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变更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4:03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1

第二条对交通部批准初步设计的新建、改建公路工程的设计变更,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办法所称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技术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等活动。

第三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公路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公路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五条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一)连续长度10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二)特大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三)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

(四)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五)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的;

(六)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大设计变更:

(一)连续长度2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二)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三)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置方案发生变化的;

(四)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

(五)大中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六)隧道的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七)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八)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九)监控、通讯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

(十)管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十一)其他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500万元的;

(十二)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

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它设计变更。

第六条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

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属于对设计文件内容作重大修改,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变更已经批准的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肢解设计变更规避审批。

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

第七条重大设计变更由交通部负责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第八条项目法人负责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查,并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实施的管理。

第九条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可以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

设计变更的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

项目法人也可以直接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

第十条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的建议及理由应当进行审查核实。必要时,项目法人可以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设计变更建议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第十一条对一般设计变更建议,由项目法人根据审查核实情况或者论证结果决定是否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

对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建议,项目法人经审查论证确认后,向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计变更申请书。包括拟变更设计的公路工程名称、公路工程的基本情况、原设计单位、设计变更的类别、变更的主要内容、变更的主要理由等;

(二)对设计变更申请的调查核实情况、合理性论证情况;

(三)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应当由公路工程的原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项目法人也可以选择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并对设计变更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设计变更文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对设计变更文件进行审查。

一般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后决定是否实施。项目法人应当在15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

重大及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经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后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查。其中,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交通部批准;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交通部备案。若设计变更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不一致,应征得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部门的同意。

第十四条项目法人在报审设计变更文件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计变更说明;

(二)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图纸及原设计相应图纸;

(三)工程量、投资变化对照清单和分项概、预算文件。

第十五条设计变更文件的审批应当在20日内完成。无正当理由,超过审批时间未对设计变更文件的审查予以答复的,视为同意。

需要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审批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六条对需要进行紧急抢险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可先进行紧急抢险处理,同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并附相关的影像资料说明紧急抢险的情形。

第十七条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的施工原则上由原施工单位承担。原施工单位不具备承担设计变更工程的资质等级时,项目法人应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

第十八条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台帐,定期对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汇总,并应当每半年将汇总情况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对管理台帐随时进行检查。

第十九条交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时,工程费用按《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核定。

第二十条由于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的过失引起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并造成损失的,有关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费用和相关责任。

由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勘察设计费和监理费等费用的变化,按照有关合同约定执行。

由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发生的工程建设单位管理费、征地拆迁费等费用的变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按照本办法规定经过审查批准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纳入决算。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不得进入决算。

第二十二条设计变更审批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的,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较大设计变更审批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以暂停项目执行。

第二十三条交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设计变更审查批准过程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由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项目法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暂停项目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报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的;

(二)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肢解规避审批的;

(三)未经审查批准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实施设计变更的。

第二十五条施工单位不按照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施工的,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2

近年来,广深公司每年需要完成大中修工程和通行养护费预算项目的合同签订多达160多个合同,招标项目在110多项以上,预算审核文件、招标文件、变更费用增加文件等上报董事会文件多达90多份。我部平均两天签订一份合同、三天完成一个项目的招标、四天上报一份董事会文件。经统计,2011年至今(截止2013年8月31日)公司共签订新建扩建及大中修改善工程类合同435份,合同总金额16.57亿元。新建扩建及大中修改善工程招议标及合同履行情况较好,未出现不合规和纠纷事件,各个项目的招标及合同签订等手续规范,材料齐全。

2规范招标工作的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我部门自2007年成立之日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暂行)》,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制度陆续修订下发了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维修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招标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结算操作细则》等,严格规范招投标活动、严格合同会签制度、严格合同履行跟踪管理制度、严格合同专人负责管理制度。且明确了招标职责,为各项工程招标的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2012年底,我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2012年《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评标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细则》,结合广深高速项目规模大小不一、工程类型多、工期短、边通车边施工等特点,为了更好的依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有序、全面、高效、细致、周详的开展维修养护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广深高速公路专项工程招标文件范本》、《广深高速公路检测类招标文件范本》、《广深高速公路日常维修养护招标文件范本》、《广深高速公路设备采购招标文件范本》、《广深高速公路监理招标文件范本》等模块。对各项条款进行审核、审核、再审核,力求做到细致、周详,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表、标书格式要求等招标文件组成资料力求做到全面、完整,避免遗漏。

3为规避法律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

在招标、签订合同和履行过程中,为有效规避风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针对“合同主体不适格法律风险”

在招标阶段,严格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等级及履约能力。经股东双方同意建立合格的“投标单位名单库”,每两年对入库的各投标单位必须具备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在有效期内的安全许可证和法人授权委托书等证件进行一次年度审查。合同洽谈时工作人员负责审查对方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法人授权委托书等材料。人洽谈合同的,要求对方提供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或所在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并严格审查。

(2)针对“合同文本不明确法律风险”

严格合同会签制度。为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合同法律风险及公司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了《广深高速公路专项工程施工合同》、《广深高速公路日常维修保养工程(含中央分隔带及边坡绿化)合同协议书》、《广深高速公路机电设施日常维修及抢修工程承包合同》、《广深高速公路供电运行维护工程合同》、《广深高速公路收费亭抢修工程承包合同》、《广深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合同》、《广深高速公路工程检测合同》、《广深高速公路空调机保养维修合同》、《广深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承包合同》、《广深高速公路设备采购项目合同》等十个合同模版,以上所有合同条款均通过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审查,对可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国家产业政策的条款做了相应修改。同时每项合同文本起草后,工作人员将书面、电子版同时经过项目主管部门、合约预算部、财务、分管领导、总经理等进行会签,会签无异议后方可加盖合同专用章。会签制度的实施对于合同文本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不严密、不完整、不明确、表述不当等能够及时予以预警和纠正。

(3)针对“签署行为不当法律风险”

严格按照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维修养护工程招标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办法》的文件要求签署各项合同;明确合同会签的流程,杜绝管理不当造成的法律风险;同时在合同各页码之间加盖骑缝章,防止合同签署后被篡改。

(4)针对“证据意识缺乏,证据保全不力法律风险”

我部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合同的初步确定、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正式签署、分送相关部门、履行、变更、终止、纠纷处理、归档保管的整个合同管理过程的各种文件和资料严格注意保全和收集。对事实的认可、数量的确认、单价的核准、金额的确定的材料同合同一起严格予以归档保存。

(5)针对“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法律风险”

严格合同履行结束后付款制度,同时,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于各种债权和债务严格按照合同文本的约定予以清理,对于出现债权不能得以实现的,严格在法律保护期限内予以主张。

(6)针对“其他法律风险”

