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场化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2:01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1

【关键词】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制度化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遭受重创的是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对于我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尽管金融体系没有遭受严重的打击,但多少受到金融风暴的一些冲击,同时也从这次危机中得到一些启示: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早日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实现持续经济增长态势,必须建立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鉴于目前国内金融体系的发展形势以及国际经济运行情况,必须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就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作简单分析。

1要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和上市公司结构

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市场功能是否完备。因此,要加快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尽快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上市流通问题,大力发展多种功能的金融中介机构,培育保险投资基金、退休养老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经营稳健的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创业板的设立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为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不断促进企业股权体制改革以及先进的管理制度建设。创业板启动主要目的就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作必要的支持。

另外,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要一视同仁,并选择少数优秀的外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进行规范化的产权制度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健全市场结构、推进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促进资本工具、资本产品多元化。严格坚持上市标准,建立由公司申请、中介机构推荐,投资者公开、公平认购的市场化上市运作机制。

2要完善资本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要建立规范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对绩效差的上市公司应限期改善业绩,对质量低劣的上市公司实行摘牌和市场清除制度,从体制上打破我国股市单向扩容的市场格局,形成双向开放、有进有出、不断调整的市场运行机制。通过动态调整,不断吸纳优质公司上市,淘汰劣质公司,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始终保持资本市场的活力。要加快发展风险资本,完善资本市场退出机制。风险投资的核心环节是退出机制,没有便捷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就无法实现资本增值和良性循环,也无法继续新一轮投资。

当前,应加快建立风险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对风险投资在税收优惠、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保护。

3要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

政府应当集中精力依法监管,这种监管必须以执行强制性的披露制度为主要手段,保证市场的透明性,使交易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中进行。当前,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尽快解决市场运作不规范、投机主义盛行、造假成风、信息严重不对称和股市欺诈等问题,规范市场秩序;健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机制,提高市场运行的透明度。转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关键是要在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上下功夫。要在进一步完善法律规章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训,切实地健全监管机制,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统一协调的风险防范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提高有效防范、抵御风险和化解危机的能力。

4要发展健康的资本市场文化

市场的发展必须有合乎理性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这是市场运行的根基;同时还要有健康先进的文化理念,它为市场运行提供强大的支撑力。法治、竞争、诚信是市场稳健运行的三个支持,缺一不可。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报刊图书等舆论工具向广大投资者宣传诚信、规范、透明、效率、竞争、风险等正确的投资理念。市场文化以诚信为本。因此,要以道德和良知来精心呵护,以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保障,大力培育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诚信理念、诚信习惯、诚信风气。

5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5.1完善市场机制。逐步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和竞争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前提,而市场化程度高低又是决定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针对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现状和问题,我们急需建立一个减少政府过度干预,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竞争机制。在发行机制上制定法律标准,实现由核准制向注册备案制转变,从法律上切实保证市场的竞争性;在流通机制上实现发行和上市的分离,改变目前上市公司转型不转制的现状;在融资机制上按照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保证资金投向合理的原则,积极完善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制;在市场退出机制上按照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改变上市公司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的严重不足的现状。

5.2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国际范围内的监管合作,使监管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我们在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借鉴这次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制度方面的建设。首先要完善国内的监管体系,使之规范化、法制化。如加快制定《证券交易法》、《投资者保护法》、《市场竞争法》等,从法律层面为市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注重证券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和强化自律监管;加强多层次监管体系间的相互配合,杜绝监管真空。其次也要加强与国际上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合作,唯此才能有效解决跨国界信息交流的障碍问题,才能有效防止资本市场风险在我国转移和扩散。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2

关键词:能源价格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合轨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与此相适应,我国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这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模式极具现实意义。

一、我国能源价格发展历程及其模式

我国能源价格的改革,是伴随着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而展开的,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又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伴随的。但是,由于我国能源行业本身的特点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征,我国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与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比是滞后的,作为其核心的能源价格改革的进程相当缓慢。从建国一直到1979年,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能源作为生产资料在这个阶段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控制与管理的单一价格,多年未变。自1978年底,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与此相适应,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同时启动。一直到1992年,能源价格基本上处于价格管理松动阶段。在这一阶段,能源价格改革先后经历了计划单轨制为主、指导性计划价格为辅和价格双轨制。这一阶段,虽然能源价格水平和价格体系的内部关系经过多次调整,但价格形式基本没有变化。自从1993年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源价格改革基本确立了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机制,能源价格改革进入深化阶段,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2007年12月3日公开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国家按照有利于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原则,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至此,我国能源价格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但由于能源产品的特殊性,目前我国能源的上游和中游环节价格基本实现市场化,但终端价格仍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相对于其他产品价格而言,能源价格的市场化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因此,能源价格改革模式的最终确立与完善,是我国能源工业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纵观我国能源价格发展与改革的历程,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模式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其最终目标是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这种模式对于促进能源价格的市场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变化,它也出现了一些与整体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

二、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各成体系,分类推进,缺乏统一规划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管理主体和调控模式经历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变化,一元和多元主体交替变更,稳定性较弱。虽然目前的改革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设立国家能源局负责对我国能源实行行业管理,较之前明显趋向集中。但在能源初级产品领域,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和电监会分别保持着对矿产资源开采、成品油市场流通和电力行业管理等权利。由此,我国主要能源品种“煤、电、油、气”实质上采取的还是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受此影响,能源价格改革便呈现出各成体系、分类推进,缺乏系统与全局的统一规划的特点。我国能源管理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再到一元的多次变革,以及能源调控模式由集中管理到分散管理再到现行的集中管理的多次曲折变化,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另外,这也反映在我国现有主要能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各成体系方面(见表1)。

(二)注重短期,忽视长期,缺乏统一协调

由于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其具有战略性、复杂性和敏感性等特点,能源价格改革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困难也比其他领域的价格改革要多得多,因此,采用政府主导的渐进性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这就使得对于能源价格改革所具有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短期代价和长期代价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统一。从短期来看,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会给物价上涨带来巨大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源于能源产品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因此,大力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势在必行。缓慢的能源价格改革可能会导致能源无效或低效使用,这意味着我们将来要为此付出更高的能源价格和更大的环境成本。

(三)被动改革,进程缓慢,缺乏主动推进

虽然渐进式的改革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战略的,但是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模式基本上就是被动的渐进式改革,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到出了问题不得不去解决的时候,才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即使改革,幅度也要尽量地小。这样的被动式的改革,不仅进程缓慢,而且增加了改革的成本。

