济规划是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部分体现,是结合了科技、经济和环境的整体形式。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首先要对区域调研,然后进行确定区域规划发展思路,然后指导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的科学分析、制定、评估和落实,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

区域经济规划的范围十分庞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一般规划的内容包括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已经对经济的分析等。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一致,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规划设置上有着较大的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一种就是传统的发展观念,把经济的发展认为是经济的增长,所以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定位于经济增长;另外一种看法是比较科学的发展观念,这种观念认为社会和人才是发展的主体,经济增长只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更多的人认可第二种观念。区域经济规划有三个目标。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增长。这些目标互相促进又彼此联系,互相扶助又彼此制约。比如很多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是经济增长又能够建设生态环境,所以在经济增长中要注意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区域的主导产业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因为这对区域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规划中,选择主导产业是核心环节。在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时,要考虑能够成为区域产业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主导产业还应该在区域分工中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强化区际间分工合作。区域内的主导产业要具有区域特色,能够在市场贸易中,发挥区域优势,取得较高利益。总体来说就是区域产业的产品应该是由良好的市场前景,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未来能够占有经济市场,有较高的积极效益,对区域的增长有强大的作用。

(三)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在主导产业确定以后,要对整体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区域的产业结构是组合了不同的产业,设计的产业较广,那么就需要对产业进行分类以及合理配置。所以在对区域经济进行规划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要详细分析区域内的产业结构问题、特点和现状,然后通过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政府政策等对影响区域产业配置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接着对产业间的联系进行优化组合,将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协调,下面就是按照要求指标,将生产要素同产业之间进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益,最后要注意优势产业的配置,增强产业结构在未来变化中的适应性。

三、区域经济规划遵循的原则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要对区域经济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必须遵守相适应的原则。

(一)以劳动分工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社会劳动分工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分工决定着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劳动地域分工是区际间客观存在的优势,各个区域间的劳动区域分工形成了产业结构。区域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区域间的优势比较、产业结构的配置以及主导产业选择。所以区域经济规划能够发展区域分工,形成专业化部门与综合性结合的产业机构体系,使区域间能够互相配合,彼此协调的有效分工,共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以区域特点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在区域经济规划中,要充分分析区域的特点,根据区域的特点进行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决策,否则就会影响区域的整体发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区域进行分析要从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区域内市场、人文、生产要素以及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第二是对区域内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区域特点的分析才能够制定出现实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

四、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就是针对一个需要决策的问题,有着多种决策的选择,并且所有的选择都能达到目标,不分主次,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数学函数模型,不同的函数变量,就会相应的产生不同的目标函数。在区域经济规划中,为了处理区域间的关系,加强共同协调发展,就必须根据科学的方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使区域经济规划决策更加科学。

(一)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对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市场情况以及区域历史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对针对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进行规划区域的数据统计,比如规划区域的生产要素,市场供给以及人口数量等。第三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对规划的决策进行分析,然后将具体问题简化。第四,根据对已经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数学公式,初步建立模型。第五,将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和对规划的决策进行比对分析,验证数字模型的准确性。

(二)最优化模型建立的原则。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建立需要几个原则,第一是要对规划区域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利用,促进规划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第二是在区域经济规划过程中,要把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建立最适合规划区域的数学模型。因为不同的规划区域有不同的特点,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同,素以要综合考虑全面因素,促使建成的数字模型能够与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一直。第三是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经济发展不影响生态环境,真正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对区域经济规划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配置以及优化,真正促进区域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录亮.多目标最优化方法与应用[D].济南大学,2009.

区域规划目的篇2

一、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概念

1、区域经济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对区域发展的研究之上的。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解决区域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即如何生产更多财富、提高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区域发展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要素转化为财富,需要有条件和途径,而政策、机制和环境,决定各类要素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大小。区域经济规划,是一组生产要素现在和未来在特定区域的配置或部署问题。它以现实的各类生产要素的组合为基础,根据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安排未来时期的要素如何组合、如何配置。区域经济规划所涉及的区域发展问题,是以当前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要素组合所进行的决策行动,但实施这种决策是未来的问题。如果这种未来是很长的一个时间,那就需要解决战略问题;如果是一个不长的时间,那就需要解决行动的方案问题。所以我们说,区域经济发展的范围和内涵决定了区域经济规划涉及的范围和内涵。

2、区域经济规划与区域产业布局的关系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产业布局是容易被混淆的两个概念,被混淆的原因是两者有许多共性。所以,我们需要对两者的相同性和相异性进行分析。自韦伯和杜能以来,产业的空间布局是以致富最小的生产成本为目的进行的,韦伯和杜能的区域模型,都是以运费最小为标准来选择最佳区位。则引入产业空间布局的利润最大化概念,并提出。现在区域经济学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产业或企业的问题,研究的中心是企业如何选择分布地点的问题。根据廖什的市场区位的模型,如果市场区的范围成为已知条件,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显然是结局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巩固这个市场区;第二,在这个市场区当中,如何增加更多的内容;第三,如何扩大这个市场区。我们的对策应当有两条:第一,加大对这个产业的各种要素投入;第二,提高这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我们还要解决三个具体问题:第一,在什么时间、投入多少、投入那类要素?第二,各类要素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什么样的地方组合?第三,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机制和什么指导思想去组合?显然,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区域经济规划中的任务。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