合同签订严格按照公司财务部门要求,采用对方履行结束后付款的方式,防范对方履行不力或丧失履行能力带来的法律风险,对于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的,及时在法律保护的期限内主张权利;已签订的合同原则上不予变更,确需变更的,明确合同变更的相关负责人,履行合同管理的一切程序;采取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的日常保管,明确合同借阅的审批程序,防范合同泄密风险。

4新建扩建及大中修改善工程招议标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3

一、指导思想

2006年路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紧紧抓住学习贯彻执行《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这个契机,抓好“三在”、“四禁”教育,强化队伍建设,树好交通形象,提高工作效能;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确保全市公路畅通安全。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坚持“三路”并重,力保全市境内省道、县道和乡道公路路产路权不受侵犯。

1、强化公路接线接坡规范管理,确保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无新增的违章建筑。

2、严格审批手续,确保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无违章设立的非公路标牌;加大上路巡查力度,取缔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马路市场、非法摊点和违章堆积物。

3、加强与经营公路业主的联系,确保诸暨境内3条省道干线交通标志、标线的齐全、醒目、有效和完好,发现有不规范、歪斜、残破等现象及时更新

或修复。县道公路危桥、险路在现有设置警告、禁令、指示标志的基础上,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并积极做好大中修工程在完成主体工程的同时,

设置好规范、齐全的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完成率达到100%。

4、严格执行全国治超工作会议精神,在抓好源头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现场查处力度,特别是认真做好超限货物卸载工作,货物卸载率达到80%以上。总结联合“治超”一年来的工作经验,探索“治超”工作的新路子。03省道诸暨超限运输检测站在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绍兴市级文明示范窗口。

5、路政案件查处率达到98%以上,结案率达到95%以上。

(二)坚持政务公开制度,严格按程序办事,按收费标准执行,各种费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治理公路“三乱”力度,杜绝公路“三乱”现象发生,确保收取的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损坏赔(补)偿费,使用票据规范,费用解缴及时,用于修复公路及公路设施到位。

(三)积极组织路政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短期培训班,制订完善的学习教育训练计划,有效实施路政人员的在职业务知识培训,强化规范化执法文书制作的训练,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力争使办理的案件在执法程序上更加规范,办结的行政处罚(处理)和行政许可案件正确率达到100%,无一例行政复议变更、撤销案件和行政败诉案件,错案追究率达100%。

(四)以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抓好路政人员的人本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文明执法,优质服务,及时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满意率达到100%。抓好“三在”、“四禁”活动,严格执行交通执法“六条禁令”和“路政人员十大纪律”,对违反规定,办事态度有生冷硬推及吃拿卡要报等行为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五)积极做好路政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做到行政处罚、处理、许可和标志标线台帐清晰,各类报表、文字材料上报,数据准确、及时并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我们将积极采取以下有

效的工作措施:

(一)强化学习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路政管理知识的学习是新时期行政执法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2006年,我们要认真组织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全体路政人员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一是要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分专题调研,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好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二是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好行之有效的周二晚上政治学习日制度,大力提倡政治理论自学的良好风气;三是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全体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的作风建设,倡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敢抓敢管,与时俱进,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营造勤政为民,干净干事的执法氛围。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队伍建设。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注重大队党政班子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认真抓好中层干部,路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力度,首先是完善考核、考评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达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新格局。其次是进一步加大路政执法队伍的思想作风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自学氛围,改变过去那种领导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学知识,钻业务,爱岗敬业作奉献的精神风貌。再则是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廉洁从政。执法队伍的廉政建设事关大局,路政管理廉政建设的重点我们将放在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监督制度的落实上,建立完善廉政责任追究制度,聘请行风监督员,继续推行“公路行风请您评”活动,使领导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于一体,确保路政队伍廉洁从政。同时要抓好新党员的培养、考察和发展工作,吸收优秀路政人员加入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敢于喊响“向我看齐”的口号。

(三)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一是继续认真落实好政务公开、社会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增强办事的透明度,促进勤政廉政办事,优质服务于民。结合新年度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落实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按章办事风气。二是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目标任务,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针对人员素质层次不一的现状,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签订好路政管理目标责任书,力求使每个岗位,每个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与责任,做到奖勤罚懒,合理分配,以促进路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4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临时占道停车场是指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及具备城市道路功能的附属设施设置的停车场或停车位。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临时占道停车场的设置与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临时占道停车场的设置与管理坚持从严控制、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收费的原则。

第五条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公安、发展和改革、城市规划、行政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临时占道停车场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应会同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编制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临时占道停车场的设置应符合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规划,确保行人通行和道路畅通。

第八条下列城市道路范围内不得设置临时占道停车场:

(一)道路交叉口及距交叉口规定范围内的路段;

(二)通行公共交通且未划分人行道、车行道的路段,或者公共汽车车站站亭、港湾内及站牌附近路段;

(三)大型公共建筑周围疏散及防火通道;

(四)可能损害城市绿地或树木的路段;

(五)盲人专用通道;

(六)周围一定范围内已设置公共停车场或对外开放的专用停车场。

第九条在临时占道停车场规划设置范围内,申请设置停车场的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申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审批表:

(一)书面申请;

(二)占道停车场经营管理制度;

(三)企业法人证明。

第十条申请设置临时停车场的单位,向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审核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临时占道许可证。

第十一条临时占道停车场审批程序应自受理之日起9日内完成,并自发放临时占道许可证之日起3日内由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向行政综合执法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审批有效期为一年。设置期满后,申请人应重新提出申请,审批部门根据道路变化及停车场建设情况决定是否同意继续设置。

不同意继续设置临时占道停车场的,应向申请人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占道位置、扩大占用面积或改变用途。

确需变更占道位置或面积的,设置单位应向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申报,并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临时占道停车场需歇业的,设置单位应提前1个月告知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由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组织拍卖。

第十五条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单位合并、分立、变更的,应当及时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发展和改革部门监制的明码标价牌等悬挂于停车场醒目位置;

(二)在停车场醒目位置公布市政市容、公安交通、发展和改革等部门的监督投诉电话;

(三)按规定缴纳城市道路占用费;

(四)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开闭临时占道停车场;

(五)按规定标准收取机动车停放服务费;

(六)停车场工作人员和收费人员应当佩戴统一标志;

(七)按规定设置停车场标志、施划停车场标线,并保持场内交通标志标线清晰和完整;

(八)维持停车场内车辆停放和行驶秩序,防止车辆丢失、损坏;

(九)禁止超高、超长、超重等可能造成道路损坏的车辆停放;

(十)按规定如实填报有关经营统计资料。

第十七条车辆停放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接受停车场工作人员的指挥调度,按照场内交通标志标线有序停放车辆;

(二)机动车停车后关闭发动机;

(三)不得在停车场内试车、洗车和修车;

(四)按规定支付机动车停放服务费(农用运输车辆除外);

