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会计财务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8:50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1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会计;财务公开;探讨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08-1

洮南是吉林省农业大县之一,所辖18个乡镇,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3%。截至2010年末,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2.1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3740万元。随着农村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大,农村财务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洮南市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自2003年起逐步在全市各乡镇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制,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做到逐笔逐项公开,使全市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轨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目前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洮南市所辖18个乡镇,221个行政村。各乡镇经管站单独设置,全市农经人员105人,村级报账员(兼文书)221人,村级财务会计36人(由各乡镇农经员兼任),负责各村财务记账和会计业务处理;各村设村报账员,负责报账和村级日常业务处理,不再设村会计。从2003年起全市各乡镇221个村全部实行了“村级财务制度”,做到每月报账一次,并在每月报账、记账结束后由财务会计打印公开榜,并到村张榜公布、存档。2009年洮南市推行“两化一推进工作”,2010年各乡镇统一使用“三资软件”。在各乡(镇)经管站又成立综合服务大厅,实行柜台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同时也提升了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档次。

2推行农村会计制度取得的成效

会计制,即在农村实行“村账乡(镇)代管”,是一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新体制。

目前,洮南市各乡镇在2003年已全部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实行了村账乡镇代管,221个村委会百分之百实施了会计制。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会计制这项农村财务管理的新形式是符合洮南市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的,它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的普遍赞同,效果显著。

首先,提高了农村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按章按制,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其次,强化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

最后,实行村账制度做到了“四化”,即一是会计合法化;二是现金管理规范化;三是会计核算程序化;四是财务公开化。使基层群众对集体资产管理方式更加满意。确保农村财务公开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和及时公开,使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保障,减少群众的猜疑,使他们对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奔康致富、构建和谐农村更充满了信心。

让干部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行动更加统一。推行村账乡镇后,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更加严密,干部的干事精力更加专注,利益目标更加统一,齐心协力、共同发展集体经济的原动力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3实行村账乡镇代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部分乡镇出现了“村钱乡花”,完全失去了村乡代管的意义。

第二,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制订了一系列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但个别村落实不到位。

第三,部分村财务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督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四,部分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确保农村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教育,切实解决村级干部对村账乡镇代管的真正目的的认识,特别是要解决村级主要负责同志的思想认识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部分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低,有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虽然干了多年但不专业,业务知识不够熟练,影响了农村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要求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三,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市经管局和各乡镇经管站、审计站及各责任区财务会计、各村有关财务人员,要各负其职、落实责任,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第四,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挪用、侵占各类集体资产,要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行使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权利,维护全体成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冬芳.加强和改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之我见[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2]车元章,綦好东.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J].财会通讯,2003(7).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2

【关键词】新农村;财务管理;财务监督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七大重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农村财务管理是村集体经济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保护农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形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和有关部门为加强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新容、新貌,加大了对“三农”的投资力度。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达到7253亿元,比2008年增长21.8%;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8183.4亿元,比上年增加930.4亿元。如何管理与利用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和物资,将成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改革与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努力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已成当务之急。

二、目前新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各项支农政策的落实、支农资金的到位,农村财务管理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挪用、挥霍、侵占农村集体财产和涉及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使用大量“白头收据”;财务账目设置不全,账务处理欠规范;乱批乱占集体土地,土地征用费管理发放漏洞多;村干部换届不交接会计账目;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各项开支缺乏约束、挥霍公款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热点问题,也成了干群矛盾的焦点,诱发了部分群众上访、个别村干部因为经济问题受到处分等事件的发生。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为了更好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先后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虽然许多村按新农村建设要求制定了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些完善的制度条文却成了应付检查的幌子,农村管理者有章不循,执行情况较差。有的村则是选择对他们有利的制度执行,不利的制度就不执行。另外,也有些制度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可操作性较差,因而制度失去其权威性。甚至部分村在财务方面没有制度,财务管理无章可循。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新农村建设缺乏合理的财务制度保障。

(二)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村务公开与民主理财其实质是让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参与财务管理,将财务工作置于群众社会监督之下,是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原则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由于财务公开不完整、内容不真实或公开不及时,村级民主理财工作滞后,群众的知情权、民主理财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群众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从而对有人挪用农村资金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追究,给农村财务管理带来了隐忧。第二,政府对村级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到位。在对村级财务收支审计监督时,只注重基础信息的形式审查,缺乏实质性审查,导致新农村建设资金被截留、挪用或者改变用途等贪污现象发生。

