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9:31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1

[关键词]大众传播音乐教育突破

大众传播是利用媒介手段进行传播的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大众传播的媒介手段也愈来愈多,如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在大众传播的推动下,音乐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进而使音乐教育步入了新时代,这也促使我们想要了解,在大众传播下的音乐教育是怎样的?它给音乐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内容?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大众传播背景下的音乐教育

大众传播是活动主体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对大众进行的传播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传播者是专业的媒介组织,传播活动是有组织的、有制度的;传播利用先进手段,对信息加工并传播;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传播范围非常广;传播的信息是双重属性,既有商业性又有文化性;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的对外传播活动。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大众传播媒介由开始的报纸发展到了电报、广播、电影等,最后到了现在的电视、网络等手段,大众传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播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大众传播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信息扩展,大众传播的信息不仅具有公开性,还有一定的权威性。有了大众传播的这一功能,让人们能够通过传播媒介了解各方面信息,对文明的遗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大众传播如此神奇,因此音乐教育更是离不开它的传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播音乐,所以大众传播的功能迎合了传播音乐的需要。在音乐文化中,课堂上往往教授的是传统的音乐文化,传统的音乐文化相对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枯燥,而大众音乐文化的传播正好为音乐教育增添了新活力,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接受,也更贴近生活,有一定的广泛性。有了大众音乐文化的加入,让我们的音乐教育更上一层楼,从而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传统音乐的传播有了电视这个传播媒介,电视是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它是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相比广播来说,它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音乐通过电视来传播,既给人们带来了听觉享受,又能兼顾视觉感受,所以对音乐传播来说是一次大的冲击,也是一次突破。

电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还起着一定的保护意义,它能够帮助传统文化重燃生机,在现代生活中完好的保留下来,不被人们所抛弃。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文化的传播开始广泛化,不再是单纯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像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等,都给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挑战。电视可以通过一些比赛或者活动等方式,以传统音乐文化为主题,吸引人们参加,保证收视率,帮助音乐教育达到目的,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了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虽然电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传统音乐文化中,像是戏曲、曲艺等都是通过口头教授的,这种口头教授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存在失传的可能性,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魅力。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音乐教育要采取一定的挽救措施,在电视传播的同时,多加利用口头教授,让学生体会音乐意境,从而达到各个兼顾,更好地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

二、大众传播时代给音乐教育增添的新活力

媒介教育又是一种素养教育,它起源于西方国家,是大众传播时代的必然产物,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它注重培养人的媒介素养,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媒介手段,判断传播信息,为人类更好的利用高科技手段提供了方便。媒介教育重要内容包括:不同媒介特征的了解,及信息制作的学习,对媒介要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媒介信息要有判断性的眼光,要正确的对待媒介的商业性;在对媒介的学习后,要学会运用媒介,正确的使用媒介。媒介教育重点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使他们了解媒介学会使用媒介,学会判断媒介信息,能够掌握传播信息的技巧等。媒介教育有着广泛的特征,正是因为这种广泛性被利用到了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音乐,音乐的传播与其它不同,音乐的传播利用到了各种媒介,这也推动了音乐媒介教育的形成,这种音乐媒介教育也是大众传播时代给音乐教育带来的新内容,给音乐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

1.音乐媒介教育的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教育在中国也得到了重视,对于媒介教育的核心内容,有的学者提出了文化、理念、语言三大方面。音乐媒介教育可以对这一理念进一步吸收,使音乐媒介教育得到深入的发展。从文化层面上,这里的文化重点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联想到了中国的音乐教育,它采用的教育体系是由西方引进的,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是根据西方音乐内容所设置的,并不完全符合中国音乐教育,我们学习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是对的,但不应照搬,要在它的学习中进一步更新教育体系,以适合中国的音乐文化教育;从理念层面讲,音乐媒介教育中,影响受教育者形成自己的思维及观念很重要,要使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在音乐媒介教育中,受教育者要有一定的音乐文化意识,也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了解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大众音乐文化,准确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语言层面讲,音乐媒介教育离不开媒介语言,媒介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它的种目相当多,有乐符、声音等,音乐媒介语言是根据音乐媒介来决定的,音乐媒介通过它们完成了音乐教育,学习音乐媒介语言是音乐媒介的重要部分。

音乐媒介教育要做到让学生掌握语言学习,对音乐媒介语言要有一定的了解,像乐谱语言、唱片语言、网络媒介语言等,对有关的音乐媒介语言有一定的判断性。在对这些语言的学习后,有助于形成个人的理念,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正确的判断音乐媒介,从而选择合适的音乐媒介。

中国音乐文化具有多样性,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各国民族音乐文化等都属于我们的主要音乐文化内容,而一些流行的大众音乐文化则属于辅助音乐文化,它包括现代的流行音乐、网络歌曲等。我们要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音乐媒介教育中,要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涉及大众音乐文化教育。

2.音乐媒介教育的目的:在音乐媒介教育中,要学会正确的对待大众音乐文化,既不能一味的吸收,也不能一味的拒绝。大众音乐随着大众传播的蓬勃发展,大众音乐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这种大众音乐文化比起传统文化来说,具有更浓厚的商业性以及娱乐性,从某种程度上是去以大众为吸引对象来进行传播的,不能够真正的实现音乐传播的意义。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传播培养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种迎合大众口味的音乐文化传播并不能起到这种教育意义,只是一种助兴音乐,不利于人们音乐素质培养。大众音乐文化的传播将音乐教育的意义扭曲,但是它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就是在这中情境下,需要我们抵制大众音乐文化的弊端,利用大众音乐文化的优势,在音乐教育中,要将优秀的大众音乐文化增添到教育内容中,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判断大众音乐文化的利弊,对大众音乐文化要有正确的对待方法。

音乐媒介教育中不仅要对大众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辨析,更要提高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媒介能力,它具体包括音乐媒介的有关技术、结构、内容等方面。音乐媒介的技术指的是受教育者对媒介的利用技巧学习,例如在音乐录音时,由于公司录音版本也有差别,怎样区分它们就是学习中的内容;网络作为音乐传播媒介,那么怎么运用专业的搜索引擎也是学习的目的。音乐媒介的结构学习方面指的是各种音乐媒介体系的学习,对各种音乐媒介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关音乐媒介的内容不难理解,就是通过媒介所传播的音乐内容,不仅要对音乐内容进行学习,还要加强音乐的审美能力。

3.音乐媒介教育的途径:音乐媒介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有正规的课程教育,也有不正规的课程教育。针对传媒相关专业来说,媒介教育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但对于音乐专业来说,媒介教育还未正式列入科目当中,它只是在学生学习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内容,由于媒介教育是一门新课程,要将它正式的列入音乐学习教育科目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目前来说,音乐媒介教育通过正规的课程教育途径难以实施。

既然进入正规的课程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该多运用非正规的课程教育手段,像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尤其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变得普及起来,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都会请家教,其中音乐家教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家庭教育方面,音乐媒介教育就是一个新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音乐媒介学习中,可以更好的掌握高科技传媒手段,跟上世界的步伐,不会成为落后者。

总结:大众传播推动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所形成的大众音乐文化给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要有正确的判断眼光,吸收好的一面,丢掉坏的影响。大众传播时代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内容,也就是音乐媒介教育,音乐媒介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它的教育目的也很明确,教育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学习音乐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了解媒介教育,掌握媒介语言,从而更好地完善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2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广电传播模式 影响

在以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①的冲击下,广播电视这个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在今天正面临着深刻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带来了崭新的变化,即传播的互动化、即时化、过程化、感性化和多媒体化。正是这种变化实现了广播电视与网络在传播模式上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传统广播电视各个传播环节的影响和改变。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理论将传者、受众、内容、渠道和效果作为大众传播的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大众传播的基本形式。本文以“5w”传播模式为蓝本,从传播的基本要素来观照新媒体与传统广电传媒在传播模式上的创新点和结合点,从传播模式角度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广电传播的影响和改变。

