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大众传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2:08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媒体开始兴起,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媒体带来的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所以毫无疑问,网络传播已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原有三大传统大众传播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纵观传统大众传播史,我们不难看出,当新的传播方式出现的时候在带来较大的冲击之后总是会有平衡的一个阶段,接下来就是新旧传播方式的调整,在到后来的相互整合。如此循环反复且不断发展。当广播出现时,有人认为那是报纸的末路,当电视出现时,有人断言,广播将从此衰落。但是,时至今日,报纸仍在,广播仍在,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探索、改变,自身的优势不断强化,反而逾老弥坚。像他们一样,网络也不能完全替代电视,但是,彼此的融合和发展却势在必行。在现今,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他们的互动,网上的热点会不时出现在电视节目中,而好的电视节目更是第一时间成为网络热点,不断刷新冲高点击率。电视上的代表权威观点专家、业内人士也都要在自己的博客、微薄上继续与受众交流互动,更全面的阐释自己的观点,或者为那些仍有疑问的粉丝答疑解惑。网络与电视与其他媒体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从冲击的融合、发展慢慢走向合作的局面。网络传播具有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可对信息进行各种处理,检索快速便捷,图文并貌,交互性强,剩去了报纸的装订、印刷、储运、发行等环节,并且成本低,出版的周期段,内容量大不受版面的限制;优与广播信息单向不能互动的弊端,时间单一。同时信息通过计算机比电视高速传播,具有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同时计算机具有检索功能,超文本功能,使之成为强有力的传播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允许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网上交流,能及时反馈,改变了传统学术交流方式。

具体地说,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转化成数字,经过传播,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网络传播可以通过湖联网高速传播以及实时更新;可以像电视台,广播电台一样进行实况转播,从这一点看来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他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的手里。网络传播的更新速度快。网络传播的更新周期可以用分秒来计算,而电视、广播的周期可以用天或者小时来计算,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周来计算,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新周期更长。网络的快捷带来好处多多,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难度,从图书到音乐,著作权的纷争不绝于耳。同时,尽管时代飞速前进,一本好书在手,还是对那些渴望慢生活的人造成不可抗拒的诱惑。

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凸显出网络的负面效应。包括游戏在内的网络依赖,造成的伤害越来越被人重视。健康的网络是大众对它的新期待。网络的迅猛发展、激烈竞争为这种期待提供了各种可能。

应该说网络传播在新闻信息传播速度上,符号效果上,传受互动性上都优于传统大众传播,能及时了解民意,反映民意。而传统的大众传播在受众人数,信息权威性方面远高于网络传播。在中国以及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由于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运不如dylw.net电视、报纸、广播,并且网络传播在管理制度上尚未完善,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那么一些消息的真实性着实得需要一定的推敲。所以网络传播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普及开来还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

总而言之,因特网的出现确实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界带来了一场新的冲击波,但是这种影响不会持续太久,最终它也许会被自身的缺点和弊端所淹没。反而会更一步加速传统大众传播对自己的传播手段进行改良和创新。如今,3G手机已经开始逐渐普及,甚至有人在实践互动网络电视,虽然网络兴起迅猛,但传统媒体会不断借鉴它的优势,实现自己的“触底反弹”。虽然网络传播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传播机制,它不会将其他传播方式的优点都囊括其中,所以也就永远不会出现网络传播代替传统大众传播的可能性。但是,传统媒体会试图把它的优点为我所用,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也从来没有固步自封。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仍会继续。在新旧传播发生较大的冲击之后,传统大众传播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的调整个性化的定位和发展空间,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做到消息报道独家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使自己的对家新闻在第一时间播报发表出去。而网络传播也应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强对自身管理制度的规划和治理。这样,新旧传播方式的相互融合互动最终会形成一种信息传播的新的平衡状态,使得新旧媒体在市场激烈的格局变化中互利互动,共同繁荣服务于众。

参考文献

[1]苏志武.科技与传播——现代传播文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86-393.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2

大众传播的传统定义及发展

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中首先使用了“大众传播”这个概念,“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

后来的传播学学者不断对“大众传播”这个概念进行修正和发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如: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是“由组织化的传播机构及其专业人员通过技术性传播媒介向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传者传播信息的社会过程”。

“当消息来源(通称是某个组织)采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

这些对“大众传播”概念的定义无非都是从大众传播的主体“传播者”的界定,或者对信息传递的技术的不同描述,或者从信息接收的终点的范围的界定等传播的三个最主要的要素着手,对“大众传播”这一概念作的发展。虽然传播学的研究者对“大众传播”这一概念的阐述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在所有传统的定义(诞生于现代传播革命之前)中反映出来的大众传播的特征都非常类似(传播三要素):

1 作为信息来源的“传播者”是一个组织。“组织”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日本学者见田宗介在他的《社会学事典》里认为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2 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是“技术的媒介”。

3 作为信息传输的终端是人数很多的大规模的受众。

大众传播的传统定义目前面临的“挑战”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博客、播客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很多同学认为,博客这种新的传播现象,它的传播主体不是一个组织,但它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这个介质,对大规模的受众进行传播的一种行为。也就是说信息来源不是一个像传统的“大众传播”定义中的一个“有实现共同目标”的“组织”,而是一个“个人”,它在其他特征上都非常符合大众传播的特征。

博客这种传播模式给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提出了很多挑战和质疑,包括传统的把关模式、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受关系、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新闻价值的时效性等,不能说是完全颠覆,但是最起码可以说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虽然传播主体不是一个“为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组织,但是很多博客通过互联网这种技术吸引了大规模的受众,并且达到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这种传播现象属于大众传播吗?

“新现象”和“老定义”的分歧在哪里

传统的大众传播从它的概念延伸出一些固有的特征,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此,只在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两种传播方式的异同,以解决学生们的疑惑。

笔者认为,在先前提到的现象中,同学们感到迷惑的关键点在于:

分歧一:“传播者”是谁。概念的主语是什么。

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概念与特征来看,“传播者”是一个组织。比如广州日报(一个组织)的专业的记者编辑使用印刷和报纸(技术和中介)来影响他们的读者(大规模的受众)。凤凰卫视(也是一个组织)的专业的记者编辑制片人主持人使用视听技术来影响他们的观众(大规模的受众)。不管是广州日报社还是凤凰卫视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设置或者成立的,他们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一样,他们跟个人更不一样,他们需要严格的制度化措施的保证去实现他们明确系统的目标,于是这个“传播者”内部,有非常专业化的部门分工,有清晰的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有等级分明的各个阶层,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一套严密的设置,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代表着组织本身的利益,也可能代表着国家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利益。

在新的传播现象博客的传播中,“传播者”是个人。这个“传播者”不受组织制度的限制和约束,新闻采集和编辑的权利表面上是非常自由的。传播者的目标很难确定,有很多的博主并不像我们在上面提到的传统媒体一样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比如像一个报社有对新闻采集和编辑的指导,有明文规定的编辑大纲之类的文本等。所以,五花八门的博客中根据传播者的目标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没目标。很多的博主不管是在开创博客的当时还是在维持自己博客网页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是自由散漫的。博客中的内容可能是自己的心灵感悟,也可能是随笔,也可能是日记,当然也可能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之事,也就是将自己个人的行为和思想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

第二类是出于个人私利的目的。比如有很多希望通过博客让自己一举成名的人。他们在博客上一些另类的、跟这个社会的常态所不相容的东西,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获取个人的名利。或者在博客上兜售一些个人的文化产品,扩大个人的影响力,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