区域经济规划以区域为规划对象,其基本职能是从总体上进行综合协调,不同于行业规划、部门规划、专题规划。不仅要对经济、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等进行协调规划,而且要对条块之间、块块之间、区内区外之间进行协调规划。除此之外,还要对主要产业部门之间、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之间进行协调规划。不同层面形成的规划一般是单项规划。单项规划是综合规划的基础。它与综合规划相互联系,构成区域经济规划的体系。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广泛的。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的综合评价;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远景预测;国土开发整治的目标和任务;自然资源开发的规模、布局和步骤;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布局;交通、通讯、动力和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安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宏观经济效益估价;实施对策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方自日益扩大,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并日益区域化。在区域经济规划中,具有主导意义、关键性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主导产业结构配置、区域空间布局和调整等。

1、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区域经济规划的总目标是通过目标体系全面体现的。它主要包括三个目标,即经济增长方面的目标、社会进步方面的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之间,既存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面,也存在相互矛盾和制约的一面。比如,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为求得经济的高速增长,一般做法是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工业,要提高投资利用率,就限制了劳动就业的增加。反过来,增加就业,劳动力多了,平均每个劳动力的固定资产减少,劳动生产率相应下降,经济增长就受到限制和影响。再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如果注意到了二者协调发展,经济增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如果忽视了生态环境,只顾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反而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2、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关系到区域经济优势的发挥、产业结构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格局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区域经济规划内容的中心环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看其职能是否起到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应是区域产业结构的中心,能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应在全国区域分工中占有优势,具有区际意义,能起到强化区际分工与合作的作用。而不应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即所谓的“瓶颈”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选择,更不能把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小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一定是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能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能够在区际贸易取得比较利益的产业。具体地说,其产业的产品收入需求弹性要大,市场前景更好;经济效益要好,市场占有率要高;产业关联性强,连续效应要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率要高,在产业中波及效果要大。对这些方面通过量化指标综合分析,然后再确定主导产业,就会更准确。

3、产业结构的配置主导产业确定之后,接着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这也是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结构若干个产业的结合,它涉及产业的分类、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志以及如何配置等问题。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时,必须注意如下问题:首先对本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影响和决定本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除了经济因素外,还要对社会、环境、政策等的因素进行分析。产业之间的联系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主要注意主导产业的合理规模,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以及其它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时序上的衔接与协调。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要与本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要把重点放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上,通过优化配置提高产业结构的效益。

4、区域空间布局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是把生产要素按部门配置,并把它们组合起来,部门间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而区域空间布局是把生产要素按地域空间配置,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地区间按比例协调发展。区域空间布局主要是通过生产力的布局协调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促进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在安排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区域空间布局框架。在规划期内区域开发建设的方向、重点产业基本轮廓等予以确定,以便作为项目选点和生产布局的宏观依据。在区域空间投资上,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要正确处理投资重点地区与非投资重点地区的关系,既要从总体上把握投资效果,又不使区域内各地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从区域全局上对主导企业和相关企业的区位选择、各建设项目的规模配套和建设时序进行协调安排。共同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以及有利的环境,对工业企业或工业集团可采用成组布局或综合布局形式。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布局要按照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进行不同层次和等级的城镇体系建设布局,使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地域与其相适应,更好的发挥城镇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规划目的篇3

关键词:路线图;规划方法;区域规划

abstract:thisarticleexplainedthebasicconcepts,charactristicsandtheproblemswefacedinregionalplanning.italsogivesaninsightoftheroadmapbygivingitsgoalsandintensions.Basedonthesetheoraticfacts.thisarticleusedroadmaptooptimizeregionalplanning.

Keywords:roadmap;planningstrategy;regional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随着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竞争给每个地区带来了同样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作为市场主导作用逐渐被宏观调控作用所代替。区域规划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吴良鏞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近几年来,针对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也广泛展开,如何利用科学的规划方法、技术手段和数学模型为区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是区域规划理论界的主要研究方向。路线图作为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最早被应用于推进行业技术发展和变革,本世纪以后被广泛应用到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规划中。

2.区域规划的概述

2.1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

区域规划最早又称为国土规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区域规划通过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及产业之间、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利益冲突,达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和配置人、财、物、自然力等资源的目的。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根本区别在于城市规划是直接安排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而区域规划通过协调和控制以推进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

2.2当前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国内区域规划近几年发展迅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原城市群规划、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等一系列区域规划相继出台。但由于现有的区域规划理论、认识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的一些区域规划还存在薄弱的地方:

(1)静态定性分析较多,动态定量分析较少

(2)物质建设规划偏重,综合发展规划偏轻

(3)终极目标设置较多,阶段实施目标较少

(4)概念规划内容偏重,过程实施内容较轻

3.路线图规划方法的内涵

3.1路线图的概念

路线图是一种先进的规划方法和管理工具,主要用于对现实起点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关键事项、时间进程以及资源配置进行科学设计和控制,主要采取图表的方式进行形象表达,其要义是围绕目标任务,强调需求牵引,选择发展路径,明确时间节点,对建设发展做出科学规划。

3.2路线图规划方法的理念

一是明确的需求牵引:路线图以各种需求为动因,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项目设置都必须以满足量化的需求为标准。

二是明晰的前景预测:路线图通过规范的方法和程序,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历史资料,科学地预测未来,前瞻性地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三是优化的路径设计:路线图综合考虑现状、目标、技术、资源等多种因素,设计出事物发展的方向、过程和时间节点,并动态优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3.3路线图技术手段