受众成为传播者,开启双向传播时代

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媒体有明显不同。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已经发生转变,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也随时转换,一个新的双向传播时代已经来临。

新媒体下的传、受关系。传统广电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不可选择的线性传播,传播内容只能按照传者编排的顺序依次播出,而无法实现受众对内容和播出时间的自由选择。这种单一的信息控制模式决定了低程度的用户和媒体渗透率。如果我们将这种低渗透率的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看做media1.0的版本,那么,以互动化、双向传播为特点的新媒体将带我们走入media2.0时代。

传者与受众的角色转换。相对于传统广电传播来说,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是受众成为传播者。这一转变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是深刻的。一方面,是信息的互动性实现了受众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平台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②。以网络电视和网络电台为例,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主选择接受的内容和时间。另一方面,是受众的主动性部分替代了传播者的功能。在media2.0时代,普通受众从单向被动地接收信息转而加入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输过程。受众可以自主信息,影响其他受众,而不单纯依赖专业媒体机构的信息生产。这一转变颠覆了传播者对传播过程的垄断控制,使得传者和受众都成了信息的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渠道变革引发传播内容上的转变

从传统广电到新媒体,这一媒介进化的过程,最基本最表层的转变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传播渠道的变化。正是由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出现了以网络电视、网络电台、iptV等网络媒体为典型的新的媒介传播渠道。相对传统广电而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传输特征的新媒体形态更多地表现为工具上的理性转变。从媒体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可以说正是这一工具的理性转变引发了传播内容这一价值上的理性转变。这好比手机和QQ、mSn等工具的出现引发了人类交流和信息传递模式的变革。因为技术革命引发了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媒体平台以及终端的变革引发了渠道革命,紧接着传播内容发生变化。与传统广电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对传统广电传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

内容生产上的转变。在内容的生产上,新媒体的多元化内容生产消解了单一语境下一元文化的垄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受众也可以通过媒介平台自己的信息和作品,从而以传者的角色参与内容的生产,新媒体传播内容由传统影视的专业机构制作发展到网民个人制作的大量涌现,这种内容生产过程中受众的个性化参与,导致了传播内容的分众化与碎片化,使其既具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又具备草根时代的原创性和个性化,打破了精英文化与传统主流文化传播语境的垄断,使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创造信息转变,从而实现了多元文化信息之间的彼此交互。受新媒体内容制作方式的影响,当前传统媒体“去中心化”的节目制作方式正盛行。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快乐向前冲》以及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沿袭了大众娱乐的模式,注重让更多的受众展现自我,实现了内容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从而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收视率居高不下。

内容传输上的转变。在内容传输上,新媒体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多终端、立体化的传播。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为例,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其形成了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电视特色与网络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平台,功能上,音视频可以自由播放、下载和分享;内容上,既集成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精品内容,又集纳了诸多网络自制节目;终端上,包括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电视以及移动电视等;地域上,不仅覆盖国内,并且逐步实现全球覆盖。

内容控制上的转变。在内容的控制上,新媒体势必对传统广电媒体造成冲击,导致它们垄断信息的成本增加,效果减退。因为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传播,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繁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没有了编辑,也就没有了信息控制,体现了“去中心化”的趋势。新媒体植根于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在这样一种每一个碎片都有发言权的空间里,受众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并且由于新媒体渠道的扩展,使得传播者能够借助新媒体渠道为所有的用户提供共享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共享媒体内容。实时化、共享化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使受众能在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资讯和自己定制的个性内容,传统媒体对内容的控制大大弱化。新媒体需要做的就是在复杂的新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发掘和满足用户需求,把简单的使用体验交给用户。

转贴于

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效果的冲击

由于新媒体在技术的运用上引发了传播功能的进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媒介功能的发挥程度来分析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传播效果的进步。

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更具有互动性。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模式相对传统广电的线性传播和一对多传播更具有互动性。虽然传统媒体为满足受众的新兴趣点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其“传者信息垄断”的一对多传播模式的本质使得其难以应付面对来自受众的挑战。随着新媒体显示出良好的受众参与性,传统广电媒体也逐渐采取开放的节目形式,短信互动、观众来信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传者与受众的互动,但当面对充分互动、一对一的个人化需求时,传统广电就显得黔驴技穷了。技术条件、节目制作方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传统媒体对受众互动与个人化服务要求的满足与受众对其期望相差甚远③。而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传播则向我们开启了一个互动的、个人化的传播时代。

新媒体分众传播的优势促使传统广电转型。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相对于传统广电传媒,新媒体的分众化优势越来越显著。在受众市场被传统媒体瓜分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媒体格局之后,新媒体只有在缝隙中寻找渗透点,专对某一特定受众群细心耕耘。这种小而精的经营方式提高了新媒体经营的专业度和灵活性,也提高了传播的精准性。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得到所有受众的青睐,细分受众,走分众服务的路线成为当今传统媒体的改革要务。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广电也开始改变原来的运作方式,为开发新市场,将内容转化为细分受众喜爱的形式,同时在媒体形态上进行调整,探索分众服务模式来强化传播效果。例如,CCtV为满足高端用户需要而开辟的付费电视频道,通过频道专业化,受众细分服务,将排斥广告的电视观众从广告中分解出来,采用观众付费的方式经营,形成新媒体。

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广电通过媒介融合强化传播效果。研究数据显示,新媒体的发展正在对传统广电有线传播网络形成冲击,对传统广电音视频消费形成分流,通过网络接收音视频资源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群的偏好,受众对音视频的消费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形式转变成多元化,新媒体成为年轻人群视频消费的重要补充形式。根据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其中近4000万用户只通过网络看视频,成为网络视频独占用户。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迫使传统广电不得不随之进行变革,寻求自己新形势下新的出路。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介渠道的增多,大众传播的立体传播模式已经向“扁平化传播④”过渡,一个媒体不再能包打天下。基于人们“碎片化”的媒介消费使用习惯改变的现实,媒体需要打造多平台组合产品,将被媒介市场的“碎片化”所分散了的社会注意力资源重新聚拢。目前,传统广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逐步改变了传统运作方式,通过媒介融合,强化传播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显示,传统广电同新兴媒体融合正在主导着未来媒体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传统广电正在突破以往的运作方式逐渐发展“全媒体战略”开发多元化的媒体平台,通过发挥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上的优势,以稳定的内容为核心,以可以实现随时更新的新的传播介质为插件,各种不同的“插件”互为终端,实现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另一方面,随着iptV与数字电视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3G时代和“三网融合”初见端倪,传统广电和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也崭露头角。“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视”、“高清时代”、“国家网络电台”等成为广电电视行业的关键词,传统广电正在通过媒介融合强化其传播效果和市场占有。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的影响是深刻的。在这个媒体发展迅速变革的新时代,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五花八门以及传播效果的多态性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新媒体时代究竟在影响和改变着什么。本文从传播要素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的影响,对于我们认识这一变革过程或许有些许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广电传播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或许媒介融合就是出路。

注 释:

①王东熙:《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和定义》,《东南传播》,2009(5)。

②任军庆:《试论互联网音视频的复合传播模式》,《声屏世界》,2008(4)。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3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崛起,更是让媒体等传播方式发生很多变化。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改变,让人们与外界联系变得更加方便,让人们在获取新信息变得更加便利。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受到新型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使得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型媒体传播方式结合的传统媒体的优点和新的科学技术,在整合资源时,利用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播媒体的共同点,从而与新型媒体形成互补,让其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融媒体最早是在美国提出来的,它是通过将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媒体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可以让媒体传播实现价值最大化,使其功能和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在媒体竞争当中,更具有媒体竞争力。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编辑具备更大的压力,从而对其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创新广播新闻编辑的观念和意识