三、完善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模式

(一)确定主动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渐进式改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是渐进式改革本身也分为主动的渐进式和被动的渐进式。到目前为止,我国能源价格改革主要是被动的渐进式改革,即只有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才会向前推进,而且我们的价格改革常常会因为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压力而无限期的向后延迟。我们为此而付出的可持续发展成本和代际成本是十分高昂的。因此,同为渐进式改革,我们应该进行主动的渐进式改革。主动的渐进式改革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时限的改革,一旦确定,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实施。当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整个市场化改革配套的缺位,我们实现一次性的、整体的能源价格改革的跨越,是十分困难的。但现在能源价格问题已经成为能源矛盾集中的爆发点,因此,确立主动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尽快实现能源价格的市场化,对于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是至关重要的。

(二)确立“市场+政府”的合轨制改革目标

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历时多年,但基本上是在市场定价和政府定价之间进行博弈。这两种定价方式分布于各个能源品种之中,交叉渗透于各个能源品种之间。这种非此即彼的分轨制造成了现有的能源价格困境。由于能源本身的战略性、稀缺性、基础性等特点,决定了能源的价格不可能单纯由市场或政府来控制,因此,能源价格形成模式既要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宏观调控作用。首先,能源价格完全由市场形成;其次,政府通过收取各种税费以及建立能源储备制度,来对能源价格进行有效地调控。只有确立这样“市场+政府”的合轨制目标,才能够解决现有能源价格改革所带来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长期代价和短期代价之间的矛盾,使其能够协调统一。

(三)确定能源统一的宏观管理模式

我国能源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能源行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缺乏统一协调。这就使得能源价格改革是各行业自行其事,缺乏互动、协调和关联。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较高层次的宏观管理部门,对能源行业的改革、发展实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建立能源各行业的协调机制,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

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已迫在眉睫,因此,完善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模式,对于减少改革成本,顺利实现改革目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①林伯强.应推动能源价格主动渐进性改革[J].环境经济,2011.7

②伍世安.深化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从市场、政府分轨到市场+政府合轨[J].财贸经济,2011.5

③史丹.产业关联与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④《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2009.5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1992—2003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质疑市场改革的思潮,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卷土重来,但坚持市场改革立场的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尤其是邓小平,他力排众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标志的思想禁锢,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也对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邓小平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形成,使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具有了“法定意义”。十四大报告把“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些被认为是与社会主义相违背的敏感的词写进了决议,既体现了思想解放,也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这之后,理论界讨论的重点转向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十四大提出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做了相应修改,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去掉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这个状语,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表述。这一系列改变告诉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动态性的、阶段性的。从1993年到2003年之间的十年改革的最大成就,就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2012年)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宏观调控下”转变到“从制度上”,更加突出了市场化元素,有了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2012年党的十提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突破,也是党对市场作用认识上的深化。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市场基础性作用前面的关键词都体现了改革的取向是增强市场作用,这些重要论断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这一阶段,经济理论界对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讨论。例如,高尚全就认为,我国已经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经济体制基本框架,要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推进经济体制建设。刘世锦等人认为,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中期,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到2010年力争建成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力争建成较为完善、趋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阶段(2013年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从“基础性”提高到“决定性”,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对新阶段的改革实践给予理论指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理论创新成果,必定会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动改革实践深入发展。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理论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理论界的推动,可以预料的是,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的提出,会激起某些人对市场经济的新一轮质疑,而理论正是在质疑与争辩中不断前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期待的,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和原理的。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涵和意义

这里所说的市场,是指以价值规律为基本原则进行的经济活动方式,也就是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都证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体制,也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最优途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精髓在于:遵循和贯彻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竞争、供求和价格等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资源按照最小投入和最大产出的原则进行配置。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不违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都要交给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不能进行干预。各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优胜劣汰。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和完善的程度,已经足够满足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所具备的条件,价值规律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提高到“决定性”,虽然只有两字之区别,却是党在理论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这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具体来说,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转变,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的起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经济生活带来新的发展与进步。

第一,有利于打破垄断,增强经济活力。市场经济本身是竞争经济,竞争就需要有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而“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以下重大缺陷:一是条块分隔导致市场碎片化;二是广泛存在的行业保护、地区保护、行政垄断等行为,使市场失去了它有效运行不可或缺的竞争性质”。市场主体的构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门槛,使市场经济各主体平等地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只要满足市场进入条件,符合市场规则的各级市场主体都参与到市场中,再加上政府退出以后更加专注于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发展环境,这将推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就这些方面关键环节的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一方面,在一些战略性产业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另一方面,鼓励民营经济的积极进入。二者有机地结合,优势互补,形成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合力的局面。

第二,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体制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经济制度,中国要更好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中,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建立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体制,减少政府的干预。目前恰逢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对中国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抓住机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适应新一轮国际竞争的要求,推动我国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首先,要放宽投资准入,可先开放第二产业,然后再有序地开放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即主要是医疗、金融、教育、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其次,加快自贸区建设。如上海在当代的位置堪比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它建立自贸试验区,是开创性试验,通过经验积累,择机推开,是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第三,有利于推进政治改革。改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心,但是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改革也不能滞后,政府与市场功能的划分不够清晰,政府过多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事务,会直接导致劳民伤财和经济的低效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政府把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宏观事务上来,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也有利于铲除滋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这与我们党改革的总体方针也是符合的。根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相关配套改革,才能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正如《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三、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资源配置全部由市场说了算,不是对政府作用的全盘否定。《决定》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左右手,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有了相对成熟的市场传导机制,政府政策才有可能被高效传导,从而有效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要市场、不要政府宏观调控的“新自由主义”倾向,这将是非常危险的。2008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问题上,要防止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自由化、彻底市场化的主张。过去我们完全是“计划做主”,吃过不少苦头,现在到了“市场做主”的时候,不能矫枉过正。第二种倾向是过度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视市场的作用。有人将宏观调控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这种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情怀”,是阻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的主要思想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关键是怎样去平衡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除了能弥补市场的不足,还能发挥制度的优势,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制度、环境、秩序保障,还担负着引导市场经济向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根本目标发展的历史使命。可见,政府的作用不是要不要发挥的问题,而是应该把归市场管的交给市场,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集中精力管好那些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界定在以下五个方面: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4

“市场化改革”是指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20年前,“市场化改革”也曾遭到过质疑和批评,但那时的质疑主要来自计划经济体制的“卫道士”和一些既得利益群体。而这一次遭到的质疑和批评则主要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和左派人士,声势更大,并具有更广泛的群体基础。

人们对“市场化改革”的质疑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面:

一是国有企业和资源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质疑者指出,股份制改革中的HBo,使国有资产不合理地大量流向了部分经营者口袋中;部分国有企业在“下岗分流”改革中没有给下岗职工应有的补偿:土地制度和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导致大量土地、水电和矿产资源流向少数人,而他们没有支付应有的购买成本。