路线图规划方法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制定路线图过程中通常要运用许多技术手段。比如:在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会用到信息分析法(调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法);在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时会用到头脑风暴法或者情景分析法;在确定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时会用到需求分析法;在优化发展路径时会用到层次分析法。

4.路线图规划理念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4.1评价区域发展现状、挖掘区域发展优势

区域规划首先要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可行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评价,辨识区域自然系统、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历史现状。表格型路线图运用表格来表示事物发展的标准、进程和路径。在某些情况下整个路线图或路线图中的各个层次都可以采用表格来表示,这种类型的路线图尤其适合于目标、特性或绩效容易量化的领域。利用表格型路线图可以对区域发展基础进行系统的、形象的、直观的分析(如图1),以挖掘区域发展优势和潜力,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4.2决策区域发展方向、预测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规划要描出未来区域发展的蓝图,指明区域发展的目标和路线,给人们以鼓舞。路线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管理工具,同样具有战略管理功能,能够为国家、政府和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路线图中的鱼骨图也较因果关系图。它将影响问题特性的因素按相互关联性整理成层次分民、条理清晰的特性要因图,并标出主要因素的图形。利用鱼骨图可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如图2),决策区域发展方向。

多层次路线图将多种要素综合起来,设置多个层次,包括若干总层次和分层次、子层次或者亚层次。这种路线图可以用来研究每个层次内部的演变以及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关系,它有助于促进多个层次之间的融合。利用多层次路线图可以绘制区域规划不同层次发展进程图(图3),借助情景分析法等技术手段可以科学预测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4.3量化区域发展指标、确立发展阶段目标。

区域规划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发展三个方面可归纳总结出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增长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人口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科技教育指标、资源利用指标、环境发展指标10个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还可继续细化形成更具体的二级指标。这些指标体系是量化区域发展能力需求的基础,如何形象化的分析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对于传统规范方法来讲是比较困难的。路线图规划方法通常采用雷达图来综合描述能力需求指标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指标首先要对其进行指标量纲的统一化,通常采取以远期目标为参照基准,利用现状或阶段目标数据与参照基准进行比对形成百分比。指标量纲统一后,可将指标体系绘制在雷达图上,通过雷达图可清楚地看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所在。为确定发展方向提供辅助决策。

4.4.整合区域发展资源、梳理重大建设项目

路线图按照时间序列给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实现时间、资源保障等,可以按照战略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对未来风险、现有资源、发展目标、经费投入等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合理布局地区生产力、协调发展各项建设事业,以确定区域内各部分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梳理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比如,影响城市圈形成的城际轨道交通。

4.5.实施发展过程控制、优化区域发展进程

路线图根据发展现状来预测发展目标,依据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来确定实现目标的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阶段目标和重大任务。因此路线图具有很强的路径性、里程碑性、可操作性。从而具有战略实施、项目开发、系统整合等实施过程中的综合控制功能。路线图在实施过程中依据阶段目标对路线图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实时调整路线图。区域规划可借鉴路线图的动态更新理念,设置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根据区域规划的阶段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路径。

5.结束语

区域规划是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规划,需要利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和控制区域发展的作用。路线图作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规划方法,规划过程中始终吸纳了很多科学的分析方法,除了应用于技术开发等微观层次规划以外,还广泛应用于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规划等宏观层次的规划。区域规划作为一个地区发展规划也可借鉴路线图的规划理念。

参考文献

[1]余颖,唐劲峰.城乡总体规划.重庆特色的区域规划.规划师,2008年4期.

[2]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地理学报,1999年9月第54卷第5期.

区域规划目的篇4

一、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规划对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研究有待加强

各相关规划均强调自身发展,缺乏区域统筹发展意识,从而未能形成统一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使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大型建设项目对发展空间进行相互争夺。长期以来重行业发展规划、轻空间管制规划,而行业规划的核心又是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就项目论项目,往往容易忽视对区域土地承载力的评价和土地利用布局的区域统筹,使部分建设用地单元在一种非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扩展,造成一些建设用地无谓的内耗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给土地资源保护等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或浪费。

2、相关专业、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衔接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规划的关系并未理顺,导致各种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生态退耕等相关规划在土地利用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不够,严重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作用。

3、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指标而轻分区管制

我国首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注重于规划指标的平衡,最终变成各用地部门规划的拼盘。既不能体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又做不到对微观土地利用的合理控制,实施的效果不甚理想。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以无所不包的总量控制指标为基本内容,其基本出发点仍然是试图用单一的控制指标作为计划手段包揽全部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依然被视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具体化,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后变成了控制指标的层层分解。

4、统筹区域的管控措施不够细致

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统筹区域上的特性,就是要强化规划指标和措施分解到具体的地域空间,这样才能使得规划指标和措施可操作、可核查、可追究。但是,相关规划中关于统筹区域的管控措施,大都只落实到县、乡镇一级的行政区范围上,还没有精确地落实到具体地域空间上,管控目标一般也是非量化的,这样必然使得总量上的管控指标最终难以实现,规划内容可操作性不强。

二、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管控原则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是各级政府依法对下级政府行使土地管理行政职能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科学地开发、利用、保护、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用地条件。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应采取以下管控原则:

1.在充分考虑各区域对各类土地需求的前提下,体现调控指标对各类用地计划性供给的特性,体现以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的特性。

2.将耕地资源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耕地占用与开发、复垦、整理相挂钩,尽可能避免耕地总量的减少。