为了突破和培养广播新闻编辑者的创新意识,那么就必须要让他们对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环境有所认识,还要认识传播对象的变化。在融媒体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者需要从听众出发,以满足听众的需求为目的,在策划、整合、编辑新闻的过程当中,要不断找寻听众的需求点,以便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打造广播品牌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其创新意识,因为对于广播竞争来说,品牌竞争是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广播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而听众的需求也决定了广播新闻的形态和内容,为了能够让广播新闻与广告和经营等部门共同发展,就要以听众为本,一切都以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从而提高广播新闻编辑的综合能力,让广播新闻实现可持续发展[1]。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要求编辑者具有创新开发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关系,这样才能使广播新闻编辑的各项工作得到发展。广播新闻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就注定了编辑者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的灵魂,当然也是广播新闻编辑者的灵魂。这也是一个平庸的编辑和一个优秀的编辑的本质区别。

2创新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

作为整个广播新闻编辑的基础和着力点,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选择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时,就需要对其加以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为了让听众对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更加满意,就需要提高广播新闻编辑内容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广播新闻编辑者所找寻的新闻内容就要以满足听众的需求为主,从听众角度来对新闻内容进行考虑,所挖掘的新闻内容也必须接近听众的生活。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提速不少,人们所在乎的新闻内容不仅需要有高质量高品质,获取起来也需更加方便与快捷,所以,现代媒体广播新闻在传播新闻的过程当中,就要将新闻内容的信息化和知识化完美结合,从而使得听众获取信息更加快捷与便利,让现代媒体广播这种传播方式成为一种具有权威性的知识平台[2]。

3创新广播新闻编辑的形式和手段

融媒体时代是一种将传统广播传播方式和现代媒体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媒体时代,这种媒体时代不仅融合了一些新型技术,还使得广播变得更加方便,易于观众收听,从而改变了广播传播方式的一些特征。对广播新闻编辑的形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播新闻编辑的综合竞争力。首先,通过对广播新闻内容特点的了解,就可以增加一些听众感兴趣的内容,让广播传播方式的声音传播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给观众造成一种比较深刻的、令人难忘的印象,增加一些互动情节,制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其次,根据广播传播方式中声音滞留时间短的特征,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内容,那么就可以进行反复播放,以便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广播新闻编辑者也可以对这些重要的新闻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增加它的时效性,从而提高新闻内容的传播速度。最后,在对广播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时,就需要对策划和编排广播新闻内容加以重视,以便提高听众对本节目的收听兴趣,从而让听众对本节目产生一种信任感[3]。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4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 国家形象 传播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竞技体育不仅可以承载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同时还能反映所在国家、城市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因此它已经远远超越了竞技体育本身,成为赛事举办城市、举办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要件。如论哪个国家,无论哪个城市,都会利用举办赛事,尤其是国际赛事的机会,充分展示自身形象。

一、大众传媒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功能发挥

当前,大众传播媒介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关系日益紧密,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广泛性、公开性,体育赛事得以及时、全面、广泛传播,推动了体育产业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同时大型体育赛事所承载的丰富人文内涵,通过大众传媒的聚焦、放大,传播,可以影响甚至塑造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1.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媒介聚焦

大众媒介在体育赛事传播过程中必然要对赛事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选择行为不仅事关媒介自身利益,还将影响赛事所在城市和国家的形象。大众传播媒介在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过程中,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拟态的世界。在大众传播时代,这个拟态世界将成为人们认知事物,认知环境的主要中介。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世界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的世界,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赛事所在城市和国家的真实情况,事关人们对客体的主观认知。

2.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媒介放大

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赛事信息的同时,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可以实现对整体事实中局部事实的主观放大。媒介通过在一段时问内集中大量地报道某一类型事件,引发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大众传媒在体育赛事中为受众设置什么样的议程,可以间接影响城市和国家形象。如果大众传媒设置的多为负面议程,主要放大事物的负面局部,其结果将形成受众对认知对象的负面印象。反之,则会形成正面、积极的整体形象。

3.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媒介传播

大型体育赛事凭借其国际影响力,为大众传媒搭建了一个国际竞争舞台。传播主体在传播体育赛事,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形象的传播,传播者的权威性、信誉度,传播理念,传播时效,传播覆盖面,传播技术水准都可以在大型体育赛事这个舞台上中得到集中展示。换句话说,大众传媒竞争的背后,是国家地区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大众传媒形象的背后,是城市、国家的形象。

二、大型体育赛事大众传播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体育可以承载地域和民族文化,可以展示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实力,大型体育赛事凭借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广泛的国际关注度,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展示综合实力、自我形象的国际舞台,而大众传媒可以影响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进而影响城市和国家的整体形象,因此对大型体育赛事实施传播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的大型体育赛事传播控制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赛事传播中,不仅需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关注、聚焦体育赛事,还应该从城市和国家利益层面出发,调动内部和外部手段,通过各种方式对赛事传播行为、传播活动进行必要的约束,将其引导向有利于城市和国家利益的方向上来。

1.以赛事传播为契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体育的竞争将会由赛场转向社会,转向大众。金牌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竞技体育水平,但国民身体素质、体育教育水平、体育设施建设情况、体育运动普及程度等,更能反映一个国家、城市的体育综合实力。大众传播媒介在赛事传播过程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聚焦、放大、传播这些内容,势必推动相关领域工作的推进。

2.以赛事传播为契机提升媒介国际形象和拓展话语空间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同样是展示媒介形象,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的一个契机。大型体育赛事往往会吸引国内外众多媒体参与报道,各国媒体将在同一个平台展开面对面竞争。另外,大众传媒的国际关注度也会借赛事得以提升。为保证在赛场外的媒介竞赛中取得成绩,就必须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大媒介硬件投入,加强媒介软件建设。

利用赛事传播机会拓展话语空间,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不仅可以展示大众传媒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还将为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城市形象打造一个更加有效的媒介工具。

3.以赛事传播为契机提升城市与国家形象

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展示城市和幽家形象的舞台,尽管城市和国家形象的提升不是依靠传播媒介独立完成的,但大众传媒的聚焦、放大、传播功能会可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进而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以往大型体赛事传播中,体育赛事无疑是传播的主要内容,但在新的传播控制理念之下,那些能够展示国家社会所取得的文明成果的不同侧面,如城市建设、生活状况、生态环境中的亮点,将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介传播的内容。这些内容与体育赛事混合交织在一起,可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有效提升城市与国家形象。

三、大型体育赛事大众传播控制内容及总体原则

人类社会所有信息传播过程都包含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收受者和传播效果五大要素。体育赛事传播目的,传播意图的实现与以上五大要素有直接的联系,其中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是体育赛事传播控制的重点,是实现传播目的的关键之所在。

1.传播主体控制原则

传播主体通过自身的把关行为可以决定传播内容,影响受众认知,影响传播效果的正负值,因此对传播主体实施必要的控制是实现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目的首要保证。

(1)媒体资源统一配置的原则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媒体资源统一配置原则是指,在大型体育赛事传播过程中,协调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媒体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实施资源的统一安排,统一调度和资源共享。以保障最大程度地实现传播目的。

资源的统一配置原则包含三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求不同级别媒体问的资源实现统一配置。城市媒体支援中央媒体,中央媒体帮助城市媒体;第二,要求不同形态媒体间的资源实现统一配置。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间打破壁垒,左右联动,协同作战;第三,要求不同性质媒体间的资源实现统一配置。市场化媒体、主流媒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和目标共同体,协同配合,互通有无。

(2)主流媒体主导,市场化媒体跟进的原则

在大型体育赛事国际传播中,各媒体要实施联合作战,资源整合,必须明确各媒体的主次分工,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畅通,调度有效,否则,媒体间的资源整合很难形成真正的传播优势。主流媒体历来承担着党、政府、人民喉舌的重任,是党和政府重要的舆论主阵地。因此,以政府媒体为主导,市场化媒体配合跟进,是针对传播主体的重要控制原则。