还有第三类博主,他认为自己代表着这个社会的利益,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一个博主(也是一名在传统媒体中工作的新闻行业中人)这样描述他利用博客信息的感受:“我可以解脱组织制度的束缚。就是我不需要再害怕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稿件被掩藏,不需要看上司的脸色和制度的框框去实现新闻的专业追求,当然,我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追求。”这类博客常常对传统新闻媒体发起挑战。2004年年底,博客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就很好地体现了博客在新闻报道上的优势,在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抵达现场之前。已经有很多博客了大量真实反映灾难的新闻图片及相关的报道:密歇根大学的历史系教授胡安・科尔的博客“知情评论”开通,他的博客关注整个中东地区的新闻报道和社论,博客的点击率很高,吸引了很多受众,并对主流媒体和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三类博客传播现象其实在大众传

播的传统概念的界定中,主语虽然都是个人,但是这个主语本身有不同的定语,定语就是传播者传播时的目标。

分歧二:制度化传播。

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引申出的大众传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大众传播是一个制度化的传播”,这个所谓的“制度化传播”,笔者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在大众传播中,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另一方面是指作为社会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

而我们在这里分析到的新的传播现象博客的传播行为,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其传播的主体不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而在另一方面,看似自由的网上传播行为,其实也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的。作为当下社会传播的一个非常普遍和重要的方式,从传播制度的角度上看,其实世界上各种政治体制在关注它,国家和政府仍然是博客后面最深层次的“把关控制人”。同时道德伦理范畴的追问也同样在质疑网上传播这个领域。

分歧三:单向性传播。

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引申出的大众传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众传播是单向性很强的一种传播活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们在今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贴近受众,去跟受众发生更多的互动,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互动依然是有限的、滞后的,依然受到体制、技术等方面的现实条件的限制而体现传播的单向性这个特点。所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是直线的、近乎单向的。如下图拉斯韦尔提出的著名的大众传播模式:谁 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whosayswhatinwhat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

而博客这种传播方式,却由于技术的便利打破了传受之间的隔阂,实现了“传受一体”的传播模式,如下图所示:

博客的传播模式

这种“传受一体”,不仅仅是指作为传播主体的博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指博主同时也作为他人博客或者其他传统媒体的受众,引用其中的信息或评论其中的信息。互动在博客这种传播方式中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之事。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这种即时的双向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笔者浅见

从实用角度讲,咬文嚼字推敲定义是否精准意义不大,我们并不需要对一些现象去归类。但是,站在传播学研究的立场上,应该去分析这两种传播方式在关键点上的不同,看是否有必要对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概念在外延上进一步延伸。

回应在前文提到的课堂上同学们的疑惑,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首先,博客(特别是文中提到的第三类博客)的传播中,传播者虽然是一个个体,但他在选择信息、编辑信息的时候遵循着普世的价值观念,新闻的采集和编辑也基本上是遵循新闻专业的价值标准。它的受众从数量上来讲也常常大于传统的新闻媒介,从传播效果上衡量考察,博客的传播效果对不管是它的受众还是对社会本身,都是非常巨大而不容忽视的。其次,网上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也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讲,它跟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一样,可能是强权的工具而发挥巨大的作用;最后,就像麦克卢汉指出的:“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博客(网上传播)也像传统的大众媒介一样,给我们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一种新的尺度、新的体验、新的进步。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3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广电传播模式 影响

在以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①的冲击下,广播电视这个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在今天正面临着深刻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带来了崭新的变化,即传播的互动化、即时化、过程化、感性化和多媒体化。正是这种变化实现了广播电视与网络在传播模式上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传统广播电视各个传播环节的影响和改变。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理论将传者、受众、内容、渠道和效果作为大众传播的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大众传播的基本形式。本文以“5w”传播模式为蓝本,从传播的基本要素来观照新媒体与传统广电传媒在传播模式上的创新点和结合点,从传播模式角度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广电传播的影响和改变。

受众成为传播者,开启双向传播时代

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媒体有明显不同。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已经发生转变,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也随时转换,一个新的双向传播时代已经来临。

新媒体下的传、受关系。传统广电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不可选择的线性传播,传播内容只能按照传者编排的顺序依次播出,而无法实现受众对内容和播出时间的自由选择。这种单一的信息控制模式决定了低程度的用户和媒体渗透率。如果我们将这种低渗透率的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看做media1.0的版本,那么,以互动化、双向传播为特点的新媒体将带我们走入media2.0时代。

传者与受众的角色转换。相对于传统广电传播来说,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是受众成为传播者。这一转变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是深刻的。一方面,是信息的互动性实现了受众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平台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②。以网络电视和网络电台为例,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主选择接受的内容和时间。另一方面,是受众的主动性部分替代了传播者的功能。在media2.0时代,普通受众从单向被动地接收信息转而加入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输过程。受众可以自主信息,影响其他受众,而不单纯依赖专业媒体机构的信息生产。这一转变颠覆了传播者对传播过程的垄断控制,使得传者和受众都成了信息的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渠道变革引发传播内容上的转变

从传统广电到新媒体,这一媒介进化的过程,最基本最表层的转变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传播渠道的变化。正是由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出现了以网络电视、网络电台、iptV等网络媒体为典型的新的媒介传播渠道。相对传统广电而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传输特征的新媒体形态更多地表现为工具上的理性转变。从媒体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可以说正是这一工具的理性转变引发了传播内容这一价值上的理性转变。这好比手机和QQ、mSn等工具的出现引发了人类交流和信息传递模式的变革。因为技术革命引发了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媒体平台以及终端的变革引发了渠道革命,紧接着传播内容发生变化。与传统广电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对传统广电传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

内容生产上的转变。在内容的生产上,新媒体的多元化内容生产消解了单一语境下一元文化的垄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受众也可以通过媒介平台自己的信息和作品,从而以传者的角色参与内容的生产,新媒体传播内容由传统影视的专业机构制作发展到网民个人制作的大量涌现,这种内容生产过程中受众的个性化参与,导致了传播内容的分众化与碎片化,使其既具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又具备草根时代的原创性和个性化,打破了精英文化与传统主流文化传播语境的垄断,使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创造信息转变,从而实现了多元文化信息之间的彼此交互。受新媒体内容制作方式的影响,当前传统媒体“去中心化”的节目制作方式正盛行。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快乐向前冲》以及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沿袭了大众娱乐的模式,注重让更多的受众展现自我,实现了内容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从而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收视率居高不下。

内容传输上的转变。在内容传输上,新媒体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多终端、立体化的传播。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为例,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其形成了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电视特色与网络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平台,功能上,音视频可以自由播放、下载和分享;内容上,既集成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精品内容,又集纳了诸多网络自制节目;终端上,包括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电视以及移动电视等;地域上,不仅覆盖国内,并且逐步实现全球覆盖。

内容控制上的转变。在内容的控制上,新媒体势必对传统广电媒体造成冲击,导致它们垄断信息的成本增加,效果减退。因为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传播,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繁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没有了编辑,也就没有了信息控制,体现了“去中心化”的趋势。新媒体植根于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在这样一种每一个碎片都有发言权的空间里,受众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并且由于新媒体渠道的扩展,使得传播者能够借助新媒体渠道为所有的用户提供共享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共享媒体内容。实时化、共享化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使受众能在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资讯和自己定制的个性内容,传统媒体对内容的控制大大弱化。新媒体需要做的就是在复杂的新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发掘和满足用户需求,把简单的使用体验交给用户。

