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7:50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1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社会工作介入满意度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空间结构、城乡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正在并将进一步发生深刻的结构变化,传统模式的城乡基层机制已经不能驾驭日益复杂的经济主体和利益关系。新型社区建设应运而生,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可以看出目前在新型社区治理方面主要有如下内容:第一,多方面引导社区发展。在新型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既注重调动社区内部的力量,充分发挥社区个体以及各种社区组织的积极作用,又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扶持农业和新型社区的发展,充分发挥民间组织、非营利机构和志愿团体在新型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第二,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决策,既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缓解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提升了农民的参政能力;第三,着重从制度、政策方面进行社区治理。全国新农村治理影响力持续扩展的保障,来自于多元社会主体共同的社区参与力度和权责相称的结构,有效地回应和满足公共需求与公共利益诉求,并将法治化、公共财政支持、监督机制完善等作为有力后盾。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内容仍然存在盲点和弱项。因此,需要以实现和谐发展目标为立足点,以社会工作介入新型社区组织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分析为突破点,以提出有效运行机制为关注点,进一步探索新型社区治理。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为了对成都市新型社区服务质量状况做详细的了解,调查小组在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对所有社区人员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街、新军、正因、桂湖东路、西北、静安社区六个社区;然后再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社区随机抽查50份问卷,每个小组总共调查300份问卷。发放问卷共3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达97.33%;个案访谈40人。对于收集的资料,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首先,介绍下我们所调查的292名居民的基本情况:超过45%的为男性,女性的比例不超过55%;已婚比例超过76%,占调查的绝大多数;初中以上学历达到89%,被调查者文化水平较高;居住时间五年以上的居民超过54%,被调查者在所调查社区居住时间较长。

其次,从社区社工介入的基本服务方面来看,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37%的居民对社区基本服务持满意态度,持不满意态度的有13%,居民持满意态度的多于不满意的;其中对医疗卫生持满意态度的超过27%,而不满意的居民不足18%,居民持满意态度的多于不满意的;对便民设施满意超过30%,持不满意的不超过20%,居民持满意态度的多于不满意的;对环境卫生满意的超过34%,而不满意的居民不足18%,居民持满意态度的多于不满意的。

第三,社区环境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在社区的环境状况方面,社区各种噪音及环境污染方面的控制及管理情况,持满意态度不足23%,而表示不满意的超过35%,对社区不满意的人数比满意的人数多。

第四,社区安全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在社区的安全状况方面,对车辆停放及管理满意的居民不足25%,而持不满意态度的居民超过27%,居民对车辆停放及管理不满意的人数比满意的人数多;对警务室工作满意的居民超过29%,而持不满意态度的居民不足22%,居民对警务室的满意程度比不满意度高;对治安防护措施满意的居民超过30%,而持不满意态度的不足23%,居民对治安防护措施满意度比不满意度高。

第五,社区文体教育活动。统计结果显示:在社区社工介入的文体教育活动方面,对社区文体活动内容和方式满意的居民不足24%,而持不满意态度的接近25%,对此项不满意的居民略多于满意的居民。

第六,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在社区社工工作情况方面,对社区社工人员素质满意的居民超过28%,而持不满意意见的不足18%,居民对社区社工人员素质满意的人数多于不满意的人数;对社区社工人员态度表示肯定的居民超过17%,而持否定的不足13%,对社区社工人员态度持肯定意见的居民多于持否定意见的。

最后,民主的自治情况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对民主选举的组织工作表示满意的超过29%,持不满意态度的不足20%,居民对民主选举的组织工作满意的人数多于不满意的;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相关事项的处理方式表示满意达到23%,持不满意态度的不足19%,居民对处理方法的满意人数高于不满意。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结论。在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中,不管是对社区的基本服务质量、环境状况、安全状况、文体教育状况、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还是社区民主自治情况等六个方面的满意度,选择“一般”的居民占了调研对象的50%左右,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在实际工作中,社区的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工作仍存在提升的空间。遵循最基本的民主原则,依托社区的两委三会一中心组织结构,构建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均等化的管理制度,强调对社区软、硬件建设的重点在于功能延伸,让群众真正地享受服务。

总的结果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在成都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中,成都新型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质量的状况较之以前有显著提高。社区人员对社区社工介入的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感到一般的占50%,满意的占37%。而社区的基本服务方面,对医疗卫生、便民设施、和环境卫生的满意度达到一般及满意的占到80%以上。

提升城市新型社区服务质量的管理思路

深化我国城市新型社区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深化城市新型社区社会工作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及社区实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体系。建议推荐社会学、社会工作领域专家介入社区重建中相关政策和方案的制定工作,保障社区重建方案更能配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能切实有效满足居民的需求。建议社工服务机构也应鼓励社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经验总结和交流,特别是要培养和训练一些社工参与到研究中。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城市新型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方面除了借鉴西方的一些理论外,还应该发展出自己的一些理论。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在社区社会工作方面多多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新型社区建设政策和措施进行评价性研究,为新型社区制度的健全和体系的改革提供科学建议。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2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摘 要:文章将城市建设满意度引入到居民幸福感的研究范畴,探讨居民对城市建设各方面的主观评价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别运用多维测量法和单维测量法对天津市459名居民的城市建设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城市建设满意度三个构成维度中住房条件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设施满意度和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城市建设满意度;构成维度;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061-05

收稿日期:2015-01-06

基金项目: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2011H3-001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YJC630028)

作者简介:张再生(1968-),山东济宁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于鹏洲(1978-),河北宁晋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一、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并没有同步提升,甚至在某些阶段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根据中国新闻网2010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在255个被调查的国家中仅位列125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似乎并没有使我们的居民生活的更加幸福。实际上,与我国的情况类似,国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幸福感难题,所以,有关幸福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较早,相关学者对幸福的内涵、决定因素、形成过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幸福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公共政策,增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依据。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已经开始关注居民幸福感的研究,并在居民幸福感的测量、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城市建设满意度反映了居民对城市建设总体水平的主观评价,是居民对比自身对城市建设的期望与实际感受之后获得的结果。较高的城市建设满意度水平意味着城市建设各方面能够更好的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提升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麦克吉尔瑞(mcGillivray)的研究就曾经指出幸福作为一个多维度概念,包含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人们对生活的满意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1]。而目前对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多是考虑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健康、教育背景、婚姻、性格等)、收入、政治制度、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本研究则将城市建设满意度引入到居民幸福感的研究范畴,探讨居民对城市建设各方面的主观评价如何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从而为城市建设和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基础。

二、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城市建设满意度

满意度这一概念源自心理学,但却在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工作满意度理论[2]。然而对于社会满意度而言,却一直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城市建设满意度作为一种社会满意度,现有研究还缺乏对其深入的探讨,在城市建设满意度的内涵、影响因素、构成维度、测量方法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研究空白。满意度的形成源自于付出与回报、期望与知觉之间的关系,即满意强调要求或期望与结果的比较关系。本研究认为城市建设满意度的形成是居民将心理期望与主观感知进行比较的结果,居民在比较自身对城市建设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有关居民住宅、社区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主观感受过程中,得出的一种对城市建设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居民自身需求的主观评价。当居民对城市建设的主观感受低于期望时,居民就会对城市建设不满意,而当居民的主观感受高于期望时,居民就会对城市建设满意。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建设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愿望,所以只有居民满意才能真正体现城市建设的价值。城市建设满意度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价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而对于城市建设满意度的调研更能帮助城市管理者了解居民对城市建设的态度,从而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更好的满足居民的需求。

(二)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主要指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坎贝尔(Campbell)的研究指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应包括快乐感与生活满意度两个指标,快乐感是个体在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之间平衡的结果,而生活满意度则是源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感受与主观期望之间的比较[3]。实际上,主观幸福感是个更广泛的术语。麦克吉尔瑞(mcGillivray)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涉及对生活多维度的评价,包括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判断和对情绪及心情的情感评估[1]。主观幸福感是幸福的一种状态,它既要受到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又要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作用。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主观性、整体性以及相对稳定性是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特征。同时,对于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例如,性别、年龄、健康、教育背景、婚姻、性格等个人特征因素的影响;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以及对收入的欲望等收入因素的影响;政治制度、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作用等[4][5]。而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居民满意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建设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三)城市建设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理论假设

城市建设满意度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城市建设满意度的形成源自于居民对城市建设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但是,城市建设各方面在满足居民需求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城市建设各方面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也应该存在差异。本研究将城市建设满意度划分为三个主要维度,分别是住房条件满意度、社区设施满意度和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并考察三个不同维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住房条件对居民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一个人的闲暇时间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的住所里度过的。城市建设包含了城市住宅的规划、建造和管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会对居民的住房条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住房条件的改善会更多受到个人因素的作用,收入、社会地位、家庭的富裕程度才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城市的发展,个人收入的提高,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城镇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就已达到30平方米左右,基本上能够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人获得住房带来的积极情感,这是住房带给居民的幸福感。一般情况下,人的温饱解决之后,商品效用的增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力将有所下降。住房作为一种典型的显性消费,通常存在很大的攀比效应,房屋消费过程中认知评价会发挥重要作用,使消费行为在人际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炫耀性和攀比性功能,使住房本身带给人的主观幸福感由于个人之间的比较而大打折扣。因此,住房条件的好坏并非决定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居民对住房条件的主观评价才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关键。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住房条件满意度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社区设施是指由社区提供的用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本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内的道路、照明、绿地、医院、学校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等。社区设施主要是保证居民的生活性需要得到满足,虽然这种需求的层次相对较低,但却是基础性需求,是必须首先满足的需求。社区设施为居民的生活、安全、交往、文化活动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社区创造的各种硬件条件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城市汇集了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各种要素,而这些要素的汇集必须以市政公用设施作为基础。市政公用设施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也是城市基本的物质支持系统,它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市政公用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供水、供电、天然气、采暖等市政公用设施满足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公共交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出行的便利性;照明、绿化、垃圾处理等极大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城市生活的舒适度。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标志,同时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比较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下,私人物品的消费难免存在攀比效应。而公共物品是通过税收将部分引起社会比较的私人消费转移到不存在比较、人人可共享的公共物品上来,从而减少了过多的“显性消费”带来的幸福感损失,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公共支出会对居民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医疗和健康、国防和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都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6][7]。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样,都可以增加个人获得的效用,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社区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都是与居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因此,居民对其满意水平越高,获得的幸福感受越强烈。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社区设施满意度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H3: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和变量测量