该原则对政府媒体提出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在新闻聚焦功能上发挥主导作用,对新闻信息的筛选把关坚决贯彻既

定传播策略,进行议程设置,实现传播目的;第二,在舆论组织功能上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发起、组织社会性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讨论,吸引社会广泛关注,以促进相关事业的发展;第三,在舆论引导功能上发挥主导作用,对重大新闻事件、典型事件旗帜鲜明地表达立场观点,传播主流话语,传递政府的声音。

2.传播内容控制原则

传播内容是大众传媒与社会群体建立社会关系的主要路径,传播内容以编码和符号化的方式再现现实,影响社会群体对环境的认知。因此,传播内容控制是实现大型体育赛事传播日的的手段保证。

(1)及时性原则

大众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是环境监测,通过反映世界最新的变化,为人们提供判断决策依据。如果没有时间性作为保障,这种环境监测功能将会失去意义。

及时性原则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内容的时问性,即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闻事实公诸于众,消除受信者的随机不确定性,解除他们在判断决策中的困扰;另一方面,及时性原则还要求新闻传播内容的适宜性,即寻找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传播事实,以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最大程度实现传播目的。

(2)客观性原则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途径,是保障大众传媒权威性、公信力的核心手段,是实现受众知情权的前提条件。新闻传播内容做不到客观,就意味着排斥和蒙蔽,它不仅会损害新闻媒介自身的形象,也会影响城市以及国家形象。

客观性原则要求新闻传播内容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精心选择事实,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态度和看法,影响人们对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的认知。

(3)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

大众传媒在参与构建国家和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选择那些能够展示国家城市文明成果的侧面和事实,积极正面地反映国家和城市形象。

当然,以正面报道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和屏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矛盾。大众传媒应该以改进和建设的态度来面对问题和矛盾,通过反映和报道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进而敦促问题的解决,这同样是正面报道原则的具体体现。大型体育赛事牵涉面广,系统复杂,时间集中,难免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突发性问题,面对这一特点,强调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就显得尤为必要。

3.效果控制原则

对大型体育赛事传播效果实施控制,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实现主观目的,即提升国家城市形象,提升国家城市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大型体育赛事有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客观影响,引导向有利于传播者自身的方向上来。因此,传播效果控制是实现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目的方向性保证。

(1)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大众传媒具有公益性,是社会公共事业的组成部分,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同时它也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具有企业性,有自身的经济利益追求,大众传媒也希望通过传播行为获得自己的利益。

在大型体育赛事传播中,如果大众传媒与社会公共主体之间出现利益分歧和日标分歧,必须强调以社会效益优先为原则。大众传媒的传播行为绝不仅仅是经济行为,它客观上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传播主体必须对这种社会效果负责。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实现社会和社会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行为准则。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5

网络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逐渐习惯用网络去了解社会、探索世界。新闻媒体作为网络空间里的重要角色,其内容得到了公众的重视,其传播手段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网络对新闻媒体传播的影响

1.互联网满足了公众内心的需求,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

如今,公众逐渐接受并习惯在网络上对某些热点问题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想法。传统的关注事件的模式是针对报纸或电视、广本文由收集整理播中的信息与邻里朋友进行沟通与交流,只是一味地用“语言”去实现。而网络时代,公众在对事件进行评论后,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或主张用相关的资料或视频来表达,非常便利地满足了公众的内心需求,使公众得以及时获取信息、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在对事件进行关注并及时进行评论表达想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起新闻媒体传播手段的更新。他们更加习惯方便快捷的传播手段,因为他们更加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

2.微博方便快捷,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

当今社会,一个不起眼的事件也有可能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成为社会各个阶层关心的热点问题。微博为人们打开了新的视野,为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在微博上,每个发言者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最终通过协调,可以形成具有代表性并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民意。甚至,网民可以通过微博这个高效传播载体,发起实际生活中的维权行动。微博发挥了桥梁作用,方便了群众与政府的沟通交流。

新闻媒体原有传播手段导致的不足

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新闻媒体传播手段显得刻板单调,已经无法适应部分人群的需要,往往使传播效果不甚明显。

1.内容空泛,让受众觉得无趣

一些新闻媒体的内容过于空泛和枯燥,所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让受众觉得无趣,无法吸引受众的眼球,使受众对新闻内容失去了信心,渐渐转移视线,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

2.形式单一,受众易产生审美疲劳

新闻媒体的内容形式单一、老套,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渐渐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在新闻内容的安排上严重不合理,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方式来吸引受众。

新闻媒体更新传播手段应有的思维

在网络时代,新闻媒体只有及时更新传播手段,才能满足受众越来越挑剔的心理,这也是人们知识水平和观察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更新新闻媒体传播手段,应当具备适合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的思维,以有效巩固传播效果。

1.经验思维

网络时代新闻媒体传播手段的更新,需要最基本的经验思维。成功的经验是完成传播手段转变的必备条件,能够提升整体的传播效果。因此,新闻媒体在利用全新的传播手段时,应当合理运用经验思维,并合理照顾每个传播内容的差异性,实现有机的融合。

2.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完成新闻内容传播的正常思维,其容易满足大众的正常判断顺序和理解层次,使内容在大众的思维范畴之内,便于大众对事件内容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评价,使传播手段达到预期的效果。

3.形象思维

很多时候,新闻媒体在传播内容时需要给人以视觉上的印象。形象思维能够较好地把握住视频、音频资料的特点,将所要传达出来的

信息通过受众视觉、听觉上的配合,来增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印象。

4.超前思维

新闻媒体在借助网络传播相关内容时,应当对内容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也应当注重将超前思维融入新闻内容之中,提前捕捉公众可能呈现的心理状态和感官上的直觉反应,以维护新闻媒体传播的稳定性,巩固传播效果。

5.创新思维

在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需要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其传播手段也应当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新闻媒体应当着力转变自身固化的思维模式,打破思维僵化局面,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尽量进行创新。敢于在合理思维的前提下谋求创新,突破思维障碍,尽量抓住受众的心理,使新闻媒体成为网络上真正吸引公众眼球的阵地。

网络时代新闻媒体传播手段运用事宜

网络的普遍应用最终是为了使公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发展浪潮中来,使公众的社会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只有积极倡导和实践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才能使受众在网络上进行选择、参与和互动,使新闻媒体传播达到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

1.传播手段为内容服好务,时政新闻应以民生为基点

网络已经成为关注民生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关注民生的动态窗口。时政新闻要时刻体现民生意识。这就要求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应当尽量满足主题的需要,通过合理的传播手段使民生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加到位地反映民生。当然,工作人员应当注意事物的两面性,不能将个体和整体颠倒,不能把偶然与必然混淆。

2.妥善运用传播手段,经济新闻应关注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倡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理所当然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新闻媒体工作者对经济工作并不真正了解,对一些经济问题把握不准。网络上诸如“某果农种大樱桃年收入几万元”、“某菜农大发洋菜财”之类的报道大量出现。这类报道对农民打开思路或许有一定作用,但少数农民少量种植会卖高价获大利,如果更多人一窝蜂地跟风,价格就会下跌,农民就不能发财,甚至会亏本、负债,这样的报道可能会造成误导,毕竟一些农民有急功近利的心理。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的。

3.传播手段应注意细节问题,科技新闻要通俗

目前,网络上有很多军事节目或相关内容。军事节目有其特殊的关注群体,因此,进行军事节目内容的传播时,应当注意科技用语的准确性。如果节目中涉及专业术语,应当尽量解释清楚。否则,受众听不明白,必然影响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导致传播手段无法得到受众的认可,甚至对这类节目丧失信心。新闻媒体工作者如果尚未弄懂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应当向各个领域的专家虚心请教,在自己弄明白的前提下,说给专家听,由专家评定是否正确,然后传播给受众,使内容贴近受众。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6