转贴于

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效果的冲击

由于新媒体在技术的运用上引发了传播功能的进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媒介功能的发挥程度来分析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传播效果的进步。

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更具有互动性。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模式相对传统广电的线性传播和一对多传播更具有互动性。虽然传统媒体为满足受众的新兴趣点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其“传者信息垄断”的一对多传播模式的本质使得其难以应付面对来自受众的挑战。随着新媒体显示出良好的受众参与性,传统广电媒体也逐渐采取开放的节目形式,短信互动、观众来信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传者与受众的互动,但当面对充分互动、一对一的个人化需求时,传统广电就显得黔驴技穷了。技术条件、节目制作方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传统媒体对受众互动与个人化服务要求的满足与受众对其期望相差甚远③。而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传播则向我们开启了一个互动的、个人化的传播时代。

新媒体分众传播的优势促使传统广电转型。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相对于传统广电传媒,新媒体的分众化优势越来越显著。在受众市场被传统媒体瓜分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媒体格局之后,新媒体只有在缝隙中寻找渗透点,专对某一特定受众群细心耕耘。这种小而精的经营方式提高了新媒体经营的专业度和灵活性,也提高了传播的精准性。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得到所有受众的青睐,细分受众,走分众服务的路线成为当今传统媒体的改革要务。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广电也开始改变原来的运作方式,为开发新市场,将内容转化为细分受众喜爱的形式,同时在媒体形态上进行调整,探索分众服务模式来强化传播效果。例如,CCtV为满足高端用户需要而开辟的付费电视频道,通过频道专业化,受众细分服务,将排斥广告的电视观众从广告中分解出来,采用观众付费的方式经营,形成新媒体。

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广电通过媒介融合强化传播效果。研究数据显示,新媒体的发展正在对传统广电有线传播网络形成冲击,对传统广电音视频消费形成分流,通过网络接收音视频资源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群的偏好,受众对音视频的消费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形式转变成多元化,新媒体成为年轻人群视频消费的重要补充形式。根据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其中近4000万用户只通过网络看视频,成为网络视频独占用户。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迫使传统广电不得不随之进行变革,寻求自己新形势下新的出路。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介渠道的增多,大众传播的立体传播模式已经向“扁平化传播④”过渡,一个媒体不再能包打天下。基于人们“碎片化”的媒介消费使用习惯改变的现实,媒体需要打造多平台组合产品,将被媒介市场的“碎片化”所分散了的社会注意力资源重新聚拢。目前,传统广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逐步改变了传统运作方式,通过媒介融合,强化传播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显示,传统广电同新兴媒体融合正在主导着未来媒体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传统广电正在突破以往的运作方式逐渐发展“全媒体战略”开发多元化的媒体平台,通过发挥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上的优势,以稳定的内容为核心,以可以实现随时更新的新的传播介质为插件,各种不同的“插件”互为终端,实现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另一方面,随着iptV与数字电视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3G时代和“三网融合”初见端倪,传统广电和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也崭露头角。“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视”、“高清时代”、“国家网络电台”等成为广电电视行业的关键词,传统广电正在通过媒介融合强化其传播效果和市场占有。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的影响是深刻的。在这个媒体发展迅速变革的新时代,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五花八门以及传播效果的多态性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新媒体时代究竟在影响和改变着什么。本文从传播要素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的影响,对于我们认识这一变革过程或许有些许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广电传播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或许媒介融合就是出路。

注 释:

①王东熙:《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和定义》,《东南传播》,2009(5)。

②任军庆:《试论互联网音视频的复合传播模式》,《声屏世界》,2008(4)。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4

论文摘要:通过网络搭建起的良互传播信息流通平台,差异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有其独到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性。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的冲击在新闻界有较为明显的体现,时至今日,网络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特征日益显现,网络传播中新闻信息在传播、形式等方面的改变已初见端倪,不容小觑。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宣布网络为“第四媒体”,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相提并论。随后的近十年里,网络异常迅速发展壮大,终以强有力的影响迫使一向强势的传统媒体做出三网融合的低姿态。在媒体传播机制和形态整合的同时,网络一定程度上也改写了传播内容,就新闻界而言,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渐显不同。

一、网络传播与新闻

国内新闻界学者对新闻的阐释不尽相同,莫衷一是。有学者将对界定新闻概念的观点归纳为“事实说”、“手段说”、“报道说”、“兴趣说”和“信息说”几类。

一位美国学者曾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给“新闻”下定义比识别新闻要难得多。抛开纷杂的新闻定义,从识别新闻、认识新闻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事实成为新闻的必要条件:客观事实成为新闻,离不开最基本的两端:传者和受众。新闻的主体具备二重性,涵括受众和传播者两方面。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很强的新闻价值,不被传播者所挖掘和传播,也不能成为新闻。另一方面传播者传递的新闻事件,如不为受众所接收,未能到达受众,则很难在完整意义上称之为新闻。

新闻始于传者,流通于传播渠道,被受众接收的客观事实,与传播者、传播方式、阅听者有紧密的联系。当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发生改变,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发生变化,新闻在传播方式、内容,甚至价值观方面都相应随之而变。

网络未成为广泛使用的传播工具前,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广播,作为一种传播机构或经营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始终被政府、经营者或少数精英阶层所掌控。凭借资源、技术等优势垄断庞大信息源的大众传播媒介基本处在单方向为受众传递信息的状态,进行新闻报道。传播模式的一方对多方,决定大众传播模式下传者与受众间的强势、弱势地位差距及不平等。除大众传播媒介外,受众缺乏其他渠道了解超出自身接触范围外的信息,而传者在决定报道什么样的新闻,设置新闻议程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以往大众传播中一对多的不对等模式。网络提供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使得任意拥有客户终端的个体都能进行信息的传播和接收。在网络提供多交融信息传播渠道和多向信息传播模式的环境下,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传者与受众强弱地位差距的减小:网络上的个体不仅能接受信息,且可以成为传播者,传递信息。传播环境的开放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和传受两方一体性的可能提供了滋生网络新闻新特征的土壤。

二、网络传播中新闻的变化

网络传播中新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短、频、快的网络“薄”新闻增加,个体或团体新闻报道空前激增,不可控性新闻出现等三个方面。

1.短、频、快的网络“薄”新闻增加

网络新闻媒体包括上网媒体和网上媒体。上网媒体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它在现实生活中是有母体存在的,而网上媒体与现实生活没有一对一对应的关系,是独立存在的。传统媒体相互间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除竞争时效性外,还在进行比较优势竞争,报纸用理性的逻辑和缜密的语言和深层次的挖掘奠定报道深度,电视用画面的优势渲染现场氛围,凸显真实性,而广播也有其快速,易移动、便携等优势。依托各自优势采集新闻信息,新闻记者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能够挖掘到新闻事件更深层次的信息和内容,并通过后期制作或编辑整合使新闻内容更充盈饱满,更富竞争力。因而除新闻的时效性外,传统媒体还较重视新闻的厚重感,从事件的各个方面挖掘新闻价值,以报道内容翔实的厚重新闻为荣。