(三)内部控制机制缺失

目前,在我国农村,很多农村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存在误解,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农村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中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的农村干部根本没有内部控制的概念,将内部控制视为文件、手册,认为与农业生产没有联系。在不少农村中,虽然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活动,由于村干部之间缺少相应的控制权衡机制,在重大财务问题上还是“一把手”说了算,也不经过村“两委”讨论,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基本上没有民主监督制度和程序。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使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批制度不健全,财权失控,无审批、无经手、乱支乱用的现象严重。

(四)财会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低

按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要求,农村财务人员的选拔、录用和考核等应由乡镇负责。实际上,农村财会人员大都是村两委指定,聘用自己“信得过”的人,而不是从工作需要考虑。“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书记换财会”这种不良现象,导致财务人员工作不稳定,出现“断头账”“包包账”,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另一方面,村级财会人员素质较低,年龄老化,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有的只会“记记账、打打算盘”,不能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核算和监督。

三、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针对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各地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健全完善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为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和更具可操作性,各地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细则,例如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制度、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支出报销和审批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村级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同时要完善奖惩机制,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违章办事的严重惩处,进一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部门和工作人员所从事的活动受到既定程序的限制、制约、监控,从而保证组织内部活动的有序正常运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对保证农村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防范农村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和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应遵循合法、规范、有效、全面、安全的原则。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业绩报告控制、内部审计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将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运用到农村财务管理中,对约束农村管理者行为、规范资金管理、防范欺诈舞弊等有着预防的作用。

(三)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农村财务监督机制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立村民审计监督委员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内部监督机制。为保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职能,村干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财务收支、重点工程项目、惠及群众的各项政策性补贴、征地和土地流转、村干部报酬等热点问题定期及时公开,并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报表,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从司法、社会公众和舆论的角度,共同形成一种公平的外部监督环境。在农村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充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新闻舆论工具(电视、网络、广播、报刊、宣传资料)让外界参与进来,大力宣传好的典型;对违反规定或应付差事走过场的,要进行曝光,通过社会舆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建立农村财会人员的人才机制

为保持财会人员队伍稳定性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应建立农村财会人员的人才机制。首先建立农村财会人员选拔机制。对农村财务人员必须按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向社会招聘,要坚决杜绝“任人唯亲”的行为。会计专业人员由乡镇、街道或上级部门负责统一招考,统一组织考试,具备条件的人员经考试合格,再推荐给各村。其次要建立财会人员任免机制。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其任用、调换都要经过乡镇、街道或上级部门批准,以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最后建立财会人员的培训机制。通过举办业务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此外还要建立农村会计岗位责任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改革农村财务审计模式

农村财务审计能够为农村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提供保障,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由各地农经部门负责,承担日常审计和绝大部分任期目标、离任审计及专项审计工作。由于机构规格低,工作协调难,审计质量不高,工作缺乏权威性。为确保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成效性,可将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纳入国家审计范畴。所在地区国家审计机关可以成立独立的乡镇审计站(所),派驻到各乡镇,对乡镇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这种财务审计模式将审计机构植根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熟悉组织内部情况,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审计模式,整合审计资源,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到农村审计中来,深入开展重点审计与专项审计,加大力度做好村干部换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财务管理深层次问题,以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洪杰.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J].财务会计,2008(8).

[2]宋晓梅.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6(2).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3

1.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农业会计管理方式己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日益显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财务制度不落实,执行不严

农村财务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现金存款管理制度、各项收入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会人员管理制度等,但由于部分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一些主要村干部自律性差,财经纪律观念淡薄,财务人员或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或惧怕打击报复以至同流合污,造成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

1.2农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比较低

农村财务人员属于基层工作人员,接受过国家正规教育的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非常少,普遍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不高,对村集体经济和组织会计制度不熟悉,难以适应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要求。

1.3农村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薄弱

农村会计人员一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只是参加过短期的电算化培训,他们只懂得怎样去使用计算机,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的先进功能为财务管理服务。