问卷题目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居住地等;第二部分为城市建设满意度调查的相关题项;第三部分为居民幸福感调查的相关题项。

由于城市建设满意度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所以本研究使用的问卷是由笔者自行开发设计的。城市建设满意度主要包含三个构成维度,分别是住房条件满意度、社区设施满意度以及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三个维度共计16个测量题项。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城市建设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只需要获得被调查者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因此本研究采用单一问项的自评量表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测量题目包括美国综合社会调查的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你觉得最近的生活怎么样?”以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问题“总体而言,您对自己所过的生活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根据调研需要,本研究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幸福感的测量问项。

对于城市建设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相关题目的测量,本研究采用最为常见的Likert5点问卷法,直接要求被调查者对相关测量题目的满意水平或幸福水平进行回答,其中1表示“非常不满意”或“非常不幸福”,2表示“不太满意”或“不太幸福”,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满意”或“比较幸福”,5表示“非常满意”或“非常幸福”。

(二)数据收集

笔者利用问卷星网站所提供的相关服务收集研究数据,调研对象为现居天津市的城镇居民。经过一周的时间,共获得有效问卷459份。在459份有效问卷中,男性297人,占比64.71%,女性162人,占比35.29%;29岁及以下247人,占比53.81%,30至39岁110人,占比23.97%,40至49岁43人,占比9.37%,50至59岁30人,占比6.54%,60岁及以上29人,占比6.32%;大专以下22人,占比4.79%,大专81人,占比17.65%,本科244,占比53.16%,硕士研究生98人,占比21.35%,博士研究生14人,占比3.05%;收入3000及以下126人,占比27.45%,收入3001元至5000元172人,占比37.47%,收入5001元至8000元97人,占比21.13%,收入8001至10000元40人,占比8.71%,收入10000元以上24人,占比5.23%;市内六区居民350人,占比76.25%,环城四区居民47人,占比10.24%,其他区域居民62人,占比13.51%。

(三)分析方法

回收的数据首先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以确定回收数据的质量。其次,为了探讨住房条件满意度、社区设施满意度、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拟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数据分析使用spss16.0软件和LiSReL8.70软件。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回收的数据首先要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以判断调研数据是否适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本研究使用Cronbachα系数来衡量数据的可靠性。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运算,结果如表1所示,满意度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9,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78、0.905、0.879,一般来说,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要超过0.8,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要超过0.7。因此,根据运算结果,本问卷的信度符合一般要求,适合作进一步的分析。

本研究所使用的城市建设满意度调查问卷由笔者设计,测量题目源自于已有文献和相关专家的深度访谈,可以认为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于收敛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所有测量题目在所属维度上的因子载荷都大于0.6,组合信度CR都大于0.7,平均方差萃取值都大于0.5,各主要指标都符合要求,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量表的判别效度可以通过比较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平均方差萃取值的平方根来检验,当相关系数小于平均方差萃取值的平方根时,判别效度符合要求,根据表2的数据,满意度量表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

(二)假设检验

本研究以城市建设满意度的三个构成维度为自变量,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验证住房条件满意度、社区设施满意度以及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影响。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一般来说,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要小于0.75。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各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的大小均符合要求,适合进行归回分析。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逐步回归的结果来看,城市建设满意度3个构成维度都被引入了回归方程,即住房条件满意度、社区设施满意度、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都具有显著影响。此外,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达到44.9%,回归模型的F值为123.354,显著性水平p为0.000。根据标准回归系数的大小判断,住房条件满意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设施满意度,影响最小的是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根据回归结果,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H1、H2、H3得到验证。

五、讨论

在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性格和收入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是,性格一般被认为受基因以及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性格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所以探讨性格对幸福感的影响对于政策制定者的意义并不大。另一方面,通过对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时间序列上,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幸福悖论”是普遍存在的,从长期来看,收入的增加对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无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在政策制定上,决策者更应该关注收入以外其他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本研究运用自开发的量表以及单一问项的自评量表分别对居民的城市建设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城市建设满意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满意度的视角来看,住房条件满意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设施满意度和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

首先,在城市建设满意度所包含的维度中,住房条件满意度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住房条件对居民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对家庭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住房建设却相对落后于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提高。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居民对住房条件的主观评价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因此,一方面政策的制定者要提高住宅规划、建造和管理的水平,从硬件上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以保证居民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应该通过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住房公平,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得到尊重,同时对占据较多住房资源的个人或家庭收取房产税,降低房屋消费中攀比效应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居民对住房条件的评价水平,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其次,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设施满意度和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和家庭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商品消费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长,但是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加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明显。在社会比较心理的作用下,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并非决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个体与他人的比较结果才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公共物品对幸福感的作用。一般来讲,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共享性,不存在私人物品消费的攀比效应,因此能有效降低私人消费的幸福感损失。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上述结论,居民对社区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满意水平越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烈。因此,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增加社区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上的投入,提高居民对社区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主观评价水平,将有利于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仅考察了住房条件满意度、社区设施满意度以及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三个维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未包含城市建设满意度的所有相关维度。虽然将城市建设满意度划分为住房条件满意度、社区设施满意度以及市政公用设施满意度具有普遍意义,基本能够反映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要对城市建设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有必要对城市建设满意度所包含的维度进行扩展,而这也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mCGiLLiVRaYm.Humanwell-being:issues,Conceptsandmeasures[m].Basingstoke:palgravemacmillan,2007.

[2]任枫,汪波,张保银.不同学历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49-152.

[3]CampBeLLa,ConVeRSep.theQualityofamericanLife:perceptions,evaluations,andSatisfactions[m].newYork:RussellSageFoundation,1976.

[4]刘伯雅.浅议和谐社会的幸福观[J].社会科学家,2008,(2):102-103.

[5]吴冬梅,庞雅莉.中西方“幸福”观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2,(6):153-157.

[6]Lenamp,SiViaG.investigatingmacroeconomicDeterminantsofHappinessintransitionCountries:HowimportantisGovernmentexpenditure?[J].easterneuropeaneconomics,2010,48(4):59-75.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3

一、研究区概况

皇城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起初靠煤炭资源起步,后依托村中的陈廷敬文化转型发展旅游业。为了尽量减少旅游发展与社区居民的矛盾,通过鼓励多数、劝告少数,给予福利待遇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村民从村中搬迁出来并给予了妥善安置,此后又相继开发了九女仙湖、相府庄园等旅游景点,并加大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皇城相府由一个单一的景点变为集观光、休闲、娱乐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从景区与社区的关系而言,皇城村是典型的景区与社区相分离的古村落旅游地属性;从古村落旅游开发主体而言,始终是以社区为主体进行开发管理,是典型的“内生式”开发管理,古村落景区与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十分明显。

二、皇城村居民对旅游发展感知分析

(一)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针对社区景区化后居民感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展开问卷调查。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结合古村落社区实际情况,最终列出了影响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20项影响因素,并采用李特量表对影响指标进行测量,将对各项因素的评价分为5个等级,其中1代表非常不满意,2代表满意,3代表一般,4代表满意,5代表非常满意。

本次调查是以皇城村居民为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全部回收,均为有效问卷。本次调查对象108人,包括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二)皇城村居民对各要素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如表1所示,通过对影响皇城村居民满意度各要素的分析,在20项影响因素中,皇城村居民对提高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物保护利用、提高居民收入、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评价最高,福利待遇、传统文化保、医疗服务、学习外来文化、贫富分化、影响生活习惯、文体设施评价较低。

为了解各要素与社区居民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对调查中“居民对各要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均值,最终得到各要素的评价值与皇城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居民影响最大的前7项分别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福利待遇、环境质量、医疗服务、文体设施,对比表2可发现在这7项中评分高的是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收入、环境质量、增加就业就会4项,居民对福利待遇、医疗服务、文体设施评分较低。

三、皇城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和方向

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皇城村在旅游开发后社区居民的感知状况,从中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以居民对社区生活各组成要素的评价值为纵坐标,各要素与居民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横坐标,构建古村落居民社区生活满意度评价矩阵。横轴以0.3为界,纵轴以3.0为界分为4个象限,并以此加以分析。

(一)需要不断维护的方面

位于第二象限的属于与居民感知相关度低,但是评价比较高的因素,包括知名度提高、文物保护与利用、物价水平、社会治安、邻里关系、发扬陈廷敬文化、思想观念进步这7项。

(二)需要逐步解决的方面

位于第三象限的是学习外来文化、影响了居民生活习惯、传统文化保护,这些是与居民感知相关度低,且居民评价也不高的因素。在日后的管理中可以暂时搁置或暂缓处理。

从对居民的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居民认为在开发旅游中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待改善,对此提出意见的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年轻人对皇城村景区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利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虽然发展旅游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的游客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但由于这两项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所以这对皇城村居民的旅游感知影响不大。

(三)重点维护的方面

位于第一象限的是那些实际状况良好、居民评价较高、与居民感知相关度高的因素,包括公共休闲空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这6项是需要重点维持和保护的方面。

皇城村社区主导模式是依靠其村委会和皇城相府集团集体组织对皇城村景区进行旅游开发与统一管理,是典型的“内生式”开发管理模式,十分注重村民利益的实现。比如每年皇城村都会对村民进行旅游教育培训,积极鼓励村民以多种方式参与旅游,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村民和员工的培训,全部分批分期正规化。目前,全村20岁以上、40岁以下基本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80%以上的村民开办了农家乐,100%的劳动力实现就业。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超过了全国人均水平。

(四)优先建设和发展的方面

位于第四象限的因素属于与居民感知相关度高但是评价却比较低的要素,包括贫富分化、文体设施、医疗服务和福利待遇,这4项是目前影响皇城村居民旅游感知的重要因素,是皇城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4