关键词:公共汽车媒体强制性传播信息的非对称性

“离散眼球经济”时代下“公共汽车媒体”概念的提出

随着消费群体的分散化,时间的逐渐碎片化,各新旧媒体对稀缺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更为激烈,并带来了通过对消费个体进行非连续的、间歇的和零散的时间段和空间段注意力的吸引来获得经济活动中品牌利益最大化的“离散眼球经济”①。随着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公共汽车逐渐从一种单一的交通工具演化成为一种新型媒体,车内一切有可能用来进行信息传播的介质都被广泛利用了起来,公共汽车媒体以“第六媒体”的身份应运而生。公共汽车短暂聚集受众注意力的这一特点,使其成为“离散眼球经济”时代的冲锋陷阵者。这里所说的公共汽车媒体包括了公共汽车上一切可以用来进行信息传播的介质,如车载移动电视、车载广播、电子显示屏、拉手、座位椅背、车内固定的广告牌等等。

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倾向

何为强制性传播?在陆地和高菲所著的《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中,将强制性传播定义为:新媒体的运营机构或个人在没有征求公民意愿的情况下,以强制手段扩散信息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传播行为。②强制性传播也被称作“暴力”传播或垄断性传播,其主要目的就是垄断受众在特定时间或空间内的注意力资源。媒体是否存在强制性传播,与每个受众的主观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需求的受众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公共汽车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传播空间狭小封闭,受众对各种形式的信息传播根本无法完全回避;动静态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全面覆盖受众的视听觉;高频次的重复传播,使各时段乘车的受众都能接触到信息,因而公共汽车媒体总能凭借一种或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达到目的。但正是公共汽车媒体相比其他传统媒体的这些传播优势,造成了其信息传播上的强制性倾向。

公共汽车媒体强制性传播的相关要素分析

封闭狭小的短时公共空间。不同于传统媒体开阔的传播空间,公共汽车媒体的传播空间局限在车厢内,在这个可以丈量的封闭空间中,没有外来的其他信息源的侵入,信息具有封闭无损耗传播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造成了传播者对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短暂的垄断,大大提高了公共汽车媒体信息传播的到达率。公共汽车媒体的移动性,使其具有以传播空间的不变性应对受众的万变性的特点。在公共汽车的每一趟发车过程中,作为受众的乘客都会更新,公共汽车媒体在固定的传播空间中,又开始针对一批新的受众进行信息传播,也就是说,在固定的传播空间内,公共汽车媒体实现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覆盖范围,即传统媒体是以空间换受众,公共汽车媒体则是以受众换空间。

动静态相结合的传播方式。1.公共汽车媒体的动态传播方式。车载移动电视的滚动信息传播。车载移动电视是公共汽车媒体最主要的信息传播介质。随着信号发射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公共汽车即使在行驶过程中,也能保证信息传播的通畅,实现阶段性伴随收视,打破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时空限制。因为移动电视声画兼具,即使车厢内人多拥挤,乘客的视听双通道只有一条是畅通的,乘客仍无法阻止自己只听不看的单听觉型接收行为或只看不听的单视觉型接收行为的产生,所以,不管移动电视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乘客的信息需求,乘客都会被迫或无意识地接收信息。

车载广播的实时信息传递。目前,车载广播多运用于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虽然公共汽车上的车载广播使用比较少,但以报站形式进行的广播信息传播却大量存在,现在最普遍的形式即冠名报站,譬如“××医院提醒您,××站到了,请携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这种形式的传播方式是强迫性的,所有的乘客为了获得自己下车的准确站点,必须先听完所播放的广告才能得到准确的站点信息,这种广告是乘客不能躲避、不能拒绝的强迫性听觉信息。

电子显示屏的信息更新传播。电子显示屏通常放置在公共汽车车厢内的最前端,需要适当的高度以保证每个乘客都能看到,在公共汽车内的运用还不是很广泛,信息以字幕的方式进行传播,信息的及时更新也较容易实现。由于受众通过转移视线就可避开这种信息传播,所以其信息传播的强制性相对而言比较小。

2.公共汽车媒体的静态传播方式。相较于移动电视、车载广播和电子显示屏等动态传播介质而言,车厢内的拉手、座位椅背、广告牌等属于公共汽车媒体的静态传播介质。公共汽车媒体通过这些固定的传播载体,将信息传达给能接触到它们的乘客。这种传播方式相较于公共汽车媒体的动态传播方式而言,其强制性要弱一些,因为它们需要受众主动集中注意力去关注,而通常情况下,受众对自己已知或并不需要的信息会自动忽略或过滤。

高度同质化的信息内容。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公共汽车媒体上的内容大多是从传统媒体上简单移植过来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创新性内容较少,信息量不够大,经不起反复观看,一部分受众已对其传播内容产生麻木心理甚至刻意回避。加之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广告,由于公共汽车媒体的运营商没有专门的广告制作中心,所传播的广告如医疗广告、培训机构广告、保健品广告等,大多针对性不强,制作粗糙,得不到受众长时期的关注,也不能为受众营造愉悦的气氛,缓和受众的烦躁情绪。公共汽车媒体大量地重复播放这些针对性差的广告,不但引起受众的反感,也破坏了公共汽车媒体的品牌形象。

传播地位对立的传受双方。公共汽车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制性,主要源于信息的非对称性。经济学领域的信息非对称性概念延伸到传播学领域,有两个突出的表现:首先是信息传播方控制着信息资源以及面向受众的传播源,而作为受众的一方,在信息传播过程完成之前,则无法掌握信息;其次是信息控制方凭借其对信息源以及传播工具的控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而不拥有信息源以及传播工具的人群,则成为被动受众。③

1.强制性传播过程中的强势主导型传者。在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过程中,传者占据绝对的强势地位,他们为受众所提供的信息,绝大部分并非受众所必需,他们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以传者自身需求为出发点,以寻求最大化的传播效果为目标,竭尽所能地从视觉、听觉上对车厢内的每一位乘客进行信息的狂轰滥炸,直至实现传播目的为止。传者所扮演的已不再是传统的大众传播者,他们实际上成了售卖短暂聚集的乘客注意力资源的中间商。

2.强制性传播过程中的消极被动型受众。公共汽车媒体的受众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不自由的,他们对传播者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往往不被采纳与满足,他们的受传行为是被约束的;他们是被动的,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被剥夺了能动性,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只能呆板地接收。他们的接收活动是强制的、被动的、消极的。他们被迫接收公共汽车媒体的信息传播,被用来满足传播主体的需要。

强制性传播并非以外力或暴力手段强迫受众接收或接受某种信息,而是在受众看似自由而实际上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被动地接收或接受某种信息,因此可以说,受众的被动性源于受众选择的被动性。④受众一旦进入公共汽车狭小的空间内,就只能被迫接收公共汽车内各种信息载体所传播的信息,接收的环境、形式、频次也不能自主选择。

正负效应失衡的传播效果。正面效应,能满足受众的部分信息需求。公共汽车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虽然没有以受众的信息需求作为传播标准,但其强制性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广告,所以在实际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公共汽车媒体所提供的生活资讯、就业资讯、社会新闻等实用性较强的信息,也能满足受众的部分信息需求。

负面效应。侵占公共领域,损害受众权益。公共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厢便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公共空间,公众在这个短时公共空间内,享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但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不仅侵占了这个公共空间,更侵犯了受众的合法权益。

内容信息繁杂,造成信息性污染。公共汽车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中心思想的盛行和受众本位的缺失,不利于传播的公平性和信息的对称性发展,所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各种商业广告、医疗广告等充斥受众的视觉或听觉,但实际上被受众接收的少,拒绝的多,在封闭狭小的传播空间内,信息的过度重复传播,很容易造成信息性污染,而受众自主选择的权利也被剥夺。