1.4个别农村会计任免随意性大

更换频繁,换领导班子就换会计人员,致使部分会计人员不安心工作,得过且过,不坚持原则。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会计人员的稳定与否又是影响财务人员素质的关键因素,过于频繁的更换财务人员,会给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1.5财务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对农村会计的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致使部分会计人员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应付了事,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导致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帐目出错频繁,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诱发农民上访事件的发生,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2.财会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除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外,还要拥有一批高标准,高素质的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其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2.1建立健全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细则,如财务审计制度、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等来进行完善补充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更易贯彻执行。

2.2加强现有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以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为标准,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等。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工作来说,就是要通过学习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责任心,使财务人员做到爱岗敬业,管理好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资产和各类相关事物。

2.3加强现有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

提高技能为会计人员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需,其本质就是加强现有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提高技能包括提高会计理论水平、职业判断能力,分折报告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执业经验等,同时也包括运用现代手段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如会计电算化。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级财务状况发生显著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2.4吸收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员的加入

会计人员是会计行为的主体,我国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业务能力弱的现象,为了更好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吸收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员的加入,从整体上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2.5提高农村财务电算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财务电算化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村财”和村财务电算化配套方案,从而加快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步伐,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2.6强化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

保证原始凭证真实、合法。在工作中,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坚决不予受理;对记载不正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予退回,要求更换,补充,直至完全符合要求,达到规范。

2.7保护财会人员不受打击迫害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受法律保护,独立行使职权;要直接对法律负责,直接对全体村民负责;同时受法律监督,受全体村民监督。对会计人员因坚持原则受到压制、打击迫害的,县乡党委和政府都应该坚决纠正,给予特别的保护。

2.8建立规范的用人,选人制度

会计和出纳应该德才兼备、具有群众公认的基本条件,并且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一般应在村党支部或村民委员会中提名,确无合适人选的,由党支部或村民委员会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在其他村民中提名,经“两委”联席会议协商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2.9建立奖惩制度,更大程度的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的经济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行,实现党和国家在农村经济方面的政策和管理的预期目的,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奖惩机制,并通过这一机制使农村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4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村级会计委托

一、前言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稳定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管理规范化可以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从而进一步充分调动和保护群众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财务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全国出现了村账双代管、村账乡管、村账站审、会计委派制、村级会计委托制等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内学者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充分研讨,张楚堂等(2006)认为,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目前治理我国农村财务混乱的有效模式。

村级会计委托制是指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委托乡(镇)经管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乡(镇)、村两级的双重监督。该制度下,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五统一”服务,实行多级监督,建立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这种模式目前在浙江、山东大多数地区实行,截至2009年2月,山东省79.6%的乡镇已实行村账委托制度,其中,青岛、淄博、东营、泰安、莱芜、德州地区100%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效果显著。

二、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规范化研究

农村财务规范化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保证财务公开,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管理,规范财会队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从机制上保证了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实行财务公开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的有力保证,是村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基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后,需要对各村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严格的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程序严格,制度规范,公开透明,便于监督,排除了村干部的干预,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将村级的理财权和会计人员的监督权适当分离,使会计人员更好地依法行使会计职能,从机制上创造了敢于监督、便于监督和有效监督的条件,从根本上确保了农村财务收支的公开、公正、真实,满足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和愿望,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有力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为实行电算化创造了条件,有效地规范了会计行为

该制度下区域集中,管理集中,应用集中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电算化可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摆脱了会计对村干部的依附,使账目更清晰、更客观,为农村数据和业务规范化提供了一个解决良机,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可以利用电算化进行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堵塞各种漏洞,遏制乱收滥支;可以利用电算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动态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可以标准会计科目代码、资产编码,为实现业务标准化打下基础;电算化下可以实时查询,有利于上级部门实时监控、远程查询、及时决策;有利于完善财务公开内容与形式,可以进行触摸屏查询,电话查询,网上查询;电算化有利于实行网上审计,提高了审计质量与效率……总之,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达到有效监管、支持农村决策的目的。

(三)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财务人员队伍稳定,提高业务素质,从而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稳定财务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传统村账自管模式下,选拔财会人员任人唯亲,全凭个人意志,致使一些素质低下、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调到会计岗位上来,账务处理不及时,程序手续不清楚,会计科目使用混乱,他们大多只能记记简单的流水账,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村级会计委托制下公开选拔农村会计,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任用、免职等必须履行公开选拔、考核、审报手续,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健全监管和考评机制,从机制上使会计人员认真负责,敢于监督,不因村委会换届和村干部变动而变动,形成一支稳定、精干的农村会计队伍,有利于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四)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完善各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提高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委托制下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有利于严格执行各项收支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决算制度等;有利于集体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有利于严格按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使用资金;有利于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认真落实好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的有关要求,严格支出管理。