3.充分考虑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考虑土地利用的延续性和不可逆性。

4.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

5.与区域内“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相配合,体现其空间战略布局的思路和要求。

三、重视区域土地利用的薄弱环节

目前各级政府为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对辖区内建设区域的规划都比较重视,而对于农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地方政府无论从专项规划还是资金投入上都不太重视,是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薄弱环节。

1、农田保护区

农田保护区域是保护耕地资源和未来发展的安全保证区域。因此,根据区域的特点要发展都市农业、现代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园艺农业。该区域的基本要求是:(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基本农田,耕地比例不断提高,不得擅自转变用途;(2)划定的基本农田的规模和质量在规划期内保持不变。

农田保护区域应遵循以下管控措施:(1)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不允许在区内进行镇、村、开发区、工业小区建设;(2)不得安排新建非农建设项目;(3)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尽可能避开本区,特殊情况需占用区内耕地的,应尽量少占地且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4)现有其他各类非农建筑物、构筑物不得改建或扩建,并鼓励其搬迁;(5)废弃拆迁建筑物、构筑物所占用土地应及时复垦;(6)增加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资金投入。

2、生态保护区

区域内的原生态山林,湖泊、河流等水资源及周边保护范围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该区域作为应主要的生态腹地、生态建设区和应急水源地,是必须进行保护的生态单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区域土地利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遵照以下管控措施:(1)禁止在区内进行挖沙、取土、破坏自然地貌的活动;(2)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允许从事现状用地的生态旅游业;(3)不允许在区内及保护地带进行污染、破坏或者危害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建设。

四、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建议

1、根据“三集中一调整”的原则,在建设用地相对集中的同时,基本农田也应相对集中;以有利于保护、有利于耕作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为目标,适当打破行政界线,不搞保护任务平均分配,合理确定基本农田重点保护片区的范围、质量和总规模。

2、各项规划指标均应落实到片区一级,每个片区均属于地域分区而不属于功能分区;每个片区具体范围均应以地理空间坐标形式具体界定下来,不受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同时建立相应的电子地籍档案;每个片区的规划指标中还应包括资源密度、经济密度的指标,使得有关管理部门今后在按此规划批地时有据可依。

3、尽快建立土地利用地理信息动态系统,动态化地反映土地利用的变更情况。地理信息系统将为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公众、土地需求方或使用方、新闻媒体等在内的各方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监督、监管、沟通和参与的平台;使土地管理部门能够实时跟踪、掌控各区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管理和调控,从根本上改进土地利用监管的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区域规划目的篇5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区域规划转型

陆大道院士曾指出,经济地理学是“实践任务带动学科发展”一门应用性学科,能否参与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决定该学科的兴衰,关系该学科命运。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主要实践对象。进入新世纪,区域规划运行所植根社会、经济、体制等区域背景发生了巨大变迁,新的区域问题不断出现,并由此推动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必然对经济地理学及其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国内主流经济地理学本科教材,部分教材内容已难以适应区域规划转型的实践需求,甚至部分理论体系与区域规划转型内涵相抵触,如果不加选择地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到规划实践中,可能“误导”规划,并会给未来区域发展带来更大、更尖锐的矛盾。鉴于此,本文在解析区域规划转型内涵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探讨。

1区域规划转型内涵

芒福德(L.memford)认为,真正影响规划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区域发展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区域规划的理念、属性和目标随之变化,由此带来了区域规划的全面转型。

1.1规划理念转向:由不均衡发展走向相对均衡发展:从空间的角度,区域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不均衡和均衡两种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历史的语境。在资本、技术和人才极度匮乏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从贫穷、落后中突围出来,运用不均衡发展战略,给一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让其先富起来的方针,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而且符合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至上世纪末,在中央政府大量支持下,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实现了率先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某种程度上,沿海优先发展是建立在国家赋予其种种“特权”,并以牺牲中西部发展权为代价的基础上实现了。进入1990年代,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不断成长,三大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越来越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城乡差距迅速拉大。如任由这种不平衡发展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违背了不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共同富裕”,而且可能危及社会和政治稳定。近年,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向,即从局部区域优先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向,由“效率至上”逐步向注重社会公平(包括区域发展公平)演进。区域规划以解决区域重大问题为己任。区域发展战略转向要求区域规划理念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向。

1.2规划属性转向:由“技术工具”走向区域公共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1930年代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规划,还是20世纪末欧洲空间规划(eSDp),尽管区域规划的范围、类型、具体目标和内容千差万别,但几乎都是针对特定地区空间发展所面临重大问题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区域规划已不再以提供确切的蓝图等技术手段为主要目标,而是注重空间规划与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的集成,注重规划与区域其他治理手段一起共同引导和控制区域发展和建设。在中国,伴随多元社会和利益博弈常态化的出现,区域规划以摆脱以往“生产力布局”等技术角色,向区域公共政策层面转向。对此,张京祥指出,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增强旨在更好地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维护与协调区域公共利益,通过强制性或引导性的政策对区域内的社会公共资源、利益进行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1.3规划目标转向:由“经济增长”走向“3e”综合平衡: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殊时代下,促进经济增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在此历史时期,区域规划为“经济建设”服务存在广泛的社会共识,“效率至上”的区域规划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一面。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不断拉大,空间公平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人与自然之间张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彰显。趋于不断激化的空间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消解了“效率至上”的规划价值体系和规划目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涵是强调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优化的“3e”(economy,equityandenvironment)综合平衡。国内著名区域规划专家胡序威先生指出,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地区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协调,还包括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协调。伴随着区域发展理念、规划理念的转变,区域规划目标也由“经济增长”逐步向“3e”综合平衡转向,空间发展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2部分教学内容与区域规划转型不相容性