不同于传统媒体,文字、画面、影像甚至声音已然不再构成网络媒体彼此竞争时的优势条件,互联网中新闻的竞争更强调时效性。互联网环境中的新闻信息愈来愈呈现出短、频、快的特点。部分网络新闻信息内容简短,图片加简单字句就是一条新闻,新闻内容十分简洁。无需付诸印刷和后期制作为新闻的提供最为有利的条件,新闻采写更快速,更新更频繁。微博时代,进行新闻事件微博直播是短、频、快的网络新闻之典型代表。微博直播中,网站派出的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发微博信息,一句话就能撑起一条新闻。网站记者不停更新微博,让受众快速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微博直播神似传统媒体的现场报道或连续报道,不同之处在于,每条新闻仅一句话或简短的几句话,并以很短的时间间隙持续不停的更新。网站记者对新闻的报道多流于事件的表层和易于捕捉的信息,不花费精力和时间牵扯新闻事件深层次信息。信息量小而简短的薄新闻盛行网络。

2.个体或团体新闻报道空前激增

按照柏拉图《理想国》里的说法,古代社会里的个人生活是由其出身预先决定的,那时“主观性”被看作一个致命的危险,个人无法欲求并如实地表现自己。网络尚未普及的传统大众传播国度里,个人或团体很难运用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受众身份决定个人或团体“无法欲求并如实地表现自己”,传播自主性、主观性成为空谈,而在网络中,一切成为现实。

任一主体都是受众和传者的结合体是网络传播的最大特征之一。非专业新闻传播人士的个体从熟知信息源获得一些信息,萌生传播意愿,通过网络将信息成功传播出去。有趣的是,个体传播者发出的信息有时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引起人们的热议,甚至引起传统媒体的追加报道。这种情况下的信息,很难不将其称之为“新闻”。网络出现后,各种团体纷纷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或官方网站,与团体有关的信息,传播给特定的目标对象。即使受众窄化,数量不敌大众传播媒介之众,但这种情况下的信息传播是公开的,有传者,有较广泛的受众甚至有反馈,也是广义上的“新闻”。出于商业或其他目的,从自身利益出发报道与团体有关的新闻信息,以吸引、凝聚公众也是网络新闻的又一重要现象。

通过bbs、播客、博客、微博等各种渠道传播的信息被广泛关注,无异于一场精神盛宴,成全了个体或团体的成就感,满足了各自表达的欲望并很可能达到欲达目的。个体或团体在传播中的主观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出更多传播信息的热情。由个体的“独家新闻”,爆炸性新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团体的公关新闻纷繁复杂、层出不穷。

3.不可控新闻出现

网络空前开放,网民的自由度高是不可控新闻得以出现的前提。鉴于舆论压力,有效的身份识别体系也迟迟难以建立,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的任意性和受众的随机性使传统媒体环境中的媒体控制制度失灵。除强制性将一些信息屏蔽外,有效监控网络新闻的操作方式有待进一步摸索。

就传播者而言,网路中的新闻传播无需专业审核,传播者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信息进行传播。尤其没有新闻专业常识的个人传播者,不受新闻职业道德约束,仅是乐趣使然去传播信息,这种情况下,危害社会稳定和侵害国家集体利益的新闻时有出现。信息后引起多数人关注,造成不良影响。经常是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不良影响已产生后,相关部门才去封锁或屏蔽信息。滞后的亡羊补牢式做法并不能有效的控制住新闻信息的传播。

不可控新闻的传播在受众方表现为受众自主意思增强,沉默螺旋效应减弱。网络的匿名性加强了网民的自主意识,他们不再积极迎合大部分人的态度立场,而是乐于宣泄自己的感情。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新闻信息传递到网络受众后,受众会通过回复、评论、跟帖、转发等方式造成信息的再传播和不可控新闻信息的成倍增加。

三、网络传播中新闻之变带来的问题

1.传统新闻备受冲击

网络传播给传统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以强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新闻和制作方式的简便,信息的免费获取等成为传统新闻报道的大敌。大敌临前,传统媒体虽多数有网站,但在新闻报道上为与网络自媒体一决高下,只能按照网络新闻的游戏规则,多在做简洁的网络薄新闻,很难找寻新的发展空间和栖息地。深挖新闻价值的厚重新闻虽仍然在做,但与网络传播个体时不时抛出爆炸性新闻和惊爆眼球的揭秘相比,新闻价值高的厚重新闻反而不那么讨受众喜欢。

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可用性强的工具备受青睐不仅因为其使用的方便性和海量的免费信息,更因它提供了一个信息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网络上,压抑已久的个体传播欲得以充分释放。人们忙络于在网络上传播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自己的相关信息和生活体会等。大量时间花费在传播信息上,对自身的关注和个人主义蔚然成风,人们不再热心于关注公共事务。传统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权威性虽在,对受众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却大大减弱,影响媒体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2.网络新闻的体系性与规范性无从谈起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让新闻信息发放的多主体成为现实,同时也带来管理混乱问题。网络新闻的者众多,制度尚未建立,新闻的体系性没有搭建成功。在网络传播中,新闻写作手法、新闻价值、新闻职业道德的份量减轻,网络新闻混乱而无序,甚至新闻和非新闻之间的界限都十分模糊。新闻的传者、受众没有明确的界定,新闻毫无体系性可言。

没有新闻价值观念的个体传播者,任意发放信息,利用所发放信息的揭秘性等特性吸引多数受众的注意,而这一类型的新闻可能有很强的负价值,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不受新闻职业操守约束的个体新闻信息传播引发新闻的混乱——该发的新闻发了,不该发的也发了——侵害新闻的规范性。同时,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个体新闻者的新闻信息是零散不成体系,不科学的,不遵循多年来新闻学发展过程中建立的规范。

3.沉溺的受众与困惑的心

传统媒体的受众凭喜好或环境条件接触媒体,容易在看哪个频道、读哪份报纸、听哪一广播方面养成一定习惯或选择标准。而在网络上,庞杂的信息将受众置身于信息漩涡,信息量过大使受众在信息选择上手足无措。面对这一状况,部分受众不再关注信息,而是热心于自己制造或传播信息,部分受众沉溺在信息流里,面对海量的免费信息,鱼龙混杂的大量信息,丧失新闻价值选择标准,分不清何为垃圾何为宝,被信息牵着鼻子走。

对于关注新闻的网络受众来说,信息庞杂之后还存在另一问题:信息真假难辨。网络允许多渠道发放信息,同一新闻信息,各传播主体的发出的声音可能不同,特别是涉及到大众利益,存在争议的社会新闻。在面对个体传播者言之凿凿的信息爆料下,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受到极大挑战,受众不再盲目信从传统媒体。但同时,受众自身也难辨信息的真假。权威缺失,孰真孰假难辩清,受众带着一颗困惑的心迷失在信息庞杂的网络新闻海洋里。

参考文献:

[1]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乌琼芳.试析新闻定义的“本位观”及“过程性”问题[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5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7)186-0025-02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也一直在进步变化,从早期的纸质版、广播到电视媒体。近些年来,数字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使得新闻传播在日渐趋向数字化发展,数字媒体用它独有的特点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面R着很大的挑战。数字媒体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传播,近些年,微博、微信等客户端的崛起,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方式。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新闻传播具有重大的影响。