关键词:社区生活满意度;旅游社区;社区建设;皖南古村落

一、引言

旅游的本质在于其文化性,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古村落正备受瞩目,成为新世纪的旅游热点。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拥有乡土建筑遗存的地区更是对古村落旅游开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市场需求和政府战略双重导向的推动下,古村落正日益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地类型,皖南古村落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古村落一般位于交通不便、区域环境相对闭塞、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与其它旅游地社区一样,古村落社区支持本地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因是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但是,研究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学者们发现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包括社区的经济利益,也包括基于社区角度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变(Jurowski&Gursoy,2004)。也有研究者就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Kim,2002)。

目前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主要围绕着旅游开发展开,如:古村落旅游资源分析(吴晓勤等,2001;邱国锋,2001)、开发与产品设计(杨载田,1993;吴文智等,2003;梁栋栋等,2005)、旅游市场分析(卢松等,2004;冯淑华,2002)、景区管理(黄芳,2002;王莉等,2006)。近期古村落旅游的区域影响研究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黄洁等,2003;卢松,2005)。但是关于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尚鲜见。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研究案例,探讨古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古村落旅游社区建设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二、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过程

1.研究区域概况

皖南古村落又称徽州古村落,是指地处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留存有明清时期建设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水口等建筑群的村落。其分布的中心地带为古徽州府一府六邑,即现在的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和婺源六县。这一带是国内古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作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西递、宏村、南屏保持了完整的古村落原型,建筑艺术精良,具有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布局,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有着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表现出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三个村落的旅游发展背景如表1所示。

2.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针对古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满意度总体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展开问卷调查。在预调查基础上,借鉴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以及国外生活质量研究的相关成果(单菁菁,2006;Kim,2002),结合古村落社区环境实际,列出影响古村落居民社区满意度的21个因素:经济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住房条件、日常购物方便程度、就业机会、基础设施(水电、通讯等)、村民自治状况、人际关系、休闲娱乐设施(电影院、网吧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公共休闲空间(公园、广场等)、文体设施(农村图书馆、篮球场等)、自然环境、村内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消防设施、道路交通、社会治安、当地政府工作、医疗服务和学校教育(幼儿园和中小学)。问卷采用了Likert五点量表评分法,将各项因素的评价分成5个等级:最低为1(“非常不满意”),最高为5(“非常满意”)。2006年12月24日~31日,由南京大学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调查组一行10人来到西递、宏村、南屏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较为翔实的资料。问卷内容主要由社会人口学特征(9项)、社区生活总体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21项)两部分题项组成;主要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进行入户访问。对于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居民让其自己填写,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调查员当场解释;对于不具备填写能力的居民,由调查员逐题询问并根据受访者的回答代为填写,这样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问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共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得到338份有效问卷(见表2),回收率达96.6%;SpSS信度分析结果为,Cronbach’salpha=0.897,表明问卷题项设计是可靠的。本文中游客接待统计资料来源于黟县旅游局,社会经济等基本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西递、宏村、南屏景区管委会和相关文献资料。

三、古村落居民社区生活满意度分析

1.总体满意度分析

调查问卷显示,三个古村落中,有10.1%的居民对目前所生活的社区的整体状况表示“非常满意”,有34.6%的居民表示“满意”,有43.2%的居民感觉“一般”,有7.7%的居民感到“不满意”,还有4.4%的居民明确表示对自己所在社区“非常不满意”。总体上看,有四成多的成员对社区的总体满意程度较高,四成多的居民对社区满意程度一般,另有一成多的居民对社区满意程度较低。经计算,三个古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总体满意度平均值为3.36,处于“满意”和“感觉一般”之间,可以认为当地居民对社区生活总体满意度倾向于正面评价。

分别考察三个村落的情况:西递居民总体满意度达到3.58(标准差为0.84),宏村为3.30(标准差为0.92),南屏仅为3.09(标准差为0.94),差别较大,这与三个村落旅游发展水平、旅游经营模式、旅游利益分配、社区建设水平等方面密切相关。

2.各组成要素的满意度分析

皖南古村落居民社区满意度各组成要素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21个因素中,古村落居民对基础设施(水电、通讯等)、人际关系、社会治安、日常购物方便程度、道路交通和村内环境卫生这6项的评价最高,而对农村社区中的物价水平、休闲娱乐、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就业机会、当地政府工作、公共休闲空间、村民自治(参与事务管理)状况、文体设施这7项评价较低。其中,有半数以上的居民认为社区内的基础设施(水电、通讯等)(58.5%)、人际关系(54.2%)、社会治安(53.7%)、日常购物方便程度(52.5%)、道路交通(52.2%)和村内环境卫生(50.7%)等情况令人“非常满意”或者“满意”,较少的居民(9%~17%之间)对此持“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态度。而这6项的评价得分均值(3.46~3.62)也都处于“一般”和“满意”之间或偏向于“满意”的水平(见表3)。另一方面,有半数以上(或接近半数)的居民对社区内的休闲娱乐(51.7%)、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56.2%)、就业机会(55.6%)、当地政府工作(55.4%)、公共休闲空间(57.7%)、村民自治状况(48.5%)、文体设施(71.6%)等情况“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其得分均值在1.97~2.46之间(见表3),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社区在休闲娱乐条件、政府在村民中的形象、就业和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四、古村落居民社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对所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了解各组成要素的评价值与居民总体社区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度,并对结果进行了排序(见表4)。表4中各变量因素对应的相关系数代表着社区居民在该因素方面的主观评价对其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表4显示,21项因素与居民社区生活总体满意度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显著水平均通过了检验(p

五、古村落旅游社区建设与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这些因素在居民社区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们与居民总体社区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找出古村落社区工作中的重点和突破口,我们用居民对社区生活各组成要素的评价值为纵坐标,各要素与居民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横坐标,构建古村落居民社区生活满意度评价矩阵(见图1)。在该评价矩阵中,横轴以0.3为界,纵轴以3.0为界,分为四个象限,本文据此分析未来古村落旅游社区建设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1.需要优先建设与解决的方面

位于第Ⅳ象限的是那些实际状况欠佳、居民评价较低、但对居民总体社区满意度有很大影响的因素,包括住房条件、经济收入水平、学校教育、村民自治(参与事务管理)状况、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6项是古村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急需改进的因素,也是未来古村落社区工作中的重点建设方向。

这5项因素中,住房问题是目前困扰村民的一个大问题。由于古民居保护的需要,三个村近10年均未安排村民建房宅基地的指标。同时新区建设步伐缓慢,在本研究开展调查的2006年年底,西递、宏村新区规划刚刚通过不久,正处于建设之中(其中西递新区距原址较远,村民不愿迁入),南屏的新区建设则尚无头绪;而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却日益强烈,有的甚至冒着违法的风险擅自建房。

三个村的公办学校情况均差强人意。南屏原来仅有的小学目前已被拆并到几公里外的西武小学,西递目前仅保留小学和幼儿园,原来的西递中学被拆并到县城的第二中学(西递中学原址为历史上西递的水口处,正在作为全县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西递水口园林恢复项目进行建设);宏村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硬件条件是全县乡镇中最好的,但在本村村民中也存在着“一流的办学条件、二流的师资队伍、三流的教学成绩”的担忧;而对于子女教育特别重视是徽州的历史传统。

目前村民对于村民自治现状普遍不满,同时对于参与事务管理的愿望较为强烈,这在宏村、南屏突出地表现为对于旅游发展权利的诉求。这两个村落均在村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县政府和外来投资商(北京中坤集团)签订了30年的旅游经营权租赁合同,对此两个村的村民十分不满,尤其是宏村村民多次集体上诉,2001年先后上告到黄山市法院和安徽省法院,要求收回旅游发展权利,但均未成功。西递景区目前由村办企业――西递旅游公司经营,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权利本应得到保障,但是访谈中发现,村民们对于西递旅游发展和村里重大事务并没有实际上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这些权利被高度集中到公司和村两委的负责人手里(村支书兼任公司总经理);村民全体代表大会1年实际上还举行不到1次,很多事情缺少征询的过程,往往是村干部直接将结果通知到村民。

目前,西递、宏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及经济收入水平在全县均处于较好的水平,但与村民们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村民普遍认为村民分红占门票收入的比重偏低;而南屏村民在这两个方面均几乎无任何保障,村民普遍对旅游发展持排斥态度。

本象限的5个因素对于古村落社区建设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已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其负面影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需要重点维护和完善的方面

位于第Ⅰ象限的是那些实际状况良好、居民评价较高,同时对居民总体社区满意度的影响也较大的因素,包括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村内环境卫生、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和医疗服务,这7项是当地社区工作需要进行保持和维护的因素。

皖南地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质量极佳。当地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环境整治、改善旅游地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交通的可达性等。多年来黟县政府瞄准“合力构筑全国一流旅游经济强县”目标,全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县”品牌,目前该县已成为中国首批旅游经济强县。近年来,黟县古村落旅游交通瓶颈不断被突破,“舒适、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正逐步形成。同时,县内各景区之间的道路正在加紧建设中,西递、宏村、南屏与县城以及相互之间已经形成了等级较高的旅游公路连接,也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旅游经济收入为当地的社会公共事业提供了资金积累,如西递投资了60万元改造建设了西递卫生院和西递急救中心,为广大居民和过往游客提供卫生医疗服务。

旅游发展使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认识到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多年来,尤其是在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之后,三个村从各种渠道争取到保护资金,加强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如西递、宏村争取到被列入安徽省861工程的古民居保护项目,总投资达4000万元。同时,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均高度重视村容村貌、村内环境卫生的整治、管理和维护,当地居民也充分意识到自己所居住的古村落的价值,村民们愿意并自觉维护古村落的社会文化环境。如:2002年6月18日,西递村民在村老年协会的倡议下自发组织起来,以宣誓和签名的方式承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并郑重地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去电子邮件表达了这一愿望;2003年3月,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西递景区管委会制定的西递景区管理办法,该办法详细规定了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及奖惩措施。

第Ⅰ象限中的7项因素均与当地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是提高游客体验的关键所在,在旅游开发中一直受到较高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这些因素对村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些方面需要保持和不断完善。