区域规划目的篇6

北部湾区域是我国自批准实施区域行政规划以来唯一被明确赋予“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功能的区域,也是2011年6月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来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理念的区域。其区域行政规划内容融合了“新区域主义”关于区域功能整合、区域网络化治理、区域制度创新等诸多理念。但从当前北部湾区域实践来看,区域行政规划机制的效果并不理想,诸多问题需从法制层面探寻其根源。

(一)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缺乏法律的指引按照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行政机关实施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授权,否则,其合法性将受到质疑。法律保留原则的本义旨在维持法律规范效力,避免行政权侵犯立法权,同时也在于限制行政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法律保留原则强调区域行政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有法律的授权,但现实情况却是区域行政规划缺乏宪法和法律上的授权依据。迄今为止,宪法及相关法律文件还没有具体条款指引区域行政规划。我国虽然制定了《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的编制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区域规划作为空间整体规划,涉及不同行政主体间的利益与矛盾,而分散的立法使得区域行政规划程序、管理体制以及法律责任与救济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循,显然不能达到协调这些利益的功用。可以看出,整个区域行政规划缺少一部统一的区域规划基本法的指导和规制。因此现行法律框架下的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是“缺乏法律明确规定的、不具有法律地位、也没有法律规定的编制程序、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的规划类型”[6]。区域行政规划实施中出现的诸如制定和修改随意性大、透明度低、权威性不强、实施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都与此相关。从广西地方立法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条例》已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决定,成立了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但条例和决定将调整的重点放在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的管理方面,回避了北部湾区域内不同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规划利益冲突问题,没有厘清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的制定主体、内容、与上位法的衔接等问题。

(二)区域行政规划协作机制薄弱区域行政主体之间存在竞争和冲突,不同行政主体对规划目标、具体任务、实施方法和措施等会存在分歧或争议。对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来说,法制化的欠缺仍然是其最大的束缚。协作机制、协作的组织形式、协作的效力、协作纠纷等,都没有正式的法律制度安排。从现有的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文本来看,所有文本几乎都会涉及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重经济轻法律的内容属性更易造成规划本身权威低下和效力不足。根据国外的区域行政规划立法与区域行政规划实践,区域行政规划调整的对象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需要区域政府之间协同的问题而不是经济发展本身,区域行政规划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而尤以后两者为主。[7]而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恰恰在区域行政主体急需协商的公共事务方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此外,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间主体关系错乱,行政主体独立性建构不良。现行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制定主体的多元化造成区域行政规划间衔接协调性差及内容相互冲突。以北部湾港口规划为例,《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总体规划》《北部湾港货运通道规划》《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等港口类规划就存在职能交叉重复、编制主体缺乏有效沟通、衔接不良等问题。[8]这样,一旦遇到区域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纠葛,区域行政规划的实施就会陷入困境。我们应从主体间性理论上解决行政主体困境。“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亦可译作“主体际性”,指的是多元主体在平等的同一语境中实现相互联系、彼此共存和交往互动。主体间性重视规则和理性,将主客体关系替换成了主体间关系,实现从“主体-客体-主体”到“主体-主体”的角色换位,在诚实、互信、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交往理性。[9]主体间性可在法治秩序下构造良性的多元行政主体环境,是加强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主体间协作的良好途径。

(三)区域行政规划公众参与程序的缺位地方治理具有多层次治理(multi-levelgover-nance)特征,它强调地方治理的参与者是多元的,“地方治理过程是一种多元利害关系人的情节建构,即地方公共问题不可能再由唯一的政府当局来解决”[10]。区域行政规划的编制涉及区域重大利益的调整,其利益相关主体应该享有参与权。近年来,我国虽在一些区域行政规划制定过程中采取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听取公民和专家的意见,但绝大部分区域行政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基本上是在行政机关内部封闭运作,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仍然有限,不可避免存在着民主参与程序的形式化问题。实践中真正左右行政规划制定的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决策者和职能部门。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规划》就是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广西发改委委托清华大学研究,国家发改委对规划内容给予具体指导,规划在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正式汇报后,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而产生的。因此目前大部分区域行政规划往往成为地方争取政策资源的一种手段。政府基本上决定了公众是否参与、参与的程度与程序等,这种参与往往成为一种象征性参与。此外,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地方利益间和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利益诉求难以平衡,区域行政规划尚且难得各地政府的广泛认同,更不用说得到公众的关注和信任。区域行政规划缺少民主参与导致规划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实施后可能会浪费大量资源。