(五)不得停放载有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或污染物品的车辆。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可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暂停或关闭临时占道停车场的决定,并视具体情况退还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单位缴纳的城市道路占用费;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予以补偿:

(一)因城市道路大修改造或工程建设,需要挖掘临时占道停车场占用的城市道路的;

(二)在临时占道停车场占用的城市道路下埋设的管线发生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

(三)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占道停车场的设置影响交通的。

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应自作出暂停或关闭临时占道停车场决定之日起3日内,向行政综合执法机关备案。

第十九条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单位应当每季度统计停车位使用率、设施完好状况等情况,并在下一季度5日内报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

第二十条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期满或关闭的,设置单位应当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状,并通知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检查验收。

第二十一条因举办各类大型活动,需要在公共广场和空地、道路等临时停放车辆的,承办单位提前3日报市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审核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于批准当日将相关审批手续向行政综合执法机关备案。

活动结束后,承办单位应尽快疏导车辆离开,恢复交通通畅。

第二十二条市政市容、公安交通、发展和改革、行政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设立监督投诉电话,及时受理对临时占道停车场管理的咨询和举报,并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行政综合执法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一)擅自设置临时占道停车场的;

(二)擅自改变临时停车场占道位置或面积的。

第二十四条临时占道停车场设置单位违反规定标准收取机动车停放服务费的,由发展和改革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5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文明长廊建设,规范户外标牌的设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省广告监督管理条例》、《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区、国省道、农村公路沿线等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户外标牌是指利用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区、国省道、农村公路两侧场所、空间、设施等设置的跨公路双面、单立柱(双面、三面、四面)、双立柱(单面、双面)、多立柱(单面、双面)等标牌。所称户外标牌设置单位,包括为他人设置户外标牌的单位,以及设置户外标牌进行自我宣传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户外标牌按照规范路段、规范内容、规范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的要求设置,宣传内容要合理确定比例,原则上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占40%,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工业等资源优势宣传占30%,商业广告宣传占30%。

第五条户外标牌设置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和市容标准的要求,与城市规划功能相适应,与周边建(构)筑物风格和环境相协调。设施应当牢固安全、整洁美观,不影响建(构)筑物本身的功能及相邻建(构)筑物的通风、采光,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提倡标牌设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在已确定的城市建筑控制区域,危及建筑物安全或者利用危房、违章建筑的,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的,妨碍无障碍设施使用的,妨碍居民正常生活、损害城市容貌或者建筑物形象的,法律、法规禁止设置的等以上区域不得设置户外标牌。

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设置的户外标牌,应当与交通设施保持必要的距离,不得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不得影响通行。

在公路两侧设置的户外标牌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为:原则上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其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封闭的二级公路不少于30米,立交桥、通道不少于50米;标牌版面距地面不得小于6米,标牌与标牌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00米,标牌与各类公路指示、警示标牌前后距离不得小于200米。

第六条户外标牌管理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同级宣传、规划、交通、城建、水务、环保、工商、公路、国土、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审批

第七条户外标牌的设置,应当由同级城建、公路、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权,审批场地使用协议,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发给《户外广告登记证》后,方可设置。在自有场地设置户外标牌,须经工商部门核准,发给《户外广告登记证》后,按照户外商业性标牌设置管理权限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在涉及道路安全、河道管理、耕地保护的范围内设置户外标牌,必须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水务、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户外公益性标牌的设置内容,由设置单位向同级党委宣传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照户外商业性标牌设置管理权限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户外商业性标牌设置登记申请,由设置单位在依法查验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确认符合《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的申请登记条件后,向户外标牌设置地的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核准登记领取《户外广告登记证》后,按照户外商业性标牌设置管理权限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户外标牌行政主管部门对标牌设置的申请,应当分别在五日内和十五日内予以审查并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书面答复,不同意的应说明理由。

第十条户外标牌的设置应当按登记审批的时间、场地、形式、规格、内容设置,不得擅自改变。未经审批,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设置户外标牌。

第三章管理

第十一条户外标牌的设置规划,由同级规划、城建、交通、公路、环保、水务等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公益性标牌内容由同级宣传部门审核,标牌设置单位要将标牌设置的场地、规格、内容等报同级宣传部门备案。东江新区的标牌设置,由市建设局负责统一规划,公益性标牌内容由市委宣传部负责审核。

第十二条城建、公路、交通部门审批户外标牌的设置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电动显示装置一般不超过3年。设置期满,标牌设置单位应当自行拆除,需要延长使用期限的应于期满前30日内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第十三条标牌设置单位是标牌安全维护管理的责任人,应当定期对标牌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和检查,保证标牌安全、完好、美观。标牌设置应当与文明长廊示范段、小城镇建设、风情村寨、周边建筑物风貌风格相协调,体现整体效果,展示良好形象。

第十四条遇大风、暴雨等异常天气情况或者其他影响公共安全的情形,标牌设置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标牌出现画面污损、严重褪色、字体残缺等现象,标牌设置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更新或拆除;配置夜间照明设施的,标牌设置单位应当保持照明设施功能完好,保持画面显示完整,出现断亮、残损等影响美观的情形,应当及时维护、更换,并在修复前停止使用。

第十五条标牌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标牌设置单位应当予以更新。

第十六条城建、公路、交通部门应当加强对户外标牌设施的监督检查,发现标牌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要下发书面通知,责令标牌设置单位限期拆除;发现标牌画面破损的,责令标牌设置单位及时更换。

第四章变更

第十七条标牌位使用权实行有偿使用。标牌设置单位出让标牌位使用权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向城建、公路、交通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变更出让。

第十八条户外标牌使用期限内,需要改变标牌内容的,应当重新申请审批。需要改变商业性标牌内容的,由设置单位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需要改变商业性标牌设置单位、设置地点及具置的,重新申请户外广告登记后,按照户外商业性标牌设置管理权限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九条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公益性宣传由同级宣传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城建、公路、交通等部门配合、督促标牌设置单位进行落实。标牌设置单位要积极主动承担社会公益宣传责任。

第二十条因城市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等需要拆迁有效期内户外标牌的,拆迁单位应当提前30日通知原标牌设置者,由标牌设置者到原户外标牌登记审批的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经批准设置的非公路性户外标牌属于临时设施,因公路建设、养护等需要时,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条件自行拆除。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未按本办法的规定办理户外标牌审批手续,擅自设置标牌的,由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二条标牌设置单位未经批准任意变更标牌内容的,视为擅自设置广告,由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责令其限期向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标牌画面破损的,由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书面通知标牌设置单位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主管部门书面通知标牌设置单位责令限期拆除。

第二十四条标牌设施倒塌、脱落,造成他人人身伤残、死亡或财产损失的,标牌设置单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标牌设置单位对主管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附则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6

第二条在本市市区范围内,因敷设、维修地下管线或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需要挖掘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公共广场、过街地下通道、内街以及桥梁、隧道等城市道路的,适用本办法。