3.需要逐步解决的方面

位于第Ⅲ象限的是那些实际状况不佳、居民评价较低,但对居民总体社区满意度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的因素,包括物价水平、休闲娱乐设施、就业机会、当地政府工作、公共休闲空间和文体设施,这6项是当地社区工作中可以暂时搁置或稍后处理的因素。

对居民访谈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认为物价水平过高,同时也认为这是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就休闲娱乐设施、公共休闲空间、文体设施等文化娱乐因素而言,农村普遍缺乏这些设施,同时农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城市居民有所不同,因而这些因素尚不构成影响他们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对于当地政府工作,居民普遍给予了较低的评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的干群关系存在紧张的一面;不过,大多数村民认为现在腐败现象众多,且认为自己对于当地政府工作没有什么发言权,因此这对于他们的社区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不大。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就业机会也落到了本象限中。在对居民的访谈中可以明显地感到,居民们对于旅游所产生的就业机会尚不满足,都希望能够更多地通过旅游来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分享旅游带来的好处。例如,2006年宏村村民为了旅游摊位经营权问题曾与当地政府发生冲突;还有不少村民反映旅游发展征用了他们的田地,他们急需工作机会以维持生计。这些都给人留下了就业机会将较大程度地影响居民社区满意度的印象。然而数据分析结果却与此相反,其中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4.需要不断维护的方面

位于第Ⅱ象限的是那些实际状况良好、居民评价较高,但对居民总体社区满意度影响较小的因素,包括与其他村民相处情况、购物方便程度和社会治安。

从整体上看,农村社区依然保存着淳朴的民风,村民生活在“熟人社会”之中,人际关系较为融洽;同时农村的社会治安状况较好,旅游乡村尤其加强了管理和社会治安力量;因此,古村落居民对这2项因素的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

目前,农村的商业网点布局日益活跃,如上海联华超市就在宏村的显著位置设立了网点;再加上旅游发展带来了大量游客,很多商业网点应运而生,在服务游客的同时也方便了当地居民;因此,这些古村落的居民对日常购物方便程度比较满意。

当一个因素长期地、稳定地处在评价的高位时,人们就会对此习以为常,从而将注意力和追求转向其它方面,而这个因素在人们总体生活满意度中的影响程度也就会逐步降低。本象限的3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情形的体现。

致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杨效忠、唐文跃、蒋志杰、王艳、陈彩虹、曹靖、田谆君、刘传华、张宏磊等同学协助进行了皖南古村落居民问卷调查以及问卷数据输入等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KimK.theeffectsoftourismimpactsuponQualityofLifeofResidentsintheCommunity[D].DoctorDissertation,VirginiapolytechnicinstituteandStateUniversity,advisor:Dr.muzafferUysal,2002.

[2]JurowskiC,GursoyD.Distanceeffectsonresidents’attitudestoward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4,31(2):296-312.

[3]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6):45-48.

[4]黄芳.传统民居旅游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思考[J].旅游学刊,2002(5):54-57.

[5]黄洁,吴赞科.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84-89.

[6]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62-564.

[7]卢松,陆林,王莉等.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04(2):250-256.

[8]卢松,陆林.西递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30-233

[9]邱国锋.闽粤赣边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1(6):757-760.

[10]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王莉,陆林等.古村落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及影响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3):276-279.

[12]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66-70.

[13]吴晓勤,陈安生,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历史文化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2001(8):59-61.

[14]杨载田.中国乡村古聚落旅游资源的开发[J].人文地理,1993(3):48-53.

Residents’LifeSatisfactionandCommunity

ConstructioninancientVillagestourism:aCaseStudyofaworldCulturalHeritage,theancientVillagesinSouthanhuiprovince

LUSong1,ZHanGJie2

(1.CollegeofterritorialResourcesandtourism,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2.SchoolofGeographicandoceanographic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5

关键词:灾区居民;生活质量;群际关系;互动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128-03

5.12特大地震给邻近四川北面的甘肃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对甘肃地震灾区居民遭灾前后生活状况与群际关系的变化及其互动影响进行了调查,以期能更好地从心理层面上把握灾区居民在灾后社会恢复中的群体社会情绪、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意向。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结果,甘肃省的受灾县(区)分属于重灾区和一般灾区…。本研究共选取了4个调查点,重灾区和非重灾区各2个,重灾区调查点是陇南市的康县王坝乡、成县小川镇,一般灾区调查点为陇南市的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和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调查工作主要采取了填写问卷的办法,对于问卷无法涉及的内容和需要验证的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入户访谈和个别访问。根据社会统计学的经验,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7份,回收率为94.5%,有效率为88.5%,有效问卷中,重灾区为87份,有效率为87%,一般灾区为90份,有效率为90%。

一、灾区居民遭灾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既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又涵盖了客观领域和主观领域的生活状况,也涉及个体的感觉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

(一)物质生活质量

根据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本研究共选取了经济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住房类型、家用电器普及率、通讯和交通工具使用情况、劳动强度、休息娱乐时间等指标对其遭震灾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第一,地震前灾区居民家庭年经济收入平均值为8579元,当前家庭经济年收入平均值为7305元,相比地震前,家庭经济年收入减少了1274元,下降幅度为14.9%,收入最高水平和最低水平没有变化。这种情况在重灾区和一般灾区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重灾区居民的家庭年经济收入相比震灾前,减少了1649元,下降幅度为22.1%,;一般灾区居民相比震灾前,家庭年经济收入增加100元,增幅为1.02%。

第二,灾区居民中34.5%的家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增加了,一般灾区增加的比率为22.2%,重灾区增加的比率为47.1%。同时,购买食物支出“增加”的家庭明显高于“减少”的家庭,总体样本高出的比率为18.6%,一般灾区为12.2%,重灾区为19.5%。前文已述,灾区居民遭震灾后,经济收入水平明显低于遭震灾前,由此可以推出其遭震灾后的恩格尔系数要高于灾前。

第三,震灾前后,居住土木结构瓦房的家庭由原来的76.3%下降为28.2%,下降比率为62.9%;居住砖木结构瓦房的家庭由原来的13.6%下降为10.2%,下降比率达25.0%;居住框架结构平房的家庭由原来的9.03%上升为55.4%,上升比率为512.5%:居住框架结构楼房的家庭由原来的1.1%上升为6.2%,上升比率为45.0%。遭震灾后,受国家重建政策的影响,居民的住房类型由以土木结构为主体转变为以钢筋水泥框架结构为主体。

第四,灾区居民使用的家用电器中,普及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电视机、电饭锅、洗衣机、电磁炉、冰箱,遭震灾前其普及率分别为94.9%、81.4%、38.4%、18.1%、11.9%,目前的普及率分别为91.0%、79.7%、40.7%、22.1%、13.6%。数据表明,除了电视机和电饭锅的普及率略有下降外,洗衣机、电磁炉和冰箱的普及率都程度不同的有所上升。相对住房,家用电器是“小件”,在地震中遭受破坏的程度相对较小。同时,受震灾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支出主要用于兴建、维修住房,对家用电器的购置需求产生抑制效果。因而,地震前后灾区居民家用电器使用及普及率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第五,地震前后居民通讯工具中固定电话、小灵通的拥有率分别由原来的55.4%、9.03%下降为现在的41.8%、7.9%,手机和互联网的拥有率分别由原来的72.3%、0.56%上升为现在的81.9%、1.7%;交通工具中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拥有率分别由原来的38.9%,48.6%、0.56%上升为现在的40.1%、53.1%、1.13%,农用三轮车的拥有率没有变化。相比家用电器的普及变化趋势,灾区居民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及拥有率总体上上升了。

(二)精神生活质量

第一,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及家人面临的主要生活困难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强烈恐惧地震再次发生”、“亲人、身边熟悉的人遇难或受伤给自己带来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缺少生产生活恢复资金”。显而易见,排前两位的“主要生活困难”都属于心理、精神领域,说明灾民面临的精神生活压力要大于物质生活压力。

第二,对中央抗震救灾政策的满意度,29.4%被调查者“非常满意”,64.9%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只有5.7%人认为“不太满意”。对县、乡基层政府对中央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度,20.3%的人认为“非常满意”,75.1%的认为“比较满意”,只有4.6%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对灾时、灾后社会治安环境的变化,45.6%的认为“变好了”,38.5%的人认为“没有明显变化”,12.9%的人认为“变差了”。可以看出,灾区居民对灾时、灾后重建、灾后生产生活恢复中的政策环境总体上满意程度是比较高的。

第三,对未来生活的预期,77.4%的人认为自己家庭的生活在五年后会变得“越来越好”,13.6%的人认为“变坏变好一时说不上”,5.1%的认为“不会有太大变化”,3.9%的人认为“会变得越来越差”。绝大多数灾区居民对未来生活较好的预期说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对当前的生活持“满意“或”较满意”的态度。这种情况在一般灾区和重灾区之间略有差异,重灾区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略低于一般灾区的居民,说明一般灾区居民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要高于重灾区居民。

二、灾区居民遭震灾前后群际关系的变化

(一)灾区居民遭灾时的群际关系

谈到灾时人际关系,我们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这样的情景:人户调查时,只要同被调查者谈起地震后的人际关系,人们无不以眷恋之J隋描述灾时,即大震刚完,余震不断,震期尚未过时人们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那段时间,人们为了共渡生活难关,互相帮助、安慰,亲如一家,不分你我,救死扶伤,亲和趋向成为群际关系的主流。调查结果显示,54.4%被调查者认为,与地震发生前相比,自己所在村庄或社区的邻里关系“变好了一些”,而且,45.6%的人认为,与震前相比,自己家庭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也“相对变好了一些”。说明震灾越严重的地区,人们在灾时的群际关系俞趋向亲和,社会治安