1数字媒体技术改变了新闻信息产品的生产以及消费情况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下,新闻的生产主体有了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由专业的编辑、主持人、播音员等职业传播者完成的,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职业意识,还具有严格的组织分工,最后生产出的新闻信息产品有专门的销售人员来销售,受众进行消费完成购买,传统的新闻信息产品生产与消费是分别进行的。而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用户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还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以及传播者,这些用户大多是草根,很多都是普通的大众,数字媒体中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及消费是一体的。而生产的新闻信息内容是很多消费者及生产者提供的。很多的数字媒体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生产、传播以及消费,这三者是可以集于一身的,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用户就是内容的生产者。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的大众传播组织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它信息的生产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新闻的采访、编辑、传播等方面都有了很多变化。很多的新闻不再需要进行采访,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达到信息采集的目的。

2数字媒体技术模糊了传统新闻传播类型的界限

传统的新闻传播被称为“大众传播”,传播类型被分成了5个类别: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在传统传播中,这5种类型的分类是非常明确的,这些类型也是很容易区分的。但是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新闻传播5种类型的界限被打破了。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很容易区分的,但是在数字媒体中这两种传播的界限非常模糊。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它成为了普遍的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传播中应用了很多的互联网产品,也越来越大众化,使得人际传播变得大众化。数字媒体为了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传播者使用的一般是市场营销方法,把网络上的受众细分,进行点对点的传播,使得大众传播变得人际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在现实生活中,微博、微信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微博是每个人独立的平台,它的功能是很强大的,在这个平台上,每个用户都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用户可以自己掌握、灵活使用,它还具有开放性以及公共性,可以参与舆论,甚至引领舆论。在微博的数字媒体中,是集传播的网络性、大众性、人际性于一身的。

3数字媒体技术让受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传播的主体与受众划分得很清楚,受众只是被动接收新闻信息,这种传播具有单向性。传统的媒体在普通受众前是具有很强大的话语权的,受众接收了信息却很难对媒体的信息进行一些反馈,反馈的途径只是写信、电话,或者是拒听、拒看等。但是数字媒体技术改善了这种情况,受众变成了用户,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表达。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舆论,可以与传统媒介掌控的舆论一争高低,甚至可以对政治力量发出质疑、提出反驳,使得新闻信息传播的环境变得多样、复杂。普通用户的信息传播不是专业的,很多没有很严谨的逻辑,这些不连贯、片面的信息是数字媒体的常态,网络暴力、地域攻击等网络一端的不良情况也很多。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为了用户,这意味着现在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舆论导向,需要改变旧观念,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全面满足数字媒体用户的不同需求。

4数字媒体技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自律性与约束性

传统的新闻传播有着百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新闻评议机制以及工作人员的约束机制,其中客观、真实、自由等原则是每个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在数字媒体时代,生产新闻信息的主体变得大众化,人人都可以生产新闻信息,人人可以传播新闻信息,这种局面导致传统传播所信奉的专业素养遭遇了很大的挑战。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可以匿名的,这种情况使得普通大众具有3个特点:1)传播者的身份是模糊不清的;2)传播信息内容的不真实性;3)传播的自律性不足。

传统新闻传播活动是专业的,是有责任的进行传播的,但是数字媒体中的草根传播则是有很多不负责任的传播活动。数字媒体的匿名传播使得社会约束力变弱了。美国学者卡尔森曾说:在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有可能会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这深刻地表现在了数字媒体的新闻传播中。

在数字媒体中存在着很多的欺诈现象、等。在新闻信息传播中也有很多无视知识产权的行为,导致新闻传播中新闻采访写作等原创活动受到了很多的打击。针对于这一情况,我国最高法院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条款,是对一些违公众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的制约。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数字媒体环境距离良好还有一段距离。如何建立好数字媒体的自律机制是现在管理者与数字媒体参与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5结论

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使新闻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方便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数字媒体技术的普遍性与互动性是传统新闻传播中缺失的,它改变了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认知,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好好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发展新闻传播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裴仁豪.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96.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6

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的功能根据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联接的不同,笔者认为这一系统包含民族文化、体育等多种功能,经过归纳总结表述如下:(1)社会教化类功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有着极丰富的思想性、教育性、实效性等的功能,向大众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培养人们的文化意识、健身观念,提高人们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心等。(2)交流传播类功能:制约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原因在于我国社会普遍缺乏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文化自觉。通过向大众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自觉,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好的指导人们传承身体动作、技术和方法。(3)娱乐健身类功能:促进大众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政治经济类功能:通过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参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促进特色体育产业的开拓。在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同时进行着技能交流与贸易活动。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有许多外族的商人、旅客参与,为该地区的贸易、旅游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土壤,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了民族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优化

2.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优化是通过系统结构的涨落有序体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优化,尽可能发挥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统优化的实现,是通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来实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建立国内各地的传播环境,政府主导与民间开发不能有效结合等多种原因,致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不能发挥整体功能。

2.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传播途径的通畅性必须保证大众反馈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在现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如武术的传播,包括学校、电视等都只重视动作本身的华丽,忽视了文化本身,这样就破坏了武术传播与传承的整体性,致使武术文化缺失,必然导致其稳定性被破坏。

2.1.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

2.1.2.1研究目的与大众的需求之间的协同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受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若是研究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需求度,便会相对会抑制这一系统的有序发展,便会否定该系统的稳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内容超出大众的现有水平,则循序渐进地向人们灌输这一文化。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一文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的接受效果,阻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此方面发展较好的是潍坊风筝,在该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风筝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与娱乐功能,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些就反应出了研究目的与大众需求完美协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众三者心理层次的协同这里指三者精神层面的高度一致性。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政府与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了解了大众的现有精神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制定相应的措施。三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该文化所拥有的多方面内容,更利于其传播与传承。

2.1.2.3政府、研究者、传播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协同政府与研究者向大众输出该文化信息或大众向二者反馈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例如措施、电视,电影、物质设备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项传播媒介都对该系统有效,应依据大众需求、文化传播需求、研究目的、传播目的等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以传统武术文化节目为例,有影响的是“武林大会”、“武林风”。这两个节目都是技击武术打斗的“真人秀”类型,完全撇开了传统武术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气、神”内核,缺少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传播。如“武林大会”中就没有充分体现北少林的刚猛强健、朴实简练。

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式

2.2.1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促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统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现状,其外界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各教育都比较重视体育动作的传播,而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则只字不提,即使在文化课上讲解,但由于考试重心在动作方面,文化自然也被学生所忽视,这样就间接地阻断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这一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组织的开发,建立健全各级负责机构和组织,例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调研部、整合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组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公司等等。(2)建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交流站,使研究者更好的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方法、视域等,构建起政府与研究者的良好桥梁。在学校中应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使其能达到政府与大众的要求。(3)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缺少传播手段与途径,在现阶段应有效利用电视、电影、娱乐节目,如云南白药广告可以彝族的“打磨秋”体育文化为壳进行创意,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网站设计、网上交流站的开发等。(4)加强民众的主动传播意识,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增加民众反馈渠道,致使政府、研究者与大众,文化主体之间可以有效循环。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7

关键词 新媒体 传播 革命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指出了传媒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型的媒介,而新媒介必然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等内容的革命。新媒体以其平等、自由、互动、开放、合作、无边界的传播特点,“人人都是源头,人人都是受众”和“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普遍现实,给整个社会、文化、经济领域带来了深刻传播变革。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指在新技术条件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本文从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范围五个方面来分析新媒体的传播革命。