二是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上学难”、“看病难”和“买房难”新“三座大山”。质疑者指出,“教育产业化”改革将政府应负的教育责任过多地推向了市场:“医疗市场化”改革将本具有公益性质的医院推向了营利市场,造成了医院的高收费、医德下降、普通老百姓看不起病;住房制度改革将住房这一大众消费品推向了投资和投机市场,推高了房价,造成了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腐败,制造了房地产业的暴富,导致了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

三是价格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增加了人们的负担。质疑者指出,铁路、电信等垄断行业的提价举措没有道理,它们不能与竞争性行业相比。竞争性行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提价会缓解供需矛盾,而垄断性行业提价会造成行业暴利,增加人们的负担。因此,必须先解决垄断问题,再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

四是政府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政府的趋利化倾向。质疑者指出,政府是不以赢利为目的公共组织,是保护产权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组织,除了依法收取税收外,不应有其他收入来源,但实际情况是一些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利用自身的特权,通过卖土地、卖资源、卖特许权、收取各种税收之外的费用,与民争利,即便是收税也往往收得过高过多,加税多而减税少。

五是国际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国家利益的流失。质疑者指出,对外开放领域的一些“市场化改革”给了国外投资者过多的优惠,吸引了过多的造成国内资源紧张和环境破坏的外资,将过多的国内稀缺资源流向了国外等,以致造成了发展成本转嫁国内、发展收益转向国外的局面。

面对这些质疑和批评,仅仅指责和回避质疑者和批判者是不行的,而必须实实在在从“市场化改革”本身的问题中去寻找原因。那么,“市场化改革”本身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以致使很多人开始怀疑其正确性呢?

市场经济本是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经济形态。微观经济学以非常完整的逻辑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其假设前提――完全竞争。完全竞争背后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如公平竞争、制度合理(交易成本为零)、信息完全、分工理想(纯生产者与纯消费者分离)等。即便是西方经济学强调的分配准则――“帕累托改进”也是指在不减少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增加一部分人的利益,即保证公平是前提。也就是说,现代经济学所论证的市场竞争效率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之上的。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5

它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给予了回应,确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时间表,成立了权威的领导和实施机构。这标志着中国已步入升级版的改革进程,改革前景可期,但改革征途不会是平坦大道。政府职能:阶级-经济建设-国家治理

作为一个升级版的改革纲领,其目标的设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将改革的领域从经济扩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市场体制是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制度,但经济的增长、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和合理分配,都离不开民主、法治的政体,自由、多元、包容的思想市场与和谐社会。

政府职能不应概括为阶级,因为运用国家机器对外捍卫、对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安全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职能仅局限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但不可能构建真正的现代文明体。

国家治理之道一是建立、维护现代社会的法规、制度,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活动纳入民主、法治轨道;二是秉承和倡导现代社会的伦理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实现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和谐。改革创造红利空间,红利的产生取决于改革的成效和成败,红利的获取则要通过竞争和创新才能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点

在“五位一体”的改革议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是顶层设计(由上而下)和基层创新(由下而上)的互动,从经济到政治、社会,从局部(农村、沿海)到全局(城市、内陆),渐进式的、不断“试错”的过程。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应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但总体而言,渐进式改革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论和实施途径。

把经济体制作为改革重点,首先是因为它关乎广大民众的直接利益;其次,当下社会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更强烈的诉求和更广泛的共识;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也势必触及政治、社会、观念等其他领域的问题,为这些领域的有序改革铺垫基础。总之,单纯的经济改革不可能实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政治、社会改革不可操之过急,但应有序、持续推进。市场的逻辑和力量

《决定》指出,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现代市场体制的基本逻辑是:市场自由交易发现价格,价格引导资源配置,政府的功能是调节经济周期、提供公共产品、实施维护市场秩序的法规。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初期,政府曾扮演了推动市场化改革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特殊角色。但随着市场的发育,这种角色不仅未能淡出,反而被特殊利益集团固化,从而挤压了市场空间,束缚了市场活力,扭曲了资源配置。

这也引发了前一段学界和社会上关于所谓“中国模式”的辩论。《决定》对这场辩论作出了回应,明确界定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重新规范了政府的职能,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企业注册、投资、股票发行从行政审批制转变为注册制;制定“负面清单”,赋予企业平等、自由进入非限制的领域;改变以GDp增长为主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力度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将会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大减少市场运行的交易费用,有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使资源得以更合理、有效地配置,同时也会从制度上遏制愈演愈烈的设租、寻租、现象。改变政府职能的阻力主要来自权力-资本结合的特殊利益集团,克服利益集团的掣肘,需要政治家的决心和权威,也需要民众的呼声和社会的压力,只有这样,改革的力量才能在这场博弈中取得实质性成果。“法治中国”:权力与权利

《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也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主要标志。法治的核心是规范权力与权利及两者的关系,其重点是对公权力的约束和对私权利的保护。长期以来中国严重存在以行政代替法律、有法不依、司法缺乏独立性、丧失公正性的问题。这种状况一方面严重打击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为关系、人情、行贿受贿打开通道。

《决定》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产权保护,即公有和非公有经济产权不可侵犯;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用以约束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用以防止地方政府对司法独立、公正的干预;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户籍制度等。

现代社会对公权的制约是通过多元的权力制衡结构来实现的,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一元的政治权力结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个结构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这表现为:人大立法和监督政府功能加强;司法的独立性提高;媒体和公众对公共政策讨论,对政府官员贪污、渎职的揭露等。这表明,法治的建设、司法的独立和公正依然有改善空间,但“法治中国”的建立仍有待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其中的关键是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价格改革:从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

自由交易形成市场均衡价格是市场体制的基本特征。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基本完成了商品价格的市场化,但要素市场价格,包括能源、自然和矿产资源、资本、劳动力、土地等长期以来仍是管制或半管制的。

《决定》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其中主要包括: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环节价格;放宽市场准入、消除竞争性行业的垄断、规范自然垄断行业的管理;通过利率、汇率市场化改变资金价格扭曲状况;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

价格特别是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条件,由此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但短期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造成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价格管制、垄断经营滋生了由此获利的特殊利益集团。改革的成效、成败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改革成本的承受力和能否克服来自特殊利益集团的阻力。财政改革:公共资源的获取和运用

《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提出了财政改革的全方位部署。

财政的改革,一是要保持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性,合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公共资源;二是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财政与社会、财政与市场三对关系。

改革内容包括“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和“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面”应是全口径的概念,即规范各类“预算外收入”;“跨年度预算平衡”应通过建立“国家资产负债表”来实施管理;“透明”很难一步到位,只能逐步推进,这都需要《预算法》的规范。服务业“营改增”、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等会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较大缺口,需要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重新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博弈。