状况俞趋向良好,相比灾前的群际关系和社会治安状况,“向好”的趋势越明显。

虽然亲和趋向是灾时人际关系的主流,但也并非没有影响群际交往的因素存在。调查结果显示,9.6%的被调查者认为,相比地震前自己所在村庄或社区的邻里关系“变差了”,13.0%的被调查者认为,相比地震前自己家庭所在地的社会治安“变差了”。对邻里关系的变化,一般灾区和重灾区分别有10.0%和9.2%的被调查者认为相比震前,自己所在村庄或社区的邻里关系变差。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变化,一般灾区和重灾区分别有14.4%和11.5%的被调查者认为相比地震前,自己家庭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变差。一般灾区和重灾区的被调查者在两个方面主观感受的差异虽然不显著,但也能说明遭震灾相对较轻的地区,人们的亲和趋向越弱,不和谐因素的影响越大。从人户访谈中得知,灾时群际关系紧张的主要表现是:邻里之间发生口角、家庭财物失窃产生的怨恨和怀疑心理导致行为失常、抗震救灾物资分配不公和不及时产生的口角与怨恨心理。

(二)灾区居民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的群际关系

甘肃地震灾区居民绝大多数是农民,因而我们对灾民人际关系、群际关系的调查选取了与灾民社会交往联系最为紧密的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多群体关系等三个指标。

第一,邻里关系。邻里关系是灾民群体内部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反映的是灾民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灾后生产生活恢复期间依赖、认同、互助、竞争、合作、分离等行为趋向。邻里关系问题具有敏感性,对其静态指数的衡量需要长期的观察和专门的调查方可完成,本研究主要考察了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动态变化,即我们以“与地震发生前相比,您认为目前自己村庄或社区的邻里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9.3%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地震发生前相比,灾时自己所在村庄或社区的邻里关系“变好了”,只有9.6%的被调查者认为“变差了”,31.1%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明显变化”。数据说明灾民之间当前的“依赖、认同、互助、合作”关系程度要高于地震发生前,且“依赖、认同、互助、合作”是当前邻里关系的主流,“竞争、分离”关系也存在,但没有成为主流趋势。

第二,干群关系。一般意义上的干群关系所含内容甚广,本研究所涉及的干群关系主要考虑了与灾民直接联系和打交道的是村干部和乡、镇政府干部,所以我们的调查是以灾民对村干部和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为内容来展开的。对于灾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我们以“在抗震救灾中,您认为村干部对灾民抗震救灾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题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8.6%的被调查者认为,村干部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1.4%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或“发挥了消极作用”,表明灾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不高。对灾民与乡、镇政府干部的关系,我们以“您对乡政府工作人员在抗震救灾中帮助灾民的表现是否满意?”为题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3%和69.5%的被调查者对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只有10.2%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这种趋势在总体样本、一般灾区、重灾区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灾民对乡、镇政府干部的“满意度”要高于村(社区)干部,也能反映除他们与乡、镇政府干部的关系要明显好于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

第三,灾民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5.12大地震抗震救灾、灾后援建行动是一场全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参与程度空前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全民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灾区居民与邻居、同村(社区)居民、村乡(镇)干部以外的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发生了比以往频繁得多的社会交往,其交往关系的基本内容为“接受帮助、合作、互助、竞争、冲突”。研究发现,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灾民与亲戚、朋友、同村(社区)居民、工作单位、、对口帮扶地区和援建单位之间交往关系的主流是“接受帮助、互助”,其“竞争、冲突”关系主要发生在同村(社区)灾民之间,属于非主流。为了掌握灾民与上述社会群体之间交往关系的密切程度,我们以“在抗震救灾中,您认为对自己家庭帮助最大的是哪些人?”和“如果以后您的家庭遭受类似于5.12地震的其他自然灾害,您最希望得到哪些人的帮助?”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灾区居民认为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对自己家庭帮助最大的群体(前三位)是县乡政府、邻居和亲戚,分别占样本总量的84.2%、64.5%和59.9%。认为如果以后自己家庭遭受类似于5.12地震的其他自然灾害,最希望得到帮助的群体是(前三位)“县乡政府、党中央、亲戚”,分别占样本总量的"77.4%、55.9%、45.8%”。结果表明,灾民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若安排亲疏程度排列,排在前几位的为县乡政府干部、亲戚、邻居。

三、对灾区居民遭灾前后生活质量与群际关系变化的互动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地震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及其主观感受状况与其群际关系之间除了所属关系而外,还存在着相互制约、互动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即群际关系状况与生活质量状况之间的所属关系;二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即群际关系与构成生活质量的其他要素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

(一)灾区居民的群际关系及其主观感受是其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构成

生活质量的评价是对个人或群体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适应状态的综合测量,是一个主观的、多维的、动态的、综合性的概念”]。灾区居民的群际关系状况反映的正是他们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灾后生产生活恢复时期的社会适应程度。邻里关系的改善、干群关系的“向好”反映了灾民获得了更多或更好的社会支持,而这正是其生活质量指数提高的表现之一。

(二)灾区居民遭灾前后物质生活质量指标变化的幅度决定其群际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

前文数据表明,重灾区居民遭灾前后的经济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住房类型、劳动强度、休息娱乐时间等方面的变化幅度均大于一般灾区居民和总体样本的变化幅度,同样,其对遭灾前后邻里关系变化的感受、地方社会治安环境变化的感受、村镇(乡)干部满意度的变化幅度也同样高于一般灾区居民和总体样本。即遭震灾越严重的居民,相比震灾前,其生活水平下降的幅度越大,但其遭震灾后的邻里关系、干群关系、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向好”的趋势则大于一般灾区居民。

(三)灾区居民主观生活感受的变化趋势与群际关系的变化趋势相反

关于主观生活感受的变化趋势,统计数据表明,相比地震发生前,重灾区62.1%的人认为自己家庭的生活质量了“下降了”,25.3%的人认为“没有明显变化”,12.6%的认为“提高了”;而一般灾区16.7%的人认为相比地震前,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了”,32.2%的人认为“没有明显变化”,51.1%的人认为“提高了”。显然,重灾区和一般灾区居民对遭灾前后生活质量主观感受变化的趋势差异明显。遭震灾前,重灾区和一般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所以,上述差异表明重灾区居民对目前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要明显低于一般灾区居民。关于群际关系的变化趋势,统计数据显示,对邻里关系,重灾区64.4%的人认为相比地震前“变好了一些”,26.4%的人认为“没有明显变化”,9.2%的人认为“变差了”;一般灾区54.4%的人认为相比地震前“变好了一些”,35.6%的人认为“没有明显变化”,10.0%的人认为“变差了”。对村干部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作用(详见表12),重灾区49.4%的人认为“发挥了重要作用”,39.1%的人认为“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11.5%的人认为发挥了“消极作用”;一般灾区47.8%的人认为“发挥了重要作用”,37.8%的人认为“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14.4%的人认为发挥了“消极作用”。对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在抗震救灾中的满意度,重灾区93.3%的认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6.7%的认为“不满意”;86.2%的人认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13.8%的认为“不满意”。一般灾区居民。从邻里关系、干群关系的变化幅度来看,重灾区居民群际关系“向好”趋势的程度要明显大于一般灾区。结合重灾区、一般灾区居民主观生活感受的变化趋势与群际关系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越低的居民,其群际关系“向好”的趋势越明显,即重灾区居民生活质量主观感受较低,但其群际关系“向好”的趋势则较高。

参考文献:

[1]兰州晚报[n],2008―7―23

[2]付宗国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

[3]邹其嘉,王子平,陈非比,王绍玉,唐l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研究[m],地震出版社,1997:275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6

关键词:彝区新生活运动生活方式改变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35-02

一、背景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其中彝族192万,占总人口44.9%。这里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生活方式较落后,集中地体现在一个民族即彝族身上。在今天,健康和文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程度的基准标尺。由于凉山彝族有他自己的特点――“一步跨千年”(直接由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他们身上根深蒂固地存在很多落后的生活习惯,要想改变贫困落后,移风易俗是关键,因此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为此,2010年4月凉山州制定了《关于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工作方案》,在彝区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我们此次调研旨在探讨“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在彝区实施一年以来的效果及彝民对此运动的接受程度,通过调研分析此运动开展以来的成效及不足之处,探索进一步推动彝民文明生活方式改变的契入点,为当地政府深入开展“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提供一份可资借鉴参考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在凉山州西昌市随机选取大箐乡、六所乡、安哈镇、南苑小区、月城广场五个彝民聚居的乡镇及社区。在每个地方对10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每个地方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查。本次调查的当地居民共2180人,发放问卷2180份,收回有效问卷2098份,有效率96.23%;其中彝族居民1971人占93.92%,汉族居民85人占4.04%,其他民族居民42人占2.02%;男性968人占46.15%,女性1130人占53.85%。

2.调查方法及内容。2011年7月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组织社会实践调查小组对凉山彝区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分组方式深入彝区住户进行调查。调查分问卷和访谈两种类型。其中部分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其他问卷由调研组成员通过访谈形式完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情况、基本生活状况及目前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个人情况包括民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职业。居民基本生活状况包括衣、食、住、行四方面;生活满意度包括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就医条件、人际交往关系、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社会保障及业余娱乐方面的内容。为确保信息准确性和一致性,调查人员调查后及时核对调查表,补充和更正不完整信息。

3.统计学方法。对每一份调查结果进行逐一整理,将数据录入excel中,运用SpSS17.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以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三、结果、结论