东南西环、北环、华南快速干线等未移交市政管理部门的城市快速路的道路挖掘管理,适用《*市城市快速路路政管理条例》。

未移交市政管理部门管理的住宅小区道路和大型企业建设的道路的挖掘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市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市和区市政管理部门根据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分工范围负责城市道路的挖掘管理。

公安、规划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市政管理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未经市政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挖掘城市道路。

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减少对行人和交通的影响。

第五条确需挖掘城市道路的管线单位,应当于每年12月1日前将下一年度的管线敷设计划报市市政管理部门,并同时抄送市规划管理部门。

市市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管线单位的管线敷设计划及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工作安排,制定挖掘城市道路年度工作计划,对全市挖掘城市道路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与管线敷设应当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并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管线的技术规范同步建设公共管线走廊。

市市政管理部门在制定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道路的年度计划前,应当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征求有关管线单位的意见。

市市政管理部门制定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道路的年度计划,应当自市人民政府批准道路建设计划之日起15日内,通知有关管线单位。有关管线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60日内,将管线敷设的计划报市市政管理部门,并在市市政管理部门统筹安排下实施。

第七条各区市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市市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挖掘城市道路年度工作计划和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的管线敷设年度计划组织安排所管理的城市道路的挖掘工作。

第八条挖掘城市道路,应当到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并依法交纳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挖掘修复费,领取《挖掘道路许可证》后,方可挖掘。

挖掘城市道路的申请、审批表格以及《挖掘道路许可证》等,由市市政管理部门统一制作和管理。

第九条申请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一)挖掘城市道路申请表;

(二)市或者区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

(三)挖掘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四)施工方案;

(五)其他有关资料;

挖掘城市道路申请表应当包括挖掘的期限和面积。施工方案应当包括施工计划、机械配置、施工污水排放方式、余泥处理以及现场围蔽等内容。

因管线养护、维修或者抢修需要挖掘城市道路,不涉及规划变更的,申请人无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条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接到挖掘城市道路申请后,应当进行现场勘查、确认,并会同市或者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作出不批准决定的,应当说明未予批准的理由。

因挖掘城市道路需调整公共汽车电车交通线路或者站场的,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批准决定前及时通知市交通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市和区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下列事项应当对外公布:

(一)市和区市政管理部门城市道路挖掘的审批范围;

(二)挖掘城市道路年度工作计划和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的管线敷设年度计划;

(三)挖掘城市道路审批的程序、时限、办理部门及承办人员;

(四)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地点、范围、类别及期限;

(五)其他需要向社会公开的有关事项。

超过500米的车行道挖掘以及超过1,000米的人行道挖掘,挖掘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公布之日起5日后方能挖掘;在主干道或者闹市区中心,对少于500米的车行道及少于1,000米的人行道挖掘,挖掘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公布之日起2日后方能挖掘。

第十二条各区市政管理部门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按照市市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每月将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综合情况报市市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市市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挖掘城市道路:

(一)申请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春节以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全市性重大公共活动期间挖掘的;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竣工通车、交付使用未满5年或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未满3年的;

(三)在已建有公共管线走廊的城市道路下敷设同类管线的;

(四)申请挖掘但未提供合法文件或者提供资料不齐全的;

(五)申请人曾违反城市道路挖掘管理有关规定,经查处仍未整改完毕或者未履行处罚决定的;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不得批准挖掘的情形。

属于前款第(二)项所列情形,申请人因特殊情况确需挖掘的,应当向市市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向市市政管理部门提供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资料以及确需挖掘的理由。市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5日内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同意挖掘的,申请人应当向市市政管理部门交纳3倍的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

第十四条市市政管理部门因本市重大社会活动或者重要工程建设等特殊原因要求提前结束城市道路建设工期,致使管线单位因未能同步敷设管线而确需挖掘交付使用未满5年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或者大修竣工后未满3年的城市道路的,可以向市市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向市市政管理部门提供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资料以及确需挖掘的理由。市市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申请后5日内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因气候、地质条件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挖掘期限或者扩大挖掘面积的,申请人应当在批准挖掘期限届满前,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延长或者扩大的变更手续。

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因本市重大社会活动或者重要工程建设及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变更《挖掘道路许可证》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变更的期限、地点及范围;因变更减少挖掘时间或者面积的,应当退还已收取的费用与实际所应收取费用的余额。

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因城市建设规划调整及其他特殊要求,确需取消《挖掘道路许可证》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取消的理由,并退还已经收取的全部费用。申请人已有投入的,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

已进行挖掘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市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退场。

第十六条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因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可以先行破路抢修,但必须同时通知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并且在24小时内按照规定补办审批手续。如遇节假日,补办审批手续可以顺延至下一工作日。

第十七条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位置、面积、用途及期限挖掘;

(二)在施工现场悬挂《挖掘道路许可证》;

(三)按统一规定设置安全护栏、交通导向标志及路障警示灯,并进行围蔽作业;

(四)当日挖掘产生的余泥,在24小时内清理完毕;

(五)施工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六)敷设地下管线的,后敷设的地下管线避让先敷设的地下管线、压力管道避让自流管道、可弯管道避让不可弯管道,并且按规划埋设深度和管孔数量要求施工。

第十八条在城市主、次干道挖掘施工的,应避开交通繁忙期间进行;横跨城市道路挖掘的,应当采用顶管技术等先进方式进行;纵向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根据各类管线的特点分段进行。

第十九条挖掘工程施工的回填材料,应当采用石屑或者石粉,回填压实度应当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第二十条挖掘工程竣工后,挖掘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批准挖掘期限届满前清理场地,并报请原审批的市政管理部门验收。市政管理部门进行验收时,应当通知养护维修单位到场。验收通过后,养护维修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进场修复路面。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且可以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八条规定,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的,处以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2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

(二)违反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到规定期限又未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处以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4倍至5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

(三)违反第十六条规定,未补办审批手续的,处以3,000元罚款;

(四)违反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超面积、超期限挖掘城市道路,不按规定提前办理变更手续的,处以警告,并可对超出部分处以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1至3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

(五)违反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未按统一规定设置安全护栏、交通导向标志及路障警示灯,并进行围蔽作业的,处以1,000元罚款。

第二十二条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因施工损坏道路附属设施、地下管线设施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市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批评、通报批评或者行政处分:

(一)违反第十条规定,未及时审批或者作出不予批准挖掘决定未告知申请人理由的;

(二)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未按要求进行备案的;