财政和市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税收,改革措施一是通过提高直接税比重,来推进服务业“营改增”调整结构;二是增加高能耗、高档消费、房地产、资源、环保方面的税种和税率。这些措施有利于稳定财政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会增加宏观税赋。为了减轻由此带来的压力,应减少和规范各种行政费用的征收,压缩、控制政府的消费性支出。金融改革: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长期以来资金价格(利率、汇率)的扭曲是造成中国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决定》对金融业改革提出的目标主要有三项:一、价格改革,包括利率、汇率市场化;二、资本市场开放和资本账目可兑换;三、放宽市场准入。这几项改革近几年已在推进,在未来的三年到五年中有望实现《决定》设置的目标。

金融业的改革要把握好“金融抑制”与“金融过度自由化”产生的问题和风险。总体而言,中国仍处于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但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金融过度自由化引发的金融危机、国际短期资本的跨境流动,中国出现的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的债务堆积都表明金融过度自由化在中国也已出现。所以,推进改革要解除政策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也要警惕监管不力出现的风险。国企体制改革:核心是国有资本的有效配置

《决定》提出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类企业在功能定位、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政策待遇上要一视同仁,同时强调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鼓励和支持;对国企提高上缴财政利润比例、划转部分股权给社保基金、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些改革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竞争力,有利于改善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和挤压。

同时,《决定》重申“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这使得“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要打折扣,“国进民退”的问题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国企体制的改革有待于在认识上超越所有制的传统观念,国企的属性是政府财政投资形成的资产,是国家资本运营的载体。对企业的分类和相关政策应以商业性和公益性、自由竞争和自然垄断,而不是以国企和民企划分、制定。

因此,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资本如何更有效地配置,是通过国企参与市场竞争,还是配置到惠及广大民众的公共产品(也包括承担提供公益性产品的国企),这是个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环保透支严重改革还需加力

《决定》将环保提升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高度。改革措施包括: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作为地方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快自然资源价格和税收改革;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保产业等。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环境、生态、自然资源的代价,这不仅危及民众的生存,而且会殃及子孙后代。

这个问题的改善、解决已刻不容缓,要下大决心,投入大量资金、技术。其重点是压缩、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特别是燃煤和汽车;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实施力度;运用财政税收和市场价格调节。以pm2.5为例,根据一些经济学者的测算,目前已制定的措施只能实现政府公布的目标的50%(在2030年前将全国平均pm2.5从70微克/立方米降至30微克/立方米)。因此,对这个问题还需做更深入的论证,制定更有效的措施。

在《决定》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改革举措值得关注,这包括:反腐制度化、自贸区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改革,放宽一胎政策,延长退休年龄等。这些改革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改革红利的创造和获取

改革的红利主要来自:政府职能转变和健全法治、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活跃交易、激励创新;价格改革促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引导增长方式从要素投入转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财政改革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提供的能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税务改革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改变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农村使土地供应多元化,有助于抑制土地、房产价格一路攀升的趋势;环保、生态的改善不仅使民众受惠,而且会创造环保、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机会。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6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实行了下放自、承包制、抓大放小、改组改制、主辅分离、兼并重组、政策性破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要求,仍有些方面需进一步深化完善。突出的是产权主体多元化程度不高,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总体上,已改制企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不多,同时在许多已改制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中,仍然存在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现象。因此,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大力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快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继续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加大公司制改革力度,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同时,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界定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职责,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开展规范的董事会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外部董事制度。要完善董事会的运作方式。大中型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必须分设,以有利于董事会决策和对经理层的制衡。要改公司领导成员的任命制为竞聘制。尽快形成企业家市场,通过市场机制选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关键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十报告指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行政审批是权力的集中表现。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要突破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思想障碍,增强市场经济观念和行政意识。突破维护部门既得利益和权利的思想障碍,弱化小团体意识,坚持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积极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调节的,坚决不设定行政审批;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承担且管得好的事项坚决转移出去;凡是能下放的事项坚决下放,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要在已取得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这项改革的深化和完善。一是继续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二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三是强化行政审批责任制度。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体制,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分配秩序不规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要按照十报告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努力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思路是“提低、限高、扩中”。其中要特别注重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规模。一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二是提高其他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

四、加快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目前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是商品和服务市场,在全部商品流通总额中,市场调节部分已占90%以上,要素市场和中介机构稳步增长,房地产、技术、产权、信息市场等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增强。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等发育滞后,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秩序不规范。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在完善提升商品市场的同时,大力加强资本、土地、产权、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二是积极推进流通方式现代化。要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加快发展连锁经营、配送制、制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稳妥发展超市、仓储式市场,探索拍卖、中远期交易等,构建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流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信用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同时,健全市场法规,完善市场监督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五、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要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安排,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制、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一体化。一是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农民落户城镇上,并切实保障他们在农村的集体经济权利和在城镇的公共服务权益。二是加快健全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把公共资源更多投向农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三是健全劳动力流转制度。四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五是加快建立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制度。

六、加快健全保护生态环境制度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目前我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结构型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严重匮乏,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缺失。加快健全保护生态环境制度,一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和交换机制,探索企业互换副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尽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补偿机制。二是深化水资源性价格改革。推进水利体制和水价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探索工业和服务业用水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水价差距。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用水价格,制定阶梯水价制度。三是推进电价改革。同时,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深化以奖促防、以奖保治、以奖代补等资金支持机制。要加强区域生态补偿、绿色信贷、污染责任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7

关键词:改革求新;探索;人本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2-0010-005

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持续发酵,中国逐步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和转型发展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向何处去?改革向何处去?重新成为人们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新的时期必须探索出新的理论、新的改革、新的策略、新的制度、新的目标,人本理论、人本改革、人本发展、人本市场经济成为可选的选项。

一、改革呼唤新理论——“人本改革理论”

改革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改革中,曾有多种理论对改革实践发挥过重要影响作用,但这些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改革形势,改革呼唤新的理论。

如政治经济学所有制理论、比较体制理论和短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产权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等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过去的改革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但面对中国今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改革,这些理论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它们大多主要适用于经济体制改革,难以同时满足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其中有的理论只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不能直接套用到改革实践中;三是这些理论过于零散,没有用统一的理论逻辑很好地整合起来,使人们在应用中有无所适从之感;四是这些理论大多过分强调企业的微观基础地位,相对忽视了个人的微观基础地位,这使得改革实践总是从企业或家庭权利入手,而不是从个人权利入手,因而难以将各种改革融入到统一的逻辑框架中去。

为了满足未来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整合和创新,重建新的改革理论。新的改革理论可称之为“人本改革理论”。

“人本改革理论”可以从笔者提出和倡导的“人本发展理论”延伸出来(参阅李佐军著:《人本发展理论——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人本发展理论”以人为纽带,构建了一个包括“满足人”、“依靠人”、(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和(分工)“安置人”在内的“五人模型”。其中,“满足人”是目的,“依靠人”是纽带或主体,(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和(分工)“安置人”是影响因素或手段。