1.居民生活的基本情况。(1)居民目前衣着现状。在被调查的2098人中,从服饰种类上看,着汉族服装的为752人占35.83%,着传统彝族服饰的为1346人占64.17%;从服饰换洗频率上看,每天更换的人数为55人占2.63%,每周更换的人数为1639人占78.14%,每月更换的人数为319人占15.18%,一个月以上更换的人数为85人占4.05%;从添置新衣的频率上来看,每年添置一套以上的为1253人占59.72%,每年添置一套的为764人占36.44%,两年以上添置一套的为81人占3.85%。从以上结果看出,彝民在衣着方面已打破只着传统服饰的状况,在对衣着的要求上已不仅限于保暖,在服饰的美观、样式方面也有一定的时尚追求。同时彝民在个人服饰整洁、卫生上也逐渐重视,衣着不洗不换的印象已在人们眼中逐渐淡出。(2)居民的饮食现状。从食谱上看,以粗粮如土豆、燕麦、玉米为主食的有820人占39.07%,以大米、蔬菜、肉食为主的有1278人占60.93%;从规律就餐上看,一日三餐的有1270人占60.53%,一日两餐的有773人占36.84%,一日一餐的有55人占2.62%;从就餐的方式上看,使用碗筷、桌凳的有1856人占88.47%。从以上结果看出,彝族居民食谱逐渐多样化,饮食条件有较大程度改善;就餐也日趋规律化;彝族居民以前餐无桌凳、食无碗筷的习惯也在改变。(3)居民目前居住现状。从居住条件上看,该地区居民365户居住在新式砖瓦房,占73.87%;85户居住在老式土墙房,占17.21%;44户居住在简易棚户房,占8.96%。从居住地域上来说,71户居住在城镇占14.26%;427户居住在山区,其中山区集中村落住户304户占71.19%,山区散居住户123户占28.81%;从以上结果看出,彝民在居住条件上,绝大部分已摆脱居住低矮、阴暗、潮湿住房的状况,居住条件明显得到很大改善;在我们调查的498户居民中有床铺的为456户,占92.31%;有桌凳的为398户占78.74%,这表明彝民家具条件也在改善,彝族席地而坐、裹毡而眠的习惯也在逐渐改变。(4)居民的出行现状。从出行方式上看选择坐车的有1622人占77.33%,选择骑马的有395人占18.83%,选择步行的有81人占3.85%;在调查的494户居民中拥有轿车的为2户占0.20%,拥有农用车的为55户占11.13%,拥有三轮车、摩托车的为282户占57.09%,没有任何车辆的为155户占31.38%;从调查访谈可以看出,当地彝民以前主要以骑马及步行为出行方式,而现在居民出行绝大多数选择乘车,这表明彝区交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居民拥有车辆的情况上看,也说明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得到一定提高,生活状况也在改善。

2.居民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的基本状况。(1)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满意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居住条件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新房居住条件76.72%,住房面积62.96,住房的舒适度60.53%,房屋内部装饰57.09%,居住地理位置43.52%。以上结果显示,彝区居民在居住条件上对住新房居住条件满意度最高,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改善彝族住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居民对居住的地理位置满意度最低。从调查结果上看,调查的494户居民中有427户居住在山区,占86.44%,这427户彝民中近90%的住户渴望在城镇居住,由此看出政府在优化彝族居民的居住环境及地理位置的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2)居民对基础设施的满意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基础设施满意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电力供应66.19%,通讯63.56%,用水60.93%,交通53.44%。从居民对基础设施的满意状况看出居民对交通的满意度最低,虽然从上面居民的出行状况看出彝区交通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在我们调查的五个乡镇和社区所辖的52个村中有19个村仍处于交通闭塞状态,该地区交通还需要进一步改善。(3)居民对医疗卫生条件的满意状况。从调查结果上看,居民对医疗卫生条件的满意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就医方便程度73.89%,医疗设施66.19%,医生业务水平40.53%,医疗费用38.26%。从彝民对医疗卫生条件的满意状况来看,彝民对医疗费用的满意度最低,究其原因,凉山彝民生产落后、收入低,即便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居民的医疗费用,但是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居民“看病贵”的问题。(4)居民对社会交往的满意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社会交往的满意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邻里关系91.10%,亲朋关系87.04%,干群关系73.52%。该地区居民对社会交往的满意度较高。(5)居民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满意状况。从调查结果上看,居民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满意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87.37%,子女受教育程度55.30%,学校条件41.86%,教师教学水平34.50%。居民对子女教育问题满意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凉山教育起点低较落后,优秀教学人员外流;二是由于语言差异,造成教学障碍;三是当地居民收入普遍偏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对子女的教育中。(6)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村医疗合作保障制度83.80%,农村社保79.76%,最低生活保障制度75.51%。由此说明彝区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较高。(7)居民对社会闲暇生活的满意状况。从调查结果上看,居民对社会闲暇生活的满意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看电视83.40%,政府组织的民俗活动75.51%,村组、社区文化活动33.46%,外出旅游9.30%。结果显示彝民主要的生活闲暇生活以最基本、最普遍的看电视节目为主;外出旅游这种较高层次的娱乐方式在彝民中极为少有,在我们调查中很大一部分居民对外出旅游这种娱乐方式想都不敢想;彝民对村组、社区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也不高,这些都说明当地居民的闲暇生活落后单调,政府还应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丰富彝民闲暇生活。

四、讨论

推进凉山跨越式发展,让彝族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明程度是关键。从我们此次调查中看出无论在衣、食、住、行上,还是在居民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的基本状况上,说明凉山彝族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彝族群众陈规陋习已在逐渐改变,注重清洁卫生、健康文明生活、自立自尊自强的新观念在逐渐形成。这与“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在凉山彝区的开展是分不开的。

但是,彝族是一个由奴隶制社会文明直接迈步进入现代社会的民族,其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性、方式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堆积起来的。因此存在于该民族中落后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要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是朝夕的时间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面对如此厚重时间堆积的彝民传统落后习俗,进行移风易俗的变革必须结合该民族经济和社会实际,找准切入点,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逐步推进,使彝区民众稳步养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社会风尚,让彝族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为使“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在彝区进一步推动,实现“彝区群众现代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社会文明和谐程度明显提升,建设新家园、倡导新生活、树立新形象,将凉山建成民族地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示范区”的宏伟目标,结合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实际,笔者认为,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第一,着力推进“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转变彝民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彝民经济收入水平,改变彝民生活面貌是坚实基础。广大彝区之所以贫困落后,是因为凉山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域广博,彝民居住多为山区且较为分散,交通闭塞,出行难。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各级政府通过各种努力使彝区的交通状况有所改善,但与彝区广大彝民及其经济发展要求仍有着极大的差距。不畅的交通状况依然是阻碍彝区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瓶颈。“要致富、先修路”,加大彝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打造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彻底改变广大彝区交通条件,是促进彝区经济发展的先决基础。安宁河流域土地肥沃,但是彝民生产条件落后、经济种类单一,当地居民收入普遍不高,虽然近几年省、州政府对凉山地区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增加,但是与全国、四川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原因在于政府的扶持项目重点是在给予,使彝民养成“等、靠、要”的不良品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推进“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下一步的首要工作应是不断努力改善彝民就业条件和环境,积极加强彝民的技能的培养,提高彝民就业能力,特别改变对彝民就业歧视,帮助彝民就业。第二,加强和推进“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革除陈规陋习,摒弃低俗休闲娱乐习惯,倡导彝民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增强其健康文明生活意识,加强彝民特别是彝民青少年的教育,阻断不良习俗的代际传递是关键。近年来凉山彝区的现代教育取得巨大成就,这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个严峻的事实:与其他民族相比,彝区现代教育的发展太缓慢了,教育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凉山彝区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着求学难、流失率高的现状。流失的学生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将延续其父辈的边沿化社会地位,对现代文明的接受程度也就低,部分还会因为得不到很好的教育而误入歧途,甚至危害社会治安;因此加强彝族特别是彝民青少年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只有提高凉山彝族地区青少年的素质,改变落后观,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与现代化文明接轨,使不健康的、不文明的、落后的生活习惯在他们身上消失殆尽。第三,改变彝民落后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进行移风易俗的变革,采取强有力的外力推动和严格的制度设计是保障。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要变革的就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落后的风俗习惯。这个变革,是落后风俗习惯的变革,更是人的变革,是推动民族全面进步的变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对那些落后风俗习惯的全面摒弃的过程中,通过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推广建立起新的,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道德价值观。这个重建的过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因此,对彝民传统落后习俗的变革,必须以制度建设的形式予以推进,通过制度化的建设,把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推行的现代文明的生活规范、风俗习惯、礼节仪式予以固定,从而使人们按制度化的规范进行各种民俗社会活动。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实施一年多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很大一部分彝区已经摒弃不好的习俗,这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不仅提升了彝民文明素质,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更能造就“四有”公民、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内源动力。但是要想彻底帮助彝民脱贫致富,还需付出很多的努力,彝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吴靖平.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新模式――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科学发展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

2.日力小贵.基于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凉山彝区贫困问题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

3.邱宝奎.在新生活运动中走向健康文明[n].凉山日报数字报,2011.5.28

4.彭雪芳.对彝族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7)

5.何香,张春祥.浅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7

[关键词]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行为

城乡结合地区是城市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术界关于城乡结合地区的休闲方面的研究成果却很少,一直都把它笼统地置于城市居民或农村休闲市场休闲研究的范畴,没有注意到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的特殊性。所以,在建设和谐城乡的大背景下,关注和研究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休闲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者于2010年5月份随机选取了南昌市桃花镇和京东镇3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了解了当地居民休闲的现实状况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行为特点。

一、南昌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现状分析

1.调查概况

(1)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状况

桃花镇位于南昌市西湖区,全镇占地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5千人,辖12个行政村,4社区。全镇GDp达到1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6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47元,综合实力在江西省乡镇中排名第四。京东镇位于南昌青山湖区,镇域面积7.9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2009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164万元。这两个镇都属于南昌经济强镇,居民收入大多依靠出租房屋或者经营实体,年收入高,除部分公职人员外大多数都能自由分配时间。

(2)旅游休闲发展状况

截止2009年,两镇周边共有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4个;艺术馆及文

化馆2个;专业艺术剧团3个。伴随着南昌全面进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阶段,两镇将增加全民健身工程28个,将改扩建社区活动中心8个,将建设晨晚练辅导站11个,将建设高标准电影放映场所1个。

2.居民休闲的基本情况

(1)休闲动机

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有227位居民选择以观光游览、疏缓压力、陪伴家人及追求精神享受为主要休闲动机,占总量的78.5%。同时又由于调查地处于赣江岸边,离梅岭风景区又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有78位居民单单选择享受大自然,欣赏美丽的风景为主要动机,占总量的27%。

图1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主要休闲动机示意图

(2)闲暇时间分配情况

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有182位居民选择能够自由的分配自己的休闲时间,占总量的63%,他们一天的休闲时间占全天时间的1/4;另外有87位居民选择自己的休闲时间不受自己控制,休闲时间较少,占总量的30%。造成地区居民休闲时间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桃花镇和京东镇是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建制镇,镇区的居民以个体经商者居多,大多数居民并不在意周末和节假日的区别,一般都是自主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但由于所住居民主要分为两类,即房东和租房者,房东由于不要从事任何工作,故闲暇时间较多,而租房者由于经济压力较大,闲暇时间几乎没有。