降低媒体公信力,难以产生舆论影响力。传媒的公信力决定着社会对传媒的价值判断,特别是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传媒需以平等对话的状态关注百姓民生、关注常人的生活与情感。但公共汽车媒体的传者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经常忽略受众的信息需求,关注的重点锁定在传播效果上,使公共汽车媒体的商业性过于浓厚,难以产生舆论影响力,跟传统媒体相比,公共汽车媒体的公信力也较微弱。

结语

对于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特点,学界视为其传播优势而大加赞赏,业界则更欣喜于公共汽车媒体这一特性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很少有人正视其负面效应。我国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监管尚处于一个真空地带,改善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需要政府制定适用的、合理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引导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行为在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社会灾害与危机预警机制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而受众自身素质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加强,能使他们在公共汽车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形成强有力的公众监督力量,更好地抵制不良的强制性信息传播,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强制性传播产业链中,新媒体运营商应对传播或者委托传播的内容进行有效监管,给用户提供选择接收或者不接收的机会或权利。在综合分析受众和媒体自身条件的前提下,公共汽车媒体应及时淡化目前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大力倡导绿色传播,强化公共空间意识,积极向公共服务型媒体转变。

注释:

①刘源:《移动营销:离散眼球经济的开路先锋》,《新营销》,2006(3)。

②④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第116页。

③刘承:《传播的非对称性与强制性传播》,《新闻传播》,2009(4)。

参考文献:

1.李微:《公交车载电视的传播困境与改进》,《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7)。

2.王月:《公交移动电视受众的缺失型信息接受行为探析》,《东南传播》,2010(1)。

3.韩雪晴:《直面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6)。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7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以往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过程中,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方面存在不足,如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忽视传授双方的相互沟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播过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被中国人民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以及最新的理论成果,通过一定的形式、方式和手段作用于传播对象,从而获得传播对象的认可并成为指导从事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既不是文本上抽象的、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被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适用中国现实土壤并且为中国广大人民所接受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里有两点,一是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基本原则;二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根据中国客观实际加以改进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一种文化形式。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一种传播过程。在传播学中传播活动主要包括“四大要素”――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媒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也具备了这四个要素:传播者,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中具有宣传和教化的组织或个人,这里主要指中国共产党;传播对象,主要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受众者,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内容,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成果;传播媒介,广大群众传播的媒介,包括网络、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等各种生活中的理论传播手段和实物。所以说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双方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为中介进行的、以思想认识为主的双向信息交流和反馈过程。所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审视马克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及教育效果,并运用传播学的科学原理与方法来分析和运用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

从文化传播学角度来看,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输入和传播从来不可能全面移植或是简单的相加,而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可能被彻底洗涤。外来文化必须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和,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血脉相通、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中国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将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和内容转换为适合中国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得以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原来是洋文,如果一种主义连语言表达都不是中文的,那万万是不可能传播并‘中国化’的”[1]。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土壤发扬光大,在于马克思主义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特点,创新了思想内容,塑造了新的文化形式和结构,形成了一种能为中国广大人民所喜爱并易于接受的传播机制。这种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传播学中的传授关系原理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要保障传播信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有效传递,就必须要求传播者和受传者间的良性互动。“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2]。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单向传授方法,而是在传播者和传授者之间架起了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的桥梁,通过二者围绕着传播内容展开良性互动,最终使传播的价值得以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中,如何发挥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二者的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是加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里必须要有两个转变,其一是从过去的单向“灌输”传授说教的宣传模式转变为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商的探讨交流,其次,从过去对传统经典文本的阐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重新再造。前者可以通过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方法来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后者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深入中国具体实践,实现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指导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正是这种不断的理论创新,使我们传播主体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真正地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更好地突出宣传的针对性;也正是这种不断的理论创新中,始终充满新鲜的传播内容,引起传播对象的选择性注意,产生更多的互动,对其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信息整合,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和丰富。

2.利用传播学中“把关人”理论把握理论宣传的导向性和丰富性。在现代传播学当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把关人”,指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的人。作为传播中的“把关人”,核心问题是把关,不仅是信息传播形式的把关,而且还要对信息内容的把关。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把关人”――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首先要把握正确的理论导向,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动荡的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传播媒体技术的变化也影响传播主体传播效果。在网络、电视等媒体日益普遍的情况下,传播主体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发生转移。“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播者的这种地位,网络中的传播者已经不再居于传播的中心地位,任何拥有一定技术手段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别人传播信息。……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成为传播者”[3]。如何把握住正确的舆论方向,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整个社会舆论中起到主导地位,是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所在。就传播角度而言,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把关人”,首先,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强化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念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从根本上防御和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在整个理论传播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守门人”的作用。其次,优化传播内容,畅通传播渠道。作为传播过程中的“守门人”,要根据形势和当前受众群体的需要,适当地改变传播内容,改造成广大人民群众乐意接受的内容。在传播学中,信息的顺利传播需要建立在社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需要多个参与系统活动的主体加入其中,而且每个主体都有独立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再加上受到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当传播的方法不当,会产生传播信息的隔阂,影响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上的混乱,阻碍了信息的顺利传播。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广泛地得以传播,避免被当作形式化或者口号化,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创造出适应中国情况的传播内容,呈现出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4]p658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

1.充分发挥传播者的主导作用。对于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实现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成熟的发展过程,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充分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素养上逐渐成熟。但是过去的先进并不能代表现在的先进,现在的先进并不能代表永远的先进。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化和时代化的挑战,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价值规范,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徒有形式,把马克思主义扭曲为语录化、口号化。传播主体理论素养的缺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障碍,必须加以改变和克服。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强大的人格力量,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广大传播对象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担当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首先在全国全党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分析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特别是面对当今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的全球化浪潮,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就难以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就很难实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所以作为中国共产党承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内行或专家,才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结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实际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精神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更广泛地得以传播。同时,传播主体还担当起提高受众者的教育文化水平的重任。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也制约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重要的制约因素,加强传播对象的文化知识、理论思维的教育,发挥广大传播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泛传播不可或缺的内容。

2.促使传播形式的丰富化和生动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传播媒体和传播途径在过去一段时间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如学习中心文件、开报告会、搞舆论宣传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有的传播方式只是徒有形式,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而且与广大群众的意愿相驳,没有起到相应的宣传效果。因此,必须在传播形式上要实现突破和改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大众化,通俗化,避免把理论的抽象化、高深莫测,远离群众和生活,成为少数人的专利,不易为大众所掌握。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语言表达和语言风格。书本上的和文件上的马克思主义不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必须实现从书本理论到生活文字的转换,寻求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通俗化的内容和形式,这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进行创新,没有结合,创新无从谈起;没有创新,结合只是空洞的口号。因此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该“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5]p48

3.实现传播方式方法的科学化和大众化。提高马克思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必须要掌握灵活的传播方法或传播技巧,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科学化和大众化。“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6]p188义大众化传播活动的宣传技巧包括提示式、探讨式、启发式等,并将此方法恰当地运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内容及个性不同的主体,进而优化传播效果。这需要突破以往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单一性”和“呆板性”的倾向。这是因为在整个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环节和因素都有可能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传播技巧性和艺术性对传播的效果有重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切实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和目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方法,而是以开放性胸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凭借当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网上交流、网上论坛、网上课堂等多种形式,调动广大受众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受传者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肖铁肩,张相国.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化[J].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6).

[2]郭庆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上)[J].新闻界.1998,(2).