借鉴“人本发展理论”框架,“人本改革理论”也可包括如下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改革的目标——“满足人”,二是改革的主体——“依靠人”,三是改革的对象——(制度)“引导人”,四是改革的手段——(资源)“装备人”,五是改革的支撑——(分工)“安置人”。

其中,“满足人”是指通过改革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成长需求和权利需求等多种需求;“依靠人”是指依靠民众来推进改革;(制度)“引导人”是指通过改革形成能激励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能约束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含市场组织、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和管理制度;(资源)“装备人”是指利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为改革提供条件和手段,同时通过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升级;(分工)“安置人”是指利用市场分工(如商品化)、产业分工(如工业化)、区域分工(如城市化)、国际分工(如国际化)等为改革提供效率和发展支撑,同时通过改革促进分工深化,使每个人各得其所。

“人本改革理论”看似简单,但它提出了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它为解释和判断各种好制度和坏制度现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解释和判断一个制度或一项改革举措是好是坏,可以通过是否满足了多数人、依靠了多数人、引导了多数人、装备了多数人、安置了多数人来分析和识别。

二是它为提出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各个层面主体的改革对策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框架思路。有了这一理论,我们就知道,改革对策无非要从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市场组织、企业组织、政府组织)、管理制度、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升级、分工深化等方面去考虑。

三是它为整合各种零散的改革理论提供了平台。有了这一理论,我们就可以通过“人”这根纽带,将各种改革理论从逻辑上串起来,如所有制理论主要研究了其中法律制度中的所有权制度,比较体制理论主要研究了其中的组织制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了其中的资源配置等。

四是它建立了改革的个人微观基础。这一理论将个体人作为基本的微观单元,在个体人层面上建立了改革理论的最微观基础,从而为将各种改革理论融入到统一的逻辑框架中提供了可能。

五是它同时适用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等各种改革。因为不管是哪种改革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责权利关系安排这一主题。而且,这一理论中的制度包括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含市场组织、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和管理制度等。

六是它在改革与发展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发展除了表现为总量增长外,更多地是表现为要素升级(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源提升)和分工深化(如商品化、工业化、城市化)等,而这一理论已将发展的这些内容涵括进去了。

二、“人本改革”是最好的改革

每个人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每个企业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每个国家都追求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是人类前进的根本动力。国家追求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也就是追求最好的发展,最好的发展要靠最好的制度来保障,而最好的制度要靠最好的改革来形成。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改革呢?笔者认为,最好的改革就是“人本改革”。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改革中推进得比较好的改革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非国有企业改革(或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来看看这两项改革是否符合“人本改革”的要求?

先来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涉及当时中国人口的主体——九亿农民,涉及农村的每一个家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了广大农民剩余收益分享权,满足了农民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即符合“满足人”的要求。同时,承包责任制还给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自,即不再从事集体生产劳动,而是以家庭为单位自主决定本人和家庭成员的劳动行为,这就符合了“依靠人”的要求。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分配制度(“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和生产经营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投资、自主发展”),一方面充分激励了大多数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约束了农民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如“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等),即符合(制度)“引导人”的要求。承包责任制也使农民开始大规模置办农具、积累农业发展资金、探索农业新技术、提高自身生产经营技能等,即符合(资源)“装备人”的要求。承包责任制还促使农民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开展兼业经营、发展乡镇企业、进城打工等,即符合(分工)“安置人”的要求。

再来看非国有企业改革。非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是创造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奇迹的主要力量。非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表现在减少国有企业垄断以腾出非国有企业发展空间、放宽市场准入、减轻企业负担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类似,非国有企业改革也满足了许多人从体制外增加自己收入的需求,即符合“满足人”的要求。非国有企业改革给了很多人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和依靠自己成就事业的舞台,即符合了“依靠人”的要求。非国有企业改革所形成的灵活分配制度(交完税收后就可自行决定利润分配)和自主经营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一方面充分激励了许多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约束了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即符合(制度)“引导人”的要求。非国有企业改革也使许多创业者和经营者不断开发新技术、提升人力资本、扩大资本投入等,即符合(资源)“装备人”的要求。非国有企业改革还促使许多人不断寻求新的商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新行业和新产品、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等,即符合促进市场分工协作以“安置人”的要求。

为什么“人本改革”是最好的改革?一是因为满足人的需求是一切人类行为的基本目的,能满足人需求的改革自然成为人们评价最高的改革;二是因为改革是一项涉及人与人之间权利调整的社会运动,仅靠少数人难以成功,必须充分依靠多数人的积极行动才能成功;三是因为改革的对象和目的都是制度,而制度是规范人与人之间责权利关系的规则和实施机制,若改革能形成激励多数人的制度,则改革就是最好的改革;四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利用各种资源或要素来改善自己的行为条件和提升自己的行为能力,若改革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或要素)升级,则改革就是最好的改革;五是因为社会是分工协作的社会,若改革能促进分工深化,提高人的行为效率,并使每个人各得其所,则改革就是最好的改革。

三、制定“人本改革”新策略

在过去三十多年改革中,我们主要采取了“渐进改革”、“增量改革”、“体制外改革”、“双轨制改革”、“局部突破改革”、“试点试验改革”、“经济优先改革”等改革策略。事实证明,这些改革策略是有成效的。不过,这些改革策略还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体制扭曲、信号混乱、政治改革滞后、“寻租”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经济发展粗放、内外经济失衡等“后遗症”。随着改革进入新阶段及改革对象和改革形势的变化,今后的改革策略必须做出调整。那么,新的改革策略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人本改革”、“全面改革”、“协调改革”、“公正改革”、“创新改革”等,其中主要是“人本改革”。

为何新的改革策略主要是“人本改革”?

首先,“人本改革”抓住了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核心环节。改革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从满足多数人各种需求出发的“人本改革”就抓住了这个基本方向。改革必须依靠多数人才能取得成功,以依靠人为纽带的“人本改革”就抓住了这个核心环节。我们是人类社会,改革是对调整人与人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变革,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才不会偏离改革的大方向。

其次,从过去国内外改革的经验看,“人本改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历史上,英国的“改革”(或“光荣革命”)、美国的“自由”、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等满足多数人权利需求的改革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非国有企业改革等依靠多数人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俄罗斯的打击权贵资本改革、越南的党内民主和国会选举改革都因为得到多数人支持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再次,“人本改革”是其他新改革策略的纽带和灵魂。“全面改革”、“协调改革”、“公正改革”、“创新改革”等其他新改革策略只有坚持“人本”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谓“全面改革”就是要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改革、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而这些改革主要是满足人的自由选择权和平等交易权等需求。所谓“协调改革”就是要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改革,协调推进城乡改革等,其实质是要协调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所谓“公正改革”就是要使改革的过程、程序和结果尽可能公平正义,其实质是让多数人分享改革的成果。所谓“创新改革”就是要不断创新改革的战略、途径和方式,其实质是要尽可能发挥多数人参与和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那么,如何推进“人本改革”呢?