传播主体的革命:从“媒体”到“全民”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主导的传播模式已经被打破,受众不仅作为信息传播客体而存在。可以自主性地寻找和接收信息,同时也成为信息传播主体中的一员,可以主动信息,新媒体传播的传授关系发生了变化,带来了传播形态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传播主体不再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传播主体主导传播过程,其他组织、机构、个人也成为了传播主体,传播主体由一元走向了多元。传播主体正在从“媒体”走向“全民”。“全民”的传播主体形成以后。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都能通过新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2002年底,美国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把这种变化概括为wemedia(自媒体)。自媒体目前的主要形态是博客、播客,近来发展迅猛。据美国theDiffusionGroup公司的名为《播客:事实、虚构和机遇》的报告中指出,2004年。美国“播客”用户是80万人,2005年美国播客用户是450万,2006年是1150万,2008年是3300万,预计到2010年人数将达到5680万。随着播客受众的不短增长,受众群体可以通过自媒体网络上传播。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主导传播的局面。实现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

传播内容的革命:从“单一”到“复合”

在现有的大众媒体环境中,媒体按照传播形态可以划分为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这些传统的媒体传播的是单一的文本(SmS)、音频/音乐(Sound&music)、视频(tV)、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信息。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中,网络和数字技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在主要的传播载体中,比如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所有的媒体都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供受众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浏览。与此同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像传统电视一样收看直播节目,并且自由选择电视剧或影片:利用手机上网,聊天、发送电子邮件、阅读电子报:像pC机一样运行应用程序浏览新闻,搜索下载资料。所以说新的传播媒体能够通过新的平台,把传统大众媒体的各种类型综合起来,使得传播内容从“单一”走向“复合”。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者之间的边界。”

传播方式的革命:从“单向”到“双向”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预言:现行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体制将会被一种新的点对点的传播体制所代替,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将是更多地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的线性传播。我们可以概括为“点对面”式的传播。也就是说,相同或类似的信息,从传统大众媒介机构这个“点”,向公众这个巨大的“面”进行传播。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传播呈现了以手机为代表的“点对点”传播模式,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点对面”、“面对点”和“面对面”等三种新媒体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是“双向”的传播。双向的传播方式的最大特征就是可以进行互动。

传播受众的革命:从“大众”到“分众”

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很广,包括了各个年龄,各个文化水平,各个收入标准的人,受众具有“大众化”的特点。新媒体的发展是在互动技术、搜索技术等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新媒体对受众技术使用、掌握以及文化素质水平提出了要求。新媒体的受众人群主要集中在上班一族和学生群体,其中上班一族多为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等中高收入者,这些群体呈现年轻化的特征。根据《iResearch艾瑞-2006年中国3G用户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网民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上,18岁以下的仅占34%。在美国,手机网民同样以年轻人为主。同时,在悠视网提供的资料中,22岁左右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25岁左右的用户,大专学历的占69%,本科学历的占18%。该网站用户的平均家庭月收入为3845元,远高于北京、上海的平均家庭月收入水平。这些数据反映了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多为具有一定特征的团体。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博客、播客等新媒体随时进行信息传播,并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形成一个个志趣相投的小团体,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团体、户外旅游论坛、短信交友俱乐部等。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受众“大众化”的特点,新媒体受众人群具有特定性,正在逐渐变为“分众”。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8

2010年凯迪拉克联合好莱坞班底打造出历史第一步微电影整合营销的成功案例,而凭借《一触即发》的上映以及在营销过程中的大获成功,微电影的口号也正式地被提上传播舞台。

二、微电影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其一,营销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传统意义的电影传播模式基本都是靠大量的广告宣传作为营销手段,而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则更加的多元化,不仅仅采用传统电影制作的传播模式来进行传播营销,还在网络、音乐、广告、文学等不同的领域开展新的路径来进行传播宣传,不断地探索与开发周边衍生产品。特别是在植入性广告方面,是微电影发展与盈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将品牌以及品牌内涵故事以巧妙的构思融合在短短的影片内,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其二,与传播受众之间的互动。微电影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电影传播与受众之间清晰的界限,其高效便捷的互动性是传统电影传播模式所不具备的。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传统电影依靠银幕与固定场所带来的限制,使得传播受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另外,微电影在传播手段上的多元化,利用自由点播、自由评论等手段,也在无形之中加快了微电影传播的效率。这使得传播受众在电影的传播过程中不再是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甚至使得微电影的制作与传播成为一种传播受众都可以参加的事情。其三,传播受众的定位。微电影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迎合了传播受众的心理,80、90后作为网络受众的主体,微电影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加地贴近这一受众的生活与心理,从而使得传播受众更加关注微电影题材所传播的信息。其四,以“大众文化”作为切入点。微电影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网络以及影视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的前提下,在整体的网络社会背景下,微电影得到长足发展的切入点则是更加贴合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向。如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传播受众的精神文化也逐渐地转变为大众文化,同传统意义的电影传播相比较,微电影更加注重对于大众文化的贴合,更加注重对于个体生活的叙述及表达。多元化发展模式,个性化表达方式,这正是微电影能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得到迅速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五,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传播“碎片化”。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及模式的不断发展更新,微电影的传播模式也在随之不断地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下,传统传播模式变得不断的微小化、碎片化,个性化诉求的呼声在新的网络社会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更加倾向于快捷方便的传播模式。微电影的出现恰恰在这一方面契合了传播受众的心理诉求,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段来观看微电影。

三、微电影传播发展的优势

其一,微电影在传播发展上具有门槛低、周期短、发行简单的优势。一是微电影在制作方面投入资金较低,相比较与传统电影制作模式,微电影在这一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二是微电影对于拍摄器材及拍摄周期方面要求较低,可以更快地速度制作出成品影片。三是借助网络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微电影在传播发行方面更具有竞争力。其二,微电影更具有互动性、娱乐性。传统意义的电影制作,在场地、剧本、演员、资金等方面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微电影则具有更大互动性,利用网络传播平台,传播受众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兴趣,甚至自己可以参与进来,参与剧本的写作、影片拍摄等过程中。此外,微电影由于小成本制作,更加贴合大众文化,符合大多数传播受众的口味。其三,微电影的创作更加自由,空间更大。微电影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基于网络传播平台,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网络传播平台使得微电影在创作与传播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与空间性。传播模式的简单化也使得传播受众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独特的风格。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必然能够推动传统电影制作的传播与发展。

四、微电影传播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其一,概念问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兴产物,与传统电影制作与传播模式不同。传统电影在制作与传播方面更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其不会因为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而变得简易化与平民化,而从意义上来讲微电影其实就是短片,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微电影的简易特性。从概念上来看,微电影究竟是属于传统电影还是网络视频,又或者是商业广告?其二,表达问题。微电影受到播放时间的限制非常大,虽然短时长播放在传播上能够更好地推动微电影的发展,但是受于时间的限制,微电影在表达方面也成了作品叙事的一个很大的障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微电影的内容与创意才是其传播的核心所在,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不仅要在叙事上做到圆满,更要能够贴合传播受众的心理,满足传播受众对于文化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得微电影在传播叙事及内容上更具有新颖性与审美性。其三,模式问题。微电影的传播与发展主要依靠的还是网络传播渠道,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开放与多元化发展,传播受众如何能在缤纷繁复的网络媒体爆炸化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接收微电影所要表述的内容及含义,这也是每一个微电影人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四,版权问题。网络渠道的传播使得微电影在盈利方面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商业传播模式下,微电影不能走出免费观看的圈子,那么其必将走入传统电影的发展模式与体系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关于版权方面的审查问题。传统电影在制作与传播方面,国家对于版权的审查已经有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审核体系,然而作为新兴的微电影传播模式,国家相关部门对此并没有完整健全的体系来对此进行审核,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微电影如何能够保持健康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五、结束语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互动协同 和谐社会