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

在当代,区域行政规划已从原来单纯的技术性活动转化为协调区域冲突、约束区域政府行为和强调行政主体间协商的重要行政机制。如何建立起区域行政规划的法律保障机制是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完善相关法律为区域行政规划设定边界从西方发达国家区域行政规划法制建设的经验看,区域行政规划必须保持整体协调。上下级区域规划之间、同级的区域规划之间应相互配合。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空间规划的国家之一。1965年,联邦会议通过了《区域规划法》,保证了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德国各州都颁布了相应的空间规划法。德国的空间规划分为四级规划,即联邦级、州级、地区级、乡镇级。“这四个层级的规划又是在相应的法律基础上展开的,构成了严密的法律体系以及相互协调的规划体制和运作实施机制。”[11]我国应该借鉴德国的经验,建立起包括宪法、区域行政规划基本法、地方区域行政规划条例在内的综合区域行政规划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宪法中只有行政区域的划分,我们应在其中加入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行政规划的相关内容。《立法法》也要明确区域行政规划的法律地位及其效力范围。此外,我们要制定一部诸如名为《区域行政规划法》的基本单行法。统一的区域行政规划法应该确立区域行政规划的依法规划、科学规划、利益平衡等基本原则,设定区域行政规划的内容条款,设置区域行政规划中的听证、公众参与等程序,完善相关的法律责任、监督和救济制度。广西可以制定省级区域行政规划条例来解决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该条例虽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制定后可根据需要再颁布与之配套的规章,形成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的法规体系,协调北部湾跨行政区划的发展。在北部湾的地方政府当中,南宁拥有地方立法权和规章制定权,其他北部湾城市主体则拥有规范性文件制定权。北部湾区域地方政府可通过地方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将北部湾区域规划的内容转化为法律上的职权与职责、权利与义务,为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区域行政规划的内容应强化政府间协调机制现代“复合行政”的新理念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果不转变政府职能,只能在解决旧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基础上,滋生出新一轮更加激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冲突;只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依赖不同行政区、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民主协商,扩大非政府组织参与,形成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才能推动而不是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12]行政法的传统行政主体理论也开始拓展,认可多元行政利益。地方政府作为行政主体享有自己独立的行政利益,包括经济上的利益和对管理权的自主选择。将行政主体界定为行政上的利益主体是对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回应,经济的多元化必然带来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多元的社会利益要求行政的多元与之相适应。[13]由于区域行政规划跨越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划,存在多层级政府主体以及各主体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多层级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处于一个网状的组织机构中,它们对区域行政规划的目标、利益诉求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地以“命令与服从”的行为模式去推动区域规划的实施。因此,区域行政规划制定的内容必须强化政府间的协商。德国主要通过区域政府规划会议的方式来协调,日本则成立大都市圈整备委员会负责大都市圈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各部门之间利益。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可以参考这些做法,制定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由北部湾有关区域政府和部门共同参加,协商处理区域行政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规划还应对区域行政规划主体的权利义务、区域政府间规划纠纷的处理机制、规划监督制度作出详尽规定,确保区域行政规划在区域内得以充分落实。通过平等协商谈判达成的方案是双方共同商议的结果,容易被各方接受。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由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北部湾区域地方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分解落实到自己编制的行政区规划之中,以此来衔接不同层级之间的规划,避免行政规划之间的冲突。如《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可以分解细化,明确北部湾区域地方政府各自的任务与责任。

区域规划目的篇7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高潮,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

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区域规划目的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城镇体系;规划;建设

abstract:alongwiththemarketeconomyinourcountry'srapiddevelopment,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fe.Betweenthecityandthecity,cityandbetweentheregionareincreasinglylinked,urbansystemtostudymoreandmore,combiningwiththeirownworkexperienceonurbanplanningsystemconstruction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inurbansystemplanningandconstructionhopeinaccordancewiththeneedsof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developmentandprogress.

Keywords:marketeconomy;Urbansystem;planning;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或—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城镇体系规划的建设建议

2.1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2.1.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1.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2.1.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要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

2.2.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2.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2.2.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2.2.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2.2.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2.3要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对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陛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同时注意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2.4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雾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2.5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3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深入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促进我国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亭,何深静,魏立华.论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框架的新走向.《城市规划》,2008,3.

[2]耿纯,陈巧凤.浅议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安蕾,张沛.城镇体系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10,18.

区域规划目的篇9

关键词:环境规划;体系;构建;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16104

1引言

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是指由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时序和不同种类的环境保护规划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交错系统。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开展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发展与完善,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渐成雏形。纵向看,环境规划编制体系基本依照我国的行政层级进行分级,包括部级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三个层次;从横向看,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可分为污染控制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其中污染控制规划又根据环境要素分类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分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和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等。

与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相比,我国开展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历史较短,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还很不健全。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

2相关规划体系现状分析

2.1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体系主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这些规划构成完整的规划体系,相互间既有联系,又有补充,从大到小,从战略到具体,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1)。

2.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部级的国土规划和地方级别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种。规划体系比较简单,但国家制定原则,进行总量控制,地方级必须落实总量指标。

2.3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目前还没有形成体系,与相关规划联系不多,特别缺少总体层面规划,制约了其他规划体系上的衔接(图3)。

3环境规划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我国的环境规划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环境规划各层次间缺乏有效衔接

在环境规划编制的协调体系中很少融入自下而上的各级政府与国家间的磋商环节,在时间上地方与国家环境规划也存在诸多不衔接的地方\[1\]。由于环境规划内容交叉、分工不明确,导致落实到各级政府的规划种类较多,因此很难保障各项规划得到有效落实。不同层次、类型的环境规划间效力界定不清,缺乏相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国家与地方在规划目标和工作重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家考核的部分指标在各省规划中无直接对应的指标项,即使完成省内的环境规划指标,也难以保证国家环境规划目标的实现,体现不了规划的战略导向性。