[3]王泽羽,杨玲.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来自传播学视角的全新思考[J].江高教研究,2004,(7).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8

二级传播理论是拉扎斯菲尔德围绕1940年总统竞选宣传调查是的意外收获。在调查研究中,他们发现大众传播并没有力量左右人们的态度,决定选民投票意向的还有其他众多的因素。据此,研究人员对传播过程做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舆论领袖——一般受众”。于是,产生了“两级传播”的概念。

两级传播论的关键是舆论领袖。舆论领袖又译为意见领袖,是指在传播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一小部分人。所谓两级传播,即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二、自媒体时代的新二级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社会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网络的作用已经不可小觑。如果说传统的二级传播理论是“大众媒体—舆论领袖—社会大众”模式,那么在自媒体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二级传播模式,即“自媒体—社群粉丝—大众媒体/社会大众”。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内容的生产主要来自掌握话语平台的权威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也只有经过权威媒体把关的内容才能进入信息流通。而如今的互联网上,UGC(用户生产的内容)拥有了一席之地,并成为互联网世界重要的流量阵地。

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甚至像B站这些小众的亚文化社交群体中,自媒体用户成为重要的且具有创新力量的内容生产者,通过影响自己的社群粉丝,辐射到大众媒体,催生了一次次的流行风潮、舆论话题、消费热点。形成了一种“自媒体—社群粉丝—大众媒体/社会大众”的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里面,来自官方的话语、传统媒体的信息在接受度上已经不如自媒体。

三、案例详述

李子柒自2016年起开始在互联网平台古风美食制作视频,后续又涉及各种传统手作物品,包括竹制家具、文房四宝、造纸等,通过在国内外的自媒体平台上,拥有了大量点击率,积聚了大批粉丝,成为独具特色的东方美食生活KoL(关键意见领袖),被网友和媒体称赞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海内外传播。

从2016年到2020年11月8日,李子柒共在互联网上传134个视频作品,时长4到10分钟不等,内容主要是她在山村的劳作和生活。出现在作品里面最多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时令食物和传统节日美食,比如柿子饼、麻婆豆腐、芋头、腊八粥、乞巧果、年夜饭等,但是视频通过对种植、采集、制作过程的展示,传递给观众对食物的珍惜之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当下节奏快、普遍焦虑的人们带来“慢生活”的安慰。

同时,李子柒视频的内容还非常重视传统器物方面的内容制作:用旧木头改造成秋千亭、砍伐竹子制作家具、搜集材料制作毛笔、用树皮尝试传统手工造纸、用葡萄皮对布料进行染色,展示了中国传统技艺手法。

截至2020年11月,李子柒在微博已经拥有2701万粉丝,在b站拥有700多玩粉丝,在Youtube上有800多万粉丝,Youtube播放量已经达到6亿多,不仅受到国内媒体关注,在Facebook和Youtube的高人气还被国外媒体报道,形成了传统文化输出的一种新方式。

李子柒是一个长相清秀的“90后”女孩,李子柒的系列视频围绕她本人的生活劳作展开。在视频里,李子柒身着古风服饰,在大自然环境里寻找食材、制作烹饪,几乎无所不能,沉默少语又勤快孝顺,天然地取得了观众的好感。在Youtube的评论区里,几乎她的每一条视频下面都能看到类似“iwassoamazedbythiswoman”的留言。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KoL由于其“普通网友”的平民身份消解了受众的敌对意识,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同时又通过在垂直领域的专业深耕,使其输出的内容信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取得了受众的信任。兼具“平民性”和“专业性”的传播者,更能够被去中心化、平等化、互动性强的新媒体传播场域所接受。

四、感想与结语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9

【关键词】报告会仪式模式传输模式传播效能

从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到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会,从部级的大型报告会到各个地区自发组织的报告会,近年来,报告会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和传播方式,仍然有着勃发的生命力。在传媒时代,多媒介交融,交流与传播追求个性化、互动性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弘扬它的生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报告会的性质、类型及传播价值

1、报告会的性质和类型

什么是报告会?一直以来并没有严格的规定。笔者认为,报告会是一种由报告人或者报告团体围绕某一主题对受众进行说明、宣传或劝说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

常见的报告会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时政型报告会、学术型报告会和事迹型报告会。它们在主题、目的、报告人和受众等方面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2、报告会的传播类型与传播模式

根据传播的方法和内容,人类的传播主要有四种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内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个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因此是个体内部的传播。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组织传播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报告会是报告人与受众面对面的交流,具有人际传播的特征;报告会是由特定的社会组织组织的传播活动,可以在特定组织内部进行,也可以拓展到组织外进行,具有典型的组织传播的特点;报告会以“一对多”的形式进行传播,又兼具大众传播的特点。由此可见,报告会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三种传播方式。

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在他的《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传播的四种模式,其中传输模式和仪式模式,典型地体现了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从传播的目的、功能和价值看,传输模式的传播目的主要是控制,仪式模式的传播目的主要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传输模式的功能和价值主要在于信息的传递,仪式模式的功能和价值主要是意义的分享。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人们并不关注是否学到什么新东西,而是注重在仪式程序中使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描述强化。①

从传播模式理论视角看,报告会的传播模式融合了传输模式和仪式模式。时政和学术型报告会信息传播功能强,是较为典型的传输模式。事迹型报告会在传播人物事迹,号召受众学习先进人物的过程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流价值观得到描述和强化。由于受众是以团体和共同身份形式聚集在一起的,在具有神圣典礼的仪式氛围中,可以获得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参加事迹报告会的过程中,受众也许并不能获得具体而实用的信息,但特定的氛围,却能不同程度地让人得到心灵净化、情感满足、精神升华。因此,事迹型报告会具有鲜明的仪式模式特征,并具有传输模式和仪式模式高度融合的特征。

3、报告会的传播意义和价值

报告会的形式由来已久,虽然有单向性、宣传色彩浓厚等不足之处,但仍然有一定的传播魅力,这与当今的时代背景和报告会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报告会满足了受众对信息差异化的需要。在信息时代,受众获得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报告会并不是一个快速、全面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报告会是获得真实、深度信息的有效途径。报告会的报告人都是在某一领域取得特殊成就的代表,报告人知识结构全面、准备充分、可信程度高。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与报告会传播的信息之间在时效性、真实性、深度性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信息需要。同时,报告会将人们聚集到一起,满足了人们社会性认同和归属需要。

报告会兼具传输模式与仪式模式的传播优势。从传输模式功能来看,报告会的目标明确,过程可控且有效,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送和认知,实现宣传和动员的传播效果。从仪式模式功能来看,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互动性强,现场效果好。抛开内容不谈,报告会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社会和谐、乐观向上的符号,再加上报告会积极向上的内容,共同组成了乐观积极、社会整合的指向。

二、优化报告会传播效能的探讨

综上所述,报告会的传播意义和价值不容置疑,但传播困境也不可忽视。其主要困境是:报告会的内容指定性集中性强,多元性弱,如果受众不认可其主题,则很难实现传播效果。“一对多”的传播形式,单向性较强,受众被动接受,没有选择权。传播效应短暂,后续效果不明显。现场效果与后续效果难以统一。

要缓解这些困境,需要在运用传播理论、遵循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探寻其运行规律和运作策略。具体而言:

1、以仪式模式为核心的运行规律

仪式是“组织化的象征互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②报告会的目的是引起受众对于社会或文化的关注和共鸣,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传播者抓住“特殊的时刻”――如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事件”――如长江大学学生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变化”――如大学新生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抓住报告会进行的合理时机,更容易有效地进行仪式传播,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共鸣。此外,报告会也需要合理的频率,需要传播者根据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个或几个时机进行,否则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因此合理频率的把握也是非常关键的。以大学生报告会为例,在新生入学阶段,抓住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迷茫心理,开展优秀大学生报告会是非常必要的,但大学生群体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如果短期内举行多场报告会,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心理,因此大学生报告会以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一次为宜。其它报告会的运行也是如此。

2、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倾斜的运作策略

“仪式传播取决于共享的理解和情感”。③报告会的效果取决于传播者和受众双方,但目前报告会的局限性在于传播中心和传播单向性。虽然报告会不可能完全做到以受众为中心,但起码需要向受众进行倾斜。实现向受众倾斜就需要让受众在报告会中的运作环节和过程中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从报告会的选题开始就要有受众的参与。如让受众推荐报告人和报告选题,让受众参与报告会的策划,特别是形式的策划。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报告人、选题和形式满足受众需求。在报告会过程中增设现场互动环节,适当加入一些综艺元素,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报告会后采取问卷反馈、回访等互动形式延续传播效果。这些都是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倾斜的运作策略。