(五)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强化监督,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促进财务规范化

该制度下可以实行多层监督。一是群众监督,每村建立3-7人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负责对村级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二是乡镇会计监督,会计对村里上报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审核是否符合规章制度,手续是否齐全等;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落实专人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和专项审计,对村干部实行任期和离任责任审计。通过多层监督,完善了民主理财制度与财务审计制度,有效促进财务规范化。

三、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财务规范化案例研究

山东省章丘市从2002年开始就成立记账中心,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历时七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908个行政村的账由83名记账中心的会计承担,全面实现了农村财务的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其基本做法为:

(一)建立“农村会计记账服务中心”,实行会计垂直管理,实现会计专业化,高标准搭建农村会计集中记账平台

他们本着“规范、安全、方便”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在利于群众办事、交通便捷的乡镇驻地建起了硬件设施完备的记账服务中心,全市记账中心建筑面积达3000m2,市里统一配备了微机和专用财务软件,实行电算化管理。为加大监管力度,市财政、农业部门分别建立了村级财务监控中心,利用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与各乡镇记账中心实行微机联网,实现了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村级财务透明度。

(二)择优录用,选好会计人员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经全市统一考试和考核,选拔出83名会计,并设人才预备库,由市政府与其签订招聘合同,定期培训,由市、乡两级共同组织考核。高素质、专业化会计队伍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过去由于村干部直接任免会计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监督职能弱化的弊端,为优化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清产核资,移交账款

各村清产核资后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征得群众同意后办理交接手续,记账中心以村为单位建立账簿,承担起会计业务的核算任务。

(四)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

所有集体现金收入一律进记账服务中心村级账户,所有现金支出一律从记账服务中心村的账户划出,禁止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存在,避免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五)规范村干部权限,强化村级事务管理

支持和强化村级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村级土地发包、水利工程等村级事务,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民主监督落实机制,使办理的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抓好三层监督,实现监督多元化。一是群众监督。坚持由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村民若对本村账目有疑问,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和村民理财小组介绍信,随时到记账中心查询。二是业务监督。乡镇记账中心和会计定期对财务进行业务审核,实行谁审理谁负责的制度。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组织专人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由于加大了审计力度,一些不合理开支被取消,全市每年节约非生产性开支达8000多万元。

(六)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推动村级会计委托,章丘市在加强领导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实施四个统一,实现运作规范化。一是统一制定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办法》、《会计人员职责》、《报账员职责》、《记账中心考核办法》等规定,用以指导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二是统一规定各村的报账员必须在每月的25日前,将集体资金收入全部缴入记账中心本村的现金专户,记账中心会计每月对各村的集体收入资金进行汇总并制作会计报表。各村支出的原始收据,在由当事人、村主要领导签字并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每月10日前由各村报账员到记账中心集中记账。三是统一全市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和程序,规定每月的15日各村收支情况要在记账中心和本村的公开栏同时公开,公开内容至少保留15天。四是各记账中心统一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采用专门的铁柜,一村一柜,统一管理村级财务资料。

章丘市实行农村财务制度改革,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农村财务不清造成的种种矛盾,理顺了干群关系,堵塞了财务漏洞,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6元,同比分别增长16.1%、25.7%和7.9%,全市农村出现了蓬勃发展、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四、结束语

我国农村发展正处在结构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财务规范化任重道远,为了保证农村综合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从管理制度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符合目前国情的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农村财务工作从制度建设、人员建设等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对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楚堂,李超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评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54-55.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5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基层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必要保证。所以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各级领导部门都强调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当中的一项大事。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严重影响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有序进行,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规范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急需解决的大事。

所以,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基层农村财务管理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账、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针对财务管理现状,从财务收支结算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会人员与岗位职责等方面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要在两个新制度的基础上,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以及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集体资产台账管理、票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会人员岗位职责、报账员岗位职责、会计人员管理,村组干部离任审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多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同时,严格执行村级重大开支由村民商定的原则,使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真正落实到,实处,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所以,我国农村发展正处在结构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农村综合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从管理制度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只要各级领导和部门,支持和重视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会计法》将得以有效实施,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农村社会稳定将会有所改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6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7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