3.2缺少中长期基础性规划

环境规划跨行业、综合性强以及环境保护部门调控手段之间的不对称性,使中长期基础性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一直滞后\[2\]。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每五年制定一次的环境保护规划为总体规划,一般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环境保护工作缺少中长期的战略方针和目标指导,而且往往受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变化和政府任期的影响,难以保障规划的连续性,规划制定和执行容易取决于“长官”意志。同时,规划以中短期的污染防治为主,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还处在污染控制和管理阶段,对长期性的环境改善和人体健康缺少关注。

3.3直接控制性和空间性不强

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保护规划属于需求型规划,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直接调控能力不强。规划内容重污染治理,轻经济和政策引导,“防”与“引”相结合的多元化经济调控手段还没有很好地得到应用。此外,我国环境保护规划还没有实现区域分类指导、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和环境保护措施空间最优设置,规划的空间调控性差\[3\]。

4环境规划体系的建立

4.1体系框架

为了提高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确定一套合理、完整、科学的规划体系。借鉴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功经验,笔者初步设想了环境规划层级与实施体系,该体系由“环境战略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四个层次构成(图4),其中前三个层次为规划层面,第四个层次为规划的落实层面。各层次共同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使环境规划工作有效切实开展。

图4环境规划层级与实施体系第一层次――环境战略规划:包括国家和省(自治区)的环境保护战略规划、五年规划、区域环境规划、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跨省和区域的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

第二层次――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市级层面编制的环境规划和近期规划,由专项规划和专题规划组成。

第三层次――环境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其中环境功能区划包括大气、水、噪声、海洋等环境功能区划和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划;规划环评是对环境保护部门以外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城市规划环评、经济发展规划环评、经济区规划环评和港口规划环评等。

第四层次――项目环评:是对单个建设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

在由“环境战略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功能区划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构成的四级环境规划体系中,所有规划层级都是依据关系,不同规划具有各自的规划重点与功能。总体规划要依据和贯彻战略规划进行编制,功能区划要贯彻总体规划的思想,规划环评要依据总体规划、功能区划进行评价,所有规划、区划、环评都是项目环评的依据,项目环评则是建设项目环境行政许可的依据。

4.2体系内容及功能

4.2.1环境战略规划

环境战略规划一般由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是对规划区域或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进行长期的、综合的研究和论证,提出该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框架和引导战略,规划期限不确定,可长可短。它关注的是宏观性、全局性、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重大问题,强调规划要在各区域、流域各自特殊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反映出不同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特色。

环境战略规划属于统领性的宏观战略规划,是下一级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纲领,应不断强化其战略地位,其所提出的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宏观框架和引导战略,成为区域环境控制和空间布局的刚性依据,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和规定性作用。战略规划确定了宏观发展方向和目标之后,所有其他下一级规划都必须依据其确定基本的宏观导向。

4.2.2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属市级层面规划,是城市人民政府以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优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确保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所作出的战略部署。它是从一体化角度,研究城市的环境功能区划、红线空间、环境容量和生态总体布局形态等,制定出战略性的、能够指导与控制城市环境保护发展和建设的蓝图。总体规划是依据战略规划制定的,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时间的先导性、空间的可控性、决策的综合性等特征,须在重大问题上与战略规划保持一致。总体规划的编制时限一般15~20年,其近期规划为5年\[4\],该体系由专项规划和专题规划两个方面构成\[5\]。

(1)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由上一级政府审批,对一定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起总体控制作用,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时空的先导性、空间的可控性和决策的综合性。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侧重于提出发展布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质量、排污总量、环境建设与管理等战略性指标,确定环境整治和保护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

(2)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对各类环境要素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做出进一步规划安排,为专题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按环境要素种类将专项规划划分为大气环境规划、水环境规划、声环境规划、固体废物处置规划、核与辐射污染控制规划、自然生态保护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环境风险防范规划、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等。

专项规划属于实施型规划,重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做到落实定位。专项规划需细化社会经济活动在单位空间上允许的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以维持环境单元区域性生态稳定、完整,以约束性指标将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限制在影响最少的空间内;系统提出在各种可能的发展情景下,为达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的最佳污染物消减工程体系,确定重点项目的类型、时序、规模和范围。

(3)专题规划。专题规划是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下,针对污染控制、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的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专题规划可分为污染防治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保护区规划等。

专题规划也属于实施型规划,为达成专题所设置的目标,要求对特定专题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以各要素的专项规划为依据,做到落实定位。专题规划各层级都可以编制,是根据一项环境要素的控制治理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纲领,专题规划是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总体规划的总原则下,对各类环境要素的布局和规划管理要求做出进一步规划安排,为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提供依据。

4.2.3功能区划与规划环评

(1)功能区划。功能区划一般由省或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和审批,包括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是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控制红线的直观表现。

环境功能区划:是科学确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是正确实施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评价的基础。在制定区划时,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确因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降低现状功能时,应论证降低要求是否影响该区域未来环境质量提高要求,并做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必要性说明。为实现环境功能区保护目标,区划应与产业布局、工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污染源管理等相结合,将区域点源与面污染源控制方案、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与环境功能区目标的可达性相结合,使环境功能区的划分与总体规划等相协调。划分方案应实用可行,有利于强化目标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本行政区域内管理得力,相邻行政区监督有效。

生态功能区划: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研究和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2)规划环评。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规划环评在规划方案的形成阶段就参与其中,及早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改善规划方案,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发展的源头上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根治环境。

功能区划与规划环评往往具有法规和图件体系支撑,从而将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的思想通过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的手段渗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同时也指导下一级项目环评的具体编制。

4.2.4项目环评

项目环评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行政审批程序。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评含于区域规划环评范围内,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也必须控制在区域规划环评下达的指标内。项目环评是指对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估计,提出应对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的评价过程。项目环评一般是对单个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面和评价范围都较小,作为一项预测性和参考性的环境管理手段,在提高决策质量方面被广泛接受。

参考文献:

[1]董伟,张勇,张令,等.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6):783~784.