(三)违反第十三条规定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

(四)未按第二十一条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的。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是交警不变的宗旨和使命。一直以来,我局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强化队伍管理,努力打造公正廉洁执法队伍,树立人民满意交警的良好形象,努力创建一支人民群众满意信任的交警队伍,进一步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一是引领群众参与,在警民互动中创建群众满意。围绕社会化管理,坚持引领群众参与,倾听民声民意,并问计于民,实现警民共建目标。开展“大走访”活动。今年至今,交警大队共走访近5200人次,发送短信120万人次,收集到有代表性意见和建议26条,全部落实到位。例如,在人民路(和平路路叉口至中山路叉口)、大桥路(人民路叉口至江滨路)增设隔离带,部分城区道路交通信号灯时间调整、直行左转分离,通过新闻媒体、论坛公开征集民意,网民踊跃参与,社会反响很好。组织开门评警活动。贴近群众实际,针对群众关注的问题,科学设置群众认可和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内容和载体,吸引群众踊跃参与。今年,交警大队组织了5次开门大型评警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企业负责人及驾驶人等共200多人参加座谈,参观交警执勤执法,公开评议执法工作,为创建人民满意机关打下了基础。坚持电话回访。8月份以来,坚持对上牌办证、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和报警等四类服务对象电话回访,目前已电话回访8000余人次,对反映的问题记录在案,及时通报,及时解决。

二是保障群众安全,在保安全中创建群众满意。紧紧围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有效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畅通。强化路面管控。路面交通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安全,通过合理安排勤务、加大路面流动巡查力度、延长工作时间、班子成员和机关民警站高峰岗等措施,重点查纠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创建出了畅通有序的交通秩序;强化集中整治。坚持组织开展禁酒驾、客货运输车辆超员超载、城区道路交通集中整治及涉牌涉证车辆集中整治行动;强化安全隐患治理。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切实落实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全力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接送学生用车管理,加强农村客运公交体系建设。今年以来,交警大队共查处违法行为31400余次,教育告诫9000余人次,排查整治隐患路段51处,确保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维护群众利益,在维护稳定中创建群众满意。按照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要求,切实保证法律、法规和规章正确有效地实施,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正查处每一次交通违法行为。执勤执法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一律按规定处罚和教育。对于因工作失误,开具错误违法凭证或录入错误监控信息的,及时主动给予更正,并回访当事人取得当事人的谅解;公正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严格遵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时办结交通事故案件,尤其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损害赔偿难以到位的突出问题,加大追逃力度,并启动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保障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正当权益。公正办理每一笔车驾管业务。公开、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业务办理当事人,只要符合行政许可条件,法定资料齐全的,一律从简从快办理。

四是完善创新服务,在发展创新中创建群众满意。在抓实抓好交通安全管理的同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服务,扎实工作,实现了群众满意。创新服务方式。结合办事群众的区域和时间特点,积极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重点解决农村群众购买保险难、上牌难等问题。交警大队每年积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摩托车下乡送检服务活动,深入乡镇农村,对参加年检的摩托车实施四项优惠政策,减轻农民及外来建设者的经济负担。创新交通事故理赔服务模式。建成启用集快速理赔、公开查询、司法援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道路交通事故理赔服务中心,从原来的“民警强制性调解”变为现在的“群众自发性协商”,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加科学、便捷、规范、高效的交通事故理赔服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交通事故发案率。还聘请县人民法院退休老庭长当人民调解员,利用其“余热”,从法律、政策、情理等各方面,明知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做工作,最大限度地融“法、理、情”于一体,努力化解矛盾纠纷。邀请律师进入大队为办事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方便群众,减少办事群众因业务不熟悉而耗费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服务设施。通过完善和发展服务设施,达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权限下放的标准,便于群众就近办理车驾管业务,减轻群众往返奔波的负担。利用支队开展网上自助处罚系统,加大宣传力度,方便群众网上办理,节省办理时间。在此基础上,还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克服困难,建立汽车检测线,办理小型汽车年检业务,改变以往只能前往金华或义乌进行汽车年检业务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为群众节省了不少经济费用。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8

二00年,我们路政大队在省高管局的正确领导和热情关怀下,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全国干线公路大检查为动力,以全面实现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今年全省高速公路路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强化功能,创新管理,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较好地履行了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的职责。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截止十月底,共发现路政案件起,发现率达%,查处并结案起,结案率达%。

(二)收回路产赔偿款元,索赔率达%。

(四)恢复路产起,路产恢复率达%。

(五)清障辆次,收取清障费元,其中免费清障辆次,累计费用元。

(六)建筑控制区内违章建筑发现率达100%,查处率达100%。完成行政许可项。

(七)安全四项指标均为“零”。

(八)未发生有理投诉和责任暴光事件,有理投诉率为“零”。

(九)继续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和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十)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未发生刑事案件,无火灾和其它治安灾害事故。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执法效能和管理效率。“高效率的管理”,是高速公路“快捷、高效”的服务属性对路政管理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一年来,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从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入手,扎扎实实地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巡查制度,切实加强巡查工作的有效性,在坚持时间范围、频率“三到位”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整巡查时段,建立了严格的路产逃逸案件责任追究制,有效地促进了路政巡查效率的提高;同时,严格实行了“路上路下双巡查”制度,各中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路下全面巡查,并且严格落实巡查班组包段负责制和违章建筑查处清理等工作的首办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地下采矿掘进、各种穿跨越以及护网等设施的安全控制,全年共发现制止挖掘护坡、桥台案件起,发现并制止和清理违章建筑5处。

2、完善清障制度,切实保证清障救援的快捷高效。积极建立安全高效的清障运行机制,继续采取“待命+机动”和“清障车合理布点”等措施,在全路段设立了6个清障车待命点,形成了有效的清障网络化布局,较好地保证了故障车、事故车的及时清拖,确保5分钟出发,30分钟到达现场,未发生一次延误。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今年,我们继续以开展“安全管理年”活动为主线,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春运安全。春运期间我们严格执行省厅、省局关于做好春运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在降雪多、封路多的情况下,积极与交警、养护等部门配合,队领导以身作则,两节期间坚守工作岗位,坐阵指挥,综合协调,圆满完成了春运安全任务。二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了《施工现场安全管逐日检查制度》,对重点施工现场,实行了专人进行轮班守候,为大修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证。三是道路的安全控制,在中央带活动护拦处设了相应的安全标志,在全线的事故易发段增加了安全震荡带,减少了违章调头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加大了行车环境的整治力度,对沿线游商小贩和加水摊点先后进行了多次专项治理,对从而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了安全的行车环境。

4、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编印了《工作标准》和《执法手册》,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特别是内业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做到了资料齐全、记录完整、数据准确、整理规范,多次受到省局的好评,被确定为全省高速公路规范化管理样板。二是认真做好文秘、信息、保密、值班、档案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在文件的制作、办理、归档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基础抓起,逐步适应现代管理的新要求;三是继续实行和完善以“一联合、两负责、双服务、三分离”为主要内容的“1223”工作模式,使全队各个环节的管理更加严密有序,做到了日常管理规范化,应急处置程序化,协作互动网络化,在管理机制上较好地实现了从常规型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的跨越。四是进一步巩固《路政管理系统》的应用成果,完成了《路政车载移动办公系统》和《车载现场监控指挥系统》应用的前期准备工作,逐步建立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数字化网络,为全面提升执法效能和服务功能提供良好的科技保。