一是要从满足多数人需要出发推进改革。对那些不损害任何人利益但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改革(即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改革)要优先推进,对那些有利于多数人但可能损害少数人利益的改革也要在合理合法补偿少数人利益的情况下大胆推进,对那些只有利于少数人但不利于多数人的“伪改革”要停止推进。通过改革使绝大多数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是要充分依靠多数人推进改革。要尽可能让多数人成为改革的主体,成为改革的积极参与力量。为此,有必要对过去那种主要由政府和精英设计和主导的改革进行改革,转向“多数人参与式改革”,即让多数人可以参与设计改革、论证改革和监督改革,并分享改革的成果。

三是要尽可能形成激励多数人的制度。不管是文化制度、法律制度,还是组织制度(含市场组织、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管理制度,都要通过改革尽可能形成激励多数人的制度,充分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对应,要尽可能形成约束各种主体(如政府、企业和个人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

四是要为多数人提供好的资源配置条件。要通过改革优化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升级,为多数人提供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如土地、能源、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等。

五是要为多数人创造高效就业岗位。要通过改革形成好制度,降低分工交易成本,提高分工效益,促进商品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等各种分工形式的深化,为多数人创造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就业岗位,并使多数人各得其所,实现其人生的最大价值。

总之,“人本改革”是新时期新改革策略的“旗手”,抓住“人本改革”,中国的改革必将走向新的辉煌!

四、发展“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

改革是将一种旧体制转变为一种新体制,旧体制是改革的对象,新体制是改革的方向。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改革对象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那么,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是“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

关于改革的方向我们一直在探索前行。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不甚明确的,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逐步探索改革的方向,先后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等改革方向和目标。直到党的“十四大”,才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近年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又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方向,要力争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有“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之分,只有建立现代法治,才能建成“好的市场经济”。

笔者认为,上述探索在逐步逼近理想的改革方向,但仍然不是理想改革方向的较好表述,有必要继续寻找理想改革方向的较好表述。至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等已成过去,这里不再进行分析和评论。

我们且来分析“法治的市场经济”表述。这一表述的重大进步是考虑到了“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之分,将改革目标明确定位于追求法治的“好的市场经济”。这一表述的缺陷是:“法治”仍然只是手段,而不是价值目标;与市场经济有好有坏一样,法律也有“善法”和“恶法”之分,过分强调法治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借用法治之名施用“恶法”。

而“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的表述,可以在吸收“法治市场经济”等表述优点的基础上有所前进。这一新表述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一是明确了改革的价值理念目标——“以人为本”。改革也好,市场经济和法治也罢,都只是手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目标。“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明确指出了改革的目标——“人本”,即未来的体制要满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各种需要,同时要依靠绝大多数人来推进改革。这样,就有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就有了衡量改革好坏的明确标准,而不会陷入“为改革而改革”甚至进行“伪改革”的误区。

二是吸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述。“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不仅没有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表述,而且充分吸纳了其核心词,只是在其中加了两个字“人本”,充分体现了继承性。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述既抓住了改革方向的重要方面,又已约定俗成,完全改变它既无必要,又可能引起新的混乱,而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相对较好。

三是包含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其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含义即是“以人为本”,“五大统筹”的关键也是要解决相对弱势地区和人群的平等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主要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问题。显然,“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的表述正好与之契合,或者说它包含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四是兼顾了“法治的市场经济”表述。“法治的市场经济”的主要诉求是想通过建设“现代法治”,平等地约束老百姓和管理者自己,规范市场经济运行,减少和社会不公等。其实质也是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和协作问题。法治作为制度安排主要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为人民生产和生活提供规则和秩序。因此,“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市场经济”在基本内容上是相通的。

总之,将未来改革方向定位于“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佐军.“人本改革”是最好的改革[eB/oL].http:///index.php/action_viewnews_itemid_231942,2012-06-10.

[2]李佐军.改革呼唤新理论[eB/oL].http:///index.php/uid_166513_action_viewspace_itemid_242578,2012-06-10.

[3]李佐军.改革呼唤新理论[n].中国发展观察,2009-03-05.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8

[关键词]能源价格改革;节能减排;难点;对策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2)11-0019-05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其他产业领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能源价格是影响能源消费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各领域能源消费总量,同时也可以带来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从而有效促进各领域的节能减排。

一、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实现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

我国能源领域中多种产品仍是由政府定价,或者政府在价格制定中居于重要地位,使得我国能源价格相对较低。随着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可避免会经历一个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能源价格的上升会通过多种作用路径,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体来看(如图1所示):

⒈作用路径之一:能源结构变化,即通过能源比价变化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

传统化石能源价格的上升,会引起不同能源间比价关系的变化,鼓励能源消费主体寻求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其他能源,能源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清洁能源比例的不断上升,必然会减轻能源消耗与排放的压力。

⒉作用路径之二: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能源价格的上升,必然引致能源利用成本的提高,迫使用能主体为了降低成本,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提升能源利用的效率,也就是,通过技术实现能源消耗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推动节能减排。

⒊作用路径之三:产业结构调整,即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能源配置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能源价格的上升,高耗能产业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必然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高耗能企业生存的空间将会进一步被压缩,一些无法适应成本增加的高耗能企业会被淘汰,一些高耗能产业消耗的能源,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能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未来改革仍任重道远

长期以来,政府积极推进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具体来看:

⒈煤炭价格市场化推进相对较快

我国煤炭价格改革经历了由“计划价”向“市场价”的逐步转变过程。1993年以前,由原煤炭工业部和国家物价局对煤炭进行政府定价。1993年以后,国家开始逐步放开煤炭市场价格,实行计划内和计划外价格双轨制[1]。政府对于煤炭的主要用户—电力行业计划内用煤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原国家计委确定指导价),计划外电煤以及其它行业用煤实行市场价。2002年国务院决定对电煤试行市场定价,并在2004年,为缓解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之间的价差,制定了以2004年9月底实际结算的含税车板价为基础,在8%的幅度内,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电煤价格涨幅上限的规定(2006年,这一涨幅限制被取消)。2005年,煤电联动措施启动,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调整电价。2006年底,煤炭订货会改为每年仅一天的供需视频会议及一周的煤炭合同汇总会,“计划煤”被“重点合同煤”代替,政府对电煤价格的干预有所弱化,在此后几年积极尝试完全退出电煤价格谈判,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真正实现,目前实行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和市场煤价格的双轨制。

⒉原油价格逐步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成品油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