(3)主要的休闲方式

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在工作日,有237位居民选择室内休闲方式主要是以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打牌、搓麻将、看书看报、睡觉为主,占总量的82%,而有178位居民选择的户外休闲方式主要是以购物、散步和走亲访友为主,占总量的62%。在休息日,虽然看电视上网、打牌搓麻等室内活动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但相比工作日来说,更多的人走向了户外,有246位居民选择如逛街购物、走亲访友、唱卡拉oK、跳舞、做美容美发等户外活动,占总量的85%。

图2居民主要休闲方式选择示意图(百分数)

(4)主要的休闲空间选择

调查发现,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两地居民的休闲区域都高度集中在本镇范围内。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在工作日,有219位居民首选的休闲场所就是家里,占总量的76%,而需要承担家务的女性和退休后的老人则会选择逛街道、超市、去公园和广场。在休息日,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到户外参与一些休闲活动。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有31位居民仍然选择在家里度过假日时光,占11%;有97位居民前往商业街旅游购物,占34%;有29位居民选择去公园和广场,占10%;有33位居民选择去风景名胜区,占11%;而去卡拉oK厅、舞厅、网吧、社区活动中心、电影院、美容美发店的人有99位,占34%。

(5)休闲满意度

由于休闲生活质量涉及到很多方面,故这里所说的满意度是对总体休闲生活的满意度。有151位居民选择休闲生活质量一般,占52%;有77位居民选择比较满意,占27%;有21位居民选择非常满意,占7%。所以从从总体上看,两地居民休闲生活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二、影响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的因子分析

1.地域文化

城乡结合地区原属于农村,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被划入到了城市,故其文化带有浓重的农村地域文化。调查显示,地域文化只对居民休闲方式和空间的选择产生影响。如桃花镇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较高,故大部分居民在选择休闲动机时,以调节身心和缓解压力为主;而京东镇的居民则以感受自然和联系感情为主。

2.性格

“性格”在居民休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查显示,热情率直的人偏好与家人结伴而行,喜欢广场和各种社交场合,同时这种人在休闲中的花费也比较高;安静的人偏好与家人同事结伴而行,喜欢山水和田园环境;抑郁的人偏好与贴心的朋友结伴而行,喜欢独处。

3.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喜爱的休闲空间及资源均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休闲行为。调查显示,年龄主要对居民每月休闲花费、居民休闲时间选择、居民休闲同伴选择、休闲空间和类型选择等四方面产生影响。如:36至45岁的居民工作收入稳定,事业较成功,其他压力(如住房、汽车等)都已解决,因而大多数都选择春季和秋季携家人一同出行,在休闲空间的选择上则以各种山水风光、文物古迹为主,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比较注重享受,在休闲上花费较高。

4.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对居民每月休闲花费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收入越高,花费就越大。调查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居民一般选择一礼拜一次逛各种广场和社区活动中心,花费大概在100元以下;收入在1000―2000元的居民一般选择一个月一次参观近郊的景区,花费大概200元左右;收入3000―5000元的居民一般选择携带家人参加各种观光、钓鱼、野炊活动,花费大概500元左右;收入5000元以上的居民一般会选择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类聚会和观赏电影,一旦有长假,还会安排长途旅行,花费一般占到收入的五分之一。

5.性别

男性比较偏好的旅游资源有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及乡野田园风光,而女性除了以上之外,还比较偏好旅游购物;男性在人际交往上比女性频率高,休闲兴趣比女性大,因而男性比女性休闲花费多;男性选择去游乐场所的比重较大,而女性则比较偏好步行街休闲场所。

三、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

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休闲行为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但是比较发现,其与农村居民的更为相似,却又逐步向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靠拢,所以总体来说其特征具备过渡的性质。

1.突出交往性

城乡结合地区居民多来自农村,相互之间沾亲带故,这与大城市的社区居民不同。大城市居民之间的的距离感和隐私性都很强,相互之间都在隐藏自己,是属于行政性的社区,而城乡结合地区的社区属于带有情感色彩的传统社区,相互之间以休闲为纽带的行为四处可见。因此,在休闲伙伴的选择上,城乡结合地区的居民都会选择自己认识的人来参与。

2.休闲方式的选择单一且极易跟风

虽然城乡结合地区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规划的滞后,导致地区内部休闲产品种类单调,使得人们拥有过剩的休闲时间却只能以简单的方式打发。同时,由于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之间的休闲交往是随意而自然的,可以随意地到邻居家串门聊天,也可以很自然地加入一个牌局或棋局,使得各种不健康的休闲方式极易在居民中传播开来,而需要花费精力的学习提高型和自我发展型休闲活动则易受到冷落。

3.休闲消费低却存在潜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实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并不低,但是就其消费和休闲消费进行比较后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在工作日的实际休闲消费额不超过200元,即使是在休息日,其消费也只有300元左右,这说明该地区居民在休闲支出上保守而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愿意在休闲方面消费,调查发现,人们的理想休闲消费远高于实际休闲消费,这说明在消费意愿上,他们已经跟城市居民相差无几,其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

四、促进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市场发展的建议

1.将休闲纳入公共政策的范畴

目前,城乡结合地区休闲时代已经提前来临,休闲活动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当地政府应考虑将休闲纳入公共政策的视野中。通过完善社会福利等各种制度和规范商业休闲市场,以提高民众的休闲满意度及休闲生活质量。

2.社区加强对居民休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社区基础组织首先应增强休闲在居民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多组织本地社区居民能够参与的休闲活动;其次应加强对本社区休闲服务场所员工的培训力度,保证社区休闲软服务及时跟上;再次应完善休闲设施指示系统并及时修补和更新残缺的休闲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3.政府应加大对休闲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目前,南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旧城改造建设,桃花镇和京东镇要成为改造成果的展示区,就应该根据原有规划,遵守有关规定,确保对休闲设施的投资力度,确保在新建造的社区、办公区、步行街、广场中设置足够多的休闲设施。同时,也要注意对原有公共休闲设施的改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补齐老建筑群缺乏的休闲设施、健身器材、景观小品等。

4.重视文化休闲,倡导文明休闲方式

目前,两镇部分居民对物质的追求超过对精神追求,甚至对文化休闲缺乏兴趣,致使许多健康的休闲方式在居民中难以普及,这样不利于文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而,政府和休闲企业应在公共休闲空间的设置中增加文化氛围,如扩大对文明、高雅的休闲方式的宣传,对部分文化体育等休闲场所实行免票方式等。同时,还应增大图书馆的数量,尽量做到每一个社区都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并建立好属于社区居民的休闲档案,实现休闲供求的完全平衡。

参考文献:

[1]金倩:成都、武汉市居民休闲活动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金倩楼嘉军: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06

[3]张玉华谢庆芝罗明凤:江西省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2007

[4]唐雪琼:县级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研究一以云南蒙自县为例[J].人文地理,2004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8

关键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区,只有进一步提高我国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效果,才能加速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在成都市沙河源社区、青羊社区内部发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状况的调查问卷》。通过走访实地,当面向社区居民发放-回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使用内容与结构作用定性评价方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例如,进入沙河源社区后,调查人员可以通过走门串巷的方式挨户逐一的发放调查问卷,并说明此行的来意,获得居民的认可与配合。

再例如,进入青阳社区后,可以寻找社区居委会,寻求居委会的帮助,在居委会的号召下,召集社区居民主动参加问卷调查。在此期间,要说明来意,征求大家同意。

(二)实地访谈调查法

就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运营管理情况及相关原因等问题,拟定访谈提纲,对沙河源社区、青羊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相关管理者、使用者进行面谈、咨询,获得大量详实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二、成都市沙河源社区、青羊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问题与原因

(一)缺乏场地、锻炼形式缺乏多样性

社区居民多数通过散步、慢跑等形式进行体育锻炼,极少数人组织或参与球类运动;这主要是因为慢跑与散步不受场地限制,不像是球类及舞蹈等运动对场地具有较高要求,且无需掌握任何技能,就可以实现锻炼效果。另外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大多是小区院取⒅芪Ч园、广场等,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属于免费的、空气质量好的区域。不过也存在少数居民区公路或在房间内锻炼。其中大多数居民每周的锻炼次数大约在2次以内,由此可以推断居民体育锻炼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没有健全的体育服务机构

成都市存在的社区大多缺少体育服务结构,亦或服务体制存在缺陷,没有合理的管理及考核制度、缺乏工作目标等,从而无法发挥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内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通过对调查的194位居民发现,有140人说“该社区从未见过体育指导员,也没有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部门。”

(三)社区体育设施满意程度较低

调查中发现,基本上所有居民都不满意社区内的体育设施建设状况,很多人认为这些锻炼器材一般,部分居民不满意当前的设施建设状况。认为缺乏足够的现代健身器材,例如单双杠、舞台、乒乓球台等。

(四)缺乏体育体质检查与体育宣传意识

调查中发现,社区内60%的居民不知道体质监测,也没有进行过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检测。大多数居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数,从而也就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在社区宣传栏中,基本不会出现与体育锻炼有关的知识,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体质检测团队对居民进行定期检查。

(五)缺乏资金支持

从调查得知,只有3.3%居民表示自己居住的社区经常开展活动,而96.7%的居民认为偶尔开展和从不开展活动比赛,服务主体建设不完善,没有规划居民进行活动、比赛的相关文件。另外,该社区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投入的资金无法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要,并且开展的社区赛事也很少,这主要是体育资金来源不丰富,获取资金渠道单一等原因造成的。

三、成都市沙河源社区、青羊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出现的问题对策

(一)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的基础建设

首先要根据成都市制定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定,完善社区内体育设施的添加与更换,以最快的速度优化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环境,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进行合理的收费,并鼓励居民进入正轨的健身会馆进行健身,并通过协商的方式为居民争取周边的体育运动场地。

(二)强化居民体制监测工作

为了提高居民对自身体制健康的了解程度,成都市政府可以在社区内组织专业人员建立固定的体质监测中心,并按时、定期的组织居民进行身体检测。同时,社区也可以自发组织居民,到专业机构进行身体检测,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完善居民体制监测效果,强化居民体制检测意识,提高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三)建设完备的公共体育服务主体

上级政府要增加该社区体育指导专业人员数量,并给予其一定的报酬。然后定期安排指导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从而提升其体育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实际需求。另外,要组织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团队,吸引社区的积极分子与优秀大学生参与到社区体育锻炼志愿服务团队当中,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效率。为大学生提供知识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可谓是一箭双雕。

(四)积极进行体育宣传

政府及社区单位要合理利用社区宣传栏、网络等工具进行全面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公共服务内容等的宣传,从而让社区的居民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的得到全民体育健身的服务知识;另外,还可以及时的转播、宣传国内外最近的体育赛事,调动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居民提供谈论体育锻炼活动的信息。

(五)纳八方赞助,勤组织体育赛事

上级政府拨放的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是无法满足居民实际的体育锻炼需求的。因此,上级部门应合理处置居民与周边企业的关系,鼓励并支持社会各界对社区体育公共体系进行集资建设,从而填补社区体育资源建设资金的不足,实现社区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建设。

四、结语

成都市某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急需进行完善与改革,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了解了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这有助于改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荣洪.成都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武侯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23).