开发区将财政财务管理、经管审计工作纳入财审局统一管理。针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或不完善,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等实际,结合全面推行农村财务托管制度,重新修订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规定》、《农村合同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农村财务托管暂行办法》,配套实施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级日常开支备用金管理制度》、《农村日常财务处理程序》等等。通过进一步明确农村财务托管中心及村级报账员的主要职责,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财务大额开支审批制度》、《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等,使全区农村财务管理步入了“按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规范化轨道。目前,开发区已将除有经营收入的14个村外的123个村财务管理全部纳入托管,对所有村的土地租赁、建设征用款项实行了专项托管制,确保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安全完整。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财会队伍素质

针对不少农村财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且推行村帐街道代管后,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时难以奏效,造成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规范的实际,开发区财审局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各街道经管审计站、村级报账员分阶段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农村财务托管方面的知识。有关人员还结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级报账员进行有关票据领用、核销、业务结算等会计实务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经法规、廉政纪律及思想道德教育。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财会人员423人次,切实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重点开展好三个层次的审计监督:一是各街道经管审计站组织的对所辖村的审计。重点对收支、现金、档案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及财务处理程序合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发现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二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街道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审计。通过对全区4个街道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村级托管资金有无公款私存、侵占、挪用或违规出借问题,两年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30多条,保证了村级托管资金的安全。三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重点村的审计。每年年初,重点对建设占用土地补偿多、集体经济来源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进行梳理分析,确定4-6个村作为直接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核算、票据印章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产债务及合同管理等进行审计,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近两年实施重点审计项目30多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8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9

关键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为进一步加强云南省蒙自市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村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搞好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保障集体资金安全,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农村集体资金在农业生产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1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

文澜镇是由原来的文澜、红寨、十里铺、多法勒4个乡镇合并而成的,是红河州、蒙自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一个集城区、郊区、坝区、半山区为一体的综合型大镇,所辖15个社区、涉农的村(居)委会16个、79个自然村、157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有农户22634户,农业人口80974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12770.37万元,农民人均所得9637元。全镇共有191个村组核算单位,拥有集体货币资金26572.26万元。在建立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之前,这191个核算单位有集体货币资金2928.30万元,这些账务及资金的管理情况如下:有68套账务直接由镇农经站在职在编人员代管,有43套账务由村委会招聘农经员代管,有80套账务由村民小组自己管理。由于各片区的管理体制不同、政策不统一,存在着管理滞后、部分村组财务混乱、挪用集体资金、财务公开不到位以及民主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导致群众对干部缺乏信任,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影响了各级政府正常的办公秩序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队伍不稳定,部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的业务性质和工作连续性要求财会人员相对稳定。但是,有的村组会计人员的任免不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由村组干部说了算,随班子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会计人员的频频调换,导致业务生疏,人为地造成了村组财务的混乱。另外,由于部分村组会计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业务跟不上,会计科目运用不准确或不齐全,记账不规范,票据管理混乱,账账、账据、账表、账物和账款不相符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也是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原因。

2.2财务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工作效力低、不规范等问题出现

四镇合并后的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依然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手段突出表现出如下问题。一是工作效力低,容易出现差错。在整理各种票据、算账、记账、报表等全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核算起来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二是手工管理容易出现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业务人员在记账时,不按照村组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有时根据实际经济运转中发生的业务,随心所欲地设置会计科目,不按程序做账,财务报表难以汇总等。所以,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效力低、错误多,已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2.3职能部门力不从心,指导和监督不力

农经站是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主要承担着“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三大管理工作及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等,这样一个任务重、涉及面广的部门,而且人员不到位,到位的人员兼职过多,多数做的是镇上的中心工作和其他行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经部门对村组财务的指导和监督职能,一年只审计一次村组财务也难以落实。因此,指导和监督不力也是村组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原因。

2.4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农村集体财务缺乏群众监督

推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办法,是加强民主管理和增加农村财务透明度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有些干部对实行民主理财、账目公开有顾虑,怕账目公开,家底暴露;开支公布会给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可乘之机,给基层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因小事而集众闹事,影响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因此不想搞、不愿搞、不敢搞。另一方面,群众的民主理财观念不强,有的群众存在着“怕公开流于形势,走过场”“给干部提意见,怕打击报复”等错误认识。因此,农村集体财务群众监督工作并未落到实处。