从原油来看,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之间互供原油价格由购销双方按国产陆上原油运达炼厂的成本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到厂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中石化、中石油供地方炼厂的原油价格参照两个集团公司之间互供价格制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其它企业生产的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市场价格由企业自主制定。从成品油来看,根据区别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汽、柴油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以及向社会批发企业、铁路、交通等专项用户供应的汽、柴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国家储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汽、柴油供应价格以及航空汽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实行政府定价[2]。当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⒊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价格改革试点正在积极推进

目前我国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国家指导价,跨省输送费用由国家统一制定,城市输配和终端销售价格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当前,天然气价格改革正在积极推进,2011年12月26日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迈出了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要一步。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将“成本加成”改为按“市场净回值”方法定价,将天然气价格与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国家统一制定的门站价格为最高限价,供需双方可在不超过这一价格水平的前提下,自主协商确定实际交易价格。

⒋电价改革相对缓慢,仍然由政府主导定价当前,我国电力产业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形成了发电侧和售电侧两个市场,有上网电价、销售电价两个价格(输配电价合并在终端销售电价中)。2003年我国着手推进电价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形成科学的电价形成机制和合理的电价体系,但是改革进程十分缓慢。具体来看:一是竞价上网完全无法实施。2003年以来连续出现多次电荒,加上煤炭价格的迅速上涨,使各地电厂只能按照国家的标杆电价执行上网价格,竞价上网流于形式。二是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的输配电价。现行输配电价是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之间的差价,即按倒扣法,“输配电价=销售电价-平均上网电价-输配电损耗”。三是销售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由此看来,从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环节,基本上仍是由政府定价。

虽然一些领域的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而言能源价格改革较为缓慢。现行的能源价格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现行成品油“22+4%”的定价模式,调价周期太长且波动幅度限定较为严格,使得价格难以贴近市场行情;电力市场改革进程明显滞后于煤炭市场,造成“市场煤”和“计划电”的长期矛盾。同时,能源价格改革面临着诸多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能源价格改革面临的主要难点

⒈能源各领域改革各成体系、分类推进,缺乏统一规划,影响了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成效

我国能源价格调控主体大致经历从一元到多元再到一元的]变,相应的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变(详见表1)[3]。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由国家能源局负责能源行业管理,与之前相比,明显趋向集中。但在能源初级产品领域,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和电监会分别保持着矿产资源开采、成品油市场流通和电力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权。所以,我国“煤、电、油、气”等主要能源品种实质上采取的还是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受此影响,能源价格改革便呈现出各成体系、分类推进以及缺乏系统与全局统一规划的特点[4]。

由于不同能源领域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内在联系,而各个领域以及领域内各个环节间的改革进度却不同、实行的价格管理方式各不相同,这直接影响到了各个领域改革的推进,造成了一系列不合理的能源供需矛盾、价格脱节等现象,一些领域改革的成效难以得到体现,直接阻碍了能源价格改革的顺利推进。如煤炭价格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而电力价格则政府干预较多,“市场煤”与“计划电”引发的煤电矛盾一直较为突出,使得煤炭市场化改革的效果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⒉能源多数领域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严重阻碍能源价格改革的顺利推进

从当前我国主要能源领域的竞争状况来看,除煤炭领域的市场竞争程度较高外,油、气、电力领域的垄断程度较高,往往只有几家国有企业进行垄断性经营(详见表2),如油气领域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企业经营;电力领域,长期以来,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等国有企业垄断了大部分的发电市场。其实,能源价格改革过程就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必然会触及一些行业或企业的切身利益。目前缺乏有效竞争的行业垄断就自然成为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羁绊,一些占据利益的相关方就可能会联合制造障碍,阻碍能源领域价格改革的深入推进。

⒊能源价格改革直接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和民生保障,致使改革难以推进

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领域,能源价格的改革并不是仅仅影响某一产品、某一行业和某一个地区,而是经过多方面的传递、扩散,影响产业领域的多个环节,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深层次、全方位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现实来看,政府干预致使国内多数能源产品定价一直远低于国际水平,市场化改革必然会经历一个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可能会引起物价的循环上涨。由于煤、电、油、气等主要能源均与居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都是刚性需求产品,其价格的上涨必然会提升居民日常生活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特别是在Cpi和ppi等价格指数长期高位运行的背景下,贸然进行能源价格改革可能使国民经济陷入通货膨胀的循环之中,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相关补偿措施不到位的前提下,政府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困难重重。

⒋能源价格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价格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

一方面,价格监督体系尚不完善。当前对于能源价格的监督体系尚不健全,我国的价格主管部门同时承担着价格监督的职能,实际操作中,“重审批、轻监督”现象较为普遍,主要以制定价格为主,对价格监督不够重视,对企业的监管就更为不足。另一方面,价格监督的相关制度仍不健全。如能源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信息公开程度较低的现象,使得公众或相关监督部门难以获得真实的经营信息。

四、有效推进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

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已进入关键的攻坚时期,如果不能突破前述的主要难点,将很难保证能源价格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根据行业属性的不同,明确能源各领域各环节价格改革的方向

对天然气管道、输电网络等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要以加强行业监管为根本目标。对于其它属于竞争性的行业,要勇于打破垄断格局,鼓励多元竞争主体的进入,以推进市场化改革为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如下:一是煤炭价格改革着手推进完全市场定价,取消电煤合同价。二是石油领域应积极排除障碍,允许其它竞争主体的进入,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频率,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调整的时滞从22天改为一周甚至更短,从“滞后定价”逐步实现价格调整的“小步快跑”,使国内成品油价格更加贴近市场。三是加快电力改革,真正实现电力的“竞价上网、输配分开”。四是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输价格进行管理(详见表3)[5]。

⒉完善能源协调管理机制,保障能源价格改革的协调推进

如前所述,我国能源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使得能源各领域的价格改革各成体系,缺乏协调和关联。从欧美各国来看,大都设定了独立的、高规格的主管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的政府机构,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均设立了能源部,负责能源各领域的统一规划管理与协调。为了统筹推进我国能源价格改革,需要建立一个较高层次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能源战略、规划和政策,调控能源总量平衡,保障能源安全等,对能源各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实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真正构建起能源各领域的协调机制。当前应在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强化国家能源局的功能,整合其他部委在能源领域的一些主要功能,待条件基本成熟后,组建能源部。

⒊加强对能源价格的监管机制建设,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应加强相关监管体系的建设。在完善能源管理机构建设的同时,本着“政监分离”的原则,着手建立专业性的能源监管机构,主要负责能源市场秩序,保障能源市场的规范化运行。另一方面,积极制定合理的能源价格监管制度。一是建立健全能源行业和企业的信息披露(成本公开等)制度,定期就其经营情况,按规范格式进行报告。二是建立健全价格听证制度,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三是加大对价格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于一些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准确把握价格改革推进的时机和方式,降低改革对经济运行及人民生活的冲击

能源价格改革的时机和方式对改革的成效至关重要。第一,合理选择价格改革推进的时机。一方面,应当在能源行业运行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其改革难度和成本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相应较小;另一方面,应在价格下行的时间窗口推进改革,避免在物价上涨情景下,因为改革的推进,造成物价的循环上涨,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第二,尽力推行用户终端价格的阶梯式计价方式。要充分利用分档计价的方式,合理设置第一档的容量与价格,尽量避免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能源需求价格过快上涨。第三,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价格补贴制度。要针对承受能力较低的低收入群体和相关公益行业,制定和完善专门的补贴制度,抵消能源价格改革可能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可增加居民用电、用气等的价格补贴等。需要强调的是,制度设计要让补贴真正落到需要补贴的人,避免出现大部分获益者可能不是真正目标群体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君君.加快我国能源价格机制改革[n].期货日报,2012-03-26.