[2]王存良.美国公共体育服务中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管理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08).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9

关键词:获得感;安宁社区;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获得感”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获得感”首先是要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人民群众有房住,收入增加,能接受优质教育,能看得起病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在精神层面,要让每个人有梦想、有追求,同时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辽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曾被誉为“东方鲁尔”,是我国工业崛起的摇篮。然而,与改革开放38年以来(1978-2016年)全国经济形势一路向好,全国GDp年均9.4%的超高速增长形势不同,2016年辽宁GDp增速为-2.5%,名列全国各省(市)排名倒数第一,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的省份。2016年辽宁人口流失严重,常住人口较2015年减少4.6万人。辽宁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截至2015年底,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79.0万,占总人口20.6%。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6.1%,辽宁的占比高出4.5个百分点,在种种负面形象之下,社会不禁发问:辽宁人民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否因此受到了影响?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旨在通过对安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客观分析该社区获得感现状,进而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

二、安宁社区获得感现状

社区居民中具有高中学历的占比最高为33.62%,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初中、大专或本科、小学及以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社区居民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比61.2%,受访者受教育水平较高。通过将受教育程度与受访者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度之间构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生活状况满意程度越高。因此,受教育水平是影响社区居民获得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受访者中认为家庭年收入“还可以”的占比为52%。通过将受访者个人收入情况与对家庭年收入满意度数据集合之间构建Kendall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个人收入与对家庭收入满意度的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r=0.602,个人月收入在“2000-4000元”范围的受访者与对家庭年收入持“还可以”态度的迎合趋势明显,且月收入高于4000元的受访者对家庭年收入情况满意度高,表明受访者个人月收入水平与受访者与对家庭年收入满意情况成正相关。通过将受访者身体状况与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构建交叉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自己身体状况不满意的受访者与对自己生活质量持不满意态度的迎合趋势明显。然而,对自己身体状况满意的受访者与对自己生活质量满意群体迎合趋势不明显,表明受访者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受访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是“保健因素”。即一般情况下,对身体状况不满意的受访者对生活质量状况也不满意,但是对身体状况满意的受访者不一定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状况也满意。因此,安宁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其获得感的必要因素,身体健康是居民获得感提升的首要前提。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重视物质获得感,忽视精神获得感

首先,通过对社区居民参加社会组织活动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安宁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活动的参与度较低。一方面,当前安宁社区居民当中有35.34%的受访者从未参加社会组织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对社区居民认为影响生活质量因素的问卷数据分析,“医疗保障”、“饮食安全”、“经济状况”、“住房问题”、“出行条件”位列前五位,均与物质层面关联较大。其次,根据社区居民认为需要改善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第一至第五位,全部与物质生活紧密相关。这说明当前社区居民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仍然是其实现个人获得感的主要动力,社区居民对于获得感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认识还远远不足。

(二)社区居民实现获得感的方式单一

安宁社区每个年龄阶段的居民都容易将他们认为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或者两个因素视为其获得感能否实现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大多与教育、住房、经济、养老问题有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每一个社区居民的自我奋斗,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程度。所以,这些关键指标的实现难度通常都比较大。因此,单一的实现途径是一直压低社区居民获得感的主要原因。

(三)社区服务无法满足居民实际需求

首先,在治安方面,通过对安宁社区治安状况现状分析,安宁社区治安状况总体水平较差。安宁社区内经常发生居民个人物品被盗事件,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且同类事件长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影响居民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基a设施方面,社区居民对户外健身器材等基础便民设施的需求最大,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当前社区过于追求对活动中心的建设,而忽视了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的使用率较低,这说明社区中心的功能建设并不是社区居民所真正需要的,追求形式大于追求内容。

四、对策建议

(一)提高社区居民精神文明获得感

首先,加强社区居民自身精神层面获得感重视程度。一方面,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树立“终身学习”信念,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对安宁社区受访者个人受教育水平与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高有助于社区居民实现获得感。另一方面,参加广泛的文体活动有利于社区居民提高精神层面的获得感。社区居民应积极参加社区内组织的文体活动以及社会组织文体活动,提高自己的参与度。其次,社区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精神层面获得感主题宣传周活动、理论宣讲团活动、社区知识竞赛、文体联谊活动等,营造一个弘扬提升精神层面获得感的社区氛围。

(二)拓宽社区居民获得感的来源途径

首先,社区应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参与权利,完善落实社区居委会联席会议制度,使社区重大事项按民主程序决定,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完善社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各项制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获得感。其次,一方面,政府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加快葫芦岛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增加社区居民可支配收入,为社区居民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廉价房、保障房等惠民政策。

(三)优化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实际需求

社区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其次,政府应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在治安方面,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社区偷盗行为,维护社区治安,杜绝不作为现象。在交通方面,政府可以联合多部门切实为社区居民着想,合理协调公交站点,延长公共交通营运时间等。■

参考文献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居民感知;贵州;巴拉河

中图分类号:F592.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3-0145-09

一、引言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感知及态度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取得众多成果。早期主要关注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的感知(Getz,1986),现今则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Besculidesetal,2002)、社会和环境影响(Brunt&Courtney,1999)的居民感知。mathieson与wall(1982)指出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总的来说是有益的,社会影响与环境影响则不然,这与旅游发展阶段相关联;ap与Crompton(1998)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关于居民感知旅游影响及居民态度的文献,指出人们关于经济及环境影响的正面或负面态度往往易于达成共识,而关于居民对社会及文化影响的态度却有时相去甚远。ahn(2002)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态度与旅游者的感受做定性与定量的相关分析,从而使研究达到一定深度。总体而言,国外在实证与理论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我国则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关注这一问题,陆林(1996)、宣国富(2002)、黄洁(2003)、苏勤(2004)、陈金华(2007)等人对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做了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综观我国相关文献,研究以城镇居民、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理论分析多、数据分析少,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简单。到目前为止,国内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感知研究较少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感知及态度分析,本文将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有益的补充。深入研究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对旅游业的态度,对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区域背景、研究方法及调研数据检验

(一)研究区域背景

巴拉河流域农业旅游区(以下简称巴拉河旅游区)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东南面约12公里处,以凯里三棵树镇的怀恩堡村为起点,沿巴拉河向南逆流而上20公里,直至雷山县境内,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45亩。巴拉河旅游区包括南花、郎德、季刀、怀恩堡、猫猫河、南猛、脚猛等7个主要村寨,共有农户1082户、人121475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距贵阳龙洞堡机场140多公里,通过凯麻高速公路西连贵新高等级公路直达广西,东有65号高速公路进入湖南。七个村寨距离凯里至雷山主干公路均在2公里以内。

“山水+田园+民族文化+科技农业+历史遗存”是巴拉河旅游区的主要特色。七个村寨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农业兴旺,民风淳朴。厚重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浩瀚的口碑文学,富于哲理的曲艺嘎百福,娓娓悦耳的押调苗歌,内涵丰富的鼓社集会,式样繁多的民族服饰,别具一格的村寨吊脚楼等众多的人文景点以及男耕女织的劳动生活场景,吸引了大量旅游者。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旅游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2004年国家旅游局评定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农业旅游区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巴拉河旅游区的南花村,被农业部授予“生态家园富民示范点”;郎德上寨,2001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全国百座特色露天博物馆”。

(二)研究方法

居民感知、态度与旅游影响研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范畴,注重田野调查法,强调对任一社会现象的判断都必须建立在踏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旨在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所以主要采用现场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的实证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调查时间为2006年11月及2007年5月;调查对象是巴拉河旅游区南花与郎德上寨居民;问卷发放采取随机上门调查的方法,问卷发放后,调查者帮助被调查者理解问卷并当场收回,以保证问卷质量及回收率;正式开展调查之前进行了试调查,以保证调查结构的严谨性和完备性。问卷共分发并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92.25%。问卷包括五部分内容,共69个问题:第一部分是被访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社会属性,如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第二、三、四、五部分是问卷主体部分,就居民参与旅游基本情况、居民对本地区旅游的感知、旅游影响及发展建议进行评估。问卷主体部分采用李克特七级量表(按满意程度或赞同程度由低至高分别赋1―7分)请被访者对调研列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三)问卷基本信息及信度检验

本次成功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占57.53%,女性占42.47%,苗族居民占期95.9%,以25~64岁年龄段为主,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家庭年收入5千至2万居多,收入来源以务农与旅游经营为主等。根据对旅游区主管部门的干部访谈得知,调查样本的结构特征与旅游区内居民总体特征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研究采用克伦巴赫(L.J.Cronbaeh)alpha(α)信度系数法,Lee等人(2004)在进行因子分析时认为alpha(α)值大于0.6,表明数据可靠性可以接受。各因素层潜变量的alpha(α)系数均高于0.6,且总量表alpha(α)系数达到0.8445,说明本次调查问卷数据具有较高的内在信度。进行方差分析,F=45.1848,p=0.0000(

三、研究发现

(一)居民对农业旅游现状评价

1、居民对农业旅游现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