2.5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应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才能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然而,部分基层干部忽视了财务管理制度,甚至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整顿农村集体财务会影响经济发展,挫伤干部的积极性,没有必要。同时,少数村组干部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中不能以身作则,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了事,没有进行严肃的处理。由此造成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未建立或者不完善,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导致了财务管理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等现象产生。

3加强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建立稳定的会计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3.1.1建立稳定的会计队伍建立

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实现“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制”,保持相对稳定的会计队伍。根据四镇合并后的文澜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现状,以镇建立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与村组签订“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协议书”191份,在保证村组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按“以村组分别建账,单独核算”的会计主体不变原则,代管村组的资金和账务工作[1]。核算中心配备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设置8个工作岗位(从镇属有关部门及农经站抽调具有财会专业知识的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在职在编人员担任)。其中,设置审核员1人,总出纳2人,分会计5人。取消原村组的会计、出纳员,每个村(居)委会只设置报账员1人,共计16人(即采取公开考试、面试的原则,招聘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为报账员)。为使核算中心能够稳定、正常的运行,将核算中心的日常办公经费及报账员的工资统一纳入镇财政预算,报账员的基本工资,每人每月1000元,年需财政支付报账员基本工资19.20万元,年终由镇、村(居)委会根据各自报账员工作量大小、好坏进行考核,给予相应的补助和奖励。这样使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便于专业会计水平的提高;同时,还便于镇政府对村组的财务进行监督,防止各自为政、乱支乱用。

3.1.2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应抓好农村集体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结合农业部、财政部新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实施,组织核算中心财会人员参加州财政局、农经站联合举办的财务会计培训班学习,以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其次,组织核算中心财会人员参加州农经站举办的农村财务电算化专业知识培训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推行“双证”(会计证、财务电算化资格证)上岗制度,财务核算中心财会人员8人都持有会计证、电算化资格证,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保证财会人员会记账、能算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起到管好家、理好财的作用。

3.2改革传统的会计核算手段,推行电算化,规范财务管理

成立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后,镇政府投入资金购入微机24台及打印机等设备(财会人员共8台,报账员共16台),统一使用“农友乡镇村级财务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财务管理。实行电算化管理以来,一是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力,财会人员只需将发生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一次录入,记账、算账、结账、财务报表数据的生成等工作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各种汇总数据、报表及时准确;二是实施电算化管理,规范财务核算,由于在农村财务管理软件中,对总账与明细账设置了统一的科目代码,有效地解决了手工操作中存在的不统一、不规范的老大难问题[2]。

3.3重视和加强乡镇农经部门建设,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农经站的建设,使农经队伍保持相对稳定,切实解决人员配备不足和专业干部不专业的问题。其次,为切实履行职责,要抓好农经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从而培养出一支德才兼备的农经干部队伍,指导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再次,加强农经部门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从镇农经站抽出在职在编人员1人,作为核算中心的专职审核员,负责村组财务收支的日常审核工作,对不符合规定或者手续不齐全的单据不予拨款和入账,强化职能部门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核监督作用。

3.4严格推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强化群众对集体资产的有效监督

推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首先,要使干部和群众认识到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是解决当前农村财务混乱,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干部乱花钱、铺张浪费、的重要手段;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腐倡廉,保持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3]。只有干部和群众的认识提高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的工作才能搞好。其次,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是搞好民主理财的必要条件。在全镇涉农的16个村(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分别成立了5~7人的民主理财小组,理财小组成员要由懂财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关心集体和坚持原则的人员组成,理财小组实行对本村组的大事、收支情况进行审核与财务公开工作。再次,搞好村组财务公开工作,是搞好民主理财的重要方法[4]。各村组必须设有固定的财务公开专栏,2个月向群公布1次本村组的财务收支情况,一年公布6次;年底公布承包合同的兑现、债权债务、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增减等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文澜镇2014年进行农村集体财务公布的村组191个,公布6次,公布各项收入共5054笔,金额90256.40万元,公布各项支出共10885笔,金额79712.68万元。

3.5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法律意识

要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首先就要建立一系列配套的管理制度,在完善过去行之有效的财务制度基础上,还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和充实新的内容。镇政府注重各项制度的建立,帮助各村(居)委会制定《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如建立财务核算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借贷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其次,还要加强广大干部对《会计法》、财经纪律制度和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广大干部起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学习和制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使之有章可循,这是搞好村组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倩.谈谈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8(3):34-36.