[2]包存宽,何佳,周影烈,等.环境规划体系创新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1100~1106.

[3]芦晓燕,罗胜,马民涛.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1(4):37~40.

区域规划目的篇10

【关键词】:区域铁路网;规划;趋势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更高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命脉,铁路运输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建设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然而,我国的铁路发展的设计、建设和发展长期都是在一种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受规划理论体系的制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才从真正意义上的开始。2004年编制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批复铁路行业关于全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依据。

1区域铁路规划发展历史及规划目的

1.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

我国铁路行业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建设论证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初结束,在对项目建设的论证过程中,忽略了对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布局设计和考虑,同时,对于建设区域铁路网规划也缺乏足够的指导。

第二阶段:从90年代初开始,到中后期结束。一些省市等开始进行区域铁路网规划的设计和研究,根本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但是由于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匮乏,在对区域铁路网规划时,主要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作为辅助手段。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和理论支持的不足,使得发展很缓慢,并且实施性比较差。

第三阶段:从2000年以后,考虑到新的规划发展理念,把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融入其中,并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进行了统筹考虑,不断提高了编制技术的手段和水平。借用全新编制手段和规划技术路线,在2007年完成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路网布局方法采用“逐层展开法为主、单因素分析法为辅”的方式,在基础物理网络上把各种因素叠加形成了概念性网络,确定了最终的路网布局。运用“干线网补充、系统网完善”的铁路网布局方法,将干线网补充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结合,增加区际通道和重要的区内通道;系统网完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网进行扫描,并逐一优化完善。

1.2区域铁路规划目的

所谓区域铁路网的规划,指的是借助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结合各区域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当地产业布局的特点,通过对区域对运输需求的预测和分析,统筹考虑好技术经济的优势,并在做好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对区域的铁路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其目标是能够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区域的资源,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

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应当包括:最大程度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解决当地出现的铁路运输问题,并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测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区域铁路网的分阶段建设。

2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趋势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2004年编制完成后,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结合各省市的经济基础和特点,制定各自区域内铁路网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衔接。

2.1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区域铁路网的规划设计要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更加紧密。其中主要包括:民航的发展规划、港口的发展规划、交通业的综合发展规划和港口发展的规划,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划,比如市内交通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在国家的大背景下,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区域铁路网的规划能够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发展的需求。

2.2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把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等理念融入到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当中来。在区域铁路网的设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节约用地和环境约束等条件,协调好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的关系,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

2.3更加注重交通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更加注重规划理论的应用。在理论分析中,对于运输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多种预测模型综合法,铁路网布局采用大背景分析方法,引入交通区位理论进行布局,规划评价中选用多目标评价体系等等,使得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论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

2.4更加注重公共通道资源的利用问题

最近几年,区域铁路网络规划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公共通道的资源利用问题。这些问题在那些能源输出的大省比如山西或者煤炭分布集中的地方更加突出。由于前几年煤炭市场的高收益和煤炭不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很多的能源企业蜂拥的进驻到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同时提出了很多的铁路项目,这是与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匹配的。这些的铁路项目的运输一般都是点到点,基本不承担铁网的功能,对于经济方面的服务比较小,但是这些项目占用了公共通道的资源。近两年来,由于经济效益等原因,煤炭企业纷纷出现亏本现象,可以想象,其铁路的运输就会被搁浅,这无疑是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今后的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会更加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将这些铁路线合理的规划到国家的铁路网中,安排其中的部分承担旅客运输的服务,减轻在节假日高峰期交通运输的压力,也是对公共通道资源的合理利用。

3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的焦点问题

3.1高标准客运铁路的布局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中,一些的西部省市提出要建设300km/h的高铁线路,加快与东部省市的信息、经济交流,加强贸易往来。对于这个问题,要认真考虑下面两个方面:客运专线的规划原则是覆盖所有第一第一层次城市和第二层次中的大部分城市,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应该研究区域的中心的人口、经济实力等方面综合考虑,是否属于第一、二层次的城市范围。第二,由于高铁线路的客运专线的票价比一般客运的价格较高,因此,应该预测好区域客运的密度,综合考虑居民的收入水平、沿线客流量、人口分布情况、客流水平、支付能力等问题,防止出现资源的浪费,合理选择好300km/h客运专线、200km/h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三个层次。

3.2内陆省份的出海需求问题

我国沿海城市在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一些内陆的省份提出了出海通道的规划问题,从而可以与沿海城市以及其他世界城市加强信息的交流和贸易的往来。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会是从东逐步往西的。一些中部的省份提出建设出海铁路的构思。这些的规划考虑的更加细致,认真考虑好区域货物量的流量、流向和通货的能力,合理的安排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带动内陆和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

【结束语】:区域铁路网的规划是一个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研究工作,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好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统筹考虑。由于我国区域铁路网的发展比较晚,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改善,区域铁路网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兆成,黄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