问题的提出

“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不断总结宣传教育实践经验、深化认识传播规律的历史进程。以过去时的传统大众化传播为参照,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间定位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间定位是进行时和未来时,内容定位则是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其结构与建构的语境和传播必定互有不同。因此,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既要建构新的话语生产体系,又需要全新的传播模式给予支撑。

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许多维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中,长期盛行单向度的灌输式传播观念,受众往往被认为是无意识的、是被动接受的,忽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致使一部分受众政治兴趣缺乏,政治情感冷漠,对接受、认同最新理论成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实践表明,传播观念的滞后,研究视角的狭窄,必然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力解决大众化难题的困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大众实践之间的裂痕不断加大,从而无力说明传统性在适应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如社会分层与利益分化、突发事件与社会和谐、现代人格的缺失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的提出,在扬弃、修葺传统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新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

旨趣契合:以多位互动协同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目的,又是“过程”和“产物”。在“目的”和“产物”层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播互为因果;在“过程”层面,“传播”、“双向流动”、“多位协同”、“沟通”和“互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手段。在引导人们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的现实思想和观念具有主体价值判断选择的功能。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是传播模式选择,都要以大众为传播主体和实践主体,都既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为引领,同时又要体现多位互动协同的交互传播方式。

“多位互动协同”是指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平等”、“多元”、“宽容”和“开放”的基础上,依托真诚对话、情感交流、信息交换而形成的大众认识、信念和情感的运行模式。“多位互动协同”作为一种基于传播价值理念判断,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化和建制化的形态。虽然“多位互动协同”的理念是无形的,但却隐形地规定、支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走向与进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传播运行问题,而传播运行中的问题,又归根结底缘起于运行模式所面临的挑战。

“多位互动协同”的传播过程是理性主义和求实精神体现的过程,大众化之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性品质,是创新性与实践性。创新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的关键,实践性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尺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是不断递进的和无限延续的,其发展力和生命力取决于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接受内在规律的对称性,对称的程度越高,科学性和实践性越强,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以传统传播为参照,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至少具有全面、系统、协同、沟通、互动和求同等维度,而这恰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质所在。因此,无论是在根本旨趣上,还是在意向结构上,多位互动协同都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彼此契合,并由此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的合理性。

以多位互动协同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

基于多位互动协同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其主干结构应该是体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发展图式的系统协同理论。系统论认为,要素是构成社会系统的要件,系统和要素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作用不等于部分作用之和;各要素相互作用,发挥各自应有的不同功效,各个要素联合成一个整体,共同形成系统对外输出信息和能量;系统结构合理、运作有序,整体作用就大于部分作用之和,反之则亦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多位”协同,就是将其组成要素按合理结构方式构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有机体。在性质上,多位互动协同充分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多位、演进、协调、互动、沟通等特质。这些特质,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彼此重叠和相互联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的上述特质,也就展示出“多位互动协同”的价值和功能。

“多位互动协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整体推进的协同性。“大众化”作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想的途径,包含着建立思想道德共契的社会秩序的价值诉求,以及建立发展和谐社会人文环境的利益诉求。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深刻变化、不同文化传播媒体和渠道所传递内容的客观性、政治的日渐开明和集权统治的弱化、大众价值观念的分化和整合、现代人格的形成和寻求利益分享等,都是构成“多位互动协同”的“多位”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是人的深层价值秩序位移和重构的过程,也是解决现实问题和人民大众自身利益问题的过程。“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就是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基础作用和制度文明整合功能的前提下,在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的协同互动中,确立“化物”与“化人”的相互生成关系,以克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躲避现实、远离大众的问题,以解决由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所引发的世界、社会与人的多重异化,如经济奇迹背后的严重社会分化与社会排斥、保障人民权益与社会公平正义、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惩治腐败、提升政府信任度等问题。

“多位互动协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多位演进的系统性。大众化传播及其系统是社会多系统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每一系统都有其一定程度上的既定边界和特定的演变环境。系统环境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互为因果、互相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存在与社会系统环境的共同演化的多因多果的动态关系,一个变量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内生引致的。如果系统结构合理,各系统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适当而有效,那么系统的演进就协调有序。多位互动协同的系统性,在于凸显了经济发展指标以外的那些以往被忽略或重视不够的“制度文化”、“社会渗透”、“心理渗透”、“历史渗透”和“大众互动”等传播因素的构建,从而形成社会变革、人口变化、技术进步、文化融合和全球化进程彼此嵌入的新型传播模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当社会某一系统过分超前或滞后,外界干扰因素破坏了“稳定机制”,其强度超出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如系统中能量链、信息链的断裂),都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知失调、中断和夭折。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多位互动协同的传播模式,可以张扬制度透射力、文化影响力和社会黏合力,有助于弱化和克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因能量链、信息链断裂而引发的各种危机,借助系统自身的自动调节功能在新的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和一系列的“稳定台阶”。

“多位互动协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社会共建共享的互动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要是通过连续信息流、知识流、价值流进行灌输教育的。传播者传递的信息、价值能否被接受,不仅仅取决于外部环境和传导者,更多的是依靠受导者自身对教育内容的评价和认同。进入新世纪后,新技术革命推动了全球化物质条件的变化与整个社会阶层的变革,大众在电子媒体面前的意识形态的分析能力比以往大大提高。但从现实看,由于多元的经济和政治主体的存在,社会文化实际上处于多元状态,社会上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社会系统是一种“互动”的系统,必须通过“规范秩序的共同基础”,也就是通过指导行动的共同文化来整合互动系统,而共同文化则必须在角色承担者的人格中取得“内化”。现代社会的大众都渴望参与组织活动,扮演一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要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就要带大众进入主体角色,构建公众参与的媒体社区,开放信息传播平台,让公众参与信息的披露和交换,创立传受互动的交流平台。社会价值的多样性为创造社会活动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条件,也决定了社会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流通和传递渠道的多样性。在这种氛围下的传受主体的传播活动,“传播”变成了更为自由、平等、活跃的对话,受众的态度可以在“对话”的进程中被影响、被强化、被塑造,确保传播者的信息传达到受众那里能够被正确的认识、理解,而不被扭曲。在双向沟通中传受双方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和对方的价值,双方的认识、分歧和差异都可以在思想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和提升。

“多位互动协同”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突破路径依赖的复合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体现在社会组织流程中,而社会组织的发展变化是渐进和线性的,存在路径依赖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差异会反映出过去某一时点的社会特性和异质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环境演化具有路径与历史时期的依赖特征。演化环境中各方的基因(包括意识形态)都是可以遗传和复制的,并具有变异保留机制。“人们已经习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当然,这种需要是反映在人脑中的,是被意识到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①。传播路径依赖性会降低大众化传播模式创新和变革的动力与灵活性。传统大众化传播,把受众看做是被动接受的,忽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善于用“权威的声音”统摄“民间的话语”,以达到灌输性的效果,忽略交往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对话、求同、合作而形成的公众共识,公众对被动接受来的观点则往往产生怀疑、拒绝的消极心理,而采取对抗式的解读。