[2]国家发改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09]1198号)[eB/oL].2009-05-27.

[3]贺刚.中国能源价格调控模式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3):51-54.

[4]赵美田.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模式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2(3):52-53.

[5]郭海涛.我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及改革目标研究[J].价格月刊,2008(5):23-25.

DifficultiesandoptimalCountermeasuresofpromotingenergySaving

byenergypricesReform

ZhangLiang

(institutionfor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policyofDRC,Beijing100010,China)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9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

公报传递出的要点:

第一,最高决策层希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领域涵盖了经济、行政和司法等,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第二,国企改革并非重点;第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财政、要素价格和市场体系上,也包括社会保障和行政体制改革;第四,通过减少政府在配置资源、行政审批中的作用,并规范和透明预算,腐败有望得到遏制;第五,“到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提法意味着改革具体措施的出台及落实可能会是一个较慢的过程。改革的规划设计是一回事,实质性进展则是另一回事,而后者才更重要。

公报的内容新意:

实际上,三中全会讨论了全面深化各方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治理和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等。的确,在当前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套支持。领导层的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这一小组可能由亲自领导,有助于突破一些可能来自地方政府和部委的改革阻力。这意味着,虽然三中全会公报以及即将公布的会议决定的表述可能与此前的重要文件类似,不过未来几年可能会比此前取得更多的实质性进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比过去20年来使用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定位提升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这表明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要素价格改革得以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不足之处在于国企改革看上去并没有被三中全会视为一个首要任务。

美银美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

陆挺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并未超出外界预期。在市场看来,这份公报似乎没有涉及具体问题,特别是有关土地法和财政领域。同时,这份公报内容“极其含糊”,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形容“市场”角色的词语由过去20年里一直使用的“基础性”变成了“决定性”,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容易搞清楚这两个词之间的细微区别。

高盛高华:中央将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认为,公报最大的亮点是中央承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此前所说的“基础”作用。而且,改革将由新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掌舵,说明中央将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努力和协调各部委关系。

同时,公报明确表示,公有制仍将是中国经济的核心主体,这说明企业改革可能更多地聚焦管理层改革而非所有制改革。在其他主要方面,中央还对财税改革、农村改革以及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做出了着重强调。鉴于公报只是进行了概要性表述,更多细节还有待日后披露,目前评估该声明对于中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标普:发挥市场作用可支持中国信用评级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陈锦荣表示,政策制定者试图在维持国有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同时达成上述两个目标,需实施重大改革,以确保中央政府恰当处理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当前的情况与此还有较大差距。

达成上述目标需在实施重大政府改革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放松管制、依法行政以及建立服务型政府与现代财政体制。基于此,标准普尔认为,支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措施,可对中国的长期信用评级(aa-/稳定/a-1+;cnaaa/cna-1+)提供支持。

新加坡华侨银行:政府有意于简政放权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中国政府承诺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深化改革,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字里行间看到很多令人鼓舞的话语,比如,“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他还认为,此次将市场作用由“基础性”升级至“决定性”,意味着中国政府简政放权、限制干预市场的决心。

能源市场化改革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1前言

进入21世纪全面深化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呼声在党员群众和社会公众中逐步形成交响曲和合唱乐,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深化改革决议》),决议提出:在时代大潮和发展趋势中进行市场经济的变革和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方向,这样才能更加坚定地执行党中央部署的任务,直面变革中各种冲突、矛盾和问题,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政治体系创新的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市场经济改革提供路径与方向的指引和思考。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需要观念上、态度上的转变和创新,而这一切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基本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之上,必须在坚持基本制度的同时,积极进行变革,通过基本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有效支持。

2.1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结构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形式。当前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在规模、人员、资源上仍然对这个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必须坚持公有制企业和经济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公有制企业和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管理制度、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增加公有制企业和经济的活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培养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核心的竞争能力,发挥公有制企业和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稳定器和加速器的工作和作用。

2.2坚持发展和完善多种类型的市场经济形式

在《深化改革Q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混合所有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的又一主要方向和形式。新时期要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新经济形式和新所有制建设之上,要以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调整,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的基础和平台,促进公有制企业和经济的资源重组和资产整合,利用民间资本和民营资本的社会、资源优势,创新国有资本和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使企业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加速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的建设,使各类企业与经济形式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的大潮之中。

2.3坚持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就必须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的价值和地位,赋予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和公有制企业和经济同等的权利和地位,使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和国有企业与混合经济平等、公平、公正地使用资源与利用空间,可以公开而规范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之中,调动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的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消除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的隐性壁垒,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平和质量。

3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以统一、开放作为建设方向,尊重市场的选择机制和配置功能,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流通阻碍和沟通障碍的部分,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和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的结构与功能。

3.1尊重市场的功能和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尊重和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要把握市场经济的根本规律和特点,围绕市场建设和持续完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与体系变革,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要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作用,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符合市场规则、市场规律的部分,将市场价格、市场资源、市场机制等相关要素的决定权还给市场,为市场中各主体提供平等竞争和自由竞争的平台和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和结构的自我调整,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完善和发展的功能。

3.2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障碍

城乡二元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功能性、结构,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保修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城乡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市场体制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结构和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村、农业和农民平等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济形式和经营体系,推进城乡之间资源的均衡分配,促进城乡在市场上各要素的平等交换。

4结语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深化改革决议》成为新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工作的核心和指导,在经济工作中必须加强市场经济的完善、提高等相关工作,在政治工作上必须强调社会主义这一核心思想,这既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进入了新的高度和新的视角,同时也意味着坚定地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的市场经济整成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因此,今后的改革方面必须要坚持市场经济这一根本路径,同时也要尊重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方向,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坚定不移的态度,鲜明的立场等一系列措施,扎实而高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改革的进程,为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坚持、发展与创新问题[J].卫兴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0)

[2]近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认识的意见分歧辨析[J].卫兴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05)

[3]当前经济理论热点问题研究[J].卫兴华,侯为民.唯实(现代管理).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