(二)以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为基础,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层面,不断提升路政管理的服务品位。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重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是省局提出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也是进一步强化路政管理职能,提高路政和服务品位的重要手段和战略措施。为此,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把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作为基础,贯穿始终。

1、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我们坚持继续落实“1123”工作模式中的“双服务”理念,努力提升路政管理的服务内涵,不断提高路政服务的针对性和效能性。在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路况信息通报等对内服务的同时,坚持从与管理对象最密切的环节入手,抓好对外服务。在保持巡查车、清障车“四常备”等传统服务项目,千方百计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按照省厅的要求向社会推出了事故车免费清障的承诺,共免费清障辆次,免收清障费元。同时充实和完善了路政办案大厅的服务功能,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路政案件限时办结制》和《路政业务“一站式”办结制》,为群众办理业务,处理案件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此外,我们还积极与交警联系,建立全省首家“路政、交警联合办案大厅”,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功能。

2、在提高重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我们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结合省局路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总体部署,出台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紧急求援预案》,对重大

交通事故,雨雪雾恶劣天气,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类特殊情况和重大事件的应对做了详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科学有效的应急机制,强化了路政管理的能动性,超前性和渗透性。3、在提高依法维权能力方面。进一步转变观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渗透,针对普遍存在的沿线村民、中小学生高速公路管理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先后在沿线开展了两次大型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法律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同时,与沿线各村分别签订了“爱路护路”共建协议,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爱路护路意识,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

(三)以确立“四大支柱”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路政队伍。队伍素质是搞好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加强队伍建设当作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今年,我们在提高队伍素质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严教育,确立思想保证支柱。路政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为此,我们在全体队员中坚持不懈地开展“四项教育”,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秉公执法、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有法必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观念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树立了太旧路政队伍廉洁、文明的良好形象。抓落实,确立制度保证支柱。对全队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定和完善,特别是人员考核上,制定了《内勤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巡查人员百分考核办法》《清障人员任务定额浮动计酬综合考评办法》,使考核工作更具体、更科学、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靠严格的考核、严格的纪律和严格的制度保证了全队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重培训,确立业务保证支柱。我们认真开展了队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建立了“学习+激励”的考核制度,对业务培训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和“末位淘汰”制。同时,尝试开展了经验交流、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等学习活动,队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扬正气,确立文化保证支柱。坚持以先进的团队精神激发工作热情,以正面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体行为,以丰富的主题活动陶冶队员情操,成立了宣传工作组,利用网站和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导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同时利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首届运动会,充分展现了路政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建设高素质的路政队伍培育和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四)以实施“阳光执法”战略为主线,健全约束机制,完善监督手段,精心打造太旧路政的“阳光品牌”。推进“阳光光工程”建设,是促进路政管理队伍提高综合素质,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路政管理职能向社会化服务化转变的可靠保证。今年以来,我们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创建“五佳路政队和“十佳路政员”活动为导线。继续贯彻落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严格执法、优质服务的管理原则,首先,要求全体队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举止端庄,行为规范,严格遵守省厅“六条禁令”,同时,制定了“路政人员文明执法六项纪律”和“上岗执法十不准”,建立了严格的班前检查制度和班中稽查制度,使全体队员时时刻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每一位走上太旧路的司乘人员。同时,不断强化社会监督,大力实施“阳光执法”战略,在坚持做到路赔标准、清障收费标准、办案程序、审批程序及监督举报电话等“公开”的基础上,设立了执法监督台,建立了社会问卷调查制度和案件回访制度,聘请了“义务路风监督员”,把路政执法的全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有效地杜绝了公路“三乱”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树立了路政队伍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同时,在“阳光办案大厅”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齐全,不仅大大方便了广大司乘人员,而且有效地增强了路政许可、案件处理等的公开度、透明度,更好地杜绝了“暗箱操作”。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案件勘察和结果录入程序》、《案件处理逐级备案、审批和集体讨论程序》、《路产恢复通知和检查验收程序》,较好地实现了内部权力的相互约束和制衡,使案件查处等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为打造太旧路政执法“阳光”品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五)、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转变工作作风,明确创建目标,树立太旧路政队伍的良好形象。我们从构建创建机制入手,成立了“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领导组”,建立完善了领导责任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监督保证机制,制定了详细的《创建方案》、《创建标准》、《创建规划》、《考核办法》等,并将创建工作与大队的各项管理目标紧密相连,形成了创建工作与管理工作、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和态势。在具体的创建工作中,我们重点开展了三项“工程”。

一是执法形象工程。要求全体人员要做到文明执法、文明办案,坚持使用文明用语,杜绝态度蛮横、故意刁难和各种形式的吃、拿、卡、要现象,对来队处理案件的当事人和有关来访人员,做到热情服务、礼貌待人,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年、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充分展示路政队伍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法形象。

二是优质服务工程。根据路政工作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有将求必应、有需必办、有困必帮、有难必解”作为我们的服务宗旨,千方百计为过往司乘人员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司乘人员的称赞。为了拓展服务层面,我们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共建活动,如路警共建、路医共建,为快速处置事故现场、快速救助事故伤员提供了保证。为保证“顾客满意度”、减少顾客有理投诉,我们积极实施“阳光执法”战略,实行了“青年文明号”信用卡和服务监督

卡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服务行为的规范,保证了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窗口建设工程。在创建活动中,我们还十分重视驻地的形象建设和巡查车、清障车的车容、车貌管理。投资50余万元装修了办公楼,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保持环境的整洁,我们确定责任人员,建立检查制度,小事当作大事抓,坚持杜绝办公、住宿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努力营造优美、舒适、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对巡查车、清障车坚持逐日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的车容、车貌,树立路政大队良好的“窗口”形象。

三、二00年的主要工作思路

二oo年,我们的工作取的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许多工作都处于逐步调整和整合阶段,有很多课题和问题还需我们认真地去面对、去研究、去解决,二00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思路是:

一,继续加强队伍建设,从思想上、作风上、业务上全面提高队伍素质,采取有效措施,使路政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一个质的变化。

二、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建设,强化社会监督,健全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执法程序,认真落实“三分离”制度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增加路政执法的公开度、透明度。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9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截止十月底,共发现路政案件    起,发现率达  %,查处并结案      起,结案率达    %。 