[2]陈新恒.农村税费改革中有关问题初探.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11):32-34.

[3]陈凡.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途径.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5):143-144,147

农村会计财务制度篇10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038-01

村级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深化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既是搞好农村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更是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近年来深入接触此项工作的机遇浅谈几点感想。

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是抓好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针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特点和“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和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改革要求,结合村级财务审计和检查过程中凸显出的新问题、新趋势,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福建省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暂行规定》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各地配套出台的相关文件的要求,规范完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制度(职权),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建立用制度管人、约束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真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抓好制度执行,是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的重中之重。要紧紧围绕严格执行制度,从规范管理入手,着重从四个方面强化制度执行和约束。首先是公开制度内容,让干部群众共同关注和监督制度执行,增强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意识;其次是村级财务管理和核算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制度,从财务收支核算中实施监督,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事项,该纠正的纠正,该拒绝的拒绝,加强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力度;第三是将制度执行作为村级财务考核考评重要内容,并将制度执行与干部工资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增强村级执行制度的主动性;第四是将制度执行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明确执行制度的责任和责任追究规定,增强村级负责人执行制度的约束力。

三是不断完善制度,是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与改革发展的需要。始终要将制度执行与制度完善有机结合和统一,有针对性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员,调研座谈,认真征求制度执行和制度完善的合理建议,对执行中认为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结合上级财务管理规定和财政财经法规等,进行整理、修订和完善,既保证制度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又体现与时俱进,适应村级经济发展和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使各项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规范村级财务活动。

二、以民主管理为关键,规范村级民主理财制度

一是民主管理,是规范村级财务的有效途径。实施“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和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民主管理环节。要将村级民主管理作为加强和规范村级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的重点,按照合法有效的程序成立民主监督管理机构。村首先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由3-5人组成,再从监督委员会成员中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由3人组成,要求理财组成员必须有一定文化程度、政策性强、公正、正派,懂得简单的会计业务知识。选举产生的民主理财小组在村民委员会任期内,实施村级财务理财监督,理财的范围是本村全部收支和所有经济活动;理财实行审查审核制度,并制定理财办法。理财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本村的财务制度和财务收支预算;审查各项财务收支,否决不合理的开支;监督财务收支预算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监督财务公开工作;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财务管理问题。

二是定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手段。村级民主理财工作按季(月)开展,由理财小组组长召集,村委会组织成员共同参加,村报账员公布当期财务收支情况和收支票据,理财小组成员对照财务管理制度,逐张凭证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审核同意的加盖理财小组章,交村委会负责人审批,报账员整理归集,季(月)底报账。理财小组适时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当期理财情况和村级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财务公开情况,同时实行重大财务活动和财务事项及时报告制度。

三、以审计监督和财务检查为手段,规范财务公开监督机制

一是加强财务公开力度,提高群众监督效果。要坚持把村级财务公开摆在村级民主管理首位,发挥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制定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明确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坚持做到内容全面公开、及时公开、公开程序规范,公开地点固定、公布举报电话,并由村委会安排人员负责群众对财务问题的解释。

二是加强会计监督,发挥村级财务监督辅助作用。会计监督的重点是制度执行、村级财务预算执行、债权、债务和资产、民主理财等方面。在坚持核算业务人员报账审核审查的同时,从三个方面实施监督。首先是按季(月)召开财务例会,采取互审的方式,审查村级财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债权债务和资产变动情况,针对问题提出纠正意见,通报、分析情况,反馈意见到村;其次是实行半年和年终财务报告制度,由会计人员到村,提供资料,在村委会主持下,由村负责人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财务收支和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接受代表监督。

三是制定审计计划,发挥财务审计监督的补充作用。首先是结合财务检查工作,实施年度常规审计工作,有计划正常审计30%村,实行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方式采取全面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审计范围为各项收支、土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村级债务、农民负担、“一事一议”专项资金、村级财政补助资金、强农惠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等,逐年实施;其次是结合村级换届,任期届满全面组织审计;第三是审计工作由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实施,采取重点抽审和委托乡镇审计的方式进行;第四是对有财务问题的村有重点进行审计;第五是及时公开财务审计结果,通过会议和公开栏等形式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