3、促进传输模式和仪式模式互动

根据上文的调研分析,受众对仪式功能的认同多于对传输功能的认同。仪式模式与现场效果关系密切,而传输模式与后续效果密切。如果报告会只侧重仪式功能,忽视传输内容,就无法实现长效的影响力,报告会就变为一场没有内涵的“表演”,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反之,如果报告会只重视传输功能,则很难吸引到受众的关注,很难实现最基本的传播,也就谈不上长远的传播效果了。因此,要实现最有效的传播,就需要促进两种模式的互动。既要策划好现场效果,吸引受众在视听上的注意力,也要深入挖掘报告精髓,引起受众在精神上的共鸣。

4、对报告内容和形式精细加工

美国学者瑞克・威廉提出了文化传播的全平衡理论。④这一理论在对传播过程中的认知现象解释的基础上,强调认知平衡和传播平衡的关系。认知的平衡包括理性、感性和个人经验的平衡。传播平衡包括传播者独特体验和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的平衡。全平衡认知的步骤为:从直觉上的认知到相关的理性认知;再到结合自我特点的综合认知;然后更新个体内在的象征系统,以得出综合印象。

根据全平衡理论,受众对报告会全平衡认知的步骤为:受众通过视和听对报告会有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报告内容的深入,得到相关的理性认知,结合自身经验和特点,会对报告会有综合认知,然后根据综合认知更新自身的认知系统,最后得出综合印象。报告会最佳传播效能的实现,最终体现在受众能根据报告内容更新自身认知系统。

报告会最佳传播效能的实现程度,与其内容和形式精细加工的程度密切相关。如哪些内容主要和如何实现仪式功能相关,哪些内容主要和如何实现传输功能相关;哪些形式主要是为了刺激感官、满足愉悦心理,哪些内容要引发和如何引发理性思考;整场报告会感性表达和理性表达怎样比例合理;怎样加入其它元素等等。

综上所述,报告会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和传播方式,仍然有着勃发的生命力。但要实现其传播价值并优化其传播效能,就需在探析其传播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一些具体的运作策略。■

参考文献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

②[美]约翰・菲斯克著,李彬译:《关键概念:传播文化与研究辞典》[m].新华出版社,2004

③[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④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南京理工大学传播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大众传播的内容篇10

简言之,广播新闻编辑就是广播新闻内容传播的组织与实施工作。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广播新闻编辑的优势不复存在,开始面临更多新兴传媒方式的挑战。为此,广播新闻编辑必须改变传统的操作方式,从内容、编排及形式的创新出发,使广播新闻节目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培养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1创新广播新闻编辑的特点与内容

1.1特点

广播新闻是一种通过声音进行传播的媒体,这就赋予了它传播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但是由于缺少画面作为声音的补充,听众有时候很难明白新闻播报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在描述景色、比赛现场等画面时,新闻广播也很难为听众构建完整真实的画面。另一方面,声音通过电子设备的转换会有部分失真,如果缺少字幕等工具的帮助,听众就会听不清,例如在转播体育赛事时,现场会有十分嘈杂的声音,由于缺少字幕和画面,听众就难以感受现场气氛,甚至可能听不清解说员解说。在广播新闻编辑的发展过程中,声音的优势和劣势均不能忽视,要不断的改变编辑手段,提高声音传播的质量。

1.2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广播新闻内容丰富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听众满意度,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新闻内容,以满足听众需求为中心,播送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根据其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新闻等。结合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广播新闻的听众一般会选择收听政治、经济及社会类新闻,而很少收听文教类、科技类新闻。社会生活瞬息万变,新闻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者面对庞大的新闻素材,要能够从中挑选出符合自己节目特点、满足听众需求的内容,并不断将新闻内容进行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有效整合,是新时期的广播新闻传播成为权威的知识性、服务性平台。

2培养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方法

2.1加强知识积累

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知识的积累。要想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需要编辑工作者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对国家政治经济方针、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对这些知识了解了,才能在庞大的新闻素材中迅速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从这些内容中寻找到与众不同的创新点,发现不同新闻之间的联系点,以联系点为突破口将这些新闻进行整合,编辑出更具价值的节目。

2.2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广播新闻编辑的目的是为听众展示最全面的新闻资讯,为了避免新闻播送内容的单调乏味,编辑人员需要在还原事件真实发生过程的同时,对事件的发生背景、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满足听众更加深入的收听要求。在进行信息整合时,编辑工作者要有较强的立体意识,能够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对新闻素材进行解读。只有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整合能力,才能在众多的广播节目中脱颖而出,实现对新闻内容的

创新。

2.3广播新闻内容的创新方法

广播新闻以声音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对新闻素材进行编辑时要注重从“听”的角度入手,满足听众的收听习惯,尽量做到播送内容的简明扼要,不能使用笼统、概括、抽象的语言,多采用形象的事实,同时在其中穿插活泼的细节,增加听众的印象;为避免节目脱节,加强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紧凑程度,也要加强过渡语句的使用,使内容过渡流畅;要扩大新闻素材的筛选面,根据自己节目的特点选择新闻素材,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广播新闻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奇闻趣事、生活琐事,满足听众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另外,在对新闻内容进行创新的同时,编辑工作者还要坚持新闻内容符合国家政府部门相关要求,不能传播不良信息及反动言论,为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起到传播正能量的目的。

2.4广播排编的创新改善方法

创新广播节目编排方法首先要改变以往一段新闻重复播放的模式,根据不同受众的收听习惯进行节目播送时间调整。清晨6、7点钟为中老年人的健身时间,这一时段可以播送有关天气预报、健康知识讲座及运动类的节目,满足中老年人的收听需求。7点到9点的这一时段为学生上学、员工上班的高峰期,可以安排路况的实况转播以及相关的地铁、公交信息,帮助人们选择适合的路线。9点到11点之间,可以播放时事新闻节目,为听众宣传国内外大事、社会琐事等。中午时段是人们休息的时间,可以播送音乐、娱乐类节目,起到放松听众心情的目的。下午2点到5点,可以安排娱乐类节目。5点到9点时间段内,根据需要播送一天内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时可以安排新闻访谈类节目,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点评。9点以后,可以安排午夜情感类的话题节目,与听众进行适当互动。

除了调整节目播出时间外,广播新闻节目还要改变过去新闻内容播送滞后的缺陷:一般情况下,由于广播新闻节目固定的节目时间使得其播送的新闻内容往往是前一天发生的事,这就使得在新闻时效性方面,广播新闻远远落后于网络新闻以及电视直播。提高时效性的重要方法是采用贯通式的节目设置:首先在一天中划定某个时段为新闻播送时段,在这一时段内,新闻节目可以做到随进随出,一旦发生新闻事件,记者可以第一时间将现场报道发回,并与主持人进行现场连线,不受节目时间的限制,不会出现某个节目正在播送而无法第一时间将新闻播放出去的现象,从而提高新闻播送的时效性。

2.5广播形式的创新

以往广播新闻节目的播放形式主要是播音员讲、听众收听。尽管稿件在播送之间进行了充分编辑,增加了不少形象的内容,但是依然很难拉近播音员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得听众往往处在被动接受状态,因此,在对广播形式进行创新时,首先要从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入手。拉近距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节目中设置互动环节,节目组可以在节目播送之前公布直播间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也可以是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观众通过留言或直接与播音员进行对话的方式发表自己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同时节目中可以增加有奖互动环节,在节目结束之后从参与节目讨论的听众中抽取幸运观众并提供奖品,这种做法能够提高听众的收听积极性,提高节目收听率。除此之外,地方台节目播音员可以使用家乡话进行新闻播送,适当穿插幽默的语言,提高听众的收听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