(二)收回路产赔偿款     元,索赔率达     %。

(四)恢复路产    起,路产恢复率达     %。

(五)清障    辆次,收取清障费    元,其中免费清障    辆次,累计费用       元。

(六)建筑控制区内违章建筑发现率达100 %,查处率达100 %。 完成行政许可      项。

(七)安全四项指标均为“零”。

(八)未发生有理投诉和责任暴光事件,有理投诉率为“零”。

(九)继续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和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十)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未发生刑事案件,无火灾和其它治安灾害事故。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执法效能和管理效率。

“高效率的管理”,是高速公路“快捷、高效”的服务属性对路政管理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一年来,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从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入手,扎扎实实地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巡查制度,切实加强巡查工作的有效性,在坚持时间范围、频率“三到位”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整巡查时段,建立了严格的路产逃逸案件责任追究制,有效地促进了路政巡查效率的提高;同时,严格实行了“路上路下双巡查”制度,各中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路下全面巡查,并且严格落实巡查班组包段负责制和违章建筑查处清理等工作的首办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地下采矿掘进、各种穿跨越以及护网等设施的安全控制,全年共发现制止挖掘护坡、桥台案件    起,发现并制止和清理违章建筑5处。

2、完善清障制度,切实保证清障救援的快捷高效。积极建立安全高效的清障运行机制,继续采取“待命+机动”和“清障车合理布点”等措施,在全路段设立了6个清障车待命点,形成了有效的清障网络化布局,较好地保证了故障车、事故车的及时清拖,确保5分钟出发,30分钟到达现场,未发生一次延误。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今年,我们继续以开展“安全管理年”活动为主线,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春运安全。春运期间我们严格执行省厅、省局关于做好春运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在降雪多、封路多的情况下,积极与交警、养护等部门配合,队领导以身作则,两节期间坚守工作岗位,坐阵指挥,综合协调,圆满完成了春运安全任务。二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了《施工现场安全管逐日检查制度》,对重点施工现场,实行了专人进行轮班守候,为大修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证。三是道路的安全控制,在中央带活动护拦处设了相应的安全标志,在全线的事故易发段增加了安全震荡带,减少了违章调头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加大了行车环境的整治力度,对沿线游商小贩和加水摊点先后进行了多次专项治理,对从而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了安全的行车环境。

4、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编印了《工作标准》和《执法手册》,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特别是内业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做到了资料齐全、记录完整、数据准确、整理规范,多次受到省局的好评,被确定为全省高速公路规范化管理样板。二是认真做好文秘、信息、保密、值班、档案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在文件的制作、办理、归档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基础抓起,逐步适应现代管理的新要求;三是继续实行和完善以“一联合、两负责、双服务、三分离”为主要内容的“1223”工作模式,使全队各个环节的管理更加严密有序,做到了日常管理规范化,应急处置程序化,协作互动网络化,在管理机制上较好地实现了从常规型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的跨越。四是进一步巩固《路政管理系统》的应用成果,完成了《路政车载移动办公系统》和《车载现场监控指挥系统》应用的前期准备工作,逐步建立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数字化网络,为全面提升执法效能和服务功能提供良好的科技保。

(二)以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为基础,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层面,不断提升路政管理的服务品位。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重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是省局提出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也是进一步强化路政管理职能,提高路政和服务品位的重要手段和战略措施。为此,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把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作为基础,贯穿始终。

一、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我们坚持继续落实“1123”工作模式中的“双服务”理念,努力提升路政管理的服务内涵,不断提高路政服务的针对性和效能性。在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路况信息通报等对内服务的同时,坚持从与管理对象最密切的环节入手,抓好对外服务。在保持巡查车、清障车“四常备”等传统服务项目,千方百计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按照省厅的要求向社会推出了事故车免费清障的承诺,共免费清障    辆次,免收清障费       元。同时充实和完善了路政办案大厅的服务功能,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路政案件限时办结制》和《路政业务“一站式”办结制》,为群众办理业务,处理案件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此外,我们还积极与交警联系,建立全省首家“路政、交警联合办案大厅”,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功能。

2、在提高重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我们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结合省局路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总体部署,出台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紧急求援预案》,对重大交通事故,雨雪雾恶劣天气,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类特殊情况和重大事件的应对做了详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科学有效的应急机制,强化了路政管理的能动性,超前性和渗透性。

3、在提高依法维权能力方面。进一步转变观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渗透,针对普遍存在的沿线村民、中小学生高速公路管理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先后在沿线开展了两次大型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法律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同时,与沿线各村分别签订了“爱路护路”共建协议,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爱路护路意识,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

(三)以确立“四大支柱”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路政队伍。

队伍素质是搞好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加强队伍建设当作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今年,我们在提高队伍素质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严教育,确立思想保证支柱。路政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为此,我们在全体队员中坚持不懈地开展“四项教育”,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秉公执法、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有法必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观念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树立了太旧路政队伍廉洁、文明的良好形象。

抓落实,确立制度保证支柱。对全队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定和完善,特别是人员考核上,制定了《内勤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巡查人员百分考核办法》、《清障人员任务定额浮动计酬综合考评办法》,使考核工作更具体、更科学、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靠严格的考核、严格的纪律和严格的制度保证了全队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

重培训,确立业务保证支柱。我们认真开展了队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建立了“学习+激励”的考核制度,对业务培训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和“末位淘汰”制。同时,尝试开展了经验交流、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等学习活动,队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扬正气,确立文化保证支柱。坚持以先进的团队精神激发工作热情,以正面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体行为,以丰富的主题活动陶冶队员情操,成立了宣传工作组,利用网站和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导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同时利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首届运动会,充分展现了路政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建设高素质的路政队伍培育和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四)以实施“阳光执法”战略为主线,健全约束机制,完善监督手段,精心打造太旧路政的“阳光品牌”。

推进“阳光光工程”建设,是促进路政管理队伍提高综合素质,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路政管理职能向社会化服务化转变的可靠保证。今年以来,我们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创建“五佳路政队和“十佳路政员”活动为导线。继续贯彻落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严格执法、优质服务的管理原则,首先,要求全体队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举止端庄,行为规范,严格遵守省厅“六条禁令”,同时,制定了“路政人员文明执法六项纪律”和“上岗执法十不准”,建立了严格的班前检查制度和班中稽查制度,使全体队员时时刻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每一位走上太旧路的司乘人员。

同时,不断强化社会监督,大力实施“阳光执法”战略,在坚持做到路赔标准、清障收费标准、办案程序、审批程序及监督举报电话等“公开”的基础上,设立了执法监督台,建立了社会问卷调查制度和案件回访制度,聘请了“义务路风监督员”,把路政执法的全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有效地杜绝了公路“三乱”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树立了路政队伍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同时,在“阳光办案大厅”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齐全,不仅大大方便了广大司乘人员,而且有效地增强了路政许可、案件处理等的公开度、透明度,更好地杜绝了“暗箱操作”。