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应从片面夸大意识形态功能、漠视包容性与多样性向社会各系统同步嬗变的“和谐社会”转变。在这种跨越路径的复合性演进图式中,传统的残余文化、现代的主流文化与后现代的新兴文化同时存在。在传播模式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交互作用中,有古典的和现代的符号、编码与信息,也有作为和谐社会构建所需要的现代延续与超越的后现代符号、编码与信息,表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优势与劣势兼蓄并存的复杂情景。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通过降低社会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大众传媒等)的路径依赖性,认真辨识不同的文化、符号、编码与信息的内部动态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更有弹性地对外界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和调整,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动性和感召力。

传统的大众传播篇10

关键词微传播环境;传统电视媒体;转型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8-0051-02

1传统电视媒体在微传播环境下的生存优势

1.1采编机制成熟

传统电视媒体在政策的作用下,投资由各级政府直接拨款。在技术、设备上所带有的优势很大。在资金到位、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传统电视媒体具有变动不大的采编队伍、较为完善的采编流程与严格的审查办法,以确保信息的准确程度。这两种采编机制不仅仅方便管理,而且在工作效率上有很大的加强。采编机制的成熟和传统电视媒体机构的特殊性,使其能够在不的情况下进行无的采访,高效率的运作模式让传统电视媒体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完善的审核制度能够保证所传播的内容更具权威性和客观性,这是微传播媒介所不具备的特点。

1.2受众基础好

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传播媒介,传统媒体拥有其他任何媒体都不具有的受众基础好这一特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日益提高,电视已经步入家庭生活必需品的行列。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的电视屏幕逐渐变大、分辨率日益增高,电视在家庭娱乐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解决了地域方面的问题,电视台的覆盖率逐渐提高。传统电视媒体以其丰富、专业化的电视栏目培养出大量不同文化阶层、社会地位的忠实受众。不管是电视所覆盖的地区还是电视的使用者的数量,新媒体都是远远落后于电视的。在所有的媒体中,电视具有最大的受众数量。良好的受众基础让传统电视媒体在面对微传播环境的冲击时,具有巨大的受众优势。

1.3直播无可比拟

所谓直播就是实时播放当时的实际情况,其不能掌控事态的发展趋势,因此对现场工作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对于各种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直播以其不可预知性而带来的神秘色彩更加体现其独特之处。传统电视媒体画面声音同时直播的特点让受众在观看时更直观地了解现场状况。传统电视媒体相关设备的齐全、官媒身份的特殊,使其在直播过程中能够提供出权威、清晰、快速的信息现场状况。优秀的直播人员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能够帮助受众了解事态进展,这些都是微传播媒介无法达到的优势。

2传统电视媒体在微传播环境下的劣势

2.1受众关注度的降低

受众已经习惯与接收传统媒体的信息,因此微传播的出现必然会打乱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由于微传播媒介信息传播速度优于传统电视媒体,在个性化定制方面也占据优势。受众在想了解相关新闻信息时会优先选择可以搜索方便快捷的微传播媒介,对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受众只能靠被动接受和被动等待的模式,微传播媒介明显占据优势,分流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相比之下,电视媒体的一些观众大都为年龄比较大的人群,年龄较小的观众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在传统媒体无法满足年轻受众的需求时,微传播媒介也开始制作有自己标识特色的节目,更加加剧了传统电视媒体受众的分流情况。

2.2接收方式单一,互动性差

传统电视媒体是直接对信息进行传播的,是一种线性传播方式,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选择性不大,只能被动地依据电视台计划的节目表进行观看。没有看到的节目,只能通过重播进行补看,传统电视由于其携带不方便,只能在家中进行观看,接收方式仅仅这一种。但是在新媒体中,移动终端体积小,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受众接收信息的选择更多,微传播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是通过交互式进行传播的,不受电视台制定的节目表的限制,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传统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单向性传播,受众很难进行选择,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微传播环境下,移动终端的发展使用户能对及时快速地反应接收的信息,信息接收者可以快速沟通,调整,然而传统媒体却做不到这一点。

2.3更新速度慢

对新闻信息而言,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即时性较强,一旦即时性不能发挥作用了,那么新闻信息对人们的作用也就大大降低了。但是一个新闻事件的成功播出必须经过前期的采访,后期进行制作、审核等流程,这样一来就会延长事件发生与播出之间时间间隔,造成即时性就不那么明显了。然而通过微传播媒介进行传播信息仅仅需要一些简单的平台就能做到,例如使用手机进行传播信息,在突发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时,只要有网络就能通过移动终端。当报道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时候,微传播就会显现出其巨大的优点,事件在发生短短的时间之后就会在网络上出现,视频、受灾人员经历都已经广泛传播于互联网。这也说明了传统电视媒体在更新速度方面没有什么优势。

3传统电视媒体在微传播环境下的转型战略

3.1转变传播理念,改善传播方式

3.1.1融合新媒体,强化直播力度

时效性是信息传播的又一重要特性,时效性是任何媒介进行信息争夺的要素。传统电视直播技术将事件发生于播出控制在同时进行,以充分体现信息的即时性。直播是电视媒体相较其他媒体都不具备的一个特点,传统媒体可以利用直播这一长处在媒体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大部分微传播媒介只是将电视媒体之前播出内容进行重复播出,并没有与传统媒体进行长短互互补,这就要求加强微传播与传统电视融合的研究。进而形成一种兼具传统电视盒新型媒体优点的一种传播模式,深度挖掘事件的本质。移动终端与电视节目信息相互结合、不断互补,紧密联系起微传播媒介与电视媒体节目是传统电视媒体在微传播环境中转型的策略之一。

3.1.2适应编播季的播出方式

编播季实际上就是指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负责节目播出的机构依据受众接收信息的时间等特点进行制定播出时间,常见的划定线有节假日、季节变换等。这样就将一年的节目编排分成常态节目计划和特殊节目计划。一方面可以提高受众与节目的互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制造出更多的精彩节目,以提高收视率,降低费用,提高利润,发挥品牌效应。创新能力对于任何企业或单位都是很重要的,如果电视节目可以进行创新,编排方式进行改进,那么就不用担心赢利的问题了。我们只有坚持创新和改善节目编排,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3.2盈利模式的转变

首先,传统电视媒体应当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用特定的广告来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即电视广告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视频播放相关度高的广告,来吸引有类似需求的受众。这改变了传统的电视广告播出内容,把特色广告当成特色节目来制作,会让传统电视媒体在面对微传播环境的冲击时能够保证赢利。有利于促进了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

其次,节目市场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对节目的经营,传统媒体中往往通过制作节目、销售版权以及对相关产品的出售来达到获得利润的目的。制播分离这一节目经营模式的优势是能够使节目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降低电视节目的生产成本,可以让电视节目更加有竞争力,使得电视节目的生产更加规范。

3.3微传播环境下电视媒体人的转型

首先,要加强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微传播媒介的交互性、开放性和信息碎片化优势,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这也影响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人才培养观念。微传播媒介的发展要求传统电视媒体人在保证客观性基础上运用创新的思维进行信息传播。这就需要传统电视媒体人需要用创造性思维来制作、信息,充分考虑大众收视需求。

其次,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传统电视媒体人在不断加强传统电视媒体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涉猎其他传播媒介的特性和传播方式,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了解研究。微传播媒介影响下的自媒体的发展和碎片化信息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受众对于长篇幅的信息产生了抵触心理。用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来讲清楚新闻事实是每个传统电视媒体人所必须要具备的技能之一。