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案件勘察和结果录入程序》、《案件处理逐级备案、审批和集体讨论程序》、《路产恢复通知和检查验收程序》,较好地实现了内部权力的相互约束和制衡,使案件查处等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为打造太旧路政执法“阳光”品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五、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转变工作作风,明确创建目标,树立太旧路政队伍的良好形象。

我们从构建创建机制入手,成立了“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领导组”,建立完善了领导责任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监督保证机制,制定了详细的《创建方案》、《创建标准》、《创建规划》、《考核办法》等,并将创建工作与大队的各项管理目标紧密相连,形成了创建工作与管理工作、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和态势。在具体的创建工作中,我们重点开展了三项“工程”。

一是执法形象工程。要求全体人员要做到文明执法、文明办案,坚持使用文明用语,杜绝态度蛮横、故意刁难和各种形式的吃、拿、卡、要现象,对来队处理案件的当事人和有关来访人员,做到热情服务、礼貌待人,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年、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充分展示路政队伍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法形象。

二是优质服务工程。根据路政工作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将“有求必应、有需必办、有困必帮、有难必解”作为我们的服务宗旨,千方百计为过往司乘人员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司乘人员的称赞。为了拓展服务层面,我们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共建活动,如路警共建、路医共建,为快速处置事故现场、快速救助事故伤员提供了保证。为保证“顾客满意度”、减少顾客有理投诉,我们积极实施“阳光执法”战略,实行了“青年文明号”信用卡和服务监督卡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服务行为的规范,保证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是窗口建设工程。在创建活动中,我们还十分重视驻地的形象建设和巡查车、清障车的车容、车貌管理。投资50余万元装修了办公楼,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保持环境的整洁,我们确定责任人员,建立检查制度,小事当作大事抓,坚持杜绝办公、住宿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努力营造优美、舒适、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对巡查车、清障车坚持逐日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的车容、车貌,树立路政大队良好的“窗口”形象。

(三)二00六年的主要工作思路

二oo五年,我们的工作取的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许多工作都处于逐步调整和整合阶段,有很多课题和问题还需我们认真地去面对、去研究、去解决,二00六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思路是:

一,继续加强队伍建设,从思想上、作风上、业务上全面提高队伍素质,采取有效措施,使路政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一个质的变化。

二、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建设,强化社会监督, 健全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执法程序,认真落实“三分离”制度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增加路政执法的公开度、透明度。

公路变更管理办法篇10

市、县(包括市辖区、县级市,下同)地名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是同级人民政府管理地名工作的职能部门,分级负责本辖区地名管理工作。基本职责是:贯彻国家关于地名工作的政策、法规,承办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有关任务,推行并监督标准地名的使用,协调有关部门设置、更新地名标志,管理地名档案,组织地名资料更新,编辑出版地名书刑,开展地名咨询和学术研究。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的具体内容:

(一)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山、山峰、山口、洞、泉、瀑、河、河口、海、海湾、岛、礁、岬角、沙、滩、水道以及地形区等名称。

(二)行政区划名称: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家属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名称。

(三)居民地名称:自然村、城镇内的居民区(院)、路、街、巷、里等名称。

(四)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等名称;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厂、矿、院、校、处、所、店、馆、社、铺等,下同)名称;人工建筑(铁路、公路、桥涵、水库、塘坝、灌渠、人工河道、通讯和供电线路等,下同)名称;名胜古迹、纪念地及起地名作用的故旧地名等。

第三条地名的命名、更名,要从实际出发,要有利于人民团结,注意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体现改革开放和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并遵循下列规定:

(一)尊重当地群众愿望及有关部门意见,方便使用。所命地名要简明确切,含义健康。

(二)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一律不用外国地名、人名作地名。

(三)行政区划名称,城镇内的街道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名称,人工建筑,纪念地,游览地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统一;派生地名应与主地名统一。

(四)全市范围内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一个县内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家属委员会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一个县内逐步实现自然村、居民点名称不同名。

(五)城镇内的路、街、巷等名称,要注意系统性、相关性。

(六)地名用字要使用规范的汉字(简化字以一九八六年十月十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不用生僻字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的字。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汉语地名要以普通话读音为准。

(七)应保持地名的稳定。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一般不改。已经按照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更改的乡、镇名称,原则上不重新更改。对违背国家方针、政策,不符合本条前六项的地名,应予更名。

第四条地名命名、更名必须履行手续,其审批的权限和程序:

(一)自然地理实体的命名、更名。跨市境的,由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并征求邻市、地意见后提出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地名委员会审批;跨县境的,由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县境内的,由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当地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审批。

(二)乡、镇的命名和更名,由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方案,经县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审核后,呈报省地名委员会审批。街道办事处的命名和更名,由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家属委员会、自然村、居民区(院)的命名和更名,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意见,经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四)城镇内的路、街、巷等的命名和更名。属市区的由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属城区(含县级市市区)的由县(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属镇区的由镇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五)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名称,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名胜古迹、纪念地等名称的命名和更名,由该单位或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经当地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在市区的还需报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按隶属关系,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报批件和批复件要抄送当地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六)城镇中新建改建地区,需命名、更名的,必须在施工前按审批程序确定名称。

(七)地名命名、更名,要填写“地名命名、更名审报表”一式五份。对命名、更名理由,新旧名称的涵义、来历及群众意见等项要充分阐述清楚。

(八)市、县(市、区)审批的地名,要分别抄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备案。

(九)调整、恢复、注销地名,按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五条由各级地名委员会办公室规范化处理,并经人民政府审定批准的地名为标准地名,各级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应及时汇总公布,推广使用,并对使用地名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一切公文、报刊、广播、影视、地图、教材中使用的地名,一切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张挂的牌、匾及印鉴中使用的地名,都必须准确、规范。对标准地名,不得擅自改动。

第七条城镇路、街、巷,要设置道路牌和门牌,自然村、居民区、主要交通岔路口、名胜古迹、纪念地、重要人工建筑物和自然地理实体等,均要设置地名标志或批路牌。设置地名标志,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由各级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按行业或区域由主管或分管部门负责,根据标准要求设置、管理和维护。城镇中新建改建地区,新建的道路,应将设置路牌、门牌列入计划,有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保证同时竣工。

第八条各级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建立的地名档案室负责本地区的地名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和咨询利用工作。在档案管理业务上,各级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受同级档案管理机关和上级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检查。

第九条各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每年将变化的各类地名资料进行更新,以形成新的一代地名成果资料,并纳入地名档案,于翌年六月底前向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递报地名变化信息年报。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于十二月底前更新完毕,以使地名资料更新制度化。

第十条各级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定期编辑出版的图、录、志、典,是具有法定意义的工具书。使用地名均要以此为准。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实施办法,擅自确定地名或更改标准地名的,违反第四条第六项规定在施工前不按审批程序确定名称的以及移动或毁坏地名标志的单位或直接责任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或行政处罚,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